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用药请注意

儿童用药请注意

儿童用药请注意
儿童用药请注意

01哪些药可能影响儿童的健康?

1、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引起耳聋。

2、多黏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

3、胃复安能引起一些儿童的脑损伤。

4、四环素、氟哌酸等药物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

5、感冒通能引起儿童血尿;滴鼻净(萘甲唑啉)能引起儿童中毒等。

02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1 过敏反应

与剂量多少无关,常不可预测。常表现为皮肤潮红、发痒、心悸、皮疹、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或死亡。如果遇到此类症状,应当立即停止用药。

2 毒性反应

对机体损伤严重,有些是不可逆的,如上文中的听力损伤。应当立即停止用药。

3 副作用

相对轻微的不适症状,与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有关,多被逐渐适应并消退。请勿擅自停药或者减量。若孩子用药后上述反应,家长无法把握的话,切记征询医生建议。

03儿童用药十大误区

1 果汁服药

用果汁送服药物,或吃药后立即喝果汁或吃水果,果酸会中和碱性药物,或使药物提前分解,降低药效。

2 喂药加糖

糖能抑制某些药物的药效,干扰矿物质和维生素在肠道的消化吸收。再者,糖能与某些中药中的蛋白质、鞣酸等成分起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

3 剥去溶衣

外包溶衣的药物一般对胃有刺激或易被胃液分解破坏,如剥去溶衣或压碎服用,易产生不良反应。

4 强行灌药

用筷子撑开嘴巴,或捏着鼻子,在儿童的哭闹声中强行灌药,易使药物呛入气管,轻则引起呼吸道肺部发炎,重则堵塞呼吸道而造成窒息危险。

5 静睡喂药

儿童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受外来刺激时适应性调整能力差。如果趁其睡眠时喂药,药液突然刺激舌、喉等部位的神经,可反射引起喉部痉挛。

6 服成人药

有些家长觉得成人药药效强,为使儿童尽早痊愈而用成人药物喂儿童,是很错误的。比如治腹泻时用诺氟沙星胶囊(氟哌酸),此药对儿童肾脏有损伤;又如成人复方新诺明片,儿童长期服用会严重毒害其肾脏,还可诱发贫血症等。

7 服药过量

有的家长急于求成,给儿童服药时擅自加大剂量,这样会引起儿童脏器中毒。如镇痛类药物服用过量,会伤及肝脏(中毒性肝炎)。

8 滥用退烧药

发热是人体必要的保护机制。有些年轻的妈妈一见孩子发热,就给孩子吃退热药。这样做很容易掩盖症状,使疾病难以诊断。

9 滥用维生素

维生素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可盲目地认为多多益善。不少药用维生素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毒性反应,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用量过大或过久可能造成体内蓄积而中毒。10 滥用抗生素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上呼吸道感染用抗生素是不合适的。而且长期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孩子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长期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04喂药时间要搞清

空腹:通常指没有进食超过8小时。

饭前:进食前10~30分钟。

饭后:进食后15~30分钟。

必要时:依照病情决定是否服用,如退烧药。

顿服:是指把某种药物的全量一次性服用。

05儿童家庭常备药物推荐

1 发热

中成药:瓜霜退热灵胶囊、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双黄连栓、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

西药: 小儿退热栓、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用于3岁以下小儿);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口服液(用于3~12岁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用于12岁以上小儿)。

2 感冒

中成药: 板蓝根颗粒、清热解毒口服液、小儿感冒颗粒、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等。

西药: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复方锌布颗粒、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

3 咳嗽

中成药: 小儿化痰止咳颗粒、小儿止咳糖浆、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小儿百部止咳糖浆、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等。

西药: 盐酸氨溴索口服液、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氨溴特罗口服液。

4 腹泻

中成药: 止泻灵糖浆、葛根黄连微丸、小儿肠胃康、苍苓止泻口服液。

西药: 口服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蒙脱石散、小檗碱片。

5 消化不良

中成药: 健胃消食片、大山楂颗粒(丸)、小儿复方鸡内金散、复合凝乳酶胶囊、复方胰酶散、保和丸、葵花健儿消食口服液、婴儿健脾散、小儿化食丸等。

西药: 乳酸菌素片、口服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

6 湿疹

中成药: 宝宝湿疹膏、冰黄肤乐软膏、肤乐霜。

西药: 炉甘石洗剂、氧化锌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尤卓尔)。

7 便秘

中成药: 一捻金胶囊、小儿七珍丹、王氏保赤丸、四磨汤口服液,健儿消食口服液。

西药: 开塞露

8 外伤

创可贴、京万红(烫伤用)

75%酒精用于清洗伤口;1%~2%碘酒,用于不破皮的皮肤外伤以及早期疖肿,蚊虫叮咬,具有较强的消毒、杀菌作用。

合理用药知识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 1、怎样用药才适当? (1)适当的药物。根据身体状况,选择最为适当的药物。 (2)适当的剂量。严格遵照医嘱或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服药。 (3)适当的时间。有的药物需要饭前服用,有的需要饭后服用,有的要在两餐之间服用。如果不遵守服用方法,随意服用,就会影响效果或对胃造成刺激。(4)适当的途径。患者适合用口服的药物,就尽量不要采用静脉给药。现在提倡一种序贯疗法,即输液控制症状之后,改换口服药物进行巩固治疗。 (5)适当的病人。同样一种病发生在两个人身上,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即使使用同一种药物,也要进行全面权衡,一个治疗方案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人。(6)适当的疗程。延长给药时间,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细菌耐药性、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的现象,而症状一得到控制就停药,往往又不能彻底治愈疾病。只有把握好周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7)适当的治疗目标。病人往往希望药到病除,彻底根治,或者不切实际要求使用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医患双方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正确、客观的态度,达成共识。 2、“五先五后”的用药原则 (1)先用食疗后用药。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便秘可食菠菜粥。食疗后不见好转,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再用药治疗。(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的多,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 (3)先以外用后用内服。为减少药物对肌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外敷外用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有些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来得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液、血管壁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机血管壁和心脏。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5)先用成药后用新药。近年来,新药不断涌现,一般说来他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的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

