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螺旋桨

螺旋桨

螺旋桨
螺旋桨

1.减小螺旋桨桨叶角的作用力是什么?

A.桨叶离心扭转力

B.配重离心力

C.气动扭转力

D.旋转阻力矩A 2.用于螺旋桨防冰系统的飞机电源如何从发动机传输至桨毂组件的?

A.通过滑环和扇形板

B.通过滑环和电刷

C.通过集流环和转换器

D.通过挠性连接器B 3.铝合金变距螺旋桨的修理,不允许在桨叶的哪个区域进行?

A.叶身

B.前缘 c.叶尖 D.后缘A 4.螺旋桨平衡台上的心轴有何用途?

A.将螺旋桨支撑在平衡刀架上

B.使平衡台水平

c.用于确定螺旋桨不平衡位置

D.用于标记安装配重的位置A 5.螺旋桨桨叶的站位从哪里开始测量?

A.叶身上的标记

B.桨毂中心线 c.桨叶根处 D.叶尖处B 6.当发动机功率增加时,恒速螺旋桨控制系统会使:

A.减小桨叶角,保持发动机转速不变,保持小的桨叶迎角

B.增大桨叶角,保持发动机转速不变,保持大的桨叶迎角

C.减小桨叶角,保持螺旋桨转速不变,保持大的桨叶迎角

D.增大桨叶角,保持螺旋桨转速不变,保持小的桨叶迎角B 7.对铝合金桨叶而言,下述哪一种方法是在常规维护中被推荐的?

A.经常用肥皂和水进行清洗,防止石油产品如燃油或滑油与桨叶叶面长时间接触

B.用汽油或易挥发的清洁剂清洗桨叶,并用清洁柔软的布擦干

C.用肥皂和水清洗桨叶

D.用苛性溶剂清洗桨叶,然后用清水漂净C 8.如果螺旋桨调速器的平衡弹簧力增加,桨叶角和发动机转速如何变化?

A.桨叶角将增大,转速将增加

B.桨叶角将减小,转速将减小

c.桨叶角将增大,转速将减小 D.桨叶角将减小,转速将增加D

9.螺旋桨防冰的方法:

(1)用直流电加温

(2)用热空气加温

(3)用变距缸筒内的热滑油

A.仅(1)正确

B.仅(2)正确

C.仅(3)正确

D.(1)(2)(3)都行A 10.当螺旋桨在恒速工作状态时:

A.飞重离心力轴向分力比平衡弹簧力大

B.飞重离心力轴向分力比平衡弹簧力小

c.飞重离心力轴向分力等于平衡弹簧力

D.飞重离心力等于平衡弹簧力C 11.增加螺旋桨桨叶角的作用力是什么?

A.离心扭转力

B.气动扭转力

C.推进弯曲力

D.转矩弯曲力B 12.减少噪声和振动的螺旋桨同步系统是通过:

A.调节飞机各台发动机螺旋桨之间的桨叶相位角

B.调节螺旋桨之间的旋转平面

C.调节螺旋桨之间的转速一致

D.调节螺旋桨之间的进距(有效桨距)一样C 13.螺旋桨的顺桨泵关断是:

A.在松开顺桨按钮15钞钟后

B.由定时器或压力断开电门控制

c.由变距活塞作动位置电门时

D.由装在螺旋桨调速器中的微动电门控制B 14.在螺旋桨达到全顺桨位置后,通常由哪个组件的工作中止供压的?

A.变距活寨移至顺桨止动环位置

B.拉出顺桨按钮

C.顺桨定时器

D.调速器C 15.在使用液压自动全顺桨的进行工作检查时,有下述情况:顺桨按钮按下以后,保持在压下位置,直到顺桨循环完成才断开回桨,需人工保持按钮拉出,直到回桨完成为止这说明了:A.顺桨和回桨循环功能都正常 B.顺桨和回桨循环都有故障

c.顺桨循环故障,回桨循环正常 D.顺桨循环正常,回桨循环故障A 16.桨叶安装角是:

A.桨叶叶弦和相对气流的夹角

B.相对气流方向与桨叶旋转平面的夹角

C.桨叶叶弦与桨叶旋转平面的夹角

D.桨距(几何桨距)和进距(有效桨距)的夹角C 17.螺旋桨调速器用于:

A.增加滑油压力

B.控制变距油路

C.保持螺旋桨转速不变

D.改变桨叶角B 18.螺旋桨轨迹检查是测量:

A.螺旋桨旋转平面与飞机纵轴的关系

B.每个桨叶迎角是否相同,以防止振动

C.每个桨叶角大小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以内

D.每个桨叶尖端的相互位置D 19.恒速螺旋桨调运器的主要组成包括:

A.调速器油泵变距杆和配重

B.调速器油泵离心飞重平衡弹簧和分油活门

C.离心飞重平衡弹簧分油活门和变距杆

D.调速器壳体调速器油泵,离心飞重和分油活门B 20.反向变距螺旋桨主要缺点:

A.一旦油压失效,螺旋桨会自动变小距

B.一旦油压失效,螺旋桨会自动变大距

C.转速控制灵敏性差

D.与_正向变距螺旋桨一样A 21.恒速螺旋桨调速器分油活门的位置取决于:

A.滑油压力和弹簧的平衡

B.飞重离心力和油压力的平衡

c.飞重离心力和弹簧力的平衡

D.发动机功率和螺旋桨功率的平衡C

22.恒速液压变距螺旋桨,其桨叶角大小取决子:

(1)油门杆位置(2)飞行速度和高度(3)变距杆位置

A.仅(1)正确

B.仅(2)正确

C.仅(3)正确

D.(1)(2)(3)均正确D

23.定距螺旋桨在飞行中,当发动机输出功率不变时:

A.保持发动机转速不变

B.发动机转速随飞行条件改变而改变

C.保持螺旋桨效率最高

D.保持螺旋桨效率不变B 24.恒速液压变距螺旋桨的桨叶安装角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最大?

A.地面起飞工作状态

B.高空大速度飞行时

C.低空小速度飞行时

D.在起动过程丰B 25.液压变距螺旋桨的反向变距型式指的是:

A.油压力变大距,配重离心力变小距

B.桨叶离心扭转力变小距,油压力变大距

C.油压力变小距,气动扭转力变大距

D.配重离心力变大距,油压力变小距B 26.采用变距螺旋桨的主要目的在于:

A.产生正拉力

B.产生负拉力

C.得到高的螺旋桨推进效率

D.保持发动机工作转速不变C 27.使用液压自动全顺桨的螺旋桨其功能是当发动机空中失效时:

(1)得到最小的飞行阻力(2)防止产生过大的负拉力(3)防止出现风车工作状态

A.仅(1)正确

B.仅(2)正确

C.仅(3)正确

D.(1)(2)(3)均正确D 28.由于螺旋桨不平衡所引起的发动机振动现象是:

A.在所有转速范围内振动值大致相等

B.在高转速时振动值大

C.在低转速时振动值大

D.只在螺旋桨处于临界转速时振动B 29.当作用在螺旋桨调速器上的离心力超过平衡弹簧力时,螺旋桨处于什么转速状态?

A.恒速

B.小于平衡转速

C.恒速与小于平衡转速两者之间

D.大于平衡转速D 30.螺旋桨产生最大应力的作用力是:

A.气动扭转力 B.离心力

C.推进弯曲力

D.转矩弯曲力B 31.装于涡桨发动机上的螺旋桨的控制:

A.与发动机的控制是分开的

B.除顺桨和回桨外,由发动机转速控制

C.通过螺旋桨减速器

D.用发动机油门杆D

32.处于顺桨状态的液压螺旋桨,开始回桨时,下面桨叶运动的哪种说法是对的:

A.从顺桨位置直接回桨

B.从顺桨位置通过高距回桨

C.从顺桨位置通过低距回桨

D.从高距通过低距回桨B 33.怎样榆查螺旋桨钢制桨毂的裂纹?

A.用浸蚀法

B.磁力探伤

C.静电检验

D.用孔探仪(内窥镜)B 34.检查磁电机工作时,螺旋桨变距杆应放在什么位置?

A.全减速位置,小桨叶角

B.全增速位置,大桨叶角

C.全增速位置,小桨叶角

D.全减速位置,大桨叶角C 35.在飞行中,如何改变液压变距螺旋桨的转速?

