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光计测透明介质的折射率

分光计测透明介质的折射率

分光计测透明介质的折射率
分光计测透明介质的折射率

分光计测透明介质的折射率

一、实验原理与方法

1.测量三棱镜的顶角

三棱镜由两个光学面AB 和AC 及一个毛玻璃面BC 构成。三棱镜的顶角是指AB 与AC 的夹角α,如图5—3—1所示。自准值法就是用自准值望远镜光轴与AB 面垂直,使三棱镜AB 面反射回来的小十字像位于准线mn 中央,由分光仪的度盘和游标盘读出这时望远镜光轴相对于某一个方位'

oo 的角位置1θ;再把望远镜转到与三棱镜的

AC 面垂直,由分光仪度盘和游标盘读

出这时望远镜光轴相对于'

oo 的方位角2θ,于是望远镜光轴转过的角度为

12θθ?-=,三棱镜顶角为

?α-?=180

由于分光仪在制造上的原因,主轴可能不在分度盘的圆心上,可能略偏离分度盘圆心。因此望远镜绕过的真实角度与分度盘上反映出来的角度有偏差,这种误差叫偏心差,是一种系统误差。为了消除这种系统误差,分光仪分度盘上设置了相隔?180的两个读数窗口(A 、B 窗口),而望远镜的方位θ由两个读数窗口读数的平均值来决定,而不是由一个窗口来读出,即

2)(111B A θθθ+=,2

)(222B A θθθ+=

于是,望远镜光轴转过的角度为应该是

2

121212B

B A A θθθθθθ?-+-=-=

2

1801212B

B A A θθθθα-+--

?=

2.用最小偏向角法测定棱镜玻璃的折射率

如图5—3—2所示,在三棱镜中,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之间的夹角δ的称为棱镜的偏向角,这个偏向角δ与光线的入射角有关

32i i +=α

()()()αδ-+=-+-=413421i i i i i i

θ1

θ2

φ

望远镜

望远镜

三棱镜

A B

C

O

'

O 准直法测三棱镜顶角

由于4i 是1i 的函数,因此δ实际上只随1i 变化,当1i 为某一个值时,δ达到最小,这最小的δ称为最小偏向角。

为了求δ的极小值,令导数

01

=di d δ 11

4

-=di di 由折射定率得

21sin sin i n i =,34sin sin i n i =

2211cos cos di i n di i = 3344c o s c o s di i n di i =

于是,有

23di di -=

2

41321

4312233414cos cos cos cos cos cos )1(cos cos i i i i i n i i i n di di di di di di di di -

=?-?=??= 3

22222

3

22322222232

2

22223)1(1)1(1sec sec sin 1cos sin 1cos i tg n i tg n i tg n i i tg n i i n i i n i -+-+-

=---

=---

=

此式与(5-3-3)比较可知32tgi tgi =,在棱镜折射的情况下,2

<

i ,2

<

i ,所以

32i i =

由折射定律可知,这时,41i i =。因此,当41i i =时δ具有极小值。

22i =α,αδ-=1min 2i , 2

=

i ,()αδ+=

min 12

1

i 。 ()??

? ?????

???+==2sin 2sin sin sin min 21ααδi i n 由此可见,当棱镜偏向角最小时,在棱镜内部的光线与棱镜底面平行,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相对于棱镜成对称分布。

C

B

A

1

i 2i 3

i 4

i δα

由于偏向角仅是入射角1i 的函数,因此可以通过不断连续改变入射角1i ,同时观察出射光线的方位变化。在1i 的上述变化过程中,出射光线也随之向某一方向变化。当1i 变到某个值时,出射光线方位变化会发生停滞,并随即反向移动。在出射光线即将反向移动的时刻就是最小偏向角所对应的方位,只要固定这时的入射角,测出所固定的入射光线角坐标1θ和

2θ,取下三棱镜,转动望远镜对准平行光管,如图所示的位置,以确定入射光的方向,再

记下两游标处的度数'1θ和'

??

???

?'-+'-=221

1min 21θθθθδ 二、实验结果和分析

1、实验结果

棱镜顶角?=60A

'1θ

'2θ

min δ

n

4238'? 02218'? 5276'? 02256'? 03038'''? 1.51 5438'? 03218'? 6176'? 53256'? 8437'? 1.62 3038'?

34218'?

4176'?

33256'?

03038'''?

1.51

所以

55.1=玻璃n

2、实验分析

在用分光计测量校准折射率的实验中,最小偏向角的测定准确与否是实验的关键.但在实际操作中,要准确无误地找到者并准确测量是困难的;由于受仪器精度和眼睛分辨率等因素的影响,要准确判断谱线是否处在临界位置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实验测量值与实际标称值往往有较大误差。

三、结论

在本实验中,对于分光计的调整有较大的要求,要先对分光计进行调整,才能够进行后续的实验,也才有助于后续实验的顺利进行。

用读数显微镜测透明介质的折射率-最新年文档

用读数显微镜测透明介质的折射率 折射率是表征介质光学性质的重要参数。对弱磁性介质,其由介质的介电常数及光的波长决定。而介质的介电常数又与其分子结构、原子间化学键形式、成分和均匀性、溶液的浓度、密度、 纯度等有密切关系。对介质折射率的准确测量在光学仪器、化 医疗、工、制糖、乳制品、制药、饮料等诸多领域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通 过折射率测量溶液浓度的技术,在上述领域已有广泛应用 [1-4] 。折射率是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之比来定义的,但通过直接测量光速来测量折射率难度较大。 因此,测量折射率的方法一般都是间接方法,主要有折射法、干涉法、费涅尔公式法等。其中折射法最为常用,一般借助精密测角仪、棱镜折射仪、阿贝折射仪等,通过对角度的准确测定来实现[3-4] 。这些测量仪器,虽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但由于造价高、装置体积大、操作不方便、对测量环境的要求高等因素的影响,对相关的生产和科研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本文介绍一种用三维读数显微镜,通过测量清晰像的物与物折射成像的位置,测量折射率的方法,可迅速方便地测量透明介质的折射率。通过对BK1 玻璃、纯水、蔗糖溶液的折射率的测定,证明该方法简便、可靠,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达到0.001 。由于一般实验室均配备有读数显微镜,所以,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1.测量原理与测量方法

