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_见死不救_事件的道德和法律追问_周安平

对_见死不救_事件的道德和法律追问_周安平

对_见死不救_事件的道德和法律追问_周安平
对_见死不救_事件的道德和法律追问_周安平

对“见死不救”事件的道德和法律追问

■周安平

“见死不救”事件,虽然残酷,但并不能反映国人道德日渐滑坡的倾向,而只能反映国人道德麻木心理的

常态。当事人“见死不救”的行为,也并不完全是道德问题,还有居于陌生人场域中的社会心理问题。而国人

的道德冷漠源于制度的不健全和文化的缺失。“见死不救”的社会事件,虽然与社会上存在的救人反被讹诈

的现象有一定的联系,但与南京“彭宇案”的司法审判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至于“见死不救”应当入刑的观点,本人认为存在理论上的障碍和操作上的困难,不能成立。

[关键词]见死不救;小悦悦事件;彭宇案;陌生人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3)01-0135-07

[基金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项目、南京大学985三期项目

周安平,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210093)

近年来,“见死不救”事件以及相关的助人反被讹事件屡屡被曝光,引发国人对于社会公德日渐滑坡与否的讨论,特别是自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以来,①国人更是长时间地陷入了不安的道德反省当中,甚至有不少人呼吁法律介入,提出了“见死不救”应当入刑的立法建议,试图以强制性的法律来挽救国人濒于麻木的道德良心。公众的心情自然可以理解,而法律学人则必须对公众的意见给出自己冷静而又理性的回应。

一、社会公德是否滑坡

许多人将“见死不救”的社会现象归于社会道德的滑坡。这个判断本身就含有一个预设,那就是以前的道德水平比今天要高。但是,这个预设更多的是基于感觉,而非理性判断。在不满现实的情绪支配下,人们对于过去总是有太多的美化。在我看来,国人的道德水平并没有上升与滑坡,总体上就一直是这样。宣传中关于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实际上反映的仍然是国人对于这种理想道德的向往与追求。

“见死不救”现象反映了中国人普遍存在的道德冷漠,但把这种冷漠说成是今天的中国人社会公德的反映则对今人有失公允。林语堂、鲁迅对中国人的冷漠态度都有过尖锐的批评。林语堂曾说过,如果说中国人的耐心是举世无双的话,那“无可无不可”更是享有盛名。[1](P35)这里的“无可无不可”指的就是中国人的冷漠态度。陈独秀也曾激进地批评道,中国人“简直是一盘散沙……人人怀着狭隘的个人主义,完全没有公共心”。[2](P115)而鲁迅笔下的无聊“看客”则更是深刻地刻画了国人的这种麻木与冷漠的心理。不过,我们还需要指出的是,国人的冷漠态度主要指向的是他人,而非自己人,这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差序格局”。[3](P26)差序格局反映了国人以自己利益为中心,根据与自己关系的远近而对他人采用不同规则的人生态度。

在这种

135

江西社会科学2013.1

136

意识支配下,人们倾向于认为,只有那些值得自己同情

和帮助的人才有权获得自己的帮助,

[4](P234)

因而,对于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往往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差序格局的特点与利益分析法有直接的关系。利益分析法是指人们对于行为性质的评价主要不是根据道德,而是根据利益。中国人的施报行为就是这种利益分析法的表现。当中国人在做出“施”的行为时,一般都会预期对方有所“反应”或“回报”。[4](P236)因此,在没有回报预期的情形下,关心他人的动力就不足。正是在这种利益分析法的支配下,任何正义的行为,中国人都倾向于从利益的角度去解读或归因,从而导致正义评价的利益化倾向,其结果就是对普适性正义的否定,并因而极大地抑制了国人见义勇为的动力。当然,这种利益分析法也并非今天国人的创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演绎的就是无信无义的武力征伐与武力杀戮的历史

[5]

(P38-42)

,并创了政治上不讲道德、只讲利益的历史先河,

并最终演化成利益作为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占主导性的行为动机。

因此,诸多“见死不救”现象并不能反映国人道德滑坡的倾向,反映的只是国人普遍存在的道德冷漠的常态。这些现象在过去也许不至于有今天的轰动效应,它仅仅是因为事件发生的历史条件产生了变化而已。

(一)媒体放大的结果

在以往没有发达的媒体,信息依靠口耳相传的时代,其传播范围有限,从而影响也有限,但媒体的传播就可以超越时空限制,将影响达到无限。而媒体如果要吸引公众,也经常利用其操纵技术,或者在标题上,或者在内容上,或者在题材上挖空心思,想尽办法。以“小悦悦事件”为例,苏州大学张成敏教授就从证据学的角度,分析了视频有被剪辑过的痕迹,并找到了完整的视频资料。根据他的分析,如果以原始视频呈现在公众面前,那么,这18个人的表现就不能完全以“冷漠”来形容,新闻效果也就不会有今天如此大的轰动效应。[6]正是因为公众接受的是剪辑过了的视频,才出现了如此强烈的情绪反应。虽然,对于媒体来说,剪辑是必要的(不可能长时间地播放),但却可能由此产生误导。

(二)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效应

一般来说,负面新闻比正面消息更容易传播。这与人的心理有关。所谓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则是新闻就反映了这类新闻传播的心理效应。在“小悦悦事件”

中,如果这18个路人并不是如报道所渲染得那样冷漠,比如有人没有看见,有人看到但看不清楚,也有人向他人指示过信息,那么就一定不会产生这么大的社会轰动。而根据张成敏教授的分析,上述“比如”的情形恰恰就是事实的真相。正因为公众接受的是传媒输出的极端情形,而不是上述“比如”中的情形,故事才会如此耸人听闻。人普遍有一种猎奇的心理,什么是奇?18个人冷暖反应不一,当然不是;而18个人一律地呈现出冷血反应,那一定就是奇。

(三)部分人对现实不满,需要寻找发泄的途径从心理学角度看,不满是需要寻找发泄途径的。就像一个人在家吵架要摔东西一样,不是为了对错,而是为了宣泄。因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游行示威并不只是具有满足表达的功能,其实也还有满足发泄的功能。虽然政治家更多的是从政治意义上去取舍,而不是从公众心理需要的角度去考虑。当

“小悦悦事件”被曝光后,少数人日久的积怨与不满在没有其他合法发泄通道的情况下,就在这一事件中找到了合法的宣泄途径。并在宣泄中,人们对过去的道德状况赋予了过多的美好成分,从而正当化了自己的行动。

当然,这样的解释并不是为国人的道德麻木寻找借口,而是旨在说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国人的道德麻木原本就有不佳的表现,并不是在今天才变得那么突然地令人不堪忍受。只是因为同时有了上述三种催化的因素,“见死不救”的社会事件才会产生如此强烈的轰动效应。

二、“见死不救”事件折射的社会心理

“见死不救”事件与中国人道德水平的变化没有关系,根据事件发生的具体场景,有的甚至与行为人的道德水平也没有完全直接的联系,而往往与社会心理方面的因素有关。

媒体报道的“见死不救”事件大都发生在流动社区。在这样的区域里,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陌生人的社会关系,而不是熟人的社会关系。陌生人社会与熟人社会,两者的区别主要是基于何种纽带而联系在一起。在陌生人社会里,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多的是基于可见的契约,而熟人社会,人们之间的联系则主要是基于血缘与地缘基础上而发生的人情。

在陌生人社会里,个人的社会责任具有分散性特

点,个人应承担的责任,随着人数的增加而递减。因此,当人数越多时,勇于承担责任的个人反而越少,社会学者称之为“旁观者效应”。[7](P501)造成“旁观者效应”的原因有:第一,在紧急情况下,他人在场会起到抑制的作用;第二,其他旁观者的无动于衷会起到暗示的作用;第三,他人的冷漠会制造没有危险的错觉;第四,他人在场会削弱自己的责任感。[4](P34)此外,陌生人社会的个体责任还具有匿名性的特征②,这也导致了责任主体的不清晰。并且,在陌生人社会里,责任人需要承担何种责任以及责任的程度,责任人的判断也往往是不明确的。而这些特征在熟人社会中,基于团聚性与公开性的特点而消弭。在熟人社会里,责任主体是清晰的,承担责任与否的后果也是明确的。而且,熟人社会中对于他人的关心,作为一种互惠性的权利义务关系往往也表现得很明显。因为在熟人社会里,彼此的命运休戚相关,关心别人就是关心自己,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关心他人的积极性。相反,在陌生人社会中,权利义务的相关性不强,甚至还有很大的负相关性。如果从博弈论分析,熟人社会是一种非零和博弈,而陌生人社会则是零和博弈,容易陷入“囚徒困境”之中。

