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动度实验方法

流动度实验方法

流动度实验方法
流动度实验方法

1.方法提要:在水泥净浆搅拌机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泥,外加剂和进行搅拌,将搅拌好的净浆放入截锥圆模内.提起截锥圆模,测定水泥净浆在玻璃板平面上自由流淌的最大直径.

2.仪器:水泥净浆搅拌机,截锥圆模:上口直径36MM,下口直径60MM,高60MM,内壁光滑无接缝的金属制品.玻璃板:400*400*5MM秒表钢直尺刮刀,药物天平,称量0.1G0.01G

3实验步骤:将玻璃板放在水平位置上,用湿布摩擦玻璃板、截锥圆模,搅拌器和搅拌锅,使其表面湿而不带水,将截锥圆模放在玻璃板的中央,并用湿布覆盖以备带用。

2。称取水泥300G,倒入搅拌锅中,加入推荐掺量的外加剂及87G或水105,搅拌3MIN

3。将搅拌好的净浆迅速注入截锥圆模内,用刮刀刮平,将截锥圆模按垂直的方向提起,同时开启秋表计时,任水泥净浆在玻璃板上流动,至30S,用直尺量取流动部分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最大直径,取平均值作为水泥净浆流动度。结果表示应注明注水量,所用的水泥型号。,出厂和外加剂掺量。

室内允许差:5MM

室间允许差:10MM

(1)在GB/T 8077标准中试验步骤12.3.2“称取水泥300g,倒入搅拌锅内,加入推荐掺量的外加剂及87g或105g水,搅拌3min。”在此,标准规定了两种加水量分别是87g或105g,却未明确规定何种外加剂采用87g水,何种外加剂采用105g水。

我们对该指标的理解,应按照其流动度大小来加以区分,即当所掺外加剂的净浆流动度相对较小,则加105g水;反之,则加入87g水。

(2)试验步骤12.3.3中,“将拌好的净浆迅速注入截锥圆模内,用刮刀刮平,将截锥圆模按垂直方向提起,同时开启秒表计时,任水泥净浆在玻璃板上流动,至30s,用直尺量取流淌部分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最大直径,取平均值作为水泥净浆流动度”。

对此,我们通过长期的试验,发现在试验过程中测其第一个直径时与测第二个垂直的直径时,时间间隔大概有3~4s。对于高减水率、大流动度的净浆而言,30s后仍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还会继续扩展,经过3~4s的时间间隔,流动度值就增大。因此,我们对二种高效外加剂不同的用水量在一方向上测得的直径,经3~4s再次测其同一方向的直径,所得数据如表1所示。

从表1可见,同一方向上经3~4s时间间隔净浆流动度都有较大的变化,相互垂直的二个方向经3~4s时间间隔也应有较大的变化。针对此种情况,我们认为在垂直方向测量直径时,应严格控制时间或在玻璃底板上垫上一张带有同心圆标记的纸,在试验时间到时就可以迅速、准确地读出读数,尽可能地避免了由于时间间隔而产生的误差。

(3)在检测净浆流动度的试验中,在注入大流动度的净浆时,模子周围有少许水泌出,把水从四

周抹去,则流动度值会减少4~6 mm。我们认为不应将模子四周的水抹去,但应说明其有泌水现象。

根据GB/T 8077—2000标准中的规定,净浆流动度的允许室内误差为5 mm。以上第(2)、(3)种情况都有可能会导致误差大于5 mm,从而导致试验失败。因此,规定其合理的检测方法是保检测数据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根据标准中规定砂浆减水率的计算:

砂浆减水率=( M

0-M

1

)/ M

×100

其中,M

0为基准砂浆流动度为180mm~5mm 时的用水量(g);M

1

为掺外加剂的砂浆

流动度为180mm~5mm 时的用水量(g)。

根据标准对外加剂进行检测时,标准中未明确规定其针对外加剂为水剂时的特殊情况,是否应扣除其水剂中所含水量。参照标准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中附录A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检测方法,要求“外加剂为水剂时,应扣除其含水量”。笔者对常用的几种混凝土液体状外加剂水泥砂浆工作性能检测数据总结如表2所示。

其试验条件为:①水泥为基准水泥;②砂为ISO标准砂;③水为蒸馏水。

从表2可见,对于外加剂中按照扣与不扣对于检测结果的计算砂浆减水率数值上就相差1~3个百分点,而且含固量越小、外加剂掺量越大,则相差值也就越大。为此,作为外加剂检测机构,对于判定厂方规定的控制值就有可能产生偏离。

另外,如果按照不扣除液体外加剂中的含水量的方法,我们可以假设按水泥用量的1%的水掺进去,进行计算,该检测结果也有1%的减水率,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笔者认为标准应限定“当外加剂是水剂的情况时,应扣除其含水量”。

包括GB/T 8077以及GB 50119标准中都未规定对外加剂为水剂时的含水率进行检测的方法。目前,我们只能根据其外加剂含固量的检测来推算出其含水量。然而该水剂外加剂如果含有较高的有机挥发性的有效成分,那样一来,按照GB 8077—2000标准检测固体含量来推算出含水量,那样就会导致含水量在数值上的偏大;同样,对于砂浆减水率计算数值上也就随之偏小。

1.3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测中混凝土减水率

减水率测定中以减水率为坍落度基本相同时基准混凝土和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比。坍落度按GB/T50080测定,

减水率按IVR=( W

0-W

1

)/W

×100计算。

同样,在对混凝土减水率计算中也存在着与砂浆减水率相同的问题,应予以等同对待。在标准GB 50119中已经明确提出,“减水剂以溶液掺加时,溶液中的水量应从拌合水中扣除”。我们同样也可以得出一部分相关数据(表3)。

试验条件:①水泥:湖州某厂产水泥P.O 42.5(符合GB 8076—1997对

水泥的要求):②砂:中砂:③石:碎石④水:自来水。

1m3混凝土的配合比为水泥:砂:石(5~10mm):石(10~20mm):水=330:684:446.4:669.6 :214.7。

从表3可以看出,不扣除与扣除液体状外加剂中含水量,二种计算方法减水率都相差1%~ 2%:同样,随着固体含量大小与所掺外加剂剂量的多少有关,但混凝土减水率差值较砂浆减水率小。

1.4 坍落度增加值

对于混凝土泵送剂根据JC 473—2001《混凝土泵送剂》进行检测。在该标准中只是规定了坍落度增加值按照GB 50080进行试验,试验结果以水灰比相同时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坍落度