选择特定颜色的印有小型文字的薄膜贴在读数显微镜载物台上,在显微镜中调出字迹(即物)清晰的像,记录显微镜物镜的位置X1;将待测厚平板玻璃放在载物台上,紧压字迹,调出 字迹清晰的像,记录显微镜物镜的位置X2;在平板玻璃上表面 X3。贴一同样文字,调出字迹清晰的像,记录显微镜物镜的位置由于显微 镜成清晰的像对观察物到物镜的距离有确定要求,则平板玻璃的实际厚度为H = X3-X1 ,视觉厚度h = X3-X2 ,如图1 所示。因为显微镜观察文字时,光线经玻璃上表面折射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和都非常小,所以 透明液体折射率的测量方法与平板玻璃类似,先将特定颜色的印有小型文字的薄膜贴在平底容器的内底部,将容器平置于载物台上,在显微镜中调出字迹(即物)清晰的像,记录显微镜物镜的竖直位置XI;向容器中注入一定深度(2-3cm)的待测液体, 调出字迹清晰的像,记录显微镜物镜的竖直位置X2;在液面上 撒些相应颜色的细粉笔末,调出其清晰的像,记录显微镜物镜的竖直位置X3,依据式(1),可算出待测液体的折射率[5]。为 避免液面弯曲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容器的孔径应大于6cm。 2.玻璃、纯水、蔗糖溶液折射率的测定与分析 表1列出了依据本文方法用长春第二光学仪器XX公司生产 的JXD型三维读数显微镜,测定的BK1玻璃、纯水以及五种不同浓度蔗糖溶液折射率的测量数据与测量结果,样品的温度为 17.1 C,选用的光色为蓝色,波长范围为450-490nm。表1还列 出了相应折射率的一些文献值。 从表1 可见,依据本文介绍的测量方法,用普通读数显微镜,对 BK1 玻璃和纯水的折射率的测量结果与文献[6] 发布的公认值符合得很好,其误差在不确定度范围以内。根据表1 的测量结果,我们用Origin 6.0 数据分析软件,对蔗糖溶液的折射率与其百分浓度的关系进行了线性拟合,如图2所示。拟合结果为

大学物理实验 分光计的调整和三棱镜折射率的测定

实验二十分光计的调整和三棱镜折射率的测定 【实验目的】 1.了解分光计的结构,掌握调节和使用分光计的方法。 2.了解测定棱镜顶角的方法。 3.用最小偏向角法测定棱镜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器材】 分光计、钠灯、三棱镜、双面平面镜。 【实验原理】 分光计是一种常用的光学仪器,实际上就是一种精密的测角仪,在几何光学实验中,主要用来测定棱镜角、光束的偏向角等,而在物理光学实验中,加上分光元件(棱镜、光栅)即可作为分光仪器,用来观察、测量光谱线的波长等。下面以学生型分光计(JJY 型)为例,说明它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调节方法。 一、分光计的结构 分光计主要由底座、望远镜、平行光管、载物平台和刻度圆盘等几部分组成, 图 5-11-1 分光计 1-狭缝装置 2-狭缝装置锁紧螺钉 3-平行光管 4-制动架(一) 5-载物台 6-载物台调节螺钉(3 只) 7-载物台锁紧螺钉 8-望远镜 9-目镜锁紧螺钉 10-分划板 11-目镜调节手轮 12-望远镜仰角调节螺钉 13-望远镜水平调节螺钉 14-望远镜微调螺钉 15-转座与刻度盘制动螺钉 16-望远镜制动螺钉 17-制动架(二)18-底座 19-转座 20-刻度盘 21-游标盘 22-游标盘微调螺钉 23-游标盘制动螺钉 24-平行光管水平调节螺钉25-平行光管仰角调节螺钉26-狭缝宽度调节手轮每部分均有特定的调节螺钉,图 5-11-1为 JJY 型分光计的结构外型图。 1.分光计的底座要求平稳而坚实。在底座的中央固定着中心轴,望远镜、刻度盘和游标

内盘套在中心轴上,可以绕中心轴旋转。 2.平行光管固定在底座的立柱上,它是用来产生平行光的。其一端装有消色 差的汇聚透镜,另一端装有狭缝的圆筒,狭缝的宽度根据需要可在 0.02~2mm范 围内调节。 3.望远镜安装在支臂上,支臂与转座固定在一起,套在主刻度盘上,它是用 来观察目标和确定光线的传播方向。望远镜由目镜系统和物镜组成,为了调节和测 量,物镜和目镜之间还装有分划板,它们分别置于内管、外管和中管内,三个管彼 此可以相对移动,也可以用螺钉固定,如图 5-11-2 所示,在中管的分划板下方紧 贴一块 450 全反射小棱镜,棱镜与分划板的粘贴部分涂成黑色,仅留一个绿色的小 十字窗口,照明小灯发出的光线从小棱镜的另一直角边入射,从 450 反射面反射到 分划板上,透光部分在分划板上便形成一个明亮的十字窗。 4.分光计上控制望远镜和刻度盘转动的有三套结构,正确运用它们对于测量 很重要,具体如下: (1)望远镜制动和微动机构,图 5-11-1中的 16、14; (2)分光计游标盘制动和微动控制机构,图 5-11-1 中的 23、22; (3)望远镜和刻度盘的离合控制机构,图 5-11-1 中的 15。 转动望远镜或移动游标位置时,都要先松开相应的制动螺钉;微调望远镜及游 标位置时要先拧紧制动螺钉。 要改变刻度盘和望远镜的相对位置时,应先松开它们间的离合控制螺钉,调整 后再拧紧。 一般是将刻度盘的 00 线置于望远镜下,可以避免在测角度时,00 线通 过游标引起的计算上的 图 5-11-2 望远镜结构 1-物镜 2-外管 3-分划板 4-中管 5-目镜系统 6-内管 7-小灯 图 5-11-3 分划板 1-镜面反射像 2-上十 字线 3-十字窗口