药品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定

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定 1、超药品说明书用药(Off-label uses)的定义是指临床实际使用 药品的适应证、给药方法或剂量不在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书之内的用法,包括年龄、给药剂量、适应人群、适应证、用药方法或给药途径等与药品说明书中的用法不同的情况,又称超范围用药、药品未注册用药或药品说明书之外的用法。 2、指导思想:依据《药品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侵权责任法》、《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为加强药事管理工作,保证医院药学服务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及药师自身安全,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3、重要性: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现象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 必要性,但是超说明书用药有可能没有大量临床研究数据支持,也没有获得药品监管部门批准,因此就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且药品说明书具有法律效力,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不受法律保护,超说明书用药导致不良后果的,医生和药师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4、《处方管理办法》第五章规定:药师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或者处 方用法,进行用药交代与指导。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的正确性、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等。药师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之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

5、药师在审核处方或医嘱时,首先应对药品说明书有深入、细 致、透彻地了解,并以药品说明书为依据,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规范调剂药品,规避用药风险,确保调剂行为的安全及患者的用药安全。 6、当临床医生因医疗创新确需要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时,应提供权 威的文献依据,并经药事委员会审核同意,报医务科备案,使用时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药师在审核和调剂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处方或医嘱时,严格依据《知情同意书》和医务科备案方能调剂药品。 7、药师应该有自我保护意识,超说明书用药存在严重违反“用法、 用量和注意事项”之规定,即便是已签署《超说明书用药知情同意书》和医务科备案外,药师也应当依法拒绝调配,或通过《药师与医师联系表》进行合理用药干预,详细指明处方中存在的问题,请开方医师重新开具合理处方,认真把好合理用药关。 8、临床药师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认真分析其合理性、并进行调研 核准,对住院超说明书用药患者开展药物监测工作,对超说明书用药疗效进行认真分析、评价,对超说明书用药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分析原因,并上报医务科和通知相关病区,减少和防止因超说明书用药导致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安全用药知识

安全用药知识 什么叫安全合理用药? 安全合理用药就是应该做到:根据病情、病人体质和药物等全面情况适当选择药物、真正做到“对病下药”,同时以适当的 方法、适当的剂量、适当的时间准确用药,并且注意该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还要注意尽量少花钱。这样就可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经济地用药了。下面就是一些关于用药的知识: 一、哪些中西药不可同服? 在生活中,不少人都有中西药同服的习惯,认为可以加强疗效。其实这种做法不科学。 (1)中成药舒肝丸不宜与西药胃复安合用,因舒肝丸中含有芍药,有解痉、镇痛作用,而胃复安则能加强胃的收缩,二者合用作用相反,会相抵药效。 (2)中成药止咳定喘膏、麻杏石甘片、防风通圣丸与西药复方降压片、优降宁不能同服。前三种含有麻黄素,会使动脉收缩升高血压,影响降压效果。 (3)中成药蛇胆川贝液与西药吗啡、杜冷丁、可待因不能同服。因为前者含有苦杏仁甙,与西药的毒性作用一样,都抑制呼吸,两者同服易导致呼吸衰竭。

(4)中成药益心丹、香莲丸、川贝枇杷含有生物碱,与西药阿托品、咖啡因同服会增加毒性,引起药物中毒。 (5)中成药益心丹、麝香保心丸、六味地黄丸不宜与西药心律平、奎尼丁同服,因可导致心脏骤停。 (6)中药虎骨酒、人参酒、舒筋活络 酒与西药鲁米那等镇静止痛药同服可 加强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而发生危险。(7)丹参片不宜与胃舒平合用,丹参片的主要成 分是丹参酮、丹参酚、与胃舒平所含的氢氧铝化形成铝结合物,不易被肠道吸收,降低疗效。 (8)昆布片不宜与异烟肼合用,昆布片中含碘,在胃酸条件下,与异烟肼发生氧化反应,形成异烟酸、卤化物和氮气,失去抗结核杆菌功能。 (9)活络丹、香连片、贝母枇杷糖浆不宜与阿托品、咖啡因、氨茶碱合用。因前者含乌头、黄连、贝母等生物碱成分,与后者同服,很易增加毒性,出现药物中毒。 (10)止咳片、通宣理肺丸、消咳宁片不宜与地高辛合用,因前者均含麻黄,麻黄碱对心脏有兴奋作用,能加强地高辛对心脏的毒性,引起心律失常。 (11)国公酒、壮骨酒、骨刺消痛液不宜与阿司匹林同服。因前者含乙醇,合用则增加消化道的刺激性,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

超说明书用药规定

超说明书用药规定 1 2020年4月19日

临沭县中医医院 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定及程序 一、为加强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及药师自身安全,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药政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二、超说明书用药是指临床实际使用药品的适应证、给药方法或剂量不在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书之内的用法,包括年龄、给药剂量、适应人群、适应证、用药方法或给药途径等与药品说明书中的用法不同的情况,又称超范围用药、药品未注册用药或药品说明书之外的用法。 三、虽然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现象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可是超说明书用药有可能没有大量临床研究数据支持,也没有获得药品监管部门批准,因此就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且药品说明书具有法律效力,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不受法律保护,超说明书用药导致不良后果的,医生和药师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四、当临床医生因医疗创新确需要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时,应提供权威的文献依据,并经药事委员会审核同意,报医务科备案,使用时与患者签署《超说明书用药知情同意书》。药师在审核和调剂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处方或医嘱时,严格依据《超说明书用药知情同意书》和医务科备案方能调剂药品。

