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解酸化池池体和出水堰设计计算

水解酸化池池体和出水堰设计计算

水解酸化池池体和出水堰设计计算
水解酸化池池体和出水堰设计计算

水解酸化池池体和出水堰设计计算

1.水解池的容积 水解池的容积V

QHRT K V Z =

式中:V ——水解池容积,m 3;

z K ——总变化系数,1.5;

Q

——设计流量,m 3/h ;

HRT

——水力停留时间,h ,取6h ;

则3

45655.1m

V =??=

印染废水中水解池,分为4格,每格的长为2m ,宽为2米,设备中有效水深高度为3m ,则每格水解池容积为16m 3,4格的水解池体积为48m 3。 2水解池上升流速校核

已知反应器高度为:m

H 4=;反应器的高度与上升流速之间的关

系如下:

HRT

H HRTA

V A Q =

=

=

ν

式中: ν——上升流速(m/h );

Q ——设计流量,m 3/h ; V ——水解池容积,m 3; A

——反应器表面积,m 2;

HRT

——水力停留时间,h ,取6h ;

则)/(67.06

4h m ==ν

水解反应器的上升流速h

m /8.1~5.0=ν

,ν符合设计要求。

3配水方式

采用总管进水,管径为DN100,池底分支式配水,支管为DN50,支管上均匀排布小孔为出水口,支管距离池底100mm ,均匀布置在池底。 4进水堰设计

已知每格沉淀池进水流量s

m h m Q

/00035.03600

4/53

3

'

=?=;

4.1堰长设计

取出水堰负荷)/(2.0'

m s L q ?=(根据

《城市污水厂处理设施设计计算》P377中记载:取出水堰负荷不宜大于)/(7.1m s L ?)。

''

q

Q L =

式中:L ——堰长m ;

'

q ——出水堰负荷,)/(m s L ?,取0.2)/(m s L ?;

'

Q

——设计流量,m 3/s ;

则75

.12

.01000

00035.0'

'

=?=

=

q

Q L

m ,取堰长m

L

2=。

4.2出水堰的形式及尺寸

出水收集器采用UPVC 自制90o三角堰出水。直接查第二版《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常用资料P683页,当设计水量为Q =5m 3/h 时,过堰水深为63mm ,每米堰板设6个堰口,过堰流速为s

m /395.11=ν。

取出水堰负荷)/(2.0'

m s L q ?=(根据《城市污水厂处理设施设计计算》

P377中记载:取出水堰负荷不宜大于)/(7.1m s L ?)。

每个三角堰口出流量为)/(000033.0)/(033.06

2.06'3

s m s L q q ====

4.3堰上水头1h

2

5

1)

4

.1(q h =

式中:1h ——堰上水头m ;

q

——每个三角堰出流量,m 3/h ;

则014

.0)4

.1000033.0(

)4

.1(

2

5

2

5

1

==

=q h m 。

4.4集水水槽宽B

4

.0'9.0Q

B ?=

式中:B ——堰上水头m ;

'

Q

——设计流量,m 3/s ;

为了确保安全集水槽设计流量

Q =(1.2~1.5)

'

Q

044

.0)

00035.05.1(9.04

.0=??=B m ,因此水槽宽取50mm 。

4.5集水槽深度

集水槽的临界水深:

3

2

20gB

Q h k =

式中:B ——堰上水头m ;

0Q ——安全设计流量,m

3

/s ; 则1132

.0044

.08.9)00035.05.1(3

2

2

3

2

20=??=

=

gB

Q h k

m 。

集水槽的起端水深:k

h h 73.10

=

式中:0h ——起端水深m ; 则195

.01132.073.173.10

=?==k h h m ;取mm

h 2000

=;

设出水槽自由跌落高度:mm

m h 10010.02==。

则集水槽总深度31.0195.01.0014.002

1=++=++=h h h h m

4.6进水堰简略图

图1 出水三角堰尺寸图

图2 集水槽剖面图

5进好氧池出水管设计

取水在管中的流速为s

m /8.02

=ν,(数据取自《建筑给排水设计手

册》)

π

ν2'

14Q

d =

式中:1d ——出水管直径,mm ;

2ν——过堰流速,m/s ;

则024

.08.000035

.0442'

1

=?=

=

π

π

νQ

d m ,取DN25管。

1.6污泥回流泵设计计算

在水解酸化池中,按污泥回流泵的流量为h

m Q Q p /53

==计算。

取污泥回流管设计流速s

m /5.03

=ν,(数据取自《建筑给排水设计

手册》),污泥回流管的直径为

π

ν324p

Q d =

式中:2d ——出水管直径,mm ;

3ν——过堰流速,m/s ;

则59

.03600

5.05443'

2

=??=

=

ππ

νQ

d m ,取DN65管。

流水施工原理及计算公式

流水施工原理 一、掌握流水施工参数的概念 知识点:流水施工的参数 为了说明组织流水施工时,各施工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开展情况及相互依存关系,这里引入一些描述工艺流程、空间布置和时间安排等方面的状态参数——流水施工参数,包括工艺参数、空间参数和时间参数。 (一)工艺参数 工艺参数是指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施工工艺方面进展状态的参数,通常包括施工过程和流水强度两上参数。 1.施工过程 组织建设工程流水施工时,根据施工组织及计划安排需要而将计划任务划分成的子项称为施工过程。 施工过程的数目一般用小写n来表示,它是流水施工的确要参数之一。根据性质和特点不同,施工过程一般分为三类,即建造类施工过程、运输类施工过程和制备类施工过程。 (1)建造类施工过程,是指在施工对象的空间上直接进行砌筑、安装与加工,最终形成建筑产品的施工过程。 (2)运输因施工过程,是指将建筑材料、各类构配件、成品、制品和设备等运到工地仓库或施工现场使用地点的施工过程。 (3)制备类施工过程,是指为了提高建筑产品生产的工厂化、机械化程度和生产能力而形成的施工过程。如砂浆、混凝土、各类制品、门窗等的制备过程和混凝土构件的预制过程。 由于建造类施工过程占有施工对象的空间,直接影响工期的长短,因此必须列入施工进度计划,并在其中大多作为主导施工过程或关键的工作。运输类与制备类施工过程一般不占有施工对象的工作面,不影响工期,故不需要列入流水施工进度计划之中,只有当其占有施工对象的工作面,影响工期时,才列入施工进度计划中。 2.流水强度 流水强度是指流水施工的某施工过程(专业工作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程量,也称为流水能力或生产能力。 流水强度通常用大写V来表示。 表示: V——某施过程(队)的流水强度 Ri——投入该施工过程的第i 种资源量(施工机械台数或工人数) Si——投入该施工过程的第i 种资源的产量定额 X——投入该过程的资源种类数

