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茶”在我国出现很早,而“茶”这个字出现却较迟。在茶字出现之前,荼就是作茶字用的。《说文》:“荼,苦荼也。”茶在我国出现很早,《茶经》:“茶之为饮,发之神农氏。”《本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汉代王褒《僮约》中有“武阳买茶”的记载。说明“茶”这个字,在汉代就有了。

茶是我国特产,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荣誉,它和我国瓷器一样,简直可以代表中国。我国茶不但品种多而且质量高。在林林总总的茶叶中,不少是名气很大的,如中国十大名茶:1.杭州龙井。龙井属炒青绿茶,向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而享誉中外。2.苏州碧螺春。碧螺春茶叶用春季从茶树采摘下的细嫩芽头炒制而成,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3.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周围。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良好的品质。4.庐山云雾。庐山云雾芽肥毫显,条索秀丽,香浓味甘,汤色清澈,是绿茶中的精品。5.六安瓜片。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6.恩施玉露。恩施玉露是我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对采制的要求很严格,芽叶须细嫩、匀齐,成茶条索紧细,色泽鲜绿,匀齐挺直,状如松针。7.白毫银针。这是一种白茶,产于福建北部。满坡白毫色白如银,细长如针,因而得名。汤色黄亮清澈,滋味清香甜爽。8.武夷岩茶。产于武夷山。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乌龙等,品质独特,茶汤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回味无穷。9.安溪铁观音。制作工艺复杂,好的铁观音,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用小巧的功夫茶具品饮,先闻香,后尝味,顿觉满口生香,回味无穷。10.普洱茶。普洱属于黑茶,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茶的品质优良不仅表现它的香气、滋味等饮用价值上,还在于它有可贵的药理作用,因此,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常将普洱茶当作养生妙品。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茶的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西汉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茶经》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十六汤品》等。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茶经》是个里程碑,《茶经》诞生后茶大行其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明代文人学士认为,品茶不必斤斤于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谛,即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仙境,一种天、地、人融通一体的境界。这可以说是明人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发展与超越。

由于茶能益思,所以诗人饮茶成习,对此体会更深。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很有味道:“……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中国的茶文化,可谓博大精深,饮誉全球。有文人学士的参与,更显底蕴丰厚、音韵悠长。

(选自《咬文嚼字·汉字趣编之十六》)

1.下列有关“茶”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在茶字出现之前,荼就是作茶字用的。《说文》中“荼,苦荼也”和《本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就是证明。

B.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从而使茶具有了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

C.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早在三皇五帝时期,中国的茶业已经在巴蜀地区兴起。

D.“茶”这个字出现较迟,汉代王褒《僮约》中有“武阳买茶”的记载,说明“茶”这个字在汉代才出现。

2.下列有关“中国十大名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十大名茶”中,有绿茶、白茶、黑茶等品类,杭州龙井、庐山云雾、恩施玉露属于绿茶。

B.“中国十大名茶”中,有的因产地得名,有的因形得名,因形得名的有苏州碧螺春、六安瓜片、白毫银针。

C.好的安溪铁观音,制作工艺复杂,冲泡后,用小巧的功夫茶具品饮,先闻兰花香,后尝纯浓味,回味无穷。

D.普洱茶被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当作养生妙品,正是因为普洱茶特殊的药理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

A.文人饮茶的兴起带来了咏茶的诗词歌赋的出现,茶走入了文化圈,起着精神和社会作用。

B.唐代禅教兴起,寺庙因茶的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而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这导致了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C.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这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

D.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暗合了明代文人学士追求的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新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仙境的境界。

【答案】

1.B

2.D

3.D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可从文中找到与“茶”相关的语段,然后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A项,张冠李戴,文中“《本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是为了证明“茶在我国出现很早”。C项,“早在三皇五帝时期,中国的茶业已经在巴蜀地区兴起”这一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是“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茶的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D项,“‘茶’这个字在汉代才出现”这一说法与原文不符,根据原文可知“‘茶’这个字在汉代就有了”。故选B。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D项,“正是因为普洱茶特殊的药理作用”这一说法不全面,属于以偏概全,根据原文可知原因还有“普洱茶的品质优良不仅表现它的香气、滋味等饮用价值上”。故选D。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回答本题,先在文中分别找到备选项内容的对应语段,采用比对方法,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A项,“起着精神和社会作用”这一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是“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B项,“这导致了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这一说法有误,原文是“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此处属于强加因果。C项,根据原文“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可知,C项颠倒了因果关系。故选D。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王汝训,字古师。隆庆五年进士。除元城知县,累迁光禄少卿。吏科都给事中海宁陈与郊者,大学士王锡爵门生,又附申时行,恣甚。汝训抗疏数其罪,言:“与郊今日荐巡抚,明日荐监司。每疏一出,受贿狼籍。部曹吴正志一发其奸,身投荒徼。吏部尚书杨巍亦尝语侍郎赵焕,谓为小人。乞速罢谴且科道以言为职乃默默者显谔谔者绌直犯乘舆屡荷优容稍涉当途旋遭摈斥言官不难于批鳞而难于借剑此何为也?天下惟公足以服人。今言者不论是非,被言者不论邪正,模棱两可,曲事调停,而曰务存大体。是惩议论之纷纭,而反致政体之决裂也。乞特敕吏部,自后迁转科道,毋恶异喜同,毋好谀丑正。”是时,巍以政府故,方厚与郊。闻汝训言引己且刺之,大恚,言:“臣未尝诋与郊。汝训以寺臣攻言路,正决裂政体之大者。”乃调汝训南京。未几,其子杀人论死,与郊悒悒卒。

