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武帝为什么要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汉武帝为什么要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汉武帝为什么要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汉武帝为什么要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汉武帝为什么要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董仲舒(公元前179一前104年),西汉广川(今河北省枣强县广川镇)人。青年时以“三年不窥园”的苦读精神,研究春秋公羊学,成为一代儒学大师,号称“群儒之首”。汉武帝时他应诏对策,受到重视和采纳。董仲舒在先辈儒学的基础上,结合汉武帝时代国家在政治上思想上实现“大一统”的客观需要,改铸传统儒学,建立了汉代新儒学,对户国传统文化发生了重大、长久的影响。今存董仲舒的著作有两种:《春秋繁露》82篇,《举贤良对策》三篇。

董仲舒写在中国文化史上最浓重的一笔,就是他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表彰六艺”。他在《举贤良对策三》中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治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这段话,学界多年以来一直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八字加以概括,并以“文化专制主义”判之。近来文化学者已有不同的意见,认为这一概括“不过是班固的评论之辞,而武帝或董仲舒本人,并没有此类极端言论。他们的‘独尊’,无非是从思想大一统的政治目的出发,突出儒家的文化主潮地位,避免因‘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而妨碍了汉家王朝的一统纪,明法度。儒家的独尊,并非儒家的独存。董仲舒的本意,绝非要剥夺诸子学说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生存权。”如果不拘泥于董仲舒的个别言辞,而从精神实质去分析,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因为:第一,汉武帝以后实施的文化政策,在尊奉儒学的同时,“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诸子传说,皆充秘府”。太史公司马氏父子《论六家要旨》,刘向、刘歆父子撰写《七略?诸子略》、评述各家各派学术短长,正是“百端之学”存而不废的史征

董仲舒本人的思想体系,也并非纯粹单一的儒学,他的思想中,既有邹鲁文化的传统,也有燕齐方术的传统,还有一部分三晋文化的传统,他吸收阴阳家、刑名家的思想观点,就是明显的事实。董仲舒从百家学说中选择儒学作为当时中国文化的中心,是有其独立思考的。首先,他重视汲取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自古以来,未尝有以乱济乱,大败天下之民如秦者也。”这完全是秦皇父子穷奢极欲、竭泽而渔、不修文德的必然结果。其次,汉承秦祚,“如朽木粪墙,虽欲善治,无可奈何”,“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这实际上是对汉初奉行黄老之学,过分消极无为,至使诸侯王势力膨胀、社会教化松弛的理论批评。再者,打出儒家的旗号,实行外儒内法的政策有利于封建统治阶级的长久统治,“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正是推行这一政策的真实记录。在董仲舒的世界观体系中,“天”是超自然、超社会、超诸神的至高无上的上帝,他说:“天者,万物之祖也”,“百神之大君也”,“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天”被描绘成为有意志和权威的,自然规律被歪曲为“天”的有意识的安排。他声称,阴阳流转而成四时,说明“天”好德而不好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则表示“天”的喜怒哀乐。他尽力渲染“天”的无穷威力,认为“天”是“甚可畏”的,一切人必须服从“天意”,敬畏“天殃”,否则必将招致“天”的严厉惩罚。董仲舒的世界观明显具有唯心主义的、神学的性质。在董仲舒的政治观念中,“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即是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政治秩序,乃是天意的安排。其中,封建专制君主是“天”在人间的代表,

他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董仲舒又说:“天”与封建君主之间有一种感应关系,如果国家的政治举措有了过失,“天”就要用灾异来向君主表示告诫或谴责。这种说法多少具有在封建君主身上增加一种制约力量的意味。董仲舒把古代“阴阳”、“五行”的学说,纳入于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宣扬“天道右阳而不右阴”、“阳贵而阴贱”的观点,以此说明社会人伦中尊卑贵贱现象的合理性;宣扬“五行者,乃忠臣孝子之义”,以此说明维护封建道德的合理性。这些观点都是为巩固封建秩序服务的。

在历史观上,董仲舒宣扬“三统循环”的观念。他认为,历史以黑统、白统、赤统的顺序依次循环更叠。比如在历史上,夏朝是黑统、商朝是白统,周朝是赤统。三者轮转替代,完成改朝换代。当一个王朝更替另一个王朝之际,在历法制度上要有相应的改变,这叫做“改正朔”;在服饰方面也要相应的改变,这叫做“易服色”。他进而指出:王朝更替,历法、服色可变,封建统治的某些形式仪节可变,但绝不能改变它的实质。所以他说:“若其大纲人伦、道德、政治、教化、习俗、文义,尽如故,亦何改哉?故王者有改制之名,而无易道之实。”他坚信:“道”原于“天”,“道”贯古今,永恒不变,故应“奉天法古”。他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显然是唯心主义历史观,形而上学宇宙观。

汉代的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其内容包括大一统思想、天人感应论、君权神授说、三纲五常说等等,这些观点和主张以现代文化意识来衡量,基本上不应属于儒家思想中的精华。然而它们不仅为当时的汉武帝所采纳,而且也为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所接受。封建时代的史家也给董仲舒以高度的评价,如《汉书》的作者就把他与文王、孔子并列,说:“昔殷道弛,文王演《周易》;周道敝,孔子作《春秋》……汉兴,承秦灭学之后,景武之世,董仲舒治《公羊春秋》,为儒者宗。”如何理解这一历史文化现象呢?应该看到:某一种文化观念、哲学思想的产生、确立相应用,并不是哪一个人主观意志所能决定的,它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的需要,历史的需要。董仲舒的儒学体系中包含那么多独断的、唯心的、神学的观点,十分荒谬;然而这一体系却得以畅通一时,行之久远,这个历史事实并不荒谬。董仲舒的思想恰好适应了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客观需要,因此他的学说就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是儒学发展链条上的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汉武帝为什么独尊儒术

2007-08-20 10:29

秦朝灭亡,百家复苏。重拾缀绪,吵吵闹闹。文、景重黄老,儒生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实际上,黄老不足为大国治。此时申韩低潜,杨墨式微,儒家独大的局面,已将形成。只是与统治者如何合作,尚存疑问。

