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

失效------零件若失去设计要求的效能即为失效。

变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形状或尺寸的变化叫变形。弹性------是指材料弹性变形的大小。

弹性塑性变形------外力去除后能够恢复的变形叫弹性变形,不能够恢复的叫塑性形变。

弹性模量E---是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性能指标。主要取决于材料中原子本性和原子间结合力。熔点越高E越高。

反映原子间结合力强弱,跟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刚度------零件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形变的能力。

强度------材料抵抗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屈服强度δs------是材料开始产生塑性形变的应力。

抗拉强度δb----是材料开始产生最大均匀塑性形变的应力。塑性-是指材料断裂前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断后伸长率δ,断面收缩率ψ。

硬度------是表征材料软硬程度的一种性能。

韧性------表示材料在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它是材料强度和塑性的综合表现。韧性好,

发生脆性断裂的倾向小。

冲击韧性A k---是指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断裂韧性K Ic------是指材料抵抗裂纹失稳扩展的能力。

应力腐蚀------是指材料在拉应力和特定的化学介质联合作

用下所产生的低应力脆性断裂现象。

蠕变------材料在长时间的恒温,恒应力作用下缓慢的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称为蠕变。由于这种变形而引起

的断裂称蠕变断裂。(碳钢在300—350℃)

蠕变极限-高温长期载荷作用下材料对塑性变形的抗力指标。

持久强度------材料在高温长期载荷作用下抵抗断裂的能力。过冷现象----液体温度达到T0时并不能结晶,必须到T0以下的某一温度T n时才开始结晶,称为实际结晶温度。在实际结晶过称中总是低于T0,这种现象称为过冷现象。过冷度------两者之间的温度差ΔT== T0——T n称为过冷度。

过烧---------钢材在奥氏体单项区温度范围内锻造或轧制,温度过高钢材氧化严重或发生奥氏体晶界熔化称过烧。一般控制在固相线以下100---200度,过高晶粒粗大,过低塑性差,导致产生裂纹。

自由能----物质能够对外做功的能量。自然界的一切自发转变过程总是从其能量较高的状态倾向能量较低的状态,同一物质的液体和固体,由于状态不同就有不同的自由能。固体与液体间的自由能差为结晶驱动力。

结晶------物质从液体转变为晶体的过程为结晶。

欲使液体结晶就必须有一定得过冷度,以提供结晶驱动力,冷却速度大,过冷度大,过冷度大,自由能大,自由能

大,结晶驱动力大,结晶倾向大,晶核多。

单晶体-----一块晶体只有一个晶核长成,只有一个晶粒,称之为单晶体。如:单晶硅。实际使用中的金属材料通常

为多晶体。

晶体结构----晶体中原子在空间的具体排列就成为晶体结构。

常见的有三种: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立方。

各项异性---不同晶面上和晶向上的原子排列情况不同,故在不同方向上的性能不同。(单晶体)(多晶体-织构)晶体缺陷-----在实际晶体中会出现许多原子排列不规则的区域称之为晶体缺陷。

细晶强化-----材料的晶粒越细,晶界越多,强度越高。通过细化晶粒而使材料强度提高的方法称为细晶强化同素异构-----同一种元素在固态下随温度变化而发生的晶体结构转变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工业纯铁-----含有少量杂质的纯铁称为工业纯铁。室温下为α-Fe,具有体立方结构,强度低,塑性,韧性很

好。

铁和碳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形成固溶体,化合物。固溶体------就是固体溶液,它是溶质原子溶入溶剂中形成的晶体,保持着溶剂元素的晶体结构。

化合物----它的特点就是晶体结构和性能都不同于其组成元素铁素体-----人们把碳溶于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

体,用α或F表示具有体心立方结构。

(max0.0218%)

奥氏体------人们把碳溶于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用γ或A表示具有面心立方结构。(max2.11%)固溶强化-----通过融入某种溶质元素形成固溶体(固体溶液)而使材料的强度升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渗碳体-----碳和铁形成的化合物,特点:晶体结构和性能都不同与其组成元素,具有复杂的晶体结构,熔点

高,硬而脆。Fe3C熔点1227℃。能轻易划破玻

璃。如果他在铁碳合金中以网状或粗大片状或作

为基体出现时,将导致材料的脆性增加,如果以

球状或细小片状出现时,将起强化作用。

相------指系统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同一化学成分,同一结构并以界面相互隔开的均匀组成部分。(铁素体,奥氏体,渗

碳体)

组织组成物-----构成显微组织的独立成分,它可以是单项,也可以是两项混合物或三项混合物。(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

光体,莱氏体)

组织组成物的类型,数量,大小,形态,分布状况不同,就构成不同的显微组织。

分析材料的显微组织必须考虑两方面的情况:一是该组织组成物的类型如F;P等;二是组成物的数量(多或少),

大小(粗或细),形状(片,球,网,针等)和分布(均

匀或沿晶界,相界等)

相图-----表示合金在缓慢冷却的平衡状态下相或组织与温度,成分间关系的图形,又称平衡图或状态图。

匀晶转变----在共存的两项区直接从液相中结晶出固溶体即:L→α这种转变称为匀晶转变。

显微偏析-----先结晶和后结晶的固溶体的化学成分不同,这种固溶体成分的微观不均匀现象称为显微偏析。

杠杆定律------在固液两相共存时,随着温度变化,液相和固相的成分分别沿着液相线和固相线变化。如何知道两

个相的相对质量的计算方法。与力学中的杠杆定律相

似。它只适用于两相区。(分子相反法则)

包晶转变------在恒温下(1495℃),有一定成分的液相和一定成分的固相相互作用生成一个一定成分的新固相的转变。(L+α→β)。

共晶转变-----在恒温下(1148℃),有一定成分的液相同时转变成两种一定成分的固相的转变。(L→α+β)。(晶粒细化,温度最低,流动性好,铸造,保险丝共晶合金)莱氏体Ld。

共析转变------在恒温下(727℃),有一定成分的固相同时转变成两种一定成分的新固相的转变。(α→β1+β2)。

(晶粒更细化,易过冷,形核率大,产生内应力)珠光体P。

铁碳合金按碳的质量分数和室温下平衡组织可分为三类:

A 工业纯铁(ωc<0.0218%)F, FeCⅢ

B 钢(ωc为0.0218%~2.11%)

亚共析刚(ωc<0.77%) F P

共析钢(ωc=0.77%)P

过共析钢(ωc>0.77%)P FeCⅡ

C 白口铸铁(ωc为2.11%~6.69%)

