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inux实验报告_大三上

Linux实验报告_大三上

Linux实验报告_大三上
Linux实验报告_大三上

实验三普通文件和目录编程

1.编写程序mycp.c,实现从命令行读入文件的复制功能,用原始文件系统调用。

实验流程图:

判断输入main

函数参数个数

argc

argc!=3 no

Exit(0)

fd1=Open(argv[1],O_RDONLY);

fd2=open(argv[2],O_RDWR|O_CREA T);

1

read(fd1,buf,bufsize);

write(fd2,buf,i);

if(i!=bufsize)

break;

实验程序代码:

//mycp.c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bufsize 5

int main(int argc,char * argv[])

{

int fd1,fd2;

int i;

char buf[bufsize];

if(argc!=3)

{

printf("argument error\n");

exit(1);

}

fd1=open(argv[1],O_RDONL Y);

if(fd1==-1)

{

printf("file %s can not opened\n",argv[1]);

exit(1);

}

fd2=open(argv[2],O_RDWR|O_CREAT);

if(fd2==-1)

{

printf("Can not open file %s\n",argv[2]);

exit(1);

}

while(1)

{

i=read(fd1,buf,bufsize);

write(fd2,buf,i);

if(i!=bufsize) break;

}

close(fd1); close(fd2); return 0; }

Linux 环境下运行情况如下:

road@ubuntu:~/桌面/work$ gcc -o cp cp.c

road@ubuntu:~/桌面/work$ ./cp

argument error

Please use:cp file1 file2

road@ubuntu:~/桌面/work$ ./cp a b

其中,a 为一文件,b 为空文件。

2.编写程序mycat.c ,实现文件内容的显示,用原始文件系统调用实现。

实验流程图:

No 重新输入命令行

不等于1报错

通过main 函数从键盘输入命令行

Argc=2 ?

fd=open(argv[1],O_RD ONL Y) while((num=read(fd,buffer,99))>0)

实验源代码如下:

//mycat.c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int fd; char buffer[100]; int num; if(argc!=2) { printf("usage : %s filename\n",argv[0]); return 1; } if((fd=open(argv[1],O_RDONLY))==-1) { perror("cannot open the file"); return 1; } while((num=read(fd,buffer,99))>0) { buffer[num]='\0'; printf("%s",buffer); } close(fd); return 0; }

Linux 环境下运行情况如下:

road@ubuntu:~/桌面/work$ gcc -o mycat mycat.c

road@ubuntu:~/桌面/work$ ./mycat

buffer[num]='\0'; printf("%s",buffer);

usage : ./mycat filename

road@ubuntu:~/桌面/work$ ./mycat a

iamroad!!!

road@ubuntu:~/桌面/work$ 其中,a 为一个文件名。

3.1用流文件系统函数重新编写上面的程序。 实验流程图:

不为3,提示

用main 命令输入命令行:

fcp filename1 filename2

argc!=3

fd1=fopen(argv[1],"r");打开第一个文件读出数据

fd2=fopen(argv[2],"w");

打开第二个文件写入数据

fread(&buffer,sizeof(cha r),1,fd1); fwrite(&buffer,sizeof(ch ar),1,fd2);

把第一个文件写入第二个文件

关闭两个文件描述符

用流文件写的文件复制功能函数:

//fcp.c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int argc,char * argv[])

{

FILE *fd1,*fd2;

char buffer[20];

if(argc!=3)

{

printf("argument error\n");

printf("usage : %s filename1 filename2\n",argv[0]);

return 1;

}

fd1=fopen(argv[1],"r");

if(fd1==NULL)

{

printf("file %s can not opened\n",argv[1]);

return 1;

}

fd2=fopen(argv[2],"w");

if(fd2==-1)

{

printf("Can not open file %s\n",argv[2]);

return 1;

}

while(!feof(fd1))

{

fread(&buffer,sizeof(char),1,fd1);

fwrite(&buffer,sizeof(char),1,fd2);

}

fclose(fd1);

fclose(fd2); return 0; }

运行情况如下:

road@ubuntu:~/桌面/work$ gcc -o fcp fcp.c

fcp.c: In function …main?:

fcp.c:25: warning: comparison between pointer and integer

road@ubuntu:~/桌面/work$ ./fcp a b

3.2用流文件编写显示函数: 流程图: NO 重新输入 Y es

不满足条件

用main 函数键入命令行: myfcat filename argc=2 ?

fd1=fopen(argv[1],"r ");打开文件以备读入数据 while(!feof(fd

1))

fscanf(fd1,"%c",&buffer); printf("%c",buffer); 显示文件内容 关闭文件并退出

源程序代码:

//myfcat.c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int argc,char * argv[])

{

FILE *fd1;

char buffer;

if(argc!=2)

{

printf("argument error\n");

return 1;

}

fd1=fopen(argv[1],"r");

if(fd1==NULL)

{

printf("file %s can not opened\n",argv[1]);

return 1;

}

while(!feof(fd1))

{

fscanf(fd1,"%c",&buffer);

printf("%c",buffer);

}

fclose(fd1);

return 0;

}

运行情况如下:

road@ubuntu:~/桌面/work$ gcc -o myfcat myfcat.c road@ubuntu:~/桌面/work$ ./myfcat a

iamroad!!!

程序把文件a的内容显示出来了:iamroad!!!

4.调用目录函数,编写程序myls.c,实现按下面格式显示当前目录文件列表:

文件名文件大小文件创建时间

注意研究文件创建时间的转换,注意研究asctime()函数和ctime()函数的用法。

流程图如下:

用main函数输入命令行:

myls

dp=opendir("./")

;

d p!=NULL

继续

while(ep=readdir(dp)

)

读出当前目录的文

stat(ep->d_name,&dup);

获得详细信息

puts(ep->d_name);

stat(ep->d_name,&dup);

printf("%u ",dup.st_size);

printf("%s ",ctime(&dup.st_atime));

打印出文件名、文件大小、创建时间

程序代码如下:

//myls.c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void)

{

DIR *dp;

struct dirent *ep;

struct stat dup;

dp=opendir("./");

if(dp!=NULL)

{

while(ep = readdir(dp))

{ puts(ep->d_name);

stat(ep->d_name,&dup);

printf("%u ",dup.st_size);

printf("%s ",ctime(&dup.st_atime));

}

closedir(dp);

}

else

puts("Couldn't open the directory .\n");

return 0;