汝训入为太常少卿。孟秋,飨庙,帝不亲行。汝训极谏。帝愠甚,以其言直,不之罪也。寻进太仆卿,调光禄。汝训先为少卿,寺中岁费二十万,至是滥增四万有奇。汝训据《会典》,请尽裁内府冗食,不许。

二十二年,改左佥都御史。汝训性清介,方严疾恶。巡按御史南昌彭应参亦雅以强直名,相与力锄豪右。乌程故尚书董份、祭酒范应期里居不法,汝训将绳之。适应参行部至,应期怨家千人遮道陈牒。应参持之急,檄乌程知县张应望按之。应期自缢死,其妻吴氏诣阙诉冤。帝命逮应参、应望诏狱,革汝训职。

汝训家居十五年,起南京刑部右侍郎。召改工部,署部事。初,矿税兴,以助大工为名。后悉输内帑,不以供营缮。而四方采木之需多至千万,费益不訾。汝训屡请发帑佐工,皆不报。在部岁余,力清夙弊。中官请乞,辄执奏不予,节冗费数万。卒,赠工部尚书,谥恭介。

(节选自《明史·列传一百二十三》,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且科道以言为职/乃默默者显/谔谔者绌/直犯乘舆/屡荷优容/稍涉当途/旋遭摈斥/言官不难批鳞/而难于借剑/此何为也

B.且科道以言/为职乃默默者显/谔谔者绌/直犯乘舆屡荷优容/稍涉当途旋遭摈斥/言官不难于批鳞而难于借剑/此何为也

C.且科道以占为职/乃默默者显/谔谔者绌/直犯乘舆/屡荷优容/稍涉当途/旋遭摈/斥言官不难于批鳞而难于借剑/此何为也

D.且科道以言为职/乃默默者显/谔谔者绌/直犯乘舆/屡荷优容/稍涉当途旋遭摈斥言官/不难于批鳞/而难于借剑/此何为也

5.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在古代可指变动官职,通常指晋升或调动;某些时候也指贬谪、放逐,如“迁客骚人”“迁谪”。

B.孟秋,为农历七月,立秋、处暑二节气所在的时段;仲秋为农历八月,白露、秋分二节气所在的时段;季秋为农历九月,寒露、霜降二节气所在的时段。

C.豪右,指豪门大族。中国古代,右表示尊贵,左表示贫贱,如“位在廉颇之右”表示蔺相如位列廉顿之上;“闾左”多指贫苦人居住的地方。

D.谥号是人们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以及有功绩的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汝训正直果敢。他直言列举陈与郊的罪行,提出科道应当坚持,然而当权者是陈与郊好友的缘故,王汝训被调往南京。

B.王汝训为公节俭。他做少卿时,请求朝廷将内府的冗食全部减去;在工部理事时,坚决不予宦官经费,从而节省费用数万。

C.王汝训嫉恶如仇。董份、范应期行为不轨,王汝训准备将他们绳之以法;因操之过急,导致范应期自杀身亡,王汝训被革去职务。

D.王汝训勇于担当。修建大殿需要很多经费,在工部为官的他多次请求发放钱财补助,并大力整治过去的陋习。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每疏一出,受贿狼籍。部曹吴正志一发其奸,身投荒徼。(5分)

(2)孟秋,飨庙,帝不亲行。汝训极谏。帝愠甚,以其言直,不之罪也。(5分)

【答案】

4.A

5.D

6.C

7.

(1)每次上疏一出,到处受贿。部曹吴正志一揭发他的罪行,就被贬到荒远的地方。(5分)

(2)祭祀祖庙,皇上不想亲自去。王汝训极力劝谏。皇上很愤怒,但因为他说的是直话,也没有怪罪他。(5分)第一句得分点:“狼籍”、“发”、“荒徼”、句子大意;第二句得分点:“亲”、“以”、“不之罪”(宾语前置)、句子大意。

【解析】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理解能力。可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如“默默者显”“谔谔者绌”句式一致,中间要断开;也可借助标志词,如“而”“此”常用于句首,

