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0202应用经济学、0301法学

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0202应用经济学、0301法学

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0202应用经济学、0301法学

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政治经济学课后答案

政治经济学课后答案

《新编政治经济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生产力: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经济基础:在一定社会形态只能够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哲学等方面的观点和思想体系。 经济规律: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D 5.D 6.A 7.D 8.B 三、多项选择题 1.ABDE 2.ABCDE 3.ABCE 4.ABCDE 5.ABCDE 四、判断题 1.错 2.错 3.错 4.对 5.错 五、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产生的?

答:一方面,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逐步成熟,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逐步激化,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历史舞台,要求有一种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另一方面,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 2.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答:四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再生产过程的起点,起决定作用。一方面,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只能是生产的结果,另一方面,分配、交换、消费也会对生产起反作用。 3.研究生产关系为什么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答: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如果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适应,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则生产关系必然发生改变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上层建筑发生变化,所以,研究生产关系一定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4.什么是经济规律?如何区分经济规律的不同类型? 答: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着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按涉及范围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各个社会形态共有的普遍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某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某一社会形态特有或独有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规律。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30分)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B )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根本无法判断它是封建社会的农民生产的,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工人生产的”。这说明( D ) A. 使用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 B. 同一种物品的使用价值会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C. 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D.一种物品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 3.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执行货币流通手段职能的是(A )商品交换 A.用现金购买商品 B.交纳税款 C.付房租 D.发工资 4.通货紧缩的迹象是(B) A.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增加,物价普遍上涨 B.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普遍下降 C.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增加,物价普遍下降 D.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普遍上涨 5.当农业受灾,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时,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A ) A.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创造的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创造的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6.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数量与(A ) A.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B.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正比 C.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无关 D. 商品价格总额相等 7. 在价值形成过程中,抽象劳动(C) A.转移了生产资料价值 B.转移了劳动力价值 C.创造了新的价值 D.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 8.剩余价值(C) 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可以离开流通领域 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通过流通领域来实现 D.既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也在生产领域中产生 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B ) 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D.货币是一般财富的代表 10.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B)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劳动和劳动力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11.资本有机构成是指(C) A.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 B.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 C.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D.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12.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C ) A.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2018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与解析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3709)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理论联系实际是 A.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 B.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C.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D.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 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 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 D.世界有否统一性的问题 3.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这是一种 A.诡辩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实用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事物的内部矛盾 B.事物的特殊矛盾 C.事物的外部矛盾 D.事物的主要矛盾 5.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内容和形式反映了 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间的关系 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 D.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6.下列各项中,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的是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C.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D.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追求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认识,归根到底是为了 A.把握事物现象 B.揭示事物本质 C.追求自我实现 D.改造客观世界 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联系的是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可以自动上升到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D.理性认识可以自动回归到感性认识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与追求,其中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表达是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财务管理学试题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财务管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6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企业与投资者和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在性质上是( B )1-6 A.债权债务关系 B.所有权关系 C.资金结算关系 D.税收法律关系 2.按照委托代理理论,所有者普遍关注的财务管理目标是( D )1-15 A.经济效益最大化 B.利润最大化 C.企业价值最大化 D.股东财富最大化 3.已知甲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为14%,乙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为15%,两个方案都存在投资风险,则比较两个方案风险大小的指标是( C )2-76 A.期望值 B.标准离差 C.标准离差率 D.方差 4.在利率和计息期相同的条件下,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B )2-51、52 A.普通年金终值系数×普通年金现值系数=1 B.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偿债基金系数=1 C.普通年金终值系数×资本回收系数=1 D.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先付年金现值系数=1 5.银行借款筹资方式的优点是( A )3-133

A.筹资成本低 B.限制条件少 C.财务风险低 D.能提高公司信誉 6.一般情况下,采用销售百分比法预测资金需要量时,假定不随销售收入变动的项目是 ( D )3-104 A.现金 B.存货 C.应付账款 D.公司债券 7.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企业采取积极的收账政策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 B )4-208 A.坏账损失增加 B.收账费用增加 C.平均付款期延长 D.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增加 8.一般情况下,企业持有货币资金的机会成本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是( C )4-200 A.与货币资金持有量成反比 B.与货币资金持有时间成反比 C.与有价证券利率成正比 D.与货币资金持有量无关 9.如果甲项目的获利指数为1.0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5-297 A.甲项目的净现值大于零 B.甲项目不具备财务可行性 C.甲项目投资回收期小于要求的项目回收期 D.甲项目投资回收期大于要求的项目回收期 10.某投资项目年营业收入180万元,年付现成本60万元,所得税20万元,则该项目年营业净现金流量是( C )5-289

