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地铁站地下空间的商业开发利用

广州地铁站地下空间的商业开发利用

广州地铁站地下空间的商业开发利用
广州地铁站地下空间的商业开发利用

广州地铁发展规划

广州地铁发展规划 广州地铁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首段于1997年6月28日正式开通。广州地铁的运营里程现为236公里,是中国第三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票价按里程分段计价。起步4公里以内2元;4至12公里范围内每递增4公里加1元;12~24公里范围内每递增6公里加1元;24公里以后,每递增8公里加1元。广州地铁车厢内报站提示:依次分别使用普通话、粤语和英语。 广州地铁的开通线路有1号线、2号线、3号线(包括机场南至体育西路和天河客运站至番禺广场两条支路)、4号线、5号线、8号线以及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此外,广州地铁还是广佛地铁的实际建设及运营者,并由此间接成为佛山地铁一号线(即佛山境内魁奇路至金融高新区区间)的运营商。 广州地铁已经成为广州市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日均客流约为480万人次,并在亚运免费期以784.4万人次的峰值打破全国记录,为解决交通堵塞的问题,广州地铁仍在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工程,正在建设的线路包括6号线、9号线、广佛线后通段。经过数次修订,广州地铁的远期规划长度已达751公里。 广州地铁(含APM线和广佛线)大部分线路及车站都是建在地下,其中也有例外:4号线往南沙方向的后8座车站全为高架站,1号线有两座车站为地面车站,5号线有两座车站为高架车站。 地铁公司标志的主要含义 自下而上,标志图案的下半部分代表严谨、有序、规律。上半部分代表舒展、灵活、开拓。从整体看像一只羊角,也象征着广州是―羊城‖,广州地铁是―羊城‖的地铁。细看又像延伸的轨道驶向远方。

1:广州地铁一号线 全长18.48公里,设16个车站。为东西走向,以西南面西朗站为起点,到坑口站后转入地下,沿花地大道延伸至芳村,穿珠江水下隧道至黄沙,经宝华路至陈家祠站后折向东,沿中山路通过西门口、公园前、农讲所、东山口等人口稠密、商业网点集中、交通繁忙的市中心繁华地区,然后下穿广州大道经天河体育中心到达终点广州东站。 一号线主要设备15个系统分别从德国、英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引进,国家计委批准利用外资5.41亿美元,其先进程度达到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如交流传动的电动机车、开闭式环控通风系统、通信系统OTM网、自动售检票系统等,在国内是首次使用。 地铁一号线于1993年12月28日动工兴建。1997年6月28日,首段西朗至黄沙(5.4公里)开通。1999年6月28日全线开通运营。一号线全线开通至今两年多来,客运量累计13280万人次,运营里程2040万车公里,开行列车23.3万列次,平均日客流量17.4万人次,列车运营正点率为99.8%,列车运营兑现率为100%。最高日客流量达39万人次,并保持了"无责任行车重大事故;无责任设备重大事故;无责任乘客伤亡事故;无员工因公死亡、重伤事故"的良好记录。 一号线全线运营以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不计折旧的情况下,2000年一号线运营收入为1.92亿元,运营亏损为2500万元;今年上半年,实现运营收入0.91亿元,运营总成本费用1.03亿元,运营亏损1200万元。 运营线路 地铁1号线站点 西塱地铁站–> 坑口地铁站–> 花地湾地铁站–> 芳村地铁站–> 黄沙地铁站–> 长寿路地铁站–> 陈家祠地铁站–> 西门口地铁站–> 公园前地铁 站–> 农讲所地铁站–> 烈士陵园地铁站–> 东山口地铁站–> 杨箕地铁 站–> 体育西路地铁站–> 天河体育中心地铁站–> 广州东站地铁站