五、药师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或者处方用法,进行用药交代与指导。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的正确性、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等。药师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之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 六、药师在审核处方或医嘱时,应以药品说明书为依据,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规范调剂药品,规 避用药风险,确保调剂行为的安全及患者的用药安全。 七、药师对超说明书用药存在严重违反“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之规定,即便是已签署《超说明书用药知情同意书》和医务科备案外,药师也应当依法拒绝调配,或及时与医师沟通进行合理用药干预,详细指明处方中存在的问题,请开方医师重新开具合理处方,认真把好合理用药关。 八、临床药师要对超说明书用药疗效进行认真分析、评价,对超说明书用药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分析原因,并上报医务科和通知相关病区,减少和防止因超说明书用药导致不良反应的重复发 生。

中国儿科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

中国儿科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 原创2016-08-31略儿科空间儿科空间 cmachild传播儿科学术资讯本文原载于中华儿科杂志, 2016,54(02) 超说明书用药(off–label use of drugs)是指药物的应用超出了国家药监部门认可的生产厂家提供的药品说明书界定范围,包括超出了适用年龄、剂量、剂型、给药途径或适应证等。但是"超说明书用药"并不意味着不合理用药、违法用药或试验性用药[1],通常是经过广泛临床观察,并且有文献和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在儿科领域,超说明书用药面临一定风险和法律问题。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药理学组经过组内各儿科亚专业医师和组外多位儿科临床药师的集体讨论,经过2年的撰写及修改,形成此共识,以期提高广大儿科临床医生对超说明书用药的认识,建立用药规范化流程,并推进各方力量规避超说明书用药的潜在风险。 一、儿科超说明书用药的现状 目前尚缺乏国内儿科超说明书用药的整体数据。来自国内三级甲等儿童医院的数据显示,超说明书用药在门诊及住院患儿均为普遍现象,住院患儿更为突出[2,3]。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数据显示:抽取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门诊处方10 716张,分析处方用药医嘱23 909条,涉及药品451种。按处方数、用药医嘱数、药品总数、基本药物数以及非处方药(OTC)药品数计,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分别为53.0%、29.6%、65.0%、67.0%及79.8%。其中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居前3位的年龄段为幼儿期(29.8%)、学龄前期(29.5%)

和婴儿期(29.2%)。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主要包括:无儿童用法、用量和信息(61.7%),给药频次(12.8%)和剂量(11.1%)[4]。 对国内外门诊及住院儿童超说明书用药现状的系统评价显示[5,6],(1)门诊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三级医疗机构发生率高于初级医疗机构,分别为26.0%、19.5%;新生儿、婴儿和青少年高于其他年龄组儿童;在药品种类中,呼吸系统用药、全身用抗感染药、感觉器官和皮肤用药的超说明书使用最常见;"无儿童用药信息"的超说明书用药和超年龄用药较常见。(2)住院儿童超说明书用药:超说明书用药在全球儿科和新生儿病房普遍存在,不同国家和病房报告的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差异大。各类儿科病房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中位数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ICU)52.5%,儿科ICU 43.5%,普通儿科35.5%,儿科手术病房27.5%。各研究报告不同年龄段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不一致,超说明书用药类型构成比依次为:无儿童用药信息7%~54%,超剂量和疗程8%~86%,超年龄用药3%~67%。 2012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药理学组对北京、上海、湖南、四川、广州、新疆等21家医院的儿科医师进行了"超药品说明书用药"问卷调查,通过对收回的578份有效问卷的分析显示:67.19%的医师有开具超说明书用药处方经历,技术职称越高,开具超说明书处方的可能性越大,不同职称医生对超说明书用药的认知存在差异;多数医生认同超说明书用药中知情同意的重要性;82.70%认为超说明书用药在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19.10%的医师认为开具超说明书用药处方违法;仅有28.77%的医生所在医院对开具超说明书用药相关制度有统一的规定[7]。

合理用药小常识

合理用药小常识(一) 药品名称 —— 每个药品都有其通用名、商品名、化学名、通用名是全世界通用的。一个药品成分有时只对应一个通用名。商品名是同一成分不同厂家生产的药品的品牌名。一般医生处方常用的是商品名,患者在购药或用药时不能只记商品名,一定要学会并记住通用名。 合理用药 —— 是指根据不同的疾病与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药物、给予适当的剂量、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途径及适当的疗程达到治疗的目标。 适当的药物:不同的病症需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药品。 适当的剂量:用药中不要随意加大或减少药物剂量。 适当的时间: 药物是饭前服用还是饭后服,须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每日一次用时须根据具体病症按时用药。每日多次用药时用药间隔应尽量在24小时内均分,并且要和您的作息时间相协调。 适当的途 径:给药途径的不同则药物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可由病情及药物的性质而定。适当的疗程:须遵医嘱按疗程用药。不要擅自延长或缩减用药时间。 治疗目标:治愈疾病、减轻症状、延缓病情发展。 药品的剂型—— 各种药品的剂型不同其用法也不一致,按药物的说明进行使用可以达到最佳的药物效果。 药物的有效期—— 任何药物按规定都有其有效期,学会识别包装上注明的有效期,不用过期或失效的药物。 药物的不良反应—— 是指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在正常的用量、用法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不期望的反应。也就是说任何药物都有两重性,既可“治病”

