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莞市2015年高一生物学竞赛获奖通报

东莞市2015年高一生物学竞赛获奖通报

东莞市2015年高一生物学竞赛获奖通报
东莞市2015年高一生物学竞赛获奖通报

东莞市2015年高一生物学竞赛获奖通报

各完全中学、高级中学:

我市高一生物学竞赛于2015年6月13日在石龙中学举行。全市有858名学生参加了竞赛。共有493名同学获奖,其中一等奖30人,二等奖74人,三等奖183人,表扬奖206人。市教研室和市中学生物教研会为获奖的学生和指导老师颁发获奖证书,建议各校对获奖的学生和指导老师进行表彰。

此外,我们把上述获奖的493名同学选拔出来,组织参加2016年4月举行的广东省高中生物学联赛,请各校尽早作好辅导工作,为2016年参加广东省高中生物学联赛奠定更好的基础。

领取证书待通知。

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生物科

东莞市中学生物教研会

2015年6月16日

附件:获奖名单

2015-6-16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 .(分)一质量为M的平顶小车,以速度0v沿水平的光滑轨道作匀速直线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无初速地放置在车顶前缘。已知物块和车顶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μ。 若要求物块不会从车顶后缘掉下,则该车顶最少要多长? 若车顶长度符合问中的要求,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共做了多少功? .(分)在用铀作燃料的核反应堆中,铀核吸收一个动能约为eV的热中子(慢中子)后,可发生裂变反应,放出能量和~个快中子,而快中子不利于铀的裂变.为了能使裂变反应继续下去,需要将反应中放出的快中子减速。有一种减速的方法是使用石墨(碳)作减速剂.设中 子与碳原子的碰撞是对心弹性碰撞,问一个动能为 01.75MeV E=的快中子需要与静止的碳原子碰撞多少次,才能减速成为eV的热中子?

参考解答 . 物块放到小车上以后,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当以地面为参考系时,物块将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而小车将做减速运动,若物块到达小车顶后缘时的速度恰好等于小车此时的速度,则物块就刚好不脱落。令v 表示此时的速度,在这个过程中,若以物块和小车为系统,因为水平方向未受外力,所以此方向上动量守恒,即 0()Mv m M v =+ () 从能量来看,在上述过程中,物块动能的增量等于摩擦力对物块所做的功,即 2112 mv mg s μ= () 其中1s 为物块移动的距离。小车动能的增量等于摩擦力对小车所做的功,即 22021122 Mv mv mgs μ-=- ()其中2s 为小车移动的距离。用l 表示车顶的最小长度,则 21l s s =- ()由以上四式,可解得 202() Mv l g m M μ=+ () 即车顶的长度至少应为202()Mv l g m M μ=+。.由功能关系可知,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系统动量的增量,即 2201 1()22W m M v Mv =+- ()由()、()式可得

2019-2020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册期末数学试卷(A)(有答案)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A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已知全集U={1,2,3,4,5,6,7},集合A={1,3,5,6,7},B={1,2,3,4,6,7},则A∩?U B=() A.{3,6} B.{5}C.{2,4}D.{2,5} 2.(5分)若直线经过两点A(m,2),B(﹣m,2m﹣1)且倾斜角为45°,则m的值为()A.B.1 C.2 D. 3.(5分)函数f()=3+ln﹣2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A.(0,1)B.(1,2) C.(2,3) D.(3,4) 4.(5分)一梯形的直观图是如图是欧式的等腰梯形,且直观图OA′B′C′的面积为2,则原梯 形的面积为() A.2 B.2 C.4 D.4 5.(5分)已知a=,b=20.4,c=0.40.2,则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A.b>c>a B.b>a>c C.a>b>c D.c>b>a 6.(5分)过点P(3,2)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是() A.﹣y﹣1=0 B.+y﹣5=0或2﹣3y=0 C.+y﹣5=0 D.﹣y﹣1=0或2﹣3y=0 7.(5分)已知函数f()=,若对于任意的两个不相等实数1,2都有 >0,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1,6)B.(1,+∞)C.(3,6) D.[3,6) 8.(5分)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M,N分别为A1D1和AA1的中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C1M∥AC; ②BD1⊥AC; ③BC1与AC的所成角为60°; ④B1A1、C1M、BN三条直线交于一点.