}

运行结果:列出了当前目录的所有文件的名称、大小和创建时间

road@ubuntu:~/桌面/work$ gcc -o myls myls.c

myls.c: In function …main?:

myls.c:18: warning: format …%u? expects type …unsigned int?, but argument 2 has type …__off_t?

myls.c:19: warning: format …%s? expects type …char *?, but argument 2 has type …int?road@ubuntu:~/桌面/work$ ./myls

server2.c~

947 Sat Jan 9 17:25:42 2010

pipol.c

324 Fri Jan 8 22:47:21 2010

newls.c

498 Fri Jan 8 22:47:21 2010

getip.c~

635 Fri Jan 8 22:38:40 2010

network1.c

1552 Sat Jan 9 15:28:09 2010

server2

8493 Sat Jan 9 17:19:13 2010

程序打印出了当前目录所有文件的名称、文件大小和创建时间。

实验四进程实验

1.编写程序,显示所有环境变量的名称和值。

程序源代码:

//environ.c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char **ch;

extern char**environ;

ch=environ;

while(*ch)

{

printf("%s\n",*ch);

ch++;

}

return 0;

}

2.*编写程序,模仿讲义上的mysystem程序,实现输入命令的执行。流程图:

用main函数输入命令

行:mysystem shell

pid=fork();

创建进程

execl(SHELL,SHELL,"-c",

command,NULL);

用Shell命令替换父进程

waitpid(pid,&status,0)

程序源代码:

//mysystem.c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SHELL "/bin/sh"

int mysystem(const char* command)

{

int status;

pid_t pid;

pid=fork();

if(pid==0)

{

execl(SHELL,SHELL,"-c",command,NULL);

_exit(EXIT_FAILURE);

}

else if(pid<0)

status=-1;

else

if(waitpid(pid,&status,0)!=pid)

status=-1;

return status;

}

int main(int argc,char * argv[])

{

mysystem(argv[1]);

}

运行结果:其中用了Shell中的ls命令,列出了当前目录的所有文件road@ubuntu:~/桌面/work$ gcc -o mysystem mysystem.c

road@ubuntu:~/桌面/work./mysystem ls

a fifo_channel4 mycat.c~ myls.c~ netsever.c read.c

a~ fmycat.c myfcat my_sg_get netsever.c~ server

b getip.

c myfcat.c my_sg_get.c network server2

b~ getip.c~ myfcat.c~ my_sg_get.c~ network1 server2.c

close.c ipop.c myfifo.c mysystem network1.c server2.c~

cp kill.c~ mykill mysystem.c network1.c~ server.c

cp.c ls.c mykill.c mysystem.c~ network.c server.c~

cp.c~ my mykill.c~ netclt network.c~ showev.c

fcp my.c mylist.c netclt.c newls.c tcp k.txt

fcp.c mycat myls netclt.c~ open.c tcp.txt

fcp.c~ mycat.c myls.c netsever pipol.c write.c

road@ubuntu:~/桌面/work$

实验五命名管道实验

1.研究mkfifo命令,在当前目录下创建一个myfifo的命名管道。

在终端中输入:mkfifo fifo_channel,然后用ls命令查看当前目录是否产生了名为fifo_channel的管道。

road@ubuntu:~/桌面/work$ mkfifo fifo_channel

road@ubuntu:~/桌面/work$ ls

a fifo_channel mycat.c~ myls.c~ netsever.c read.c

a~ fmycat.c myfcat my_sg_get netsever.c~ server

b getip.

c myfcat.c my_sg_get.c network server2

b~ getip.c~ myfcat.c~ my_sg_get.c~ network1 server2.c

close.c ipop.c myfifo.c mysystem network1.c server2.c~

cp kill.c~ mykill mysystem.c network1.c~ server.c

cp.c ls.c mykill.c mysystem.c~ network.c server.c~

cp.c~ my mykill.c~ netclt network.c~ showev.c fcp my.c mylist.c netclt.c newls.c tcp k.txt

fcp.c mycat myls netclt.c~ open.c tcp.txt

fcp.c~ mycat.c myls.c netsever pipol.c write.c

2.用mkfifo()函数实现相同的功能。

程序源代码:

//mk_fifo.c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FIFO_CHANNEL "./fifo_channel1"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创建命名管道

if(mkfifo(FIFO_CHANNEL,0777)==-1)

{

perror("cannot creat FIFO channel");

return 1;

}

return 0;

}

运行结果:用ls命令查看可知产生了fifo_channel1的管道。

road@ubuntu:~/桌面/work$ gcc -o mk_fifo mk_fifo.c

road@ubuntu:~/桌面/work$ ./mk_fifo

road@ubuntu:~/桌面/work$ ls

a fifo_channel1 mycat myls.c netsever.c server

a~ fmycat.c mycat.c myls.c~ netsever.c~ server2

b getip.

c mycat.c~ my_sg_get network server2.c

b~ getip.c~ myfcat my_sg_get.c network1 server2.c~

close.c ipop.c myfcat.c my_sg_get.c~ network1.c server.c

cp kill.c~ myfcat.c~ mysystem network1.c~ server.c~

cp.c ls.c myfifo.c mysystem.c network.c showev .c

cp.c~ mk_fifo mykill mysystem.c~ network.c~ tcp k.txt

fcp mk_fifo.c mykill.c netclt newls.c tcp.txt

fcp.c mk_fifo.c~ mykill.c~ netclt.c open.c write.c

fcp.c~ my mylist.c netclt.c~ pipo l.c

fifo_channel my .c myls netsever read.c

3.编写一个服务器程序server.c ,实现从管道myfifo 中读取内容,并在终端中显示出来。打开一个命令行终端,运行server ,然后打开另一个命令行终端,使用“cp 文件1 myfifo”命令把文件1的内容输出到myfifo ,测试server.c 的功能。

程序流程图: 失败提示 失败提示

用main 函数输入命令行:server mkfifo(FIFO_CHANNEL,0777)创建命名管道 fd=open(FIFO_CHANN EL,O_RDONL Y); 打开管道读出数据

失败提示

程序源代码: //server .c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FIFO_CHANNEL "./fifo_channel4"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int fd; char r_msg[BUFSIZ]; //创建命名管道 if(mkfifo(FIFO_CHANNEL,0777)==-1) { perror("cannot creat FIFO channel"); return 1; } //打开管道读出数据 fd=open(FIFO_CHANNEL,O_RDONLY); if(fd==-1) { perror("cannot open the FIFO"); } if(read(fd,r_msg,BUFSIZ)==-1) { perror("process cannot read data from FIFO"); return 1;

read(fd,r_msg,BUFSIZ ) 读出数据到缓存 printf("Receive message from

FIFO: %s\n",r_msg);打印输出

} else printf("Receive message from FIFO: %s\n",r_msg); return 0; }

运行结果:在一个终端中运行server 客户端程序。

road@ubuntu:~/桌面/work$ gcc -o server server.c

Road@ubuntu:~/桌面/work$ ./server 等待......

