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大学计量经济学

XX大学计量经济学

XX大学计量经济学
XX大学计量经济学

XX 大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卷 (A)

计量经济学

注意事项:

1. 请考生按要求在试卷装订线内填写姓名、学号和年级专业。

2. 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答案。

3.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装订线内填写无关的内容。

4.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单选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 假设样本回归函数为:∧

++

=i i i X Y εββ10 下列哪些性质不成立( ) A. 0=∑i

ε

B. -

-∧=Y Y 的均值

C.0=∑i

i Y

ε

D.样本回归直线过点(_

_,Y X )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Y Y y

i i -=∧

∧∑∑

B.

22)(Y Y e

i i -=∑∑ C.

∑∑∑+=∧222

i

i

i

e y y

D.

22)(Y Y y

i i

-=∑∑

3. 线性回归分析中,一条好的拟合直线是( ),以此为准则确定X 和Y 的线性关系。 A 、使

()1

?n

t

t

t Y Y =-∑达到最小值 B 、使∑=-n t t

t Y Y 1

?

达到最小值

C 、使t t Y Y ?-达到最小值

D 、使()2

1

?∑=-n t t t Y Y 达到最小值

4. 下列关于判定系数(可决系数)

R 2

说法正确的是( )

A. 112

≤≤-R B.增加新的解释变量个数会减少2

R 的数值。 C. 2

R 的数值越接近于1,表示Y 中的变异性能被估计的回归方程解释的部分越多。

D. 2R 是评价模型优劣的唯一标准。

5.计量经济模型中,一旦出现异方差,如果仍然采用OLS 估计模型参数,则:( ) A. OLS 估计量将是一个有偏估计量 B. t 检验和F 检验失效 C. OLS 估计量仍然是一致估计量 D.OLS 估计量将不再具有线性性

6异方差性的诊断可以采用( )

A park 检验法 B.DW 检验法 C.方差膨胀因子判别法 D.LM 乘数检验法

7. 在研究宏观经济模型时,所使用的连续观察值如国内生产总值、就业、货币供给等, 很可能出现( )。

A. 异方差性

B.多重共线性

C.序列相关

D.解释变量和随机误差项高度相关 8.下面关于虚拟变量和Chow 检验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验证模型是否发生突变方面,Chow 检验和引入虚拟变量是殊途同归。

B . Chow 检验可以验证突变时候是否能够发生。

C . Chow 检验的原假设是:H 0=j

j βα=, j=1,…,k

D . 当使用Chow 检验时,两个样本容量n 1 和 n 2 ,当n 2,小于K+1时,Chow 检验将无法

进行下去。

9.假如定性变量“职称”含有讲师、副教、教授几个类别。当用“职称”作为解释变量时,应该向模型引入几个虚拟变量(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 四个

10. 以下为Klein 与1950年建立的用于分析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模型,其中包括3个随机方程、3个恒等方程,具体如下:

??????????

?+=--=-++=+++++-++=++++=+++++=-------1

2133121122101213121012131210)()()(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K I K W W Y P T G I C Y u t W T Y W T Y W K P P I W W p P C γγγγμ

ββββμαααα 其中,C t 为私人消费;I t 为净投资;W 1t 为私营部门投资;Y t 为税后收入;P t 为利润;K t 为资本存量;W 2t 为公共部门投资;T t 为税收;t 为日历年时间,代表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因素;G t 为政府支出。模型中的内生变量是:( )

A. C t I t W 1t W 2t T t K t

B. C t I t W 1t W 2t P t K t

C. C t I t W2t Y t P t K t

D. C t I t W1t Y t P t K t

11.下面哪个是异方差的修正方法()

A. WLS

B. OLS

C. 2SLS

D.GLS

12.Granger因果检验的输出结果如下:

Null hypothesis F-Statistic Probablity

X does not Granger Cause Y 10.8774 0.00282

Y does not Granger Cause X 16.0589 0.00046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X是Y变化的葛兰杰因 Y不是X变化的葛兰杰因

B.X不是Y变化的葛兰杰因 Y是X变化的葛兰杰因

C.X不是Y变化的葛兰杰因 Y不是X变化的葛兰杰因

D.变量X和Y之间是双向因果关系

αX,模型中参数β的含义是13.有时候经济变量之间是以幂函数的形式表示的,例如Y=β

()

A. Y关于X的斜率

B.Y关于X的弹性

C.对于X增加1%,Y的改变的单位

D. 对于X增加1个单位,Y变化的百分比

14. 下列关于联立方程模型的识别条件说法错误的是()

A.模型识别的阶条件只是模型识别的必要条件

B.阶条件保证模型是否可以识别

C. 模型识别的秩条件是模型识别的充要条件

D.秩条件保证模型是否可以识别

15. 已知某一直线回归方程的样本可决系数为0.81,则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间的线性相关系数

为( )

A. 0.81

B. 0.90

C. 0.66

D. 0.32

16.广义差分法用于处理( C )。

A.多重共线性B.异方差 C. 序列相关 D. 联立方程模型

17.在对联立方程进行模型估计时,间接最小二乘估计量具有( B )的统计性质。

A.小样本是无偏的

B. 小样本是有偏的

C.小样本是一致的 D 大样本也不一致

18.对模型Y i=β0+β1X1i+β2X2i+μi进行总体显著性F检验,检验的零假设是( )

A. β1=β2=0

B. β1=0

C. β2=0

D. β0=0或β1=0

19. 当模型同时存在存在异方差与自相关性时,()是最佳线性无偏估计。

A. WLS

B.OLS

C. GLS

D.前三者均不是

20. 下面哪种估计方法不属于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方法()

A. WLS

B.IV

C.2SLS

D.ILS

二、多选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采用计量经济学分析经济问题主要采用的步骤有( )

A .通过理论分析建立理论假设 B. 在理论假设的基础上构建计量经济模型 C .收集样本数据 D. 估计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参数 E .模型检验 2. 下列哪些模型是线性回归模型 ( ) A. i i X