宏观经济学参考教材

宏观经济学参考书目 (一)参考教材 1.徐为列主编:《宏观经济学》,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 2.高志文,方琳主编,《宏观经济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10。 3.[美]保罗?克鲁格曼、罗宾?韦尔斯:《宏观经济学》第二版,赵英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4.[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9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 5.[美]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王根蓓译,上海财经大学额出版社,2009年版。6.[美]戴维?柯兰德:《宏观经济学》(第6版),胡修浩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7.[美]杰弗里?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费方域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8.[美]罗伯特?J?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沈志彦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9.[美]罗伯特?霍尔、约翰?泰勒:《宏观经济学》(第5版),张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11.(美)N?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中文版。12.高鸿业主编:《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黎诣远主编《西方经济学(下册)宏观经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4.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5.魏埙、蔡继明等者《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6.厉以宁主编:《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 (二)参考文献 1.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译本),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9年。2.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3.道格拉斯?诺思和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5.李京文:《中国经济前景》(2001),团结出版社,2001年。 16.刘小怡、夏丹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6.孙国茂著:《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一、货币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一切商品所共有的东西。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现实生活中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叫商品的价格。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就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它需要现实的货币。 4、金属货币与纸币 纸币是金属货币的代表,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所以,纸币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导致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时各应实行什么对策? 通货膨胀对策: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 规模,具体来说A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B提高银行贷款利率和提款准备金率,

00009《政治经济学》真题:2018年10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试卷 (课程代码000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马尔萨斯的经济理论属于 C A.重商主义经济学 B.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C.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使用价值 B A.反映商品的社会属性 B.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C.是抽象劳动创造的 D.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A A.社会价值 B.使用价值 C.剩余价值 D.个别价值 4.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所执行的职能是B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C A.大量货币集中在资本家手中 B.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剩余产品的出现 6.绝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A

A.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B.商品价格上涨的结果 C.延长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D.个别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7.剩余价值的资本化称为A A.资本积累 B.资本集中 C.资本循环 D.资本周转 8.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是B A.生产阶段 B.销售阶段 C.消费阶段 D.购买阶段 9.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式上由A A.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构成 B.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构成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 D.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构成 10.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D A.商品价值 B.企业利润 C.剩余价值 D.平均利润 11.资本家投资银行业所获得的利润率相当于D A.利息率 B.土地收益率 C.剩余价值率 D.平均利润率 12.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是B A.劳务输出 B.商品输出 C.货币输出 D.资本输出 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 A.改变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B.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局限

2018年10月自考《财务管理学》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财务管理学》真题 自考需要我们多练习真题,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2018年10月自考财务管理学考试的真题,快来看看吧!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能够体现公司与投资者之间财务关系的是 A.向银行支付借款利息 B.向股东支付股利 C.向租赁公司支付租金 D.向员工支付工资 2.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缺点是 A.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B.没有考虑风险与收益的权衡 C.带来了企业追求利润的短期行为 D.对于非上市公司,准确评估企业价值较困难 3.某学校拟设立一项科研奖励基金,计划每年颁发奖金40万元。若年复利率为8%,该奖励基金的本金应为 A.40万元 B.320万元 C.400万元 D.500万元 4.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所形成的财务比率属于 A.动态比率 B.定基比率 C.结构比率 D.环比比率 5.下列不属于变动成本的是

A.财产保险费 B.产品包装费 C.直接材料费 D.按加工量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 6.某产品正常的销售量为100000件,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为80000件,则安全边际量是 A.20000件 B.80000件 C.100000件 D.180000件 7.某产品销售价格为每件25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5元,相关固定成本为5000元,则该产品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为 A.125件 B.200件 C.333件 D.500件 8.下列选项中,属于优先股股东特有权利的是 A.经营参与权 B.优先表决权 C.优先股利分配权 D.认股优先权 9.下列选项中,属于直接投资出资方式的是 A.实物投资 B.国家投资 C.法人投资临中含 D.个人投资 10.资本成本包括筹资费用和用资费用,以下属于用资费用项目的是