重新打开一个终端输入命令,将文件a 的内容写到fifo_channel4管道中:

road@ubuntu:~/桌面/work$ cp a fifo_channel4

则上面相应的等待处将出现文件a 中的内容: Receive message from FIFO: iamroad!!!

4.编写客户机程序,实现把指定文件输出到myfifo 的功能,从而实现和服务器程序的通信。测试该程序的功能。

程序流程图: 不等重新输入 不满足提示 不满足提示

用main 函数提示输入命令行:server2 filename argc=2 ? mkfifo(FIFO_CHANNE

L,0777)创建命名管道

fd=open(FIFO_CHANNEL,O_WR

ONL Y);打开管道等着写入数据

不满足提示

不满足提示

程序源代码: //server2.c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FIFO_CHANNEL "./fifo_channel4"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int fd,fd1; int num; char r_msg[BUFSIZ]; char buffer[num]; if(argc!=2) { printf("Command: %s filename\n",argv[0]); return 1; } //write the message to the FIFO //创建命名管道

// if(mkfifo(FIFO_CHANNEL,0777)==-1)

// { // perror("cannot creat FIFO channel"); // return 1; // }

fd1=open(argv[1],O_RDONL Y))打开要写入管道的文件 write(fd,buffer,num) 向管道中写入数据

//打开命名管道写入数据

fd=open(FIFO_CHANNEL,O_WRONL Y);

if(fd==-1)

{

perror("cannot open the FIFO");

}

//打开要写入的文件

if((fd1=open(argv[1],O_RDONLY))==-1)

{

perror("cannot open the file\n");

return 1;

}

num=read(fd1,buffer,99);

buffer[num]='\0';

//向管道中写入数据

if(write(fd,buffer,num)==-1)

{

perror("process cannot write data to FIFO");

return 1;

}

else

printf("send message: %s\n",buffer);

return 0;

}

注意,上面的程序中的加绿部分,如果上面得server程序已经创建过相关的管道,则次部分将不需要;如果上面的server没有创建该管道,则需要。

执行的情况如下:

首先打开一个终端,运行server客户端,运行之后它会等待用户向管道写入数据,然后打印出来。

road@ubuntu:~/桌面/work$ gcc -o server server.c

road@ubuntu:~/桌面/work$ ./server

等待。。。。。

重新打开一个终端,运行server2程序,运行可执行文件后,server2下将出现:send message: iamroad!!!语句。

road@ubuntu:~/桌面/work$ gcc -o server2 server2.c

vb大作业 实验报告

软件技术实验报告 学号2009300186 姓名赵佶男班级010109卓 越 大作业机房管理系统 课题基本目标要求: 1)可在系统中由系统管理员按班级指定时间进行上机课时安排,安排上机不得与其他已安排机时冲突。 2)在指定上机课时段,除了上机班级学生可以登录外,其余无关学生一律不得登录,除非系统管理员授权。预定上机时间结束时,自动 提前5分钟提示,待真正结束时即自动锁屏。 3)除上机课时安排以外,可以在机动时间段接受学生凭个人一卡通上机,且上机实施计时自动收费(即扣除学生一卡通上因上机而应缴 纳的上机服务费) 4)在接受零散学生付费上机时,可自动为其分配空闲机器并授权使用,在分配机器时应考虑机器的使用情况分布均匀,即每次分配机器是 前一时段未曾使用的机器,当学生一卡通上的余额,不足以支付1 小时上机服务费时,应提示其下机充值,并实施锁屏。 实验步骤: 首先,根据大作业的要求,我建立了机器表,流水表,学生基本情况表,上课表,以及一卡通表五个数据库表。机器表用来按照使用情况,选择空闲时间最长的机器。流水表用来记录现在机器以及人员使用的情况,是个

动态表,用来方便的取用和修改数据。学生基本情况表用来存放学生的学号,密码,班级等基本情况,以实现学生上课登录和自由登录。上课表存放各个班级的上课下课时间,以实现排课功能。一卡通表记录了每个学生一卡通内的金额,用来帮助实现上下机的扣费,以及余额不够支付一小时时间情况下得强制下机。 然后,我进行了窗体的设计。经过筛选优化,我设计了五个窗体,分别是主选择窗体,注册窗体,登录窗体,上课安排窗体,实时计费和下机窗体。 主选择窗体可以用来进行上课登录、学生自由登录、管理员登录和机器的推荐。注册窗体是用来进行学生登录密码的注册。登录窗体限制学生的学号和密码必须匹配才能登录。上课安排窗体可以输入班号、上下课时间并选择星期值。实时计费和下机窗体用来扣费并方便学生随时下机。 接下来,要按照要求进行代码的编写。 A)可在系统中由系统管理员按班级指定时间进行上机课时安排,安排上机不得与其他已安排机时冲突。 此功能我在排课窗体下用select选择出全体班级的上下课以及星期值,并将管理员希望的上下课时间转换为时间类型数值,进行循环比较,用do until 语句逐个比较,使得上下课时间点都不得在其他班级的上课时间段内。如果时间不冲突,就实施修改数据库的功能,并更新保存。 B)在指定上机课时段,除了上机班级学生可以登录外,其余无关学生一律不得登录,除非系统管理员授权。预定上机时间结束时,自动提前5分钟提示,待真正结束时即自动锁屏。 在主选择窗体内有上课登录按钮和自由登录按钮。点击上课登录,输入学

