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药药理学

英文名称: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课程性质:专业课、独立开课

适用专业:中药学

课程简介:该课程是中药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的必修课程,

中药药理学是采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本门课是中药专业的专业方向课,总学时为54,其中课堂讲授22学时,实验32学时共8个实验。实验课的教学目的是验证课堂理论,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科研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中药事业和新药开发打下基础。

考核方式:单个实验考核:预习报告(设计方案)占30%,操作过程与结果占50%,实验报告项目占20%。

综合成绩:平时成绩占20%,试验考核占80%。

实验教材及参考书:张大方主编的《药理与中药药理试验》,

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年9月第二版。

实验一中药药理实验设计及基本实验技能训练

一、类别:

验证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要求

1. 掌握中药药理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

2. 中药药理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

3. 中药药理实验样品的注意事项

4. 中药药理实验制剂的浓度表示法

5. 中药药理基本实验技能

中药药理实验研究设计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2学时)

三、实验内容

1.实验动物的称重、标识。

2.大鼠、小鼠的灌胃、皮下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采血方法的基本

技能。

3.动物给药剂量的计算和药物的配制方法。

4.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分组方法和原则。

四、学时安排

2学时

实验二祛风湿中药的实验设计方法及

秦艽对蛋清致大白鼠足肿胀、耳肿胀的影响

一、类别:

验证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要求:

1.熟悉中药抗炎相关实验的实验设计

2.掌握抗炎实验常用的实验方法及各自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3.掌握秦艽对小鼠足肿胀(蛋清法)的影响

4.掌握秦艽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5.掌握中药药理实验的基本技能

三、实验内容

1.实验动物的称重、标识。

2.大鼠、小鼠的灌胃、皮下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采血方法的基本技能。

3.动物给药剂量的计算和药物的配制方法。

4.中药抗炎相关实验的实验设计及常用实验方法的选择。

5.蛋清法和二甲苯法制造急性炎症模型的方法。

6.足趾部皮下注射的方法、肿胀率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四、学时安排:

4学时

实验三药物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实验设计及实验研究

一、类别:

验证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要求:

1.熟悉中药消化系统相关实验的实验设计。

2.掌握消化系统实验常用的实验方法及各自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3.掌握大黄对小肠运动的影响(碳末推进)

三、实验内容

1.碳末推进法进行大黄对小肠运动的影响实验的方法

2.消化系统实验常用的实验方法及各自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3.介绍胃溃疡模型制作方法并进行探索性尝试。

四、学时安排:

4学时

实验四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实验

一、类别:

设计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要求:

1.熟悉中药中枢实验的实验设计

2.掌握着中枢实验常用的实验方法及各自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3.掌握镇痛药物实验设计

4.熟悉自主活动的测定方法及自主活动仪的使用方法。

5.根据延胡索或酸枣仁的功效和主治设计并实施其主要药效学研究内容(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能根据中医病和症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指标和实验项目进行实验设计,能发挥团队精神合作完成实验。

三、实验内容

1.提供能用于评价药物镇痛作用的常用实验设备,如压痛仪,热板仪等,带教老师给学生讲述药理学实验设计的原则,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进行酸枣仁或延胡索的对中枢影响的实验设计,然后利用已有实验仪器,采用扭体法、热板法、压痛法、自主活动、催眠等方法进行实验。

2. 中枢系统试验常用试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3.扭体、热板镇痛、自主活动、催眠实验方法

四、学时安排:

4学时

实验五抗心肌缺血中药的实验设计方法

附子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实验

一、类别:

验证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要求:

1.熟悉中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实验的实验设计

2.掌握附子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常用的实验方法及各自的特点及适用条件三、实验内容

1.BL-410四道生理记录仪的使用方法及心电、血压的测定方法

2.动物的麻醉和颈动脉插管手术方法

3.实验常用的实验方法的选择

四、学时安排:

4学时

实验六钩藤的降压作用物质基础的研究(综合性实验)

一、类别:

综合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要求:

1.熟悉中药降压实验的实验设计

2.掌握降压实验常用的实验方法及各自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3.通过此项实验,锻炼学生运用学过的基础知识进行科研实践的综合能力,涉及《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数理统计学》、《科研论文的写作》等多门知识的综合运用。

三、实验内容

1.BL-410四道生理记录仪的使用方法及血压得测定方法

2.动物的麻醉和颈动脉插管手术方法

3.降压实验常用的实验方法的选择

4. 从钩藤药材的鉴定、总生物碱的提取纯化、到药理实验动物的选择、一切设备的准备、调试、实验、实验报告的书写,最后形成正式期刊发表论文的形式上交。

四、学时安排:

6学时

实验七人参对小白鼠游泳时间、耐常压缺氧的影响

一、类别:

验证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要求:

1.熟悉中药抗应激实验的实验设计

2.掌握抗应激实验常用的实验方法及各自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3.通过此次实验,训练学生实验原始记录的记录方法和实验报告及科研论文的书写方法,为以后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和工作打下文字功底。