Y μββ++=1

1

0 B i i i X Y μββ++=ln 10 C.i i i X Y μββ++=10ln D.i i i X Y μββ++=ln ln 10

E.i i i X Y μβββ++=ln ln 210 F i i i X Y μββ++=ln ln 2

10

3. 如果模型中忽略了某个重要的解释变量,模型将可能出现( ) A . 序列相关 B . 异方差 C . 多重共线性 D . 显著性检验失效 E . 参数估计将会有偏

4. F 统计量可以同用于那些检验( )

A. DW 检验

B. 模型的显著性检验

C.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D.Goldfeld-Quant 检验

E. LM 检验

5.下列哪些属于多重共线性的诊断方法( ) A. 2R 很大,t 较小。

B. 进行多个变量间的相关性检验。

C.增加或减少解释变量,考察参数估计值的变化情况。

D.方差膨胀因子攀比

E. 考察参数OLS 估计值的符号和大小是否符合经济理论和实际。

6.在一个三元线性回归模型中,下列有关回归系数估计值的显著性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

A. t 检验是单个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B. t 检验的符号和回归系数符号同向

C. 原假设是:H 0=β0=β1=β2=β3=0

D. t 统计量的自由度为n —2

E. 在计量经济学中,常用双侧检验。

7 . 一个3阶的方差—协方差矩阵133********a a ??

? ? ???

(13310a a =≠)则( )是正确的说法。

A . 该计量经济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B.该计量经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 C . 该计量经济模型存在异方差 D. 该计量经济模型存在自相关 E . 以上说法都不对

8. 下列非线性模型,哪些可以线性化( ) A.i i X X Y μββββ++++=3

3222110

B. ()[

]

ρ

ρρδδm

i L

K A Y ----+=1

C. i

u

i i i e L AK Y βα

=

D. i

X i i e Y μβα++=

-1

E. 2121β

β

i i i X AX Y =

9.下面有关工具变量法说法正确的有( )

A. 工具变量法用于降低解释变量与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B. 在联立方程模型中,工具变量与所代替的内生变量之间高度相关。

C. 工具变量与结构方程中其他解释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程度高。

D. 在同一个结构方程中的多个工具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程度高。

E. 工具变量的选取要结合具体情况,有时可以选取外生变量或内生变量的拟合值来作为工具变量。 10. 下面有关DW 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检验任何形式的自相关。

B. 模型不能有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

C. 只能检验一阶序列相关

D. 模型必须包括截距项

E. 样本容量足够大

三、简答题(共12分,共3题,每题4分)

1.多重共线性的检验方法有哪些?

2.为什么模型有时需要引入虚拟变量?

3.怎样理解联立方程模型中的结构模型和简化模型?

四、证明题(共10分)

1.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试证明TSS=RSS+ESS。

五、案例分析题(共16分)

1. 在1988年的一篇论文中,Josef Brada 和 Ronald Graves 建立了一个有关苏联国防支出的有趣模型。作者确信苏联国防支出是美国国防支出和苏联GNP 的函数,但不太肯定是否是两国之间核弹头比例的函数。作者采用双对数的函数形式,估计了很多备选的设定形式,其中包括以下两种(括号中为标准误):

t t t t SP SY USD SDH ln 057.0ln 969.0ln 056.099.1ln +++-=∧

(1)

(0.074) (0.065) (0.032)

N=25(年度,1960~1984) _

2

R =0.979 DW=0.49

t t t SY USD SDH ln 066.1ln 105.088.2ln ++-=∧

(2)

(0.073) (0.038)

N=25(年度,1960~1984) _

2

R =0.977 DW=0.43

式中,SDH t 为第t 年美国高估的苏联国防支出(以1970年卢布不变价计算,单位:100万卢布);USD t 为第t 年美国的国防支出(以1980年美元不变价计算,单位:100万美元);SY t 为第t 年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GNP (以1970年卢布不变价计算,单位100万卢布);SPt 为第t 年苏联拥有的核弹头数量与美国拥有的核弹头数量之比。

(1)作者预期两个方程中所有斜率系数都为正。在5%显著性水平上检验这些假设。(5分)

附表:

t 分布百分位数表

(2)请判断SP 是否为不相关变量,并解释你的理由。(2分)

(3) 检验方程的正一阶序列相关性。很可能存在序列相关会使你重新考虑问题B 的答案吗?解释你的理由。(6分)

附表:DW 检验临界值表:

(4)如果我们以GLS 估计回归方程(1),得到下面方程。这一结果会使你重新考虑问题b 的答案吗?解释理由。(3分)

t t t t SP SY USD SDH ln 0008.0ln 137.0ln 108.055.3ln +++=∧

(0.067) (0.214) (0.027)

N=25(年度,1960~1984) _2

R =0.994 ∧

ρ=0.96

六、计算题(共22分)

2、假设联立方程模型

为:

其中:C t 为消费;Y t 为收入 ; I t 为投资 ; EX t 为出口; G t 为政府支出 IM t 进口

(1) 判断上述模型中那些方程是随机方程、那些方程是非随机方程?(2分) (2) 判断那些变量是内生变量,那些变量是前定变量?(4分)

(3) 试用阶条件和秩条件确定各个方程的识别状态,并判断整个模型的识别状态?(10分) (4) 简要叙述适合该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 6分)

??????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IM EX G I C Y Y IM Y Y I Y C 31021210110μγγμβββμαα

上海财经大学计量经济学试卷

诚实考试吾心不虚 ,公平竞争方显实力, 考试失败尚有机会 ,考试舞弊前功尽弃。 上海财经大学《计量经济学 》课程考试卷(A )闭卷 课程代码 课程序号 2008—2009 学年第 1 学期 姓名 学号 班级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 如果模型中变量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则( D ) A 、 该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也显著的 B 、 该变量在1%和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显著的 C 、 如果P 值为12%,则该变量在15%的显著性水平下也是显著的 D 、 如果P 值为2%,则该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也是显著的 2.高斯-马尔可夫是( D ) A. 摇滚乐队 B. 足球运动员 C. 鲜美的菜肴 D. 估计理论中的著名定理,来自于著名的统计学家: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 和Andrey Andreevich Markov 。 3. 以下关于工具变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与随机干扰项不相关 B. 与所替代的随机解释变量不相关 C. 与所替代的随机解释变量高度相关 D. 与模型中其他解释变量不相关 4. 在含有截距项的多元回归中,校正的判定系数2 R 与判定系数R 2的关系有:( B ) A. R 2<2 R B. R 2>2 R C. R 2=2 R D. R 2与2R 的关系不能确定 5.根据样本资料估计得出人均消费支出Y 对人均收入X 的回归模型为lnY i =2.00+0.75lnX i +e i ,这表明人均收入每增加1%,人均消费支出将大约增加( B ) A. 0.2% B.0.75% C.2% D.7.5% 6.在存在异方差的情况下,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估计量是( B ) A.有偏的,非有效的 B.无偏的,非有效的 C.有偏的,有效的 D.无偏的,有效的 7.已知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残差的一阶自相关系数为0,则DW 统计量的近似值 …………………………………………………………… 装 订 线…………………………………………………

