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山水名画赏析之——张大千《爱痕湖》

中国山水名画赏析之——张大千《爱痕湖》

中国山水名画赏析之——张大千《爱痕湖》
中国山水名画赏析之——张大千《爱痕湖》

商英八班

卢安琪

201011701360

中国山水赏析之——张大千《爱痕湖》

一.作者简介

张大千是中国著名国画大师画家1899年生于四川内江,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号大千、大千居士。他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绘画、书法、篆刻、诗词无所不通。青年时随哥哥到日本京都攻读绘画,又研究染织工艺。回国后一心向佛,痴于佛学,曾剃度为僧,法号大干,后经还俗,以法号行。他擅绘画,特别是画荷花及工笔人物,独树一帜,俱臻妙境。与另一位国画大师齐白

石有“南张北齐”之誉。20世纪50年代

张大千旅居海外,在巴西生活了17年,到

了1976年移居台湾。张大千诗、书、画、

篆刻样样精通,尤其他开创了淡墨泼色山

水流派,推动了现代中国画艺术发展,是

中国杰出的艺术家。他的泼墨画画风工写

结合,晚期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开创了

泼墨泼彩的新风格。其代表作品有《爱痕

湖》《长江万里图》《四屏大荷花》《八

屏西园雅集》等。

二.创作背景

《爱痕湖》是中国著名国画大师画家

张大千1968年创作的巨幅绢画泼彩。这幅画的背后有这么一个故事,1965年秋,张大千与友人张目寒等游瑞士,奥地利诸国,在奥地利著名的风景胜地亚琛湖畔(Aachensee),有数日之逗留。关于此行的细节,张大千在翌年创作的另一本《爱痕湖》落款中,曾这样写道:“年前与艺奴漫游欧洲,从瑞士入奥国,宿爱痕湖二日,曾做此诗以戏之。"艺奴不知道具体是何人,听名字似是一女子。文中提到的诗,也见于《爱痕湖》的题款:“湖水悠悠漾爱痕,岸花摇影狎波翻。只客天女来修供,不遣阿难著体温。”[4]诗旖旎而侧艳,似张大千经历于亚琛湖畔的,不仅有悦目的美景,也有动心的情事。张大千将“亚琛湖”译为“爱痕湖”,或取“留情之地”的意思。远眺爱痕湖所看到的无限波澜壮阔的风光美景使得张大千心情也澎湃无比于是便挥墨画出了这幅传世名作《爱痕湖》

《爱痕湖》为张大千1968年所作巨幅绢本泼彩,宽76.2厘米,长264.2厘米,画面描绘的是远眺瑞士亚琛湖所见,为张大千《爱痕湖》系列中最精彩、尺寸最大的一幅。《爱痕湖》抽象的墨与彩“泼”出的山如海浪般汹涌于画面,清晰、谨饬的房舍静处于“波涛”间的画面。画面前景为青翠的山峦,后景则一泓湖水,掩映其间;湖的后岸,又有淡墨、淡彩勾勒的屋舍。作品采用的手法,为张大千开一代画风的“泼彩”:抽象的墨与彩“泼”出的山,如海浪般汹涌于画面;清晰、谨饬的房舍,则静处于“波涛”间。构思的宏阔,与细节的清晰,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是张大千化用西方抽象派艺术与中国传统文人艺术的水乳交融之作,也是以现代的语言,对北宋雄伟山水的现代性翻译,不仅是张大千的艺术臻于化境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艺术最成功的“现代性突围”。画面描绘的是远眺亚琛湖的所见;前景为青翠的山峦,后景则一泓湖水,掩映其间;湖的后岸,又有淡墨,淡彩勾勒的屋舍。采取的手法,乃张大千开一代画风的“泼彩”:抽象的墨与彩“泼”出的山,如海浪般汹涌于画面;清晰,谨饬的房舍,则静处于“波涛”间。构思的宏阔,与细节的清晰,有机地融为一体。

四.泼墨绘画手法

泼墨用水的探索,在当今中国画创作中已广泛应用,画家们在实践中创造各种手法,目的是为了释放自我,追求个性鲜明,展示有现代效果的水墨画新风格。泼墨法是用极湿墨,即大笔蘸上饱和之水墨,下笔要快,慢则下笔墨水渗开,不见点画,等干或将干之后,再用浓墨泼。即在较淡墨上,加上较浓之笔,使这一块淡墨中,增加层次。也有乘淡墨未干时,即用浓墨泼,随水渗开,可见韵致。或者笔头蘸了淡墨之后,再在笔尖稍蘸浓墨,错落点去,一气呵成,即见浓淡墨痕。一幅之中都用泼墨即平,所以间以惜墨法,就是再用干墨或燥墨勾出物象,稍加皴擦即可。《爱痕湖》运用大胆的泼墨手法将爱痕湖的壮观景象发挥的淋漓尽致。为张大千开一代画风的“泼彩”:抽象的墨与彩“泼”出的山,如海浪般汹涌于画面;清晰、谨饬的房舍,则静处于“波涛”间。构思的宏阔,与细节的清晰,有机地融为一体。

这是张大千化用西方抽象派艺术与中国传统文人艺术的水乳交融之作,也是以现代的语言,对北宋雄伟山水的现代性翻译。《爱痕湖》于20世纪60年代曾获展于纽约、波士顿、芝加哥等地的著名画廊,2003年又获展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两种文化之间》 (Between Two Cultures)大型中国现代艺术展,是艺术史界共认的张大千泼彩山水最精彩的作品之一。2010年5月嘉德春拍上《爱痕湖》

以1.008亿元天价成交 中国近现代书画作品的市场价格迈向了一个新的里程

碑。这幅由著名画家张大千1968年所作的巨幅绢本泼彩作品带领中国近现代书画作品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国画大师张大千人物画欣赏(高清大图)

国画大师张大千人物画欣赏(高清大图)张大千人物画欣赏高清 张大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5月10日(农历四月初一),他出生在四川省内江县城郊安良里象鼻嘴堰塘湾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原名张正权,又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四川省内江市人。传说其母在其降生之前,夜里梦一老翁送一小猿入宅,所以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改名猨,又名爰、季爰。后出家为僧,法号大千,所以世人也称其为"大千居士"。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莫高窟唐人菩萨像 镜心观音造像立轴设色纸本1946年作 菩萨 立轴设色金笺 观音造像立轴设色纸本 1947年作南无观世音菩萨 立轴1944年作 摹莫高窟观音大士像立轴