陌生人社会之所以容易导致囚徒困境,那是因为人们心理普遍存在恐惧。这种恐惧的原因,一是,因为人们彼此的信任度低,缺乏人格信任。在人格信任的熟人社会里,人情关系实际上起着信任的担保作用。[8](P47)而在没有人情关系担保的陌生人社会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就成为人们首选的行为态度,并且后一句往往还是重点。为免于被人鱼肉,相互提防就成为人们的最优策略。二是,在陌生人社会里,信息不透明,人遇到不明事件也容易滋生恐惧。在信息不明的时候,前人的行为会作为一种心理暗示而传染给后者,进而导致后来人的感染和模仿,从而影响后来人的心理,并随着受影响的人数增加,而将这种心理效应放大。“小悦悦事件”就存在这种因素,走在前面的行人的行为态度对于后面行人往往起着示范的作用。但是,这种恐惧的心理在熟人社会并不存在。因为,在熟人社会里,人们彼此知根知底,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以人格信任为基础。而熟人社会人际交往的长期性、连续性以及人品信息的完整性,为人情关系的互惠性与真实性提供了保证。

城市与农村就是这两种不同社区的典型代表。城市是一个流动的社区,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没有时间去关心他人。看见街上的流浪汉,如果行人不主动施舍,是否也是见死不救?而在农村社区,悠闲、散漫与沉闷的生活特别容易激活人们彼此之间相互的好奇与关心。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推论,如果“小悦悦事件”是发生在一个熟人社会,同样还是那几个路人,我想,他们大都会对小悦悦施救的。而如果这种判断能够成立,那么,同样一个人,其道德水平在不同的场景表现出不同的状态,这种现象只能表明:这并非完全是个人的道德问题,而是关涉到具体场景的问题。也就是说,在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人们的道德表现不同,这虽然有道德的因素,但也有社会心理的因素,并且可能更多的是社会心理的因素。因此,人们一味地从道德制高点来狂批“见死不救”的当事人有时是不恰当的,因为这种狂批,无疑是在将责任的主体范围扩大的同时,也将主体的责任范围不适当地扩大了。

三、道德冷漠背后的社会原因

当然,这样的分析绝不意味着“见死不救”的当事人都可以免于道德的指责。事实上,上述关于陌生人社会交往习性的分析,虽然可以为具体的某个人提供免除道德责任的理由,但并不能为国人普遍存在的道德冷漠提供普遍性的根据。因此,我们就必须进一步追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国人普遍存在的冷漠心理。

陌生人社会的上述特点无疑阻碍了人们的交往与信任,如果任其发展,则可能导致社会的原子化倾向,不利于公民社会的建立。因此,由于制度上的原因,同是陌生人社会,不同的制度规范就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道德问题。所以,陌生人社会关系的冷漠必须由制度来加以克服。比如,建立起信任制度,以克服人格信任的局限性;建立善后保证制度,以消除人们为善的顾虑。但是,由于我们缺乏这样的制度,因此,陌生人社会的交往缺陷非但没有得到制度的克服,甚至还因为制度的缺陷而被不断地强化。比如,医疗机构的见死不救,其原因就在于国家没有提供充分的财力支持,来保证无力支付医药费的患者获得及时的治疗,而我们却把原因全都归咎于医生的个人道德问题,这其实是有失公允的。

个人在陌生人社会中交往持过分谨慎的态度,归根到底是因为在没有制度保障的前提下,个人权益容

对“见死不救”事件的道德和法律追问

137

江西社会科学2013.1

138

易遭到侵犯,因而在这样的社会里,“少惹事”就成为人们自保的一种本能选择。正是由于行为人为避免有可能承担并不应该由自己承担的责任,导致了中国人在陌生人社会里普遍存在冷漠心态。

对此,林语堂先生就做过这样的分析,他说,中国母亲对儿子临别嘱咐总是“少管闲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身处一个个人权益得不到充分和切实保护的社会,不关心公共事务总是比较保险的。当公民权益得不到充分保护时,人们自我保护的本能便会告诉自己,不管闲事才是对自己人身自由的最好保护。因此,冷漠也就成了判断一个人是否老练和有教养的重要标准。[1](P35-37)

除了个人权益得不到制度的充分保护外,社会制度不公,也会极大地强化一个人对于他人事不关己的冷漠心理。因为,社会不公的环境容易诱发人们的弱者心理,因而也就容易产生要求他人对自己关心,而不是自己对他人关心的心理诉求。因为,弱者容易滋生自怜的心理、

恐惧的心理、冷漠的心理和仇恨的心理,而这些心理很难催生信任、友善与关爱。陌生人社会的这些交往习性的缺陷,本来是需要制度来矫正的,现实中却反而得到了制度的进一步强化。

宗教信仰也是改善陌生人社会中人际交往习性的重要力量。如基督教信仰将人人视为平等的弟兄姐妹,提倡爱与关心,从而在陌生人之间也能建立起普遍的信任与帮助的关系,这就有效地化解了陌生人社会普遍存在的不信任与漠不关心。基督教的“罪恶感”强调的是个人如何面对上帝和如何面对自己。而与此相对,中国文化中的“耻辱感”强调的则是如何面对世人,关心的是他人怎么想,而不是事情本身对不对。[9](P174)事实上,“人品”的“品”字就是由三个“口”字所组成,这也意味着中国人关于“人品”的判断也是由众人之口所决定,而不是由事件本身的性质来决定的。[9](P176)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认为,罪恶感文化依靠罪恶感在内心的反应来推动善行,它不要求有外人在场,即使其恶行未被人发觉,自己也会因为做了不善而在内心产生罪恶感,并且这种罪恶感会由于自己的坦诚忏悔而得以解脱。相反,羞耻感文化则依靠外部的强制力来推动善行。因此,羞耻感发挥抑恶扬善作用的条件是:必须要求外人在场,或至少感觉到有外人在场。[10](P154)而一旦外在监督缺失,人性中的恶性就容易被激活。试想,在“小悦悦事件”中,如果路人知道有视频监控,其

反应就不可能是这样。同样可以想象,如果事件是发生在一个教会社区里,无论是否有监控,其路人的表现大概也不会是如此的冷漠,除非他或她是个假信徒。

揭示18个路人在陌生人社会里的心理反应以及造成心理反应的制度原因和宗教因素,并不是为其中的冷血者开脱责任,而是为了告诉人们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制度与文化往往对国民性格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陌生人社会的人际交往行为的缺陷,并不只是与中国有关,它在其他国家同样存在。但是,如何克服陌生人社会的人际交往的行为缺陷,则与制度和文化有关。因此,在外在环境不变的情形下,一味地指责“见死不救”的路人也不是很公平。并且,离开了制度的反思,而仅作道德声讨无助于国人道德麻木的苏醒,其结果只能是有效地转移了当政者的责任。

四、“彭宇案”的社会效应

在关于“见死不救”事件的道德讨论中,当然也不乏有人将原因指向了制度。而一谈到制度上的原因,人

们立马就想到了南京的“彭宇案”。③我不能否认有这方

面的原因,但我认为,这更多的是托辞,是部分人趁机发泄对于司法现实的不满,是部分人对社会现实制度不满而实体化的结果。作为法律人,我们必须理性地看待司法。司法虽然具有社会导向的功能,但它并不承担社会导向后果的责任。法官承担的是对个案的判断是否恰当的责任,而对于该案导致的社会效应是不承担责任的,也是不应该承担责任的,这是由司法的性质所决定的。

