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XX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XX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1.1 编制目的 (2)

1.2 适用范围 (2)

1.3 指导思想 (2)

第二章规划编制要求 (2)

2.1 村庄规划类型 (2)

2.2 村庄规划编制单元 (3)

2.3 规划原则 (3)

2.4 规划依据 (3)

2.5 规划期限 (4)

2.6 公众参与 (4)

第三章村庄规划编制主要内容 (4)

3.1 分类指导 (4)

3.2 主要规划内容 (5)

第四章技术要点 (7)

4.1 村庄用地分类 (7)

4.2 空间管制规划 (8)

4.3 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8)

4.4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8)

4.5 基础设施规划 (9)

4.6 综合整治规划 (10)

4.7 村民建房规划 (11)

4.8 近期建设规划 (11)

第五章成果要求 (11)

5.1 成果要求 (11)

5.2 保护类村庄规划成果要求 (11)

5.3 改善类村庄规划成果要求 (12)

5.4 简易类村庄规划成果要求 (12)

5.5 建房说明书成果要求 (12)

5.6 图纸要求 (12)

第六章附则 (13)

第一章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科学指导我省村庄规划编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XX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1.2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范围内(不含城市、县城、镇、乡规划建设用地范围)的村庄规划编制。

1.3指导思想

本导则遵循“分类指导、便于操作”的指导思想,达到提升村庄规划实效性的目的。

第二章规划编制要求

2.1村庄规划类型

根据村庄对规划的需求,将村庄规划分为保护类村庄规划、改善类村庄规划、简易类村庄规划、建房说明书。

2.1.1 保护类村庄规划。主要指中国和省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根据国家和省相关规范要求,编制的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2.1.2 改善类村庄规划:主要指中心村和国家、省相关试点示范村编制的村庄规划。规划包括村庄产业发展、综合整治、建设用地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安排、村民建房等内容。其中,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美丽宜居村庄、美丽乡村等对规划有空间要求的试点示范村,还应按要求增加相关规划内容。

2.1.3 建房说明书:主要指村庄建设活动量较少的村,只需编制引导和规范村民建房的简要说明。

2.1.4 简易类村庄规划: 主要指上述3种情况以外的村,根据规划需要编

制的较简单的村庄规划。规划主要包括建设用地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安排、村民建房等内容。

2.2村庄规划编制单元

村庄规划原则上以建制村为单元进行编制。关联度较高的多个建制村可考虑联合编制。

2.3规划原则

2.3.1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上层次规划要求,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需求为导向,对不同类型的村庄区别对待,分类编制规划,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

2.3.2 保护耕地,节约用地。村庄规划应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非耕地进行建设用地布局。鼓励村民集聚建房,促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2.3.3 保护文化,注重特色。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延续传统特色,尊重本土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

2.3.4 以人为本,尊重民意。引导村民主动参与村庄规划编制,使村庄规划符合村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

2.3.5 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村庄规划应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衔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统筹部署,重点解决农村房屋改造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近期建设的规划依据问题。

2.4规划依据

2.4.1 有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

2.4.2 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建规[2012]195号);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建村[2013]130号);

《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013]188号);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建村[2014]98号);

《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技术导则》(国土资厅发[2017]26号)

2.4.3 其他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

2.4.4 城市(县城)总体规划、镇(乡)域村镇布局规划;

2.4.5 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

2.5规划期限

村庄规划期限一般为十年。本轮村庄规划期末至2030年。近期规划一般为3-5年。

2.6公众参与

规划编制各环节要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座谈会、村民会议等形式开展前期调研工作,多渠道和多方式引导村民参与。规划报送审批前,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经批准的村庄规划应遵循公开、便民的原则,选择在村委会、公共活动空间等区域予以公布。

第三章村庄规划编制主要内容

3.1分类指导

村庄规划内容分为必要性内容与扩展性内容,必要性内容是相应村庄规划必须包含的内容,扩展性内容是相应村庄规划可结合当地实际选择的内容。

表3-1 村庄规划内容一览表

3.2主要规划内容

3. 2.1发展目标与规模。依据上层次规划,结合村庄现状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近远期村庄发展目标,明确村庄定位,科学预测村庄人口规模与建设用地规模。

3. 2.2产业发展规划。根据村庄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策略,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合理安排村域各类产业用地。

3. 2.3空间管制规划。落实上层次规划,衔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文物保护等要求划定禁止建设区。

3. 2.4建设用地布局规划。对村民住宅用地、公共服务用地、产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进行合理布局,明确各类建设用地的边界与规模。通过用地适宜性评价,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划定村民可新建房区,并提出集中居民点建设、整治的方案与措施。

3. 2.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落实各部门的相关要求,规划应合理布局公共管理、文体、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农业生产服务等设施,以及运动、休闲、社交活动等公共场所,并明确各类设施的位置、规模。

3. 2.6基础设施规划

3. 2.6.1 道路交通规划:优化道路系统,明确村庄道路等级、道路红线宽度、两厢退让距离。有实际需求的村庄,应增加停车场、公交站点等交通设施的布局规划。

3. 2.6.2安全供水工程规划:确定供水方式、供水水源、供水规模及各类集中供水设施的布局。

3. 2.6.3污水处理工程规划:确定污水收集及处理方式;明确污水处理设施及入河排污口的布局。

3. 2.6.4电力与通信设施规划:确定供电电源,对电力设施、通信设施进行布局。

3. 2.6.5生活垃圾治理工程规划:确定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具体措施、治理模式、垃圾收集方式及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的布局。