之差表示。但是,笔者在对某厂生产的一种脂肪族类泵送剂进行检测时,按照JC473标准规定的配合比,加入基准用水量,检测出来的坍落度能够达到>250 mm,但是该泵送混混凝土集料与水泥浆完全离析,为保证掺该外加剂拌制出来的混凝土没有离析现象,我们采用所掺外加剂剂量不变,同时减少1/3的用水量,坍落度也能够达到>200 mm,并且检测结果也能符合泵送剂一等品要求。因此,建议针对高性能化学外加剂,应尽快出台新的产品标准和相应的检测方法。在新规范还未出台之前,根据我们对该项检测指标的理解,应灵活地运用标准来进行判定。

(1)用基准用水量,测得坍落度增值。

(2)当出现坍落度增加值较大,且混凝土出现严重离析的情况时,建议采用减少用水量来测量坍落度增加值。

(3)当用少于基准用水量,也能达到一等品的要求时,应注明具体掺水量时的坍落度增加值,判断时可采用大于某个数值,并在检测说明中加以具体说明。

2 混凝土外加剂实际运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讨论

在某些施工单位送检的外加剂只检测其产品性能,经检测各指标均符合产品规范要求,可是到了工程实地拌制过程中,又会遇到坍落度经时变化大、凝结时间有变化等情况。查找原因时,往往只片面考虑外加剂本身的原因,而不考虑外加剂与水泥、粉煤灰、掺合料的适应性等问题,以及搅拌工艺参数和环境的温、湿度的不同,造成外加剂检测与实际拌制混凝土过程中产生脱节。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适应性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越来越多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用大掺量的粉煤灰、矿粉等矿

物掺合料来代替部分的水泥用量,同时,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外加剂复掺也在配合比中常有出现,这样一来,就存在着下列问题:

(1)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产品规范中,对于外加剂的检测都是基于基准水泥的情况下检测出的数据,但是,在实际混凝土配制中,由于水泥存在着种类、标号,成分、细度等的不同,因此也就相应地存在着水泥和外加剂的适应性问题。

(2)混凝土外加剂与矿物掺合料的适应性问题。为了降低混凝土的成本及保证其某种特殊性能,越来越多地掺加矿物掺合料,并且有些还是大掺量,但是外加剂掺加后就会遇到掺合料与外加剂的适应性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合料合理掺量及其与外加剂适应性问题”一文中已经详细讨论过?。

(3)多种外加剂复掺时存在着适应性问题。目前很多配合比中,考虑到混凝土应具有多种性能,并且要求通过混凝土外加剂来实现,因此,在配合比中相应地掺入一定量的矿物外加剂和化学外加剂进行复掺,也就相应地存在着适应性问题。

(4)水泥在生产中掺加的掺合料与外加剂的适应性问题。目前,复硅水泥在生产中所掺的掺合料量较大,就不可避免地在配制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当中就存在着与外加剂的适应性问题。因此,对于有关施工技术规范中未考虑严密的问题,我们就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更好地服务于工程质量。

3 结语

以上提出了对外加剂检测中几个指标的相关问题及讨论,以及混凝土外加剂实际运用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分析了适应性问题在混凝土中的重要性。

目前,外加剂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特别是高效的外加剂不断涌现,对于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也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因此,只有不断地加强对外加剂检测标准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要联系工程实际情况,让外加剂充分发挥其优越性能,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建设。

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 建环专业)

目录 实验一静水压强实验???????????????????????????????????????????1实验二伯努利方程式的验证?????????????????????????????????????3实验三雷诺实验??????????????????????????????????????????????6实验四管道沿程阻力实验??????????????????????????????????????9实验五管道局部阻力系数的测定????????????????????????????????12

实验一静水压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静止液体中某点的静水压强,加深对静压公式p=p0+γh的理解; 2、测定有色液体的重度,并通过实验加深理解位置水头,压强水头及测压管水 头的基本概念,观察静水中任意两点测压管水头Z+p/γ=常数。 p=p0+γh 式中: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 P0——水箱中水面的表面压强; γ——液体重度; h——被测点在表面以下的竖直深度。 可知在静止的液体内部某一点的静水压强等于表面压强加上液体重度乘以该点在液面下的竖直深度。 (四)实验步骤 1、打开密封水箱E顶上空气阀门a,此时水箱内水面上的压强p0=p a。观察各测压连通管内液面是否平齐,如果不齐则检查各管内是否阻塞并加以勾通。

2、读取A点、B点的位置高度Z A、Z B。 3、关闭空气阀门a,转动手柄,抬高长方形小水箱F至一定高度,此时表面压力P0>P a,待水面稳定后读各测压管中水位标高▽=▽I(I=1、2、3、 4、5),并记入表中。 4、在保持P0>P a的条件下,改变长方形小水箱F高度,重复进行2-3次。 5、打开空气阀门a,使水箱内的水面上升,然后关闭空气阀门a,下降长方形小水箱。 6、在P0<P a的条件下,改变水箱水位重复进行2-3次。 (五)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 单位:mm

测试技术与实验方法 柳昌庆 第十三章课后参考答案

13-4有一应变式测力传感器,弹性元件为实心圆柱,直径D=40mm 。在圆柱轴向 和周向各贴两片应变片(灵敏度系数s=2.),组成差动全桥电路,供桥电压为10v 。 设材料弹性模量E=2.1?1011 pa ,泊松比υ=0.3。试求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该灵敏度用μv/kN 表示)。 解:设受压缩 F,轴向贴的应变片 R S R R ξ=?=?31 横向贴的应变片:SR R R μξ=?=?43 设原电阻 4321R R R R === ,则受力F 后: 11R R R ?-= , 33R R R ?-=, 22R R R ?-= , 44R R R ?-= 电桥输出电压变化: x U R R R R R R R R U ) )((43214 231+-= ?

x x x U R R R U R R R R R U R R R R R R 22)(2 1212 12 212 1?+?- ≈?+?-?+?- =?++?-?+?- = x U S U U 2 )1(ξ +- =?∴ E r F E r F A F 22πσξπσ?=?=?=?= ?∴ 代入上式 x U E r F S U U 22)1(π?+-=?∴ 测力传感器灵敏度 E r SU U F U K x 22)1(π+=??= ) (101.2)(02.0) (1022)3.01(11 22Pa m V ?????+= π 又因为: 218.91002.11m N Pa ??=- 所以: ) (8.9102.1101.202.0) (103.11112N V K ??????? =-π N V 10102.32103.1-???= N V 91089.41-?= KN V μ4189.0= 13-5在一受拉弯综合作用的构件上贴有四个电阻应变片。试分析各应变片感受的应变,将其值填写在应变表中。并分析如何组桥才能进行下述测试:(1) 只测弯矩,消除拉应力的影响;(2) 只测拉力,消除弯矩的影响。电桥输出各为多少? 组桥如图。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数据处理表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数据处理表 水在管道内流动的直管阻力损失 由附录查得水温t=20C 时,密度3 /2.998m kg 粘度1 001.0 s pa 由公式 p h f (1) 22u d l h f (2) u d Re (3)可分别算出f h , 和 Re 管内径管a=管b=管c d=0.02m 长度管a=管b=管c L=1m 以a 管第一组数据为例 p =10.323 10 pa 则2 .9981032.103 f h =10.34(J/k g ) 平均流速201.014.3360013.11 u =9.85m/s 则 =2 85.9134 .1002.02 =0.0043 Re = 001 .02 .99885.902.0 =196645 管b