政治经济学(第二版)

一、辨析题 1. 固定资本由于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的价值损失叫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 参考答案: 此观点是错误的。 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由于被使用或因自然力的作用造成的固定资本物质上的损耗,又叫物质损耗或油性损耗;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由于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的价值损失,又叫精神损耗或无形损耗。根据劳动生产率提高所造成的不同影响,无形损耗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生产完全不同类的劳动资料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造成原有的固定资本价值的下降:另一种则是由于出现了更为廉价的替代品,从而引起了原有固定资本价值的贬损。 2.资本集中是个别资本增大的主要途径之一。 参考答案: 此观点是正确的。 资本集中是指由若干分散的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资本集中是扩大单个资本总额的一种形式,资本集中不会增大社会的资本总额。资本集中在现实中往往采取股份制的形式。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具有社会主义因素。 参考答案: 此观点不正确。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是为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和巩固其垄断地位服务的。 从阶级性质上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代表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凌驾于个别私人垄断资本之上的。资本主义"国有化"、"经济计划化",在经济目的、形成方式、运行规律等方面与社会主义的国有化和经济计划化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只能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反映着生产社会化的根本要求,但不能说其具有了社会主义的因素。 二、简答题 1. 单个资本进行连续循环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参考答案: 要实现资本的连续循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2)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相继转化。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的相继转化和空间上的并存,是互为条件、互为前提的。 2.简述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 (1)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2)高技术含量。 (3)高商品率(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4)适度规模经营。 (5)农业人口比重低。 3.试述如何理解威廉·配第的名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参考答案: 具体劳动是使用价值的创造者。这是不以社会形态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无论在何种社会形态下,人类要获得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各种使用价值,必须从事各种形式的具体劳动。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我们说"具体劳动是使用价值的创造者",并不是说物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凭空创

2018年10月自考《政治经济学》重点复习第三章

2018年10月自考《政治经济学》重点复习 第三章 1、货币 ① 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有两种使用价值) ②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发展的; ③ 货币具有5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2、价值形式 ① 价值形式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5种价值形式中可能单考其中一种或几种,最重要的是简单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②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 ③ 简单价值形式可以表现为:一种商品= 另一种商品 等式左边是“相对价值形式”,右边是“等价形式”。“相对价值形式”表现自己的价值,“等价形式”不表现自己的价值,而用自身的使用价值来表现“相对价值形式”的价值。 ④ 等价形式的3个特征: ⑴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物价值的表现形式;⑵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对立物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⑶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对立物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3、价格

①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② 价格的变动主要有两个原因:商品价值的变动和货币价值的变动。 4、价值尺度(04简答,简述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的联系和区别) ① 是货币表现、衡量、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 ②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③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中的货币。(表现价值和实现价值的不同) ④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就是把商品价值表现为价格。 5、流通手段(06辨析,4分) 06辨析:在货币形式的发展中,金属货币被纸币代替,是由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只能决定的。 ① 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③ 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能是转瞬即逝的要素,因此,在货币不断转手的过程中,单有货币的象征存在就足够了,于是纸币一类的价值符号代替真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不足值的铸币、纸币就是由此只能演化而来的) ④ 流通手段改变了商品交换的形式,但加深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W1-G-W2。 6、贮藏手段

2018年10月自考财务管理学试题

全国2018年10月自考《财务管理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能够体现公司与投资者之间财务关系的是 A.向银行支付借款利息 B.向股东支付股利 C.向租赁公司支付租金 D.向员工支付工资 2.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缺点是 A.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B.没有考虑风险与收益的权衡 C.带来了企业追求利润的短期行为 D.对于非上市公司,准确评估企业价值较困难 3.某学校拟设立一项科研奖励基金,计划每年颁发奖金40万元。若年复利率为8%,该奖励基金的本金应为 A.40万元 B.320万元 C.400万元 D.500万元 4.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所形成的财务比率属于 A.动态比率 B.定基比率 C.结构比率 D.环比比率 5.下列不属于变动成本的是 A.财产保险费 B.产品包装费 C.直接材料费 D.按加工量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 6.某产品正常的销售量为100000件,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为80000件,则安全边际量是 A.20000件 B.80000件 C.100000件 D.180000件 7.某产品销售价格为每件25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5元,相关固定成本为5000元,则该产品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为 A.125件 B.200件 C.333件 D.500件 8.下列选项中,属于优先股股东特有权利的是

