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方案-浅议事业单位货币资金会计核算改革

方案-浅议事业单位货币资金会计核算改革

方案-浅议事业单位货币资金会计核算改革
方案-浅议事业单位货币资金会计核算改革

浅议事业单位货币资金会计核算改革

'浅议事业单位货币资金

核算改革

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部,1998),现行预算会计中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两项核算内容,分别对应“现金”和“银行存款”两个会计核算科目进行核算。其中,现金指事业单位存放在会计部门,由出纳人员保管的纸

联盟

币和铸币;银行存款指事业单位存放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需要说明的是,当前事业单位存放在银行,选用支票、汇兑、银行汇票、银行本票等结算方式办理转账结算业务,都需通过“银行存款”账户予以反映。本网拟对事业单位货币资金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此,提出改革方案。

一、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中货币资金核算问题

(一)“现金”会计科目名称不准确,其核算内容与“现金”内涵存在冲突目前,“现金”会计科目核算内容,表现为纸币和铸币等具有货币实物形态的、存放在事业单位会计部门、由出纳人员保管的货币资金,该核算内容准确的界定应为库存现金,应使用“库存现金”科目核算上述内容。然而,对于现金内涵的分析则不应局限于会计核算的会计基本职能层面,而应以会计核算为基础,突出反映并强化会计监督与财务

的层面考量。此时的现金应被理解为广义的现金,即指以货币资金形态存在的资金形式,也即“货币资金”。该内涵远大于“库存现金”,对于广义的现金来说,除了库存现金这种以现钞形式存放的货币资金外,还应包括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由此可见,按照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的“现金”核算内容与现金内涵之间,可以被理解为现金的狭义与广义之间的关系,“现金”会计科目的使用,存在核算内容界定过宽,容易混淆现金内涵的问题。

(二)“银行存款”会计科目核算内容过于宽泛事业单位“银行存款”是指事业单位存放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银行存款广义上,既包括事业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四类存款账户(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的资金,也包括事业单位在银行通过各类转账结算等方式,如银行本(汇)票等对应的货币资金。目前,事业单位存放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各类货币资金,无论其资金依附形式如何,无论其资金用途是否已被限定,均通过“银行存款”账户予以反映。此种科目设置及核算方式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不利于全面完整地反映资金运动。例如,事业单位因经营业务需要向银行

开出银行汇票结算资金,出票银行在审核其账户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同意从其基本存款账户划出票面金额,开出银行汇票一张,并给付票据。从资金运动形态上,该业务导致的结果是,基本存款账户资金减少,银行汇票占用资金增加。若按目前核算科目设置及情况,此业务属于同一科目(“银行存款”账户)内部资金的相互划转,故无需进行账务处理,从而无法进行资金运动的反映;若将银行存款账户(此处为银行基本存款账户)资金与票据资金等均作为“银行存款”账户中的二级科目进行设置核算,又将导致“银行存款”科目的核算细目过于繁多,内容过于庞大,也必将导致银行存款账实核对的难度大大增加,且与传统核算方式不相符。(2)不利于各类款项的账实核对。正如前例,事业单位在开出银行汇票后,若按现有制度不进行任何账务处理的情况下,基本存款账户的实有资金已少,银行汇票占用资金增多,但由于银行汇票占用资金对于持票人来说资金依附在票据上,体现为票随人到、见票即付,所以事业单位至多将汇票占用资金的增多在备查账中予以体现,且经常出现银行汇票已经给付,但未及时将给付信息传递至会计部门,从而延误登记银行汇票资金减少的情况。由此例可以看出,在目前将事业单位各类银行结算方式均置于“银行存款”账户中

核算的情况下,无论是不开设细目,还是逐一开设细目,均不利于各类款项的账实核对,特别是容易导致对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存出投'

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七项专项改革方案

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七项专项 改革方案 1

2

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七项专项改革方案的通知 深办发〔〕17号 各区委、区政府,市委各部委办,市直各单位,市各人民团体,中直和各省(区)市驻深各单位,市属各企业: 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将<关于推行法定机构试点的意见>、<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实施意见>、<市属事业单位财政经费供给方式改革方案>、<关于事业单位从行政级别管理转为岗位等级管理和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深化市政公园管养体制改革方案>、<政府检测机构体制改革与资源整合方案>、<关于调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有关政策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〇七年十月二十六日 关于推行法定机构试点的意见 为进一步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政府

