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随机事件

随机事件

随机事件
随机事件

26.1 随机事件

1.一般地,如果一组数据共有n 个,而其中某一类数据出现了m 次,那么m 就叫做该类数据在该组数据中的出现频数,而m n 则称为该类数据在该组数据中的出现频率. 2.数据3,5,5,6,7,7,1,3,1,5中,数字5出现的频率为__________.

答案:0.3

新课早知

1.在每次实验中,可以事先知道其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性事件.

2.无法事先确定在一次实验中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

3.一般地,表示一个随机事件A 发生可能性(机会)大小的数,叫做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记作P (A ).

1.对“随机事件”等概念的理解

【例1】 判断下列事件中,哪些是确定事件?哪些是不确定事件?说明理由.

(1)随意翻一下日历,翻到的是星期六;

(2)由今天的天气情况分析明天一定不会下雨;

(3)小明和小亮随意各写一个有理数,这两个数的平方和为正数;

(4)任意画两条相交直线,所得的对顶角相等.

分析:这类问题要联系已学知识或实际情况,分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解:(1)是不确定事件,因为随意翻到的还有可能是从星期日到星期五的某一天.

(2)是不确定事件,虽然根据经验,结合今天的天气情况可以预测明天的天气,但只是预测,不一定准确.

(3)是不确定事件,当两个人都写的是0,两个数的平方和仍为0,不是正数.

(4)是确定事件,是必然事件,因为对顶角相等是已经证明了的数学事实.

点拨:判断事件是确定事件,还是不确定事件的关键是看事情是否一定发生或一定不发生,还是有可能发生.

2.对随机事件“随机性”的理解

【例2】小明和小强做游戏,袋子中有3个乒乓球,3个垒球,两人任意摸出一球(摸出后将球放回),摸到乒乓球则小明胜,摸到垒球则小强胜,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 分析:根据乒乓球与垒球的区别确定游戏不公平.

解:因为乒乓球和垒球本身质地、手感、大小都是不同的,这就不能保证摸球结果的随机性,所以此游戏不公平.

点拨:判断游戏是否公平,要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以及时间的随机性.

3.对概率的意义的理解

【例3】 某体育训练小组有2名女生和3名男生,现从中任选1人去参加学校组织的“我为奥运添光彩”志愿者活动,则选中女生的概率为__________.

解析:5名学生中有2名女生,所以选1名时选中女生的概率为25

. 答案:25

点拨:随机事件的概率,就是看其可能性的大小.

1.下列事件中,必然事件是( ).

A .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

B .a 是实数,|a |≥0

C .某运动员跳高的最好成绩是20.1米

D .从车间刚生产的产品中任意抽取一个,是次品

答案:B

2.向上抛掷一枚硬币,落地后正面向上这一事件是( ).

A .必然发生

B .不可能发生

C .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D .以上都对

答案:C

3.从一副未曾启封的扑克牌中取出1张红桃,2张黑桃的牌共3张,洗匀后,从这3张牌中任取1张牌恰好是黑桃的概率是( ).

A.12

B.13

C.23

D .1 答案: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了了解我市今夏冰淇淋的质量,应采用普查的调查方式进行

B .鞋类销售商最感兴趣的是所销售的某种品牌鞋的尺码的平均数

C .明天我市会下雨是可能事件

D .某种彩票中奖的可能性是1%,买100张该彩票一定会中奖

解析:A 项应采用“抽样调查”,B 项应最感兴趣的是所销售的某种品牌鞋的尺码的“众数”,D 项买100张该彩票“不一定”中奖.

答案:C

5.我们经常看到马路上有人在玩一种转盘游戏,1元钱玩一次,100%的中奖率,奖品如图(指针指向什么,什么就是奖品),你认为这个游戏对参与者来说,是确定事件,还是随机事件?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

解:是随机事件,这个游戏对双方不公平.

因为各类奖品的分布不均匀,越贵重的奖品所占的区域越小.