3. 2.6.6安全与防灾减灾规划:提出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划定村域洪涝、地质灾害等灾害易发区的范围,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靠近城区、镇区的村庄可依托城区、镇区消防队,其它村庄建立义务消防队,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组织扑救初起火灾。应结合村庄供水管网布置消火栓,有条件的地区可因地制宜地利用天然水体作为消防水源。村庄应按规范设置消防通道,文保单位、主要建筑物、公共场所按规范要求配备消防设施。

3. 2.7综合整治规划

综合整治规划应对村民基本生活条件、村庄公共环境和配套设施、村庄风貌提升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有整治需求的居民点,应编制居民点综合整治方案。

3. 2.8村民建房规划

确定农村新建建筑的选址、退让、高度、面积等控制性内容,对建筑风格、色彩提出建设指引,提供标准户型设计。对村庄危房进行详细摸底。

3. 2.9专项规划

根据村庄实际需要,可增加其他专项规划编制内容。

3. 2.10近期建设规划

根据近期发展目标,明确村庄近期3-5年内建设项目。

第四章技术要点

4.1村庄用地分类

参照《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建村〔2014〕98号),并对指南中“V1村民住宅用地”、“E2农林用地”的类别名称和内容进行调整优化。将村民住宅用地划分为“原住宅用地”、“新增住宅用地”两类,将农林用地划分为“设施农用地”、“农用道路”、“耕地”、“林地”、“其他农林”用地五类。

表4-1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和代码

4.2 空间管制规划

4.2.1衔接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划定禁止建设区。

4.2.2禁止建设区应包含基本农田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一级保护区,自然灾害频发区及生存环境恶劣等不适宜居住的区域。

4.2.3禁止建设区内的居民点应逐步引导搬迁。

4.2.4 保护类、改善类村庄规划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划定限制建设区,提出限制建设的措施和目标。

4.3 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4.3.1 建设用地选择

建设用地选择必须进行适宜性评价。充分利用现状建设用地,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实现土地资源整合。

4.3.2居民点布局

结合地形地貌、道路网络、村组单元及村庄发展趋势,进行居民点布局,居民点布局应便于村民生产生活。

4.4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4.4.1 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公共服务设施宜集中布置在位置适中、内外联系方便、服务半径合理的地段。使用功能相容的设施,应集中布置,复合使用。

4.4.2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应符合村庄的实际需求,并符合相关部门的规定。设施配置可参照表4-2执行。

表4-2 村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一览表

4.5 基础设施规划

4. 5.1区域性基础设施

区域性的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等各项基础设施按上层次规划或专项规划要求进行落实。

4. 5.2道路交通规划

根据村庄产业发展及村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合理衔接对外交通,优化村庄内部道路系统。村庄应考虑配置农用车辆和大型农机具停放场所。

村庄道路应充分利用现有路基,对其进行提质改造。村庄道路宽度不宜低于4.5米,断面设计中道路两侧应设不小于0.5米的路肩,改建道路路基宽度无法满足上述规定时,应增设错车道,相邻距离不宜大于300米。

4. 5.3安全供水工程规划

村庄安全供水工程规划应与县(市)级农村安全饮水规划相衔接。村庄规划水源水质应符合现行饮用水卫生标准。供水方式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类,采用集中式供水方式的村庄应合理确定其供水方式、供水水源、供水规模及各类集中供水设施布局。村庄综合用水量指标选取:近期为100—150升/人?日;远期为150—250升/人?日。

4. 5.4污水处理工程规划

村庄污水收集与处理遵循就近原则,靠近城区、镇区的村庄生活污水宜优先纳入集中处理系统。难以纳入集中污水处理系统的村庄,优先采取生态处理方式。

4. 5.5生活垃圾治理规划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分为“城乡一体化治理模式”、“乡镇集中治理模式”和“偏远村庄分散治理模式”,各村应根据当地交通条件、经济能力及环境要求进行选择。根据治理模式的不同,确定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具体措施、垃圾收集方式及垃圾处理设施布局。

4. 5.6村庄安全与防灾减灾规划

村庄应根据所处的地理环境,综合考虑各类灾害的影响,落实相应的专项规划,对消防、防洪排涝、地质灾害等提出规划要求与措施。

4.6 综合整治规划

综合整治规划可根据村庄实际需要,在农房改造、道路交通设施、环境卫生、村庄风貌等方面提出具体整治措施。

农房改造:提出对现有农房及庭院的整治措施。

道路交通设施:提出对现有道路宽度、材质、照明、交通标志标线等的整治措施。

环境卫生整治:提出对露天粪坑、破败空心房及现有坑塘水体的整治要求和利用措施。

村庄风貌整治:提出村庄环境绿化美化措施及村口、公共活动空间、主要街巷等重要节点的景观整治方案。

4.7 村民建房规划

严格控制宅基地占地面积标准。宅基地占用耕地的每户面积不得超过130平方米,占用荒山荒坡的每户不得超过210平方米,占用其它地类的每户不得超过180平方米。

标准户型设计应体现地域特色,可在当地村民住宅标准设计图集中选取。

新建房屋退让距离应符合铁路、高压走廊、国道、省道、县道、乡道规定的标准。建筑高度应与周边环境协调,层数一般不超过三层。在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等保护范围内的村庄应当符合相关规划要求。

精准核实存量危房,制定村危房改造项目表。

4.8 近期建设规划

确定近期建设项目,并制定近期建设项目表。有条件的村庄可以制定近期建设项目书,明确近期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投资规模、实施时间等。

第五章成果要求

5.1 成果要求

村庄规划成果应重点突出、用词规范、清晰易懂,成果内容一般应达到本《导则》规定要求,根据实际需求可增加相应图件。

地形图比例尺一般为1:2000,村庄可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加大集中居民点比例尺、采用航拍图等方式。

5.2 保护类村庄规划成果要求

保护类规划成果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建规[2012]195号)、《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建村[2013]130号)相关要求提供。