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和手段,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更好地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现就在我市推行法定机构试点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和要求 以特定立法的方式,合理界定法定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其法律地位、职责任务、人员配备、薪酬机制、治理结构和财务管理,推动政府依法监督管理与单位依法运作,实现由行政管理向法治管理模式的转变。基本要求: (一)机构法定。法定机构是依特定立法设立,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进行监管,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机构。特定立法是该机构设立并独立运作的基础和依据,每一个法定机构均有一个法规或规章,有关机构的设立、职责任务、管理运作、财务管理、监管等内容由法规或规章细化规定。 (二)运作独立。法定机构以机构法规或规章为准则,享有法定事权,拥有管理、人事聘用和分配自主权,依法自主办理有关业务,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三)治理规范。法定机构应当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经过明确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形成既相互理解支持、又相互监督制约的关系,实现决策、执行、监督的有效制衡。 (四)权责相应。依法建立与法定机构事权相适应的严格监管体系,法定机构应当接受来自立法机关和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社会监督以及内部制度监管,确保其机构宗旨的实现,职责任务的履

浅谈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当前在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法不断发展的环境下,许多事业单位采取了财务管理改革,这一举推动了我国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本文首先概述了我国目前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基层事业单位 前言 目前大多数基层事业单位都进行了财务管理工作改革,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在基层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仍然遗留或者新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或多或少对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高效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改变。 一、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事业单位是国家的管理机构,在基层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运行的重中之重,事业单位的运行都必须要严格的按照国家指令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财务运算、开支、核算等工作。但是在各基层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单位资金监督不严,利用效率不高,资金分配不合理等等问题,使得我国基层事业单位在运行的过程中受到许多阻碍。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要抓紧改革,坚持勤俭节约的指挥方针,把财政资金放在重要可行的地位,加强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和人员素质建设,讲求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计提折旧,注重单位权益,才能实现可持续资金利用,保障整个基层单位合理运行。 二、我国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中的问题 制度建设是基层事业单位建设的核心,属于上层建筑,一个单位内部制度建设的完善程度决定了一个单位运行效率的高低。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存在着制度不完

