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蓝宝石的优化改善工艺与鉴定技巧

红、蓝宝石的优化改善工艺与鉴定技巧

红、蓝宝石的优化改善工艺与鉴定技巧
红、蓝宝石的优化改善工艺与鉴定技巧

红、蓝宝石的优化改善工艺与鉴定技巧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饰品的消费,特别是对各种宝石的消费呈现着显著增长的变化,其中,优质蓝宝石和红宝石的需求量是比较大的。这就造成了优质蓝宝石和红宝石数量的大幅度减小。因此,红、蓝宝石的优化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改色处理和净化技术。改色处理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包括热处理、辐照法和表面扩散处理。净化技术常用的有两种分别是填充处理和穿孔处理。鉴定一块宝石:首先,要区分鉴定对象是天然宝石还是合成宝石,然后再对天然宝石的优化和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鉴定。

关键字宝石, 优化改善, 鉴定技巧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sociolog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itizens’life, more and more people pursue the decorations of the high quality, especially varieties of the precious stone, which has led to the decrease of the sapphire and the rubyof top quality. So, it is important to optimize the sapphire and the ruby. Color-enhancement process and purification technique are talked about in this article.The color-enhancement process usually concludes three different methods: heat treating, radiation and surface diffusion. And crack filling and perforation are the main measures of purification technique.Toidentify a piece of gem, two identification skillsare followed. Firstly, it is necessary to distinguish the syntheticstonefrom the natural gem. Secondly, it is to analyze the optimization measures.

Key Words gem, optimization measures, identification skills

第一章引言

红宝石、蓝宝石、钻石和祖母绿一起被称为世界四大宝石。红、蓝宝石的炽热红色和深邃蓝色是世界上其他宝石不可比拟的。它一直是人们用来表达和寄托情感、期望和爱情的载体。它们属于大自然形成的同一种刚玉物质,它是地壳中含量占据第两位的铝元素的氧化物结晶体Al2O3。纯净的刚玉是无色透明的,红宝石是红色的刚玉,而蓝宝石是除红色以外所有颜色的刚玉,它囊括了除红色以外的所有的光谱色。刚玉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是因为其含有不同微量元素,红宝石内含有微量元素铬(Cr),蓝宝石则含有微量元素铁(Fe)和钛(Ti),含铁可呈现黄色,含有其它元素可呈现紫红色、橙黄色、绿色和粉红等颜色。

世界上红宝石主要产自缅甸、斯里兰卡、泰国、越南、巴基斯坦、印度和中国等地。它包括浅红-红-深红色的刚玉宝石。缅甸是世界闻名盛产红宝石的产地,它的质量最优,其中以抹谷“鸽血红”红宝石最著名,同时也是世界上唯一的鸽血红的产地。

世界上蓝宝石的产地较红宝石广泛,主要是澳大利亚、中国、斯里兰卡、缅甸等亚太地区。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国家,其中它产出了最大的“昆士兰之星”,它的蓝宝石颜色多数为深蓝色-蓝黑色,透明度低,受色质影响大,另外一部分为暗绿色、黄色的艳色蓝宝石,颜色深浅不一,色带明显;含各种铁矿、金红石、锆石和刚玉等固态包裹体,易见聚片双晶[1]。

由于它们产出稀少,优质者更少,但市场需求量大,造成供求紧张,价格一直上涨,因而红、蓝宝石的优化改善工艺便应运而生。红、蓝宝石的优化改善工艺在宝石中最具典型性,并且应用最为广泛。它们的优化改善历史悠久,方法繁多,机理研究逐步深入,技术也由易到难,设备也在不断创新。同时,优化改善红、蓝宝石的鉴别方法,随着优化处理方法和技术的更新而不断发展。本文对红、蓝宝石的优化改善工艺与鉴定技巧作一简介。

第二章红、蓝宝石的优化改善工艺

宝石的优化一般分为改色技术和净化技术,红宝石和蓝宝石的优化也不例外,接下来就具体分析这两种处理技术。

2.1 改色技术

2.1.1 热处理

根据所处理的目的而采用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常用的热处理宝石的方法有三种[2]:

(1)普通热处理。这种方法是通过对宝石的加热,使其内部所含致色离子在含量和价态发生变化。

(2)化学药品熔烧法。此种方法是将宝石放在化学药品中进行热处理,化学药品的种类、处理时间的长短及其温度的高低都要根据样品和目的而定,它是利用化学药品破坏宝石的表面的晶体结构,使其表层的化学成分发生预期的变化。宝石内部所含的着色离子也可以通过表面进行交换,发生价态或含量变化。

(3)这是熔盐炉化学药品焙烧的改进方法。它是利用电解作用将宝石作为阳极、以石墨坩埚为阴极,由于电解作用使宝石的致色离子的价态和含量发生变化,从而使宝石的颜色和透明度产生变化。

通过对宝石的加热能改变宝石原有的致色微量元素的含量和价态,从而使宝石颜色发生改变,这种改色处理方法操作相对比较简单,是我国进行宝石优化改色处理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蓝宝石和红宝石的热处理,能够加深或者减弱蓝宝石的颜色,从而获得理想颜色的蓝宝石和红宝石。而由于红宝石和蓝宝石中含有多种致色元素,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引起致色元素变化的差别,因而对红宝石和蓝宝石进行热处理之前要对石材进行详细的研究,并在对红、蓝宝石进行热处理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最高温度、升温时间、冷却时间、气压、添加剂等等条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宝石的颜色向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生变化[3]。

经过长达四年的讨论和磋商,泰国珠宝与收拾商会与日本首饰协会1998年就热处理红宝石的分类达成共识。红宝石分为三类[4]:

A类——天然红宝石。经过热处理,但在10X放大镜下,宝石内、外部无热处理所留下的残余。

B类——热处理天然红宝石。经过热处理,宝石内部可见热处理所留残余。

C类——含外来物质的热处理天然红宝石。经过热处理,宝石内、外部都可见到热处理所留残余。

2.1.2 辐照法

辐照处理法是用来自放射性物质的高能原子粒子或中子射线轰击某些颜色较浅或较差的刚玉,改变或破坏晶体结构以便产生色心,从而使宝石的颜色得到改善的方法。

辐照可使刚玉宝石产生两种黄色色心,即黄色退色色心(YFCC)和黄色稳定色心(YSCC)。这两种色心可同时存在,天然的黄色色心多为稳定的YSCC色心。辐照可使斯里兰卡含铬的粉色刚玉变成橙一粉色(帕帕拉恰色),从无色至浅黄色变成黄-褐色,从蓝色变成绿色。辐照蓝宝石的颜色或稳定或可逆或可能褪色。YSCC色心加热到500℃,YFCC色心加热到200℃甚至更低,或暴露于阳光下几小时,都会迅速褪色。若再辐照,绝大多数有可能恢复到以前的颜色。因而,出售时辐照处理必须公开[5]。

2.1.3 表面扩散处理法

表面扩散处理法是指通过高温扩散,使致色因子进入宝石晶体,从而让宝石显现出更纯正的颜色。

蓝宝石的表面扩散处理一般是通过高温扩散使Fe、Ti等进入蓝宝石晶体,从而使其显现出纯正的蓝色;红宝石的表面扩散处理一般是通过高温扩散使铬元素进入红宝石晶体,从而改善红宝石的颜色。经表面扩散处理过的红、蓝宝石颜色与天然的纯正宝石颜色十分接近,这大大改善了宝石的外观,提高了宝石的档次,这种处理方法是目前行业内使用比较广泛改色方法。

陈征,刘学良,郭守国,宋晶晶等[6]利用高温扩散原理,将低品质刚玉改色成黑色蓝宝石,结合X射线能谱仪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其改善机理是增加Fe3+离子含量,同时添加适量Fe2+和Ti4+,从而使彼此产生的吸收相抑制,使得宝石整体显黑色,影响扩散的主要因素是试验温度和致色离子的浓度梯度。

铍扩散处理是一种较新的刚玉处理方法,目前在国内还未见相关的实验研究报道。帅长春,薛秦芳[7]运用类质同象替代原理与扩散原理,以焰熔法合成无色刚玉和山东天然蓝宝石为实验对象,在一定的温度环境下,加入适量的BeO或金属Be粉末及其它添加剂,进行了铍扩散处理实验,样品的颜色色调及浓度有明显的改善。因此铍扩散处理可以使样品的颜色变为粉红色、黄色和橙红色,也可以使山东天然蓝宝石样品的颜色变浅。