司法的工作性质是判断,是诀疑。而诀疑的方法,是依据法定与推定,以满足司法的确定性的要求而已。而无论是法定还是推定,都不能确保案件事实的真实性。就“彭宇案”而论,虽然法官以常识来认定“彭宇不太可能是做好事”,这个依据的认定虽然是错误的,但由此而进行逻辑推理,结论也只能是“彭宇可能是做好事”,而不是“彭宇一定是做好事”。而依照“谁主张,谁举证”,法官对于事实的认定也只能是“不能认定彭宇的行为是撞人”。但是,从“不能认定彭宇的行为是撞人”的前提中,也是不能推出“彭宇的行为就一定是救人”的结论的。司法判决的最后选择是,要么判彭宇败诉而承担责任,要么判彭宇胜诉而免于责任。无论如何判决,都不能认定彭宇的行为就是救人。但是,现在的

问题是,在公众的思维里,彭宇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做好事而遭受冤屈的无辜者了。而公众正是在这一假定的基础下,将“小悦悦事件”与“彭宇案”联系起来,并进而指责司法。不可否认,彭宇的形象,除了有公众想象的成分,当然也有媒体塑造的成分,或者说公众的想象成分本身就是媒体塑造的结果。而媒体的塑造之所以能获得成功,也与本文前面分析到的新闻效应有着同样的关系。在“小悦悦事件”中,人们想到的“彭宇”,其实只是媒体塑造的“彭宇”,而不是真实故事中的“彭宇”。因此,“彭宇案”的法官对诸多“见死不救”事件并不能承担道德上的责任。

“司法活动的实质并不是认知而是合法性评价,它的目的也并不是追求事实之真而是追求法律之善。”[11](P116-117)因此,法官的任务主要是在当事人之间分配责任,而不在于还原案件的事实,尤其是在民事诉讼中。尽管责任与事实两者之间有联系,但这并不是事实上的必然关系,而只是法律上的推定关系,也就是认识上的因果关系,即只要这种认识在法律上是成立的,它就在法律上是有效的。如果必须根据案件事实的因果关系来分配责任,那么,许多案件的司法确定性将存在永无实现的可能。因此,根据法官的判决去确定案件事实的真相,这本身就是对司法的误解,或者说是对司法的苛求。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法官不应该承担社会导向的责任,即使是司法机关产生了不好的社会导向的效果。因为,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之间往往存在冲突,追求社会效果的结果往往会导致司法机关对于法律的违反。因此,如果一定要强调社会效果,那也是立法者的任务,是政治家的追求;而不是司法机关的任务和法官的追求。司法只不过是对立法目标的落实,司法的社会导向功能无非是立法的社会导向功能的现实化而已。因此,如果要考虑到“小悦悦事件”的法律原因,司法也只是近因,而立法才是根源。换句话说,责任的主体应该是政治家,而不是法官。

人们之所以将所有的责任归因于司法,而不是立法,其原因有三:第一,近因容易被发现,且在认识上容易形成共同的印象,而根源往往不容易被发现,在认识上也容易发生分歧。第二,我们缺乏追究立法者的机制。这其中又有两个原因,一是缺乏程序,二是缺乏正当性。第三,司法是弱者,弱者往往容易成为人们攻击的对象。这从心理学上可以解释,一个人受到欺负以后往往容易将自己的负面情绪转嫁给一个弱者,以维持其心理平衡。在群体性的情绪支配下,这种心理更加容易发挥到极致。

当然,笔者否认“见死不救”行为与“彭宇案”司法判决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回避“见死不救”的行为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救人反被讹诈的现象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笔者不同意的只是将这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的责任归因于司法,因为这样的归因对司法不公平,并且这样的归因还可能导致真正责任者的遁隐。

五、“见死不救”能否入刑

针对社会上频频被曝光的“见死不救”事件,“见死不救”是否应当入刑,也成了人们讨论的话题。这样的讨论并不是第一次,早在2001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就有32位代表提出了增设“见死不救罪”的立法提案。笔者认为,一般主体意义上的“见死不救”是不能入刑的,其理由有:

(一)入刑缺乏心理基础

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这里有心理学的原因,虽然与社会道德水准也有关系。但是,如果国人普遍存在这种怕惹事,不太关心他人的心理,那么就不能立法,因为立法不能惩罚多数人,所谓法不责众是也。因为在陌生人社会里,过度关心他人的心理基础本身就不存在。社会秩序是由共识所支持的,在一个社会里,“人们往往共享许多标准,并彼此希望坚持它们,如果他们这么做了,他们所在的社会将是有序的”[12](P28)。因此,缺乏共识的法律,仅具有强制性,却缺乏公民自觉守法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可以想象,见死不救行为的入刑一定会遭遇到群体心理的普遍抵触。

(二)入刑是对道德的绑架

入刑可能将客观上的原因完全归责于个人,这本身就不公平。前面已经分析,导致行为人“见死不救”的原因有自身因素,也有社会因素,并且更多的是社会因素。当社会本身就没有为良善者提供良善的环境,却要求人们承担良善的责任时,就有失公允,这也是政治家推卸责任的一种惯用手法。见义勇为在本质上是一种奉献性伦理,它需要人们的牺牲精神以支持,是一种愿望的道德,而非义务的道德。[13](P230)而法律能够规定的只能是义务的道德,而不是愿望的道德。⑤一种规范是为道德还是为法律,必须结合当前的社会环境来认

对“见死不救”事件的道德和法律追问

139

江西社会科学2013.1

140

定。就目前来看,对于路人的救助行为我们似乎只可以提出道德希望,但不可以对他们作出法律要求。一句话,法律可以鼓励人们为善,但不可以强制人们为善。

(三)入刑的权利资源不足

从理论上讲,见死必救的义务对应的只能是受害者的生命权,但生命权针对不同的主体可演绎出不同的法律义务。当生命权针对的是特定主体时,即当义务主体为国家或特定利害关系人时,它是一项积极的权利。

在这种意义上,政府机构或利害关系人对于公民的生命负有积极扶持与帮助的作为义务。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政府的相应机构如公安、医疗有积极救治公民生命的作为义务。但是,当生命权针对的是一般主体时,则为一项消极的权利,即免于剥夺生命的权利。在这种意义上,义务主体对于他人生命权利有尊重的义务,此义务是一项不作为义务,即只要做到“害人之心不可有”。因为,从一种道德的观点看,就处于某个人负有责任的那部分生活内容而言,阻止它变得更坏的义务比改善它的义务更有强制性。见死不救入刑,那么也就科以了一般公民有“见死必救”的强制义务,它在不适当地扩大一般主体的法律义务的同时,也极大地限缩了特定主体的法律义务。

(四)入刑难以操作

这种操作上的难度有二。第一,“见”与“未见”很难认定。“见死不救”的前提是看见并且意识到,但看见与否、意识与否,外人是很难确定的。而在无法确定的情况下,从法律上首先要作未看见的推定。这与立法不同,立法首先是假定人是恶的,而司法则首先得假定人是无罪的。这是因为,立法针对的是抽象的人,不会产生歧视的问题。而司法判断和具体的道德判断则针对的是具体的人,容易产生歧视。因此,我们在没有充分证据支持的情况下,首先应该从没有看见或者没有意识到的角度来对所谓的“见死不救”的行为人的主观意志进行解释。而这也就使得入刑并无实际意义。第二,不救与不能救、不会救很难区别。不救只能是主观上的不救,而不是客观上的不能,但两者其实也很难判断。从救助的时间段来分析,救助义务如何确定就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比如仅仅打了110,但不再采取其他方式,你是认定他是救还是不救?而从理论上讲,当一个人开始参与到救助受害人之时起,而又没有人替代其救助,那么,他就一直负有救助的义务,直至受害人

完全摆脱危险为止。倘若如此,那么义务人可能因而将被置于一种永远无法摆脱的困境而不得自拨。因此,如果法律仅规定公民有见死必救的义务,又不能规定相应的可操作性标准,那么,其结果只能是置义务人于两难,使其无所适从,因而可能制造更多的无辜。