亚共晶白口铸铁(ωc<4.3%)P FeCⅡLd

共晶白口铸铁(ωc=4.3%)Ld

过共晶白口铸铁(ωc>4.3%)Ld FeCⅠ

低碳钢:(ωc为0.10%~0.25%)容器建筑结构

中碳钢:(ωc为0.25%~0.60%)轴类

高碳钢:(ωc为0.60%~1.30%)工具

热脆-------当钢材在1000----2000℃锻造或轧制时,FeS和γFe的共晶体会融化,使钢材变脆,沿奥氏体晶界开

裂,这种现象称为热脆。S的作用。

冷脆--------P元素固熔于F中,有强化作用,但它剧烈的降低了钢的塑性和韧性,特别是低温韧性,是刚在低

温下变脆,这种现象叫冷脆。P可以增强钢在大气

中的抗腐蚀性,添加少量稀土,钛等元素,可以抑

制冷脆。

氢脆---------H在钢中的含量达到0.5----3mL/100g会导致钢

的塑性,韧性显着下降导致零件在使用中突然断裂

的现象。

镇静钢------钢液在浇筑前用锰铁,硅铁,铝进行充分脱氧,注入锭摸后钢液不发生碳,氧反应处于镇静状

态。

沸腾钢------钢液在冶炼的后期加入少量的锰铁进行轻度脱氧,钢液氧含量高,注入锭摸后发生碳氧反应,析

出CO大量气体,引起钢液沸腾。

区域偏析------钢锭先结晶部位和后结晶部位化学成分不同,性能不一样的现象。

形变强化------人们把金属材料经冷塑性变形后,随变形度增加,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降低的现

象。(加工强化)如:冷拔丝。

回复--------工件在经冷加工变形后,在加热温度不高的情况下,基本保持加工硬化效果。这个阶段称回复,

工业称去应力退火。

再结晶------工件在经冷加工变形后,当温度继续升高,原子活动能力增大,破碎的晶粒,拉长的晶粒变成

细小均匀的等轴晶粒内应力完全消除,加工硬化

消除,这个阶段称为再结晶,或再结晶退火。工

业纯铁在800度时已经完全再结晶。钢的再结晶退

火一般选用600---700℃,这样既保证完全再结晶

机械工程材料范文

核壳微粒型磁性液体的制备及其流变性能 顾瑞1,龚兴龙1,江万权2,郝凌云3,张忠4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 230027;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安徽合肥 230026;3.阜阳师范学院,安徽阜阳 236032;4.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北京 100080) 摘要:使用单分散Fe/SiO2椭球型微纳复合胶粒作为磁性微粒,将其用吐温20做表面修饰并分散于油性基液中制备得到磁性液体;使用流变仪对这种新型磁流体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磁流体在承受垂直磁场方向的小剪切载荷时,其粘度会随磁感应强度的增加而变大;而当剪切率大于25s-1,其粘度又将减小并趋近于一个恒定值约0.5Pa·s;另外,其在承受小幅振荡剪切载荷时会表现出与典型磁流体不同的粘弹性特征。 关键词:磁性液体;核壳颗粒;流变性能 中图分类号: 文章编号: Preparation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Magnetic Fluid with Core-Shell Particles ,ZHANG Zhong GU Rui 112 ,GONG Xing-long ,JIANG Wan-quan , HAO Ling-yun 34 (1. CAS Key Laboratory of Mechanical Behavior and Design of Materials, Department of Modern Mechanic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7, China;2.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China; 3. Fuyang Normal College, Fuyang 236032, China; 4. National Center for Nano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0, China) Abstract: Magnetic fluids were prepared by using monodispersed iron/silica (Fe/SiO2) ellipsoidal composite nanospheres as the magnetic materials,which were modified by Tween-20 and dispersed in an oily medium.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gnetic fluids were studied in detail by rheometer. Th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 increasing the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yielded an increase of the viscosity, while increasing shear rate leaded to a decrease of the viscosity and the value became a constant about 0.5 Pa·s when shear rate was larger than 25s-1; it wa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viscoelastic behavior of the magnetic fluids was different with that of the normal ones. Key words: Magnetic fluid; Core-shell particle; Rheological property 0 引言 磁性液体(又称磁流体),是一种胶体溶液,它兼具液体的流动性和固体的磁性,拥有十分独特的物理性能,且在重力场和磁场下不易沉淀和凝聚,因而在航空﹑电子﹑机械﹑冶金﹑石油化工 ﹑仪表等领域中得了广泛的应用。同他胶体体系一样,磁性液体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体系,并具有凝结不稳定性和动力学不稳定性[1]。为使磁性颗粒能长期稳定地处于胶体状态,研究者对磁性颗粒、表面活性剂和基液作了很多研究,研究表明超微磁性颗粒的稳定性是磁流体研究的关键[2]。磁性微粒既需要有较高的 饱和磁化强度,又要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因而可供选择的种类非常有限[3]。而Fe O作为传统磁流体的 34————————————————————— 收稿日期:2007-08-30 修订日期:2008-2-29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7CB936803);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

机械工程材料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工程课后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黑色金属什么是有色金属 答:铁及铁合金称为黑色金属,即钢铁材料;黑色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称为有的金属。 2、碳钢,合金钢是怎样分类的 答:按化学成分分类;碳钢是指含碳量在%——%之间,并含有少量的硅、锰、硫、磷等杂质的铁碳合金。 3、铸铁材料是怎样分类的应用是怎样选择 答:铸铁根据石墨的形态进行分类,铸铁中石墨的形态有片状、团絮状、球状、蠕虫状四种,对应为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和蠕墨铸铁。 4、陶瓷材料是怎样分类的 答:陶瓷材料分为传统陶瓷、特种陶瓷和金属陶瓷三种。 5、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它们的原子排列和晶格常数各有什么特点α -Fe,γ-Fe,Al,Cu,Ni,Pb,Cr,V,Mg,Zn各属何种金属结构 答:体心晶格立方,晶格常数a=b=c,α-Fe,Cr,V。面心晶格立方,晶格常数a=b=c,γ-Fe,Ni,Al,Cu,Pb。密排六方晶格,Mg,Zn。 6、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哪些缺陷它们对性能有什么影响 答:点缺陷、破坏了原子的平衡状态,使晶格发生扭曲,从而引起性能变化,是金属的电阻率增加,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 线缺陷(位错)、少量位错时,金属的屈服强度很高,当含有一定量位错时,强度降低。当进行形变加工时,位错密度增加,屈服强度增高。 面缺陷(晶界、亚晶界)、晶界越多,晶粒越细,金属的塑性变形能力越大,塑性越好。 7、固溶体有哪些类型什么是固溶强化 答:间隙固溶体、置换固溶体。由于溶质元素原子的溶入,使晶格发生畸变,使之塑性变形抗力增大,因而较纯金属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即固溶强化作用。 第二章