三、实验内容

1.抗应激实验的常用方法

2.动物的麻醉和颈动脉插管手术方法

3.降压实验常用的实验方法的选择

4. 介绍实验原始记录的记录方法和实验报告及科研论文的书写方法,最后形成正式期刊发表论文的形式上交实验报告。

四、学时安排:

4学时

实验八中药药效学实验设计

一、类别:

研究创新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要求:

1.掌握中药药理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2.熟悉文献资料的查阅、整理和选用。

三、实验内容

1.文献资料的查阅、整理和选用

2.中药药理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3.口述实验方法、原理的选择、中医病和证的模型的选择

四、学时安排:

4学时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教学大纲

哈尔滨市正德实用技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 教学大纲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汽车维护与保养》实训教学大纲

汽车维护与保养实训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汽车维护与保养 2.适应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 3.课程性质:是汽车运用与维护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汽车各类里程和各专项保养作业的基本职业能力。通过学习,学生能从事汽车维修企业工作频率最高的各类保养工作;能综合运用各核心课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养成规范作业、有序工作的习惯;也为学习汽车专业的其他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先期课程为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电器基础,后期课程为二手车评估等。 4.课程特色:以学生为本位的项目教学,按照汽修厂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以工作任务为单元组织教学,突出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用工作任务来引领理论,使理论支撑实践。 二、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汽车发动机定期保养的内容、保养的工艺。 2)掌握汽车底盘的保养的内容、保养的工艺。 3)掌握汽车空调系统保养工艺。 4)掌握汽车灯光保养内容、保养方法。 能力目标: 1)具有汽车发动机定期维护和保养能力 2)具有汽车底盘各系统定期维和护保养能力 3)具有汽车空调系统定期维护和保养能力 4)具有汽车灯光维护和保养能力 综合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敬业精神 2)培养学生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内容通过项目任务作为教学载体传授知识,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形式进行结构与原理知识的展示,最后通过实物教学进行巩固和熟练。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教学大纲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教学大纲 Detection,Identifica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2、课程学时:总学时72 3、学分:3 4、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5、考核方式:考试 6、大纲执笔:(土木工程教研室伍宜胜) 7、制定(修订)时间:2011年8月 二、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了解各种结构材料强度的主要检测方法,初步掌握结构损伤的诊断方法,并学会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对结构进行加固设计。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熟悉几种主要结构构件材料强度检测的方法及判别检 测结果的可信度; (2)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几种结构损伤的诊断方法,并了解较为复杂的工 程实例的分析思路; (3)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两、三种主要结构加固方法的计算和构造要求, 并了解其他常用加固方法。 四、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 主要内容: 1 绪论 1.1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的必要性、原因及发展概况 1.2 建筑结构加固与改造的工作程序和基本原则 1.3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的学习方法 2 混凝土结构的检测 2.1 概述 2.2 混凝土结构的外观及裂缝和变形检测 2.3 混凝土结构的损坏机理 2.4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 2.5 混凝土耐久性的检测 3 砌体结构的检测 3.1 砌体的损坏机理 3.2 砌体结构检测的一般原则 3.3 原位轴压法 3.4 扁顶法 3.5 原位单剪法及原位单砖双剪法 3.6 推出法 3.7 筒压法 4 建筑地基基础的检测 4.1 建筑地基基础检验与监测的一般要求 4.2 地基承载力的检测 4.3 桩基静载试验和动测技术