管c 局部阻力系数 的计算 由公式22 u h f 得22u h f 不同开度下截止阀的局部阻力系数 管a 管b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杨程H= f h g u g p g p 22 真表 0 f h 离心泵轴功率N=传电电 N 离心泵的效率 是理论功率与轴功率的比值,即 N N t 而理论功率t N 是离心泵对水所作的有效功,即)(102 kw QH N t 以第一组数据为例计算H= 10 201.014.3360002 .20102.99818000102.998125000215.21 m O H 2 N=95.075.01489 =1.601(kw) 2 .99821.1502.20 1.86 离心泵特性曲线

思考与讨论 1, 只管阻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测定及计算? 答:原因是流涕在管道内流动时,由于内摩擦力的存在,必然有能量的损耗,此损耗能量为直观阻力损失。测定及计算方法为 p h f (1) 22 u d l h f (2) 2, 影响本实验测量准确度的原因有哪些?怎样侧准数据? 答:读数不精确,供水系统不稳定,电压不稳定,出口胶管排气未排完,如果要侧准数据,应该等仪器上显示的数据稳定后再读取。 3,根据实验测定数据,如何确定离心泵的工作点?水平或是垂直管中,对相同直径,相同条件下所测出的阻力损失是否相同? 答:根据极值数据来确定离心泵的工作点,水平或是垂直管中,对相同直径,相同条件下所测出的阻力损失不相同,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T 0709-2000)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1、本方法适用于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和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以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或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验。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根据需要,也可进行真空饱水马歇尔试验)供检验沥青混合料受水损害时抵抗剥落的能力时使用,通过测试其水稳定性检验配合比设计的可行性。 2、本方法适用于按本规程T 0702成型的标准马歇尔试件圆柱体和大型马歇尔试件圆柱体。 二、仪具与材料 1、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仪:符合国家标准《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仪》(GB/T 11823)技术要求的产品,对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沥青混合料宜采用自动马歇尔试验仪,用计算机或X-Y记录仪记录荷载一位移曲线,并具有自动测定荷载与试件垂直变形的传感器、位移计,能自动显示或打印试验结果。对φ63. 5mm的标准马歇尔试件,试验仪最大荷载不小于25kN,读数准确度100N,加载速率应能保持50mm/min±5mm/min。钢球直径16mm,上下压头曲率半径为50.8mm。当采用φ152. 4 mm大型马歇尔试件时,试验仪最大荷载不得小于50kN,读数准确度为lOON。上下压头的曲率内径为152.4mm ±0.2M,上下压头间距19.05mm±0.lmm。

2、恒温水槽:控温准确度为1℃,深度不小于150mm。 3、真空饱水容器:包括真空泵及真空干燥器。 4、烘箱。 5、天平:感量不大于0.lg 。 6、温度计:分度为1℃。 7、卡尺。 8、其它:棉纱,黄油。 三、标准马歇尔试验方法 1、准备工作 (1)按标准击实法成型马歇尔试件,标准马歇尔尺寸应符合直径φ101.6mm±0.2mm、高 63. 5mm±1. 3mm的要求。对大型马歇尔试件,尺寸应符合直径152. 4mm±0. 2mm,高95. 3mm±2. 5mm的要求。一组试件的数量最少不得少于4个,并符合T 0702的规定。 (2)量测试件的直径及高度:用卡尺测量试件中部的直径,用马歇尔试件高度测定器或用卡尺在十字对称的4个方向量测离试件边缘lOmm处的高度,准确至0.lmm,并以其平均值作为试件的高度。如试件高度不符合63. 5mm±1. 3mm或95. 3mm士2. 5mm要求或两侧高度差大于2mm时,此试件应作废。 (3)按本规程规定的方法测定试件的密度、空隙率、沥青体积百分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等物理指标。 (4)将恒温水槽调节至要求的试验温度,对粘稠石油沥青或烘箱

实验技术人员管理办法武汉理工大学教务处欢迎您

武汉理工大学实验技术人员管理办法 (经2005年第5次校长办公会定定通过) 为了加强对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及科学研究水平,实现实验技术人员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我校实验技术人员包括:在实验室工作的高级实验师(高级工程师),实验师(工程师),助理实验师(助理工程师),实验员(技术员),实验技师和技术工人,以及安排在实验室工作一年以上的教师。 第二条实验技术人员的职责: 1. 高级实验师(高级工程师) ①参与实验室建设规划的制定,并负责其中部分项目的执行。 ②每学年至少承担二门本实验室主要课程的实验教学工作。 ③每学年指导一位初级实验技术人员。 ④指导中级、初级实验技术人员对本实验室的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进行维修保养。 ⑤主持本实验室新购大型仪器设备的验收以及大型仪器设备的功能开发。 2. 实验师(工程师) ①参与实验室建设规划的制定,并参与其中部分项目的执行。 ②每学年至少承担一门本实验室主要课程的实验教学工作。 ③负责对本实验室的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 ④参与本实验室新购大型仪器设备的验收以及大型仪器设备的功能开发。 3. 助理实验师(助理工程师) ①参与实验室建设规划的制定,并协助参与其中部分项目的执行。 ②每学年至少承担一门本实验室主要课程的实验教学辅导工作。 ③负责对本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 ④协助实验师(工程师)的工作。 ⑤每学年参加一到两门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取得合格以上成绩。 4. 实验员(技术员) 协助实验师(工程师)完成实验教学工作,承担实验室实验教学的准备、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 5. 实验技师和技术工人 ①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保养、维修及日常管理。 ②实验室环境的维护。 ③实验教学所需仪器设备的准备。 第三条各学院(部)每学年要检查聘约和合同执行情况,并结合工作岗位职责进行考核(具体考核实施办法见附件1)。考核情况应填写专门表格存入本人的技术档案,作为晋升职务的依据之一。考核连续两年不合格者,解除聘约或合同,被解除聘约或合同人员按校规定处理。 第四条实验技术人员实行坐班制,要按时上下班。要严格做好实验技术人员的考勤记录,每学期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一次日常工作考核(具体考核内容见附件2),报教务处存档。对不认真填写甚至弄虚作假的,给予批评教育。 第五条学校每两年进行一次评选先进实验室和先进实验技术人员的活动。以奖励在实验室工作中做出显着成绩的集体和个人。各院(部)根据实验技术人员所完成的工作量和业务考核成绩给予奖励,对工作认真、完成任务好、业务考核成绩优秀的实验技术人员给予精神及物质奖励。 第六条对工作不负责任、不遵守劳动纪律、出勤不出力者,对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特别是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不当,造成重大损失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罚、行政纪律处分。