2016年大学物理竞赛辅导安排 .doc

2016年大学物理竞赛辅导安排 该辅导以选修课《大学物理竞赛习题课》的形式进行,共16学时,只允许参加第三十三届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2016年12月11日在清华/北大举行)的同学选修,课程主要对大学物理的所有知识点进行串讲,同时讲解近几年的大学物理竞赛题。 课程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大学物理竞赛习题课》的考试内容为课堂讲授内容,题型为选择题和填空题,只有参加考试(12月2日)的学生才有该课程的成绩。 大学物理课程组 2016年10月24日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2016年单独招生考试语文考试大纲 一、命题指导思想 根据高职院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语文科目考试注重考查考生对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考生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所必需的语文能力,以便更好地与职业教育对接。 二、考核目标与要求 本科目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三、考试内容、要求及分值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必考内容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A

广东省东莞市2011-2012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测试题有答案

广东省东莞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数学测试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各有四个选择支,仅有一个选择支正确.) 1.已知全集{1234567}U =,,,,,,,{245}A =,,,则A =C U ( ) A . Φ B . {246},, C . {1367},,, D .{1357},,,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经过不同的三点有仅有一个平面 B .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一定是异面直线 C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D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3.已知Rt 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51)A -,,(11)B ,,(2)C m ,,若90C ∠=,则实数m 的值为( ) A .2或2- B .2 C .2- D .3 4.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表面积与侧面积的比是( ) A . 124ππ+ B .122ππ+ C .12ππ+ D .142π π + 5.三个数0.3log 6a =,6 0.3b =,0.3 6 c =,则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a << B .a c b << C .b a c << D .a b c << 6.函数2 ()ln f x x x =- 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 A .1(1)e , B .(12), C . (23), D .()e +∞, 7.已知直线1:0l ax y a -+=,2:(23)0l a x ay a -+-=互相平行,则a 的值是( ) A .1 B .3- C .1或3- D .0 8.利用斜二测画法画平面内一个三角形的直观图得到的图形还是一个三角形,那么直观图三角形的面积与原来三角形面积的比是( ) A . 4 B .4 C .2 D 2 9.已知点(10)A ,,(10)B -,,过点(01)C -,的直线l 与线段AB 相交,则直线l 的倾斜角范围是( ) A .[45135], B .[4590)(90135],, C .[045][135180],, D .[0135], 10.已知函数210()210x x x f x x x ?++≥=?+

高一上物理竞赛辅导

高一上物理竞赛辅导第1讲-----运动学专题 1.隧道长550 米,一列火车车厢长50 米,正以36 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车厢中某 乘客行走的速度为1 米/秒,当列车过隧道时,乘客经过隧道的时间至少为( ) A.5 秒 B.50 秒 C.55 秒 D.60 秒 2.甲乙两人同时从A 点出发沿直线向B 点走去.乙先到达B 点,然后返回,在C 点遇 到甲后再次返回到B 点后,又一次返回并在D 点第二次遇到甲.设整个过程甲速度始终为v,乙速度大小也恒定保持8v.则AC:CD为:( ) A.8:7 B.8:6 C.9:8 D.9:7 3.一辆卡车以 40 千米/时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当它出发时恰好一辆公共汽车从 乙站开往甲站,以后每隔15 分钟就有一辆公共汽车从乙站开往甲站,卡车在途中遇到6 辆公共汽车,则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可能为( ) A.45 千米 B.55 千米 C.65 千米 D.75 千米 4.(选讲)一质点沿直线向Ox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变化的关 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在t=2s到t=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 *5.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三点,AB=BC。物体在AB段加速度为 a1,在BC段加速度为a2,且物体在B点的速度为 2C A B v v v + =,则( )(本 讲重点图像法) A.a1> a2 B.a1= a2 C.a1< a2 D.不能确定 **6.一辆火车从A站出发到B站停止,共行驶20min,其中加速运动时间为3min,减速运动时间为2min,其余15min为匀速运动.若火车的加速和减速都是匀变速,AB两站路程为42km,求火车匀速行驶那段路程时的平均速率.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 阶梯教程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提要 编者按:按照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的建议,由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章程》中关于命题原则的规定,结合我国目前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作为今后物理竞赛预赛和决赛命题的依据,它包括理论基础、实验基础、其他方面等部分。其中理论基础的绝大部分内容和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的附录,即 1983年教育部发布的《高中物理教学纲要(草案)》的内容相同。主要差别有两点:一是少数地方做了几点增补,二是去掉了教学纲要中的说明部分。此外,在编排的次序上做了一些变动,内容表述上做了一些简化。1991年2月20日经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讨论通过并开始试行。1991年9月11日在南宁由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第10次全体会议正式通过,开始实施。 一、理论基础 力学 1.运动学 参照系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速度、加速度相对速度 矢量和标量矢量的合成和分解 匀速及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图象运动的合成抛体运动 园周运动 刚体的平动和绕定轴的转动 2.牛顿运动定律力学中常见的几种力 牛顿第一、二、三运动定律惯性参照系的概念 摩擦力 弹性力胡克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均匀球壳对壳内和壳外质点的引力公式 不要求导出)开普勒定律行星和人造卫星运动 3.物体的平衡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力矩刚体的平衡条件重心 物体平衡的种类 4.动量 冲量动量动量定量 动量守恒定律 反冲运动及火箭 5。机械能 功和功率 动能和动能定理 重力势能引力势能质点及均匀球壳壳内和壳外的引力势能公式(不要求导出)弹簧的弹性势能