A.经营参与权 B.优先表决权 C.优先股利分配权 D.认股优先权 9.下列选项中,属于直接投资出资方式的是 A.实物投资 B.国家投资 C.法人投资临中含 D.个人投资 10.资本成本包括筹资费用和用资费用,以下属于用资费用项目的是 A.支付的广告费 B.支付的律师费 C.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 D.支付的有价证券发行费用 11.根据每股收益分析法,当预期EBIT大于无差别点的EBIT时,下列关于筹资决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选择股权筹资方式更有利 B.选择债务筹资方式更有利 C.选择股权和债务筹资无差别 D.无法选择更有利的筹资方式 12.关于公司财务杠杆系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存在债务和优先股时,财务杠杆系数小于1 B.存在债务和优先股时,财务杠杆系数大于1 C.存在债务和优先股时,财务杠杆系数等于1 D.不存在债务和优先股时,财务杠杆系数小于1 13.下列选项中,决定股票内在价值的是 A.股票当前的市场价格 B.股票当前的账面价值 C.股票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之和 D.股票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 14.通常情况下,债券投资收益水平的衡量指标是 A.票面收益率 B.收益率的期望值 C.到期收益率 D.收益率的平均值 15.非折现现金流量评价指标中,投资回收期指标的优点是 A.计算简单 B.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 C.反映了投资的真实收益 D.反映了项目寿命期间的全部现金流量 16.下列没有考虑投资回收以后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是 C.内含报酬率 17.关于信用条件“4/20,n/50”的表述,正确的是 A.20天内付款可享受4%的折扣,50天内付款可享受20%的折扣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6(2020年8月整理).pdf

