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丰田生产管理系统培训课程(doc 12页)

丰田生产管理系统培训课程(doc 12页)

丰田生产管理系统培训课程(doc 12页)
丰田生产管理系统培训课程(doc 12页)

丰田生产管理系统培训课程(doc 12页)

維信德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豐田式管理制度

培訓課程

報告人:林志明

2000年7月17日

豐田式管理制度

一、前言

本課程主要在探討豐田式管理系統,對JIT(及時化作業)的發展、JIT 的先決條件,到且到JIT的實施架構等,作一介紹,包括看板系統、自動化、品管圈、少人化等。最後再導入JIT-Ⅱ的觀念,使JIT 像MRP-Ⅱ一樣推展到全公司。

二、目的

自1970年代起,豐田式管理系統已在全球製造業掀起了一股風潮,尤其在面臨石油危機發生時,豐田汽車公司的營業成長率不但沒有受到石油危機因素

下降

,反而逆式成長升高了許多,令許多日本企業及美國企業大為驚訝,紛紛開

始研究豐田式管理。迄今實施JIT成功的廠商,不論中外,成功的實在不多,分析其原因均可歸納於欠缺整體性的規劃、管理階層與執行人員觀念的偏

差、流程未落實與檢核未全面化與深入化等四項原因,期望課程的說明可使

各級管理人員,瞭解豐田管理的技巧與精神所在,更運用適合各企業的管理

方法延伸有效管理活動,來達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目標。

三、豐田生產管理系統

(一)發展過程

豐田生產系統是由豐田汽車公司前副社長----大野耐一先生( Mr.Taiich Ohno ) 歷經30年的時間首創並推廣的一種生產方式。直到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

時,由於豐田汽車公司尚能在此種環境中獲致龐大的利潤,而引起日本工業界的注目。此理論的基礎是集合了自動織機發明之王----豐田佐吉翁(豐田紡織廠) 及豐田汽車創始者豐田喜一郎的思想( Just In Time ),經過大野先生將之推行實

施而成的學說。

(二)及時性生產JIT的定義

豐田生產系統的基本理念是彈性地適應需求的變化,也就是在必要的時間,生產必要數量的產品。豐田生產的最終目的是藉著成本的降低以創造利益,為了達此目標,就要排除浪費,如多餘的庫存、搬運‥等,以降低製造成本。且藉著降庫存而使各種問題顯現,透過解決問題的改善活動及排除浪費的因素實施,而使製造成本降低,達到豐田管理的主要目標。除了主要目標外,還

有三個次要目標:

1.能適應每月每日的需要變動,兼顧數量與種類的數量管理。

2.每項工程都能提供後面工程良好的品質保證。

3.為達成降低成本,利用人力資源時,也必須提高對人性的尊重目的。

(三)及時性生產JIT的主要架構

生產線的一貫流程,與對市場的數量及種類的需求變化,是藉著「及時化」及「自動化」來完成。

1.及時化( Just in time ) : 必要的物品,必要的時候,生產必要的份量。

2.自動化: 能自動檢出製程上異常現象的裝備,且自動停止裝置的機械。

這二個可說是豐田生產的二大支柱。

同樣重要的概念還包括了下列兩項:

1.適應需求變化而對作業員人數作理性調整的「少人化」。

2.透過作業員的提案改善活動的「品管圈」。

為了實現這4個概念,豐田公司採用下列幾個方法:

1.使用「看板制度」以達成及時生產。

2.採行生產、平穩化的方法以適應需求變化。

3.縮短整備時間以減少生產前置期。

4.實施「操作標準化」以達成生產線的平衡。

5.注意機器設備之安排及運用「多能工」以期能保有增減作業人數之彈性。

6.藉著進行小組「改善活動」和,提案制度,以削減作業人數和提高

作業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