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果蔬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果蔬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果蔬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果蔬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ICS 67.080.01

B 31

DB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 12/T 561—2015

果蔬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Operation rules for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2015 - 06 - 18发布2015 - 07 - 01实施

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DB 12/T 561—2015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货品包装与标识 (2)

5 储存 (3)

6 运输 (4)

7 展售 (5)

DB 12/T 561—2015

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天津市商务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现代物流协会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彩英杨奎发郭儒家陈慧娟徐凤成高峰范旭杜宝荣高玉斌刘璟

本标准为2015年6月首次发布。

果蔬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果蔬冷链物流的术语和定义、货品包装与标识、储存、运输、展售关键作业流程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从事果蔬相关货品的储存、运输、展售等处理作业。本标准不包括速冻类果蔬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934-2007 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

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28577-2012 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

GB/T 30134-2013 冷库管理规范

GB/T 31078-2014 低温仓储作业规范

NY/T 2534-2013 生鲜畜禽肉冷链物流技术规范

SB/T 10728-2012 易腐食品冷藏链技术要求果蔬类

SB/T 10729-2012 易腐食品冷藏链操作规范果蔬类

DB12/T 560-2015 冷链物流温度检测与要求规范

DB12/T 557-2015 冷链物流冷库技术规范

DB12/T 558-2015 冷链物流运输车辆设备要求

DB12/T 564-2015 低温食品储运温控技术

DB12/T 565-2015 低温食品冷链物流履历追溯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 以冷冻工艺为基础、制冷技术为手段,使冷链物流从生产、流通、销售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温度环境下,以保证冷链物品质量,减少冷链物品损耗的物流活动。

3.2 压差预冷 pressure cooling

用风机强制循环冷风,在果蔬通风包装箱(包装箱必须开孔)的两侧产生压力差,使冷风从通风包装箱内部穿过,以对流换热的形式带走箱内的果蔬热量的冷却方式。

[SB/T 10728-2012、SB/T 10729-2012,定义3.7]

3.3 真空预冷 vacuum pre-cooling

将果蔬置于密闭的容器中抽真空,当压力降低到至一定程度时,果蔬表面的水分蒸发,吸收汽化潜热,使果蔬自身品温降低的一种冷却方法。

[SB/T 10728-2012、SB/T 10729-2012,定义3.8]

4 货品包装与标识

4.1 货品包装

4.1.1 果蔬内包装材料应无毒、清洁、无污染、无异味,保证果蔬干净卫生。

4.1.2 果蔬内包装应具有一定的通透性。

4.1.3 不耐压的果蔬包装时,应在包装容器内加支撑物或衬垫物。新鲜果蔬包装内的支撑物和衬垫物

的作用见表1。

4.1.4 果蔬外包装容器应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保护货品在装卸、运输和码放过程中免受损伤。

4.1.5 果蔬外包装的尺寸应符合GB/T 2934-2007托盘标准(1×1.2米)的模数要求。

4.1.6 果蔬外包装容器应有防潮性及应具有清洁、无污染、无异味、无有毒化学物质、内壁光滑、美观、重量轻、成本低等特点。新鲜果蔬外包装材料的适用范围见表2。

表2 新鲜果蔬外包装材料

4.1.7 水果应按品种、等级和成熟度分类进行包装。

4.2 货品标识

4.2.1 内包装货品标签应符合GB 7718-2011的规定。

4.2.2 每一包装上应清楚标明以下货品信息,且标签上的字迹应当清晰、完整、准确:

a) 品名;

b) 产地;

c)商标;

d)净重或数量;

e)规格(等级);

f)保存条件;

g)保存期限;

h)生产企业名称、地址和电话;

i)生产日期。

4.2.3 储运包装标识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

5 储存

5.1 储藏库

5.1.1 库房规定应符合GB/T 31078-2014及DB12/T 557-2015的规定。

5.1.2 清空后的冷库在入库前应定期消毒。

5.2 入库

5.2.1 长期保鲜储存的果蔬应先进行预冷。

5.2.2 根据新鲜蔬菜的种类,可采用水冷预冷、强制通风预冷、真空预冷、压差预冷等方式预冷;新鲜水果则应采用强制通风预冷、压差预冷等方式预冷。

5.2.3 预冷温度的选择依果蔬种类而异,多数果蔬可预冷至适当储存温度,部份对冷害敏感作物,预冷终点须设定在冷害临界温度以上。

5.2.4 入库前库房温度宜预先降至略低于货品储藏要求的温度。

5.2.5 预冷后的果蔬应快速入库。

5.2.6 储藏库温湿度参数应根据果蔬种类的储存要求,按照DB12/T 560-2015的规定执行。

5.3 储存码放

5.3.1 库内码放时应保证空气均匀流通。

5.3.2 码放时应按照品种、规格、产地、成熟度、加工程度分库码放。

5.3.3 易造成交叉污染的果蔬应单独码放并挂牌标识。

5.3.4 货品码放托盘间应有空隙,货品不能紧靠墙壁、屋顶或与地面直接接触,并应符合GB/T 30134-2013的规定。

5.3.5 入库后应及时对货位标签和平面货位图进行记录。

5.3.6 应预留人行通道及出入库通道。

5.3.7 至少每周两次检查储藏库中果蔬的状况,并及时剔除不合格货品,防止交叉污染。

5.3.8 禁止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有腐蚀性、易污染的货品混合码放。

5.3.9 对温度、湿度要求差异大的产品和对乙烯敏感的产品不应混放。

5.3.10 储存期间,应适当通风换气,排除乙烯等有害气体。

5.3.11 储存过程中,不要频繁打开外包装和内包装。

5.3.12 果蔬长期储存于气调库,储存期间不应开门。

5.4 储存记录

5.4.1 建立温度及湿度控制方法与基准,视需求随时检查和记录。

5.4.2 仓储应有存量记录,货品出库应有出货记录,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批号、保鲜期、出入库时间、库房位置号、出入库单位、数量等,以对应盘点需求。

