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纪录片跟拍中的真实意义—我的《gong wai》片中的跟拍运用

纪录片跟拍中的真实意义—我的《gong wai》片中的跟拍运用

纪录片跟拍中的真实意义—我的《gong wai》片中的跟拍运用
纪录片跟拍中的真实意义—我的《gong wai》片中的跟拍运用

纪录片跟拍中的真实意义—我的

《gong wai》片中的跟拍运用

摘要

纪录片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作为创作素材,对其进行取景,拍摄和客观的艺术加工,以展现生活的本质,并引发人们思考的一种非虚构的、叙事的影片样式,真实是纪录片的灵魂。本论文将通过《gong wai》片中的跟拍运用,来探讨纪录片的真实意义和跟拍的真实意义以及跟拍在纪录片和摄影中的运用,通过《gong wai》这部影片的简单真实的分析来反映云南地区农民生活的疾苦,引发人们对偏远农村人民生活的关注。本文将分为六个章节进行分析探讨,首相介绍纪录片的真实性和真实的相对性,然后介绍了跟拍的真实性的意义,最后通过对真实性的判断以及在现实中的运用,让人们了解到跟拍的重要性。

关键词:纪录片 跟拍 《gong wai》 真实性

Abstract: Documentary is a true story based on real life, on the view, the processing shooting of the documentary is to show the nature of life, and guide people to think about a kind of fiction, narrative film style, and truth is the core of the documentary. This paper will take the 《gong wai》as basis, to discusses the real meaning of the documentary and the application following shout , with the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by simple "gong wai" the film's real analysis to reflect the farmers' life sufferings in rural region, attract people’s attention to the remote rural people's life. This Paper will divide into six parts to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ollowing shot. The first chapter will introduce The realism of documentary and the relativity of the truth, and then we will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ollowing shot in the

documentary and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following shoot , furthermore , we will describe how to tell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following shot and its’ film. The final part we will show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following shot in our life and photography and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following shot.

Keywords: Documentary, Following Shot , 《Gong Wai》, Authenticity 前言:

纪录片的的记录素材都是来源于真实的社会和生活,通过拍摄者取景,对人类真实的社会进行写照。《gong wai》是我的摄影朋友去云南的山村地区拍摄的一部纪录片,主要的拍摄内容就是山村里面的一对农村夫妇一整天的日常生活,影片中男主人共每天的工作就是喂养家禽,鸡和猪来维持生活,女主公每天工作就是刻画,染布,都是一些非常原始的谋生手段。通过对山区地区的自然风情和原始生活状态的描述,以及影片主人公的形象的描述,来体现该地区人民贫穷疾苦的生活状态,引发人们的深思并采取措施,提高山村农民的生活水平。本论文将以《gong wai》这部纪录片,来探讨跟拍的真实意义和运用,以及纪录片的的真实性。

目录

摘要

前言:

一.纪录片中的真实性;

二.纪录片真实的相对性;

2.1从观看者的角度看纪录片的真实性

2.2从摄影者的角度看纪录片的真实性

三.纪录片中的跟拍运用

四.跟拍中的真实意义

五.真实性的跟拍判断依据

六.跟拍在拍摄过程中的运用

总结:

参考文献:

一.纪录片中的真实性;

众所周知,纪录片具有新闻价值,是社会现象的传播媒介,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第一要素,它能最大限度地还原生活的真实状态,客观地反映了显示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的,但是记录片的真实性并能同客观的现实混为一团,他的真实性会受到拍摄者的拍摄目的,价值观念和认知水平的影响。[1]虽然纪录片素材是来源于真实生活并且经过非虚构的处理,但是拍摄者作为纪录片信息的采集者,会有自己的主观的意识,他会按自己的理解、兴趣去选择、拍摄某些景象,也会避开一些自己认为不重要或者自己不感兴趣的画面。一直以来,不少人有一种误解,认为纪录片采用画面再现的形式、跟踪纪实拍摄的手段,所展示的事实都是纯客观的真实。殊不知,大量的生活真实是无法仅仅靠这些画面的表象真实来展现的。至少这些客观素材的背后有一个主观意识很强的人—拍摄者。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纪录片的真实除了社会现象的真实以为,也是创作者思想认的真实。

二.纪录片真实的相对性;

