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送审稿)

建设单位:重庆两江房地产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重庆德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008年9月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报批稿)

批准:

核定:

审查:

校核:

编写:

参加工作主要人员: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前言

重庆市巴南区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属重庆主城核心九区之一,东与涪陵、南川接壤,南与綦江相连,西与江津、九龙坡、大渡口毗邻,北与南岸、江北、渝北、长寿交界。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区位优势。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位于巴南区李九路组团地块,东临渝南大道,南接红光大道,北侧为李九路,西面为李家沱正街。交通条件良好,区位优势明显。

工程所在地属低山-丘陵地貌区,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渝府发[1999]8号)、《重庆市水土流失公告》(2006年6月),项目区所在的巴南区属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其平均土壤侵蚀模数3366.84t/(km2·a)。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本工程需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008年8月,重庆两江房地产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承担《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接受任务后,我单位收集了工程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及水土流失方面的基础资料,并对项目占地区及直接影响区内的水土流失现状作了详尽的调查工作。结合工程地区自然、社会环境现状与规划及工程建设特点,在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划分不同区域,分别进行水土流失预测,并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

拟定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制定了水土流失监测计划、水土保持工程实施进度和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编制了投资估算,并作了效益分析,于2008年9月编制完成《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

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工作中,得到了重庆市水利局、重庆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巴南区水利局、重庆两江房地产有限公司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目录

1 方案编制总则 (1)

1.1编制目的和意义 (1)

1.2编制依据 (2)

1.3方案编制深度、设计水平年 (5)

2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7)

2.1工程概况 (7)

2.2项目区概况 (14)

2.3工程建设区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现状 (20)

3 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预测 (22)

3.1水土流失成因及类型分析 (22)

3.2水土流失预测时段 (23)

3.3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和方法 (23)

3.4综合分析 (29)

4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31)

4.1方案编制的原则和目标 (31)

4.2防治责任范围 (32)

4.3主体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与评价 (33)

4.4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36)

4.5单项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42)

4.6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及主要工程量 (44)

5 水土保持监测 (47)

5.1监测目的 (47)

5.2监测任务 (47)

5.3监测技术要求 (47)

5.3.4监测方法 (48)

5.4监测机构 (49)

5.5监测技术和手段 (49)

5.6监测单位和费用 (49)

5.7监测制度及监测成果报送 (50)

6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51)

6.1水土保持工程投资估算 (51)

6.2效益分析 (69)

7 方案实施保证措施 (74)

7.1组织领导和管理措施 (74)

7.2技术保证措施 (74)

7.3资金来源及管理 (75)

8 综合结论与建议 (76)

8.1综合结论 (76)

8.2建议 (77)

附件:

附件1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书

附件2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保设施数量确认函

附件3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

附图:

附图1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项目位置示意图

附图2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总平面图

附图3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图

附图4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总体布置图

附图5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临时措施典型设计图

1 方案编制总则

1.1 编制目的和意义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构成自然环境的重要因素。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水土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在许多地方由于人们违背自然规律对水土资源进行掠夺式利用,造成全球范围内水土流失愈演愈烈,导致水土资源急剧破坏,环境恶化,地球生物生态平衡失调,从而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已成为关系到我国乃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头号环境问题。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为新建项目,在其建设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要扰动原地貌,损坏项目区的地表及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因此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来防治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以避免建设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编制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目的和意义在于:

(1)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防治本工程建设所造成的水土流失,编制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技术方案,为方案实施提供技术依据;

(2) 为项目建设单位(业主)明确项目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防治措施及方案实施进度和水保投资概算等;

(3) 结合项目建设及影响特点,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措施体系,及时、有效地防治工程建设带来的新增水土流失,减轻原生水土流失,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为工程建设、管理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4) 将水土流失防治纳入工程建设的总体安排和年度计划中,便于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实行“三同时”,以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措施的作用和功能;

(5) 为水土保持主管部门对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1.2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的“谁开发,谁保持,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针对工程建设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和工程区水土流失现状,采取预防为主、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生产建设安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

1.2.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1年通过)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年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7年通过)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89年通过)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年通过)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1993年第120号令)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

(8)《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号,1988)

(9)《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2001年6月26

日)

(10)《重庆市水利工程管理条例》(1998年3月28日)

1.2.2部委规章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第5号令,1995年)

(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12号令,2000年)

(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16号令,2002年)

(4) 《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水利部第24号令,2005年6月22日)

1.2.3规范性文件

(1)《全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2000年11月)

(2)《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国发[1993]5号)

(3)《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水利部,水建管[2003]79号)

(4)《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纲要(2004~2015)》(水利部,水保2004[332]号)

(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水保[1994]513号)

(6)《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的通知》(水利部司局函,保监[2001]15号)

(7)《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89号)

(8)《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

(9)《关于发布<工程建设监理费有关规定>的通知》(国家物价局、建设部1992价费字479号)

(10)《关于颁布<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水总[2003]67号)

(11)《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渝府发[1999]8号)

(12)《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水利部司局函保监[2005]22号)

(13)《重庆市水利局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管理办法的通知》( 渝水水保[2005]45号)

(14)《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物价局关于收取重庆市水土保持设施补偿、水土流失防治费收费的通知》,渝财综[2002]208号

(15)《重庆市物价局、重庆市财政局关于核实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收费标准的通知》,渝价[2002]578号

1.2.4技术规范与标准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

(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

(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

(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1995)

(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

(7)《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制图》(SL73.6-2001)

(8)《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

(9)《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10)《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1.2.5相关设计文件及批文

(1)《重庆市2005年度水土保持公报》

(2)《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

(3)《巴南区水土保持总体规划报告》

(4)《重庆曼哈顿城项目一期修建性详规及方案设计》

(5)《重庆建设用地规划公告函》(渝规公[2007]巴字第0331号)