工程经济学期末复习

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判断) (一)、选择部分 1.被称为工程经济学之父的是(C ) A.惠灵顿 B.戈尔德曼 C.格兰特 D.里格斯 ★考核知识点: 工程经济学的产生,参见P3 附1.1.1(考核知识点解释): 1930年,格兰特(Eugene L. Grant)教授的《工程经济原理》(Principles of Engineering Economy)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工程经济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系统化的学科。他提出的工程经济评价的理论与原则,初步建立了工程经济学的体系,得到了社会公认,因此被誉为“工程经济学之父”。 2.下列不属于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中建设投资的是(C ) A.设备购置费 B.土地使用费 C.应收及预付款 D.涨价预备费 ★考核知识点: 投资的构成,参见P12 附1.1.2(考核知识点解释): 按形成资产法,建设投资由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费用、形成其他资产的费用和预备费四部分组成。具体P13图2-1所示。 3.某设备原值为11000,估计可使用5年,预计5年后残值为1000元,若采用直线折旧,则年折旧额为( A ) A.2000 B.1800 C.1500 D.2200 ★考核知识点: 折旧的计算方法(平均年限法),参见P21 附1.1.3(考核知识点解释):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折旧法,是按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固定资产净残值和折旧年限平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4.以下属于现金流入的是(D ) A.固定资产投资 B.经营成本 C.税金 D.销售收入

★考核知识点: 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的概念,参见P28 附1.1.4(考核知识点解释): 对于某一具体工程项目而言,现金流入是指在项目整个寿命期所取得的收入,如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固定资产残值变现收入、垫支流动资金的回收等。 5.工商银行贷款年利率为12%,按月复利计息,则实际利率为(C )。 A.12% B.13% C.12.68% D.10% ★考核知识点: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参见P33 附1.1.5(考核知识点解释): 实际利率是指当计息周期小于一年时,在采用复利计息方式的情况下,将各种不同计息期的利率换算成以年为计息期的利率。计算公式: 6.某投资方案的动态投资回收期为5年,基准动态投资回收期为6年,则该方案( A )。 A.可行 B.不可行 C.无法确定 D.以上答案均不对 ★考核知识点:动态投资回收期的判别准则,参见P62 附1.1.6(考核知识点解释): 用动态投资回收期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时,需要将计算所得到的项目动态投资回收期与同类项目的历史数据及投资者意愿等确定的基准动态投资回收期进行比较。当项目动态投资回收期小于基准动态投资回收期时,项目可行,否则不可行。 7. 一个方案的采纳将提高另一方案的经济利益,这两个方案之间是(A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非相关性 D.互不相容★考核知识点:方案的相关性,参见P75 附1.1.7(考核知识点解释): 正相关性是指一个方案的采纳将提高另一方案的经济利益,例如建设住宅小区与改善该住宅小区周边环境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8.盈亏平衡分析是通过找到项目(B ),据此分析项目承担的风险大小的一种()方法。 A.亏损最低点,不确定性分析 B.亏损到盈利的转折点,不确定性分析 C.亏损到盈利的转折点,确定性分析 D.盈利最高点,确定性分析★考核知识点:盈亏平衡分析的概念,参见P94 附1.1.8(考核知识点解释):

第二届应用型课程改革实践征文大赛评审结果

附件 第二届应用型课程改革实践征文大赛评审结果 一等奖:5名 序号 文章题目所在单位作者1传媒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探索四川传媒学院刘彤 2依托政校合作促进课程建设——《交通安全法规》课程单元的改革与探索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高淑婷 3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多维交互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以《GSP实施与管理》课程为例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丁静 4模块化: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的路径选择合肥学院余国江 5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网络营销课程改革体系开发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蒋媛媛二等奖:10名 序号文章题目所在单位作者1

三等奖:30名 序号文章题目所在单位作者

1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系的重构四川文理学院李壮成张栋2山西煤院矿山地质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郗宝华 3应用型本科高校“跨界课堂”建设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白雪杨悦 4侦查树型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探索研究黑龙江公安警官职业学院白瑛奇陈学清邵雷樊春雨 5基于“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零存整取式教学模式改革武汉学院韦玮6 面向职场完整任务的口译教学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戴黎鹂7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设计改革与实践黑龙江科技大学于克强8“倒推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学改革北京吉利学院吴仲夏 9《创新设计思维》在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创新与实践西安欧亚学院杜晓春刘丽丽 孟博 10《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无锡开放大学乔维德 11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泉州理工职业学院为例泉州理工职业学院叶城锋郑王晶12立足“一纵一横三面向”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佳木斯职业学院李尚涛 13地方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浙江科技学院路胜利冯军陈靓应卫平 3