最新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22道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篆刻艺术;其实就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以篆体文字雕刻的艺术.因以制作印章为主;又称印章艺术.作为国粹之一;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及厚重的悠久传统.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向来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或自篆自用;或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可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考篆印之滥觞;当不晚于周代.当前所发现的最早实物;可确定为东周遗物;学界亦普遍接受“我国篆印源于春秋而盛于战国”的论断.但从当时篆刻艺术的成熟程度论之;此前当有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商周时期普遍应用的甲骨文;就是以刀为笔;刻在龟甲兽骨之上而成的;广义而言亦可归入篆刻艺术之内.河南安阳殷墟曾出土过颇似当今印章的铜玺;字迹清晰;斑斑可考;或可视为印章艺术之先河. 古人崇尚诚信;因而对作为诚信物证的印玺十分重视.先秦时期;古风犹存;等级观念尚不严备;无论官印、私章;皆可称“玺”;且样式五花八门;美不胜收.到秦汉时;专制制度正式确立;社会等级日益森严;“玺”成为了皇帝王侯印章之专用名称;其他人的印信只能以“印”“章”“记”等名之;且尺寸、样式也有严格规定.汉代时;篆刻印章十分兴盛;到达顶点.考其原因;乃由于秦代实行“书同文”;废六国古文字;独行秦国创制的小篆字体;而比篆晚出之隶、草、楷、行等字体尚未行世;故篆文居官方正式字体地位;因而大盛.另两汉社会稳定;冶炼业和手工制作业发达;使得汉印的艺术取得长足进展;水平空前;而成为历代篆刻家尊奉临摹之典范. 就制作方法而论;汉印多以黄铜浇铸而成;但浇铸前须将印文反刻于陶范内壁;而部分急就章乃直接用铜坯凿成;如“某某将军章”等;另有一部分乃就玉材而雕琢.因此;三者尤其是后两者被认为是现代篆刻艺术之始祖. 印章文字;有凹凸两种;凹者称阴文;凸者称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因印泥多取朱色;故钤盖印蜕后;阴即白;阳即朱;遂又有“白文”“朱文”之目.印面虽风韵万端;但也无非是依阴阳二体间组合搭配以求变化.阴文之美;无阳文之衬托则不可能存在;反之亦然.二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故而“分朱布白”“虚实有致”乃印人需潜心探索的治印之道.真可谓是高深莫测;奥妙无穷. 篆刻就布局而言;有字法、章法之分.字法乃用字写字之法.包括选取字体、反书于印面等环节.不同时代之字体;切不可出现于同一印章之内.而字之书写;乃印家书法功力的集中体现.而所谓章法;指将所有印文排列于印面的艺术;要力求疏密有致;彼此呼应;向无定法;气象万千;这应该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即使印家刀法熟练;而章法却幼稚;亦绝无佳作可言.尤其是同一字两次以上出现于同一印章时;每字则不可取同.而成套成组之印章;须方方有别;显示其作者的章法功力.所以在设计印稿时必反复构思;用尽解数.当然既是印家;便多是“心中有字”“胸内有法”. 1.下列对于中国篆刻艺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篆刻艺术属于国粹;又称印章艺术.它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雕刻篆体文字的艺术. B.中国篆刻艺术的起源应该不会晚于周代;中国篆刻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而形成了一以贯之以及厚重的悠久传统. C.中国篆刻艺术有凹凸两种形式;分别称为阴文和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由于印泥多用朱色; 又有“白文”“朱文”的说法. D.中国篆刻艺术在章法上疏密有致;彼此呼应;使万千气象融于方寸之间;让人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人崇尚诚信;人们对作为诚信物证的印玺十分重视.等级观念尚不严备的先秦时期;玺的样式五花八门;美不胜收. B.汉代篆刻印章大盛的原因:一是小篆居官方正式字体地位且独行于世;二是当时社会稳定、冶炼与手工业发达. C.印章的印面依据阴阳二体间的组合搭配来求得变化;二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进而取得奥妙无穷的效果. D.印家的“心中有字”是指篆刻布局中将所有印文排列于印面的章法;这也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一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在广义上可归入篆刻艺术之内;殷墟曾出土过颇似当今印章的铜玺大致可以视为印章艺术的先河. B.就制作方法而论;现代篆刻艺术的始祖被认为是汉代直接用铜坯凿成的急就章和用玉材雕琢的印章. C.篆刻中的字法包括字体的选择和反书于印面的书写等环节;后一环节是印家书法功力的集中体现. D.设计印稿的印家需要反复构思;使尽解数让成套和成组的印章方方有别;从而显出自己的章法与功力. 二、文言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知识(每题2分;共10分) 4.下列选项中文言句式跟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 A.夫晋;何厌之有? B.大王来何操? C.群臣侍殿上者. D.不然;籍何以至此. 5.下列划线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完整版)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22道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篆刻艺术,其实就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以篆体文字雕刻的艺术。因以制作印章为主,又称印章艺术。作为国粹之一,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及厚重的悠久传统。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向来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或自篆自用,或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可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考篆印之滥觞,当不晚于周代。当前所发现的最早实物,可确定为东周遗物,学界亦普遍接受“我国篆印源于春秋而盛于战国”的论断。但从当时篆刻艺术的成熟程度论之,此前当有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商周时期普遍应用的甲骨文,就是以刀为笔,刻在龟甲兽骨之上而成的,广义而言亦可归入篆刻艺术之内。河南安阳殷墟曾出土过颇似当今印章的铜玺,字迹清晰,斑斑可考,或可视为印章艺术之先河。 古人崇尚诚信,因而对作为诚信物证的印玺十分重视。先秦时期,古风犹存,等级观念尚不严备,无论官印、私章,皆可称“玺”,且样式五花八门,美不胜收。到秦汉时,专制制度正式确立,社会等级日益森严,“玺”成为了皇帝王侯印章之专用名称,其他人的印信只能以“印”“章”“记”等名之,且尺寸、样式也有严格规定。汉代时,篆刻印章十分兴盛,到达顶点。考其原因,乃由于秦代实行“书同文”,废六国古文字,独行秦国创制的小篆字体,而比篆晚出之隶、草、楷、行等字体尚未行世,故篆文居官方正式字体地位,因而大盛。另两汉社会稳定,冶炼业和手工制作业发达,使得汉印的艺术取得长足进展,水平空前,而成为历代篆刻家尊奉临摹之典范。 就制作方法而论,汉印多以黄铜浇铸而成,但浇铸前须将印文反刻于陶范内壁;而部分急就章乃直接用铜坯凿成,如“某某将军章”等;另有一部分乃就玉材而雕琢。因此,三者尤其是后两者被认为是现代篆刻艺术之始祖。 印章文字,有凹凸两种,凹者称阴文,凸者称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因印泥多取朱色,故钤盖印蜕后,阴即白,阳即朱,遂又有“白文”“朱文”之目。印面虽风韵万端,但也无非是依阴阳二体间组合搭配以求变化。阴文之美,无阳文之衬托则不可能存在,反之亦然。二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故而“分朱布白”“虚实有致”乃印人需潜心探索的治印之道。真可谓是高深莫测,奥妙无穷。 篆刻就布局而言,有字法、章法之分。字法乃用字写字之法。包括选取字体、反书于印面等环节。不同时代之字体,切不可出现于同一印章之内。而字之书写,乃印家书法功力的集中体现。而所谓章法,指将所有印文排列于印面的艺术,要力求疏密有致,彼此呼应,向无定法,气象万千,这应该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即使印家刀法熟练,而章法却幼稚,亦绝无佳作可言。尤其是同一字两次以上出现于同一印章时,每字则不可取同。而成套成组之印章,须方方有别,显示其作者的章法功力。所以在设计印稿时必反复构思,用尽解数。当然既是印家,便多是“心中有字”“胸内有法”。 1.下列对于中国篆刻艺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篆刻艺术属于国粹,又称印章艺术。它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雕刻篆体文字的艺术。 B.中国篆刻艺术的起源应该不会晚于周代,中国篆刻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而形成了一以贯之以及厚重的悠久传统。 C.中国篆刻艺术有凹凸两种形式,分别称为阴文和阳文,也有阴阳合璧者;由于印泥多用朱色,又有“白文”“朱文”的说法。 D.中国篆刻艺术在章法上疏密有致,彼此呼应,使万千气象融于方寸之间,让人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人崇尚诚信,人们对作为诚信物证的印玺十分重视。等级观念尚不严备的先秦时期,玺的样式五花八门,美不胜收。 B.汉代篆刻印章大盛的原因:一是小篆居官方正式字体地位且独行于世,二是当时社会稳定、冶炼与手工业发达。 C.印章的印面依据阴阳二体间的组合搭配来求得变化,二者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进而取得奥妙无穷的效果。 D.印家的“心中有字”是指篆刻布局中将所有印文排列于印面的章法,这也是篆刻艺术最重要的一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在广义上可归入篆刻艺术之内,殷墟曾出土过颇似当今印章的铜玺大致可以视为印章艺术的先河。 B.就制作方法而论,现代篆刻艺术的始祖被认为是汉代直接用铜坯凿成的急就章和用玉材雕琢的印章。 C.篆刻中的字法包括字体的选择和反书于印面的书写等环节,后一环节是印家书法功力的集中体现。 D.设计印稿的印家需要反复构思,使尽解数让成套和成组的印章方方有别,从而显出自己的章法与功力。 二、文言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知识(每题2分,共10分) 4.下列选项中文言句式跟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 A.夫晋,何厌之有? B.大王来何操?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9月月考数学(文)试题(A卷) Word版无答案