流动度实验方法

流动度实验方法 1.方法提要:在水泥净浆搅拌机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泥,外加剂和进行搅拌,将搅拌好的净浆放入截锥圆模内.提起截锥圆模,测定水泥净浆在玻璃板平面上自由流淌的最大直径. 2.仪器:水泥净浆搅拌机,截锥圆模:上口直径36MM,下口直径60MM,高60MM,内壁光滑无接缝的金属制品.玻璃板:400*400*5MM秒表钢直尺刮刀,药物天平,称量0.1G0.01G 3实验步骤:将玻璃板放在水平位置上,用湿布摩擦玻璃板、截锥圆模,搅拌器和搅拌锅,使其表面湿而不带水,将截锥圆模放在玻璃板的中央,并用湿布覆盖以备带用。 2。称取水泥300G,倒入搅拌锅中,加入推荐掺量的外加剂及87G或水105,搅拌3MIN 3。将搅拌好的净浆迅速注入截锥圆模内,用刮刀刮平,将截锥圆模按垂直的方向提起,同时开启秋表计时,任水泥净浆在玻璃板上流动,至30S,用直尺量取流动部分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最大直径,取平均值作为水泥净浆流动度。结果表示应注明注水量,所用的水泥型号。,出厂和外加剂掺量。 室内允许差:5MM 室间允许差:10MM

水泥净浆流动度 (1)在GB/T 8077标准中试验步骤12.3.2“称取水泥300g,倒入搅拌锅内,加入推荐掺量的外加剂及87g或105g水,搅拌3min。”在此,标准规定了两种加水量分别是87g或105g,却未明确规定何种外加剂采用87g水,何种外加剂采用105g水。 我们对该指标的理解,应按照其流动度大小来加以区分,即当所掺外加剂的净浆流动度相对较小,则加105g水;反之,则加入87g水。 (2)试验步骤中,“将拌好的净浆迅速注入截锥圆模内,用刮刀刮平,将截锥圆模按垂直方向提起,同时开启秒表计时,任水泥净浆在玻璃板上流动,至30s,用直尺量取流淌部分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最大直径,取平均值作为水泥净浆流动度”。 对此,我们通过长期的试验,发现在试验过程中测其第一个直径时与测第二个垂直的直径时,时间间隔大概有3~4s。对于高减水率、大流动度的净浆而言,30s后仍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还会继续扩展,经过3~4s的时间间隔,流动度值就增大。因此,我们对二种高效外加剂不同的用水量在一方向上测得的直径,经3~4s再次测其同一方向的直径,所得数据如表1所示。

化工原理流体综合实验报告

流体综合实验 实验目的 1)能进行光滑管、粗糙管、闸阀局部阻力测定实验,测出湍流区阻力系数与雷诺数关系曲线图; 2)能进行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测出扬程与流量、功率与流量以及离心泵效率与流量的关系曲线图; 3)学习工业上流量、功率、转速、压力和温度等参数的测量方法,使学生了解涡轮流量计、电动调节阀以及相关仪表的原理和操作; 离心泵特性测定实验 一、基本原理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选择和使用离心泵的重要依据之一,其特性曲线是在恒定转速下泵的扬程H、轴功率N及效率η与泵的流量Q之间的关系曲线,它是流体在泵内流动规律的宏观表现形式。由于泵内部流动情况复杂,不能用理论方法推导出泵的特性关系曲线,只能依靠实验测定。 1.扬程H的测定与计算 取离心泵进口真空表和出口压力表处为1、2两截面,列机械能衡算方程: (1-1)由于两截面间的管子较短,通常可忽略阻力项fhΣ,速度平方差也很小,故也可忽略,则有 (1-2)式中:H=Z2-Z1,表示泵出口和进口间的位差,m; ρ——流体密度,kg/m3 ; g——重力加速度m/s2; p 1、p 2 ——分别为泵进、出口的真空度和表压,Pa;

H 1、H 2 ——分别为泵进、出口的真空度和表压对应的压头,m; u 1、u 2 ——分别为泵进、出口的流速,m/s; z 1、z 2 ——分别为真空表、压力表的安装高度,m。 由上式可知,只要直接读出真空表和压力表上的数值,及两表的安装高度差,就可计算出泵的扬程。 2.轴功率N的测量与计算 N=N电×k (W)(1-3) 其中,N 电 为电功率表显示值,k代表电机传动效率,可取k=0.95 3.效率η的计算 泵的效率η是泵的有效功率Ne与轴功率N的比值。有效功率Ne是单位时间内流体经过泵时所获得的实际功率,轴功率N是单位时间内泵轴从电机得到的功,两者差异反映了水力损失、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的大小。 泵的有效功率Ne可用下式计算: N e=HQρg (1-4)故泵效率为 (1-5)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实验步骤: 1.实验准备: (1)实验用水准备:清洗水箱,并加装实验用水。 (2)离心泵排气:通过灌泵漏斗给离心泵灌水,排出泵内气体。 2、开始实验: (1)仪表自检情况,打开泵进口阀,关闭泵出口阀,试开离心泵,检查电机运转时声音是否正常,,离心泵运转的方向是否正确。 (2)开启离心泵,当泵的转速达到额定转速后,打开出口阀。 (3)实验时,通过组态软件或仪表逐渐改变出口流量调节阀的开度,使泵出口流量从1000L/h 逐渐增大到4000L/h,每次增加500L/h。在每一个流量下,待系统稳定流动5分钟后,读 取相应数据。离心泵特性实验主要需获取的实验数据为:流量Q、泵进口压力p 1 、泵出