2.2 净化技术

宝石的净化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去除宝石的裂隙、包体、空洞等瑕疵,从而改善拜师的透明度光泽以及纯净度等等。宝石的净化处理主要分填充处理和孔穿处理。

2.2.1 填充处理

填充处理主要是为了掩盖宝石的裂隙和空洞,从而提高宝石的透明度,常见的填充材料有油、玻璃、塑料、树脂等等。

(1)传统注油(胶)或红油处理

取裂隙发育的红蓝宝石原矿或经过处理之后的裸石,浸泡于特制的有机油中,或置于压力罐中加压,使油(胶)渗入内部,以达到净度提升的目的。

(2)高铅玻璃充填处理

一般加工的宝石充填硼质钠铝玻璃等,它们能在1500℃时形成一种熔融体,以此渗透进入宝石的裂隙,起着修复净化的作用。最新应用的含铅玻璃,其材料流动性强,熔点较低,折射率、光泽也与宝石相近(强玻璃光泽)。

2.2.2 穿孔处理

穿孔处理主要是为了消除宝石的包体,现在较多利用激光进行孔穿处理。

第三章红、蓝宝石的鉴定技巧

据估计,市场上约有95%的红蓝宝石经过某种方式的处理。另外,红、蓝宝石的鉴定分析工作作为划分宝石等级的基础和对宝石进行优化处理的参照,也是具有很大意义的。若鉴定一块宝石:首先,要区分鉴定对象是天然宝石还是合成宝石,然后再对天然宝石的优化和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鉴定。

3.1 天然宝石和合成宝石的区分

一般天然红、蓝宝石与优化合成红蓝宝石的鉴定多是比照宝石包裹体的特征,生长纹及油浸法显微镜观察等进行区别。

包裹体是指矿物在生长过程中或形成后所捕获并包裹在内部的气、液或固相物质[8]。它们具有指纹状包裹体、气液二相包裹体和固体矿物包裹体,它们都有双晶、色带和生长线[9]。通常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生长线和色带。包裹体是区别天然红、蓝宝石与合成红、蓝宝石的关键。对于细小的包裹体必须将宝石放在宝石显微镜下用暗视场观察,有些针状固体包裹体和细小的气液二相包裹体必须放大40倍以上才能观察到。天然红、蓝宝石与合成红蓝、宝石都有可能出现指纹状和羽状包裹体,仅从形态上难以区分,鉴别的关键是:要确定指纹状包裹体组成是单一相还是多相以及其突起和反射光下的颜色;对羽状包裹体则是要确定其组成成分,如成分是氧化铝等助溶剂残余物,则确定其实合成品[10]。

此外利用荧光灯也可鉴别天然与合成红、蓝宝石。天然红宝石呈弱红色荧光,合成红宝石在紫外荧光灯下呈强红色荧光。天然蓝宝石在荧光灯下一般无荧光(大多数国家产的蓝宝石),而一些合成蓝宝石在短波紫外灯下发绿色荧光。

在少数情况下,仅靠包裹体及生长纹、双晶等还不能区分天然品与合成品,必须借助于吸收光谱、拉曼光谱、荧光效应等其他检测手段进行鉴定。

3.2红、蓝宝石优化处理方法的鉴定

3.2.1 热处理的鉴定

通过分析与高温破坏有关的特征,短波紫外线下发光特征,吸收光谱的特征的分析鉴定红、蓝宝石的热处理。所有热处理成功的刚玉都无例外地有颜色条带或色斑扩散的迹象存在,给人一种颜色是在宝石中逐渐扩散的感觉。另外,经过热处理的蓝宝石其固态包体发生熔融,会出现丝状或者针状的包体断裂,流体包体产生膨胀,在外观上,未经打磨的热处理宝石会存在麻坑,而打磨过的宝石又会产生多余的刻面。同时,宝石中的生长线的尖锐度降低,这在深蓝色宝石中更加明显;有些宝石的表面有一种“羊毛”状的孤立白色线或很细小的白色斑点,

这些细小的白色线条或斑点可能是残留的钛由于某种原因没有能够在热处理中呈色,而正处在一种转化过程的状态中[11]。

3.2.2 辐照处理的鉴定

辐照红、蓝宝石的鉴别十分困难,一般的常规仪器无能为力。这种处理的黄色蓝宝石很难与天然黄色蓝宝石区分,可用酒精灯烧烤进行退色实验,经过辐照处理的宝石一般对光的稳定性是比较差的,在光照下很容易褪色,而天然的宝石则相反。另外,在外观上,可以通过分析宝石的生长特征以及分析宝石内部的生长色带的特征鉴定辐照处理,具体来说,经过辐照处理的宝石其内部生长色带是比较模糊不清的,而天然宝石的内部生长色带是清晰、明亮的。

3.2.3 表面扩散处理的鉴定

从外观上分析,经过表面扩散处理的宝石,其腰处、刻面棱的颜色较为集中,大多呈网状分布。通过分析发光特性和吸收光谱特点也能鉴定宝石的表面扩散处理,例如经过表面扩散处理的蓝宝石在短波紫外线下一般都能看到斑块状或者其他形状的荧光[12]。

3.2.4 填充处理的鉴定

裂隙充填红、蓝宝石光泽较差。热针试验可有油珠渗出。一般浸油处理之后的几个月内油将变干,宝石的透明度也会下降。由于油的耐久性较差,所以这种处理时不稳定的。对于近年新出现的玻璃充填红宝石,从表面反射光中,能见到光泽的差异,不一致的表面光泽是充填处理最直接的标志之一,用10倍放大镜观察充填在裂隙或表面空洞中的玻璃状充填物可能会发现存在溶蚀边、残留气泡、流纹等特征,是证明其为玻璃而非天然包裹体的重要证据[13]。

第四章展望

总而言之,红宝石和蓝宝石的优化处理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新技术的运用能更好地在不改变天然宝石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宝石颜色的改善和瑕疵的去除,从而使更多石材能够在外观上更接近天然优质的红、蓝宝石,以适应人们对宝石之美的追求。

宝石的人工优化处理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将那些达不到宝石级的或质量较差的红,蓝宝石经过优化处理,使它们的外观变得更加漂亮,耐久性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宝石的品级,真正“变废为宝”。然而在将红、蓝宝石“变废为宝”的同时,也在产生欺骗行为,以次充好,使消费者对红、蓝宝石失去信心。因此,作为珠宝商在红、蓝宝石的销售时应严格自律,明明白白地告诉消费者是否经过优化处理,消费者有知情权。

参考文献

[1] 杨坤彬, 彭金辉, 张世敏, 黄孟阳, 张利波. 红、蓝宝石热处理现状及前景[J]. 贵州大学学报: 2005, 22(2): 215-220.

[2] 吴瑞华, 王春生, 袁晓江. 天然宝石的改善及鉴定方法[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4,

l16-l17.

[3]宋佳. 红、蓝宝石的优化处理与鉴定分析[J]. 中国科技博览:2011,12: 239-239.

[4]王惊涛. 宝玉优化处理的新进展[J]珠宝科技: 2000,2: 35-37.

[5] 吕林素, 何雪梅, 汪云峰. 红、蓝宝石的优化处理方法与鉴定技巧[J].中国宝石: 2007, 16(1): 97-99.

[6] 陈征,刘学良,郭守国,宋晶晶. 低品质蓝宝石高温扩散法工艺改善研究[J]. 财产保护与利用: 2011, 1, 22-27

[7]帅长春, 薛秦芳. 刚玉的铍扩散处理实验研究[J].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09,11(3): 30-33.

[8]罗谷风. 基础结晶学与矿物学[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138.

[9]石桂华. 天然与合成品红、蓝宝石的鉴别特征[J]. 矿床地质: 1996, 15: 120-121.

[10]卢保奇, 翁臻培. 红宝石与合成红宝石中包裹体特征的研究[J].超硬材料与宝石: 2003, 2(15): 50-54.

[11]董秉宇,张建洪. 天然红宝石、蓝宝石的热处理[J]. 国外非金属矿与宝石: 1990,6: 49-51.