汉武帝时,诸侯王不再能同中央抗衡,强大的已被铲除,弱小的回心俯首。他坐享大一统的局面,只是没有大一统的理论。秦朝倒是有过,但丧钟在耳,哪里能够搬来用?汉武要改制,不满足于文、景的局面,下诏求言。这一求便求出董仲舒来了。

董仲舒所上《天人三策》,是一个合作纲领。我们可以把当时发生的事情,视为儒生与君主的谈判,董仲舒无意中充当了谈判代表。这谈判的结果,是我们已经知道的。

董仲舒把合法性作为第一项交换条件。甲方的皇帝受命于天,汉朝代周秦,并不是简单地继前王而王,乃是天道运转,不得不然。——但天命何以体现呢?你怎么知道这就是天命呢?天不言,儒者多言。皇帝受命于天,因为儒生说这是受命于天。

乙方的儒生是天命的解释人,口含天宪,披陈天意。这有点像祭司了。是的,董仲舒是儒教的实际创建人。在教内,后世并不承认他这一地位,在思想上,他也不是先行者。但他建立体系,并使之成为圣教。所谓神道设教,这离孔子的学说,相去很远。孔子是不大讲天命的;他倒爱讲天,但作为殷人的后代,孔子的“天”是一种自然神,从来不曾与人“合一”。孔子的出发点是人事,后儒将孔子体系颠倒过来,以天统人,起孔子于地下,面对这一新生事物,也会觉得面生的。

董仲舒提出一整套理论,来证明天的意志,是可以观察,可以解释的。比如说,天欢喜,便有春,天快乐,便有夏;秋是天的忧愁,冬是天的悲哀。天道就是人伦,这叫天人合一。从四时相代到生活中最小的细节,无不体现天的意志。你不知道是你不懂。

天道有常,人必须顺天承意,体现为皇帝要听从天的意志,臣民要听皇帝的,儿子要听父亲的,女人要听男人的,如此等等,“下事上,如地事天,此之谓大忠”。——“忠”是皇帝最愿意听的一个词,董仲舒确实知道他在对什么人讲话。

为什么要提倡忠呢?按照董仲舒的“三统三道”理论,夏代是主忠的,殷商是主敬的,周秦是主文的。周秦之道为文道,其弊也在文弊——花样太多,不够纯一。三统循环,汉朝继周,又该论到忠道了,这叫用夏之忠,以救文弊。——古代伦理的范畴,“忠”本是最难证明的。董仲舒给出了两个证明,一个在天命观里,一个在历史观里。如果说后代不曾有更好的证明,那也只是因为本来就不可能有好的证明。

到此,董仲舒已经提出一套基本的政治秩序。儒生可以证明、加入、维持以及在必要时修补这一秩序,作为条件,乙方要的很简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两下一拍即合,便有了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场勾结,或合作,或……不管你叫它什么。

但在汉武帝、董仲舒时,这一合作只是初具规模,许多谅解尚未达成。如在董仲舒体系中,天的地位太高,还得“屈帝以伸天”,这是汉武帝不爱听的,——他恨不得自己就是天。董仲舒之未得重用,或与此有关。另外,他的脾气过于朴直,也是武帝不喜欢的。

武帝也不喜欢儒生借天象以示警。作为天人之证,灾详是神意最强大的证明。但说说详瑞倒也罢了,灾异就不是好玩的了。建元六年曾有辽东高庙和长陵高园便殿两次火灾,董仲舒与《春秋》比照后,得出结论,“天灾若语陛下”:你应该诛灭在藩亲贵中的坏人,就像我燔烧辽东高庙一样;应该诛灭近臣中的坏人,就像我燔烧高园殿那样。他的草稿被主父偃见到,偷去奏给汉武帝。汉武帝拿给众儒看,就连董仲舒的帝子吕步舒,不知道是老师的文字,也说这是“大愚”。因为妄言灾异,董仲舒被下狱。以后他再也不谈灾异了。

后世儒生,也不大谈灾异。双方默契已成,花花轿子人抬人,不会再拿索要证明之类的事难为对方了。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教材分析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教材分析 学院:历史与社会年级、专业:2010级历史一班姓名:拓万荣学号:20100510290 一、本课结构分析 本课由题目、引言、正文、学习与探究四部分组成。其中正文由三个子目构成,分别是:独尊儒术、兴办太学,巩固国家统一,开发边疆。具体包括大字、小字、傍边的写写、说说、读读。想想、看看和插图。学习与探究又包括学习活动、学习测评、史海拾贝和心得与疑问。本课共有十幅插图,正文部分九幅,史海拾贝中一幅。正文部分的插图有:汉武帝时代的“大富”瓦当、汉武帝、讲经图(汉代画像砖)、西汉官仓遗址(陕西华阴)、西汉铜币“五铢钱”、甘肃武威城雕、西汉疆域图、滇人贮备器、“滇王之印”印文。史海拾贝的插图是:霍去病墓(陕西兴平)。 二、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川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1课的内容。秦灭六国后,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统一的国家巩固和发展。在统一的局面下,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制度建立起来并不断完善,国家的疆域得到拓展,国内各民族的联系更加密切,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逐渐加强。从秦汉时期起,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本课介绍了汉武帝“大一统”,这是我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又一次“大一统”,对以后各个朝代的统治者治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尤其是在思想上,汉武帝“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治国,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统治者都把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在我们今天生活中,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对我们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再者,汉武帝通过开拓边疆大大拓展了中国的疆域,以汉族为中心的中原王朝疆域规模基本形成,为现在中国的广大疆域奠定了基础。故本课内容对我国影响深远。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学情和课程标准确定: 学情:本课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七年级学生生理、心理不够成熟,由于年龄和知识面局限,理解、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不太强,所了解的历史知识有限。而且该年龄段的学生好动、好奇心强、好表现,对知识的求知欲强,学习兴趣浓厚。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本课要求:列举汉武帝大一统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而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在思想和军事上采取的措施。再者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知识体系还不完备的情况下,评价汉武帝有一定的难度。 由以上学情和课程标准要求可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 记住汉朝建立的时间及西汉都城,汉武帝在都城创办的学校。理解汉武帝“独尊儒术”和颁布“推恩令”的作用,理解汉武帝开拓边疆的影响。 B、过程与方法 培养历史人物评价能力,初步掌握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 C、情感、态度、价值观