真实是不以人的意志而独立存在的,所以纪录片的真实性是相对

的,它的客观真实受到拍摄者主观的干扰,因此纪录片相对于拍摄者是真实的,并且能够反映生活的问题,使观众能够看到这些问题。2.1从观看者的角度看纪录片的真实性

纪录片和电影一样是一种影像文本,任何影片的价值都需要观众观看后才能评定,也就是说文本的意义并不在于文本本身,相反,文本是在读者阅读之后才变得有意义的。纪录片通过展示现实世界影像,承诺给观众真实的画面影像。影片文本的选题都是取决于影片的创造者,确定主题后,拍摄者就会倾向于去拍着这个主题范围内的东西。很明显《gong wai》这部影片是想反映贫困山区的人民生活。因此作者的拍摄一直是停留在男女主人公的身上,他们走到哪里就拍到哪里,最后影片也没有经过特殊的处理,因此显示的都是夫妻二人真实的谋生生活,这种画面相对于观众就是真实的,也传达了拍摄者想要表达的意图,虽然主要是对男女主人镜头的特写,但是从他们的神态,动作,对话,以及他,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中,观众就足以体会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的不易。这也正是影片所要传达给观众真实的内容。

2.2从摄影者的角度看纪录片的真实性

纪录片从摄影者的角度看是真实的,拍摄的过程中,作者都是在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去展示画面的,虽然纪录片要求是尽可能的还原客观事实,但是在这种客观事实面前,会加上摄影师主观的理解,因此,摄影师的主观思想和认知能力会对纪录片的真实性有影响,一个拥有完善知识体系的人和一个孤陋寡闻的人对现实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每一个摄影者在拍摄一部纪录片之前都会有明确的目的, 把这个影片拍摄给观众是想展现现实生活中的什么问题,让观众了解什么,然后,他才会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性地截取自己所需的画面。如果

他要表现的主题是贫穷,那他必会按照自己的意识捕捉任何他认为贫穷的镜头。通过累积的力量传达给受众他所要表达的信息。在《gong wai》拍摄中,作者拍摄聚焦在这对农民夫妇身上通过拍摄他们的日常生活给观众看,观众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知去理解,就足以理解本影片的主题,这说明作者的传达出的信息的方向也是很正确的,不管对于观众,客观事实,还是对摄影者来说,此影片都具有像相对的真实性。[2]

三. 纪录片中的跟拍运用

“跟拍从字面意思来讲包括了‘跟追’与‘拍摄’,指拍摄者为了拍成特定的画面而采取的跟随被拍摄物体的拍摄方式。纪录片的跟拍在国内外已经被广泛地运用,BBC花49年跟拍了穷人与富人的《人生七年》,选择了14个来自不同阶级的孩子生活进行拍摄,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观众说:“故事很真实,有人生长在普通家庭,经历挫折苦难变得越发消沉,还有些人却心怀期望,也有些人很知足。有些人从普通阶层脱颖而出进入上层社会,选择一种比较保守方式生活。有些人出生在富人区,从小收到精英教育不负众望延误上层路线,有些人没有进入既定的路线,不幸成为流浪汉——我们了解到出了一出生的阶层环境,性格也是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关键因素”。《归途列车》纪录片跟拍了一个农民工家庭春节过年回家遭遇春运的经历,反映了中国现存的交通问题。李彦宏首部纪录片是央视跟拍了九个月菜跟拍到的,展示了一个成功的领导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通过他的语言,生活习惯和细节让我们了解到一个成功的人必然会有能令他成功的思想,行动和好的习惯。出了这些长达几年或者几个月的纪录片跟拍,《gong wai》的拍摄时间相对比较短明知有几天,但是这几天的经历和拍摄,就足以反映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地区的山村人民的生活。

四.跟拍中的真实意义

每部影片的跟拍,摄影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拍摄真实的生活状态,通过真人真事的生活去体现一个状态,一种精神或者一个社会问题等等。正是因为跟拍的真实,所以跟名能够让人相信,引发人的深思。跟拍对于拍摄者来说,能够更好的进入此情此景,透彻地去了解一个事实,这样他才能够用摄影机去准确记录这个事实,对于观众者来说,跟拍片子比其他的片子更能够反映社会的客观事实,让他们看到一种相对真实的状态。[3]英国BBC纪录片《七年》被誉为是最优秀的50部纪录片之一,《七年》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当这些7岁和14岁时出现在镜头前,谈论着他们的人生理想时,观众们也会联想到自己以后的人生。观众内心希望奇迹发生,但奇迹并没有发生。《七年》像一部真人版的“楚门的世界”,迈克尔·艾普泰德用40年拍摄证明了他想要的答案:富人孩子基本不会偏离精英社会的培养期望,穷人孩子仍然无法脱离底层。不过,也有例外。14人中有一位穷人孩子后来成了教授。这种跟拍的意义不仅反映了英国阶层等级的现状,还让观众和社会和政府反思阶层等级对穷人孩子造成的不公平待遇,让不同阶级的孩子有相对公平的机会。同时,有一个穷人孩子最后成为教授,这也想观众传达了一个人的成功不仅取决于生活环境,更取决于自身的努力,以此鼓励大家去做一个更好的人。

