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2016年4月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6年4月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6年4月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6年4月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卷

(课程代码00228)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我国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在“环境”的定义中心增加的环境要素是(B )

A、人文遗迹

B、湿地

C、野生生物

D、乡村

解析:考新法,课本没有。见15年《环境保护法》第二条。复习中要注意新法的内容也会考。近两年的新法还有《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税法》

2、我国历史上,对主管官员失职导致资源破坏,土地荒芜以及提防失修,或者侵占田间街道种植作物、随意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毁坏树木庄稼的行为规定了详细的处罚条文的文献是( C )

A、《伐崇令》

B、《秦律十八种》

C、《唐律》

D、《全上古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解析:见课本57页。上述四个文件的主要内容都要掌握。其中A和D项也已经考过。

3、根据2012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规定,对环境污染、损害社会共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主体不包括( A )

A、公民个人

B、有关组织

C、法律规定的机关

D、环境保护团体

4、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目标是(D )

A、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B、为环境保护优先论提供理论依据

C、为经济发展优先论提供理论依据

D、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见课本103页协调发展原则的内涵。另外,内涵中的第二点系统调发展的实质是2013年10月的单选。

5、2003年,国家发改委规划在怒江干流上建设2库13级的水电站,此举引起了重大争议。一些环保学者认为,怒江水电开发可能给怒江流域沿岸的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在把这些重大不利环境影响讨论清楚之前,怒江的开发应当慎之又慎,上述观点体现了环境法的(C )

A、公众参与原则

B、受益者负担原则

C、预防原则

D、可持续发展能源则

解析:本题源于教材的案例题,具体见107页案例3.2,主要体现的是预防原则和协调发展原则。而选项中只有预防原则是符合要求的。

6、下列环境法律制度中,属于我国首创、具有中国特色的预防B制度的是()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B、“三同时”制度

C、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D、排污收费制度

解析:见教材109页第二段。

7、根据《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规定,排污者可以申请减半缴纳或者免缴排污费的情形是( D )

A、因自然灾害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B、因国际经济形势变化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C、因经营不善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D、因不可抗力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解析:见教材133页倒数第五段。

8、为了杜绝地方各级政府在决定严重污染企业治理方面的不作为现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将限期治理的决定权赋予(A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保部门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环保部门

D、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9、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大气污染防治法》关于防治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的规定的是(B )

A、严格限制向大气排放含有有毒物质的粉尘

B、禁止在城市市区进行产生扬尘污染的活动

C、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人口集中的地区焚烧沥青

D、向大气排放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气体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防护的规定

解析:本题出自教材149页,但如果没有看书应该也能根据常识判断出来。

B项在市区禁止产生扬尘的活动是不合乎常理的,如果真的禁止那么我们的城市就无法进行建设了。教材的原文是“在城市市区进行建设施工或者从事其他差生扬尘污染活动的单位,必须按照环保的规定采取防治扬尘污染的措施”

10、负责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组织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评价和科学研究,负责全国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和海洋倾倒废弃物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是(B )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C、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

D、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解析:见教材156页。要牢记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监督管理海洋环境污染的防治,尤其是向海洋倾倒废弃物。海事行政主管部门隶属交通部,主要负责船舶运输的有关事宜,所以它负责普通船舶造成的海洋污染的防治工作。环保部只是主管,起到指导性的作用,不负责具体的监督管理职责。

11、地处A省B市的某火电厂将其粉煤灰转移至F省S 市光明村的一山沟中倾倒,该行为应当( D )见教材161

A、经F省人民政府环保部门批准

B、经S市人民政府批准

C、经光明村村民委员会同意

D、经A省人民政府环保部门批准

12、一般类新化学物质由环保部公告列入《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需要自登记证持有人首次生产或者进口活动之日起满(A)见教材166页

A、五年B、6年C、8年D、10年

13、某区将体育馆装修改建成娱乐中心对外营业,根据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的规定,该娱乐中心发出的噪声属于(A )教材170页

A、社会生活噪声

B、交通运输噪声

C、建筑施工噪声

D、工业噪声

解析:教材在介绍噪声控制的时候将噪声分成了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根据常识来判断,显然是选A。

14、某企业自愿与清洁生产协调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签订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协议,该行为符合《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的( B )

A、指导性规范

B、自愿性贵发

C、强制性规范

D、授权性规范

解析:见教材176页。本题从题干上也可以选出,题干中有“自愿签订”的字样。

15、下列不属于《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对象的是(D )

A、珍贵、濒危的陆生野生动物

B、珍贵、濒危的水生野生动物

C、有益的陆生野生动物

D、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水生野生动物

解析:课本183页。考点为野生动物分类保护制度:一是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二是“三有”的陆生野生动物。D是《渔业法》所保护的对象。

16、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应当坚持(A )教材194

A、开发优先、保护服从开发原则

B、经济效益优先原则

C、保护有效,开发服从保护原则

D、环境效益优先原则

17、土地有偿使用费专项用于耕地开发,其中上交中央财政和留给有关地方政府的比例为( B )见205页

A、70%,30%

B、30%,70%

C、80%,20%

D、20%。80%

18、全国矿产资源规划按其内容可以分为(D )

A、长期规划和近期规划

B、整体规划和局部规划

C、行业开发规划和地区开发规划

D、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和矿产资源你看法规划

19、我国《环境保护法》第59条规定,企事业单位和掐审查年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就按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次日起(C )

A、按照原处罚数额加收滞纳金

B、按照原处罚数额处罚

C、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D、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解析:本题考点时2015年环保法中的按日计罚制度,考试题干就是法条规定。截止到本次考试,考到的新环保法的内容主要有:

【2015.4】8、我国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第12条规定的“环境日”是【 B 】

A.3月12日

B.6月5日

C.6月25日

D.12月25日

【2015.10】1、1979年9月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试行)》是新中国第~部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综合性法律。该法于l989年进行了修订,又在( D )