广州地铁资产管理与运营补贴现状分析与可行性优化建议

1 概述 1.1 课程实践分析要求 根据学习内容和课程实践作业要求,分析和建议需要达到以下的目标: ①分析该城市不同利益主体在轨道交通系统资产管理过程中的目标与行为,分析指出其资产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②结合该城市社会经济与交通发展现状与远期规划,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角度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资产管理的战略目标,并设计资产管理工作机制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③设计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补贴合约机制与管理实施方案。 ④分析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票制票价现状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若存在问题,提出其票制票价的改进方案。 ⑤结合票制票价方案,设计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补贴合约机制和管理实施方案。 1.2 研究主体选择 根据课程实践作业要求,选择的研究主体要为家乡城市或省会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收集建设与规划情况、运营管理模式、投融资模式、资产管理方式等资料。若所在省没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则在上海、广州、深圳3个城市中任选其一。 山东生临沂市目前尚没有轨道交通的规划方案提出。山东省省会城市济南市现在已经有轨道交通规划(2015-2019),规划修建3条市域快线,其中R1线于2015年已经动工,计划于2020年通车。目前,山东省内仅未有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青岛地铁3号线(双山站-青岛北站)即将通车运营,正式通车时间为2015年12月16日。同时,青岛地铁3号线南段(双山站-青岛站)、1号线、2号线正在建设。 目前,济南轨道交通尚不具备运行资格,青岛地铁仅有1条线即将开始运营。考虑到可得的与投融资、运营管理架构、票制票价相关的资料不健全,故不选择济南、青岛的轨道交通进行分析与优化设计。 按照要求,本文选择了广州地铁为研究主体,主要原因如下: ①基于实践要求中的选择城市轨道系统。 ②考虑到可能涉及以后的研究调研主体。 ③考虑到广州地铁开通时间适中且已经形成规模,在发展中已经有可以借鉴的地铁系统,关于投融资和企业管理等相关内容有较多的可研究内容,自身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较多。 ④考虑到既有研究较多,能够比较充分的获得广州地铁相关的资料。 1.3 研究的主要角度 本文对于广州地铁主要从以下度进行分析和提出优化建议。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规划 CONSTRUCTION 引言: 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口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而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空间与资源越来越多,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空间资源越来越紧张。城市发展向地下延伸成为城市发展的新途径。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成为解决我国城市发展矛盾的一种新趋势。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对于城市化的发展、资源的充分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分析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寻找良好的应对策略,是做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的重点。 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随着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需求,我国各大城市已经开始了地下空间开发的进程。城市管理部门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事业已经逐渐重视起来。相应国家的号召,在国家整体策略方针的指导下,出台了符合本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政策,鼓励各方面开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随着城市地下体系的建设,城市各类公共市政管线逐步下移。消除了城市街道空间的各种线路,节约了土地资源,美化了城市的环境。并且城市地下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交通系统,休闲娱乐、购物、医疗等各方面的设施也逐渐建设起来,使人们的生活更为方便。 (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虽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程已经开始,但是在这个进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对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作用不够。地下空间规划滞后,指导作用不够强劲,连续性不强,地下建设中不断出现各类问题,阻碍了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另外,对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不到位,政府的公共管理成效与管理水平较为低下,在开发的过程中严重影响来市民的正常生活。除此之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缺乏有力的法律政策,民事权利难以保障,开发利用者难以取得相关产权,导致了一些人的权益受到侵犯,影响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健康发展。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完整的信息来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各相关部门都局限在自己的范围之内,信息难以流动与共享,导致了城市地下建设进度慢、效率低。 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关策略(一)交通功能设施地下化 为了综合有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进一步加速推进城市部分交通功能设施的地下化是促进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的第一需求。城市部分交通功能设施地下化的重点领域有:轨道交通设施、静态停车设施、结合地铁车站及城市(建筑)综合体规划建设的公共人行步道及道路交叉口的人行过街步道、城市交通瓶颈地区的道路地下化以及地下快速路系统。(二)地下空间开发深层化、复合化、规模化 轨道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将持续引导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进一步大规模、深层化、复合化、网络化的开发利用。远期随着线路的不断增加,地铁建设需要从现有建成网络的地下穿行,需要与现有的地铁车站衔接,必然会促进车站地区地下空间的深层化、复合化、规模化,必将进一步促进车站周边临近土地和房产的再开发、再建设,促进地铁车站与临近周边建筑地下空间的连接与互通,形成规模更大、体系更完整的地下公共步道系统、地下公共服务设施系统以及静态停车设施系统,进一步推进地铁车站地区的城区立体化、建筑综合(体)化、地下复杂化、规模化和深层化。(三)地下公共服务设施人性化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结合交通设施和人防工程设施的规划建设大力发展地下公共服务设施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新趋势。国内外成功实践证明,城市地铁车站地区是引发周边土地和房产大规模开发的发动机, 这个区域最易发展成为城市(建筑)综合体,是地下空间最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区域。这个区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有显著特点,即在开发功能上,应重点考虑与临近建筑的联系,满足步行交通、商业服务、停车服务等需求,要充分突出公共服务设施的人性化规划与建设;在开发形态上,应重点考虑与车站的整合和临近建筑的连通,同时应考虑防空防灾的特殊需要,在兼顾设防和平战(灾)结合上进行统筹规划。(四)市政公用设施地下化、集约化 中心城区的市政公用设施地下化、集约化发展趋势将会进一步扩展。伴随着资源节约环境生态型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主干电网、信息网、能源网的地下化和管廊化,垃圾收集转运、中小型污水处理场、雨水(中水)收集处理供给设施、区域性能源供给设施、变电站等市政公用设施的地下化发展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一需求将会进一步推进中心城区道路地下深层空间,以及公共绿地及道路广场地下空间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进一步推进这些市政公用型功能设施与静态停车设施、文化体育娱乐、应急避难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整合建设、地上地下空间资源的复合开发利用。 (五)能源设施地下化和地下空间信息化 伴随着生态与低碳、数字与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与发展,中心城区的能源设施地下化和地下空间信息化、智能化共享平台建设,必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能源设施的地下化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的地下存储、浅层低温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输送设施、区域集中能源供给设施等。地下空间信息化设施主要包括:地下空间资源与设施的信息化、信息化的传输设施、大型信息化处理设施等的地下化等。这些新型领域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进一步科学经济、安全有效地促进城市实现“生态、低碳、数字、智慧”的重要保障。 (六)构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法制体系 从现有的法律来讲,还没有比较完善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关的法律体系,然而,对于地下空间开发工作的法律可以借鉴地表城市建设的相关法律。而对于地下建设与地表建设中的不同之处,要进行具体的、单独的立法。让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有完善的法律依据。立法要涉及到土地资源、矿物资源、水资源等各项资源的归属,开发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与环境问题,开发建设资金流动等各方面都要涉及到,以明确到每一位参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人员及单位的权利与义务,让每个人都能够尽自己的责任,享有应有的权利。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出现了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城市空间资源日益短缺。城市基础设施老化,以及人们对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使得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发达国家已将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作为解决城市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的重要措施,以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波.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的探索与实践[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2]郑怀德.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体制改革探讨[J].规划师,2012,03:69-73. [3]段勇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4]陈恒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研究[D].山东大学,2012. [5]郑怀德,李秋霞.从“专业管理”走向“综合管理”——新时期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体制的思考[J].城市规划,2013,02:85-89.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刘 冲1 王 铮2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同时地下空间开发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通过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的思考,寻找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推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程。基于此,本文就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第4卷 第31期2014年11月 文章被我刊收录,以上为全文。 此文章编码:2014N 1121