又可“致病”,处方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地、合理地用药,科学地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合理用药小常识(二) 各种药物由于用药目的不同其剂型也不相同,因而其用法也不一样。根据病症,在合理选药的前提下用法得当,则可达到治疗的目的。否则,不仅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反而有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所以正确的用药方法,是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药物按其给药途径的不同可分为内服药和外用药,内服的常见药品包括普通口服片、肠溶片、口含片、缓释片和控释片、胶囊、丸剂、合剂和口服液等;外用药品包括眼药水(膏)、栓剂、霜剂、气雾剂、喷雾剂等。其正确的用药如下: 1. 普通口服片 整个吞服,用一杯水送下,切忌干吞(可导致药效降低或食管损伤),也不要用饮料或茶水代替白水,如需要可掰开服,难吞咽的病人也可碾碎服用。 肠溶片:服法同普通片,注意不可掰开服用。 口含片: 应让药物在口腔慢慢溶化,紧急时可以嚼碎,但不要随唾液咽下,更不可整片吞下。 缓释片和控释片:整个吞服,用一杯水送下。注意不要掰开服用。 2. 胶囊剂 分硬胶囊和软胶囊,整个吞服,用一杯水送下。注意不要打开服用。 3. 气雾剂、喷雾剂、吸入剂 气雾剂:取下保护盖,将药瓶上下摇动几下,尽量吸气后将出药口对准口腔,在慢慢吸气的同时揿压气雾剂阀门,然后闭上嘴,屏住呼吸十秒钟以上。 鼻喷剂:尽量吐尽气,将药瓶摇动几下,对准鼻孔喷一下,随着喷药缓缓吸气。口腔喷雾剂:打开保护盖,将药瓶上下摇动几下,按压阀门下至喷出均匀的雾,然后对准口腔揿压一下或数下,如果揿压数下每次应间隔30秒,喷药时尽

安全用药常识

安全用药常识 1、家庭抗菌药物的使用误区有哪些? 答:不少家庭都备有小药箱,但在使用抗药物方面存在许多误区,常见的有以下几类:药越贵越好,实际上药品并不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普通商品,只要用之得当,几分钱的药物也可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随意滥用的目前多见,如很多人用抗菌药物治感冒,虽然抗菌药物能抗细菌和某些微生物,但却不能抗病毒,而感冒大多属病毒感染,随意使用只会增加副作用、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另外许多人患病后,病情较重时尚能按量服药,一时病情缓解,服药更随心所欲。要知道抗菌药的药效依赖于有效的血浓度,如过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来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对于确属细菌感染的疾病,要根据引起疾病的不同菌种选择相应的药物;一些人认为只要是抗菌药物就能消炎,甚至为使疾病早日痊愈使用几种抗菌药物。殊不知每种抗菌药物的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不同,用药不当,轻则达不到理想疗效或药效降低,重则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危及健康。 2、腹泻时为什么不能随便应用抗菌药物治疗? 答:腹泻未必是细菌感染所致,如腹部受凉引起肠蠕动加快;对乳品、鱼、虾及蟹等食物过敏引起的变态反应;外出旅行或迁居外地因生活环境的改变使肠道内政党菌群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发生了“菌群失调症”而引起的厌食、呕吐、腹痛甚至腹泻和夏季“流行性腹泻”系病毒感染所引起,而霉菌性肠炎是霉菌引起。既然病原不同,治疗方法就不应该完全相同,所以应用抗菌药物应当慎重。许多抗菌物,尤其是口服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较为严重。因此腹泻不能随便应用抗菌药物。 3、老年人使用抗菌药物应注意什么? 答:人过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功能日渐衰退,身体的抵抗力明显下降。因此老年人特别容易患感冒、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并且常常反复地发作,久治不愈,痛苦不堪。老年人因肾功能衰退,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尤其是一些作用较强的药物,极易产生毒副作用和过敏反应。抗菌药物在人体吸收以后,多由肝脏和肾脏解毒、排汇。因些,肝肾功能不全的老人,在用这些药时需慎重,不宜长期或大剂量应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长期服用会损害肝细胞,并伴有对骨髓、心脏、肾脏及皮肤的损害。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使用时间稍长,能引起眩晕、耳鸣、耳聋、平衡失调,对肾脏也有影响。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红霉素,呋喃妥因等能在肝胆内瘀积,产生中毒和过敏反应。故长期、大剂量使用这些抗菌药物,对老年人是非常不利

儿童用药安全的调查报告白皮书

儿童用药安全的调查报告白皮书 1. 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儿童占比越来越小,意味着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庭对儿童健康会越来越重视,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2. 我国 0~14 儿童两周患病率在 90~130%。 0~4 岁儿童两周患病率远高于 5~14 岁儿童。据国家卫生服务调查,2008 年我国0~4 岁、5~14 岁儿童的两周患病率分别为174.2%和 76.9%,均较 2003 年有明显上升。 3. 虽然近年我国儿童人口数及人口占比均呈下降趋势,但儿童门诊量一直处于增长态势。这与我国儿童医保覆盖率的增加以及人们的就诊意识增强有关。 4. 儿童患病率较高的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 5. 口服是儿童最常用的给药方法。除此之外,适合儿童的给药方法有静脉注射法、肌肉注射法、吸入法、灌肠法、外用法等。 6. 临床专家建议,给儿童用药时,能选用口服、外用给药时,不选用注射给药。 7. 儿童由于年龄尚小,不宜服用片剂、胶囊等大体积药物。适用于该年龄段儿童的剂型有: (1)溶液剂、颗粒剂、糖浆剂、(干)混悬剂、泡腾片、散剂、滴剂等液体制剂或溶于液体后可制成液体状服用的剂