计量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经典资料) ()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计量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2002年) (2小时,开卷,满分100分) ⒈(共40分,每小题4分)建立中国居民消费函数模型 t t t t C I C εααα+++=-1210 ),0(~2σεN t t=1978,1979,…,2001 其中C 表示居民消费总额,I 表示居民收入总额。 ⑴ 能否用历年的人均消费额和人均收入数据为样本观测值估计模型?为什么? ⑵ 人们一般选择用当年价格统计的居民消费总额和居民收入总额作为样本观测值,为什么?这样是否违反样本数据可比性原则?为什么? ⑶ 如果用矩阵方程E +B =X Y 表示该模型,写出每个矩阵的具体内容,并标明阶数; ⑷ 如果所有古典假设都满足,分别从最小二乘原理和矩方法出发,推导出关于参数估计量的正规方程组; ⑸ 如果1-t C 与t I 存在共线性,证明:当去掉变量1-t C 以消除共线性时,1α的估计结果将发生变化; ⑹ 如果模型中1-t C 为随机解释变量且与t ε相关,证明:如果用OLS 估计该消费函数模型,其参数估计量是有偏的; ⑺ 如果模型中1-t C 为随机解释变量且与t ε相关,选择政府消费t G 为1-t C 的工具变量(t G 满足工具变量的所有条件),写出关于参数估计量的正规方程组; ⑻ 如果经检验表明模型存在一阶序列相关,而需要采用广义差分法估计模型,指出在常用的软件中是如何实现的? ⑼ 在不受到限制的情况下,t C 的值域为),0(∞,写出t C 的对数似然函数; ⑽ 试分析,以t=1978,1979,…,2001数据为样本观测值,能否说“样本是从母体中随机抽取的”?那么采用OLS 估计模型参数,估计结果是否存在偏误?为什么? 答: ⑴ 不可以。因为历年的人均消费额和人均收入并不是从居民消费总额和居民收入总额的总体中随机抽取的样本,违背了样本与母体的一致性。 ⑵ 因为历年的居民消费总额和居民收入总额具有大致相同的“价格”指数,是否将它们转换为不变价数据并不重要,不影响数据在样本点之间的可比性。 ⑶ E +B =X Y 其中 124200119791978???????? ??=C C C Y 324200020011978197919771978111?????????????=C I C I C I X 13210?????? ??=B ααα 124200119791978???????? ??=E εεε ⑷ 从最小二乘原理出发,推导关于参数估计量的正规方程组:

工程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工程经济学概论 1.什么是工程经济学,其研究的对象与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技术?什么是经济?两者间的关系如何?工程经济学为什么十分注意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3.为什么在工程经济分析时要强调可比条件?应注意哪些可比条件? 4.从技术与经济互相促进又相互制约两方面各举一个实例说明。 1.解答: 工程经济学是运用工程学和经济学有关知识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工程经济分析原理和方法,能够完成工程项目预定目标的各种可行技术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比较、计算和评价,优选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有利的方案,从而为实现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应用性经济学科。 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分析的最一般方法,即研究采用何种方法、建立何种方法体系,才能正确估价工程项目的有效性,才能寻求到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工程经济分析的对象是具体的工程项目,不仅指固定资产建造和购置活动中的具有独立设计方案,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工程整体,更包括投入一定资源的计划、规划和方案并可以进行分析和评价的独立单位。 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为如何通过正确的投资决策使工程活动收到尽可能好的经济与社会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工程技术实践的经济效益,寻求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与方法。 (2)研究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技术和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的规律。 (3)研究工程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推动、最佳结合的规律及实现方法。 2.解答: 技术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将其利用来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手段。在经济学中,经济是指从有限的资源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关系:在人类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活动中,经济和技术不可分割,两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经济发展是技术进步的动力和方向,而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和手段,经济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经济类学科,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最小的投入获得预期产出或者说以等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是工程经济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工程经济学十分注意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3.解答: 因为工程经济分析的实质是对可实现某一预定目标的多种工程技术方案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优方案。要比较就必须监理共同的比较基础和条件。但是各个工程、项目方案总是在一系列技术经济因素上存在着差异,就在方案比较之前,首先考虑方案之间是否可比,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合理可靠的分析结果,因此在工程经济分析时要强调可比条件。 工程项目进行经济效益比较时应注意研究技术方案经济比较的原则条件,分析各可行技术方案之间可比与不可比的因素,探讨不可比向可比转化的规律及处理办法,以提高工程经济分析工作的科学性,应遵循四个可比原则: (1)满足需要的可比原则;(2)消耗费用的可比条件;(3)价格指标的可比原则;(4)时间的可比原则。 4.解答: 相互促进: 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先导,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经济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例如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制及其商品化,不断提高着人们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能力,并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武器与手段;经济实力越强,投入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制及其商品化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数量就越大,并为研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和更高的要求。 相互制约:

清华大学工程经济学检测题

《工程经济》课程知识测验 一、判断以下说法的对错,T或F : (每题2.5分,共50分) 1. 在静态盈亏平衡分析中若考虑所得税,则所得税率的高低并不会影响平衡点的产量大小。 F 2.当折现率=MARR,一个项目的净将来值NFV大于零,则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一定超过MARR。T 3. 当给定发生在第N 年时的一个固定金额F,若利率增高,其等值的年金金额也增高。 F 4. 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公司的销售收入。 F 5. 经营杠杆度DOL的大小可以反映项目经营风险的大小。T 6. 一般情形下,投资项目的期末残值不是一个敏感因素。T 7. 一项可折旧资产的当前帐面价值等于其初始价值扣除其累计折旧额。F(还需要减去相关资产减值准备) 8. 一笔6000元的投资在随后的4年中每年末产生1500的现金收益,则这笔投资的内部收益率为零。 F 9. 对于独立项目,无论采用NPV还是IRR,对项目投资决策的判断是一致的。F 10. 对于互斥项目方案,采用NPV或IRR指标,对项目投资决策的判断可能是出现互相矛盾,这时可以采用增量IRR指标分析,做出决策判断。T 11.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如果通胀对投资项目的收入和成本支出增加的影响是相同的,则不会减少企业的经济效益。T 12.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计算NPV指标需要采用通胀调整后的折现率。一般采用通胀调整折现率的精确值较采用近似的通胀调整折现率计算得出的项目NPV 值小。 F 13 如果在项目期末发生固定资产的变卖收入,则该收入应必须缴纳企业收入所得税。T 14. 在项目期末发生的流动资产回收的收入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T 15.IRR指标对再投资收益率的假设为它自身,所以理论上,NPV指标比IRR 较为合理。 F 16.ERR指标通过改变再投资收益率的假设,因而消除了IRR指标可能出现多个根的情形,因而ERR指标在理论上更加合理。T 17.在风险条件下,由于每个人的风险偏好不一致,所以不存在一个公共的风险条件下的决策准则。 18. 按照经验公式,当一国希望其GDP在十年中实现倍增,则其年均增长率应不低于7.2%。T 19. 按照IRR的定义,IRR是项目总投资所赚取的投资收益率。F 20. 按照AIRR的定义,当IRR

