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物理测井》试题答卷A参考答案

《地球物理测井》试题答卷A参考答案

《地球物理测井》试题答卷A参考答案
《地球物理测井》试题答卷A参考答案

08地质专业《地球物理测井》试卷(A)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10分】

1.泥岩基线:在自然电位测井曲线中,大段泥岩测井曲线幅度比较稳定,以它作为测井曲线的基线,称为泥岩基线。

2.周波跳跃:在声波时差曲线上,由于首波衰减严重,无法触发接收换能器,接收换能器被续至波所触发,造成”忽大忽小”的幅度急剧变化的现象。

3.水泥胶结指数:目的井段声幅衰减率/完全胶结井段声幅衰减率。

4.滑行波:当泥浆的声速小于地层的声速(V1

5.有用信号:地层中涡流在接受线圈中所形成的二次感应电动势,它与地层性质有关,叫有用信号。

二、填空【每空1分,共计21分】

1.产生扩散电位的条件是(两种溶液相接触并存在浓度差)、(溶液中不同离子迁移率不同)。

2.夹在泥岩中间两套完全相同的地层,A层厚5米,B层厚2米,则(A)层的自然电位异常值大。

3.侵入带的存在使自然电位异常值(减小)。

4.孔隙中完全充满水的岩石电阻率Ro与所含水的电阻率Rw的比值,称为(地层因素)。

5.反映储集层物性的参数为(孔隙度)(渗透率)。

6.一般情况下,油层的侵入特性为(减阻)侵入,水层为(増阻)侵入。

7.三侧向测井的聚焦能力取决于(屏蔽电极)的长度,三侧向测井曲线的分层能力取决于(主电极)的长度。

8.在微电极系A0.025M

10.025M

2

中,其中(A0.05M2)构成微电位电极系,电极距为(0.05m)。

9.钙质层在微电极曲线上显示(刺刀状)形态。

10.地层时代越老,声速(越大);时差(越小)。

18.放射性核衰变遵循一定的规律,即放射性核数随(时间)按(指数)的规律进行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与任何外界作用无关。

19.沉积岩的放射性主要取决于(泥质含量)。

20.在长距源的情况下,进行地层密度测井地层密度增大,则散射伽马计数率(降低)。

21.在长源距超热中子测井中,岩层孔隙度越大,中子计数率(越低)。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声波从高密介质中进入到低密介质时,在界面处会产生滑行波。

(√)2.当h<4d时,随着h减小,△Usp减小。

(√)3.沉积岩石的导电能力主要取决于地层水的电阻率。

(×)4.当溶液的矿化度一定时,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5.自然伽马能谱测井不仅可以确定总的伽马强度,还可以测定铀、钍、钾的含量。

(×)6.在固井声幅测井中,套管与水泥环的声耦合越好,所测声幅曲线值越高。

(√)7.三侧向电极系加屏蔽电极是为了减小井内泥浆的分流影响和围岩的影响。

(√)8.微球形聚焦测井的辅助电流和主电流都由主电极供出。

(×)9.对应于非渗透性地层,微电极曲线没有幅度差。

(×)10.0.8m六线圈系中的聚焦线圈位于主线圈的外侧,作用是减小井的影响。

四、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20分】(选一个最合题意的答案填到括弧中,否则无效)。

【C】1.当地层水矿化度()泥浆滤液矿化度时,渗透性地层井壁富集负离子。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无法确定

【A】2.岩石中对超热中子的减速能力最强的是()

A.H

B.Cl

C.O

D.C

【D】3.井径减小,其它条件不变时,自然电位幅度值()。

A.不确定

B.减小

C.不变

D.增大

【B】4.根据自然电位的影响因素分析,地层电阻率增大,自然电位异常值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D】5.利用自然电位测井曲线估计水淹程度时,当△ESP<5mv时,该层位为()。

A.中含水层

B.高含水层

C.无法确定

D.低含水层

【B】6.在储集层中油水共存时Sw+So的关系是()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无法确定

【A】7.地层的电阻率随地层中流体电阻率增大而()

A.增大

B.减小

C.趋近无穷大

D.不变

【D】8.与地层电阻率无关的是()

A.温度

B.地层水中矿化物种类

C.矿化度

D.地层厚度

【D】9.电极系()电极系

A.单极供电顶部梯度

B.双极供电底部梯度

C.电极供电底部梯度

D.双极供电顶部梯度【B】10.电极距增大,探测深度将()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没有关系

【D】11.三侧向测井适用于()条件下使用。

A.低矿化度泥浆井中的低阻地层

B.低矿化度泥浆井中的高阻地层

C.高矿化度泥浆井中的低阻地层

D.高矿化度泥浆井中的高阻地层

【C】12.浅三侧向主要反映_________电阻率。

A.泥浆

B.泥饼

C.侵入带

D.原状地层

【A】13.微电位的探测深度()微梯度的探测深度。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确定

【C】14.微球形聚焦测井的主电流主要分布在()中。

A.泥饼

B.冲洗带

C.侵入带

D.原状地层

【B】15.油基泥浆采用什么测井方法最好()