linux实验报告

实验一 实验名称:Linux 基本命令的使用 实验时间:2学时 实验目的:熟练使用Linux字符界面、窗口系统的常用命令。 实验内容 (一)Linux操作基础 1.重新启动linux或关机(poweroff,shutdown,reboot,init 0,init 6) 2.显示系统信息(uname),显示系统日期与时间,查看2014年日历(date,cal) ①uname:查看系统与内核相关信息 uname -asrmpi 参数: -a :所有系统相关的信息; -s: 系统内核名称; -r: 内核的版本; -m:本系统的硬件名称,如i686或x86_64; -p: CPU的类型,与-m类似,只是显示的是CPU的类型; -i :硬件的平台(ix86). ②date:显示日期的命令 ③cal:显示日历 单独cal:列出当前月份的日历 cal 2014:列出2014年的日历 cal 5 2014:列出2014年五月的目录 3.使用帮助命令(man,help) ①man:是manual(操作说明)的简写,是在线帮助系统 man后跟某个命令就会详细说明此命令,例如:man man就会详细说明man 这个命令的用法; ②help:也是帮助命令,一般会在命令后,例如:cd --help 就会列出cd命令的使用说明。 4.查看当前登陆用户列表(who),显示当前用户(whoami) ①who:显示目前已登录在系统上面的用户信息; ②whoami:查询当前系统账户 5.建立一个新用户mytest,设定密码(useradd,passwd) ①useradd mytest(建立新用户mytest);

LINUX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 2014/ 2015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A 实验名称文件系统 实验时间2014 年12 月8 日指导单位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指导教师徐鹤 学生姓名王生荣班级学号B12040809 学院(系) 计算机学院专业软件工程

实验名称文件系统指导教师徐鹤 实验类型设计实验学时 2 实验时间2014.12.08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学习LINUX系统下对文件进行操作的各种命令和图形化界面的使用方法。 2. 深入学习和掌握文件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LINUX等操作系统下常用的系统调用,编写一个使用系统调用的例程。 3.实现一个文本文件的某信息的插入和删除 4.实现一个记录文件的某记录的插入和删除 二、实验环境(实验设备) Windows XP + VMWare + RedHat Linux 8

三、实验过程描述与结果分析 1. 目录/proc下与系统相关的文件和目录 (1) /proc/$pid/fd:这是一个目录,该进程($PID号码进程)每个打开的文件在该目录下有一个对应的文件。 例如:#ls /proc/851/fd 0 1 2 255 这表示,851号进程目前正在使用(已经打开的)文件有4个,它们的描述符分别是0、1、2、255。其中,0、1、2 依次分别是进程的标准输入、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输出设备。 (2)/proc/filesystems:该文件记录了可用的文件系统类型。 (3)/proc/mounts:该记录了当前被安装的文件系统信息 例如:#cat /proc/mount (4)/proc/$pid/maps:该文件记录了进程的映射内存区信息。 例如:#cat /proc/851/maps 2.常用命令讲解 ls 命令 用来查看用户有执行权限的任意目录中的文件列表,该命令有许多有趣的选项。例如: $ ls -liah * 22684 -rw-r--r-- 1 bluher users 952 Dec 28 18:43 .profile

2《Linux基础》实验报告 基本配置Linux

实验序号: 2 《Linux基础》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基本配置Linux操作系统 姓名: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址:N6-113 实验日期:2017.3.7

说明 一.排版要求 1.实验报告“文件名”按模板要求填写。 2.一级标题:顶格排版。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 体,四号字体,加粗。 3.二级标题:顶格排版。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 体,小四号字体,加粗。 4.三级标题:顶格排版。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 体,五号字体。 5.正文:每段缩进量:2个汉字。两端对齐;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 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体。 6.图形要求 (1)在正文中要有引用。 (2)要有图名,图名位于图的下方,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体。 (3)图和图名“居中”。 7.表格要求 (1)在正文中要有引用。 (2)要有表名,表名位于表的上方,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体。 (3)表和表名“居中”。 二.注意事项 1.复制、拷贝、抄袭者取消成绩。 2.没有安实验报告排版要求者不及格。

实验2基本配置Linux操作系统实验 【实验目的】 1.。。。。 2.。。。。 3.。。。。 4.思考: (1)Linux默认的系统超级管理员帐户是什么? (2)Linux的操作系统引导器是什么?它有哪几种的操作界面? (3)RHEL的支持哪几种X-Window图形管理器?默认是使用哪一种?(4)RHEL支持哪几种Shell?默认是使用哪一种? 【实验原理】 1.。。。 。。。 2.。。。 。。。 (1)。。。 。。。 (2)。。。 。。。 3.。。 【实验环境】 1.实验配置 本实验所需的软硬件配置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配置 本实验的环境如图1所示。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要点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2011 年05月16 日 实验一在LINUX下获取帮助、Shell实用功能 实验目的: 1、掌握字符界面下关机及重启的命令。 2、掌握LINUX下获取帮助信息的命令:man、help。 3、掌握LINUX中Shell的实用功能,命令行自动补全,命令历史记录,命令的排列、替

换与别名,管道及输入输出重定向。 实验内容: 1、使用shutdown命令设定在30分钟之后关闭计算机。 2、使用命令“cat /etc/cron.daliy”设置为别名named,然后再取消别名。 3、使用echo命令和输出重定向创建文本文件/root/nn,内容是hello,然后再使用追加重定向输入内容为word。 4、使用管道方式分页显示/var目录下的内容。 5、使用cat显示文件/etc/passwd和/etc/shadow,只有正确显示第一个文件时才显示第二个文件。 实验步骤及结果: 1.用shutdown命令安全关闭系统,先开机在图形界面中右击鼠标选中新建终端选项中输入 命令Shutdown -h 30 2、使用命令alias将/etc/cron.daliy文件设置为别名named,左边是要设置的名称右边是要更改的文件。查看目录下的内容,只要在终端输入命令即可。取消更改的名称用命令unalias 命令:在命令后输入要取消的名称,再输入名称。 3.输入命令将文件内容HELLO重定向创建文本文件/root/nn,然后用然后再使用追加重定向输入内容为word。步骤与输入内容HELLO一样,然后用命令显示文件的全部内容。 4.使用命令ls /etc显示/etc目录下的内容,命令是分页显示。“|”是管道符号,它可以将多个命令输出信息当作某个命令的输入。

c++大作业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名称: C++程序设计 实验项目名称:综合大作业——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学号: 学生: 同组成员: 教师:

2011 年 6 月 23 日 题目: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一、实验目的: (1)对C++语法、基础知识进行综合的复习。 (2)对C++语法、基础知识和编程技巧进行综合运用,编写具有一定综合应用价值的稍大一些的程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 (3)熟悉掌握C++的语法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编程能力和程序调试能力以及工程项目分析和管理能力。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1)只能使用/C++语言,源程序要有适当的注释,使程序容易阅读。 (2)至少采用文本菜单界面(如果能采用图形菜单界面更好)。 (3)要求划分功能模块,各个功能分别使用函数来完成。 三、系统需求分析: 1.需求分析: 为了解决学生成绩管理过程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方便对学生成绩的管理 (录入,输出,查找,增加,删除,修改。) 系统功能分析: (1):学生成绩的基本信息:学号、、性别、C++成绩、数学成绩、英语成绩、 总分。 (2):具有录入信息、输出信息、查找信息、增加信息、删除信息、修改信息、 排序等功能。 2.系统功能模块(要求介绍各功能) (1)录入信息(Input):录入学生的信息。 (2)输出信息(Print):输出新录入的学生信息。 (3)查找信息(Find):查找已录入的学生信息。 (4)增加信息(Add):增加学生信息。 (5)删除信息(Remove):在查找到所要删除的学生成绩信息后进行删除并输出删除后其余信息。 (6)修改信息(Modify):在查到所要修改的学生信息后重新输入新的学生信息从而进行修改,然后输出修改后的所有信息。 (7)排序(Sort):按照学生学号进行排序。 3.模块功能框架图

sql大作业实验报告

目录 第一章、需求分析 (2) 1 、需求概述 (2) 2 、功能简介 (2) 第二章、概念结构设计 (3) 1、在员工实体内的E-R图 (3) 2、部门实体内的E-R图 (3) 3、在工资实体内的E-R图 (3) 第三章、逻辑结构设计 (4) 第四章、物理结构设计 (4) 第五章、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 (5) 一、数据库的创建 (5) 二、表格的建立 (5) 1、建立Employsse表插入数据并设计相关的完整性约束 (5) 2、建立departments表插入数据并设计相关的完整性约束 (7) 3、建立 salary表插入数据并设计相关的完整性约束 (8) 三、建立视图 (9) 四、建立触发器 (10) 五、建立自定义函数 (12) 六、建立存储过程 (13) 第六章、总结 (14)

第一章、需求分析 1 、需求概述 针对现代化公司管理情况,员工管理工作是公司运行中的一个重环节,是整个公司管理的核心和基础。它的内容对于公司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公司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工籍,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公司员工管理系统借助于计算机强大的处理能力,大大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并提高了处理的准确性。 能够进行数据库的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等处理功能,进行联机处理的相应时间要短。 具体功能包括:系统应该提供员工数据的插入、删除、更新、查询;员工基本信息查询的功能。 2 、功能简介 员工管理系统它可以有效的管理员工信息情况。具体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基本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学生信息管理包括添加、查看学生列表等功能。

操作系统-Linux课程实验报告材料

实验1.1、1.2 Linux Ubuntu的安装、创建新的虚拟机VMWare

实验1.3 Shell编程 1.实验目的与内容 通过本实验,了解Linux系统的shell机制,掌握简单的shell编程技巧。 编制简单的Shell程序,该程序在用户登录时自动执行,显示某些提示信息,如“Welcome to Linux”, 并在命令提示符中包含当前时间、当前目录和当前用户名等基本信息。 2.程序源代码清单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printf("Hello Linux\n"); int pid; int state; int pfd[2]; pipe(pfd); if (fork()==0){ printf("In the grep progress\n"); dup2(pfd[0],0); close(pfd[0]); close(pfd[1]); execlp("grep","grep","sh",0); perror("exelp grep error");

} esle if(fork()==0){ printf("In the ps progress\n"); dup2(pfd[1],1); close(pfd[0]); close(pfd[1]); execlp("ps","ps","-ef",0); perror("execlp ps -ef"); } close(pfd[1]); close(pfd[0]); wait(&state); wait(&state); } 实验2.3 内核模块 实验步骤: (1).编写内核模块 文件中主要包含init_clock(),exit_clock(),read_clock()三个函数。其中init_clock(),exit_clock()负责将模块从系统中加载或卸载,以及增加或删除模块在/proc中的入口。read_clock()负责产生/proc/clock被读时的动作。(2).编译内核模块Makefile文件 # Makefile under 2.6.25

Linux常用命令实验报告

实验二 姓名:陈辉龙学号:201407010201 班级:14计科(1)一.实验目的: 掌握Linux常见命令,为今后的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内容 1.新建用户为chenhuilong,配置密码为passwd: 2.切换到chenhuilong用户,并在/home/chenhuilong目录下新建文件夹dir: 3.在文件夹dir下新建文件hello(内容为"printf hello world!"),并将其拷贝至/home/user目录: 4.统计/home/user目录下文件的个数,包括子目录里的首字符为-的普通文件:

5.统计/home下目录的个数,包括子目录里的目录: 6.显示/home/user目录下名为hello的文件的行数、字数以及字符数(使用输入重定向): 7.将上步的结果输出重定向到名为cnt_hello的文件: 8.删除/home/user目录下的hello文件: 9.进入/home/user/dir文件夹,将hello文件属性变为-rwxrw-r--(使用符号标记方式),并为hello文件在/home/user目录下建立软链接,链接文件名为link_hello:

10.查看/home/user/dir/hello文件的详细信息: 11.切换至根目录下查找hello文件: 12.打包home/user/dir/hello文件,并进行压缩,然后再进行解压缩解包: 13.退出user用户,删除/home/user文件夹:

14.将文件夹/home的所有者改为user用户,并删除user用户: 三.实验总结: 本实验旨在熟悉Unix的常用命令,实验较简单,操作起来还算顺利,做了一遍感觉还不是很熟悉,因此做了两遍,第二遍就很得心顺手。通过这次实验,熟悉了一些常用的命令操作,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C--大作业图书管理系统实验报告

附件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大作业 题学专班姓目 院 业 级 名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文法学院 教育学 教育学1201 杨欣 指导教师鄢红国 2013 年12 月20 日学号:0121213640126

目录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十设计目的 (1) 大作业的内容 (2) 大作业的要求与数据 (3) 大作业应完成的工作 (4) 总体设计(包含几大功能模块) (5) 详细设计(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算法——流程图) (6) 调试分析(包含各模块的测试用例,及测试结果) (7) 总结 (8) 参考资料 (9)

