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验状态标识程序

检验状态标识程序

检验状态标识程序
检验状态标识程序

上海氯碱机械有限公司

检验状态标识程序

QG/T530306—2005(C版)

发布日期:2005-09-01实施日期:2005-09-01编写:李世闻审核:陶国祥批准:曹稼斌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从原材料进公司到项目完工的全过程中,各阶段的检验和试验的产品按规定方法标识,确保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转序或出公司。

1.2 适用于所有过程和产品检验状态标识的控制。

2 相关文件和术语

2.1 相关文件

2.1.1《材料检验程序》QG/T530203-2005

2.1.2《产品(项目)检验程序》QG/T530301-2005

2.1.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QG/T530307-2005

2.1.4《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QG/T530308-2005

2.1.5《理化检验程序》QG/T530303-2005

2.1.6《无损探伤检验程序》QG/T530302-2005

2.1.7《工序控制程序》QG/T530207-2005

2.2 术语

2.2.1 产品:材料、中间品(过程)、最终产品(项目)。

2.2.2 检验状态分为:待检品、合格品、不合格品。

2.2.3 待检品:未经检验的产品。

2.2.4 合格品:满足规定要求的产品。

2.2.5 不合格品:不满足规定要求的产品。

2.2.6 标识:用以识别检验状态的标识、铭牌、标签、检验单、合格证(单)或指定的放置地点。

3职责

3.1 技术质安部:公司检验状态标识的归口管理部门。

3.1.1 负责建立本公司检验工作网络,明确各级职责。

3.1.2 对本公司产品检验状态的标识、标牌、标签、检验单、合格证(单)批准的印章进行统一管理。(见《机械公司检验印章发放记录》)

3.1.3 对本公司检验状态标识实施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3.2 生产运行部:负责进公司材料、外购件和入库后产品检验状态的标识和控制。

3.3 施工部门:负责施工过程检验状态的标识和控制。

4管理内容和方法

4.1 标识的种类本公司分成:

4.1.1 经检验判定为合格的以“合格”标识;

4.1.2 经检验判定为不合格的以“不合格”标识,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1.3 等待检验以“待检验”标识。

4.2 标识的形式采用流转检验卡、印章、钢印、标牌、标签、色标、检验单、合格证(单)等记录。

4.3 进厂材料的检验标识、由生产运行部按照《材料检验程序》的规定进行标识和控制。

4.4 中间品(过程)、最终产品(项目)的检验状态标识。

4.4.1压力容器制造、压力管道施工按照《焊接检验管理制度》、《理化检验管理制度》、《无损探伤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好检验状态的标识(如在实物上标明“待检”、“合格”等),加盖焊工钢印、检验钢印、填写“流转检验记录卡”、编写出厂文件、加装产品铭牌以作标识。

4.4.2 按照《仓库检验制度》,生产运行部对材料、外购件等根据检验结果,编制材质追踪号并作好相应的标识。

4.4.3 各施工部门在完成上道工序后,应填写相应的流转记录以作标识。

4.4.4 机加工件:金加工部门按照加工工艺进行工序检验,完工后由检验员作最终检验。产品可采用定点摆放、加挂标签、敲钢印、用记号笔作记号、在工艺单上签证等方法作检验状态标识。

4.5 发现不合格品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标识。

4.6 技术质安部负责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的使用和管理,其他部门若发现标识不清或有异议,应反馈技术质安部,技术质安部进行检验状态运行中问题的处理。5报告和记录表式

5.1 机械公司检验印章发放记录QG/T530306-01

上海氯碱机械有限公司

检验印章发放记录

QG/T530306-01 No.

日期:

设备状态标识管理规程

目的:加强对设备、管道使用状态的管理,避免使用错误的发生。 范围:公司生产用设备、管道。 职责:1.设备管理部指定技术人员修订此文件,设备管理部部长、质量保证部部长审核此文件,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批准此文件。 2.使用部门设备负责人、设备员负责管理和日常监督;设备操作人员严格按规程规范执行。 内容: 生产过程中绝不允许不明状态的情况存在,以防止由于无状态标志或标志不明造成药物混淆,每一生产操作间,每一台生产设备,每一物品容器均应有明显的状态标志。 1.所有使用设备都应有统一编号,要将编号标在设备主体上,每台设备都应设专人管理,责任到人。 1.1设备按使用车间(部门)、使用岗位不同进行编号, 同一车间或同一岗位有多台设备时,以流水号001,002,003,004……加以区分。 1.2每个使用车间(部门)都以流水号001,002……进行编号。 1.3设备编号形式: □□□□□□ (部门)代号2.明确生产过程中的设备运行状态,每台设备都应挂状态标志牌,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2.1运行中:正在使用的设备,应正确标明设备编号和内容物(名称、规格、批号)。 2.2待维修:设备出现故障尚未排入维修计划。

2.3维修中:正在修理中的设备,应标明维修的起始时间,维修负责人。 2.4备用:根据生产需要,作为待用的完好设备。 2.5待清洁:尚未进行清洁的设备。 2.6已清洁:已清洁干净的设备,随时可用,应标明清洁的日期及QA确认。 3.状态标志分类与应用: 3.1计量器具状态标志:生产加工过程使用的所有计量器具都必须贴有计量器具合格证,注明计量器具有效日期。 3.2生产状态标志:生产操作间应挂牌标明本操作间正在生产、待清洁、已清洁标志。 3.3清场状态标志:清场合格由质监员发放清场合格证。 3.4生产容器状态标志:标明容器已清洁、待清洁标志。 3.5物料状态标志卡:标明物料名称、数量、批号、称量人、生产日期等。 3.6生产过程中流转物料(原辅料、中间产品)、中间站物料必须有明显的检验状态标志牌。 3.7设备状态标志:设备应挂牌标明本设备正在运行、待维修、维修中标志。待验:黄色,印有“待验”字样。 合格:绿色,印有“合格”字样。 不合格:红色,印有”不合格“字样。 4.状态标志印制与使用: 4.1各种状态标志应统一印制,使用材质应易清洁、无臭无味,不得对药品生产环境和产品产生污染。 4.2各种状态标志悬挂、放置方式与位置应考虑安全、易清洗,由具体使用部门视情况自行决定。 4.3物料状态标志牌由质监员根据检验结果限额发放。 4.4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其它状态标志由车间管理人员发放,岗位操作人员使用、更换、回收后统一交回车间管理人员。 4.5生产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按要求正确使用状态标志,不允许有不明状态情况存在,车间负责人、质监员负责监督检查状态标志使用情况。 5.各种管道管线应按规定涂色: 5.1管线涂色及识别色规定 饮用水、冷却水绿色蒸汽银灰色 消防水大红色物料铁锈红色 纯化水浅黄色氢气黄褐色