《汽车维修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维修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版本号:020341103 课程英文名称:Auto Service 课程总学时:40 讲课:40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车辆工程,交通运输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 2017.5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维修理论基础、汽车维修工艺、汽车维修管理、汽车总成维修等知识。为学生提供从事汽车使用、维护以及维修所必须的专业知识。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分析汽车零部件及总成失效模式的基础上,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汽车可靠性和结构设计、制造工艺及使用条件之间的关系,分析各失效模式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为合理使用汽车、科学试验汽车、正确设计汽车,提高汽车使用的可靠性提供依据。使学生了解汽车维修的制度、方法以及我国维修行业的状况,掌握必要的汽车主要总成的维修技能。 (三)实施说明 1、本课程主要阐述了汽车零部件的失效理论、汽车可靠性的理论基础;维修的基本概念、国内外汽车维修制度的概念的概况;汽车维护作业的分类及组织;汽车维修的工艺;汽车修理作业的组织、汽车大修的工艺过程;汽车接收、零件清洗情况、检验分类、总成的装配与实验等工艺要求;汽车零件的机械加工、焊接、喷涂、电镀、粘接等修复方法;汽车主要总成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2、本课程重点是汽车零部件的失效理论、汽车可靠性理论基础;汽车大修的工艺过程;汽车总成的装配与实验等工艺要求;汽车主要总成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将侧重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需要,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力求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对汽车使用可靠性的提高和影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计算方法教学大纲-致远学院-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2014年秋季学期 《随机过程》课程教学说明 一.课程基本信息 1.开课学院(系):致远学院 2.课程名称:《随机过程》(Stochastic Processes) 3.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 4.先修课程:概率论 5.上课时间:周二、四,3-4节课 6.上课地点:中院207 7.任课教师:韩东(donghan@https://www.doczj.com/doc/2213400891.html,) 8.办公室及电话:数学楼1206,54743148-1206 9.助教:张登(zhangdeng@https://www.doczj.com/doc/2213400891.html,) 10.Office hour:周四下午3-5点,数学楼1206 二.课程主要内容(中英文) 随机过程是定量研究随机现象(事件)统计规律的一门数学分支学科。学习《随机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认识随机现象的统计性质;知道如何构造随机模型并且能计算和分析随机事件随时间发生变化的的概率及其相关性质。《随机过程》主要包括:Poisson过程、Markov过程、鞅过程、Bronian 运动、随机分析基础(Ito积分与随机微分方程)、平稳过程等。 Stochastic Processes are ways of quantifying the dynamic relations of sequences of random events. It is a branch of mathematics.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course includes: General theory of stochastic processes; Poisson process and renewal theorems; Martingales; Discrete-time Markov Chains; Continuous-time Markov Chains; Brownian motion; Introduction to stochastic analysis; Stationary processes and ARMA models. 第一章概率论精要 主要内容:概率公理化,全概率公式和Bayes 公式,随机变量及其数字特征、条件期望、极限定理。重点与难点:条件期望和极限定理。 第二章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主要内容:随机过程的定义、随机过程的存在性、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 重点与难点:随机过程的存在性。 第三章Poisson 过程 主要内容:Poisson过程的定义及性质,首达时间与其间隔的分布,Poisson过程的极限定理。 重点与难点:首达时间间隔与Poisson过程的关系。 第四章Markov过程

数值计算方法教学大纲

《数值计算方法》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MI3321048 课程名称:数值计算方法英文名称:Numerical and Computational Methods 学时: 30 学分:2 课程类型:任选课程性质:任选课 适用专业:微电子学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开课学期:Y3开课院系:微电子学院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目标:学习数值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求解工程或物理中数学问题的数值计算基本方法。 任务:掌握数值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基本算法,培养数值计算能力。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本课程以高等数学,线性代数,高级语言编程作为先修课程,为求解复杂数学方程的数值解打下良好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 引论(2学时) 具体内容:数值计算方法的内容和意义,误差产生的原因和误差的传播,误差的基本概念,算法的稳定性与收敛性。 1.基本要求 (1)了解算法基本概念。 (2)了解误差基本概念,了解误差分析基本意义。 2.重点、难点 重点:误差产生的原因和误差的传播。 难点:算法的稳定性与收敛性。 3.说明:使学生建立工程中和计算中的数值误差概念。 (二) 函数插值与最小二乘拟合(8学时) 具体内容:插值概念,拉格朗日插值,牛顿插值,分段插值,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1.基本要求 (1)了解插值概念。 (2)熟练掌握拉格朗日插值公式,会用余项估计误差。 (3)掌握牛顿插值公式。 (4)掌握分段低次插值的意义及方法。

(5)掌握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2.重点、难点 重点:拉格朗日插值, 余项,最小二乘法。 难点:拉格朗日插值, 余项。 3.说明:插值与拟合是数值计算中的常用方法,也是后续学习内容的基础。 (三) 第三章数值积分与微分(5学时) 具体内容:数值求积的基本思想,代数精度的概念,划分节点求积公式(梯形辛普生及其复化求积公式),高斯求积公式,数值微分。 1.基本要求 (1)了解数值求积的基本思想,代数精度的概念。 (2)熟练掌握梯形,辛普生及其复化求积公式。 (3)掌握高斯求积公式的用法。 (4)掌握几个数值微分计算公式。 2.重点、难点 重点:数值求积基本思想,等距节点求积公式,梯形法,辛普生法,数值微分。 难点:数值求积和数值微分。 3.说明:积分和微分的数值计算,是进一步的各种数值计算的基础。 (四) 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5学时) 具体内容:尤拉法与改进尤拉法,梯形方法,龙格—库塔法,收敛性与稳定性。 1.基本要求 (1)掌握数值求解一阶方程的尤拉法,改进尤拉法,梯形法及龙格—库塔法。 (2)了解局部截断误差,方法阶等基本概念。 (3)了解收敛性与稳定性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2.重点、难点 重点:尤拉法,龙格-库塔法,收敛性与稳定性。 难点:收敛性与稳定性问题。 3.说明:该内容是常用的几种常微分方程数值计算方法,是工程计算的重要基础。 (五) 方程求根的迭代法(4学时) 具体内容:二分法,解一元方程的迭代法,牛顿法,弦截法。 1.基本要求 (1)了解方程求根的对分法和迭代法的求解过程。 (2)熟练掌握牛顿法。 (3)掌握弦截法。 2.重点、难点 重点:迭代法,牛顿法。