观音大士立轴设色纸本 1946年作 观音大士立轴设色纸本 1948年作 观音镜框设色纸本 1951年作 观音 立轴1947年作 璎珞大士 镜心设色纸本 工笔重彩善财大士像立轴纸本1946年作

摩登迦女 立轴设色纸本1951年作 安西榆林窟摩登迦女像 镜心1944年作张大千人物画欣赏高清 观音立轴绢本 1943年作观音立轴绢本观 音镜片绢本1944年作 观音造像镜框 1942年作 菩萨像立轴纸本1942年作 南无观世音菩萨立轴

1936年作 佛像立轴纸本 南无观世音菩萨立轴设色纸本 1943年作 南无观世音菩萨立轴设色纸本1943年作 观音 立轴绢本1946年作 临莫高窟唐人菩萨像 中堂绢本南无观世音菩萨立轴1944年作 观音

古代名画中国古代名画欣赏

? 中国古代名画欣赏 ? 《高逸图》(部分)孙位唐代 此图为《竹林七贤图》残卷。图中所剩四贤,四贤的面容、体态、表情各不相同,并以侍童、器皿作补充,丰富其个性特征。人物着重眼神刻画,得顾恺之“传神阿堵”之妙。画中山石用细紧柔劲的线条勾出轮廓,然后渲染墨色,完密地皴擦出山石的质感。画树木是用有变化的线条勾出轮廓,然后用笔按结构皴擦。几株树各有不同的画法。兼有张僧繇“骨法奇伟”的特点。画风在六朝的基础上更趋工致精巧,开启了五代画法的先路,是书画中的瑰宝。 pHY

if 《江行初雪图》(部分)赵斡五代南唐 此图为赵斡仅有的传世作品。表现朔风凛冽、雪花飘飘的冬曰江岸,渔夫们冒着严寒张网捕鱼的情景,全卷布置以芦苇、寒树、坡岸、板桥,渔民活动其间,或撑舟,或撒网,或于芦棚中避寒,或在船上炊食,江岸有骑驴之行旅,寒冷畏缩之状极为生动感人。画中树石笔法劲健,水纹用笔尖利,天空以粉弹出飞舞的雪花,技巧十分娴熟。是一幅流传有绪的中国绘画珍品。 2&lC

《洛神赋图》(部分)顾恺之东晋这幅画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的若干特点,千载之下,亦可遥窥其笔墨神情。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 3{w

《潇湘图》(部分)董源五代南唐 全卷以横幅形式图写江南山丘沙岸江河纵横的秀美景象,山头丛林杂树以水墨点染,平沙坡岸间以披麻皴擦绘成,开卷处有二宫装女子并立,滩头列有五人击鼓奏乐,江面舟中有朱衣贵族端坐,后段近岸处有渔夫十人拉网捕鱼,山水皆以花青运墨点染,平淡幽深,生动地表现出江南气候湿润、烟雨空蒙的特色,人物则以细笔重彩涂写,神采历历俱足,是董源的传世名作。

张大千作品欣赏作文

张大千作品欣赏作文 【篇一:张大千作品赏析】 张大千作品赏析 张大千是我国画坛一位举足轻重的国画大师,在不同的时代,其画 风不同。将近晚年,张大千独自开创的泼彩画法,在我国的绘画领 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泼彩画法巧妙的将中国传统绘画技巧与西方 绘画技巧结合。美术作品的鉴赏,和西方绘画不同,中国山水画主 要在欣赏画家所要表达的意境,人物画主要在欣赏其神韵,花鸟画 主要在欣赏其情趣。 张大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被称为中国现在画坛三杰(张大千、溥心畲、黄君壁),是一位深受爱戴的伟大艺术家。张 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 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 水方面卓有成就。张大千将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 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张大千的画风几经改变,到晚年时,自创泼彩画法。这种画法既保存了中国传统的绘画特色,又融入了西方绘画的技巧)。主要代表作品:《佳藕图》《爱痕湖》《长江万里图》《四屏大荷花》《八屏西园雅集》。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及不断的被介绍到中国来的西方美术, 对古老的中国话形成了有力的冲击,迫使人们认真思考中国画如何 发展的问题,从而引起了关于革新中国画的争论以及中国话创作实 践中的多种探索。这些探索逐渐形成了两种类型的中国画:传统中 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前者除部分画家因只是固守前人技巧、风格 而使作品缺少新意外,有一些画家则在努力继承传统的同时,力求 在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上进行革新创造。(摘自《美术欣赏》修订版 第八讲中国近现代绘画欣赏p51)其中,代表人物有绘画大师张大千。张大千在传统的中国绘画技巧上,结合西方绘画的色彩关系创 作的泼彩法,极具代表意义。 《爱痕湖》是张大千泼彩画法的最具代表性的巨作。该作品创作于1968年,宽76.2厘米,长264.2厘米。爱痕湖其原型是瑞士的亚琛湖,张大千游历欧洲,曾在亚琛湖逗留两日,亚琛湖给张大千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故归国后,他以爱痕湖为主题,创作了许多画作, 其中《爱痕湖》尤具代表性。在《爱痕湖》这幅作品上,有:“水悠 悠漾爱痕,岸花摇影狎波翻。只容天女来修拱,不遣阿难着体温。”

1-4年级重点名画赏析

1.作品名称:花狮子,类别:农民画,作者:张芝兰。作品赏析:这是一幅陕北安塞农民画,农民画既是一种传统的绘画艺术,又是一种逐渐成熟的新兴画种。这副图画着五颜六色的狮妈妈带着两只稚嫩可爱的小花狮子,脸上充满了幸福的爱意。 2.作品名称:蓝天,,类别:油画。作者:康定斯基(俄国)作品赏析:康定斯基的抽象画基本属于热抽象,这幅画我觉得偏意象艺术当然也有抽象的成分,首先给人的感受是充满了童趣、童真,给人一种自由自在的 感觉。 3.作品名称:春如画,作者:吴冠中。作品赏析:这副作品中,用流畅、活泼的线条描绘生机勃勃的春天,表达作者对春天的美 好感受。 4.作品名称:自画像,类别:油画,作者:徐悲鸿,作品赏析:这是一幅油画作品,虽然是人物头像,但动态明显,侧坐的身体、扭动的头部、回转的眼神,目光凝视前方,表现了年轻画家的淡定和自信。 5.作品名称:艰苦岁月,类别:雕像,作者:潘鹤,作品赏析:这件作品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就出现过:残破的军帽,褴褛的军衣,裸露的脚丫,如钢棍的手指上一支古色的长笛,干裂的嘴唇轻贴笛孔,老战士快活地吹奏着悠扬的乐曲。个满脸稚气的十ー二岁的小战士蜷缩在他的身旁,一手抱着长枪,一手托着下颌,聆听着那美妙的笛声,憧憬美 好的未来。 6.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铅笔淡彩)毕加索(西班牙)作品中毕加索用直线、曲线和交又线等丰富的线条画出了朵拉,并在衣服、头发等地方施以比较单纯的淡彩,人物周围是大面积的单纯的线条,使人物比较突出。座椅上运用了有秩序的交叉线,表现了座椅上的纹路。背景上布满了指向四面八方的线条,在平面上表现出纵深感,给人以丰富的想 象空间。 7.枣园来了秧歌队(年画),这幅作品巧妙地利用秧歌队形成的圆形,将毛主席和拜年的农民围绕在中间,洁净的画面自然地突显了毛主席的身姿。四周五颜六色的服装、花灯、锣鼓更加营造出节日的欢快气氛。 8.百世多吉(中国画)齐白石。作品中表现了九个柿子,红喻老、,绿喻新,九则表示多的意思,意为与“百世”。画中借柿子与橘子的谐音,取意“百世多吉”,表达了画家愿祖国永远安康幸福的质补愿望和爱国情怀。