5.3 改善类村庄规划成果要求

5. 3.1改善类村庄规划成果主要包括一书、三图和附件。

5. 3.2规划说明书:对村庄现状、村庄发展目标与规模、产业发展、空间管制、建设用地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综合整治、村民建房、近期建设等各项规划内容进行说明解释。国家和省对规划有空间要求的试点示范村,应按要求增加相关规划内容。

5.3.3主要图纸包括综合现状图、综合规划图、综合整治规划图。

5.3.4附件。应包括村民意见及采纳情况、会议纪要及回复,可包含基础资料汇编、专题研究等。

5. 3.5应提供3-4套住宅设计方案(可在当地村民住宅标准设计图集中选用)。

5.4简易类村庄规划成果要求

5. 4.1简易类村庄规划成果为一书、两图。

5.4.2规划说明书:包括对空间管制、建设用地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村民建房、近期建设等内容进行简要说明。

5.4.3图纸为综合现状图、综合规划图。

5.4.4应提供2-3套住宅设计方案(可在当地村民住宅标准设计图集中选用)。

5.5建房说明书成果要求

建房说明书主要通过文字形式明确禁止建设区及农村建房管控与引导要求,必要时可附图。同时,可在当地村民住宅标准设计图集中选用1-2套住宅设计方案供村民参考。

5.6 图纸要求

5. 6.1 综合现状图

根据用地分类标准,划出村庄各类用地的范围,标注现状道路、河流、地质灾害范围、各类设施位置规模及主要单位的名称。

5. 6.2 综合规划图

综合规划图应体现以下内容:

用地方面:划定禁止建设区,各类建设用地的边界线;

道路方面:确定各级道路宽度以及建筑退让距离,标明道路设施;

村民建房方面:明确村民可新建房区域;

设施方面:确定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布局、规模。

5. 6.3 综合整治规划图

根据村庄整治内容、项目等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第六章附则

6.1 本《导则》由XX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

6.2本《导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512汶川地震文县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pdf

5?12汶川地震文县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强震波及文县,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严重损失。为加快灾后重建步 伐,尽快恢复全县经济社会正常秩序,根据《甘肃省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总体安排意见》和全市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和要求,结合文县灾情实际,特制定5?12汶川地震文县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一、基本概况及灾情状况 (一)、基本概况 之间。 -33°20′36″文县地处甘肃最南端,位于东经104°16′16″ -105°27′29″ ,北纬32°35′43″ 西南与四川的青川县、平武县、九寨沟县毗邻,东南接陕西宁强,北邻甘南和陇南市武都区,全境东西长112公里,南北宽82.5公里。总土地面积49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05万亩,占总面积的 4.3%。全县辖20个乡镇,305个行政村、1305社、71962户,总人口25万,其中农村人口21.7万,居住着汉、藏、羌、回等7个民族。 “十五”期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 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产业抓特色,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 提前两年完成了“十五”计划期间各项预期目标,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7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86738万元,比“十五”末增长4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544万元,比“十五”末增长 1.26倍;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1099万元,比“十五”末增长6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2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54元,比“十五”末分别增长33.9%、17.8%;2007年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市排位第5位,在全省排在第63位。 (二)受灾情况 5月12日14时28分,受四川汶川县8级特大强震波及,文县地震破坏烈度达9度,之后多次发生余震,对文县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房屋倒塌、通讯中断、桥梁、 公路坍塌、山体滑坡、设施损毁、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活环境恶化。据灾情统计测算,经 省核查组确定,这次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83734.48万元,具体损失情况: 1、人员伤亡惨重。全县因地震死亡111人,受伤人员1454人,其中120人重伤。 2、大量民房无法居住。因灾受损民房76425户596745间11934900?O。其中:①倒塌及严重损毁房屋59093户46729间9345920?O,占当地居民户数的77.32%。②损坏房屋17332

上海市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上海市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试行)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2010年6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4) 1、目的 (4) 2、适用范围 (4) 3、基本要求 (4) 4、规划原则 (4) 5、规划期限 (5) 第二章村庄布点规划 (6) 1、村庄布点规划的制定 (6) 2、规划范围 (6) 3、规划内容 (6) 4、成果要求 (7) 第三章村庄规划内容 (7) 1、村域规划 (7) 2、居住点及集中居住点规划 (8) 3、集体建设用地土地流转规划 (9) 第四章村庄规划技术规定 (10) 1、村庄建设用地 (10) 2、村域用地布局 (11) 3、集中居住点的选址 (11) 4、住宅建筑 (12) 5、公共服务设施 (12) 6、产业用地布局 (13) 7、绿化景观及村容村貌规划 (13) 8、道路交通设施规划 (14) 9、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14) 10、河道水系规划 (15) 11、村庄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15) 12、防灾减灾规划 (16)

第五章村庄规划的成果要求 (17) 1、说明的内容 (17) 2、图纸的内容 (20) 3、附件的内容 (21) 第六章集体建设用地土地流转规划 (22) 1、规划要求 (22) 2、主要成果 (22) 第七章村庄规划的制定 (24) 1、编制单位 (24) 2、报批(依据《城乡规划法》第二十二条) (24) 3、公示(依据《城乡规划法》第二十六条) (24) 附件一:村庄类型与面积统计表(示例) (25) 附件二:村庄现状及规划用地汇总表 (26) 附件三:集中居住点规划用地平衡表 (27) 附件四:新村建设与旧村改造规划项目和估算一览表(示例) (28) 附件五:村庄规划村民调查问卷(示例) (30)

江西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办法(省政府第146号令)