2018-2019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各有四个选择支,仅有一个选择支正确,请把正确选择支号在答题卡中的相应位置涂黑 1.已知集合A={0,1,2},B={x∈R|x≤1},则A∩B=() A.{0,1}B.{1}C.{x|﹣1<x<1}D.{x|﹣1<x≤1} 2.直线l:x﹣y﹣2=0的斜率为() A.1B.C.﹣1D.﹣ 3.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的是()A.y=B.y=﹣x2+1C.y=D.y=|x|﹣1 4.在一个仓库里堆积着正方体的货箱若干,要搬运这些箱子很困难,可是仓库管理员要清点一下箱子的数量,于是就想出一个办法:将这堆货物的三视图画了出来,你能根据三视图,帮他清点一下箱子的数量吗?这些正方体货箱的个数为() A.6B.7C.8D.9 5.设a=1og20.8,b=0.82,c=20.8,则a,b,c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a<b<c B.c<b<a C.c<a<b D.b<a<c 6.当0<a<1时,下列选项中,函数y=log a x和y=(1﹣a)x的大致图象正确的是()A.B. C.D.

7.将一个直角边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绕其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所形成几何体的体积为() A.B.2C.4πD.8π 8.已知函数f(x)=x2﹣ax+2(a∈R)在区间[1,+∞)上单调递增,则a的取值范围为()A.(2,+∞)B.[2,+∞)C.(﹣∞,2)D.(﹣∞,2] 9.过点(2,1)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为() A.x﹣2y=0或x﹣y﹣1=0B.x﹣2y=0或x+y﹣3=0 C.x+y﹣3=0或x﹣y﹣1=0D.x﹣2y=0 10.已知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m∥α,n∥α,则m∥n B.若α⊥γ,β⊥γ,则α∥β C.若m∥α,m⊥β,则α⊥βD.若m∥α,α⊥β,则m⊥β 11.已知函数y=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若实数m 满足f(log3m)≥f(1),则m的取值范围为() A.(0,]B.[3,+∞) C.(0,]∪[3,+∞)D.[,3] 12.已知函数f(x)=,若函数g(x)=f2(x)+3f(x)+m(m∈R)有三个零点,则m的取值范围为() A.m<B.m≤﹣28C.﹣28D.m>2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13.log216﹣log24=. 14.已知直线l1:2x﹣y+1=0与l2:4x+my﹣3=0(m∈R)相互平行,则两直线l1与l2之间的距离为. 15.已知函数g(x)=ax3+bx+3(a,b为常数),若g(2)=1,则g(﹣2)=.16.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的六个顶点都在球O上,底面ABC是直角三角形,且AB =BC=,侧棱AA1=4,则球O的体积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7题10分,18、19、20、21、22题12分,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必须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指定的区

2020-2021学年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第 1 页 共 12 页 2020-2021学年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各有四个选择项,仅有一个选择项正确.) 1.已知全集{1234567}U =,,,,,,,{245}A =, ,,则A =C U ( ) A . Φ B . {246},, C . {1367},,, D .{1357},,, 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经过不同的三点有仅有一个平面 B .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一定是异面直线 C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D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3.已知Rt 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51)A -,,(11)B ,,(2)C m ,,若90C ∠=,则实数m 的值为( ) A .2或2- B .2 C .2- D .3 4.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表面积与侧面积的比是( ) A .124ππ+ B .122ππ+ C .12ππ+ D .142ππ + 5.三个数0.3log 6a =,60.3b =,0.36c =,则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a << B .a c b << C .b a c << D .a b c << 6.函数2()ln f x x x =-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 A .1(1)e , B .(12), C . (23), D .()e +∞, 7.已知直线1:0l ax y a -+=,2:(23)0l a x ay a -+-=互相平行,则a 的值是( ) A .1 B .3- C .1或3- D .0 8.已知函数,f (a )=6,则a 的值为( ) A .5 B . C .5或 D .2或6 9.已知点(10)A , ,(10)B -,,过点(01)C -,的直线l 与线段AB 相交,则直线l 的倾斜角范围是( ) A . [45135], B .[4590)(90135],,C .[045][135180],,D .[0135],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讲义:原子物理

