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乙醇胺的介绍

一乙醇胺的介绍

一乙醇胺的介绍
一乙醇胺的介绍

N-甲基一乙醇胺在常温下为无色、透明、带有强烈氨味的液体。

沸点:在760mmHg的压力下,沸点为:159.6℃

凝固点:-5℃

全溶于水

化学性质:

N-甲基一乙醇胺分子中带有羟基和氨基官能团,具有胺和醇的性质,与相应物质反应生成四元胺盐、皂、酯和酰胺盐。

用途:

N-甲基一乙醇胺广泛用于化肥厂、合成氨厂、尿素厂的二氧化碳脱除剂和炼气厂、炼油厂、油田的脱硫剂及克劳斯装置的硫磺回收等,其化学性质决定了它在涂料、纺织、抛光、洗涤剂、农药、化妆品和医药等行业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N-甲基二乙醇胺还是一种优良的水处理剂。

一乙醇胺(MEA)化学名:2-羟基乙胺

英文名:1-Amino-2-hydroxyethane, Monoethanolamine

分子式:C2H7NO 分子量:61.08

CAS号:141-43-5

常温下为无色粘稠液体带氨味,溶于水, 溶液呈强碱性, 能与水, 乙醇相混溶

能腐蚀铜, 铜化合物和橡胶, 其液体和蒸汽腐蚀皮肤和眼睛,能与多种酸反应生成酯, 酰胺盐,沸点170 ,熔点10.5忘忧愁(2008-2-17 07:01:19)可以查MSDS 那里各种化合物的性质都有.浩瀚天(2008-6-25 16:31:09)楼主做牛磺酸的吧?祥云一号(2008-7-01 16:40:50)标准名称:工业用一乙醇胺

标准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以环氧乙烷与氨水反应制得的工业用一乙醇胺。I、II型产品主要用于荧光增白剂和医药中间体等制造。II型产品主要用于脱除酸性气体等。

分子式:HOCH2CH2NH2

分子量:61.08(按1985年国际原子量)

一、技术要求

工业用一乙醇胺应符合下列要求

项目指标项目指标

I型II型III型I型II型III型外观清晰淡黄色粘性液体,无悬浮物水分,%≤ 1.0 - -

总胺量(以一乙醇胺计),%≥99.0 95.0 80.0 相对密度(20/20℃) 1.014~1.019 _ _

沸程(168~174℃)≥95 65 45 色度(Pt-Co),号≤25

二、检验方法

1、外观的测定

目测。

2、总胺量的测定

2.1 原理

以溴甲酚绿-甲基红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中和滴定。

NH2CH2CH2OH+HCI=HOCH2CH2NH2?HCI

2.2 试剂和溶液

盐酸;溴甲酚绿;甲基红;盐酸标准溶液:c(HCI)=0.5mol/L;溴甲酚弘法-甲基红指示剂(有效期2周):按GB603配制。

2.3 测定步骤

称取试样1~1.5g(称取至0.0002g)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50ml使试样溶解、摇匀,加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剂10滴,用0.5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酒红色,记录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同时作空白试验。

2.4 计算

总胺量X(%)按式(1)计算:

X=(V1-v0)?c×0.06108/m×100 (1)

式中X——以一乙醇胺计的总胺量,%;

V1——试样滴定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V0——空白滴定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c——盐酸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m——乙醇胺试样量,g;

0.06108——与1.00ml盐酸标准溶液[c(HCI)=1.000mol/L]相当的一乙醇胺的质量,g。

2.5 允许误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差值不大于0.2%,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3 沸程测定

按GB7534-87《工业用挥发性有机液体沸程的测定》采用玻璃冷凝器测定。

4 水分测定

测定前将滴定瓶中残液放完,加2ml冰乙酸后按GB6283测定。

5 相对密度测定

按GB4472-84《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测定通则》第2.3.3条密度计法测定。

6 色度测定

按GB3143-82《液体化学品颜色测定法(Hazen单位——铂-钴色号)》测定。

附注:2BG17019-89。祥云一号(2008-7-01 16:41:50)分子式:C2H7NO

分子量:61.08

CAS号:141-43-5

性质:氨分子中的氢被羟乙基--CH2CH2OH取代而生成的一类化合物,可分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通常一乙醇胺简称乙醇胺。一、二、三乙醇胺在室温下均为无色透明的粘稠液体;有吸湿性和氨臭;能与水、乙醇和丙酮等混溶,微溶于乙醚和四氯化碳;能吸收二氧化碳和硫化氢;与无机酸和有机酸反应生成酯;均具碱性。乙醇胺的主要物理常数如下:熔点10.5℃,沸点170℃,58℃(0.67kPa),相对密度1.0180(20/4℃),动力粘度(20℃)24.14mPa?s,折射率1.4540,闪点93.3℃。25℃时,在苯中的溶解度为1.4%,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为2.1%,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为0.2%。有强的乳化作用和起泡作用。