5.4.3 每批货品应有出入库检验记录。

5.4.4 各项记录保存期限宜参照DB12/T 565-2015的要求。

5.5 出库

5.5.1 出库应按照“货品先进先出”和“货品保质期先到先出”的原则,并进行记录。

5.5.2 装载作业区内任何处理作业应在符合货品保存温度或于15?C以下场所迅速进行。

5.5.3 果蔬在装卸及运输配送时,货品温度应按照DB12/T 560-2015的规定执行。

6 运输

6.1 运输车辆选取

6.1.1 车辆选取应符合DB12/T 558-2015的规定。

6.1.2 建立运输车辆及车厢的维修及检验制度,至少半年进行一次。

6.1.3 用于输送、装卸的设备及用具应保持清洁。

6.1.4 装载前应检查车辆及运输装备,确认制冷系统和除霜系统运转正常,确认车厢内无结露产生。

6.2 车辆预冷

运输前车厢应进行预冷处理,使车厢温度达到货品所需的运输温度,具体执行DB12/T 560-2015。

6.3 装载

6.3.1 装载作业区的作业时间、能量消耗、温度及湿度均应有控制措施。

6.3.2 待运时,应批次分明、码放整齐、环境清洁、通风良好。

6.3.3 装载作业因故中断,车厢门应保持关闭,且制冷系统应保持运转。

6.3.4 运输时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有腐蚀性、易污染的货品混装混运。

6.3.5 易于产生乙烯气体的果蔬不应混放(装)于同一车厢(船舱)里;针对使用过的车厢,装载前应清除可能残留的乙烯气体。

6.4 厢内摆置

6.4.1 运输车厢同一空间不得码放不同温度要求或可能造成交叉污染的货品。

6.4.2 果蔬应与运输车厢四壁有适当的空间,并保持码放稳固。

6.4.3 低温敏感的果蔬,应避免紧靠机械冷藏车的出风口或是加冰冷藏车的冰箱档板。

6.4.4 车厢货品应按照“先卸后上”与“重下轻上”的原则码放。

6.5 运输过程

6.5.1 运输过程中货品应防止挤压、防止水淋、防止受潮、防止曝晒、防止污染。

6.5.2 运输时应保持车厢内温度均匀,每件货品均可接触到冷空气。

6.5.3 运输配送期间,车厢门闭开频率应降至最低。

6.5.4 运输过程中应至少每10min监测记录一次的车厢内温度,超出允许的波动范围应有警示,按货主与承运方协议规定及时处理,并符合DB12/T 564-2015中

7.4的规定。

6.6 运输记录

6.6.1 建立温度控制方法与基准,并及时、准确进行记录。

6.6.2 果蔬的温度在装卸货前均应加以检测及记录。

6.6.3 司机需携带手持终端设备或纸质纪录表,随时记录送货与交货状况。

6.6.4 承运方应保留装卸货的时间记录、车厢温度记录、运输配送期间制冷系统的运转时间记录。

6.6.5 长途运输期间果蔬的温度应进行抽测;测试时应在低温的环境进行,且车厢门应保持关闭。

6.7 卸货

6.7.1 卸货作业区的任何处理作业应迅速,应于15?C以下场所进行,并保持货品温度符合DB12/T 560-2015的规定

6.7.2 卸货时应轻搬、轻放,不得任意摔掷。

6.7.3 卸货作业因故中断,车厢门应保持关闭,且制冷系统应保持运转。

6.8 交货验收

6.8.1 交货时按照合约规定在规定的时间、地点交货,并对数量和温度进行核对检查。

6.8.2 货品温度的检测应依据DB12/T 560-2015的规定执行;或者由货主与承运方或承运方与验收人员共同决定。

6.8.3 查验货品外观是否因温度影响而产生变化。

6.8.4 须保留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到达目的地后的等待装卸时间和可追溯的温度等记录。

6.8.5 交货发生有异议时,应在保证货品安全的条件下,按照合约规定及时处理。

6.8.6 货品验收后,应迅速移入低温储存设备或空间内。

7 展售

7.1 展售容器

7.1.1 应配备符合展售温湿度要求的展售柜,其温湿度要求应符合DB12/T 560-2015的规定。

7.1.2 展售柜应保持清洁,并安装温度显示器。

7.1.3 展售柜内备有冷风循环系统,货架或隔板应有足够的间隙。

7.1.4 展售柜应具备除霜功能。

7.1.5 展售柜应清楚标注最大装载线。

7.1.6 展售柜应安装温度异常警示器。

7.1.7 展售柜不可设置于通风口、阳光直接照射和热源处。

7.2 展售条件

7.2.1 内包装材料应无毒、清洁、无污染、无异味,保证果蔬干净卫生。

7.2.2 低温货品展售商应建立有关展售柜操作及维护程序,作业人员应依照作业程序操作。

7.2.3 温度应符合DB12/T 560-2015的规定。

7.3 展售过程要求

7.3.1 保持环境清洁。

7.3.2 防止果蔬间交叉污染,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果蔬应单独放置。

7.3.3 货架上堆积时应避免果蔬变形,较软、易变形的果蔬应置于表层。

7.3.4 上架时按照“货品先进先出”和“货品保质期先到先出”的原则合理安排货位。

7.3.5 货品质量不合格的果蔬应及时下架。

7.3.6 应正确完整记录展售柜的温度。

7.3.7 温度检测不应在除霜期间进行,除霜时段应在展售柜上标注。

7.3.8 展售柜温度计应每年至少委托具有认证认可检测能力的机构进行校准一次,

并保留校准记录(证书、标签)。

7.3.9 展售柜有货品码放时,不应切断电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B12T 563-2015 水产品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ICS67.120.10 X22 备案号:DB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 12/T 563—2015 水产品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Operation rules for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fishery products 2015-06-18发布2015-07-01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货品包装与标识 (2) 5 储存 (2) 6 运输 (3) 7 展售 (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天津市商务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现代物流协会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奎发辛庆正郭儒家陈慧娟徐凤成高峰范旭杜宝荣孙彩英高玉斌刘璟 本标准为2015年6月首次发布。