突发事件应对法解读

《突发事件应对法》解读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开心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我们今天将以问题式的方式来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看《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基本情况。 一、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实施,共7章,是一部规范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原则和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内容的重要法律,能够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有效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 二,背景 那么为什么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呢?为了提高社会各方面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迫切需要在认真总结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经验教训、

借鉴其他国家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根据宪法制定一部规范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共同行为的法律。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提高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三、突发事件如何分类分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把突发事件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四、国家应急管理体制是如何确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五、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原则是什么?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应急知识复习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应急知识复习题 一、单选题 1.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 A ) A、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B、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三级 C、特别重大、重大二级 2.个人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给他人人身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C )。 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3.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件可以划分为(C )。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4.突发事件最基层的行政责任主体是( B )。 A、乡镇人民政府 B、县人民政府 C、市人民政府 5.采取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措施仍然不能控制事态发展时,相应的应对措施是(B )。 A、尽快修改相关法律条文 B、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C、静观事态发展 6.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C )、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突发事件应对法。 A、监测与预报 B、监测与预防 C、监测与预警 7.(C )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A、个人

B、企业事业单位 C、新闻媒体 8.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B )。 A、2007年8月30日 B、2007年11月1日 C、2008年1月1日 9.某区某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处于最高额度(C )的罚款。 A、5万元 B、15万元 C、20万元 10.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A )。 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 C、红、黄、绿、蓝 11.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C )、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A、事件经过 B、救援措施 C、预警级别 12.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B )。 A、保留 B、撤销 C、升级 13.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及其先期处置的相关情况信息上报,除特殊情况外,最迟不得超过( B )报省政府应急办,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并及时反馈后续处置情况。 A、12小时 B、2小时

00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预防与应急准备 第三章监测与预警 第四章应急处置与救援 第五章事后恢复与重建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条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第四条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第五条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 第六条国家建立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避险救助能力。 第七条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 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措施,统一领导应急处置工作。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的,从其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积极配合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第八条国务院在总理领导下研究、决定和部署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国家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必要时,国务院可以派出工作组指导有关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由本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驻当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有关负责人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领导、协调本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开展突

应急管理科普知识宣传-应急科普知识

应急管理科普知识宣传 1、什么就是突发事件,分为几类?共有几个级别??突发事件就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与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得紧急事件,分为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与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 2、什么就是应急管理?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与一般四级。?? 具体有哪些内容??应急管理就是指政府及其她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得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与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得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与谐健康发展得有关活动。?应急管理就是对突发事件得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事件得预防、预警、发生与善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过程。应急管理又就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预警、响应与恢复四个阶段,均体现在管理突发事件得各个阶段。应急管理还就是个完整得系统工程,可以概括为“一案三制",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机制、体制与法制。 ?3、应急管理工作得重要意义?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与处置突发事件得能力,就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大事,就是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得重要内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得重要体现;就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得重要方面。通过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

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与社会动员机制,可以最大程度地预防与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得损害,保障公众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突发事件应对法》得重要意义?《突发事件应对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突发事件应对法》共7章7O条,就是一部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得基本原则与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内容得重要法律,对于预防与减少突发事件得发生,控制、减轻与消除突发事件引起得严重社会危害,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与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5、中央与有关领导关于应急管理工作得精神与指示 (1)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得决定》指出: 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得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得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与抗风险能力。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得原则,建立统一高效得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精干实用得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与自救能力,实现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得整体联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学习手册

机关单位《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 理知识学习手册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2、为什么要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 答: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3、《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法。 4、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几类?共有几个级别? 答: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IV(一般)、III(较大)、II(重大)、I (特别重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一般(IV级)突发公共事件,表示其影响局限在社区和基层