A. 2014年4月24日再次修订,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B.2014年4月24日再次修订,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

C.2014年4月24日再次修订,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

D.2014年4月24日再次修订,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2016.4】1、我国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在“环境”的定义中心增加的环境要素是( B )

A、人文遗迹

B、湿地

C、野生生物

D、乡村

【2016.4】 26、依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第29条规定,应当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的区域包括(ABC )。

A、重点生态功能区

B、生态环境敏感区

C、生态环境脆弱区

D、少数民族居住区

E、矿产资源的重点分布区

20、保护臭氧层的主要国际条约是(D )见教材288

A、《远程跨界大气污染公约》

B、《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

C、《美加大气质量协定》和《维也纳臭氧层保护公约》

D、《维也纳臭氧层保护公约》和《蒙特利尔议定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21、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资源只能属于国家所有的是(BCD )

A、森林

B、水流

C、海域

D、矿藏

E、草原

解析:森林和草原既可以属于国家所有也可以属于集体所有。另外房前屋后所种植的林木可以属于个人所有。另外《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22、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包括(ABCD )见教材49页。

A、生产者B消费者 C 分解者D、无生命物质E、生物

23、2008年制定的《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规定,需要共同承担产品及废弃物的环境影响成本的责任主体包括(CDE )

A、产品的进口者B产品的消费者C、产品的生产者

D、产品的销售者

E、产品的使用者

24、根据《环境保准管理办法》的规定,我国环境标准分成(ABCDE )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C、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D、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E、环境基础标准

解析:教材116-117页。另注意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环境标准主要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2014年10月选择)

25、根据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对机动车船污染具有监督管理权限的机关是(BCDE )见教材146页

A、各级建设管理部门

B、各级公安管理部门

C、各级交通管理部门

D、各级铁道管理部门

E、各级渔业管理部门

26、依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第29条规定,应当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的区域包括(ABC )。考新法的内容,法条规定

A、重点生态功能区

B、生态环境敏感区

C、生态环境脆弱区

D、少数民族居住区

E、矿产资源的重点分布区

27、全球性多边环境条约经常采用的模式包括的要素有(BCD )见教材276

A、条例

B、框架条约

C、议定书D附件E、通知

28、下列属于国家管辖范围外的环境与资源的有(ABCDE )

A、公海

B、北极

C、湄公河

D、外层空间

E、大气层

解析:见教材278页倒数第三段。国家管辖以外的环境与资源主要是受国际环境法的管辖。包括三部分:一是两个或以上国家共同分享的资源如题目中的湄公河;二是人类的共有物,如题目中的公海、大气层;三是受特定国际条约规范的区域,如题目中的南极、外层空间。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4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9、简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

答:(1)通过分类管理的方式筛选评价对象和决定评价的范围(2分);

(2)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2分);

(3)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1分)。

30、简述防治燃煤污染的措施

答:(1)控制煤炭开采(1分);

(2)控制煤炭的使用,推广清洁能源(1分);

(3)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在锅炉产品质量标准中规定相应的要求,达不到规定要求的锅炉不得制造、销售、进口。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的地区,不得新建燃煤锅炉(2分)

(4)在人口集中地区堆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等物料,必须采取防燃防尘措施,防治污染大气(2分)

31、简述土地沙化的预防措施

(1)重视植被营造和管护(1分);

(2)严格控制采伐防风固沙林(1分);

(3)加强草原的管理和建设(1分);

(4)加强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管理(1分);

(5)坚持退耕还林还草制度(1分);

(6)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分)。

32、简述不服行政处罚的救济手段。

(1)行政复议。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局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向行政复议机关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3分)

(2)行政诉讼。行政相对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想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有人民法院对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判。(3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5分)

33、试述环境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指受法律保护的环境与资源利用行为主体间发生的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环境利用关系(3分)

(2)特征: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具有多重牵连性质的法律关系。(1分)因环境利用行为所产生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比较复杂和特殊,单纯采用传统的公法、司法方法确立的法律关系明显不适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复杂属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既存在民事关系,也存在行政关系,需要同时采用公法和司法的手段内河方法予以调整。(3分)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以人类平等利用环境的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1分)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从维护环境多元价值与功能的角度出发,设立了人类平等地利用环境的权利和义务。这是现代法律保护人类本能利用环境行为,并限制过去受到法律保护的开发利用环境与资源行为的表现。(3分)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结合并体现自然生态规律的人的意志。(1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建立在环境利用行为之上的人与人的关系,通过调整环境利用关系来防止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损害从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实现这个目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就必须体现自然生态规律。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5分,其中34题10分,35题15分)

34、2013年11月28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经济信息联播》报道:在中石油吉林油田于2013年11月26日违法排污后,中华环保临河会已经向吉林省松原市公安局和前郭县公安局寄出报案材料,就中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违法排污行为涉嫌构成污染环境罪提出控告,要求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醉酒刑事责任。11月28日,中华环保联合会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对中石油和中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提出诉讼,要求判令被告立即停止环境违法行为,依法处置非法存放的危险废物,排除因污染产生的危害。恢复周边土壤及地下水等生态环境,并支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款暂定人民币6057万元。(注:中环环保联合会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注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管,由热心环保事业人士、企业、事业单位资源结成的,非营利性的,全国性的社团组织。)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分析中华环保联合会向有关行政机关报案的行为?(4分)

(2)中华环保联合会向法院起诉,属于何种类型的诉讼?(2分)法律依据是什么?(4分)

答案:(1)本题主要体现了环境保护法中的公众参与原则。公众参与原则又被称为环境民主原则,依靠群众保护环境原则,是指公众对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开发决策,建设项目有相应的知情、参与决策和监督的权利。(2分)