A.前推油门杆

B.改变调速器油泵供油压力

C.改变调速器离心飞重转速

D.改变调速器平衡弹簧力D

36.螺旋桨地面回桨的含义是:

A.退出顺桨位置

B.桨叶角变大

C.桨时角变小

D.桨叶从顺桨角变到最小安装角D 37.恒速螺旋桨取得最大效率是通过:

A.随着飞行速度降低,增大桨叶角

B.随着飞行条件变化,不断改变桨叶角

C.随者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增加,增加发动机转速

D.随着飞行高度增加,减小桨叶角B 38.螺旋桨在地面回桨后:

A.应立即起动发动机

B.应先进行发动机冷转

c.应先进行发动机假起动

D.在发动机起动前,应人工转动螺旋桨约10转B

39.液压螺旋桨后锥形环渗漏滑油,一般是哪个部件损坏了?

A变距活塞封严圈B桨叶根套角封严圈

C变距缸角封严圈D桨毂与螺旋桨轴之间的封严圈D

40.恒速螺旋桨的工作转速可以通过:

A在空中操纵油门杆改变B操纵变距杆使其增大

C操纵什么都不能改变D操纵变距杆改变D

41.作用在桨叶上的离心扭矩是:

A比气动扭矩大,力图使桨叶角增大B比气动扭矩小,力图使桨叶角减小

c比气动扭矩小,力图使桨叶角增大D比气动扭矩大,力图使桨叶角减小D 42.液压螺旋桨处于低转速状态,开始顺桨时,下述哪种说法正确的描述了桨叶的运动过

A从低距通过高距到顺桨位置B从高距直接到顺桨位置

C从低距到高距再到顺桨位置D从高距通过低距到顺桨位置B 43.螺旋桨木制桨叶尖部上的小孔功用是什么?

A需要时,插入平衡钢块B定期向桨叶注入防腐剂

C使金属包尖和木制桨叶之间通气D作螺旋桨平衡时留下的C 44.如果螺旋桨锥形环或桨毂锥形座出现明显擦伤和磨损,最可能的原因是:

A使用中没有正确的润滑

B螺旋桨安装时,固定螺帽未拧紧或前锥形环项底

C螺旋桨安装时,没有完全顶在曲轴花键上

D使用中螺旋桨振动过大B

45.起飞时,恒速螺旋桨通常在:

A大距高转速状态B小距低转速状态c大距低转速状态D小距高转速状态D

46.在飞行中如何判断螺旋桨正在顺桨?

A发动机转速下降B顺桨泵工作指示灯亮

C飞机操纵变困难D发动机排气温度下降B

47.螺旋桨的桨叶角沿半径方向:

A逐渐变大,在叶尖处最大B逐渐变小,在叶尖处最小

C保持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在桨叶中间最大B

48.桨叶迎角大小取决于:

A飞行速度,螺旋桨转速和桨叶角B飞行速度,油门杆和变距杆

C桨叶角,飞行高度D飞行速度,飞行高度和螺旋桨转速A

49.定距螺旋桨的桨叶迎角随:

(1)飞行速度增大而减小(2)螺旋桨转速增大而减小(3)桨叶角增大而增大

A仅(1)正确B仅(2)正确C仅(3)正确D(1)(2)(3)均正确

A

50.变距杆的功用是:

A改变桨叶角B改变螺旋桨转速c改变发动机功率D改变螺旋桨拉力B

51.几何桨距(桨距)的定义下述哪种说法是对的?

A螺旋桨旋转一圈移动的距离

B螺旋桨在不可压缩介质中旋转一圈移动的距离

C螺旋桨在可压缩介质中旋转一圈移动的距离

D几何桨距为飞行速度与螺旋桨转速之积B

52.防冰液是如何从抛油环喷射到螺旋桨桨叶上的?

A靠液压泵出口压力B靠向心力C靠离心力D靠用柱塞C

53.螺旋桨消耗功率大小取决于:

A桨叶角B桨叶迎角C螺旋桨转速D飞行速度B 54.螺旋桨结冰会:

A减小拉力并产生振动B增大拉力但产生过大振动

c增加失速转速和噪音D降低失速转速和噪音A

55.两叶螺旋桨在平衡后进行检验时,螺旋桨总是停在水平位置(桨叶平行于地面)是因为:

A水半不平衡B垂直不平衡c平衡台精度太差D完全静平衡B

56.工作在高速状态的液压螺旋桨,螺旋桨几何桨距是处于:

(1)高距位置(2)中距位置(3)低距位置

A仅(1)正确B仅(2)正确C仅(3)正确D(1),(2),(3)均正确

C

57.螺旋桨效率高低取决于:

A拉力B飞行速度c桨叶角D桨叶迎角D

58.当桨叶迎角为负值时,螺旋桨会处于:

A制动工作状态B风车工作状态

C制动和风车工作状态都可能D只能是自转工作状态C

59.液压螺旋桨变距机构的润滑

A用经批准的油脂定期加注B仅在螺旋桨翻修时,加涂油脂

C不需要润滑D用变距滑油D

60.①反向变距螺旋桨是由桨叶离心力的横向分力变小距,调速器控制的油压力变大距

②正向变距螺旋桨是由气动扭转力变大矩,调速器控制的油压力变小矩

A仅①正确B仅②正确C①②均正确D①②均不正确A

61.下述哪一项工作需要应用螺旋桨站位?

A测量桨叶角B标记桨叶C平衡螺旋桨D检验桨叶轨迹A

62.螺旋桨翻修时,常用浸蚀工艺,其目的是:

A查找桨叶缺陷B鉴别桨叶C显示上次翻修日期D清洁桨叶表面A

63.什么叫螺旋桨滑流?

A有效桨距减去几何桨距B桨叶角减去桨叶迎角

C几何桨距减去有效桨距D叶背压力与叶面压力之差C

64.当发动机试车和试验新安装的液压螺旋桨时,必须全行程移动变距杆若干次,以便:

A检查调速器调定的最大转速B检查调速器调定的最小转速

C排出变距缸筒内的空气D检查变距时间(即灵活性C

65.安装螺旋桨时,什么情况会导致前锥形环项底?

A前锥形环先碰触桨轴套齿端部,而不能紧靠桨毂内的锥形环座

B后锥形环未装到最后位

C固定螺帽拧的过紧

D桨毂未装到最后位置A

66.反向变距螺旋桨的活塞与缸筒间的密封胶圈损坏,将会发生下列哪种情况?

A变距机构工作迟钝B自动变小距C自动变大距D不影响变距工作B

67.装在螺旋桨轴上的前后锥形环的主要功用是什么?

A保证螺旋桨定心B把桨毂轴向定位在桨轴上

C用于把发动机扭矩传给螺旋桨D使螺旋桨轴向固定A

68.设置顺桨系统的作用是:

A在起飞时,得到最大的正拉力B在空中使失效的发动机停车

C存窄中使失效发动机的螺旋桨产生最小阻力D在飞机着陆时得到所需要的最大负拉力C

69.铝合金桨叶前后缘有刻痕为什么要去掉?

A改善桨叶的气动性能B提高螺旋桨效率

C消除产生疲劳裂纹的条件D减小摩擦阻力C

70.设置桨叶根套的主要目的是:

A分配防冰液B加强桨叶C降低飞行阻力D增加发动机短舱的冷却空气流量D

71.涡桨发动机螺旋桨的功用是:

A产生正拉力B产生正拉力和负拉力c产生负拉力D吸收涡轮剩余功率B

72.在旋转的螺旋桨上产生的离心力,

A会使桨叶拉伸B使桨叶拉伸和变大距

C使桨叶拉伸和变小距D使桨叶轴向和横向变形C

73.螺旋桨受到盐水污染后,用什么清洗?

A碱性洗涤剂B肥皂水c淡水D汽油或煤油C

74.大多数多台活塞式发动机的,螺旋桨的自动同步是通过哪个部件的工作完成的?