范围之内,可被县政府所控制和处置;较大(III级)突发公共事件,表示其后果严重,影响范围较大,发生在一个县市区以内或波及两个县市区以上,超出县级政府应对能力,需要动用地(州、市)级政府力量方可控制和处置;重大(II级)突发公共事件,表示其规模大、后果特别严重,发生在一个地(州、市)以内或波及两个地(州、市)以上,需要动用省级政府力量方可控制和处置;特别重大(I级)突发公共事件,表示其规模极大,后果极其严重,其影响超出本省范围,需要动用全省的力量甚至请求中央政府增援和协助方可控制,其应急处置工作由发生地省级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必要时(超出地方处置能力范围或者影响全国的)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5、什么是应急管理?具体有哪些内容? 答: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应急管理是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发生、缓解和善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测预警、识别控制、紧急处置和善后管理四个过程。应急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均体现在管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各个阶段。应急管理还是完整的系统工程,可以概括为“一案三制”,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问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问答 1.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几类?共有几个级别?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分为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可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大)、 Ⅱ级(重大)、Ⅰ级(特别重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2.什么是应急管理?具体有哪些内容?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 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应急管理是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发生、缓解和善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测预警、识别控制、紧急处置和善后管理四个过程。应急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均体现在管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各个阶段。应急管理还是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可以概括为“一案三制”,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 3.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通过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可以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中央和有关领导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精神与指示 (1)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指出: 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精干实用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和自救能力,实现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整体联动。坚

时间序列分析——最经典的

【时间简“识”】 说明:本文摘自于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 作者:胖胖小龟宝。原版请到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 查看。 1.带你看看时间序列的简史 现在前面的话—— 时间序列作为一门统计学,经济学相结合的学科,在我们论坛,特别是五区计量经济学中是热门讨论话题。本月楼主推出新的系列专题——时间简“识”,旨在对时间序列方面进行知识扫盲(扫盲,仅仅扫盲而已……),同时也想借此吸引一些专业人士能够协助讨论和帮助大家解疑答惑。 在统计学的必修课里,时间序列估计是遭吐槽的重点科目了,其理论性强,虽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但往往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很多“令人发指”的问题。所以本帖就从基础开始,为大家絮叨絮叨那些关于“时间”的故事!

Long long ago,有多long?估计大概7000年前吧,古埃及人把尼罗河涨落的情况逐天记录下来,这一记录也就被我们称作所谓的时间序列。记录这个河流涨落有什么意义?当时的人们并不是随手一记,而是对这个时间序列进行了长期的观察。结果,他们发现尼罗河的涨落非常有规律。掌握了尼罗河泛滥的规律,这帮助了古埃及对农耕和居所有了规划,使农业迅速发展,从而创建了埃及灿烂的史前文明。 好~~从上面那个故事我们看到了 1、时间序列的定义——按照时间的顺序把随机事件变化发展的过程记录下来就构成了一个时间序列。 2、时间序列分析的定义——对时间序列进行观察、研究,找寻它变化发展的规律,预测它将来的走势就是时间序列分析。 既然有了序列,那怎么拿来分析呢?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为描述性时序分析和统计时序分析。 1、描述性时序分析——通过直观的数据比较或绘图观测,寻找序列中蕴含的发展规律,这种分析方法就称为描述性时序分析 ?描述性时序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直观有效的特点,它通常是人们进行统计时序分析的第一步。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第一章应急管理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第一节突发事件的含义与特征 单项选择题 以下哪一个不是突发事件的特征?() A、突发性 B、不确定性 C、被动性 D、破坏性 判断:突发事件就是紧急状态。() 错误 判断:风险是指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正确 第二节突发事件分类、分级与分期 单项选择题 按照动因性质划分突发事件的类型,以下哪一个不符合?() A、自然突发事件 B、人为突发事件 C、社会冲突危机 D、严重性突发事件 以下哪一个不属于突发事件的分期?() A、爆发期 B、协调期 C、缓解期 D、善后期 判断:突发事件的分级是有绝对标准的。() 错误 第三节中国突发事件的现状与趋势 判断: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然地理环境复杂的发展中国家,受各类因素的影响,突发公共事件往往呈现出形态多样的特征,加上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还不够协调,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还不健全,处理和管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暴露的不和谐问题日益突出。() 正确 第四节中国应急管理政策体系 单项选择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是于哪一年颁布的?() A、2005年 B、2006年 C、2007年 D、2008年 以下哪一个不属于中国应急管理体系?() A、应急预案 B、应急管理中心 C、应急体制 D、应急法制 以下那一项不属于应急机制?() A、调查与协调机制 B、预警与监测机制 C、救援与处置机制 D、善后与恢复机制 第五节国外应急管理的启示 单项选择题 以下哪一个不是美国应急管理中心的职能? A、调派人员 B、制订、修改应急计划 C、幼儿教育与保护 D、接待来访者 以下哪一个不是日本东京都危机管理总监的职能? A、发生紧急事件时辅助执事 B、强化协调各局的功能 C、快速向相关机构请求救援 D、管理预案 第二章应急管理的政策要求与能力建设第一节应急预案的建设与管理 单项选择题 以下哪一个不属于应急预案?() A、总体预案 B、单项预案 C、特别预案 D、现场预案 以下哪一个不属于应急预案编制的步骤?() A、成立编制小组 B、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价 C、编制演练计划 D、实施应急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 我国第一部应急管理的专门法律是:() A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预案》 B 《突发事件应对法》 ( 正确答案 ) C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D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2.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 ,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 A 、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 正确答案 ) B 、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三级 C 、特别重大、重大二级 特别重大、重大、一般三级 3. 个人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 A 、行政责任 B 、刑事责任 C 、民事责任 ( 正确答案 ) 4. 按照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法治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公共卫生事件事件可以划分为()。