f (x ) 黄石有色一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九月月考 文科数学试题(A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集合2{|22},{|30,}A x x B x x x x N =-<<=-≤∈,则A B 等于 A .[0,2) B .(1,2) C .{1} D .{0,1} 2. 已知x a x f -=)( )10(≠>a a 且,且)3()2(->-f f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0>a B. 1>a C. 1> (B )213y y y >> (C )123y y y >> (D )132y y y >>. 4.设1(,),sin 2,cos sin 4216 ππθθθθ∈=-则的值是( ) A .4 B .4- C .34 D .34 - 5.已知函数()()()f x x a x b =--(其中a b >)的图象如下面右图所示,则函数()x g x a b =+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6.已知向量 ,则实数m 的值为( ) A .3 B .-3 C .2 D .-2 7.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5128,11,186,n S a S a ==则= A .18 B .20 C .21 D .22 8.函数sin 3y x π =在区间[]0,t 上至少取得2个最大值,则正整数t 的最小值是 A .10 B .9 C .8 D .7 9.如果对于任意实数,x x <>表示不小于x 的最小整数,例如 1.12, 1.11<>=<->=-,

2018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黄石市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 2.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 3.所有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卡相应区城,做在其他区域无效。 ★祝考试顺利★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A.荣膺.(yīng) 顷.刻(qǐng) 马齿苋.(xiàn) 咬文嚼.字(jué) B.瞰.望(kàn) 嗥.鸣(háo)一霎那(shà) 面面相觑.(qù) C.恣.睢(zì) 鸿鹄.(hào)里程.碑(chén) 方枘.圆凿(ruì) D.细腻.(lì) 气氛.(fēn) 口头禅.(cán) 强聒.不舍(guō) 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A.技俩云翳迫不急待怒不可遏 B.嘻闹诘难粼次栉比对答如流 C.蓬蒿决别如坐针毡昏昏噩噩 D.藩篱尴尬涕洒横流恪尽职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A.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字,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 ....。 B.电影《红海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 ....。 C.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 ....,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面对黄石的飞速发展,我们岂能在心中无动于衷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2分) A.苏州园林的修建因地制宜,自出心裁,怎能不令人不惊叹呢? B.读经典作品,会拓宽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C.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D.由于井房的经历,使海伦凯勒求知的欲油然而生 5.填入文段空格中的句子,衔接最恰当 ...的一项是( )(2分) 工程是一辆双刃剑:①。但设计合理、创意新颖的工程外观,不仅不是环境的破坏,反而是环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021-2022年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高一)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卷面总分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班级、姓名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2、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铅笔答题无效),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 晰。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密封线外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计算题要求有相关的解题步骤和文字说明,只写最后的结果不给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多选或不选的得0分。 1.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定律就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但有些物理定律或物理关系的建立并不是直接 从实验得到的,而是经过了理想化或合理 .. 外推得到的,下列几个定律的建立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A.胡克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 C.牛顿第二定律 D.牛顿第三定律 2.如图甲、乙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 擦均不计,物体的重力G=1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 A.0,1 N B.0,2 N ? C. 1 N,1 ND.1 N,2 N 3.三个共点力F1、F2、F3,其中F1=1N,方向正西;F2=1N,方向正北;若三个力的合力大小