A变距杆B节气门操纵杆C调速器D汽化器C

75.螺旋桨飞行速度取决于:

A几何桨距和转速B有效桨距和转速C滑流和转速D螺旋桨转速

B

56螺旋桨的弦缓与嗓旰靛转平面间的夹角称桨叶角。桨叶安装角。相对速度进口角。相对速度出口角。A B

57螺旋桨的桨叶角增大叫变大距。变小距。变桨距。变几何桨距。A

58空气流过桨叶的相对速度方向与桨叶弦线之间的夹角称为桨叶安装角。桨

叶进口角。桨叶角。桨叶迎角。

D

59影响桨叶迎角的因素有”几何桨距,有效桨距和飞机的飞行速度。…墚叶角,

飞讥的飞行速度和螺旋桨的转速。”桨叶角,飞机的飞行高度和螺旋桨的转速。…飞机的飞行速度,飞行高度和螺旋桨的转速。“B

60”当桨叫。角和螺旋桨的转速保持不变时,桨叶迎角随””飞行速度的增大,

桨叶迎角减小。””飞行速度的减小,桨叶迎角减小。飞行速度的增大,桨叶迎角增大。飞行速度的减小,桨叶迎角增大。”A D

6I当桨叶角和飞行速度保持不变时,桨叶迎角随””螺旋桨转速的增大,桨叶迎

角增大。”螺旋桨转速的增大,桨叶迎角减小。螺旋桨转速的减小,桨叶迎角减小。”螺旋桨转速的减小,桨叶迎角增大。A C

62螺旋桨的推进功率是螺旋桨的拉力与发动机转速的乘积。螺旋桨的拉力厂与

螺旋桨转速的乘积。螺旋桨的拉力与飞机飞行速度的乘积。螺旋桨的拉力与飞机飞行马赫数的乘积。C

63螺旋桨的拉力与飞机飞行速度的乘积是螺旋桨功。螺旋桨的效率。

螺旋桨的当量功率。螺旋桨的推进功率。D

64影响螺旋桨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桨叶迎角。几何桨距。有效桨鼯i.桨

叶角。A

65使螺旋桨效率最大的桨叶迎角在0。~lO。范围内。2。~4。一范围内。.5。~÷5。范围内。一:0“0“范国幽。B

66”当发动机在地面_[作时,螺旋桨的效率”等于O。等于O.5。等于O.7。等于1.0。A

67造成螺旋桨最大应力的作用力是气动力。离心力。重力。摩擦力。B

68”将螺旋桨置于任何位置,螺旋桨均能保持不变,这说明螺旋桨达到了”动

平衡。静平衡。力平衡。准平衡。B

69在工作中螺旋桨的桨叶角不能改变的螺旋桨是可变螺旋桨。变距螺旋桨。

定距螺旋桨。回桨螺旋桨。c

70螺旋桨的桨叶角在飞行中随着飞行条件和发动机工作状态的变化而改变的螺

旋桨是恒定螺旋桨。变距螺旋桨。定距螺旋桨。

回桨螺旋桨。B

71变距螺旋桨的变距通常是由调节大气压力来实现的。调节大气温度来实现的。螺旋桨调速器来实现的。调节节气门的开度来实现的。C

72螺旋桨变距的目的是:获得最高的螺旋桨效率。获得最大的飞行速度。获得最高的飞行高度。保持发动机工作状态不变。A

73螺旋桨调速器分为人工变距、自动变距和被动变距三种类型。恒速变距、加速变距和减速变距三}屯类型。E向变距、反向变距和双向变距三种类型。液压变距、电动变距和混合变距三种类型。C

'74螺旋桨调速器中给定弹簧的功用是反映螺旋桨实际迎角的大小。反映螺旋桨选定迎角的大小。皮映蝶腱朵头仞i转琏刚人小。反映螺旋桨选定转速的大小:D 75螺旋桨调速器中反映螺旋桨选定转速的大小的部件是增压油泵。分油活门。给定弹簧。离,C-飞重。c

76螺旋桨调速器中反映螺旋桨实际转速的大小的部件是增压油泵。分油活门。给定弹簧。离心飞重。D

77螺旋桨调速器中控制油路的部件是增压油泵。分油活门。给定弹簧。离心飞重。B

78螺旋桨调速器的功用是·t改变螺旋桨的桨叶角.以调节发动机的转速。…·

改变弹簧力:以调节发动机的转速。””改变滑油压力.阱调节发动机的转速。””改变螺旋桨的弦长,以调节发动机的转速。”A

79tt依靠滑油压力变大距,依靠螵靛桨桨叶的离心力变小距的螺旋桨是”双面变距螺旋桨:正向变距螺旋桨。反向变距螺旋桨定向变距螺旋桨。C.80”变大距,变小距都依靠滑油压力来实现的螺旋桨是”双向变距螺旋桨。正向变距螺旋桨。反向变距螺旋桨。定向变距螺旋桨A

81反向变姬螺旋桨的主要优点是”当油压失效时,螺旋桨会自动变小距。-.-”

灵敏度高,保证发动机工作转速稳定。”使发动机的转速随着桨叶角的变化而变化。使发动机的转速随着桨叶角的增大而增大。B

82多发发动机的飞机上装备的螺旋桨同步系统,其功用是”控制和调整所有

螺旋桨具有相同的转速。消除j生大的噪音和振动。控制所有螺旋桨具有相同的油压。控制所有电嘴同时跳火。A B

83螺旋桨的防冰部位有桨叶叶片前缘和桨帽。’桨叶叶尖和叶根。桨叶中部。

桨叶叶根。A

84螺旋桨的防冰方法是用热燃气加温。用热滑油加温。用直流电加温。

用喷射防冰液。c D

85螺旋桨液体防冰通常使有的防冰液体是,乙烯乙二醇。异丙基酒精。医

用酒精热水。B

86”螺旋桨受到盐水喷溅后,应用”碱性水进行冲洗。淡水进行冲洗。肥

皂水进行冲洗。酸性水进彳亍冲洗。B

螺旋桨扭角的设计依据是什么

螺旋桨扭角的设计依据是什么 螺旋桨 一、工作原理 可以把螺旋桨看成是一个一面旋转一面前进的机翼进行讨论。流经桨叶各剖面的气流由沿旋转轴方向的前进速度和旋转产生的切线速度合成。在螺旋桨半径r1和r2(r1<r2)两处各取极小一段,讨论桨叶上的气流情况。V—轴向速度;n—螺旋桨转速;φ—气流角,即气流与螺旋桨旋转平面夹角;α—桨叶剖面迎角;β—桨叶角,即桨叶剖面弦线与旋转平面夹角。显而易见β=α+φ。 空气流过桨叶各小段时产生气动力,阻力ΔD和升力ΔL,见图1—1—19,合成后总空气动力为ΔR。ΔR沿飞行方向的分力为拉力ΔT,与旋螺桨旋转方向相反的力ΔP 阻止螺旋桨转动。将整个桨叶上各小段的拉力和阻止旋转的力相加,形成该螺旋桨的拉力和阻止螺旋桨转动的力矩。 从以上两图还可以看到。必须使螺旋桨各剖面在升阻比较大的迎角工作,才能获得较大的拉力,较小的阻力矩,也就是效率较高。螺旋桨工作时。轴向速度不随半径变化,而切线速度随半径变化。因此在接近桨尖,半径较大处气流角较小,对应桨叶角也应较小。而在接近桨根,半径较小处气流角较大,对应桨叶角也应较大。螺旋桨的桨叶角从桨尖到桨根应按一定规律逐渐加大。所以说螺旋桨是一个扭转了的机翼更为确切。 从图中还可以看到,气流角实际上反映前进速度和切线速度的比值。对某个螺旋桨的某个剖面,剖面迎角随该比值变化而变化。迎角变化,拉力和阻力矩也随之变化。用进矩比“J”反映桨尖处气流角,J=V/nD。式中D—螺旋桨直径。理论和试验证明:螺旋桨的拉力(T),克服螺旋桨阻力矩所需的功率(P)和效率(η)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T=Ctρn2D4 P=Cpρn3D5 η=J·Ct/Cp 式中:Ct—拉力系数;Cp—功率系数;ρ—空气密度;n—螺旋桨转速;D—螺旋桨直径。其中Ct和Cp取决于螺旋桨的几何参数,对每个螺旋桨其值随J变化。图1—1—21称为螺旋桨的特性曲线,它可通过理论计算或试验获得。特性曲线给出该螺旋桨拉力系数、功率系数和效率随前进比变化关系。是设计选择螺旋桨和计算飞机性能的主要依据之一。 从图形和计算公式都可以看到,当前进比较小时,螺旋桨效率很低。对飞行速度较低而发动机转速较高的轻型飞机极为不利。例如:飞行速度为72千米/小时,发动转速为6500转/分时,η≈32%。因此超轻型飞机必须使用减速器,降低螺旋桨的转速,提高进距比,提高螺旋桨的效率。