实验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学习材料 【教学目的】 1.测定一块玻璃砖的折射率; 2.验证光的折射定律。 【实验器材】 1块矩形玻璃砖、刻度尺、量角器、1张8开白纸、4枚大头针、1块木板、铅笔 【实验原理】 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来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当光线斜入射进入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时,从玻璃砖射出的光线的传播方向是不变的,出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相比只有一定得侧移。只要我们找出跟某一入射光线对应的出射光线,就能求出在玻璃中对应的折射光线,从而求出折射角。再根据折射定律,就可以求出玻璃的折射率n=sin i /sin r 。 插针法确定光路的基本原理:当后两枚大头针与前两枚大头针在玻璃中的虚像处于同一视线上时,四枚大头针处于同一光路上。 【实验步骤】 1、把白纸用图钉固定在木板上。 2、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aa '作为界面(如图所示),过aa '上一点O 作垂直于aa '的直线NN ′作为法线,过O 点画一条入射光线AO ,使入射角i 适当大些。 3、在AO 线上竖直地插两枚大头针1P 、2P ,在白纸上放上被测玻璃砖,使玻璃砖的一个面与aa '重合。 4、沿玻璃砖的另一侧面画一条直线bb '。 5、在玻璃砖的bb '一侧白纸上竖直地立一枚大头针3P ,调整视线,同时移动3P 的位置,使3P 恰好能同时挡住1P 、2P 的像,把大头针3P 竖直插在此时位置。

6、同样,在玻璃砖bb '一侧再竖直地插一枚大头针4P ,使4P 能挡住3P 本身,同时也挡住1P 、2P 的像。 7、移去玻璃砖,拔去大头针,过3P 、4P 做一条直线BO '交bb '于O '点,连接OO ', OO '就是入射光线AO 在玻璃砖内的折射光线,折射角为r 。 8、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i 和折射角r 的大小。 9、改变入射角i ,重复上面的步骤再做三、四次。 10、算出不同入射角时,n =sin i /sin r 的值,求出几次实验中n 的平均值就是玻璃的折射率。(或图像法求折射率:用sin i 表示纵坐标,用sin r 表示横坐标,则图线的斜率就是玻璃的折射率。) 注:遇到通过作图判断两个量的关系的方法(不是线性关系的,化成线性关系); 【记录数据】 数项值 次数 1 2 3 入射角i 折射角r sin i sin r n =sin i /sin r 【注意事项】 1、玻璃砖应选择宽度较大的(一般要求5cm 以上),以减小确定光路方向时出现的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2、操作时不要用手触摸玻璃砖的光滑光学面,更不能把玻璃砖界面当尺子画界线,以免损坏玻璃砖的光学表面。(先在白纸上画直线作为玻璃砖的界面,再画玻璃砖的另一界面时,对齐玻璃砖的另一长边,用大头针确定两点,并以此两点画直线bb '作为玻璃砖的另一界面。) 3、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上,同侧两针之间的距离要稍大些;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完美的物理实验,看完实验满分)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一、类型训练卷 1.(8分)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基本原理是用插针法确定光路找到跟入射光线相应的______________,用量角器量出测出入射角i和折射角r;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了上述原理可以测量玻璃的折射率之外,根据______________只要测量出光在介质中速度v,也可以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如果测量出某单色光从玻璃射向空气的临界角为C,则该玻璃对此单色光的折射率____________________. 2.(6分)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时,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注意的是() A.玻璃砖的宽度宜大些 B.入射角应尽量小些 C.大头针应垂直插在纸面上 D.大头针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些 3.(6分)(’91全国)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对一块两面平行的玻璃砖,用“插针法”找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出射光线。现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做出如图的四组插针结果。(如图1所示)(1)从图上看,肯定把针插错的是。 (2)从图上看测量结果准确度最差的是。 4.(6分)用三棱镜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先在白纸上放好三棱 镜,在棱镜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棱镜的另一侧观察, 调整视线使P1的像被P2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 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和P1、P2的像,在纸上标出的大头 针位置和三棱镜轮廓如图18-2所示。 (1)在本题的图上画出所需的光路。 (2)为了测出棱镜玻璃的折射率, 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__,在图上标出它们。 (3)计算折射率的公式______或_______。 5.(6分)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某同学正确在纸上 画出玻璃砖界面aa’,但画出的界面bb’比实际位置偏高,如图18-3所示。这样 再正确使用插针法,测出的折射率将偏(填“大”或者“小”)。 6.(6分)如图18-4所示,将刻度尺直立在装满某种透明液体的广口瓶中,从刻度尺上A和B两点射出的光线AC和BC在C点被折射和反射后都沿直线CD传播,已知刻度尺上相邻两根长刻度线间的距离为1.0cm,刻度尺右边缘与广口瓶右内壁之间的距离d=2.5cm,由此可知,瓶内液体的折射率n=。 a’ b’图18-3 图18-1 甲乙丙丁 P1P2 P3 P4 图18-2

实验二-透明介质折射率的测定

实验二透明介质折射率的测定 折射率是光学材料的重要参数之一,它与材料的温度、湿度、浓度等基本物理量有一定的关系,在科研和生产实际中,常通过测量折射率来获得材料的相关信息.本实验用掠入射法测定液体折射率,用光的折射法测固体折射率. ·实验目的 1.了解阿贝折射仪的工作原理,熟悉其使用方法; 2.用掠入射法测定液体的折射率; 3.用像的视高法测固体的折射率. ·实验仪器 阿贝折射仪,移测显微 镜,钠灯,玻璃砖,水、 酒精等待测液体. 阿贝折射仪是测量固 体和液体折射率的常用仪 器,测量范围为1.3~1.7,可以直接读出折射率的值,操作简便,测量比较准确,精度为0.0003.测量液体时所需样品很少,测量固体时对样品的加工要求不高. 1 8 15 1反光镜;6阿米西棱镜手轮(色散调节手轮);7色散值刻度圈;8目镜;10棱镜锁紧手柄;11棱镜组;13温度计座;14底座;15折射率刻度调节手轮(转动棱镜);16校正螺钉;18圆盘组;19小反光镜;20读数镜筒;21望远镜筒 14 6 7 18 19 20 21 10 11 图2-1(a)WZS-1型阿贝折射仪结构图 16 13

1.阿贝折射仪的外部结构 实验用阿贝折射仪的型号有两种:WZS-1型阿贝折射仪结构见图2-1(a )、2WAJ 型阿贝折射仪结构见图2-1(b ). 2.阿贝折射仪的光学系统 WZS-1型阿贝折射仪的光学系统由两部分组成:望远系统与读数系统如图2-2所示. 望远系统:光线经反射镜1反射进入照明棱镜2及折射棱镜3,待测液体放置在棱镜 2与3之间,经阿米西消色差棱镜组4抵消由于折射棱镜待测物质所产生的色散,通过物 ) (a 384 5 2 1 7) (b ' 8' 710 119 1312 图2-2 阿贝折射仪光学结构示意图 1反光镜;2棱镜座连接转轴;3遮光板;4恒温器接头;5进光棱镜座;6色散调节手轮;7色散值刻度圈;8目镜;9盖板; 10棱镜锁紧手轮; 11折射标棱镜座; 12照明刻度盘聚光镜; 13温度计座; 14底座; 15折射率刻度调节手轮;16校正螺钉; 17壳体; 16 7 2 17 15 6 14 4 10 11 8 12 9 5 1 13 3 图2-1(b )2WAJ 型阿贝折射仪结构图