中华环保联合会事由人心环保事业的人士、企业、事业单位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的全国性的社团组织,是我国近年来最活跃的非政府性环保公益组织。在设计民众公共环境利益的多起环境事件或建设项目的化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当公民个人因力量单薄,专业知识欠缺等原因难以发表意见或参与环境决策时,中华环保联合会都积极参与,发挥了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案中,中华环保联合会向有关行政机关报案,就是为了督促国家有关机关维护受损的环境公共利益,这是环境公益组织发挥作用的重要形式之一。(2分)

(2)中华环保联合会向法院提起诉讼,属于环境公益诉讼(2分)

法律依据是:

我国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对于环境污染、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分)

从我国已有的环境公益诉讼的实践来看,能够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机关主要包括检察机关和形式环境与资源保护监督管理权的行政机关,能够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有挂年组织主要是以保护环境为宗旨的非政府组织,包括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也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1分)

2014年4月24日,我国修订了《环境保护法》,该法第58条明确规: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依法在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事业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符合前款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1分)提起诉讼的社会组织不得通过诉讼牟取经济利益。(1分)

35、某村村民江某承保一篇池塘养殖武昌鱼,在池塘边的山坡上,何某兴办了一个小型的金属冶炼厂,该厂将生产废渣露天堆放,由于露天堆放的废渣渗入池塘,对武昌鱼的质量造成影响,双方经协商,何某同意向江某一次性支付20000元赔偿金,两人签订了协议,之后,该地连降暴雨,江某发现武昌鱼大量死亡,损失惨重。经渔业主管部门监测发现池塘中汞含量严重超标是导致武昌鱼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于是江某向何某提出增加赔偿金的要求,何某不同意。江某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提出处理请求,要求何某增加赔偿。后来,江某不满意渔业部门的处理决定,又以该部门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撤销该行政调解决定。何某也认为渔业部门的处理不正确,向人民法院起诉。

(1)渔业主管部门能否接受江某的请求?如果受理,该怎样进行处理?

(2)法院应当怎样处理该行政诉讼案?江某应以谁为被告提起何种诉讼?

(3)如果江某向何某提出民事诉讼,在诉讼中,举证责任如何分配?请说明理由。

答案:

(1)渔业主管部门可以受理江某的请求。受理后应当进行调解,并可以对污染人进行行政处罚。(3分)

(2)不应受理该行政诉讼案件。(2分)江某应以何某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2分)

(3)江某证明自己IDE损失事实和数额,何某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3分)根据《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的相关规定,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环境保护法试题 含答案

环境保护试题一、填空题(将答案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空格中。每题1分,共15分)1.1973年,联合国成立了专门从事环境保护的机构,即联合国___________署。2.所谓___________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 3.由于城市化、工业化、交通现代化以及人口暴增和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等原因,使得地球温度明显上升,出现“___________效应”。 4.环境保护法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_______。 5.___________原则的核心是要解决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以及治理污染所支付的费用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的问题。 6.凡对环境有影响的生产性建设项目和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基建和技改)以及区域开发建设项目,都必须编制(或填报)___________书(表)。 7.排污单位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___________,经核定后,作为征收排污费的依据。 8.环境管理概念是在本世纪___________年代初提出的。 9.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标准和___________标准四类。

10.勘查矿产资源,必须依法___________。 11.生态农业是在吸取我国传统农业优点的基础上,克服___________农业的弊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 12.___________年颁布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防治海洋污染的综合性法律。 13.目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许可证分为两种,一种是排污许可证,一种是___________。 14.各级人民政府的___________部门,负责对机动车辆引起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15.环境法律责任主要由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环境民事法律责任和环境___________法律责任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 号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环境标准作为一种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属于一种()A.强制性标准 B.指导性标准 C.参照标准 D.普遍适用标准 2.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定,在环境民事责任方面适用()