董仲舒

董仲舒 董仲舒(约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枣强)人,西汉时代最重要的哲学家。 本节从五个方面介绍董仲舒的哲学思想: 一、董仲舒其人及其时代; 二、“天人相与之际”的重建; 三、天人关系的神秘化; 四、“天人感应”的政治哲学; 五、董仲舒哲学的历史影响。 一、董仲舒其人及其时代 董仲舒是西汉新儒家思潮的集大成者。董仲舒自幼学习刻苦,博览先秦文献,特别对《春秋公羊传》有着专门的研究,是西汉最为著名的公羊学者。《春秋公羊传》是战国以来所形成的《春秋》解释系统之一,属今文经学。东汉王充说:“董仲舒读《春秋》,专精一思。”(《论衡·儒增》) 董仲舒生活的时间,是西汉景帝、武帝时期汉景帝时期。董仲舒曾任博士官,开始受到当权者重视,并在学术界产生影响。同时,他开展讲学活动,培养了一批学生。汉武帝即位后,董仲舒作为地方推荐的贤良文学,受到征召,三次上殿回答汉武帝的提问,阐发自己的思想君臣之间的这些问对,保存在《汉书·董仲舒传》中。汉武帝在策问中,不是就具体的问题和措施征求意见,而是与董仲舒探讨天人关系问题,努力探寻维系大一统封建国家长治久安之道。正是在与汉武帝的探讨中,董仲舒回答了时代的大问题,提出了重建“天人感应”的政治哲学主张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董仲舒的这一建议,旨在通过倡导儒学来确立统一的价值观念,加强西汉王朝的价值认同和意识形态控制,稳固大一统封建国家。因而这一建议为汉武帝所采纳,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董仲舒的著作,保存至今的有《春秋繁露》与《天人三策》(又称《举贤良对策》)。这些著作体现了董仲舒的哲学思想。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可作为《春秋繁露》的基本读本。 董仲舒的时代,是西汉政治与社会发展的转折时期。由于汉文帝、汉景帝以黄老思想为指导,实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取得“文景之治”的政绩,西汉帝国进入了稳定期和繁荣期。在这个基础上,汉武帝以其雄才大略,对内发展经济,强化中央集权,对外开拓疆土,抗击匈奴侵扰,造成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但这种积极有为,也引起了内外关系的新变化,使原本缓和的社会矛盾开始激化。在这种情况下,主张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变得不合时宜了,时代的变化要求西汉王朝的统治思想也要作出与之相应的变化。 董仲舒所处时代的大问题,主要是如何巩固新兴的大一统封建国家的问题,即如何来巩固西汉王朝的问题。具体地看,这个时代的大问题实际上包括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的问题是:如何来论证西汉王朝长久存在的合法性?这一合法性,不仅包括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的合法性,而且还包括刘姓子子孙坐天下的合法性,更进一步说,还包括西汉王朝所建立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封建社会秩序的合法性和永恒性。不解决这一问题,西汉王朝是难以坐稳天下的。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如何寻找一种机制来制约最高统治者的无限的权力?这种最高统治者的无限的权力,实际上正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秩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解析版)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 一、“推恩令”的实施 1.“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为此,汉武帝() A. 分封诸侯 B. 广设郡县 C. 实施“推恩令” D. 设立“三司” 2.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令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样,诸侯王的疆土越来越小,势力大为减弱,材料中采取的措施是() A. 推行郡县制 B. 设立锦衣卫 C. 颁布推恩令 D. 实行行省制 3.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的杰出帝王,他在位期间基本解决了困扰汉朝多年的王国问题,他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 颁布“推恩令” B. 进行财政改革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北击匈奴 4.西汉武帝在推行一项措施后,诸侯国大者不过十余城,朝廷不用削藩,就使王国面积自然析分、缩小。该措施是指(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推恩令” D. 行省制 5.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如图体现的措施是() A. 商鞅改革户籍制 B. 文景帝以德化民 C. 汉武帝的推恩令 D. 挟天子以令诸侯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采取的措施是() A. 焚书坑儒 B. 削减侯国数量 C. 推行郡县制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7.班固《汉书》中“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记载的是汉武帝巩固统治的哪一措施?() A. 颁布“推恩令”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派张骞出使西域 D. 统一文字 8.近年来,人们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屏风上发现了孔子的图象和生平介绍,另外还在出土的竹简中发现了《论语》,可见墓主人刘贺对儒家典籍尤其是与孔子相关的著作特别重视,这主要是跟当时的统治者大力推行哪一思想政策有关() A. “百家争鸣” B. “焚书坑儒”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尊孔复古” 9.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在长安兴办太学?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这些事件的共同作用是() A. 削弱了地方封国势力 B.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D. 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10.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开始于谁的统治?() A. 黄帝 B. 炎帝 C. 秦始皇 D. 汉武帝 三、盐铁买卖 11.汉武帝统一铸币权和实行盐铁官营、专卖所起到的作用有() ①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②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③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④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2.西汉在汉武帝在位时期达到鼎盛。