型; (2)注射剂; (3)皮肤黏膜剂型:贴剂、栓剂、软膏等; (4)吸入雾化剂型:气雾剂、喷雾剂、吸入粉雾剂等; 儿童服用的药物在口味上要求较高,具有不同果味的口服剂型儿童服用的依从性更高。 8. 儿童用药,按体表面积换算方法: <30kg 儿童体表面积(m2)估计:体重(kg)×0.035+0.1 >30kg 儿童体表面积(m2)估计:×0.02+1.05 药物剂量=儿童剂量/m2×估计体表面积 9. 本次调研中,调查家长认为生产企业应针对哪些疾病研发儿童专用药品,旨在指导生产企业针对何种疾病研发儿童专用药品,解决儿童药品市场需求问题。调研数据结果显示,流行性感冒既是儿童患病率最高,也是最多家长认为需要研发儿童用药的疾病,其次是扁桃体炎和支气管炎。儿童年龄段不同,各自家长认为企业应研发儿童专用药品的疾病领域也不同。相比而言,消化不良(便秘等)在 1 岁以下儿童中患病率较高,也较多该类家长认为需要研发儿童消化不良用药。4~8 岁儿童则对扁桃体炎儿童专用药品需求更为迫切。 10. 据统计,国内儿童用药(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儿童使用用法用量的药品)市场规模 2009 年已达 347.42 亿元

超说明书用药的规定

涞源县医院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定目的: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避免医患纠纷。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药事管理法规。 一、超说明书用药的定义 超说明书用药(也称为“药品未注册用法”)是指临床实际使用的药品的适应症、给药方法或剂量不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说明书之内的用法,超说明书用药的具体含义包括给药剂量、适应人群、适应症或给药途径等与药品说明书不同。 二、在临床工作中,超说明书用药应具备以下5个条件: 1、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或危及生命的情况下,无合理的可替代药品。 超说明用药时,必须充分考虑药品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权衡患者获得的利益大于可能出现的危险,保证该用法是最佳方案。 2、用药目的不是试验研究。 用药目的必须仅仅是为了患者的利益,而不是试验研究,这体现医疗人员的基本职业权利。 3、有合理的医学实践证据。 如有充分的文献报道、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多年临床实践证明

及申请扩大药品适应症的研究结果等。 4、经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及伦理委员会批准。 在超说明书用药前,应向医院药事会及伦理会提出申请,由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及伦理委员会充分研究后决定,但紧急抢救情形下不受此条限制。 5、保护患者的知情权。 在超说明书用药时,应告知患者治疗步骤、预后情况及可能出现的危险。在我院临床工作中,医生应书面告知患者“超说明书用药”的性质和该用法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可预测的危险,并在患者表示理解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超说明书用药的程序 1、当某种疾病治疗需要使用超药品说明书的药品时,临床科室应填写《超说明用药备案申请表》(见附件1),并附上相关资料(如治疗指南、专家共识、循证医学证据等),经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及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报医务科备案。 2、需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时,医生应告知患者治疗步骤、预后情况及可能出现的危险。如果此说明书用法目前正在广泛使用,医生可以口头告知患者;而如果说明书之外的用法尚未被广泛接受,医生应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可预测的危险,并让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见附件2)。 3、药师在审核处方或医嘱时,应以药品说明书为依据,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范调剂药品,规避用药风险,确保调剂行为的安

常见超说明书用药一览表-教你搞定超说明书用药!

常见超说明书用药一览表,教你搞定超说明书用药! 国内外药物治疗中超说明书用药是普遍现象,普通成人用药中有7.5%~40%。有关资料报道,在美国每一年约40%~60%的处方药被用于“未经FDA 批准的用途”。统计显示,住院儿科患者中超说明书用药占有50%~90%。2013年中国药理学会对全国45家医院进行“超说明书用药调查”,结果显示,24 家医院填报的1652 项超说明书用药涉及的998 个药品,超适应证用药的有90.4%,超用药剂量和频率有21.1%,超用药途径有9. 3%,超药品的使用人群的有3.9%。 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定义——是指临床实际使用药品的适 应证、给药方法或剂量不在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书之内的用法,包括年龄、给药剂量、适应人群、适应证、用药方法或给药途径等与药品说明书中的用法不同的情况,又称超范围用药、药品未注册用药或药品说明书之外的用法。点击链接查看→超说明书用药的侵权责任(药师必读!) 指导思想:依据《药品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侵权责任法》、《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为加强药事管理工作,保证医院药学服务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及药师自身安全,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重要性: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现象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是超说明书用药有可能没有大量临床研究数据支持,也没有获得药品监管部门批准,因此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且药品说明书具有法律效力,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不受法律保护,超说明书用药导致不良后果的,医生和药师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处方管理办法》第五章规定:药师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或者处方用法,进行用药交代与指导。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的正确性、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等。药师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之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 药师在审核处方或医嘱时,首先应对药品说明书有深入、细致、透彻地了解,并以药品说明书为依据,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规范调剂药品,规避用药风险,确保调剂行为的安全及患者的用药安全。 当临床医生因医疗创新确需要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时,应提供权威的文献依据,并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核同意,报医务科备案,使用时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药师在审核和调剂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处方或医嘱时,严格依据《知情同意书》和医务科备案方能调剂药品。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

合理用药知识宣传

一、什么是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为基础,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措施。二、普通感冒不要滥用抗菌素许多人得了普通感冒后,常常不去医院就诊,而是自己服用一些解热镇痛药、抗菌素或中药来治疗。虽然有时可以使病程缩短,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抗菌素的使用,患了普通感冒非要服用抗菌素不可吗?由于约70%—80%的普通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即使不使用抗菌素,疾病也能痊愈。事实上,现在也已经有很多人感觉到,感冒后服了很多抗菌素,效果并不明显,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感冒大多数为病毒所引起,抗菌素并没有治疗作用;更令人担忧的是不该用抗菌素而随意滥用,其结果是不但没有治疗效果,还导致了大量耐药菌株(据统计,目前有80%的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的出现。而且,滥用抗菌素还会造成体内正常菌群失调,使一些非致病菌成为致病菌,从而使病情加重。那么,得了普通感冒,到底该如何治疗呢?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还可以服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这是因为大剂量的维生素C能有效帮助合成抗体,激活白细胞,全面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此外,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当患伤风感冒时,中性白细胞会释出大量氧自由基及氧化性物质,从而引起相关症状,而白细胞内的维生素C则能阻止这些有毒物质跑到白细胞之外。感冒时白细胞内的维生素C浓度会大量降低,如果补充大剂量维生素C(每天1.0—6.0g),则能维持白细胞内维生素C的浓度,减轻症状。由此可见,患了普通感冒,特别是症状不重时,不要随便服用抗菌素。由于抗菌素往往具有多种毒性作用并可引起过敏反应等,因此建议大家千万不要滥用抗菌素;即使需要服用此类药物, 也应在医师指导的情况下,按疗程服药。三、生活中常见的无效用药随着常用药物进入家庭,许多人对一般常见病,都自己买药服用。但往往对一些药物的“关键”又