螺旋桨课程设计

螺旋桨图谱课程设计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姓名:陈旭东 学号:6010207038 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 班级:2班 日期:2013.6.30

螺旋桨图谱课程设计 一.已知船体的主要参数 船 型:双机双桨多用途船 总 长: L=150.00m 设计水线长: WL L =144.00m 垂线 间长: PP L =141.00m 型 深: H=11.00m 设计 吃水: T=5.50m 型 宽: B=22.00m 方形 系数: B C =0.84 菱形 系数: P C =0.849 横剖面系数: M C =0.69 排水 量: ?=14000.00t 尾轴距基线距离: P Z =2.00m 二.主机参数 额定功率: MCR=1714h 额定转速: n=775r/min 齿轮箱减速比: i=5 旋向: 右旋 齿轮箱效率: G η=0.97 三.推进因子的确定 伴流分数 ω=0.248 ;推力减额分数 ; t=0.196 相对旋转效率 R η=1.00 ;船身效率 ;H η=11t ω --=1.0691 四.可以达到最大航速的计算 采用MAU 四叶桨图谱进行计算。 取功率储备为10% ,轴系效率S η=0.97 ,螺旋桨转速N=n/i=155r/min 螺旋桨敞水收到马力:D P = 1714 * 0.9 * S η*R η*G η =1714 * 0.9 * 0.97*1.00*0.97 =1451.43 (hp) 根据MAU4-40、MAU4-55、MAU4-70的P B δ-图谱列表计算如下:

项目 单位 数值 假定航速V kn 11 12 13 A V =(1-ω)V kn 8.27 9.02 9.78 0.5 2.5/P D A B NP V = 30.024 24.166 19.742 P B 5.479 4.916 4.443 MAU4-40 δ 65.4 59.732 54.377 P/D 0.692 0.728 0.764 0η 0.613 0.632 0.66 TE P =2D P ×H η×0η hp 1902.4 1961.38 2048.28 MAU4-55 δ 64 58.2 53.535 P/D 0.738 0.778 0.80 0η 0.588 0.614 0.642 TE P =2D P ×H η×0η hp 1824.83 1905.61 1992.41 MAU4-70 δ 63.3 57.4 52.8 P/D 0.751 0.796 0.842 0η 0.565 0.582 0.607 TE P =2D P ×H η×0η hp 1753.45 1806.21 1883.79 根据上表中的计算结果可以绘制TE P 、δ、P/D 及0η对V 的曲线,如图1所示。

螺旋桨的几何形体及制造工艺

第二章 螺旋桨几何形体与制造工艺 螺旋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推进器,因而也就成为“船舶推进”课程研究的主要对象。要研究螺旋桨的水动力特性,首先必须对螺旋桨的几何特性有所认识和了解。 § 2-1 螺旋桨的外形和名称 一、螺旋桨各部分名称 螺旋桨俗称车叶,其常见外观如图2-1所示。 螺旋桨通常装于船的尾部(但也有一些特殊船在首尾部都装有螺旋桨,如港口工作船及渡轮等),在船尾部中线处只装一只螺旋桨的船称为单螺旋桨船,左右各一者称为双螺旋桨船,也有三桨、四桨乃至五桨者。 螺旋桨通常由桨叶和桨毂构成(图2-2)。螺旋桨与尾轴联接部分称为桨毂,桨毂是一个截头的锥形体。为了减小水阻力,在桨毂后端加一整流罩,与桨毂形成一光顺流线形体,称为毂帽。 桨叶固定在桨毂上。普通螺旋桨常为三叶或四叶,二叶螺旋桨仅用于机帆船或小艇上,近来有些船舶(如大吨位大功率的油船),为避免振动而采用五叶或五叶以上的螺旋桨。 由船尾后面向前看时所见到的螺旋桨桨叶的一面 称为叶面,另一面称为叶背。桨叶与毂联接处称为叶根, 桨叶的外端称为叶梢。螺旋桨正车旋转时桨叶边缘在前 面者称为导边,另一边称为随边。 螺旋桨旋转时(设无前后运动)叶梢的圆形轨迹称为梢圆。梢圆的直径称为螺旋桨直径,以D 表示。梢圆的面积称为螺旋桨的盘面积,以A 0表示: A 0 =4 π2 D (2-1) 图2-1 ε x 叶面参考线 侧投影轮廓 桨叶 叶根 d 桨毂 O D K 转向 梢圆 螺旋 桨直径O D (b ) Z 导边 叶背 随边叶面叶根 毂帽 叶梢(端) x (a )ε 图2-2

当螺旋桨正车旋转时,由船后向前看去所见到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者称为右旋桨。反之,则为左旋桨。装于船尾两侧之螺旋桨,在正车旋转时其上部向船的中线方向转动者称为内旋桨。反之,则为外旋桨。 二、螺旋面及螺旋线 桨叶的叶面通常是螺旋面的一部分。为了清楚地了解螺旋桨的几何特征,有必要讨论一下螺旋面的形成及其特点。 设线段ab 与轴线oo 1成固定角度,并使ab 以等角速度绕轴oo 1旋转的同时以等线速度沿oo 1向上移动,则ab 线在空间所描绘的曲面即为等螺距螺旋面,如图2-3所示。线段ab 称为母线,母线绕行一周在轴向前进的距离称为螺距,以P 表示。 根据母线的形状及与轴线间夹角的变化可以得到不同形式的螺旋面。若母线为一直线且垂直于轴线,则所形成的螺旋面为正螺旋面如图2-4(a )所示。若母线为一直线但不垂直于轴线,则形成斜螺旋面,如图2-4(b )所示。当母线为曲线时,则形成扭曲的螺旋面如图2-4(c )及图2-4(d )所示。 母线上任一固定点在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轨迹为一螺旋线。任一共轴之圆柱面与螺旋面相交的交线也为螺旋线,图2-5(a )表示半径为R 的圆柱面与螺旋面相交所得的螺旋线BB 1B 2。如将此圆柱面展成平面,则此圆柱面即成一底长为2πR 高为P 的矩形,而螺旋 线变为斜线(矩形的对角线),此斜线称为节线。三角形B' B" B 2 " 称为螺距三角形,节线与底线间之夹角θ称为螺距角,如图2-5(b )所示。由图可知,螺距角可由下式来确定: tg θ = R P π2 (2-2) 三、螺旋桨的几何特性 1. 螺旋桨的面螺距 螺旋桨桨叶的叶面是螺旋面的一部分(图 2-6(a )),故任何与螺旋桨共轴的圆柱面与叶面的交线为螺旋线的一段,如图2-6(b )中的B 0C 0段。若将螺旋线段B 0C 0引长环绕轴线一周,则其两端之轴向距离等于此螺旋线的螺距P 。若螺旋桨的叶面为等螺距螺旋面之一部分,则P 即称为螺旋桨的面螺距。面螺距P 与直径 D 之比P /D 称为螺距比。将圆柱面展成平面后即得螺距三角形如图2-6(c )所示。 设上述圆柱面的半径为r ,则展开后螺距三角形的底边长为2πr ,节线与底线之间的夹角θ为半径r 处的螺距角,并可据下式来确定: (d ) (b ) (c )(a ) 图2-4 2" (b ) (a ) (b )(c ) (a )图2-6

搅拌桨叶的选型和设计计算

第二节搅拌桨叶的设计和选型一、搅拌机结构与组成 组成:搅拌器电动机 减速器容器 排料管挡板 适用物料:低粘度物料 二、混合机理 利用低粘度物料流动性好的特性实现混合 1、对流混合 在搅拌容器中,通过搅拌器的旋转把机械能传给液体物料造成液体的流动,属强制对流。包括两种形式: (1)主体对流:搅拌器带动物料大范围的循环流动 (2)涡流对流:旋涡的对流运动 液体层界面强烈剪切旋涡扩散 主体对流宏观混合 涡流对流 2、分子扩散混合 液体分子间的运动微观混合 作用:形成液体分子间的均匀分布 对流混合可提高分子扩散混合 3、剪切混合 剪切混合:搅拌桨直接与物料作用,把物料撕成越来越薄的薄层,达到混合的目的。 高粘度过物料混合过程,主要是剪切作用。 电 动 机 减速器 搅 拌 器 容 器 排料管