中国古代山水画鉴赏论文

中国古代山水画鉴赏 摘要:何谓中国山水画?顾名思义,中国山水画即是从大自然中观察、体会、得到某种印记或感悟后,再经过提炼、概括、吸取自然景观的精髓,利用传统笔墨的技巧,从而创造出某种特定意境的画面。按理说来,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形式与本民族的民族精神,理应受到至高的重视与珍视。然而,随着中国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西方文化一涌而入,各种标新立异的西方印象画派以其自由,快速,狂放的技法被中国年轻人喜闻乐道,而传统的中国山水画则渐渐被忽视。在中西文化深度交融碰撞的今天,提高中国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迫在眉睫。 关键词:山水画,审美观,文化 一、中国山水画技法简介 山水画技法为中国山水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绘画技法表达了画家不同的性格,绘画时的心情及创作背景等。下面将简要地介绍几种山水画的技法。 (一)用墨方面 1、泼墨法,顾名思义,是指落笔大胆、点画淋漓、水墨浑融、气势磅礴的写意画法。而要使用这类技法,毛笔要大一些。用饱含

水的笔头,蘸上浓淡得宜的墨汁,大胆落笔,点拓出所画物体的轮廓。 2、积墨法,即层层加墨。这种墨法一般由淡开始,待第一次墨迹稍干,再画第二次第三次,可以反复皴擦点染许多次,甚至上了颜色后还可再皴、再勾、画足为止,使物象具有苍辣厚重的立体感与质感。 3、破墨法,指作画时,当前一墨迹未干之际,又画上另一墨色,以求得水墨浓淡相互渗透掩映的效果。而中国著名画家齐白石在画虾的头和胸的时候就经常使用该种技法以表现虾的 透明感。 (二)用笔方面 1、要自然有力,切忌呆滞。 2、要变化而有联系,要将粗、细、浓、淡、长、短、横、直、干、湿、轻、重根据物象参差需用,既有变化,还要互相联系。 3、要苍老而滋润,苍老就显出含蓄的笔力,用笔光滑就显得雅嫩,过于苍老亦易枯燥,故须在苍老中滋润,也就是干湿并用。 4、要松灵而凝炼,松灵比自然更进一步,要活泼轻松有生趣,切忌油滑、轻浮,轻松之中要有重厚,凝练是一笔画去到尽端有回锋。 5、要刚柔相济,即在轻柔中有骨力。所谓“线棉裹铁”才能稳厚,

石涛对张大千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石涛对张大千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张大千以其卓绝的艺术成就和令人叹羡的传奇人生享誉当今的国内外画坛。其绘画、书法、篆刻、诗词无所不通,论及绘画,他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能,无一不精,其山水画成就最为卓著,有“南张(大千)北溥(心畲)”、“石涛专家”之称。自1919年在上海拜师学艺,张大千开始遍临古代名家山水,早期学石涛、八大兼及梅清、石溪、程邃等,其中,他对石涛的研习尤为用功,对石涛法的掌握堪称精深。张大千在临习古人名迹,汲取传统精华的同时,间以大量游历写生创作。40年代初率弟子到敦煌临摹壁画,开画界学习敦煌之先河,其艺术也因此产生了巨大飞跃。1949年后移居海外,先后在阿根廷、巴西、美国等地居住,晚年定居台北。研究发现,石涛对张大千的山水画论文创作影响深远。张大千不仅在用笔、用墨、设色上做到与石涛极似,以他非凡的领悟能力,也极为准确地把握了石涛画中的神韵意蕴。张大千的艺术历程可概括为师古人、师造化、创新法三个阶段,但因他对石涛法的钻研之深,如他所言“昔年拟石涛惟恐其不入,今则又惟恐其不出”。石涛山水画的痕迹贯穿于他的整个山水画历程,早年的仿作、中年的写生创作及晚年的泼墨泼彩作品中的构图、造型、笔墨、意境等均有石涛“味道”。但是,张大千不甘拘泥于石涛法中,而师其心师其迹,以致后来能将石涛法化为己有,创泼墨泼彩画风。石涛对张大千的影响持续了张大千的整个艺术生涯,而且随着其艺术道路的不断前进,这种影响也随之深化、全面,表现在其作品中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四个过程:博采众长,审选一家、师心师迹,化为我有、携苦瓜法,遍游天下、继承传统,突破创新。值得注意的是,张大千的艺术历程以“泼墨泼彩”画风的创造性最大,是其艺术创造的顶峰,是他“法古人,师造化,创自我”治艺思想的必然结果。但分析研究其泼墨泼彩画作品,不难发现其泼墨泼彩画风是由石涛《画语录》启发而来,且是石涛“一画”论的奇妙解答。世界上任何事物、现象无不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无无因之果,也无无果之因。张大千之所以于各家之中审选并深研石涛,石涛之所以能够对张大千的山水画创作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与张大千的天资、心性、学养及经历是分不开的,不仅如此,良好的家学熏陶、名师指导及当时社会的文化艺术思潮、艺术市场都有不可小视的作用。20世纪已经走远,张大千把他的一生献给了上个世纪。他罕有的天赋、不辍的努力、深厚的学养造就了他的辉煌。读书行路、七分人事三分天、传统与写生不可偏废、师古出新等教育理念对艺界后生影响很深。他对传统的继承与泼墨泼彩画风的开创做到了最好的结合,是学习中国画的后辈之榜样。 本论文由https://www.doczj.com/doc/211929185.html,提供