最新00228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2014 年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2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 1.根据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不同,一般将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 D 】p50 A.原生环境问题 B.生态环境问题 C.第一环境问题 D.次生环境问题 2.“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出自【 A 】P57 A.西周的《代崇令》 B.秦朝的《田律》 C.韩非子的《内储说上》 D.荀况的《王制》 3.环境保护组织一般指由公民依法自发成立的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社会团体,也称【 D 】P77 A.政府性机构 B.非盈利性社会团体 C.准政府组织 D.非政府环境组织 4.1968 年,萨克斯教授出版了《保卫环境-公民行动战略》一书,首次提出了【 B 】P78 A.“消洁生产机制”理论 B.“环境权”理论 C.“可持续发展”理论 D.“绿色消费”理论 5.依照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环境标准主要包括两类,即污染物排放(控制) 标准和【A 】P116 A.环境质量标准 B.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C.环境基础标准 D.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6.在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环境费制度具体表现为征收排污费制度和【C 】P132 A.环境受益费制度 B.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C.自然保护费制度 D.环境税制度 7.当前,我国对主要污染物或重点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的领域不包括【C 】P145 A.水污染防治 B.大气污染防治 C.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D.海洋污染防治 8.在我国.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管理的行政机关是【B 】P165 A.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公安机关 C.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D.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 9.如果向海洋倾倒毒性大的物质,应当【 C 】P159 A.事先取得普通许可证 B.事先取得特别许可证 C.事先取得紧急许可证 D.倾倒在临时倾倒区 10.为解决诸如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等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我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A 】 A.《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 B.《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C.《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D.《大气污染防治法》P146 11.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 】P183 A.市民甲发现有人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金丝猴,遂向野生动物部门举报 B.某高校野生动物研究专家乙,为了研究需要捕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C.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象毁坏了丙村村名种植的农作物,后该村村民决定人力驱逐,并打伤大象 D.某个体运输户为获得免费收入,为偷猎者运输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藏羚羊的皮从丁市是到戊市 12.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外国人进入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接待单位应当报经【 B 】P193 A.省级人民政府公安部门批准 B.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批准 C.省辖市人民政府公安部门批准 D.省级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批准 13.根据我国2009 年12 月制定的《海岛保护法》,国家对海岛实行科学规划【 B 】P200 A.开发优先、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的原则 B.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 C.利用优先、适度保护、永续开发的原则 D.开发优先、适度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 14.我国地方政府收取的土地有偿使用费,30%上缴中央财政,70%低留给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都专项用于【B 】P205 A.房地产开发 B.耕地开发 C.补贴财政开支的不足 D.耕地保护 15.根据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第10 条的规定,石油、天然气勘查许可证有效期最长为【 D 】P229 A.1 年 B.3 年 C.5 年 D.7 年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doc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 A. 其他领空 B. 其他岛屿 C. 其他海域 D. 其他大陆架 正确答案: C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2. 国家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普及环境保护的()。 A. 教育网络 B. 科学知识 C. 行政法规 D. 技术措施 正确答案: B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3.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 A. 大气质量 B. 水环境质量标准 C. 污染物处理标准 D. 污染物排放标准 正确答案: D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4.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环境监测和管理。 A. 建立监测机构 B. 组织监测网络 C. 建立管理机构 D. 制定监测程序和标准 正确答案: B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5. 建设项目的(),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影响作出评价,规 定防治措施,报各有关主管部门审批。 A. 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 B. 环境质量报告书 C. 环境影响报告书 D. 污染防治报告书 正确答案: C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6. 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 A. 限期治理 B. 限期拆除 C. 停产治理 D. 上报处罚 正确答案: A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7. 制定城市规划,应当()的目标和任务。 A. 制定大气防污染及治理 B. 确定江河流域的环境保护 C. 制定交通改善 D. 确定保护和改善环境 正确答案: D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8.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使用。 A. 关键工程 B. 主体工程 C. 被警告 D. 防污工程 正确答案: B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9. 排放污染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 A. 被罚款 B. 被通报批评 C. 被警告 D. 负责治理 正确答案: D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10. 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 A. 开除公职 B. 进行重罚 C.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 依法行政拘留处罚 正确答案: C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知识点总结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知识点总结 (四)第七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重点)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讲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学习本章,要求考生了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的含义和确定依据,掌握各项原则的作用,了解其贯穿实施,尤其重点理解公众参与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等内容。本章为重点章节,多以选择、简答、论述的形式出现。考生应重点掌握并领会和运用,如: 【03、10单选、论述】 、 【04、10单选、多选】 、 【05、1论述】 、 【06、1单选】 、 【07、10单选】 、 【08、1简答】

。串讲内容:第一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和确定的依据 一、含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为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确认的、体现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方针、政策,并为国家环境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准则。 二、确定依据第一,它应该是由法律确认的,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有所体现。第二,不能把环境保护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同一般立法、司法原则或其他法律原则混为一谈。第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整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性。第二节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一、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的提出和发展1983年12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其具体内容是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性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人们简称之为三项建设三同步和三统一)。 二、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的含义和作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应联合国大会的要求,提出了一份长达20万字的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人口激增、加速发展的工业生产、农业生产、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五种互相制约的因素构成。人类社会这五种增长趋势的起动因素是人口的增长。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真题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按照环境的形成,可以将人类环境分成人工环境和() A.生物环境B.生活环境 C.自然环境D.生态环境 2.下列罪名中不属于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是() A.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渎职罪B.非法处置固体废物罪 C.盗伐林木罪D.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3.狭义的环境问题也称次生环境问题,仅指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 ()A.人文环境的破坏B.自然环境的破坏 C.大气质量水平的降低D.水体污染 4.我国的取水许可制度,不适用于 ....() A.直接从地下取水的用户B.直接从江河取水的用户 C.直接从湖泊取水的用户D.为家庭生活、畜禽饮用取水 5.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主要包括: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和() A.以人类为中心B.突出和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 C.以环境为中心D.以国家经济发展为中心 6.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初是由挪威前首相布兰特朗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在其一份报告中提出的,该报告是() A.《里约宣言》B.《21世纪议程》 C.《我们共同的未来》D.《斯德哥尔摩宣言》 7.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有: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和() A.保护和有效利用资源B.以人为本 C.切实保护环境D.公众参与

8.环境法中的“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他工程项目,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B.同时规划、同时投资、同时验收 C.同时规划、同时投资、同时建设D.同时投资、同时建设、同时验收 9.环境保护基本制度中的经济刺激措施有财政援助、税收和() A.征收排污费B.低息贷款 C.征收超额排污费D.政府拨款 10.在我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有法定取得、强制取得和天然孳息与()A.自然添附B.继受取得 C.原始取得D.传来取得 11.在我国,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形式主要是征收自然资源费和() A.排污费B.自然资源使用权出让金 C.自然资源承包费D.自然资源税 12.在环境法中首次使用“公害”一词的国家是() A.中国B.美国 C.日本D.英国 13.下列行为中,违反我国有关化学危险物品管理规定的是() A.押运员让朋友在装运危险化学品的船舱里搭乘 B.小王向某化工专营店一次购买50克的危险化学物品 C.某五金仓库拒绝保管危险化学物品 D.因科研急需,小李将极少量危险化学品试剂快件托运给小王 14.某厂因事故向一湖泊排放污染物,造成该湖泊中的鱼苗全部死亡。渔民为此向该厂索赔,赔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可得利益和间接损失。其中可得利益是指()A.清除湖泊被污染的费用B.饲养鱼苗所付出的劳务 C.鱼苗成长后的预期收益D.购买鱼苗的费用 15.结合我国《水污染防治法》有关规定来看,“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 A.导致水资源枯竭的现象B.导致水中含氧量减少的现象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标准答案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单位: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30个小题,共30分,每个小题1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新环保法明确规定,本法自起施行。每年6月5日为。(C ) A、2014年10月1日;联合国环境日 B、2014年11月1日;世界环境日 C、2015年1月1日;环境日 D、2015年1月1日;世界环境日、 2.新环境保护法第四十六条中规定,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的。(ABC) A、技术; B、设备; C、材料和产品; D、工艺; 3.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损害担责的原则。(ACD) A、预防为主; B、防治结合; C、综合治理; D、公众参与; 4.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CD ) A、社会教育机构; B、职业技术学校等; C、教育行政部门; D、学校;