《建筑结构试验》教学大纲

《建筑结构试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07614214 课程名称:建筑结构试验 英文名称:Experiment And Test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 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 总学时:16 讲课学时:8 实验学时:8 学分:1 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结构力学》《材料力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技术课程。利用试验测试手段对建筑结构设计理论进行验证性检验,对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和施工现场结构进行质量检测。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理论和实验的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结构试验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具有从事一般建筑结构的检测能力,为学生进行现场结构检测和科学研究的试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建筑结构试验》是在物理学和结构力学的基础上,利用试验测试手段对建筑结构新的设计理论进行验证性检验,对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和施工现场结构进行质量检测。要求学生对基本检测方法的原理和检测技能能够理解,对具体结构的检测全过程有整体的认识。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现有的试验装置,能够理解实验设备的使用原理、和使用功能、结构检测中各种物理量的测试原理和测试技术、建筑结构无损检测的原理和检测方法。掌握结构检验的前期准备工作程序,为结构检测的顺利进行准备测试方案、电阻应变测量方法的实验技能和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结构试验概论 了解建筑结构试验目的、任务和分类;了解本课程与力学、材料和结构等学科的联系,以及如何利用已有专业知识在本课程中综合应用。要深入理解结构试验与结构理论的关系以及在发展建筑结构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 2.结构试验设计 深入理解和掌握结构试验设计中试件设计、荷载设计和量测设计三个主要部分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试件设计中要注意尺寸效应的影响,要考虑边界条件的模拟和满足试验加载、量测的要求。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结构试验的关系,加载速度与应变速率的关系,以及对材料本构关系的影响。模型设计要理解相似原理。 3.结构试验的载荷设备 掌握试验室与现场试验常用的各种试验装置与加载方法,能在结构试验设计中选择和设计加载方案,重点掌握液压加载方法。对于先进的电液伺服加载方法和原理及其在伪静力、拟动力以及模拟地震振动台等试验方法中的应用作一般了解。对于环境随机激振方法的概念

汽车维修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基础 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ZYKC201102 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 修订年月:2012年7月16日 修订人: 建议课时数: 136 学分:6

一、课程名称 课程名称:汽车维修基础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本课程具有非常高的综合性,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把多门不同学科的课程融会贯通成为一门课程。其主要功能是为汽车运用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打基础。通过136学时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汽车维修专业课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安全、环保知识;职业道德素养;使学生掌握汽车维修必备的基础知识,能熟练使用工具和量具,具备对汽车维护、调整、维修的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汽车电气维修、汽车发动机维修、汽车车身维修、汽车传动系维修打下基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应当体现为学生考虑,选择内容简单实用为原则,涉及到汽车识、读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材料基础,工、量具基本设备的使用、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液压传动、安全环保的内容。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本课程应当为专业基础课程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所有内容均以汽车为载体让学生有选择性的学习,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只有在实际情境中学生才可能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因此本课程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这是教学模式的一个重大转变,要有力地推动这一转变,需要以项目为载体来组织课程内容。在项目课程设计中,项目载体设计是一个关键环节,本课程以实际工作情景设置任务,完成任务均为生产实践任务,体

计算方法课程教学大纲汇总

《计算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时:54 学分:3 适用对象:教育技术学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考核方式:本课程考试以笔试为主70%,兼顾学生的平时成绩3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使用教材: 李庆扬.《数值分析(第四版)》, 清华大学出版,2014年。 主要参考书: 1.朱建新,李有法.《高等学校教材:数值计算方法(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徐萃薇,孙绳武.《计算方法引论(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计算方法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作为计算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数学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本课程重点介绍计算机上常用的基本计算方法的原理和使用;同时对计算方法作适当的分析。 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具有现代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并初步掌握处理计算机常用数值分析的构造思想和计算方法。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慎密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开拓专业理论的素质和使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值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了解计算机与数学结合的作用及课程的应用性。为今后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数值计算问题打下基础。 通过理论教学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了解误差的概念 2.掌握常用的解非线性方程根的方法 3.熟练掌握线性代数方法组的解法 4.熟练掌握插值与拟合的常用方法 5.掌握数值积分方法 6.了解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方法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内容较抽象的综合课程,因此面授辅导或自学,将是不可缺少的辅助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课堂教学并辅助上机实验,必须通过做练习题和上机实践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熟悉公式的运用,从而达到消化、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应注重面授辅导或答疑,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误差) 基本内容: 第一节数值分析研究的对象和特点 第二节数值计算的误差 1.误差的来源与分类 2.误差与有效数字 3.数值运算的误差估计 第三节误差的定性分析与避免误差的危害 1.病态问题与条件数 2.算法的数值稳定性 3.避免误差危害的若干原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数值运算的误差估计。 难点:误差的定性分析与避免误差的危害。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结构抗震》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结构抗震(Resisting Earthquake Of 课程代码: 07116010 The Building)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48学分:3 先修课程: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钢结构设计原理 -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开课院部:建筑工程学院 一、课程性质、目的 课程性质: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强烈地震会造成建筑物倒塌或损坏,我国作为一个地震多发频发的国家,故建筑结构抗震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主要介绍地震作用的基本原理及结构抗震的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结构抗震的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课程目的: 本课程的目的是介绍地震作用的基本原理及结构抗震的设计方法,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理解与掌握建筑结构抗震的概念、原则和方法,结构地震作用的计算原理,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为学生进行毕业设计以及今后对实际工程进行抗震设计打下基础。 ? 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 第一章地震与抗震概论 2课时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地震及地震动的基本知识,熟悉抗震设防目标; 2、掌握地震震级、地震烈度及抗震设计的总体要求。 【教学内容】 1、地震与地震动; 2、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 3、地震灾害概说; 4、工程抗震设防; 5、抗震设计的总体要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构造地震的成因及地震的基本术语; 2、建筑抗震设防依据及我国抗震设防中的“三水准、两阶段”。 难点: * 1、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2、抗震设计的总体要求。 第二章场地与地基 4课时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建筑场地; 2、掌握场地土及场地覆盖层厚度的基本概念; 3、熟练应用天然地基及基础抗震承载力验算方法。