再让我们来分析《gong wai》这部影片跟拍的真实意义,作者之所有千里迢迢赶去山区拍摄,就是为了能够亲眼去见证山村人民的生活并用镜头将其真实地记录下来,从影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尽头一直都是从各个角度停留在这对农民夫妇的身上,从镜头可以观察到,他们的面部表情很眼神都很单一呆滞,生活也很朴素,除了很原始的劳动,男人去山上喂鸡,在家里喂猪,女人时候刻画,时而染布,一天当中没有很娱乐的时光,饮食一直都是水煮野菜,没有其他放在一个盆子里面。他

们呆在房子里面,我们能够观察查到他们居住的地方很破旧,都是原始的土方,男人出去喂鸡的那一段,影片中同时呈现了乡村气息,村庄里的路都是上路,崎岖不平的,都很难走。从这对夫妇的对话中,我们也可看出他们都是见识很有限的人,可能这辈子活动的范围都是这个小小的村庄。本篇通过对他们生活的跟踪拍摄,让观众了解到了他们的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生活水品。这种原始真实的拍摄,跟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体会到当地人民的生活疾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激起了社会和人民对这种山村人民生活现状的思考,使人们有可能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摆脱贫困,迎来美好生活,同时激励着我们更加地努力去创造美好的生活。这才是本影片跟拍的最真实的意义。

五.真实性的跟拍判断依据

虽然跟拍具有真实性,但是也不免会有一些人借利用跟拍的真实性恶意去扰乱我们的思考和行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不理想结果,因此,我们看到一部影片也需要对其真实性进行自我判断,不能够盲目地相信或者是否认。[4]判断一部影片是否真实可以从直觉判断、经验判断、知识判断、惯例判断这四个方便去综合考量,首先是直觉判断,直觉是指不以人类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方式,它是基于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和本能存在的一种思维形式。直觉具有迅捷性、直接性、本能意识等特征。当我们看到一部影片的第一反应就是直觉,觉得他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这种现象有没有可能发生,首先根据自己的第一印象做一个初步的分析和判断,然后是经验判断,经验判断是指根据自己长期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作出的判断和预测,将其与过去相类似的影片和内容进行对比,查找异同,分析影片的真实性与合理性。第三步是知识判断,也是判断影片真实性的最重要的依据,跟拍是镜头和被拍摄无一起运动的拍摄方式,相对于普通的摄影,每段画面可能相对来说有点晃

动,这个事很正常的。场景的切入也都是十分自然的,都是通过人物换位置来切入的。我们看一部影片真不真实,出了初步去看他的色彩是否自然,还可以通过剧情去看有没有特效,通过故事的连贯是否自然去看有没有被剪辑,或者将其他的影片穿插进来等等,这些都是通过专业的角度去分析其真实性,最后一步是惯例分析,惯例分析也是将其和相似影片的拍摄手法的对比去分析,看看影片拍摄是否合理,是不是真实的跟拍。当我们在判断一部影片的真实性的时候,最好将这四种方法综合使用,确保自己看到的是相对真实的内容。

六.跟拍在拍摄过程中的运用现在生活中,人们更加追求真人真事和真实的记录,去触发自己的回忆和感触。因此跟拍在摄影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影视界中,跟拍已经成为展现真实最常见的手段,有记录片的跟拍,新闻的跟拍,记者暗访采访跟拍,明星绯闻的跟拍,真人秀的跟拍,成功人物的生活写实的跟拍。这些跟拍的意义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共同点就是还原事物相对的客观真实性,跟拍相对于普通的摄影,被拍任务的表演程度很低,后期画面效果加工较少,虚构的成分很低,影片的内容本身更具有说服力。像真人秀,成功人物生活的跟拍,能够让我们深度看到成功人物光鲜亮丽的背后,也会有不为人知的辛酸,能够真实展现人物的行为习惯,引发观众的联想,要想成功,自己需要具备怎样的心态,需要付出多少努力,这样还原人物的真实,让观众看到的不再是肤浅的表面。记者的暗访以及社会新闻的跟拍,则是跟我们反映社会的某种现象,像之前有人跟拍职业乞丐其实都是很富有的人,通过化妆残疾来骗取群众的同情心等,这就是现实社会中真实的写照,让人们加强警惕,防范于未然,不要去助长这种丑陋的社会现象。同时还有反应人物生活现状的跟拍,像《gong wai》等,都是通过跟拍去真实反映某特定地区的特定