第6章经济增长 一、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 1、索洛增长模型:索洛增长模型是表明储蓄、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如何影响一个经济的产出水平及其随着时间推移而实现增长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型。它的基本假定是:(1)社会储蓄函数为S=sY,式中,s是作为参数的储蓄率;(2)劳动力按照一个不变的比例增长;(3)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其主要思想是:人均投资用于资本扩展化和资本深化,当人均投资大于资本扩展化时,人均产出就会增长;当人均投资等于资本扩展化时,经济达到稳定状态,人均产出不再增长,但总产出会继续增长,增长率等于人口增长率。 索洛增长模型以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的名字命名,是在20世纪50—60年代提出来的。1987年,索洛由于在经济增长研究中的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2、稳定状态:索洛模型的稳定状态指的是长期中经济增长达到的一种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投资等于资本扩展化水平,人均资本存量维持不变,即△k=sf(k)-δk=0。这个维持不变的人均资存量k*,叫做稳定状态人均资本存量。 在稳定状态下,不论经济初始位于哪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总是会收敛于该资本水平k* 。在稳定状态,由于人均资本存量保持不变,所以人均产出也保持不变,即人均产出增长率为零。 3、资本的黄金律水平:资本的黄金律水平是指稳定状态人均消费最大化所对应的人均资本水平,由经济学家费尔普斯于1961年提出的。他认为如果一个经济的发展目标是使稳态人均消费最大化,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黄金分割率具有如下的性质:(1)在稳态时如果一个经济中人均资本量多于黄金分割率的水平,则可以通过消费掉一部分资本使每个人的平均资本下降到黄金分割率的水平,就能提高人均消费水平。(2)如果一个经济拥有的人均资本少于黄金分割的数量,则该经济能够提高人均消费的途径是在目前缩减消费,增加储蓄,直到人均资本达到黄金分割率的水平。 4、劳动效率:劳动效率就是指单位劳动时间的产出水平。反映了社会对生产方法的了解程度。当可获得的技术改进时,劳动效率会提高。当劳动力的健康、教育或技能得到改善时,劳动效率也会提高。 在索洛模型中,劳动效率(E)是表示技术进步的变量,反映了索洛模型劳动扩张型技术进步的思想: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效率,就像增加了参与生产的劳动力数量一样,所以在生产函数中的劳动力数量上乘以上一个劳动效率变量,形成了效率工人概念。这使得索洛模型在稳态分析中纳入了外生的技术进步。 5、劳动扩张型技术进步:劳动扩张型技术进步的含义是: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效率,就像增加了参与生产的劳动力数量一样,所以在生产函数中的劳动力数量上乘以一个劳动效率变量,以反映外生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对当前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67 财经研究 美国次级贷款,是指美国的次级信用住房抵押贷款。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有优级贷款和次级贷款的区分,而次级贷款是金融机构发放给风险较大的借款人的贷款。由于高利润的吸引使美国金融机构大量发放次级贷款,高利润伴随高风险,次级贷款的证券化等因素又使风险更大,借款人到期无法偿还贷款,导致连锁反应,因而引发美国金融危机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世界性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一系列的潜在的经济问题,我们从政治经济学的各个角度分别分析这次金融危机的相关问题。 一、从货币角度分析当前金融危机 有评论说对货币的的刺激是导致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虽然此言不能一概而论,但也不是没有道理。自从上个世纪凯恩斯主义退出经济政策理论的核心地位,货币主义成了一头独大的现有场面,美联储最近的三位主席沃尔克,格林斯潘和伯南克,都是坚定的货币主义者。甚至有人说,格林斯潘任期期间的大量发行美元的货币政策正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货币主义主张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经济周期的运行,在经济衰退时采取降低央行利率和增加货币发行量的办法来刺激市场需求和平衡物价,但无论是美国、中国或者其他国家通过这种方式都没有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起到有效的作用,于是凯恩斯主义也重新登台。 美国次贷危机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线,各金融机构大量贷款给信用度低的借款人,而把这些低信用贷款直接卖给房地产公司,房地产公司又利用次贷证券化大量发行债券和股票,虽然是实行了金融产品的创新,同时也把风险转移到投资者的身上,但背后是低信用的借款人在做支撑,又加上房地产公司把从投资者那里得到的资金重新投入到金融机构使其进一步扩大次级贷款,如此反复,杠杆效用使次贷这个危险的雪球越滚越大。 无论是国家控制的货币政策还是市场上流通的实在货币供应都可能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导因,在面临金融危机时如何妥善利用货币政策和合理的控制货币供应将成为战胜这次危机的重要因素。 二、从信用角度分析当前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的爆发闹的人心惶惶,由于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美国次贷危机,而次贷危机是因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而引起的,于是大家就开始对信用评级的地位和作用开始深入思考。而本文作者所强调的不只是完善信用评级机构本身所存在的问题,而是从别处着眼来看,美国的这次次贷危机主要并不只是他们的信用评级机构不够大,信用评级制度不够完善造成的,而是政策利益驱使和高利润回报的吸引引起的,无论是美国国家领导人还是房地美、房利美,都有政治利益上的考虑,打着广告告诉民众说“人人有房住,不住白不住”,而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则看重的是高回报,从根本上来说,是利益的驱动和认识问题最终酿成了次贷危机,因此不能只是着眼于机构的设置,更要从更深层次看到问题,认识到高回报后面的高风险,在危机爆发之前采取有效措施,只有未雨绸缪,才能不乱方寸。 三、从市场角度分析当前金融危机 众所周之,市场经济有它自身的局限性,这次金融危机更是市场 对当前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高鹏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430205 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活生生体现。经济学上有个假设前提是经济个体都是理性的,意思是说理性的个体都是受利益的驱使的,次贷危机的爆发正是对次真实的写照,受高利润的引诱,无论是借款人还是金融机构或者房地产公司及投资人都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最终作出了盲目的行为,一味的追求高利润,忽视了高风险,他们不是没有看到后面的高风险,而是视而不见,不加以控制,导致了最后的市场自身的崩溃,由于市场自身的局限性所致,单单依靠市场自己调节经济个体的行为是不够的,因为需要国家对市场进行干预和调节,政府通过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等手段控制和引导市场的走向,在市场偏离方向时把市场拉回自己的轨道。 四、从制度角度分析当前金融危机 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到底和制度有没有关系?本文的回答是肯定的,制度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只分,这里仅指经济制度。尽管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巨大,大量企业破产倒闭,农民工返乡,失业人数增加,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工资待遇降低等问题很严重,但相对其他欧美国家来说,影响尚算较小。影响较小的一部分原因是积极的,而另一部分则是消极的,比如金融产品创新方面,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次贷证券化的作用,而中国在这方面做的就很不够,银行传统业务仍然占据银行收入总额的很大部分,而金融产品的创新并不就意味着危机的发生,中国只是由于经济制度的不完善歪打正着了。从这次危机我们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并汲取美国的教训在创新的同时要看到创新背后隐藏的危机。 这次金融危机影响巨大,仅仅几千字不可能将其中的问题全部道尽,我们只是站在政治经济学角度上从几个侧面对它进行观察尽量得到一些明白的认识,看似不可琢磨的危机背后会显现由来已久的理论背景,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注定金融危机会再次爆发,但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使危机迟一点到来和削弱危机对国家经济及人民生活的消极影响,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认清危机的本质,透析经济运行的规律,从而战胜金融危机。 参考文献: [1]李黎.浅析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及传导机制[J].当代经济管理科学.2008.(7). [2]徐明祺. 国际货币体系缺陷与国际金融危机[J] . 国际金融研究,1999 , (5) . [3]黄小军,陆晓明,吴晓晖.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思考[J ].国际金融研究,2008,(3). [4] 李翀.论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和影响[J].经济学动态, 2007,( 6) . 作者简介: 姓名:高鹏,男(1982-)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