原 子 物 理 自1897年发现电子并确认电子是原子的组成粒子以后,物理学的中心问题就是探索原子内部的奥秘,经过众多科学家的努力,逐步弄清了原子结构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建立了描述分子、原子等微观系统运动规律的理论体系——量子力学。本章简单介绍一些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知识。 §1.1 原子 1.1.1、原子的核式结构 1897年,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分析研究发现了电子,由此认识到原子也应该具有内部结构,而不是不可分的。1909年,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以α粒子轰击重金属箔,即α粒子的散射实验,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发生偏转,并且有极少数偏转角超过了90°,有的甚至被弹回,偏转几乎达到180°。 1911年,卢瑟福为解释上述实验结果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这个学说的内容是: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软核旋转,根据α粒子散射的实验数据可估计出原子核的大小应在10-14nm 以下。 1、1. 2、氢原子的玻尔理论 1、核式结论模型的局限性 通过实验建立起来的卢瑟福原子模型无疑是正确的,但它与经典论发生了严重的分歧。电子与核运动会产生与轨道旋转频率相同的电磁辐射,运动不停,辐射不止,原子能量单调减少,轨道半径缩短,旋转频率加快。由此可得两点结论: ①电子最终将落入核内,这表明原子是一个不稳定的系统; ②电子落入核内辐射频率连续变化的电磁波。原子是一个不稳定的系统显然与事实不符,实验所得原子光谱又为波长不连续分布的离散光谱。如此尖锐的矛盾,揭示着原子的运动不服从经典理论所表述的规律。 为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离经叛道的离散性,玻尔于1913年以氢原子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他的原子理论,虽然这是一个过渡性的理论,但为建立近代量子理论迈出了意义重大的一步。 2、玻尔理论的内容: 一、原子只能处于一条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定态。 二、原子从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 2)跃迁到另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 1)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种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 γh =E 2-E 1 三、氢原子中电子轨道量子优化条件:氢原子中,电子运动轨道的圆半径r 和运动初速率v 需满足下述关系: π2h n rmv =,n=1、2…… 其中m 为电子质量,h 为普朗克常量,这一条件表明,电子绕核的轨道半径是不连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2题;共66分) 1. (4分) (2013高一上·三原期中) 新华社北京2013年3月3日电,中国探月工程二期“落”月的最关键一步﹣﹣嫦娥三号发射任务定于2013年下半年进行,中国将实现对地外天体的首次软着陆探测.据此读图回答下题. (1) “嫦娥三号”进入绕月轨道后将与某天体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它绕转的中心天体属于哪一类天体() A . 地月系 B . 行星 C . 卫星 D . 恒星 (2) 图中地球、月球、嫦娥三号构成了新的天体系统,则该图所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 . 一级 B . 二级 C . 三级

D . 四级 2. (4分) (2015高一上·福建期中) 如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 由图可知,关于三大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三大行星都属于类地行星 B . ②星公转轨道半径最长 C . ①星表面温度最高 D . ①星比②星离地球更远 (2) 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 . 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B . 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 . 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 . 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3. (4分) (2013高一上·合肥月考) 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题.

(1) 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数码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 当黄赤交角变为23°36′时,地球上五带的范围变化为() A . 热带范围变小 B . 温带范围变大 C . 寒带范围变大 D . 与现在相同 4. (2分) (2015高一上·许昌期中)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目前人们对其利用越来越广泛。下列地区,最适合用太阳灶做饭的是() A . 低纬度太阳高度角大的海南岛 B . 降水少晴天多的吐鲁番

广东省东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参考答案

旗开得胜 1 广东省东莞市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正确选项在答题卡中的相应位置涂黑. 1.已知全集{1,2,3,4,5}U =,集合{1,3}A =,{3,5}B =,则()U C A B =( ) A. {1,2,4,5} B. {1,3,5} C. {2,4} D. {}1,5 【答案】C 【解析】由{1,3}A =,{3,5}B =, 所以{}1,3,5A B =,又{1,2,3,4,5}U =, 所以{}()2,4U C A B =, 故选:C 2. 直线310l y -+=的倾斜角为( ) A. 30 B. 45 C. 60 D. 90 【答案】A 【解析】3310x y -+ =,1 3y x ∴=+,k ∴ =, 由tan k α==,30α∴=, 故选:A 3.下列函数中,与函数()1f x x =+(x ∈R )的值域不相同的是( ) A. ()y x x =∈R B. 3()y x x =∈R C. ln (0)y x x => D. e ()x y x =∈R 【答案】D