人群的生活状况,引发社会对这群人的生活现状的关注,并且帮助他们解除不合理的待遇,给他们生活的帮助,让他们重归正常人的生活。

除了一些纪录片,新闻视频,真人秀等影视作品外,摄影中的跟拍在现实的生活中也会经常被运用,跟影视作品不同的是,他的观众只是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拍摄的目的更倾向于记录和留念,而不是传播知识或者反映社会想象。像当下被运用得最广泛的就是婚礼跟拍。婚礼跟拍能为新人们记录下婚礼的整个过程,成为一生最宝贵的一段回忆。从新娘化妆,到婚礼的结束,一些不经意的小细节,一个心动、一个笃定的眼神,将这些瞬间的感动捕捉下来,将会比婚纱照还要美丽、感人。这种记录是真实长久的,能够供新郎新娘一生回味。还有现在的生活宴会跟拍,小孩满月的跟拍,都有着同样的记录作用。因此跟拍的运用不仅限于专业的影视范围,它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总结:

本论文以《gong wai》片中的跟拍运用为切入点,探讨了纪录片的真实性以及真实的相对性,然读者理解到纪录片中的真实性分为主观的真实性和客观的真实性,是作者能够多维度地区理解记录片中的真实。然后分析跟拍在纪录片中的运用来突出跟拍的重要性,通过对跟拍的真实性和真实意义的分析让我们了解到跟拍更深层次的用途的意义,了解到跟拍对展现社会客观真实的重要性。同时教会我们怎样去判断一个影片的真实性,然后通过不同的维度去看待影片的真实性,是自己能够从创作者的影片中得到最全面的信息和最真实的类容以及最深刻的感悟。最后一章节提到的跟拍在摄影中的广泛运用来着重强化跟拍对影视,对生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聂欣如. 纪录片概论[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王俊忠,纪录片真实性之初探,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第 13卷第,期

[3] 孙鹏.纪录片的“真实再现”探析[J].视听纵横,2006(2).

[4] 常启云,肖邓华.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J].新闻世界,2007(7).

浅谈纪录片的起源与发展

浅谈纪录片的起源与发展 【摘要】纪录片是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诞生的,它的发展对当今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简单阐释了纪录片的起源和基本概念,以及纪录片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纪录片;起源;定义;真实性;纪录片的发展 纪录片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镜”。它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变现对象,以不能虚构情节,不能用演员扮演,不能任意改换地点环境,不能变更生活进程为基本特性。纪录片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文字、绘画和照相技术等传统手段难以比拟的。记录片用“声情并茂”的方式为人类记录事件的本质。把人类自身的发展和与自然的抗争以影像的形式再现于世。 1.纪录片的起源 纪录片诞生以后,弗拉哈迪、维尔托夫、格里尔逊、伊文思等电影大师对纪录片的起源和发展都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1.1弗拉哈迪与纪录片的雏形 罗伯特·弗拉哈迪(1884-1951),在1922年制作出了他的一部电影《北方的纳努克》,他被称为美国的“记录电影之父”。同时也被作为纪录电影的创始人和鼻祖。这部电影是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弗拉哈迪将纪实的手法用于拍摄中,体现了一种独特的美学观照,也形成了一种独立的电影类型。 以《北方的纳努克》为例,纪录片具有独特的审美和价值观念。同时影片是非虚构的搬演。而非虚构行为的产生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真实的时间②真实的空间③真实的需求。只有在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行为的本身才不是虚构的。这是纪录片形成的首要条件。其次,弗拉哈迪在拍摄影片过程中做到了深入了解对象。这种力求表现鲜活对象的方法至今仍为许多人所效仿。他的拍摄强调画面效果,而不是依靠蒙太奇。蒙太奇手段在纪录片中的使用经常被指责为“宣传”。弗拉哈迪凭着直觉,开创了一种相对“纯粹”的叙事方法。 1.2维尔托夫与先锋理论指导下的实验电影 吉加·维尔托夫(1896-1954)是一个曾被大家长期忽略的早期记录电影探索者。他的纪录片创作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是电影史上最早探索纪录片样式并产生影响的人物之一。维尔托夫的与众不同在于他的探索是在先锋派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具有浓厚的理论和实验色彩。 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是与一般虚构故事电影完全不同的东西。它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摄影机主体理论②非表演体系③蒙太奇的构成体系。

