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荆轲刺秦王》练习题

《荆轲刺秦王》练习题

《荆轲刺秦王》练习题
《荆轲刺秦王》练习题

《荆轲刺秦王》练习题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________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还柱而走 ________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必说见臣 ________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________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________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拜谒()督亢()戮没()淬火()忤逆()

拊心()瞋目()箕踞()目眩()创伤()

三. 解释下列词在文中的含义。

(1)偏袒 ________ (2)郎中 ________ (3)穷困 ________ (4)涕 ________

(5)币 ________ (6)提 ________ (7)股 ________

(8)左右既前,斩荆轲 ________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

①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②又前而为歌曰()

③乃朝服,设九宾()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⑤使使以闻大王()⑥箕踞以骂曰()

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⑧皆白衣冠以送之()

⑨进兵北略地()

五. 翻译下列句子。

(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3)人不敢与忤视

(4)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六.“以”的用法(部分)。

(1)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方法,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等。

(2)表原因,可译为“因为”。(3)表目的,前一个动作行为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用来”“以便”。(4)同“已”,相当于“已经”。(5)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3.丹不忍以己之私() 4.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5.使工以药淬之() 6.日以尽矣()7.皆白衣冠以送之()

8.不敢兴兵以拒大王()9.使使以闻大王() 10.以次进()

11.以故荆轲逐秦王() 1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13.而乃以手共搏之()

14.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15.遂拔以击荆轲()16.箕踞以骂()

17.乃欲以生劫之()18.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19.以其无礼于晋()

20.敢以烦执事()21.越国以鄙远() 22.焉用亡郑以陪邻()

23.阙秦以利晋() 24.以乱易整()

七.填空。

①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________________,为变徵之声,士皆________________。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________________,士皆瞋目,________________。

於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②《战国策》是西汉末年_________根据_________时期的材料编订的。全书共_________篇,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_____________的策略和言论。写人叙事十分生动,语言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荆轲刺秦王》达标检测题

【典型例题】

1.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

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 秦王还柱而走。

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D.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E. 偏袒扼腕而进。

F.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G. 秦王必说见臣。

2. 从下列各句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并分别写出其古今的不同意义。

A. 仰天太息流涕

B. 持千金之资币物

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3.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荆轲(kē)拜谒(yè)督亢(háng)戮没(lù)谬误(miù)

B. 偏袒(tǎn)扼腕(è)厄运(è)濡染(rú)怯懦(ruò)

C. 淬火(cù)猝然(cù)忤逆(wǔ)铁杵(wǔ)拊心(fǔ)

D. 创伤(chuāng)创办(chuàng)?_目(chēn)箕踞(jī)目眩(xuàn)

4. 解释下列多义词。

5.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②又前而为歌曰③乃朝服,设九宾

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⑤使使以闻大王⑥箕踞以骂曰

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⑧皆白衣冠以送之

A. ①②③

B. ④⑤⑦

C. ②③⑧

D. ①⑥⑧

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________ (2)诸郎中执兵 ________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________ (4)愿大王少假借之 ________

(5)左右既前,斩荆轲 ________ (6)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________

(7)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________

7. 翻译下列句子。

(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回答问题。

(一)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L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

之。

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愿大王少假借之

(2)自引而起,绝袖

(3)秦王还柱而走

(4)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9. 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秦武阳奉地图函 ________ 通 ________

(2)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________ 通 ________

(3)秦王还柱而走 ________ 通 ________

(4)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________ 通 ________

(5)秦武阳色变振恐 ________ 通 ________

10. 解释加点虚词的意义并指出其用法。

(1)秦武阳奉地图函,以次进

(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3)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4)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L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今行而无信信:相信。

B. 顾计不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

C.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喜欢,高兴。

D. 进兵北略地略:掠夺、夺取。

1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2. 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 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

B. 果断坚决,见太子丹“不忍”,便“私见樊於期”以促成其事。

C. 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

D. 心狠手辣,为取“信物”诱使樊将军自刎。

13.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名句默写

1.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荆轲刺秦王》练习题答案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反通返,回来。