儿童安全用药知识

儿童安全用药知识:儿童药物滥用抗菌药的严重后果 什么是药物滥用?“药物滥用”(Drug Abuse)是60年代中期国际上开始采用的专用词汇,它与我们平时所说的“滥用抗生素”“滥用激素”等滥用药物中的“滥用”概念截然不同。药物滥用的概念是指长期地使用过量具有依赖性潜力的药物,这种用药与公认医疗实践的需要无关,导致了成瘾性以及出现精神混乱和其它异常行为。 儿童药物滥用易引发药源性疾病 小儿(特别是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各种器官和生理功能不健全,肝脏对药物的解毒作用及肾脏对药物的排泄能力低下,肝酶系统及血脑屏障发育尚未完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与成人不同,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不敏感,主诉不明确,容易造成医生判断失误或漏诊,因而易引发药源性疾病,而如果滥用药物则更易引发药源性疾病。 滥用抗菌药 目前抗菌药的滥用问题非常普遍。首先,病原体不明确的滥用现象非常普遍,对非细菌感染性疾病,如肠痉挛、单纯性腹泻以及一般感冒发热患儿,不究其因,先用抗菌药。据统计,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或普通感冒时,使用抗菌药者高达99%。90年代统计,我国已有180万聋哑儿童,60%以上是由于不合理用药所致,并以每年2万~4万递增,主要原因是抗菌药致聋,其中氨基糖苷类(包括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占80%。另外,对儿科的感染性腹泻,也存在不恰当地用抗菌药治疗的情况,事实上婴幼儿感染性腹泻62.8%~63.4%为轮状病毒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感染,使用抗菌药既不能缩短病程,也不能减轻腹泻症状,相反导致了耐药菌株和二重感染的产生。 喹诺酮类抗菌药进入我国仅仅20多年,耐药率已达60%~70%,而且该类药物可引起幼年狗及其他哺乳动物的骨关节(特别是负重关节)的软骨组织损伤。美国医学文献已明确提示:18岁以下的患者,妊娠、哺乳妇女不作推荐;国内的某些专著和药品说明书中也同样提示禁用于幼儿或未成年人。然而,我国临床的实际情况是18岁以下的患儿及孕妇中使用较为普遍,且用量偏大。 中检智慧持续为您的健康导航,一次检测,终身受益,安全用药,刻不容缓。

安全合理用药常识

安全合理用药常识之家庭安全用药 (1)防止滥用药物。什么叫滥用药?滥用药就是不管病情、用药对象(老人、儿童、成年人)、药物性能而任意使用药物。这种做法轻者无效,延长治疗时间;重者延误治疗时机使病情加重,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导致死亡。 (2)尽量少联合用药。有些药物联合使用起相加作用,使疗效提高;有些药物联合使用起相减作用,使疗效减低,或毒性增加。因此,家庭用药最好使用单一品种,即便有需要两种药联合使用也就足够了。 (3)按药品说明书使用。不要忽视药品包装上的注意事项。衡量使用某个药物时,不能仅看它的使用方法和用途,对非专业的家庭成员来说,其注意事项则更显得重要,它是安全有效用药的保证。 (4)防止药物过敏。凡是过敏体质者,或过去曾有药物过敏史者,服用药物都应格外小心,尤其是磺胺类如复方新诺明、解热镇痛类去痛片等。同时还应该注意,以往对某种药有明确过敏史者应禁止再次使用。 2、哪类药品需要防热? (1)胶囊或胶丸。如维生素E胶丸、鱼肝油等,这类药品受热会出现软化、破裂、漏油,甚至整瓶粘在一起,有时还会发出异味。 (2)糖浆剂、眼药水。要注意对光看一下是否依然澄清,如果有絮状物、沉淀物、变色、霉变、结晶以及出现大量气泡等,就不能再使用了。

(3)冲剂类药品。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大量糖分,受热易发黏、结块,密封不严的还容易生虫。 (4)中药制剂“膏、丹、丸、散”。此是中药制剂的特点,蜂蜜、红糖等是其中常见的添加剂,在夏季容易发霉生虫,而且那些用白蜡封住的药丸也可能在高温下裂开,导致变质。 (5)栓剂。由于其特殊的用药方式,在人体37℃的体温下会被逐渐融化吸收,当然在酷暑里也容易发生质变,如出现酸败、颗粒干涸、稀薄、色变、水油分离,甚至出现臭味。另外,眼药膏在受热后也容易出现类似于栓剂的变质特征。 3、常见病的错误服药: (1)头痛使用止痛药。研究表明:几乎所有头痛都源于血管和肌肉,尤其是血管的牵拉。在情绪紧张、药物、酒精等因素引起偏头痛时,由于脑动脉血管收缩,随着每次心跳,动脉血管受到牵拉便会产生跳痛。因此治疗头痛时,首选药物和最有效药物并不是止痛药而是作用于血管的药物。 (2)流行性感冒使用抗生素。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型,常因变异而产生新的亚型引起流行。目前,对流感患者使用抗生素现象很普遍,不仅多见于个人自用,就是一些医生治疗流感也常用抗生素。显然抗生素对流感治疗是无用的。只有当并发细菌感染时,方可考虑使用抗生素。 (3)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时使用抗生素。治疗腹泻一般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前者当然应选用抗生素,而后者用抗生