制备方法:乙醇胺常存在于磷脂中,并常与胆碱共存,因此也称为胆胺。在血清蛋白腐烂发酵液中也发现有乙醇胺。工业上乙醇胺可由氨与环氧乙烷反应制得。将环氧乙烷、氨水送入反应器中,在反应温度30-40℃,反应压力70.9-304kPa下,进行缩合反应生成一、二、三乙醇胺混合液,在90-120℃下经脱水浓缩后,送入三个减压精馏塔进行减压蒸馏,按不同沸点截取馏分,则可得纯度达99%的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成品。在反应过程中,如加大环氧乙烷比例,则二、三乙醇胺生成比例增大,可提高二、三乙醇胺的收率。

用途:一乙醇胺主要用作合成树脂和橡胶的增塑剂、硫化剂、促进剂和发泡剂、以及农药、医药和染料的中间体。也是合成洗涤剂、化妆品的乳化剂等的原料。纺织工业作为印染增白剂、抗静电剂、防蛀剂、清净剂。也可用作二氧化碳吸收剂、油墨助剂、石油添加剂。一乙醇胺广泛用作从各种气体(如天然气)中提取酸性组分的净化液。由一乙醇胺盐酸盐环合、中和可制得六水合哌嗪。一乙醇胺盐酸盐经氯化亚砜氯代,再被硫代硫酸钠取代,可制得β-氨基乙基硫代硫酸盐。这是一种染料中间体,用于生产缩聚翠蓝13G。一乙醇胺与二硫化碳反应可制得在橡胶和制药工业中有应用的中间体硫基噻唑啉。

分子式H2NCH2CH2OH

CAS号141-43-5

性质氨分子中的氢被羟乙基-CH2CH2OH取代而生成的一类化合物,可分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通常一乙醇胺简称乙醇胺。一、二、三乙醇胺在室温下均为无色透明的粘稠液体;有吸湿性和氨臭;能与水、乙醇和丙酮等混溶,微溶于乙醚和四氯化碳;能吸收二氧化碳和硫化氢;与无机酸和有机酸反应生成酯;均具碱性。乙醇胺的主要物理常数如下:熔点10.5℃。沸点170℃。相对密度1.0180(20/4℃)。动力粘度(20℃)24.14mPa?s。闪点93.3℃。折射率nD(20℃)1.4540。25℃时,在苯中的溶解度为1.4%,在乙醚中的溶解度为2.1%,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为0.2%。

用途用作酸性气体的吸收剂及石油添加剂的中间体, 也用于农药、医药

毒性乙醇胺的稀溶液具有非常弱的碱性和刺激性,随着其浓度的增大,对眼、皮肤和粘膜有刺激性。小鼠经口LD50为700mg/kg,大鼠经口LD50为2100mg/kg。操作现场最高容许浓度6mg/m3。操作时应穿戴防护用品。溅入眼内时,应及时用水冲洗15分钟以上,必要时应请医生诊治。操作场所应保持良好通风。

包装储运用塑料桶或新铁桶包装,每桶分别为(200±0.5)kg或(180±0.5)kg 两种,每批产品平均每桶净重达到200或180kg。工业用乙醇胺应贮存在清洁、阴凉干燥通风的仓库中,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漏、防火、防潮。