水产品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产品冷链物流的术语和定义、货品包装与标识、储存、运输、展售关键作业流程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水产品相关货品的储存、运输、展售等处理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4456-2008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GB/T 6543-2008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7718-2011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9687-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9688-19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 28577-2012 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 GB/T 30134-2013 冷库管理规范 GB/T 31078-2014 低温仓储作业规范 NY/T 2534-2013 生鲜畜禽肉冷链物流技术规范 DB12/T 557-2015 冷链物流冷库技术规范 DB12/T 558-2015 冷链物流运输车辆设备要求 DB12/T 560-2015 冷链物流温度检测与要求规范 DB12/T 564-2015 低温食品储运温控技术 DB12/T 565-2015 低温食品冷链物流履历追溯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28577-2012、NY/T 253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 28577-2012、NY/T 2534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冷链物流 cold chain logistics 以冷冻工艺为基础、制冷技术为手段,使冷链物流从生产、流通、销售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温度环境下,以保证冷链物品质量,减少冷链物品损耗的物流活动。 [GB/T 28577-2012,定义3.4] 3.2

中国食品冷链物流现状问题

中国冷链物流下游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冷链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消费观念的不断提升,国内冷链物流的需求也在加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从下游产业来看,除行业规范的缺乏外,传统物流观念以及冷链物流较高的成本是目前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1.果蔬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发展缓慢 从产品来讲,果蔬产品从采收、贮藏、包装、运输、销售都需要冷链物流的支持,一方面可以减少果蔬因腐坏变质而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果蔬产品的质量水平,在国外发达国家,80%的果蔬是通过冷链物流来运输的,而中国目前则只有5%。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上的果蔬产品每年在流通环节造成的损失占果蔬总产量的20%~30%,而由于受到传统的常温及自然物流、商品化处理技术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物流费用高等因素影响,果蔬产品冷链物流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难以获得较快的发展。 2.肉制品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效应难以实现 目前,国内大约90%的肉类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除外贸出口的部分外,肉制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冷链物流多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致使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同时由于国内肉制品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肉制品流通系统提供有效的低温保障,加上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缺乏整体的规划和协调,均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肉制品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内肉制品零售商虽然希望提高冷链的可靠性,但由于零售点密度不足,分布范围较大,导致物流配送成本的大量提升,使肉制品冷链物流难以实现规模效应。 3.水产品冷链物流市场起步较晚,发展尚不成熟 目前我国水产品处于冷链物流阶段(21世纪初),是在冷藏库阶段(上世纪80年代)、冷藏链阶段(上世纪末)两个阶段基础上建立,建立了信息网络,维护良好资源、生态环境,且更重视冷链物流整个体系的成本核算。 目前我国水产品市场的主要特点是腐败量减少,变质量增加,首先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包括限时加工再入库规定的难以实行;其次批发市场(配货中心)的交易(配送) 场所没有温度控制要求,水产品出库后在没满足规定低温控制的条件下滞留时间较长,影响了产品鲜度;而水产品冷链物流配套机制的缺乏,也使得对水产品难以实现有效的监控措施。

冷链物流的人才需求分析

冷链物流的人才需求分析 摘要: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冷链物流是确保食品 安全,保障人们生产,生活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和手段。然而目前我国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方面十分缺乏,掌握冷链物流技术和管理的人才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冷链物流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物流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1前言 20世纪70年代末物流概念被引进我国。近年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物流理念在我国迅速传播开来,各地区掀起了规划与建设物流园区的高潮,我国现代物流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同时物流人才被列为我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物流人才的稀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可见分析和研究我国物流业对人才的需求对培养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人才和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问题描述 2.1冷链物流人才需求现状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信息显示,目前我国仅食品行业冷链物流的年需求量就在1亿吨左右,年增长率在8%以上。目前国内有1万多家超级市场及大型超市亟待引入冷冻技术和寻求合作伙伴。冷链物流的巨大商机蕴含着对冷链物流人才的巨大需求。 现在大多数的冷链物流企业招聘时,在很多如收发、分拣、理货、运输、仓储和项目主管等岗位的招聘条件中并没有对“冷链物流”的经验要求,这些冷链物流企业并非不需要这方面的经验,而是市场上有经验的冷链物流人才太少,所以只能用普通物流行业的标准来招聘。 在目前冷链物流行业中,最紧缺的是仓储、项目管理人才。仓储管理需要精通仓储各项现场管理工作,精通仓储各类作业流程,有能力与公司各相关部门配合指导仓储现场工作。有合理调配各库区各作业班组的能力,以及很强的严格管理意识及领导能力,还有一定的外语能力;其次需求的是项目操作人才,就是负责整个冷链的把控,从产品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进行控制,工作强度与挑战性远远大于一般的物流项目操作。项目管理需要对这些环节环环把控,产生最高效的处理。所以需要项目操作人员要具备很多冷链的专业知识。 2.2冷链物流人才专业素质

厦门福慧达果蔬冷链物流行业分析20160601

福慧达企业分析 (2015年12月18日挂牌新三板公告资料摘要) 一、公司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 (一)主要业务 1、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专业从事果蔬供应链管理服务,主要经营水果、蔬菜的生产加工、进出口业务、品牌运营、市场营销及电子商务等。公司供应的各类果蔬产品,水果品种60余种,以柑橘、脐橙、梨、苹果、樱桃等品种为主,蔬菜品种近50种,以西红柿、淮山、马蹄、菌菇类等品种为主。目前公司80%左右的果蔬产品出口到境外市场,但随着国内的消费升级,消费者对于国外高端食用水果的需求量增加,公司的果蔬进口业务也在快速的增长。公司采取一站式果蔬供应链管理服务的商业模式,利用其成熟的冷链配送技术,将中国新鲜的果蔬出口至世界各地,主要有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韩国、加拿大、阿联酋、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国,并将智利、美国等国樱桃、红提、榴莲等高端水果进口到国内。今年来,公司业绩快速、稳定的增长,2013年、2014年销售额分别为9.3亿人民币、9.9亿人民币,已经成为行业龙头企业,被评为省、市两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全资子公司桂林福慧达获评广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以服务“三农”为己任,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全国果蔬产地建立果蔬基地,如福建永春芦柑基地、琯溪蜜柚基地、湖南蜜柑基地、山东苹果基地等,目前公司在国内主要果蔬产区拥有超过12万亩的合作基地,搭建起果蔬产供销一体化的物流平台,将供应链前端延伸至种植基地,与农民、种植大户、合作社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以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管理及服务。 公司在福建同安、广西桂林、湖南常德等地投建了多家生产运营配送中心,在同行业率先通过生产运营配送中心将果蔬供应链上下环节进行有机整合,全力打造果蔬从种植、加工到冷藏、配送、销售的全过程供应链管理服务体系,实现从产地到零售终端一体化服务。 目前,公司大力开展境内外电商业务,进军社区O2O电商市场,致力于做好做强社区生鲜O2O业务。公司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将顾客从网上拉到线下终端进行消费体验,并将其转成优质客户,或通过线下终端将顾客导流至网上平台,增加网络流量,将线下顾客转换为网购顾客,通过电商市场进行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公司设立了自身的水果品牌“新乐仕”,果蔬产品已多次获得“福建名牌产品”称号,并且成为国外诸多大型超市受欢迎的品牌,其品牌运营市场反响较好,此外,公司通过果蔬电商模式的运营,其盈利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主要提供各类水果和蔬菜,如柑橘、苹果、梨、智利樱桃、番石榴、美国红提、西红柿、淮山等各类果蔬产品,并通过其生产运营配送中心将果蔬供应链进行整合,实现从田园到餐