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有() ①收回地方铸币权 ②盐铁官营 ③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汉武帝为什么要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汉武帝为什么要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董仲舒(公元前179一前104年),西汉广川(今河北省枣强县广川镇)人。青年时以“三年不窥园”的苦读精神,研究春秋公羊学,成为一代儒学大师,号称“群儒之首”。汉武帝时他应诏对策,受到重视和采纳。董仲舒在先辈儒学的基础上,结合汉武帝时代国家在政治上思想上实现“大一统”的客观需要,改铸传统儒学,建立了汉代新儒学,对户国传统文化发生了重大、长久的影响。今存董仲舒的著作有两种:《春秋繁露》82篇,《举贤良对策》三篇。 董仲舒写在中国文化史上最浓重的一笔,就是他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表彰六艺”。他在《举贤良对策三》中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治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这段话,学界多年以来一直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八字加以概括,并以“文化专制主义”判之。近来文化学者已有不同的意见,认为这一概括“不过是班固的评论之辞,而武帝或董仲舒本人,并没有此类极端言论。他们的‘独尊’,无非是从思想大一统的政治目的出发,突出儒家的文化主潮地位,避免因‘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而妨碍了汉家王朝的一统纪,明法度。儒家的独尊,并非儒家的独存。董仲舒的本意,绝非要剥夺诸子学说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生存权。”如果不拘泥于董仲舒的个别言辞,而从精神实质去分析,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因为:第一,汉武帝以后实施的文化政策,在尊奉儒学的同时,“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诸子传说,皆充秘府”。太史公司马氏父子《论六家要旨》,刘向、刘歆父子撰写《七略?诸子略》、评述各家各派学术短长,正是“百端之学”存而不废的史征 董仲舒本人的思想体系,也并非纯粹单一的儒学,他的思想中,既有邹鲁文化的传统,也有燕齐方术的传统,还有一部分三晋文化的传统,他吸收阴阳家、刑名家的思想观点,就是明显的事实。董仲舒从百家学说中选择儒学作为当时中国文化的中心,是有其独立思考的。首先,他重视汲取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自古以来,未尝有以乱济乱,大败天下之民如秦者也。”这完全是秦皇父子穷奢极欲、竭泽而渔、不修文德的必然结果。其次,汉承秦祚,“如朽木粪墙,虽欲善治,无可奈何”,“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这实际上是对汉初奉行黄老之学,过分消极无为,至使诸侯王势力膨胀、社会教化松弛的理论批评。再者,打出儒家的旗号,实行外儒内法的政策有利于封建统治阶级的长久统治,“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正是推行这一政策的真实记录。在董仲舒的世界观体系中,“天”是超自然、超社会、超诸神的至高无上的上帝,他说:“天者,万物之祖也”,“百神之大君也”,“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天”被描绘成为有意志和权威的,自然规律被歪曲为“天”的有意识的安排。他声称,阴阳流转而成四时,说明“天”好德而不好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则表示“天”的喜怒哀乐。他尽力渲染“天”的无穷威力,认为“天”是“甚可畏”的,一切人必须服从“天意”,敬畏“天殃”,否则必将招致“天”的严厉惩罚。董仲舒的世界观明显具有唯心主义的、神学的性质。在董仲舒的政治观念中,“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即是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政治秩序,乃是天意的安排。其中,封建专制君主是“天”在人间的代表,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第三策鉴赏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第三策》鉴赏 一、董仲舒《举贤良对策?第三策》原文: 臣闻《论语》曰:“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虖!”今陛下幸加惠,留听于承学之臣,复下明册,以切其意,而究尽圣德,非愚臣之所能具也。前所上对,条贯靡竟,统纪不终,辞不别白,指不分明,此臣浅陋之罪也。 册曰:“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臣闻天者群物之祖也。故遍覆包函而无所殊,建日月风雨以和之,经阴阳寒暑以成之。故圣人法天而立道,亦溥爱而亡私,布德施仁以厚之,设谊立礼以导之。春者天之所以生也,仁者君之所以爱也;夏者天之所以长也,德者君之所以养也;霜者天之所以shā也,刑者君之所以罚也。繇此言之,天人之征,古今之道也。孔子作《春秋》,上揆之天道,下质诸人情,参之于古,考之于今。故《春秋》之所讥,灾害之所加也;《春秋》之所恶,怪异之所施也。书邦家之过,兼灾异之变;以此见人之所为,其美恶之极,乃与天地流通而往来相应,此亦言天之一端也。古者修教训之官,务以德善化民,民已大化之后,天下常亡一人之狱矣。今世废而不修,亡以化民,民以故弃行谊而sǐ财利,是以犯法而罪多,一岁之狱以万千数。以此见古之不可不用也,故《春秋》变古则讥之。天令之谓命,命非圣人不行;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人欲之谓情,情非度制不节。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人受命于天,固超然异于群生,入有父子兄弟之亲,出有君臣上下之谊,会聚相遇,则有耆老长幼之施,粲然有文以相接,欢然有恩以相爱,此人之所以贵也。生五谷以食之,桑麻以衣之,六畜以养之,服牛乘马,圈豹槛虎,是其得天之灵,贵于物也。故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明于天性,知自贵于物;知自贵于物,然后知仁谊;知仁谊,然后重礼节;重礼节,然后安处善;安处善,然后乐循理;乐循理,然后谓之君之。故孔子曰“不知命,亡以为君子”,此之谓也。 册曰:“上嘉唐、虞,下悼桀、纣,浸微浸灭浸明浸昌之道,虚心以改。”臣闻众少成多,积小致臣,故圣人莫不以晻致明,以微致显。是以尧发于诸侯,舜兴乎深山,非一日而显也,盖有渐以致之矣。言出于已,不可塞也;行发于身,不可掩也。言行,治之大者,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故尽小者大,慎微者著。《诗》云:“惟此文王,小心翼翼。”胡尧兢兢日行其道,而舜业业日致其孝,善积而名显,德章而身尊,以其浸明浸昌之道也。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非明乎情性察乎流俗者,孰能知之?此唐、虞之所以得令名,而桀、纣之可为悼惧者也。夫善恶之相从,如景乡之应形声也。故桀、纣暴谩,谗贼并进,贤知隐伏,恶日显,国日乱,晏然自以如日在天,终陵夷而大坏。夫暴逆不仁者,非一日而亡也,亦以渐至,故桀、纣虽亡道,然犹享国十余年,此其浸微浸灭之道也。 册曰:“三王之教所祖不同,而皆有失,或谓久而不易者道也,意岂异哉?”臣闻夫乐而不乱复而不厌者谓之道;道者万世之弊,弊者道之失也。先王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单元测试含解析