江西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办法 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46号 《江西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办法》已经2006年4月12日省人民政府第4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施行。 省长黄智权 二○○六年四月十四日 江西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企业投资项目的备案管理,落实企业投资决策自主权,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制指导意见的通知》,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企业投资项目的备案,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企业投资项目,是指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国务院颁布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江西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及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专门规定禁止投资以外的项目。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和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为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机关。企业基本建设类投资项目由发展改革(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企业技术改造类投资项目由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城市规划、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做好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工作。 项目备案机关和有关部门应当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联系和沟通,为企业投资提供便利。 第四条企业投资建设实行备案制的项目,应当根据项目类别和规定的备案权限,向相应的项目备案机关申请备案。

第五条中央驻赣企业、省管企业投资项目由省人民政府项目备案机关备案。其他企业投资项目,按照属地原则,由项目所在地市、县(区)人民政府项目备案机关备案。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设区市与县(市、区)人民政府项目备案机关备案权限的划分,由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六条项目申报单位申请备案,应当向项目备案机关提交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申请表。 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申请表包括下列内容: (一)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二)项目名称; (三)建设性质; (四)建设地点; (五)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 (六)总投资和资金来源。 项目申报单位应当对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申请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第七条项目备案机关应当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所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以及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申请表格式文本予以公布,方便企业查询、索取。 第八条项目备案机关对企业投资项目的下列内容进行审查: (一)是否属于备案范围; (二)是否属于本机关管辖范围; (三)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四)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第九条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申请表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备案机关应当当场或者在3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项目申报单位补正。 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申请表符合要求的,项目备案机关应当当场受理。 第十条项目备案机关应当自受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备案的决定,并向社会公布。符合备案规定的,予以备案,发给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不符合备案规定的,不予备案,发给不予备案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国土资源部关于实行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特殊支持政策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实行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特殊支持政策的通知 【法规类别】地质勘查工作 【发文字号】国土资发[2008]119号 【失效依据】国土资源部公告2016年第10号――关于公布已废止或者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 【发布部门】国土资源部 【发布日期】2008.06.11 【实施日期】2008.06.11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国土资源部关于实行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特殊支持政策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8〕119号) 四川、陕西、甘肃省国土资源厅,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四川汶川发生地震以来,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全力抗震救灾的指示,运用遥感等高科技手段监测,调集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专业队伍,深入灾区应急排查地质灾害隐患,为抗震救灾抢险、防范和避让次生地质灾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最近,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明确,地震灾区的恢复和重建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抗震救灾的主要任务。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发挥部门优势和专业优

势,在继续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的同时,全力做好灾区恢复和重建的支持保障工作。为此,特提出如下政策措施: 一、加强地质灾害排查与监测,为编制防灾减灾规划提供依据 (一)尽快完成地质灾害隐患应急排查评估。灾区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在部统筹安排和有关省份支持下利用已有地质灾害普查成果,结合最新遥感资料,加快对灾区新发生和存在隐患的滑坡、崩塌、巨大滚石和泥石流进行应急排查,特别是查明城镇、乡村,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救援人员驻地,交通干线、主要河流、基础设施周边的地质灾害隐患,开展危险性评估,及时报告同级政府组织防灾避险。应急排查评估工作要在6月15日前完成,以县为单位形成排查评估图、报告和表格,及时提交准确可靠的专业评估意见,为相关部委和省市人民政府按期完成灾后重建规划编制任务提供依据。 (二)恢复和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依据地质灾害隐患应急排查评估结果,在灾区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尽快完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机制,立即恢复和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加强监测点建设,提高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对城镇、乡村,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救援人员驻地,交通干线、主要河流、基础设施周边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要提出防灾避险初步建议,安排专人昼夜监测,落实责任,实时提供预警和避险信息,最大限度减少次生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三)加快编制防灾减灾规划。灾区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立即组织力量,充分运用地质灾害隐患应急排查评估成果,补充灾区已有的地质灾害分区、区域活动断裂带、工程地质条件等资料,在保证最大安全的前提下,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和易发区。同时,开展分区适宜性评价,对临时安置点、重建选址进行危险性评估,与有关部门共同编制本地的《灾后重建防灾减灾规划》。为受灾群众安置、灾后重建选址、规划编制等提供决策依据。 灾后重建的城镇村选址,必须切实避让地质灾害危险区,确实无法完全避让的,必须安

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XX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XX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1.1 编制目的 (2) 1.2 适用范围 (2) 1.3 指导思想 (2) 第二章规划编制要求 (2) 2.1 村庄规划类型 (2) 2.2 村庄规划编制单元 (3) 2.3 规划原则 (3) 2.4 规划依据 (3) 2.5 规划期限 (4) 2.6 公众参与 (4) 第三章村庄规划编制主要内容 (4) 3.1 分类指导 (4) 3.2 主要规划内容 (5) 第四章技术要点 (7) 4.1 村庄用地分类 (7) 4.2 空间管制规划 (8) 4.3 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8) 4.4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8) 4.5 基础设施规划 (9) 4.6 综合整治规划 (10) 4.7 村民建房规划 (11) 4.8 近期建设规划 (11) 第五章成果要求 (11) 5.1 成果要求 (11) 5.2 保护类村庄规划成果要求 (11) 5.3 改善类村庄规划成果要求 (12) 5.4 简易类村庄规划成果要求 (12) 5.5 建房说明书成果要求 (12) 5.6 图纸要求 (12) 第六章附则 (13)