旗开得胜 1 【解析】函数()1f x x =+(x ∈R )的值域为R . 对于A ,()y x x =∈R 值域为R ; 对于B , 3()y x x =∈R 值域为R ; 对于C ,ln (0)y x x =>值域为R ; 对于D ,()x y e x =∈R 值域为()0,∞+; 故选:D 4.已知lg 0.3a =,0.22b =,0.60.8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c b << B. c b a << C. b a c << D. a b c << 【答案】A 【解析】由lg 0.3lg10a =<=,0.20221b =>=,0.600.8.8100c <==<, a c b ∴<<,故选:A 5.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π4-3 B. π 8-3 C. 2 π8-3 D. 4π 3 【答案】C 【解析】由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 几何体是以2为边长为正方体挖去一个底边半径为1r =,高为2h =的圆锥, 所以321 2π 2π833V r h =-?=-. 故选: C.

物理竞赛高中三年安排

首先,物理竞赛成绩不取决于物理成绩,而是数学 高一 上学期 高中教材及配套练习册,两个月 更高更妙的物理,一个月(此书较简单实用) 任一本物理竞赛习题集、同时可以顺便准备一下期末考试 寒假去找物理实验培训或者讲座、顺便学微积分 下学期应该会有预赛,要去参加 大学教材及配套练习册一个月 程稼夫的力学、电磁学(一共4本,此两本必做) 一套竞赛习题集 200道、准备期末 暑假可以选择实验培训,或者去听讲座 高二假期参照高一 上学期 报名参加物理竞赛,考前可以有针对性的复习 考试后总结经验,查缺补漏,哪差补哪 准备期末 下学期 做练习册、做砖头吧 高三参加竞赛、考上了就准备决赛,省一准备保送自主,再惨就回去高考吧 高一新生如何准备高中物理竞赛 1.你先把高考物理课程的龙门专题做完。高一生首先要把基础课程学完,当时我们都是一年结束高中三年的物理课的,这里面龙门专题就要跟上你自学(或者是学校竞赛辅导讲的基础课)的进度。 一般到了你高二的时候,你就可以开始学习和做竞赛书了。如果你的龙门专题完成的比较快,那么早一点学习竞赛理论知识也是可以的。微积分用不上,但是小量分析必须会做!(其实就是微积分的推导过程)为什么说不要依赖于微积分呢?因为在IPHO以前的物理竞赛题解题思路与大学物理题是不一样的,如果你依靠微积分,那么高中物理竞赛书的思路你永远都学不会!所以,去学小量分析吧~当你弄明白了竞赛题的思路,可以适当的学一下微积分。