是2N,方向正北,则F3的大小和方向是( ) A.1N 方向东北B.1N,方向正南 C.2N,方向东北2,方向东北 4.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站在压力传感器上,做下蹲、起 立的动作时记录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线可知, 该同学的体重约为650 N,在2s~8s时间内( ) A.该同学做了一次下蹲再起立的动作 B.该同学做了两次下蹲再起立的动作 C.下蹲过程中人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D.下蹲过程中人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5.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依此通过A、B、C三点,位移x AB=xBC,已知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s,那么,物体通过B点的瞬时速度大小() A. 4 m/s B.4.5 m/s C. 5 m/s D. 5.5 m/s 6.在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以初速度v1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为a1,上升的时间为t1,下落阶段的加速度为a2,下落回原处的时间为t2、速度为v2,那么( ) A.a1=a2,t1=t2 ,v1=v2B.a1> a2,t1 < t2,v1>v2 C.a1>a2,t1>t2,v1>v2 D.a1<a2,t1<t2,v1=v2 7.如图所示,五个质量相等的物体静止在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面上,现向右施加大小为F、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定推力使物体一起向右运动,则第2个物体对第3个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 )

2020年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20年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A.铿锵(kēng)嵯峨(cuō)缱绻(juǎn)茕茕孑立(jié) B.剔透(tì)逡巡(qūn)伛偻(gōu)命途多舛(chuǎn) C.愧怍(zuò)媲美(pì)趿拉(tā)一蹴而就(cù) D.氛围(fèn)倨傲(jù)谄媚(xiàn)瞋目而视(chēn)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在青年心目中,咬文嚼字的作文训练尤其不和胃口,他们总以为能倚马千言不加点窜的才算是好角色。 C.时间蹂躏记忆,人往往身不由己地凛冽忘却,记忆消褪如潮,最终亦只留下一些细微深入的细节。 D.潮流是只能等不能追的,这和在火车站等侯火车是一个道理,乖乖留在站上,总会有车来,至于刚开走的车,我们泛泛之辈是追 不上的。 A.对于东方科学采取粗暴态度的人,对于西方文明言过其实的人,大概不是科学家。 C.为中国女曲打拼9年,也取得了不俗战绩,但08奥运后,劳 苦功高的韩国曲棍球名帅金昶伯却未能与体管中心续约。 D.要说那些都是他做得不合脚而被退回来的靴子,那似乎是不可想像的。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作摆设的呢?这好像也不可思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智利铜矿被困矿工在与命运搏斗了两个多月后,向人们用奇迹诠释了人类追求生存和光明的伟大精神,救援过程更是诠释了“生 命价值高于一切”的理念。

B.德拉孔查指出,略萨是西班牙语文学领域内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他用一种新的写作风格丰富了西班牙语文学,其作品弥合了西 班牙语文学与西方现代小说之间的差异。 D.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本质是过度的自我重要感,这种明显的自恋常常伴随着脆弱的自尊,这使患者不断地检查别人对他的印象如何,并且会对他人的批评作出愤怒和失望。 5.对下列各句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普希金,俄罗斯诗人,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有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B.张溥,明末文学家,曾组织评议时政的团体“复社”,影响甚广。有《七录斋集》传世。 D.《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它的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6.简要概括下列图表中所反映的信息。(4分) 几百年来冰核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 7.2011年3月,日本核电站泄漏事故备受关注。在浙江、江苏、广东等地,有两种谣言比较盛行:一称中国海域海水被放射性物质 污染,没法再提炼盐;一称食用碘盐可以防核辐射。于是乎,出现了 民众纷纷抢购碘盐的现象。如果当时你的父母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你会怎么对他们说?要求:态度鲜明,表达得体。(不超过60字)(5分)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4分) 春的感知 严阵

湖北省黄石市2020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D卷

湖北省黄石市2020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4题;共58分) 1. (4分)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 . 地区开放程度 B . 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C . 资源状况 D . 科技发展水平 2. (6分) (2020高二下·南昌期中) 2012年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重点治理年。性别比通常是指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数。下图示意1998~2000年我国迁移人口和未迁移人口的性别比。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998~2000年迁移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的年龄段大约是() A . 0~13岁 B . 13~23岁 C . 23~40岁 D . 40~65岁 (2)河南省是劳务输出大省,人口外迁将使该省() A . 城市化水平降低 B . 粮食商品率降低 C . 生态环境恶化