第一章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科学指导我省村庄规划编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XX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1.2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范围内(不含城市、县城、镇、乡规划建设用地范围)的村庄规划编制。 1.3指导思想 本导则遵循“分类指导、便于操作”的指导思想,达到提升村庄规划实效性的目的。 第二章规划编制要求 2.1村庄规划类型 根据村庄对规划的需求,将村庄规划分为保护类村庄规划、改善类村庄规划、简易类村庄规划、建房说明书。 2.1.1 保护类村庄规划。主要指中国和省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根据国家和省相关规范要求,编制的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2.1.2 改善类村庄规划:主要指中心村和国家、省相关试点示范村编制的村庄规划。规划包括村庄产业发展、综合整治、建设用地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安排、村民建房等内容。其中,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美丽宜居村庄、美丽乡村等对规划有空间要求的试点示范村,还应按要求增加相关规划内容。 2.1.3 建房说明书:主要指村庄建设活动量较少的村,只需编制引导和规范村民建房的简要说明。 2.1.4 简易类村庄规划: 主要指上述3种情况以外的村,根据规划需要编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关于我省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关于我省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 作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离休退休退职 【发文字号】赣府厅字[2009]152号 【发布部门】江西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9.08.27 【实施日期】2009.08.2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关于我省关闭破产国有企业 退休人员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方案的通知 (赣府厅字〔2009〕152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省监察厅关于《江西省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2009年08月27日

江西省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方案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省监察厅) 为妥善解决我省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等各类城镇居民医疗保障问题,根据省人民政府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监察部共同签订的《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目标协议书》,国家四部委《关于妥善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等医疗保障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52号)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部署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落实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多渠道筹资,到2009年年底前,将我省国有已关闭破产改制企业(含中央及中央下放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下同)退休人员和国有及国有控股停产停业一年以上的困难企业职工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所有在校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并逐一办理参保手续,基金实行统一管理。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按国家规定及时拨付,省、市、县(区、市)财政按规定予以补助。 至2010年,各级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要求,参照国有困难企业医疗保险政策,通过财政补助解决国有困难农林水企事业单位职工、农垦企业职工和城镇困难大集体企业职工参保问题。对上述单位在职职工按企业参保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的标准补助参加住院医疗

江西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2015)

江西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2015)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20号 【发布部门】江西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5.12.16 【实施日期】2016.01.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 江西省人民政府令 (第220号) 《江西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已经2015年11月30日省人民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省长鹿心社 2015年12月16日 江西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行政执法证件的管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江西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证件,包括行政执法证和行政执法监督证。 行政执法证,是指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进行行政执法活动的资格证明。 行政执法监督证,是指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行政执法监督人员依法进行行政执法监督活动的资格证明。 第三条本省行政区域内行政执法证件的申领、核发、使用和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行政执法证件的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行政执法证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分级核发,具体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 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机关和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的行政执法证件由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核发。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行政执法机关的行政执法证件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核发。 县(市、区)人民政府行政执法机关和乡(镇)人民政府的行政执法证件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核发。 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已由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核发行政执法证件的,本省不再发证,但应当由省行政主管部门将执法人员名册和编号及证件式样报送省人民政府法制机构备案。备案应当报送电子数据。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负责对本行政区域行政执法证件申领、核发、使用和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法规名称】河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的通知【颁布部门】河北省建设厅【发文字号】冀建村[2006]425号【颁布时间】2006-09-11【实施时间】2006-09-11【效力属性】有效【法规编号】282055 什么是编号?【正文】河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的通知 各市规划局、建设局,扩权县(市)规划局、建设局: 为指导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依据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我厅制定了《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附件: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二○○六年九月十一日 附件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要求,落实省委省政府创建文明生态村的总体部署,指导村庄规划的编制,制定本导则。 第二条河北省行政区域范围内村庄,编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应遵循本导则。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规划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三条村庄规划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基本目标,立足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环境“脏、乱、差”;保护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防止自然灾害、注重村庄安全;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分步实施,防止大拆大建。 第四条编制村庄规划,应符合国家及省有关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以建制镇(乡)总体规划为依据,采用符合规划要求的勘察资料和地形图。 村庄规划远期到2020年,近期一般为3-5年,并与建制镇(乡)总体规划期限相协调。 第二章村庄规划组织与审批 第五条村庄规划应以行政村为单位,由乡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村委会应指定人员参与村庄规划编制过程,并协助做好规划相关工作。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江西省森林限额采伐管理暂行办法》等5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江西省森林限额采伐管理暂行办法》等5件省人民政府规章的决定 【法规类别】森林采伐更新 【发文字号】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09号 【发布部门】江西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2.01.17 【实施日期】2002.01.1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江西省森林限额采伐管理暂行办法》等5件省人民政府规章 的决定 (2002年1月15日江西省人民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2002年1月17日发 布)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形势的要求,贯彻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原则,省人民政府决定对《江西省森林限额采伐管理暂行办法》、《江西省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地方所得税减免规定》、《江西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江西省森林病虫害防治办法》、《江西省婚前医学检查管理办法》作如下修改。 江西省森林限额采伐管理暂行办法

一、第一条修改为:“为了加强森林限额采伐管理,控制森林资源消耗,保证森林永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二、第三条修改为:“森林限额采伐管理的内容包括: (一)制定和调整年森林采伐限额; (二)编制年度木材生产计划; (三)审批采伐作业设计,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和木材运输证; (四)对伐区进行监管、检查和验收; (五)监督森林采伐限额和年度木材生产计划的执行。” 三、第四条修改为:“森林限额采伐的范围,包括对各林种的森林和林木的主伐、抚育伐和其他采伐。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第五条修改为:“森林限额采伐,应当遵循用材林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 特种用途林中的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严禁采伐。” 五、第六条修改为:“国有森林和林木以国有场(厂)、矿、校、所为单位,集体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个人所有的林木以县(市、区)为单位,制定年森林采伐限额,由当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审核后,逐级上报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汇总、平衡,经省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国务院审批。” 六、第九条修改为:“木材生产计划实行年度管理,年度木材生产计划不得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年度木材生产计划指标,应当落实到生产单位和林权所有者。 木材生产计划中的商品材,包括各种规格材、非规格材的原材、制成品、半制成品及柴炭。”