2.还通环,环绕。

3.说通悦,高兴。

4.振通震,恐惧。

5.卒通猝,突然。

二. 给下列加线字注音。(略)

三. 解释下列词在文中的含义。(参考课后习题二)(1)偏袒

(2)郎中

(3)穷困

(4)涕

(5)币

(6)提

(7)股

(8)左右既前,斩荆轲(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

①函(用匣子)名当状

②前(上前)名当动

③朝服(穿起上朝的衣服)名当动

④迟(认为……迟缓)意动用法

⑤闻(使……听到)使动

⑦亲(亲近)形当动

⑧衣冠(穿衣戴帽)名当动⑨北(向北)名当状

补:其人居远(远方)群臣怪之(认为……奇怪)

五. 翻译下列句子。

(1)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2)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 (3)人们不敢同他正眼相看

(4)荆轲等待着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

六.“以”的用法(部分)。

1.(有办法,有机会)

2.(因为)

3.(因为)

4.(而,来)

5.(用)

6.(已)

7.(而,来)

8.(而,来)

9.(而,来)

10.(按)

11.(因为)

12.(没有用来……的)

13.(用)

14.(用)

15.(而,来)

16.(而,表修饰)

17.(用)

18.(而,来)

19.(因为)

20.(用)

21.(而,来)

22.(而,来)

23.(而,来)

24.(用)

七.填空。

①略

②(西汉末年)(刘向)(战国时期)(三十三篇)(策士谋臣)

荆轲刺秦王达标检测题答案

1. C、E 析:A. 反→返;B. 还→环;D. 振→震;F. 卒→猝;G. 说→悦

2. 析:A. 涕: B. 币: C. 穷困:

D. 提:

3. D 析:A. 亢kàng B. 懦nuò C. 淬cuì,杵chǔ

4. 顾① 只是,不过;② 回头

辞① 辞别;② 推辞

微① 假如,没有;② 暗暗地

引① 身子向上起;② 举起

发① 打开;② 出发

就① 成功,成;②靠近,登上

析:积累文言词汇,注意区别词语含义。

5. C 析:皆为名词做动词

6. (1)袒露一只臂膀(2)宫廷的侍卫(3)不得志,走投无路

(4)宽容,原谅(5)近随,近侍人员(6)殿前的台阶

(7)有德行的人

析:落实双基,积累文言词语

7. (1)这样,那么将军的仇可报,而燕国被欺凌的耻辱也就洗雪了。

(2)事情所以不成,只是想活着劫持你,得到归还土地的凭证来回报燕太子。

析:翻译时应注意词语释义的准确,例如,“然则”“乃”“欲”“以”

8. (1)稍微(2)断(3)跑(4)没有用来……的办法

析: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9. B 析:都是“回头”的意思。

10. (1)“奉”通“捧”(2)“见”通“现”

(3)“还”通“环”(4)“卒”通“猝”

(5)“振”通“震”

10. A

11. D

12. D

13. (1)就是太子不说,我也要来拜见您了。(只是)现在空着手没有什么凭信,那就无法接近秦王。(2)这样,将军的仇就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就除掉了。将军你可愿意?

名句:

1.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荆轲刺秦王习题及答案

《荆轲刺秦王》同步测试 【典型例题】 1.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 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 秦王还柱而走。 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D.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E. 偏袒扼腕而进。 F.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G. 秦王必说见臣。 2. 从下列各句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并分别写出其古今的不同意义。 A. 仰天太息流涕 B. 持千金之资币物 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3.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荆轲(kē)拜谒(yè)督亢(háng)戮没(lù)谬误(miù) B. 偏袒(tǎn)扼腕(è)厄运 (è)濡染(rú)怯懦(ruò) C. 淬火(cù)猝然(cù)忤逆(wǔ) 铁杵(wǔ)拊心(fǔ) D. 创伤(chuāng)创办(chuàng)瞋目(chēn)箕踞(jī)目眩(xu àn) 4. 解释下列多义词。 5.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②又前而为歌曰 ③乃朝服,设九宾 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⑤使使以闻大王 ⑥箕踞以骂曰 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⑧皆白衣冠以送之 A. ①②③ B. ④⑤⑦ C. ②③ ⑧ D. ①⑥⑧ 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2)诸郎中执兵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4)愿大王少假借之 (5)左右既前,斩荆轲 (6)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7)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7. 翻译下列句子。