(五)入刑将导致群体性的规避

正是“见死不救”行为的认定有一定的困难,从而导致更多的人可能避开事件发生的场域,以免卷入事件当中。

也就是说,入刑并不能克服陌生人社会的责任分散性,反而是对这一分散性的强化。比如说,发生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人们就不会积极地奔赴灾区参与救助,以免于自己可能陷入见死不救的司法争议中。结果是,一条鼓励人们承担社会责任的条款,却极大地降低了人们承担社会责任的勇气,这与入刑的目的背道而驰。这种目的的不可实现,还可能因为这样的规定逼迫一个没有救助经验的人介入救助,从而可能加重遇难者的不利。并且,这种规定也容易导致真正的责任者规避责任。因为,在责任者看来,反正其他在场看见的人都有义务,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才有义务,于是,他的义务感就被不适当地弱化了。结果,那个真正应该承担责任的人成功地转移了责任,而一个无关的路人却为此承担起了全部的义务。也即,责任感强的人承担了法律义务,责任感弱的人反而逃避了法律义务。如果一项法规只是防君子不防小人,其存在的合理性就可疑。

六、结语

基于人们普遍存在担心担责的心理,从法律上解决的办法:一是使敲诈者承担责任,而不是追究见死不救者的责任。事实上我国刑法本来就有相应规定,但从个案上看,似乎还没有司法先例。二是减免当事人救人不当的法律责任。可以制定“好撒马利亚人”法⑥,用立法的手段保护做好事的人,减免当事人救人不当的法律责任,以消除施救者的心理顾虑。从现实情况来看,的确有不少人是基于这样的顾虑而退避三舍的。如果从社会效果的角度去考虑,救人不当所造成的损失由政府买单,而不是由受害人承担似乎更好。三是规定特定关系人的“见死必救”的义务。这种特定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第一,义务人具有特定的职务,比如消防、公安等;第二,义务人与受害人具有共同生活的关

系,比如夫妻关系、家庭关系;第三,义务人与受害人的处境有一定的因果联系。在我国,基于特定职务而有救人的义务在法律上有所规定,但对于后两者,我国法律尚付阙如。

注释:

①2011年10月13日,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在这短短的7分之内,在女童身边有十几个路人经过,竟都不闻不问。最后还是一位拾荒的陈阿姨将小悦悦抱到了路边,并叫来了小悦悦的妈妈。小悦悦虽经医院抢救,终医治无效死亡。参见《两车先后碾过两岁女童,十多冷血路人见死不救》,《羊城晚报》2011年10月16日,第A01版。

②正如勒庞所说:“群体是个无名氏,因此也不必承担责任。这样一来,总是约束着个人的责任感便彻底消失了”。[法]古斯夫·勒庞著:《乌合之众——

—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③2006年11月20日上午,原告在南京市水西门公交车站等候83路车,大约9时30分左右有2辆83路公交车同时进站。原告准备乘坐后面的83路公交车,在行至前一辆公交车后门时,被告彭宇第一个从公交车后门下车,原告摔倒致伤,被告彭宇发现后将原告扶至旁边,在原告的亲属到来后,被告彭宇便与原告亲属等人将原告送往医院治疗,原告后被诊断为左股骨颈骨折并住院治疗,施行髋关节置换术,产生了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等损失。原告认为是被告撞倒自己,要求被告赔偿。但被告彭宇辩称自己是做好事。一审法院审理后认为,依据“常理推断”,被告不可能是做好事,判决被告赔偿原告损失。此判决一出,在社会上立刻引起很大反响并引发网友激烈讨论。

④事实也的确是这样,最近南京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刘志伟向媒体介绍了案件真相,而彭宇本人也表示,在2006年11月发生的意外中,原告徐寿兰确实与其发生了碰撞。参见http://news.ifeng.com/society/1/ detail_2012_01/16/12003299_0.shtml,2012年7月26日访问。

⑤富勒认为道德可分为义务的道德与愿望的道德两种,参见富勒著:《法律的道德性》,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页。

⑥好撒马利亚人(Good Samaritan)在基督教文化中是指好心人、见义勇为者。其故事来源于《圣经》中《路加福音》第10章第25-37节中耶稣所讲的一个寓言:一个犹太人被一个强盗打劫,受了重伤,躺在路边。有祭司和利未人路过,但都不闻不问。唯有一个撒马利亚人在经过时,动了善心去照应他,并离开时自己出钱把这个受伤的犹太人送进一家旅店。

[参考文献]

[1]林语堂.吾国吾民[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陈独秀.卑之无甚高论[A].陈独秀选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

[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

—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王文元.权力潜规则——

—中国历史中的权力斗争[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4.

[6]张成敏.蝴蝶振翅[EB/OL].http://002.fyfz.cn/art/1042976.htm,2011-11-17.

[7](美)R.A.巴伦,D.伯恩.社会心理学(下册)[M].黄敏尔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白春阳.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9](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吕万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1]郑成良.法律之内的正义——

—一个关于司法公正的法律实证主义的解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12](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陈强,张永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

[13]李光辉.伦理与法律专辑[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叶萍】

对“见死不救”事件的道德和法律追问

141

法律职业道德真题

司法考试法律职业道德真题汇总:概述篇 1.(2006-1-87)[1]下列关于司法制度和司法权的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A 在中国古代,没有司法的概念,也没有司法的活动 B 我国清朝末年引进西方的司法制度,将行使检察权的机关附设在大理院或同级审判厅 C 新中国的司法制度是独立创建的,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 D 按照对司法特性的理解,我国检察院作出的决定有时也具有终局性 2.(2004-1-47)[2]下列关于法律职业道德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法律职业道德是法律职业人员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B.法律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般社会道德相比具有职业特殊性 C.法律职业道德具有规范作用和法律上的普遍强制作用 D.法律职业道德在一定层面上可以表现为特定的法律规范 3.(2003-1-29)[3]下列关于法律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尺度、基本纲领和基本要求 B.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可以直接作为确定法律职业人员具体职业责任的法律依据 C.由于法律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共同的,它们就构成法律职业人员共同遵循的基本要求 D.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法律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要求有不同的内容 4.(四川2008-1-88)[4]关于司法、司法制度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当代中国的律师在保障公民权利、实现司法公正、推进社会发展方面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B.法官职业要求慎独,以免影响中立审判