A、普通电阻率测井

B、感应测井

C、侧向测井

D、微电极测井

【A】16.岩性相同时,声波时差随着孔隙度的增大而()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两者没有关系

【B】17.固井质量越好,声幅测井的相对幅度()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没有联系

【C】18.发生电子对效应的伽马射线能量是〔)

A.低能

B.中能

C.高能

D.超低能

【A】19.由于放射性涨落,使自然伽马曲线呈()

A.锯齿形

B.钟形

C.线性变化

D.周期性变化

【B】20.岩性密度测井利用了伽马射线与物质发生的(b)

A.光电效应

B.康普顿效应、光电效应

C.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

D.电子对效应

五、简答题

1.自然电位曲线的主要用途是什么?(5分)

1)划分岩性和确定渗透层,

2)求地层水电阻率,

3)估计泥质含量,

4)判断水淹层

5)进行地层对比。

2.如何利用深、浅三侧向测井判断油、水层?为什么?(6分)

将深浅三侧向测井测得的R d LL3和R s

LL3曲线重叠在一起。

①出现R d LL3幅度大于R s LL3幅度的正幅度差的储层是油层。

②水层会出现R d LL3幅度略小于R s LL3幅度的负幅度差。

③利用这些特点就可以划分油水层,而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是深浅三侧向测井的探测深度不同。 3.双侧向测井资料有哪些应用?(3分)

①确定地层的真电阻率

②划分岩性剖面

③快速、直观判断油、水层。

4.地壳中的岩石自然放射性有何特征。(5分)

一般说来,火成岩在三大岩类中放射性最强,其次是变质岩,最弱是沉积岩。沉积岩按其含放射性元素的强弱可分成以下三类:

①伽马放射性高的岩石深海相的泥质沉积物。

②伽马放射性中等的岩石它包括浅海相和陆相沉积的泥质岩石。

③伽马放射性低的岩石砂层、砂岩和石灰岩。

六、计算题(6分)

己知某储层的声波时差值△t=310μs/m ,骨架声波时差值△t ma =190μs/m ,流体声波时差值△t f =590μs/m 加求该储层的孔隙度是多少?

由φφf ma t t 1t ?+?-=

?)( 则ma

f ma t t t t ?-??-?=φ 将己知值代入公式中,

即:Φ=(310–190)/(590–190)=30.0%

七、论述题(14分)

试述影响岩石电阻率的因素。

1.与岩性关系

不同的岩石、矿物的电阻率各不相同。金属矿物的电阻率极低,而造岩矿物(石英、云母、方解石等)及石油的电阻率都很高。岩石电阻率则有火成岩电阻率高,而沉积岩电阻率较低的特点,这主要决定于两大类岩石的岩性。火成岩致密坚硬,不含地层水。这类岩石主要靠组成岩石的造岩矿物中极少量的自由电子导电,所以电阻率很高。沉积岩的岩性与火成岩不同,沉积岩的岩石颗粒之间有孔隙,其中充满了地层水,水中所含盐类呈离子状态,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这类岩石主要靠离子导电,导电能力强,电阻率低。(3分)

2.与地层水性质关系

组成沉积岩石的固体颗粒部分称为岩石骨架,这部分主要靠很少的自由电子导电,其导电能力很差,因此沉积岩石的导电能力主要取决于地层水的电阻率。地层水电阻率与地层水性质有密切关系。取决于地层水所含盐的化学成分,矿化度,温度。(3分)

3.岩石电阻率与孔隙度的关系

m w a R R F φ

==0,对含水岩层,电阻率随着孔隙度增大而减小。(4分) 4.与含油饱和度关系

n o t S b R R I )1(0-==,地层电阻率随着含油饱和度增加而增大。(4分)

中国行政史真题及答案

全国 2006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行政史试题 课程代码: 0032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开创中国历史上“家天下”局面的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 中国封建社会始于【】 A.春秋时 B.战国时期 C.秦朝 D.汉朝 3. 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 A.朝觐 B.朝会 C.巡狩 D.巡查 4. 从西周至春秋前期,无论是王畿还是诸侯卿大夫的邦畿,都实行【】 A.郡县制 B.行省制 C.巡抚制 D.国鄙制 5. 秦汉时期乡里官员中主管乡中治安的是【】 A. 三老 B.游徼 C.亭长 D.党长 6. 魏晋南北朝时期,监察权主要集中于作为皇帝耳目的【】 A.御史台 B.尚书台 C.中书省 D. 0下机构 7. 唐初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种以各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带有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A.路 B.羁縻府州 C.道 D.北庭都护府 8. 唐代官员身体欠佳或年逾七十可以退休,称为【】 A. 告归 B.休沐 C.致仕 D. 丁忧 9. 五代时期各政权中枢机构中掌握军政两方面决策大权,和皇帝共同决策,并拥有军务方面 执行权的机构是【】 A.三司使 B.中书门下 C.尚书省 D.枢密院 10. 宋代科举最主要的类型是【】 A.常科 B.制科 C.武科 D.文科 11. 辽代统治者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法,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即契丹官制,统称【】 A.东面官制 B.西面官制 C.北面官制 D.南面官制 12. 元代中央总理政务的部门是【】 A.枢密院 B.宣政院 C.通政院 D.中书省 13. 明正统初年,因皇帝幼冲,太皇太后委全权于内阁,由专职阁臣对奏章提出处理意见, 称为【】