(6)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书

1.3方案编制深度、设计水平年

1.3.1方案编制深度

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的规定,水土保持方案应与主体工程设计深度相一致,由于本项目工程占地面积大,工程建设区内各个地块具体建设项目还没有确定,主体工程目前还未动工建设,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因此,本水土保持报告的设计深度为可行性研究阶段。

1.3.2方案设计水平年

根据“三同时”原则,以及项目主体工程规划的期限(2008.11~2010.12)安排,本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平年定为工程完工后的第一年,即2011年。

2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2.1 工程概况

2.1.1 项目名称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

2.1.2 项目建设位置

重庆市巴南区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属重庆主城核心九区之一,东与涪陵、南川接壤,南与綦江相连,西与江津、九龙坡、大渡口毗邻,北与南岸、江北、渝北、长寿交界。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区位优势。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位于巴南区李九路组团地块,东临渝南大道,南接红光大道,北侧为李九路,西面为李家沱正街。交通条件良好,区位优势明显。具体位置见附图1——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项目位置示意图。

2.1.3 项目建设性质

该工程建设区为新建项目。

2.1.4 工程规模

本工程规划总用地面积263502平方米,其中二类居住用地面积163401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666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34522平方米,容积率为2.55,建筑密度为20.1%,绿地率35.01%。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2.1.5 工程布局

2.1.5.1总平面布置

(1)规划原则

①尊重环境,以人为本,追求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相互交融,以及住宅形式与居住内涵的高度统一。

②地块景观资源丰富,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小区建筑与基地原有水域及周边因素的关系,打造小区内部大尺度开敞居住休闲环境,与小区外环境连成一体,既使小区很好的利用了周边景观资源,也让小区形象成为周边区域的一景。

③注重房地产市场的营销策划,在容积率有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增加住宅观景率,很好地兼顾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尽量做到楼楼有花园,户户有风景。

④创造完善合理的交通系统,考虑各类人群活动性,便于居民出行、休闲活动不干扰,尽量做到人车分流。

⑤合理布置各种配套服务设施,充分考虑教育、医疗卫生、文体、商业服务、社区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等设施的布置。

(2)总平面布局

项目地势北高南低,高差30余米,北面面紧临城市主干道李九路,基地内部有规划的两条南北向与一条东西向的城市道路穿过。基地建设总用地面积163401㎡,公共绿地面积6668㎡,总建筑面积为522498.57㎡,容积率为2.55,建筑密度为20.10%,绿地率35.01%。

整个小区由基地内南北走向的水域、山脉,集中公共绿地及规划道路的限制,使建筑呈南北向带状分布,分为五大组团。C-13/02地块建筑围合山脉布置形成最大组团。该组团建筑被中间山体分为两条南北带状布置,建筑本着景观最大化原则,每栋建筑都旋转一定角度与道路相贴。东侧建

筑在山脚接城市道路形成小区主要出入口,并且享受山景及内部组团景观。西侧侧建筑布置在山腰上,通过高差与道路形成隔离,同时享受东面山景与西面水景。C-15-1/02地块建筑为次组团,建筑在台地上围绕公共绿地布置,空间开敞宽阔,景观面大,视线无遮挡,提升小区品质。C-10/02地块在基地西北角独立成为一组团。C-10/02,C-7-1/02地块在基地西面,建筑紧临李家沱老城区,直接享用基地内唯一一片水域与大片草坡,且户型都朝向景观面,充分的利用了天然资源。C-14-1/02组团在基地中的位置最靠近李家沱老城区,故以集中商业为主,争取最大化的商业价值。

2.1.5.2道路设计

(1)道路交通及技术标准

小区主干道7米宽,局部地块6米。C-13/02地块在其东北角和南面的城市主干道上设置两个车行主要出入口,东面与西面分别设置人行主要与次要出入口。C-15-1/02地块的东面的城市主干道上设置主要出入口,另外其小区内部道路在北面与C-13/02地块的内部道路连通,共紧急情况使用。C-10/02地块的内部道路分别连接其北面和南面的城市支道。C-7-1/02,C-8/02地块内部道路连通,分别连接其北面和南面的城市支道。C-14-1/02内建筑紧邻城市主干道布置。

小区组团道路尽量避免破坏组团内部的步行环境,故结合地形尽可能的将其与主要景观步行场地标高错开,并就近设计地下车库出入口,使组团内为庭院路,既满足紧急消防及日常搬运之用,又尽量做到人车分流。同时从消防角度考虑,将局部步行景观场地与车行在某一标高处相连接,使部分建筑的消防扑救面更长。

停车库以地下为主,地面为辅。

(2)竖向设计

该场地竖向设计中多采用台地,高、低挡墙,绿化护坡等方式,将场

地高差自然处理过渡。

2.1.5.3景观设计

小区内外景观资源优势均较为明显。

内部设计有贯穿南北的大尺度开敞共享空间,建筑依势线性布置,既联系紧密,又分区明确,互不干扰。同时摒弃“围剿式”的布局,而采用“渗透式”的布局方式,保证单元建筑环境的均好。

2.1.5.4建筑设计

(1)平面设计

小区的居住建筑为点式高层,有16F/-2F高层、18F/-2F高层、22F/-2F 高层、24F/1F高层、25F/-4F高层、26F/-2F高层、27F/-2F高层、31F/-2F 高层,住宅户型主要以小户型为主,大户型为辅。

小区商业建筑分为沿街商业与集中商业两种形式。1#、2#、3#、4#沿街商业为1F位于C-13/02地块东侧紧邻城市干道,5#、6#沿街商业为1F/-1F 位于C-7-1/02地块内靠近水面布置。1#集中商业为5F位于C-8/02地块,紧邻城市干道布置;2#、3#集中商业为5F位于C-14-1/02地块紧邻城市干道;4#集中商业为2F位于C-7-1/02地块内紧邻公共绿地。