浅议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面临的困难和改进措施

浅议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面临的困难和改进措施 要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可以更好地促进事业单位的科学性管理。结合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现状,深入分析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内容,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事业单位的发展状况以及管理状况。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是根据财务会计所提供的各项资料,对资料进行整合、归纳、延伸、分析,形成更高层次的管理信息,从而适应各级管理者的有效需求。合理制订日常工作计划,并且科学地执行计划。 标签: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困难;建议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面临的困难 (1)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现状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财政专户。财政专户的收入以及支出都因为具有特殊的权利,这样就会给资金管理带来很多的不便。财政专户的资金需求量比较大,因为财政专户具有管理不规范的特点,这就会使得业务管理出现问题,更加阻碍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进展。国家在建设的过程中,事业单位资金收支行为比较频繁,这就更加需要对事业单位进行科学的管理。而且,国家在对事业单位管理时,采用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并且通过商业银行实现了事业单位管理改革,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也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能够更好地进行下去。所以,事业单位管理还是能够跟上国家发展的需要。就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两大学术领域内,它们已经形成一种普遍化的认识。 (2)资金和高程度成本消耗的清算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资金清算是其中存在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会计核算能力的问题,或者是资金收支记录不科学等很多问题,都会使得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资金清算方面存在问题。而且,资金清算方面存在问题就会影响到国家财政职能的正常运行,从而阻碍国家宏观调控职能的运行,当然,也会使得国家经济建设以及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建设受到终止,这样就会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会计核算人员的成本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隐性方面,一个是显性方面。核算工作会计人员的工资薪酬以及相应的办公经费就是所谓的显性成本,而隐性成本就是核算工作中有的会计工作人员甚至都无法核实好基本的业务部门数据,其实这个现象在各大事业单位中早已习以为常。 (3)事业单位内部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监督制度不健全直接影响了事业单位资金的管理。监督管理可以有效地规范事业单位资金的流向,也可以为事业单位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做出详细的账单。如果监督管理不科学,这就意味着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向得不到保障,也意味着事业单位的资金很有可能用得不合理。那么就会使得事业单位资金的利用没法更好地满足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内部管理掌控体系的存在要担负对事业单位内部管控和实际进程的监督,以保证事业单位在正常轨道运行的基础上提高产值效益。但是部分事业单位在管理意识上本身就有所欠缺,尤其在监管体系的设定上较为忽視,部分事业单位没有设定专项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内容和依据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内容和依据 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内容 (1)一权威报告指出,对现有事业单位,可根据职能特点,决定归属。主要原则包括:一是产品和服务可以市场化的应尽快市场化。对“站错队”的机构通过直接转制为企业或与企业合并重组,进入市场成为市场主体。二是对具有公益性的事业单位,按照其职能特点和社会事业发展目标,分别确定为政府直接组织的公立机构或非营利机构。对那些公益性突出的社会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基础和公益性科学研究以及其他与政府职能直接相关的社会事业,仍需要政府直接组织。对于那些不必再由政府直接组织和管理的事业单位,可以考虑逐步改为非营利机构。三是同步进行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该合并的要合并,该拆分的要拆分。还有一些机构,虽然无法按照市场原则进行组织,但其本身也基本不具公益性或公益性很弱,该撤销的则要撤销。四是同步进行管理体制调整。要对目前一些领域社会事业的部门分割体制进行改革。原则上,同一领域的社会事业应归属同一政府部门实施统一规划和管理,尤其对那些需要在发展中统一规划和协调的社会事业。 (2)文件上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规定 一、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 清理规范现有事业单位。对未按规定设立或原承担特定任务已完成的,予以撤销。对布局结构不合理、设置过于分散、工作任务严重不足或职责相同相近的,予以整合。 划分现有事业单位类别。在清理规范基础上,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 今后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细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具体由各地结合实际研究确定。 二、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 .严格认定标准和范围。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政策规定,按照是否主要履行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职能,从严认定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区分不同情况实施改革。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特别是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涉及机构编制调整的,不得突破政府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额,主要通过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中调剂出来的空额逐步解决。对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认真梳理职能,将属于政府的职能划归相关行政机构;职能调整后,要重新明确事业单位职责、划定类别,工作任务不足的予以撤销或并入其他事业单位。对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可调整为相关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确需单独设置行政机构的,要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置。已认定为承担行政职能、但尚未调整到位的事业单位,在过渡期内继续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履行职责,使用事业编制且只减不增,人事、财务、社会保险等依照国家现行政策规定实施管理。 三、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 .推进转企改制。周密制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方案,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清查、财务审计、资产评估,核实债权债务,界定和核实资产,由同级财政部门依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116917927.html,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 作者:余坤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31期 摘要:随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职能的转变、财务数据的公开,财务分析及其使用应逐渐引起管理者的重视。作者对财务分析的概况、方法、指标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并对财务分析的发展趋势谈了几点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职能转变;业务;分析方法;指标;发展;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概况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职能包括业务处理、过程控制、报表编制、决策支持四个主要方面,传统的财务工作重点在于业务处理与报表编制,但随着财务职能的转变、管理要求的提高、社会监督的强化,信息来源的多样化,财务工作的重心逐渐由业务处理和报表编制向过程控制与决策支持转变,为过程控制与决策支持提供支撑的财务分析也日益重要起来。 传统的财务分析主要是对财务报表中的数字进行比率或结构分析,单位实际业务无法在报表中直接反映,分析中也较少涉及业务内容,只是就数字谈数字,以至于为单位运营、领导决策提供的帮助不够,相应的,财务分析受到重视的程度也较低。 现在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需要财务人员对报表数据的生成过程和经济业务事项结合起来进行剖析,需要整合业务活动过程和财务数据信息进行分析,需要财务人员关注行业相关政策、熟悉单位业务、经常与业务部门人员沟通,了解重要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活动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分析财务数据、支持财务决策、帮助单位进一步发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方法 不论是何经济组织类型、行业性质、规模大小,财务分析方法都是相通的,可以互相借鉴,只是侧重的具体方法不同。即使是国外先进的财务分析方法,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一样可以参考使用。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通常运用比较分析、比率分析、结构分析、因素分析、趋势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及其相互结合的分析方法,对经济组织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单指标或多指标的综合分析。分析过程中经常用来比较的参照值有预算数据、历史数据、行业先进数据、行业平均数据、目标数据等。任何一种方法计算出来的与参照值差异较大的数据,都需要结合单位业务活动判断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找出单位业务活动和经济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政府会计制度流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流程》有关衔接问习题的处理规定{二}

附件2: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 我部于2017年10月24日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以下简称新制度)。目前执行 自 1. 2. 3. 额,包括将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按照原账科目余额登记新账预算结余会计科目(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转账、登记新账科目对照表见附表3),将未入账事项登记新账科目,并对相关新账科目余额进行调整。原账科目是指按照原制度规定设置的会计科目。

4.按照登记及调整后新账的各会计科目余额,编制2019年1月1日的科目余额表,作为新账各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 5.根据新账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按照新制度编制2019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 (三)及时调整会计信息系统。单位应当按照新制度要求对原有会计 目 1. 、 其中,还应当将原账的“库存现金”科目余额中属于新制度规定受托代理资产的金额,转入新账“库存现金”科目下的“受托代理资产”明细科目。 (2)“银行存款”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科目,原制度设置了“银行存款”科目。转账时,单位应当将原账“银行存款”科目中核算的

属于新制度规定的其他货币资金的金额,转入新账“其他货币资金”科目;将原账“银行存款”科目余额减去其中属于其他货币资金余额后的差额,转入新账的“银行存款”科目。其中,还应当将原账的“银行存款”科目余额中属于新制度规定受托代理资产的金额,转入新账“银行存款”科目下的“受托代理资产”明细科目。 单位在原账的“存货”科目中核算了属于新制度规定的工程物资、政府储备物资、受托代理物资的,应当将原账的“存货”科目余额中属于工程物资、政府储备物资、受托代理物资的金额,分别转入新账的“工程物资”、“政府储备物资”、“受托代理资产”科目。 (5)“长期投资”科目