乙醇胺行业分析

乙醇胺简介 乙醇胺是一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三乙醇胺(TEA)的总称,是氨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乙基(-CH2CH2OH)依次取代后的产物。它作为环氧乙烷重要的衍生物之一,是氨基醇中最有实用价值的产品,产量占氨基醇总产量的90%-95%。乙醇胺分子中有氮原子与羟基,故兼有胺与醇的化学性质。目前,乙醇胺产品最重要的用途是生产表面活性剂,另外还用于医药及农药、纺织化学品、气体净化剂、水泥促凝剂、石油添加剂、皮革软化剂、润滑油抗腐蚀剂、防积炭添加剂等。 未来3至5年亚洲乙醇胺需求还将维持6%-7%/年增速 弗里多尼亚集团的报告显示,未来五年美国乙醇胺需求将以年均6.2%的速度快速增长,到2015年市场份额将达到6.55亿美元,约占到有机胺市场19%的份额。其中二乙醇胺仍将是乙醇胺市场最大的消费品种,主要用于草甘膦除草剂生产;单乙醇胺受木材处理市场需求的刺激而出现增长;而三乙醇胺市场需求将受到个人护理产品和纤维软化剂需求强劲增长的刺激。 据报道,市场人士周三表示,在中国和印度经济强劲增长的支持下,未来三到五年亚洲乙醇胺需求预计还将以年均6%-7%的增速继续增长。同期美国和欧洲需求增速仅为2%-3%/年。据ICIS数据,近年来亚洲地区乙醇胺消费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1年达到56万吨,占到全球市场需求三分之一。特别是中国需求强劲增长正促使亚洲地区不断扩张产能。 据统计,2011年中国乙醇胺消费量已达36.6万吨,是2005年的12.5万吨的近三倍。另据东南亚一家主要生产商称,“中国是我们优先考虑的市场,而中国国内价格则已成为我们定价的主要基准。”2011年中国乙醇胺在主要下游行业—表面活性剂,杀虫剂,聚氨酯(PU)和水泥行业中应用需求继续快速增长,其中表面活性剂和杀虫剂应用约占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二。 在过去三年中,一些乙醇胺国际大公司均来华建设了自己的生产基地,使得中国乙醇胺产能已超过50万吨/年,较2005年增长了10倍,占到全球产能的四分之一。 这些包括台湾东方联合化工(OUCC)的江苏仪征4万吨/年工厂,荷兰阿克苏诺贝尔在宁波的8万吨/年综合厂,以及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公司在江苏南京的7.5万吨/年综合胺厂。据统计,2011年亚洲已拥有乙醇胺产能86万吨/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乙醇胺生产能力地区,超过美国的80.6万吨/年。

乙醇胺的生产现状及应用分析

乙醇胺的生产现状及应用分析 1 前言 乙醇胺是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及三乙醇胺的总称。它作为环氧乙烷重要的衍生物之一,是氨基醇中最有实用价值的产品,产量占氨基醇总产量的90%~95%。乙醇胺分子中有氮原子与羟基,故兼有胺与醇的化学性质。目前,乙醇胺产品最重要的用途是生产表面活性剂,另外还用于纺织化学品、气体净化剂、水泥促凝剂、石油添加剂、皮革软化剂、润滑油抗腐蚀剂、防积炭添加剂等。 2 乙醇胺的生产工艺 2.1 反应机理 在水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环氧乙烷与氨反应生成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的混合物。生成的三种乙醇胺的比例由环氧乙烷和氨的比例确定。 2.2 生产工艺流程 整个生产装置可分为以下三个工序: ①原料工序:主要是贮存原料并把符合工艺要求的原料向反应工序输送。在此过程中,液氨被配制成95%~99%的浓氨水,与液态环氧乙烷按比例进入预混合器进行静态混合,然后进入塔式反应器或管式反应器。 ②反应-蒸氨、脱水工序:进入到反应器中的原料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高压液-液均相反应。反应后的混合物经过高压闪蒸,脱去90%以上的氨,残余的氨在一定的温度下于蒸氨塔中蒸净。而从蒸氨塔中出来的混合乙醇胺进入常压脱水塔,脱去物料中的大部分水,残余的水分脱水塔中蒸净。蒸出的水和氨定期返回原料工序。 ③精制工序:本工序采用连续精馏技术,混合乙醇胺从MEA塔中部进料,在高真空条件下,高纯度的MEA 从塔顶蒸出。脱掉MEA的混合液进入DEA、TEA塔,DEA从塔顶精制而出,从侧线和塔低分别得到TEA的系列产品。 3 乙醇胺的生产技术进展 3.1 国外技术发展状况 由于乙醇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因此国外从19世纪早期就对此技术的进行了开发和应用。生产乙醇胺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3.1.1 甲醛氰醇催化加氢法:该法利用甲醛氰醇和氢气在镍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反应,除生成一乙醇胺和二乙醇胺外,还生成氨。 3.1.2 氯乙醇氨解法:该法始于1860年,是最古老的生产方法,法国化学家Wurty把氯乙醇和氨水在封闭管中加热合成了乙醇胺。其缺点是在反应产物中的氯化铵难以分离。 3.1.3 硝基乙醇还原法:该法既可用硝基乙醇在镍催化下还原,也可用电解还原或酸性铁还原。 3.1.4 环氧乙烷氨解法:1897年,Knorr利用环氧乙烷和氨水反应,合成并通过分馏获得了三种乙醇胺。该法反应过程的催化剂是水或醇胺等的羟基,不需特殊的催化剂。 表1 的发展,环氧乙烷合成乙醇胺的技术路线也相应得到了迅速发展,逐步取代了其它的几种工艺。此后,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进行乙醇胺的生产,使乙醇胺的生产技术日趋完善和成熟。目前,国外利用环氧乙烷合成乙醇胺技术的专利公司如表1所示。 利用环氧乙烷生产乙醇胺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生产方法。国外SecientificDesign Company.Inc(SD)、Oxriane International、 Union Carbide Company等公司的专利技术都已实现工业应用,其年生产规模都在万