完整word版,全国2018年10月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70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斯密和李嘉图是 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2.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马克思主义是历史时代的产物 B.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C.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成果的升华 D.马克思主义是先天智慧的结晶 3.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内容主要回答的是 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 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 D.世界有否统一性的问题 4.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 A.总特征 B.精髓 C.实质 D.核心 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在解决复杂问题时 A.要具体地分析矛盾的斗争性 B.要具体地分析矛盾的同一性 C.要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D.要具体地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6.规律的两个特点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客观性和自发性 C.盲目性和自觉性 D.客观性和普遍性

7.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 C.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先验反映 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 8.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 A.满足猎奇心理 B.改造客观世界 C.实现自我价值 D.创造客观规律 9.在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上,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多数人认可的就是真理 B.个人觉得有用的就是真理 C.少数人坚持的就是真理 D.在实践中证实的才是真理 10.社会意识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会意识包括 A.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B.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C.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D.主流意识和非主流意识 11.划分阶级所依据的根本标准是各社会集团的 A.政治面貌 B.经济地位 C.宗教信仰 D.价值取向 12.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其他社会形态中。这说明改革具有 A.主体能动性 B.历史局限性 C.普遍性 D.特殊性 1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 A.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没有差别 B.社会发展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C.社会发展取决于主体自由选择 D.社会发展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1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指 A.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 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15.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

第四季度宏观经济态势的分析及预测 完整版(2020年8月整理).pdf

第四季度宏观经济态势的分析及预测 2010年在刺激政策,存货周期逆转,世界经济同步反弹等多重力量的作用下,中国经济延续了2009年的反弹趋势,在总体静态上呈现“GDP增速提升”,“物价水平全面提升”,“就业形势逆转”,“外需常态化”等多元景气的局面。在“周期转换”,“政策调控”与“结构调整”三重力量的作用下,未来宏观经济可能步入“振荡”,“波动”,“相对低速“的过渡期。下面我们就以进出口,股市,房地产,物价,四个方面来作为研究。 进出口 财政部关税司发布的今年上半年全国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外贸保持快速回升,上半年进出口总额(同比,下同)增长43.1%,进口大幅增长52.7%,出口也快速增长35.2%,并且增幅逐步提高;6月当月,出口及进出口总值均刷新2008年7月的历史纪录,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外贸在进出口平衡发展、商品结构等方面也呈现积极变化。专家表示,这对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振国际国内市场信心都具有重要意义。 出口回升势头日趋稳定,进出口继续趋于平衡发展 进口方面,在国内需求旺盛、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共同作用下,2010年以来我国进口保持高速增长,前5个月单月增幅始终保持在40%以上,6月当月,由于国际市场价格涨幅趋缓,进口增幅回落至34.1%。受鼓励的能源、资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进口稳定增长,价格普遍明显回升,但近期涨幅稳中有降。