实验15 用分光计测定三棱镜折射率

实验 15 用分光计测定三棱镜折射率 亡灵311300 【实验目的】 1.了解分光计的主要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2.掌握分光计的调节要求和使用方法。 3.光测光的色散现象。 4.学习三棱镜顶角的测量方法。 5.学习用最小偏角法测定棱镜材料的折射率。 【仪器用具】 JJY 型分光计、汞灯及电源、三棱镜、平面反射镜 【实验原理】 1.用最小偏向角测定三棱镜的折射率n 如图15-1所示,有一折射率为n 的三棱镜,一束平行光的单色光以入射角i 1(入射光与AB 面法线的夹角)入射到三棱镜的AB 面上,经两次折射后由另一面AC 射出,出射角(出射光与AC 面法线的夹角)为i 2,入射光与出射光之间的夹角称为偏向角,理论上可以证明,当入射角i 1等于出射角i 2时,入射光和出射光之间的夹角最小,称为最小偏向角δ。 图15-1a 由图15-1a 可知 δ=(i 1-r 1)+(i 2-r 2) (15-1) 光线从空气入射到棱镜,又从棱镜出射到空气,由折射定律,有 11sin sin r n i = (15-2) 22sin sin i r n = (15-3)

当i 1= i 2时,由式(15-2)和式(15-3)得到21r r =,于是,式(15-1)可写成 )(212i i -=δ (15-4) 又因为 A A D r r r =--=-==+)(2121πππ 即 2 1A r = (15-5) 由式(15-4)、式(15-5)有 2 1 δ += A i 将上式代入式(15-2)并考虑到式(15-5),得 2 sin 2sin sin sin 1 1 A A r i n δ +== (15-6) 从式(15-6)可知,只要测出三棱镜顶角A 和最小偏向角δ,就可以计算出棱镜玻璃对该波长的单色光的折射率n 。 当入射光不是单色光时,虽然各种波长的光的入射角都相同,但出射角并不相同,表明折射率也不同。对于一般透明材料来说,折射率 随波长的减小而增大,通常,手册中给出的材料 的折射率如果没做特别标明的话,一般都是指该 材料对波长为589.3nm 的钠黄光而言的。 2.用反射法测定三棱镜顶角的原理 图15-2所示为反射法测三棱镜顶角的光 路图。一束平行光入射到三棱镜上,被三棱 镜的两个光学面反射,由几何关系和光的反 射定律得到,两个光学面的反射光之间的夹 角A 212=ψ,其中A 是三棱镜的顶角。即只 要测出12ψ,就可以得顶角

玻璃折射率的测量方法

课程论文 题目:对玻璃折射率测定方法的探究 班级:2010级物理学本科班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对玻璃折射率测定方法的探究

摘要:通过不同的方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在对实验现象观察的同时,比较不同的方法之间的区别,并将实验结果与真实值比较。 关键词:玻璃,分光计,顶角,偏向角,折射率。 引言:运用钠灯灯光或激光照射玻璃,通过观察折射或反射光的性质来确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方法: (一) 最小偏向角法: 1. 实验仪器与用具:分光计,玻璃三棱镜,钠灯。 2. 实验原理: (1)将待测的光学玻璃制成三棱镜,可用最小偏向角法测其折射率n .测量原理见图1,光线α代表一束单色平行光,以入射角i 1投射到棱镜的AB 面上,经棱镜两次折射后以i 4角从另一面AC 射出来,成为光线t .经棱镜两次折射,光线传播方向总的变化可用入射光线α和出射光线t 延长线的夹角δ来表示,δ称为偏向角.由图1可知δ=(i 1-i 2)+(i 4-i 3)=i 1+i 4-A .此式表明,对于给定棱镜,其顶角 A 和折射率n 已定,则偏向角δ随入射角i 1而变,δ是i 1的函数. (2)用微商计算可以证明,当i 1=i 4或i 2=i 3时,即入射光线a 和出射光线t 对称地“站在”棱镜两旁时,偏向角有最小值,称为最小偏向角,用δm 表 示.此时,有i 2=A /2, i 1=(A +δm )/2,故2 2m A A n sin sin δ+=。用分光计测出棱 镜的顶角A 和最小偏向角δm ,由上式可求得棱镜的折射率n . 3.实验内容: 3.1棱镜角的测定 图1

置光源于准直管的狭缝前,将待测棱镜的折射棱对准准直管,由准直管射出的平行光束被棱镜的两个折射面分成两部分。在棱镜的另外两侧分别找到狭缝像与竖直叉丝重合,分别记录此时分光计的读数''1212,,,V V V V ,望远镜的两位置所对应的游标读数之差为棱镜角A 的两倍。 3.2最小偏向角的测定 (1)将待测棱镜放置在棱镜台上,转动望远镜使能清楚地看见钠光经棱镜折射后形成的黄色谱线。 (2)刻度内盘固定。缓慢转动载物台,改变入射角,使谱线往偏向角减小的方向移动,用望远镜跟踪谱线观察。 (3)当载物台转到某一位置,该谱线不再移动,如继续按原方向转动载物台,可看到谱线反而往相反的方向移动,即偏向角变大。该谱线偏向角减小的极限位置即为最小偏向角位置。 (4)反复实验,找出谱线反向移动的确切位置。固定载物台,微动望远镜,使叉丝中间竖线对准谱线中心,记录此时分光计的读数12,V V 。 (5)转动载物台,使光线从待测棱镜的另一光学面入射,转动望远镜至对称位置,使光线向另一侧偏转,同上找出对应谱线的极限位置,相应的游标读数为 ' ' 12V V 和。同一游标左右两次数值之差是最小偏向角的2 倍,即 '' 1122()/4m V V V V δ=-+- 4.实验数据记录 表2:最小偏向角