2.竞赛书首先是金牌之路,你要看的是讲解和例题,这些理论知识与高中课本非常不一样。如果你能看懂其中的80%,那就可以做后面的练习题了。当书后习题的80%你都会做的情况下,你可以同时进行下一本书。 3.然后是白皮(我忘记叫什么了,我们当年比较追捧旧版白皮,旧版好像是粉边白色的),这本书非常推荐,它的解题思路与金牌之路有很大不同,个人认为要比金牌灵活但是在理论上讲得更广一些(刚才百度了下好像是范晓辉写的?反正一般你去卖竞赛书的书店应该都知道)。 4.还有一本绿皮,我当年后做的,印象比较深刻。 5.程嫁夫的力学和电磁学,这好像是我最后阶段看的书(因为后来才弄到),印象很深,是非常好的书,讲的很清楚,但是对于初学阶段好像没什么大用。 6.难题集萃,恩,基本上你不进省队就不要看了,是一本又厚又难的书……如果你前面的书都看懂都做完了,闲暇时间可以做做难题集萃消遣下~但如果你的水平可以进入省队,那么在高三的时候就可以用很大块的时间来做难题集萃。想要进省队并且在全国决赛中取得好成绩,难题集萃是必须的——当然要不要努力进省队可以等到你高三再决定。 给你说下能进省队的一个衡量标准:你在高二时就要去报名参加物理竞赛,如果能进入复赛【决一等奖的,有实验考试】,就意味着你有机会进入省队。如果你在高二时你的分数就能获得一等奖【但正常情况下还是要给你算作二等将的,因为涉及到高三学生的保送前途】,那么你一定要向着省队努力。 还有很多书很多卷子我都不记得了,总之,理论部分做题是基础。我们当时金牌之路和白皮是必做书目,绿皮好像也是。历年竞赛题要最后做,掐时间,打分。属于模拟考试了~ 之后,你要是进入了全国复赛(只有进了复赛才有可能获得一等奖),你还需要准备实验部分……………………实验部分是由你所在地的大学出题和提供考试场所,一般来讲应该都会有培训的,要学会写实验报告,其他的没什么了。 进了参加决赛要看什么,这个我就爱莫能助了,反正真到了那个程度你自然会知道的。 -----------------------------我是竞赛过程的分割线----------------------------- 至于竞赛过程,可能不同省份不一样,但大体上是: 1.首先省内出题,选择参加预赛的学生; 2.然后全国预赛(全国竞赛委员会出题)选择三等奖的,更高成绩推荐参加复赛(看你们省每年怎么选了); 3.全国复赛笔试部分为竞赛委员会出题,实验部分为省内出题,笔试之后一定人数参加实验考试(看你们省每年定的人数),然后参加实验,两个成绩加起来排名,在参加实验考试的人当中取一等奖。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填空题 (共14题;共14分) 1. (1分) (2019高一上·杭州期中) 设集合,,则 ________. 2. (1分) (2016高一下·丰台期末) 若向量 =(1,2)与向量 =(λ,﹣1)共线,则实数λ=________. 3. (1分)(2017·广州模拟) 若等边△ABC的边长为3,平面内一点M满足,则 的值为________. 4. (1分) (2018高一下·枣庄期末) 若,则 ________. 5. (1分)(2018·佛山模拟) 若使得成立的最小整数,则使得成立的最小整数 ________. 6. (1分)把函数y=sin(2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后,所得函数图象的一条对称轴为________. 7. (1分)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当x≥0,f(x)=ex﹣ax,若函数在R上有且仅有4个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8. (1分)已知向量=(2,1),=(2,﹣3),且(k﹣)∥(+3),则实数k等于________ 9. (1分)已知sin2α=,则cos2(α+)=________ 10. (1分) (2017高三上·盐城期中) 设函数f(x)=Asin(ωx+φ)(其中A,ω,φ为常数且A>0,ω>0,)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若(),则的值为________.

11. (1分)已知函数f(x)= , g(x)=asin(x+π)﹣2a+2(a>0),给出下列结论: ①函数f(x)的值域为[0,]; ②函数g(x)在[0,1]上是增函数; ③对任意a>0,方程f(x)=g(x)在区间[0,1]内恒有解; ④若存在x1 ,x2∈[0,1],使得f(x1)=g(x2)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为________ . 12. (1分) (2019高一下·郑州期末) 如图在中,已知,,分别是边上的点,且,,其中,且,若线段的中点分别为 ,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 13. (1分)(2017·南京模拟) 函数f(x)= 其中t>0,若函数g(x)=f[f(x)﹣1]有6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4. (1分)(2018·江苏) 已知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则的值是________. 二、解答题 (共6题;共60分) 15. (10分)已知函数f(x)=Asin(ωx+φ)﹣1(A>0,|φ|<)的图象两相邻对称中心的距离为,且f(x)≤ =1(x∈R). (1)求函数f(x)的解析式;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工作计划

高中物理竞赛培训工作计划 为了使奥赛培训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并力争在2009年全国二十六届物理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现就2007年到2009年的物理竞赛的培训工作,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选拔培训队员: 组队工作在高一新生入学后不久就着手进行,先动员学生报名,再举行测试初选。物理初选测试试题命制思想:①为适应物理竞赛培训,题量设置与竞赛一样,为七或八个大题,总分160分;②重点考查学生对已学物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③试题中还包含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考查(题中详细给出学生还未学习的高中物理规律,让学生依据提供信息解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的能力的考查等等。经过初选,保留50个左右的学生参加培训。奥赛培训,实行五定(定时间、定场地、定学生、定内容、定辅导老师)。以后通过培训逐步精减队员,到进入奥赛教程培训时,保留10个左右的队员。 二、选好合适的教材与教辅资料 选择能涵盖所有竞赛知识点,难度适当,有内容分析,有解题讲评,有一定量的难度合适的训练题的竞赛书1到2本。另外,结合自己授课安排,推荐学生几本参考书,让学生在有余力的前提下去自学、去查阅。 拟定奥赛培训资料:第一轮使用范小辉编撰的《新编物理奥赛教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这本教材知识点归纳详细、题型全面、