汽车修理工 初级 教学大纲

汽车修理工(初级)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在本课程设置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这个重要环节。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汽车的基本构造与原理;汽车的维护作业与检测;汽车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能力,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共计120学时,其中理论部分40学时,实操部分80学时。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初级汽车级修工培训,熟悉汽车一般构造,能对汽车进行简单的维护与检测,对简单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的操作能力。 会使用常用的工具、量具、仪器和设备;能识别简单的零件图,具有一定的绘图能力。 三、教学内容 模块一汽车的发动机部分 (一)理论部分 1.1 发动机的种类、总体构造和工作循环 1.2 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1.3 活塞环、活塞、汽缸和汽缸平面的技术标准1.4 发动机配气机构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1.5 汽油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 1.6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1.7 发动机润滑系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1.8 发动机冷却系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1.9 发动机点火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二)技能实训内容 2.1 发动机总体构造认知 2.2 曲柄连杆机构拆装 2.3 气缸盖拆装 2.4 正时皮带更换 2.5 更换活塞环 2.6 凸轮轴和液压挺杆拆装 2.7 进排气门拆装 模块二汽车底盘部分

(一)理论教学内容 1.1 底盘各总成的基本作用和组成 1.2 汽车传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1.3 汽车转向系统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1.4 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1.5 转向器、制动器、变速器、主减速器的拆装工艺(二)技能实训内容 2.1 变速器(2轴)拆装 2.2 钳式制动器的拆装 2.3 鼓式制动器的拆装 2.4 轮胎的拆卸和换位 2.5 转向器的拆装 2.6 更换传动轴 2.7 更换离合器 模块三汽车电气部分 (一)理论教学内容

风景建筑结构与构造教学大纲

《风景建筑构造与结构》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风景建筑构造与结构 【任课教师】n990346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专业课 【总课时】54学时 【周课时】3学时 【学分】3 【教学对象】园林专业 【教学目标及要求】 一、教学目标:通过对风景建筑材料、构造和结构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建筑构造和房层结构设计知识,并掌握一般中小型民用混合结构计算和有关构件的选用方法等技能。 二、教学要求: 通过课程的讲授、参观、现场教学,专题讨论,作业练习等使学生能够独自识别园林建筑和一般中小型民用混合结构计算和有关构件的选用方法等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采用多媒体教学。 【拟使用教材】 《风景建筑构造与结构》瞿志主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参考书】 [1] 李必瑜主编.建筑构造(上下册)[M].重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 [2] 罗福午.建筑结构概念体系与估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3] 何向玲主编.园林建筑构造与材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5 [4] 瞿志主编.风景建筑构造与结构[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8 [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9]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1] 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学习内容 第一部分、风景建筑的材料 第1章园林建筑材料 了解风景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密实度、空隙率等) 了解与水有关的性质; 了解力学性质; 了解热学性质。 第2章园林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掌握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的一般性质和相关技术指标。 第3章园林建筑材料各论 了解胶凝材料的定义、分类、特点、技术指标、市场上常见的种类、施工方法等。 了解混凝土的定义、分类、特点、技术指标、市场上常见的种类、施工方法等。 了解建筑砂浆的定义、分类、特点、技术指标、市场上常见的种类、施工方法等。 第二部分、园林建筑构造 第1章绪论 1.1 建筑物与建筑构造和建筑结构的关系 1.2 建筑物的构造及作用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大纲

江西省精英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大纲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汽车后市场”,培养以适应市场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新,动手能力强” 的适用性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扎实专业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熟练基本操作技能和技巧,掌握现代汽车的维修工艺及先进的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具备汽车维修中级技术技能,能独立排除现代汽车的一般常见故障,合理使用汽车检测设备和维修设备。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二、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爱党爱国,听党的领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 德素养。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应用写作和分析计算能力。 3、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 的使用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 4、掌握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电子电工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 应用技术。 6、具有正确使用工量具、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 7、掌握现代汽车构造、汽车空调、汽车电气设备工作原理。熟悉 现代汽车的维修工艺和设备设施,并能掌握一般故障诊断和排 除方法,具有汽车维修中级工的操作能力。