(完整版)简述国内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

简述国内、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 一.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特点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起步早,已经历了大约15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验成熟。 (一)欧美等国城市大规模开发地下空间始于建设地铁并大力发展城市地铁 (二)第二世界大战中,战略轰炸成为战争的重要样式,巨大的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各交战国充分认识加强民防建设,修建地下防护设施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三)城市注重立体开发,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多功能四通八达的地下城 从地铁交通工程、大型建筑物向地下的自然延伸发展到复杂的地下综合体,再到地下城,形成与地下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相结合的地下街人流疏散休闲购物工程。 市政设施从地下供、排水管网发展到地下大型供水系统,地下大型能源供应系统,地下大型排水及污水处理系统,地下生活垃圾的清除、处理和回收系统,以及地下综合管线廊道(共同沟)。 公共建筑转向地下发展:如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会议中心、展览中心以及体育馆、音乐厅、大型实验室等文化体育教育设施。地下建筑的内部空间环境质量,防灾措施以及运营管理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四)值得参考借鉴的国家事例

各个国家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有的特色。了解其特色和经验,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日本的经验作法、特点 国土狭小,城市用地紧张,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虽比北欧等国起步晚,但是地下街道、地下车站、地下铁道、地下商场、地下共同沟的建设规模,成熟程度已居世界领先地位。 地下街建设规模大,抗灾能力强。 日本的地下共同沟建设经验成熟,建设数量居于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 瑞典的经验作法、特点 地质条件良好,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先进地区,地下空间的利用与民防工程的结合,实现平战兼容是其突出特点。 在地下空间利用方面,除了住宅的地下室及城市设施外,利用坚固的岩石洞穴建设城市构筑物,地下商城、地下街道、地铁隧道、公用设施沟、停车场、空调设施及地下的污水处理场,地下工厂、地下核电站、石油储罐、食品仓库及地下避难所等。 城市大型地下排水系统居世界上领先地位,不伦在数量上还是处理率上,斯德哥尔摩市:城市排水系统的污水处理厂全在地下,大型排水隧道200公里。拥有大型污水处理厂6座,处理率为100%。 南部地区供水的大型系统全部在地下,埋深30--90米,隧道长80公里,靠重力自流。 芬兰的经验作法、特点