一二 大作业的目的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大作业不仅可以全方位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综合能力,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巩固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培养自己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掌握运用C++语言独立地编写、调试应用程序和进行其它相关设计的技能。 大作业的内容 对图书信息(包括编号、书名、总入库数量、当前库存量、已借出本数等) 进行管理,包括图书信息的输入、输出、查询、删除、排序、统计、退出.将图书的信息进行记录,信息内容包含:(1)图书的编号(2)图书的书名(3)图书的库存量。假设,现收集到了一个图书馆的所有图书信息,要求用C语言编写一个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可进行录入、查询、修改和浏览等功能。学习相关开发工具和应用软件,熟悉系统建设过程。 三大作业的要求与数据 1、用C语言实现系统; 2、对图书信息(包括编号、书名、总入库数量、当前库存量、已借出本数)进行管理,包括图书信息的输入、输出、查询、删除、排序、统计、退出. 3、图书信息包括:其内容较多,为了简化讨论,要求设计的管理系统能够 完成以下功能: (1)每一条记录包括一本图书的编号、书名、库存量 (2)图书信息录入功能:(图书信息用文件保存,可以一次完成若干条记录 的输入。) (3)图书信息显示浏览功能:完成全部图书记录的显示。 (4)查询功能:完成按书名查找图书记录,并显示。 (5)图书信息的删除:按编号进行图书某图书的库存量. (6)借书登记系统:可以输入读者编号和所借书号来借书。 (7)还书管理系统:可以输入读者编号和所借书号来还书。 (8)、应提供一个界面来调用各个功能,调用界面和各个功能的操作界面应 尽可能清晰美观!

linux应用程序开发实验报告3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白迪学生学号:222014********* 日期:2016年11月15日与11月29日 院(系):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学院专业(班级):网络工程实验题目:终端驱动属性编程及利用属性特性的应用程序编程 一. 实验目的 掌握终端驱动属性的特殊功能,掌握终端驱动属性的显示与修改方法编程,掌握利用终端驱动属性的特属性编写需要特殊功能的应用程序技巧。 二. 实验原理 三. 实验器材 安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PC机一台,实验环境为LINUX虚拟机(包含gcc 与gdb). 四. 实验分析与设计 补全终端设备属性位与控制字符的信息输出: Main函数

Flags的补充 显示flags函数

Setecho函数,设置echo的状态位Echostate函数。显示echo状态 Setecho函数

忽略特殊的一些按键,CTRL+C、CTRL+\,不能一直阻塞等待键盘输入,设置等待一定的时间的非阻塞。 预处理 Main函数 Tty—mode set_nodelay_mode()//没阻塞 set_nobuf_noecho_mode()//没回显,没缓冲

Getresponse() 中断处理函数 五. 实验结果 属性位与控制字符的信息输出

stty控制字符的修改功能,setecho 忽略特殊的一些按键,CTRL+C、CTRL+\,不能一直阻塞等待键盘输入,设置等待一定的时间的非阻塞。当按下的键不是y或者n就显示f。 六. 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试验中对终端文件更加的了解了,还学会了对中断文件的一些基本的设置,前面的实验做起来就是一些验证比较简单,但是收获很大,最后一个做的时候先看过书后,自己编写的,调试过程中总是出错,做到最后跟书上的代码比较发现自己的代码跟书上比差了好远,修改了很多,自己用的是Redhat5,cc—

实验一 Linux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实验一Linux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环境: 虚拟机+Red Hat Enterprise Server 5.0 三.实验内容: 根据以下的文字提示,调用相应的命令来完成,记录相应的运行结果。一)用户和组基本操作 1.添加一个user01用户,家目录为/home/sub2,并设置密码 2.添加一个group1 组 3.将user01用户添加到group1组中 4.修改group1组名称为group2 5.修改user01的家目录为/home/user01 6.判断/etc/password这个目录是否包含user01这个用户 7.修改user01的shell为/bin/tcsh 8.添加一个group3组,把user01和root用户都添加到该组

https://www.doczj.com/doc/206940272.html,er01用户从group2组切换到group3组 10.设置user01的密码在2012-5-20过期 11.把/home/user01目录所属的组修改为group3 12.删除user01帐号 13.查看内核版本号 二)进程管理 1.运行cat命令:vi test,输入若干字符如this is a example,挂起vi进程 2.显示当前所有作业 3.将vi进程调度到前台运行

4.将vi进程调度到后台并分别用kill/pkill/killall命令结束该该进程。 三)磁盘管理 1.通过fdisk 将为硬盘增加一个分区(主分区或者逻辑分区)。 2.并格式化ext3系统,

3.检测分区是否有坏道 4.检测分区的完整性 5.加载分区到/mnt目录(或者其他分区)下,并拷贝一些文件到该目录下 6.(选做)为test用户设置磁盘配额(软限制和硬限制参数自行设定) 7.退出/mnt目录后卸载该分区 8.用du查看/usr目录的大小

python大作业实验报告

大学计算机基础 (理工)大作业 ――暨南大学南校区生活指南系统 G108 甘颖欣熊梦娜翁婉晖梁绮婷李嘉顺 2015-1-3 目录目录 (2)

“暨南大学南校区生活指南系统”选题说明书 (3) 1. .............................................................................................................................................................. 成员分组和任务分工 .. (3) 2. .............................................................................................................................................................. 选题说明3 2.1 选题任务描述 (3) 2.2 设计思路描述 (4) 2.3 程序运行效果........................................................ . (4) 2.4 涵盖的主要知识点 (4) 3. .............................................................................................................................................................. 进度安排4“暨南大学南校区生活指南系统”实现报告. (5) 1. 成员分组和任务分工 (5) 2. .............................................................................................................................................................. 设计实现详细说明 . (5) 2.1 选题任务详细描述 (5) 2.2 设计思路详细描述 (6) 2.3 涵盖的主要知识点 (12) 3. 总结 (12)

Linux实验报告_大三上

实验三普通文件和目录编程 1.编写程序mycp.c,实现从命令行读入文件的复制功能,用原始文件系统调用。 实验流程图: 判断输入main 函数参数个数 argc argc!=3 no Exit(0) fd1=Open(argv[1],O_RDONLY); fd2=open(argv[2],O_RDWR|O_CREA T); 1 read(fd1,buf,bufsize); write(fd2,buf,i); if(i!=bufsize) break;