全球十大必看纪录片

全球十大必看纪录片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是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1895年法国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婴儿的午餐》等实验性的电影,都属于纪录片的性质。中国纪录电影的拍摄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早的一些镜头,包括清朝末年的社会风貌,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片断和历史人物李鸿章等,是由外国摄影师拍摄的。纪录片又可以分为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 NO.1帝企鹅日记 全球十大必看纪录片推荐

这是一部真实反映企鹅生活的电影。南极大陆的北部气候温和,食物充足;而南部则终年覆雪、气候寒冷,食物短缺。但南部也有其好处,那就是这里生态稳定,没有天敌的追击。为了让企鹅宝宝健康成长,企鹅爸爸妈妈每年都会从北部来到南部孵化小企鹅蛋。 企鹅爸爸贺企鹅妈妈轮流进行孵蛋工作,另一方则不远万里去找寻食物。途中的艰辛任何人都难以承受,而柔弱的企鹅们则每年都这样往复进行着这项艰辛的任务。 影片所展现的顽强的生命力发人深省 NO.2迁徙的鸟 全球十大必看纪录片推荐 除了简单的说明,整部影片不再有言语。本片的主角是憨态可掬,形态各异的鸟。他们带我们飞过大海,飞过雪原,飞过高山;他们用振动的羽翼向我们诠释飞翔,诠释执着,诠释温情,诠释生命。 向大自然的献礼之作,温暖我们每个人的心。

NO.3南京 全球十大必看纪录片推荐 1937年12月,日本军队侵占南京,肆意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二十万人成为冷血日军刀下亡魂,数以万计的妇女被强暴凌辱。影片采访了南京大屠杀期间,在南京的外国传教士、医生、记者,幸存的中国人,以及参加大屠杀的日本士兵,收集了珍贵的信件、日记、照片、影像资料,真实再现了1937年日本军队侵占南京期间犯下的种种暴行,客观地告诉世界:历史不容隐瞒和更改,南京大屠杀真实存在。 NO.4高三

纪录片拍摄手法

关于纪录片的拍摄 纪录片是对某一政治、经济、文化、军队生活或历史事件做长篇纪录、报道的电影或录像节目。 纪录片直接拍摄真人真事,不容许虚构事件,它的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即在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用挑、等、抢的拍摄方法,纪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这里,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正如匈牙利电影美学家贝拉.巴拉兹说的那样,在纪录片里“艺术不在于虚构,而在于发现。艺术家必须在经验世界的广阔天地中发掘出最有特征意义的、最有趣的、最可塑造的、最有表现力的东西,并且把自己的倾向性和思想意图异常鲜明地表现出来”。 1.形象化的政论 苏联于1928年出版的《西方的电影和我们的电影》一书中,卢那恰尔斯基回忆了列宁在1921年关于国际新闻片的口头指示。据卢氏说,列宁讲话内容是“广泛报道消息的新闻片……要有恰当形象,就是说,它应该是形象化的政论”。因此,列宁所说“形象化政论”仅指新闻片。后来,苏联纪录片理论家格黎格里耶夫等人把“形象化的政论”解释为列宁对纪录片的定义。此后,以讹传讹,在很长的时期内影响人们对纪录片的观念,并使纪录片选题、风格越来越刻板、僵化。 2.纪录片的体裁有几种 (1)有一种常见的形式是,通过展开一个广阔的面,通过若干个互相关联的典型的连贯报道,宣传同一个中心主题或表现一种概貌。我们可以称之为“概述片”,如《大连漫游》、《西德印象》等。 (2)集中、突出地介绍一个典型单位,剖析某一个矛盾或解决、克服某一个困难的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特写片”。如伊文思的《须德海》,及我国的电视纪录片《放鹿》、《成渝铁路》、《深山养路工》、《向青石山要水》等,这是电视纪录片最常用的体裁。 (3)旅游片。是摄影机纪录下来的旅游见闻或地理、风光散记。它常常缺乏中心内容,更多的是即兴拍摄的风土人情和人民生活场景,给观众一个概括的印象。一些优秀的风光片常常寓情于景,通过对风光、物产及人民生活的客观反映,寄托记者的思想、情感,给人以极大的鼓舞教育。比如伊文思的名作《早春》,我国优秀纪录片《在激流中》等。这一类影片对摄影和编辑、剪接技巧要求很高,不然会搞成枯燥无味的“大拼盘”。比较好的风光片还有南斯拉夫的《春》、《夏》,我国电视片《青岛》、《西藏见闻》、《瑶山行》也属这一类。 (4)集锦片。比如体育纪录片、舞台纪录片,以及介绍工艺美术、绘画雕塑等纪录片,其欣赏性、知识性较强,也不一定有鲜明、突出的中心内容。比如《首都节日的舞台》、《体操》、《邯郸陶瓷》等。 (5)专访片。它是对特定对象进行深入访问的摄影纪录。 3.纪录片的主线 主线就是贯穿纪录片的主要线索,它包括揭示矛盾、展示矛盾、形成冲突、解决矛盾的过程。比如《清流满壮乡》、《向青石山要水》等纪录片都是在“水”字上做文章,围绕水利建设这个中心矛盾来展开影片的主题的。作为视觉形象的宣传教育形式,在抓住主线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安排贯穿全片的主要形象。