小区的公共设施部分有两个3班幼儿园(分别位于高层建筑底层内),一个独立的6班幼儿园、2层的中央商业用房、公厕和垃圾收集站。

小区地下车库2、7、9、11区为地下一层,地下车库1、4、5、6、8、10区为地下两层,地下车库3区为地下三层。

小区建筑主要出入处均考虑无障碍设计。

(2)建筑群外界面的设计

小区内外景观资源优势突出,故规划设计本着“最大化利用景观,丰富天际线”的大原则。建筑高度沿基地东面主入口由18层向两边递增分别到28层和31层,既强调主入口又丰富整个小区的建筑层次。基地东南面

的建筑高度也是由入口慢慢向中心区域递增,使得整个地块的建筑天际轮廓高低错落,有较强的韵律感,从各个主要视点观看均有良好的界面效果。基地西面的建筑位置也是随等高线布置,错落有致,轻快活泼。

2.1.5.5给排水设计

(1)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DN200—DN300管道)接入本工程内,并在小区内形成环状管网。

(2)用水量标准:

①住宅:250L/人·d ;

②商业(员工及顾客):5 L/m2·d ;

③公共服务设施:50 L/人·d ;

④地下车库:2L/m2·次;

⑤绿化及浇洒道路用水量按2L/m2·d 计算;

⑥未预见用水量为最高日用水量的12%计算。

(3)生活用水量:

最高日用水量为 4411m3 /d ,

最大时用水量为590m3 /h 。

(4)给水系统:

由于本工程为高层建筑,在地下室分别设消防水池、生活水箱,拟在地下室机房设置给水加压设施。由加压泵、贮水箱组成。每组团设置各自的加压泵,城市水进入贮水箱后经变频加压设备加压至各单体用户。本工程市政给水管网能满足生活用水的压力时,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超过市政供水压力范围内的楼层则由变频加压设备供水,给水系统采用减压分区供水,供水分区压力控制在0.35Mpa-0.40 Mpa范围内。

(5)给水管材:

室内给水管道采用钢塑复合给水管道,热水管采用薄壁不锈钢管,室

外给水管道采用球墨给水铸铁管,消防管道采用热浸锌钢管。

(6)排水:

①排水量:本工程生活污水排水量为:3970m3 / d ;生活污水经管网收集,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周边道路上的市政污水干管,再排至城市污水处理厂。

②本工程生活污水及雨水采用分流制排放,分别设置污水及雨水管网。

③排水管材:室内排水管道采用高层建筑柔性排水铸铁管,法兰连接,室外排水管采用UPVC双壁波纹管。

(7).消防给水排水:

①消防水源同给水水源:消防用水量标准: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40L /S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30L/S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为30L/S。

②火灾延续时间:室内消火栓系统按3小时计算,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1小时计算,一次火灾所需水量为864 m3/次,本工程室外消火栓用水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

③系统设置:室外为低压制,设有三出口地上消火栓,室外消火栓布置间距在120M以内。在消防泵房附近分别设置消火栓、自动喷洒所用的消防水泵接合器,并在消防水泵接合器25-30M以内设有消火栓。城市水源供水至地下室消防水池后,再由消火栓泵及喷淋泵加压至消火栓系统及喷淋系统。各层公众明显部位布置消火栓,以使同层有二股水柱能同时到达。消火栓箱内配有SN65消火栓,25M衬胶龙带, 19水枪,DN25自救小龙带卷盘(20M),和消防泵启动按钮。在商场、地下车库、办公、住宅走道等公众部位均布置闭式喷头。

④柴油发电机房、变配电室设S型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

(8)节水节能措施:

①生活给水充分利用市政水压供应。

②在建筑物引入管等用水集中的地方及各用水点加设水表,做到有水有量。

③蹲便器采用脚踏式自闭冲洗阀蹲便器。

(9)环境保护:

①污水处理:

生活污水经调节、沉淀、消毒等处理后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BOD5:30mg/l CODcr:100mg/l SS:70mg/l PH=6.9 色度:60

②减震防噪:

a.控制给水支管的水流速度不超过1.0m/s,降低水流噪音。

B.全部污水经生化池处理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泄洪沟。

2.1.5.9电气工程设计

(1)供配电系统

①本工程用电变压器总装置容量约20000kVA,其中住宅变压器总装置容量约12500kVA;公建变压器总装置容量约7500kVA。拟由附近的城市变电站取得10KV电源,另设置自备柴油发电机组作为消防设备的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组容量约3000kVA。在地下层设置二座10KV开闭所,八座10/0.4KV变电所。

②10kV电源由小区规划道路引入。

③电所采用放射式向公建和各住宅楼供电,公建和各住宅楼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

④区内所有室外电力管线全部在地下敷设,保证小区内市容环境整洁,小区内道路照明、绿化照明、景观照明管线在人行道和绿化带下穿管埋设,主干道电力电缆在地下车库采用电缆桥架和电缆管敷设方式,本小区公建和住宅各单元及各户配电箱采用穿钢管引入敷设方式。