A 、二级 B 、三级 C 、四级 ( 正确答案 ) D 、特级 5. 采取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措施仍然不能控制事态发展时,相应的应对措施是()。 A 、尽快修改相关法律条文 B 、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 正确答案 ) C 、静观事态发展 6. 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突发事件应对法。 A 、监测与预报 B 、监测与预防 C 、监测与预警 ( 正确答案 ) 7. ()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A. 个人 B 、企业事业单位 C 、新闻媒体 ( 正确答案 ) 8. 某区某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处于最高额度()的罚款。

应急知识培训记录

应急知识培训记录

应急知识培训一、什么是突发应急事件?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需要立即处理的紧急事件。突发事件具有如下特征:1、突发性。对于突发事件是否发生,于什么时间、地点、以什么样的方式爆发,以及爆发的程度等情况,人们都始料末及,难以准确地把握。 2、公共性。一是突发事件涉及公共利益,对公共财产或福利、公共安全、公共秩序产生影响(通常是消极的、负面的影响)上。二是涉及面比较广,需要调动和整合全社会的人力、物力、信息等公共资源和力量。 3、危害的严重性。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有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这种损害性不仅体现在人员的伤亡、组织的消失、财产的损失和环境的破坏上,而且还体现在突发事件对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所造成的破坏性冲击,进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上。 4、变化发展的不确定性。突发事件发生后,事态的变化、发展趋势以

及事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能事先描述和确定,难以预测,特别是在当做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世界里,这种连锁反应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突发事件复杂化,已经超出纯粹的经济、政治和文 化范畴,变成一种含有多项内容的综合性社会危机。 5、处置的紧迫性。是指突发事件所反映的问题极端重要,关系到社会、组织或个人的安危,需紧急采取特别措施及时有效地处理。随着突发事件的发展、演变,它所造成的损失可能会越来越大。因此,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越快,反应决策越准确,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就会越小。6、广泛的影响性。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除了关注伤亡人数外,还密切关注事故发生原因、时间、地点等情况,从中得到的启示、总结出的经验教训等,从而使社会避免重蹈覆辙、重演悲剧。二、突发应急事件分哪几类?主要分成4类: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如,2009年全国日,四川大地震)月122008大部地区的旱灾;年5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火灾日,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月年812爆炸事故:2015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制度