编译原理试题及答案(期末复习版).pdf

<编译原理>历年试题及答案 一.(每项选择 2 分,共 20 分)选择题 1.将编译程序分成若干个“遍”是为了_b__。 a.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b.使程序的结构更加清 晰 c.利用有限的机器内存并提高机器的执行效 率 d.利用有限的机器内存但降低了机器的执行 效率 2.构造编译程序应掌握__d__。 a.源程序 b.目标语言 c.编译 方法 d.以上三项都是 3.变 量应当 c_。 a.持有左值 b.持有右值 c.既持有左值又持有右值 d. 既不持有左值也不持有右值 4.编译程序绝大多数时间 花在_d___上。 a.出错处理 b.词法分析 c.目标代 码生成 d.管理表格 5.词法分析器 的输出结果是_c___。 a.单词的种别编码 b.单词在符号表中的位置 c. 单词的种别编码和自身值 d.单词自身值 6.正规式 MI 和 M2 等价是指__c__。 a. MI 和 M2 的状态数相等 b.Ml 和 M2 的有向弧条数相等。 C.M1 和 M2 所识别的语言集相等d. Ml 和 M2 状态数和有向弧条数相等 7.中间代码生成时所依据的是—c。 a.语法规则 b.词法规则c.语义规则 d.等价变换规则8.后缀式 ab+cd+/可用表达式__b_来表示。 a. a+b/c+d b. (a+b)/(c+d) c. a+b/(c+d) d. a+b+c/d 9.程序所需的数据空间在程序运行前就可确定,称为____c__管理技术。 a.动态存储 b.栈式存储 c.静态存储 d.堆式存储 10. 堆式动态分配申请和释放存储空间遵守___d_____原则。 a.先请先放 b.先请后放 c.后请先放 d.任意 二(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简答题 1.画出编译程序 的总体结构图,简述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 已知文法 G[E]: E→ET+|T T→TF* | F F→F^ | a 试证:FF^^*是文法的句型,指出该句型的短语、简单短语和句柄. 3.为正规式(a|b) *a(a|b)构造一个确定的有限自动机。 4.设文法 G(S):

全国2017年4月自学考试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行政史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32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途、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题干】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 【选项】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A 【解析】隋朝废除九品中正制,正式确立科举制度。隋炀帝大业年间正式开科取士,从此确立科举制度,并成为以后整个封建社会中晚期选官制度最主要的方式。 【考点】隋唐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 2.【题干】真正解决王位继承顺序问题的是周朝确立的()。【选项】 A.军事民主制度

B.王子王位继承制 C.兄终弟及制 D.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D 【解析】商朝虽然确立了王子王位继承制,但并未完全解决王位继承的顺序问题,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的是周朝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 【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中央行政体制 3.【题干】秦汉中央政府职能机构的长官称为()。 【选项】 A.令 B.曹 C.卿 D.丞 【答案】C 【解析】秦汉中央政府职能机构的长官称为卿。 【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 4.【题干】西汉初年,一些功臣被封为彻候,其食封的领地称为()。【选项】 A.属国 B.侯国

C.郡国 D.王国 【答案】B 【解析】西汉初年,一些功臣被封为彻候,其食封的领地称为侯国。【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 5.【题干】魏晋以后,御史台完全独立,其长官为()。 【选项】 A.治书侍御史 B.御史大夫 C.御史中丞 D.殿中侍御史 【答案】C 【解析】魏晋以后,御史台完全独立,御史台长官为御史中丞。【考点】魏晋南北朝的行政管理——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 6.【题干】在隋朝三省制度中,实际成为行政运转轴心所在的“政本之地”是()。 【选项】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中国行政史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行政史试题 课程代码:0032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开创中国历史上“家天下”局面的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中国封建社会始于【】 A.春秋时 B.战国时期 C.秦朝 D.汉朝 3.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 A.朝觐 B.朝会 C.巡狩 D.巡查 4.从西周至春秋前期,无论是王畿还是诸侯卿大夫的邦畿,都实行【】 A.郡县制 B.行省制 C.巡抚制 D.国鄙制 5.秦汉时期乡里官员中主管乡中治安的是【】 A.三老 B.游徼 C.亭长 D.党长 6.魏晋南北朝时期,监察权主要集中于作为皇帝耳目的【】 A.御史台 B.尚书台 C.中书省 D.门下机构 7.唐初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种以各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带有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A.路 B.羁縻府州 C.道 D.北庭都护府 8.唐代官员身体欠佳或年逾七十可以退休,称为【】 A.告归 B.休沐 C.致仕 D.丁忧 9.五代时期各政权中枢机构中掌握军政两方面决策大权,和皇帝共同决策,并拥有军务方面执行权的机构是【】 A.三司使 B.中书门下 C.尚书省 D.枢密院 10.宋代科举最主要的类型是【】 A.常科 B.制科 C.武科 D.文科 11.辽代统治者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法,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即契丹官制,统称【】 A.东面官制 B.西面官制 C.北面官制 D.南面官制 12.元代中央总理政务的部门是【】 A.枢密院 B.宣政院 C.通政院 D.中书省 13.明正统初年,因皇帝幼冲,太皇太后委全权于内阁,由专职阁臣对奏章提出处理意见,称为【】