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七项专项改革方案

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事业单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七项专项改革方案的通知 深办发〔2007〕17号 各区委、区政府,市委各部委办,市直各单位,市各人民团体,中直和各省(区)市驻深各单位,市属各企业: 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将《关于推行法定机构试点的意见》、《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实施意见》、《市属事业单位财政经费供给方式改革方案》、《关于事业单位从行政级别管理转为岗位等级管理和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深化市政公园管养体制改革方案》、《政府检测机构体制改革与资源整合方案》、《关于调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有关政策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〇七年十月二十六日 关于推行法定机构试点的意见 为进一步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和手段,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更好地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现就在我市推行法定机构试点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和要求 以特定立法的方式,合理界定法定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其法律地位、职责任务、人员配备、薪酬机制、治理结构和财务管理,推动政府依法监督管理与单位依法运作,实现由行政管理向法治管理模式的转变。基本要求: (一)机构法定。法定机构是依特定立法设立,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进行监管,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机构。特定立法是该机构设立并独立运作的基础和依据,每一个法定机构均有一个法规或规章,有关机构的设立、职责任务、管理运作、财务管理、监管等内容由法规或规章细化规定。 (二)运作独立。法定机构以机构法规或规章为准则,享有法定事权,拥有管理、人事聘用和分配自主权,依法自主办理有关业务,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三)治理规范。法定机构应当建立法人治理结构,通过明确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形成既相互理解支持、又相互监督制约的关系,实现决策、执行、监督的有效制衡。 (四)权责相应。依法建立与法定机构事权相适应的严格监管体系,法定机构应当接受来自立法机关和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社会监督以及内部制度监管,确保其机构宗旨的实现,职责任务的履行。 二、主要内容 (一)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法定机构的内部组织架构主要由两个层面组成:一是决策权力层,即理事会(或管委会,下同)。理事会作为法定机构的决策机构,负责确定法定机构的发展战略规划,行使重大事项决策权,其具体职能权限、人员组成和任期等具体事项在机构法规或规章中规定。二是执行层,即以行政执行人为核心的高级管理层。行政执行人作为法定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具体负责日

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精品整理 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一、总则 第一条为严肃财务纪律,强化财务管理,规范报销行为,结合我局 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项目资金管理 第二条在项目计划阶段,牵头科科要编制项目的实施方案(用款计划),明确项目的任务安排、组织形式、实施进度和投资总额,并与主管局领导、相关科科、办公科及财务科共同制定专项资金用款计划,合理确 定项目的开支内容。 第三条项目计划批复后,项目负责人依据项目任务量等具体情况,确定具体参加人员,安排内外业任务,与批复计划一起留存财务科。项目负责人和财务科比照批复计划和任务安排,共同对项目的执行进度和资金支出情况进行核算,做到任务完成与资金支出同步,资金使用与用款计划一致,定期对帐、检查监督项目用款计划的执行情况。 第四条因特殊情况确需跨年完成的项目,年终时,项目负责人要编写资金结转或结余理由,决算时由财务科上报有关部门。 第五条委托业务的财务管理与上级主管部门下达任务的财务管理制度一致。收到业务委托单位的业务委托书(函)后,项目负责人与业务委托单位协商工作经费,签订业务委托协议,除项目组留存外,交总工办、办公科、财务科各一份,凭业务委托书和生效的协议由财务科开具税务发 票并组织完成委托业务。 三、出差派遣制度 第六条为推动我局财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

服务能力,根据《政府林业厅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晋林办规[2017]86号)有关规定,对我局原有出差审批、经费报销相关规定进行修改完善, 形成如下制度: 第七条出差实行前置审批 科科一般人员出差由科科主任派遣,分管局领导审批;科科主任、副主任出差由分管局领导审核,局长、党委书记审批;副局长、纪检书记、总工程师出差由局长、党委书记审批;局长出差由党委书记审批;党委书记出差由局长审批。如多人共同出差,由行政职务最高的人履行审批程序。 第八条前置审批办法 所有人员出差实行前置审批办法,先审批,后出差。出差前将出差审批单签字后,第一联即财务报销联报财务科留存,由财务科专人管理;有明确领导批示具体人员参加的会议或培训通知文件可以代替出差审批单。如有紧急特殊情况需要出差,或有关审批领导出差,不能签发出差审批单时,可先短信或电话请示有关领导,经请示领导同意后加盖领导名章,并将签署完毕的出差审批单交财务科留存。 第九条报销 出差结束后,按照我局《差旅费管理办法》报销。财务科根据事先留存的出差审批单或文件,核对实际出差时间,进行财务稽核,并粘贴出差 审批单到差旅费报销单上。 四、报销业务管理 第十条票据的粘贴 (1)粘贴票据时要按票据类别分类粘贴,同类票据尽量粘贴在一起。 (2)原始票据粘贴必须考虑到方便审核与装订后凭证的翻阅,粘贴