三、混合效果的度量 1、调匀度I 设A 、B 两种液体,各取体积vA 及vB 置于一容器中, A B A B a b 则容器内液体A 的平均体积浓度CA0为: (理论值) 经过搅拌后,在容器各处取样分析实际体积浓度CA ,比较CA0 、CA , 若各处 CA0=CA 则表明搅拌均匀 若各处 CA0=CA 则表明搅拌尚不均匀,偏离越大,均匀程度越差。 引入调匀度衡量样品与均匀状态的偏离程度 定义某液体的调匀度 I 为: (当样品中CA CA0时) 或 (当样品中CA CA0时) 显然 I ≤1 若取m 个样品,则该样品的平均调匀度为 当混合均匀时 2、混合尺度 设有A 、B 两种液体混合后达到微粒均布状态。 B A A A V V V C +=00A A C C I =0 11A A C C I --=m I I I I m +??++=- 211 =- I

螺旋桨的工作原理

螺旋桨的工作原理 上次课给大家介绍了船艇 水阻力的三种主要成分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其大小的主要因素。(那么这三种阻力是哪三种?选其中一种提问其成因)。我们知道,船艇在水中运动要受到阻力的影响。那么船艇为什么能在水中运动?它是靠什么推动的呢?它又是怎样推动的呢?这就是我们这次课要给大家介绍的内容。 我们把推动船艇运动的装置称为推进器。推进器的种类很多,我们常见的有明轮推进器、喷水推进器、平旋推进器和螺旋桨等。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推进器是螺旋桨,它的特点是:推进效 率高,结构 简单,工作可靠。下面我 们就来看一看 一、螺旋桨的结构、 配置和螺旋桨水流 (一)螺旋桨的结构

螺旋桨由桨毂、桨叶和整 流罩等组成,并通过桨毂与尾轴相连。一般螺旋桨有3?5个桨叶,有的则多达6个。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有关螺旋桨的几何名词。(结合幻灯片) 螺距一一螺旋桨绕轴旋转一圈,沿轴向前进的几何距离。(P) 螺旋桨按旋转方向可分为左旋螺旋桨和右旋螺旋桨两种,从艇尾向前看,进车时顺时针旋转的称右旋螺旋桨;反时针旋转 的 称左旋螺旋桨。我们怎样判断一个静止的螺旋桨是左旋还是右旋呢?将螺旋桨平放,从侧面看,桨叶向右上方倾斜的为右旋螺旋桨;桨叶向左上方倾斜的为左旋螺旋桨。

(二)螺旋桨的配置螺旋桨的配置一般有 单螺旋桨、双螺旋桨、三螺旋桨和四螺旋桨等。地 方商船一般采用单螺旋 桨,且多数为右旋螺旋桨; 公边船艇一般采用双螺旋 桨或四螺旋桨配置,且多采用外旋式(即右舷安装 右旋螺旋桨,左舷安装左旋螺旋桨;若右舷安装左旋螺旋桨,左舷安装右旋螺旋桨,则称为内旋式)三螺旋桨船相对较少。 (三)螺旋桨工作时的水流 排出流、吸入流、顶流、伴流 这四种水流只有排出流和吸入流与螺旋桨直接相关。而顶

DWT油污水接收船螺旋桨设计书

1145 DWT油污水接收船螺旋桨设计书 指导老师: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邮箱: 完成日期:2013/4/24

目录 1.船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2.主机参数. (4) 3.推进因子的确定 (4) 4.桨叶数Z的选取 (4) 5.AE/A0的估算 (4) 6.桨型的选取说明 (5) 7.根据估算的AE/A0选取2~3张图谱 (5) 8.列表按所选图谱(考虑功率储备)进行终结设计 (5) 9.空泡校核 (6) 10.计算与绘制螺旋桨无因次敞水性征曲线 (8) 11. 船舶系泊状态螺旋桨计算 (9) 12.桨叶强度校核 (9) 13.桨叶轮廓及各半径切面的型值计算 (10) 14.桨毂设计 (10) 15.螺旋桨总图绘制 (11) 16.螺旋桨重量及转动惯量计算 (11) 17.螺旋桨设计总结 (12) 18.课程设计总结 (12)

1. 船型 单甲板,流线型平衡舵,柴油机驱动,适于油污水接收的中机型单桨船。 1.1艾亚法有效功率估算表:(按《船舶原理(上)》P285实例计算)(可以自主选定一种合适的估算方法,例如泰勒法。)

2.主机参数(设计航速约11kn ) 型号: 6L350PN 标定功率: P S2 = 650kw 标定转速: 362 r/min 3.推进因子的确定 (1)伴流分数w 本船为单桨内河船,故使用巴甫米尔公式估算 =0.165*C B x x=1 =0.1×(Fr-0.2)=0.1*(0.228-0.2)=0.0028 ω=0.185 (2)推力减额分数t 本船为有流线型舵使用商赫公式 t=k =0.111 k=0.6 (3)相对旋转效率: 近似地取为ηR =1.00 (4)船身效率 ηH =w -1t -1=1.091 4.桨叶数Z 的选取 根据一般情况,单桨船多用四叶,加之四叶图谱资料较为详尽、方便查找, 故选用四叶。 5.A E /A 0的估算 按公式A E /A 0 = (1.3+0.3×Z)×T / (p 0-p v )D 2 + k 进行估算, 其中:T =P E /(1-t)V= 346/((1-0.111)*11*0.515)=68.7028kN 水温15℃时汽化压力p v =174 kgf/m 2=174×9.8 N/m 2=1.705 kN/m 2 静压力p 0=p a +γh s =(10330+1000×2.5)×9.8 N/m 2=125.734kN/m 2

螺旋桨概述

螺旋桨概述 1.概念 1.1结构 图1 螺旋桨示意图 图2 螺旋桨结构 螺旋桨由桨叶、浆毂、、整流帽和尾轴组成,如上图所示。 滑失:如果螺旋桨旋转一周,同时前进的距离等于螺旋桨的螺距P,设螺旋桨转速为n,则理论前进速度为nP。也就是说将不产生水被螺旋桨前后拨动的现象,然而事实上,螺旋桨总是随船一起以低于nP的进速V s对水作前进运动。那么螺旋桨旋转一周在轴向上前进的实际距离为h p(=V s/n),称为进距。于是我们把P与h p之差(P-h p)称为滑失。 滑失与螺距P之比为滑失比: S r=(P-h p)/P=(nP-V s)/nP=1-V s/nP

式中V s/nP称为进距比。 从式中可以得出,当V s=nP时,S r=0。即P=h,也就是螺旋桨将不产生对水前后拨动的现象,螺旋桨给水的推力为零。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滑失越大,滑失比越高,则螺旋桨推水的速度也就越高,所得到的推力就越大。 1.2工作原理 船用螺旋桨工作原理可以从两种不同的观点来解释,一种是动量的变化,另一种则是压力的变化。在动量变化的观点上,简单地说,就是螺旋桨通过加速通过的水,造成水动量增加,产生反作用力而推动船舶。由于动量是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因此不同的质量配合上不同的速度变化,可以造成不同程度的动量变化。 另一方面,由压力变化的观点可以更清楚地说明螺旋桨作动的原理。螺旋桨是由一群翼面构建而成,因此它的作动原理与机翼相似。机翼是靠翼面的几何变化与入流的攻角,使流经翼面上下的流体有不同的速度,且由伯努利定律可知速度的不同会造成翼面上下表面压力的不同,因而产生升力。而构成螺旋桨叶片的翼面,它的运动是由螺旋桨的前进与旋转所合成的。若不考虑流体与表面间摩擦力的影响,翼面的升力在前进方向的分量就是螺旋桨的推力,而在旋转方向的分量就是船舶主机须克服的转矩力。 1.3推力和阻力 以一片桨叶的截面为例:当船艇静止时,螺旋桨开始工作,把螺旋桨看成不动,则水流以攻角α流向桨叶,其速度为2πnr(n为转速;r为该截面半径)。根据水翼原理,桨叶要受升力和阻力的作用,推动螺旋桨前进,即推动船艇前进。船艇运动会产生顶流和伴流。继续把船艇看成不动,则顶流以与艇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流速向螺旋桨流来,而伴流则以与艇速方向相同,流速为u r向螺旋桨流来。通过速度合成,我们可以得到与螺旋桨成攻角α,向桨叶流来的合水流。则桨叶受到合水流升力dL和阻力dD的作用,将升力和阻力分解,则得到平行和垂直艇首尾线的分力:

螺旋桨设计计算说明书

某沿海单桨散货船螺旋桨设计计算说明书 姓名: XXX 班级:XXX 学号:XXX 联系方式:XXX 日期:XXX

1.已知船体的主要参数 船长 L = 118.00 米 型宽 B = 9.70 米 设计吃水 T = 7.20 米 排水量 △ = 5558.2 吨 方型系数 C B = 0.658 桨轴中心距基线高度 Zp = 3.00 米 由模型试验提供的船体有效马力曲线数据如下: 2.主机参数 型号 6ESDZ58/100 柴油机 额定功率 Ps = 5400 hp 额定转速 N = 165 rpm 转向 右旋 传递效率 ηs=0.98 3.相关推进因子 伴流分数 w = 0.279 推力减额分数 t = 0.223 相对旋转效率 ηR = 1.0 船身效率 0777.111=--=w t H η 4.可以达到最大航速的计算 采用MAU 四叶桨图谱进行计算。 取功率储备10%,轴系效率ηs = 0.98 螺旋桨敞水收到马力: P D = 4762.8 根据MAU4-40、MAU4-55、MAU4-70的Bp --δ图谱列表计算:

对V的曲线,如下图所示。据上表的计算结果可绘制PT E、δ、P/D及η O

从PTE —f(V)曲线与船体满载有效马力曲线之交点,可获得不同盘面比所对应的设计航速及螺旋桨最佳要素P/D 、D 及η15012O 如下表所列。 5.空泡校核 按柏利尔空泡限界线中商船上限线,计算不发生空泡之最小展开面积比。 桨轴沉深 hf =T -Zp=7.2-3.00=4.2m p 0-p v = pa + γhs -pv = 10300+1025×4.2-174 = 14461kgf/m 2 计算温度t = 15°C ,Pv = 174kgf/ m 2 , P D = 4762.8hp, ρ= 104.63kgfs 2/m 4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值 MAU Vmax P/D δ D ηO 4-40 15.12 0.695 64.2 4.241 0.600 4-55 15.03 0.739 63.3 4.157 0.589 4-70 14.80 0.745 63.5 4.106 0.558

船舶螺旋桨的设计

摘要 螺旋桨是造船行业必备的推进部件,它的设计精度将直接影响船的推进速度,它为船的前进提供的推力。 螺旋桨设计是整个船舶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证船舶快速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螺旋桨设计是在初步完成了船舶线型设计,并通过估算或用船模试验的方法确定了船体有效功率之后进行的。影响螺旋桨推进性能的因素很多,在本设计过程中主要对螺旋桨的直径、螺距比、盘面比、桨叶轮廓形状等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设计一艘内河A级拖船的螺旋桨。 关键词 螺旋桨直径螺距比盘面比桨叶轮廓形状 Abstract Propeller is a necessary promoting components of shipbuilding industry, which be used to providing thrust for ship moving. Its design precision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forward speed of the ship. The propeller design the whole ship design is a vital part of the ship, it is to guarantee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swiftness. General propeller design is in preliminary finished ship lines design, and through the estimation or with model test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hull effective power after. Affect the propeller to advance performance in the many factors in the design process of the propeller diameter, mainly pitch than, than, disk blades factors such as profile, and through the experience in work, design an inland ship class A tug propeller Keywords Propellers diameter pitch of screws ratio pie area ratio paddle outline

螺旋桨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网络课堂> 第八章> 螺旋桨的工作原理 螺旋桨的几何特征 鱼雷螺旋桨位于鱼雷的尾部,由发动机带动以产生推力,利用该推力克服鱼雷运动时的阻力,使鱼雷以既定的速度航行。不难理解,为了经商鱼雷的速度,不仅要求鱼雷具有阻力最小的雷体外形,还须要配置效率较高的螺旋桨,才能获得较好的推进效果。 螺旋桨通过推进轴直接由发动机驱动,当螺旋桨旋转时,将水流推向鱼雷后方。根据作用与反作用原理,水便对螺旋桨产生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即称为螺旋桨的推力。 我们研究螺旋桨的几何特征时,首先要对螺旋面有所了解。 设有一水平线AB(图8-1),匀速地绕线EE旋转,同时又以均匀速度向上移动,则线AB上每一个点就形成一条螺旋线,由这些螺旋线所组成的面叫做螺旋面。线段AB称为螺旋面的母线,它可以是直线或曲线。 展开了的螺旋线与圆柱体底线间的角度称为螺旋角,以表示,其值可按下式求得 (8-1)式中H为螺距。 图8-1 螺旋面的形成 (螺旋面的形成演示动画) 当母线的圆周运动和直线运动均为匀速运动时,所得到的螺旋面称为等螺距螺旋面。其螺旋线的展开图形如图8-1所示,不同半径处具有相同的螺距。

图8-2a 径向变螺距螺旋面螺旋线的展开图 螺旋面也可以由不同螺距的螺旋线组成。例如母线AB以均匀的速度绕EE轴线旋转。也以均匀速度直线上升,只是在不同的半径上具有不同的上升速度,则得到径向变螺距螺旋面,不同的半径处螺距是不同的,其螺旋线的展开图如图8-2(a)所示。假若母线的旋转运动和前进运动不是均匀的.或者其中任一种运动不是均匀的,则得到轴向变螺距螺旋面,其螺旋线的展开图如图8-2(b)所示。 图8-2b 轴向变螺距螺旋面螺旋线的展开图

螺旋桨设计与绘制汇总

第1章螺旋桨设计与绘制 1.1螺旋桨设计 螺旋桨设计是船舶快速性设计的重要组成分。在船舶型线初步设计完成后,通过有效马力的估算获船模阻力试验,得出该船的有效马力曲线。在此基础上,要求我们设计一个效率最佳的螺旋桨,既能达到预定的航速,又能使消耗的主机马力最小;或者当主机已经选定,要求设计一个在给定主机条件下使船舶能达到最高航速的螺旋桨。螺旋桨的设计问题可分为两类,即初步设计和终结设计。 螺旋桨的初步设计:对于新设计的船舶,根据设计任务书对船速要求设计出最合适的螺旋桨,然后由螺旋桨的转速计效率决定主机的转速及马力。 终结设计:主机马力和转速决定后,求所能达到的航速及螺旋桨的尺度。 在本文中,根据设计航速17.5kn,设计螺旋桨直径6.6m,进行初步设计,获得所需主机的马力和主机转速,然后选定主机;根据选定的主机,计算最佳的螺旋桨要素及所能达到的最大航速等。 1.1.1螺旋桨参数的选定 (1)螺旋桨的数目 选择螺旋桨的数目必须综合考虑推进性能、震动、操纵性能及主机能力等各方面因素。若主机马力相同,则当螺旋桨船的推进效率高于双螺旋浆船,因为单螺旋桨位于船尾中央,且单桨的直径较双桨为大,故效率较高。本文设计船的设计航速约为17.5kn的中速船舶,为获得较高的效率,选用单桨螺旋桨。 (2)螺旋桨叶数的选择 根据过去大量造成资料的统计获得的桨叶数统计资料,取设计船螺旋桨的叶数为4叶。考虑到螺旋桨诱导的表面力是导致强烈尾振的主要原因,在图谱设计中,单桨商船的桨叶数也选为4叶。 (3)桨叶形状和叶切面形状 螺旋桨最常用的叶切面形状有弓形和机翼型两种。弓形切面的压力分布较均匀,不易产生空泡,但在低载时效率较机翼型约低3%~4%。若适当选择机翼型切面的中线形状使其压力分均匀,则无论对空泡或效率均有得益,故商用螺旋桨