广东:全力扼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

广东:全力扼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水利建设,提出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三条红线”,即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从水量、水质和节水三个层面约束人们的用水行为。这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水利、建设幸福广东有何意义?广东如何扼守“三条红线”? 现实: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全省用水量急剧增加。据广东省水利厅发布的《广东省水资源公报》显示,2004年比1997年,全省用水量增加25.8亿立方米,增幅达 5.9%。用水量的剧增,一方面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另一方面,有加剧水环境污染。水利专家指出,每消耗1吨水,将会产生约0.8吨污水,直接污染水环境,导致恶性循环。 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水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据《广东省水资源公报》显示,2007年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124.9亿吨,比1997年排放总量98.13 亿吨增加26.77亿吨,增幅达27.3%。巨大的污水

排放量,严重超过河流的环境容量,导致许多河流被污染,河流不再健康,可利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紧张局面。 近年来,广东干旱缺水频繁。2004年,珠江口咸潮上溯严重,威胁珠江口部分城市的饮水安全,在国家防总的支持下,珠江流域实施千里调水压咸,以解燃眉之急。在此之后,每年进入枯水期,都进行调水压咸。 资料显示,广东人均水资源量并不丰富,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830亿立方米,按2008年人口计,全省人均水资源量1927立方米,比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略低,不到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由于广东人均水资源量不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扼守“三条红线”,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对缓解广东水资源供需矛盾,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幸福广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水量:实施水量分配与总量控制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制定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是“三条红线”之一。

浙江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浙江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VILLAGE PLANNING OF ZHEJIANG PROVINCE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5.05

目次 1 总则 (1) 1.1 关于本导则 (1) 1.2 关于村庄规划 (1) 2 镇(乡)域村庄布点规划 (3) 2.1 主要任务 (3) 2.2 现状调查要求 (3) 2.3 规划内容 (4) 2.4 成果要求 (5) 3 村庄规划 (7) 3.1 主要任务 (7) 3.2 现状调查要求 (7) 3.3 用地分类 (8) 3.4 规划内容 (10) 3.5 成果要求 (16) 附表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一览表 (18) 附录1 镇(乡)域村庄布点规划说明的主要内容 (19) 附录2 村庄规划说明的主要内容 (21) 本导则用词说明 (23)

1 总则 1.1 关于本导则 1.1.1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两美”浙江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立适应我省的村庄规划编制体系,科学指导村庄规划编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要求,结合浙江实际制定本导则。 1.1.2 本导则适用于浙江省行政管辖范围内的行政村的规划编制,包括建制镇、乡的村庄布点规划和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的村庄规划的编制。村庄规划除应符合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浙江省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1.3 本导则遵循“完善体系、突出重点,增强实用、分类指导,简洁易行、便于操作”的指导思想,完善村庄规划编制体系,重点把握村庄规划的基础性内容;增强村庄规划的实用性,针对不同特点的村庄编制相应内容和深度的规划;充分考虑对村庄规划编制的指导意义,保证村庄规划编制的操作性。 1.1.4依据本导则编制的村庄规划为法定规划。 1.1.5 本导则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 1.1.6 本导则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1.2 关于村庄规划 1.2.1 村庄规划编制体系包括镇(乡)域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设计、村居设计四个部分,本导则重点阐述镇(乡)域村庄布点规划和村庄规划。 1、镇(乡)域村庄布点规划: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县市域总体规划,以镇(乡)域行政范围为单元进行编制,可作为镇总体规划和乡规划的组成部分,也可以单独编制。小城市试点镇、中心镇、重点镇等宜单独编制乡镇域村庄布点规划。镇(乡)域村庄布点规划重点对镇(乡)域内的村庄进行综合布局与规划协调,并统筹安排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灾后重建小城镇规划设计——以余家村为例

灾后重建村镇规划设计——以余家村为例 日期:2017年6月1日

摘要: 以“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背景下的雅安市南郊乡余家村灾后重建详细规划为实践,结合灾后重建理论、村庄规划设计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地理学,根据余家村灾前灾后的实际情况,归纳分析余家村灾后重建面临的主要困境和难点,并总结出能够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对策。为川西山区灾后重建的村镇提供灾后重建的参考,给当地规划建设部门提供拓展思路的可能,从而达到近期指导应急灾后重建、远期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目标,以期为编制灾后重建村庄规划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字:灾后重建余家村村镇规划农业现代化

1前言 地震是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其破坏力极大,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和区域性经济发展的安全,已为我国各级党和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科技界也极其重视其发生发展规律和震后修复工程的研究。2013年4月20日,我国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地震波及四川雅安、成都、乐山等32个县(市区),使这些地区的城市和农村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损失,特别是在山区的农村,由于自然村落散布,交通不便,灾情复杂,损失更为惨重。 本文以作为雨城区参评“雅安市十大最美乡村”评选的南郊乡余家村为研究对象。 2理论分析 村镇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村镇规划主要包括对农村建筑物的规划和对农村空间的合理利用等,其主要的任务就是对农村中所存在的诸多实体物质进行有效的整体划分,从而形成立体的视觉效果。目前,我国大力解决三农问题,新农村的建设正在积极努力的筹备和发展,虽然在村镇规划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解决,就能够有效的推动新农村建设中村镇规划的开展。 要想能够保障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就需要做好相应的村镇规划工作,名且了解村镇规划工作的内容,科学的对村镇进行规划和建设,以推定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科学的指导,而村镇规划也离不开正确的指导,村镇规划的主要设施者就是政府,政府利用自身所具备的宏观调控的手段,来指导村镇规划和建设。进行村镇规划,可以使得公共利益得到有效的维护,同时可以协调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新农村的发展。村镇规划有着全局性以及战略性的特点,其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质,其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合理的对村镇进行规划,可以充分的了解到我国目前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有效的了解到民意,依据民意和农村发展的现状,来综合性的对村镇进行规划设计,保障新农村的建设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并且能够满足民众的意愿。在新农村建设的时候,积极的开展村镇规划,可以使得新农村建设中的各个环节都能够保质保量,从而有助于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不仅要求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而且要求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对农村生活方式的影响,与之相适应,进而要求农村居民点的总体布局,村庄内部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置,以及农村住宅的建设和环境的整治,应以现代农业发展为基础。城乡统筹体现在村庄规划中的要求,应该是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统筹安排。 农村产业发展规划是从农业的产业特点出发,根据当地情况,对农村产业发展的定位、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产业链、空间布局、经济社会环境影响,以及实施方案等做出一定时期的计划和安排。由于当前农业产业化迅猛发展,而农村产业布局同样具有空间规律,村庄建设不仅需要村庄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也需要与农村产业发展规划相协调,实质上,村镇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农村产业发展规划的空间落实。