5.新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中规定,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 和负责。(BC ) A、科学性; B、真实性; C、准确性; D、及时性; 6.新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中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和,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AB ) A、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B、国家经济、技术条件; C、国际环境质量标准; D、环境质量标准协会标准; 7.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ABC) A、环境保护技术装备; B、资源综合利用; C、环境服务; D、环境保护研发; 8. 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和,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AC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B、地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C、军队环境保护部门;

自考本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案例及答案

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案例及答案汇总 (以下是我花了大量时间精力整理后打字打出来的,对自考生很实用哦) 1、1991年7月,甲化工厂向乙化工厂签订供货合同,规定甲向乙提供工业用三氯化磷10吨。8月初,乙因故暂时停产,于是乙根据《经济合同法》第27条第1款第3项的规定,提出变更合同的履行期限,同时电告甲暂停发货。9月初,甲未征得乙同意即用汽车将货运至乙。乙先拒绝接收,后经双方协商,乙同意暂为保存,并介绍由丙运输公司负责卸车。以后,在卸车过程中由于甲未向丙运输公司交代卸车的必要规则,同时又由于丙运输公司装卸工操作不慎,造成装有三氯化磷的容器阀门断裂,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外泄,使周围6.2万余平方米环境遭到严重污染。 事发后,乙所在地市环保局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对甲处以1.5万元的罚款,对丙运输公司处以5000元罚款。而甲对该处罚决定不服,认为:其一,事故主要是丙运输公司操作不慎造成的。应由其对事故负主要责任;其二,货已运抵乙市,货物所有权已转移给乙,再出事应由乙负全部责任;其三,甲厂属甲市管辖,即使处罚也应由甲市环保局做出,乙市环保局无权对甲厂进行处罚。于是甲市化工厂向乙市环保局所在地的乙市××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乙市环保局的处罚决定。 问:1、法院受理此案后,应当通知哪几方当事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2、乙市环保局是否能够对甲做出行政处罚?为什么? 3、甲的理由能否成立?为什么? 答:1、由于本案属于行政诉讼案,最后的决定将涉及其他行政处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所以法院应当通知丙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而乙则与本案的行政处罚无关不应当通知其作为本案的第三人。 2、乙市环保局能够对甲做出行政处罚,因为,污染事故的发生地是在乙市,依据我国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地方环保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权,所以乙市环保局对该事故的处理具有法定管辖权。 3、甲的理由不能成立。除了乙市环保局有权对甲做出行政处罚外,本案中甲的主要责任在于:首先,甲仍为该货物的所有人,而乙仅为保管人且事故并不是在保管货物后发生的;其次,甲未向丙交代清楚该化学物品必要的装卸规则,存在严重的主观过错,因此应当对事故承担主要责任。 2、1998年5月,某居民楼住户李某等向本市环境保护局反映,该居民楼楼下的一个酒店昼夜营业,人声喧哗造成周围居民夜间无法休息并导致失眠、血压升高等病症。经环保局监测,该酒店夜间排放的边界噪声严重超标,做出处理决定如下:1、责令该酒店立即采取措施治理噪声,并罚款20000元;2、对于李某等提出的赔偿请求,由该酒店向每户居民赔偿500元。做出决定后环保局从该酒店的银行帐户上划拨了20000元罚款。酒店对环保局的决定不服,向当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经审理做出判决:1、环保局的第一项决定有《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59条规定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修订稿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法立法的目的( C) A、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B、保障公众健康 C、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D、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A、12 十一 B、12 十二 C、11 十一 D、11 十二 务。(A) A、保护环境单位和个人 B、环境保护企业和个人 C、环保优先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 D、生态立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B) A、县级 B、县级以上 C、地市级 D、省级

5.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术 (A) A、听取 B、接纳 C、参考 D、借鉴 6.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 A、主体功能区 B、土地利用总体 C、地方环境保护 D、国家环境保护 7.与旧环保法相比较,新法在关于环境定义的规定中,新增了下列哪一个环境要素( B) A、冰川 B、湿地 C、绿洲 D、植被 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D) A、县级 B、地市级 C、省级 D、各级 环境保护意识。(A) A、教育行政部门、学校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高等院校 10.下列哪一项条文表述是不正确的( D)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B、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C、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D、环保宣传部门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11.对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表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C)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B、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C、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低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D、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12.下列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C) A、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

自考环境保护法模拟试题

自考环境保护法模拟试题环境与资 源保护法学试题课程代码: 0022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 小 题,每小题 1 分,共24 分) 在每 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 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 未选均无分。 1.环境法所说的环境”是指( ) A ?人类环境 B ?生境 C?人工环境 D .环境科学中所说的环 境” 2.当社会规律、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等不一致 时,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经济规律 B ?自然规律

C ?社会发展规律 D .阶级意志和阶级利益3?我国第一次把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规定为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的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业暂行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4.在环境法中规定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依据的主要生态学规律是( ) A.负载定额”律 B.能流物复”律 C.相生相克”律 D .协调稳定”律 5.从20 世纪60 年代至70年代,很多国家的环 境管理采取了( ) A .先污染后治理"的措施B.单纯治理的被 动政策 C.综合防治的政策D .制定发展与环境的总 体战略 6.我们请求,把每个人享有的健康和福利等不受侵害的环境权和当代人给后代的遗产应是一种富有自然美的自然资源的权利,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在