国内外螺旋桨主要制造商现状

国内外螺旋桨主要制造商现状目前找到的关于主要国内制造商的消息,大致如下: 一镇江中船瓦锡兰螺旋桨有限公司 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展最快的定距桨制造商。对于提高年产量和产品最大规格的生产工具及技术方面的有效投资令公司步入了如今蓬勃发展的局面。 原镇江船舶螺旋桨厂始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当时中国第一家专业螺旋桨制造商。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原镇江船舶螺旋桨厂以超过30%的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市场)同行业第二位。其精湛的生产技术和对本土市场深入了解对合资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瓦锡兰荷兰推进器联合有限公司以其领先的技术和著名的LIPS?商标闻名于世界船舶行业。她为合资公司带来了其卓越的定距桨设计和生产技术以及LIPS?商标。在提高公司整体水平的同时也为其进一步的技术革新和市场开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久经考验的LIPS设计软件,用于熔化、保温的高效的工频电炉,以及先进的实验室仅仅是合资公司目前投入使用的先进技术项目中的一部分。对员工的培训,技术上的交流令合资公司在当今的市场上最先进的定距桨项目中更具有竞争力。 二武汉川崎船用机械有限公司(简称WKM) 武汉川崎船用机械有限公司(简称WKM),是由武汉船用机械厂(简称WMMP)和日本国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简称KHI)共同投资创建的一家合资企业,主要产品是,利用川崎专有知识产权和生产经营模式,制造川崎侧向推进器和川崎全回转螺旋桨。可以预想,船用推进装置,对于江河、海洋等水上运输十分发达的中国国内市场,以及需求量不断增加的世界航运市场,前景非常光明。| 公司成立于1995年11月,正式投产于1998年1月,2005年年产侧推装置200台套。2001年7月得到DNV船级社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书。 三大连船用推进器有限公司 大连船用推进器有限公司(DMPC)是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船用螺旋桨专业化制造公司。公司具有五十多年的船用螺旋桨生产经验,工艺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检测手段完备。具备各种船用螺旋桨设计、制造和桨轴研配生产能力。主要产品有:大中小型定距式船用螺旋桨、调距桨部件以及各种铜合金铸件,产品出口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现已获得CCS、LR、DNV、ABS、NK、KR、BV、GL、RINA等九个国家船级社的认可,1997年通过GB/T19002—1994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通过GB/T1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 进入二十一世纪,公司进行了全面技术改造。新建铸造车间、数控加工车间和成品加工车间,引进了七轴五联动九米数控铣床和重型五轴数控落地镗铣床;购置了30吨、7吨双炉体中频感应电炉、10米数控双柱立车等生产设备;联合研制了100吨、30吨大型静平衡仪、Ф11m、Ф8m、Ф6m大型数显螺距规等检测设备;自行研制了冒口切割、内孔加工等大型专用设备。目前,公司一次性总熔化能力达170吨。现已开始批量生产直径11米左右,成品

螺旋桨设计 作业

0.954000.90.98 1.04762.8D S s R P P hp ηη==???=某沿海单桨散货船螺旋桨设计计算说明书 1. 已知船体的主要参数 船长 L = 118.00 米 型宽 B = 9.70 米 设计吃水 T = 7.20 米 排水量 △ = 5558.2 吨 方型系数 C B = 0.658 桨轴中心距基线高度 Zp = 3.00 米 由模型试验提供的船体有效马力曲线数据如下: 航速V (kn ) 13 14 15 16 有效马力PE (hp ) 2160 2420 3005 4045 2.主机参数 型号 6ESDZ58/100 柴油机 额定功率 Ps = 5400 hp 额定转速 N = 165 rpm 转向 右旋 传递效率 ηs=0.98 3.相关推进因子 伴流分数 w = 0.279 推力减额分数 t = 0.223 相对旋转效率 ηR = 1.0 船身效率 0777.111=--=w t H η 4.可以达到最大航速的计算 采用MAU 四叶桨图谱进行计算。 取功率储备10%,轴系效率ηs = 0.98 螺旋桨敞水收到马力: 根据MAU4-40、MAU4-55、MAU4-70的Bp --δ图谱列表计算: 项 目 单位 数 值 假定航速V kn 13 14 15 16 V A =(1-w)V kn 9.373 10.094 10.815 11.536 Bp=NP D 0.5/V A 2.5 42.3368531 35.17684 29.60389 25.19283 Bp 6.50667758 5.931007 5.440946 5.019246

螺旋桨知识

空气螺旋桨把发动机旋转作功形式转变为直线作功形式;把发动机的功率转变为拉动飞机前进的有效功率。它的工作效率及与发动机有配合程度,直接影响模型飞机的性能。在航模竞技比赛中,出于追求动力组极限水平的需要,对螺旋桨的要求更为“苛刻”;因此以“量体裁衣”手工方式制作螺旋桨的好处显而易见。航模初学者能够扎实地掌握这一手艺很有必要。 本文以一个直径(D)200mm、几何桨距(H)120mm的两叶等距螺旋桨(适用于装有1.5cc 压燃式发动机或2.5cc电热式发动机的特技模型飞机)为例,介绍削制螺旋桨的方法。一、螺旋桨的一些基础概念 当我们把螺旋桨看成是一个一面旋转一面前进的机翼时,就能借助已知的空气动力学常识,直观地理解螺旋桨的基本工作原理。 1.桨距、动力桨距和几何桨距 桨距:从广义而言,可以理解为螺旋桨旋转一周沿桨轴方向所通过的直线距离。习惯上螺旋桨70%半径处的桨距值为“称呼值”,它具有标示意义。 动力桨距(Hg):桨叶旋转一周模型飞机所通过的距离(见图1)。设计螺旋桨时首先要确定动力桨距值。 几何桨距:(H):桨叶弦线迎角为零时,螺旋桨旋转一周所前进的距离(也见图1)。它体现了桨叶角的实际大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参数。航模图纸上一般都标出几何桨距,是消制螺旋桨的主要依据。 2.动力桨距和几何桨距的关系 由于螺旋桨工作在接近于有利迎角下,与零度迎角之间的角差的存在,因此动力桨距值必然小于几何桨距值。几何桨距和动力桨距的关系是:几何桨距(H)= 1.1 ~ 1.3倍动力桨距(Hg)。也就是说,设计模型飞机时,动力桨距确定后,可以通过上述公式概略估算出螺旋桨的几何桨距。 3.通常使用的螺旋桨是各段几何桨距值相等的所谓等距桨。它的优点是设计、制作比较容易;缺点是工作效率劣于不等距桨。由于不等距桨各段的几何桨距值和桨角均不一样,尽管其效率高,但制作的难度大。故初学者从削等距桨起步较为稳妥。 4.桨叶角(β):桨叶角是指桨叶剖面弦线与旋转平面之间的夹角。 5.几何桨距和桨叶角的关系 几何桨距和桨叶角直接关联,是同一个问题的两种表达方式。几何桨距强调的是总体,桨叶角强调的是局部。就等距螺旋桨而言,桨叶角随其在螺旋桨半径方向上所处位置的不同而异;随着由桨根到桨尖方向的逐渐位移,桨叶角渐渐有规律地减小。(图2)

螺旋桨-课程设计

山东104总吨钢质拖网渔船 1.已知船体主要参数 船型:单桨,转动导流管平衡舵,尾机型钢质拖网渔船。设计水线长:L wl=27.50m 垂线间长:L pp=26.00m 型宽:B=5.40m 型深:D=2.50m 平均吃水:T m=1.90m 尾吃水: T a=2.40m 方形系数:C b=0.502 棱形系数:C p=0.592 宽吃水比:B/T m=2.84 排水量:Δ=137.35t 浮心纵向坐标(LCB):X b=-0.78m 桨轴中心距基线:Z s=0.35m 用艾亚法估算船体有效功率数据表:

首先计算所需参数如下: L/Δ1/3 = 5.04 Δ0.64 = 23.346 X c=-3% 速度 v(kn)9 10 11 速长比V/L1/20.974 1.083 1.191 傅汝德数Vs/(gL)1/20.290 0.322 0.354 标准Co 查图7-3 295 243 205 标准Cbc,查表7-5 0.593 0.56 0.546 实际Cb(肥或瘦)(%)15.35,瘦10.36,瘦8.06,瘦Cb修正(%)11.21 7.174 5.104 Cb修正数量△133 17 10 已修正Cb之△1328 260 215 B/T修正(%)=-10Cb(B/T-2)% -4.2168 -4.2168 -4.2168 B/T修正数量,△2[式7-23] -14 -11 -9 已修正B/T之C2 314 249 206 标准Xc,%L,船中前或后,查表7-5 1.838,船中 后 2.3275,船 中后 2.4955,船 中后 实际Xc,%L,船中前或后3,船中后3,船中后3,船中后相差%L,在标准者前或后 1.162,后0.6725,后0.5045,后Xc修正(%),查表7-7(b)0.22 0.5 0.96 Xc修正数量,△3[式(7-24)] -1 -1 -2 已修正Xc之C3 313 248 204 长度修正(%)=(Lwl-1.025Lbp) /Lwl*100% 3.2 3.2 3.2 长度修正数量,△ 4 [式(7-25)] 10 8 7 已修正长度C4 323 256 211 Vs3729 1000 1331 Pe=△0.64*Vs3/C4*0.735(KW) 39 68 109 2.主机参数 主机型号6160A-123 功率(KW)136 转速(转/分)850 齿轮箱型号2HC250 减速比 1.97:1