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检察机关大多隶属于行政机关的司法行政部门,主要任务是进行刑事诉讼 D.与司法公正相比,司法效率更具有实在性和可见性 5.(四川2008-1-89)[5]关于司法公正的理解和看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司法公正是法律精神的内在要求,是法治的组成部分和基本内容 B.司法公正要求裁判者与裁判的结果没有利益相关性,否则不可能客观、中立地解决纠纷 C.司法公正要求法官在解决纠纷过程中要充分倾听双方当事人的主张,平等保障当事人的司法参与权 D.司法公正要求法官在核实证据和认定事实的基础上,正确适用程序法和实体法,对案件做出恰当的处理 6.(国家2008-1-47)[6]关于司法和司法制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效率是司法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反映,是法治的灵魂和核心,强调的是尽可能地快速解决纠纷、多解决纠纷,尽可能地节省和充分利用各种司法资源 B.从总体上看,司法具有解决纠纷的直接功能和调整社会关系、解释和补充法律、形成公共政策、秩序维持、文化支持等间接功能 C.根据现代司法的独立性特点,一切案件或纠纷,一旦进入司法程序,由司法机关依法作出生效的判决、裁定或决定,任何机关和个人都不应再作处理 D.德国和法国虽然政治制度相同,但德国建立了联邦和州两套法院机构,法国则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法院机构 7.(国家2008-1-90)[7]关于法律职业的有关表述,下列哪些选项可以成立? A.两名法学院的学生讨论从事法律职业的条件。左同学认为: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者不能担任检察官。孔同学认为:年龄二十三周岁以上六十五周岁以下者可以担任公证员。左同学的说法正确而孔同学的说法不正确 B.甲市中级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曾某强奸案。田法官认为:市中级法院李院长因病不能参加会议,委托不是常务副院长的孙副院长主持会议,委托无效。林检察官认为:市检察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合计20分) 1.人格魅力 2.交往礼仪 3.职业礼仪 4.职业道德 5.慎独 二、填空题(每题2分,合计10分) 1. 自尊即_______________,是在接受自己_______________的一种积极心态。 2. 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整洁端庄, _______________真挚大方,_______________搭配得体,表情 _______________。 3. 提高遵守职业礼仪规范的自觉性,要处理好个人与_______________的关系,打破“_______________”意识,还要处理好_______________内外部关系。 4.道德以_______________为判断标准,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来维系。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 5. 职业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合计10分) 1. 下列自我认识中,不恰当的一项 是 ( ) A.我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不必向别人学习 B.自我认识要建立在客观分析自己的基础上 C.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也有各自的不足之处 D.人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2.“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对于卢梭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不正直的人没有尊严 B.已有尊严的人不必再维护 C.维护尊严即无拘无束 D.人人都需要自尊 3.下列仪容仪表不得体的 是 ( ) A.男士上班穿西裤、衬衣,打领带 B.工作期间打哈欠、擦眼睛 C.语言表达清楚、有说服力 D.女士上班化淡妆 4.“仁慈和友善总要比愤怒和暴力更为有力。”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交往要注重尊重和友好 B.人生不该有愤怒 C.对待所有人、所有事都要友善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具有共同的性质、任务和目标。 1.有着共同的指导思想和阶级本质。 思想:都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都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共同意志和利益的体现。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2.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有着共同的任务和目标。 二、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的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和互相补充关系。 1.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关系主要表现在: ①法律和道德都把公民素质的重要内容作为自己的行为规则来要求,使之得到强化。 ②社会主义法律把社会主义道德的某些要求法律化,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并运用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其实施。我国法律把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规则的行为用法律来加以制裁和打击。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德把“遵纪守法”作为社会美德来倡导,对破坏法纪的行为加以谴责。2.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互相补充,主要表现在: 社会主义法律所没有或难以涉及的地方,社会主义道德却能发挥作用。 三、提高道德水平有助自觉守法、护法。 人们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提高了,就会转变守法观念,变“要我遵守”为“我要遵守”。 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更自觉地与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1 两者产生的时间和历史条件不同。法律是阶级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道德贯穿整个人类社会,是任何社会都不可缺少的意识形态和行为准则。 2 两者表现的具体形式不同。法律是具体的、规范的表现形式,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或认可,是成文的。道德体现在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中,道德规范出于人们社会生活的日积月累,一般没有特定的表现形式。 3 两者的实现方式和约束力不同。法律具有国家的强制性。这种强制性在立法、执法和守法的各环节中体现,道德不依靠强制力,依靠内心信念,习俗、教育力量来维持。 4 两者作用的范围不同。道德的作用范围比法律广泛的多。几乎涉及人们生活的一切领域。 法律与道德的联系 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分属制度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都是调整社会关系与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彼此渗透,相互补充。

职业道德与法律测试题(闭卷)

职业道德与法律测试题(闭卷) 班别: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 30分) 1、以下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是() A 道德 B . 法律C纪律 D 文化 2、纪律与自由的关系是() A 相互对立 B 对立统一 C 相互统一 D 相互限制 3、下列不属于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 A 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 C 执法为民 D 违法必究 4、广州某技校学生姚某被公安局处以15日行政拘留,3 个月后姚某向区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区政府以超过申请期限为由决定不予受理。姚某遂以公安局为被告向区法院提起诉讼,这一诉讼属于() A 民事诉讼 B 行政诉讼 C 刑事诉讼 D 申诉仲裁 5、判断程序公正包含的基本原则有() ①准确性原则②独立性原则③回避原则④公开性原则 A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6、下列人员违反治安管理法,依法可以不予处罚的是() A 14岁以下的人 B 60岁以上的人 C 残疾的人 D 醉酒的人 7、各地文化管理部门清除学校200米范围内的网吧和“黑网吧”,这是属于保护未成年人方式的() A 家庭保护 B 学校保护 C 社会保护 D 司法保护 8、犯罪的基本特征是() A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 具有刑事违法性 C 应受刑法处罚 D 以上三个方面 9、下列不属于民事活动的是() A 工商局给王某办营业执照 B 小李到超市采购生活用品 C 某玩具经销商和玩具厂签订借贷合同 D 小王送给小吴一支笔 10、16岁的小王在某饭店做服务员,月工资800员,他应被视为() A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B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C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D 童工 二、多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5分,共20分) 1、关于宪法的表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 宪法是“母法”,是法律的法律 D 宪法可以代替所有普通法律

道德与法律冲突案例4篇

道德与法律冲突案例4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A4 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 陈远寅,政治学院 摘要:道德与法律是调整社会行为的两种重要的社会规范,各自具有独特的功能,同时又都存在着局限,它们之间既有着相互依存的一面,又有着相互冲突的一面。本文重点探讨道德与法律相互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我国当前法律与道德冲突的现状,从“合法不合理”和“合理不合法”这两个现象探讨了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并着重分析了产生冲突的原因,试图寻求一套对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国,解决这两个方面冲突的途径,让二者在冲突的解决中推动法治不断地进步。 关键词:法律;道德;冲突;原因;

协调 Conflict between Law and Morality Chen Yuanyin,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bstract:Law and morality are two important social norms to adjust social behavior, each of which has a unique fun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limitations, they have a mutually dependent, and have conflicts with each other. The focus of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and law,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current legal and moral conflicts. From the “legally unjustified” and “reasonable unlawful” the two explored the conflicts of law and morality, and has focused on the causes of conflict, and attempts to find a set of under construction the socialist country under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way to solve these two aspects of the conflict , and let the two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试卷(中职)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考试卷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5 分) 1. 我们对仪容的修饰要扬长避短,要 2. 所谓,是职业人在职场这个特定范围内所要遵守的礼仪规范。 3. 是我的一张通行证。 4?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 的。 5. 爱岗敬业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做到、、。 6. 慎独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体现了个体在道德上的和。 7.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即___________ 、 ______ 、________ 、____ 8. 我们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核心是要。 9. 从整体上看,能确保司法制度的公正,是法治国家的标志,是人治向法治转 变的助推器。 10. 在民事诉讼中,一般实行的举证原则。 11. 预防违法,杜绝不良行为,需要我们牢牢筑起内心的防线,加强。 12. 、和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13. 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它作为简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层面,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包含的核心价值观的提炼。 二、单选题(每小题 1分,共15分) 1. 下列选项中行为符合网络礼仪的是() A、诚实友好交流 B 、迷恋、沉溺于网吧C、随意约会网友 D 、自由浏览网上的各处信息 2. 我国刑法规定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 A、已满14周岁 B、已满16周岁 C 、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 D. 已满18周岁 3. 接触一个人,给人留下直接而敏感的第一印象的是() A、职业礼仪 B、交往礼仪 C、个人礼仪 D、公共礼仪 4. ()是企业形象的最好代言。 A、广告宣传 B 、员工的良好形象 C企业的良好管理 D 、低廉的企业产品价格 5. 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A、爱国爱企、明礼诚信B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C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D 、遵纪守法、诚实信用 6. 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 B、顾客是上帝 C、集体主义 D、公私兼顾 7. 关于自由和纪律的关系,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自由是在纪律约束下的自由 B 、违反纪律,将不再有自由 C纪律是对自由的保障 D 、纪律和自由是对立的,不能统一 8. 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是() A、习惯和法律 B、道德和法律 C、风俗和法律 D、习惯和法规 9. 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有大有小,由于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 较小,所以被称为() A、犯罪行为 B、一般违法行为 C 、严重违法行为D、不良行为 10. “宪法在哪里实现自由,也必将在哪里限制自由,”由此可见() A、离开法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B法律确定的自由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随意行使 C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D法律就是用来限制权利和自由的 11. 上学时间快到了,席东匆匆骑上自行车往学校赶,可是却总是遇到红灯,席东想:反正 不迟到是大事,没有车就闯过去吧。于是他就这样一路闯着红灯迅速赶往学校。你认为席东的做法是() A、合情合理又合法 B 、犯罪行为 C 、违反纪律的行为 D 、违法行为 12. 即使在个人单处,无人监督,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种道德