D . 农村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减少 3. (4分) (2019高一下·宿迁期末) 人口承载系数指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下图为“某时期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系数及人口流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省区中,理论人口承载密度最大的是() A . 江西 B . 广东 C . 福建 D . 云南 (2)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 . 迁出省份自然环境恶化 B . 省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C . 矿产资源开发带动人口迁移 D . 迁入省份生态环境良好 4. (4分) (2019高三上·河南月考) 下图示意春秋晚期汾涑流域的城邑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春秋时期晋国都城新田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有() A . 交通、水源、军事 B . 产业基础、人口 C . 地形、矿产资源 D . 水源、土地土壤 (2)春秋晚期汾涑流域的城邑中() A . 平阳的服务范围远较晋阳小 B . 曲沃提供的服务种类较安邑多 C . 涂水和孟县的服务范围界线分明 D . 新田一定具备晋阳的所有服务功能 5. (4分) (2018高二上·奉贤期末) 下列各组事物中,在黄河流经的地域文化区依次出现的一组是() A . 酥油茶——“阿以旺”——吊脚楼——蒙古袍——四合院 B . 碉房——兰州拉面——马头琴——窑洞——评剧 C . “阿以旺”——吊脚楼——蒙古袍——窑洞——京剧 D . 喇嘛寺庙——坎儿井——那达慕节庆——信天游——四合院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22道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篆刻艺术,其实就是在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材质上以篆体文字雕刻的艺术。因以制作印章为主,又称印章艺术。作为国粹之一,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及厚重的悠久传统。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向来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或自篆自用,或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可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考篆印之滥觞,当不晚于周代。当前所发现的最早实物,可确定为东周遗物,学界亦普遍接受“我国篆印源于春秋而盛于战国”的论断。但从当时篆刻艺术的成熟程度论之,此前当有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商周时期普遍应用的甲骨文,就是以刀为笔,刻在龟甲兽骨之上而成的,广义而言亦可归入篆刻艺术之内。河南安阳殷墟曾出土过颇似当今印章的铜玺,字迹清晰,斑斑可考,或可视为印章艺术之先河。 古人崇尚诚信,因而对作为诚信物证的印玺十分重视。先秦时期,古风犹存,等级观念尚不严备,无论官印、私章,皆可称“玺”,且样式五花八门,美不胜收。到秦汉时,专制制度正式确立,社会等级日益森严,“玺”成为了皇帝王侯印章之专用名称,其他人的印信只能以“印”“章”“记”等名之,且尺寸、样式也有严格规定。汉代时,篆刻印章十分兴盛,到达顶点。考其原因,乃由于秦代实行“书同文”,废六国古文字,独行秦国创制的小篆字体,而比篆晚出之隶、草、楷、行等字体尚未行世,故篆文居官方正式字体地位,因而大盛。另两汉社会稳定,冶炼业和手工制作业发达,使得汉印的艺术取得长足进展,水平空前,而成为历代篆刻家尊奉临摹之典范。 就制作方法而论,汉印多以黄铜浇铸而成,但浇铸前须将印文反刻于陶范内壁;而部分急就章乃直接用铜坯凿成,如“某某将军章”等;另有一部分乃就玉材而雕琢。因此,三者尤其是后两者被认为是现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茶 “茶”在我国出现很早,而“茶”这个字出现却较迟。在茶字出现之前,荼就是作茶字用的。《说文》:“荼,苦荼也。”茶在我国出现很早,《茶经》:“茶之为饮,发之神农氏。”《本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汉代王褒《僮约》中有“武阳买茶”的记载。说明“茶”这个字,在汉代就有了。 茶是我国特产,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荣誉,它和我国瓷器一样,简直可以代表中国。我国茶不但品种多而且质量高。在林林总总的茶叶中,不少是名气很大的,如中国十大名茶:1.杭州龙井。龙井属炒青绿茶,向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而享誉中外。2.苏州碧螺春。碧螺春茶叶用春季从茶树采摘下的细嫩芽头炒制而成,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3.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周围。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良好的品质。4.庐山云雾。庐山云雾芽肥毫显,条索秀丽,香浓味甘,汤色清澈,是绿茶中的精品。5.六安瓜片。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6.恩施玉露。恩施玉露是我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对采制的要求很严格,芽叶须细嫩、匀齐,成茶条索紧细,色泽鲜绿,匀齐挺直,状如松针。7.白毫银针。这是一种白茶,产于福建北部。满坡白毫色白如银,细长如针,因而得名。汤色黄亮清澈,滋味清香甜爽。8.武夷岩茶。产于武夷山。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乌龙等,品质独特,茶汤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回味无穷。9.安溪铁观音。制作工艺复杂,好的铁观音,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用小巧的功夫茶具品饮,先闻香,后尝味,顿觉满口生香,回味无穷。10.普洱茶。普洱属于黑茶,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茶的品质优良不仅表现它的香气、滋味等饮用价值上,还在于它有可贵的药理作用,因此,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常将普洱茶当作养生妙品。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茶的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西汉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茶经》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十六汤品》等。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卡 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 一致。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在文化商业化浪潮的助推下,“娱乐至上”的文化泛娱乐化现象开始出现。警惕文化泛娱乐化、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文化泛娱乐化,简单地说就是娱乐价值被推至文化的一切领域,是否有娱乐性、能否取乐成为衡量文化产品价值的法则。在“娱乐至上”的价值追逐中,历史可以被戏说,经典可以被篡改,崇高可以被解构,英雄可以被调侃。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杜甫很忙”、“李白很酷”等名人恶搞事件,各类选秀、真人秀的强力圈粉,都是文化泛娱乐化的表现。追求上座率、获得收视率、博取点击率是文化泛娱乐化背后的动力,受众心理上图消遣、求轻松、避思考的倾向是文化泛娱乐化赢得市场的重要原因。文化泛娱乐化以消费、技术、快感、世俗等因素的融合消解文化的深度与厚度,当众多严肃的新闻、正统的历史、经典的叙事以“娱乐”包装的形式呈现时,其负面作用不可小觑。 文化泛娱乐化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受到侵蚀。首先,文化泛娱乐化在戏说、调侃、恶搞中解构宏大叙事,使民族文化碎片化,动摇了对“我