纪录片真实性评析

中国传媒大学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 西方纪录片美学课程 题目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学生所属学院 任课教师 教师所属学院 成绩

纪录片影象背后美的真实 电影术语词典中说:“记录片,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吸引人的,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是从现实中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来增进作品的感染力。“纪录片的真实在于纪录片的素材来自现实生活,没有经过导演安排和虚构。对于观众来说,纪录片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真实,这种真实不仅包括人物、事件的真实,也包括时间、空间和细节方面的真实。纪录片的这种真实特性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美。 从一方面讲,纪录片要求“无假定意义的真实”,不允许虚构,不允许造假,不允许导演摆布。纪录片的素材是真实的,其中的事件、人物以及其中的感情都是真实的。而另一方面,从创作层面上讲,纪录片的真实还是一种主观化的真实,经过制作人员的创意、剪辑、提炼、组接,纪录片作品难免带上创作人员的意愿、选择和感情。这种真实不是绝对的真实,而是一种相对的真实,这种真实不是现实本身,这种真实是美的真实,是审美的真实。 电影大师梅索斯兄弟,他们是“直接电影学派“的代表,他们利用轻便摄影机和同期录音设备的优势,在不干涉状态下,现场抓去不可控制的事件,客观记录,无旁白解说,尊重客观,强调要像墙壁上的苍蝇一样既清楚及时地看到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又不会影响到眼前所出现和发展着的一切。但实际上纪录片的拍摄并不可能完全这样来进行,即使是墙壁上的苍蝇,它的存在也可能一起在场人员分散注意力或者出现其他情况。从他们拍摄于1975年的纪录片作品《灰色花园》就可以很好的看到这一点,梅索斯兄弟的拍摄显然给常年隐居在灰色花园的这对母女的生活产生了影响,这在电影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记录。然而《灰色花园》这部纪录片的伟大也就在于它那种一丝不苟的真实。梅索斯兄弟在这部电影中很好的展现了他们对于生活的观察和对于细节的捕捉能力。在短短的100分钟的纪录片中,影片意味深长的真实展现了大小伊迪母女一年的生活,浓缩了她们一生的梦想、时光走过留下的痕迹、她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回忆以及隐居生活中她们起伏的感情……表现日常生活美的同

纪录片跟拍中的真实意义—我的《gong wai》片中的跟拍运用

纪录片跟拍中的真实意义—我的 《gong wai》片中的跟拍运用 摘要 纪录片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作为创作素材,对其进行取景,拍摄和客观的艺术加工,以展现生活的本质,并引发人们思考的一种非虚构的、叙事的影片样式,真实是纪录片的灵魂。本论文将通过《gong wai》片中的跟拍运用,来探讨纪录片的真实意义和跟拍的真实意义以及跟拍在纪录片和摄影中的运用,通过《gong wai》这部影片的简单真实的分析来反映云南地区农民生活的疾苦,引发人们对偏远农村人民生活的关注。本文将分为六个章节进行分析探讨,首相介绍纪录片的真实性和真实的相对性,然后介绍了跟拍的真实性的意义,最后通过对真实性的判断以及在现实中的运用,让人们了解到跟拍的重要性。 关键词:纪录片 跟拍 《gong wai》 真实性 Abstract: Documentary is a true story based on real life, on the view, the processing shooting of the documentary is to show the nature of life, and guide people to think about a kind of fiction, narrative film style, and truth is the core of the documentary. This paper will take the 《gong wai》as basis, to discusses the real meaning of the documentary and the application following shout , with the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by simple "gong wai" the film's real analysis to reflect the farmers' life sufferings in rural region, attract people’s attention to the remote rural people's life. This Paper will divide into six parts to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ollowing shot. The first chapter will introduce The realism of documentary and the relativity of the truth, and then we will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ollowing shot in the