超说明书用药规定

临沭县中医医院 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定及程序 一、为加强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及药师自身安全,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药政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二、超说明书用药是指临床实际使用药品的适应证、给药方法或剂量不在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书之内的用法,包括年龄、给药剂量、适应人群、适应证、用药方法或给药途径等与药品说明书中的用法不同的情况,又称超范围用药、药品未注册用药或药品说明书之外的用法。 三、虽然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现象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是超说明书用药有可能没有大量临床研究数据支持,也没有获得药品监管部门批准,因此就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且药品说明书具有法律效力,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不受法律保护,超说明书用药导致不良后果的,医生和药师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四、当临床医生因医疗创新确需要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时,应提供权威的文献依据,并经药事委员会审核同意,报医务科备案,使用时与患者签署《超说明书用药知情同意书》。药师在审核和调剂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处方或医嘱时,严格依据《超说明书用药知情同意书》和医务科备案方能调剂药品。

五、药师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或者处方用法,进行用药交代与指导。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的正确性、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等。药师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之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 六、药师在审核处方或医嘱时,应以药品说明书为依据,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规范调剂药品,规避用药风 险,确保调剂行为的安全及患者的用药安全。 七、药师对超说明书用药存在严重违反“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之规定,即便是已签署《超说明书用药知情同意书》和医务科备案外,药师也应当依法拒绝调配,或及时与医师沟通进行合理用药干预,详细指明处方中存在的问题,请开方医师重新开具合理处方,认真把好合理用药关。 八、临床药师要对超说明书用药疗效进行认真分析、评价,对超说明书用药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分析 原因,并上报医务科和通知相关病区,减少和防止因超说明书用药导致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合理用药培训总结

篇一:合理用药培训小结***卫生院 “普及合理用药知识”培训小结 2014年3月3日, ***卫生院积极响应 ***卫生局提出的 “合理用药,共享健 康”为主题的活动, 对我院医务人员及乡医进行了“普及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通过这次培训,切实增强了临床合理用药的意识和理念,普及合理用药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我乡农民合理用药水平,但有个别乡医接受能力有限,不能完全掌握培训内容,今后,我院会继续加强医务人员和乡医合理用药的培训,督促乡医加强合理用药的理论学习,共同关注合理用药的氛围,维护广大群众的健康权利。篇二:基本药物培训总结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 本药物处方集》培训工作总结 根据县卫生局文件精神,为做好我县《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宣传培训和推广工作,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及乡医的业务水平,提升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使我院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顺利开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药物治疗的合理需求,成立了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做好培训学习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 在县卫生局领导下,我院成立了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制定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确定培训计划,发放教材,及时总结落实上级布置的任务。 二、培训内容 我院采用集中培训、专题讲座培训及自学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内容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培训大纲》主要包括: 1、解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相关配套政策法规,使培训人员了解国家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 2、依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以及培训大纲进行培训,促进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 三、具体措施1、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培训工作方案和计划,组织召开全院医务人员及乡医会议,分发培训教材,集中学习《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 2、为避免集中培训给正常医疗工作带来的影响,我院采取集中授课及自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培训,提高培训的进度,促进培训的效果。 四、培训效果 培训期间,大家认真听讲,所有医务人员基本上都掌握了培训内容,不懂之处由主讲人员现场解答疑难。通过这次系统培训,提高了全院医务人员及乡医全面了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和法规,提高了我们合理用药的意识和知识,规范临床用药,加快了我院基本药物实施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今后的基本药物临床服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存在的的问题及建议 本次培训时间短任务重,虽然培训顺利完成了,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点: 1、对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的重视程度不足。 2、对国家基本药物的专业知识掌握还不足。

儿童安全用药的基本知识

儿童安全用药的基本知识 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从各方面、各角度介绍了儿童安全用药的通则、原则性内容和基本内容,帮助家长对儿童安全用药有一个较全面、正确的认识与了解,为家长掌握儿童安全用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供帮助。 一、药品不良反应与防范 1.为何说“是药三分毒”? 答:因为大部分药物都要经过肝脏代谢或肾脏排泄,无形中增加了肝、肾负担,可能会对肝、肾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另外,药物本身对身体除了有好的治疗作用外,还或多或少存在副作用,对身体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伤害。再有,药物制剂中,也含有其他的辅料成分,对身体也有不同程度的伤害。所以,人们常说的“是药三分毒”是有科学道理的。 2.什么是药品的不良反应? 答: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通俗地讲,就是患者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或药品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了药物后,由于使用此药物而出现的一些诸如腹泻、头晕、呕吐、皮疹等与治疗没有关联的反应。例如,患儿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泰诺林)后出现寻麻疹;服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希刻劳)出现腹泻等。

3.什么是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答: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1)导致死亡;(2)危及生命;(3)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4)导致显著的或永久的人体伤残或器官功能损伤;(5)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6)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情况的。 4.什么是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答: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或说明书中虽有描述,但不良反应的性质、程度、后果或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严重的,也属于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5.药品不良反应包括哪些方面? 答:(1)变态反应:亦称过敏反应。是少数患者对某种药物的特殊反应,与剂量无关,常不可预测。表现为皮肤潮红、发痒、心悸、皮疹、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或死亡。如果遇到此类症状,应当立即停止用药,常见的容易发生变态反应的药物有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破伤风抗毒素等,使用这些药物前必须按规定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2)毒性反应:在治疗剂量下,由患者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合并用药等原因引起个体对药物敏感性增加而引发的损害。如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导致儿童耳聋,氨基比林引起严重的白细胞缺少症,氯霉素引起新生儿的“灰婴综合征”。有些毒性反应是不可逆的,应立即停药。

