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学名词解释

财政学名词解释

财政学名词解释
财政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隐性支出:在一些情况下,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可以不表现为收入或支出,或者有些政府收支并不反映在收支账户上。

2.帕累托效率:是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这种状态被认为是最好的。

3.帕累托改进:如果有某种资源配置状态,通过一定的调整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其他人的境况

至少不变坏,就可以肯定,调整后的状态优于调整前的状态。

4.生产效率:使每一种产品的生产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产出。

5.交换效率:让给定数量的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消费者的需要。

6.产品组合效率:是指生产者方面的产品边际替代率与消费者方面的产品边际替代率相等。

7.公平:社会收入分配的理想状态。

8.贫困指数: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9.完全竞争市场:交换和竞争没有任何阻力和干扰的理想化市场。

10.公共产品:公众共同受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具有很强的外部效益,但不具备或者内部效益不显著的产品)。

11.现收现付制:用本期的缴款来支付本期的支出,具有后代人的利益向前代人转移的收入再分配影响。

12.完全基金制:每一代人都以自己的缴款来承担自己的福利支出,这种制度被称为完全基金制。

13.纳税人:法律上的课税主体是税法所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或法人。

14负税人:经济上的课税主体

15.卖方税:指纳税人在交易过程中对销售方的征的税。

16.买方税:指在交易过程中对购买者的征税。

17.流转税:以流通过程中的商品与劳务为课税对象的税收。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

18.所得税:以所得为课税对象的税收,分为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19.财产税:以财产为课税对象。

20.定额税率:用绝对金额来表示的税率形式。

20.比例税率:对课税对象按照同一比例课征的税率。

21.累进税率:税率随着征税对象量的增加而上升的税率形式。

22.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价值量为计税依据的税收。

23.从量税:以课税对象的数量为计税依据的税收。

24.财产税:以纳税人拥有或取得的财产作为其征税对象并据以征税的一类税收。

25.收入效应:税收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使纳税人的个人收入减少,从而降低纳税人的税后福利水平。

26.总额税:只产生收入效应而不产生替代效应的税收。

27.中性税收:只产生收入效应的税。

28.替代效应:指税收影响相对价格,在个人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因相对价格的变化而产生的对个人福利水平的影响。

29.扭曲性税收:产生替代效应的税收。

30.超额负担:由税收的替代效应引起的纳税人福利的减少。

31.矫正税:用于矫正市场缺陷的税收。

32.税收负担:从纳税人的角度来看,纳税就是一种纯粹的损失,这种损失被称为税收负担。

33.直接负担是纳税人所纳税款不能转嫁与他人,而由自己承受的税收负担;

34.间接负担是纳税人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而对非纳税人形成的税收负担。

35.前转嫁又称顺转嫁,是卖方通过提高所出售的产品、服务或要素的价格,将一部分或全部税收负担转移给买方的活动。

名词解释:

1.隐性支出:在一些情况下,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可以不表现为收入或支出,或者有些政府收支并不反映在收支账户上。

2.帕累托效率:是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这种状态被认为是最好的。

3.帕累托改进:如果有某种资源配置状态,通过一定的调整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其他人的境况

至少不变坏,就可以肯定,调整后的状态优于调整前的状态。

4.生产效率:使每一种产品的生产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产出。

5.交换效率:让给定数量的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消费者的需要。

6.产品组合效率:是指生产者方面的产品边际替代率与消费者方面的产品边际替代率相等。

7.公平:社会收入分配的理想状态。

8.贫困指数: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9.完全竞争市场:交换和竞争没有任何阻力和干扰的理想化市场。

10.公共产品:公众共同受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具有很强的外部效益,但不具备或者内部效益不显著的产品)。

11.现收现付制:用本期的缴款来支付本期的支出,具有后代人的利益向前代人转移的收入再分配影响。

12.完全基金制:每一代人都以自己的缴款来承担自己的福利支出,这种制度被称为完全基金制。

13.纳税人:法律上的课税主体是税法所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或法人。

14负税人:经济上的课税主体

15.卖方税:指纳税人在交易过程中对销售方的征的税。

16.买方税:指在交易过程中对购买者的征税。

17.流转税:以流通过程中的商品与劳务为课税对象的税收。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

18.所得税:以所得为课税对象的税收,分为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19.财产税:以财产为课税对象。

20.定额税率:用绝对金额来表示的税率形式。

20.比例税率:对课税对象按照同一比例课征的税率。

21.累进税率:税率随着征税对象量的增加而上升的税率形式。

22.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价值量为计税依据的税收。

23.从量税:以课税对象的数量为计税依据的税收。

24.财产税:以纳税人拥有或取得的财产作为其征税对象并据以征税的一类税收。

25.收入效应:税收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使纳税人的个人收入减少,从而降低纳税人的税后福利水平。

26.总额税:只产生收入效应而不产生替代效应的税收。

27.中性税收:只产生收入效应的税。

28.替代效应:指税收影响相对价格,在个人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因相对价格的变化而产生的对个人福利水平的影响。

29.扭曲性税收:产生替代效应的税收。

30.超额负担:由税收的替代效应引起的纳税人福利的减少。

31.矫正税:用于矫正市场缺陷的税收。

32.税收负担:从纳税人的角度来看,纳税就是一种纯粹的损失,这种损失被称为税收负担。

33.直接负担是纳税人所纳税款不能转嫁与他人,而由自己承受的税收负担;

34.间接负担是纳税人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而对非纳税人形成的税收负担。

35.前转嫁又称顺转嫁,是卖方通过提高所出售的产品、服务或要素的价格,将一部分或全部税收负担转移给买方的活动。

名词解释:

1.隐性支出:在一些情况下,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可以不表现为收入或支出,或者有些政府收支并不反映在收支账户上。