测定三棱镜折射率

图11-2-1测三棱镜折射率光路图 由图2-1中几何关系得到 图 11-2-2 最小偏向角测量示意图 "min ' A 11 一11 =11 - 2 2 1 i 1 C min - A) 2 设棱镜材料折射率为 n ,根据折射定律,则 A sin ? = nsin= nsin 2 (11-2-1) sin" n 二 .; min ' A sin .A sin 2 .A sin 2 (11-2-2) 由此可知,要求得棱镜材料的折射率 n ,必须测出其顶角 A 和 最小偏向角 -min 。折射率是光波波长的函数非单色光源(如汞 灯)发出的光,经过三棱镜折射以后,其中各单色光成分会有 三棱镜折射率的测定 【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及其基本原理; 2、 学习分光计的调节方法; 3、 测定三棱镜顶角,观察三棱镜对汞灯的色散现象; 4、 测定玻璃三棱镜对汞绿光或钠光的折射率。 【实验仪器】JJY 型分光计,汞灯或钠灯,平面反射镜,三棱镜 【实验原理】 一束单色光以斤角入射到AB 面上,经棱镜两次折射后,从AC 面射出来,出射角为i 2。 入射光和出射光之间的夹角 :称为偏向角。当棱镜顶角 A 一定时,偏向角的大小随入射 角h 的变化而变化。而当i i = i 2时,:为最小(证明略)。这时的偏向角称为最小偏向角,记

不同的偏向角,出射光形成色散光谱线。偏向角可以分别测量。一般折射率常用钠黄光而言, 记做 n D 。 【实验内容】 1、 分光计的调节(调节要求和方法见前述) 图11-2-3三棱镜色散 2、 用自准直法或反射法测三棱镜的顶角 A ,测量四次(原理和方法见前述) 3、 测量低压汞灯出射光谱线中绿光的最小偏向角 1 )将平行光管狭缝对准汞光源, 并使三棱镜、望远镜和平行光管处于如图 2-2所示相对 位置,即可在望远镜中彩色光谱线(即狭缝的单色像) 。调节缝宽,使光谱线细而清晰地 成像在望远镜分划板平面上。 2)轻轻转动载物台(改变入射角),在望远镜中将看到谱线跟着动。使谱线往3减小的方向 移动(向顶角A 方向移动)。望远镜要跟踪光谱线转动,直到棱镜继续转动,而谱线开始要 反向移动(即偏向角反而变大)为止。这个反向移动的转折位置,就是光线以最小偏向角射 出的方向。固定载物台,再使望远镜微动,使其分划板上的中心竖线对准其中的那条绿谱 线(546.1mm )。记下此时两游标处的读数((B r 、日2 ),取下三棱镜(载物台保持不动),转动 望远镜对准平行光管,以确定入射光的方向,再记下两游标处的读数( 日3、日4)。 1 3 )按 现山=二|日3 -圳+|日 4 -日2 ),计算最小偏向角,重复测量四次,计算出 九n 的平 均值。 【数据处理与分析】 1、 列表记录所有测量数据,表格请自拟。 2、 将测出的顶角 A 和最小偏向角、打山平均值代入(2 )式,求出绿光的折射率 n 绿。 附:不确定度计算公式如下: 、- 2 、(A i -A) 5—1 送 ? -3)2 5 5-1 1 ; min A 一 cos 2 sin A “n U)2. _ Z A i A 二 5 -Z 百 6 =—— 5 .: n .: A ■- A — cos =2 ___ A 1 . §min + A sin — - sin ------------- 2 2 2 A cos — 2 .2 A sin 一 2 7

实验二透明介质折射率的测定

实验二 透明介质折射率的测定 折射率是光学材料的重要参数之一,它与材料的温度、湿度、浓度等基本物理量有一定的关系,在科研和生产实际中,常通过测量折射率来获得材料的相关信息.本实验用掠入射法测定液体折射率,用光的折射法测固体折射率. ·实验目的 1.了解阿贝折射仪的工作原理,熟悉其使用方法; 2.用掠入射法测定液体的折射率; 3.用像的视高法测固体的折射率. ·实验仪器 阿贝折射仪,移测显微镜,钠灯,玻璃砖,水、酒精等待测液体. 阿贝折射仪是测量固体和液体折射率的常用仪器,测量范围为~,可以直接读出折射率的值,操作简便,测量比较准确,精度为.测量液体时所需样品很少,测量固体时对样品的加工要求不高. 1.阿贝折射仪的外部结构 1 8 15 1反光镜;6阿米西棱镜手轮(色散调节手轮);7色散值刻度圈; 8目镜;10棱镜锁紧手柄;11棱镜组;13温度计座;14底座;15折射率刻度调节手轮(转动棱镜);16校正螺钉;18圆盘组;19小反光镜;20读数镜筒;21望远镜筒 14 6 7 18 19 20 21 10 11 图2-1(a )WZS-1型阿贝折射仪结构图 16

实验用阿贝折射仪的型号有两种:WZS-1型阿贝折射仪结构见图2-1(a )、2WAJ 型阿贝折射仪结构见图2-1(b ). 2.阿贝折射仪的光学系统 WZS-1型阿贝折射仪的光学系统由两部分组成:望远系统与读数系统如图2-2所示. 望远系统:光线经反射镜1反射进入照明棱镜2及折射棱镜3,待测液体放置在棱镜 2与3之间,经阿米西消色差棱镜组4抵消由于折射棱镜待测物质所产生的色散,通过物 镜5将明暗分界线成像于分划 38 4 5 2 1 7' 8' 710 119 1312 1反光镜;2棱镜座连接转轴;3遮光板;4恒温器接头;5进光棱镜座; 6色散调节手轮;7色散值刻度圈;8目镜;9盖板; 10棱镜锁紧手轮; 11折射标棱镜座; 12照明刻度盘聚光镜; 13温度计座; 14底座; 15折射率刻度调节手轮;16校正螺钉; 17壳体; 16 7 2 17 15 6 14 4 10 11 8 12 9 5 1 13 3 图2-1(b )2WAJ 型阿贝折射仪结构图