出口方面,随着世界经济回暖、外需复苏,我国出口也实现较快回升。受春节等短期因素影响,前4个月出口单月增幅低于进口,但5月-6月增幅不断提高,6月当月增幅达43.9%。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稳步回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 贸易顺差方面,总体上延续了2009年以来的下降趋势,并于3月份出现了月度贸易逆差,但4月以来贸易顺差逐步回升,5月-6月单月顺差保持在20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 股市 纵观前三季度的宏观形势,国内市场方面,我国央行继续出台流动性紧缩政策,在距离上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仅9天之后,央行于上周五再度宣布自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已是央行本月内连续第二次全面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准备金率,也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五次全面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准备金率。此次上调之后,一些大型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已经高达18.5%至19%的历史高位。 国务院出台16项措施稳定物价,政策紧缩力度加大,接下来加息何时落地成为了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短期将继续制约市场做多力量释放,但巩固经济增长基础,促进经济转型基调不变,特别是各行业的十二五规划将陆续出台,政策消息面将目前偏空逐渐转向偏多,从而利好大盘企稳回升。其次,虽然短期蓝筹受到政策利空压制,但银行、地产凭借估值优势支撑下,逐渐止跌企稳,继续对大盘构成强力支撑。最后,十二五规划持续升温,新兴产业、内需消费持续受到市场各路

职业技能实训政治经济学(金融)货币银行方向

划分经济时代和衡量人类控制自然能力并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 在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是( ). 划分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是按照() 在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起决定性的阶段是() 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用于() 调节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目标是() 作为资本的货币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工人新创造的全部价值是()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集中暴露了() 宏观经济是指() 货币资本买卖的市场价格是() 调节经济总量,就是调节总产量. 为了扩大出口,我国应当主要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 现代企业制度就是承包经营责任制. 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是计划经济的要求.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中心是调节货币量. 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资本积累是资本家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市场机制能推动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通过经济增长率来衡量。 剥削率,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之比。 社会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都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 经济体制,就是企业的经营管理形式。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存在迅速发展趋势的原因有()。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的实质是金融资本()。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银行垄断资本()。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市场的调节来体现其经济政策导向,这些市场包括()。 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是()。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以后()。 从资本的不同分类来看,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自考真题】全国2018年04月自考财务管理学试题含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财务管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 00067) 本试卷共11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份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份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时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 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缺点是(D) A.忽视了投资的风险价值 B.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C.不能反映资产保值的要求 D.强调股东利益,对公司其他利益人重视不够 2.金融市场按照功能标准可划分为(A) A.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 B.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 B.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 D.短期市场与长期市场 3.下列系数中,互为倒数关系的是(A) A.复利终值系数与复利现值系数 B.复利终值系数与普通年金现值系数 C.复利现值系数与普通年金现值系数 C.普通年金终值系数与普通年金现值系数 4.关于个别证券的B系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可以用于度量个别证券的系统风险 B.不能反映个别证券收益率与市场平均收益率之间的变动关系 C.当B<1时,说明该证券所含的系统风险小于市场给合的风险 D.当B=1时,说明该证券所含的系统风险与市场给合的风险一致

5.某公司本年息税前利润为200万元,利息费用为50万元,则该公司的利息保障倍数为(C) A.2 8.3 C.4 D.5 6.下列有关财务报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A.财务报表附注是财务报表的组成部分 B.利润表是反映公司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C.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公司一定会计期间经营状况的报表 D.现金流量表是反映公司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及其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7.甲公司本年营业收入为5 000万元,营业成本为2 000万元,则甲公司本年销售毛利率是(D) A.30% B.40% C.50% D.60% 8.某公司生产销售一种产品,该产品销售单价l0元,单位变动成本6元,全年固定成本50 000元,目标销售量20 000件,则目标利润是(A) A.30 000元 B.50 000元 C.80 000元D.200 000元 9.某公司下年度预计需要甲材料5 000千克,甲材料期初库存为1 000千克,期末库存1 500千克,则该年需要采购甲材料的数量是(C) A.5 500千克 B.6 000千克 C.6 500千克 D.8 500千克 10.关于边际资本成本,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 A.边际资本成本不能按照加权平均法计算 B.边际资本成本通常在某一筹资区间保持不变 C.无论公司是否改变资本结构,边际资本成本均会下降 D.计算边际资本成本时,个别资本成本的权重不能按照市场价值确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