标识卡管理应用规范

标识卡管理应用规范-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5.1.3检验状态使用《产品状态标识卡》,检验结果附注《工艺流程卡》 5.1.4当顾客有要求时,最终产品按顾客的要求进行标识。 5.2标识的实施 5.2.1原材料进厂,由仓库安排存放到“待检”区域,并依据订购单、送货单对产品进行核对标识,明确显示物料名称,物料编号,规格,生产批次号,来料数量(数量标识必须涵盖产品范围,如一个批次号一拖产品为21箱,数量为2020,则可标识为20箱*100+20=2020只,凡填写标识卡人员都参照此方式填写数量),日期等; 5.2.2由仓库填写《进料送检单》通知品质验货; 5.2.3品质部检验员依据检验标准、承认样品、相应的采购信息或取少量样品等对来料进行检验/验证,并依据检验/验证结果进行产品状态标识,标识需清晰完整;合格产品办理入库手续,并由检验员填写相应《产品状态标识卡》;不合格产品存放到不合格区域和进行不合格标识,并通知相关职能部门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5.2.4生产过程中,操作者自检出的不合格品,由操作者进行隔离,生产班组长及品质部检验员进行确认,并由生产班组长进行产品标识,检验员进行检验状态标识;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5.2.5生产的最终产品由仓库以《物料标识卡》标识和填写《成品送检单》报检,品质部检验员依据检验结果进行检验状态标识; 5.2.6产品生产批次号的标识:在产品生产完成后,生产线负责填写产品的生产记录,记录入产品的制造时间或日期,品质部OQC须在包装外箱上盖检验合格章(表明检验之状态与日期)。 5.3标识的管理 5.3.1各种标识由产品存放所在地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任何人不得 随意撕毁和移动,应保持各种标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5.3.2当标识发生丢失或移动时,根据相关记录或重新检验后进行标识; ●同产品质量相关的流程单、印章等标识的使用应由品质部全面监控和管理。 5.4追溯性实施 5.4.1物品批次的相关追溯要记录在《标识卡》、《进料验收单》上,详细记录供应商(或客供品名)、收料日期、送货单NO、采购单NO等。可能时记录物品的生产日期(来料日期)。入库时在物品《标识卡》上记录部品的品名、来料批号、出入库情况。仓库在发放物品时,用《领料单/出库单》记录物品发放使用的名称、规格、批号、发料之日期、数量、领料单NO、使用之订单号码等; 5.4.2 物品追溯

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规范

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规范 1.目的 确保只有通过检验且经检验合格的产品才能流到下道工序。 2.范围 适用于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的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 3.职责 3.1 从原材料、外购、外购件进厂到成品出厂的每道工序的 每个产品都必须由检检员做好检验标识,并作相应记录。 3.2 检验员负责检验状态的标识和记录,以及标识的检查。 3.3 各相关人员负责相关的状态标识的维护,发现无标识或标识不清的情况应及时通知检验员,检验员对其重新检验后作新的标识。 4.程序 4.1原材料进厂经检验或验证合格后由检验员在产品上作出 标识,不合 格品当场交给经营部作拒收处理。 4.2过程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

a.待检产品放入待检区域或用待检标牌进行标识。 b.已检验但检验结果未出来时,则放待判定区域或用判定标牌进行标识。 c.合格由检验员在不影响使用性能的合适位置打上检验工号。 d.经检验和试验不合格的产品,挂不合格标识。 4.3不合格品状态标识 4.3.1返工品检验员在返工部位用“黄色”标上“返”标识,并及时通知操作者返工。 4.3.2返修或让步接收的产品由检验员在该产品上用“黄色”标识分别标上“修”或“让”,同时做好记录,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 4.3.3装配试验过程中如发现主体壳有渗漏的情况、由检验员在渗漏部用“红色”划Δ并通知经营部退给供方。 4.3.4因加工导致废品<工废>、由检验员用“红色”进行标识并在该产品打“×”,因材料不良导致的废品<料废>由检验员用“红色”进行标识并在产品上打“0”,工废品、料废品都必须及时存放到废品库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注明报废的原因,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

xx生产车间状态标示标准管理规程

标准管理规程 一、目的 规范操作、保证设备、物料等能反映正确的状态。 二、范围 适用于车间生产、物料、设备、容器等所处状态的标志。 三、责任 车间主任:协同采购部门定购生产状态牌、物料状态牌、容器具状态牌、清洁、消毒状态牌;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设备部经理:协同采购部门定购设备状态标志牌。安装设备状态标志牌。 仓储负责人:协同采购部门定购仓储所用状态标示牌,并负责监督执行情况。 质量保证部负责人:负责审核各部门的状态标示的符合性;并监督各部门对该文件的执行情况。 库管员、车间操作员:及时更换生产、物料、设备、容器等状态标示。 QA现场监控员:监督各种状态标志是否正确悬挂。 四、内容 1. 设备生产状态: 1.1 正在运行:绿色标有“运行”字样。