集中供冷在广州地铁的应用分析

集中供冷在广州地铁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9-04-02T11:16:01.4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作者:缪仁豪 [导读] 摘要:广州地铁十号线工程穿过天河商业中心、珠江新城等中心城区,建筑物密集、地下空间用地紧张、建筑噪声敏感点较多,冷却塔设置条件有限,因此项目考虑设置集中供冷系统来解决相应车站的供冷问题。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广州地铁十号线工程穿过天河商业中心、珠江新城等中心城区,建筑物密集、地下空间用地紧张、建筑噪声敏感点较多,冷却塔设置条件有限,因此项目考虑设置集中供冷系统来解决相应车站的供冷问题。以广州地铁十号线广州大道中冷站为工程实例,对集中供冷系统和常规分站供冷方案的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得出集中供冷在该项目上应用的优势,为地铁空调水系统供冷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地铁;集中供冷系统;分站供冷;经济性比较 0引言 地铁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地铁车站往往设置在城市中建筑和人群相对密集的繁华地段[1]。根据地铁车站空调水系统冷源设置的集中程度的不同,地铁车站供冷系统可分为分站供冷和集中供冷两种方式[2]。常规的分站供冷将冷却塔设置于车站地面附近,而在城市繁华区域相对较难找到合适的设置位置,同时冷却塔设备运行的噪声和飘水等也会对周边居民的工作、生活造成影响,因此,因地制宜地采用集中供冷技术可达到“环保满意”、“规划满意”的效果[3]。《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中也有规定“建筑群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且经济技术比较合理时可设置集中供冷站:整改区域供冷点相对集中,总冷负荷大时;集中供冷能减少人员岗位设置,方便运行管理时;能满足冷媒参数需求,且能适应冷负荷调节需求时”[4]。广州地铁二号线首期工程在对国内外地铁供冷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调研之后,在内地地铁系统中首先采用集中供冷系统,成功地应用了这一新技术,避免了传统地铁车站单独供冷时必须在地面设置冷却塔的问题,较好地改善了车站建筑物和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随后,广州及全国其他城市的多条地铁线路均“因地制宜”地采用集中供冷系统,较好地解决了环评和用地等问题[5、6]。广州地铁十号线穿过广州最繁华的天河商业中心、珠江新城等区域,其中天河路站周围建筑物密集、地下空间用地紧张、建筑噪声敏感点较多,冷却塔设置条件有限,因此考虑在临近的广州大道中车站设置集中冷站来解决相应车站的供冷问题。 1工程概述 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号线为“X”形对角线中东北-西南的结构骨干线,贯穿天河商业中心、珠江新城、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广钢新城等重点区域。十号线新建段工程起始于石牌桥站,终止于西朗站,线路长约19.15km,共设置14座车站,均为地下站,其中换乘站10座。 天河路站为广州十号线的第1个车站,位于体育西路和天河路的交叉路口东侧,沿天河路东西向敷设,与一号线和三号线换乘,站点北侧为天河体育中心、时尚天河购物中心,南侧分别为天河城百货、天环广场及正佳广场,西侧有广百百货、广州购书中心、维多利广场等,天河路及体育西路交叉路口、沿体育西路南北向存在既有天河又一城商业街,毗邻车站主体站位。车站南北两侧建筑物密集,且地下空间均已占用,南侧为商业体地下停车场,北 侧天体下方为时尚天河地下商业街,根据建筑方案规划用地情况,天河路车站内已无设置机房的空间,且根据现场考察情况,车站地面周围建筑噪声敏感点较多,冷却塔设置条件有限。 广州大道中站是广州十号线的第2个车站,位于广州大道中东侧绿化带内,根据建筑方案规划用地情况,广州大道中道路东侧的绿化带内有设置冷却塔的条件。综合考虑天河路站及广州大道中站的情况,可在广州大道中设置集中冷站负责这两个车站的供冷,且天河路站与广州大道中站间距1.6公里,两站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若集中冷站到天河路站的冷冻水管走隧道区间,将不影响现有的区间限界。 2集中供冷与分站供冷方案的对比分析 2.1地铁空调水系统形式 1)分站供冷 地铁车站空调水系统大多数采用冷水机组供冷,每个车站设置了冷水机房,即常规描述的分站供冷形式。冷水机组的选择根据车站大小系统的负荷情况、运行时间、调节要求、节能效果确定。图1反映了地铁车站中大量采用的分站供冷水系统的配置情况。 常规的分站供冷水系统多为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及冷却塔变频设置;采用异程式布置,冷冻水系统供水/回水温度按7℃/12℃计算,冷却水供水/回水温度按32℃/37℃。地铁车站多采用全空气系统,大系统设置了大型组合式空调器,小系统设置了柜式空调机及风机盘管,与一般的民用写字楼、酒店及商住楼等工程相比,其负荷点的数目较少,系统设备运行时段集中且有规律,因此分站供冷水力平衡的要求较低。 2)集中供冷 与分站供冷相比,地铁集中供冷系统是集中设置冷冻站,选择大型高效率的制冷机组,将冷站制备的冷冻水输送到各车站末端,各车站不再设置制冷机房,也避免了室外冷却塔的分散布置。集中供冷方案根据冷站系统负荷的变化特性,合理配置多台冷水机组,冷冻水侧采用二次泵,冷冻水一次泵定频保持冷水机组的定流量安全运行,冷冻水一次泵与冷水机组一一对应,冷冻水二次泵为满足末端负荷调节,采用变频调速技术,用压差控制变频泵流量,各车站末端变流量运行,冷冻水采用大温差技术(最大已用到10℃)。定压设置高位膨胀水箱或机房内设置闭式定压装置。冷却系统采用冷却塔降温,冷却水泵、冷却塔和冷水机组一一对应,冷却泵和冷却塔按变频模式设计,冷却水采用进出水5℃温差设计。集中供冷提供了一种新的供冷方式,可以通过集中冷站的选择使空调系统对周围城市环境的影响减小,同时减少了地铁建设的协调工作量、冷却塔设置点以及居民投诉。图2反映了集中冷站水系统配置情况。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应兼顾人防要求)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应兼顾人防要求 ( 2008-03-19) 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宝贵的资源,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从而构成绚丽多彩的立体城市,是人们的一个理想,也是一项伟大系统工程,需要人们统筹规划,分期分项的进行。笔者从事人防工程及城市地下空间设计近十年,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也有许多教训,下面就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兼顾人防要求谈几点体会。 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及人防工程规划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我们熟悉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主要形式有地下室、地铁、地下街(商业街、过街)、地下休闲娱乐场所、地下库房(包括车库)、共同沟等,它涉及城市交通、商业、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我国城市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短期行为和商业运作趋势等问题,特别是缺乏总体规划指导。这些问题使城市地下空间资源造成严重浪费,人防工程面积、比例失衡,后续人防工程建设、地下空间开发难度加大,资金投入量增多。尽管1997年12月建设部颁布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但缺乏规划和相关法规的支持,许多工作亟待解决。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人防、规划和设计部门加强沟通,共同做好这项工作,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及人防工程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兼顾人防要求的几个切入点 大型交通设施地下空间开发兼顾人防要求。大型交通设施如火车站、航空港等由于通过大量的人流、车流、货流,战时是战争的生命线,是平战结合工程重要的切入点。由于流线很复杂,需要形成带有地下空间的立体流线,从而形成多流线的立体地下交通体。一般情况下,这些大型交通设施前面都有大型广场,车、货、人流便于组织,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切入点。 城市中心区、副中心区的地下空间开发兼顾人防要求。城市中心区、副中心区是城市经济文化中心,是地下空间开发最为活跃的地区,也是战时最可能遭受打击的区域。要注意对城市中心区、副中心区的适度开发,差异互补,要注意绿化及水体的引入,从而形成良好的空间环境。剖面设计应尽可能采用中间向两侧依次降低,以利于不破坏植被的情况下市政管线的通过。这一区域的人防工程建设