2018年10月11日河北冀州中学的高中历史组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殷商主要把王室子弟分封到王畿之地,加强对被占领地区的控制。而到了周代,所封的同姓子弟诸侯国以武力为后盾,在原有的邦国部族区域强行楔入,如同往原方邦部族里“掺沙子”。这种变化说明西周时期() A.君主权力得到了某些强化 B.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C.地方制度发生了质的变化 D.大一统国家管理已经基本成型 2.西周时分封设爵位五等,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得位等级依次递减。战国时秦国则设爵位二十等,平民也可因军功封爵,有爵位者按等级學受不同待遇。这一变化说明秦国() A.进一步发展完善了分封制 B.封爵制有助于分封制瓦解 C.平民可因军功而成为分封诸侯 D.社会等级日益分化且层次复杂 3.《礼记?大学》载:“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便众也,”这主要体现了() A.家国同构观念B.宗法血缘关系C.家庭伦理规范D.以德治民思想4.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天子、诸侯虽无大宗之名,而有大宗之实”。其意在强调() A.天子是天下之大宗B.诸侯在本国则为大宗 C.天子诸侯均行宗法D.诸侯冲击天子之地位 5.西周是青铜器铭文大发展的时期,其字数与内容较商代相比均有了显著变化。在出土的青铜器中,用何尊、大盂鼎等详细记述贵族们接受周王的训诰和册命典礼的长篇巨制,屡见不鲜。该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西周() A.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B.更加注重礼制的建设

C.青铜制造技术的发展D.汉字的运用日益广泛 6.周代的礼制内容非常复杂,在众多规定中体现了“亲亲”和“尊尊”两个基本原则。其中,“尊尊”主要反映了() A.浓厚的宗族色彩 B.浓重的神权色彩 C.强烈的等级意识 D.发达的礼乐制度 7.秦朝的“书同文”“行同伦”政策,最早可上溯到孔子,子思在《中庸》中转述孔子的话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说明() A.儒法两家思想具有互补性B.文化统一成为时代要求 C.秦代奉行外法内儒的思想D.当时学术思想日益趋同 8.“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灵魂,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秦始皇的哪些措施属于首创() ①确立皇帝制度②推行郡县制③修筑长城④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A.①②④B.①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写道:“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文中的“动机”主要指() A.消灭异端学说 B.唯我独尊,树立皇帝的权威 C.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D.繁荣学术文化 10.秦兵马俑出土的陶俑、陶马都经过精心彩绘且几乎无一雷同,青铜兵器制作精良且形制、大小几乎一致。每批陶俑、陶马、兵器上都打印或刻有T匠的名字。这反映当时() A.法家思想在国家管理上的体现 B.陶器制作T艺达到巅峰 C.工匠制造技艺高超、产品精美 D.战争催生青铜制造产业 11.秦汉时期的“九卿制”是古代专制社会的行政制度。观其职能,奉常、少府、宗正等负责皇室宗族事务;廷尉、典客等则纯粹管理国家事务。这本质上反映了秦汉时期的政治()

历史必修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案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历史文化学院 10历史 张文婷【授课内容】:儒学在汉代确立其正统地位 【授课年级】:高二 【使用教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一)学生能够知道儒学在汉代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思想的原因。 (二)学生能够知道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 (三)学生有能力分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利弊。 二、过程与方法: (一)通过相关史料进行导入,学生可以认识“新儒学”形成的原因及内容。 (二)通过对“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比较,学生可以认识统治者对社会思想文化的控制及影响,掌握历史比较方法和“瞻前顾后”的历史学习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感知到“新儒学”给汉王朝的经济政治发展带来的影响。(二)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分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利弊。 (三)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领悟到儒学对于后世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教材分析】 儒家学说自形成以来,一直不被重视,中间更是遭到“焚书坑儒”的灾难。那为什么到汉武帝时期儒学一跃而成官方正统思想?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了本课学习。 本课由从“无为”到“有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儒学成为正统三个部分组成,介绍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形成的原因、内容、利弊分析和影响。 ?重点:儒学能在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及“新儒学”的内容。 ?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利弊分析。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等 【教学时长】 20分钟 【教学过程】 导入 还有同学记得春秋战国时期关于儒家思想的名言吗?很好,同学们都还记得,是的,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说:“民贵君轻”,这些都体现了儒家学说仁和仁政的思想,不过在那个群雄争霸,礼乐崩坏的年代,有谁会接受儒家的尊礼仁爱呢? 春秋战国:不受重视→秦:重法轻儒→汉初:黄老无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为什么一向不被重视的儒学,在汉武帝时期能凌驾于众学说之上,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到今天的课堂中。 讲授新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发生在什么时候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发生在什么时候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指在政权和国家上层建筑中完全使用儒家思想。以下是为你整理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间,希望能帮到你。 汉武帝独尊儒术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所以汉武帝独尊儒术时间也成为后来历史学家考证的热点话题,根据史记的记载,汉武帝独尊儒术是于元光元年提出的,当时这个独尊儒术理论的提出者是董仲舒,他是汉武帝的心腹,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后来被汉武帝很快采纳。 关于汉武帝独尊儒术时间这个话题,一直以来就有很多的议论,因为《史记》上的记载是,董仲舒在光元元年也就是公元134年第一次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说法,从此汉武帝便开始了一系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但是这些措施具体的实行时间没有在史书上有明确的说明,所以汉武帝独尊儒术时间只有一个大概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回答。 后代的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汉武帝独尊儒术时间就是发生于公元134年,在这一年中董仲舒第一次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且接连向汉武帝上了好几道奏折要求他进行一些有效措施,虽然实施措施的时间不明确,但是独尊儒术的理论第一次被汉武帝听到就是在公元134年,所以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汉武帝独尊儒术时间就是公元134年,也就是元光元年。