贵州大学计量经济学试卷

贵州大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卷 (A) 计量经济学 注意事项: 1. 请考生按要求在试卷装订线内填写姓名、学号和年级专业。 2. 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答案。 3.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装订线内填写无关的内容。 4.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单选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 假设样本回归函数为:∧ ∧ ∧ ++ =i i i X Y εββ10 下列哪些性质不成立( ) A. 0=∑i ε B. - -∧=Y Y 的均值 C.0=∑i i Y ε D.样本回归直线过点(_ _,Y X )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Y Y y i i -=∧ ∧∑∑ B. 22)(Y Y e i i -=∑∑ C. ∑∑∑+=∧222 i i i e y y D. 22)(Y Y y i i -=∑∑ 3. 线性回归分析中,一条好的拟合直线是( ),以此为准则确定X 和Y 的线性关系。 A 、使 ()1 ?n t t t Y Y =-∑达到最小值 B 、使∑=-n t t t Y Y 1 ?达到最小值 C 、使t t Y Y ?-达到最小值 D 、使()2 1 ?∑=-n t t t Y Y 达到最小值 4. 下列关于判定系数(可决系数) R 2 说法正确的是( ) A. 112 ≤≤-R B.增加新的解释变量个数会减少2 R 的数值。 C. 2 R 的数值越接近于1,表示Y 中的变异性能被估计的回归方程解释的部分越多。

D. 2R 是评价模型优劣的唯一标准。 5.计量经济模型中,一旦出现异方差,如果仍然采用OLS 估计模型参数,则:( ) A. OLS 估计量将是一个有偏估计量 B. t 检验和F 检验失效 C. OLS 估计量仍然是一致估计量 D.OLS 估计量将不再具有线性性 6异方差性的诊断可以采用( ) A park 检验法 B.DW 检验法 C.方差膨胀因子判别法 D.LM 乘数检验法 7. 在研究宏观经济模型时,所使用的连续观察值如国内生产总值、就业、货币供给等, 很可能出现( )。 A. 异方差性 B.多重共线性 C.序列相关 D.解释变量和随机误差项高度相关 8.下面关于虚拟变量和Chow 检验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验证模型是否发生突变方面,Chow 检验和引入虚拟变量是殊途同归。 B . Chow 检验可以验证突变时候是否能够发生。 C . Chow 检验的原假设是:H 0=j j βα=, j=1,…,k D . 当使用Chow 检验时,两个样本容量n 1 和 n 2 ,当n 2,小于K+1时,Chow 检验将无法 进行下去。 9.假如定性变量“职称”含有讲师、副教、教授几个类别。当用“职称”作为解释变量时,应该向模型引入几个虚拟变量(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 四个 10. 以下为Klein 与1950年建立的用于分析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模型,其中包括3个随机方程、3个恒等方程,具体如下: ?????????? ?+=--=-++=+++++-++=++++=+++++=-------1 2133121122101213121012131210)()()(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K I K W W Y P T G I C Y u t W T Y W T Y W K P P I W W p P C γγγγμ ββββμαααα 其中,C t 为私人消费;I t 为净投资;W 1t 为私营部门投资;Y t 为税后收入;P t 为利润;K t 为资本存量;W 2t 为公共部门投资;T t 为税收;t 为日历年时间,代表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因素;G t 为政府支出。模型中的内生变量是:( ) A. C t I t W 1t W 2t T t K t B. C t I t W 1t W 2t P t K t

大学计量经济学考试卷

第 1 页 共 4 页 大学计量经济学考试卷(A 卷) 考试课程 计量经济学 考试日期 2018月 日 成 绩 课程号 (2017-2018-1)- A2204060-40843 教师号 任课教师姓名 郑静 考生姓名 学号 年级 专业 题 数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一、单项选择(10题,每题3分,共30分,请将每题的解答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1.下面不属于古典线性回归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的特性的是__________。 A.无偏性 B. 线性性 C. 最小方差性 D. 不一致性 2. 对回归模型i 01i i Y X u ββ+=+进行检验时,通常假定i u 服从__________。 A. 2i N 0) σ(, B. t(n-2) C. 2N 0)σ(, D. t(n) 3. 以Y 表示实际观测值,?Y 表示回归估计值,则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的准则是使__________。 A. i i ?Y Y 0 ∑(-)= B. 2i i ?Y Y 0∑(-)= C. i i ?Y Y ∑(-)=最小 D. 2i i ?Y Y ∑(-)=最小 4.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回归平方和ESS 的自由度为__________。 A. n B. n-1 C.n-k D. 1 5.. 下列模型属于双对数模型的是__________。 A. μββ++=X Y ln ln ln 10 B. 01ln ln Y X ββμ=++ C . 01ln ln Y X ββμ=++ D. 01ln ln Y X ββμ=++ 6. 对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所用的F 统计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 A. /() /(1)ESS n k RSS k -- B. 22/(1)(1)/()R k R n k --- C. /()ESS RSS n k - D. 22 /()(1)/(1) R n k R k --- 7. 因变量为Y ,自变量为X 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总体回归方程为:__________。 A .01ln ln Y X ββμ=++ B. 01Y X u ββ=++ C. 01ln Y X ββμ=++ D. 2 i i ?Y Y 0∑ (-)= 8. 按经典假设,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应是非随机变量,且__________。 A .与随机误差项不相关 B .与残差项不相关 C .与被解释变量不相关 D .与回归值不相关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如果模型的判定系数很高,我们可以认为此模型的质量较好 B 如果模型的判定系数较低,我们可以认为此模型的质量较差 C 如果某一参数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我们应该剔除该解释变量 D 如果某一参数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我们不应该随便剔除该解释变量 10. 以下模型中属于参数线性回归模型是__________。 A. 2 12()i i i E Y X X ββ=+ B. 12 i i i X Y u ββ=+ + C. 2 12()i i i E Y X X ββ=+ D. 12()i i i E Y X X ββ=+ 本题得 分