水解酸化池计算

3.3水解酸化池 3.3.2预去除率 表3-2 调节池预去除率表 3.3.3池体积算 最大设计流量:Q max =180.5m 3/h 1.有效容积V :V=Q max t=180.5×5=90 2.5m 3 t :停留时间,取 5 h 。 取池有效高度H=5.5m ,其中超高0.5m ,则有效水深h=5m 。 池面积2V A= =180.5m h 取池宽B=7m ,则池长A L==25.8m B 2.上升流速校核:h 5 v= ==1m /HRT 5 h (在0.8-1.8m/h 内) 3.3.4布水配水系统 1)配水方式:本设计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为了配水均匀一般对称布置,各支管出水口向下句池底约20cm ,位于所服务面积的中心。 查《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新技术及工程实例》其设计参数如下: 管式大阻力配水系统设计参数表

2)干管管径的设计计算 Q max =0.05m/s 去干管流速为1.4m/s,则干管横切面积为: 20.050.0361.4 Q S m v = == 所以管径0.214mm D ==m 取D=220mm 校核:22 440.05 1.32/0.22 3.14 Q Q v m s S D π?= ===? 在1.0~2.5m/s 范围内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选用DN=350mm 的钢管 3) 布水支管的设计计算 去布水支管的中心间距为0.45m ,则支管的间距数为18400.45 n ==个 支管数为(40-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78根 每根支管的进口流量0.116 0.0014978 q = =m 3/s 所以采用管径为DN30mm 的布水支管,则流速为 22 q 440.00149v= 2.09/S 0.03 3.14 q m s D π?===? 介于1.5~2.5m/s 之间 每根支管的长度为:140.52 6.522 B d l m --?= == 4)出水孔的设计计算:一般孔径在9—12mm 之间,本设计选取12mm 孔径的出水孔。出水孔沿配水支管 中心线两侧向下交叉布置,从管的横断面看两侧出水孔德夹角为45°。又因水解酸化池的横切面为35m 2,取开孔比为0.2%,则孔眼总面积为:22800.2%0.56S m =?= 又因为配水孔眼为 12mm,所以单个孔眼面积为 2 2 53.140.0107.851044 i d S π-?===?m 2 所以孔眼数为 50.5671337.8510-=?个,每根管子上有孔眼 7133 91.578 =个 取92个

流水步距的计算方法

第二章流水施工原理 本章重要知识点与典型题型 一、掌握流水施工参数的概念 知识点:流水施工的参数 为了说明组织流水施工时,各施工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开展情况及相互依存关系,这里引入一些描述工艺流程、空间布置和时间安排等方面的状态参数——流水施工参数,包括工艺参数、空间参数和时间参数。 (一)工艺参数 工艺参数是指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施工工艺方面进展状态的参数,通常包括施工过程和流水强度两上参数。 1.施工过程 组织建设工程流水施工时,根据施工组织及计划安排需要而将计划任务划分成的子项称为施工过程。 施工过程的数目一般用小写n来表示,它是流水施工的确要参数之一。根据性质和特点不同,施工过程一般分为三类,即建造类施工过程、运输类施工过程和制备类施工过程。 (1)建造类施工过程,是指在施工对象的空间上直接进行砌筑、安装与加工,最终形成建筑产品的施工过程。 (2)运输因施工过程,是指将建筑材料、各类构配件、成品、制品和设备等运到工地仓库或施工现场使用地点的施工过程。 (3)制备类施工过程,是指为了提高建筑产品生产的工厂化、机械化程度和生产能力而形成的施工过程。如砂浆、混凝土、各类制品、门窗等的制备过程和混凝土构件的预制过程。 由于建造类施工过程占有施工对象的空间,直接影响工期的长短,因此必须列入施工进度计划,并在其中大多作为主导施工过程或关键的工作。运输类与制备类施工过程一般不占有施工对象的工作面,不影响工期,故不需要列入流水施工进度计划之中,只有当其占有施工对象的工作面,影响工期时,才列入施工进度计划中。 2.流水强度 流水强度是指流水施工的某施工过程(专业工作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程量,也称为流水能力或生产能力。 流水强度通常用大写V来表示。 表示: V——某施过程(队)的流水强度 Ri——投入该施工过程的第i 种资源量(施工机械台数或工人数) Si——投入该施工过程的第i 种资源的产量定额 X——投入该过程的资源种类数 (二)空间参数 空间参数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空间布置上开展状态的参数。 1.工作面 工作面是指在某专业工种的工人或某种施工机械进行施工的活动空间。工作面的大小,表明能安排施工人数或机械台数的多少。每个作业的工人或每台施工机械所需工作面的大

水解酸化池设计计算书

水构筑物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专业: _____ 环境工程 _________ 班级:环工1211 ________ 题目: _____ 水解酸化池 _______ 指导教师:黄勇/刘忻 姓名: _______ 姚亚婷_________ 学号:1220103136 _________ 2015年1月3日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目录 1.1水解池的容积 (1) 1.2水解池上升流速校核 (1) 1.3配水方式 (2) 1.4堰的设计 (2) 1.4.1 堰长设计 (2) 1.4.2 出水堰的形式及尺寸 (2) 1.4.3 堰上水头h1 (3) 1.4.4 集水水槽宽B (3) 1.4.5 集水槽深度 (3) 1.5进水管设计 (4) 1.6出水管设计 (4) 1.7污泥回流泵设计计算 (5)