实验程序代码: //mycp.c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bufsize 5 int main(int argc,char * argv[]) { int fd1,fd2; int i; char buf[bufsize]; if(argc!=3) { printf("argument error\n"); exit(1); } fd1=open(argv[1],O_RDONL Y); if(fd1==-1) { printf("file %s can not opened\n",argv[1]); exit(1); } fd2=open(argv[2],O_RDWR|O_CREAT); if(fd2==-1) { printf("Can not open file %s\n",argv[2]); exit(1); } while(1) { i=read(fd1,buf,bufsize); write(fd2,buf,i); if(i!=bufsize) break; }

Linux实验报告

Linux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Linux基本使用方法; 2. 掌握Linux基本设置方式; 3. 掌握Linux基本操作命令使用。 二、内容要求 1. 了解进程管理、文件管理与内存管理 2.掌握系统设置文件与命令 3. 熟练使用系统操作与维护命令 4. 熟练使用系统操作与维护命令 三、实验原理 Linux 系统常用命令格式: command [option] [argument1] [argument2] ... 其中option以“-”开始,多个option可用一个“-”连起来,如 “ls-l -a”与“ls-la”的效果是一样的。根据命令的不同,参数 分为可选的或必须的;所有的命令从标准输入接受输入,输出结果显示在 标准输出,而错误信息则显示在标准错误输出设备。可使用重定向功能对这 些设备进行重定向。如: ls –lh > a.txt 命令在正常执行结果后返回一个0值,如果命令出错可未完全完成,则返回 一个非零值(在shell中可用变量$?查看)。在shell script中可用此返 回值作为控制逻辑的一部分。 DSL命令操作: 帮助命令: man 获取相关命令的帮助信息 例如:man dir 可以获取关于dir的使用信息。 info 获取相关命令的详细使用方法 例如:info info 可以获取如何使用info的详细信息。 基本操作: echo 显示字符串 pwd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 ls 查看当前文件夹内容 ls -a 查看当前文件夹内容(包括隐藏项) ls -l 查看当前文件夹内容(详细) ls / 查看根目录内容 cd / 移动到根目录

pwd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 ls -al 查看根目录文件夹内容(详细情况并包括隐藏项) cd /home/dsl 回到“家”目录 pwd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 df -h 显示剩余磁盘空间,参数“-h”表示适合人读取(human readable) du -h 显示文件夹(及子文件夹)所占空间 mkdir fd0 在当前目录下创建目录fd0 touch a.txt 创建一个空文件a.txt ls / -lh > a.txt 利用重定向功能将根目录中的内容写入a.txt。 cat a.txt 显示a.txt内容 wc a.txt 显示a.txt的行数,字数与字节数 find / -name *conf 在根目录下(包括子目录)查找以conf结尾的文件 sudo mount /dev/fd0 fd0 将软盘镜像挂载到目录fd0上 cd fd0 进入软盘镜像所挂载的目录 ls -lh 查看软盘镜像中的文件 cd .. “..”表示进入上一层目录 gzip a.txt 使用gzip压缩a.txt ls -lh 查看当前文件夹 sudo cp a.txt.gz fd0/ 将a.txt复制到fd0目录下,即将其复制到软盘镜像中 sudo mv fd0/a.txt.gz ./ 将a.txt移动到当前目录下,“.”表示当前目录 sudo umount /dev/fd0 将软盘镜像卸载 ls fd0 显示fd0 目录内容 gzip -d a.txt.gz 解压缩a.txt.gz ls -lh 查看当前文件夹 权限管理: 假设当前处于/home/dsl 目录下,且有a.txt(文件)与fd0(目录),当前用户名为dsl。 sudo cat /etc/passwd 用户 sudo cat /etc/shadow 密码 sudo cat /etc/group 组 users 查看当前登录用户 sudo chmod -x fd0 更改文件夹权限 ls fd0 fd0不能被执行,则意味着无法打开! sudo chmod +x fd0 更改文件夹权限 ls fd0 fd0能被打开 sudo chown root fd0 更改目录fd0的所有者 ls -lh 注意看fd0目录的属性 sudo chown dsl:root fd0 更改目录fd0的所有者为dsl,所属组为root ls -lh 注意看fd0目录的属性 chmod a-r a.txt 现在a.txt不具有“读”权限,不能被读取

虚拟仪器大作业实验报告

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 虚拟仪器实验报告 大作业 实验名称:基于MIT-BIH 心率失常数据库的心电信号系统的设计专业:生物医学工程 姓名:学号: 同组人员:学号: 实验室: 实验时间:评定成绩:综合楼716 2013/11/28 审阅教师:

目录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基于MIT-BIH心率失常数据库的心电信号系统的设计 1.实验要求和说明 2.程序设计流程图 3.程序各版块介绍说明 4.前面板的设计 5.调试过程 6.结果及分析 三.实验收获及小结 四.参考文献

一.实验目的 现代医学表明,心电信号(ECG)含有临床诊断心血管疾病的大量信息,ECG 的检测与分析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是了解心脏的功能与状况、辅助诊断心血管疾病、评估各种治疗方法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本次大作业利用具有直观图形化编程和强大数字信号处理功能的虚拟仪器编程语言L abVIEW作为开发平台,设计一个基于虚拟仪器的简单心电信号分析系统,该系统具有心电信号的读取,处理分析,波形显示、心率显示及报警,波形存储和回放等功能。 二.实验内容 1.实验内容及要求 基于MIT-BIH心率失常数据库的心电信号系统的设计 1. 本次大作业所用原始信号是从MIT-BIH(Massachusettes Institute of and Beth Israel Hospital,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波士顿贝丝以色列医院)心率数据库(https://www.doczj.com/doc/206940272.html,/physiobank/database/mitdb/)中选取心电信号作为实验分析的数据。设计的系统要求对原始心电信号进行读取、绘制出其时域波形,利用原始心电数据中的时间数据控制显示时间,并具有保存回放功能,同时具有心率过快或过缓报警提示功能。 2.心电信号是微弱低频生理电信号,通常频率在0.05Hz~100Hz,幅值不超过 4mV,它通过安装在皮肤表面的电极来拾取。由于实际检测工况的非理想,在ECG 信号的采集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工频噪声及电极极化等各种随机噪声的影响。噪声的存在降低了诊断的准确性。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工频干扰和基线漂移噪声。因此,在ECG 信号检测过程中,如何抑制工频干扰和基线漂移等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要求选择并设计合适的滤波器,除去所给心电信号的工频干扰和基线漂移。 2.检测心率:检测信号心电的R波,计算平均心率和实时心率(R-R波时间间隔 的倒数),并显示实时心率和平均心率。 3.对任一路心电信号滤波前后的信号进行时域分析和频谱分析,分别显示出结 果。 提高部分: 由于原始信号数据并不是等间隔采样而得到的,而L abview中用数字滤波器1. 处 理的数据要求等间隔的,由此需要对原始数据做一次线性插值处理,使其成为均匀数字信号,以便后面的信号进行频域谱分析。提示:根据原文件心电

linux基础实验报告含代码

Linux基础实验

目录 实验一 (3) 实验二 (4) 实验三 (6) 实验四 (9) 实验五 (11) 实验六 (14) 实验七 (16)