中国古代绘画赏析

《中国古代绘画赏析——山水篇》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绘画赏析---山水篇 省市第二十三中学利梅 学生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一方面,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通过语文和历史课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古诗词知识和历史知识。这对中国画的欣赏、体悟非常有利。另一方面,他们具备了较强的分析归纳能力。在新课改后,小组协作学习已经成为大家喜爱的学习方式。这为本课的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必备的基础。 教材分析:这一课容宽、知识面广,涉及到了高中学生学过的历史知识、语文知识等,知识的综合性不仅学生感兴趣,我也喜欢研究,一节课讲完学生绘画知识了解得有点肤浅,于是我从中国古代绘画分类把本科整理成3节,深入浅出的从多角度给学生展示中国画的魅力。 教学目标:了解代表性作品,探究各种山水画画风格特点,加深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了解,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山水作品的时代特色及其风格演变。 教学难点:山水作品时代特色的归纳及其风格演变。 教学策略:采取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让大家仔细地、反复地品读作品。通过比较、分析,共同探究不同时代作品的特色,并联系历史、语文知识,来加深对作品的艺术特色理解,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转变的角度来发现这些艺术特色的深层原因,使大家获得较为深刻的审美体验,同时,

还可以欣赏体会诗、画等传统文化贯通交融所形成的中国文化,激发起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产生民族自豪感。另外,引导大家通过探究,看到文化的变迁与时代背景之间的联系,鼓励大家养成尝试利用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去探索和研究艺术、了解作品,获得较深层次的了解和感悟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古代绘画原大挂图若干宣纸毛笔墨汁盘子笔洗。 生:美术书纸笔 教学过程:导入(周围作品)——两宋作品品鉴对比(学生活动)——诗词与两宋绘画风格之对比(学生活动)——山水画特点——老师示课堂练习——课堂小结 导入: 师:中国古代绘画的三大画科分别是人物、花鸟和山水。中国山水画的成就超过了其他许多艺术部类,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罕见的瑰宝。这些附着中国人敏感心灵和微妙哲学的千古佳沉默不语却光华万丈,荡涤心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它们的魅力。 出示课题:中国古典绘画赏析 (通过幻灯片欣赏北宋作品《溪山行旅图》)

美术鉴赏

《清明上河图鉴赏》 摘要: 每一幅画的背后都有存在一个故事,都有其依托的社会时代背景,而不是简单的由主观意象所决定的,而它的出现往往同当时社会情况有关!一幅画不仅仅只是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么简单,而我们应该从画中感知当时社会状况,同时也是是考察历史的一种重要的参考文献。通过欣赏一幅画,感受当时的百姓生活的环境!人生如画,画如人生,一幅画一种人生!鉴赏作品也是一种乐趣,从中体会生活的五味杂陈。个人选取了《清明上河图》这幅画来进行赏析! 关键词:《清明上河图》宋代张择端背景内容艺术特点形式历史意义 正文: 一幅画的价值不仅仅是他的艺术特点美,简单的内容美,还包括历史意义之美。《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历史的真实写照,从画中反应了当时的商品经济交易繁华和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真实写照,社会经济繁荣昌盛。车水马龙,描绘出了一种当时商品经济发展非常好的一种状态,很有历史参考价值! 从作品的作者开始赏析:张择端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他是北宋末年杰出的现实画家,其作品大都失传,存世《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清明上河图》作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另外,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有署名“张择端”的小幅《西湖争标图》,系委托之作,该作品已经转到天津博物馆。《清明上河图》尚存,是《东京梦华录》、《圣畿赋》、《汴都赋》等著作的最佳图解,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不只继承发展了久已经失传的中国古代风俗画,尤其继承了北宋前期历史风俗画的优良传统。 从作品的背景赏析:《清明上河图》本是进献给宋徽宗的贡品,宋徽宗酷爱艺术,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新的创意佳话。《清明上河图》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其主题主要是描写北宋都城东京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汴河上店铺林立、市民熙来攘往的热闹场面,描绘了运载东南粮米财货的漕船通过汴河桥涵紧张繁忙的景象。 从作品的内容赏析:内容丰富,描绘东西繁多。从内容看,《清明上河图》属于风俗画,也具有风俗画的特点。《清明上河图》描写北宋都城东京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汴河上店铺林立、市民熙来攘往的热闹场面,描绘了运载东南粮米财货的漕船通过汴河桥涵紧张繁忙的景象。大到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细到舟车上的钉铆、摊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谐的组织成统一整体,在画中有仕、农、商、医、卜、僧、道、胥吏、妇女、儿童、篙师、缆夫等人物及驴、牛、骆驼等牲畜。有赶集、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情节。画中大街小巷,店铺林立,酒店、茶馆、点心铺等百肆杂陈,还有城楼、河港、桥梁、货船,官府宅第和茅棚村舍密集。《清明上河图》中画有1695人,各种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只,房屋楼阁三十多栋,推车乘轿也有二十多件。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代古画中所罕见。各色人物从事的各种活动,不仅衣着不同,神情气质也各异而且穿插安排着各种活动,其间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冲突,令观者看罢,饶有无穷回味。 从作品的结构赏析:结构严谨,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可贵的是,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主体突出,首尾呼应,全卷浑然一体。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达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中国古代山水画

中国古代山水画 山水画是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其支科虽仅有山水与屋木(一称界画)两种,但名山大川、风景佳胜、田野村居、城市园林、楼观舟桥、历史名胜均可入山水画。中国山水画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更集中体现了中国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它是在中国画历史进程中得到突出发展的画科,在元代以后的画史上尤占重要地位。山水画的分类虽亦有依题材差异者,但传统习惯多按画法风格的不同:勾勒设色、金碧辉煌、富于装饰意味者称青绿山水或金碧山水;纯以水墨描绘者称水墨山水或墨笔山水;以水墨为主的略施淡赭淡青适于表现朝晖夕阳者称浅绛山水或淡着色山水;以水墨勾皴淡色打底并施青绿等敷盖色者称小青绿山水;几无水墨纯以彩色图绘者称没骨山水。 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远在战国时代已在古地图中、在工艺美术品中、在具有装饰作用的建筑材料上零星出现,虽或为非完整构图的孤立形象,或为人物神异活动的背景,但依稀可见作者的神话迷信思想,并遗留着原始社会自然崇拜的痕迹。 独立的山水画正式首创于魏晋南北朝之间,据文献记载东晋画家顾恺之即画有《雪霁望五老峰图》。南朝的宗炳与王微继之完成了两篇最早的山水画论《画山水序》与《叙画》。尽管至今未见这一时期的作品存留,若干作品中的山水仍是人物的衬景,以致“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甚至以夸张变形的手法处理树石,追求装饰趣味。但山水画理论已经成熟,或强调哲理性的显现,或重视抒情的表达,而且