方案-浅议事业单位货币资金会计核算改革

浅议事业单位货币资金会计核算改革 '浅议事业单位货币资金 核算改革 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部,1998),现行预算会计中事业单位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两项核算内容,分别对应“现金”和“银行存款”两个会计核算科目进行核算。其中,现金指事业单位存放在会计部门,由出纳人员保管的纸 联盟 币和铸币;银行存款指事业单位存放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需要说明的是,当前事业单位存放在银行,选用支票、汇兑、银行汇票、银行本票等结算方式办理转账结算业务,都需通过“银行存款”账户予以反映。本网拟对事业单位货币资金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此,提出改革方案。 一、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中货币资金核算问题 (一)“现金”会计科目名称不准确,其核算内容与“现金”内涵存在冲突目前,“现金”会计科目核算内容,表现为纸币和铸币等具有货币实物形态的、存放在事业单位会计部门、由出纳人员保管的货币资金,该核算内容准确的界定应为库存现金,应使用“库存现金”科目核算上述内容。然而,对于现金内涵的分析则不应局限于会计核算的会计基本职能层面,而应以会计核算为基础,突出反映并强化会计监督与财务 的层面考量。此时的现金应被理解为广义的现金,即指以货币资金形态存在的资金形式,也即“货币资金”。该内涵远大于“库存现金”,对于广义的现金来说,除了库存现金这种以现钞形式存放的货币资金外,还应包括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由此可见,按照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的“现金”核算内容与现金内涵之间,可以被理解为现金的狭义与广义之间的关系,“现金”会计科目的使用,存在核算内容界定过宽,容易混淆现金内涵的问题。 (二)“银行存款”会计科目核算内容过于宽泛事业单位“银行存款”是指事业单位存放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银行存款广义上,既包括事业单位在银行开立的四类存款账户(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的资金,也包括事业单位在银行通过各类转账结算等方式,如银行本(汇)票等对应的货币资金。目前,事业单位存放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各类货币资金,无论其资金依附形式如何,无论其资金用途是否已被限定,均通过“银行存款”账户予以反映。此种科目设置及核算方式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不利于全面完整地反映资金运动。例如,事业单位因经营业务需要向银行 开出银行汇票结算资金,出票银行在审核其账户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同意从其基本存款账户划出票面金额,开出银行汇票一张,并给付票据。从资金运动形态上,该业务导致的结果是,基本存款账户资金减少,银行汇票占用资金增加。若按目前核算科目设置及情况,此业务属于同一科目(“银行存款”账户)内部资金的相互划转,故无需进行账务处理,从而无法进行资金运动的反映;若将银行存款账户(此处为银行基本存款账户)资金与票据资金等均作为“银行存款”账户中的二级科目进行设置核算,又将导致“银行存款”科目的核算细目过于繁多,内容过于庞大,也必将导致银行存款账实核对的难度大大增加,且与传统核算方式不相符。(2)不利于各类款项的账实核对。正如前例,事业单位在开出银行汇票后,若按现有制度不进行任何账务处理的情况下,基本存款账户的实有资金已少,银行汇票占用资金增多,但由于银行汇票占用资金对于持票人来说资金依附在票据上,体现为票随人到、见票即付,所以事业单位至多将汇票占用资金的增多在备查账中予以体现,且经常出现银行汇票已经给付,但未及时将给付信息传递至会计部门,从而延误登记银行汇票资金减少的情况。由此例可以看出,在目前将事业单位各类银行结算方式均置于“银行存款”账户中

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

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 篇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动公益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现就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探索事业单位改革,不断创新事业单位体制机制,稳步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体制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奠定了基础。事业单位提供公益服务总量不断扩大,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公益服务需求的任务更加艰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

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这些问题影响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以解决。 3、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必须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 充分认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不移地把这项改革推向深入。 二、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4、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总体、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先行试点、稳步推进,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公益服务的需求。 5、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公益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类别事业单位的特点,实施改革和管理;坚持开拓创新,破除影响公