初级计量经济学试卷A卷--带答案

.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期末考试试题课程名称:初级计量经济学类别:□必修□选修年级:2013级开课学院: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 一、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下面对应的空格内,正确用T表示,错误用F表示) 1.总体回归函数给出了与自变量每个取值相应的应变量的值。错、应该是条件均值 2.普通最小二乘法就是使误差平方和最小化的估计过程。错误,残差平方和 3.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和双对数模型的判决系数可以相比较。正确 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总体显著性意味着模型中任何一个变量都是统计显著的。错, 5.在线性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是原因,被解释变量是结果。错 6.双对数模型的回归系数和弹性系数相同。正确 7.当存在自相关时,OLS估计量既是有偏的也是无效的。错,无偏、线性 8.在高度多重共线性情况下,估计量的标准误差减小,t值增大。错,说反了 9.如果分析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预测,则多重共线性并无大碍。正确 10.无论模型中包括多少个解释变量,总平方和的自由度总为n-1。正确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正确答案填在空格内)。 1. 当回归系数t 统计量的绝对值大于给定的临界值时,表明该系数 显著 。 2.线性回归模型意味着模型中 参数 是线性的。 3.高斯马尔科夫定理说明如果线性回归模型满足古典假设,则OLS 估计量具有 最小方差 性。即最优线性无偏性BLUE. 4.多元回归的总体显著性检验的原假设为 02 =R 。 5.如果对于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在样本容量为11时有4500,90TSS RSS ==,则其校正的 判决系数=2R ( )45 442-11111504911k -n 1n 112 =-?? ? ? ?--=---R 。 6.模型12ln t t y B B t u =++的参数2B 表示 t 的绝对量增加一个单位时,y 的相对量增加B2个单位 。 7. 倒数 模型最适合用来描述恩格尔消费曲线 。 8.在多元回归模型中较高的2 R 值与多个不显著的t 值并存,表明模型可能存在 多重共线性 。 9 自相关 。 10.在分析季度数据的季节性时需要引入 3 个虚拟变量。M-1 三、简答题(共15分) 1、 简述经济计量分析的基本步骤。(8分) 1.理论分析; 2.收集数据; 3.建立数学模型; 4.建立统计或经济计量模型; 5.经济计量模型的参数估计; 6.检查模型的准确性; 7.检验来自模型的假说;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2013年全套考研基础资料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2013年全套考研基础资料+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专业课资料+岭院本科超完整课件+考研笔记+八年岭院真题 购买地址: 本资料适用于岭院以下各专业: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金融学(不适用于管科、运筹学等专业) 为了方便各位研友使用,其中笔记、真题等需要经常翻阅背诵的珍贵资料为精装打印本,方便耐用;课件等其他资料为DVD光盘电子版。以上资料汇聚了几位中大岭南学院考研高分师兄的全部考研资料,绝对是中山大学2013年岭南学院专业课笔试最齐全、最有效的考研资料。 此套资料包括: 一、岭南学院高分考生考研笔记,岭南学院学术部(学生会下属机构)大牛们合作经济学概要,中级微观经济学总结笔记等(珍贵!!)!【精装版】 二、2003年至2011年8年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真题和答案、合集【精装版】 各位学子可以从这八年间的真题中归纳出岭南学院出题规律, 为2013年考研提前铺好道路!!!! 三、岭南学院本科课件以及课堂笔记及其习题(迄今为止全网最全)【电子版】 这一套课件囊括了管科外中大岭院本科所有专业课的ppt,另外还有很多优秀本科生记录的课程习题及答案。 这套课件及其习题分为【大一上】【大一下】【大二上】【大二下】【大三上】【大三下】【大四上】等几个部分。 如此区分课件完全对应了岭南学院本科生四年学习的课程安排。 其中包括: 1、《微观经济学》课件(完整三十章) 2、《微观经济学》课件(中大孙洛平教授,完整十五章) 3、《中级微观经济学》课件,包括中大岭院往年试卷及其习题,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配套习题 4、《中级宏观经济学》课件(完整八章),04级、06级岭院本科期末试题,并赠送中文版参考书曼昆《宏观经济学(中文版)》(电子版)和《中级宏观经济学》(电子版),岭南学院助教答疑 5、《公共财政》部分课件,《国际金融》完整八章课件,《国际贸易》完整十八章课件。 6、《产业组织》完整十五章课件 7、《计量经济学》课件及其习题答案,《计量经济学》岭院本科练习复习考试资料,助教

清华大学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

清华大学计量经济学期末试题 ⒈(12分)某人试图建立我国煤炭行业生产方程,以煤炭产量为被解释变量,经过理论和经验分析,确定以固定资产原值、职工人数和电力消耗量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变量的选择是正确的。于是建立了如下形式的理论模型: 煤炭产量=αα01+固定资产原值+α2职工人数+α3电力消耗量+μ 选择2000年全国60个大型国有煤炭企业的数据为样本观测值;固定资产原值用资产形成年当年价计算的价值量,其它采用实物量单位;采用OLS 方法估计参数。指出该计量经济学问题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错误,并简单说明理由。 ⒉(12分)以t Q 表示粮食产量,t A 表示播种面积,t C 表示化肥施用量,经检验,它们取对数后都是)1(I 变量且互相之间存在)1,1(CI 关系。同时经过检验并剔除不显著的变量(包括滞后变量),得到如下粮食生产模型: t t t t t t C C A Q Q μααααα+++++=--1432110ln ln ln ln ln (1) ⑴ 写出长期均衡方程的理论形式; ⑵ 写出误差修正项ecm 的理论形式; ⑶ 写出误差修正模型的理论形式; ⑷ 指出误差修正模型中每个待估参数的经济意义。 ⒊(6分)对于上述粮食生产模型(1),假设所有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都不相关。 ⑴ 如果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用非矩阵形式写出关于参数估计量的正规方程组; ⑵ 从以上正规方程组出发说明,为什么不能采用分部回归方法分别估计每个参数; ⒋(9分)投资函数模型 t t t t Y Y I μβββ+++=-1210 为一完备的联立方程计量经济模型中的一个方程,模型系统包含的内生变量为C (居民消费总额)、I (投资总额)和Y (国内生产总值),先决变量为t G (政府消费)、1-t C 和1-t Y 。样本容量为n 。 ⑴ 可否用狭义的工具变量法估计该方程?为什么? ⑵ 如果采用2SLS 估计该方程,分别写出2SLS 估计量和将它作为一种工具变量方法的估计量的矩阵表达式; ⑶ 如果采用GMM 方法估计该投资函数模型,写出一组等于0的矩条件。 ⒌(6分)建立城镇居民食品类需求函数模型如下: Ln V Ln Y Ln P Ln P ()..().().()=+-+135009230115035712 其中V 为人均购买食品支出额、Y 为人均收入、P 1为食品类价格、P 2为其它商品类价格。 ⑴ 指出参数估计量的经济意义是否合理,为什么? ⑵ 为什么经常采用交叉估计方法估计需求函数模型? ⒍(9分)选择两要素一级CES 生产函数的近似形式建立中国电力行业的生产函数模型: L n Y L n A t m L n K m L n L m Ln K L =+++-- -+γδλρδδμ()()()1112 2 其中Y 为发电量,K 、L 分别为投入的资本与劳动数量,t 为时间变量。

