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麦调质通风技术的研究

小麦调质通风技术的研究

第25卷第4期2004年12月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V01.25,No.4JournalofZhengzhouInstituteofTechnologyDec.2004

文章编号:1671—1629(2004)04—0031—05

小麦调质通风技术的研究

田书普1,李芳虹2

(1.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2.湖南省株洲化工集团公司技校,湖南株洲412004)

摘要:以小麦为原料,对低水分小麦的吸湿状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湿度相同的条件下,谷物的吸湿效果随通风量的增加而提高.试验所确定的最佳条件为:加湿2h,通自然风1h的通风模式,加湿湿度为90%。95%,通风量为5~20m3/t?h.通自然风的方式可消除在加湿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含量梯度.

关键词:小麦;通风;增湿;吸湿效果

中图分类号:TS210.4文献标识码:B

0前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粮食储备任务与日俱增.为了改善我国粮食流通落后、仓储不足、仓储设施不配套的局面,我国近年投资兴建了500多亿公斤的国家储备库…,新建了大批高大平房仓和浅圆仓,采用了以机械通风、粮情测控、环流熏蒸和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为主要内容的4项储粮新技术、新设备.其中机械通风储粮技术是利用风机产生的压力将外界的低温空气送入粮堆,促使粮堆内外气体进行湿热交换,降低粮堆的温度与水分,增进储粮稳定性的一种储粮技术.它具有创造低温环境,改善储粮性能;均衡粮温,防止水分结露;防止高水分粮食发热和降低粮食水分;排除粮堆异味,进行环流熏蒸;增湿调质L3J,改进粮食加工品质等优越性.已经被世界各国所广泛应用,成为现代化储粮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了我国国家粮食储备库的装备和技术水平.通风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储粮的稳定性.为此,我国目前许多地区正在积极推广应用和努力提高这项技术,使机械通风。技术在实践工作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

收稿日期:2004—09—16

作者简介:田书普(1954一),男,河南偃师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粮油储藏教学与科研工作.

但是在粮食通风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现:由于粮食在储藏期间要进行机械通风降温、降湿,粮食的水分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u0|,而有时水分要低于粮食加工时的最佳水分值.所以,经过储藏的粮食出仓以后,直接加工就会降低粮食的产率和加工品质,同时也降低了储运行业盈利和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在粮食出仓前,利用特定的潮湿空气对储粮进行调质通风,将水分含量调整到适合加工的范围,以保证粮食出仓时的加工品质.本文对这样一种新型的通风技术——调质通风进行了试验和研究工作.

1试验设备与方法

1.1试验设备

1.1.1试验模拟仓型

采用内径130mm,高2300mm的不锈钢筒仓做为模拟仓.加湿器产生的湿气进入缓冲缸,使缸内气体达到一定湿度,再利用风机将湿空气送入模拟仓,给粮食加湿,从而调节粮食水分,达到调质的目的.

1.1.2试验仪器与设备

加湿器型号:YC—D201,加湿量:300mL/h;

风机型号:HGX一120,风量:12m3/h,风压:7.5kPa;

隧道式水分测定仪,电功率:700W;

转子流量计,型号:Lc一35;

干湿球温度计:2个.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