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试行) 山东省建设厅 二○○六年六月

前言 本导则主要为指导山东省内村庄建设规划编制而制定。 根据建设部要求,贯彻落实国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由山东省建设厅村镇处和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完成本导则。 本导则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在经过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贯彻国家有关村庄建设规划的政策,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相关国家标准和地方规定,对山东省内村庄建设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等方面作了规定,并广泛征求了全省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审查确定。 本导则由山东省建设厅负责管理和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反馈给山东省建设厅村镇处。

目录 1、总则 (1) 1.1 规划目的 (1) 1.2 适用范围 (1) 1.3 规划依据 (1) 1.4 规划原则 (1) 1.5 规划任务 (2) 1.6 规划编制与审批 (2) 1.7 规划期限 (2) 2、村庄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3) 2.1 村庄用地分类 (3) 2.2 宅基地标准 (3) 2.3 人均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3) 2.4、建设用地构成比例 (3) 3、村庄分类 (3) 3.1 村庄规划分类 (4) 3.2 改建、扩建型村庄规划 (4) 3.3 新建型村庄规划 (5) 3.4 村庄撤并 (5) 4、村庄建设用地布局 (5) 4.1 村庄建设用地选择 (5) 4.2 规划布局原则 (6) 4.3 规划布局类型 (6) 5、住宅 (6) 5.1 住宅建设标准 (6) 5.2 住宅设计原则 (7) 5.3 住宅平面设计 (7) 5.4 住宅立面设计 (7) 6、公共设施 (7) 6.1 公共设施分类 (7) 6.2 公共设施的配置原则 (8) 6.3 公共设施的布局 (8) 6.4 公共设施的配置标准 (8) 7、生产建筑 (9) 7.1 农业生产设施用地 (9)

江西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

江西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 【法规类别】法规规章制定与发布 【发文字号】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28号 【发布部门】江西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4.04.27 【实施日期】2004.06.01 【时效性】已被修改 【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 【修改依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江西省实施<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细则》等20件省政府规章的决定 江西省人民政府令 (第128号) 《江西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已经2004年4月20日省人民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2004年4月27日 江西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

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保证规范性文件质量,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根据国务院《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除政府规章以外的,本省各级行政机关制定的,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决定、命令等行政性文件。 第三条本省各级行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适用本规定。 本省行政区域内实行中央垂直领导的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国务院有关部门有程序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行政机关设立的临时性机构和部门的内设机构不得以本机构的名义制定规范性文件。 第五条行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行政机关的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二)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三)体现改革精神,科学规范行政行为,促进政府职能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 (四)用语准确、简洁,条文内容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除内容复杂的外,规范性文件一般不分章、节。 第六条属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需要制定规范性文件的,由部门自行制定。 涉及两个以上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需要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有关部门应当联合制定。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部门认为需要制定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应当向本级人

关于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的通知

关于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的通知 粤价〔2009〕62号 广东省物价局、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水利厅关于调整水资 源费征收标准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物价局、财政局、水利局,各县(市、区)物价局、财政局、水利局: 为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价格调节水资源供需的杠杆作用,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根据《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0号),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我省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全省执行统一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各市、县同一水 源同一取水类型执行统一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湛江市自来水取用地下水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分步实施到位,湛江市要尽快落实地下水改用地表水工程。调整后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详见附件。 二、实行行业差别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产品能耗指标高于省经贸委、发展改革委和质监局联合印发的《广东省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限额(试行)》(粤经贸环资〔2008〕274号)指标要求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其水资源费在所公布的分类标准基础上加收50%;对农业灌溉、牲畜家禽饲养、水产养殖、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生产取水暂缓征收水资源费。

法律规定减免征收水资源费的,按其规定办理。 三、对超额取水部分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超额取水不足10%的部分,加收1倍水资源费;超额取水10%以上,不足20%部分,加收2倍水资源费;超额取水20%以上,不足30%部分,加收3倍水资源费;超额取水30%以上的,取水许可审批机关应当责令其暂停取水,限期整改。取用水定额按照省水利厅、发展改革委和经贸委《关于开展广东省用水定额试行工作的通知》(粤水规〔2007〕13号)执行。 四、规范水资源费的计量。水力发电工程取水的水资源费按实际发电量计收,其他取水的水资源费按实际取水量计收,水资源费列入成本。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配备和使用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检定合 格的取水计量设备,未按规定配备和使用取水计量设备或者计量设备不能准确计量取水量的,按照日最大取水能力或者取水设备铭牌额定流量全时程运行计算的取水量和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计征水资源费。 以上通知自2009年4月1日起执行。 附件: 1.广东省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表 2.关于开展广东省用水定额试行工作的通知(粤水规〔2007〕13号) 3.关于印发广东省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限额(试行)的通知(粤经贸环资〔2008〕274号)