讨论了空间表现,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基础。隋唐时代,中国山水画已经成熟,展子虔《游春图》,反映了隋代或初唐青绿山水画的面目,虽未脱装饰遗意,但写实能力有极大提高,饶有抒情意味。盛唐的吴道子进而发展了简练而又写实的山水画法,所画山水“怪石崩滩,若可扪酌”。中晚唐画家更创造了水墨山水、没骨山水亦出现于敦煌壁画中。五代北宋的山水画在真实描写大自然并表达一定的审美认识上达到一个高峰。继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分别开创或继承南北山水画派之后,北宋关仝、李成、范宽三家鼎立,各擅胜场。荆浩的山水画论《笔法记》,把谢赫“六法”移于山水,以“真”为主,强调以树木体现一定道德观念。北宋郭熙父子的《林泉高致》则围绕中国山水画创造的核心意境问题,系统地总结了经验,使中国山水画理论更加体系化。经过南宋画家对寄幽情美趣于精粹景色中的探索,至元代尤其是元四家——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山水画又出现了一个重视主观抒发与风格创造的新的高峰,也完成了山水画中诗书画的统一。 明末董其昌简化古人创造的山水形象,参照书法开合起伏的法则,用以构置平面化的山水境界,造成了山水画的又一变异。入清以后,一派沿董其昌蹊径变化古法,在笔墨风格气味上谋求新意;另一派面向自然亦发挥笔墨传情的效能,独抒个性。后一派的代表石涛撰写的《苦瓜和尚画语录》(《画谱》)是古代山本画论中最优秀的名篇。五代两宋以后山水画的变异发展,不但造就了为数极多的名家和作品,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风格流派,还完成了在中国画论中居于

国画家张大千画作欣赏

?張大千,原名張正權,又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四川內江人。他從小隨母親學畫,1917 年與兄長同赴日本京都,學習繪畫及織染工藝.1919 年返上海,拜曾農髯、李梅庵為師,學習詩文書畫,受石濤跟八大山人的影響很深。1927 年始遍游名山大川,包括黃山,峨眉山,敦煌。1929 任第一屆全國美展幹事,1933 年任南京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一年。1941 年至1943 年間赴敦煌,臨摹敦煌壁畫,他描摹壁畫時,發現部分壁畫有內外兩層後便揭去外層以觀賞內層,被揭露後又抵賴辯解,且自稱對敦煌壁畫的文物保存也有相當多的貢獻。1943年他出版的《大風堂臨摹敦煌壁畫》讓藝術界開始重視中國文物的保存和精華。?張大千於1949 年移居香港,1951 年移居阿根廷,1953 年從阿根廷移居巴西聖保羅,從此畫作開始聞名國際,包括法國羅浮宮也前來邀展。1956 年,他曾與畢卡索切磋同談。開始將西方抽象主義的理念應用到中國傳統水墨畫上,並發展出了潑墨山水的風格。1958年,被紐約「國際藝術學會」以「秋海棠」圖,譽為世界偉大畫家。之後,他在1969 年居美國,至1977 年回臺灣定居,建摩耶精舍。1983 年過世,是為中國現代最重要畫家之一。?張氏精鑒別,富收藏,曾出版《大風堂名跡集》四冊。詩文亦精妙。仍以書畫用力最深,於山水、花卉、人物無不精擅,畫藝蜚聲國際。早年專注於傳統筆墨,對於石濤的畫尤見功力,其臨摹作品足可亂真。赴敦煌臨摹了石窟壁畫後,畫風 轉呈豐麗細潤,嗣後成立一己風格,氣韻高雅,筆精墨妙,深得文人畫神髓。晚年畫風再變,好用青及水墨作大潑墨。蒼莽不羈,淋漓盡致。 國畫家張大千畫作欣賞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欣赏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作,这幅画卷不仅仅是一幅描写私人生活的图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那个特定时代的风情。由于作者的细微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把韩熙载生活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画面里的所有人物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在这幅巨作中,画有四十多个神态各异的人物,蒙太奇一样地重复出现,各个性格突出,神情描绘自然。《韩熙载夜宴图》从一个生活的侧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生活场面。画家用惊人的观察力,和对主人公命运与思想的深刻理解,创作出的这幅精彩作品值得我们永久回味。 泼墨仙人图 梁楷,南宋人,生卒年不详,祖籍山东,南渡后流寓钱塘( 今杭州) 。他喜好饮酒,酒后的行为不拘礼法,人称是“梁风(疯)子”。 《泼墨仙人图》是现存最早的一幅泼墨写意人物画。可以说是梁楷与画院画风决绝后,自辟蹊径,独树一帜,在绘画创作中所创“减笔”画之杰作。画面上的仙人除面目、胸部用细笔勾出神态外,其他部位皆用阔笔横涂竖扫,笔笔酣畅,墨色淋漓,豪放不羁,如入无人之境。 作者在构造人物形象时,有意夸张其头额部分,几乎占去面部的多半,而把五官挤在下部很小的面积上,垂眉细眼,扁鼻撇嘴,既显得醉态可掬,却又诙谐滑稽,令人发笑,以生动的形象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境界和生命态度,极尽嬉笑怒骂之态。据画史记载:梁楷为人不拘小节,好酒,自得其乐,狂放不羁,且任性高傲,在艺术上有自己的创见,不肯随波逐流,因而有“梁疯子”之称。应该说梁楷所画的不是“仙人”,而是他自己的写照。梁楷在他艺术生涯的前期,曾受画院“格律”的严格训练,人物画继承李公麟之画风,后因作者本人的素质和历史因素,梁楷凭着这股“疯”劲,反对因循守旧,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造发展,因而他在中国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秋江渔隐图 轴,绢本,墨笔,纵:37厘米,横:29厘米 此图画面单纯,一老渔翁怀抱木桨,蜷伏在船头酣睡。小舟停泊在芦苇丛中。这幅作品体现了马远人物画创作的造诣,画处于静态的人物,已达到妙化入境的地步。老渔翁头部处理很见功底,眉、发、胡须的画法用的是传统的线描法,但对脸颊、鼻尖、眉宇、下唇、眼窝的晕染,却富有体积感,这在古代传统绘画里是一个突出而少见的表现手法,即使在马远其它人物画作品里也没这幅画运用得这么成功。另外,他能娴熟地用线条表现物象的质感,如水的轻盈、布衣的皱褶和船板的木质等。几枝将枯未枯的芦苇轻轻摇摆,秋风萧索,细波粼粼,渲染出一片静谧的秋意,画面气氛烘托较为成功。