难度适中、有详细的习题解答;第二轮使用浙江大学出版的《更高更妙的物理》(沈晨编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的《高中物理奥赛经典解题金钥匙》两本教材,以巩固拓宽知识、掌握解题方法技巧、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实验教材选用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的《高中物理奥赛经典实验教材》(青一平著)。 三、进度安排: 1、高中教材知识学习:从组队开始培训,选择一本高三复习资料书作教材,通过传授与自学相结合,重点培训高中物理主干知识,引入奥赛中创新的思路和解题方法。这一轮从2007年9月底到第二年3月份; 2、第一轮奥赛教程培训:系统地按章节完成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所涉及到的竞赛内容;教练对教程中的知识点、例题及较难的习题进行认真讲解,掌握竞赛知识,进行题型归类。每完成一个章节,选题对前面章节进行检测,巩固效果。本轮计划用时10个月,到高二第二学期初。 3、第二轮奥赛教程培训:以学生自学为主,进行思维方法的分类与培训。教练的任务是帮助学生解决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同时选题对学生进行测试。计划用时4个月。 4、第三轮赛前强化训练:完成竞赛涉及内容的常规训练;基本做完历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复赛卷;收集典型的、新颖的试题,组编模拟训练试题,强化训练。一直到2009年9月初的预赛,决赛前减少训练量,查漏补缺,调整状态。

2020-2021学年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若集合A ={x ∈N||x ?1|≤1},B ={x|y =√1?x 2},则A ∩B 的真子集的个数为( ) A .3 B .4 C .7 D .8 2.已知幂函数f (x )=(a 2﹣2a ﹣2)?x a 在区间(0,+∞)上是单调递增函数,则a 的值为( ) A .3 B .﹣1 C .﹣3 D .1 3.命题p :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命题q :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p 是q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若a <b <0,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 A .|a |>|b | B .a 2>b 2 C .1a >1 b D . 1 a?b >1 a 5.已知cos(π?α)=3 5 ,则sin(3π 2 ?α)的值为( ) A .±4 5 B .?4 5 C .?3 5 D .3 5 6.已知命题p :?x ∈R ,2x ﹣x 2≥1,则¬p 为( ) A .?x ?R ,2x ﹣x 2<1 B .?x 0?R ,2x 0?x 02<1 C .?x ∈R ,2x ﹣x 2<1 D .?x 0∈R ,2x 0?x 02<1 7.已知函数f(x)={|log 2x|,x >0, ?x 2?2x ,x ≤0.关于x 的方程f (x )=m ,m ∈R .有四个不同的实数 解x 1,x 2,x 3,x 4,则x 1+x 2+x 3+x 4的取值范围为( ) A .(0,+∞) B .(0,12 ) C .(1,32 ) D .(1,+∞) 8.点P (?π 6 ,3)是函数f (x )=sin (ωx +φ)+m (ω>0,|φ|<π2 )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且点P 到该图象的对称轴的距离的最小值为π 4,则 A .f (x )的最小正周期是2π B .m 的值为2 C .f (x )的初相为π 6 D .f (x )在[?5π 12,0]上单调递增

高中物理竞赛辅导--运动定律

运动定律 §3.1牛顿定律 3.1.1、牛顿第一定律 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其他物体所作用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容。牛顿第一定律是质点动力学的出发点。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惯性定律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可用质量来量度。 无论是静止还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其速度都是不变的。速度不变的运动也就是没有加速度的运动,所以物体如果不受到其他物体的作用,就作没有加速度的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只在一类特殊的参照系中成立,此参照系称为惯性参照系。简称惯性系。相对某一惯性系作匀速运动的参照系必定也是惯性系,牛顿第一定律不成立的参照系称为非惯性参照系,简称非惯性系,非惯性系相对惯性系必作变速运动,地球是较好的惯性系,太阳是精度更高的惯性系。 3.1.2.牛顿第二定律 (1)定律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数学表达式:ma F m F a ==∑∑或 (3)理解要点 ①牛顿第二定律不仅揭示了物体的加速度跟它所受的合外力之间的数量关系,而且揭示了加速度方向总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的矢量关系。在应用该定律处理物体在二维平面或三维空间中运动的问题,往往需要选择适当的坐标系,把它写成分量形式 x x ma F = ∑=ma F y y ma F = z z ma F = ②牛顿第二定律反映了力的瞬时作用规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是时刻对应的,即物体所受合外力不论在大小还是方向上一旦发生变化,其加速度也一定同时发生相应的变化。 ③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每个力各自独立地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就如同其他力不存在—样;物体受几个力共同作用时,产生的加速度等于每个力单独作用时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如图3-1-1示。这个结论称为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④牛顿第二定律阐述了物体的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公式∑=a F m /反映了对同—物体,其所受合外跟它的加速度之比值是个常数,而对不同物体其比值不同,这个比值的大小就是物 体的质量,它是物体惯性大小量度,当合外力不变时,物体加速度跟其质量成反比,即质量 图3-1-1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