2.帕累托效率:是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这种状态被认为是最好的。

3.帕累托改进:如果有某种资源配置状态,通过一定的调整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其他人的境况

至少不变坏,就可以肯定,调整后的状态优于调整前的状态。

4.生产效率:使每一种产品的生产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产出。

5.交换效率:让给定数量的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消费者的需要。

6.产品组合效率:是指生产者方面的产品边际替代率与消费者方面的产品边际替代率相等。

7.公平:社会收入分配的理想状态。

8.贫困指数: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9.完全竞争市场:交换和竞争没有任何阻力和干扰的理想化市场。

10.公共产品:公众共同受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具有很强的外部效益,但不具备或者内部效益不显著的产品)。

11.现收现付制:用本期的缴款来支付本期的支出,具有后代人的利益向前代人转移的收入再分配影响。

12.完全基金制:每一代人都以自己的缴款来承担自己的福利支出,这种制度被称为完全基金制。

13.纳税人:法律上的课税主体是税法所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或法人。

14负税人:经济上的课税主体

15.卖方税:指纳税人在交易过程中对销售方的征的税。

16.买方税:指在交易过程中对购买者的征税。

17.流转税:以流通过程中的商品与劳务为课税对象的税收。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

18.所得税:以所得为课税对象的税收,分为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19.财产税:以财产为课税对象。

20.定额税率:用绝对金额来表示的税率形式。

20.比例税率:对课税对象按照同一比例课征的税率。

21.累进税率:税率随着征税对象量的增加而上升的税率形式。

22.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价值量为计税依据的税收。

23.从量税:以课税对象的数量为计税依据的税收。

24.财产税:以纳税人拥有或取得的财产作为其征税对象并据以征税的一类税收。

25.收入效应:税收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使纳税人的个人收入减少,从而降低纳税人的税后福利水平。

26.总额税:只产生收入效应而不产生替代效应的税收。

27.中性税收:只产生收入效应的税。

28.替代效应:指税收影响相对价格,在个人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因相对价格的变化而产生的对个人福利水平的影响。

29.扭曲性税收:产生替代效应的税收。

30.超额负担:由税收的替代效应引起的纳税人福利的减少。

31.矫正税:用于矫正市场缺陷的税收。

32.税收负担:从纳税人的角度来看,纳税就是一种纯粹的损失,这种损失被称为税收负担。

33.直接负担是纳税人所纳税款不能转嫁与他人,而由自己承受的税收负担;

34.间接负担是纳税人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而对非纳税人形成的税收负担。

35.前转嫁又称顺转嫁,是卖方通过提高所出售的产品、服务或要素的价格,将一部分或全部税收负担转移给买方的活动。

36.后转嫁又称逆转嫁,是买方通过降低购买价格的方式将税收负担转移给卖方的活动。

名词解释:

1.隐性支出:在一些情况下,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可以不表现为收入或支出,或者有些政府收支并不反映在收支账户上。

2.帕累托效率:是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这种状态被认为是最好的。

3.帕累托改进:如果有某种资源配置状态,通过一定的调整能使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其他人的境况

至少不变坏,就可以肯定,调整后的状态优于调整前的状态。

4.生产效率:使每一种产品的生产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产出。

5.交换效率:让给定数量的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消费者的需要。

6.产品组合效率:是指生产者方面的产品边际替代率与消费者方面的产品边际替代率相等。

7.公平:社会收入分配的理想状态。

8.贫困指数: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9.完全竞争市场:交换和竞争没有任何阻力和干扰的理想化市场。

10.公共产品:公众共同受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具有很强的外部效益,但不具备或者内部效益不显著的产品)。

11.现收现付制:用本期的缴款来支付本期的支出,具有后代人的利益向前代人转移的收入再分配影响。

12.完全基金制:每一代人都以自己的缴款来承担自己的福利支出,这种制度被称为完全基金制。

13.纳税人:法律上的课税主体是税法所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或法人。

14负税人:经济上的课税主体

15.卖方税:指纳税人在交易过程中对销售方的征的税。

16.买方税:指在交易过程中对购买者的征税。

17.流转税:以流通过程中的商品与劳务为课税对象的税收。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

18.所得税:以所得为课税对象的税收,分为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19.财产税:以财产为课税对象。

20.定额税率:用绝对金额来表示的税率形式。

20.比例税率:对课税对象按照同一比例课征的税率。

21.累进税率:税率随着征税对象量的增加而上升的税率形式。

22.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价值量为计税依据的税收。

23.从量税:以课税对象的数量为计税依据的税收。

24.财产税:以纳税人拥有或取得的财产作为其征税对象并据以征税的一类税收。

25.收入效应:税收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使纳税人的个人收入减少,从而降低纳税人的税后福利水平。

26.总额税:只产生收入效应而不产生替代效应的税收。

27.中性税收:只产生收入效应的税。

28.替代效应:指税收影响相对价格,在个人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因相对价格的变化而产生的对个人福利水平的影响。

29.扭曲性税收:产生替代效应的税收。

30.超额负担:由税收的替代效应引起的纳税人福利的减少。

31.矫正税:用于矫正市场缺陷的税收。

32.税收负担:从纳税人的角度来看,纳税就是一种纯粹的损失,这种损失被称为税收负担。

33.直接负担是纳税人所纳税款不能转嫁与他人,而由自己承受的税收负担;

34.间接负担是纳税人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而对非纳税人形成的税收负担。

35.前转嫁又称顺转嫁,是卖方通过提高所出售的产品、服务或要素的价格,将一部分或全部税收负担转移给买方的活动。

36.后转嫁又称逆转嫁,是买方通过降低购买价格的方式将税收负担转移给卖方的活动。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