《绘画篇》-张大千国画 + 一个故事-2011.7.26

邀您共賞張大千的國畫

潑彩朱荷金屏 有個孩子對一個問題一直想不通:為什麼他同桌的同學想考第一名就考上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卻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墨荷 回 家 後 他 問 道 : 「 媽 媽 , 我 是 不 是 比 別 人 笨 < 我 覺 得 我 和 他 一 樣 聽 老 師 的 話 , 一 樣 認 真 地 做 作 業 可 是 , 為 什 麼 我 總 是 比 他 落 後 < 」 媽 媽 聽 了 兒 子 的 話 , 感 覺 到 兒 子 開 始 有 自 尊 心 了 而 這 種 自 尊 心 正 在 被 學 校 的 排 名 傷 害 著 。 她 望 著 兒 子 , 沒 有 回 答 , 因 為 她 不 知 道 該 怎 樣 回 答 。 又 一 次 考 試 後 , 孩 子 考 了 第 十 七 名 , 而 他 的 同 學 還 是 第 一 名 。 回 家 後 , 兒 子 又 問 了 同 樣 的 問 題 。 她 真 想 說 , 人 的 智 力 確 實 有 三 六 九 等 , 考 第 一 的 人 , 腦 子 就 是 比 一 般 的 人 靈 活 。 然 而 這 樣 的 回 答 難 道 是 孩 子 真 想 知 道 的 答 案 嗎 < 她 慶 幸 自 己 沒 說 出 口 。

鉤金紅蓮

潑彩荷花 應 該 怎 樣 回 答 兒 子 的 問 題 呢 < 有 幾 次 , 她 真 想 重 覆 那 幾 句 被 上 萬 個 父 母 重 覆 了 上 萬 次 的 話 「 你 太 貪 玩 了 , 你 在 學 習 上 還 不 夠 勤 奮 , 和 別 人 比 起 來 還 不 夠 努 力 。 」 以 此 來 搪 塞 兒 子 。

国画大师张大千荷花作品赏析

国画大师张大千荷花作品赏析 张大千(1901-1984)名正权,后改名猨,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幼年受擅长绘画的母亲和以画虎著称,自号“虎痴”的二哥张善的熏陶指引,并从名师曾农髯,李梅阉学诗文、书法和绘画。除临摹历代名迹外,又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为师,经过刻苦钻研, 获得了卓越的成就。 青年时代,即与二哥张善子齐名,二十多岁,曾赴日本留学,学过染织,回国后,一度迷于佛学,曾去宁天童寺“皈依佛门”,想当和尚,据说,他怕在头上烫九个香记,只好等待别了师父弘筏大和尚,回到现实世界来,青年时期就能画一手很好的具有石涛、八大山人画风的作品,几可乱真,所以有“南方石涛”之称。他早年画的《石涛画册》,竟被著名鉴赏家、画家陈半丁作为石涛“真迹”珍藏起来,以夸耀于画友面前,被张大千识破指出,后来传为佳话,足以证明千在二十几岁在摹拟古人传统绘画的功力和成就,已经是惊人了。张大千于1940年后,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对于我国敦煌洞窟,逐个整理编号,进行临摹,丰富了绘画技法。1948年适居香港,后又旅居印度、法国、巴西等国。1984年病逝 台湾,享年八十四岁。 张大千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他在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与他渊博的学术修养,深厚的生活积累以及他广结师友,取长补短是密不可分的。除绘画外,他对诗词、古文、戏剧、音乐以及书法、篆刻,无不涉猎。他于晚年又开创出具有现代新气象的中国水墨画风,其创作范畴庞大复杂的程度,在中国的艺术史上,亦是少见,可谓是承前启后,集大成的画家。他的酣畅淋漓而内涵深厚的传统构成,雄奇瑰丽而富于精致的写真精神,更是独步画坛,堪称一绝。 旅居海外的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擅长画花卉。他画的花卉种类很多,如荷花、秋海棠、牡丹、兰花、水仙、梅华等。而他平时画的最多的还是荷花,他自己常说:“赏荷、画荷,一辈子都不会厌倦!” 张大千荷花画主要特点 张大千在花卉画中以荷花画居多。他之所以喜爱画荷花,除其它原因外,他认为“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并且还认为画荷与书法有着密切关系。故此,张大千画荷的作品不但年年有,而且不断推出新意。形成驰名中外的“大千荷”。他在三十五岁时作的《金荷》,就被法国政府购藏。对此徐悲鸿曾说:“张大千的荷花,为国人脸上增色”。 张大千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使“大千荷”中国美术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尤其是晚年创泼墨彩之后,所画荷花不但超越了花卉的属性,更将文人花卉的笔墨范围拓展至另一境地。 他不但爱画荷,也爱种荷。张大千年轻时住在苏州,庭院里那一池荷花成了他写生的好地方,他三十三岁时开始住进北京颐和园,一住就是五年,颐和园池塘