1、在什么条件下,布氏硬度实验比洛氏硬度实验好 答:布氏硬度实验主要用于硬度较低的退火钢、正火钢、调试刚、铸铁、有色金属及轴承合金等的原料和半成品的测量,不适合测定薄件以及成品。洛氏硬度实验可用于成品及薄件的实验。 2、σ的意义是什么能在拉伸图上画出来吗 答:表示对于没有明显屈服极限的塑性材料,可以将产生%塑性应变时的应变作为屈服指标,即为条件屈服极限。 3、什么是金属的疲劳金属疲劳断裂是怎样产生的疲劳破坏有哪些特点如何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 答:金属在反复交变的外力作用下强度要比在不变的外力作用下小得多,即金属疲劳; 疲劳断裂是指在交变载荷作用下,零件经过较长时间工作或多次应力循环后所发生的断裂现象; 疲劳断裂的特点:引起疲劳断裂的应力很低,常常低于静载下的屈服强度; 断裂时无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无预兆而是突然的发生;疲劳断口能清楚的显示出裂纹的形成、扩展和最后断裂三个阶段; 提高疲劳强度:改善零件的结构形状,避免应力集中,降低零件表面粗糙度值以及采取各种表面强化处理如喷丸处理,表面淬火及化学热处理等。 4、韧性的含义是什么αk有何实际意义 答:材料在塑性变形和断裂的全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称为材料的韧性;冲击韧度αk表示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αk值的大小表示材料的韧性好坏。一般把αk值低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αk值高的材料称为韧性材料。 5、何谓低应力脆断金属为什么会发生低应力脆断低应力脆断的抗力指标是什么答:低应力脆断是在应力作用下,裂纹发生的扩展,当裂纹扩展到一定临界尺寸时,裂纹发生失稳扩展(即自动迅速扩展),造成构件的突然断裂;抗力指标为断裂韧性(P43) 6、一紧固螺栓使用后有塑性变形,试分析材料的那些性能指标没有达到要求 答:钢材的屈服强度未达到要求。 第三章 1、分析纯金属的冷却曲线中出现“平台”的原因 答:液态金属开始结晶时,由于结晶潜热的放出,补偿了冷却时散失的热量,

机械工程专业讲座报告

机械工程专业讲座报告 班级:山东建筑大学机械12x 姓名: 学号: 作为一名机械专业的本科生,接触该专业已经有两年了。两年的课程学习让我对本专业有了由浅至深的了解,曾经一直困惑一门专业为什么需要涉猎多个不同分支学科的知识并且要对这些知识都掌握得游刃有余,直到明白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是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之上的交叉学科,它是多分支理论知识的综合,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当然其中自己也通过网络查找和了解很多本专业的相关介绍,不过我感觉使自己对本专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的还是两年来每学期四节课的《机械工程专业讲座》,不得不说《机械工程专业讲座》这门课程可以说是本专业的启蒙老师,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指导该专业的同学如何在大学四年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使自己成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合格的人才。 分别通过我们学院机械设计理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及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四个方向的老师、教授的讲解和介绍,我知道了是本专业的前景比较好,也是很有用的专业。机械工程师可承担创新、设计、装配、制造、生产和调试的工作,以及系统规划、方案设计、前期工作、质量控制、销售、客户服务、使用培训、咨询和售后服务的职责。毕业生可到各类机械设计与制造企业、电子及电器企业及其它生产部门、公司、科研与教学部门从事机电品的设计、制造、管理、教学、开发、销售及技术服务等工作,除了就业前景好,一种被社会所需要的成就和自豪感让我们美得飘飘的。但是老师也说到我国机械制造技术虽取得很大成就,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制造业仍然存在一个阶段性的整体上的差距。我国械制造业产品的质量虽然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大量的机电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外观设计、内在性能还有很大差距。比如数控机床和精密机床的可靠性差、质量问题严重,轴承、液压件、密封件等基础件产品水平低、品种少、满足度低、质量不稳定。工程机械目前只能生产中小型产品,大型工程机械、大型火电设备的技术能力十分薄弱。

第十一章 机械工程材料的选择及应用

第十一章机械工程材料的选择及应用 掌握各种工程材料的特性,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材料,并能初步分析机器及零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材料问题,是对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因为机器零件的设计不单是结构设计,还应该包括材料与工艺的设计。 许多机械工程师把选材看成一种简单而不太重要的任务。当碰到零件的选材问题时,他们一般都是参考相同零件或类似零件的用材方案,选择一种传统上使用的材料(这种方法称为经验选材法);当无先例可循,同时对材料的性能(如耐腐蚀性能等)又无特殊要求时,他们仅仅根据简单的计算和手册提供的数据,信手选定一种较万能的材料,例如45钢。这种简单化的处理方法已日益暴露出种种缺点,并证明是许多重大质量事故的根源。所以,选材正在逐渐变成一种严格地建立在试验与分析基础上的科学方法。掌握这种选材方法的要领,了解正确选材的过程,显然具有很大的实际价值。 在机械制造业中,新设计的机械产品中的每一个机械零件或工程构件、工艺装备和非标准设备,机械产品的改型,机械产品中某些零件需要更换材料,进口设备中某些零配件需用国产零配件代用等,都会遇到材料的选用。一般机械零件,在设计和选材时,大多以使用性能指标作为主要依据。而对机械零件起主导作用的机械性能指标,则是根据零件的工作条件和失效形式提出的。 §11.1 零件的失效形式与提高材料性能的途径 一、零件的失效与失效分析 零件在工作过程中最终都要发生失效。所谓失效是指:(1)零件完全破坏,不能继续工作;(2)严重损伤,继续工作很不安全;(3)虽能安全工作,但已不能满意地起到预定的作用。只要发生上述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都认为零件已经失效。失效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找出零件损伤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现代工业中零件的工作条件日益苛刻,零件的损坏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对零件的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另外,从经济性考虑,也要求不断提高零件的寿命。这些都使得失效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失效分析的结果对于零件的设计、选材、加工以至使用,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1、零件失效的原因 零件的失效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大体上可分为设计、材料、加工和安装使用四个方面,图11-1是导致零