(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回答问题。 (一)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愿大王少假借之 (2)自引而起,绝袖 (3)秦王还柱而走 (4)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9.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10. 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秦武阳奉地图 函通 (2)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通 (3)秦王还柱而 走 通 (4)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通 (5)秦武阳色变振恐 通新 11. 解释加点虚词的意义并指出其用法。 (1)秦武阳奉地图函,以次进 (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3)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4)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练习题

《荆轲刺秦王》练习题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________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还柱而走________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必说见臣________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________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卒起不意,尽失其度________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拜谒()督亢()戮没()淬火()忤逆() 拊心()瞋目()箕踞()目眩()创伤() 三. 解释下列词在文中的含义。 (1)偏袒________ (2)郎中________ (3)穷困________ (4)涕________ (5)币________ (6)提________ (7)股________ (8)左右既前,斩荆轲________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 ①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②又前而为歌曰() ③乃朝服,设九宾()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⑤使使以闻大王()⑥箕踞以骂曰() 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⑧皆白衣冠以送之() ⑨进兵北略地() 五. 翻译下列句子。 (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3)人不敢与忤视 (4)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六.“以”的用法(部分)。 (1)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方法,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等。 (2)表原因,可译为“因为”。(3)表目的,前一个动作行为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用来”“以便”。(4)同“已”,相当于“已经”。(5)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3.丹不忍以己之私() 4.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5.使工以药淬之()6.日以尽矣()7.皆白衣冠以送之()8.不敢兴兵以拒大王()9.使使以闻大王()10.以次进()11.以故荆轲逐秦王()1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13.而乃以手共搏之() 14.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15.遂拔以击荆轲()16.箕踞以骂()17.乃欲以生劫之()18.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19.以其无礼于晋() 20.敢以烦执事()21.越国以鄙远()22.焉用亡郑以陪邻() 23.阙秦以利晋()24.以乱易整()

人教版-语文-高一-高一语文《荆轲刺秦王》练习题

荆轲刺秦王练习题 1、下列各组对加点词本义和引申义判断有误的一组是(3分) (1)不得持尺兵( 武器,引申义) 不及召下兵( 士兵,本义) 秦兵旦暮渡易水( 军队,引申义) (2)图穷而匕首见( 穷尽,本义)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困厄,走投无路,引申义) (3)诸郎中持兵,皆陈殿下( 陈列,本义) 恐惧不敢自陈( 陈述,引申义) (4 )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自己的,私人的,本义) 乃遂私见樊於期( 私自,引申义) (5 )至陛下( 台阶下,本义) 窃为陛下惜之( 对皇帝敬称,引申义)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C.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D.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4分)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3分)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4分)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3分) 4.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5分) A.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 秦王还柱而走。 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D.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E. 偏袒扼腕而进。 F.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G. 秦王必说见臣。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①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②又前而为歌曰 ③乃朝服,设九宾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⑤使使以闻大王⑥箕踞以骂曰 ⑦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⑧皆白衣冠以送之 A.①②③ B. ④⑤⑦ B. C. ②③⑧ D. ①⑥⑧ 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B.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C. 秦王还柱而走。 D. 卒起不意,尽夫其度。 7. 对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秦王还柱而走②图穷而匕首见③(秦王)乃以手共搏之

荆轲刺秦王同步练习题

荆轲刺秦王同步练习题(有解析人教版)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使工以药淬之B.卒起不料C.燕王诚振怖年夜王之威D.往而不反者【解析】B项,“卒”通“猝”;C 项,“振”通“震”;D项,“反”通“返”。【谜底】A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③顾计不知所出耳④荆轲顾笑武阳A.①②不合,③④相同B.①②不合,③④也不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 ③④不相同【解析】①②副词,假如没有;③副词,只是; ④动词,回头看。【谜底】D★3.(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1题)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A.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B.又前而为歌C.皆白衣冠以送之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解析】例句与A项皆为名词作状语;B项,方位名词作动词;C项,名词作动词;D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谜底】A4.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D.愿年夜王少假借之【解析】A项,“穷困”,古义为“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为“生活贫穷,经济困难”。B项,“无信”,古义为“没有信物”;今义为“不讲诚信,无信用”。D项,“假借”,古义为“宽容、原谅”;