事业单位会计分录大全

第三部分会计业务处理实例 一、资产类科目分录举例 (一)1001 库存现金 1、从银行提取现金 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 2、将现金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贷:库存现金 3、职工出差等借去现金 借:其他应收款 贷:库存现金 4、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 (1)X出差预借差旅费1000元,出差归来实际报销差旅费1200元,会计分录如下:借:事业支出1200 贷:其他应收款1000 库存现金200 (2)X出差预借差旅费1000元,出差归来实际报销差旅费800元,会计分录如下:借:事业支出800 库存现金200 贷:其他应收款1000 5、开展业务等收到现金 借:库存现金 贷:事业收入 6、购买服务或商品 借:事业支出 贷:库存现金 7、账款核对,现金溢余 (1)属于应支付个单位或者个人的, 借:库存现金 贷:其他应付款 (2)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 借:库存现金 贷:其他收入 8、账款核对,现金短缺 (1)应由责任人赔偿的 借:其他应收款 贷:库存现金 (2)无法查明原因的 借:其他支出 贷:库存现金 (二)1002 银行存款 1、将款项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贷:库存现金/经营收入/事业收入 2、提取现金 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 3、以银行存款购买物资、劳务等 借:固定资产/存货 贷:银行存款 4、确认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经营收入/事业收入 (三)1011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收到“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补助收入 2、按规定支用额度时, 借:事业支出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3、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时, 借:库存现金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4、因购货退回等发生国库授权支付额度退回的, (1)属于以前年度支付的款项,按照退回金额,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存货等 (2)属于本年度支付的款项,按照退回金额,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事业支出/存货等 5、年度终了, (1)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对账单作注销额度的相关账务处理,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2)事业单位本年度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标数大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下达数的,根据未下达的用款额度,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贷:财政补助收入 (3)下年初,事业单位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额度恢复到账通知书作恢复额度的相关账务处理,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4)事业单位收到财政部门批复的上年末未下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例如:某单位本年度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数是78万,实际收到代理银行“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上的金额是76万,本年度通过零余额账户支付74万,其主要会计分录如下:

版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方案

实验室检测站转企改制方案 第一部分事业单位改制指导思想、目标及领导小组2第二部分事业单位改制各方简介 (4) 第三部分改制实施步骤和进度安排 (4) 第四部分改制后的公司组织机构 (5) 第六部分事业单位职工安置方案 (8)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国办发〔2011〕37号),《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规定》、《关于事业单位分类的意见》、《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见》等文件,结合实验室检测站的实际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要求,经过反复酝酿和论证,制定检测站转企改制工作方案。 第一部分转企改制指导思想、目标及领导小组 一、转企改制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根据检测站的实际情况,围绕发展生产力,重塑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检测站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控制工程质量的作用,严格执行了检测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进程,严把了材料关,维护好检测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推动检测站的发展和壮大。 坚持从检测站的实际情况出发,兼顾国家、集体和职工的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和谐有序发展。

在本次转企改制中,坚持建立党的领导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领导体制,确保党对检测机构的领导;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做到产权明晰。投入企业的各类资产,将通过法律手段,依照有关程序,明确界定资产的产权关系,确保出资人权益。同时依照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妥善处理好人员安置问题,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转企改制目标 按照上级要求,检测站转企改制为“实验室检测站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公司”(简称:天源检测公司。公司名暂定,以工商注册登记核准为准),出资人为王浩,原检测站的事业法人资格予以注销。实验室检测站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公司将秉承原检测站的优良作风与 传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扎扎实实地做好检测工作,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品牌建设和资源建设,向富有活力和特色的中型检测企业发展。 三、转企改制领导小组 为确保转企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按时完成,我站成立了转企改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检测站站长赵传同志担任,副组长由检测站质量负责人马兴同志担任,其他成员有张达三位同志。领导小组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做好转企改制方案的制定、职工安置、清产核资、注册登记等相关工作,研究解决转企改制中遇到的问题,协调有关事宜。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情况的现状与对策探讨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情况的现状与对策探讨思考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市场经济能否正常运行,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必要性,阐述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的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管理职能较弱,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职能使得其不能完全市场化,部门预算不规范,经费相互挤占,费用支出无计划、无定额,或是有计划定额但流于形式。财务部门对经费的管理常常是事后核算,忽视了资金使用前的预测和使用中的控制,对经费收支的考核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平衡上,很少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考核。因此,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不恰当其主要表现在:(1)我国预算会计是以现金制为基础,其目的是汇报支出,为决算服务,它不进行成本核算,因而无法计算和统计行政成本,也无法评价资金的使用效益。(2)有的预算单位对项目支出的核算不区分不同的专项项目资金,统一使用规定的行政事业单位的科目核算,不利于专项项目资金的管理;而有的单位则只按专项项目归集各项费用,不按科目核算,不利于单位各项费用的整体控制管理。(3)现行预算单位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的设置和核算内容上,与部门预算编报口径不一致;一般预算支出科目与行政事业单位科目不一致,导致在编制决算时,预算单位必须将会计科目合并或拆分后才能得出预算科目。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方面,缺乏应有的约束力和严肃性 (1)有的预算单位在资金使用中,支出控制不严,超支浪费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公众形象。(2)有的预算单位在项目支出资金管理使用中,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界定不清,用项目支出来弥补基本支出经费的不足,用于维持日常公用支出,没有做到专款专用。(3)有的预算单位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没有树立讲求经济效益的理财理念,重拨款而轻管理,重预算审核而轻实际效果,对项目资金实际使用绩效缺乏有效地监督和考核。