机械工程材料基本知识

机械工程材料基本知识 1.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任何机械零件或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往往要受到各种形式外力的作用。如起重机上的钢索,受到悬吊物拉力的作用;柴油机上的连杆,在传递动力时,不仅受到拉力的作用,而且还受到冲击力的作用;轴类零件要受到弯矩、扭力的作用等等。这就要求金属材料必须具有一种承受机械荷而不超过许可变形或不破坏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表现来的诸如弹性、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等特征就是用来衡量金属材料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力学性能的指标。 1.1.1强度 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强度指标一般用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载荷即力表示,符号为c,单位为MPa 工程中常用的强度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屈服现象时的应力,或开始出现塑性变形时的最低应力值,用③ 表示。抗拉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拉力的作用下,被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用c表示。 对于大多数机械零件,工作时不允许产生塑性变形,所以屈服强度是零件强度设计的依据;对于因断裂而失效的零件,而用抗拉强度作为其强度设计的依据。 1.1.2塑性 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 工程中常用的塑性指标有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伸长率指试样拉断后的伸长量与原来长度之比的百分率,用符号S表示。断面收缩率指试样拉断后,断面缩小的面积与原来截面积之比,用表示。 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越大,其塑性越好;反之,塑性越差。良好的塑性是金属材料进行压力加工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机械零件工作安全,不发生突然脆断的必要条件。 1.1.3 硬度 硬度是指材料表面抵抗比它更硬的物体压入的能力。硬度的测试方法很多,生产

机械工程材料实验与实践教学

《机械工程材料》实验与实践教学 实验一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熟练运用铁碳合金相图,提高分析铁碳合金平衡凝固过程及组织变化的能力。 2. 掌握碳钢和白口铸铁的显微组织特征。 二、原理概述 铁碳合金相图是研究碳钢组织、确定其热加工工艺的重要依据。按组织标注的铁碳相图见图。铁碳合金在室温的平衡组织均由铁素体(F)和渗碳体(Fe3C)两相按不同数量、大小、形态和分布所组成。高温下还有奥氏体(A)和δ固溶体相。 利用铁碳合金相图分析铁碳合金的组织时,需了解相图中各相的本质及其形成过程,明确图中各线的意义,三条水平线上的反应及反应产物的本质和形态,并能做出不同合金的冷却曲线,从而得知其凝固过程中组织的变化及最后的室温组织。 根据含碳量的不同,铁碳合金可分为工业纯铁、碳钢及白口铸铁三大类,现分别说明其组织形成过程及特征。 1. 工业纯铁 碳的质量分数小于0.0218%的铁碳合金称为工业纯铁。见图1-1。当其冷到碳在α-Fe中的固溶度线PQ以下时,将沿铁素体晶界析出少量三次渗碳体,铁素体的硬度在80HB左右,而渗碳的硬度高达800HB,因工业纯铁中的渗碳体量很少,故硬度、强度不高而塑性、韧性较好。

图1-1 工业纯铁组织 2. 碳钢 碳的质量分数C w 在(0.0218~2.11)%之间的铁碳合金称为碳钢,根据合金在相图中的位置可分为亚共析、共析和过共析钢。 (1)共析钢 成分为%77.0=C w ,在727℃以上的组织为奥氏体,冷至727℃时发生共析反应: {}{}C Fe F A C C 3%0218.0%77.0+→ 将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称珠光体(P )。室温下珠光体中渗碳体的质量分数约为12%,慢冷所得的珠光体呈层片状。 图1-2 珠光体电镜组织 图1-3 珠光体光镜组 织 采用电子显微镜高倍放大能看出Fe 3C 薄层的厚度,图1-2中窄条为Fe 3C ,

2020年一级建造师《机电》学霸笔记精华版

2020年一级建造师学霸笔记精选版《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

①学霸笔记统计了机电实务的高频考点 ②学霸笔记中红色字体为重点知识点,蓝色字体为特别重点知识点,紫色字体为拓展内容。 ③小标题采用绿色打底,替他内容采用蓝色及黄色交替打底。 ④学霸笔记重要利用表格、图片、总结等方式对全书重点考点进行梳理归类,方便学员进行复习 1H410000机电工程技术 1H411000机电工程常用材料及工程设备 1H411010机电工程常用材料 1H411020机电工程常用工程设备 一、黑色金属材料的类型及应用 (一)碳素结构钢 (四)特殊性能低合金高强度钢

(五)钢材的类型及应用 普通无缝钢管、螺旋缝钢管、焊接钢管、 无缝不锈钢管、高压无缝钢管 二、有色金属的类型及应用 通常将钢铁以外的金属及其合金统称为有色金属。密度大于4.5×l03kg/m3的金属称为重金属,如铜、锌、镍等;密度小于等于4.5×l03kg/m3的金属称为轻金属,如铝、镁、钛等。 (一)重金属

三、常用金属复合材料的类型及应用 (一)金属基复合材料 1.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 (3)按金属基体可分为铝基、钛基、镍基、镁基、耐热金属基等复合材料。 (4)按增强材料可分为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石棉纤维、金属丝等。 (三)金属与非金属复合材料的特点及用途 1.钢塑复合管的特点及用途。它既有钢管的强度和刚度,又有塑料管的耐化学腐蚀,具有无污染、不混生细菌、内壁光滑、不积垢、水阻小、施工方便、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建筑、通信、电力和地下输气管道等领域。 2.铝塑复合管的特点及用途。有与金属管材相当的强度,具有电屏蔽和磁屏蔽作用、隔热保温性好、重量轻、寿命长、施工方便、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工业等机电工程中。 1H411020机电工程常用工程设备 IH411021通用设备的分类和性能 一、泵的分类和性能 (一)泵的分类

《机械工程材料》实验指导书-江洁实验一硬度试验

机械工程材料 实 验 指 导 书 红河学院机械系

实验一硬度实验 【实验目的】 1.进一步加深对硬度概念的理解。 2.了解布氏、洛氏硬度计的构造和作用原理。 3.熟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的测定方法和操作步骤。 【实验设备及材料】 布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读数显微镜、试样(钢、铸铁或有色金属)一组。 【实验原理】 硬度计的原理是:将一定直径球体压入试样表面,保持一定的时间后卸除试验力,测量试样表面的压痕直径,用试验力压出一压痕表面面积计算硬度。 1.布氏硬度(HB)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 (N/mm2) ,布氏硬度计适用于铸铁等晶粒粗大的金属材料的测定。 2.洛氏硬度(HR)当HB大于450或者试样过小时,不能采用布氏硬度试验而改用洛氏硬度计。它是用一个顶角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9、 3.18mm的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的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根据试验材料硬度的不同,分三种不同的硬度标尺HRA:是采用6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极高的材料(如硬质合金等)。HRB:是采用100kg 载荷和直径1.58mm淬硬的钢球,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较低的材料(如退火钢、铸铁等)。HRC:是采用15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很高的材料(如淬火钢等)。 一、布氏硬度实验 【布氏硬度计】 THBS-3000DA采用电子自动加荷,计算机软件编程,高倍率光学测量,采用自动数字式编码器直接测量,测试结果LCD显示。 图1 THBS-3000DA型布氏硬度试验机 【试样的技术条件】