三、教学要求 1、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艺先学做人”教育,专业教育与素质 教育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 2、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的目标教育,在教育的目的和专业的 方向上要统一,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教育目标要达到的最高点为 宗旨,让学生有目的的学,有兴趣的学。 2、本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应加强理论与实践 的结合,多采用现场直观教学,尽可能应用教具、模型、实物 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着重实践动 手能力的培养。 3、实施因材实教,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在教学中,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充分 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4、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并深受欢迎的毕业生。 四、学制 学制三年。 本专业实行2+1的教学模式(即:学校学习二年,工厂实践实习一年)。 五、课程安排 (一)、公共基础课 1、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计算方法课程教学大纲解答

计算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时:54 学分:3 适用对象:教育技术学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考核方式:本课程考试以笔试为主70%,兼顾学生的平时成绩30%。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使用教材: 李庆扬. 《数值分析(第四版)》, 清华大学出版,2014 年。 主要参考书: 1.朱建新,李有法. 《高等学校教材:数值计算方法(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徐萃薇,孙绳武. 《计算方法引论(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计算方法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作为计算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数学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本课程重点介绍计算机上常用的基本计算方法的原理和使用;同时对计算方法作适当的分析。 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具有现代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并初步掌握处理计算机常用数值分析的构造思想和计算方法。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慎密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开拓专业理论的素质和使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值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了解计算机与数学结合的作用及课程的应用性。为今后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数值计算问题打下基础。 通过理论教学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了解误差的概念2.掌握常用的解非线性方程根的方法3.熟练掌握线性代数方法组的解法4.熟练掌握插值与拟合的常用方法5.掌握数值积分方法 6.了解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方法 三学时分配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内容较抽象的综合课程,因此面授辅导或自学,将是不可缺少的辅助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课堂教学并辅助上机实验,必须通过做练习题和上机实践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熟悉公式的运用,从而达到消化、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应注重面授辅导或答疑,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误差) 基本内容: 第一节数值分析研究的对象和特点 第二节数值计算的误差 1.误差的来源与分类 2.误差与有效数字 3.数值运算的误差估计 第三节误差的定性分析与避免误差的危害 1.病态问题与条件数 2.算法的数值稳定性 3.避免误差危害的若干原则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数值运算的误差估计 难点:误差的定性分析与避免误差的危害。 教学建议: 了解数值分析的背景、对象与特点。理解误差的来源与分类、有效数字、误差估计、算法的数值稳定性与病态算法。熟练掌握与误差相关的概念以及避免误差危害的若干原则。第二章插值法基本内容: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拉格朗日插值 1.线性插值与抛物插值 2.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 3.插值余项、误差估计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建筑结构》课程是土建类专业进行职业能力培养的一门职业核心课程,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培养学生直接用于房屋建造、工程管理、工程监理、建筑设计、工程造价等岗位工作中所必需的结构分析能力,掌握房屋结构构件的基本计算原理和初步设计方法,同时满足后续专业课程《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PKPM结构设计》、《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等课程准备必要的结构概念及结构知识。 二、课程任务 《建筑结构》课程由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及建筑结构抗震等结构模块内容组成,讲授结构用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结构设计标准,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基本构件的受力特点。使学生掌握钢筋混凝土梁、板、柱、楼(屋)盖,砌体结构的墙、柱及钢结构的连接,梁、柱的设计计算方法和一般结构的构造知识;同时掌握与施工和工程质量控制有关的结构基本知识。能进行一般民用房屋和单层工业厂房结构选型与结构计算,熟练识读结构施工图,并能绘制结构施工图。 三、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土建工程技术领域和二级建造师、施工员、质检员、实验员、资料员、预算员、监理员、设计员等岗位职业资格标准,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和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会同企业技术人员,设计教学能力训练项目,设计职业体验训练项目,设计融学习过程于工作过程中的职业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职业综合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胜任一般建筑工程的结构计算及设计能力;借助电子计算机及结构设计软件,能从事较为复杂的结构分析和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直接用于房屋建造、工程管理、工程监理、建筑设计、工程造价等岗位工作中所必需的结构分析能力。 二、具体目标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大纲23785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大纲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三年制中职中专汽车维修专业(两年在校学习,一年到厂实习),使读者在经过两年专业课程学习之后,掌握机械类基本知识,掌握常见汽车的构造,掌握汽车维修的常用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对汽车常见故障进行检测和修理。 汽车构造部分 一、发动机的总体构造与原理 1、了解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2、了解发动机的类型、型号编制规则 3、了解发动机的评价指标及主要特性 4、掌握发动机的常用术语及四总程、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5、掌握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区别 二、曲柄连杆机构 1、了解主要零件的运动与受力分析 2、了解各主要零件的材料、工作条件及要求 3、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组成和工作条件,掌握主要机件 功用与机构 三、配气机构 1、了解配气机构两种结构类型的简单比较,主要零件的材料 2、了解配气相位的作用与原理 3、掌握配气机构的作用、组成和类型 4、掌握主要零件的功用与结构 四、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1、熟悉简单化油器的结构及可燃混合气浓度对发动机性能的 影响 2、了解空气供给装置,混合气的预热装置,进、排气管及排气 消声器的结构 3、掌握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作用、组成和可燃混合气的形成 4、掌握化油器五大装置及附属设备的功用、结构和工作原理 5、掌握典型化油器的构造;熟悉电喷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基本 组成和工作原理 6、掌握汽油供给装置各部件的功用、结构和工作情况 五、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1、了解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燃烧过程以及不同结构燃烧室中 混合气的形成方式 2、了解柴油滤清器的结构,废气蜗轮增压及汽车的排气净化 3、掌握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作用、组成及燃烧室的结构 4、掌握喷油器、喷油泵、调速器、联轴器、供油提前角调节装 置及输油泵的功用、结构及工作情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结构教学大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结构》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学习建筑结构课程的任务,就是使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掌握一般建筑结构的基本原理;使其具有一般房屋结构的设计概念。在一般建筑设计中能在所学总体结构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方案及结构形式;对于功能复杂、技术先进的大型建筑设计也略具初步知识。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 1.绪论: 建筑结构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建筑结构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建筑结构的特点与应用;建筑结构的组成部分,划分建筑结构的基本构件;建筑的地基与基础。 2.建筑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钢材、木材、混凝土、砌体等四种常用建筑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3.建筑结构的基本计算原则 结构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极限状态设计的基本原理,极限状态设计的实用表达式。 4.钢结构基本构件 钢结构轴心受力构件的破坏状态及设计方法;钢结构受弯;拉弯和压弯构件的设计方法及构造要求,钢结构的连接构件及计算方法。 5.木结构基本构件 木结构轴心受力构件的设计方法。受弯、拉弯和压弯构件的设计方法,木结构连接的构造方法。 6.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 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受弯物件的裂缝宽度和变形验算的方法;受压构件,偏压构件的设计方法,受拉、受扭构件的设计方法。 7.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平面楼盖 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平面楼盖的结构布置方案,单向板的肋梁楼盖设计,双向板的肋梁楼盖设计,无梁楼盖的设计。 8.预应力砼基本构件 预应力结构的一般概念;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基本设计计算原理。 9.无筋砌体基本构件 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墙、柱高厚比的验算;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计算;轴心受拉、受弯、受剪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10.地基 地基土(岩)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地基设计的基本规定,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地基变形的计算方法,地基稳定的计算。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1.绪论: 了解建筑结构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明确建筑结构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掌握建筑结构的特点与应用;了解建筑结构的组成部分,能划分建筑结构的基本构件;并对建筑的地基与基础有初步的了解。