浅谈重大突发性事故或灾难应急法的制度 学生:向刚毅学号:080111128 单位:五大队刑侦三区队 在当今我国,特别需要一部重大突发性事故或灾难应急的法律,当我看经历过汶川大地震,江南大雪灾,莫拉克台风,各地的洪水自然灾害,拉萨事件,石首事件,我们可以回答是因为我国的现状: 1,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除火山外,所有自然灾害在我国都不同程度地发生;地理位置特殊,季风性气候,东南沿海受台风影响大;地理构造活跃,地形条件复杂,山地和高原占69%;最常见的是洪涝、干旱、台风、滑坡、泥石流。 2,重特大事故灾难频繁发生,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引发新的事故灾难。 3,公共卫生事件仍然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全球新发现的30余种传染病,已有半数在我国发现;艾滋病、活动性肺结核、乙丙肝炎、血吸虫等感染者、患者都在几十万以上! 4,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因素依然存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期;对敌斗争形势复杂。 面对上述问题,我国在立法方面也做了非常大的努力。但也存在很多缺陷: 具体是已出台涉及突发事件应急的法律30多件、行政法规30多件、部门规章50多件;还出台中央、国务院及部门文件100多件。法律、行政法规确立的应急制度。动乱、暴乱或者严重骚乱的应急处置制度;破坏性地震、防洪、环境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草原火灾、森林火灾、旱灾、突发性天气灾害等的应急制度;破坏性地震、防洪、环境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草原火灾、森林火灾、旱灾等的应急制度;公共卫生事件、动物疫情、植物疫情等的应急制度;金融风险等的应急制度。有关文件和部门规章确立的应急制度。反恐怖、群体性治安事件、民族或者宗教因素引发事件、劫机等的应急制度;城市供水、城市燃气、水库大坝安全、铁路运输安全等的应急制度;外汇电子数据备份与电子系统故障等的应急制度。还未建立应急制度的突发事件。重大计算机系统故障、大面积停电、大面积中毒、重大爆炸、外来生物入侵、价格干预以及有关城市公共交通、民用燃气安全等方面突发事件的应急制度。 从上面看,突发事件应急法制存在的问题。缺乏规范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共同行为的法律;现有应急法律制度不够完善、质量有待提高;某些突发事件的应急制度还缺少法律规定;多数应急预案还缺乏法律依据。 所以,重大突发性事故或灾难应急法的立法思路,应遵从以下方面: 1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管理体制。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政府应当立即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4类;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等四级。军队参与应急。有必要时,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织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军事法规的规定以及国务院、中央委的命令,参加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且主动要求国际合作。 2,做好宣传、及时预警、及时报告、有效传递信息。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其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应当进行指导和监督。政府、居委会、村委会、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所在地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普及和必要的应急演练。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突

概率统计公式大全汇总

第一章
n Pm ?
随机事件和概率
(1)排列 组合公式
n Cm ?
m! (m ? n)!
从 m 个人中挑出 n 个人进行排列的可能数。
m! 从 m 个人中挑出 n 个人进行组合的可能数。 n!(m ? n)!
(2)加法 和乘法原 理
加法原理(两种方法均能完成此事) :m+n 某件事由两种方法来完成,第一种方法可由 m 种方法完成,第二种方法可由 n 种 方法来完成,则这件事可由 m+n 种方法来完成。 乘法原理(两个步骤分别不能完成这件事) :m×n 某件事由两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个步骤可由 m 种方法完成, 第二个步骤可由 n 种 方法来完成,则这件事可由 m×n 种方法来完成。 重复排列和非重复排列(有序) 对立事件(至少有一个) 顺序问题 如果一个试验在相同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行,而每次试验的可能结果不止一个,但 在进行一次试验之前却不能断言它出现哪个结果,则称这种试验为随机试验。 试验的可能结果称为随机事件。 在一个试验下,不管事件有多少个,总可以从其中找出这样一组事件,它具有如 下性质: ①每进行一次试验,必须发生且只能发生这一组中的一个事件; ②任何事件,都是由这一组中的部分事件组成的。 这样一组事件中的每一个事件称为基本事件,用 ? 来表示。 基本事件的全体,称为试验的样本空间,用 ? 表示。 一个事件就是由 ? 中的部分点(基本事件 ? )组成的集合。通常用大写字母 A, B,C,…表示事件,它们是 ? 的子集。 ? 为必然事件,? 为不可能事件。 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零,而概率为零的事件不一定是不可能事件;同理, 必然事件(Ω )的概率为 1,而概率为 1 的事件也不一定是必然事件。 ①关系: 如果事件 A 的组成部分也是事件 B 的组成部分, (A 发生必有事件 B 发生) :
(3)一些 常见排列 (4)随机 试验和随 机事件
(5)基本 事件、样本 空间和事 件
(6)事件 的关系与 运算
A? B
如果同时有 A ? B , B ? A ,则称事件 A 与事件 B 等价,或称 A 等于 B:A=B。 A、B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事件:A ? B,或者 A+B。 属于 A 而不属于 B 的部分所构成的事件,称为 A 与 B 的差,记为 A-B,也可表 示为 A-AB 或者 A B ,它表示 A 发生而 B 不发生的事件。
1 / 33