流动度实验方法

1.方法提要:在水泥净浆搅拌机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泥,外加剂和进行搅拌,将搅拌好的净浆放入截锥圆模内.提起截锥圆模,测定水泥净浆在玻璃板平面上自由流淌的最大直径. 2.仪器:水泥净浆搅拌机,截锥圆模:上口直径36MM,下口直径60MM,高60MM,内壁光滑无接缝的金属制品.玻璃板:400*400*5MM秒表钢直尺刮刀,药物天平,称量0.1G0.01G 3实验步骤:将玻璃板放在水平位置上,用湿布摩擦玻璃板、截锥圆模,搅拌器和搅拌锅,使其表面湿而不带水,将截锥圆模放在玻璃板的中央,并用湿布覆盖以备带用。 2。称取水泥300G,倒入搅拌锅中,加入推荐掺量的外加剂及87G或水105,搅拌3MIN 3。将搅拌好的净浆迅速注入截锥圆模内,用刮刀刮平,将截锥圆模按垂直的方向提起,同时开启秋表计时,任水泥净浆在玻璃板上流动,至30S,用直尺量取流动部分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最大直径,取平均值作为水泥净浆流动度。结果表示应注明注水量,所用的水泥型号。,出厂和外加剂掺量。 室内允许差:5MM 室间允许差:10MM

(1)在GB/T 8077标准中试验步骤12.3.2“称取水泥300g,倒入搅拌锅内,加入推荐掺量的外加剂及87g或105g水,搅拌3min。”在此,标准规定了两种加水量分别是87g或105g,却未明确规定何种外加剂采用87g水,何种外加剂采用105g水。 我们对该指标的理解,应按照其流动度大小来加以区分,即当所掺外加剂的净浆流动度相对较小,则加105g水;反之,则加入87g水。 (2)试验步骤12.3.3中,“将拌好的净浆迅速注入截锥圆模内,用刮刀刮平,将截锥圆模按垂直方向提起,同时开启秒表计时,任水泥净浆在玻璃板上流动,至30s,用直尺量取流淌部分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最大直径,取平均值作为水泥净浆流动度”。 对此,我们通过长期的试验,发现在试验过程中测其第一个直径时与测第二个垂直的直径时,时间间隔大概有3~4s。对于高减水率、大流动度的净浆而言,30s后仍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还会继续扩展,经过3~4s的时间间隔,流动度值就增大。因此,我们对二种高效外加剂不同的用水量在一方向上测得的直径,经3~4s再次测其同一方向的直径,所得数据如表1所示。 从表1可见,同一方向上经3~4s时间间隔净浆流动度都有较大的变化,相互垂直的二个方向经3~4s时间间隔也应有较大的变化。针对此种情况,我们认为在垂直方向测量直径时,应严格控制时间或在玻璃底板上垫上一张带有同心圆标记的纸,在试验时间到时就可以迅速、准确地读出读数,尽可能地避免了由于时间间隔而产生的误差。 (3)在检测净浆流动度的试验中,在注入大流动度的净浆时,模子周围有少许水泌出,把水从四 周抹去,则流动度值会减少4~6 mm。我们认为不应将模子四周的水抹去,但应说明其有泌水现象。 根据GB/T 8077—2000标准中的规定,净浆流动度的允许室内误差为5 mm。以上第(2)、(3)种情况都有可能会导致误差大于5 mm,从而导致试验失败。因此,规定其合理的检测方法是保检测数据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一、马歇尔实验简介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实验配合比设计法。该法是首先按配合比设计拌制沥青混合料,然后击实制成规定尺寸试件,12h 之后测定其物理指标(包括表观密度、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等),然后测定稳定度和流值。 马歇尔实验分为稳定度实验和浸水马歇尔稳定度实验;马歇尔稳定度实验是对标准击实的试件在规定的温度和速度等条件下受压,测定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和流值等指示所进行的实验吗,这种方法适用于马歇尔稳定度实验和浸水马歇尔稳定度实验。马歇尔稳定度实验主要用于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检验。浸水马歇尔稳定度实验主要是检验沥青混合料受水损害时抵抗剥落的能力,通过测试其水稳定性检验配合比设计的可行性。 二、具体实验操作方法 1)仪具与材料 ①马歇尔实验仪。对于标准马歇尔试件,实验仪最大荷载不小于25kN,加载速率应能保持(50±5)mm/min;对于大型马歇尔试件,实验仪最大荷载不得小于50kN。 ②恒温水槽:控温准确度为1℃,深度不小于150mm。 ③真空饱水容器:包括真空泵及真空干燥器。 ④烘箱。 ⑤其他:温度计,卡尺等。 2)准备工作 ①击实成型马歇尔试件,每组试件的数量不得小于4个。 ②量测试件尺寸。用卡尺测量试件中部的直径,在“十”字对称的4个方向量测离边缘10mm处的试件高度并以其平均值作为试件高

度。如试件高度不符合(63.5±1.3)mm或(95.3±2.5)mm要求,或两侧高度差大于2mm时,试件作废。 ③测量试件的密度、孔隙率、沥青体积百分率等体积指标。 ④将恒温水槽调节至要求的试验温度。对黏稠石油沥青或烘箱养生过的乳化沥青混合料试验温度为(60±1)℃.对煤沥青混合料试验温度为(33.8±1)℃,对空气养生的乳化沥青或液体沥青混合料试验温度为(25±1)℃。 3)标准马歇尔试验 ①将试件置于已达到规定温度的恒温水温槽中,保温时间标准马歇尔试件30~40min,大型马歇尔试件为45~60min。同时将马歇尔试件仪的上下压头放入水槽或烘箱中达到相同温度。 ②将马歇尔试件仪上下压头取出并擦拭干净内表面,下压头导棒上涂少许黄油以使上下压头滑动自如。取出试件置于下压头上,盖上上压头,装在加载设备上。 ③在上压头球座上放妥钢球,并对准荷载测定装置的压头。 ④采用自动马歇尔仪时,将自动马歇尔仪的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与计算机或X—Y记录仪正确连接,调整好适宜的放大比例。调整好计算机程序或将X—Y记录仪的记录笔对准原点。 ⑤采用压力环和流值计时,将流值计安装在导棒上,使导向套管轻轻的压住压头,同时将流值计读数调零。调整压力环中百分表对零。 ⑥启动加载设备,使试件承受荷载,加载速度为(50±5)mm/min。计算机或X—Y记录仪自动记录传感器压力和试件变形曲线并将数据自动存入计算机。 ⑦当实验荷载达到最大值的瞬间,取下流值计,同时读取压力环中百分表读数及流值计读数,根据应力环标定曲线换算为荷载值即为稳定度,流值计读数即为流值。