水解酸化池设计计算 1.1水解池的容积 水解池的容积V V K z QHRT 式中:V ——水解池容积,m3; K z——总变化系数,1.5; Q ---- 设计流量,Q=130m3/h; HRT ——水力停留时间,设为6h; 则水解酸化池容积为V K Z QHRT =1.5*130*6=1170m3, 水解池,分为2格,设每格水解酸化池长18米,每格的宽为6.5m, 设备中有效水深高度为5m,则每格水解池容积为18*6.5*5=585m3 设超高为0.5m,则总高为5.5m 1.2水解池上升流速校核 已知反应器高度为:H=5.5m;反应器的高度与上升流速之间的关系如下: Q V H

式中: A HRTA HRT 上升流速(m/h); Q 设计流量,m3/h ; V 水解池容积,m3; A 反应器表面积,m2; HRT——水力停留时间,h,取6h; 则v=5.5/6=0.92(m/h) 水解反应器的上升流速0.5 ~1.8m/ h ,符合设计要求 1.3配水方式 采用总管进水,管径为DN100,池底分支式配水,支管为DN50,支管上均匀排布小孔为出水口,支管距离池底200mm,均匀布置在池底,位于所服务面积的中心。 1.4堰的设计1.4.1堰长设计 取出水堰负荷q' =1.5L/(sm)(根据《城市污水厂处理设施设计计算》P377中记载:取出水堰负荷不宜大于1.7L/(s m))。 式中:L——堰长m; q 出水堰负荷,L/(s m),取1.5L/(s m); Q'--- 设计流量,每格流量为0.018m3/s; 则L Q -M0 12m,取堰长L 12m。

水处理构筑物课程设计-平流式隔油池(全套图纸)

《水处理构筑物课程 设计》 设计计算书 班级:环工1221 姓名: 学号: 设计题目:平流式隔油池(共壁)日期2016 年1月1日

一、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水和废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要求是如何通过构筑物的工艺及构造设计得以付诸工程实施。逐步培养学生的工程概念,使之了解在工程设计中需要合理协调工艺、结构、施工和运行操作的要求。使学生初步掌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和工程制图能力。 全套图纸,加153893706 二、设计要求 1、本课程设计重点在训练设计和绘制构筑物工艺施工图的能力。故在确定构筑物主要工艺尺寸时,不要求作详细的工艺计算,物理处理构筑物可仅以水力停留时间、表面负荷率作为主要设计参数,涉及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水质可参照城市生活污水水质确定,以容积负荷和水力停留时间作为设计参数。 以下设计流量可用作设计时参考: 设计流量 Q =60、100、130、170、210、250 、290、330m3/h。(竖流式沉 s 淀池、竖流式气浮分离池水解酸化池可选取得流量为≦210 m3/h,平流式沉淀池选取的流量≧100 m3/h)每位同学可选取一个流量下的某个构筑物进行工艺设计。 设计中要选取上述不同构筑物的典型水力停留的时间和负荷,得出相应构筑物的有效容积,考虑合适的构筑物座数,按第二条中的要求,选择一座或一组构筑物进行设计绘图。 设计相同构筑物并采用同一型式者应选用不同的设计流量。 2、构筑物池壁厚用200-300mm,池底用300mm,渠道、隔、挡板壁厚用100-150mm;走道宽700~800 mm;进、出水管道视构筑物及设计流量大小采用

水解酸化池池体和出水堰设计计算

水解酸化池池体和出水堰设计计算 1.水解池的容积 水解池的容积V QHRT K V Z = 式中:V ——水解池容积,m 3; z K ——总变化系数,1.5; Q ——设计流量,m 3/h ; HRT ——水力停留时间,h ,取6h ; 则3 45655.1m V =??= 印染废水中水解池,分为4格,每格的长为2m ,宽为2米,设备中有效水深高度为3m ,则每格水解池容积为16m 3,4格的水解池体积为48m 3。 2水解池上升流速校核 已知反应器高度为:m H 4=;反应器的高度与上升流速之间的关 系如下: HRT H HRTA V A Q = = = ν 式中: ν——上升流速(m/h ); Q ——设计流量,m 3/h ; V ——水解池容积,m 3; A ——反应器表面积,m 2;

HRT ——水力停留时间,h ,取6h ; 则)/(67.06 4h m ==ν 水解反应器的上升流速h m /8.1~5.0=ν ,ν符合设计要求。 3配水方式 采用总管进水,管径为DN100,池底分支式配水,支管为DN50,支管上均匀排布小孔为出水口,支管距离池底100mm ,均匀布置在池底。 4进水堰设计 已知每格沉淀池进水流量s m h m Q /00035.03600 4/53 3 ' =?=; 4.1堰长设计 取出水堰负荷)/(2.0' m s L q ?=(根据 《城市污水厂处理设施设计计算》P377中记载:取出水堰负荷不宜大于)/(7.1m s L ?)。 '' q Q L = 式中:L ——堰长m ; ' q ——出水堰负荷,)/(m s L ?,取0.2)/(m s L ?; ' Q ——设计流量,m 3/s ; 则75 .12 .01000 00035.0' ' =?= = q Q L m ,取堰长m L 2=。