公民应急基础知识

开展应急知识集中宣传活动提升公民应急处置能力 一、应急管理基本理论 1、什么是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有哪些特征?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破坏性、衍生性、扩散性等特点。 2、我国突发事件是如何分级的? ◆在我国,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突发事件性质和可控性等因素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级,即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 1、一般事件。预计将要发生一般以上的突发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大。 2、较大事件。预计将要发生较大以上的突发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有扩大的趋势。 3、重大事件。预计将要发生重大以上的突发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正在逐步扩大。 4、特大事件。预计将要发生特别重大的突发事件,事件会随时发生,事态在不断蔓延。 3、什么是应急管理?应急管理涵盖哪些活动?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企业、以及其他公共组织,为了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在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所进行的预防、响应、处置、恢复等活动的总称。它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应急管理贯穿于突发事件的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全过程,二是应急管理是事前、事后的管理和事发、事中的应急的有机统一。 4、应急管理的基本任务概括起来主要有什么? ◆应急管理的基本任务有: 1、预防准备。要通过应急管理预防行动和准备行动,建立突发事件 源头防控机制,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制度,有效控制突发事件的发生,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准备。 2、预测预警。采取传统与科技手段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预测,将突发 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旦发现不可消除的突发事件,及时向社会预警。 3、响应控制。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有效 的应急救援行动,防止事件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是应急管理的重中之重。 4、资源协调。应急管理机构应该在合理布局应急资源的前提下,建 立科学的资源共享与调配机制,以有效利用可用资源,防止在应急中出现资源短缺的情况。 5、抢险救援。确保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及时、有序、科学地实施现 场抢救和安全转送人员,以降低伤亡率、减少突发事件损失。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起实施。 A、2007年8月30日 B、2007年11月1日 C、2008年1月1日 D、2007年12月31日 2.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是()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A、预防 B、遏制 C、消除 D、控制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的原则。 A、处臵为主、预防为辅 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C、预防为主、处臵为辅 D、处臵与预防并重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国家建立有效的()机制,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避险救助能力。 A、分级响应 B、统一指挥 C、社会动员 D、以人为本 5.国务院和()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A、省级 B、地市级 C、县级 D、乡镇级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建立专职或者兼职()制度。 A、经济管理员 B、信息报告员 C、信息咨询员 D、社会监督员 7.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 A、征用单位财产 B、征用个人财产 C、征用个人某些财产 D、征用单位和个人财产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 C、红、黄、绿、蓝 D、黄、红、橙、蓝 9.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的《甘肃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自()起实施。 A、2005年 B、2006年 C、2007年 D、2008年 10.()是全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 A、省委 B、省人大 C、省政府 D、省政协 11.()是全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领导、议事和协调机构。