1.2 正在检修:黄色标有“正在检修”字样。 1.3 停用待修:红色标有“待修”字样。 1.4 设备完好不用:绿色标有“完好、已清洁”,“完好、待清洁”字样。 2. 容器清洁状态: 2.1 清洁可使用:“绿色”标有“清洁合格”字样。 2.2 待清洁:黄色标有“待清洁”字样。 2.3 盛有物料:绿色标有“容器盛有物料”字样,并标明内容物品名、规格、批号、 数量、操作人等。 3. 物料状态: 3.1 合格:绿色标有“合格”字样。 3.2 待检:黄色标有“待检”字样。 3.3 不合格:红色标有“不合格”字样。 4. 生产状态标志 4.1 用于指示车间生产的状态牌,于生产日开始,在生产的操作间及设备由班组长 悬挂于各工序显眼处,内容包括:工序、品名、批号、批量、生产日期、操作人等,并于生产结束立即取下,更换新的标志牌。 4.2 生产设备应由设备维修人员定期检修,对有故障等待维修的设备应有待修状态 标志,内容包括设备型号,主要故障维修责任人等,检修期间由设备维修人员挂“待修停用”标志牌;检修合格后,挂上“完好”标志牌;运行时由操作人员挂上“运行”标志牌,生产过程的日常维修,挂上“正在维修”标志牌,不合格的设备应搬出生产区,未搬出前应有明显的状态标志,要标明停用设备型号,停用日期,停用原因。 4.3 用于指示容器、设备清洁状态的标志牌应由清洁人员在清洁工作完成后,挂 “清洁合格”标志牌于容器、设备指定位置,并标明有效期;生产结束后挂上“待清洁”标志牌。 4.4 用于指示物料类别和完成生产工序的状态标志牌,由物料摆放或生产工序的操 作人员及时悬挂,并于物料转移完毕后,由操作人员及时取下,车间中间站的所有物料,中间体要按待验、合格、分别挂黄牌、绿牌、并分别摆放在黄线区、绿线区, 不合格品要放在不合格品存放间,并按不合格品管理规定作出处理。 成品点收后放在仓库待验黄线区黄色围栏围好,挂待验黄牌,检验合格后办入

状态标识管理规定

状态标识管理规定 1、目的: 建立状态标识管理规定,以防止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混淆、差错、污染等质量事故的发生,并保证对设备、仪器进行正确的操作,以防止不安全事故发生。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全厂所有生产过程状态标志管理,包括:物料标志、生产状态、设备、管线标志、清洁标志、计量标志五大类。 3、责任者: 3.1设备科负责物料的合格、不合格、待验和设备的设备卡、运行、完好、维修、封存和管线涂色以及清洁标志的清洁、待清洁状态牌制作、验收、发放管理,并监督设备状态标志的日常使用管理; 3.2计量中心负责计量标识的制作与验收、计量器具的校验和张贴合格或禁用等标志,并监督计量器具的日常使用管理; 3.3质量科负责物料的物料签、货位卡、生产状态卡、清场合格证的制作与验收管理,并监督该规程中所有的规定执行情况; 3.4各部门、各车间物料管理员、岗位操作人员、设备维修人员涉及到该规程中的规定,负责执行状态标识的正确使用与监督管理; 3.5车间质量员负责按本规程规定,执行日常监督管理。 4、内容: 4.1状态标识的分类及定义: 4.1.1生产过程中的所用状态标识分为五大类,分别为物料标志、生产状态、设备/管线标志、清洁标志、计量标志。 4.1.2物料标志: 4.1.2.1包括物料信息标志和物料质量情况状态标识二类。其中,物料的质量情况状态标识并采用醒目的色标管理。 4.1.2.2物料的信息状态标识是物料标签和货位卡二种。其目的是避免物料在储存、发放、使用过程中发生混淆和差错,并通过货位卡的作用,使物料具有可追溯性。 货位卡是用于标志一个货位一单批物料的产品名称、规格、批号、数量和来源去向的卡片,识别货垛的依据,并能记载和追溯该货位的来源和去向。 物料签是用于标志每一件物料或中间产品的产品名称、批号和数量的卡片,用于识别单独一件物料或中间产品的依据和标识。 4.1.2.3物料的质量情况状态标识分为三类,分别为待验、合格、不合格,并采用黄、红、绿三种不同色标来进行醒目区分。 待验:黄色色标,其中印有“待验”字样。其含义是:物料在允许投料或出厂前所处的搁置、等待检验结果的状态。 合格:绿色色标,其中印有“合格”字样。其含义是:物料、中间产品或成品可允许使用或批准放行的状态。 不合格:红色色标,其中印有“不合格”字样。其含义是:物料、中间产品或成品不能使用或不准放行的状态。 4.1.3生产状态标志: 4.1.3.1每一生产操作间或岗位应有正在生产的产品信息(生产状态卡)或清场合格证,以明确标识生产操作间的生产状态。

检验状态标识程序

上海氯碱机械有限公司 检验状态标识程序 QG/T530306—2005(C版) 发布日期:2005-09-01实施日期:2005-09-01编写:李世闻审核:陶国祥批准:曹稼斌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从原材料进公司到项目完工的全过程中,各阶段的检验和试验的产品按规定方法标识,确保只有合格的产品才能转序或出公司。 1.2 适用于所有过程和产品检验状态标识的控制。 2 相关文件和术语 2.1 相关文件 2.1.1《材料检验程序》QG/T530203-2005 2.1.2《产品(项目)检验程序》QG/T530301-2005 2.1.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QG/T530307-2005 2.1.4《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QG/T530308-2005 2.1.5《理化检验程序》QG/T530303-2005 2.1.6《无损探伤检验程序》QG/T530302-2005 2.1.7《工序控制程序》QG/T530207-2005 2.2 术语 2.2.1 产品:材料、中间品(过程)、最终产品(项目)。 2.2.2 检验状态分为:待检品、合格品、不合格品。 2.2.3 待检品:未经检验的产品。 2.2.4 合格品:满足规定要求的产品。 2.2.5 不合格品:不满足规定要求的产品。 2.2.6 标识:用以识别检验状态的标识、铭牌、标签、检验单、合格证(单)或指定的放置地点。 3职责 3.1 技术质安部:公司检验状态标识的归口管理部门。 3.1.1 负责建立本公司检验工作网络,明确各级职责。 3.1.2 对本公司产品检验状态的标识、标牌、标签、检验单、合格证(单)批准的印章进行统一管理。(见《机械公司检验印章发放记录》) 3.1.3 对本公司检验状态标识实施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3.2 生产运行部:负责进公司材料、外购件和入库后产品检验状态的标识和控制。