虽然汉武帝是在公元134年贯彻落实独尊儒术的理论,但是之后历史学界并没有对汉武帝具体实施措施的时间给出明确的回答,所以只能够猜测汉武帝独尊儒术时间是在元光元年。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一直以来汉代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历史学家一个难解的话题,现在很多人对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了质疑,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也成为后来人热议的话题,其实历史学家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很复杂,其中包括来自汉武帝方面的因素,也包括当时汉代刚刚建国,社会经济政治方面的客观因素。 在所有构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因素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当时汉武帝已经统治了汉朝很久,在他的经营下汉朝国力强盛,并且还曾远征漠北,所以汉武帝野心膨胀起来,想通过思想专制来控制人民的思想,就有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理论的提出,董仲舒是根据孔子的学说和汉代之前的一些先秦学说结合起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能帮助汉武帝完成大一统大业的只有儒家,第二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就是董仲舒,董仲舒本人是一位儒学大家,汉武帝上台后,他成为汉武帝的心腹亲信,他敏锐地感觉到,汉武帝想加强大一统的趋势,并且对人民进行严密的思想控制,于是提出了要抑制其他学派的发展独尊儒术的理论,后来事实证明董仲舒这个理论非常迎合汉武帝的欢心,这也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什么发展这样快的原因。 其实在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论之前,汉代前期一直

教育学考研大纲重要考点董仲舒与三大文教政策

教育学考研大纲重要考点|董仲舒与三大文教政策 独尊儒术:是董仲舒提出的汉初三大文教政策之一。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因而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标志着封建统治阶级树立起符合自身利益的意识形态,这一文教政策维系了两千多年。 2、关键词

3背景知识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广川(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著书写作。这以后,朝廷每有大事商议,皇帝即会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问他的建议,表明董仲舒仍受武帝尊重。 董仲舒一生历经四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约75岁。死后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下马陵。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实行的统治政策。所谓的“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指的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前者是后者的别名。 汉初,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在思想上,主张清静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到重视。 武帝即位时,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 [影响与作用]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历史事件。这一政策几乎为以后各代统治者所遵奉,长达两千年之久,对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对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古代史学家多认为是汉武帝与董仲舒君臣撮合而成的,一个是为了建立大一统帝国的需要,一个是出于争夺学术地位的需要,因此,三道策问,一拍即合。其实,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其他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一样,都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只要深入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细加钩沉比勘,就不难揭示其事实真相。

第17课 评价历史人物 ——评秦始皇汉武帝

第17课评价历史人物 —评秦始皇汉武帝 【活动内容】: 从多个角度、正反两方面组织材料,对秦始皇、汉武帝做出正确评价。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注意历史人物的时代性;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并抓住历史人物的特点进行评价。 【活动目标】: 1、通过评价秦始皇汉武帝,初步掌握和运用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2、丰富历史知识,认识历史人物的多样性。 3、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方案】: 1、活动准备: (1)、熟悉课本中有关秦始皇的史实和评论,还应到图书馆或网上去查阅相关资料,有条件的可以到一些有关秦始皇的名胜古迹去考察。 (2)、要注意到史实甑别,去伪存真,做到史实可信。不要把各种传说、野史、特别是影视作品中关于秦皇汉武故事的艺术演绎作为评论的依据。 (3)、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要认真作好记录,一是史实方面的,二是评论方面的,三是自己的心得体会。 (4)、对秦皇汉武的评价,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单位进行,可以将两人进行对比评价,比较其异同。 评价秦皇汉武,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他们的统治政策和客观效果: ①、施政持点及效果。 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③、对统一多民族的贡献。 ④、在文化事业上的作为,等等。 2、活动过程: 开展历史人物的评价活动,可选择下列方式中的一种进行。 (1)、讲演式。 可分组进行,也可以在小组讲演的基础上,选出几个观点典型又讲得好的,到班上讲演。还可以从班上选出优秀讲演者,组织全年级进行讲演大赛。(2)、讨论式。 既可以分组讨论,也可以全班进行讨论,围绕主题自动举手发言。还可以组成正方和反方,开展对擂辩论。

(3)、小论文式。 按论文格式进行写作,没人交一篇小论文,在小组或班上交流。 3、活动评议。 (1)、肯定活动的成功方面,表扬活动积极分子,特别是观点鲜明、有独到见解者,鼓励思维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 (2)、指出不足,纠正有关史实方面的观点和观点方面的错误,特别要注意方法点拨,正确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3)、组织评选,将选出来的优秀论文编订成册,或出专刊,或向学校广播站和有关刊物推荐。 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 政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 文化:统一文字,—小篆 思想:焚书坑儒 军事:防御匈奴北筑长城 汉武帝的大一统 1、政治上: 措施: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势力。设立刺史制度。 效果:诸侯再也无力对抗中央。 2、思想上: 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设立太学,以五经为教材,大力推行儒家教育。 效果: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经济上: 措施: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效果:保证了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 4、经略边疆: 措施: (1)、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 效果:匈奴再也无力与汉朝对抗。 (2)、派张骞出使西域。 效果:开辟了丝绸之路。