汽车维修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维修》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汽车维修是现代汽车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 主要任务:讲授汽车零件磨损规律及影响因素;合理维护、修理,改善或恢复汽车技术性能。使学生获得汽车维护和修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汽车维修技术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65学时,具体课时分配见课时分配表 三、课程内容 (一)绪论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在专业中的地位和学习方法;国内外汽车维修概况(二)汽车零件的失效 零件的磨损理论;零件的疲劳与腐蚀;零件的变形;零件磨损及影响因素 重点:零件的磨损和变形;零件磨损规律;零件的疲劳断裂 难点:零件的磨损理论 (三)汽车零件的检验分类 零件检验分类的内容技术条件;零件的磨损、变形、隐伤的检验;零件和组合件平衡的检验 重点:零件磨损、变形与隐伤的检验 现场教学:零件检验方法的认识 (四)汽车零件的修复

零件的机械加工修复、焊修、喷涂与喷焊、刷镀、粘接等修复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艺过程、操作要点;零件的校正及表面强化方法,以及零件修复方法的选择 重点:零件的机械加工修复中的修理尺寸法、镶套修复法,零件修复方法的选择 难点:修理尺寸的计算 现场教学:零件修复方法的认识 (五)汽车的接收清洗和解体 汽车的接收工作零件的拆解原则,零件油污、积炭、水垢的清洗方法 重点:汽车的接收,汽车和零件的拆解原则和油污的清洗 (六)发动机维修 发动机维护、气缸体与气缸盖、活塞连杆组、曲轴和飞轮组的修理;配气机构、冷却系、润滑系的修理;汽油机、柴油机燃料系的修理;发动机的总装和试验。 重点:气缸检验;镗削、磨削;活塞连杆组的选配组装;曲轴磨削;机构检修;化油器的检修调整;汽油喷射装置的维护; 喷油泵、喷油器的检修调试 难点:曲轴磨削,气缸镗、磨 现场教学: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检验,维修方法,选配、组装、调整 (七)底盘维修 传动系、转向系、制动系、行驶系的维护、常见的故障现象;主要零部件的检修、装配与调整方法 重点:离合器、主减速器的检查与调整;前桥、转向系的检查与调整;车轮制动器的装配与调整 难点:主减速器的调整 现场教学:底盘主要总成零部件的检验,维修方法,组装调整 (八)汽车车身维修 汽车车身维修工艺简介,涂装工艺过程 (九)汽车电气设备维修 汽车蓄电池、发电机、电压调节器、点火系、起动机、照明装置、信号、仪表、暖风、空调等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 重点:汽油机点火系的检修、电气设备检修的一般方法步骤 (十)汽车的总装与竣工检验 汽车的总装工艺;汽车修竣技术条件;修竣检验 (十一)汽车维修工艺文件的编制及维修质量的检查评定 汽车维修工艺、工艺卡的编制;大修基本检验技术文件,质量检查评定;维修业有关标准及管理办法介绍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现场教学、考试等