机械工程材料的应用及发展前景的展望

机械工程材料的应用及发展前景的展望 发表时间:2016-09-07T15:39:20.750Z 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9月下作者:韩颖颖 [导读] 从而促进机械工程的取得更大的成绩,为我国工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天津市工大镀锌设备有限公司,天津300000) 摘要:机械工程材料是机械工程设计与质量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做好机械工程材料的选用工作,并重视机械工程材料的研发,从而促进机械工程的取得更大的成绩,为我国工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机械工程;材料应用;发展前景 前言 机械工程材料影响着机械的设计、制造、仿制、维修等方面,可见其是机械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节约机械所用成本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在保证既经济又有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处理好多种工程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机械工程材料选择选择应用的现状分析 1.1从构件失效抗力角度分析 材料失效抗力主要指构建自身是否具备抗磨损、抗变形等能力,通过对构件参量进行表征以避免构件材料在使用前便出现失效的状况。以往失效抗力在研究过程中既需考虑到材料力学性能,也需构建相应的模型确定其在实际工况中的特性。如许多学者关于热作模具钢的失效分析过程中,通过测试材料寿命并分析模具寿命,得出模具设计选材的标准,其具体选材步骤主要体现在:(1)对用于零件成形的机械材料进行确定并结合模具使用条件,以此判断选择哪种模具以及具体抗力要求;(2)通过对模具时效形式的分析对抗力指标进行确定,选择满足指标标准的钢种;(3)对满足抗力指标要求且符合模具类型的钢种确定的基础上,判断是否与首相抗力指标以及其他指标相吻合;(4)进行选材过程中还需考虑到材料的来源、经济性以及是否便于生产管理等因素。这种选材方式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为热模具的选材奠定理论基础。 1.2从经济适用性角度考虑 在机械工程对于材料的选择应用首先需要关注的就是材料的适用性和经济性。比如,在机械铸造工艺中需要保正材料具备良好的吸气性、收缩性、偏折性和流动性;而在锻造工艺中则要求材料必须具备较好的冲压性、可锻性、冷镦性和断后冷却性;焊接工艺对材料的适用性和敏感性要求较高。机械加工材料的不同特性为机械工程工艺提供了不同的材料选择,在保证满足工艺需求的前提下,把握好工艺需求材料的各种特性,合理化选择材料才是机械工程发展的正确方向。在注重了机械工程材料的适用性后,还需要根据工程预算合理考虑设计材料的经济性。既要做到选材的质量要求达标,也要保证经济实惠的材料价格选择。而对于可循环利用的机械材料,在整个机械工程中应当循环利用,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机械工程成本,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 1.3从环保、节能角度考虑 国家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求生态、环保、节能,任何企业都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战略方案。一般来说,在机械工程的使用材料中,很多原材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如果过度消耗,最终势必会给机械工程行业带来极大的隐患。因此,我们在材料选择与应用工作中要做到环保和节能,尽可能的使得环保要求和使用需求都能满足。 2机械工程材料的应用 2.1钢铁材料及其应用 当前工业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行业,而钢铁材料也一直是使用较多的重要的机械材料。钢铁工业发展呈现产品结构在变化、增长,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等趋势主要应用领域:为电力系统、汽车工业、铁路与桥梁、船舶与海上钻井平台、兵器工业、石油开采机械及输油管道、化工压力容器、建筑钢筋和构架等。 2.2镁、镁合金及其应用 镁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此外其还具有丰富的蕴藏量,因而被业内公认为最有前途的轻量化材料,其也是21世纪的绿色金属材料。汽车、摩托车等交通类产品用镁合金,镁作为实际应用中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在汽车的减重和性能改善中的重要作用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已经将镁合金制造零件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另外,镁合金应用发展最快的是电子信息和仪器仪表行业,在薄壁、微型、抗摔撞的要求之下,加上电磁屏蔽、散热和环保方面的考虑,镁合金成了厂家的最佳选择,镁合金外壳可使产品更豪华、美观。近几年电子信息行业镁合金的消耗量急剧增加,成为拉动全球镁消耗量增加的另一重要因素。 2.3铝、铝合金及其应用 密度小、导热性好、易于成形、价格低廉等都是铝合金的优点,因而其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轻工建材等部门。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铝锂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高比刚度、优良的低温性能、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卓越的超塑成型性能,被认为是航空航天工业中的理想结构材料。在航天领域,铝锂合金己在许多航天构件上取代了常规高强铝含金,铝锂合金作为储箱、仪器舱等结构材料具有较大优势国外预测,含抗铝一镁合金及其它系列的铝合金有可能成为下一代飞机的重要结构材料。TiAi基合金的板材除了有望直接用作结构材料外,还可以用作超塑性成型的预成型材料,并用于制作近净成型航空、航天发动机的零部件及超高速飞行器的翼、壳体等又如,在汽车领域,汽车用铝合金材料的3/-4为铸造铝合金,主要是发动机部件,传动系部件,底盘行走系零部件变形铝合金主要用于热交换器系统,车身系部件铝基复合材料在某些范围内替代铝合金、钢和陶瓷等传统的汽车材料,用于汽车关键零件,特别是高速运动零件,对减少质量、减少运动惯性、降低油耗、改善排放和提高汽车综合性能等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汽车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2.4稀有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现代机械工程中稀有金属也有着广泛的用途。例如,在电子工业领域,高纯度稀有金属锗是最王要的半导体材料之一,此外铌、钨、铝、钛等也都是电了工业的重要材料;稀有金属钽用以制造比容大、性能稳定的优质电容器,成为航空及航天设备中的重要电子元件。又如,在钢铁工业领域,稀土金属及稀有高熔点金属都是冶炼优质钢的重要添加剂,少量稀土或钒加入到钢中,能大大提高强度和耐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重点