儒学大师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儒学大师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教育技术学院0610220028 李璐董仲舒,我国历史上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学家和儒学大师,有“汉代孔子”之称。 董仲舒一生经历了文景之治,汉武盛世这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空前强盛,人民安居乐业。在思想文化方面,汉初社会也是宽舒自如的。孝惠帝除“挟书之律”,置写书之官;武帝时又广开献书之路。很多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而秘藏起来的儒家典籍,纷纷再现于人间;很多退避于草野的儒学之士,也渐渐走出了山林。董仲舒的老家——广川,东南两面,邻近齐鲁,北靠燕代,西界三晋。自古齐鲁多儒生,燕代出方士,三晋产法家,仲舒自幼便在多种文化熏陶中成长,这对他以后的思想体系的形成也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在当时儒学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寂寥而又刚开始兴起的时刻,不少人的想法和观点还是相当浅薄的,与他们相比,董仲舒真是鹤立鸡群,形若天渊,“通才”“鸿儒”这些比喻一点也不过分。可以想象当时他的声誉之高,气派之盛! 汉武帝汉光元年,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这本书中,提出了三大文教政策,分别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太学,改革选士制度;兴教化,正万民”,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这一建议也最终被汉武帝所采纳,成就了儒学的历史又一鼎盛时期。三大文教政策的具体内容如下: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认为,为了保证政治法纪的大一统,必须首先统一思想。他是依据《春秋》“大一统” 的思想来阐发了这一见解的,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而当时的弊政恰恰是思想不统一,即所谓“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于是,他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实现思想的统一,即“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绝其道并不一定要取缔各种学术,而是不给它们以发展的条件。通过大力尊崇儒学,给予培养和作官的前途,自然成为大多数士人的追求方向,其他学派也就难以与之“并进”了。 2,兴学校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 与独尊儒术相联系,董仲舒提出要兴办学校,培养人才。他认为“不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而兴学校的重点是办好中央的大学,大学是“贤士之所关”,“教化之本原”。他还对如何办好大学提出意见,要求“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并加强考核选拔,“数考问以尽其材。”在办好太学的同时,地方教化也很重要。老百姓总是追求物质利益的,就像水往下流一样,如果没有堤防,就难免造成灾患,教化就能起到堤防的作用。因此他建议“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义,节民以礼”,从而达到“教化行而习俗美”的目标。就是说,通过地方办学,来推广社会教化,形成良好的社会习俗,对于稳定统治来说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 3、重选举以选用贤才。 董仲舒认为任官之法十分重要。吏治败坏是同“任子”制、“纳资”捐官和累日取贵、积久致官的做法分不开的。他建议选举贤良,“量材而授官”。董仲舒的建议直接推动了汉代察举制的创立。 董仲舒的上述建议,适应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不仅促进了汉代思想的统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而且对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和文化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简单的介绍了他的生平和主要的学术思想以后,我想主要从教育家的角度来探讨董仲舒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9文言文阅读一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一) 一、(2021·衡水中学摸底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李彪,字道固,顿丘卫国人。家世寒微,少孤贫,有大志,笃学不倦。初受业于长乐监伯阳,伯阳称美之。与渔阳高悦、北平阳尼等将隐于名山,不果而罢。悦兄闾,博学高才, 家富典籍,彪遂于悦家手抄口诵,不暇寝食。既而还乡里。平原王睿年将弱冠 ..,雅有志业, 闻彪名而诣之,修师友之礼,称之于郡,遂举孝廉 ..。至京师,馆而受业焉。高闾称之于朝贵,李冲礼之甚厚。迁秘书丞参著作事自成帝以来至于太和崔浩高允著述国书编年序录为《春秋》 之体遗落时事三无一存彪与秘书令高祐始奏从迁固之体,创为纪传表志 ....之目。彪稍见礼遇, 加中垒将军。及文明太后崩,群臣请高祖公除 ..,高祖不许,与彪往复。以参议律令之勤,赐帛五百匹、马一匹、牛二头。迁御史中尉,领著作郎。彪性刚直,多所劾纠,远近畏之,豪右屏气。高祖常呼彪为李生,于是从容谓群臣曰:“吾之有李生,犹汉之有汲黯。”车驾南伐,彪兼度支尚书,与仆射李冲、任城王等参理留台事。彪素性刚豪,与冲等意议乖异,遂形于声色,殊无降下之心。自谓身为法官,莫能纠劾己者,遂多专恣。冲积其前后罪过,乃于尚书省禁止彪。会赦得免。时司空北海王元祥、尚书令王肃以其无禄,颇相赈饷。遂在秘书省同王隐故事,白衣修史。诏彪兼通直散骑常侍,行汾州事,非彪好也,固请不行,有司切遣之。会遴疾累旬,景明二年秋,卒于洛阳,年五十八。谥曰刚宪。彪在秘书岁余,史业竟未及就,然区分书体,皆彪之功。述《春秋》三传,合成十卷。其所著诗颂赋诔章奏杂笔百余篇。 (节选自《魏书·李彪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迁秘书丞/参著作/事自成帝以来/至于太和/崔浩/高允著述国书/编年序录/为《春秋》之体/遗落时事/三无一存/ B.迁秘书丞/参著作/事自成帝以来/至于太和/崔浩/高允著述国书/编年序录/为《春秋》之体/遗落时事三/无一存/ C.迁秘书丞/参著作事/自成帝以来/至于太和/崔浩/高允著述国书/编年序录/为《春秋》之体/遗落时事三/无一存/ D.迁秘书丞/参著作事/自成帝以来/至于太和/崔浩/高允著述国书/编年序录/为《春秋》之体/遗落时事/三无一存/ 【解析】从语法来看,“参著作事”为动宾关系,意为参与著作事宜,中间不能断开,

河南省新乡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3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新乡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 2019.3 1.古代罗马人、希腊人也同中国一样注重孝道,但随文明程度的增加,他们的孝道观念便逐渐淡漠,而中国古代的孝道文化却日益发展,成为民族性格和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孝道文化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古代中国 A. 经济发展水平的低下 B. 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C. 民本思想的趋时更新 D. 宗法观念的影响深远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发达,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低下,故A排除;先秦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形成而孝道文化已经存在,故B排除;民本思想与孝道文化没有直接联系,故C排除;中国的宗法观念影响深远,而宗法观念与孝道文化紧密联系,故D正确。 2.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由东郭成阳和孔仅出面,通过大农令奏请政府实行盐铁官营政策。汉武帝派东郭成阳和孔仅乘车巡行天下,宣布盐铁官营法令,设置盐铁官营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盐田官营政策。这一政策的推行表明当时 A. 经济手段是巩固集权的最主要方式 B. 广大民众的经济负担有所减轻 C. 中央政府经济攫取能力日益增强 D. 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已被消除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没有将经济手段与其它手段比较,不能说明经济手段是巩固集权的最主要方式,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广大民众的经济负担,故B排除;材料“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盐铁官营政策”反映了当时中央政府经济攫取能力日益增强,故C正确;“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已被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宣布盐铁官营法令,设置盐铁官营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盐田官营政策”,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政府干预经济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3.唐代进士科举不仅依据试卷来录取及第者,而且还考察应考者平时的文学作品,参考其社会声望,并且允许人们同主考官一起推荐优秀人才,当时称为“公荐”和“通榜”。据此可知,通榜公荐法 A. 为营私舞弊提供了可能性 B. 旨在增加下层读书人入仕渠道 C. 有助于选拔真正实用的人才 D. 体现了君主对效率优先的追求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允许人们同主考官一起推荐优秀人才”反映了在科举制之外存在着通榜公荐法,这为推荐者营私舞弊提供了可能性,故A正确;通榜公荐法不一定推荐下层读书人,故B排除;人们同主考官一起推荐人才,没有统一客观和公正的依据,这不利于选拔真正实用的人才,故C排除;通榜公荐法与君主对效率优先的追求无关,故D排除。 4.明朝中后期,大量小说戏曲获得刊刻,不少文人学士卖文卖画,出入与商人会馆;一部分富有且具备很高文化素质的商人则开始刊刻文学作品,与文人诗酒酬唱。这反映出当时 A. 崇富重利思想盛行 B. 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 C. 市井文学成为主流 D. 文人仕进的道路被堵塞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富有且具备很高文化素质的商人则开始刊刻文学作品,与文人诗酒酬唱”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商人阶层在市俗文学领域的影响,说明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故B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崇富重利思想盛行,故A排除;材料没有将市井文学与其它文学比较,不能说明市井文学成为主流,故C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文人仕进的道路被堵塞,故D排除。 5.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两国大臣及属员文书来往俱用平行照会”,此后,又通过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了两国常驻公使和领事制度,并指出两国“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大清、大英两国京师”。这些规定 A. 使清政府舍弃天朝观念 B. 体现了洋务运动的初衷 C. 适应了近代外交的需求