名家名画赏析部分

名家名画赏析部分 1、通过欣赏图片,了解美术名作的基本信息; 2、分析作品的表现内容; 3、分析作品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 4、阐述作品的主题和审美价值。 中国画:《江山如此多娇》、 《春牧图》、《青蛙》、 《千里江山图》、《韩熙载夜宴图》《富春山居图》 油画:《开国大典》、《在激流中前进》、《星月夜》 《乌鸦群飞的麦田》、《自由引导人民》 《浪子回头》、《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 《夜巡》 《教皇英诺森十世》。 壁画:《格尔尼卡》 素描:《血衣》 版画:《面包》 示例: 请从美术作品的作者、作品名、类别、基本 内容和艺术特色 几个方面分析这幅作品。 作品名:《格尔尼卡》 其它代表作: 《亚威农少女》 作者:西班牙 毕加索 立体主义画派 《舞蹈者》 类别:壁画 《三个音乐家》 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这幅画描绘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 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作者运用阴冷的色彩,夸张、变形以及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法西斯暴行所制造 的血型景象,刻画了无辜平民所遭受的灾难、死亡和痛苦,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作品名:《面包》 作者:珂勒惠支 国籍:德国 类别 (画种):石版画 画面内容:画面表现了饥饿的儿童和极度痛苦的母亲形象,沉痛的揭露了战争借人民造成的悲惨境遇,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和深刻的警示意义。 艺术特点:画家用简练的线条把痛苦的母亲形象尽显在画面上,把母子三人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形象真切动人,使人久久难忘。 作品名:《血衣》 作者:王式廓 国籍:中国 类别:素描 画面内容及艺术特点:作品取材于我国土地革命斗地主的场景。画面抓住一位悲痛欲绝的妇女正举起血衣的瞬间,描绘了激愤的人海与起伏的山峦,在沉郁浑厚的黑白色调中汇成了震撼人心的控诉。 作品名:《星月夜》 作者:梵?高 国籍:荷兰 画种:油画 艺术流派:后印象主义画派 画面内容:作品展示了一个高度夸张变形与充满强烈震撼力的星空景象。 艺术特点:画家运用旋转、跳动和色彩对比强烈的笔触,充分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激情,同时也显示出作者在艺术表现风格上的独特个性。 作品名:《乌鸦群飞的麦田》 作者:梵?高 国籍:荷兰 画种:油画 艺术流派:后印象主义 画面内容: 画面描绘的是暴风雨过后风吹麦田的情景。绿色的小路的在黄色麦田中深入 远方,增添了不安和激愤情绪。 艺术特点:1、色彩对比鲜明而明亮的麦田,燃烧着画家激情的火焰,倾注着他的内心激荡 的情感。 2、画面上动荡不安的构图、明暗对比强烈的色调、粗野狂乱的笔触,流露出画家内心孤独、压抑、郁闷的心情。 作品名:《自由引导人民》 作者:德拉克洛瓦 国籍:法国 画种: 油画 艺术流派:浪漫主义画派 画面内容: 作品取材于1830年的法国七月革命,画面以高举着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的自由女神引导法国人民进行巷战的场景。 艺术特点: 1、此画是三角形构图的典范。三色旗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 2、引导人民的自由女神处于横向黄金分割线处,巷战人群的头部位于纵向黄金分割线处的位置。如此人物众多,宏伟而又动荡的的战斗场面,被画家组织在一个井然有序的画面构图之中。 3、整幅作品气势磅礴,色彩与明暗对比强烈,结构紧凑,用笔奔放,充分展现了浪漫主义画派的风格特点,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生动地表现力法国人民为自由而战的精神。 作品名:《浪子回头》 作者:伦勃朗 国籍:荷兰 画种:油画 艺术流派:荷兰现实主义 画面内容:这幅画取材于《圣经》故事的油画,深刻地表现出父亲对回家浪子既悲伤、痛恨,又惊喜、怜爱的那种复杂的父子深情,同时也刻画了几个旁观亲属的不同心态。 艺术特点: 画家独到地运用明暗,灵活地处理复杂画面中的明暗光线,用光线强化画中的主要部分,也让暗部弱化和消融次要因素。 作品名:《夜巡》 年代:1638——1642年 作者:伦勃朗 国籍:荷兰 画种:油画 艺术流派:荷兰现实主义画派 画面内容: 这是一幅群像肖像画,最初为画家所接的阿姆斯特丹民防队总部定制的18个人的群体肖像画。 艺术特点: 1、采用舞台效果的表现手法,没有用传统群像的画法,主次人物突出。 2、画面明暗对比强烈,但又极富层次感,体现伦布朗的艺术风格。 3、以其独有的光彩成为17世纪欧洲绘画的经典名作。 作品名:《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 作者:戈雅 国籍:西班牙 画种:油画 艺术流派:18世纪浪漫主义画派 画面内容: 作品描绘的是法国侵略者枪杀西班牙革命者的场景。 艺术特点: 画家特地用一盏方形灯笼造成了强烈的明暗对比,突出起义者英勇无畏的精神,揭露了侵略者的杀人罪行。 作品名:《教皇英诺森十世》 作者:委拉斯凯兹(委拉斯贵支) 国籍:西班牙 画种:油画 艺术流派:西班牙巴洛克式画家 画面内容: 权威显赫的教皇正襟危坐在精致的宝座上,眼神威严又隐含着凶狠和狡诈,教皇的相貌和性格特征都被画家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出来。 艺术特点: 画面用红白色彩的对比和写实的手法来,注重光影的变化。 画家其它代表作:《纺织女》、《宫娥》

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八

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八 351 《杂画册》 明陈洪绶绢本设色共八开每开纵30.2厘米横25.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一图册作山水、人物、花卉,画法工整,趣味古拙。其八开分别是:1.山图2.黄河巨津3.湖山深远山水4.远浦归帆5.石泉云树6.罗汉7.夔龙补衮图8.玉堂柱石。此选二幅作品,一幅是设色泉石云树。画面上云树如带,意境迷离,用笔工整,设色典雅,富有装饰感。另一作品,设色溪水山涧石桥,二人坐桥上对语。意境清新自然,古意森森。山石皴染结合,树木用横笔层层点出,墨色湿润。 352 《闭户著书图》 明沈颢纸本设色纵96.2厘米横40.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沈颢(公元1586—1661),明代画家。一作灏,字朗倩,号石天,江苏苏州人。性格豪放,博雅多闻。沈颢书法真、行、篆、隶无所不能。更精绘画,深研画理。“似而不似,不似而似”是他的创见。他临习诸家,位置严整,小景淡远清旷,画风近于沈周。晚年笔意挺秀,点染清妍。写画山

水,笔墨秀雅,立壑奇突。名重一时。 353 《山水图》 明李永昌纸本设色纵125.7厘米横58.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李永昌(生卒年不详),字周生,安徽修宁人(有认为是安徽欷县人)。善书法,画风学董其昌。工山水,仿元人笔意,画风清秀圆润,清逸疏简,为汪之瑞师,开新安派之先声。主要活动于万历、崇祯年间。《山水图》是最能体现其风格的代表作。 354 《江山卧游图》 清程正揆纸本设色纵26厘米横30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程正揆(公元1604—1676),字端伯,号鞠陵、青溪道人,湖北孝感人。髡残与程正揆交谊深厚,曾在他的画上题道:“书家之折钗股,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飞鸟出林,惊蛇入草,银钩虿尾,同是一笔,与画家皴法同一关纽。观者雷同赏之,是安知老斫轮有不传之妙耶?”此幅《江山卧游图》近似沈周的笔墨粗健,画家以一条崎岖的山径为脉络,自山庄屋宇间蜿蜒伸出,一路上清泉淙淙,碧潭如镜,瀑布飞泻,林木葱茏,景色旖旎。