⑤宅采用一户一表计量方式,公建采用地下车库、变电所、配套公建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送审稿) 建设单位:重庆两江房地产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重庆德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008年9月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报批稿) 批准: 核定: 审查: 校核: 编写: 参加工作主要人员: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前言 重庆市巴南区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属重庆主城核心九区之一,东与涪陵、南川接壤,南与綦江相连,西与江津、九龙坡、大渡口毗邻,北与南岸、江北、渝北、长寿交界。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区位优势。 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位于巴南区李九路组团地块,东临渝南大道,南接红光大道,北侧为李九路,西面为李家沱正街。交通条件良好,区位优势明显。 工程所在地属低山-丘陵地貌区,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渝府发[1999]8号)、《重庆市水土流失公告》(2006年6月),项目区所在的巴南区属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其平均土壤侵蚀模数3366.84t/(km2·a)。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本工程需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008年8月,重庆两江房地产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承担《重庆曼哈顿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期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接受任务后,我单位收集了工程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及水土流失方面的基础资料,并对项目占地区及直接影响区内的水土流失现状作了详尽的调查工作。结合工程地区自然、社会环境现状与规划及工程建设特点,在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划分不同区域,分别进行水土流失预测,并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

某河道整治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精品

1.综合说明 1.1项目及项目概况 ****段整治工程位于双清区内白马大道与大兴路交汇处至高家坝河口止,全长8.166km,工程地理位置详见附图一。项目总占地面积为36.7hm2,计划共投资6148.64万元,由邵阳市宝庆科技工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根据工程设计,其主体工程规模如下: 1、新修防洪堤2条,其中红旗河左岸堤长8.166 km,右岸堤长8.166km,总堤长16.332km。 2、新建涵闸5处,其中红旗河左岸2处,红旗河右岸3处。 3、配置必要的管理设施及绿化设施。既配制防洪治涝指挥系统及决策支持系统,建立防汛、抢险、治涝、救灾组织,建设防洪工程体系的生物措施及维护设施。 工程建设中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是护堤修建前期的土方挖掘、堤岸两边保护圈的建设、弃土弃渣、取料场的开挖。 工程主要工程量:土方开挖348081.3m3,土方填筑638900.6m3,浆砌石17266.72m3,砼及预制块34174.49m3,钢筋20.36t。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为可研设计深度,设计水平年为工程完工后的第一年,即2011年。 水土流失监测主要分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两个阶段。建设期选择强降雨天雨后监测,共3次;运行期内,每年汛前、汛后及雨季各监测一次。

该河段贯穿双清区主城区,沿河部分地段地势低且宽阔,洪水风险大,洪水风险范围内,工业基地众多,财产集中,人口密度集度大。而目前该河段未设防,处于天然状态,无防洪排涝设施,城市抗洪能力不到10年一遇的标准,与邵阳市双清区主城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极不相适应,随着双清区新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与财富的不断增加,因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愈来愈大,给城镇居民的财产、生命、人居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作用。 通过对该河段的整治建设,修建完善的防洪设施,形成完整的防洪保护圈,抵挡外洪内侵。将大大提高主城区防洪标准,增强主城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为城区的生态环境、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 1.2 项目区水土保持“三区”划分 工程建设区域属典型的湘中红壤丘陵地貌,工程地质分区属邵阳软质基岩区,由上覆土层及下伏基岩所组成的低矮小山包多呈珠状展布,山丘形态多为园丘状,一般海拔高程在202-267 m间,相对切深30-50 m 。 工程区地处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中西部边缘与祁阳山字型构造前弧北翼复合部位。主要呈北东向构造形迹。主要褶皱有西北部背斜岩层,东南部短彼桥向斜。三条区域性大断层呈北东向斜穿区内。分别为侯公塘-杨家垄,龙须塘-杨柳桥,陶家冲-北溪头断层。新构造运动表现以大面积的缓慢上升为主。其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 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表现为面蚀、沟蚀、崩岗等形式,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1999]51号),项目所在地双清区属湘中红壤丘陵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根据《开发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docx

新世界中心﹒ A 区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新世界房地产开发 2016 年3月2日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一、概况: 新世界中心 A 区建设项目位于爱民道北建设路西,总建筑面积 为 162725.63 ㎡,地上 26 层、地下 3 层。 该工程开始,我们按照水土保持建设原则,进行了工程水土保 持的相关工作:首先,请市禹达勘测设计做了水土保持方案,并报 水利局进行了审批,批文号为“水保方案乙冀字第042 号”;其次,我公司按照水土保持方案及其批复的相关容进行了水保设施的施工 与建设管理工作。在项目完成后,公司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了相应 的检查,初步验收达到了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 二、工程建设期间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 1、组织领导、规章制度建设、监督管理情况: 1-1、组织领导架构: 我项目对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视,由我司工程副总监亲自带队, 与监理、总包及各分包主要管理人员组建了专门的工作小组,贯彻执行已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所列项。 1-2、规章制度建设 (1)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规 1)《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2010 年 12 月 25 日修订); 2)《中华人民国水法》(2002 年 8 月 29 日); 3)《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1989 年 12 月 26 日);

4)《中华人民国防洪法》(1997 年 8 月 29 日); 5)《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120号); 6)《中华人民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3 号);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 号); 8)《省实施〈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5 年 11月18 日, 2004 年 6 月 26 日修改)。 9)《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2002 年水利部令第 16 号公布, 2005 年水利部令第24 号修改); 10)《水利部关于修改或废止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性文件的决定》(水利部 11)《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管理办法》(2011 年水利部令第 45 号) 12)《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国发[1993]5号); 13)《关于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通知》(水利部,水保[1998]483 号); 1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水保[1994]513 号); 15)《水利部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 通知》(水保[2003]89号); 16)《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大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 查工作的通知》(办水保[2004]97 号); (2)技术规与标准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GB50433-2008); 2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GB/T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综合说明应简要说明下列内容: 1、主体工程及立项的概况。 2、项目所在地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 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4、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 5、水土流失预测结果,主要包括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建设期水土流失总量及新增量、水土流失重点区段及时段。 6、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主要工程量。 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8、主要结论与建议。 9、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方案编制总则应包括下列内容: 1、水土保持方案的目的和意义。 2、明确方案编制的依据,包括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规范与标准、相关资料等。 3、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即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规定,该标准为最低标准,执行中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说明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 4、论述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 5、说明方案编制的原则。