三棱镜折射率

三棱镜折射率 测定的不同方法比较

姓名:YUE 摘要:折射率为一光学常数,它表示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对光的一种特征。折射率是反映透明介质材料光学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测量三棱镜的折射率,常用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小偏向角法和布儒斯特角法是大学物理中运用到的两个重要实验,此外还可以利用临界角法(全反射法)来测量三棱镜的折射率。根据对这三种方法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对实验的误差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得出各种测量方法的优点与缺点。 关键词:最小偏向角;布儒斯特角;临界角;折射率 引言 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往往需要测定一些固体和液体的折射率。三棱镜的折射率可以用很多方法和仪器来测量,方法和仪器的选择取决于对测量结果精度的要求。在分光计上用最小偏向角法测量棱镜的折射率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所测折射率的大小不受限制。同时最小偏向角法还可以用来测定光栅常数。因此,学习和掌握三棱镜最小偏向角的测量原理和方法,有很大的实用意义。 布儒斯特角法测量三棱镜折射率原理简单,过程复杂。一般对布儒斯特角的测量,利用高校物理实验室都有的测量液体折射率实验装置,可以既简单又较精确地测量布儒斯特角,并验证布儒斯特定律。但是一般实验中常利用目测消光的方法来测量,由于目测的不精确性就给结果造成了较大的误差。所以在实验中我们利用功率功率激光探头来测量光强,减小实验误差。 临界法(全反射法)属于比较测量,利用光学中的全发射,光从三棱镜射入空气中,入射角为某一数值时,会发生全反射,而且这种方法的实验步骤与最小偏向角法相似,操作过程简单。

一、 实验原理 1.1 分光计简介 分光计是一种常用的光学仪器,实际上就是一种精密的测角仪。在几何光学实验中,主要用来测定棱镜角,光束偏向角等,而在物理光学实验中,加上分光元件(棱镜、光栅)即可作为分光仪器,用来观察光谱,测量光谱线的波长等。 分光计的测量原理: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准直管后变成平行光,平行光经载物台上的光学元件折射、反射或衍射后改变了传播方向,绕中心转轴转动的望远镜先后接收到方向没有改变和改变后的平行光,然后由读数圆盘读出望远镜前后两个位置所处的角度,即可由相关公式计算出望远镜的转动角度。 图1.1.1为学生分光计[1] 的读数与角度计算原理图。分光计的主刻度盘与望远镜锁定在一起,而游标盘与主轴锁定在一起;望远镜绕主轴转动时,游标尺不动而主刻度盘随望远镜转动,这样就可以由起止角度的差值计算出望远镜的转动角度。分光计上圆弧形游标的读数原理类似于游标卡尺读数,主刻度盘上每一小格为03',游标尺上最小分度值为1'。读数时,先读出游标尺零刻度线左边所在主刻度盘刻度线所代表的角度值,不足03'的部分由游标尺上与主刻度盘刻度线对齐的那一条刻度线读出,两者之和即为总读数。计算角度时要注意转动过程中游标尺是否经过零刻度线。当望远镜转动后,某游标尺相对于主刻度盘的位置由1变为2时,相对应的角度读数分别为1α和2α。望远镜在转动过程中游标尺如果没经过零刻度线,这时望远镜转动的角度为12ααα-=,若转动过程中游标尺经过零刻度线,则望远镜的转动角度为1 2360ααα--?=[2] 。 图1.1.1 分光计的读数与角度计算图 1.2 最小偏向角法测量三棱镜折射率原理 参见图1.2.1,一束平行的单色光射向一棱镜,先后经棱镜表面两次折射,使得出射 360o -|α1-α2| |α1-α2| 1 180 2 A r ’ i ' G F δ r ' i

玻璃折射率的测定

一 用最小偏向角法测棱镜玻璃折射率 【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分光计调节方法; 2.掌握三棱镜顶角,最小偏向角的测量方法。 【实验仪器】 JJY 型分光计、低压钠灯、平面反射镜、等边三棱镜。 【实验原理】 一束平行的单色光,从三棱镜的一个光学面(AB 面)入射,经折射后由另一光学面(AC 面)射出,如图5.11.1所示。入射光和AB 面法线的夹角i 称为入射角,出射光和AC 面法线的夹角i '称为出射角,入射光和出射光的夹角δ称为偏向角。可以证明,当入射角i 等于出射角i '时,入射光和反射光之间的夹角δ最小,称为最小偏向角m in δ。 由图5.11.1可知)''()(r i r i -+-=δ,当'i i =时,由折射定律有'r r =,得 )(2min r i -=δ (5.11.1) 又 因 A A G r r r =-π-π=-π==+)(2' 所以 = r 2 A (5.11.2) 由式(5.11.1)和式(5.11.2)得 2 min δ+= A i 由折射定律有 2 sin 2sin sin sin min A A r i n δ+== (5.11.3) 由式(5.11.3)可知,只要测出最小偏向角min δ(顶角已知),就可以计算出棱镜玻璃对该波长的折射率。 图5.11.2 测最小偏向角示意图 A B C A i i ' r r ' 12δ① ②图5.11.1

【实验内容】 1.正确调整分光计,使其满足实验要求(参阅§3.9) 2.测定玻璃三棱镜对钠光黄光的最小偏向角 如图5.11.2所示,旋载物台,使一光学面AC 与平行光管入射方向基本上垂直。当一束钠黄单色光从平行光管发出平行光射向三棱镜AB 光学面,经过三棱镜AC 光学面折射出来,望远镜从毛面BC 底边出发,沿着逆时针旋转,会看到清晰的狭缝像,说明找到折射光路。此时转动小平台连同棱镜,观察狭缝像运动状态,如果向右移动,偏向角δ变小。再转小平台狭缝像会走到一定位置转折,使δ偏大,此转折点即为该光谱线的最小偏向角位置,把望远镜对准这个转折点,记录下来,为m in T 、min 'T 。然后使望远镜对准入射光(平行光管位置),读取方位为0T 与0'T ,则最小偏向角 ]''[2 1 0min 0min min T T T T -+-=δ 3.计算棱镜折射率 ]''[2 1 0min 0min min T T T T -+-=δ 平均== δ- - n min 4.不确定度计算(绝对不确定度传递公式) min 22min 22)22()( δδ?+???=?n a n a n 5.结果表示 n n n ?±=- 【注意事项】