XX大学计量经济学

XX 大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卷 (A) 计量经济学 注意事项: 1. 请考生按要求在试卷装订线内填写姓名、学号和年级专业。 2. 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答案。 3.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装订线内填写无关的内容。 4.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单选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 假设样本回归函数为:∧ ∧ ∧ ++ =i i i X Y εββ10 下列哪些性质不成立( ) A. 0=∑i ε B. - -∧=Y Y 的均值 C.0=∑i i Y ε D.样本回归直线过点(_ _,Y X )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Y Y y i i -=∧ ∧∑∑ B. 22)(Y Y e i i -=∑∑ C. ∑∑∑+=∧222 i i i e y y D. 22)(Y Y y i i -=∑∑ 3. 线性回归分析中,一条好的拟合直线是( ),以此为准则确定X 和Y 的线性关系。 A 、使 ()1 ?n t t t Y Y =-∑达到最小值 B 、使∑=-n t t t Y Y 1 ? 达到最小值 C 、使t t Y Y ?-达到最小值 D 、使()2 1 ?∑=-n t t t Y Y 达到最小值 4. 下列关于判定系数(可决系数) R 2 说法正确的是( ) A. 112 ≤≤-R B.增加新的解释变量个数会减少2 R 的数值。 C. 2 R 的数值越接近于1,表示Y 中的变异性能被估计的回归方程解释的部分越多。

D. 2R 是评价模型优劣的唯一标准。 5.计量经济模型中,一旦出现异方差,如果仍然采用OLS 估计模型参数,则:( ) A. OLS 估计量将是一个有偏估计量 B. t 检验和F 检验失效 C. OLS 估计量仍然是一致估计量 D.OLS 估计量将不再具有线性性 6异方差性的诊断可以采用( ) A park 检验法 B.DW 检验法 C.方差膨胀因子判别法 D.LM 乘数检验法 7. 在研究宏观经济模型时,所使用的连续观察值如国内生产总值、就业、货币供给等, 很可能出现( )。 A. 异方差性 B.多重共线性 C.序列相关 D.解释变量和随机误差项高度相关 8.下面关于虚拟变量和Chow 检验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验证模型是否发生突变方面,Chow 检验和引入虚拟变量是殊途同归。 B . Chow 检验可以验证突变时候是否能够发生。 C . Chow 检验的原假设是:H 0=j j βα=, j=1,…,k D . 当使用Chow 检验时,两个样本容量n 1 和 n 2 ,当n 2,小于K+1时,Chow 检验将无法 进行下去。 9.假如定性变量“职称”含有讲师、副教、教授几个类别。当用“职称”作为解释变量时,应该向模型引入几个虚拟变量(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 四个 10. 以下为Klein 与1950年建立的用于分析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模型,其中包括3个随机方程、3个恒等方程,具体如下: ?????????? ?+=--=-++=+++++-++=++++=+++++=-------1 2133121122101213121012131210)()()(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K I K W W Y P T G I C Y u t W T Y W T Y W K P P I W W p P C γγγγμ ββββμαααα 其中,C t 为私人消费;I t 为净投资;W 1t 为私营部门投资;Y t 为税后收入;P t 为利润;K t 为资本存量;W 2t 为公共部门投资;T t 为税收;t 为日历年时间,代表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因素;G t 为政府支出。模型中的内生变量是:( ) A. C t I t W 1t W 2t T t K t B. C t I t W 1t W 2t P t K t

计量经济学试卷汇总_(含答案)

选择题(单选题1-10 每题1 分,多选题11-15 每题2 分,共20 分) 1、在多元线性回归中,判定系数R2随着解释变量数目的增加而 B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变化不定 2、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某个解释变量对其余解释变量的判定系数接近1,则表明模型中 存在 C A.异方差性 B.序列相关 C.多重共线性 D.拟合优度低 3、经济计量模型是指 D A.投入产出模型 B.数学规划模 C.模糊数学模型 D.包含随机方程的经济数学模型 4、当质的因素引进经济计量模型时,需要使用 D A.外生变量 B.前定变量 C.生变量 D.虚拟变量 5、将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D A.虚拟变量 B.控制变量 C.政策变量 D.滞后变量 6、根据样本资料已估计得出人均消费支出Y对人均收入X的回归模型Ln Y=5+0.75LnX,这表明 人均收入每增加1%,人均消费支出将预期增加 B A.0.2% B.0.75% C.5% D.7.5% 7、对样本相关系数r,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D A.越接近于1,Y与X之间线性相关程度越高 B.越接 近于0,Y与X之间线性相关程度越弱 C.-1≤r≤1