6、确定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 项目概况应说明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组成及总体布置、施工组织、工程占地、土石方量工程投资、进度安排、拆迁与安置等情况。若有与其它项目的依托关系应予说明。 项目区概况应说明项目所在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土地利用情况,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情况,项目所在地的国家级、省级和县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区域内生态建设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可借鉴的经验。 主体工程分析与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选址的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 2、主体工程方案比选及评价。 3、主体工程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的分析与评价。 4、主体工程土石方平衡、弃土(石、碴)场、取料场的布置、施工方法与工艺等评价。 5、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6、工程建设与生产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 7、结论性意见、要求与建议。 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占地,要分行政区划(以县为单位,线型项目也可以地、市为单位)列表说明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 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确定的依据。 3、防治责任范围结果,用文、表、图说明项目建设区、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日期:2008-04-10] 来源:水保监督站作者:水保监督站[字体:大中小] 开发建设项目及开垦荒地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内容及格式样本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一、综合说明 综合说明应简要说明下列内容: 1、主体工程及立项的概况。 2、项目所在地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 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4、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 5、水土流失预测结果,主要包括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建设期水土流失总量及新增量、水土流失重点区段及时段。 6、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主要工程量。 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8、主要结论与建议。 9、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 方案编制总则应包括下列内容: 1、水土保持方案的目的和意义。 2、明确方案编制的依据,包括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规范与标准、相关资料等。

3、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即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规定,该标准为最低标准,执行中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说明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 4、论述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 5、说明方案编制的原则。 6、确定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 三、项目概况 项目概况应说明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组成及总体布臵、施工组织、工程占地、土石方量工程投资、进度安排、拆迁与安臵等情况。若有与其它项目的依托关系应予说明。 四、建设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概况应说明项目所在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土地利用情况,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情况,项目所在地的国家级、省级和县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区域内生态建设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可借鉴的经验。 五、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主体工程分析与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选址的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 2、主体工程方案比选及评价。 3、主体工程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的分析与评价。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目录 1 总则 (1) 1.1 编制目的和意义 (1) 1.2 编制依据 (1) 2 综合说明 (3) 2.1 选矿厂生产概况 (3) 2.2 厂区环境概况 (4) 2.3 项目所在区域水土流失现状 (7) 3 厂区水土流失预测 (8) 3.1 预测时段 (8) 3.2 预测内容和方法 (8) 3.3 综合分析 (9)

4 水土保持方案……………………………………………… 10 4.1 方案编制的原则和目标…………………………………… 10 4.2 防治责任范围及方案设计的深度………………………… 11 4.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总体布局…………………………… 12 4.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设计…………………………………… 12 4.5 工程治理措施……………………………………………… 14 4.6 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安排……………………………… 17 4.7 水土流失监测 (18) 4.8 尾矿库管理 (19) 5 投资概算表及效益分析 (20) 5.1 投资概算 (20) 5.2 工程概算 (21) 5.3 效益分析 (21)

6 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 (29) 6.1 组织领导和管理措施 (29) 6.2 技术保证措施 (29) 6.3 资金来源和管理使用方法 (29) 附:(1)**地理位置及河流水系示意图 (2)**尾矿坝设计委托书 (3)**新特贸易有限公司**分厂用地协议 (4)**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审查意见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和意义 **市**主要是从原矿石中提炼起铁矿、铅锌矿等,选矿厂在选矿过程中会产生了矿碴,新建厂房、修建公路等亦会新增水土流失。为明确工程水土保持责任范围,预测责任范围内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与危害,提出切实可行的工程、植物防治措施,对责任范围内全面治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特编制本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 3、《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号文); 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 1995年第5号令); 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保[1994]513号文); 6、《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1999年第 12号令);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 8、《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5年1 月13日);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专家评审意见

福鼎市八尺门互通至杨岐码头交通战备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专家评审意见 2009年8月28日,受宁德市水利局的委托,宁德市水土保持监督站在福鼎市主持召开《福鼎市八尺门互通至杨岐码头交通战备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以下简称报告书)技术审查会。参加会议的有宁德市水利局、福鼎市水利局、福鼎市水保监督站、福鼎市环沙埕港公路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建设单位)、宁德市交通工程勘察设计院(主体工程设计单位)、宁德市绿洲水保生态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方案编制单位)等单位的代表和专家共17人。会议成立了专家组,名单附后。 与会专家和代表考察了项目现场,听取了建设单位关于项目工作进展情况说明和主体设计单位关于项目情况的介绍,编制单位就方案编制内容进行了汇报,经质询、讨论和评审,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和有关规定,专家组提出评审意见如下: 一、福鼎市八尺门互通至杨岐码头交通战备公路建设项目起点位于八尺门互通附近的县道X977上(接已建成的二级路),起点桩号K0+000,终点至龙安开发区接上开发区街道,终点桩号K26+146,路线全长26.146公里。沿线主要控制点有:八尺门互通、洋门里垭口、洋中、沿井里垭口、巽城、暗井、石塘