纪录片中的真实性

纪录片中的真实性 内容摘要:全文以纪录片中的本性——真实性为线索,探讨在纪录片中存在真 实性的价值所在,以及在纪录片中失实的纪实存在的弊端,谈论真实性在纪录片中的重要性,对于电视纪录片来说,它固然是以真的人和事为基础,但也必须含有真的理和情,只有这样,电视纪录片才能说是参与了对文艺美的创造。 关键词:纪录片真实性价值 纪录片中的真实性 纪录片在我的印象里给予我最多感触就是它非常得真实,拍摄者并不是演员,并不需要台词。纪录片只是在记录生活中的点滴,人的真实反应,事物的真实形态。纪录片就是以真实为核心来进行创造的。纪录片有很多的题材,也有很多的阐述的故事。纪录片呈现的真实性则是纪录片的价值所在。 如果一部纪录片不够真实,还会有人去看吗?那么它的价值又在哪里?可以毫不避讳的说真实是纪录片的艺术生命。某些生活原貌与真实性不能画等号。由此可知,真人真事,是基础,但远不是真实性。纪录片首先必须受新闻学和历史学真实性原则制约——内容的真实无误,这是底线,否则便无纪实可言。①纪录片和故事片的差别在于故事片不具有真实性,众所皆知,真实性是纪录片创作的原则。纪录片也称为非虚构影片,与故事片相比,它最大的魅力就在于真实。纪录片是一个最基本的电影形态,就像绘画和素描的关系。实际上素描解决什么问题呢?一个是材料,一个是作者的本体,还有一个是客观世界。他怎么通过一个有限的材料手段,把他作为一个主体对客观外部世界的惊艳表达出来。那么素描是一个开始,一个起点。我觉得纪录片在电影文化中解决的就是这么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它是一个基本的电影形式,就是你怎么样通过很有限的电影手段,把对外部世界的直接经验,通过电影的方式纪录下来或者表现出来,传递出来,传递给观众,纪录片从文化角度来说就是完成这样一种功能。 纪录片存在真实性是十分重要的,真实性往往就是衡量一部纪录片价值的所在。真实是纪录片艺术的各种功能、价值赖以存在最重要的基石。失实的纪实不仅无益,而且有害。②比如说我们看一部纪录片,它没有真实性的体现,这样就会误导观众对它的正确认知性。拍摄一部纪录片,如果他不存在真实性,也就是说它根本就是毫无价值的。越来越多的纪录片中缺少了真实性,有的纪录片为迎合受众,甚至把再现的趣味功能强化了,却忽略了再现的还原功能。上海台的《文物博览》中有一集介绍紫砂壶,为了吸引观众,增强节目的趣味性,特设了一场制壶名家时大彬为解救民女,怒摔茶壶的戏。之所以说成“戏”是因为观众的审美心理已经从审视历史,被牵引到了“调侃戏说”之中。此刻“真实”成了假面,纪录片的“真实性”荡然无存。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觉得,无法追求到既然绝对的真实是追求不到的,何不在不违背事件本身真实性的基础上,采用更多的表现手法,将事件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呢?持此种论调的人恰恰忽略了对纪录片“真