浅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

浅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 事业单位正慢慢的进入改进阶段,对会计结算品质的要求就越来越高。文章主要对于现在事业单位会计结算作业的现实情况,综合事业单位中会计的特征,具体解析了事业单位会计结算中存在的问题与缘由,同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对指导现在事业单位的会计作业有很大的帮助。 标签: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对策 最近几年,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前进,我国财政管制机制创新也在慢慢的深入,事业单位朝着市场化以及企业化方面前进的脚步越来越快,慢慢的把事业单位中会计结算存在的毛病暴露出来,其已经跟不上新时代的脚步。伴随着事业单位慢慢的进入改进阶段,对会计结算品质的要求就越来越高。由于现在事业单位会计平时结算作业中具有会计活动不标准、会计资料不真实的状况。事业单位是国家机构的分支,具有一定的权利,管制社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为。事业单位由于其工作任务的独特性决定了其会计结算工作方面的独特性,所以对事业单位会计结算作业中具有的问题开展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难以监控 普遍来讲,很多机关单位的会计资料不完整、不真实、不标准,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很难进行监督。由于机关单位在相关会计报表中不能全面揭示所要表述的会计内容,例如收入没有进行整体的涵括,一些关键的会计事件在标准的会计报告中没有办法表达出来。并且机关单位在对收支以及资产结算方面不真实,导致其在会计报表中的各种资产、余额以及基金数据也都不是真实的,按照相关机构的考察证实:一小部分单位经过把资金投入单位外部进行经营、藏匿收入、制造虚假开支,导致资产不真实,余额不真实的现象。这种情况经常出现。还有会计资料不标准,致使财务管制中没有硬性的规定,财务管制在机构单位管制中的关键地位不能够表达出来。并且,一些单位会计结算不根据机关单位会计标准、机制设立会计项目,收支结算项目都不标准,导致资产存在流失的现象。 1.2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账目混乱 在管理单位往来经济活动中,因为单位报账工作人员平时对账目不进行管理,会计中心只提供每个月的财务报表,导致单位主管以及报账者对单位的账务无法实时了解,这给单位的核算作业带来了阻碍,还使单位财务状况不清楚。详细的体现在:针对原始证据审查的不仔细、严格要求的最根本的内容填写不完整、坐支现金的现象很常见。在登记账目部分表现在记账凭证备注类填写的不完整,会计账目名字不标准、没有实时办理业务,尤其是一些单位主管以及报账者法制思想薄弱,抑或工作随意而没有供应实际状况,会计中心对各个单位的资产实际拥有状况就会不清楚。在账本方面表现在固资没有登记,产生帐外资产,账本出

浅谈货币资金的管理

浅谈货币资金的管理 安庆电大(怀宁分站)谢根兰 提纲 一、货币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1、无论是行政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货币资金都是发展的重要因素。 2、加强资金管理和控制,能保证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和合法性。 3、提高资金管理,加强合理调度,能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货币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资金管理意识差。 2、风险意识弱,资金配置不当,使用效益低下,引发债务危机。 3、资金管理监控不力,出现违规、违法犯罪现象。 4、货币资金内控制度不健全,预算制度形同虚设。 三、加强货币资金管理的建议 1、增强现金管理观念,保证资金的绿色运行。 2、建立科学有序的资金循环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完善网络信息系统管理体制。 4、建立健全的内控制度,加强内部审核和监督管理。 5、加强资金的预算管理,建立货币资金的预算机制。 6、加强外部监督制衡——审计和监管。

7、树立风险意识,提高决策性和科学性。 [内容提要]货币资金是企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所必需的资产和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同时还具有资产所共有的能为企事业单位带来预期收益的属性,货币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提高货币资金管理水平成为越来越多企事业单位所面临的问题。本人认为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应围绕资金安全、资金监控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个目标展开。可以采取增强现金管理观念、建立科学有序的资金循环机制、强化内控制度、加强外部监督制衡和风险防范等方面来进行货币资金的管理。 关键字:企事业单位、资金管理、问题、建议 一、货币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货币资金是企事业单位进行正常运转等一系列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要素。资金管理贯穿于企事业单位整个运转、生产经营的始末,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集中表现,只有抓住资金管理这个中心,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疏通资金流转环节,才能提高企事业单位经济效益。因此,加强资金的管理及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无论是行政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货币资金都是发展的重要因素。 行政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是指单位拥有的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其它货币资金。货币资金作为行政事业单位流动性强、控制风险高的资产,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部过程,因此加强货币资金管理,建立和完善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对保护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以及业务的正常运转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任何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拥有货币资金,持有货币资金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供产销环节,是生产经营的主要环节,也是资金运动的主要环节?管住资金,可以管住企业的大部分经营活动?因此,必须对全部资金和处于各周转环节的流动资金进行经常性分析,及时掌握资金的使用情况,保持企业财务上的流动性,维持企业的偿债能力? 货币资金是企事业单位资产中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一种资产。就会计核算而言,货币资金的核算并不复杂,但是,由于货币资金是企事业单位资产中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一种资产,加之货币资金也是最容易被贪污、偷窃或挪用的资产。因此,加强货币资