全国2015年4月自学考试00322中国行政史试题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行政史试题 课程代码:0032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人民大会 B.酋长议事会 C.军事首长 D.部落长老会 【答案】A 【解析】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大会。 【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中央行政体制 2.商王朝调整王朝管理体系,以强化王权的制度称为()。 A.礼乐制 B.内外服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 【答案】B 【解析】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吸取夏朝及商朝早期的历史教训,对王朝管理体系进行调整,实行内外服制以强化王权。

【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地方行政体制 3.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 A.朝会 B.巡视 C.朝觐 D.巡狩 【答案】D 【解析】巡狩是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朝觐则是诸侯定期朝见天子并向天子述职的一种礼仪;朝会是诸侯间直接拜访。 【考点】夏商周的行政管理夏商周的行政运行和行政监督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皇帝 B.宰相 C.诸侯 D.中枢官员 【答案】A 【解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以皇帝为核心的制度,皇帝高居于国家机器之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 5.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是()。 A.任子 B.赀选 C.征辟 D.察举 【答案】D 【解析】察即考察,举即荐举,察举就是在考察的基础上予以荐举。察举是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其具体方法是由皇帝下诏指定举荐科目,丞相、列侯、公卿和郡国守相按科目要求考察和荐举人才,然后由皇帝亲自对被举荐者进行策问,根据对策等第高下授予相应官职。 【考点】秦汉的行政管理行政官员的管理 6.曹魏建国后,执掌诏令发布权的是()。 A.侍中 B.中书 C.门下 D.尚书 【答案】B 【解析】曹魏建国后,以中书执掌诏令发布权,具体政务则由尚书台独立负责。这种行政格局一方面使君主对具体政务的了解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也导致中书省

中国行政史试题

中国行政史试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部落酋长议事会 32.停年格制 33.弼德院 34.《划一令》 35.考试院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中国奴隶社会以血缘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的表现。 37.简述汉代“三公宰相制”的基本内容与作用。 38.简述清朝官员回避制度的主要内容。 39.“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实施了哪些主要改革措施? 40.简述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行政监督的主要发展趋势。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论述隋唐对前代地方行政体制的调整。 42.试论南京临时政府行政建制的主要特点。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内外服制 32.三公宰相制 33.磨勘制度 34.百日维新 35.超责任内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清末官员任用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37.简述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38.简述南京临时政府行政建制的显著特点。 39.简述宋代为适应君主专制的需要对监察制度进行改革的主要内容。 40.简述隋文帝对国家行政管理体制调整的主要内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论中西方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差异。 42.试论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行政监督的发展趋势。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三公宰相制 32.六部

33.改土归流 34.省府合署办公制度 35.行政三联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春秋时期赋税改革的内容及其对行政体制的影响。 37.简述元代行政监察制度的建树及其弊端。 38.简述晚清“百日维新”期间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39.简述北洋政府文官保障的具体内容。 40.简述抗日民主政权行政监督的基本方式。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析宋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利弊。 42.试析南京临时政府强化行政执行的主要措施及行政执行不畅的原因。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边区行政公署 32.三公宰相制 33.“因俗而治” 34.《临时约法》 35.国民大会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苏区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主要采取哪些形式? 37.简述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为提高行政机关工作效能采取的改进措施。 38.简述清末行政官员任用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39.简述明六部构成及其主要职权。 40.简述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析中国奴隶制国家行政管理的特点。 42.试析人民民主政权在干部考核和奖惩方面的特点。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家臣制 32.六部 33.封驳制度 34.盛京改制 35.行政公署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军事民主制时期进行社会管理的主要机构及其职能。 37.简述五代时期中枢机构的名称及其职责。 38.简述清朝官员回避制度的主要内容。 39.简述广州国民政府行政体制的基本特点。 40.简述工农民主政权行政体制的特点。