[12]宋佳. 红、蓝宝石的优化处理与鉴定分析[J]. 中国科技博览:2011,12: 239-239.

[13]谢静. 处理后的红蓝宝石该如何鉴别[J]. 中国宝玉石: 2008, 2: 82-83.

宝石肉眼鉴定方法实战:蓝宝石

宝石肉眼鉴定方法实战:蓝宝石 宝石肉眼鉴定方法实战:蓝宝石 2014-09-10 东方金王 蓝宝石和红宝石都是宝石级的刚玉,区别在于它们在各自的生长过程中捕获的致色元素不同。红宝石捕获了铬,所以呈红色、粉红色;而蓝宝石捕获了铁和钛,并且由于铁、钛的含量和比例不同,而呈现出蓝色、绿色、黄色、紫色乃至无色等多种颜色。 蓝宝石也属于古老的宝石品种,应用历史已达数千年。蓝宝石也被国际珠宝界列为四大名贵宝石之一,寓意“慈祥、诚实、宽容和高尚”,并作为九月生辰石和结婚23周年、26周年和65周年的纪念石。由于天然蓝宝石中不同程度含有微量的铁,铁元素对白光的吸收往往会使蓝宝石颜色发暗。因此,市场上绝大多数天然蓝宝石经过人工优化加热处理。加热处理并没有改变天然蓝宝石的结构和稳定性,因此,得到国际珠宝界的认可,视同天然蓝宝石在市场上流通。 一、物理化学性质

蓝宝石的化学组成主要为Al2O3,含有少量(0.5%—2.0%)的TiO2 、Fe2O3和微量的Co、Ni、V等元素。属于三方晶系,晶体呈六边形桶状或柱状,晶面上可见到斜交的双晶纹。颜色较多,有靛蓝色、蓝色、浅蓝色、天蓝色、绿色、黄色、紫色、灰色乃至无色等。强玻璃光泽,透明至微透明,硬度9,密度3.9—4.1g/cm3,折射率1.762—1.770,双折射率为0.008,具蓝-绿二色性。发育平直的裂理面。常含有包裹体,因产地和成因不同而有所差异。 二、肉眼鉴定特征 市场上流通的蓝宝石有:天然蓝宝石、优化处理的天然蓝宝石、合成蓝宝石,以及与蓝宝石相似的蓝色天然宝石和仿制品。 (一)天然蓝宝石 天然蓝宝石根据成因和产出特征可以分为两类:

持续改善 Kaizen 的方法和手段

持续改善Kaizen 的方法和手段 持续改善的手段 KAIZEN以标准化、5S 和消除“浪费(Muda)”,来达到企业的QCD(质量、成本和交货期)目标。 标准化、5S 以及消除“浪费”(Muda)这三种活动是企业建立起高效、成功和扁平化的工作现场(Gemba)结构的基础。因为操作它们并不需要复杂的工艺和特别宽的知识面,所以易于理解和导入。但是,如何使员工树立起自律性(self-discipline)并将它们不断推向前进却是困难之所在。 1、标准化 为了达到企业的QCD 目标,企业必须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对人员、信息、设备和原材料的使用,每天都需作出计划,利用关于使用这些资源的标准有助于提高计划的效率,如果在计划的执行中出现问题或偏差,企业领导就应及时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并将现有标准修改或完善以避免问题的再次出现,标准是KAIZEN 的固定组成部分,它为进一步完善提供基础。工作领域标准化的含义就是指将工程师的工艺或设计要求转换成工人们每天必须遵守的工作指令。 2、5S 5S 代表了5 个日语词,是指整洁、有序,对任何一个加工型的企业来说,如果是一个负责任的生产商并且想成为世界一流的公司,那么5S作为基础是应该必须实施的,对每个岗位和个人都必须单独确定5S 规则,制订有关5S标准并使之遵守。 5S 的内容是: Seiri:整顿,即把不必要的东西清除出现场; Seiton:整理,即把留下的东西归类;

Seiso:清洁,即对设备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清洁; Seiketsu:检查,即运用上述三项原则并注重自身行为; Shitsuke:素养,即自觉性。 3、消除Muda(7大浪费) Muda 在日语中是“浪费”,它另有一层深的含义,工作是由一系列的过程或步骤组成的,从原材料或信息开始,到产成品或服务结束,在每个过程中都应增值,然后进入下一过程,在每个过程中作为资源的人和设备要么使产品增值,要么无,Muda 就是指每个没有使产品增值的活动或过程,一般将可能引起Muda 的原因划分如下: 过量生产引起的Muda 库存引起的Muda 次品/返工引起的Muda 动作(行动)的Muda 生产中的Muda 等待所产生的Muda 运输过程中的Muda 4、遵循KAIZEN 五条“黄金”法则: 1) 如果发生问题,首先去现场 2) 检查发生问题的对象 3) 立刻采取暂时性的措施 4) 查找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 5) 使应对措施标准化,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实施持续改善时应遵循的原则 1、丢掉对工艺原有的僵化的看法

常见宝石鉴定标准2003

常见宝石鉴定标准 5.1天然宝石 5.1.1 钻石 5.1.1.1英文名称:diamond。 5.1.1.2 矿物名称:金刚石。 5.1.1.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C;可含有N、B、H等微量元素。I型含N;II型不含N,Ⅱb 型含B。 结晶状态:晶质体。 晶系:等轴晶系。 晶体习性:常见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立方体晶形,晶面常发育阶梯状生长纹、生长锥或蚀象。 常见颜色:白色系列:无色至浅黄、浅褐。彩色系列:深黄、褐、灰及浅至深的蓝、绿、橙黄、粉红、红、紫红,偶见黑色。 光泽:金刚光泽。 解理:四组完全解理。 摩氏硬度:10 密度:3.52(±0.01)g/cm3。 光性特征:均质体,偶见异常消光。 多色性:无。 折射率:2.417 双折射率:无。 紫外荧光:无至强,蓝色、黄色、橙黄色、粉色等,短波常较长波弱。 吸收光谱:415,453,478nm吸收线,594nm吸收线(辐照改色钻石及天然彩色钻石)。 放大检查:浅色至深色矿物包体,云状体,点状包体,羽状纹,生长纹,内凹原始晶面,原始晶面,解理,刻面棱线锋利。 特殊性质:色散强(0.044)。 热导性:钻石热导率高(0.35卡/厘、秒、度)。 发光性:将钻石置于日光下曝晒后,会发出淡青蓝色的磷光;在X-射线下大多数发天蓝色或浅蓝色的荧光,极少数不发荧光;在阴极射线下发蓝色或绿色光。 导电性:II a 型钻石为非常好的绝缘体;II b型钻石为优质高温半导体材料。 5.1.1.4 优化处理 激光钻孔:放大检查可见钻石内部白色的管状物,并在钻石表面有圆形开口。少数可见充填物。 覆膜处理:可见有薄膜脱落,用小刀或针尖可将薄膜刮掉。 充填处理:放大检查可见充填裂隙呈现闪光效应,暗域照明下呈橙黄或紫至紫红、粉红色等闪光,亮域照明下呈蓝至蓝绿、绿黄、黄色等闪光;充填物中可有残留气泡、流动构造、细小裂隙等,充填区域呈白色雾状,透明度降低;可有不完全充填区域。

岩芯描述与鉴定方法

岩芯描述与鉴定方法 1.取芯前的准备工作 钻井取芯前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1.1.了解钻井取芯的目的 钻井取芯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 (1)获取岩性、岩相特征资料,为分析和判断沉积环境提供依据。 (2)获取古生物化石特征资料,确定地层时代和进行地层对比。 (3)取得储集层有效厚度及其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特征资料,弄清其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气性这“四性”关系,获得保护开发油气层的化验分析(物性、含油饱和度等)资料数据。 (4)取得生油气层的生油气指标及其特征资料,弄清其生油气(有机质)丰度和阶段,确定区域勘探开发前景。 (5)取得地层倾角、接触关系、断层、岩石裂缝及缝洞资料,为研究油气田类型(油气藏类型),确定开发系统和方案提供依据。 (6)获取有关油气田开发储量计算资料。 (7)检查开发效果,取得开发过程中所必须取得的资料数据。 (8)解决钻井现场临时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根据塔河油田目前勘探开发工 作,钻井的取芯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为解决地层界线划分而进行地质取芯 如在奥陶系几个组段界面附近进行的取芯,这种取芯以取到两个组段的界面为目的。