计算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课程名称:计算物理 所属专业:物理学 课程性质:必修 学分:4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计算物理学是以计算机及计算机技术为工具和手段,运用计算数学的方法,解决复杂物理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前沿学科,与理论物理、实验物理并列作为物理学的三大支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综合物理学理论、数值计算方法和计算机程序设计这三方面的知识,并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工具软件、熟练地编程计算的实践能力。并且在教学中让学生多了解相关的前沿科技动态。计算物理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了解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掌握基本的数值计算方法以及物理学中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使学生获得通过数值计算和计算机模拟,分析和处理一些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具备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的能力,为独立解决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打下必要的数学物理基础。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本课程要有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以便熟悉解决的相关物理问题及用到的数值计算方法;要熟练掌握一门计算机语言(如Fortran, Matlab语言),以便能独立完成上机实践;为以后解决科学研究中的实际数值计算问题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计算物理学 S.E.Koonin著,秦克诚译,高教出版社,1992年11 月第1版; Computational Physics, Fortran Version, S.E.Koonin and D.C.Meredith. 教学参考书: 1.《计算物理学》马文淦著,科学出版社(2005) 2.《计算物理学讲义》彭芳麟编写,北师大物理系(200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教学大纲 - 西安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Design of tall building structures 课程编号:402403 课程类型:选修课 学时:34 学分:2 适应对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工程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施工技术、工程结构抗震等 建议教材及参考书: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梁兴文、史庆轩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年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史庆轩,梁兴文编著科学出版社 2006年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限选专业课。课程的目的及任务是学习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主要要求是:了解多、高层建筑结构的结构体系及各种体系的特点与应用范围;熟练掌握风荷载及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掌握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三种基本结构的内力及位移计算方法,理解这三种结构内力分布及侧移变形的特点及规律;学会这三种体系包含的框架及剪力墙构件的配筋计算方法及构造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原理及方法;初步掌握国内主流多、高层建筑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及特点。能区别非抗震及抗震设计的不同要求。对筒体结构、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内力分布、计算特点、结构设计有初步认识。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内容: 1.高层建筑的特点; 2.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概况; 3.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使学生关于水平力对于结构内力、变形及对于结构设计的影响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对于高层建筑的发展概况应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重点:高层建筑的设计特点。 第二章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 内容: 1.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和选型; 2.结构布置的基本原则与实例; 3.楼盖结构布置; 4.基础结构布置。 基本要求:熟悉高层建筑的基本结构体系,了解不同体系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会进行结构体系的选择;了解结构总体布置的原则及需要考虑的问题;了解高层建筑中变形缝的处理特点;了解楼盖及地基基础方案选型。 重点:高层建筑的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难点:在多层房屋的设计中,抵御竖向荷载,是结构设计所面对的主要问题。在高层房

2021年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大纲

江西省精英技工学校汽车维修专业 教学大纲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汽车后市场”,培养以适应市场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新,动手能力强”的适用性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扎实专业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熟练基本操作技能和技巧,掌握现代汽车的维修工艺及先进的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具备汽车维修中级技术技能,能独立排除现代汽车的一般常见故障,合理使用汽车检测设备和维修设备。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二、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爱党爱国,听党的领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应用写作和分析计算能力。 3、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 件的使用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 4、掌握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电子电工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和应用技术。 6、具有正确使用工量具、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

7、掌握现代汽车构造、汽车空调、汽车电气设备工作原理。熟 悉现代汽车的维修工艺和设备设施,并能掌握一般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具有汽车维修中级工的操作能力。 三、教学要求 1、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艺先学做人”教育,专业教育与 素质教育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 2、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的目标教育,在教育的目的和专业 的方向上要统一,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教育目标要达到的最高点为宗旨,让学生有目的的学,有兴趣的学。 2、本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应加强理论与实 践的结合,多采用现场直观教学,尽可能应用教具、模型、实物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着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3、实施因材实教,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 法,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在教学中,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充分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4、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并深受欢迎的毕业生。 四、学制 学制三年。 本专业实行2+1的教学模式(即:学校学习二年,工厂实践实习一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