果蔬冷链物流研究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烟台南山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955年至1965年,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促进了流通革命,冷链保鲜技术应用在果蔬的分级、挑选、清洗、加工、包装、预冷、冷藏、运输和销售中;1975年,日本为进一步提高与冷链相关的问题(包括生鲜食品的温度与品质的关系、适宜的温度管理方法和适宜的低温流通设施以及冷链机械的开发等)的研究水平,日本农林水产省成立了食品低温流通推进协议会,整理出《低温管理食品的品质管理方法及低温流通设施完善方向》,规定了食品低温流通温度带,并发行了《低温链指南》,使生鲜食品冷链保鲜技术进入了基本完善的阶段,前后花20年时间[7、8]。 现代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和应用已成为当今世界果蔬安全、快捷、高效的集散、流通和销售的重要方式和保障。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果蔬冷链物流已经实现规范化、规模化和现代化。不仅有相关的物流政策和法律法规,领先的物流技术和配套设施设备,还有较为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标准化体系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果蔬物流技术研究、推广以及相关配套设施设备的建设。具体体现在物流各环节的技术水平上。例如:在采摘环节,机械化采收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效率;在预冷环节,根据不同标准对果蔬进行分类,让各种预冷技术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在商品化处理环节,可以根据市场消费要求用光电技术、无伤检测技术等进行规范化商品化处理;在贮藏环节,根据被贮藏果蔬的生理特点,分别采用冰温保鲜、气调保鲜、辐照保鲜等贮藏保鲜技术;在运输环节,则采用专业的冷藏保温运输工具,蓄冷保温箱以及冷藏、气调集装箱等的配套设施在RFID无线射频技术、温度传感技术等先进技术的配合下,运输过程采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对其进行全程的温度监控,减少不必要产后损失和浪费;在销售环节,批发市场配备有冷藏、气调和催熟的专用库房,零售连锁超市也配备有低温展示柜,真正做到果蔬从田间到市场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中[9]。 发达国家在其较为完善果蔬供应链流通基础上,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健全的配套设施设备为其果蔬产品的质量安全、出口贸易全球流通、提升整体果蔬产品的品质和质量提供保证,以及降低成本、减少浪费、提升企业效益等提供可靠保障。 2、国内研究: 新中国的冷链最早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肉食品外贸出口,并改装了部分保温车辆。1982年,中国颁布《食品卫生法》,从而推动了食品冷链的发展起步。近20年来,中国的食品冷链不断发展,以一些食品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为先导,已经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以自身产品为核心的食品冷链体系。 我国果蔬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起步较晚,作业手段简陋,技术落后,附加值低。由于物流运作主体的多元化、分散化和非专业化,先进、专业的物流技术与装备难以采用,大部分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系统物流功能保障,使得农产品加工处理落后,分级简单,包装简陋,性质效果差。而农产品大多是以初级产品形态出现,物流活动也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使得其保鲜期缩短,难以实现远程营销。然而,果蔬的保鲜程度正是其生命和价值所在[10—12]。 过科技部验收[ED].(2010-3-17). https://www.doczj.com/doc/1d6269225.html,/kjbgz/200603/t20060316_29676.htm 14.缪小红,周新年,巫志龙.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研究进展探讨[J].物流技术,2009(2):24—27 15.周云霞.食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07(10):137—139. 16.刘铮铮.我国食品行业冷链探讨[J].物流技术,2006(8):67—72 17.车宁.用新的模式解读中国冷链物流[J].中外物流,2008(3):10—14 18.陆旭群.浅谈RFID技术在我国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管理中的应用[J].市场周刊,2008(3)。

果蔬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ICS 67.080.01 B 31 DB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 12/T 561—2015 果蔬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Operation rules for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2015 - 06 - 18发布2015 - 07 - 01实施 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DB 12/T 561—2015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货品包装与标识 (2) 5 储存 (3) 6 运输 (4) 7 展售 (5) DB 12/T 561—2015 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天津市商务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现代物流协会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彩英杨奎发郭儒家陈慧娟徐凤成高峰范旭杜宝荣高玉斌刘璟 本标准为2015年6月首次发布。