今义为“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谜底】C5.对下列各句句式特点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状语后置句)B.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句)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判断句)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主动句)【解析】A项应为定语后置句。【谜底】A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舆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怙恃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荆轲刺秦王》阅读练习及答案

荆轲刺秦王(节选)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1、下面划线词解释正确的是()A、秦王还柱而走同“环”,绕着 B、愿大王少假借之宽恕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攻击 D、轲自知事不就成功 2、判断下面论断哪个符合客观事实()A 、荆轲之所以没有行刺成功,是刺杀秦王是逆历史潮流的做法,注定要失败。B 、荆轲之所以追着秦王在大殿内跑,是秦王身边的大臣侍卫胆小怕事,自私自利。C 、荆轲之所没有行刺成功,是荆轲想劫持秦王作为人质,然后跟秦国订立互不侵犯的和平条约。D 、荆轲之所以没有成功,一是自己武功不够高超,谋事不周;二是缺乏得力助手。 3、翻译下面句子。(1)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D 3、(1)(他是)北方边远地区的粗俗人,不曾见过天子,所以害怕,望大王宽恕他,让他在您面前完成使命。(2)因为荆轲不是只求刺杀秦王,而是想劫持他,逼秦王立下约契(与燕国结成互不攻击友好邻邦东西方战略合作伙伴自由贸易联盟~协定书)来报答燕太子丹对他的国士之遇。

荆轲刺秦王基础测试题

《荆轲刺秦王》基础知识检测一、为加点词语注音 1.愿足下更.虑之 2.常痛于骨髓. 3.右手揕.其胸 4.偏袒扼腕 ...而进曰5.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6.为变徵.之声 7.使工以药淬.之 8.血濡.缕 9.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10.愿大王少.假借之 二、指出语句中的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 2.日以尽矣 3.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4.燕王诚振怖 5.图穷而匕首见6.卒起不意7.卒惶急不知所为8.秦王还柱而走 9.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11.燕王拜送于庭 三、解释语句中加点词语意思 1.乃.请荆卿曰 2.岂.可得哉荆卿岂.无意哉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4.今行而.无信. 5.诚.能得樊将军首 6.以穷困 ...来归丹 7.秦之遇 ..将军,可谓深.矣 8.父母宗族,皆为.戮没9.顾.计不知所出耳 10.荆轲和而 ..歌 11.既祖.,取道 12.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13.将军岂.有意乎 14.乃.今得闻教 15.驰.往,伏尸而.哭 16.人无不立.死者 17.乃为.装遣荆轲 18.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 19.请辞决 ..矣20.皆白衣冠 ...以送之 21.士皆垂泪涕 ..泣 22.厚遗.秦王宠臣 23.燕王诚.振怖于大王之威24.兴.兵以.拒大王25.比.诸侯之列 26.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27.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28.愿大王少.假借之29.发.图,图穷.而匕首见.30.因.左手把秦王之袖31.操.其室 32.卒.起不意,尽失其度.33.以.其所奉药囊提.轲34.秦王复击轲,被.八创35.荆轲自知事不就. 36.乃欲以生劫之. 37.秦王目眩良.久

荆轲刺秦王测习题及答案

荆轲刺秦王测习题及答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字音 翦樊於期髓揕拊盛谒袒扼淬忤濡叱徵瞋陛慑发惶卒提眩遗创且筑箕通假字 秦王必说: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日以尽矣 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燕王诚振怖 燕王拜送于庭 设九宾: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秦武阳色变振恐 少假借之 图穷而匕首见 秦王还柱而走 卒起不意: 词类活用 【北】 进兵北略地: 【旦暮】 秦兵旦暮渡易水: 【私】 丹不忍以己之私: 【前】 樊於期乃前曰: 又前而为歌曰: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左右既前: 【函】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远】 其人居远未来: 【祖】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白衣冠】 皆白衣冠以送之: 【涕】