状态标识管理规程

1.目的 建立状态标识的使用管理规程,以防止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的质量事故,并确保对仪器、设备及设施等的正确操作。 2.范围 适用于厂房、设施、设备、管道、物料、检验仪器仪表、计量器具等所用的状态标识。 3.职责 3.1.生产部使用相关区域内的状态标识。 3.2.物资部使用相关区域内的状态标识。 3.3.设备工程部使用相关区域内的状态标识。 3.4.质保部使用相关的状态标识,监督公司内所有状态标识的实施。 4.规程 4.1.定义 4.1.1.状态标识:是指标明厂房、设施、设备、仪器及物料基本状态等的信息被设计成带有文字或图形的视觉展示。 4.1.2.物料:本文件中物料包括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及成品等。 4.2.设备状态标识 4.2.1.设备状态标识内容及样式(见附件1)。 1)检修中:红底黑字,表示该设备某部分或整体正在进行检修,禁止使用。 2)待修:黄底黑字,表示该设备出现故障,禁止使用,等待修理后才能正常使用。 3)运行中:绿底黑字,表示该设备性能完好,正处于运行状态。 4)停用完好:绿底黑字,表示该设备性能完好,但处于停用状态。 5)备用完好:绿底黑字,表示该设备性能完好,但处于备用状态。 4.2.2.设备状态标识牌为长方形透明有机玻璃,内部可插入设备状态标识;标识牌大小适中,与设备体积匹配,易于查看。

4.2.3.使用部门应根据设备不同的状态在标识牌内插入设备状态标识,若设备状态发生变化,应及时切换标识。 4.2.4.使用部门应对设备状态标识妥善保管,若有污损应及时上报设备工程部重新领取更换。 4.3.物料状态标牌 4.3.1.物料状态标牌用于进厂的原辅料、包装材料,生产出来的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待灭菌产品、成品的状态区分。 4.3.2.物料状态标牌为塑料三角牌,内容及样式(见附件2)。 1)待验:黄底黑字,指进厂的物料或生产出来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等待检验所标明的状态,表示处于搁置、等待检验状态。 2)合格:绿地黑字,指进厂的物料或生产出来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经检验符合质量标准,表示处于允许使用或被批准放行状态。 3)不合格:红底黑字,指进厂的物料或生产出来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经检验不符合质量标准,表示处于不能使用或不准放行状态。 4)拒收:红底黑字,指进厂的物料在提交检验前就发现不符合质量标准,表示处于不能进厂状态。 5)待灭菌:黄底黑字,指生产出来中间产品需要进行灭菌处理,标志处于等待灭菌状态。 6)退货:黄底黑字,指客户退给我公司产品,处于检验确认状态。 7)待返工:黄底黑字,指生产出来中间产品、成品检验不合格可以进行返工,处于待返工状态。 4.3.3.进厂的物料或生产出来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等待检验物料应根据物料状态,使用不同的状态标识。 4.3.4.物料状态发生变化应及时切换物料状态标牌。 4.4.物料状态标识 4.4.1.物料状态标识内容及样式(见附件3)。 1)合格品:绿底黑字不干胶纸。表示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成品经检验确认符合质量标准的状态。 2)不合格品:为红底黑字不干胶纸。表示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成品经检验确认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状态。 3)特采品:黄底黑字不干胶纸。某些指标虽然不符合相关标准规定,但对产品最终质量不产生影响的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所标明的状态,表示允许使用。

最新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具体实施办法

广州蓄电池企业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具体实施办法 GX/QG/质2-2001 为防止混乱和无序,产品检验和试验活动的状态标识必须清晰、完整,具有可追溯性。本办法对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工作提出如下规定: 1 进货检验和试验 1.1 采购部门应对原材料、外协件作好状态标识,并保证各类状态的物质均按规定的区域放置,现场物品应和进货记录相符。 1.2 检验员对原材料、外协件的抽样检验,必须对样品进行编号工作、并作记录,以保证样品的可追溯性。 1.3 试、化验部门对送来的检验样品,应根据样品的状态标识,作好记录,并将样品放置于规定的区域,以保证样品处于受控状态。 1.4 出具试、化验报告单应认真核对样品的标识,防止混淆。 2 过程检验和试验 2.1 对上工序转来的原材料、半成品,如检验发现无状态标识,应隔离堆放,待查明正确的标识后,方能按规定使用。 2.2 流水线上的产品检验状态标识,用“已检合格”的绿色牌,悬挂于线上最后一个已检产品上,区别于未检产品。全部检验活动完成的产品,用产品合格证作明示区别。 2.3 对已产生的不合格品应在产品上打不合格标记,并放置于不合格区域。 2.4 检验部门根据不同类别的检验情况,分别作好记录,记录和状态标识相结合,使过程检验和试验具有可追溯性。 3 最终检验和试验 3.1 产品的最终检验应在完成所有规定的检验和试验后进行。

3.2 对进行型式试验的产品,应用红漆在产品上作好试验编号,产品编号应与电脑记录相符。 3.3 型式试验各阶段的状态标识由放置的区域作区别,试验部门应严格按试验的程序与规定,使产品试验状态标识处于受控状态。如发现状态标识与实际不相符,应核对电脑记录,予以纠正。 3.4 最终检验合格的产品,由检验员贴放产品合格证,允许包装入库。 附加说明: 本规定由产品质量部起草,经主管总经理批准。 编制: 骆丽丽日期: 2001年9月13日 审核: 杨全华日期: 2001年9月13日 批准: 区友雄日期: 2001年11月30日

产品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操作规程

产品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操作规程 1 目的 通过对购进原辅包装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明确标识,防止误用或非预期使用。 2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集团公司总部购进原辅包装材料及产品生产过程中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管理。 3 职责 3.1兽医检验人员负责对收购的生猪进行检验标识; 3.2库管员负责对入库的原辅包装材料作好标识; 3.3生产加工工序品管员负责对检验过程中不合格品进行标识; 3.4屠宰生产过程品管员负责对检验检疫不合格的产品进行标识; 3.5各生产单位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半成品状态及库存成品进行标识; 3.6技术部门负责对试验品的跟踪与标识。 4 内容 4.1 生猪屠宰检验试验状态的标识 4.1.1生猪接收检验状态标识 4.1.1.1宰前检验中需隔离观察的生猪,送入标有“隔离圈”的圈舍中标识。 4.1.1.2宰前检验过程中需急宰的生猪,由宰前品管员开据《生猪急宰证明》标识,随急宰猪送往急宰间。