论道德与法律关系

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摘要】法律与道德都是人类社会特定经济关系的产物,法律与道德关系为中国历代统治者所重视。法律与道德虽然属于不同范畴,调整着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互相支持、互相转化、相辅相成。法律与道德的有机结合、协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不能把二者划分开来,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道德与法律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通过历史演进的客观规律不难发现,从法律的产生,再到实现法治就是一个道德和法律相互演进的过程。而在漫长的历史进化过程中,儒家的伦理道德对各个阶段各个时期中国的法制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倡导意义。 【关键词】:法律,道德,关系分析 法律与道德都是人类社会特定经济关系的产物,法律属于社会制度范畴,道德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两者都是调控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重要机制。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强制实施的行为规范,道德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思想教育调整行为的规范。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互相支持、互相转化、相辅相成。法律与道德的有机结合、协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道德和法律的概念: (一)道德的概念: 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借以评判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关于善与恶,好与坏,优与劣,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邪恶,公正与偏见,诚实与虚伪,野蛮与文明等观念、原则以及规范的综合体系。可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婚姻家庭道德。① (二)法律的概念:

法是有国家制定的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 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系统,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 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人们在相互关系中的权利,义务,确认, 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② 二:道德和法律的区别: 法律和道德随同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两者毕竟属于不同的规范体系和调控机制,有各自的性质和界定,无可避免的存在着差别 (一)产生的条件不同; 纵观中国社会历史的演进历程,原始社会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律, 氏族公社的大背景下首先产生的是道德规范和神秘的宗教禁忌,随 着历史发展,封建社会下国家机器的产生勾画了法律的雏形,终于 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以及私有制度的产生、确立 而出现。然而道德的产生则是与人类的产生则是与人类的产生同步,由最古老的社会规范逐渐发展完善, 经过历史沉淀来维系整个社会最基本的规范,没有道德的约束,整个社会便没有了存在的依托。法 律的产生以利益多元化和利益冲突普遍化为条件,道德的产生则是 以社会中的人际交往为条件。 (二) 本质不同; 法律的本质是“他律”道德的本质是“自律”。法律主要表现 在他的外在强制力上,而这一手段的作用形式就是国家机器。而这 些强制手段往往具有一定的暴力色彩,如剥夺财产甚至生命。可以

法律职业道德测考试试题

万国学校系列之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A.法官从人民法院离任后二年内,不得以律师身份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B.法官从人民法院离任后二年内,不得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C.法官从人民法院离任后,不得担任原任职法院审理案件的辩护人 D.法官从人民法院离任后,不得担任原任职法院审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 2.以下哪些人可以不受法官职业道德准则的约束? A. 李某系某大学的法律系学生,利用假期到某基层法院实习 B. 张某在某基层级人民法院试用过一段时间,现已离开法院 C. 担任法官多年现已退休的方某 D. 在法院担任法警的江某 3.某人民法院需要任免法官,根据《法官法》,下列哪些人不得担任法官? A. 某甲,自学法律多年,最终通过自考获得本科学位,曾在某律师事务所担任律师助理2年,后因工作态度不好被解聘 B. 某乙,系某政法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检察机关工作,因参与赌博被开除工作,至今已满4年 C. 某丙,系某知名大学法学教授,曾因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被曝光,近年来刻苦钻研,发表了不好高水平的文章 D. 某丁,毕业于某大学法律系并在法院担任书记员5年,去年因车祸导致一只腿伤残,走路略为不便 4.根据《法官法》和《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规定,下列哪种行为应当禁止? A.法官参加法学会 B.法官出版专著 C.参加正当活动 D.法官从人民法院离任后担任原任职法院办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A.为了充分发挥法官的作用,法官不得兼任律师,但是可以接受私人当事人的委托担任法律顾问,从事非诉讼性的咨询活动 B.法官必须向其家庭成员告知法官行为规则和职业道德的要求,并督促其家庭成员不得违反有关规定 C.法官不得就未决案件给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或者辩护人提供咨询意见 D.法官应当妥善处理个人事务 6.张浚是某区人民法院的法官,下列有关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张浚不得担任事业单位的职务 B.张浚的配偶不得与张浚在同一法庭分别担任庭长、审判员 C.张浚的子女不得担任张浚所任职法院办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D.张浚作为女法官表现优秀,赢得百姓好评,被选为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她当选后,更加努力的作好法官工作 7.黄某系某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要免除黄某的检察官职务,必须经过下列哪个程序? A.由黄某任职地省人民代表大会罢免 B.由该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免除 C.由该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免除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试卷

第1页 (共8 页) 第 2页 (共8页) ________学校________年级___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密……………………………封………………………………线……………………………………………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考试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 (6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写于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计20分)。 1.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启示我们( ) A.把学识和才华放在做人的第一位 B.只要有了道德,就可以代替其他 C.处理好德与才的关系,统领才识 D.德与才毫不相干,没有关联 2.由于人和人的个性不同,生活的环境与阅历不同,不同的同学形成了不同的为人处世风格。对于同学对你无关紧要的议论和批评,应采取的措施正确态度是( )A.让别人议论去吧,照样我行我素 B.不惜一切代价维护自己的尊严 C.以牙还牙,予以回击,捍卫尊严 D.冷静分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诚于中则行于外”说明( ) A.礼仪是道德的内在涵养,道德是礼仪的外在表现 B.礼仪与道德没有什么区别,完全一样 C.礼仪是道德的外在表现,道德是礼仪的内在涵养 D.礼仪容易做到,诚信不容易做到 4.下列行为符合网络礼仪的是( ) A.诚实友好交流 B.迷恋、沉溺于网吧 C.随意约会网友 D.自由浏览网上的各种信息 5.职业礼仪基本要求的首要内容是( ) A.礼貌客气 B.语言文明 C.仪容端庄 D.敬业爱岗6.游览景区时,不正确的行为是( ) A.不在“禁止入内”的草坪、鲜花丛中走动和留影 B.不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 C.可爬上景观拍照,以留下美好回忆 D.在游览区野餐时,要将废弃物扔进垃圾箱 7.小高在十字路口闯红灯,被警察拦住。他的行为主要违背了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哪一条( ) A.明礼 B.守法 C.诚信 D.遵纪 8.某中职学校开展活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把德育工作当作学生终生发展的奠基性工程。该学校的做法表明( ) A.道德能促进社会和谐 B.道德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良好道德有助于促进人生发展和事业成功 D.开创了现代政体的新形式 9.下列不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是( ) A.维护单位形象和利益 B.不墨守成规,经常出新点子 C.敢于向上司提出不同观点 D.根据自己的利益做出价值判断 10.职业道德的基础与核心是( )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1、法律与道德 道德是生活于一定物质条件的人们以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等标准来评价人们的言行、并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维持的规范、原则和意识的总称。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法学理论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二者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了解这个问题,对我们理解法的概念有助益,同时,对我们制定良好的、符合民心、民意的法律是必不可少的。 法律与道德相同之处是:第一,它们都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第二,它们的内容是互相渗透的。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道德要求常常明文规定在法律里。例如我国宪法第24条、第46条、第51条等条款中,就明确规定了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内容的“五爱”以及社会公德的要求。在宪法的其他条款和一系列法律中,也直接规定或隐含了道德的要求。第三,二者建立在同一经济基础上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在经济基础基本不变而经济体制有了变化、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的情况下,法律和道德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例如,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宪法作了修改,法律、法规正在进行大量的立、改、废,道德也发生了变化。第四,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它们追求的都是社会秩序安定,人际关系和谐,生产力发展,人们生活幸福。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是: 第一,产生的社会条件不同。道德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法律是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后才有的。 第二,表现形式不同。法律不论是成文法还是判例法都以文字形式表现出来,道德的内容则主要存在于人们的道德意识中,表现于人们的言行上。 第三,体系结构不同。法律是国家意志的统一体现,有严密的逻辑体系,有不同的位阶和效力。道德虽然有共产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之分,但不具有法律那样的严谨的结构体系。 第四,推行的力量不同。法律当然主要是靠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守法来推行,但也要靠国家强制力来推行;道德则主要靠人们内心的道德信念和修养来维护。 第五,制裁的方式不同。违法犯罪的后果有明确规定,是一种“硬约束”;不道德行为的后果,是自我谴责和舆论压力,是一种“软约束”。