(2)以获取油气层储集性能和含油气性而进行取芯此种取芯在评价井中经常会设计,是在探井已发现油气显示层,但取芯资料不全为取全油气层各项资料及参数而进行的取芯,要求:一揭开油气层不能超出规范要求的范围,二要取至油(气)水界面之下。 (3)对钻进过程中新发现的油气层进行取芯此种取芯在探井中和评价井设计外的油气层段常出现,由于具有事前不确定性,其取芯层段的卡取较困难,需要有预前性和果断性,钻前要对井区地质特征有一定的研究。 1.2 岩芯出筒时要进行的工作 (1)观察和记录岩芯出筒的特征:出筒是否顺利?岩芯出筒是否完整?岩芯出筒是否有油、气外溢现象?有无油味? (2)观察和记录岩芯出筒顺利,参与岩芯的丈量和岩芯的编号,确定岩芯的顶、底界。 (3)进行岩芯的粗描和含油气水初步观察、试验,确定本回次取芯是否完成了设计和预定取芯任务,参与确定是否继续取芯。 1.3 岩芯编录 (1)岩芯按出筒顺序收放,确保次序排列不乱。 (2)准确丈量岩芯长度,计算取芯率,根据岩芯含油气情况确定岩芯的清洗方式,含油气岩芯不得用水冲洗,擦干后及时描述,用无色玻璃纸包装蜡封。 (3)岩芯出筒2 日内要完成对岩芯进行编录、描述。 (4)编录前对岩芯进行认真核查, 核实岩芯次序是否正确,然后在在每一岩 芯自然段的上方(顶端)用白漆涂4cm x 2.5cm长方形块,在漆块上用黑色绘图墨汁标注岩芯编号,破碎岩芯用白布袋盛装,白布袋上用黑色笔进行编号

持续改进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持续不断地改进产品、工艺、服务、质量和成本,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工艺、服务、质量和成本有关的所有持续改进活动。 3、职责 3.1 公司各部门均应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等主题,不断开展持续改进工作。 3.2 质检部负责持续改进的归口办理。 3.3 技术部和生产部负责持续改进项目的协调和验证工作。 4、管理内容 4.1 公司应全面遵循持续改进的原则,在全公司各项与产品、工艺、服务和成本有关的日常活动中不断地深入开展持续改进活动。 4.2 技术部有计划地向公司全员贯彻持续改进并鼓励每位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安排时间作相关持续改进技术的培训。 4.3 根据公司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内审结果,管理评审及公司业务计划中提出的要求每年年初由质检部负责制定年度持续改进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往各部门。 4.4 公司员工均随时有提出持续改进建议的权利和义务,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持续改进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技术部按照所提建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做分析和评估,纳入年度改进计划中并组织实施。 4.5 持续改进的项目内容 4.5.1 产品改进 技术部针对具体产品的设计和结构,对照同类产品的设计和结构,结合生产实际中曾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具体产品的现状,找出差距,制定持续改进的计划,利用相关持续改进技术,如试验设计(DOE)、FMEA、价值分析(VA)、防错技术和8D问题解决法等,持续不断的实施产品改进。技术部负责组织人员对改进项目进行跟踪、验证。 4.5.2 工艺改进 技术部应对生产部提供的工序能力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据其对产品的加工工艺(尤其是涉及特殊特性的工艺条件)进行监控,可采用控制图、工序能力指数、设备总效率和8D问题解决法等改进技术,具体可参照SPC手册。按照统计过程控制的数据输出,采

十大类宝石的一般鉴定方法汇总

十大类宝石的一般鉴定方法汇总 钻石的鉴定 钻石是天然物质中最坚硬的物质,钻石可刻划任何其他宝石,但其他任何宝石却都刻划不动钻石。也可以用“标准硬度计”刻划,凡硬度小于9度,均是假钻石。钻石还具有亲油性,如以钢笔在钻石表面划一条线,则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直线,而其他宝石则呈断断续续的间断线。上述方法在鉴定钻石中都有一定参考价值。还可以通过10倍放大镜观察,在10倍放大镜下,多数钻石可见霞疵,有三角形的生长纹,钻石的表面有“红、橙、蓝”等色的“火”光。光芒四射。 红宝石的鉴定 天然宝石“十红九裂”,没有一点瑕疵及裂纹的天然红宝石极为罕见。而人造红宝石颜色一致,内部缺陷或结晶质包裹体少、洁净,块体较大。作为珍贵宝石,市场上超过3克拉以上的天然红宝石十分少见,如碰到较大块体的红宝石,就要引起注意。 天然红宝石有较强的“二色性”,所谓二色性,即从不同方向看有红色和橙红色二种色调,如只有一种颜色,则可能是红色尖晶石、石榴石或红色玻璃等。红色尖晶石与天然红宝石十分相似,两者最易混淆,所以必须特别慎重。 蓝宝石的鉴定 天然蓝宝石的颜色往往不均匀,大多数具有平直的生长纹。人造蓝宝石颜色一致,其生长纹为弧形带,往往可见体内有面包屑状或珠状的气泡。 天然蓝宝石也具有明显的二色性,从一个方向看为蓝色,从另一个方向看则为蓝绿色。其他宝石的呈色性与天然蓝宝石不同,据此可以区分。 另外,最简便的方法可用硬度测定法,天然蓝宝石可在黄玉上刻划出痕迹,而其他蓝色宝石难以在黄玉上刻划出痕迹。 祖母绿的鉴定

在自然界,和祖母绿相似的绿色透明宝石种类不少,较常见的有翡翠、碧玺、萤石、橄榄石、石榴石和锆石等,其中外观酷似祖母绿而容易混淆的是碧玺、萤石和翡翠。以肉眼观察,绿色翡翠一般都呈半透明状,往往有交织纤维斑状结构,而优质祖母绿透明晶莹。祖母绿的硬度7.5-8,而萤石硬度低,仅为4。祖母绿比重较小,而萤石、碧玺、翡翠的比重都较大。锆石则色散强并具有明显的双影。 此外,还有与天然祖母绿相似的人工祖母绿、绿色玻璃等,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之处是天然祖母绿绝大多数有瑕疵或包体,并可见二色性。当然,要严格正确的区分最好运用折光仪、偏光镜等鉴定仪器。 猫眼的鉴定 近年来,市场上有一种玻璃纤维猫眼戒面销售,镶在黄金或白银戒指上,使人真假莫辨。其鉴别方法是,当转动戒面时,假猫眼的弧形顶端可同时出现数条光带,而真猫眼只有一条。假猫眼眼线呆板,而真猫眼眼线张合灵活。真猫眼的颜色大多为褐黄或淡绿色,假猫眼则颜色多样,有红、蓝、绿等色。 欧泊的鉴定 欧泊根据它的颜色可分为黑欧泊、白欧泊、黄欧泊等,其中以黑欧泊价格最高。为了使价格较低的白或黄欧泊提高档次,有人就采用人工方法使其变色,成为“黑欧泊”,以牟取高利。其主要方法是用糖煮或注入塑料,使白欧泊变黑。识别的方法是,经过糖煮或注塑的欧泊比重明显不同,在水中测试,其比重值变轻。亦可用加热后的针测试注塑欧泊,天然欧泊热针扎不进,注塑欧泊能够扎进,并会产生塑料烊化后的气味。 碧玺的鉴定