D.若r=0,则X与Y独立 8、当DW>4-d L,则认为随机误差项εi A.不存在一阶负自相关 B.无一阶序列相关 C.存在一阶正自相关D.存在一阶负自相关 9、如果回归模型包含二个质的因素,且每个因素有两种特征,则回归模型中需要引入 A.一个虚拟变量B.两个虚拟变量 C.三个虚拟变量 D.四个虚拟变量 10、线性回归模型中,检验H0: i =0(i=1,2,…,k) 时,所用的统计量t ?i 服从 var(?i ) A.t(n-k+1) B.t(n-k-2) C.t(n-k-1) D.t(n-k+2) 11、对于经典的线性回归模型,各回归系数的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量具有的优良特性有ABC A.无偏性 B.有效性 C.一致性 D.确定性 E.线性特性 12、经济计量模型主要应用于ABCD A.经济预测 B.经济结构分析 C.评价经济政策 D.政策模拟 13、常用的检验异方差性的方法有ABC、 A.戈里瑟检验 B.戈德菲尔德-匡特检验 C.怀特检验 D.DW检验 E.方差膨胀因子检测 14、对分布滞后模型直接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时,会遇到的困难有BCE A.不能有效提高模型的拟合优度 B.难以客观确定滞后期的长度 C.滞后期长而样本小时缺乏足够自由度 D.滞后的解释变量存在序列相关问题 E.解释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计量经济学试卷

dL D.k m≥ 10、以下选项中,正确地表达了序列相关的是() A. j i COV j i≠ ≠,0 ) , (μ μ B. j i COV j i≠ =,0 ) , (μ μ C. (,)0, i j COV X X i j =≠ D. j i X COV j i≠ ≠,0 ) , (μ 11、在DW检验中,存在负自相关的区域是()

微观经济学A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

《微观经济学A》课程教学大纲 Microeconomics 课程编号:131507051 学时:72 学分:4.5 适用对象:经济学系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等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专业特别是经济学系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该课程学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许多专业课程(如:宏观经济学、技术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会计理论等)的掌握程度,关系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供求分析法、边际分析法、均衡分析法等方法),能够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出发,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体系,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产生、研究对象、发展简史以及微观经济学在经济学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掌握需求、供给、均衡价格等基本概念,了解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等基本内容,并基本掌握微观经济学前沿理论(博弈论、寻租理论等)的发展情况。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学生应对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有一系统全面的了解,学习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准确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2)握微观经济学的各种分析方法;(3)引导学生形成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4)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引论 1.基本内容:

(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2)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3)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4)对待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 (5)为什么学习西方经济学 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明确了解本课程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内容归属 3.教学重点难点: 4.教学建议: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基本内容: (1)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2)需求曲线 (3)供给曲线 (4)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5)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6)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7)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8)蛛网模型(动态模型的一个例子)* 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够运用供求基本原理对现实中的一些经济现象做出尝试性的解释,简单了解蛛网模型。 3.教学重点难点:弹性的概念及其计算 4.教学建议: 第三章:效用论 1.基本内容: (1)效用论概述 (2)无差异曲线 (3)预算线 (4)消费者均衡 (5)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6)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工程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判断) (一)、选择部分 1.被称为工程经济学之父的是(C ) A.惠灵顿 B.戈尔德曼 C.格兰特 D.里格斯 ★考核知识点: 工程经济学的产生,参见P3 附1.1.1(考核知识点解释): 1930年,格兰特(Eugene L. Grant )教授的《工程经济原理》(Principles of Engineering Economy )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工程经济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系统化的学科。他提出的工程经济评价的理论与原则,初步建立了工程经济学的体系,得到了社会公认,因此被誉为“工程经济学之父”。 2.下列不属于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中建设投资的是(C ) A.设备购置费 B.土地使用费 C.应收及预付款 D.涨价预备费 ★考核知识点: 投资的构成,参见P12 附1.1.2(考核知识点解释): 按形成资产法,建设投资由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费用、形成其他资产的费用和预备费四部分组成。具体P13图2-1所示。 3.某设备原值为11000,估计可使用5年,预计5年后残值为1000元,若采用直线折旧,则年折旧额为( A ) A.2000 B.1800 C.1500 D.2200 ★考核知识点: 折旧的计算方法(平均年限法),参见P21 附1.1.3(考核知识点解释):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折旧法,是按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固定资产净残值和折旧年限平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20005 100011000-=-==折旧年限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额

4.以下属于现金流入的是(D ) A.固定资产投资 B.经营成本 C.税金 D.销售收入 ★考核知识点: 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的概念,参见P28 附1.1.4(考核知识点解释): 对于某一具体工程项目而言,现金流入是指在项目整个寿命期所取得的收入,如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固定资产残值变现收入、垫支流动资金的回收等。 5.工商银行贷款年利率为12%,按月复利计息,则实际利率为(C )。 A.12% B.13% C.12.68% D.10% ★考核知识点: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参见P33 附1.1.5(考核知识点解释): 实际利率是指当计息周期小于一年时,在采用复利计息方式的情况下,将各种不同计息期的利率换算成以年为计息期的利率。计算公式: %68.121)12/%121(1)/1(12=-+=-+=m m r i 6.某投资方案的动态投资回收期为5年,基准动态投资回收期为6年,则该方案( A )。 A.可行 B.不可行 C.无法确定 D.以上答案均不对 ★考核知识点:动态投资回收期的判别准则,参见P62 附1.1.6(考核知识点解释): 用动态投资回收期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时,需要将计算所得到的项目动态投资回收期与同类项目的历史数据及投资者意愿等确定的基准动态投资回收期进行比较。当项目动态投资回收期小于基准动态投资回收期时,项目可行,否则不可行。 7. 一个方案的采纳将提高另一方案的经济利益,这两个方案之间是(A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非相关性 D.互不相容 ★考核知识点:方案的相关性,参见P75 附1.1.7(考核知识点解释): 正相关性是指一个方案的采纳将提高另一方案的经济利益,例如建设住宅小区与改善该住宅小区周边环境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8.盈亏平衡分析是通过找到项目(B ),据此分析项目承担的风险大小的一种( )方法。 A.亏损最低点,不确定性分析 B.亏损到盈利的转折点,不确定性分析 C.亏损到盈利的转折点,确定性分析 D.盈利最高点,确定性分析★考核知识点:盈亏平衡分析的概念,参见P9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