自考中国行政史历年试题论述题部分的答案整理(部分题目因重复已归纳到简答题)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宋代监察制度的改革。P144 一、台谏趋于合一。宋朝以前的御史、谏官职责分明,御史的任务是监察百官,掌握弹劾权;谏官的职责则是批评君主,掌握谏诤言事权。宋朝开始出现台谏合一趋势,宋真宗时设言事御史,神宗改制后谏官可以行使御史的弹劾百官之权,哲宗时规定台谏官同时上殿,台谏官职责开始混杂,到南宋时台谏合为一体。台谏合一使监察的锋芒集中于各级官员,特别是宰执受到严格监督,这和专制皇权提高的趋势是相适应的。 二、赋予台谏官以特权。从庆历年间开始,不再用现任宰相推荐者为台谏官,后又取消了执政者亲属担任台谏官的资格,至北宋末年形成定制。从此以后,宰相不得推荐台谏官,台谏官的任免“必由中旨”。台谏官由此脱离了相权的控制,称为皇帝加强专制权力的工具,其权力得到强化。 三、轻重相制,交叉监督。宋代不仅加强了对各级官吏的监察,而且还加强了对监察人员本身的监察,形成轻重相制、交叉监督的格局。 宋朝监察官员权力虽然很大,但同时也处在被监察的地位上。御史台一方面对各级官员实施法律监督的权力,另一方面又被置于作为其监察对象的行政机关的监察和控制之下。 42.试论南京临时政府行政建制的主要特点。P240 第一,机构的设置比较合理和集中。 第二,实行总统垂直领导制。 第三,行政各部建制的顺序适应了当时形势的要求。 但是,由于受时代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建制并不完善,权限划分也比较粗放,带有较多的“临时”色彩。 41.试析宋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利弊。P140-142 39.试分析中国古代行政体制发展中的稳定因素。P74 第一,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官员管理制度。这是中央集权制得以延续和在遭到破坏后得以再生的组织保证。中国封建社会官员管理制度与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的需要相适应,既控制官员本身,又为专制统治服务,封建统治者以此来调解封建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矛盾,弱化社会内部的摩擦,使官僚队伍按封建统治的要求形成合力。 第二,监察制度的相对完善有利于封建国家肌体的健康。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监察制度是一种具有双重职能的特殊制度,既是皇帝加强专制统治的工具,体现的是皇帝个人的意志,此乃监察制度的主导方面,前已述及;同时也应看到监察制度又是地主阶级维护封建法制、进行自我调节的机关,反映着整个地主阶级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监察机构当是整个官僚系统的去污剂,弹劾不法官吏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加强职官监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对选官、任官和官吏考核的监督则有利于提高官员队伍的素质。总之,监察制度为维护封建秩序和保证的执行以及整个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起到了一定作用。 第三,在中国封建中央集权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调解君主专制弊端的机制。中国封建国家管理体制中调节君主专制弊端的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施政程序上有一套尽可能促使皇帝正确决策的制度,即所谓“人主莅权、大臣审权、争臣议权”原则。简单说就是皇帝对国家行政有控制和决策之权,中枢机关人员对皇帝的决策有审议之权,谏官和执行官对不恰当的决策有封驳之权。二是为防止皇权的滥用,还有一些约束之法,如通过教育提高君主的素质,从汉朝开始即有儒生给皇帝和太子讲授经典的做法;通过神权来制约、抑制君权,大臣可以利用灾变等向失道的君主提出意见;大臣还可以利用皇帝生前的“尊号”,死后的“谥号”或“庙号”的尊褒贬抑来促使皇帝革新政治;开国皇帝所制定的制度及训示也可作为制止后世皇帝越轨行为的工具。 39.试述中国封建制国家行政管理的发展历程。P70 始于战国,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经历了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 39.简述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政府行政执行的主要困难。 41.试析战后南京政府行政执行的困难。P313 第一,领导班子不力。从1948年6月组成的“行宪”后的首届行政院,到1949年9月南京政府垮台,行政院的领导班子在16个月中更迭了四次。行政院领导班子更迭如此频繁,显然难以保证行政决策的有效执行。 第二,系统紊乱。行政机关的相互配合与协调是完成行政任务的组织保证。但是,战后南京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互不相谋。战后,接受敌伪财产的工作典型地反映了南京政府行政执行上的混乱。在接受过程中,由于不同系统都想通过接收而自肥,互相争夺,以致各地的敌伪财产一般都要经过三四轮接收。有的敌伪财产被国府、省府和市府三道封条并贴。有时一个工厂同时有两三个部局来争。许多军政官员也趁接收之机,贪污盗窃,敲诈勒索,骚扰百姓。 第三,指挥失灵。行政指挥是行政执行中的重要环节。没有统一的行政指挥,行政执行就会陷入混乱,影响决策目标的实现。南京政府后期,随着军事、政治、经济危机的日益加深,中央政府的行政命令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权

中国行政史真题及复习资料

全国2006 年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行政史试题 课程代码:0032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开创中国历史上“家天下”局面的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 中国封建社会始于【】 A.春秋时 B.战国时期 C.秦朝 D.汉朝 3. 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 A.朝觐 B.朝会 C.巡狩 D.巡查 4. 从西周至春秋前期,无论是王畿还是诸侯卿大夫的邦畿,都实行【】 A.郡县制 B.行省制 C.巡抚制 D.国鄙制 5. 秦汉时期乡里官员中主管乡中治安的是【】 A. 三老 B.游徼 C.亭长 D.党长 6. 魏晋南北朝时期,监察权主要集中于作为皇帝耳目的【】 A.御史台 B.尚书台 C.中书省 D. 0下机构 7. 唐初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种以各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带有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A.路 B.羁縻府州 C.道 D.北庭都护府 8. 唐代官员身体欠佳或年逾七十可以退休,称为【】 A. 告归 B.休沐 C.致仕 D. 丁忧 9. 五代时期各政权中枢机构中掌握军政两方面决策大权,和皇帝共同决策,并拥有军务方面 执行权的机构是【】 A.三司使 B.中书门下 C.尚书省 D.枢密院 10. 宋代科举最主要的类型是【】 A.常科 B.制科 C.武科 D.文科 11. 辽代统治者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法,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即契丹官制,统称【】 A.东面官制 B.西面官制 C.北面官制 D.南面官制 12. 元代中央总理政务的部门是【】 A.枢密院 B.宣政院 C.通政院 D.中书省 13. 明正统初年,因皇帝幼冲,太皇太后委全权于内阁,由专职阁臣对奏章提出处理意见, 称为【】 A.批红 B.票拟 C.奉诏 D.制诏 14. 清朝掌管皇族事务的机构是【】