流水步距计算例题

1、先确定有几项工作,在确定分为几个施工段, 例题:某工程基础包含开挖基槽、浇筑混凝土垫层,砌筑砖基础三项工作,分三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每项工作均由一个专业班组施工,各工作在各施工段上得流水节拍分别就是4天、1天与2天,混凝土热层与砖基础之间有1天得技术间歇。在保证各专业班组连续施工得情况下,完成该基础施工得工期就是()天。 计算方式: 分为三个施工段1、2、3 假设工作为ABC 1 2 3 A 4 (4+4) (4+4+4) B 1(1+1)(1+1+1) C 2(2+2)(2+2+2) 求流水布局: A—B= 4 8 12 —- 1 2 3 = 4710 -3(取最大值10) B—C= 1 2 3 —- 2 4 6 = 1 0—1-6 (取最大值1) 计算工期为:(流水步距之与)加(最后一个过程在各施工段得流水节拍之与) (10+1)+(2+2+2)+1天得技术间隔=18天(工期) 案列2 1 2 34 5 A8 6 3 56 B 3 4 1 2 3 C 3 4 1 3 2 D 5 5 4 4 6 我先假设A、B、C、D为施工过程,1、2、3、4、5为五个施工段,给您将题做一遍,无论具体得施工段与施工过程就是多少,道理还就是一样得。 一、施工段数:5; 二、施工过程数:4; 三、首先我们来求流水步距: 1、根据所给出得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得流水节拍可以瞧出,这就是个典型得无节奏流水节拍,其流水步距得计算方法为所谓得大差法。

2、A、B之间得流水步距为18天:(累加值向后错一位相减,因为无法打公式,我将A、B之间得流水步距计算方法给您发个图片,其它两个参照计算);B、C 之间得流水步距4天;C、D之间得流水步距为3天. 3、则计算总工期:Tp=(流水步距之与)+(最得一个过程在各施工段得流水节拍之与)(18+4+3)+(5+5+4+4+6)=49天。 比如有3个承台,每个承台有挖基坑、钢筋、立模、浇筑混凝土 如果以1、2、3号承台为竖向,就就是无间歇 如果以工序为竖向,就就是无窝工 关于流水施工工期计算得非专业方法 流水施工工期得计算就是考试得重点题目,考生们在完成这些题目过程往往耗时很长,介绍一个非专业得方法可能达到减少时间又能准确回答这类题目得效果. 1、流水施工工期得一般公式(任何组织方式都适用) T=∑k+∑tn+∑Z+∑G-∑C 2、根据理解各种组织方式得特点,推导出不同组织方式得施工工期得计算公式.达到计算时减少画图环节,提高效率。 流水施工得基本组织方式特点计算公式 有节奏流水施等节奏流水施工与参考教材T=(m+n-1)t+∑G+∑Z- ∑C

水解酸化池设计计算书(免费)

免费的 目录 1水解酸化池设计计算 (1) 1.1水解池的容积 (1) 1.4.1堰长设计 (2) 1.4.2出水堰的形式及尺寸 (2) 1.4.3堰上水头 h (3) 1 1.4.4集水水槽宽B (3) 1.4.5集水槽深度 (3) 1.4.6进水堰简略图 (4)

1水解酸化池设计计算 1.1水解池的容积 水解池的容积V QHRT K V Z = 式中:V ——水解池容积,m 3; z K ——总变化系数,1.5; Q ——设计流量,m 3/h ; HRT ——水力停留时间,h ,取6h ; 则345655.1m V =??= 印染废水中水解池,分为4格,每格的长为2m ,宽为2米,设备中有效水深高度为3m ,则每格水解池容积为16m 3,4格的水解池体积为48m 3。 1.2水解池上升流速校核 已知反应器高度为:m H 4=;反应器的高度与上升流速之间的关系如下: HRT H HRTA V A Q === ν 式中: ν——上升流速(m/h ); Q ——设计流量,m 3 /h ; V ——水解池容积,m 3; A ——反应器表面积,m 2 ;

HRT ——水力停留时间,h ,取6h ; 则)/(67.06 4 h m == ν 水解反应器的上升流速h m /8.1~5.0=ν,ν符合设计要求。 1.3配水方式 采用总管进水,管径为DN100,池底分支式配水,支管为DN50,支管上均匀排布小孔为出水口,支管距离池底100mm ,均匀布置在池底。 1.4进水堰设计 已知每格沉淀池进水流量s m h m Q /00035.03600 4/533' =?= ; 1.4.1堰长设计 取出水堰负荷)/(2.0'm s L q ?=(根据《城市污水厂处理设施设计计算》P377中记载:取出水堰负荷不宜大于)/(7.1m s L ?)。 '' q Q L = 式中:L ——堰长m ; 'q ——出水堰负荷,)/(m s L ?,取0.2)/(m s L ?; 'Q ——设计流量,m 3 /s ; 则75.12.01000 00035.0''=?==q Q L m ,取堰长m L 2=。 1.4.2出水堰的形式及尺寸 出水收集器采用UPVC 自制90o三角堰出水。直接查第二版《给

水解酸化池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课程设计任务 第二节设计目的 第三节制药厂废水基本概况 第四节任务分析 第五节工艺流程 第二章工艺流程概述 第一节工艺原理 第二节结构 第三节工艺特点 第四节实际应用 第三章设计计算 第一节设计参数

第二节计算过程 第四章补充部分 第五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总结 第七章致谢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课程设计任务 该制药厂废水水质情况如下: 表1 制药厂废水水质情况表 废水流量Q2500m3/d 进水水质出水要求要求去除率COD6000mg/L120mg/L98%

BOD53000mg/L60mg/L98% SS2500mg/L200mg/L92% PH 6.0—8.0 6.0—9.0不需要调节 出水要求:处理后废水排放达到GB8978-1996综合污水排放二级标 第二节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进一步巩固本课程所学习的核心内容,掌握设计的内容以及相关参数的选择与计算,并使所学习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习知识进行水处理工艺的设计。本次课程设计,是让学生针对给定的处理工艺,选择相应的参数计算,绘制工艺图,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设计能力。 第三节制药厂废水基本概况 制药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多属于结构复杂、有毒害作用和生物难以降解的有机物质,许多废水呈明显的酸碱性,部分废水中含有过高的盐分。由于制药企业一般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产量,故排放废水的波动性很大;若在同一生产线上生产不同产品时,所产生废水的水质、水量差别也可能很大。 制药废水可简要地归结为高浓度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即COD浓度一般大于2000mg/L、可生化性指标BOD5/COD值一般小于0.3的有机废水。考虑到制药废水可能残留某些药物成分等有毒害物质,排放到水体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