4.1.1.3宰前检验急宰后需高温、化制或销毁的生猪,由宰前品管员开据《双汇集团产品质量检验卡》标识。 4.1.1.4宰前检验过程中需拒收的生猪,由宰前品管员用不同于客户标识色的颜料在猪体表进行标识。 4.1.1.5 宰前检疫检验无异常的生猪,直接送入标有“待宰圈”的圈舍中。 4.1.2 宰后检疫检验状态的标识 4.1.2.1 宰后品管员根据相关标准判定需作高温、化制、销毁处理的内脏分别打入带“高温”、“化制”、“销毁”字样的容器中。 4.1.2.2 宰后品管员根据相关标准判定需作复制、高温、化制、销毁处理的胴体分别盖“复制”、“双复制”、“化制”、“销毁”字样的印章标识。 4.1.2.3白条修整、预冷、分割、包装、冷藏、配送等环节出现的不合格品用《双汇集团产品质量检验卡》标识。 4.1.2.4做分割合格白条不做标识。 4.1.2.5做市场合格白条,用“动物检疫验讫合格印章”和“肉品品质检验验讫印章”进行标识。 4.1.2.6分割后检疫检验合格的产品,用“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和“动物检疫验讫标签”进行标识。 4.1.3潜在不安全产品的标识 4.1.3.1当通知水质检测不合格时,品管员对该时间段生产的产品用检验卡标识,进行隔离处理;

状态标识管理制度

状态标识管理制度 一、目的: 建立状态标识管理规定,形成生产识别管理机制,防止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混淆、差错、污染等质量事故的发生,预防人身、设备安全事故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二、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全厂所有生产过程状态标识管理,包括:物料状态、生产状态、设备状态、清洁状态等内容。 三、责任人:生产车间主任、电仪车间主任、质量管理部部长、生产调度部长、设备部长、物管部长、QA、操作员工。 四、内容: 4.1 状态标识的分类及定义 4.1.1状态标示指物料、设备、生产过程等所处状态进行显著标示提醒,防止误操作,带来的混淆,设备、人员损伤,及其它安全生产事故。 生产过程中的状态标识包括物料状态、生产状态、设备状态、清洁状态等内容。 4.1.2 物料状态标识 4.1.2.1 物料状态标识分为三类,分别为待验、合格、不合格。 待验:需设置专用区域,黄色色标区块,或黄色线绳围栏,设立“待验”标示牌。其含义是:物料在允许投料或出厂前所处的搁置、等待检验结果的状态。 合格:需设置专用区域,绿色色标区块,或绿色线绳围栏,设立“合格”标示牌。其含义是:物料、中间产品或成品已经化验合格,可允许使用或批准放行的状态。 不合格:需设置专用区域,红色色标区块,或红色线绳围栏,设立“不合格”标示牌。其含义是:物料、中间产品或成品已经化验检查不合格,不能使用或不准放行的状态。 4.1.3 生产状态标识

4.1.3.1生产状态标识用以明确标识工序生产所处状态,用生产状态卡标示。 4.1.3.2 生产状态卡内容设置包括工序名称、物料名称、批号(次)、数量、日期、代班长(主操)姓名等信息,各工序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相关内容。 4.1.3.3生产状态卡应设立在工序显著位置,根据生产状态及批次变化及时进行更新。 4.1.4 设备状态标识 4.1.4.1 设备状态标识包括运行状态标示和清洁状态标示,每台设备根据运行情况,分别悬挂相应状态标示,并有明显色标,“运行”“已清洁”绿色;“待运行”,“待清洁”为黄色,“停用”、“正在检修”、“正在消毒”为红色。 运行:表示该设备处于正常运转或生产状态。动设备正在运行及存放有物料或正在接料的静设备如贮罐类,应挂“运行”,不挂“已清洁”状态标示牌。 待运行:表示该设备已经维修或保养并检查合格的设备,可以随时投入使用的状态。动设备运行正常,处在停机待料状态以及空的静设备如贮罐类,根据清洁情况,可同时挂“待运行”,“已清洁”或“待清洁”状态标示牌。 停用:表示该设备质量有问题需要检修或因工艺变化,本设备不能使用的状态,应挂“停运”状态标示,不挂清洁状态标示牌。 正在检修:表示该设备正在进行检修或维护保养工作。挂“正在检修”,不挂清洁状态标示牌。 正在消毒:发酵设备如正在消毒,则挂“正在消毒”不挂“运行”,当消毒结束,看罐人员接罐后,有料罐挂“运行”,空消罐挂“待运行”。 4.1.5仪器、仪表、衡器标识 4.1. 5.1仪器、仪表、衡器必须要经过有资质部门校验合格后才能使用,并应张贴合格证,合格证上包括有效期,校验部门,校验日期,校验人签名等内容。校验日期过期不得使用。根据仪器、仪表、衡器的质量状

新版GMP状态标志牌管理规程

目的:建立状态标识管理规程,明示生产状态,避免失误操作,规范生产管理。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生产过程状态标识和设备、物料状态标识,包括QC的仪器、设备。 责任:生产技术部、设备动力部、质量部、生产车间、仓库管理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正文: 1、状态标识的分类: 设备状态标识、计量器具状态标识、物料状态标识、清洁状态标识、生产状态标识等。 2、设备状态标识的管理: 2.1照《设备编号管理规程》对设备进行统一编号,编号应标在各设备主体及设备状态标识牌上。每一台设备设专人管理,责任到人。 2.1主要生产设备都应在指定位置挂有设备状态标识牌,设备状态标识牌底板为230mm×170mm(大牌:310mm×230mm)不锈钢,外面插有机玻璃板。 2.1.1设备状态标识牌内容由包括设备卡、设备状态、生产状态和清洁状态四部分组成。 2.1.2设备卡:白底黑字。内容包括:设备名称、编号、型号、责任人、启用时间。 2.1.3设备状态: 2.1. 3.1检修:红底黑字,表示该设备某部分或整体正在进行检修,禁止使用。 2.1. 3.2 待修:黄底黑字,表示该设备出现故障,等待修理后才能正常使用,禁