2019-2020学年东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在答题卡中的相应位置涂黑. 1.(5分)已知全集U={1,2,3,4,5},集合A={1,3},B={3,5},则?U(A∪B)=() A.{1,2,4,5}B.{1,3,5}C.{2,4}D.{1,5} 【解答】解:因为全集U={1,2,3,4,5},A={1,3},B={3,5}, 所以:A∪B={1,3,5}; ∴?U(A∪B)={2,4}. 故选:C. 2.(5分)直线l:√3x﹣3y+1=0的倾斜角为() A.30°B.45°C.60°D.90° 【解答】解:根据题意,直线l:√3x﹣3y+1=0即y=√3 3x+ 1 3, 其斜率k=√3 3,则tanθ=k= √3 3, 则其倾斜角为30°, 故选:A. 3.(5分)下列函数中,与函数f(x)=x+1(x∈R)的值域不相同的是()A.y=x(x∈R)B.y=x3(x∈R)C.y=lnx(x>0)D.y=e x(x∈R)【解答】解:由一次函数的性质可知,f(x)=x+1的值域R, 结合选项可知,y=x,y=x3,y=lnx的值域都为R,而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可知,y=e x 的值域(0,+∞), 故选:D. 4.(5分)已知a=lg0.3,b=20.2,c=0.80.6,则a,b,c的大小关系是()A.a<c<b B.c<b<a C.b<a<c D.a<b<c 【解答】解:a=lg0.3<0,b=20.2>1,c=0.80.6∈(0,1). ∴a<c<b. 故选:A. 5.(5分)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第1 页共14 页

物理竞赛整体计划

衡水二中物理竞赛安排 基本需要: 1、电脑联网,便于查找资料,上网关注最新的奥赛信息 2、奥赛物理辅导书: 3《高中物理竞赛培优教程》作者舒幼生钟小平 4、《高中物理竞赛题典》作者舒幼生钟小平 5、程稼夫《讲座》、《力学篇》、《电磁学篇》 6、《新概念物理教程》力热光电等五本作者赵凯华 7、《普通物理精选题解》难题很多 8、《俄罗斯中学物理竞赛试题精编》作者刘海生 9、《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教程》即白湖南作者湖南物理分会 10、《华罗庚学校高中物理课本及试题解析》1-2册作者本校 11、高中数学词典 从2012年12月到2014年9月,一共80周课程 第一阶段:14周 高中物理:力学(6周)、电磁学(6周)复习2周 牛顿定律(2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能量(2周)能量动量综合(2周) 电学(2周)磁学(2周)电磁感应(2周) 需要:1、高三物理总复习的讲义、框架 2、高三一轮复习中等难度分类习题集(要有详细答案) 3、每周五节课,每节课后对应一节自习 期末考试前一周进行考试,主要是中等难度的高考题来考学生,进行第一次优化学生。这个时间可以根据教学实践进行适当的延长。 第二阶段:16周 大学物理普通物理的讲解:力学(8周)电磁学(8周) 力学:质点力学、质点组力学,相对参考系,惯性系,物体的平衡、力矩:一周动量能量角动量,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3周 刚体力学:2周 简谐振动、简谐波:2周 电磁学:电场,磁场:2周(可适当延长为3周) 电流:3周(实验基础知识) 电磁感应:3周(可适当延长为4周) 16周后进行测试,主要是普通物理的习题来考察学生,进行第二次学生优化,确定出竞赛小组的学生,不超过15个 需要:《普通物理》程守株(其他版本的普通物理也可以,但都要有详细答案)每周5节课,三节晚自习,周日一晚上自习时间 第三阶段:7周 大学物理:热学(2周) 光学(2周) 原子物理(2周) 相对论(1周)

广东省东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详解

2019年5月广东省东莞市2018-2019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 一、古诗文阅读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表达了曹操对贤才的渴求。(曹操(短歌行》) (2)《诗经·卫风·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写水流与湿地都有边际表达了女主人公的无边痛苦。(《诗经·卫风·氓》 (3)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对“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天”这种人生虚无思想进行大胆否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4)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在皎洁的月光下茫茫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诗人忘情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答案】 (1). 青青子衿 (2). 悠悠我心 (3). 淇则有岸 (4). 隰则有泮(5).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6). 齐彭殇为妄作 (7). 纵一苇之所如 (8). 凌万顷之茫然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本题中应注意的字词有“衿”、“悠”、“淇”、“隰”、“泮”、“虚诞”、“殇”、“凌”、“茫”。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貳.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孤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