法律体系中确定下来。”提出这句话的文件是( ) A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 B ?《东京宣言》 C.《里约热内卢宣言》 D.《北京宣言》 7.《城市规划法》规定,直辖市、省政府所在地 城市、l00 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及国务院指定的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需要由( )

环境保护法试题(含答案).doc

环境保护试题 一、填空题(将答案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空格中。每题1分,共15分)1.1973年,联合国成立了专门从事环境保护的机构,即联合国___________署。 2.所谓___________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 3.由于城市化、工业化、交通现代化以及人口暴增和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等原因,使得地球温度明显上升,出现“___________效应”。 4.环境保护法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_______。 5.___________原则的核心是要解决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以及治理污染所支付的费用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的问题。 6.凡对环境有影响的生产性建设项目和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基建和技改)以及区域开发建设项目,都必须编制(或填报)___________书(表)。7.排污单位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___________,经核定后,作为征收排污费的依据。 8.环境管理概念是在本世纪___________年代初提出的。 9.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标准和___________标准四类。 10.勘查矿产资源,必须依法___________。 11.生态农业是在吸取我国传统农业优点的基础上,克服___________农业的弊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

12.___________年颁布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防治海洋污染的综合性法律。 13.目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许可证分为两种,一种是排污许可证,一种是___________。 14.各级人民政府的___________部门,负责对机动车辆引起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15.环境法律责任主要由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环境民事法律责任和环境___________法律责任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 母标号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环境标准作为一种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属于一种()A.强制性标准B.指导性标准 C.参照标准D.普遍适用标准 2.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定,在环境民事责任方面适用() A.因果关系推定原则B.举证责任转移原则 C.无过错责任原则D.特殊责任原则 3.每年的4月22日是() A.世界环境日B.地球日C.土地日D.爱鸟日 4.1983年底,在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环境保护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 A.基本国策B.基本政策C.基本方针D.基本策略 5.环境保护法最早规定的三项基本制度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和()

ok 0010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真题及参考答案

2000年(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B 4.C 5.A 6.C 7.B 8.D 9.D 10.C11.C 12.B 13.B 14.A 15.C 16.C 17.D 18.C 1、建设单位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征求建设项目() A、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B、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C、所在行政区域公众的意见 D、所在地有关单位和居民的意见 2、一般而言,环境权是指() A、法院有审理环境污染纠纷案件的权利 B、国家有管理环境的权利 C、公民享有在优美、舒适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 D、企业在获得排污许可后,有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权利 3、下列罪名中不屑于“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是() A、非法处置固体废物罪 B、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渎职罪 C、盗伐林木罪 D、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4、《水污染防治法》规定,水污染防治规划应当() A、按相关行政区域分段管理迸行统一规划 B、按多部门共同管理进行统一规划 C、接流域或区域进行统一规划 D、接流域和季节变化进行统一规划 5、下列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从事旅游、游泳活动的是() A、一级保护区 B、二级保护区 C、三级保护区 D、四级保护区 6、下列行为中,违反我国有关化学危险物品管理规定的是() A、小王向专营店一次购买500克的化学危险物品 B、某五金仓库拒绝保管化学危险物品 C、押运员让朋友在装运化学危险品的船船里搭乘 D、因科研急需,小李将少量化学危险品试剂快件托运 给小王 7、民用核设施选址、设计、建造、运行和退役应当贯彻的方针是() A、效益第一 B、安全第一 C、质量第一 D、效率第一 8、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将土地分为()

自考法律,环境法问答题整理

自考法律本科,环境法简单题系列整理 1、简述为什么说环境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 答:1、环境法有自己独立的调整对象――环境社会 关系,其是以人类―环境关系为基础,其具有广泛 性、复杂性和综合性。 2、环境法有自己的调整方法,大多采用预防性 手段或大量采用技术规范。 3、环境法有自己特殊的任务和目的――保护环 境。 4、环境法有自己的特征――社会性与公益性。 5、环境法有独立的法律体系。 2、试述环境资源法的概念和特点 答:环境资源法也就是环境法,是指调整人们在开发 利用、保护改善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环境社会关 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特点(涵义):1、环境法所调整的对象是因人类-环境关系而产生的环境社会关系,它所保护的是人类赖 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环境,目的在于协调人类与环 境的关系,使人类按照自然客观规律开发利用环 境。2、环境法要求的协调人类-环境关系的目标,只有通过调整人与人的之间的关系,即通过调整环 境社会关系才能实现;人类也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 系中从事活动才能与环境发生联系。3、环境法是 建立和维护环境法律秩序的主要依据。 3、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答:1、宪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 条款;2、环境保护基本法;3、环境保护单行法; 4、环境法规; 5、环境保护部门规章; 6、地方性 环境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7、环境标准;8、国际 环境保护条约。 4、可持续发展的哲理与内涵 答:1、可持续发展的最广泛的定义和核心思想是: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 力构成威胁和危害。 2、可持续发展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点:(1)强调人类追 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应当是坚持与 自然相和谐方式的统一;(2)强调当代人在创造与 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 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相平等,不能允许当代 人一味地、片面地、自私地为了追求今世的发展与 消费,而毫不留情地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 等的发展与消费的机会。 3、可持续发展还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可持续发展尤其突出强调的是发展,可持续发展把消除贫穷当作是实现发展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条 件;(2)可持续发展认为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3)可持续发展认为,在环 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即享 有发展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和享有在清洁、安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的环境权利;(4)可持续 发展呼吁人们放弃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5)可持续发展要求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5、环境法的本质 答:1、环境法是社会法;2、环境法是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法;3、环境法是公法手段干预私法领域的法;4、环境法是以持续发展为价值的法。 6、简述环境权与已有法律权利的不同之处: 答:1、环境权是新型人权;2、环境权是复合性权利; 3、环境权是体系化的权利。 7、论什么是环境权?为什么说环境权是一项基本人 权? 答:1、环境权的语义上有两种认识:一是理解为“环境的权利”,这是比照“人权”一词的解释方法, 就是环境所拥有的权利,而不是人类对一个健康环 境拥有的权利;二是理解为“对环境的权利”,即 人类对环境的权利。 2、环境权是一项基本人权,是因为: (1)环境权作为一项人权已为一系列国内和国际法文件所肯定; (2)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其核心是生存权;(3)公民环境权具有作为人权的本质属性:

环境保护法试题(含答案)

环境保护法试题(含答案) 环境保护试题 一、填空题(将答案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空格中。每题1分,共15分) 1(1973年,联合国成立了专门从事环境保护的机构,即联合国___________ 署。 2(所谓___________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 寻求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 3(由于城市化、工业化、交通现代化以及人口暴增和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等原因,使得地球温度明显上升,出现“___________效应”。 4(环境保护法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_______。 5(___________原则的核心是要解决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以及治理污染所支付的费用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的问题。 6(凡对环境有影响的生产性建设项目和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基建和技改)以及 区域开发建设项目,都必须编制(或填报)___________书(表)。 7(排污单位向 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 ___________,经核定后,作为征收排污费的依据。 8(环境管理概念是在本世纪___________年代初提出的。 9(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标准和___________ 标准四类。 10(勘查矿产资源,必须依法___________。 11(生态农业是在吸取我国传统农业优点的基础上,克服___________农业的 弊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 12(___________年颁布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防治海洋污染的

综合性法律。 13(目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许可证分为两种,一种是排污许可证,一种是___________。 14(各级人民政府的___________部门,负责对机动车辆引起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15(环境法律责任主要由环境行政法律责任、环境民事法律责任和环境 ___________法律责任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 母标号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环境标准作为一种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属于一种( ) A(强制性标准B(指导性标准 C(参照标准 D(普遍适用标准 2(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定,在环境民事责任方面适用( ) A(因果关系推定原则B(举证责任转移原则 C(无过错责任原则 D(特殊责任原则 3(每年的4月22日是( ) A(世界环境日 B(地球日 C(土地日 D(爱鸟日 4(1983年底,在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环境保护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 ) A(基本国策 B(基本政策 C(基本方针 D(基本策略 5(环境保护法最早规定的三项基本制度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 和( ) A(限期治理制度 B(排污许可证制度 C(“三同时”制度 D(目标责任制度

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及答案.doc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2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20世纪60年代日本发生的大气污染造成的四日市哮喘事件和多氯联苯污染造成的“米糠油”事件发生在现代环境法的( B ) A.产生阶段 B.发展阶段 C.萌芽阶段 D.完备阶段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的物种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动植物检疫法律所体现的生态规律是( B ) A.“物物相关”律 B.“相生相克”律 C.“能流物复”律 D.“负载定额”律 3.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直接目的是( A ) A.实现环境质量标准 B.保护人群健康 C.使生态良性循环 D.达到环境基准 4.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控制和防治泥状废弃物质污染的法律是( B ) A.《水污染防治法》 B.《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C.《海洋环境保护法》 D.《矿产资源法》 5.20世纪70年代环境问题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害的时候,上升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 D ) A.环境与资源管理 B.污染防治 C.总量控制 D.资源保护 6.作为各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立法依据的是( D ) A.行政法 B.经济法 C.民法 D.宪法 7.根据法律规定,禁止春天砍树、除草,夏时捕鱼捉鳖的行为,体现了( C ) A.“物物相关”律 B.“相生相克”律 C.“负载定额”律 D.“协调稳定”律 8.为了贯彻“防治结合”的原则,我国确立了( B )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B.“三同时”制度 C.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D.排污许可制度 9.在环境管理中使用最广泛的是( B ) A.开发许可证 B.排污许可证 C.建设许可证 D.生产销售许可证 10.目前我国针对矿产品和生产盐的开采采用的收费方式是( C ) A.生态税 B.开发税 C.自然资源税 D.排污费 11.确定某地区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根据是( A )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保方法标准 D.环保基础标准 12.《环境保护法》规定,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诉讼时效为( B ) A.10天 B.15天 C.30天 D.45天 13.下列物质中,导致地球臭氧层破坏的物质有( B ) A.用于制冷的氟氯烃类物质 B.二氧化碳气体 C.二氧化硫 D.甲烷 14.《海洋倾废管理条例》规定,境外的废弃物( A ) A.不得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倾倒 B.不得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运输 C.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倾倒的应当事先获得特别许可证 D.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倾倒的应当事先获得紧急许可证 15.国务院发布的,我国就主要水系的水污染防治所制定的第一个专门行政法规是( B ) A.《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B.《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 C.《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 D.《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16.下列不适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噪声危害的是( A ) A.社会生活噪声危害 B.从事本职生产、经营工作受到的噪声危害 C.航空噪声危害 D.建筑施工噪声危害 17.《水土保持法》规定,禁止开垦种植农作物的陡坡地是( D ) A.45度以上 B.小于25度 C.25度以上 D.5度以上 18.《森林法》规定,对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树木的株数是( D ) A.盗伐株数1倍以上 B.盗伐株数3倍以下 C.盗伐株数5倍 D.盗伐株数10倍 19.我国对野生植物的保护管理体制,实行( C ) A.分部门和分级管理体制 B.分级管理体制 C.分部门管理的体制 D.统一管理体制 20.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全球环境与发展领域内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C )