止使用。 2.1. 3.3 运行完好:绿底黑字,表示该设备性能完好,正处于运行状态。 2.1. 3.4 停用完好:绿底黑字色,表示该设备性能完好,但处于停用状态。 2.1. 3.5 备用完好:绿底黑字色,表示该设备性能完好,但处于备用状态。 2.1.4生产状态: 2.1.4.1产品名称、批号:表示该设备正在生产的中间产品及批号。 2.1.4.2 生产过程状态:根据中间产品生产过程所处的状态不同而设置。 2.1.5清洁状态: 根据不同的清洁状态插入相应的状态标识,具体内容见面5.1。 2.1.6 除主要生产设备以外的设备都应在指定位置挂有设备状态标识,状态标识分为红色“待修”、绿色“完好”、绿色“运行”三张。 2.1.6.1待修:黄底黑字,表示该设备出现故障,等待修理后才能正常使用,禁止使用。2.1.6.2完好:绿底黑字色,表示该设备性能完好,但处于备用状态。 2.1.6.3运行:绿底黑字,表示该设备性能完好,正处于运行状态。 2.1.7设备状态标识牌的使用:由操作者用记号笔直接填写或钩画相应的状态。 2.1.8各使用部门应对设备状态标识牌妥善保管,若有污损应及时上报设备动力 部或生产技术部重新领取更换。 3、计量器具、仪器、仪表状态标志管理: 3.1照《设备编号管理规程》对计量器具、仪器、仪表进行统一编码,编码应标在各器具主体上。设专人管理,责任到人。 3.2工作现场的计量器具、仪器、仪表应张贴“合格”、“限用”、“禁用”状态标志。 3.3经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仪器、仪表张贴绿色“合格”标记;部分功能经校验合格的计量器具、仪器、仪表张贴黄色“限用”;损坏的计量器具、仪器、仪表张贴红色“禁用”标记。 3.4计量器具、仪器、仪表,有检定部门出具的周检合格证,贴于计量器具、仪器、仪表可观察的部位,每批生产前复核其是否在校验期内。

ZD-SC-007 状态标识管理规程

1.目的 建立状态标识管理规定,以防止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混淆、差错、污染等质量事故的发生,并保证对设备、仪器进行正确的操作,以防止不安全事故发生。 2.范围 适用于全厂所有生产过程状态标志管理,包括:物料标志、生产状态、设备/管线标志、清洁标志、计量标志五大类。 3.职责 质量部负责人、质检员、QA人员、仓库管理员、生产部人员、工程设备部人员。 4.内容 4.1状态标识的分类及定义: 4.1.1生产过程中的所用状态标识分为五大类,分别为物料标志、生产状态、设备/管线标志、清洁标志、计量标志。 4.1.2物料标识: 4.1.2.1包括物料信息标志和物料质量情况状态标识二类。 4.1.2.2物料的信息状态标识是物料标签和货位卡二种。其目的是避免物料在储存、发放、使用过程中发生混淆和差错,并通过货位卡的作用,使物料具有可追溯性。货位卡是用于标志一个货位一单批物料的产品名称、规格、批号、数量和来源去向的卡片,识别货垛的依据,并能记载和追溯该货位的来源和去向。物料签是用于标志每一件物料或中间产品的产品名称、批号和数量的卡片,用于识别单独一件物料或中间产品的依据和标识。 4.1.2.3物料的质量情况状态标识分为三类,分别为待验、合格、不合格。待验:印有“待验”字样。其含义是:物料在允许投料或出厂前所处的搁置、等待检验结果的状态。合格:印有“合格”字样。其含义是:物料、中间产品或成品可允许使用或批准放行的状态。不合格:其中印有“不合格”字样。其含义是:物料、中间产品或成品不能使用或不准放行的状态。 4.1.3生产状态标志:每一生产操作间或岗位应有正在生产的产品信息,以明确标识生

检验状态标识和追溯性

发文范围: 质量部、生产部、生管物流部受 控印 章分 发编 号 更 改 历 史 版本号更改单 号 更改日期更改人批准人 会签单位会签人/日期会签单位会签人/日期质量部 生产部 生管物流部

编制/日期文控审核/日期部门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1 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对产品检验状态进行适当、有效的标识防止混淆和误用,并确保在需要时对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实现可追溯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从接单到生产、交付的所有阶段的产品检验状态标识。 3职责 3.1质量部负责制订检验状态的标识方法并监督标识的正确使用。 4 规范 4.1标识的分类、管理 4.1.1检验状态标识分为六类,分别为:合格品、不合格品、待检、待返工、特采、 报废。 4.1.2标识的方法有多种,可采用印章、标签、标牌、区域标识等。 4.1.3所有的标识在接单、进货、生产、贮存、交付过程中必须保护,以确保标识完整无误。 4.2原材料检验 4.2.1质量部来料检验人员根据原材料检验控制程序对来料进行检验,出具《来料检验报告》并在《日报表》中做相应记录。检验合格的物料贴合格标签;不合格物料贴不合格标签;特采物料贴特采标签;当需要紧急放行时贴紧急放行标签。对合格品通知仓管员办理入库,不合格品通知仓管员放置于不合格区内等进一步处理。 4.3半成品检验 4.3.1质量部质检员在各工序检验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时贴挂不合格标识,并出具《注塑检验报告》或《喷漆检验报告》,同时在《日报表》中做相应记录。 4.3.2质量部质检员在巡检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时贴挂不合格标识,并在《日报表》中做相应记录。 4.3.3完成的成品,放置于成品待检区交质量部质检员检验,合格的放置于合格品区进行包装。不合格的挂不合格标识并放置于不合格品区进