、解释下列名词 1淬透性:钢在淬火时获得的淬硬层深度称为钢的淬透性,其高低用规定条件下的淬硬层深度来表示 2淬硬性:指钢淬火后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即硬化能力 3相:金属或合金中,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它部分有晶只界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 4组织:显微组织实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各相晶粒的形态、数量、大小和分布的组合。 5组织应力:由于工件内外温差而引起的奥氏体( Y或A)向马氏体(M)转变时间不一致而产生的应 6热应力:力 由于工件内外温差而引起的胀缩不均匀而产生的应力 7过热:由于加热温度过高而使奥氏体晶粒长大的现象 8过烧:由于加热温度过高而使奥氏体晶粒局部熔化或氧化的现象 9回火脆性: 10回火稳定性:在某些温度范围内回火时,会岀现冲击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回火脆性又叫耐回火性,即淬火钢在回炎过程中抵抗硬度下降的能力。 11马氏体: 12回火马氏体:碳在a-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称为马氏体。 在回火时,从马氏体中析出的£ -碳化物以细片状分布在马氏体基础上的组织称为回火马氏体。 13本质晶粒度14实际晶粒度:15化学热处理::钢在加热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倾向称为本质晶粒度 在给定温度下奥氏体的晶粒度称为实际晶粒度,它直接影响钢的性能。 将工件置于待定介质中加热保温,使介质中活性原子渗入工件表层,从而改变工件表层化学成分与组织,进而改变其性能的热处理工艺。 16表面淬火:指在不改变钢的化学成分及心部组织的情况下,利用快速加热将表面奥氏休化后进行淬火以强化零件表面的热处理方法。 17固溶强化:固溶体溶入溶质后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现象。 18、加工硬化:金属塑性变形后,强度硬度提高的现象。 19合金强化:20热处理:在钢液中有选择地加入合金元素,提高材料强度和硬度 钢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冷却改变钢的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 21、金属化合物;与组成元素晶体结构均不相同的固相 22、铁素体;碳在a-Fe中的固溶体 23、球化退火;将工件加热到 Ac1以上30―― 50摄氏度保温一定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至600摄氏度后出炉 空冷。 24、金属键;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作用就叫做金属键。 25、再结晶;冷变形组织在加热时重新彻底改组的过程. 26、枝晶偏析:在一个枝晶范围内或一个晶粒范围内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27、正火:是将工件加热至 Ac3或Accm以上30?50°C ,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的金 属热处理工艺。 28、固溶体:合金在固态时组元间会相互溶解,形成一种在某一组元晶格中包含有其他组元的新相,这 种新相称为固溶体 29、细晶强化:晶粒尺寸通过细化处理,使得金属强度提高的方法。 二、判断题 1. ( x )合金的基本相包括固溶体、金属化合物和这两者的机械混合物。 2. ( y )实际金属是由许多位向不同的小晶粒组成的. 3. ( y )为调整硬度,便于机械加工,低碳钢,中碳钢和低碳合金钢在锻造后都应采用正火处理。 4. ( y )在钢中加入多种合金元素比加入少量单一元素效果要好些,因而合金钢将向合金元素少量多元 化方向发展。 5. ( x )不论含碳量高低,马氏体的硬度都很高,脆性都很大。 6. ( x ) 40Cr钢的淬透性与淬硬性都比 T10钢要高。 7. ( y )马氏体是碳在a -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由奥氏体直接转变而来的,因此马氏体与转变前的 奥氏体含碳量相同。 8( x )铸铁中的可锻铸铁是可以在高温下进行锻造的。错。所有的铸铁都不可以进行锻造。 9. ( x ) 45钢淬火并回火后机械性能是随回火温度上升,塑性,韧性下降,强度,硬度上升。 10. ( x )淬硬层深度是指由工件表面到马氏体区的深度。 11. ( x )钢的回火温度应在 Ac1以上。 12. ( x )热处理可改变铸铁中的石墨形态。

二建机电实务重点讲义(最新最全精华)