士皆垂泪涕泣: 【上】 发尽上指冠: 非有诏不得上: 【迟】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厚】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朝服】 (秦王)乃朝服: 【使】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闻】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怪】 群臣怪之: 【绝】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断】 断其左股: 【箕】 箕踞以骂曰: 【踞】 箕踞以骂曰: 【生】 乃欲以生劫之: 固定短语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2.然则将军之仇报 3.荆轲有所待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6.以故荆轲逐秦王 7.未尝见天子 文言文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②省略句

取之(以)百金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欲与(之)俱(往) 以(之)试人 皆陈(于)殿下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 与燕督亢之地图献(于)秦王 ③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④倒装句 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句】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 燕王拜送于庭【状语后置句】 使毕使于前【状语后置句】 秦王购之金千斤【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 常痛于骨髓【状语后置句】 百度百科里整理的 答案 重要字音 翦(jiǎn)樊於期(fánwūjī)髓(suǐ)揕(zhèn)拊(fǔ)盛(chéng)谒(yè)袒 (tǎn)扼(è)淬(cuì)忤(wǔ)濡(rú)叱(chì)徵(zhǐ)瞋(chēn)陛(bì)慑(shè)发(fā)惶(huáng)卒(cù)提(dǐ)眩(xuàn)遗(wèi)创(chuāng)且(jū)筑(zhú)箕(jī) 通假字 秦王必说: 说通“悦”,高兴、喜欢。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反”通“返”返回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 “振”通“震”惧怕 燕王拜送于庭 “庭”通“廷”朝廷 设九宾:

最新语言表达练习题含答案

语言表达练习题 1.小幽默往往运用语言的多义性巧妙地转换问题,答非所问,从而造成幽默的效果。 比如下面这则名为“歧视”的幽默: 一个身材十分矮小的人问图书管理员:“这里有关于歧视个头矮小者的书吗?” 管理员说,“有,在书架最上层。” 读者问的是书的内容,而管理员回答的是书的位置,答非所问,从而造成了幽默的效果。请你仿照这种形式,在横线上填入句子,使之具有幽默效果。 (1)五岁的小宇拔牙回家,妈妈问:“儿子,牙还疼吗?”小宇回答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三岁的小文误吞了玩具车上的小金属块儿,医生问:“感觉怎么样?”小文回答说:________。 2.阅读下面一图,在图后三个小题的横线上分别续写一句或几句话,作为理由以支撑 观点。要求衔接连贯,言之有理。 知识的搬运工 (1)我们要做知识的搬运工, (2)我们不能只做知识的搬运工, (3)我们不能做知识的搬运工, 3.这是《南方周末》为宣传自己而作的一幅广告宣传图片,请你根据这幅图片补写一 句立意鲜明、符合该报纸定位的广告语(不超过6个字),并用简洁的语言阐释广告词的内涵。 广告词:《南方周末》,_________________ 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示例,感受和理解下面两个画面形象的内在涵义,请为它们分别设计画外音--- 要求中心明确,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 画面:一个女孩在“有需要可自取”的零钱箱前驻足,把自己手中的硬币放了进去。 画外音:你相信良善,提供便利;我心怀感恩,传递爱心。 画面一:一个行动缓慢的老人脱下帽子,向停车礼让他的司机深深鞠躬致谢。 画外音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二:四川九寨沟地震中,前方落石滚滚,一个身着迷彩服的士兵与人们逆向奔跑,跑向救灾前线。 画外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余潇枫教授一直鼓励他的学生自己撰写墓志铭,他认为: “最好的人生格言就是墓志铭”,“墓志铭是人的价值追求最集中的体现”。 近年来新兴的“三行墓志铭”,共三行,叙事概要,语言温和,文字简约。因其体现“向死而生”受到大学生热捧,他们或寄托理想,或调侃人生,或思考未来,或

(完整word版)高一语文测试卷(含答案)