乙醇 案例分析

●课题编号:高中6号 ●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刘建英深圳市高级中学 ●教材分析及教材处理 【教材分析】《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包含乙酸和乙醇,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中第三节的内容。乙酸和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了前面碳的成键特点和烃的结构与性质,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又可以通过本节两种烃的衍生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学习模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后面烃的衍生物和选修5打好方法论基础。 【教材处理】本节课安排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乙醇》,第二课时《乙酸》。 ●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设计 教学模式:运用“问题导向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根据学习科学的理解性学习精神,帮助学生自己去建构对知识的理解与认知,促进学生的深层理解。同时,“教、学、评”一体化,将教学评价贯穿在教与学的每个环节中,及时反馈、促进学生的学习。 学习方式设计:4-6人一组,小组合作学习,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选择运用证据推理、模型建构、科学探究、微观分析或归纳总结等方法进行细节学习。 第一课时乙醇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包含乙醇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结构的探究,需要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相结合,使学生了解结构的认知过程;性质的学习,需要科学的实验探究与分析,从宏观到微观,建构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用途的了解,与生活密切相关,恰恰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 ★学情分析 (一)知识基础 1、学生通过生活常识和初中化学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乙醇的部分用途。 2、学生已经学习了烃的结构及性质,了解了探究有机物结构的基本过程与方法,知道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乙烷的结构,并对“结构—性质”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

二乙醇单异丙醇胺上下游产品市场分析

二乙醇单异丙醇胺上下游产品市场分析 如图所示,其中列明了二乙醇单异丙醇胺3种不同工艺路线涉及的原料,下面就我国企业普遍采用的DEA工艺路线涉及的原料进行简要分析。 ①DEA:我国二乙醇胺的消费领域主要是农药草甘膦、表面活性剂和二乙醇单异丙醇胺。2015年,我国二乙醇胺产量约9.95万吨,进口3.47万吨,合计13.42万吨,表观消费量在12万吨左右。2017年,随着沙特DOW乙醇胺投产,盛虹集团在连云港10万吨乙醇胺装置投产,以及沙特Sabic、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泰国PTT公司等国的进口货源,未来我国二乙醇胺从供应面看,将货源充足;从需求面看,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大量种植,全球草甘膦市场发展空间很大。

2009到2015年,我国对草甘膦的需求增长缓慢,需求总量也比较小,但全球的草甘膦需求仍保持了13%左右的复合增长率。二乙醇胺可以直接作为表面活性剂用于洗涤剂和清洗剂配方中,其中二乙醇胺和脂肪酸(如月桂酸、椰油酸)反应生成烷醇酰胺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研究表明,烷醇酰胺中的少量二乙醇胺虽不能引起鼠类基因突变,但其产生的二乙醇亚硝胺有明显的致癌作用,发达国家在部分领域已限制其使用。新技术、新产品的替代,未来在表面活性剂领域对二乙醇胺的应用将带来较大影响。 ②EO:环氧乙烷主要用于生产乙二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醇胺、聚醚、乙二醇醚等。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环氧乙烷总产能在356.7万吨,需求总量在228.5万吨左右,供大于求的现状已不可避免。而且,其产能扩增还在继续。EO的价格变化与东北亚地区外盘乙烯价格、煤制烯烃成本、装置开工率,及下游乙二醇的需求关联度较大。 ③乙烯: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5%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乙烯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合成乙醇的基本化工原料,也用于制造氯乙烯、苯乙烯、环氧乙烷、醋酸、乙醛、乙醇和炸药等。 ④PO:环氧丙烷主要用于生产聚醚、丙二醇、碳酸二甲酯、丙二醇醚及醇醚酯,异丙醇胺在环氧丙烷的应用中占比不足5%,聚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