突发事件急救常识

突发事件急救常识 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 一、呼救急救篇 1、紧急呼救 ⑴110报警电话 ●发现杀人、抢劫、盗窃、强奸、放火、斗殴等刑事、治安案(事)件时,应立即报警。若情况紧急,无法及时报警,应在制服犯罪嫌疑人或脱离险情后,迅速报警。 ●发现自杀、坠楼、溺水者,老人、儿童或智障人员、精神疾病患者走失,公众遇到危难孤立无援,应拨打110电话报警。 ●要保护好现场,以便民警赶到现场提取痕迹、物证。

●未成年人遇到刑事案件、治安案(事)件时,应首先保护好自身安全。 ⑵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拨打110电话报警时,要准确报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员、车辆伤损情况。 ●在交通民警到来前,要保护好现场。 ●遇到肇事车逃逸时,要记下车牌号码、车型、颜色及特征,及时向当地机关举报。 ●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应立即拨打120电话,不要随意移动伤员。 ●如因车辆变弄,人员被困车内,应立即拨打110电话求助。因抢救伤员需要变动现场位置的,应当做好标记。 ⑶119火灾报警电话 ●报警时,要讲清楚失火处的地址或地理位置及周围明显标志。

●报警时,应讲清起火部位、面积大小、燃烧物质,有无人员被困等情况。同时,要派人到路口迎候、引导消防车到达现场。 ●在消防车到达现场前,设法利用就便器材灭火,控制火势蔓延。 ⑷120医疗急救求助电话 ●拨通电话后,应说清楚病人所在地址、年龄、性别和病情。如不知道确切地址,应说明大致方位,如在哪条大街、哪幢标志性建筑物附近等。 ●尽可能说明病人典型的病情,如肚子疼、意识不清、吐血、呕吐、呼吸困难等。 ●尽可能说明病人患病或受伤的时间。如意外伤害,要说明伤害的性质,如触电、爆炸、塌方、溺水、火灾、中毒、交通事故等,报告受害人受伤的身体部位等有关情况。 ●尽可能说明您的特殊需要,并了解清楚救护车到达的大致时间,准备接车。 2、急救常识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学习手册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 理知识学习手册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机关单位《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学习手册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2、为什么要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 答: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3、《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法。 4、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几类共有几个级别 答: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IV(一般)、III(较大)、II(重大)、I(特别重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一般(IV级)突发公共事件,表示其影响局限在社区和基层范围之内,可被县政府所控制和处置;较大(III级)突发公共事件,表示其

后果严重,影响范围较大,发生在一个县市区以内或波及两个县市区以上,超出县级政府应对能力,需要动用地(州、市)级政府力量方可控制和处置;重大(II级)突发公共事件,表示其规模大、后果特别严重,发生在一个地(州、市)以内或波及两个地(州、市)以上,需要动用省级政府力量方可控制和处置;特别重大(I级)突发公共事件,表示其规模极大,后果极其严重,其影响超出本省范围,需要动用全省的力量甚至请求中央政府增援和协助方可控制,其应急处置工作由发生地省级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必要时(超出地方处置能力范围或者影响全国的)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5、什么是应急管理具体有哪些内容 答: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应急管理是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发生、缓解和善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测预警、识别控制、紧急处置和善后管理四个过程。应急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均体现在管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各个阶段。应急管理还是完整的系统工程,可以概括为“一案三制”,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 6、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答: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构建社会

突发事件应对和应急管理知识宣传

突发事件应对和应急管理知识宣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可以预警的自大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国务院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够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单位或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滑坡来临前山坡有何变化?坡脚处泉、井水位或水量突变、土质滑坡张开的裂缝延伸方向与斜坡延伸方向平行,弧形特征较为明显、坡脚处土体上隆。 火灾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有那些?有毒气体中毒(如一氧化碳)、缺氧、窒息、烧伤致死、吸入热气等。发现燃气泄漏时、应该怎么办?应该迅速关闭气源总阀、打开窗户通气、严禁开关任何电气和使用宅内电话,熄灭一切火种。 怎么样防止洪水进入室内?用沙袋、土袋在门槛和窗户处筑起防线、将老鼠洞、排水沟等一切可进水的地方全都堵死。 生产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专用车站、码头、存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仓库必须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者