持续改进的措施

持续改进程序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持续改进的内容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及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服务过程的持续改进。 2 职责 2.1 管理者代表负责持续改进的组织策划,负责组织持续改进的实施和协调。 2.2 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归口管理持续改进,编制、实施公司质量管理体系项目改进,对持续改进最终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 2.3 各维保检测室负责完成本检测室的持续改进项目并形成记录。 3 控制程序 3.1持续改进是公司增强满足要求能力的循环活动,是公司永恒的主题。公司应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持续开展改进活动,更好地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度。 3.2 确定持续改进项目持续改进是一个过程。公司通过以下活动的实施,实施不断的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的服务质量改进,目的是促进维保检测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维保检测服务的有效性提高: a)通过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建立、实施和考核,营造激励维保检测服务的改进机制; b)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服务、过程的趋势和不足,评价顾客不满意的信息; c)通过内部审核不断发现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薄弱环节,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d)通过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实施改进; e)通过管理评审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采取改进措施。 3.3 持续改进的方法 a) 通过机构调整,优化维护保养检测服务的组织及接口方式; b) 对维保检测服务实现过程进行改进; c) 资源的合理优化和调配; d) 开展维保检测服务质量监督活动;

e) 纠正和预防措施; f) 制定持续改进计划或方案; g)合理化建议。 3.4 持续改进的措实施 3.4.1 重大持续改进关系到公司整体运行机制、过程的重大突破性持续改进,由总经理办公室组织制定具体改进方案,经总经理办公会评价批准(一般以文件形式下发指令)后实施。 3.4.2 一般持续改进项目:指日常渐进的改进并积极寻求改进的机会,以提高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由各维保检测室负责制定具体的改进方案,经本检测室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3.4.3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服务质量监督活动:各维保检测室应积极开展服务质量监督活动。通过开展服务质量监督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改进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过程的能力和维保服务质量。 3.4.4技术、质量负责人根据质量目标,制定质量管理体系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检测服务项目改进计划,规划持续改进工作程序,并通过实施维保检测项目改进计划,检查完成情况,持续改进维保检测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 3.5 持续改进的考核技术、质量负责人每年组织公司所属维保检测室对开展的持续改进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对在持续改进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维保检测室进行表彰和奖励,包括优秀维保检测服务质量监督活动成果;对未按计划完成持续改进项目的单位进行必要的处罚。 4.0记录 4.1 实施本标准形成以下记录: 持续改进实施记录 质量监督活动成果 持续改进奖惩记录 4.2 本标准形成的所有记录由《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

珠宝鉴定专业基础试题库

珠宝鉴定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蓝宝石大多数无荧光,只有产的黄色蓝宝石在紫外线及下可能显示橙黄色荧光。 2、常见四种重液中,2、65和 3、05的重液是分别由三溴甲烷和二碘甲烷稀释而成的,那么在稀释2、65重液的时候,应选用作为指示矿物,稀释3、05重液的时候则选用作为指示矿物。 3、锆石的化学成分是。 4、有色宝石之所以会有颜色,是宝石对光的导致的。 5、亚马逊石的宝石学名称是,摩根石的宝石学名称是。 6、自然界的岩石中,岩中产出的宝石品种最为丰富。 7、红色系列碧玺的致色元素是。 8、山东蓝宝的比例过高,颜色表现为过深的颜色。 9、宝玉石中硬度最高的是,韧性最高的是,导热性最高的是。 10、红柱石和以及三者互为同质多像体。 11、祖母绿之所以加工成八面阶梯琢型,是由于祖母绿的性质,除去它的尖角,加工成钝角的阶梯型可以使损失降到最低。同时阶梯型加工也有助于加深祖母绿的。 12、碧玺以具有显著的为鉴定特征。 13、黑曜石的彩虹效应是属于宝石光学效应中的效应;月光石的月光效应是由光的作用产生的。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彩虹水晶是由于光的()作用所致。 A 色散 B 衍射 C 散射 D 干涉 2、只在蓝区发现吸收线的宝石可能是()

A 鉄铝榴石 B 红宝石 C蓝宝石 D 镁铝榴石 3、天然蓝色钻石和辐照致色的蓝色钻石的区别在于() A 热导率 B 导电性 C 荧光性 D 颜色的强弱 4、彩色钻石主要产自() A 南非 B 澳大利亚 C 俄罗斯 D美国 5、在查尔斯滤色镜下不变色的宝石是() A 祖母绿 B 铬酸盐染的翡翠 C 东陵石 D 绿玉髓 6、下面哪种宝石没有解理?() A 托帕石 B 萤石 C 钻石 D 尖晶石 7、下面哪个性质不是合成尖晶石和天然尖晶石的鉴别特征。() A 内含物 B 折射率 C 相对密度 D吸收光谱 8、下面哪种宝石不可能存在异常消光现象?() A 尖晶石 B 萤石 C 钻石 D 水晶 9、下面哪种方法不属于宝石的优化?() A 红宝石的热处理 B 加热处理成的红色翡翠 C 用糖和浓硫酸染的黑欧泊 D 注无色油的祖母绿 10、观察电气石二色性最合宜的方向是() A 沿光轴方向 B 斜交光轴方向 C 垂直光轴方向 D 任意方向

《持续改进整改措施》

《持续改进整改措施》 为更好地开展以“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药剂科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以下整改措施: 一、每季度统计、分析门诊中药处方、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的比例,及时反馈信息,适时调整医院鼓励使用中药饮片的方案。 二、制定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体系并落实到位。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操作流程,严格按规程操作。每月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察,每季度对质量控制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三、积极与各配送公司协调,制定小包装中药饮片采购目录,推广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争取使小包装中药饮片使用量达到规定要求。 药剂科xx.01.10 第二篇:持续改进措施持续改进措施 本公司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持续改进措施改进管理体系,包括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改进。 1、相关方服务的持续改进 在实际工作中,从调查,互访、投诉等方面进行持续改进,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对相关方调查,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分别对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客户意见和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并用有效的统计方法对收集后的调查表进行满意度分析,并对目标进行评价,并做为管理评审的输入,以寻找改进的途径。对顾客调查,互访、投诉等过程中顾

客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反馈,对提供的意见建议、新的需求进行分析评价,必要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改进服务态度,改进工作流程。 2、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改进 每年在公司内部有计划的开展和组织1到2次的内部审核工作,自我检查;对于外部的审核所发现的观察项或不符合项,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从而提高管理体系的符合项和有效性,对于不符合项采取纠正措施,消除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对于潜在的问题,制定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无论是内审还是外部审核都是体系改进的重要机会,把接受审核的过程当做一个很好的学习和改进的机会,每次要把审核的机会当做虚心学习他人的有益经验。 3、方针与目标改进 公司全体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对方针和目标进行宣贯,让公司的每个从业人员理解并能为贯彻方针,实现目标而努力,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必要时可对目标做一些调整,逐步改进和提高质量目标。 4、管理评审改进 公司在每年度的管理评审中所发现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并进行必要的变更,管理者要确保这些措施应在一定的时限内得到实施和验收证。 5、纠正和纠正措施 对于文件修订、人员引进和培训、人员监督、过程监督、设备开发和引进环境的改善进行纠正和预防,持续改进要按以下步骤进行:

食品感官鉴别方法与要求

食品质量感官鉴别的基本方法与要求 食品质量感官鉴别的基本方法,其实质就是依靠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等来鉴定食品的外观形态、色泽、气味、滋味和硬度(稠度)。不论对何种食品进行感官质量评价,上述方法总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常是在理化和微生物检验方法之前进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中国肉类食品研究中心等单位对感官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感官分析方法一成对比较检验、三点检验、味觉敏感度的测定、风味刻面检验、排序法、“A”-“非A”检验、不能直接感官分析的样品制备准则等 7项国家标准(GB 12310~12316—90),为感官鉴别的实践提供了标准化、科学化的指南。在食品质量感官鉴别过程中,只要条件许可,都应按这些国家标准无一例外地参照执行。 对于实施质量感官鉴别的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必须具有健康的体质、健全的精神素质,无不良嗜好、偏食和变态性反应。鉴定人员自身感觉器官必须机能良好,对色、香、味、形有较强的分辨力和较高的灵敏度。对于非食品专业人员,还要求对所鉴别的食品有一般性的了解,对其色、香、味、形有常识性的知识和经验。具体的要求在下文中还要提到,这里就不赘述了。 一、基本鉴别方法 (一)视觉鉴别法 这是判断食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感官手段。食品的外观形态和色泽对于评价食品的新鲜程度、食品是否有不良改变以及蔬菜、水果的成熟度等有着重要意义。视觉鉴别应在白昼的散射光线下进行,以免灯光隐色发生错觉。鉴别时应注意整体外观、大小、形态、块形的完整程度、清洁程度,表面有无光泽、颜色的深浅色调等。在鉴别液态食品时,要将它注人无色的玻璃器皿中,透过光线来观察;也可将瓶子颠倒过来,观察其中有无夹杂物下沉或絮状物悬浮。 (二)嗅觉鉴别法