第二章流水步距的计算

例题:某三层建筑物的主体工程4个施工过程组成,划分为4个施工段,已知流水节拍均为3d,且知第二个施工过程需待第一个施工过程完工后2d才能开始进行,又知第四个施工过程可与第三个施工过程搭接1d,还知层间歇为1d,试确定流水步距,计算工期并绘制流水进度表。 解:1.确定流水步距 K(Ⅰ, Ⅱ)=t1+tj(1,2)-td(1,2)=3+2-0=5d K(Ⅱ, Ⅲ)=t2+tj(2,3)-td(2,3)=3+0-0=3d K(Ⅲ, Ⅳ)=t3+tj(3,4)-td(3,4)=3+0-1=2d 2.计算流水工期 T=(N+MR-1)t+∑tj- ∑td+ ∑Z’ =(4×3+4-1)×3+2-1+1×2 =48d 例题:某工程由A、B、C、D四个施工过程组成,划分两个施工层组织流水施工,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均为2天,其中,施工过程B与C之间有2天的技术间歇时间,层间技术间歇为2天。为了保证施工队组连续作业,试确定施工段数,计算工期,绘制流水施工进度表。 解:1.确定流水步距 K(A,B)=t+tj(A,B)-td(A,B)=2+0-0=2d K(B, C)=t+tj(B,C)-td(B,C)=2+2-0=4d K(C, D)=t+tj(C,D)-td(C,D)=2+0-0=2d 2.确定施工段数 M=N+ + =4+ + =6段 2.计算流水工期 T=(N+MR-1)t+∑tj- ∑td =(6×2+4-1)×2+2-0 =32d 5.计算流水工期 当没有层间间歇时:T=(N’+MR-1)K+∑tj-∑td 当有层间间歇时:T=(N’R+M-1)K+(M-N’)K+∑tj-∑td 例题:某两层现浇钢筋砼主体工程,划分为三个施工过程即支模板、绑钢筋和浇砼。已知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为:支模板tⅠ=4d,绑钢筋tⅡ=4d,浇砼tⅢ=2d。当支模工作队转移到第二层的第一段施工时,需待第一层第一段的砼养护1d后才能进行,要求保证各专业队连续施工,求每层至少需划分的施工段数、流水工期,并绘制流水进度表。

某禽类屠宰场废水加工工艺设计样本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南京工程学院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 某禽类屠宰场废水加工工 艺设计 院系: 康尼学院 专业: 环境工程 班级: k环境131 姓名: 曹峰马明星周峰陈敏 王珏 学号: 2401311( 21 41 1 31) 指导老师: 张长飞郑凯

目录 目录 第1章屠宰废水的现状、处理方法与工艺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屠宰废水的处理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l.2.1 好氧生物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厌氧生物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设计任务书、设计原则、工艺流程的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设计任务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设计原则、范围与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 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方案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设计水质水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废水处理方案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主要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格栅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设计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设计参数的选取.........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 格栅的间隙数n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流水步距计算例题

1、先确定有几项工作,在确定分为几个施工段, 例题:某工程基础包含开挖基槽、浇筑混凝土垫层,砌筑砖基础三项工作,分三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每项工作均由一个专业班组施工,各工作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分别是4天、1天和2天,混凝土热层和砖基础之间有1天的技术间歇。在保证各专业班组连续施工的情况下,完成该基础施工的工期是()天。计算方式: 分为三个施工段1、2、3 假设工作为ABC 1 2 3 A 4 (4+4) (4+4+4) B 1 (1+1) (1+1+1) C 2 (2+2) (2+2+2) 求流水布局: A-B= 4 8 12 -- 1 2 3 = 4 7 10 -3 (取最大值10) B-C= 1 2 3 -- 2 4 6 = 1 0 -1 -6 (取最大值1) 计算工期为:(流水步距之和)加(最后一个过程在各施工段的流水节拍之和)(10+1)+(2+2+2)+1天的技术间隔=18天(工期) 案列2 1 2 3 4 5 A 8 6 3 5 6 B 3 4 1 2 3 C 3 4 1 3 2 D 5 5 4 4 6 我先假设A、B、C、D为施工过程,1、2、3、4、5为五个施工段,给你将题做一遍,无论具体的施工段和施工过程是多少,道理还是一样的。 一、施工段数:5; 二、施工过程数:4; 三、首先我们来求流水步距: 1、根据所给出的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的流水节拍可以看出,这是个典型的无节奏流水节拍,其流水步距的计算方法为所谓的大差法。

2、A、B之间的流水步距为18天:(累加值向后错一位相减,因为无法打公式,我将A、B之间的流水步距计算方法给你发个图片,其它两个参照计算);B、C之间的流水步距4天;C、D之间的流水步距为3天。 3、则计算总工期:Tp=(流水步距之和)+(最的一个过程在各施工段的流水节拍之和)(18+4+3)+(5+5+4+4+6)=49天。 比如有3个承台,每个承台有挖基坑、钢筋、立模、浇筑混凝土 如果以1、2、3号承台为竖向,就是无间歇 如果以工序为竖向,就是无窝工 关于流水施工工期计算的非专业方法 流水施工工期的计算是考试的重点题目,考生们在完成这些题目过程往往耗时很长,介绍一个非专业的方法可能达到减少时间又能准确回答这类题目的效果。 1.流水施工工期的一般公式(任何组织方式都适用) T=∑k+∑t n+∑Z+∑G-∑C 2.根据理解各种组织方式的特点,推导出不同组织方式的施工工期的计算公式。达到计算时减少画图环节,提高效率。 流水施工的基本组织方式特点计算公式 有节奏等节奏流水施工和参考教材T=(m+n-1)t+∑G+∑Z-∑C