2019年全国卷Ⅲ英语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2020新】.pdf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II) 英语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 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8. C. £9.15. 答案是C。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 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8. C. £9.15. 答案是C。 1.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library. B. In a bookstore. C. In a classroom. 2. How does the woman feel now? A. Relaxed. B. Excited. C. Tired. 3. How much will the man pay? A. $520. B. $80. C. $100. 4. What does the man tell Jane to do?

全国2012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和答案

2012年10月自考《中国行政史》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32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中国奴隶社会始于( D )0-69 A.战国 B.西周 C.商朝 D.夏朝 2.盘庚迁殷以后,商王朝为强化王权而实行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是( C )1-81 A.礼乐制 B.宗法制 C.内外服制 D.井田制 3.中国古代王位的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于( C )1-7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4.战国时期各国进行的变法运动中取代分封制的是( D )1-71 A.单一制 B.乡遂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 A )2-94 A.秦始皇 B.周文王 C.禹 D.汉武帝 6.我国最早的独立而自成体系的行政法典是( D )4-125 A.行台体察等例 B.大清律例 C.唐律 D.唐六典 7.唐朝的法规制度中,以敕的形式颁布,涉及的范围较为具体,并因实际情况而常发生变化的具体行政法规形式称为( A )4-127

A.格 B.令 C.律 D.式 8.宋代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关是( B )5-139 A.军机处 B.枢密院 C.兵部 D.都督府 9.我国历史上金的统治者是北方少数民族中的( D )6-150 A.维吾尔族 B.蒙古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10.元代的最高监察机构是( C )6-164 A.枢密院 B.谏院 C.御史台 D.都察院 11.影响明代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 C )7-183 A.出身 B.口碑 C.资历 D.政绩 12.清朝内务府的职责是( A )8-189 A.掌管宫廷事务 B.管理皇族事务 C.主管祭祀事务 D.掌管礼仪事务 13.清政府在今新疆地区实行的特殊行政管理制度是( B )8-192 A.盟旗制度 B.伯克制度 C.土司制度 D.旗民分治制度 14.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确立国民党一党专政地位的法律文件是( C )9-209 A.《中华民国宪法》 B.《中华民国政府组织法》 C.《训政纲领》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5.西方列强控制海关税务权进而控制清政府财政并影响清政府内政外交的工具是( D )9-219 A.工部 B.总署 C.外务部 D.总税务司 16.近代中国第一个监督研究机构和监察官员培训机构是( B )9-233 A.军机堂 B.都察研究所 C.都察院 D.方略馆 17.北洋军阀政府于1914年成立的行政弹劾机关是( A )11-272 A.肃政厅 B.总检察厅 C.平政院 D.大理院

小升初文言文试题及答案.pdf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典型例题】 约不可失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注释: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 虞人:掌管山泽的官。 罢:停止,取消。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2)是日,饮酒乐,天雨() (3)公将焉之() (4)岂可不一会期哉() 2. 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且焉置土石 B.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 翻译下面句子。 乃往,身自罢之。 4. 这则小故事中,魏文侯表现出来的品德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 (1)①打猎②下雨③到、往④约定的时间 (2)A(疑问代词哪里) (3)于是前往(赴约),亲自取消了(打猎) (4)守信 【模拟试题】 一.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 下列语句,诵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 妇亦/ 起大呼

B. 又夹百千/ 求救声 C. 虽人/ 有百手,手/ 有百指 D. 不能/ 名其一处也 2. 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 A. 虽人有百手虽:虽然 B. 不能指其一端指:手指 C. 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 D. 几欲先走走:走开 3. 对划线语句,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正面描绘了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B. 反映出口技表演者的内容非常恐怖,令人胆战心惊。 C. 写观众对口技表演的反应,写出了台上台下互相呼应的情景。 D. 写观众对口技表演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4.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听口技表演的人很多。 B. 表演者和观众面对面坐在一间屋里。 C. 表演者所用道具非常简单。 D. 表演者还没开始表演就抓住了听众。 二.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 下面各句加点词古今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A. 居五日,扁鹊复见。 B. 北山愚公……面山而居 C.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D.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0002)

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山东大学2002年研究生招生考试行政管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行政决策 2.政府职能 3.三权分力 4.绩效 二.简答 1.行政管理的学科特点有那些 2.简述行政权力的分配方式及途径 3.考任制的基本原则 4.西蒙的决策理论及其贡献 5.现代法治的行政特征 三.论述题 1.传统行政权力与现代行政权力相比二者有何不同 2.试述中国政府机构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行政管理课程试卷(第四套) 一、简释题 1.行政干预手段与经济手段 2.行政效益与行政效率 3.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二、简答题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的原则是什么? 2.科学地认识和确定行政职能有何意义? 3.简述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制的涵义及其辩证关系。 三、论述题 1.试述人事行政的功能和环节。 2.试论述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四、案例分析题 【案例】中共XX县委向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提交了19个乡、镇长职