果蔬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果蔬冷链物流的术语和定义、货品包装与标识、储存、运输、展售关键作业流程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从事果蔬相关货品的储存、运输、展售等处理作业。本标准不包括速冻类果蔬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934-2007 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 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28577-2012 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 GB/T 30134-2013 冷库管理规范 GB/T 31078-2014 低温仓储作业规范 NY/T 2534-2013 生鲜畜禽肉冷链物流技术规范 SB/T 10728-2012 易腐食品冷藏链技术要求果蔬类 SB/T 10729-2012 易腐食品冷藏链操作规范果蔬类 DB12/T 560-2015 冷链物流温度检测与要求规范 DB12/T 557-2015 冷链物流冷库技术规范 DB12/T 558-2015 冷链物流运输车辆设备要求 DB12/T 564-2015 低温食品储运温控技术 DB12/T 565-2015 低温食品冷链物流履历追溯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 以冷冻工艺为基础、制冷技术为手段,使冷链物流从生产、流通、销售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温度环境下,以保证冷链物品质量,减少冷链物品损耗的物流活动。 3.2 压差预冷 pressure cooling 用风机强制循环冷风,在果蔬通风包装箱(包装箱必须开孔)的两侧产生压力差,使冷风从通风包装箱内部穿过,以对流换热的形式带走箱内的果蔬热量的冷却方式。 [SB/T 10728-2012、SB/T 10729-2012,定义3.7] 3.3 真空预冷 vacuum pre-cooling 将果蔬置于密闭的容器中抽真空,当压力降低到至一定程度时,果蔬表面的水分蒸发,吸收汽化潜热,使果蔬自身品温降低的一种冷却方法。 [SB/T 10728-2012、SB/T 10729-2012,定义3.8] 4 货品包装与标识 4.1 货品包装

水产品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水产品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Operation rules for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fishery products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产品冷链物流的术语和定义、货品包装与标识、储存、运输、展售关键作业流程的基本要 求。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水产品相关货品的储存、运输、展售等处理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4456-2008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GB/T 6543-2008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7718-2011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9687-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9688-19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 28577-2012 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 GB/T 30134-2013 冷库管理规范 冷链物流 冷库技术规范 冷链物流 运输车辆设备要求 冷链物流 温度检测与要求规范 低温食品储运温控技术 低温食品冷链物流履历追溯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NY/T 253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 列出了 GB/T 28577-2012 、NY/T 2534 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冷链物流 cold chain logistics 以冷冻工艺为基础、制冷技术为手段,使冷链物流从生产、流通、销售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 的温度环境下,以保证冷链物品质量,减少冷链物品损耗的物流活动。 [GB/T 28577-2012 ,定义 3.4] 3.2 预冷 precooling 在下一道工序前的冷却,或在运输及入库前,对货品进行的快速冷却。 [NY/T 2534-2013 ,定义 3.4] 4 货品包装与标识 4.1 货品包装 4.1.1 进入零售市场销售的低温水产品应进行预包装。 4.1.2 内包装材料应无毒无害;所使用包材应采用质料紧密而能隔绝水气 (湿气) 与油浸的材料。 4.1.3 内包装应完整,且不得使用金属材料钉封或橡皮圈等物来固定包装袋封口;内包装材料薄膜不得 重复使用。 GB/T 31078-2014 低温仓储作业规范 NY/T 2534-2013 生鲜畜禽肉冷链物流技术规范 DB12/T 557-2015 DB12/T 558-2015 DB12/T 560-2015 DB12/T 564-2015 DB12/T 565-2015 GB/T 28577-2012 、

果蔬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对策研究

果蔬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民以食为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消费水平的日渐发展与提升,瓜果蔬菜已经几乎成为人们日常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能否保证每日瓜果蔬菜的新鲜和其食品安全性等问题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我国果蔬冷链物流现状的分析,明确其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探讨我国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探寻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果蔬冷链物流发展道路,使其推动我国果蔬冷链物流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果蔬冷链物流;现状;发展对策 果蔬采后流通是农业生产的延续。保持采后果蔬质量是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一个在果蔬流通中必须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只重视果蔬的采前栽培、病虫害防治,却忽视了采后处理,致使在采后的流通过程中果蔬的损失相当严重。我国果蔬流通技术的落后不仅阻碍了果蔬及相关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而且不利于我国果蔬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为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和提高我国果蔬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中的地位,根本途径是打破果蔬冷链物流技术的瓶颈,迅速提高果蔬质量,是我国果蔬全面进入质量时代。 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不仅包括初级农产品(蔬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产品等)、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产品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等),还包括特殊商品(药品等)。 果蔬冷链是指在低温条件下,对果品采收,包装、装卸、运输、仓储、销售的各种冷藏作业过程的总和。由此可见,果蔬冷链是一个跨行业、多部门有机结合的整体,要求各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并拥有合适的冷藏设施设备。果蔬冷链的核心是要全程控制温度,以确保果品的损耗最小,最大限度保证果品的品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1.我国果蔬冷链物流的发展状况 中国现代果蔬储藏、保鲜技术起步于上世纪初。目前,中国水果、蔬菜资源

果蔬冷链物流操作规程DB 12T 561—2015

ICS67.080.01 B 31 DB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 12/T 561—2015 果蔬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Operation rules for cold chain logistics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2015-06-18发布2015-07-01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货品包装与标识 (2) 5 储存 (3) 6 运输 (4) 7 展售 (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天津市商务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现代物流协会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彩英杨奎发郭儒家陈慧娟徐凤成高峰范旭杜宝荣高玉斌刘璟本标准为2015年6月首次发布。

果蔬冷链物流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果蔬冷链物流的术语和定义、货品包装与标识、储存、运输、展售关键作业流程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果蔬相关货品的储存、运输、展售等处理作业。 本标准不包括速冻类果蔬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934-2007 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 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28577-2012 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 GB/T 30134-2013 冷库管理规范 GB/T 31078-2014 低温仓储作业规范 NY/T 2534-2013 生鲜畜禽肉冷链物流技术规范 SB/T 10728-2012 易腐食品冷藏链技术要求果蔬类 SB/T 10729-2012 易腐食品冷藏链操作规范果蔬类 DB12/T 560-2015 冷链物流温度检测与要求规范 DB12/T 557-2015 冷链物流冷库技术规范 DB12/T 558-2015 冷链物流运输车辆设备要求 DB12/T 564-2015 低温食品储运温控技术 DB12/T 565-2015 低温食品冷链物流履历追溯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冷链物流 cold chain logistics 以冷冻工艺为基础、制冷技术为手段,使冷链物流从生产、流通、销售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温度环境下,以保证冷链物品质量,减少冷链物品损耗的物流活动。 [GB/T 28577-2012,定义3.4]