医院废水处理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掌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 1、复习和消化所学课程内容,初步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并掌握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和技术资料的运用; 3、训练和培养污水处理的基本计算方法及绘图的基本技能; 4、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了解国家环境保护和基本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二、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南昌市某医院是一家综合性的三甲医院,设有住院部和门诊部,现有病床位280张(按300张设计),每天排放废水量为300m3,废水排放一般集中在早上7点到10点。废水主要是从医院的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X 片照相室和手术室等排放的污水,污水来源及成分十分复杂,其中含有大量的病原细菌、病毒和化学药剂,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特征,必须严格控制医疗废水的排放。因此该医院拟建立污水处理站,以生物接触氧化法为主体工艺,对医疗污水进行生化和消毒处理,出水标准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进水水质情及执行相关标准见表1: 表1:进水水质及排放标准 *注: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的工艺控制要求为:消毒接触时间≥1h,接触池出口总余氯在2-8 mg/L,采用其它消毒剂对总余氯不作要求。≤ 三、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第一部分:废水处理工艺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综述 1.1我国医院废水概述和特点 医院污水的性质指医院产生的含有病原体、重金属、消毒剂、有机溶剂、酸、碱以及放射性等的污水。医院产生污水的主要部门和设施有: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X光照像洗印、动物房、同位素治疗诊断、手术室等排水;医院行政管理和医务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食堂、单身宿舍、家属宿舍排水。 医院污水来源及成分复杂,含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等,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不经有效处理会成为一条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和严重污染环境: 1)医院污水受到粪便、传染性细菌和病毒等病原性微生物污染,具有传染性,可以诱发疾病或造成伤害; 2)医院污水中含有酸、碱、悬浮固体、BOD、COD和动植物油等有毒、有害物质; 3)牙科治疗、洗印和化验等过程产生污水含有重金属、消毒剂、有机溶剂等,部分具有致癌、致畸或致突变性,危害人体健康并对环境有长远影响; 4)同位素治疗和诊断产生放射性污水。放射性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产生a-、β-和γ-放射性,在人体内积累而危害人体健康。 1.2生物接触氧化法简介 生物接触氧化法(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是从生物膜法派生出来的一种废水生物处理法,即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装填一定数量的填料,利用栖附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和充分供应的氧气,通过生物氧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达到净化目的。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以附着在载体(俗称填料)上的生物膜为主,净化有机废水的一种高效水处理工艺。具有活性污泥法特点的生物膜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在可生化条件下,不论应用于工业废水还是养殖污水、生活污水的处理,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工艺因具有高效节能、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负荷、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污水处理系统。 生物处理是经过物化处理后的环节,也是整个循环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这里氨/氮、亚硝酸、硝酸盐、硫化氰等有害物质都将得到去除,对以后流程中水质的进一步处理将起到关键作用。 如果能配合JBM新型组合式生物填料使用,可加速生物分解过程,具有运行管理简便、投资省、处理效果高、最大限度地减少占地等优点。

水解池计算

厌氧生物处理法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生物厌氧处理主要依靠水解产酸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可将其大致分为水解酸化、产氢产乙酸和产甲烷等3个连续的阶段。见下图: 第1阶段为水解酸化阶段,它主要由一些兼性厌氧菌,如梭状芽孢杆菌、厌氧消化球菌、大肠杆菌等先将大分子、难溶解的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易溶解有机物,然后再渗入细胞体内分解成易挥发的有机酸、醇、醛等,如甲酸、乙酸、低级醇等。 含氮有机物分解产生的NH3,除了提供合成细胞物质的氮源之外,还要在水中部分电解,生成碳酸氢铵,具有缓冲废水pH值的作用。 第2阶段为产氢产乙酸阶段。在产氢产乙酸细菌的作用下。第1阶段产生的各种有机酸被分解转化为乙酸和氢气,在降解有机酸时还产生二氧化碳。 第3阶段为产甲烷阶段,在完全无氧的条件下,甲烷菌将低分子的有机酸或低级醇进一步分解转化为甲烷。 水解酸化即将厌氧工艺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的厌氧水解,水解酸化工艺是不完全厌氧法的生化反应,水解酸化菌为优势菌种,考虑到产甲烷菌与水解酸化菌生产速度不同,在反应构筑物中利用水流动的淘洗作用造成甲烷菌难于繁殖。应尽量降低废水中的溶解氧,使水解酸化细菌更适于繁殖。 水解酸化处理技术是针对长链高分子聚合物及含杂环类有机物处理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水解酸化菌可将长链高分子聚合物水解酸化为可生化性更强的有机小分子醇或酸,也可以将部分不可生化或生化性较弱的杂环类有机物破环降解成可生化的有机分子;提高污水中有机污染物BOD5/CODCr值,从而改善整个污水的生化性。 水解酸化的优点为: A、正常条件下,经过2-4天的生化反应,所用时间短,无需大容积的消化池,能脱除废水COD的15-25%。COD降低了,也减少了对氧的需求,降低供氧负荷,同时减少了由于综合N、P营养物缺乏而在废水中投加营养物质的量。 B、使不溶性的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的有机物,将难生化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如醋酸甲酯在水解酸化菌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醋酸与甲醇:BOD/COD小于0.3的原废水经厌氧处理后其BOD/COD值提高到0.4~0.5,从而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水解酸化池有池体和布水系统组成。生物的厌氧发酵分为四个阶段,水解阶段、酸化阶段、酸性衰退阶段及甲烷化阶段,固体物质降解为溶解性物质,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水解酸化池是把反应控制在第二阶段完成之前,故水力停留时间短,效率高,同时提高了污水的可生化性。水解酸化池作为生物接触氧化的过渡单元,水解酸化池启动后,污水由布水系统进入池体,由池底向上流动,经细菌形成的污泥层和填料层时,污泥层对悬浮物、有机物进行吸附、网捕、生物学絮凝、生物降解作用,使污水在降解COD的同时也得以澄清。填料层的设置为提高水解酸化池污泥层的稳定性及微生物量起到积极作用。水解酸化工艺主