技术状态管理规定

技术状态管理规定 1. 目的 规定公司新产品技术状态标识,控制、纪实和审核的方法与程序,以确保在试制、生产的任何时候都能够使用正确有效的技术文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合同军用产品的试制、生产控制。 3. 职责 本规定由技术部、生产部、质检部归口管理。 4. 工作程序 4.1 技术状态标识 4.1.1 产品施工前下发的图样、技术文件包括施工图纸、工艺文件及技术修改通知单等。 4.1.2 产品施工过程中下发的技术文件包括试验大纲、技术修知通知单等。 4.1.3 产品施工后下发的技术文件包括发货明细、备件清单及随机文件等。 4.1.4 产品图样、技术文件的名称与编号按《产品图样、技术文件的分类与编号》。 4.1.5 下发产品的图样、技术文件应为签署有效的图样、文件。签署按《产品图样、技术文件的签署与更改管理规定》。 4.1.6 产品图样、技术文件的下发由技术部负责。 4.2 技术状态控制 4.2.1 产品图样、技术文件的控制按《产品图样、技术文件的管理规定》。 4.2.2 任何图样、技术文件的更改均应由技术部按规定程序下发技术修改通知单,更改程序按《产品图样、技术文件的签署与更改管理规定》。 4.2.3 产品图样、技术文件和更改的实施均由质检部负责监督。 4.3 技术状态纪实 4.3.1 对于技术部下发的产品图样、技术文件,接收部门应建立台帐,并作好记录。 4.3.2 质检部负责记录图纸、技术文件及更改实施过程中的编号与结果。 4.3.3 对于图纸、技术文件实施过程中重大偏差与问题,质检部应及时记录并上报技术部。

4.4 技术状态审核 4.4.1 对于定型产品的技术状态审核由质检部、生产部结合检验过程中进行。 4.4.2 对于新产品的技术状态审核按《新产品试制管理规定》进行。 5. 相关文件 5.1 《产品图样、技术文件的分类与编号》 5.2 《产品图样、技术文件的签署与更改管理规定》 5.3 《产品图样、技术文件的管理规定》 5.4 《新产品试制管理规定》

013-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管理规定

Q-SC《质量手册》××××制造有限公××××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HL.801.032-2017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管理规定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的分类及方法,使生产现场产品的状态易于辨认,以防止未经检验和检验后不合格品的误用。本规定适用于所有用于产品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零部件、半成品、顾客提供的产品以及成品的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控制。 2 职责 2.1 技质科负责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的确定,指导生产现场状态标识区域的划分,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2.2 车间及物资仓库负责对本部门范围内状态标识的维持及保护,并严格遵守本规定。 2.3检验员及有关操作工负责作出状态的标识。 3 状态标识分类及方法一般将检验和试验状态划分为三类:待检、合格、不合格。标识方法有挂牌、分区堆放、作检验标记等。 4 具体规定 4.1 外购、外协件: a) 合格品:上架码放或放置在合格区内;b) 不合格品:放置在不合格品区内,或挂有“不合格品”标牌,或有红漆标记;c) 待判定的货物应放在待检区内,或挂有“待检”标牌。 4.2 零部件:a) 合格品:有检验员检验合格标记(绿、蓝、黑漆),或码放在“合格区”内,或挂有“合格品”牌标志;b) 让步接收:有检验员检验标记(黄色漆);c) 不合格品:有检验不合格标记(红色漆),或堆放在“不合格品区”,或挂有“不合格品”牌标志; d) 待检:有加工者工号,无检验工号标记,或放在“待检区”内,或挂有“待检”牌标志; 4.3 成品 a) 合格品:经试验合格的泵机,

挂有出厂编号的试验纸牌,并附合格证明书,到后装配下线处,张贴合格证标志。b) 不合格品:经检验不合格的泵机,挂故障牌(写明故障原因),转入“返工区”。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公司办提出。2017年03月28日期第一次制定本标准由公司办负责解释。本标准由公司办负责起草。第二版: A 本标准起草人:江武

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的规定修订稿

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的 规定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的管理规定 1.目的 确保只有通过检验且经过检验合格的产品才能留到下工序,防止不同检验状态的产品混淆及不使用不合格品。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设备、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全过程工序的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 3、职责 、技术科负责确定产品及重要零部件状态标识的内容和方法; 、生产科负责对原材料和零部件及成品的标识; 、质检科负责对零部件及成品状态进行标识。 4工作程序 检验和试验状态的分类 按标准的规定分为四类:待检验、已检合格、已检不合格、已检 待处理。 检验和试验状态区域 公司在指定的区域设置检验区和试验区,并摆放区域标识牌。 检验区域的分类 a)待检区 b)已检合格区 c)已检不合格区 d)已检待处理区 e)废品区 试验区域的分类 a)待试验区 b)已试验区 c)已试验待处理区 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方法

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形式可应用标记、标牌(签)、色标、钢印、合格证、检验记录等形式表示。 进货检验和试验 采购的原材料,必须是来自本公司认可的合格供方。 对生产购进物资,仓库保管员核对送货单,确认物料名称、规格、数量等无误、包装无损,材料证明书齐全后,置于待验区。 检验员按照编制好的进货检验规范对物资进行全数或抽样检验。检验完毕,检验员在“进货检验记录”上记录详细内容并签字。 a)检验结果合格,检验员在合格品上放上标签,仓库办理合格品入库手续。 b)检验结果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检验员在不合格品上贴或挂上标签,条件允许,将其放在隔离区域。 在没有作出检验结果以前,库房应保持货物原样,不准动用。 首件检验和试验 由技术科制订质量计划和过程检验规范,明确检验要求,操作工人和检验员必须按质量计划和规范进行检验。 在零件加工过程中,需对每批的第一个零件进行首检。操作者首先进行自检,合格后还必须由检验员做首件检验,在未经首件检验认可的情况下,操作者不得继续加工其余的零件。 零件经首件检验合格后由检验员在首件上作首件检验标识,随即通知操作者继续加工。 如首件检验不合格,检验员应向操作者指出首件不合格部位,并提出改进加工的方法。由操作者返工或重新加工首件,直至检验合格,才可加工其余零件。对首件不合格而又不能返工、返修的不合格品,由检验员在不合格部位上作好标记,并进行隔离存放。 过程、完工检验和试验 检验员按规范要求进行或做100%检验和试验,加工零件填写“工序流转卡”和“检验记录”,生产科将零部件放置在规定的区域。 外协加工件检验