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通常是以1863年英国伦敦建成的第一条地下铁道为起点,进入20世纪后,一些大城市普遍陆续修建了地下铁道,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始为改善城市交通服务,交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建设进入一个高潮,在数量和规模上发展很快。日本东京、大阪的地下商业街,美国曼哈顿的高密度空间的出现,都是在这一时期,以1973年石油危机为转折点。从七十年代中期起,发展势头渐趋平缓。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⑴经济方面:高密度市中心区地价的高涨使地下空间开发有利可图(投资上的赢利性);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使地下空间的建设成为可行(投资上的可行性)。 ⑵地理因素:北欧、北美气候寒冷,广泛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形成一个四季温暖的地下世界,人口的无限制增长需要不断地拓展新的生活空间,同时在质量上寻求高密度环境下的秩序性和高效率的交通联系。 ⑶社会和城市方面:节能抗灾的考虑;保护历史性风貌和复苏城市中心活力之间折衷的产物;城市中心凝聚性和吸引力客观上产生建筑和人口的高密度和立体化交通的需要;同时,进入信息化社会,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更为广泛和密切,需要更多功能化和集约高效的综合空间。此外,大型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对有效地使用土地,节省市政,公用设施的投资,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减少城市经营管理费,保护和改善城市景观都具有综合效益。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就较高的是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 1.1.1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广州地铁信息管理系统规划报告(官方)

文档控制 文档更新记录 文档审核记录 文档去向记录

目录 文档控制 (1) 1.IT/IS战略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3) 1.1 制定IT/IS战略规划的原则 (3) 1.2 IT/IS战略规划的方法 (5) 2.制定广州地铁IT/IS战略规划的依据 (6) 2.1 广州地铁公司发展战略 (6) 2.2 信息需求综述 (7) 3.与标杆企业的差距 (9) 4.广州地铁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目标 (10) 5.广州地铁的IT/IS总体框架 (12) 5.1广州地铁的IT/IS战略规划详述 (13) 6.广州地铁公司IT/IS建设阶段 (19) 7.风险管理 (19) 7.1IT/IS系统建设特点: (19) 7.2IT/IS建设风险分析 (20)

1.IT/IS战略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制定IT/IS战略的方法许多,如关键因素法、业务系统规划法、 目的/方法分析法、最佳实践法等,其中最佳实践法是在选择 本行业中一流的企业作为标杆,在IT系统的规划上,以一流 企业的IT现状和发展方向,作为本企业的目标。由于这最佳 实践法具有见效快、定位准确等优点,成为现在比较流行的 IT/IS战略规划的方法。 1.1 制定IT/IS 战略规划的原则 广州地铁公司发展目标是3—5年内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 地铁公司,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没有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支 撑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IT/IS战略规划的制定上,我们遵循 以下原则: (1)一致性 企业信息系统总体规划应当是企业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制定和执行信息规划时,应始终坚持信息系统总体规划和企 业中长期发展战略之间协调、一致的原则。 (2)系统性 在信息化总体规划中应正确规划企业所需要的应用系统,确定 各应用系统之间的界限和相互联系,尤其要关注在不同阶段实 施的应用系统之间的衔接关系。 (3)整体性 企业信息系统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它们共同构成 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在制定总体规划时,应考虑各个部门对 信息系统的需求,尤其不要忽略非关键业务部门的需求。 (4)扩展性 总体规划不是一次性的、一成不变的,应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

广州地铁总公司组织架构图

一、组织架构: 1、广州地铁总公司组织架构图;