(完整版)持续改进管理办法

文件名称:持续改进管理办法页数:第1页共4页 文件编号:编制: 生效日期:审批: 1 目的 为持续不断地改进产品、工艺、服务、质量和成本,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工艺、服务、质量和成本有关的所有持续改进活动。 3、职责 3.1 公司各部门均应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等主题,不断开展持续改进工作。 3.2 质检部负责持续改进的归口办理。 3.3 技术部和生产部负责持续改进项目的协调和验证工作。 4、管理内容 4.1 公司应全面遵循持续改进的原则,在全公司各项与产品、工艺、服务和成本有关的日常活动中不断地深入开展持续改进活动。 4.2 技术部有计划地向公司全员贯彻持续改进并鼓励每位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安排时间作相关持续改进技术的培训。 4.3 根据公司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内审结果,管理评审及公司业务计划中提出的要求每年年初由质检部负责制定年度持续改进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往各部门。 4.4 公司员工均随时有提出持续改进建议的权利和义务,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持续改进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技术部按照所提建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做分析和评估,纳入年度改进计划中并组织实施。 4.5 持续改进的项目内容 4.5.1 产品改进 技术部针对具体产品的设计和结构,对照同类产品的设计和结构,结合生产实际中曾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具体产品的现状,找出差距,制定持续改进的计划,利用相关持续改进技术,如试验设计(DOE)、FMEA、价值分析(VA)、防错技术和8D问题解决法等,持续不断的实施产品改进。技术部负责组织人员对改进项目进行跟踪、验证。 4.5.2 工艺改进

持续改善

持续改善 (重定向自KAIZEN) 持续改善(kaizen)、现场改善(Genba Kaizen) Genba Kaizen (Genba= actual place of operation, Kaizen= continuous improvement) 目录 [隐藏] ? 1 什么是持续改善? ? 2 什么是现场改善 ? 3 持续改善的起源 ? 4 持续改善的基础理念 o 4.1 1、KAIZEN和企业领导 o 4.2 2、过程和结果 o 4.3 3、遵照PDCA/SDCA循环 o 4.4 4、质量优先 o 4.5 5、以数据说话 o 4.6 6、视下一道工序为客户 ? 5 持续改善的组件 ? 6 持续改善的手段 ?7 实施持续改善时应遵循的原则 ?8 持续改善活动程序 ?9 使员工在Kaizen活动中产生自律性的方法 ?10 用可视化管理手段辅助Kaizen活动 ?11 Kaizen和ISO9000、QS9000 ?12 持续改善案例分析 o12.1 案例一:持续改善方法在汽车制造企业分析[1] ?13 相关条目 ?14 参考文献 [编辑] 什么是持续改善? Kaizen方法最初是一个日本管理概念,指逐渐、连续地增加改善。是日本持续改进之父今井正明在《改善—日本企业成功的关键》一书中提出的,Kaizen意味着改进,涉及每一个人、每一环节的连续不断的改进:从最高的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到工人。“持续改善”的策略是日本管

理部门中最重要的理念,是日本人竞争成功的关键。Kaizen实际上是生活方式哲学。它假设,应当经常改进我们的生活的每个方面。 Kaizen的关键因素是:质量、所有雇员的努力、介入,自愿改变和沟通。 持续改善被作为系统层面的一部分来加以应用并进行改进。通过流动和拉式系统来改进交货时间、流程的灵活性和对顾客的响应速度,改善活动从头到尾地改进了公司的进程。 [编辑] 什么是现场改善 Genba 在日语中是“现场—事情真正发生的地方”的意思,它也是日本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广义上讲,它就是“事件发生的地方” ;狭义上讲,Genba就是指企业的“工作领域”或“工作位置”。 Kaizen的意思是“连续不断的改进、完善”。所以,综合来讲,Genba Kaizen狭义就是指“对企业不同领域或工作位置上所做的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Kaizen的字面意义就是:通过改(Kai),而变好(Zen)。 [编辑] 持续改善的起源 持续改善是指“对企业不同领域或工作位置上所做的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起源于TWI (Training Within Industries)和MT(Management Training),TWI二战后被美国军火工业广泛采用的“工业内部培训”,40年代在美国发展起来的,当TWI在许多国家被引进时,在日本产生的影响最大,至少有一千万的日本企业界的领导、专业人员及员工都受了TWI培训,对日本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有深远的影响。 TWI包含三部分标准的培训内容: 首先,JIT(Job Instructional Training)让领导者认识到使员工得到足够职业培训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进行这些培训; 其次,JMT(Job Methods Training)是关于如何获得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的思路并将其实践; 第三,JRT(Job Relations Training)是关于上下级关系和领导方法的。在日本,这些培训工作是由不同的专业组织如日本工业培训协会来完成的。同时,许多领先的日本大公司将TWI 根据需要作适当变动后用来培训自己的潜在领导者。