实验五 用掠射法测定透明介质的折射率

实验五 用掠射法测定透明介质的折射率 实验目的 1.掌握用掠射法测定液体的折射率。 2.了解阿贝折射仪的工作原理,熟悉其使用方法。 实验仪器 分光仪,阿贝折射仪,三棱镜两块,钠灯,水、酒精等待测液体,读数小灯,毛玻璃。 实验原理 1.用掠入射法测定液体折射率 将折射率为n 的待测物质,放在已知折射率为n 1(n <n 1)的直角棱镜的折射面AB 上,若以单色的扩展光源照射分界面AB ,则入射 角为π/2的光线Ⅰ将掠射到AB 界面而折射进入三 棱镜内,其折射角i c 应为临界角。从图5—5—1可以看出应满足关系 1sin n n i c = 当光线Ⅰ射到AC 面,再经折射而进入空气 时,设在AC 面上的入射角为φ,折射角为?,则 有 φ?sin sin 1n = (5-5-1) 除入射光线Ⅰ外,其他光线如光线Ⅱ在AB 面上的入射角均小于π/2,因此,经三 棱镜折射最后进入空气时,都在光线Ⅰ'的左侧。当用望远镜对准出射光方向观察时, 在视场中将看到以光线Ⅰ'为分界线的明暗半荫视场,如图5—5—1所示。 当三棱镜的棱镜角A 大于角i c 时,由图5—5—2可以看出,A 、i c 和角φ有如下关系 φ+=c i A (5-5-2) 将(5-5-1)和(5-5-2)式消去i c 和φ。若棱镜角A 等于90度,可得 ?221sin ?=n n (5-5-3) 若棱镜角A 不等于90度,可得 ??sin cos sin sin 221???=A n A n (5-5-4) I II

因此,当直角棱镜的折射率n 1为已知时,测出?角后便可计算出待物质的折射率n 。 上述测定折射率的方法称为掠入射法,是应用全反射原理。 2.用阿贝折射计测定透明介质的折射率 阿贝折射仪是测量固体和液体折射率的常用仪器,同时,还可测量出不同温度时的折射率。测量范围为1.3~1.7,可以 直接读出折射率的值,操作简便,测量 比较准确,精度为0.0003。测量液体时所需样品很少,测量固体时对样品的加工要求不高。 阿贝折射仪也是根据全反射原理设 计的。它有两种工作方式,即透射式和 反射式。阿贝折射仪中的折射棱镜ABC 和照明棱镜A 'B 'C '都是直角棱镜,由 重火石玻璃制成。照明棱镜的A 'B '面经过磨砂,使透射式测量作漫射光源用。折射棱 镜的BC 面也经过磨砂,供反射式测量作漫反射光源用。 透射式测量光路如图5—5—3(a )所示。将折射率为n 的待测物质放在折射率为n 1的直角棱镜的斜面上,其棱角为A ,并用光源S 照明。如果介质的折射率n <n 1,这时与图5—5—1相同,经棱镜ABC 两次折射后,由AC 面射出的光束,在望远镜视场中将观察到半荫视场,明暗分界线就对应于掠面入射光束,测出AC 面上相应的临界出射角?,即可应用(5-5-4)式计算出n 。 应用阿贝折射仪测定固体折射率时不用照明棱镜。对于加工有两个抛光面的固体样品,则光路可采用如图5—5—3(b )所示的透射式测量,对于加工只有一个抛光面的固体样品。则可采用图5—5—3(c )所示的反射式测量。 用光源S (一般为自然光)照亮折射棱镜上的磨砂面BC ,使之成为一个扩展的平面光源,从面上各点发出的光线I 、Ⅱ射抵AB 面上的E 点时,入射角均不相同。其中入射 角大于临界角i C 的,都发生在全反射后再由AC 面射出,同样,在望远镜对准Ⅰ'观察 时,亦可看到半荫视场,只是明暗分布恰与透射光的视场分布相反,其临界出射角? 255—— 图 3 55——图 n B *

用分光计测定三棱镜的折射率

用分光计测定三棱镜的折射率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分光计结构、作用及工作原理的了解,熟练掌握分光计的调节方法; 2、握测量棱镜玻璃折射率的方法,并用最小偏向角法测定三棱镜的折射率。 二、实验原理 分光计的结构、调节方法及工作原理,我们已在其它实验中作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下面介绍最小偏向角法测棱镜玻璃的折射率。 将待测的光学玻璃制成三棱镜,测量原理见图1。 一束单色平行光以入射角投射到棱镜面AB上,经棱镜两次折射后以角从AC面射出,成为光线,则入射光与出射光的夹角成为偏向角。其大小为: 即

因为棱镜已经给定,所以顶角A和折射率n已确定不变,所以偏向角是的函数,随入射角而变.转动三棱镜,改变入射光对光学面AB的入射角,出射光线的方向也随之改变,即偏向角发生变化。沿偏向角减小的方向继续缓慢转动三棱镜,使偏向角逐渐减小;当转到某个位置时,若再继续沿此方向转动,偏向角又将逐渐增大,偏向角在此位置达到最小值,称为最小偏向角,用表示。用微 商算法可以证明,当(或)时,偏向角有最小值,此时有,,根据折射定律,三棱镜的折射率为 实验中,利用分光计测出三棱镜的顶角及最小偏向角,即可由上式算出棱镜材料的折射率n. 三、实验仪器 JJY型1′分光计,玻璃三棱镜,水银灯,平面反射镜 四、实验内容 1、调节分光计 (1)调节望远镜聚焦于无穷远. (2)调节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转轴垂直。 (3)调节平行光管产生平行光。 (4)调节平行光管光轴与分光计转轴垂直. 2、调节三棱镜并测量三棱镜顶角A

(1)棱镜的主截面与望远镜光轴平行,注意三棱镜在活动平台上的放置方法。 (2)测量棱镜的顶角A。 3、测定最小偏向角 本实验中,我们采用水银灯作为光源,在上述调好望远镜和三棱镜的基础上,测定棱镜对水银绿谱线()的最小偏向角. (1)用水银灯照亮平行光管的狭缝,转动游标盘(连同载物台),使待测棱镜处在如图2示的位置上。转动望远镜至棱镜出射光的方向,观察折射后的狭缝像,此时在望远镜中就能看到水银光谱线(狭缝单色像)。将望远镜对准绿谱线。 (2)慢慢转动游标盘,改变入射角,使谱线往偏向角减小的方向移动,同时转动望远镜跟踪绿谱线。当游标盘转到某一位置,绿谱线不再向前移动而开始向相反方向移动时,也就是偏向角变大,那么这个位置就是谱线移动方向的转折点,此即棱镜对该谱线的最小偏向角的位置。 (3)将望远镜的竖直叉丝对准绿谱线,微调游标盘,使棱镜作微小转动,准确找到谱线开始反向的位置,然后固定游标盘,同时调节望远镜微调螺钉,使竖直叉丝对准绿谱线的中心,记录望远镜在此位置时的左、右游标的读数、。 (4)取下三棱镜,游标盘固定不动,将望远镜(连同刻度盘)转到入射光线的方向,让竖直叉丝对准白色狭缝像,记下相应的左、右游标的读数、。由此可以确定出最小偏向角,即