造船厂、牛栏屿造船厂、西澳村、杨岐码头。全线新建桥梁4座,利用旧桥1座,新建涵洞71道,平面交叉8处。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车速40km/h,全线路基宽10m,采用全幅失水泥混泥土路面结构。项目建设主要由公路工程、弃渣场、临时堆土场等组成。工程总占地面积95.19hm2,土石方开挖总量149.96万m3,填方量111.11万m3,总投资15114.35万元,总工期26个月。 二、方案编制基本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基本达到可行性研究阶段深度。根据项目区特点,本工程执行水土流失防治二级标准。方案设计水平年为2011年合理。防治分区基本合理。预测方法基本可行。水土保持监测内容正确,方案基本可行。 三、报告书需补充完善如下内容: (一)项目概况: 补充说明本项目利用原有道路情况。 (二)项目区概况: 重新复核项目区社会经济、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现状等相关资料。 (三)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1、应对主体工程整体线路方案进行比选分析和评价; 2、从水土保持角度,进一步细化项目制约性因素分析; 3、补充完善弃渣场和临时堆土场分布的合理性。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基本格式

开发建设项目及开垦荒地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内容及格式样本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一、综合说明 综合说明应简要说明下列内容: 1、主体工程及立项的概况。 2、项目所在地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 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4、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 5、水土流失预测结果,主要包括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建设期水土流失总量及新增量、水土流失重点区段及时段。 6、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主要工程量。 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8、主要结论与建议。

9、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 方案编制总则应包括下列内容: 1、水土保持方案的目的和意义。 2、明确方案编制的依据,包括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规范与标准、相关资料等。 3、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即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规定,该标准为最低标准,执行中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说明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 4、论述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 5、说明方案编制的原则。 6、确定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 三、项目概况 项目概况应说明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组成及总体布置、施工组织、工程占地、土石方量工程投资、进度安排、拆迁与安置等情况。若有与其它项目的依托关系应予说明。 四、建设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概况应说明项目所在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土地利用情况,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情况,项目所在地的国家级、省

级和县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区域内生态建设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可借鉴的经验。 五、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主体工程分析与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选址的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 2、主体工程方案比选及评价。 3、主体工程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的分析与评价。 4、主体工程土石方平衡、弃土(石、碴)场、取料场的布置、施工方法与工艺等评价。 5、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6、工程建设与生产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 7、结论性意见、要求与建议。 六、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占地,要分行政区划(以县为单位,线型项目也可以地、市为单位)列表说明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 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确定的依据。 3、防治责任范围结果,用文、表、图说明项目建设区、直接影响区的范围、面积等情况。 4、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结果。 七、水土流失预测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xxxxxxxxxx工程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报批稿) 建设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公司 编制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2014年9月

xxxxxxxxxx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报批稿) 责任表 批准:xxxx 水土保持岗培甲级证水字第xx号核定:xxxx 水土保持岗培甲级证水字第xx号审查:xxxx 水土保持岗培甲级证水字第xx号项目负责人:xxxx 水土保持岗培甲级证水字第xx号校核:xxxx 水土保持岗培甲级证水字第xx号编写:xxxx 水土保持岗培甲级证水字第xx号 二O一四年九月

xxxx工程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修改内容索引

目录 1 综合说明 (1) 1.1项目建设必要性 (1) 1.2项目概况、方案设计深度及设计水平年 (1) 1.3区域“三区”划分情况、防治标准执行等级 (3) 1.4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3) 1.5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 (3) 1.6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3) 1.7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及工程量 (4) 1.8水土保持监测 (5) 1.9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5) 1.10结论与建议 (6) 2 方案编制总则 (9) 2.1方案编制的目的与意义 (9) 2.2编制依据 (9) 2.3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12) 2.4指导思想 (12) 2.5编制原则 (13) 2.6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 (14) 3 项目概况 (15) 3.1项目基本情况 (15) 3.2工程总体布局 (15) 3.3工程防洪防涝 (22) 3.4工程占地 (22) 3.5工程拆迁安置 (25) 3.6土石方平衡 (25) 3.7施工工艺与施工组织 (29) 3.8工程投资 (34) 3.9施工进度 (34) 4 项目区概况 (36) 4.1项目区自然概况 (36) 4.2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 (38) 4.3项目区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 (39) 4.4本项目可以借鉴的水土保持治理经验 (40) 5 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42) 5.1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 (42) 5.2主体工程方案比选分析与评价 (46) 5.3工程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分析 (46) 5.4施工组织设计的分析与评价 (47) 5.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48) 5.6水土保持工程界定 (50)

江西省某一级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1 前言 xx省xx市上乐线xx段一级公路是xx省重点公路建设项目,是320国道与206国道以及xx高速公路与xx高速公路的重要连系线。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开发中西部地区的战略决策和《xx省干线公路网规划(199l~2020年)》的基本要求,对完善xx省交通网络体系,缓解省道317线的交通紧张状况,改善xx市到上饶市的交通条件,加快xx市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步伐,加强xx市与上饶市及周围各县市区域间的横向联系,改善沿线投资环境,促进沿线的经济发展,开发沿线的旅游资源,形成区域旅游经济圈,都将起到重大的作用。 本项目路线起点位于xx市206国道xx大连路与金源路交叉口,起点桩号K0+000,途经xx市金鹅山、浯口镇、临港镇古田、高家镇桐林街、官庄、洪岩镇吴家村,终于省道317线xx市与德兴市香屯街镇交界处,终点桩号K36+440;路线全长36.440km,全部位于xx市境内。项目建设占用土地总面积170.54hm2(其中征用土地125.80hm2,租用土地34.21hm2,原有土地管辖范围10.53hm2);拆迁建筑物1.05万m2,拆迁电力、电讯线15.45km;路基土石方214.33万m3(其中土方178.61万m3,石方35.72万m3),水泥砼路面715.26千m2;大桥105.04m/1座,中小桥313.520m/7座,跨铁路桥250.080m/2座,涵洞138道,挂线5.000km,平面交叉8处,管理服务设施1处。项目建设总投资估算30702.52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842.55万元。计划于2004年1月开