宝石鉴定与欣赏

一、概念题 1.玉髓是何种宝石? 答:玉髓是阿尔法石英,隐晶质石英集合体,三方晶系,又名石髓。分为普通玉髓,碧石和玛瑙三种。玉髓的硬度6.5左右,密度2.58~2.64,折射率1.53~1.54。半透明至微透明,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韧性较好,颜色丰富多彩,有些品种具有奇特的花纹和美丽的图案,令人称奇。2.什么是钻石?其折射率是多少?它的热导率是多少?比金属还要高吗?我国钻石产地主要有哪些? 答: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又称金刚钻。折射率:2.417 钻石的导热率可高达2300W/mK ,比金属的热导率高,它的仿制品立方氧化锆导热率只有3.0W/mK左右,辽宁瓦房店,山东蒙阴—临沭,湖南沅水流域 3.注胶翡翠出售时应标明什么? 答:A货:指天然颜色的翡翠,包括未经任何人工处理或只经过正当的加工处理,其颜色和质地基本上都保留着天然状态的翡翠。B货:指经过漂白—注胶处理的翡翠,即是一些底色带有黄、褐、灰等脏色,经过用酸液浸泡漂白底色后,再注入胶水充填固化处理的翡翠。其颜色和透明度得到很大改善,但内部结构受到严重破坏。国家权威机构出具的翡翠证书在鉴定结果一项,如果是天然A货翡翠,则结果仅有“翡翠”这两个字,并不会标明“A货”、“天然”等字样。这是因为只有是天然A货才会出具结果是“翡翠”的证书,而如果是B货翡翠,在证书的鉴定结果一项会标明“翡翠(处理)”或“翡翠(注胶)”或“翡翠(B货)”或“翡翠(优化)”。 4.何谓晶体?琥珀石晶体吗? 晶体即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有固定的晶形,熔点,沸点,不是,琥珀没有固定形态,熔点和沸点,是非晶质;5.河田玉、独山玉的产地在哪里? 和田玉产在新疆和田,独山玉出产在河南省南阳市。 6. 翡翠的主要产地是哪里? 世界翡翠产地有:缅甸、俄罗斯、美国(加利福尼亚)、美洲危地马拉、日本等地 产于缅甸的翡翠质量最好。主要产于缅甸北部密支那地区的高丽贡山之中,产出地区称为帕敢 7.何谓珍珠?其内部结构如何?珍珠的颜色如何? 珍珠是由珍珠贝外套膜的一部分细胞,在结缔组织内形成珍珠襄分泌珍珠质而产生的。在自然条件下砂粒和寄生虫等外来物质的偶然侵入,就给珍珠质分泌组织(外套膜外侧上皮细胞)以有效的刺激,引起该组织的畸形增殖,并在结缔组织内形成包围外来物质的珍珠襄,分泌珍珠质沉积在砂粒等外来物质上形成天然珍珠。 □ 珍珠表面具有叠瓦状构造,内部,同心放射层状构造。天然珍珠:文石小片的长轴方向呈放射状排列,构成同心结构。内部各层呈“暧色”色调,如浅黄色、浅褐色或黑色等,中心刺物为一小砂粒或寄生虫——核极小,肉眼下无核。无核养殖珍珠:形态各异,极少为圆形,中心刺激物为蚌的外套膜小片——淡水养殖珠无核。有核养殖珍珠:贝壳珠核可能显示出条纹,外层包裹薄于2mm的珍珠质层,钻孔处可见白色贝壳珠核和珍珠质外层之间有界限——海水养殖珠有核、核较大。一系列的同心圆状珍珠质曾组成,居于明显的圈层结构,中心往往存在一个珠核,珍珠层包括无定形基质层,方解石结晶层,文石晶层。 白色、粉红色、淡黄色、淡绿色、淡蓝色、褐色、淡紫色、黑色等,以白色为主。白色条痕。 常见的珍珠多为银白色的,但也有多种其他的颜色。 珍珠的颜色可区分为体色和晕色。 晕色是物理光学效应引起的,它与珠层的透明度,珠层的厚薄等因素有关。体色是珍珠质本身的颜色。根据珍珠体色的不同,人们把珍珠分成三个组:浅色组,黑色组和有色组。 浅色组的珍珠是最常见的珍珠。该组常见的颜色有银白色,奶白色,瓷白色,白玫瑰色,粉红色,微黄色等。其中,银白色俗称“银光皮”是最受国人喜爱的颜色;其次是俗称“美人醉”和“孩儿面”的粉红色,也深受人们的喜爱。浅色组中最不受欢迎的是微黄色的珍珠。事实上,浅色组珍珠在经历长时间光照和佩戴以后,常常会逐渐变黄,所以有“人老珠黄不值钱”的俗语。 有色组是指一些既不属于浅色也不属于暗色,但却具有其他色彩的珍珠。如锡灰色,绿色,蓝色,紫色,紫红色,黄-金黄色等。此在珍珠也不常见,只是由于其色彩并不浓艳,缺乏引人入胜的魅力,所以其市场价并不见得高于浅色组。 8. 什么是祖母绿?世界最著名的祖母绿产地在哪里,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哥伦比亚祖母绿呈何种颜色? 祖母绿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优质绿宝石,这一名称起源于古波斯语“Zumurud”,原意为“绿色之石”,古希腊人称其为“发光的宝石”,后演化成拉丁语“Smaragdus”。约在公元16世纪时,祖母绿有了今天的英文名称“Emerald”。哥伦比亚,祖母绿的化学名称是铍铝硅酸盐(Be3AL2Si6O18)。红色 9. 什么是蓝宝石?它的颜色主要是由何原因引起?产地主要? 蓝宝石是刚玉宝石中除红色的红宝石之外,其他颜色刚玉宝石的通称,主要成分是氧化铝,天然蓝宝石可以分为蓝色蓝宝石和艳色蓝宝石。刚玉中因含有铁和钛等微量元素,而呈现蓝,天蓝,淡蓝等颜色,其中以鲜艳的天蓝色者为最好。黄色,粉色,橙色级紫色统称彩色蓝宝石。蓝宝石的产地在泰国、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老挝、柬埔寨,其中最稀有的产地应属于克什米尔地区的蓝宝石,而缅甸是现今出产上等蓝宝石最多的地方。 10. 二色镜的使用光源是什么?偏光镜的用途? 二色镜要求使用非偏振的白光作光源。合适光源有:日光,白炽灯和日光灯等。使用日光灯时,应避免使用日光灯边缘部分的光线。 1. 区分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宝石。 2. 测定光性(单折射、异常双折射、双折射、不消光)。 3. 解析干涉图(一轴晶及二轴晶)。 4. 检查多色性。 5. 与石英楔配合测定光符。 6. 区分各向异性单晶质宝石与多晶质宝石 11. 什么是碧玉?其成份是什么?。 为一种含杂质较多的玉髓,碧玉是一种半透明呈菠菜绿色的软玉,化学成分:CaMg5(OH2)(Si4O11)2含水的硅酸盐还哈有氧化铁,粘土矿物等杂质,有时含有绿帘石、磁铁矿形成的色带和色团。

宝石学概论:红宝石和蓝宝石矿床成因及产地.

宝石学概论:红宝石和蓝宝石矿床成因及产地 矿床成因 红宝石和蓝宝石的成因类型众多,原生矿有岩浆岩型、变质型、伟晶岩型等,次生矿有残坡积型、砂矿型等。 1、大理岩型 大理岩中的红宝石是宝石级红宝石的重要来源。缅甸抹谷、阿富汉哲格达列克、巴基斯坦的罕萨等地均属于此种类型。关于这种类型红宝石的成因,由于这种类型矿床的红宝石产在白云质大理岩中,附近有酸性岩分布,因此,有认为是接触交代的矽卡岩型矿床。但有人认为矿体的形成与矽卡岩无关,矿体是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后期的岩浆侵入使周围大理岩进一步重结晶,并使红宝石聚集。 2、玄武岩型 玄武岩型是世界上蓝宝石矿床的主要成因类型。我国昌乐、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柬埔寨的拜林、泰国尖竹汶及老挝、越南等地的蓝宝石都与玄武岩有关。 3、伟晶岩型 这类矿床中的红宝石和蓝宝石矿床成因直接与伟晶岩相关。典型的例子有:坦桑尼亚的翁巴塔尔红宝石和蓝宝石矿床,产在含钙长石、蛭石的奥长伟晶岩中;著名的克什米尔蓝宝石矿床产于花岗伟晶岩与白云质灰岩的接触带上。 4、矽卡岩型 这种类型的红宝石和蓝宝石矿床产于碳酸盐岩与中酸性岩浆的接触带上,赋存于矽卡岩之中。典型的矿床有斯里兰卡的蓝宝石矿床,这是世界蓝宝石的主要产区。矿床产在粗粒白云质大理岩与正长岩体接触形成的矽卡岩中。蓝宝石晶体完好,透明,呈蓝色至天蓝绿色。 5、岩浆型 美国蒙大拿州的约戈谷蓝宝石矿床是此类矿床的唯一实例,产于碱性、基性煌斑岩中。宝石级蓝宝石4ct/t,颗粒一般重2ct左右,颜色较均一,但不够鲜艳。 6、变质型 主要产于与区域变质作用有关的片岩和片麻岩中。澳大利亚哈茨山红宝石产在斜长石-角闪石片麻岩中,研究证明,它的原岩是斜长岩杂岩,红宝石以斑晶产出。我国新疆、美国、斯里兰卡都已发现有这种红宝石矿床存在,但质量较差,晶体较小,价值不大。 7、外生的残坡积型和冲积砂矿型 外生的残坡积型和冲积砂矿型是世界红宝石和蓝宝石的主要来源,分布与原岩有关,是含红宝石或蓝宝石的岩石或原生红宝石和蓝宝石矿床经后期风化作用形成。 产地 红宝石的著名产地有缅甸、阿富汗、巴基斯担、泰国、柬埔寨、越南、坦桑尼亚、澳大利亚等。而蓝宝石的著名产地有克什米尔、斯里兰卡、中国、印度、泰国、柬埔寨、老挝、澳大利亚、越南、美国等。 各地产出的红宝石和蓝宝石也因地质条件不同其质量和内容特征也各不相同,如缅甸产的红宝石质量较好,一般颜色艳丽,质量最好的鸽血红红宝石就产于缅甸。泰国红宝石多呈褐红或玫瑰红色,色带和生长线平直,常含流体包裹体,并多聚集成指纹状、羽状等。越南红宝石常呈玫瑰红色,裂纹较多。克什米尔产的蓝宝石呈微带紫的靛蓝色,著名的“矢车菊”蓝宝就产于此,其典型的包裹体是混浊的分带、锆石晶体等。中国山东产的蓝宝石以颗粒大、晶体完整而著称于世,色带清楚、颜色深至蓝黑也其典型的特征。