务任免建议名单。第二天,县人民政府便将这19个乡、镇长的任免通知发至县直属单位和有关区、乡、镇,县人大常委会收到以上任免通知后,认为县政府的任免通知违背了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遂建议县政府予以纠正,但未能引起县政府的重视。事隔不久,县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又向县委反映这一问题,县委也没有明确表态。在这种情况下,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就此问题举行了常委会议。在常委会上,委员们一致通过了《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撤销县人民政府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乡、镇长任免通知的决定》,指出县政府对19个乡、镇长的任免通知不符合法律规定,予以撤销。 【案例分析】请用行政学有关理论分析上述案例中县政府、县人大常委会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行政管理课程试卷(第四套)答案要点 一、简释题 1.行政干预手段与经济手段 行政干预手段是指通过行政系统,采取行政命令、指示、规定和下达指令性计划来进行管理的方法,它具有垂直性、强制性的特点;经济手段是指按照经济运行的规律要求,通过贯彻物质利益的原则来进行管理的方法,它具有间接性、诱导性的特点。两种手段都是行政管理过程的基本手段。 2.行政效益与行政效率 行政效益则是对行政管理活动结果即行政产出的评价;行政效率是指在保证政府活动符合预定目的,并给社会带来有益成果的前提下,行政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率。评价行政效率要以对效益的肯定为前提。 3.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是对重复出现的,有一定常规可循的问题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是对偶然发生或首次出现的,没有现成规范和原则可循的问题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一般更为复杂,领导者应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非程序化决策上。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⑴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⑵紧密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行政体制改革;⑶加强与相关学科的结合。 2.答案要点:⑴对行政组织建设和科学化有重要意义;⑵对实现行政管理过程的科学化也有着重要意义。 3. 答案要点:⑴集体领导指对重大问题必须由领导集团全体成员讨论,作出决策和决定的制度。个人分工负责是领导成员为执行集体领导的意志而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制度。⑶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是辩证统一的,集体领导是个人分工负责的前提,个人分工负责是集体领导的基础。 三、论述题 1.答案要点:⑴人事行政的基本功能是:计划和组织;使用和开发;激励和监督。⑵人事行政的主要环节是:职位分类、选拔、培训、考核等。 2.答案要点:⑴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的基本内容包括:①时间与动作的研究; ②对工人的挑选和培养;③工人与资方的合作;④实行职能管理制。⑵泰罗“科学管理原理”促进了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

全国自考2001年-2015年中国行政史试题及完整答案 (整理)单选

单选 1.中国封建社会地方政府行政体制的变革主要是基于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 2.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领导集团通过民主推选军事首长的制度是禅让制 3.春秋战国时期军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将军赋落实到田亩 4.汉武帝揭开了汉代宰相制度改革的序幕,到汉成帝时,形成了三公宰相制 5.北魏宣武帝时,以年资作为续用和提升官吏的唯一标准,这种制度称之为停年格制 6.东汉末年,提出“惟才是举”选官原则的是曹操 7.隋唐尚书省下辖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 8.五代时期,掌握军政两方面决策大权,并拥有军务方面执行权的中枢机构是枢密院 9.宋代皇帝的最后裁决以诏敕的形式公布,有“内、外制”之分,负责“内制”的是翰 林学士 10.元代最高行政机关是中书省 11.金代在女真族聚居区设置的相当于州、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单位是猛安谋克 12.明代对各级官员和人民进行秘密侦察的特务机构是厂卫 13.唐朝时期,政事堂经历了门下政事堂和中书政事堂两个阶段,到唐玄宗开元十一年, 政事堂改称中书门下 14.明代负责宣布和执行中央政令,考察官吏、征收赋税的地方机构是承宣布政使司 15.清初对京官的考察称为京察 16.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开始于“厘定官制” 17.广州国民政府掌握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机关是国民政府委员会 18.南京临时政府的核心是临时大总统 19.依南京国民政府1935年公布的《公务员考绩奖惩条例》惩处分为解职、记过和降级) 20.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考试机关是考试院 21.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正式设立的“民意机关”是国 民参政会 22.1949年1月1日,南京政府为了整顿日趋腐败的吏治,公布了所谓的“三法”,即 《公务员任用法》、《公务员俸级法》和《公务员考绩法》 2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各级苏维埃政府主席产生的方式是选举制 24.1942年9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 组织间关系的决定》,正式确立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体制为.一元化 25.解放战争时期,对各大区人民政府、各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领导统一集中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1.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 2.中国春秋时期赋税制度改革前旧的田税军赋制度建立的基础是井田制 3.汉代时期可称为隋唐六部制度雏形的制度是尚书分曹制