2019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数学试卷(有答案)

2019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仔细选一选(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面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所对应的字母在答题卷中相应的格子涂黑.注意可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选取正确答案. 1.的倒数是() A.B.2 C.﹣2 D.﹣ 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 3.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 371 000米,该数字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0.6371×107B.6.371×106C.6.371×107D.6.371×103 4.如图所示,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交线段AB于点D,∠A=50°,则∠BDC=() A.50° B.100° C.120° D.130° 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3?a2=a6B.a12÷a3=a4C.a3+b3=(a+b)3D.(a3)2=a6 6.黄石农科所在相同条件下经试验发现蚕豆种子的发芽率为97.1%,请估计黄石地区1000斤蚕豆种子中不能发芽的大约有() A.971斤B.129斤C.97.1斤D.29斤 7.某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可能是() A.长方体B.圆锥C.圆柱D.球 8.如图所示,⊙O的半径为13,弦AB的长度是24,ON⊥AB,垂足为N,则ON=() A.5 B.7 C.9 D.11 9.以x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y=x2﹣2(b﹣2)x+b2﹣1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则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A.b≥B.b≥1或b≤﹣1 C.b≥2 D.1≤b≤2 10.如图所示,向一个半径为R、容积为V的球形容器内注水,则能够反映容器内水的体积y与容器内水深x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可能是()

2019-2020年黄石市有色中学九年级期末模拟试卷三

2019-2020年黄石市有色中学九年级期末模拟试卷三 1.下列几种估测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2VB.对人体的安全电 压是36V C.家用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5A D.普通教室一盏日光灯的额定功率约为200W 2.下列关于磁场的描述,正确的是()A.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B.磁体间 的吸引或排斥作用是通过磁场实现的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S极发出,回到磁体N极 D.地磁的N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的S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3.家庭电路中,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A.输电线进户后,应先接电能表B.家庭电 路的开关,接在零线或火线上都可以C.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笔尾金属体,以免发生 触电事故D.空气开关跳闸后,应立即合上 4.将两个定值电阻串联接到电压为U的电源两端,R1消耗的功率为P1,R2消耗的功率为3P1。 将这两个定值电阻并联接在同一电源两端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串联时R1与R2 两端的电压之比为3∶1;B.并联时R1消耗的功率为16P1;C.并联时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 比为1∶3;D.并联时两电阻消耗的总功率为P1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B.电流做功的过程就 是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C.千瓦、瓦都是电功率的单位D.消耗电能多的用电器电 功率越大 6.关于如图所示的电和磁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A.相互排斥的物体一定带同种电荷;B.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电磁继电器 实质是电磁通控制的开关;D.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一定要使用三孔插座 7.甲、乙两个用电器的电压之比为2:1,电流之比为1:2,通电时间之比为5:4,则两个 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之比为()A.5:1 B.5:4 C.4:5 D.5:8 8.王老师把标有“PZ220V 40W”和“PZ220V 60W”的甲、乙两盏灯串联接在220V的电源上 (设灯丝电阻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两盏灯的总功率等于100W;B.乙灯 消耗的实际功率大于20W;C.两盏灯的总功率大于40W;D.甲灯 两端的实际电压大于110V 9.如图甲所示,R1的阻值是20Ω,滑动变阻器R2消耗的功率P与 其电阻R2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R2消耗的最大功率是( ) A.0.45W;B.0.50W;C.0.80W;D.0.90W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4.5V,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滑动 变阻器规格为“10Ω 1A”,小灯泡L标有“2.5V 1.25W”(灯丝电阻不变), 在保证小灯泡L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的情况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小灯泡的额定电流是0.6A;②滑动变阻器连入 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是4Ω﹣10Ω;③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是0﹣3V;④电 流表示数变化范围是0.3﹣0.5A。 A.只有②、④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④正确;D.只有①、③正确 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L1上标有“1.2V?W”,L2上标有“9 V?W”。闭合开关S1后,当开关S接“1”,滑片P在最左端时,电压表示数为 5.4V,L1此时的实际功率是额定功率的1/4;当开关S接2时,P在中点,电 压表示数为2V。若将L1和L2串联后接在该电源上时,电路中电流为0.2A,下 面说法中正确的是(设灯丝电阻不随温度改变)( )A.电源电压为 10V;B.L1的额定功率为2W;C.L2的额定功率为3W;D.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 12.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6V,R1=1.5Ω,R2的最大阻值为6Ω,闭合开关S,在变阻器 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电路中的诸多物理量发生了变化。图乙中A、B、C、D所示 的四组物理量关系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A.横轴表示电流表示数,纵轴表示电压表示数;B.横轴表示电流表示数,纵轴表示定值电 阻R1的电功率;C.横轴表示滑动 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电阻,纵轴 表示滑动变阻器R2的电功率与电 阻R1的电功率的比值;D.横轴表 示电流表示数,纵轴表示电路的 总功率 13.某同学在做“调节灯泡亮度”的电学实验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 6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 “20 Ω,2A”,灯泡L标有“3V,0.9W”字样(忽略灯丝电阻变化)。在实验中为了 保证所有元件的安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电路中,变阻器R接入电 路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20Ω;B.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范围为 1.2~3.6W;C.该电路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2~0.6A;D.该电路中,电灯消耗功率 的变化范围为0.4~0.9W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地理完整篇