2017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键入文字] 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历史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 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历史网。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产生的背景 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历史事件。这一政策几乎为以后各代统治者所遵奉,长达两千年之久,对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对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古代史学家多认为是汉武帝与董仲舒君臣撮合而成的,所谓一个是为了建立大一统帝国的需要,一个是出于争夺学术地位的需要,因此,三道策问,一拍即合。其实,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其他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一样,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只要深入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细加钩沉比勘,就不难揭示其事实真相。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武帝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也是儒学在中国文化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标志。西汉初年,汉高祖不喜儒学,使儒家的学术源流几乎断绝。博士制度虽承秦制依然存在,但博士人数不多,且仅具官待问而已,在传授文化方面难以起多大作用。惠帝废《挟书律》,使诸子学说复苏,其中儒、道两家影响较大。在学术思想发展的低潮中,道家的黄老无为思想为汉初统治者所提倡,居于支配地位,各种不问流派的思想家也都乐于称说黄老之言。文、景时期,出现了由无为到有为、由进家到儒家的嬗变趋势。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积极影响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专制帝王,汉武帝在思想文化界首开“罢黜百家,独尊儒 1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有其事(孙景坛批注)

xx“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有其事 (xx批注)——与xx同志商榷 原作: xx 《南京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发表孙景坛《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子虚乌有》(下称孙文)一文,一扫学界陈言,令人耳目一新,且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我祝贺孙景坛同志取得的成果,但对其主要的论点实难苟同。我认为,孙文之所以得出“子虚乌有”、“学术谎言”的结论,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对关键史料释读有误;二是没有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来把握;三是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必然性未予充考察。有鉴于此,我不揣浅陋,从三个方面提出意见,请孙景坛同志指教。 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学术谎言吗?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为一个理论概括和历史概念,基本得到史学界的公认。孙文把它称之为“学术谎言”和“历史笑话”,其最主要的证据是汉武帝在建元六年根本没有采纳过董仲舒的建议。他根据有三: 一、《史记》未记仲舒对策;二、《汉书》虽书,但自相矛盾;三、《资治通鉴》载之不实。现在我们就来对这三点根据分别作出辩证,其余则后文论及。 第一,《史记》未记,需要分析。《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通史著作,荜路蓝缕,功不可没;但我们对它也不应搞新版“凡是”,特别是在论证这样重大历史课题时尤其不应忽视其下列不足: 其一,其言秦汉之事虽详,但“采经抵捂(牾)”。 其二,“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 (1)其三,“编次同类,不求年月。”

(2)其四,特别关健的是内容有缺失。刘知己指出,《史记》在司马迁生前“十篇未成,有录而已”,至元成、间,褚(少孙)先生曾更补其缺,作《武帝纪》等,但“辞多鄙陋,非迁本意。” (3)因此,史学界一直对《史记·孝武本纪》颇有微词,只是人们通常把它视为司马迁“遭彼腐刑,怨剌孝武,故书违其例,志存激切” (4)的一种情结罢了,现在看来,不独如此。 第二,《汉书》所书,并无抵牾。孙文指责班固是“学术谎言”和“历史笑话”的“始作俑者”,主要根据《汉书·董仲舒传》中的这段文字: “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孙文特别指出,该段文字“背离了自身的《武帝纪》和《儒林传》”。果真如此,当然是自相矛盾,但所谓“背离”,原非出自《汉书》,而是孙文误解所致。 首先,这里的“初立”不能仅指建元元年,至少应包括汉武帝即位后的前六年。其次,这段文字已经透露了董仲舒对策的时间信息,即在“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之后,与《汉书·武帝纪》元光元年“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的记载完全一致,与《汉书·儒林传》“及窦太后崩,武安君田蚡为丞相,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以百数”的记录也绝无矛盾。再次,这段文字实际上已经反映出《汉书》对窦婴、田蚡、董仲舒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史活动中各自贡献的评价。前二位的主要功绩在“隆儒”,这可以理解为重视儒学,重用儒生。但纵观他们全部所为,重视儒学层次太低,只是“俱好儒术”而已;重用儒生,充其量只不过延了几百个文学之士。而董仲舒则不然,他一开始就从思想和政治战略的高度,提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立点之高,无与伦比。 第三,《通鉴》之误,无关宏旨。司马光之误,古今史家多有驳证。孙文只是再次特别强调了这个纪年之误。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视角,把董仲舒对策作为一个特殊阶段,纳入到整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过程之中,被孙文特别强调的这一点,顿时就变成了一个无关宏旨的细节而已,更不能作为“学术谎言”和“历史笑话”的证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