实验报告测量玻璃折射率

实验报告:测量玻璃折射率 高二( )班 姓名: 座号: 【实验目的】 1、明确测定玻璃砖的折射原理 2、知道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的操作步骤 3、会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误差分析 【实验原理】 如图所示,要确定通过玻璃砖的折射光线,通过插针法找出跟入射光线AO 对应的出射光线O 1B ,就能求出折射光线OO 1和折射角θ2, 再根据折射定律就可算出玻璃的折射率n=2 1 sin sin θθ。 【实验器材】 平木板、 白纸、 玻璃砖1块、 大头针4枚、 图钉4个、 量角器(或三角板或直尺)、 铅笔 【实验步骤】 1、把白纸用图钉钉在木板上。 2、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ad 作为玻璃砖的上界面,画一条线段AO 作为入射光线,并过O 点 画出界面ad 的法线NN 1。 3、把长方形的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他的一个长边ad 跟严格对齐,并画出玻璃砖的另一个 长边bc.。 4、在AO 线段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 1P 2. 5、在玻璃砖的ad 一侧再插上大头针P 3,调整眼睛观察的视线,要使P 3 恰好能挡住P 1P 2在 玻璃中的虚像。 6、用同样的方法在玻璃砖的bc 一侧再插上大头针P 4,使P 4能同时挡住P 3本身和P 1P 2的虚 像。 7、记下P 3、P 4的位置,移去玻璃砖和大头针。过P 3、P 4引直线O 1B 与bc 交于O 1点,连接 OO 1,OO 1就是入射光线AO 在玻璃砖内的折射光线的方向。入射角θ1=∠AON ,折射角θ2=∠O 1ON 1 8、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查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记录在表格里。

9、改变入射角θ1,重复上述步骤。记录5组数据,求出几次实验中测得的 2 1 sin sin θθ的平均值,就是玻璃的折射率。 【注意事项】 1、用手拿玻璃砖时,手只能接触玻璃砖的毛面或棱,不能触摸光洁的光学面,严禁把玻璃砖 当尺子画玻璃砖的另一边bc 。 2、实验过程中,玻璃砖在纸上的位置不可移动. 3、玻璃砖要选用宽度较大的,宜在5厘米以上,若宽度过小,则测量折射角度值的相对误差 增大;用手拿玻璃砖时,只能接触玻璃毛面或棱,严禁用玻璃砖当尺子画界面; 4、入射角i 应在15°~75°范围内取值,若入射角α过大。则由大头针P 1、P 2射入玻璃中的光 线量减少,即反射光增强,折射光减弱,且色散较严重,由玻璃砖对面看大头针的虚像将暗淡,模糊并且变粗,不利于瞄准插大头针P 3、P 4。若入射角α过小,折射角将更小,测量误差更大,因此画入射光线AO 时要使入射角α适中。 5、上面所说大头针挡住大头针的像是指“沉浸”在玻璃砖里的那一截,不是看超过玻璃砖上方 的大头针针头部分,即顺P 3、P 4的方向看眼前的直线P 3、P 4和玻璃砖后的直线P 1、P 2的虚像是否成一直线,若看不出歪斜或侧移光路即可确定。 6、大头针P 2、P 3的位置应靠近玻璃砖,而P 1和P 2、P 3和P 4应尽可能远些,针要垂直纸面, 这样可以使确定的光路准确,减小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测量误差。 【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处理的其他方法:

掠入射法测量棱镜的折射率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掠入射法测量棱镜的折射率 二、实验目的: 掠入射法测定棱镜的折射率。 三、实验器材: 分关计、钠光灯(波长打=589.3nm )、棱镜、毛玻璃。 四、实验原理: 如图所示为掠入射法。用单色扩展光源照射到棱镜AB面上,使扩展光源以 约90角掠入射到棱镜上。当扩展光源从各个方向射向AB面时,以90入射的光线的内折射角最大,为i2max,其余入射角小于90的,折射角必小于i2max,出射角必大于i lmin,而大于90的入射光不能进入棱镜。这样,在AC侧面观察时,将出现半明半暗的视场。明暗视场的交线就是入射角i^ 90的光线的出射方向。可以证明: 掠入射法 五、实验步骤: 1、由于扩展光源辐射进棱镜的入射角度具有一定的范围,因此在AC出射面观察出射光时,可看到入射角满足hmin < i^::90的入射光线产生的各种方向的出射光

形成一个亮区,存在两条明暗交界线。合理摆放钠光灯光源与棱镜入射面的位置,在望远镜中找出这个亮区。 2、旋转载物台,使入射到棱镜入射面的光线越来越少,当光源只有入射角约90"的入射光线射入棱镜,望远镜中观察到的视场将由亮区慢慢收窄成为一条清晰的细亮线,此时的亮线就是入射角i^ 90的光线的出射方向。记录此时亮线的角度 i lmin o 3、测量棱镜的顶角:?,计算棱镜折射率。 六、实验数据记录 棱镜顶角的测量数据 最小出射角测量数据 七、数据处理:

1、由棱镜顶角的测量数据可得: 干 59.515 能湎 6016 5 9.5°2 =59.5;38 4 2、测量不确定度 1(59.538,—59.5l5: +(59.538—59.537^ +(59.5:38 —60:16彳 +(59.5始8"—59.5^025 =0;4' 所以:一:—:.=59.538.04' 3、由最小出射角测量数据可得: 39.518' 3902' 3906'嘶08' = 3928' sin : 所以 n =n - n =1.59 — 0.07 平均值 Aa = 迟(X —X i J i 丄 所以hmin -kmin 二'■ i 1min =3928'二 O'4' 4、由 cos t " sin i 1min 可得: 平均值1min 2 cos 。+si n imin cos59.5‘38”sin39‘28' 丫 ;n :: sina 丿 sin 59.538 1 : 1.59 于也爲 <^1min = 0.0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