生鲜蔬菜冷链物流系统构建与评价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d6269225.html, 生鲜蔬菜冷链物流系统构建与评价 作者:李超闫葳刘宝学 来源:《中国市场》2012年第41期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鲜蔬菜的多样性、安全性要求逐渐提高,生鲜蔬菜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更加凸显了蔬菜流通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健全的生鲜蔬菜冷链物流系统并进行科学评价,能有效解决我国蔬菜流通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蔬菜产品附加值,降低损耗。 [关键词]生鲜蔬菜;冷链物流;系统构建;评价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1-0027-02 1 生鲜蔬菜物流系统现状分析 由于生鲜蔬菜的生产具有季节性、地域性、受气候条件影响大等特点,蔬菜本身又有易腐性,对生鲜蔬菜的运输、储存、销售等物流过程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但是我国蔬菜流通领域建设速度相对较慢,蔬菜的季节性生产特点导致一定时期内蔬菜产品结构趋同。部分地区季节性蔬菜生产相对过剩,积压难卖,出现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据统计资料表明,2012年我国 农户水果、蔬菜的产后损失率分别为15%~20%和20%~25%,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损失率。 我国蔬菜市场主要由分散的农户进行种植生产,缺乏系统化组织,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蔬菜商贩各自独立进入市场,应对市场变化的难度较大,抗风险能力差。在流通环节,我国农产品整体物流管理水平较低,生鲜蔬菜同样也不例外,蔬菜的采后处理,流通中的保障措施不到位,导致蔬菜物流过程中损耗巨大。 2 构建生鲜蔬菜冷链物流系统 2. 1 以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冷链物流结构(对称型) 2. 2 以第三方物流为主导的冷链物流结构(I型) 2. 3 以超市为主导的冷链物流结构(T型) 2. 4 以蔬菜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冷链物流结构(H型) 3 生鲜蔬菜冷链物流系统的综合评价 3. 1 评价原则和方法

果蔬产业的现状和冷链物流的发展趋势

果蔬产业的现状和冷链物流的发展趋势 摘要:介绍了我国果品及蔬菜贮藏和加工行业的发展现状,着重介绍了果蔬产业物流的发展状况,对比分析了与国外果蔬业发展的差距,指出了我们在果蔬保鲜物流方面存在的不足和主要问题以及我国果蔬加工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发展方向,同时介绍了果蔬行业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并简要分析了冷链物流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果蔬现状;保鲜贮藏;冷链物流;发展趋势 1.果蔬行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1.1 果蔬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水果、蔬菜资源丰富,其中蔬菜产量 5.8 亿吨,水果产量约2.0 亿吨,均居世界第一位。近20 年是我国果蔬产业发展最快的20 年,产量迅速增加,中国果蔬产业已成为仅次于粮食作物的第二大农业产业。我国蔬菜生产情况、主要年份蔬菜播种面积及增减情况分别见表 1 、表 2 。 表 1 我国蔬菜生产情况 项目2008 年2007 年2006 年播种面积(千公顷)17876 17329 16639 产量(万吨)58341 56452 58325 国内人均占有(Kg )434 420 430 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 (% ) - 49 - 其中,山东播种面积(千公 顷) 1725.1 1704.7 1643.3 其中, 山东产量(万吨)8635 8342 8309 注: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和《山东统计年鉴2009 》 表 2 我国主要年份蔬菜播种面积及增减情况统计 项目1990 年 1995 年 2000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7 年增长率(%) 播种面积( 千 公顷) 721 1101 2044 16639 17329 104.1 注:数据摘编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8 》 我国蔬菜播种面积(见表 2 )到2008 年达到 2.68 亿亩,总产量 5.8 亿吨,人均占有量430 多公斤。我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的43% 、49% ,均居世界第一。2007 年我国累计出口蔬菜817.59 万吨,与2000 年相比增长1.55 倍。蔬菜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2007 年蔬菜生产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650 多元。2007 年我国从事蔬菜生产的劳力约9000 万人,从事加工、贮运、保鲜和销售等蔬菜采后服务的劳力约8000 万人。 表 3 我国水果生产情况 年度播种 面积 产量 (万 国内 人均 占世 界总 其中, 山东播 其中,山东产量(万吨)

农产品冷链物流 (2)

农产品冷链物流 农产品冷链物流概述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生鲜农产品的产量和流通量逐年增加,全社会对生鲜农产品的安全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消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是指水果、蔬菜、肉、禽、鱼、蛋等农产品在采购、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直至消费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生理需要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减少农产品的消耗的一系列供应管理措施和方法。其包括的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四个环节都要求按照农产品物流的特性需要,保证农产品的原料品质和耐藏性,保证保鲜贮运工具设备的数量与质量,保证处理工艺水平高、包装条件、优和清洁卫生好,保证现代化管理和快速作业,最终保证农产品冷链物流冷链协调、有序、高效地运转。 农产品冷链物流与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相比,具有高投入、高要求的特点。 第一,农产品冷链物流各环节的管理与运作都需要专门的设备和设施,建设投资较大、回报期较长; 第二,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生产和消费较分散,市场供求及价格变化较大,天气、交通等各种不确定的影响因素较多,其运作和能耗成本较高和较不稳定; 第三,农产品冷链物流要求冷链的各环节具有较高的组织协调性,保障物流环节和物流交易次数较少,保证易变质农产品的时效性强;第四,农产品冷链物流要求较高的信息技术对农产品进行安全性的质量监控或实时跟踪。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 缺乏独立封闭的冷链体系。一条完整的冷链包括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冻运输与配送、冷冻销售四个环节。只有在四个环节中都使农产品处于生理需要的低温环境中才能保证其质量、减少其损耗。而目前,我国能独立开展仓储、运输、配送等一条龙冷链综合物流服务的企业很少,各地虽有一定数量的冷库和冷藏运输车队,但服务功能单一,规模不大,服务范围小,跨区域服务网络没有形成,无法提供市场需求的全程综合物流服务。而且,任一环节、任一家企业的条件不规范都会导致产品质量受损。如加工环节中一些企业使用不好的原料;贮藏环节中一些企业在常温下装卸时间过长;运输与配送环节中一些企业以保温车代替制冷车;销售环节中一些企业的冷柜温度设置过高,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储存期。 包装、保鲜技术落后,经济损失严重。长期以来,新鲜水果、蔬菜等农产品是我国主要的出口产品,但包装粗糙、保鲜技术落后,每年有上万吨的果蔬腐烂,经济损失严重。一些国家进口我国的农产品重新包装