青阳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学段考试 语文试题 一.基础题(共26分) (一)选择题(18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走进来一位短小精悍 ....、浓眉阔脸的人,身着青色短衫,步履稳健。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他。 B.如果不是沉迷网络,他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那段峥嵘岁月 ....,至今让他不堪回首。 C.谁知,王远是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金剑虚晃一枪,掉头向周艳儿劈去。 D.现在的骗术五花八门,就算练就了孙悟空般的火眼金睛,也防不胜防,当图. 穷匕见 ...的时候,我们只剩下后悔了。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金庸的表哥是徐志摩,堂哥叫穆旦。徐志摩和穆旦都是近代赫赫有名的诗人。 B.科学家研制出的新型传感摄象机,可以探测到是否受测人在说谎。 C.一到会场我就看到无数面彩旗和一片兴奋的歌声。 D.为了避免这类恶性交通事故的不再发生,市交通局对广大的驾驶员进行了一次安全教育。 3.下列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子:古代对男子尊称;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 B.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史书。 C. 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其中变徵之声,声调悲凉。 D. 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乘:四匹马拉的车。 4.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以其无礼于晋 B.焉用亡郑以陪邻 C.使工以药淬之 D.具告以事 A.是寡人之过.也过:过错

荆轲刺秦王练习题(教师)(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使工以药淬之 B.卒起不意 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D.往而不反者 【解析】B项,“卒”通“猝”;C项,“振”通“震”;D 项,“反”通“返”。 【答案】 A 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③顾计不知所出耳④荆轲顾笑武阳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解析】①②副词,假如没有;③副词,只是;④动词,回头看。 【答案】 D ★3.(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1题)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A.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B.又前而为歌 C.皆白衣冠以送之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解析】例句与A项皆为名词作状语;B项,方位名词作动词;C项,名词作动词;D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答案】 A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D.愿大王少假借之 【解析】A项,“穷困”,古义为“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为“生活贫穷,经济困难”。B项,“无信”,古义为“没有信物”;今义为“不讲诚信,无信用”。D项,“假借”,古

义为“宽容、原谅”;今义为“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答案】 C 5.对下列各句句式特点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状语后置句)B.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句) 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判断句)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 【解析】A项应为定语后置句。 【答案】 A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荆轲刺秦王新课改测试题

荆轲刺秦王新课改测试题 【积累整合】 1.请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并朗读两遍。 臣愿得谒.之()皆为戮没 ..()() 右手揕.其胸()偏袒扼 ..腕而进曰()() 为变徵.之声()人不敢与忤.视() 使工以药淬.之()箕踞 ..以骂曰()() 士皆瞋.目()以其所奉药曩.提.轲()() 2.请给下列加点词注音、释义。 (1)卒.()起不意卒: (2)厚遗.()秦王宠臣遗: (3)秦王必说.()见臣说: (4)仰天太息流涕.()涕: (5)荆轲怒,叱.太子曰()叱: (6)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创: 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进兵北略.地略: (2)振.怖大王之威振: (3)日以.尽矣以: (4)持千金之资币.物币: (5)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 (6)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 (7)遂收盛樊于期之首,函.封之函: (8)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废: 4.辨析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轲自知事不就.()图穷而匕首见.()(1)持就.火炀之()(2)乃遂私见.樊於期() 荆轲遂就.车而去()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新陈.代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3)恐惧不敢自陈.()(4)秦王惊,自引.而起()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 顾.计不知所出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5)三顾.臣于草庐之中()(6)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 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 B.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C. 樊於期偏袒 ..扼腕而进 D. 太子丹恐惧 ..,乃请荆卿曰 6.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感悟鉴赏】 ◆同步阅读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之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舞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荆轲刺秦王练习题及答案.用doc