工建设,2005年12月底建成通车,总工期24个月。 本项目地处我国南方红壤侵蚀区,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路线穿越区域属于平原微丘区,地貌类型以岗地、平原为主。根据xx 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本项目沿线经过的xx市为xx省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对原地貌、土地和植被造成较大面积的扰动和破坏,很有必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否则,将有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不仅会影响到公路本身的运行安全,而且会对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和景德镇市花园城市建设和xx市经济建设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和《xx省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及落实“三同时”制度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的有关规定,xx市上乐线公路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委托我所编制《xx省xx市上乐线xx段一级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接受委托后,我所迅速成立项目组,项目组以《xx省xx市上乐线xx段一级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xx省xx市上乐线xx段一级公路工程有关初步设计资料为依据,紧密结合项目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工程项目建设特点,在对工程建设现场进行勘察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xx省xx 市上乐线xx段一级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廊坊新世界中心﹒A区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廊坊新世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016年3月2日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一、概况: 廊坊新世界中心A区建设项目位于爱民道北建设路西,总建筑面积为162725.63㎡,地上26层、地下3层。 该工程开始,我们按照水土保持建设原则,进行了工程水土保持的相关工作:首先,请廊坊市禹达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做了水土保持方案,并报水利局进行了审批,批文号为“水保方案乙冀字第042号”;其次,我公司按照水土保持方案及其批复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水保设施的施工与建设管理工作。在项目完成后,公司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了相应的检查,初步验收达到了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 二、工程建设期间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 1、组织领导、规章制度建设、监督管理情况: 1-1、组织领导架构: 我项目对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视,由我司工程副总监亲自带队,与监理、总包及各分包主要管理人员组建了专门的工作小组,贯彻执行已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所列项。 1-2、规章制度建设 (1)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120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号);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8)《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5年11月18日,2004年6月26日修改)。 9)《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2002年水利部令第16号公布,2005年水利部令第24号修改); 10)《水利部关于修改或废止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范性文件的决定》(水利部 11)《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管理办法》(2011年水利部令第45号) 12)《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国发[1993]5号); 13)《关于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通知》(水利部,水保[1998]483号); 1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水保[1994]513号); 15)《水利部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保[2003]89号); 16)《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大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办水保[2004]97号);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主要内容精品

【关键字】地理、设计、方案、建议、意见、情况、方法、条件、前提、文件、会议、效益、监测、运行、地方、平衡、加大、执行、召开、保持、统一、建设、制定、提出、研究、措施、特点、位置、思想、成果、基础、需要、环境、工程、项目、资源、重点、体系、办法、标准、增量、水平、主体、指导思想、总体布局、任务、关系、分析、借鉴、制约、满足、规划、开展、管理、监督、指导、分工、完善、方向、保障、协调、实施、规范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日期:2008-04-10] 来源:水保监督站作者:水保监督站[字体:大中小] 开发建设项目及开垦荒地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内容及格式样本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一、综合说明 综合说明应简要说明下列内容: 1、主体工程及立项的概况。 2、项目所在地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 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4、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 5、水土流失预测结果,主要包括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建设期水土流失总量及新增量、水土流失重点区段及时段。 6、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主要工程量。 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8、主要结论与建议。

9、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 方案编制总则应包括下列内容: 1、水土保持方案的目的和意义。 2、明确方案编制的依据,包括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规范与标准、相关资料等。 3、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即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规定,该标准为最低标准,执行中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说明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 4、论述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 5、说明方案编制的原则。 6、确定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 三、项目概况 项目概况应说明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组成及总体布置、施工组织、工程占地、土石方量工程投资、进度安排、拆迁与安置等情况。若有与其它项目的依托关系应予说明。 四、建设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概况应说明项目所在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土地利用情况,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情况,项目所在地的国家级、省级和县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区域内生态建设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可借鉴的经验。

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报告书

xx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送审稿)

目录 1综合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功能分析与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主要工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 水土保持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 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8 结论与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2方案编制总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方案编制的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编制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 错误!未定义书签。3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工程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项目功能及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项目区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项目总体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 目录

1 总则 (1) 1.1 编制目的和意义 (1) 1.2 编制依据 (1) 2 综合说明 (3) 2.1 选矿厂生产概况 (3) 2.2 厂区环境概况 (4) 2.3 项目所在区域水土流失现状 (7) 3 厂区水土流失预测 (8) 3.1 预测时段 (8) 3.2 预测内容和方法 (8) 3.3 综合分析 (9) 4 水土保持方案 (10) 4.1 方案编制的原则和目标 (10) 4.2 防治责任范围及方案设计的深度 (11) 4.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总体布局 (12) 4.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设计 (12) 4.5 工程治理措施 (14) 4.6 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安排 (17) 4.7 水土流失监测 (18)

4.8 尾矿库管理 (19) 5 投资概算表及效益分析 (20) 5.1 投资概算 (20) 5.2 工程概算 (21) 5.3 效益分析 (21) 6 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 (29) 6.1 组织领导和管理措施 (29) 6.2 技术保证措施 (29) 6.3 资金来源和管理使用方法 (29) 附:(1)**地理位置及河流水系示意图 (2)**尾矿坝设计委托书 (3)**新特贸易有限公司黄洋分厂用地协议 (4)**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审查意见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和意义 **市**主要是从原矿石中提炼起铁矿、铅锌矿等,选矿厂在选矿过程中会产生了矿碴,新建厂房、修建公路等亦会新增水土流失。为明确工程水土保持责任范围,预测责任范围内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与危害,提出切实可行的工程、植物防治措施,对责任范围内全面治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特编制本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 3、《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号文); 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 1995年第5号令); 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保[1994]513号文); 6、《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1999年第 12号令);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 8、《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5 年1月13日); 9、福建省物价委员会、福建省财政厅《关于水土保持补偿费标