高分子材料试题及答案.pdf

《高分子材料》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材料按所起作用分类,可分为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两种类型。 2、按照聚合物和单体元素组成和结构变化,可将聚合反应分成 加成聚合反应和缩合聚合反应两大类。 3、大分子链形态有伸直链、折叠链、螺旋链、无规线团四种基本类型。 4、合成胶粘剂按固化类型可分为化学反应型胶粘剂、热塑性树脂溶液胶粘剂、热熔胶粘剂 三种。 5、原子之间或分子之间的系结力称为结合键或价键。 6、高分子聚合物溶剂选择的原则有极性相近、溶解度参数相近、 溶剂化原则。 7、液晶高分子材料从应用的角度分为热致型和溶致型两种。 8、制备高聚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方法有插层聚合和插层复合两种。 二、解释下列概念(20分,每小题4分): 1、 材料化过程:由化学物质或原料转变成适于一定用场的材料,其转变 过程称为材料化过程或称为材料工艺过程。 2、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用适当的 工艺方法组合起来,而得到的具有复合效应的多相固体材料称之为复合材料。 3、 聚合物混合物界面:聚合物的共混物中存在三种区域结构:两种聚合物 各自独立的相和两相之间的界面层,界面层也称为过渡区,在此区域发生两相的粘合和两种 聚合物链段之间的相互扩散。 4、 共混法则:共混物的性能与构成共混物的组成均质材料的性能有关, 一般为其体积分数或摩尔分数与均质材料的性能乘积之和。或是倒数关系。 5、 纳米复合材料:是指复合材料结构中至少有一个相在一维方向上是纳米 尺寸。所谓纳米尺寸是指1nm~100nm的尺寸范围。纳米复合材料包括均质材料在加工过程中所析出纳米级尺寸增强相和基体相所构成的原位复合材料、纳米级尺寸增强剂的复合材料以及刚性分子增强的分子复合材料等。 三、比较下列各组聚合物的柔顺性大小,并说明理由(5分,每小题2.5分): 1、 聚丙烯与聚苯烯 聚丙烯>聚苯烯,原因:随着长链上侧基体积的增大,限制了分子链的运动,分子的柔性降低。 2、 聚乙烯、氯化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聚乙烯>氯化聚乙烯>聚氯乙烯,原因:随着长链上氯原子的增加,分子间作用力增强,分子的柔性降低。 四、比较下列各组聚合物的Tg大小,并说明理由(5分,每小题2.5分): 1、 聚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醇和聚丙烯腈 聚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醇<聚丙烯腈,原因:随着分子链上侧基的极性增强,分子链产生的内旋转受到限制越大,是其Tg增高。 2、 聚( 3、3-二甲基—1-丁烯)、聚苯乙烯和聚乙烯基咔唑 聚(3、3-二甲基—1-丁烯)<聚苯乙烯<聚乙烯基咔唑,原因:随着分子链上侧基体积的增大,分子运动越困难,所以Tg增高。 五、按照给出条件鉴别高分子材料(6分,每小题3分): 1、 序号 密度(g/cm3) 洛氏硬度 软化温度℃ 冲击强度J/m

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国行政史真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全国2018年4月自考中国行政史真题答 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A 2.C 3.D 4.A 5.C 6.D 7.A 8.B 9.A 10.C 11.B 12.D 13.B 11.B 15.B 16.D 17.B 18.B 19 B 20.C 21.C 22.B 23.B 21.B 25.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 共10分。 26.BC 27.ABC 28.CD 29.DE 30.AB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 共10分。 31.是周王朝在地方行政体制上实行的一种制度, 是一种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经济制度。

32.是秦汉时期群臣讨论国事以备皇帝决断的一种 会议形式,上至将军、列侯,下至博士、议郎均可参加,皇帝通过集议可以根据多方面的建议进行决策。 33.是北宋神宗改制时确立的定期勘验官员以定升 迁的制度,包括勘验官员簿历文状的一系列程序,簿历文状中包括解状、举状、家状、考状等。 34.明正统初年,因皇帝年幼,太皇太后全权于内阁,由专职阁臣对奏章提出处理意见,称“票拟”,票拟从此成为内阁最大的特权。 35.是政府的一种机关工作制度。将机关工作分为 政务工作和事务工作,主管长官着重负责政务工作,而常务次长、秘书长、主任秘书、支部书记等官吏则着重负责事务工作,这些负责事务工作的长官称为幕僚长。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 30分。 36.(1)形成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体制。(2分) (2)神权政治色彩有所淡化。(2分) (3)行政法制逐步建立。(2分) 37.(1)以出身作为做官资格,勋臣、名门、儒史等出身均可作为条件。(2分)

全国卷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pdf

绝密★启封前 XX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英语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 分) 做题时,现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7.5 分) 听下面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Having a birthday party. B. Doing some exercise. C. Getting Lydia a gift

2. 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 A. Help the man. B. Take a bus. C. Get a camera 3. 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do? A. Tell Kate to stop. B. Call Kate, s friends. C. Stay away from Kate. 4.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wine shop. B. In a supermarket. C. In a restaurant. 5.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Keep the window closed. B. Go out for fresh air. C. Turn on the fan.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this summer? A. Teach a course. B. Repair his house. C. Work at a hotel. 7. How will the man use the money? A. To hire a gardener. B. To buy books. C. To pay for a boat trip.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Schoolmates. B. Colleagues. C. Roommate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