2、广州地铁控股公司; 物地监 资铁理 公公设 司计司

二、业务: 围绕三大业务和主要管理功能,进行以下业务流程分析:,、当前业务流程分析 1 建设事业总部业务流程分析a. 运营事业总部业务流程分析b. c.资源开发总部业务流程分析 d.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e.财务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f.合同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g.市场营销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h.法律事务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i.以及其它部门业务流程分析 要求:以上流程分析均形成业务流程列表、业务流程详细说明(文字、图)。运营财务部: 运营财务部的主要任务是为运营事业总部实现正常运营提供财务管理服务。负责总部的全面预算管理,负责在总部的全面预算范围内,综合平衡资金,管理收入,控制成本。运营财务部的主要职责是: 1.负责运营事业总部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日常工作; 2.组织编制运营事业总部全面预算,并负责监控预算的执行; 3.负责策划总部的资金运作,组织制定资金计划、成本计划、利润计划,监察并适时调节和控制总部的资金运作,维持最佳效益; 4.负责协作制定运营事业总部原材料及备品备件消耗定额指标、能源消耗定额指标; 5.负责定期开展运营事业总部的经济活动分析,向运营总部领导和财务总部提供经营分析报告; 6.负责策划、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和相应的目标管理,并协作进行业绩考核; 7.负责进行预算的实时控制,随机对执行进度做差异分析、评估各项财务支出的合理性; 8.负责组织建立运营总部的成本核算体系,组织指导开展内部成本核算工作; 9.负责拟定运营总部的资金管理流程并实施财务核算; 10.负责运营总部资产管理、财产保险及福利保险工作; 11.负责税务业务(除企业所得税外的各税种计算),负责监督执行有关的税务法规和制度,并定期向财务总部报告; 12.在财务总部的指导下,负责制定运营总部的会计政策和财务管理制度; 13.负责做好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协调工作: (1)与运营总部其他部门的配合工作 - 协助指导有关部门做好成本核算、预算编制和控制等管理工作(2)与财务总部的配合工作 - 执行财务总部代表总公司制定的财务制度,建立报告制度,定期报告运营事业总部的财务状况,参加财务总部召开的有关会议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卷.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近20年以来,上海地下空间建设的特点不包括()。 A.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平面布局 B.分层利用的竖向布局 C.人性化的构建形式 D.相互衔接的功能体系 用户答案:[C]得分:6.00 2.标志着国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的世界上第一条地铁是在()建成并通车的。 A.巴黎 B.伦敦 C.东京 D.莫斯科 用户答案:[B]得分:6.00 3.上海市首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法规是于哪一年审核通过的()。 A.2005年 B.2008年 C.2011年 D.2013年 用户答案:[D]得分:6.00

4.上海地下空间开发的区域总体框架是()。 A.以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动整体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B.改善老城区的人口,交通压力 C.现有地下空间主要有地下店铺和步行街组成 D.以市中心为核心,并辐射到与其相邻的地区 用户答案:[D]得分:6.00 5.下面关于地下空间火灾防救的描述错误的是()。 A.防火分区设计面积必须超过500平方米 B.建立监测系统和自动喷水系统 C.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至少要两个 D.提高自救能力 用户答案:[A]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下面关于专业职能部门牵头管理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不利于城市地下空间发展 B.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牵头部门的专业优势和控制作用 C.可应用于地下空间建设快速发展阶段 D.统筹协调管理能力得到强化,并兼顾了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优势 E.目前表现出来的弊端较少 用户答案:[BCD]得分:0.00 2.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战略意义的是()。

国外地下空间开发案例分析

国外地下空间开发案例分析发达国家对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有近150年的历史,业已形成地下交通、城市管网、地下能源、水源储备与地下商业综合体开发等一系列综合开发模式。她们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实践表明,有序、合理、综合、高效地开发与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就是城市现代化改造与建设中解决中心城区高密度疏散、扩充基础设施容量、达到人车立体分流、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寻求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均衡与统一、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土地资源等现代化城市更新与复苏问题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中最有效途径之一。各个国家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有的特色。有鉴于国外在地下空间开发方面起步早,经验成熟,现选取几个典型的城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了解其特色与经验,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日本 日本国土狭小,城市用地紧张。1930年,日本东京上野火车站地下步行通道两侧开设商业柜台形成了“地下街之端”。至今,地下街已从单纯的商业性质演变为包括多种城市功能的、有交通、商业及其它设施共同组成的相互依存的地下综合体。东京著名的购物中心与商业设施,比如秋叶原、新宿、银座等,都与地铁直接接通,基本上所有的地铁出口都直通地下商场。1973年之后,由于火灾,日本一度对地下街建设规定了若干限制措施,使得新开发的城市地下街数量有所减少,但单个地下街规模却越来越大,设计质量越来越高,抗灾能力越来越强,同时在立法、规划、设计经营管理等方面已形成一套较健全的地下街开发