水土保持报告审查要点

水土保持报告书审查要点 以水利部颁发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为依据,针对近几年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审查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如下技术审查要点。 1、前言 (1)属增加章节,简要说明工程概况,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前期工作进展、方案编制和报审过程。 (2)阐述本项目区的地形地貌(如山区、丘陵区、风沙区、平原区等),所属省级人民政府划分的水土保持三区(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按即将颁发的标准分为I、Ⅱ、Ⅲ级)。 2、方案编制总则 (1)编制依据应分层次 ①法律法规一增加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无直接关系的法律法规可不列。 ②部委规章一增加《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2号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规定》(即将颁发)。 ③规范性文件一增加国务院《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公告》。

④规范标准一增加水土保持制图标准、监测规范、投资概算。 ⑤技术文件一大纲及评审意见、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文件、地方水土保持规划。 ⑥技术资料一项目可研报告、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等资料。 (2)水土保持相关规定均应执行 如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按财政部、国家计委财综[2002]25号文的规定执行,纳入了全国性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但水利水电工程的淹没范围不能简单地用面积计费。 (3)方案编制深度 ①总体深度要求 按可行性研究深度把关。因行业间有差异,工作深度不同,审查时应区别对待。 ②补报方案深度工程项目已开工建设、主体工程设计已达到初步设计深度的,方案可达到初设深度,审查时可适当增加深度要求,但方案审查不能代替设计审查。 ③同一项目的不同部分设计深度不同 如项目涉及移民安置(迁建)区和专项设施(公路等)改(迁)建的,如可研阶段尚未具体落实,方案中提出水土保持要求,明确由地方政府在移民等相应规划中落实方案、检查、验收(建议另行向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如果落实,深度应加深,一并纳入水土保持方案。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送审稿) ×××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 1 总则........................................................................1 1.1 编制目的和意义...................................................... 1 1.2 编制依据............................................................... 1 2 综合说明..................................................................3 2.1 选矿厂生产概况...................................................... 3 2.2 厂区环境概况......................................................... 4 2.3 项目所在区域水土流失现状....................................... 7 3 厂区水土流失预测......................................................8 3.1 预测时段............................................................... 8 3.2 预测内容和方法...................................................... 8 3.3 综合分析............................................................... 9 4 水土保持方案...... ................................................ 10 4.1 方案编制的原则和目标.......................................... 10 4.2 防治责任范围及方案设计的深度.............................. 11 4.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总体布局................................. 12 4.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设计.......................................... 12 4.5 工程治理措施...................................................... 14 4.6 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安排 (17) 4.7 水土流失监测……………………………………………… 18 4.8 尾矿库管理………………………………………………… 19 5 投资概算表及效益分

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河责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

1 方案编制总则 1.1 简介 在建某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某高速)是A至B国道主干线的组成部分,东起某庄(C至D高速公路终点),西至E西部某县与F市交界处附近的城村,建设里程136.2km,工程总投资41.33亿元。该工程于1998年1月开工,预计2001年全线通车。某高速属于国家限期完成的重点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建成某高速,对加速国家公路网的建设,促进河南及A市、某峡两市乃至西北各省的经济发展,缓解A市至某峡间现有公路运输紧张状况,适应今后国民经济发展对运输能力的需求,并承担铁路的短途运量,发挥运输综合效益,都是十分必要的。 某高速位于河南省西部山岭重丘区,沿线岩土类型较多,沟谷发育,地形地貌十分复杂。作为一种线型工程,某高速在其建设过程中,无论填方或挖方路段都将破坏原地表植被,其扰动、破坏地面的类型较多。某高速全线136.2km,无一处隧道工程,穿越山岭均采用劈山开路,最大挖方深度达35m。与其它公路工程相比,某高速的弃土、弃石方量相对更大。这些弃土、弃石由于受地形及运输条件的限制,很多就近弃于附近的沟岔内、山坡上,有的甚至顺河倾倒。这些松散的废弃物,孔隙大、结构疏松,遇到洪水将极易产生水土流失,淤塞河道,影响行洪,直接威胁着附近的陇海铁路、310国道甚至某高速自身的安全,威胁沿线

城镇、村庄的安全,影响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及生活。因此,尽快编制某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迅速对沿线的弃土、弃石场采取防护措施,恢复由于高速公路建设而破坏的土壤植被,不仅是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减少水土流失,同时也是为了保障沿线铁路、公路、村庄、城镇的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1995年5号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 (4)《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 (5)《河南省水土保持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6)《土地管理法》; (7)《公路法》。 1.2.2 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提供的某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 1.2.3 某高速水土保持编制单位“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的《某高速水土保持方案大纲》及水利部对大纲的审查意见。 1.2.4 某高速水土保持编制单位“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与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字体:大中[日期:2008-04-10] 来源:水保监督站作者:水保监督站 小] 开发建设项目及开垦荒地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内容及格式样本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一、综合说明 综合说明应简要说明下列内容: 1、主体工程及立项的概况。 2、项目所在地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 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4、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 5、水土流失预测结果,主要包括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建设期水土流失总量及新增量、水土流失重点区段及时段。 6、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主要工程量。 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8、主要结论与建议。 9、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 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

方案编制总则应包括下列内容: 1、水土保持方案的目的和意义。 2、明确方案编制的依据,包括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规范与标准、相关资料等。 3、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即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规定,该标准为最低标准,执行中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说明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执行标准。 4、论述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 5、说明方案编制的原则。 6、确定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 三、项目概况 项目概况应说明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组成及总体布置、施工组织、工程占地、土石方量工程投资、进度安排、拆迁与安置等情况。若有与其它项目的依托关系应予说明。 四、建设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概况应说明项目所在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土地利用情况,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情况,项目所在地的国家级、省级和县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区域内生态建设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可借鉴的经验。 五、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