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消防法》规定:电焊工、气焊工、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核电厂、大型发电厂、民用机场和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大型企业、储备可燃的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基地、火灾危险性较大、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大型企业、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 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对疫点应当采取如下措施:扑杀染疫动物和易感染的动物及其产品,对病死的动物、动物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被污染的物品、用具、动物圈舍、场地进行严格消毒。 如果在地震、台风、洪涝灾害中、身体被塌倒的建筑物压住怎么办?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它危险物,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敲击水管求救。地震逃出火场后不应该怎么做?为保护建筑物与室内财产,一定要先把火扑灭再外逃,携带容易烧毁的存折、钱币等外逃,不清楚门外的火情时就跳楼逃生。地震后发生毒气扩散要立即逃离现场、辩别风向,向上风较高位置逃离。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有建筑物里面被水围困怎么办?有食品保证、建筑物坚固且未被完全淹没时,留在那里等待救援。如果所在处是危房,应设法向安全地带转移,积极与救援部门联系。面对不断上涨的洪水怎么办?如果是在楼房上,从低层向高层转移;如果没到紧要关头,不要轻易入水逃生;注意水情的变化,寻找可以漂浮的物品,做逃的准备。洪水发生时,来不及向楼房外转移怎么办?要设法向所在建筑物的高处转移,

突发事件应急知识讲座

突发事件应急知识讲座 ————桂东一中安全教育讲稿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你们能否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一个个家庭的幸福,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所以,我们的社会,我们每个人(包括你们自己),都有责任和义务保障你们的健康和安全。今天,我要讲讲与你们的健康和安全息息相关的,有关中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的一些知识。 那么什么是突发事件呢?所谓突发事件,是指那些突然发生、无法预知、带有异常性质,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事件。那么我们作为中学生面对突发事件该怎么办呢?该怎样自救呢? 首先从突发交通事故说起吧! 先介绍一些案例: 1、马路上捡拖鞋小孩被撞亡 昨天下午1点40分左右,一男童在朝阳区南皋乡黑桥村的一条马路上被一辆小型农用车碾轧身亡。目击者郭先生称,被撞的男童看上去只有五六岁,当时他要到路中间捡一只自己掉了的拖鞋,恰巧驶过一辆小型农用车。飞快行驶的农用车猛打方向盘,车头虽然勉强擦过,但车前身将男童带倒,车后轮紧跟着从身上轧过。“小孩的上半身碾得血肉模糊。”事发路段是一条3米左右宽的村中小路,没有人行横道和交通指示灯。男童被撞后,住在路边民房的男童的母亲慌忙跑来。 2、2005年5月30日下午4时30分,天元镇一8岁的小学生卢某,放学后到对而小店买东西,在横穿公路时,被一辆由南往北急驶而来的河南人开的半挂车撞倒。顿时,卢某的口、鼻腔鲜血外冒,伤势十分严重。后由天元城管队员用摩托车将他送医院抢救救活的。 同学们,你们看看,这就不守交通的后果,多可怕呀! 至于随意横穿公路造成交通事故的案例,真是举不胜举。①吉水一个小男孩坐车时要撒尿,横穿公路时被车轧死。②一成年人到井冈山出差吃完晚饭回家,由于也喝了点酒,半路上内急,下车小便,在横穿公路时不幸被车撞死。 人们说,交通事故猛于虎。可是老虎再凶,也只能一口吃掉一个人,而交通事故则会一口吞噬几个甚至几十个人的生命。综观这么多起交通事故,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交通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们不珍惜生命,不遵守规则。 中学生是道路交通行为中的弱势群体,大家在参与交通的过程中,怎样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呢? 首先,我们都来反省一下我们自己或身边同学的交通行为,同学们想一想,你放学时是否曾经有过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是否曾因自己不安全的交通行为而给自己带来过一些伤害。同学们,你们当中很多人每天好几趟往返于学校和家庭之间,途中又大多要走马路,不管步行也好,坐车也好,总要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