状态标识管理程序

页 1 of 21 文件名: 状态标识管理程序 生效日期: 替代文件:

页 2 of 21 文件名: 状态标识管理程序 生效日期: 替代文件: 1.目的 建立状态标识的使用管理规程,以防止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的质量事故,并确保对仪器、设备及设施等的正确操作。 2.范围 适用于厂房、设施、设备、管道、物料、检验仪器仪表、衡器等所用的状态标识。 3.定义 3.1状态标识:是指标明厂房、设施、设备、仪器、管道及物料基本状态等的 信息被设计成带有文字或图形的视觉展示。 3.2物料:本文件中物料包括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及成 品等。 4.责任 4.1各生产车间(生产部):使用相关区域内的状态标识。 4.2质量保证部:使用相关的状态标识,监督公司内所有状态标识的实施。 4.3质量控制部:使用相关区域内的状态标识。 4.4物料管理控制部:使用相关区域内的状态标识。 4.5设备工程部:使用相关区域内的状态标识。 5.参考文件 5.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5.2SMP-QA-0016(00)《状态标志管理规程》

页 3 of 21 文件名: 状态标识管理程序 生效日期: 替代文件: 5.3《医药工业设备及管路涂色的规定》 6.环境、健康和安全(EHS)– 不适用 7.试剂 / 试药– 不适用 8.设备 / 工具– 不适用 9.程序与方法 9.1所有物料、房间、检验仪器仪表、衡器、设备和管道均应有状态标识。无 状态标识的物料、房间、检验仪器仪表、衡器、设备和管道不得使用。 9.2物料的状态标识种类及使用 9.2.1物料的状态标识种类 a.《物料标签》(白底黑字)样式

CNAS-R01-2018《认可标识使用和认可状态声明规则 》

CNAS-R01 认可标识使用和认可状态声明规则Rules for the Use of Accreditation Symbols and Reference to Accreditation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2018年03月30日发布2018年03月30日实施

认可标识使用和认可状态声明规则 1 目的与范围 1.1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为保证CNAS认可标识、国际互认联合认可标识与认可证书的正确使用,防止误用或滥用标识和认可证书,以及错误声明认可状态,维护CNAS的信誉,特制定本规则。 1.2 本规则适用于CNAS对获准认可的合格评定机构使用CNAS认可标识、国际互认联合认可标识、认可证书及声明认可状态的要求。 注:本规则中合格评定机构指获得CNAS认可资格的认证机构、实验室及相关机构、检验机构和其他评估/核查机构,以下简称认证机构、实验室、检验机构。 2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以下引用的文件未注明日期,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 2.1 GB/T27011《合格评定认可机构通用要求》(等同采用ISO/IEC 17011) 2.2 GB/T27000《合格评定术语和总则》(等同采用ISO/IEC 17000) 2.3 IAF ML 2《IAF-MLA国际互认标志使用通则》 2.4 ILAC-R7《ILAC-MRA国际互认标志使用规则》 2.5 LAC-P8《获准认可的实验室、检验机构使用认可标识和认可状态声明的补充要求和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本规则引用GB/T27000(等同采用ISO/IEC17000)和GB/T27011(等同采用ISO/IEC17011)中的有关术语并采用下列定义: 3.1 CNAS徽标:代表CNAS机构的特定图形,CNAS拥有所有权和使用权。 3.2 认可注册号:CNAS授予获准认可的合格评定机构的特定英文字母和数字组合。 3.3 CNAS认可标识:CNAS授予的、供获准认可的合格评定机构使用的,表示其特定认可资格的图形,通常由CNAS徽标和标明认可制度的文字、注册号组成,具体式样见本文件附录1和附录2。

物料标识管理规定

物料标识管理规定版本记录

物料标识管理规定 1.目的 对公司的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包括从原辅材料的接收、工序生产、成品入库,直至出厂,都保持相应的标识,以确保在需要时对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实现追溯;规定相应检验状态的标识种类和管理办法,确保合格的原料才能使用,合格的成品才能出厂。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产品,包括进货物资,生产过程,直至产品出厂全过程标识的控制。 3. 职责 3.1 生产部 3.1.1 负责制定对生产全过程的产品标识及检验状态标识实施严格管理,若需要对产品质量进行追溯时,生产部参与追溯工作的进行和评审; 3.1.2 仓库负责对所有原材料的标识控制; 3.1.3 生产车间和仓库负责对工序产品及成品的标识控制; 3.2 技术部负责产品质量跟踪活动的控制,发生需要追溯时,组织并协调追溯工作的进行和评审;并 监督检查各执行部门的实施。 3.4 各部门应熟悉并掌握各类物品检验状态标识方法和意义,严格执行不同状态标识的规定,发现问 题及时进行追踪复查。成品仓库负责产品其标识的核对。 4.工作程序 4.1 原料仓库标识控制 4.1.1 原料仓库管理员根据《采购控制程序》进行收货,并在包装袋/桶上,用标贴的方法进行码堆标识,在检验中的原材料不贴标识或写上“待检”字样,根据原料检验报告,分别使用PASS和UNPASS 标识贴在包装袋/桶上。备料区的零头原料,可直接在所盛放的容器贴上“合格”标识及原 材料编号。根据不同物资进行分开码堆存放。 4.1.2 标识时应注明批次信息,批次编号方式为原料编号+采购批次,标识卡还应有注明原料编号、 产地、合格或到货日期、若该原料具有有效期限的,则需注明,并标明检验状态。 4.1.3 当原料被领入生产时,送料人员应在所领用的每板原料上用笔注明产品编号、生产批号、原料 名称、数量、送料日期等。 4.2 成品仓库标识控制 4.2.1 成品完工后,应在成品包装贴上批次信息,批次信息以生产指令单上为准,检验前应贴上“待检中”标识,待合格后由质量部通知产品合格,摘除“待检中”标识。 4.2.2 成品仓内经检验和试验(复检)判定合格的产品,技术部在“产品送检单”中,填写检索结果并签名。合格的存放于规定的“合格品区”内,并准予出厂;当判定不合格的成品,在没有进行适当处置之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