京津冀冷链物流区域协同标准汇编2018.doc

京津冀冷链物流区域协同标准汇编 (2018) 天津市商务委员会 北京市商务委员会 河北省商务厅 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天津市标准化研究院 北京物流协会 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

前言 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围绕建设《环首都 1 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规划》等要求,天津市商务委员会、天津市市 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北京市商务委员会、河北省商务厅、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组织制定八项京 津冀冷链物流区域协同地方标准, 4 月 12 日京津冀三地共同发布, 6 月 1 日在京津冀区域内实施。 八项区域协同标准包括:《冷链物流冷库技术规范》(DB11/T 3010—2018,DB12/T 3010 —2018,DB13/T 3010 —2018)、《冷链物流运输车辆设备要求》(DB11/T 3011—2018 , DB12/T 3011—2018 ,DB13/T 3011 —2018)、《冷链物流温湿度要求与测量方法》(DB11/T 3012—2018,DB12/T 3012 —2018,DB13/T 3012 —2018)、《畜禽肉冷链物流操作规程》(DB11/T 3013—2018 ,DB12/T 3013—2018 ,DB13/T 3013—2018)、《果蔬冷链物流操作规程》(DB11/T 3014—2018,DB12/T 3014 —2018,DB13/T 3014 —2018)、《水产品冷链物流操作规程》(DB11/T 3015—2018 ,DB12/T 3015—2018 ,DB13/T 3015—2018 )、《低温食品储运温控技术要求》( DB11/T 3016—2018 , DB12/T 3016—2018, DB13/T 3016 —2018)、《低温食品冷链物流履历追溯管 理规范》(DB11/T 3017—2018 , DB12/T 3017—2018 ,DB13/T 3017—2018),八项区域协同标准将有助于统一、规范京津冀冷链物 流行业发展,提升区域冷链物流水平,打造区域冷链物流品牌,为全 国冷链物流标准化发展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标准起 草工作具体由天津市标准化研究院承担,北京物流协会、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天津市交通与物流协会、天津交通职业学院等单位参与。

果蔬冷链行业介绍教学总结

果蔬冷链物流 1.果蔬冷链发展趋势分析 1.1 优势分析 1)果蔬冷链自身独特的行业优势 近年来,随着人们食品以上的提高,食品质量理念的逐步变化,大众消费的食品安全和生产环境卫生等问题成为专注焦点之一,而食品流通环节往往是发生问题的所在。这凸显冷链物流系统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发达国家把产后存储、加工、保险放在农业的首要位置,如美国农业总投入30%用于生产,70%用于产后加工保鲜;意大利、荷兰农产品保险产业化率为60%,而日本大于70%。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比,美国为3.7:1,日本为2.1:1,而我国仅为0.38:1。可见我国果蔬冷链保险行业其升值空间极大,具有一定的优势。 同时果蔬产业是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我国果蔬产业已成为仅次于粮食作物的第二大农业产业。2011年我国水果和蔬菜总产量约达到2.28亿吨和6.79亿吨,居世界第一位。2013年中国果园面积为1.68亿亩万公顷,水果总产量2亿余吨,约占世界总产量1/4.2014年我国蔬菜面积达到3亿多亩,年产量超过7亿吨,约占世界总量1/2.我国的蔬菜种植面积仅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的10%,其产值却种植业总产值的30%,水果种植面积仅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的6%,其产值却占种植业总产值的10%。我国果蔬产品占出口农产品总量的1/4,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支柱性产业。 2)我国本身冷链物流市场巨大 虽然中国冷链建设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但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冷链物流的市场规模和需求也在逐年扩大,仅食品行业冷链物流的年需求量就在1亿吨左右,年增长率在8%以上,果蔬农产品冷链将有长足的发展空间。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资料显示,我国平均食品年产值均为3000亿美元的,超过20%的食物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冷藏,在运输途中被浪费。仅果蔬等农产品部分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达25%-30%,经济损失达到约750亿,腐烂损耗的果蔬可满足近2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损耗量居世界首位。 1.2 劣势分析 1)冷链物流体系发展不完善 由于果蔬属于鲜活农产品,其种类、品种繁多,大多为季节性收货、集中上市,果蔬含水量大,组织脆嫩,采后不能够合理及时地进行有效的商品化处理、储藏运销与加工,因自身生理活动、机械伤害、微生物侵染,造成品质降低、甚至腐败变质。并且,由于我

果蔬气调保鲜技术在冷链物流

气调保鲜技术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项目调研 一、项目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1)、项目的目的和意义:采用气调保鲜冷链的目的是保证食品安全。一是可有利于保证产品的质量水平。生鲜易腐产品由本身物质特点所决定,极易受温度变化而失鲜,即使未达到变质有毒的程度,但产品的品质已大幅降低,实行气调保鲜冷链则可保鲜保质。二是有利于调剂产销,均衡上市。大量的农产品都是季节性生产,要随熟随收,常年消费,这就需要通过冷藏在保质的前提下,对产品进行较长时间的储藏并实现均衡供应上市,满足消费需要。三是有利于产品升值、增收。例如葡萄在7 月份收获时,每公斤收购价只有五元钱,但经过气调保鲜冷藏储存,到了春节前即可卖到二十元钱。其他初级生鲜农产品通过气调保鲜冷藏存储,不仅大都可以避免或减少收获旺季的压价损失,还可获得日后销售旺季的升值利益。四是有利于降低流通中的损耗。据有的研究所示,我国生鲜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损耗有的品种(如大葱)高达20%以上,而发达国家则普遍在3%上下,这其中的差距,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缺少冷链流通。五是有利于促进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和信息化。实行冷链流通,必须对农产品首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和包装,而只有标准化了的农产品流通,才能提供准确有效的供求和价格信息,引导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六是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居民消费水平。通过优产优质优价增收,是今后我国农民靠农业生产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冷链的实施可以保证农民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优质生鲜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销售,实