实验四化工流体过程综合实验

实验四 化工流体过程综合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光滑直管、粗糙直管阻力系数的测量方法,并绘制光滑管及粗糙管的 '-R e 曲线,将 其与摩擦系数图进行比较; 2?掌握阀门的局部阻力系数的测量方法; 3?了解各种流量计(节流式、转子、涡轮)的结构、性能及特点,掌握其使用方法;掌握节 流式流量计标定方法,会测定并绘制文丘里、孔板、喷嘴流量计流量标定曲线(流量 -压差 关系)及流量系数和雷诺数之间的关系( C 。- R e 关系); 4?了解离心泵的结构、操作方法,掌握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方法,并能绘制相应曲线。 二、 实验内容 1?测定光滑直管和粗糙直管摩擦阻力系数,绘制光滑管及粗糙管的 ? - Re 曲线; 2?测定阀门的局部阻力系数; 3?测定并绘制文丘里、孔板、喷嘴流量计(三选一)流量标定曲线(流量 -压差关系)及流 量系数和雷诺数之间的关系( C 。- R e 关系); 4?测量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并绘制相应曲线,确定其最佳工作范围。 三、 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1. 流体阻力实验 a. 直管摩擦系数,与雷诺数Re 的测定: 直管的摩擦阻力系数是雷诺数和相对粗糙度的函数,即 ?二f (Re, ;/d ),对一定的相 对粗糙度而言,,=f (Re )。 流体在一定长度等直径的水平圆管内流动时,其管路阻力引起的能量损失为: 又因为摩擦阻力系数与阻力损失之间有如下关系(范宁公式) h f Pi - P 2 P

i_u 2 d 2 整理⑴⑵两式得 h f P f

2d ■:Pf u 2 d -管径,m ; :Pf -直管阻力引起的压强降,Pa ; I -管长,m ; u -流速,m / s ; 3 『-流体的密度,kg / m ; 亠-流体的粘度,N ?s / m 2。 在实验装置中,直管段管长 I 和管径d 都已固定。若水温一定,则水的密度 p 和粘度卩也是 定值。所以本实验实质上是测定直管段流体阻力引起的压强降 , ;p f 与流速u (流量V )之间 的关系。 根据实验数据和式⑶可计算出不同流速下的直管摩擦系数 入用式⑷计算对应的 Re ,从 而整理出直管摩擦系数和雷诺数的关系,绘出 入与Re 的关系曲线。 b. 局部阻力系数'的测定: 式中: ■ -局部阻力系数,无因次; p 'f -局部阻力引起的压强降,Pa ; h 'f -局部阻力引起的能量损失, J /kg 。 式中: hf =

肿瘤学研究常用实验技术及方法

精心整理 肿瘤学研究常用实验技术及方法复习题 1.表观遗传的科学内涵 三个特点? a)基因功能完全、稳定地丧失,有遗传性; b)细胞外环境长期作用的结果,有可逆性; c)分析方法灵敏,可检出少数细胞的变化 2. DHPLC 3. i. ii. 梯度中 iii. SDS- iv. 1.丙烯酰胺有神经毒性,可经皮肤、呼吸道等吸收,故操作时一定要注意防护。 2.制备聚丙烯酰胺凝胶时,小心防止凝胶渗漏。 3.蛋白加样量要合适,加样量太小,条带不清晰,加样量太大,则泳道超载,条带过宽而重 叠,甚至覆盖至相邻泳道。 4.对多种蛋白质而言,电流大则电泳条带清晰,但电流过大,玻璃板会因受热而破裂,故适 合的电流为玻璃板微热。 5.胶转膜后应在膜上标记好正反面及电泳方向。 6.电转移时应注意勿将滤膜和胶的位置放反,而且滤纸、滤膜和胶应等大,以免短路。

4.组织培养/基因的克隆、转化与表达 i.请列举至少3种流式细胞仪的用途? 1.定量检测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各种细胞成分 2.研究细胞的各种功能状态(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分化、酶活性、细胞膜通透性、 氧化还原状态、吞噬性等)。 3.定量检测血清中的各种可溶性生物分子成分 临床中应用:1.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免疫分型 1. 2. 3.细胞 磷酸酶(phosphatase) 激酶(Kinase) 连接酶(Ligase) 5.生物质谱简介 生物质谱在蛋白组学中的应用? 1.ProteinsMWmeasurements; 2.ProteinIdentification;(ID) 3.Peptideandproteinprofiling; 4.ImagingMS; 5.ProteinPTMs;5.ProteinQuantification 6.《常用电泳技术基本原理及应用》课程复习题

水泥净浆检测外加剂减水率的方法

水泥净浆检测外加剂减水率 摘要: 利用水泥净浆流动度来检测外加剂的减水率,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检验结果明显、误差小等特点,可以作为在日常施工中工地试验室控制外加剂质量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 水泥净浆流动度检测减水率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一些高架公路、大型桥梁为了减轻自重、增大跨径,对结构混凝土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进年来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就要求混凝土有优良的工作性能,具有较大的流动性而不发生离析,降低泵送压力;有较高的耐久性,保护钢筋在恶劣条件下不被锈蚀;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弹性模量高,徐变率小,收缩小,温度应变小。所有高性能混凝土的这些特点,离不开外加剂的使用,所以说外加剂已经成为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组分。外加剂的技术指标包括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收缩比等,所有这些技术指标中,减水率是配制混凝土时首先要考虑的。减水的作用机理是在外加剂中有一种表面活性剂,对水泥颗粒起扩散作用、润滑作用、湿润作用,使水泥颗粒均匀分布,从而达到减小用水量、降低水灰比、节约水泥、提高工作性能的目的。所以,减水率的检测比较重要。 1 规范中减水率的试验方法 在我国现行国标《混凝土外加剂》(GB8076)中规定,测定减水率的试验方法是: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设计基准混凝土配合比,配制掺外加剂与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两种混凝土坍落度均要求达到(80±10)mm,减水率为坍落度基本相同时,掺外加剂混凝土和不掺外加剂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差与不掺外加剂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的百分比,基准配合比见表一。 其中要求砂符合GB/T14684细度模数2.6—2.9,石子符合GB/T14685粒径5mm—20mm (圆孔筛),而且石子中粒径为5mm—10mm占40%,10mm-20mm占60%。 减水率按下式计算: W R= (W0-W1)/ W0×100% 式中W R——减水率%; W O——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Kg/m3; W1——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Kg/m3; 规范中采用的方法,试验结果精确。但由于采用材料不同,坍落度存在一定的误差,而且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所以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尝试用水泥净浆流动度检测减水率,这种方法可以避免许多产生误差的环节。 2 利用水泥净浆流动度检测减水率的方法 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一般用于测定外加剂对水泥净浆的分散效果,它用一定时间内水泥净浆在玻璃平面上自由流淌的最大直径表示。用水泥净浆流动度来检测减水率,其方法为配制两种水泥净浆,在水泥净浆流动度基本相同时,掺外加剂与不掺外加剂用水量之差与不掺外加剂用水量的百分比就是减水率,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试验步骤。 2.1 主要试验器具: a、水泥净浆搅拌机 b、截锥圆模:上口直径为36mm,下口直径60mm,高60mm,内壁光滑,无接缝