机电工程测量 测定待定位点的方法有: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这是确定地面定位的基本方法。 工业安装的基本程序:1建立测量控制网2设置纵横中心线3设置标高基准点4设置沉降观测点5安装过程测量控制7实测记录 测量仪器必须经过检定且在检定周期内方可使用。光学经纬仪:测定纵横轴线。全站仪:测定距离。光学水准仪:标高基准点。 安装基准线的的测设:中心标板应在浇灌基础时,配合土建建设埋设,也可待基础养护期满后再设。放线就是根据施工图,按建筑物的定位轴线来测定机械设备的纵、横中信线并标注在中心标板上,作为安装的基准线。(设备施工)设备安装平面基准线不少于纵、横两条。 管线中心定位依据:定位时可根据地面上已有的建筑物进行管线定位,也可根据控制点进行管线定位。如:管线起点、重点及转折点成为管道的主点;其位置已在设计时确定,管线中心定位就是主点的位置测设到地面上去,并用木桩确定。 大跨越挡距测量。在大跨越挡距之间,通常采用电磁波测距法或解析量法测量 机电工程材料 低合金结构钢也称为低合金高强度钢。根据屈服强度划分:Q295.Q345.Q390.Q420.Q460.主要适用于:锅炉汽包、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桥梁、重轨和轻轨等制造。 酚醛复合风管适用于低、中压空调系统及潮湿环境,但对高压及洁净空调、酸碱性环境和防排烟系统不适用。聚氨酯复合风管适用于低.中.高压洁净空调系统及潮湿环境,但对酸碱性环境和防排烟系统不适用。玻璃纤维复合风管适用于中压以下空调系统,对洁净空调、酸碱性环境和防排烟系统以及相对湿度90%的系统不适用。适用于洁净室含酸碱的排风系统。 电缆:1.VLV.VV电力电缆,不能承受外力作用,适用于隧道内及管道内2.VLV22.VV32.能承受外力作用,但不能承受大的拉力.可敷设在地下。 3.VLV32.VV32能承受机械外力作用,且可承受相当大的拉力,可敷设竖井内,及潮湿场所. 4.YFLV,YJV主要是高压电缆..5VV59海底电缆. 金属材料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有色金属:铝.铝合金.铜’铜合金.钛和钛合金. 黑色金属:生铁.铸铁.钢.钢材可划分为:型钢,板材,管材,钢制品. 管材:普通无缝钢管,螺旋缝钢管,焊接钢管,无缝不锈钢钢管,高压无缝钢管. 非金属风管材料:酚醛复合材料,聚氨酯复合板材,玻璃纤维复合板材,无机玻璃钢板材.硬聚录乙烯板材等. 塑料及复合材料水管:聚乙烯塑料管,涂塑钢管.ABS工程塑料管.聚丙烯管(PP管)。硬聚录乙烯管等。如建筑大楼常用的排水管是硬聚录乙烯管 起重技术 起重机基本参数:1.起重量2.最大幅度.3.最大起升高度.4工作速度 计算载荷:Qj=K1*K2*Q (K1=1.1) 缆风绳是桅杆式起重机的稳定系统,他直接关系到起重机的安全工作,也影响桅杆的轴力。缆风绳的拉力分为:工作拉力和初拉力。进行缆风绳的选择的基本原则是:所有缆风绳一律按主缆风绳选取。 起重工程中:缆风绳安全系数不小于3.5.用作滑轮组的安全系数不小于5.吊索的安全系数不小于8.用于载人,安全系数不小于10-12。 计算机控制集群液压千斤顶整体吊装法:用于大型龙门起重机吊装。体育场馆。机场候机楼结构吊装。 万能杆件吊装法常用于桥梁施工中 气(液)压顶升法:用于油罐的倒装法,电厂发电机组。 工艺计算:包括受力分析与计算、极具选择、被吊装设备(构建)校核。 吊装的选用原则:安全、有序、快捷、经济 吊装方案的选用要求:1、技术可行性论证、2安全性分析:包括质量安全和人身安全两方面。例如自行式起重机吊装体长卧式构件,如不采取措施,构件会发生平面外弯曲和扭转变形而破坏(质量安全)。又如在软地基上采用汽车式起重机吊装重型设备,如不对地基进行特殊处理,则可能在吊装过程中发生地基沉陷而导致起重机倾覆,发生重大吊装事故(人身安全)。 焊接技术 焊接工艺评定程序:1拟定焊接工艺指导书2.试焊试件和制取试样.3检验时间和试样4.测定焊接接头是否具有所要求的使用功能5.提出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对拟定的焊接工艺指导书进行评定 焊接评定规则:1、改变焊接方法必须重新评定(按增加或变更的补加因素增焊接冲击试件进行试验)2、任一钢号母材评定合格的,可以用于同组别号的其他钢号母材。3、改变焊后热处理类别,须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4、首次使用的国外钢材,必须进行工艺评定。 焊接缺陷:多层焊层间是否存在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 焊后外观检查:1.利用低倍放大镜或肉眼观察焊缝表面是否有咬边、夹渣、气孔、裂纹等表面缺陷.2)用焊接检验尺测量焊缝余高、焊瘤、凹陷、错口。3.检验焊件是否变形。如;大型立式圆柱形储罐焊接,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 长度不得大于100mm 两侧总长度不得超过10% 液压强度试验常用水进行,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25~1.5倍。 气压强度试验用气体为介质进行强度试验,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15~1.20倍。(仪表气压强度1.15倍) 建筑管道工程施工技术 建筑机电工程分为:建筑管道工程、建筑电气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消防工程、电梯工程 建筑设备管道系统中的给水、排水、供热及采暖管道工程的一般施工程序是:施工准备→配合土建预留、预埋→管道支架制作→附件检验→管道安装→管道系统试验→防腐绝热→竣工验收 阀门安装前,应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前应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量中抽查10%。且不少于一个。对于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如:给排水、供热及采暖管道阀门的强度试验为最大工作压力的1.5倍,严密性实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1倍。 隐蔽或埋地的室内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房屋的地面高度。 检查方法:灌水到满水15min。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mi n,液面不降,室内排水管道的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管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镀锌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管径大于100mm的镀锌钢管应采用法兰或卡套式专用管件连接。 给水塑料管和复合管可以采用橡胶圈接口、粘结接口、热熔连接、专用管件连接及法兰连接。塑料管和复合管与金属管件、阀门等连接应实用专用关键链接,不得在塑料管上套丝。 给水铸铁管管道应采用水泥捻口或橡胶圈接口方式进行连接。 铜管连接可采用专用接头或,焊接。当管径小于22mm时采用承插管货套管焊接,承口应迎介质流向安装,当管径大于22mm时采用对口焊接 排气通气管不得与风道或烟道连接,通气管应高出屋面300mm,但必须大于最大积雪厚度。有人的地方,通气管高于地面2m并作防雷装置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答案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答案 第二章作业 2-1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它们的原子排列和晶格常数有什么特点?-Fe、-Fe、Al、Cu、Ni、Cr、V、Mg、Zn各属何种结构? 答:常见晶体结构有3种: ⑴体心立方:-Fe、Cr、V ⑵面心立方:-Fe、Al、Cu、Ni ⑶密排六方:Mg、Zn 2---7为何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在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出各向异性? 答:因为单晶体内各个方向上原子排列密度不同,造成原子间结合力不同,因而表现出各向异性;而多晶体是由很多个单晶体所组成,它在各个方向上的力相互抵消平衡,因而表现各向同性。 第三章作业 3-2 如果其它条件相同,试比较在下列铸造条件下,所得铸件晶粒的大小;⑴金属模浇注与砂模浇注;⑵高温浇注与低温浇注;⑶铸成薄壁件与铸成厚壁件;⑷浇注时采用振动与不采用振动;⑸厚大铸件的表面部分与中心部分。 答:晶粒大小:⑴金属模浇注的晶粒小⑵低温浇注的晶粒小⑶铸成薄壁件的晶粒小⑷采用振动的晶粒小⑸厚大铸件表面部分的晶粒

小 第四章作业 4-4 在常温下为什么细晶粒金属强度高,且塑性、韧性也好?试用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予以解释。 答:晶粒细小而均匀,不仅常温下强度较高,而且塑性和韧性也较好,即强韧性好。原因是: (1)强度高:Hall-Petch公式。晶界越多,越难滑移。 (2)塑性好:晶粒越多,变形均匀而分散,减少应力集中。 (3)韧性好:晶粒越细,晶界越曲折,裂纹越不易传播。 4-6 生产中加工长的精密细杠(或轴)时,常在半精加工后,将将丝杠吊挂起来并用木锤沿全长轻击几遍在吊挂7~15天,然后 再精加工。试解释这样做的目的及其原因? 答:这叫时效处理一般是在工件热处理之后进行原因用木锤轻击是为了尽快消除工件内部应力减少成品形变应力吊起来,是细长工件的一种存放形式吊个7天,让工件释放应力的时间,轴越粗放的时间越长。 4-8 钨在1000℃变形加工,锡在室温下变形加工,请说明它们是热加工还是冷加工(钨熔点是3410℃,锡熔点是232℃)? 答:W、Sn的最低再结晶温度分别为: TR(W) =(0.4~0.5)×(3410+273)-273 =(1200~1568)(℃)>1000℃TR(Sn) =(0.4~0.5)×(232+273)-273 =(-71~-20)(℃) <25℃ 所以W在1000℃时为冷加工,Sn在室温下为热加工