字音 翦樊於期髓揕拊盛谒袒扼淬忤濡叱徵瞋陛慑发惶卒提眩遗创且筑箕 通假字 秦王必说: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日以尽矣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燕王诚振怖 燕王拜送于庭设九宾: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秦武阳色变振恐 少假借之图穷而匕首见 秦王还柱而走卒起不意: 词类活用 【北】进兵北略地: 【旦暮】秦兵旦暮渡易水: 【私】丹不忍以己之私: 【前】樊於期乃前曰: 又前而为歌曰: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左右既前: 【函】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远】其人居远未来: 【祖】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白衣冠】皆白衣冠以送之: 【涕】士皆垂泪涕泣: 【上】发尽上指冠:非有诏不得上: 【迟】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厚】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朝服】(秦王)乃朝服: 【使】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闻】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怪】群臣怪之: 【绝】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断】断其左股: 【箕】箕踞以骂曰: 【生】乃欲以生劫之: 固定短语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2.然则将军之仇报 3.荆轲有所待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6.以故荆轲逐秦王 7.未尝见天子 文言文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②省略句 取之( 以) 百金秦王购之( 以) 金千斤 欲与( 之) 俱( 往) 以(之)试人 皆陈(于)殿下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 与燕督亢之地图献(于)秦王 ③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④倒装句 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 燕王拜送于庭【状语后置句】使毕使于前【状语后置句】秦王购之金千斤【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常痛于骨髓【状语后置句】《烛之武退秦师》训练题 一、基础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秦军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Chuì)而出 B.越国以鄙(bǐ)远君之薄(bó)也共(gōng)其乏困 C.朝济(jì)而夕设版焉秦伯说(yua) 失其所与(yǔ) D.①若不阙(ju?)秦,将焉取之? ②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 2.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夜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 B.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 C.共(供给)其乏困 D.夫晋,何厌(厌烦)之有 3.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 A.缓不济急 B.同舟共济 C.假公济私 D.无济无事 4.下列句子中,“以为”的用法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相同的一组是:( )

荆轲刺秦王练习题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使工以药淬之B.卒起不意 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D.往而不反者 【解析】B项,“卒”通“猝”;C项,“振”通“震”;D项,“反”通“返”。 【答案】 A 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③顾计不知所出耳④荆轲顾笑武阳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解析】①②副词,假如没有;③副词,只是;④动词,回头看。 【答案】 D ★3.(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1题)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A.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B.又前而为歌 C.皆白衣冠以送之 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解析】例句与A项皆为名词作状语;B项,方位名词作动词;C项,名词作动词;D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答案】 A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 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D.愿大王少假借之 【解析】A项,“穷困”,古义为“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为“生活贫穷,经济困难”。B项,“无信”,古义为“没有信物”;今义为“不讲诚信,无信用”。D项,“假借”,古义为“宽容、原谅”;今义为“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答案】 C 5.对下列各句句式特点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状语后置句)B.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句) 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判断句)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 【解析】A项应为定语后置句。 【答案】 A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

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语文:高一必修一《荆轲刺秦王》同步人教版 课内阅读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1 . 下列句中加点字,有的是多音字,有的是异读字 ( 古音异读、通假异读、破音异读 ) ,请按多音字和各种异读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荆轲和而歌 b .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 c . 汝识之乎 d . 为变徵之声 e . 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f .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g . 沛公欲王关中 h . 君子生非异也 i .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A . a / bde / cfh / gi B . ac / bf / deg / hi C . ad / be / cfh / gi D . ag / bc / edh / fi C 解析:ad是多音字;be是古音异读;cfh是通假异读;gi是破音异读。故选C。

2 . 与例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又前而为歌 A .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B .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C .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 .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A是名词话用作状语;B是名词活用作状语;C形容词活用作名词;D名词活用作动词。例句中的“前”是名作动,故应选D。 3 . 选项中的“而”与例句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荆轲和而歌 A . 又前而为歌。 B .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C .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进。 D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A项的“而”是表承接关系;B项是表修饰关系;C项是表并列关系;D项则是表