黄石地理 一、历史、位置篇 1、黄石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湖北省东南部。西北邻鄂州市,东北与浠水、蕲春隔江相望,西南接咸宁,南与江西毗邻。 2、黄石市辖大冶市、阳新县和黄石港、西赛山、下路、铁山四个城市区以及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区面积234km2,全是人口近250万人,20多个民族。 3、1971年冬,在黄石城区东郊的石龙头发现古人类生活、活动的遗址。 4、西赛山位于市区东郊,为古代重要关塞。 5、大冶市位于湖北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地处武汉、鄂州、黄石、九江城市带之间的湖北“冶金走廊”腹地,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美称。 6、1949年5月15黄石解放,1950年8月成立省辖黄石市。 7、大兴炉冶----大冶,1995年1月1日大冶市正式成立 8、阳新县位于鄂东南,幕阜山北麓,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与武穴、蕲春隔江相望;东南与江西瑞昌、武宁接壤;西南与通山、咸宁相连;西北与大冶、黄石为邻 9、1997年元月阳新县改属黄石市 10、黄石市早已成为继武汉市之后的湖北第二个对外开放城市

二、地形篇 1、黄石市区位于幕阜山脉的背部边缘,地势南高北低。地形以低山丘陵与湖滨、滨江平原交错分布 2、黄石市区最高峰是铁山北面的白雉山(528m) 3、大冶市南高北低,中部较为平坦,平原之间有低山和岗丘穿插。大冶最高峰为太婆尖(840m),境内有两大湖泊:大冶湖、保安湖 4、阳新县属鄂东南低山丘陵区。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整个地势由东南、西南和西北部向东、向中逐渐倾斜,构成一个三面环山的不完整的山间盆地 5、阳新县的自然概貌大体上是“六山、二水、二分田” 6、阳新县最高峰为大王山南岩岭(862.7m)----黄石市最高的山峰 三、气候篇 1、黄石地处北纬30°左右,具有较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度带:亚热带 干湿地区:湿润地区 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2、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较大是本区气候的基本特征 3、黄石冬半年盛行西北季风,下半年盛行东南季风 4、黄石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7月29℃,1月4℃)年平均降水量1380mm( 5、6月---- 梅雨天气,7、8月----伏旱天气) 5、由于地形的阻碍左右,本区寒潮、大风不多,使柑橘、苎(zhu)麻等多年生植物能安然过冬 6、黄石市区夏季高温中心----石灰窑地区(即西塞山地区) 7、大冶市有冬寒夏热,大陆性较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 四、资源篇 1、黄石位于我国有名的铁、铜多金属成矿带。金、铜、锶、钴、硅灰石、富碱玻璃等14种

级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2019级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所有学科都要靠语文为基础。小编准备了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希望你喜欢。 第Ⅰ卷阅读理解(共72分)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国家一体,即由国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 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因此人

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文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 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因而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老子曾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理。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兽之分,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突显人格尊严。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因而中国人都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早在孔子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过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思想,在此基础上,一种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具有坚定节操的文化人格就逐渐形成了。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优道不优贫,为追求仁道,虽箪饭陋巷,不改其乐,这是一种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 (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 1.与家族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家族是宗法社会政治结构中社会组织系统形成的基础。 B.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文化精神的生长道路上的起点。 C.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构成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pdf

第一部分 听力 (共两节,满分30分) (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s new dress? A. It looks strange. B. It’s too expensive. C. It’s out of style. 4.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She will talk later. B. She won’t talk any more. C. The man should be patient. 5. Who is picking up the woman? A. Her husband B. Her secretary. C. Joanna’s husband. 第二节 (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听第六段材料,回答第6 至7题。’s the woman’s telephone number? A. 555-2435 B. 555-2345 C. 555-3425. 听第七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s cheque. 9. Why is the woman unwilling to give up her house? A. She has difficulty finding another. B. She has paid the rent in advance. C. She has no time to move to another.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题。’s city? A. On business. B. On a course. C. On a visit. 12. How much money was stolen? A. $ 4,500. B. $ 5,000. C. $ 5,500.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至16题。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he USA. C. France. 20. How many historical places does the speaker mention? A. Two. B. Three. C. Four. 第二部分 词汇知识运用 (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 多项选择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Unable to work at a steady (稳定的) job __________ a terrible illness, he decided to volunteer at the local children center. A. at the cost of B. as a result of C. in case of D. at the risk of 2. The 8.8 quake in central Chile caused widespread damage, destroying lots of buildings and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______________. A. appreciated B. applied C. affected D. arose 3. The girl standing there looks a bit ____________ to me. I wonder if I have seen her somewhere before. A. familiar B. friendly C. strange D. similar 4. After all the harm she has done, she __________ whatever she gets. A. costs B. deserves C. rewards D. pays 5. Both students and parents appreciate the great importance that schools have _________ to eyesight protection. A. reacted B. attended C. attached D. adapted 6. TV talk shows have covered every inch of space on daytime television . And everyone, who watches them __________, knows that each one is different in style. A. regularly B. generally C. patiently D. normally 7. For all these years I have been working for others. I’m hoping I’ll _________ my own business some da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