挖掘机液压系统 精华版 --液压系统 入门必读材料

挖掘机工作原理 挖掘机的工作原理液压挖掘机主要由发动机、液压系统、工作装置、行走装置和电气控制等部分组成。液压系统由液压泵、控制阀、液压缸、液压马达、管路、油箱等组成。电气控制系统包括监控盘、发动机控制系统、泵控制系统、各类传感器、电磁阀等。液压挖掘机一般由工作装置、回转装置和行走装置三大部分组成。根据其构造和用途可以区分为:履带式、轮胎式、步履式、全液压、半液压、全回转、非全回转、通用型、专用型、铰接式、伸缩臂式等多种类型。工作装置是直接完成挖掘任务的装置。它由动臂、斗杆、铲斗等三部分铰接而成。动臂起落、斗杆伸缩和铲斗转动都用往复式双作用液压缸控制。为了适应各种不同施工作业的需要,液压挖掘机可以配装多种工作装置,如挖掘、起重、装载、平整、夹钳、推土、冲击锤等多种作业机具。回转与行走装置是液压挖掘机的机体,转台上部设有动力装置和传动系统。发动机是液压挖掘机的动力源,大多采用柴油要在方便的场地,也可改用电动机。液压传动系统通过液压泵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液压马达、液压缸等执行元件,推动工作装置动作,从而完成各种作业。挖掘机液压系统是怎么工作的? 挖掘机液压系统是怎么工作的挖掘机有三个部分的液压缸分别是动臂,斗杆,铲斗。有三个液压马达,左右行走和一个回转。这些都由换向阀控制供油。油液从液压泵出来经换向阀分配到以上各执行元件。挖掘机的换向阀大多是液控的就是用一股压力较小的油推动换向阀的阀芯。一般中型挖掘机用的是三联泵,两个大泵提供工作所需要的压力,一个小齿轮泵给控制油路供油。控制油通过手柄下边的控制阀调节主油路换向阀阀芯的位置从而实现动臂斗杆和铲斗油缸的伸缩。以及液压马达的转与停以及转动方向。主油路设溢流阀,压力超过限定值就会打开,油液直接回油箱。所以系统压力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同样道理在各油缸的支路也设溢流阀,实现二次调定压力。不光是挖掘机,任何液压系统工作原理都是油箱中油液-泵-控制元件-执行元件-油箱。液控比例阀换向阀的作用和液控比例阀换向阀串联的先导阀是什么作用传统换向阀的进出油口控制通过一根阀芯来进行,两油口听开口对应关系早在阀芯设计加工时已确定,在使用过程中不可能修改,从而使得通过两油口的流量或压力不能进行独立控制,互不影响。随着微处理控制器、传感器元件成本的下降,控制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双阀芯控制技术在工程机械领域得以应用。英国Utronics 公司利用自己的技术及专利优势研制出双阀芯多路换向阀,已广泛应用于JCB、Deere、DAWOO、CASE 等公司的挖掘机、*车、装载机及挖掘装载机等产品上。为适应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对液压系统功能要求。稳定性以及自动化控制程度的不断提高,Utronics 公司产品适时进入中国市场,现已初步完成厦工(5t)装载机、詹阳(8t)挖掘机样机调试并进入试验阶段。1、传统单阀芯换向阀的缺陷传统的单阀芯换向阀所组成的液压系统难以合理解决好以下功能和控制之间存在的矛盾:(1)液压系统设计时为提高系统稳定性,减少负载变化对速度的影响,要么牺牲部分我们想实现的功能,要么增加额外的液压元件,如调速阀、压力控制阀等,通过增加阻尼,提高系统速度刚度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但是这样元件的增加又会降低效率,浪费能源;还会使得整个系统的可*性降低、增加成本。(2)由于换向结构的特殊性,使得用户在实现某一功能时必须购买相应的液压元件,再加上工程机械厂家会根据不同最终用户要求设计出相应的功能,这样会造成生产厂家采购同类、多规格的液压控制元件来满足不同功能要求的需要,不利于产品通用化及产品管理,同时会大大提高产品成本。 (3)由于执行机构进出液压油通过一根阀芯进行控制,单独控

机械工程材料综合实验心得体会

机械工程材料综合实验心得体会 篇一:机械工程材料总结 第01章材料的力学性能 静拉伸试验:材料表现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颈缩、断裂。 弹性:指标为弹性极限?e,即材料承受最大弹性变形时的应力。 刚度:材料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指标为弹性模量E。表示引起单位变形所需要的应力。 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断裂的类型:韧性断裂与脆性断裂、穿晶断裂与沿晶断裂、剪切断裂与解理断裂 布氏硬度 HB:符号HBS或HBW之前的数字表示硬度值, 符号后面的数字按顺序分别表示球体直径、载荷及载荷保持时间。洛氏硬度 HR 、维氏硬度HV 冲击韧性:A k = m g H – m g h (J)(冲击韧性值)a k= AK/ S0 (J/cm2) 疲劳断口的三个特征区:疲劳裂纹产生区、疲劳裂纹扩展区、断裂区。 断裂韧性:表征材料阻止裂纹扩展的能力,是度量材料的韧性好坏的一个定量指标,是应力强度因子的临界值。K ? C a C 工程应用要求:? YIC

磨损过程分:跑和磨损、稳定磨损、剧烈磨损三个阶段阶段 蠕变性能:钢材在高温下受外力作用时,随着时间的延长,缓慢而连续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称为蠕变。(选用高温材料的主要依据) 材料的工艺性能:材料可生产性:得到材料可能性和制备方法。铸造性:将材料加热得到熔体,注入较复杂的型腔后冷却凝固,获得零件的方法。锻造性:材料进行压力加工(锻造、压延、轧制、拉拔、挤压等)的可能性或难易程度的度量。 决定材料性能实质:构成材料原子的类型:材料的成分描述了组成材料的元素种类以及各自占有的比例。材料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原子的排列方式除了和元素自身的性质有关以外,还和材料经历的生产加工过程有密切的关系。 第02章晶体结构 晶体:是指原子呈规则排列的固体。常态下金属主要以晶体形式存在。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具有各向异性。非晶体:是指原子呈无序排列的固体。各向同性。在一定条件下晶体和非晶体可互相转化。 晶格:晶体中,为了表达空间原子排列的几何规律,把粒子(原子或分子)在空间的平衡位置作为节点,人为地将节点用一系列相互平行的直线连接起来形成的空间格架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