荆轲刺秦王 复习教案

《荆轲刺秦王》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准确默写文言名句识记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基本用法 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教学重点:同上学习难点:对梳理的知识点进行运用 教学方法:自主梳理教师总结 高考动向:文言文阅读 课时:2课时 一、导入“斩首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军事手段,其核中是斩杀最高军事指挥首脑。在2003年对伊拉克的战争中美国就使用了这一手段。孰不知,在九千多年前的中国,就有人也使用过这一“现代化战争手段”,只不过它完全靠个人的力量。这就是发生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末期着名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二、知识梳理 1、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 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设九宾。(“宾”通“傧”,迎宾赞礼的人。) 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卒起不意。(“卒”通“猝”,仓促,突然。) 秦王方还柱走。(“还”通“环”,绕。) (二)、找出本文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和常见文言句式。 明确:1.词类活用: 进兵北略地:北,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函封之: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前为谢曰:前,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其人居远: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使使以闻大王: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太子迟之: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发尽上指冠:上,名词作状语,向上。群臣怪之: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乃欲以生劫之:生,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2.古今异义。 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生活穷困,经济困难。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的人。今义:年长的人。 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心意,此处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有“故意”之意。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对待。今义:遇到,碰见。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终已不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左右乃曰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 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3.常见文言句式。 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秦王购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词“以”)/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以”)/欲与(之)俱(往)(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荆轲刺秦王练习题

新课标补充文言文检测 《荆轲刺秦王》 一、词语积累 1.选出下列词语中注音全对的一组( ) A.谒(yè) 濡(rú) 变徵(zhǐ) B.踞(jū) 忤(wǔ) 叱(chì) C.箕(jī) 揕(chèn) 袒(tǎn) D.拊(fǔ) 瞋(chēn) 樊於(yú)期 二、课堂点击 2.《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3.下列各组中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见: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风吹草低见牛羊 B.封:又欲肆其西封函封之 C.遗:使人遗赵王书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D.比:比诸侯之列朋比为奸 4.下列句子中特殊句式现象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见燕使者咸阳宫 C.嘉为先言于秦王 D.使毕使于前 三、选段在线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⑤,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畏,慕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5.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太子迟之迟:认为……晚了 B.请辞决矣请:请求 C.今日往不反者反:反复 D.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给 6.下列划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其人居远未来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入不测之强秦 D.复为慷慨羽声 7.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是() 例:慕大王之威 A.千金之资币物 B.太子迟之 C.皆白衣冠送之 D.顷之未发 8.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有()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 秦王还柱而走。 C.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D.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E. 偏袒扼腕而进。 F.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G. 秦王必说见臣。 9、从下列各句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并分别写出其古今的不同意义。仰天太息流涕词语古义今义 B. 持千金之资币物词语古义今义 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词语古义今义 D.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词语古义今义 E樊无期偏袒扼腕而进词语古义今义 F.愿大王少假借之词语古义今义 G.事所以不成者词语古义今义 H.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词语古义今义 10.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荆轲(kē)拜谒(yè)督亢(háng)戮没(lù)谬误(miù) B. 偏袒(tǎn)扼腕(è)厄运(è)濡染(rú)怯懦(ruò) C. 淬火(cù)猝然(cù)忤逆(wǔ)铁杵(wǔ)拊心(fǔ) D. 创伤(chuāng)创办(chuàng)瞋目(chēn)箕踞(jī)目眩(xuàn)

2020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精练:(6)荆轲刺秦王(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精练 (6)荆轲刺秦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对待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偏袒:袒露一只臂膀 B.拔剑,剑长,操其室操:握住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借助 C.秦王购之金千斤购:重金征求左右既前,斩荆坷左右:近臣 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遭受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处境困窘,走投无路 2、下列各组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B.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使工以药淬之 C.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布衣,是对百姓的称呼,与之类似的还有黎民、庶民、苍生等。 B.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如《师说》中有“士大夫之族”。 C.《昌黎先生文集》,是韩愈的作品集,这是以籍贯命名其文集的。 D.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如《赤壁之战》中“江表英豪,咸归附之”中的“江表”就是此意。 4、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荆轲耿直刚烈。太子丹催促荆轲前去刺秦,荆轲虽屈于权势,但仍毅然悲壮辞别。 B.荆轲虑事周密。他用重金贿赂蒙嘉,这为蒙蔽秦王顺利实施刺杀计划起到了重要作用。 C.荆轲镇定从容。秦武阳在秦廷露出恐惧神色,引起秦国君臣疑心,所幸荆轲机智化解。 D.荆轲忠义赤诚。荆轲希望生擒秦王,以便谋求秦燕长久和平,来酬谢太子丹。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2)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3)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4)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