几种宝石的鉴定方法

钻石的鉴定 钻石是天然物质中最坚硬的物质,钻石可刻划任何其他宝石,但其他任何宝石却都刻划不动钻石。也可以用“标准硬度计”刻划,凡硬度小于9度,均是假钻石。钻石还具有亲油性,如以钢笔在钻石表面划一条线,则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直线,而其他宝石则呈断断续续的间断线。上述方法在鉴定钻石中都有一定参考价值。还可以通过10倍放大镜观察,在10倍放大镜下,多数钻石可见霞疵,有三角形的生长纹,钻石的表面有“红、橙、蓝”等色的“火”光。光芒四射。最准确可靠的方法是用“热导仪”,测出导热数据来区分真假钻石,但“热导仪”价格比较昂贵。 由于钻石是高贵豪华的首饰品,目前市场上以廉价宝石、人造宝石甚至玻璃来代替或冒称钻石屡见不鲜,常见的形形色色的假钻石有以下几种: ①锆石:与钻石极为相似,是钻石最佳代用品。鉴定方法是,锆石由于具有偏光性和很大双折射率,当用10倍放大镜观察加工后的锆石棱面时,由其顶面向下看,可以看出底部的棱线有明显的双影,而钻石绝无双影现象。 ②玻璃:玻璃的折光率很低,没有钻石那种闪烁的彩色光芒;尤其是沉入水中,玻璃制品光彩全无,立即露出马脚。 ③苏联钻:即立方氧化锆,最早由苏联人研制成功,故名。苏联钻是人造化合物,但在色散、折光率等方面与天然钻石很接近,也具有“火”光闪闪的诱人外貌。但它的硬度较低(8.5),可与钻石互相划刻区分。且导热性远低于钻石,可以“热导仪”鉴定,准确将其区分开来。 ④水晶:水晶虽然是天然矿物透明晶体,经加工后似钻石,但缺少钻石的彩色光芒。 红宝石的鉴定 天然宝石“十红九裂”,没有一点瑕疵及裂纹的天然红宝石极为罕见。而人造红宝石颜色一致,内部缺陷或结晶质包裹体少、洁净,块体较大。作为珍贵宝石,市场上超过3克拉以上的天然红宝石十分少见,如碰到较大块体的红宝石,就要引起注意,因为天然红宝石比人造红宝石价值高出千百倍,稍一疏忽,就会“吃药”。 天然红宝石有较强的“二色性”,所谓二色性,即从不同方向看有红色和橙红色二种色调,如只有一种颜色,则可能是红色尖晶石、石榴石或红色玻璃等。 红色尖晶石与天然红宝石十分相似,两者最易混淆,所以必须特别慎重。 蓝宝石的鉴定

第二章常见单晶宝石鉴定—绿柱石

绿柱石 一绿柱石的鉴定特征 1原始鉴定 六方柱状体(六方柱、六方双锥、平行双面)柱面发育纵纹。 一组平行{0001}不完全解理,断口呈贝壳状之参差状,抛光面为玻璃光泽。 2成品鉴定 (1)颜色:绿色、蓝色、黄绿色、黄色、粉色,无色等。 (2)RI:1.56~1.59(视品种而定)DR:0.005~0.009(一般为 0.006,)色散为0.014 (3)光性特征:一轴负光性 (4)硬度:7.5~8 (5)密度:2.72(+0.018,-0.05) (6)多色性:因颜色不同而异, 祖母绿:弱至强,黄绿/蓝绿海蓝宝:弱至强,蓝/蓝绿 金黄绿柱石:弱,弱黄色/黄色,或不同程度的黄色。 粉色绿柱石:弱至中,浅红/粉红(例摩根石) Maxixe-型蓝色绿柱石:弱至中,蓝/浅蓝(深古蓝色) 二祖母绿的鉴定特征 (一)主要坚定特征 1颜色:翠绿色中略带黄和蓝色调,由铬和钒致色,以铬为主,钒元素有少量影响。 Cr2O3::0.15~0.3% 蓝绿色 0.50~0.6% 深绿色 2吸收光谱:显铬致色宝石典型光谱 铬谱:红区683、680双线、637、630~580有一宽吸 收带,蓝区487弱吸收,紫区吸收(用分光镜 可见铬谱的绿柱石为祖母绿,偶见钒谱)

3发光性:一般无荧光,但特殊宝石也可见 LW:弱,橙红,红色荧光 SW:弱,橙红,红色(较长波弱) X荧光下呈弱的红色荧光 4查尔斯滤色镜下 绝大多数祖母绿呈红或粉红色,有些产地祖母绿如印度、南非因含有铁在滤色镜下呈绿色 5折射率和双折射率 RI:1.577~1.583(±0.017) DR:0.005~0.009 (一般在 0.005~0.007) 6密度:2.72(+0.18,-0.05) 7内含物特点:祖母绿中内含物丰富,常含有晶体包裹体(长石,铁矿),负晶或空洞中的两相或三相包裹体,愈合 裂隙(发育),色带及生长纹等。 8不同产地祖母绿的特征 (1)哥伦比亚祖母绿(一般为三相包体) 姆佐矿:一般为较深绿色,稍带有黄色色调;典型的三相包体,三相包体呈分叉或锯齿状的外形,还有稀土矿物氟钙铈矿 (褐红色,稀土矿谱) 契沃尔矿:一般呈蓝绿色,内部有三相包体,且具有晶形完好的黄铁矿包体,滤色镜下呈强红色,紫外光下具有红色荧光 (强,亮红色荧光) 特殊品品种:达碧兹 达碧兹两种常见图形 (2)俄罗斯乌拉尔 具有典型的似竹节状阳起石针状晶体和云母片包体。 (3)印度 “逗号”状晶洞,含气液两相包裹体以及小粒云母晶体

商品质量检验方法和评价

三.商品检验的方法 (一)、感官检验法 指利用人体的感觉器官结合平时积累的实践经验对商品质量进行判断和鉴定的方法。 感官检验法主要包括视觉检验、嗅觉检验、味觉检验、触觉检验和听觉检验五种方法。可以判断和评定商品的外形、结构、外观疵点、色泽、声音、滋味、气味、弹性、硬度、光滑度、包装装潢等的质量情况,并可以对商品的种类、规格等进行识别。 感官检验法快速、经济、简便易行,不需要专用仪器、设备和场所,不损坏商品,成本较低,因而使用较广泛。但是,感官检验法一般不能检验商品的内在质量;检验的结果常受检验人员技术水平、工作经验以及客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且只能用专业术语或记分法表示商品质量的高低,而得不出准确的数值。为提高感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通常是组织评审小组进行检验。 (二)、理化检验法 理化检验法是借助于各种仪器设备或化学试剂来测定和分析商品质量的方法。理化检验往往在实验室或专门场所进行,故也称实验室检验法。 理化检验法主要用于检验商品的成分、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安全性、卫生性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等。 理化检验法既可对商品进行定性分析,又可进行定量分析,而且其结果比感官检验法精确而客观,它不受检验人员主观意志的影响,结果可用具体数值表示,能深入分析商品的内在质量。但是,理化检验法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场所,成本较高;检验时,往往需要破坏一定数量的商品,费用较大;检验时间较长;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对于某些商品的某些感官指标,如色、香、味的检验还是无能为力的。因此,理化检验法在商业企业直接采用较少,多作为感官检验的补充检验,或委托专门的检验机构进行理化检验。 理化检验法根据其检验的原理不同,可分为物理检验法、化学检验法、生物学检验法三大类。其中物理检验法又分为一般物理检验法、力学检验法、电学检验法、光学检验法和热学检验法等;化学检验法又分为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等;生物学检验法又可分为微生物学检验法和生理学检验法。 四.商品抽样方法 (一)、抽样的概念和原则 1.抽样的概念 抽样也称取样、采样、拣样,是指从被检验的商品中按照一定的方法采集样品的过程。 抽样检验是按照事先规定的抽样方案,从被检批中抽取少量样品,组成样本,再对样品逐一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与标准或合同进行比较,最后由样本质量状况统计推断受检批商品整体质量合格与否。它检验的商品数量相对较少,节省检验费用。抽样检验适用于批量较大、价值较低、质量特性较多、且质量较稳定或具有破坏性的商品检验。 2.抽样的原则 代表性原则 要求被抽取的一部分商品必须具备有整批商品的共同特征,以使鉴定结果能成为决定此大量商品质量的主要依据。 典型性原则 指被抽取的样品能反映整批商品在某些(个)方面的重要特征,能发现某种情况对商品质量造成的重大影响。如食品的变质、污染、掺杂及假冒劣质商品的鉴别。 适时性原则 针对组分、含量、性能、质量等会随时间或容易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商品要求及时适时抽样并进行鉴定。如新鲜果菜中各类维生素含量的鉴定及各类农副产品中农药或杀虫剂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