水处理构筑物课程设计

“水处理构筑物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水和废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要求是如何通过构筑物的工艺及构造设计得以付诸工程实施。逐步培养学生的工程概念,使之了解在工程设计中需要合理协调工艺、结构、施工和运行操作的要求。使学生初步掌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和工程制图能力。 二、设计内容和成果 完成一个废水处理中常用的典型构筑物的工艺设计,较完整地绘制该构筑物的工艺施工图纸。 可选择下列构筑物中的一项进行设计和绘图。也可在征得教师 同意后,自选其它构筑物进行设计。 ①竖流式气浮分离池(共壁合建。采用回流加压溶气工艺,可不设计溶气罐) ②平流式沉淀池(两个池共壁合建) ③竖流式沉淀池(两个池共壁合建) ④斜板沉淀池(共壁合建) ⑤平流式气浮分离池(共壁合建。采用回流加压溶气工艺,可不设计溶气罐) ⑥平流式隔油池(共壁合建) ⑦推流式曝气池(两组共壁合建) ⑧接触氧化池(3格以上串联,或2组并联) ⑨水解酸化池(共壁合建) 每个同学设计成果为其构筑物工艺施工设计图纸l套(若干张),提交设计计算书l份。 三、设计要求: 1、本课程设计重点在训练设计和绘制构筑物工艺施工图的能力。故在确定构筑物主要工艺尺寸时,不要求作详细的工艺计算,物理处理构筑物可仅以水力停留时间、表面负荷率作为主要设计参数,涉及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设计,水质可参照城市生活污水水质确定,以容积负荷和水力停留时间作为设计参数。 以下设计流量可用作设计时参考: 设计流量Q s=60、100、130、170、210、250 、290、330m3/h。(竖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气浮分离池水解酸化池可选取得流量为≦210 m3/h,平流式沉

流水施工原理及计算公式知识讲解

流水施工原理及计算 公式

流水施工原理 一、掌握流水施工参数的概念 知识点:流水施工的参数 为了说明组织流水施工时,各施工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开展情况及相互依存关系,这里引入一些描述工艺流程、空间布置和时间安排等方面的状态参数——流水施工参数,包括工艺参数、空间参数和时间参数。 (一)工艺参数 工艺参数是指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施工工艺方面进展状态的参数,通常包括施工过程和流水强度两上参数。 1.施工过程 组织建设工程流水施工时,根据施工组织及计划安排需要而将计划任务划分成的子项称为施工过程。 施工过程的数目一般用小写n来表示,它是流水施工的确要参数之一。根据性质和特点不同,施工过程一般分为三类,即建造类施工过程、运输类施工过程和制备类施工过程。 (1)建造类施工过程,是指在施工对象的空间上直接进行砌筑、安装与加工,最终形成建筑产品的施工过程。 (2)运输因施工过程,是指将建筑材料、各类构配件、成品、制品和设备等运到工地仓库或施工现场使用地点的施工过程。 (3)制备类施工过程,是指为了提高建筑产品生产的工厂化、机械化程度和生产能力而形成的施工过程。如砂浆、混凝土、各类制品、门窗等的制备过程和混凝土构件的预制过程。 由于建造类施工过程占有施工对象的空间,直接影响工期的长短,因此必须列入施工进度计划,并在其中大多作为主导施工过程或关键的工作。运输类与制备类施工过程一般不占有施工对象的工作面,不影响工期,故不需要列入流水施工进度计划之中,只有当其占有施工对象的工作面,影响工期时,才列入施工进度计划中。 2.流水强度 流水强度是指流水施工的某施工过程(专业工作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程量,也称为流水能力或生产能力。 流水强度通常用大写V来表示。 表示: V——某施过程(队)的流水强度 Ri——投入该施工过程的第i 种资源量(施工机械台数或工人数)

水解酸化池设计计算书

目录 1水解酸化池设计计算 (1) 1.1水解池的容积 (1) 1.4.1堰长设计 (2) 1.4.2出水堰的形式及尺寸 (2) 1.4.3堰上水头 h (3) 1 1.4.4集水水槽宽B (3) 1.4.5集水槽深度 (3) 1.4.6进水堰简略图 (4)

1水解酸化池设计计算 1.1水解池的容积 水解池的容积V QHRT K V Z =式中:V ——水解池容积,m 3; z K ——总变化系数,1.5; Q ——设计流量,m 3/h ; HRT ——水力停留时间,h ,取6h ; 则3 45655.1m V =××=印染废水中水解池,分为4格,每格的长为2m ,宽为2米,设备中有效水深高度为3m ,则每格水解池容积为16m 3,4格的水解池体积为48m 3。 1.2水解池上升流速校核 已知反应器高度为:m H 4=;反应器的高度与上升流速之间的关系如下: HRT H HRTA V A Q ===ν式中:ν——上升流速(m/h ); Q ——设计流量,m 3/h ; V ——水解池容积,m 3; A ——反应器表面积,m 2;

HRT ——水力停留时间,h ,取6h ;则)/(67.06 4h m ==ν水解反应器的上升流速h m /8.1~5.0=ν,ν符合设计要求。 1.3配水方式 采用总管进水,管径为DN100,池底分支式配水,支管为DN50,支管上均匀排布小孔为出水口,支管距离池底100mm ,均匀布置在池底。 1.4进水堰设计 已知每格沉淀池进水流量s m h m Q /00035.036004/533' =×=;1.4.1堰长设计 取出水堰负荷)/(2.0'm s L q ?=(根据《城市污水厂处理设施设计计算》P377中记载:取出水堰负荷不宜大于)/(7.1m s L ?)。 '' q Q L =式中:L ——堰长m ; 'q ——出水堰负荷,)/(m s L ?,取0.2)/(m s L ?; 'Q ——设计流量,m 3/s ;则75.12.010*******.0''=×==q Q L m ,取堰长m L 2=。1.4.2出水堰的形式及尺寸 出水收集器采用UPVC 自制90o三角堰出水。直接查第二版《给