职业道德建设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道德建设考试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道德,准确的说法是( C)。 (A)道德就是做好人好事 (B)做事符合他人利益就是有道德 (C)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 (D)道德因人、因时而异,没有确定的标准 2、与法律相比,道德( B)。 (A)产生的时间晚 (B)适用范围更广 (C)内容上显得十分笼统 (D)评价标准难以确定 3、关于道德与法律,正确的说法是( D)。 (A)在法律健全完善的社会,不需要道德 (B)由于道德不具备法律那样的强制性,所以道德的社会功用不如法律 (C)在人类历史上,道德与法律同时产生 (D)在一定条件下,道德与法律能够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4、关于职业道德,正确的说法是( C)。 (A)职业道德有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但无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B)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无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C)职业道德有利于提高员工职业技能,增强企业竞争力 (D)职业道德只是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但无助于提高企业信誉和形象 5、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A )。 (A)集体主义 (B)人道主义 (C)功利主义 (D)合理利己主义 6、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C)。 (A)诚实守信 (B)办事公道 (C)为人民服务 (D)艰苦奋斗 7、《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我国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是( B)。 (A)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服务人民、促进发展 (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C)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进和谐 (D)文明礼貌、勤俭节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开拓创新 8、关于道德评价,正确的说法是( D)。 (A)每个人都能对他人进行道德评价,但不能做自我道德评价

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与解决

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与解决 胡兵 摘要:在现实社会中,道德与法律存在着不和谐之处。法律的出现总会与道德发生冲突,只要不同利益个体或群体的存在,法律无论如何都不能消除整个社会的道德冲突。相反的是,它在调整的过程中被这个冲突着的旋涡卷入其中,与道德发生着碰撞。 关键词:道德法律冲突道德法律化多元化 耶林说:“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法学中的好望角,那些法律航海者只要能够征服其中的危险,就再也无遭受灭顶之灾的风险了。①”因为在那个时代好望角是欧洲通往亚洲的必要航道,又是世界上著名的风暴区。这就是说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法理学中的一个必须研究而又难度很大的问题。美国著名的社会法学家庞德也曾说:“有三个问题在近一世纪的法学著作中是突出的,便是法律的本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以及法律历史的解释。”②正因为如此,法律与道德的问题一直是中西方法学所关注的问题,并且至今争论不休。笔者认为,在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期,有必要重新审视法律与道德的矛盾与冲突,深入探寻两者之间冲突的解决方法。 一、道德与法律的含义 ①转引自【美】罗斯科·庞德:《法律与道德》陈林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2页。 ②【美】罗斯科·庞德:《法律与道德》陈林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5页。

道德的容归根到底来自源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来自于一定的生产关系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社会关系。这表明道德的容最终由经济条件决定,并伴随经济的发展而有相应的变化;基于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不同社会集团,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在阶级社会中的道德具有阶级性。因此,我们可以把道德定义为:道德是社会调整体系中的一种调整形式,它是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的感觉、观点、规和原则的总和。③它是人们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方式为特点调整人们心意愿和行为,因此,它是靠社会舆论、社会习俗和人们的心信念来保证实行的。 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是由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通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法学还研究了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认为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但这种意志是由这一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由这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并反过来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④因此,我们可以将法律定义为: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以权力和义务为容,以确定、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体系。 二、道德与法律的辩证关系 (一)法律与道德的联系 道德与法律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其关系具体表现在: 1、纵的联系 ③张文显:《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版),第38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第82页。

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考试试题

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哪项礼仪能够打造良好“第一印象”(D) A 家庭礼仪 B 交往礼仪 C 职业礼仪 D个人礼仪 2.校园生活中,下列哪项是符合文明礼仪的?(B) A教室内可翻动同桌同学的东西。 B进教师办公室,喊报告或轻声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不随意翻弄老师的物品。 C上课迟到后,从后门悄悄进入教室。 D用餐后回教室的路上,边走吃水果、饮料。 3.下列选项中行为符合网络礼仪的是(A) A诚实友好交流 B迷恋、沉溺于网吧 C随意约会网友 D自由浏览网上的各处信息 4.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D) A 爱岗尽业的基本要求 B 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C 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 D 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5.个人能否按照道德要求去做,关键在于(A) A 内心信念 B 社会舆论 C 传统方式 D 评价方式 6.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D) A 养性 B 内省 C 顿悟 D慎独 7. 下列哪项是法律最重要的特征(D) A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 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C 法律的普遍约束力 D 法律的强制性 8. 下列哪项既是我国公民的权利又是我国公民的义务(D) A 建议 B 服兵役 C 批评 D 受教育 9. 我们通常所说的“民告官”指的是(C) A 刑事诉讼 B 民事诉讼 C 行政诉讼 D 行政复议 10. 所谓“犯罪”是哪种违法行为(B) A 违宪行为 B 刑事违法行为 C 民事违法行为 D 行政违法行为 二、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是(BCD) A 诚实守信优质服务 B 仪容仪表整洁端庄 C 服装饰物搭配得体 D 言谈举止真挚大方 2.中职生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是(ACD ) A 礼待同窗 B 互惠互利 C 感怀师恩 D 报答交母 3.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ABCD) A 爱国守法 B 明礼诚信 C 团结友善 D 勤俭自强

法律与道德的辩证关系

一、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其性质与作用方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法律与道德也对经济基础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同时两者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交叉、相互影响。据此,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主要可作如下表述: 生成形态并列。法律与道德都是社会的重要行为规范,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评价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但是,两者属于不同的社会规范体系。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这一论断不仅深刻地概括了道德的本质特征,而且指明了道德与法律的根本区别。从性质上看,道德体现的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它包括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形态,也包括与这些观念相对应的伦理行为规范。道德的规范作用来自于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等精神力量,实际上是通过社会成员的自觉性来发挥作用的。而法律表现的是“国家意志’’的他律,具体而言,它是由国家机关根据占社会领导地位或主导地位的阶级意志而采用规范形式制定的,同时又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即法庭、警察、监狱等来保证施行的。所谓法制即是上述法律规范体系及有关的立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等一系列环节的制度。以上说明,在社会规范系统中,法律与道德是两个并列存在的对立面的统一。就其生成形态来说,法律主要是一种制度形态的上层建筑,道德主要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它们在基本内涵、表现形式、调控方法等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调控范围交叉。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不仅表现为对立面的排斥,而且存在着对立面的过撞与转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法律与道德的交叉与渗透,有两个重要表现:一是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同一属性而相互联系,二是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控范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所培养和倡导的行为。反言之,许多道德观念也体现在法律之中,许多道德问题也是可以诉求法律解决的问题。不过,从规范作用的范围来看,法律与道德对人们行为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前者一般只能规定最起码的行为要求,而后者可以解决人们精神生活和社会行为中更高层次的问题。例如,道德可以要求