现优产增收,否则,没有冷链保障,优产也还是不能实现优质优价优销增收。另一方面,我国居民消费已进入了优质化的选择阶段,这种与日俱增的巨大潜在购买力和消费欲,需要通过冷链保障,才能不断提供越来越多的优鲜农产品和食品,把消费由追求数量阶段提升到追求质量阶段,实现提升消费水平,持续扩大内需。七是有利于降低污染,促进环保。我国是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也是流通大国。每年有大量的生鲜农产品在缺少冷链的条件下,从田间运到产地或集散地批发市场,再运到销地的一级批发市场和二级批发市场,然后再运到社区菜市场和集贸市场销售。这区间产生了大量的破损和腐烂,生成了大量的垃圾和污水,对环境带来极大破坏。同时大量的无效运输,不仅增加了能源损耗,也加大了空气污染。而这些,都是在冷链物流条件下,可以大大减少的。八是有利于相关产业的发展。气调保鲜冷链的发展,无疑会推动冷冻科技的进步,带动制冷技术的发展,乃至加快形成一个高科技含量的冷冻制冷大产业,并联带相关的辅助行业,如包装业的发展。气调保鲜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果蔬保鲜设施之一。它既能控制库内的温度、湿度,又能控制库内的氧气、二氧化碳、乙烯等气体的含量,通过控制贮藏环境的气体成份来抑制水果蔬菜的生理活性,使库内的水果蔬菜处于休眠状态。实际应用证明,运用气调保鲜库贮藏保鲜的水果蔬菜,无论是从贮藏保鲜期上,还是从水果蔬菜的保鲜质量上都达到了最佳的效果,这是其它贮藏方式所 不可比拟的。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近期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风波,涉及瘦肉精、三聚氰胺、塑化剂、染色馒头、苏丹红、甜蜜素等,凸显社会对食品安全

冷链物流现状研究与发展趋势

2015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 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603865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1d6269225.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2015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603865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92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https://www.doczj.com/doc/1d6269225.html,/R_JiaoTongYunShu/65/LengLianWuLiuHangYeQianJingFenXi.ht 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容介绍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5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认为,目前,中国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冷链物流比例逐步提高,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5%、15%、23%,冷藏运输率分别达到 15%、3 0%、40%。长期以来,中国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达到20-30%、12%、15%,因此每年带来的损失将分别高达4807万吨、555万吨和730万吨,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达到1000亿元以上,而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产品进入冷链系统流通的在95% 以上。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以及居民消费质量和食品安全产生了不利影响。 《2015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对冷链物流市场的分析由大入小,从宏观到微观,以数据为基础,深入的分析了冷链物流行业在市场中的定位、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冷链物流市场动态、冷链物流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冷链物流相关政策以及冷链物流产业链影响等。 《2015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还向投资人全面的呈现了各大冷链物流公司和冷链物流行业相关项目现状、冷链物流未来发展潜力,冷链物流投资进入机会、冷链物流风险控制、以及应对风险对策等。

果蔬气调保鲜技术在冷链物流

气调保鲜技术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项目调研一、项目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1)、项目的目的和意义:采用气调保鲜冷链的目的是保证食品安全。一是可有利于保证产品的质量水平。生鲜易腐产品由本身物质特点所决定,极易受温度变化而失鲜,即使未达到变质有毒的程度,但产品的品质已大幅降低,实行气调保鲜冷链则可保鲜保质。二是有利于调剂产销,均衡上市。大量的农产品都是季节性生产,要随熟随收,常年消费,这就需要通过冷藏在保质的前提下,对产品进行较长时间的储藏并实现均衡供应上市,满足消费需要。三是有利于产品升值、增收。例如葡萄在7月份收获时,每公斤收购价只有五元钱,但经过气调保鲜冷藏储存,到了春节前即可卖到二十元钱。其他初级生鲜农产品通过气调保鲜冷藏存储,不仅大都可以避免或减少收获旺季的压价损失,还可获得日后销售旺季的升值利益。四是有利于降低流通中的损耗。据有的研究所示,我国生鲜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损耗有的品种(如大葱)高达20%以上,而发达国家则普遍在3%上下,这其中的差距,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缺少冷链流通。五是有利于促进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和信息化。实行冷链流通,必须对农产品首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和包装,而只有标准化了的农产品流通,才能提供准确有效的供求和价格信息,引导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六是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居民消费水平。通过优产优质优价增收,是今

后我国农民靠农业生产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冷链的实施可以保证农民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优质生鲜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销售,实现优产增收,否则,没有冷链保障,优产也还是不能实现优质优价优销增收。另一方面,我国居民消费已进入了优质化的选择阶段,这种与日俱增的巨大潜在购买力和消费欲,需要通过冷链保障,才能不断提供越来越多的优鲜农产品和食品,把消费由追求数量阶段提升到追求质量阶段,实现提升消费水平,持续扩大需。七是有利于降低污染,促进环保。我国是生鲜农产品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也是流通大国。每年有大量的生鲜农产品在缺少冷链的条件下,从田间运到产地或集散地批发市场,再运到销地的一级批发市场和二级批发市场,然后再运到社区菜市场和集贸市场销售。这区间产生了大量的破损和腐烂,生成了大量的垃圾和污水,对环境带来极大破坏。同时大量的无效运输,不仅增加了能源损耗,也加大了空气污染。而这些,都是在冷链物流条件下,可以大大减少的。八是有利于相关产业的发展。气调保鲜冷链的发展,无疑会推动冷冻科技的进步,带动制冷技术的发展,乃至加快形成一个高科技含量的冷冻制冷大产业,并联带相关的辅助行业,如包装业的发展。气调保鲜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果蔬保鲜设施之一。它既能控制库的温度、湿度,又能控制库的氧气、二氧化碳、乙烯等气体的含量,通过控制贮藏环境的气体成份来抑制水果蔬菜的生理活性,使库的水果蔬菜处于休眠状态。实际应用证明,运用气调保鲜库贮藏保鲜的水果蔬菜,无论是从贮藏保鲜期上,还是从水果蔬菜的保鲜质量上都达到了最佳的效果,这是其它贮藏方式所不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