实验技术岗位工作量计算办法

实验技术岗位工作量计算办法 为了加强实验队伍建设,规范我系的实验室管理,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资源优势,进一步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逐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结合我系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内容及定额 实验人员工作量包括实验教学工作量、实验室管理工作量以及实验室建设奖励工作量等三大部分。 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参照教师工作量定额,实验人员全年工作量按每年工作40周,每周5天,每天8小时计算,全年应完成工作量1600小时。为便于计算和考核,与教学工作量相一致,将此工作量折算为实验工作量,一个标准实验工作量约为7小时,一个实验人员全年工作量定额为228个。 第二条实验人员工作量的统计与考核 实验人员的考核办法参照《为了加强我系实验教学管理,客观评价实验技术人员的教学工作成绩和效果,依据《兰州城市学院教职工年度考核暂行办法》以及《兰州城市学院教师职务岗位考核实施方案》,结合我系具体情况,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考核组织安排 1、成立化学系实验技术人员考核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每个学期实验技术人员的实验室工作考核。 2、实验技术人员考核,每年和教师同步进行,但每学期末须填写“实验教学任务统计表”和“实验技术人员工作量表”,一式叁份,一份本人自存,一份交教研室,一份交系办。 二、考核范围与内容 凡承担全校本、专科生、成教生(有学校计划正式下达教学任务的课程)教学任务的实验技术人员均应进行工作量考核。 (一)实验技术人员考核内容 1、实验教学:实验辅导、实验准备及实验室管理; 2、实验室建设: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技术的研究、实验仪器设备的改进、实验教具、材料(图表、标本、组织切片等)制作; 3、实验室管理:实验材料的领用配制、整理、仪器设备的维修与管理,实验室清洁卫生的保持与环境优化等。 三、考核程序 实验技术人员考核由系实验技术人员考核领导小组组织实施,与全系教职工年度考核同步进行。具体考核程序 (一)实验技术人员考核 1、实验技术人员考核:本人应填写实验技术教学工作考核表,交实验室主任,由实验室主任召集相关专业的教研室进行工作质量测评与认定。 2、实验技术人员考核内容:思想政治及服务育人、工作态度及表现、实验任务完成情况、物资管理状况、实验室安全、仪器设备完好率、卫生状况、实验技能、实验室建设等。 四、考评结果的确定 1、系实验技术人员考核领导小组根据考核内容,对考核对象的全年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并写出综合评语。 2、根据综合考核情况,按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确定被考核对象的相应等级,填写《兰州城市学院化学系实验技术人员教学工作考核表》一

化工流动过程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直管摩擦阻力f P ?,直管摩擦系数λ的测定方法。. 2.掌握直管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Re 和相对粗糙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 3.掌握局部摩擦阻力f P ?,局部阻力系数ζ的测定方法。. 4.学习压强差的几种测量方法和提高其测量精确度的一些技巧。 5.熟悉离心泵的操作方法。 6.掌握离心泵特性曲线和管路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表示方法、加深对离心泵性能的了解。 二、实验内容: 1.测定实验管路内流体流动的阻力和直管摩擦系数λ。 2.测定实验管路内流体流动的直管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Re 和相对粗糙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3.测定管路部件局部摩擦阻力f P ?和局部阻力系数ζ。 4.熟悉离心泵的结构与操作方法。 5.测定某型号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的特性曲线。 6.测定流量调节阀某一开度下管路特性曲线。 三、实验原理: 1.直管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Re 的测定: 直管的摩擦阻力系数是雷诺数和相对粗糙度的函数,即)/(Re,d f ελ=,对一定的相对粗糙度而言,(Re)f =λ。 流体在一定长度等直径的水平圆管内流动时,其管路阻力引起的能量损失为: ρ ρf f P P P h ?=-= 2 1 (1) 又因为摩擦阻力系数与阻力损失之间有如下关系(范宁公式) 2 2 u d l h f P f λρ == ? (2) 整理(1)(2)两式得 22u P l d f ???= ρλ (3)