实验一螺旋矩阵 一、实验目的 1.熟悉linux下c程序编写。 2.掌握Makefile编写方法。 二、实验环境和工具 Red Hat Linux 三、实验流程 1.编写螺旋矩阵程序 2.编写Makefile文件 四、实验结果 五、实验心得 通过这次实验,我熟悉了linux下c语言程序的编写,掌握了vi的一些常用操作,学会了使用gcc命令和makefile文件两种方法编译程序。同时也使我熟悉了linux里常用命令的使 用,还有,学会了挂载U盘的方法,可以很方便的往linux里传送文件。 六、关键代码 Makefile 文件 CC=gcc EXEC=juzhen OBJS=juzhen.o all:$(EXEC) $(EXEC):$(OBJS) $(CC) -o $@ $(OBJS) clean: -rm -f $(EXEC) $(OBJS)

实验二添加、删除用户 一、实验目的 1.设计一个shell程序,分组批量添加用户。 2.再设计一个批量删除用户的shell程序。 二、实验环境和工具 Red Hat Linux 三、实验流程 1.编写shell程序 2.修改文件权限 chmod +x addusers 3.运行脚本 四、实验结果 添加用户: 删除用户:

五、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shell脚本编程的方法和其语法规则。掌握了使用shell脚本程序添加、删除用户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shell脚本直接用vi编写,要特别注意空格。 六、关键代码 添加用户: 删除用户:

大作业任务实验报告

武汉轻工大学2013-2014学年第 2学期《大型数据库应用》 期末考核报告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信管(2)班 学号:110502221 姓名:金楚然

2013-2014年度第二学期 《大型数据库应用》期末考核任务 1.任务内容 1.1以自己的学号为用户名建立用户; 1.2 完成以下数据库文件的创建工作: (1)创建一个永久性的表空间TEST,表空间采用自动分区管理方式,其对应的数据文件名称为USERTEST.DBF,大小为50M,并将该表空间设置为数据库默认的表空间。CREATE TABLESPACE TEST DATAFILE 'F:\app\wanglu\oradata\orcl\USERTEST.DBF' SIZE 50M EXTENT MANAGEMENT LOCAL AUTOALLOCATE; ALTER DATABASE DEFAULT TABLESPACE TEST; (2)为数据库添加一个重做日志文件组,组内包含三个成员文件,成员文件的大小为3M。ALTER DATABASE ADD LOGFILE GROUP 5 ('F:\app\wanglu\oradata\orcl\redo05a.log', 'F:\app\wanglu\oradata\orcl\redo05b.log', 'F:\app\wanglu\oradata\orcl\redo05c.log'

)SIZE 5M; 1.3使用SQL语言创建下列关系表: ( CONNECT S110502221/S110502221; CREATE TABLE CHOICE ( S_NO V ARCHAR(10) NOT NULL , COURSE_NO V ARCHAR(10) NOT NULL, SCORE NUMBER(2) , PRIMARY KEY(S_NO,COURSE_NO) ); (2)CLASS表(班级表) CREATE TABLE CLASS ( CLASS_NO V ARCHAR(10) PRIMARY KEY ,

Linux实验报告

Linux程序设计 实验报告 姓名:杨帆 班级:计1242 学号: 121842284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指导老师:赵帼英

实验一 Linux系统安装与启动(选做实验)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践及查阅资料完成如下实验) 1.掌握虚拟机的配置过程。 2.掌握Linux系统的安装过程和简单配置方法。 3.掌握与Linux相关的多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 4.掌握Linux系统的启动、关闭步骤。 5.了解Linux文件系统和目录结构。 二、实验内容 1.安装虚拟机软件(如VMware、Virtualbox)。 2.在虚拟机软件中安装Linux操作系统(如Fedora、Ubuntu、redhat等)。 3.配置Linux系统运行环境。 4.正确地启动、关闭系统。 三、实验步骤 1 .安装虚拟机软件(VMware Workstation 7.0) 。 2.在虚拟机软件中新建Linux虚拟机 2.1设置内存大小(建议大于256MB) 2.2设置虚拟硬盘大小(建议大于8GB) 2.3设置虚拟光驱(虚拟方式,镜像文件) 2.4设置网络连接模式(建议采用桥接方式) 2.5设置共享目录(建议英文目录名) 1.在Linux虚拟机中安装Linux操作系统(fedora10 )。 3.1选择安装界面 3.2检测安装截介质(建议跳过) 3.3安装过程中的语言、键盘选择 3.4磁盘分区(采用自动分区,总大小与2.2相匹配) 3.5引导程序选择(采用GRUB) 3.6注意事项(禁用SELinux) 2.通过相关命令实现对操作系统的登录、退出与关机 3.使用文件浏览器査看Linux操作系统目录结构

大作业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学生姓名:杨华生 学号:8000110033 专业班级:软工101班 2011年 12月 16 日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成绩: 一、实验项目名称:期末大作业—综合实验 二、实验目的: 1. 掌握类与对象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类的继承与派生的基本概念。 3. 掌握多层派生时的构造函数的编写。 4. 掌握有子对象的派生类的构造函数的编写。 5. 掌握类的友元函数的编写。 三、实验基本原理:编程实现类与对象、类的继承与派生的各种操作。 四、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IBM-PC机一台。 五、实验步骤:1.编写程序;2.调试程序;3.运行程序。 六、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 1. 程序如下: // 在程序中,每个函数必须有功能注释,关键的语句有适当的注释。程序结构清晰,不同层次的语句采用缩进形式。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Person { public: Person(string nam,char s) //构造函数 { name=nam; sex=s; }

void display() //定义成员函数 { cout<<"name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