近现代山水画史上的几幅佳作

近现代山水画史上的几幅佳作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山水画坛,高手辈出,大家林立。 二十世纪山水画的发展,一方面肇始于清初四王画派或谓正统画派绵延传承的过程之中,另一方面,亦肇始于反思、反拨四王画派陈陈相因的浪潮之中。崇尚四僧,尤其是崇尚石涛绘画的潮流的涌现,正体现了二十世纪上半叶一批山水画家试图改变正统画派程式化倾向日甚一日的努力。 张大千、张善子、郑午昌、唐云、傅抱石等一大批名垂画史的大家,都是在画宗石涛的热潮之中涌现出来的名手。尤其是张大千,非但在师学四僧的画学思潮中开风气之先,并且他那些临仿石涛、以假乱真的故事,亦已为世人熟知,而他最终弃学石涛而上探高古精深的唐宋画学传统,则又是我们将在下文中谈及的话题。在这里首先要绍介的,是另一位师法石涛而另辟蹊径的天才画家——傅抱石。 傅抱石之学石涛,不但体现在他的艺术创造中,如他借石涛“万点恶墨”创成石破天惊的“抱石皴”法;还体现在他的理论研究中,如自1935-1937年,他曾在日本和国内分别编纂发表了《苦瓜和尚年谱》《石涛丛考》《大涤子题画诗跋校补》《石涛画论之研究》《石涛生卒考》等一系列文章,详尽研究了有关石涛生平的种种史料;甚至体现在他更名“抱石”的佚事中,抱石所抱之“石”,即清湘大涤子也。 傅抱石画山水,素喜于若皮纸等表面粗糙的纸张上纵横涂抹,在水墨淋漓中求苍茫浑厚,绝去正统派以淡墨干积表现山石层层深厚、错综复杂的结构与质量感,一任情绪的恣肆和天才的发越,凭借“往往醉后”的酒神情怀,傅抱石将传统水墨山水画推向了一个“无法无天”的极致。 其大幅作品《东山报捷》是体现傅氏此种画风的代表作之一。此画属山水画与人物画的合成品,亦属傅抱石中国画创作的典型面目。画面背景中的树木,乃标准的横涂纵抹的抱石家法,于一片墨色氤氲中复以燥润互用的笔法挥写枝干,令大面积的泼墨产生湿到极致而又特具笔致精微的微妙效果,正所谓“干裂秋风,润含春雨”者是也。 需要略加说明的是傅抱石独特的人物画风。 傅氏所作人物,宗法顾恺之,力追魏晋人物画风的高古,造型古拙奇岸而佐以元明文人画率意松秀的笔调,行笔若春蚕吐丝而又信手拈来,古意盎然而随意潇洒已极。《东山报捷》图中人物的造型衣纹画法皆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傅氏人物画的这种特色,作者在不经意间,业已生动地刻划出了谢安闻听淝水大捷时努力地克制自己情绪时的泰然自若神态。 傅抱石山水师石涛、人物法魏晋的故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现代展览、出版事业空前发展的二十世纪,画家凭借前人所难以想像的条件和创造意识重新整合传统资源并别开生面的特色。这一特色,如前所述,同样鲜明地体现在弃学石涛,转师唐宋的张大千身上。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画坛曾发生过一股大规模的师法宋元乃至追踪晋唐的浪潮。南方画坛如吴湖帆、贺天健、郑午昌、张石园、殷梓湘等一大批山水画名家,皆由过去的师法四王、文沈、唐仇开始上溯董巨、李郭、刘李马夏及赵孟頫\、王蒙、吴镇、黄公望,南方山水画的风气,为之大变。在这些有着相似追求的画家之中,被徐悲鸿奉为“五百年来一人”的张大千,则称得上是走得最深最远的一位。 由师石涛转师宋元,尽窥传世范宽、李郭、董巨及孙位、周文矩、宋徽宗、王蒙的剧迹,张大千的手笔,得以尽脱往日旧学。然而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于1940年代初期与谢稚柳等西渡流沙,临摹敦煌石窟中六朝隋唐的壁画,张大千的画风自此也为之一新。其画人物、山水、花鸟,开始转向唐以前水墨尚未兴起时以丹青钩填为主的中国画高华而古老的传统。张大千敦煌之行后的创作轰动了全国,他不但以一己之力令千五百年前的敦煌壁画在画史上的价值得到重新认识,也把人们的目光带向更辽远也更为壮阔的上古时代,还填平了近千年间

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

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由学习山水画,着重把握以下三个要点。一是要在分析作品时,应有意识地强调山水画独特的透视。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掘山水画作品共有的中国人文精神。 教师通过网上论坛的讨论和课堂上对知识的横向联系,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分析作品有详略区别,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教学进行引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的 1、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 2、通过网上的讨论和教师对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3、通过分析中国山水画不同作品之间的艺术特色,懂得如何感受艺术之美。 教学重点 中国山水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 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教学手段 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学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室里响着古琴曲 问:请大家静下心来听我们教室中回响的悠扬的古琴声,有人想起它的曲名了吗? 答:高山流水。 对,高山流水,这也是我国古代画家的主要绘画题材。大家坐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教室里,一定觉得古代山水画离我们好遥远,但现在我们就要借助这些现代化的设备来和我们的传统艺术作一次亲密接触。 在亲近传统艺术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在座各位同学的兴趣。艺术论坛上有一个问题等待着大家“现在还有人喜欢传统绘画吗?”请发表自己的见解。 投票: 现在还有人喜欢传统绘画吗? 从同学们的投票中可见,大部分同学说喜欢,也有不少同学说不喜欢,更有同学说不了解。那原因何在?现在我们就通过了解山水画来了解自己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古代绘画。 看我们周围的环境。大家一定注意到了身边的两幅长卷。事实上,这是一幅长卷画,很长的一幅画。很想知道这幅画的名字吧。这是中国绘画史上最着名的一幅长卷,被称为画中“兰亭序”的《富春山居图》。要了解它,同学们可以看课件的相应部分。看完后,请参与论坛的讨论。看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结合了解此画的作者。 讨论题:《富春山居图》为什么能够画那么长? 视线的移动。中国绘画独特的散点透视法。 “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山水画起因的一个思想——卧游。(提示学生去了解画家宗炳)当然在这儿还要特别提到黄公望是我们常熟人,这是我们的一个骄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