城市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指导手册征集

城市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指导手册征集

第一章总则 第1条 (阶段)地震灾害后的城市恢复重建工作分为保障性重建阶段和永久性重建阶段。 第2条 (定义)保障性重建是指严重地震灾害后,在灾区的生活和生产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为了给灾民提供吃、穿、住、工作、医疗、出行等最基本的生活环境,保障公民人身安全,初步形成城市或居民点机能、开展社会经济活动而采取的一种临时性的、过渡性的灾后建设行为。 第3条 (作用)保障性重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为灾区群众创造最基本且不断完善的生活条件,促进各行各业逐步和有序的恢复社会经济功能;为下一步城市和农村居民点的永久性重建奠定基础;防止灾后人员的进一步伤亡,稳定民心,维护社会治安。 第4条 (年限)保障性重建设施的使用年限一般为3~5年。 第5条 (原则)保障性重建必须遵循的原则和要求主要包括: 1. (组织)重建工作应在灾后重建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进行。 2. (依据)遵循国家、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符合城市(镇)总体规划要求。 3. (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保障安全,节约高效。 4. (选址)重建地点应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和生态敏感区,建设施工中应注重保护周边生态环境,同时避免触发次生灾害。 5. (用地与规模)合理使用土地,注重与周边环境的统一组织与安排,合理确定单点安置区的规模,适当降低建筑密度。 6. (规划布局)合理布局,兼顾近远,注重防灾 7. (对外交通)重建地点应有便捷的对外交通联系通道,方便物资的运输与居民紧急疏散。 8. (保障设施)保障水、电、气、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供给,维护城市公共卫生安全。 9. (历史保护)注重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重建地点应避开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街区、历史建筑、遗迹、遗址等。

江西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

江西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 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04号 《江西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已经2013年4月24日第3次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省长鹿心社 2013年5月6日 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统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的职工均有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第三条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省的工伤保险工作。设区的市、县(市、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各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财政部门和审计机关依法对工伤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卫生、民政、公安、交通运输、工商、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助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做好工伤保险工作。

第四条工伤保险工作应当与事故预防和职业康复工作相结合。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经办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工伤预防制度,通过评估参保单位工伤风险程度,采用调整费率等措施,激励参保单位做好工伤预防工作,降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在参保缴费后的三十日内或者参保缴费情况变更后的十五日内,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公示内容应当包括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人员范围、参保时间、缴费情况等。 职工有权督促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及公示参保情况,用人单位的工会组织有义务督促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及公示参保情况。 职工在用人单位参保缴费之前及当日所发生的工伤,其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参保缴费后次日起发生的工伤,其工伤保险待遇由工伤保险基金按照《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支付。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用人单位缴费费率,由统筹地区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等情况,按照国家规定的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确定。 对难以按照用人单位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建筑施工企业、小型服务企业、小型矿山企业,工伤保险费的缴

仅有餐饮面积如何估算餐饮用水量

仅有餐饮面积如何估算餐饮 用水量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仅有餐饮面积如何估算餐饮用水量 仅有餐饮面积如何估算餐饮用水量? 2012-09-11 18:25:05| 分类:环评实战 |字号订阅 在一些房地产开发项目环评中,由于餐饮还未具体到招商阶段,建设方一般只给出了餐饮的总面积,环评文件如何估算用水量呢?这里提供两种方法进行估算。 第一种方法: 根据《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554-2010)的规定: “7.1.2:当就餐人数不确定时,排水量可参照餐厅建筑面积进行计算,每平方米餐厅建筑面积每天排水量可按0.040~0.120m3 计算”。上述系数可根据具体地点,取不同的值,取中位数和最大值都可以。由排水量可以反推用水量。 上述的餐厅建筑面积并不是餐饮的总面积。餐饮面积至少包括餐厅建筑面积和厨房建筑面积,如何据餐饮面积估算餐厅面积? 据《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 64-89)中的第3.1.3条:“100座及100座以上餐馆、食堂中的餐厅与厨房(包括辅助部分)的面积比(简称餐厨比)应符合下列规定:餐馆的餐厨比宜为1∶1.1;食堂餐厨比宜为1∶1”(餐厨比可根据饮食建筑的级别、规模、经营品

种、原料贮存、加工方式、燃料及各地区特点等不同情况适当调整)。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餐馆的总面积为2.1m2,则餐厅的面积为1 m2,厨房的面积为1.1 m2。由此,可以从餐饮的总面积估算餐厅的建筑面积。 第二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是根据餐位来估算用水量。如《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城镇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手册》(2008年)、《广东省用水定额(试行)》(2007年)中针对正餐和快餐服务的不同情况给出一个用水定额,但都是按“升/餐位·日”进行估算的。餐位如何估算?房地产开发项目还没到具体的餐馆建设阶段,餐位很难让开发商告之。 首先,据《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 64-89)中餐厨比确定餐厅建筑面积(前已叙述)。 其次,据《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 64-89)中的第3.1.2条:餐馆、饮食店、食堂的餐厅与饮食厅每座最小使用面积一级餐馆(高级)为1.1—1.3m2/座。这里的面积没有考虑桌边到桌边以及走道的距离所占用的面积(公共面积),因此,从餐厅面积直接按上述系数估算餐位数,会偏大,利用价值不大。 据行业的经验(查资料所得)每个餐位的平均面积大致按下述面积可以估算:低档餐厅不超过2m2 ;中档餐厅:3~3.5 m2;高档餐厅:4~4.5 m2。如果想省事点,一般来说,国际同行的餐厅餐位总面积占餐厅面积的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