利用体系。据统计,日本已至少在26个城市中建造地下街146处,日进出地下街的人数达到1200万人,占国民总数的九分之一。不仅大大缓解了路面交通压力,同时也推动了人防、灾防建设,给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日本的地下共同沟就是世界上兴建数量居于前列的国家之一。日本东京将基础设施设置在地下,采用区域供应的方法。在供电供热方面,东京采用的就是“区域供冷供热”系统,在一定区域建一座地下供冷中心。东京的生活水回收与雨水处理系统也都在地下进行。未用过的水、雨水、未用过的能源、传递信息的电话干线、煤气石油管线等都通过地下综合廊道置入深层地下共用隧道,由“连接地面与地下空间的垂直隧道”与“连接各个地下空间的水平隧道”组成。地下共同沟在减少路面的重复开挖,确保道路安全畅通,进而充分发挥道路的综合空间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加拿大蒙特利尔 加拿大蒙特利尔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城,以地铁为主干网络,密切联系各主要建筑,形成主要建筑与商业走廊沿地铁线的发展模式,与大型办公、商业设施、地铁站相连,成功的开发模式与设计方法成为许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借鉴的经典案例。 蒙特利尔的气候相对恶劣,每年4-5个月的寒冷冬季,到了夏季又非常闷热,因此蒙特利尔的地下城市保持着常年的繁荣。地下城大规模开始建设始于1966年兴建地铁之时。自该市开始兴建地铁,各地铁车站周围的旅馆、饭店、商店等便纷纷资助政府修建地铁,同时要求

广州地铁项目管理

广州地铁项目管理 摘要阐述了广州地铁2 号线首期工程计划和进度管理的制度、体系、方法和成果,以 及P3 软件在广州地铁的应用。通过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可以确保工期目标。 关键词地铁工程,进度控制,项目管理 广州地铁2 号线首期工程全长23. 265 km , 设有20 座车站,1 个车辆段,2 个110 kV 主变电站。远期设计运输能力为5. 58 万人次/ 单向小时,高峰期间最小行车间隔为2 min , 旅行速度为35 km/ h 。 广州地铁2 号线首期工程于1999 年10 月10 日正式动工。经过科学筹划、精心组织,2 号线项目管理取得了丰硕成果。除4 座车站受白云机场迁建影响需2004 年后实施外,2003 年6 月28 日琶洲站至三元里站16 个站建成开通试运营,建设工期仅3 年8 个月,建设周期大大缩短。为了确保2 号线建设目标的实现,广州地铁总公司大胆改革项目管 理模式,精心做好工程策划, 统筹安排,从组织上、经济上、技术上确保了工期目标的实现。 1 锐意改革项目管理模式 按照企业改革的总体部署,广州地铁总公司于1999 年底对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进 行了改革, 撤消了原来分别负责工程管理的多个部门,成立了以项目管理原则为核心的建设事业总部。建设事业总部代表总公司全面负责地铁建设,对地铁设计、设备采购和监造、土建与安装工程施工、工程验收等全过程进行全面的业主管理。同时负责工程建设项目在国 家验收前的工程整改和收尾工作,按照投资节省、质量满意、进度合理等管理要求进行建设管理。建设事业总部的概预算人员、合同管理人员和会计实行派驻制,由总公司财务总部和企业管理总部派出,形成对建设事业总部的专业支持和监督制约。 通过改革,实现了工程及相关业务的归口管理,促进了设计与施工过程的更好协调,保持了对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总体控制。先进的项目管理成为确保工期的坚实后盾,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 公开、公正、公平的招标原则选出合格的队伍 广州地铁在工程总策划时就分别对设计、设计咨询、监理、土建工程、设备采购、 安装工程等进行合理的标段划分,确保满足工期要求。地铁的工程项目全部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通过公平竞争选择有实力、资质好、有地铁建设经验的承包商。公开招标不仅降低了工程造价,也确保了各项工程目标。 (2) 强化设计管理、杜绝返工延误工期的现象 广州地铁总公司在2 号线首次采用了设计咨询管理,履行了设计监理的职责,全面审 核各个设计阶段的工作,保证了设计工作的质量。同时,还制定了《广州地铁2 号线设计变 更管理办法》,根据设计方案变化程度和变更金额对设计变更进行分类,对设计变更制定了 严格的审批流程,严格控制Ⅰ、Ⅱ类设计变更的数量和金额。设计变更的减少保证了计划的严肃性,杜绝了因返工而耽误工期的现象。 2 创建完备的计划管理体系 经过不断积累经验,广州地铁形成了一套全面的计划目标体系,并依靠系统的进度控