又一地方事业单位改革方案来了!人员这样安置

又一地方事业单位改革方案来了!人员这样安置(附详细方 案) 又一地方事业单位改革方案来了! 6月1日,辽宁省委、省政府召开省直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实施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快事业单位改革的决策部署,动员省直各部门党委(党组)和有关单位,确保省直事业单位改革任务全面落实、按时完成。6月1日,辽宁省委、省政府召开省直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实施动员大会现场。 会议印发了《省直公益性事业单位优化整合方案》和《省直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组建企业集团方案》。 文件中有许多热点值得关注—— 文件中关于跨部门整合组建省委、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部分尤为引人关注。 其中,包括组建新的省委党校(辽宁行政学院、省社会主义学院),为省委直属事业单位,规格正厅级。 整合辽宁报业传媒集团等17家单位,组建辽宁报刊传媒集团,为省委直属事业单位,规格正厅级,实行企业化管理。整合辽宁广播电视台等7家单位,组建辽宁广播电视集团,为省委直属事业单位,规格正厅级,实行企业化管理。......方案提出,组建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农林科学院、信息中

心、检验监测认证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方案提出,保留辽宁社会科学院、省委党史研究室。 方案中,关于整合保留辽宁省政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部份共39个单位。 其中,保留的是辽宁省公证处、省疾控中心、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3家单位,另外的36家为新组建单位。 值得注意的是,此份方案中明确了改革时间表:2018年6月10日前,各部门和各筹备组制定组建实施方案,报辽宁省委深化机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7月底前,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机关向社会公示新组建事业单位名单,事业单位按照新赋予的职能开展工作。省直659家事业单位整合为65家 6月11日,辽宁省编制办副主任陈相元介绍,辽宁省直机构公益性659家事业单位,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原则,将相关单位职能相近的该合并合并,整合为65家大型事业单位。 目前,辽宁有事业单位35000余家、事业编制超过110万名。其中,省直公益性事业单位有990家,去掉医疗、高校、地税系统,为659家。长期以来,这些事业单位存在着小、散、弱的特点,特别是随着改革不断深化,政事职责不清,管理体制不顺,生机活力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成为辽宁体制机制不活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的名存实亡,有的规模过小,有的重复设置,有的人浮于事,有的与民争利,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 [摘要] 我国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存在诸多不利之处,需进一步深入财政改革,引入权责发生制。文章通过分析现行收付实现制的弊端,根据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出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必要性。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 在我国会计核算中,核算基础主要有两种,即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主要采用收付实现制。但近年来,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改革措施的实施,直接触及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核算基础问题,是继续采用收付实现制还是采用权责发生制,现就此浅谈一下。 一、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弊端 1.无法对复杂多样的新业务进行正确的处理。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存在采购环节与付款环节相分离的现象,出现了货物已到,发票账单未到、款未付的业务,也出现了货款已一次性支付,但货物尚未到达的业务。在收付实现制下,行政事业单位对未支付货款,但已收到的物资,不登记入账,对仅支付部分款项的物资,也只能按拨款单据中的实际支付金额确认和计量,显然不能对采购业务进行确切地反映。 2.引发不同年度间收支规模的波动。收付实现制下,记录收入、费用的时间是以款项的收到或付出的时间为准,而不考虑收支项目的匹配性。现实是,无论是行政单位还是事业单位都存在着并非每年都发生的费用如固定资产修理费,在修理费发生的年份,支出规模较大,其余年份则没有或发生数额较少的支出,造成各年度的支出规模不一。 3.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建立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的会计信息,不可比性较大。一是纵向不可比。收付实现制是按当期实际收入数和支出数分别确认和计量的,一些应分属不同会计期间的收入和支出项目,由于在本期发生,便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数,从而导致前后会计期间信息的不可比。二是横向不可比。收付实现制是以资金是否实际付出作为确认支出和费用的标准,而不核算资本的损耗。另外,虽然目前大多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但有些事业单位已采用权责发生制,如医院。两种会计核算基础所反映的会计信息质量必然不同,也使得各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具有可比性。 4.不能客观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结余。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当年的结余就是当年实际发生的收入和支出的差额,据此结余可能会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实现当年的收支平衡,可能人为决定当年的收入数或支出数,以达到收支平衡的目的,使财务信息缺乏可靠性和一致性。这种收支平衡的背后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应收未收、应付未付等虚假平衡现象。二是虽然单位账面反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