环保法律法规考试题答案.doc

环保法律法规培训试题 单位姓名考试时间 填空(每空2分,共计100分) 1.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医疗废物、(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光辐射、电磁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2.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3.严禁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4.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6.检查机关进行现场检查时,可以采取(现场监测)、(采集样品)、查阅或者复制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相关的资料等措施 7.(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不得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固体废物。 8. 对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9. 禁止(无经营许可证)或者(不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经营活动。 10. 禁止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经营活动。 11.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大气污染物排放口)。 12. 禁止通过(偷排)、(篡改)或者(伪造监测数据)、以逃避现场检查为目的临时停产、非紧急情况下开启应急排放通道、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 13.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对自动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现重点排污单位的大气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传输数据异常),应当及时进行调查。 14. 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粉尘)、(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应当采用清洁生产工艺,配套建设(除尘)、(脱硫)、(脱硝)等装置,或者采取技术改造等其他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措施。 15. 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制药、矿产开采等企业,未采取(集中收集处理)、(密闭)、(围挡)、(遮盖)、(清扫)、洒水等措施,控制、减少粉尘和气态污染物排放的;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自考复习资料章节重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章节复习重点 第一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总论(重点) 第一章绪论(基础)(非重点) 重点难点:1我国环境保护法中“环境”的定义;2环境问题的分类(可简答可论述);3自然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4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中“环境”的范围与环境科学中“环境”的范围不同与差异(P5)◇ ⑴环境的一般概念,是指相对于某一个中心事物而言的,即围绕某个中心事物的外部空间、条件和状况,便构成某一中心事物的“环境”。 ⑵我国《环境保护法》把“环境”定义为“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 素的总体”。 ⑶相同点:“环境”在法律上的定义必然是以环境科学关于“环境”的定义为依据的,且在质的规定性方面,二者是一致的。 ⑷不同点: 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把环境作为法律的保护对象 看待的,其概念和范围必须明确和具体,而且把环境所包括的主要因素作为法律的保护对象,尽可能具体、明确地作出列举规定。 ②从环境科学的理论来说,一切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环境要素、成分、状态都是人类环境系统的组成部分,都是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但是,整个自然界和无限的宇宙不可能都成为法律保护的客体。作为法律保护的客体,除了必须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发生影响以外,还必须是人类的行为和活动所能影响、调节和支配的那些环境要素。作为法律保护的自然客体的范围,只能是那些人类活动能够影响、调节或支配的自然客体,凡是人类不能对其产生影响的自然物,即使它与人类生存有关,也不属于法律保护的范围。 ③人类把环境作为法律保护的客体,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从整体上保护生命维持系统的功能,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④某些自然物存在于自然界具有环境功能时,它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自然客体,当其脱离自然界失去环境功能时,就不再属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保护客体,而可能成为民法的保护对象。 补充: 人类环境这个概念是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 按照环境要素的形成,可以把人类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环境科学中最常用分类。 按照环境的功能不同,可以把人类环境分成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我国宪法采用此分类。 按照环境范围的大小,可以把人类环境分成室内环境和村镇环境、城市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按照环境的不同要素,可以把人类环境分成大气环境和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地址环境。既是自然环境要素,又是自然资源:土壤,阳光,水,草原,森林,野生动植物。 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P7) 人类同环境的关系可以作两个方面的最基本的概括: ⑴人类是环境的产物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同整个生物界一样,要完全依赖于地表的环境条件。 如地表大气中氧的形成,一切动物离开氧气便不能生存、臭氧层的形成也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先决条件之一、对人体血液成份所作的科学测定表明,人体血液含有60多种化学元素,而且其平均含量同地壳各种元素的含量在比例上惊人地相似。 ⑵人类又是环境的改造者 人类能通过劳动,通过社会性的生产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大规模地改造自然环境,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人类——环境系统工程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 为了维持人类环境系统的动态的平衡,人类的经济活动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必须不超过两个界限:⑴从自然界取出的各种资源,不能超过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 ⑵排放到环境里的废弃物不能超过环境的纳污量,即环境的自净能力。 如果超出这两种界限,就会打破生态系统的正常平衡,一方面造成资源枯竭,一方面使环境质量恶化。 环境保护应该遵循的自然规律主要是生态学的规律。 生态学的概念是由德国人伊*海克尔在1866年提出的,研究动物同有机和无机环境的全部关系。后来被定义为: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把主体从动物扩大这整个生物界。 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人与生物圈”的研究列为全球性课题,强调从宏观上研究人与环境的生态学规律。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课题。 3 生态系统的组成○(P11)(单选或多选) 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界里由生物群体和一定的空间环 境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综合体系。每个生态系统就是生物界活动的基本单元,人类便处于由各种生态系统组成的生物圈内。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 ⑴生产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及单细胞藻类。在生态系统中居于重要的地位。 ⑵消费者。消费者是指所有的动物。一级消费者是以植物为食的草食动物;以草食动物为食的是二级消费者;以二级消费者为食的食肉动物是三级消费者。有的动物包括人类是杂食者,既食植物又食动物,称为混合消费者。消费者虽然不是有机物的直接生产者,但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转化过程中处于中间环节,因而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⑶分解者。分解者主要是指有分解能力的各种微生物,也包括一些腐生性动物,如白蚁、蚯蚓等,其作用是保证生态系统的循环,也是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⑷无生命物质。无生命物质包括自然界各种有机物、无机物和自然因素。如阳光、水、土壤、空气等,为生物提供了必需的生存条件。 4 生态系统的功能◇P12 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全部生命需要的能量都来源于太阳。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⑵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其中最主要的是水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它们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非常密切。 食物链概念◇ 形成一条以食物把各种生物连结起来的锁链,叫做食物链。 营养级概念◇ 在食物链上的各个环节称为营养级。一般有4至5个营养级。 1/10定律(P13)◇ 是指低位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通过自身新陈代谢要消耗一部分,而剩余的能量又只1/10被上一营养级所利用(即1/10定律)。 生物放大(P13)◇ 同一食物链上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 象称为“生物放大”。 生态平衡○ 在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它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生物种类的组成和各种种群的比例以及不断进 行着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学上把这种相对稳定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台风、水旱灾害、泥石流等,都可以在短期内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人为因素,如建造大型工程,从而大规模改变环境条件;大量毁坏植被,从而改变生物的生境;向环境中大量排放有毒污染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