超说明书用药定义

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 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定及程序 为加强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及药师自身安全,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药政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一、超说明书用药的定义 超说明书用药是指临床实际使用药品的适应证、给药方法或剂量不在具有法律效力的说明书之内的用法,包括年龄、给药剂量、适应人群、适应证、用药方法或给药途径等与药品说明书中的用法不同的情况,又称超范围用药、药品未注册用药或药品说明书之外的用法。 二、临床超说明书用药的管理原则 1、虽然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现象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是超说明书用药有可能没有大量临床研究数据支持,也没有获得药品监管部门批准,因此就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且药品说明书具有法律效力,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不受法律保护,超说明书用药导致不良后果的,医生和药师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为保障病人安全,临床用药原则上不得超出药品说明书的范畴。 2、特殊情况需超说明书用药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2.1 当临床医生因医疗创新确需要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时,应提供权威的文献依据,并经药事委员会审核同意,报医教科备案,使用时 与患者签署《超说明书用药知情同意书》。药师在审核和调剂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处方或医嘱时,严格依据《超说明书用药知情同意书》和医教科备案方能调剂药品。 2.2 用药目的必须是为了病人的利益,而不是临床试验。 三、超说明书用药的知情同意 临床确需超说明书用药时,对病人要实行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医师应充分告知病人用药方案、治疗步骤、预后情况及可能出现的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使用。签署的知情同意书一式两份,一份给病人,一份使用科室留存。 四、超说明书用药的使用与调剂 1 超说明书用药必须开具处方 2 药师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或者处方用法,进行用药交代与指导。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的正确性、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等。药师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之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 3 药师在审核处方或医嘱时,应以药品说明书为依据,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规范调剂药品,规避用药风险,确保调剂行为的安全及患者的用药安全。 4 药师对超说明书用药存在严重违反“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之规定,即便是已签署《超说明书用药知情同意书》和医教科备案外, 药师也应当依法拒绝调配,或及时与医师沟通进行合理用药干预,详细指明处方中存在的问题,请开方医师重新开具合理处方,认真把好合理用药关。 5 临床药师要对超说明书用药疗效进行认真分析、评价,对超说明书用药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分析原因,并上报医教科和通知相关病区,减少和防止因超说明书用药导致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五、超说明书用药的监督监管 1、医教科、质控办、药剂科负责超说明书用药的监管 2、药剂科负责超说明书用药的分析评价,提供专业技术的支持。 3、对多次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多次通知整改未改正的医师,医院将予以通报批评,

合理用药知识讲座

合理用药健康知识讲座 1、怎样用药才适当? (1)适当的药物。根据身体状况,选择最为适当的药物。 (2)适当的剂量。严格遵照医嘱或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服药。 (3)适当的时间。有的药物需要饭前服用,有的需要饭后服用,有的要在两餐之间服用。如果不遵守服用方法,随意服用,就会影响效果或对胃造成刺激。 (4)适当的途径。患者适合用口服的药物,就尽量不要采用静脉给药。现在提倡一种序贯疗法,即输液控制症状之后,改换口服药物进行巩固治疗。 (5)适当的病人。同样一种病发生在两个人身上,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即使使用同一种药物,也要进行全面权衡,一个治疗方案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人。 (6)适当的疗程。延长给药时间,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细菌耐药性、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的现象,而症状一得到控制就停药,往往又不能彻底治愈疾病。只有把握好周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7)适当的治疗目标。病人往往希望药到病除,彻底根治,或者不切实际要求使用没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医患双方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正确、客观的态度,达成共识。 2、“五先五后”的用药原则 (1)先用食疗后用药。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便秘可食菠菜粥。食疗后不见好转,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再用药治疗。 (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的多,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 (3)先以外用后用内服。为减少药物对肌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外敷外用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有些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来得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液、血管壁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机血管壁和心脏。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5)先用成药后用新药。近年来,新药不断涌现,一般说来他们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的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时最好先用中西成药,确实需要使用新药时,也要慎重,特别是对进口药物尤其要慎重。 3、怎样理解药品说明书上的“慎用”、“忌用”和“禁用”? 绝大多数的药品说明书上都印有“慎用”、“忌用”和“禁用”的事项,这三个词语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嘱咐的轻重程度却大不相同。 “慎用”提醒服药的人服用本药时要小心谨慎。就是在服用之后,要细心地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出现,如有就必须立即停止服用;如没有就可继续使用。所以,“慎用”是告诉你要留神,不是说不能使用。比如利他林对大脑有兴奋作用,高血压、癫痫病人应慎用。 “忌用”,比“慎用”进了一步,已达到不适宜使用或应避免使用的程度。标明“忌用”的药,说明其不良反应比较明确,发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很大,但人有个体差异而不能一概而论,故用“忌用”一词以示警告。比如患有白细胞减少症的人要忌用苯唑青霉素钠,因为该药可减少白细胞。 “禁用”,这是对用药的最严厉警告。禁用就是禁止使用。比如对青霉素有过敏反应的人,就要禁止使用青霉素类药物;青光眼病人绝对不能使用阿托品。 4、服药前后需要注意什么? (1)服药之后不能马上睡。服完药马上就睡觉,特别是饮水量少的时候,往往会使药物粘在食管上而不易进入胃中。有些药物腐蚀性较强,在食道溶解后,会腐蚀食道粘膜,导致食道溃疡。 (2)服药之后不能马上运动。因为药物服用后一般需要30-60分钟才能被肠胃溶解吸收、发挥作用。 (3)服药前后少食水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一些化合物和生物酶,这些物质可以和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使药物作用发生改变。一些水果与抗生素相互反应,使抗生素的疗效大大下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