μ ρ ??= u d Re (4) 式中: -d 管径,m ; -?f P 直管阻力引起的压强降,Pa ; -l 管长,m ; -u 流速,m / s ; -ρ流体的密度,kg / m 3; -μ流体的粘度,N ·s / m 2。 在实验装置中,直管段管长l 和管径d 都已固定。若水温一定,则水的密度ρ和粘度μ也是定值。所以本实验实质上是测定直管段流体阻力引起的压强降△P f 与流速u (流量V )之间的关系。 根据实验数据和式(3)可计算出不同流速下的直管摩擦系数λ,用式(4)计算对应的Re ,整理出直管摩擦系数和雷诺数的关系,绘出λ与Re 的关系曲线。 2.局部阻力系数ζ的测定 22 'u P h f f ζρ =?= ' 2'2u P f ?????? ??=ρζ 式中: -ζ局部阻力系数,无因次; -?'f P 局部阻力引起的压强降,Pa ; -'f h 局部阻力引起的能量损失,J /kg 。 图-1 局部阻力测量取压口布置图 局部阻力引起的压强降'f P ? 可用下面方法测量:在一条各处直径相等的直管段上,安装待测局部阻力的阀门,在上、下游各开两对测压口a-a'和b-b '如图-1,使 ab =bc ; a 'b '=b 'c ',则 △P f ,a b =△P f ,bc ; △P f ,a 'b '= △P f ,b 'c ' 在a~a '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 P a -P a ' =2△P f ,a b +2△P f ,a 'b '+△P 'f (5) 在b~b '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式: P b -P b ' = △P f ,bc +△P f ,b 'c '+△P 'f = △P f ,a b +△P f ,a 'b '+△P 'f (6) 联立式(5)和(6),则:'f P ?=2(P b -P b ')-(P a -P a ')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习题2)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习题2) 1.阿什塔比拉河桥的垮塌事件提醒人们(C ) 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B.设计是技术活动的核心 C.技术试验可使设计得以改进和完善,使风险和失误降到最低 D.人机关系是在技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2.陈晨同学动手制作了一个小板凳,他通过试验来检验小板凳承重力和稳定性,他的试验方法是( D ) A.优选试验法 B.模拟试验法 C.虚拟试验法 D.强化试验法 3.对安全帽进行超载试验是一种( C )试验。 A.预测 B.信息 C.性能 D.农业 4.以往电路图的设计都是手工绘制,繁琐且易出错。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在用专门的电路图设计软件大大方便了电路设计,而且还可以进行仿真测试。从技术试验的角度看,“仿真测试”属于( B ) A.优选试验法 B.模拟试验法 C.虚拟试验法 D.强化试验法 5.据报道,一名男子将镀铜的钢板当作纯铜欲出售给南京一家废品收购站,不料老板拿起“铜板”顺势在水泥地面上摩擦了两下,“铜板”边角处立刻变成灰白色,使骗子露馅。这位老板使用的试验方法是( B ) A.优选试验法 B.强化试验法 C.模拟试验法 D.虚拟试验法 6.李宁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张座椅,他对座椅的稳定性做了如下试验,你认为合理的一项是( D ) A.亲自坐在椅子上感受一下 B.放一些重物在椅子上,看是否能承受 C.用电风扇对椅子吹风看能否吹倒 D.坐在椅子上,前后左右晃一晃看是否稳固 7.水利大坝从理论,设计到开工建设进行了许多次实验。一般采取下列的什么方法(B ) A.优选实验法 B.模拟实验法 C.虚拟实验法 D.强化实验法 8.安全带的研制是通过哪项技术试验法而得到检验的( D ) A.虚拟试验法 B.强化试验法 C.优选试验法 D.模拟试验法 9.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知道利用固体互相刻划来区分材料的软硬,并据此来选用材料。例如,皂石的硬度低,用于制作器皿和装饰品;炬石坚硬,用于制作工具和刀剑等。至今,硬度仍用来表示材料的软硬程度。硬度值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材料的成分和显微组织,而且还取决于测量方法,因此对于材料硬度的测试以下较为合适的是:( B ) A、预测试验B、性能试验C、模拟试验D、强化试验 10.汽车的碰撞实验是( B ) A.优选实验法 B.模拟实验法 C.移植实验法 D.强化实验法 11.某市铸管厂承接了一项供水水管的任务,为保证产品质量,需对所生产的水管进行质量检测,采用的是利用注水加压的方法检测水管的强度。这种试验方法属于(A ) A.性能试验 B.预测试验 C.优化试验 D.信息试验 12.对不同品种的水稻进行对比试验,这种试验方法是(B ) A.模拟试验法 B.优选试验法 C.移植试验法 D.强化试验法 15.航天员穿着舱外航天服在水下进行失重和出舱活动任务训练,这种试验方法是( A ) A.模拟试验法 B.优选试验法 C.虚拟试验法 D.移植试验法 16.普通自行车设计过程中,以下试验不必要的是(A ) A. 与快速行驶的汽车进行撞击试验 B.承重试验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报告

四川大学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号姓名学号实验日期年月日指导老师 一.实验名称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 二.实验目的 测定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的直管阻力损失,作出与Re的关系曲线。 观察水在管道内的流动类型。 测定在一定转速下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标定孔板流量计,绘制Co与Re的关系曲线。 熟悉流量、压差、温度等化够不够仪表的使用。 三.实验原理 1求与Re的关系曲线 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由于实际流体有粘性,其在管内流动时存在摩擦阻力,必然会引起流体能量损耗,此损耗能量分为直管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流体在水平直管内作稳态流动(如图1所示)时的阻力损失可根据伯努利方程求得。 以管中心线为基准面,在1、2截面间列伯努利方程: 因,,故流体在等直径管的1、2两截面间的阻力损失为流体以流速u通过管内径d、长度为l的一段管道时,其直管阻力为

由上面两式得: 而 由此可见,摩擦系数与流体流动类型、管壁粗糙度等因素有关。由因次分析法整理可形象地表示为 式中: f h -----------直管阻力损失,J/kg ; λ------------摩擦阻力系数; d l .----------直管长度和管内径,m ; P ?---------流体流经直管的压降,Pa ; ρ-----------流体的密度, ; μ-----------流体黏度,Pa ·s ; u -----------流体在管内的流速,m/s ; 流体在一段水平等管径管内流动时,测出一定流量下流体流经这段管路所产生的压降,即可算得。两截面压差由差压传感器测得;流量由涡轮流量计测得,其值除以管道截面积即可求得流体平均流速。在已知管径和平均流速的情况下,测定流体温度,确定流体的密度和黏度 ,则可求出雷诺数,从而关联出流体流过水平直管的摩擦系数与雷诺数 的关系曲线图。 2求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离心泵的特性,可用该泵在一定转速下,扬程与流量 , 轴功 率与流量 ,效率与流量 三条曲线形式表示。若将扬程 H 、轴功率N 和效率 对流量之间的关系分别绘制在同一直角坐标上所得的 三条曲线,即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如图二所示。 ①流量:离心泵输送的流量由涡轮流量计测定。 ②扬程H :扬程是指离心泵对单位重量的液体所提供的外加能量。以离心

马歇尔试验温度及试验技术指标

马歇尔试验温度及试验技术指标 为了使马歇尔试验击实温度与施工时温度相匹配,并考虑制作混合料马歇尔试件的温度对试件的技术指标、沥青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沥青面层实际使用寿命、性能等的影响,在制作马歇尔试件时,应该严格掌握矿料的沥青的加热温度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击实温度。试验技术指标包括: 空隙率:空隙率是评价沥青混合料压实程度的指标。空隙率的大小,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空隙率大的沥青混合料,其抗滑性和高温稳定性都比较好,但其抗渗性和耐久性明显降低,而且对强度也有影响。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是指空隙的体积占沥青混合料总体积的百分率,它是由理论密度和实测密度求得,应符合3%一4%. 沥青饱和度:是指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中沥青实体体积占矿料骨架实体以外的空间体积的百分率,又称为沥青填隙率,应符合65%~75%. 稳定度:稳定度是指沥青混合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在规定试验条件下,采用马歇尔仪测定的沥青混合料试件达到最大破坏的极限荷载,应大于7.5kN. 流值:流值是评价沥青混合料抗塑性变形能力的指标。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时,当试件达到最大荷载时,其压缩变形值,也就是此时流值表上的读数,即为流值(FL),以0.1mm计,应符合20~40(0.1mm)。

残留稳定度:残留稳定度是反映沥青混合料受水损害时抵抗剥落的能力。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方法与马歇尔试验基本相同,只是将试件在60±10C恒温水槽中保温48h,然后,再测定其稳定度。浸水后的稳定度与标准马歇尔稳定度的百分比即为残留稳定度,应大于75%.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