(完整版)职业道德与法律练习题(一)及答案

练习题 职业道德与法律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当我们的某些长处受到他人肯定时,会感到格外高兴;当做了好事受到集体和他人称赞时,心情十分舒畅。这是因为什么() A.我们获得了他人的看法和评价 B.他人对我们的评价总是肯定的 C.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了肯定,得到了满足 D.我们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2.由于人与人的个性不同,生活的环境与阅历不同,不同的同学形成了不同的为人处世 的风格。对于同学对你无关紧要的议论和批评,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A.让别人去议论吧,照样我行我素 B.不惜一切代价维护自己的尊严 C.以牙还牙,予以回击,捍卫自尊 D.冷静分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士可杀不可辱”说明的道理是() A.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B.自尊必然要冒杀头的危险 C.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生命 D.自尊的人永远不会受侮辱 4.在全班讨论会上,大家一致认为:“每当我们说起那些成功的经历,往往会得到别人 的欣赏和赞扬,于是充满成就感;相反,如果提及那些失败的经历,常常会受到别人的取 笑,充满了耻辱感。”最后,在“应该多说、多提哪一类经历”的问题上,大家议论纷纷。 对以下议论应该赞同的是() A.成就感“养人”,耻辱感“伤人”——多说成功史,少说失败史 B.成就感“立人”,耻辱感“激人”——要说成功史,也说失败史 C.成就感“使人骄傲”,耻辱感“促人进取”——少说成功史,多说失败史 D.不管成就感、耻辱感,都是过眼烟云——不说成功史,也不说失败史 5.“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的这句诗启示我们要() A.有高度的自尊 B.目空一切、自以为是 C.有充分的自信 D.不必相信别人 二、多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下列行为中,不能赢得他人尊重的是() A.拿别人的生理缺陷开玩笑B.热情主动地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C.喜欢传播他人的隐私D.经常迟到和旷课 2.莎士比亚说:“玫瑰是美的……更美的是它包含的香味。”这说明心灵美即内在美很重要。下列属于美化自己内在形象的有() A.彬彬有礼,谈吐高雅,打扮得体 B.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志向 C.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和道德情操 D.养成勤、实、严、精的学风,掌握过硬的本领 3.下列属于美化自己外在形象的有() A 质朴庄重、朝气蓬勃的服装打扮 B 健康科学、积极高尚的生活情趣 C 模仿他人的举止仪态、追求少年老成的成熟感 D 扶老携幼、遵纪守法的文明举止。 三、理解说明 下面是中职学生小李的一则日记,请你仔细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我是一名从农村考入这所学校的学生,尽管我很勤奋、刻苦,但我总觉得自己很土, 黝黑的皮肤,朴素的衣着,浓重的乡音,使我感觉与城里的同学格格不入。同学们好像都

论述中国古代社会中法律与道德之关系1

论述中国古代社会中法律与道德之关系 要分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必须先理解道德的含义。笼统的说,一提起道德,人们毫无疑问的会将它与善良,美丽,正义,光荣等联系起来,和法律一样,也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方式,通过社会风俗,人们的内心信念来实行。所以将道德理解为调整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根源于风俗和习惯,在原始社会,人们生活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氏族社会中,氏族成员之间主要靠风俗习惯调整的,从食物分配到婚姻缔结,都体现了风俗习惯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化,社会关系愈变得复杂,单纯的靠风俗和习惯已不可能完全调整,因此道德便产生了,所以道德的产生并不是抽象的来源于人们的内心,更不是来源于宗教神学,而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产生的。哲学上将道德划入上层建筑,是维护本阶级经济基础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习惯风俗和道德去调整全部的社会关系已不可能,社会需要更有力,更广泛的标准和规范去调整,法律便应运产生。法律的出现,并不是意味着社会关系的调整不再依靠道德,法律在调整方式,调整范围上也有着局限性,道德仍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法律与道德彼此都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具有重要作用。 道德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方式,与其内容和特征是分不开的。单从其内容上讲,道德具有价值性。价值,即善,美,正义,光荣,公正等,这是道德最高层次的内容,也是评价人们意愿和行为分得最高标准[1].西方法学中,自然法学派以价值分析的方法研究法律,探寻法律时,便更多的将其与道德联系起来,可见道德对法律的评价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也是道德与习惯的重要区别,看二者是否有价值评价的作用。 道德除有价值性以外,还具有以下特征,第一,道德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比如,美国的独立宣言所表达的北美资产阶级对英国统治的道德批判,共产党宣言所表达的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的道德批评等,都深刻地体现了不同阶级道德对立。第二,道德具有物质制约性,前面提到道德的产生和物质基础是分不开的,它是由社会物质基础决定的,物质基础的变更与发展,道德的性质与内容也相应发展和变更。第三,道德具有共同性,主要体现其内容上,因为道德所具有的正义,善良,美丽等内容符合人们的价值观,能够为人们所普遍接受,比如,尊重人的尊严与平等,保护环境,互相尊重,拾金不昧,互相帮助等,随着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交往日益密切,道德的共同性也会更加的集中。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意识,中国法律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儒家化的过程,因此,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也就体现在儒家思想中,因此儒家思想中“德主刑辅”的观念也就体现在中国后世的法律中。例如,孔子认为,好的法律体现一种仁爱精神,另外,它必须起到维护孝道的作用,他所说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即是对抗当时株连亲属的非人道法律原则的,强调了血缘亲情及孝道的价值。?汉律?中的“亲亲得相首匿”的规定,即把“父为子隐”的道德法律化。荀子说:故非礼,是无法也。(?荀子·修身?)。礼,就是道德,意思是说,不合乎礼的法律就不是真正的法律,也就是说真正的法律必须体现一种道德精神,这种道德精神就是“礼”,因此中国封建法制便是一种礼法。 在西方,不同于中国。中国是农业大国,能够自给自足,然而西方民族众多,彼此相邻,各国联系主要靠商业,西方的商品经济十分发达,因此调整商品经济领域的私法便十分发达。人们更希望能够在一个自由,平等,公平的环境下自由生活,因此,具有自由,平等,公平精神的道德便推动了法律向这一方向进化。例如,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说:在不公平竞争中,近年来由法院和立法机构所进行的一些改革,必须归因于道德感的增强和提升,以及由此而盛行的这样一种观念,即商业社会必须依靠比道德谴责更为有效的保护手段才能抵制某些应受指责的毫无道德的商业行为。此外,在欺诈性广告领域方面也有了一些新的发展[2].他认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考试对象及考试类别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高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提高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并积极加入工作岗位并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次期中考试采取的考试方式为开卷笔试,卷面100分(题量较大)。 二、考试内容及范围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材中后两课为考试重点内容,课题分别为: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第十二课依法生产经营,保护环境 三、试题类型、难度、分值及考查点(40%较简单,40%难度适中,20%难度偏大) 1、单项选择题 30分,10个,每题分,主要考查法律常识及基本概念。 2、判断题 20分,10个,每题2分,主要考察概念的理解判断。 3、不定项选择题20分,10个,每题2分,主要考查法律常识及基本概念。 4、简答题30分,5个,每题分值各异,主要检测学生的分析与总结能力,考查学生对道德常识与法律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四、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1)卷面分析:学生对单选、简答题等识记部分的考核内容回答比较好,对多选和判断题目失分较多: 单选15题()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好多同学都选成了要约,应该选承诺。说明对所学内容没有充分理解,也没有背诵记忆。20题考察履

行合同的原则,多数同学失分严重; 多选题第1题关于下列国家机关主要司法权力表述正确的选项是()多数同学选错。第3题对犯罪分子处以刑罚可以使()应该全选,但有些同学任然选了个别两三项; 判断题2、3、4题2、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等,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3、侵犯荣誉权的主要表现为非法剥夺公民、法人的荣誉称号,荣誉权可以转让,也可以继承。 4、合同的变更是合同内容的变更,当事人不变;合同的转让是合同权利义务的转让。 10、王某因经营需要,向胡某借款4万元并签有借款合同。合同约定还款期为两年,丁某为王某还款的保证人。此事例中体现的担保方式为质押。这几道题都有很多同学答错。(2)成绩分析:所带三个班中,高一6班成绩相对较好,及格率在67%以上,高一五班及格率59%,高一四班及格率57%,本次考试中最高分为95分,最低分34分。因考试内容均为课本题目及指导手册题目,所以成绩较差。 (3)问题分析:①基础知识尚不牢固。②审题能力有待提高③答题角度比较单一④答题规范技巧不足。主要表现为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语言表达不规范,表述混乱,没有序号,缺乏条理性。 五、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学科重要性的认识,改变轻视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心态,可以从其作为中考科目的重要性角度来论述,也可从其对人生的指导意义的角度等等。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有必要认真领会新课改改革的精神,切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