国内外地下空间

国内外地下空间--- 开发利用的状况及发展趋势 摘要: 1、城市地下空间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2、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3、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发展形势 4、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5、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展望 关键词: 基本概念开发利用现状发展形势展望空间一体化 正文: 城市地下空间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地下空间就是指地表以下或地层内部,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就是讲现代化城市空间的发展,向地表下延伸,将建筑物和构筑物全部或者部分建于地表以下。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就是商业和市场需要而开发建设,处于地表以下的建筑,也程地下工程,按工程建设结构分为单独地下工程和和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地下工程。 地下工程的类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7类: 第一是应付战争和灾难而修建的房屋工程,主要有指挥首脑工程,战略物资储备部、地下医院、疏散干道。 第二类是地下交通工程,如地铁、隧道、交通快速道。廊等 第四是物资仓储工程。 第五就是商业的地产工程,地下商业街、购物广场、娱乐广场。 第六文化体育工程,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等。 第七医疗卫生工程,地下医院等等。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当今世界发达城市,发达国家和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发展战略,大家都知道,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土地资源紧张、绿地面积减少、城市

人口激增,交通堵塞、能源消耗增大,环境污染、房价上涨等等,所以大力开发地下资源,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出路之一,大家知道,城市是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代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城市地下空间是实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经成为提高城市容量、缓解城市交通、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措施,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完全符合我国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要求,城市发展充分向地下发展延伸,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鲜明特征之一。 最近几年,国内外政府高度地关注地下空间的开发。据各方面的报道,从去年以来,国内外召开一系列关于地下空间发展的国际学术大会、高峰论坛,第11届国际地下空间学术大会去年9月份在希腊召开,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去年12月份在上海召开,去年11月份上海市民房办与上海市地下空间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合组织召开了城市地下空间综合管理学术研讨会,国际专家、学者公认,21世纪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世纪,从建筑发展史看,19世纪是一个造桥的世纪,20世纪是一个城市地上建筑发展的世纪,进入21世纪是一个地下空间充分开发利用的世纪,综合世界发达国家和我国城市建设的现状,向地下要空间、要土地、要资源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曾经有个专家提出,地下空间开发是第四次浪潮的主要内容。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发展形势 1、现状: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起步早,大规模的开发大约经历了15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验比较成熟。国外地下空间的开发开始于建设地铁,比如说英国伦敦1863年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开创了城市地下铁道建设的先河,美国纽约1865年建设是第一条地铁,法国的巴黎1900年建设了第一条地铁,德国的柏林1902年建设了第一条地铁,西班牙的马德里1919年建设了第一条地铁,日本的东京1927年建设了第一条地铁,目前世界上已经修建地铁投资运营的国家和地区有40多个,城市有一百多个。 国外地下空间的开发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前强建地下风光,牵引了地下空间的开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略轰炸已经成为战争的主要样式,巨大的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各交战国充分认识加强民房建设,修建地下防护设施的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据及,在遭受敌空袭时,民房和地下防护设施的建设相对较好的英国平均每受弹一吨伤亡1人,在过去的战争中,军队的伤亡人数和平民的伤亡人数是20:1,现在战争转过来了,军人的伤亡人数和平民的伤亡人数是1:20,所以在战后欧洲各国在十分重视在民用建筑下面修建地下室,并把它作为法律的要求,我曾经到瑞士去考察过,瑞士了一个中立国家,接近300年没有战争,但是瑞士所有的建筑物都修建了地下防护工程,它的地下空间的开发主要是战时的防护和防灾。 第三城市注重立体开发,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多功能,四通五达的地下城,从地铁交通工程、大型建筑物向地下自然的延伸发展,到复杂地底下综合体,再到地下城,形成了与地下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相结合,地下商业街、地下疏散干道。 第二市政设施从地下的供水、排水、疏电管网垃圾处理等等全部进入地下。 第三个方面是公共建筑向地下发展,如公共图书馆、会议中心、展览中心、体育馆、音乐厅、大型的科研实验室等文化体育设施。 所以地下建筑的内部空间环境质量、防灾设施和运营管理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几个国家的事例: 日本:日本这个国家大家都很清楚,国土狭小,城市用地紧张,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虽然比北欧这些国家起步晚,但是地下街道、地下车站、地下铁道,地下商场已经居世界领先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84分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84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上海市首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法规是于哪一年审核通过的()。 A.2005年 B.2008年 C.2011年 D.2013年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2.下面关于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体系的主要应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通过对采集的地下空间实时数据分析处理,来时实现对安全隐患的排查。 B.事故发生后能够立马启动相应的事故等级预案并发布信息。 C.通过红外感应器实现对地下空间人、车、物信息的实时精确掌握。 D.通过对地下空间的人员流动、管线运行、出入口、设施巡检的实时监测及数据分析,作出风险预警及评估。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3.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管理法制建设的关键问题不包括()。 A.明确地下空间的国土资源属性 B.地下与地上城市规划之间的协调 C.地下空间的建设融资方案 D.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4.提升地下空间环境质量主要途径不包括()。 A.控制污染物的发生 B.合理设计地下空间气流组织方式 C.稀释通风和置换通风 D.种植绿色植物,减少垃圾排放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5.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发展的历史沿革,说法错误的是()。 A.大部分早期所建人防工程的特点是,质量差,渗漏水严重,内部三防设施不完善。B.1978年10月,国家人防办和建设部在“全国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座谈会”上进一步明确了人防工程建设的主要方向是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C.1997年12月,建设部颁布了国家层面的法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该法规明确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