废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样本

摘要: 本设计为处理造纸厂排出的污水, 使其达到排水规范所要求的指标。造纸工业是中国污染环境的主要行业之一。国务院要求, 到底以前, 全国所有工业污染源都必须达标排放。解决中国造纸工业的污染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造纸工业已成为中国污染环境的主要行业之一。造纸废水超标的水质指标主要为COD、 BOD 、悬浮物, N, P 5 等。是一种有害无毒的工业废水, 是高浓度有机废水, 给我们的环境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环境的良性循环。此次设计根据造纸生产中废水主要来源和特点, 确定本次设计的工艺流程为: 造纸废水→泵房→气浮池→初沉池→水解酸化池→ A /O工艺 P →二沉池→消毒池 关键词: 造纸厂污水处理污水

目录 1. 课程设计任务书 (3) 1.1 设计任务与要求 (3) 1.2 设计依据及工程概况 (3) 1.3 设计资料 (3) 2. 废水处理的工艺选择 (5) 2.1 造纸工艺设计原则及设计依据 (5) 2.2 造纸工艺设计流程的选择 (5) 3. 主要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6) 3.1 气浮池设计计算 (6) 3.2 初沉池设计计算 (7) 3.3 水解酸化池设计计算 (9) 3.4 A /O工艺设计计算 (10) P 3.5 二沉池设计计算 (13) 3.6 消毒池设计计算 (15) 4.污水处理厂高程计算 (17) 4.1 高程布置 (17) 4.2 高程图计算 (17) 5.设计小结 (18) 参考文献 (19)

1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1.1设计任务与要求 1.1.1设计任务 工程设计是工学学士必备的一项技能, 经过该毕业设计, 能够系统的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条件, 因地制宜的选择工艺、设计计算、绘图最后书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使学生具备设计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 该工程设计题目为: 《某苯胺生产企业废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 内容包括: 1. 根据原始资料、水质水量, 确定处理工艺流程; 2. 对工艺中各构筑物进行工艺计算, 确定其形式、数目和尺寸; 3. 进行各处理构筑物的总体布置和污水处理流程的高程设计; 4. 完成施工图初步的绘制( 包括平面布置图、高程图、及主要构筑物设计 施工图) ; 5. 编制设计说明书。 6. 对工程投资、运行费用进行简单计算和概括。 1.1.2设计要求 出图4-5张( 1号工程图) , 附设计说明书。构筑物总体布置要求节省用地、布置合理, 工艺选择合理、实用, 投资和运行费用省。 1.2.工程概况 公司现主要以煤炭为原料, 生产化工产品数十种。其中苯胺生产工艺包括: 天然气脱硫转化制氢单元、混酸配制单元、硝基苯单元、苯胺单元和废酸提浓单元等。水量与水质见下表。 某苯胺生产企业废水水质指标及排水量

水解酸化池设计说明书

总设计参数: 进水流量Q=5000m 3/d ; 污泥回流比R :1)二沉池回流比R 二沉 =10%~30%;2)初沉池回流比R 初沉 =50%~100%; 有效停留时间t HRT =0.5d ; 设计计算: 一、总回流比范围 R max =130%,R min =50%; 二、池体结构尺寸 有效容积:HRT t Q V ?==5000×0.5=2500m 3 分格n=4个; 单格尺寸:B L ?=11.2×11.2=125㎡ 总面积S=125×4=500㎡ 有效池深:S V h = 1 =5.0m 超高取值:2h =0.5m 布水区分支管开孔距池底3h =0.2m 则总高度H=4.89+0.41+0.2=5.5m 表面水力负荷校核 S R Q q ?+?= 24) 1(m ax m ax =5000×(1+1.3)/(24×512)=0.94m 3/(㎡×h ) S R Q q ?+?= 24) 1(m in m in =5000×(1+0.5)/(24×512)=0.61m 3/(㎡×h ) 经复核计算,在此表面水力负荷下,可以实现通过均匀布水减少死区的目的。 三、分支布水管计算 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总布水点256个,每个池内布水点64个,进水口距池底0.2m ,进水负荷1.96㎡/个布水口; 分支配水管内流速取值:s m /6.01=υ;s m /7.02=υ;s m /8.03=υ;

s m /0.14=υ; 1)6 .0785.036002424) 3.11(5000785.036002424) 1(1 m ax 1?????+?= ?????+?= υR Q d = 0.1879m ,取值200mm 校核:s m d d R Q /345.0785.036002424) 1(1 1m in 1=??????+?= 'υ,符合设计要求; 2)7 .0785.0360024224) 3.11(5000785.0360024224) 1(2 m ax 2??????+?= ??????+?= υR Q d =0.1329m ,取值125mm 校核:s m d d R Q /44.0785.0360024224) 1(2 2m in 2 =???????+?='υ,符合设计要求; 3) 8 .0785.03600242224) 3.11(5000785.03600242224) 1(3 m ax 3???????+?= ???????+?= υR Q d =0.0939m ,取值80mm 校核:s m d d R Q /540.0785.03600242224) 1(3 3m in 3=????????+?='υ,符合设计要 求; 4) .1785.036002422224) 3.11(5000785.036002422224) 1(4 m ax 4????????+?= ????????+?= υR Q d =0.05147m ,取值40mm 校核:s m d d R Q /69.0785.036002422224) 1(4 4m in 4 =?????????+?='υ,符合设计 要求; 四、潜水搅拌选型 型号:GQT022×φ325 功率:2.2KW 叶轮直径:325m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