【CN109849365A】螺旋桨叶片的制造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60945.2 (22)申请日 2019.03.04 (71)申请人 保定国奥新能源工程材料科技有限 责任公司 地址 071051 河北省保定市风能街168号 (72)发明人 张自国 张一鸣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慧智兴达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615 代理人 刘宝山 庞铁 (51)Int.Cl. B29C 70/34(2006.01) B29C 70/70(2006.01) B29L 31/08(2006.01) (54)发明名称 螺旋桨叶片的制造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旋桨叶片的制造方法, 包括:采用数控加工方法制备螺旋桨叶片的夹 芯;采用浸有树脂的纤维布包裹夹芯;抽真空加 压使所述树脂固化;加热固化得到螺旋桨叶片。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得到的产 品质量高。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2页CN 109849365 A 2019.06.07 C N 109849365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849365 A 1.一种螺旋桨叶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数控加工方法制备螺旋桨叶片的夹芯; 采用浸有树脂的纤维布包裹所述夹芯; 抽真空加压使所述树脂固化; 加热固化得到所述螺旋桨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叶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芯采用的材料是聚甲基丙烯酰亚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叶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数控加工方法的数控加工中心的程序设置为:采用R4双刃平面端铣刀,刃长95mm,主轴转速6000-10000r/ min,切削速度4000-6000mm/min,加工余量5mm-20mm,进行粗加工,调整程序使主轴转速6000-10000r/min,切削速度4000-6000mm/min,进行精加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叶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是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按照重量比是100:(32~38)(优选100:35)进行混合得到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叶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布是碳纤维布;优选地,所述碳纤维布是斜纹碳纤维布和/或单向碳纤维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叶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浸有树脂的纤维布包裹所述夹芯的步骤包括: 在模具中设置一层或多层浸有树脂的纤维布; 在所述一层或多层浸有树脂的纤维布上设置所述夹芯; 在所述夹芯上再次设置一层或多层浸有树脂的纤维布; 合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旋桨叶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加压使所述树脂固化的步骤包括:在模具的外表面设置真空膜,通过抽真空加压并加热使所述树脂固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螺旋桨叶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是45℃~50℃保持1~3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固化得到所述螺旋桨叶片的步骤包括在50℃~60℃固化2~6小时。 2

螺旋桨的工作原理

飞机螺旋桨工作原理一、工作原理可以把螺旋桨看成是一个一面旋转一面前进的机翼进行讨论。流经桨叶各剖面的气流由沿旋转轴方向的前进速度和旋转产生的切线速度合成。在螺旋桨半径r1和r2(r1<r2)两处各取极小一段,讨论桨叶上的气流情况。V—轴向速度;n—螺旋桨转速;φ—气流角,即气流与螺旋桨旋转平面夹角;α—桨叶剖面迎角;β—桨叶角,即桨叶剖面弦线与旋转平面夹角。显而易见β=α+φ。空气流过桨叶各小段时产生气动力,阻力ΔD和升力ΔL,合成后总空气动力为ΔR。ΔR沿飞行方向的分力为拉力ΔT,与旋螺桨旋转方向相反的力ΔP 阻止螺旋桨转动。将整个桨叶上各小段的拉力和阻止旋转的力相加,形成该螺旋桨的拉力和阻止螺旋桨转动的力矩。必须使螺旋桨各剖面在升阻比较大的迎角工作,才能获得较大的拉力,较小的阻力矩,也就是效率较高。螺旋桨工作时。轴向速度不随半径变化,而切线速度随半径变化。因此在接近桨尖,半径较大处气流角较小,对应桨叶角也应较小。而在接近桨根,半径较小处气流角较大,对应桨叶角也应较大。螺旋桨的桨叶角从桨尖到桨根应按一定规律逐渐加大。所以说螺旋桨是一个扭转了的机翼更为确切。气流角实际上反映前进速度和切线速度的比值。对某个螺旋桨的某个剖面,剖面迎角随该比值变化而变化。迎角变化,拉力和阻力矩也随之变化。用进矩比“J”反映桨尖处气流角,J=V/nD。式中D—螺旋桨直径。理论和试验证明:螺旋桨的拉力(T),克服螺旋桨阻力矩所需的功率(P)和效率(η)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T=Ctρn2D4 P=Cpρn3D5 η=J?Ct/Cp 式中:Ct—拉力系数;Cp—功率系数;ρ—空气密度;n—螺旋桨转速;D—螺旋桨直径。其中Ct和Cp取决于螺旋桨的几何参数,对每个螺旋桨其值随J变化。图1—1—21称为螺旋桨的特性曲线,它可通过理论计算或试验获得。特性曲线给出该螺旋桨拉力系数、功率系数和效率随前进比变化关系。是设计选择螺旋桨和计算飞机性能的主要依据之一。从图形和计算公式都可以看到,当前进比较小时,螺旋桨效率很低。对飞行速度较低而发动机转速较高的轻型飞机极为不利。例如:飞行速度为72千米/小时,发动转速为6500转/分时,η≈32%。因此超轻型飞机必须使用减速器,降低螺旋桨的转速,提高进距比,提高螺旋桨的效率。 二、几何参数直径(D):影响螺旋桨性能重要参数之一。一般情况下,直径增大拉力随之增大,效率随之提高。所以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直径较大的螺旋桨。此外还要考虑螺旋桨桨尖气流速度不应过大(<0.7音速),否则可能出现激波,导致效率降低。桨叶数目(B):可以认为螺旋桨的拉力系数和功率系数与桨叶数目成正比。超轻型飞机一般采用结构简单的双叶桨。只是在螺旋桨直径受到限制时,采用增加桨叶数目的方法使螺旋桨与发动机获得良好的配合。实度(σ):桨叶面积与螺旋桨旋转面积(πR2)的比值。它的影响与桨叶数目的影响相似。随实度增加拉力系数和功率系数增大。桨叶角(β):桨叶角随半径变化,其变化规律是影响桨工作性能最主要的因素。习惯上以70%直径处桨叶角值为该桨桨叶角的名称值。螺距:它是桨叶角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图1—1—22是各种意义的螺矩与桨叶角的关系。几何螺距(H):桨叶剖面迎角为零时,桨叶旋转一周所前进的距离。它反映了桨叶角的大小,更直接指出螺旋桨的工作特性。桨叶各剖面的几何螺矩可能是不相等的。习惯上以70%直径处的几何螺矩做名称值。国外可按照直径和螺距订购螺旋桨。如64/34,表示该桨直径为60英寸,几何螺矩为34英寸。实际螺距(Hg):桨叶旋转一周飞机所前进的距离。可用Hg=v/n计算螺旋桨的实际螺矩值。可按H=1.1~1.3Hg粗略估计该机所用螺旋桨几何螺矩的数值。理论螺矩(HT):设计螺旋桨时必须考虑空气流过螺旋桨时速度增加,流过螺旋桨旋转平面的气流速度大于飞行速度。因而螺旋桨相对空气而言所前进的距离一理论螺矩将大于实际螺矩。三、螺旋桨拉力在飞行中的变化1.桨叶迎角随转速的变化在飞行速度不变的情况下,转速增加,则切向速度(U)增大,进距比减小桨叶迎角增大,螺旋桨拉力系数增大(图1—1—20所示)。又由于拉力与转速平方成正比,所以增大油门时,可增大拉力。2.桨叶迎角随飞行速度的变化: 在转速不变的情况下,飞行速度增大,进距比加大,桨叶迎角减小,螺旋桨拉力系数减小。如图1—1—20所示,拉力随之降低。当飞行速度等于零时,切向速度就是合速度,桨叶迎角等于桨叶角。飞机在地面试车时,飞行速度(V)等于零,桨叶迎角最大,一些剖面由于迎角过大超过失速迎角气动性能变坏,因而螺旋桨产生的拉力不一定最大。3.螺旋桨拉力曲线: 根据螺旋桨拉力随飞行速度增大而减小的规律,可绘出螺旋桨可用拉力曲线。4.螺旋桨拉力随转速、飞行速度变化的综合情况: 在飞行中,加大油门后固定。螺旋桨的拉力随转速和飞行速度的变化过程如下: 由于发动机输出功率增大,使螺旋桨转速(切向速度)迅速增加到一定值,螺旋桨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