(完整版)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及纪实手法

对于纪录片的概括我更喜欢肖平在他的书中所说的,"纪录片是既是一种世相,又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境界和品格"。我们用镜头去面对生活,提炼生活,真实的反映生活,而这种真实性本身就是一种境界和品格,我觉得纪录片区别于其它类型片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以生命去试问自然、真理和人类的禁区与盲点,选择纪录片本身就意味着选择一种对生活的忠诚。这也是我们热爱纪录片的原因。 真实就是纪录片的生命,是其最根本的美学特征。 一、纪录片的真实理念 1. 从客观真实角度看,纪录片的文本内容永远无法接近客观生活本身,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也不尽一致、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即想像与虚构的成分。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一经过摘取,就未免带上主观性。而在大千世界中我们只对一人、物、事感兴趣而成为叙述主体要表现的对象,这似乎也有一种神秘力量在起作用。而叙述主题与对象的共鸣程度、采访拍摄过程的策划、镜头的参与到编辑阶段都不可避免地使纪录片的文本内容与客观存在物存在着不一致。 2. 纪录片文本内容具有主观性与虚构性的一面,也就是说纪录片叙述具有修辞性,但从另一方面,纪录片的文本内容也存在着客观性和真实性。纪录片是真实事件的见证者,纪录片的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用纯粹的文字方式对真实事件进行描述的"追忆性"行为这确保了纪录片文本内容反映客观真实的可靠性。 3. 纪录片文本内容的真实,是文体技巧与观众接受心理共谋的结果。 有人说纪录片的"现实主义效果"是由观众对片中内容的认同和接受程度决定的。在这个意义上看,纪录片文本与客观存在物之间是否符合就在于观众的"真实判定"。其实观众在判定纪录片文本是否逼真反映生活的依据, 一方面来自观众习惯了的或理解力之内的意义模型。另一方面来自节目类型、文体观念与技巧对观众的暗示。 二、纪录片是注重过程的纪录,纪录片的魅力也在于过程纪录中,较之"解说加画面",我们应尽量用纪实手 法来表现过程纪录的真实。 1. 由于"解说加画面"中的画面只是种象征符号,观众在欣赏它时很大程度上得依靠分析和想象来理解接受,这势必减弱观众对其接受的效果;另外,它的纪录过程手法一味突出语言阐释系统,使纪录的内容充满着说教味。 用纪实手法完整记录过程能够使观众进入具体时空感知体验纪录的内容。观众在观看中情感不断积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凝聚,受到感染。纪录片《回家》中有这样的镜头:遗失在东北的弟弟在十多年后与姐姐和妈妈再次相逢时抱头痛哭,妈妈在得知儿子被找到时几近疯狂。片中没有任何的解说词,只是用姐姐的口吻诉说着自己的内心,如果不是用镜头纪录了全家的遭遇和姐姐寻找弟弟的艰难,观众也不会理解这一镜头所带来的含义,更不会跟着心潮起伏。我们体验别人的感情也需要一点点体味,一步步深入,没有立上直下,突生突灭的感情,也没有骤然获取的体验,我们要尊重情感原生态和观众体验情感的心理过程,就要重视纪录感情的铺垫、积累与释放的动态过程,我们才有时间揣摩、了解、体味那引起心灵颤动的情感的真谛"。 2. 纪录历史是纪录片的一大使命,"解说加画面"所纪录的过程缺乏现场感,而用纪实手法纪录的内容真实可信,也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并且它较好保持了事物的原生态,更容易体现事物的多义性,使作品具有更大的阐释空间。 三、用纪实手法纪录过程更要我们用心、细心、动心的去拍摄

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

NEWSWORLD 《新闻世界》 声屏世界 【摘要】本文从人们对于纪录片林林总总的定义纷争与对其本质“真实性” 的一致认同中得出纪录片的真实性在于其“事实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而并非事实本身,由此提出其纪实与“真实再现”的两种表现手法。 【关键词】纪录片真实性表现手法 一、什么是纪录片 自从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Fla -herty)凭借《北方的纳努克》奠定了纪录 片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地位开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纪录片这种新的影像形式在客观反映生活、记录重大事件、推动社会进步、展现时代风貌等多方面都有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关于“纪录片是什么”这一问题的争论恐怕也是影视史上最耐人寻味的事情,因为即使到了今天,也没有谁给“纪录片”这三个字下一个令所有人都信服的定义。 英国纪录片之父约翰·格里尔逊是历史上第一个对纪录片下定义的人。他在1926年1月一篇评论罗伯特·弗拉哈迪的影片《摩阿纳》的文章里,首先使用了documentary 一词。他认为纪录片应当是对真实事物做一种有创意的处理。而美国电影学者布鲁斯·F ·卡温则认为纪录片是对所呈现的事实材料强调其所特殊面向或提出特殊观点的电影;它的符号具有事实的指涉,而不是幻想的结构;因此镜头的拍摄作为证据或史实,证明某个时间确实发生过的事件;但真正的纪录片通常不只是呈现事实材料的客观记录;它运用事实材料证实作者的主张,或对现实的深入思考。① 除 此之外,还有很多学者从多种角度对纪 录片下过多种定义。 在中国,有关纪录片的概念更加宽泛。在权威的《电影艺术辞典》中,甚至没有单独的“纪录片”条目,而是将其统统划归到“新闻纪录片”这个更大的概 念当中;而辞典中对新闻纪录片的解释是新闻片和纪录片的统称。其特点是如实记录真人真事,不经过虚构,从现实生活本身的形象中选取典型,提炼主题,直接反映生活和事件。 ② 学者朱景和 在其《纪录片创作》一文中认为“纪录片是对生活的记录、再现,是人的主观意识通过影视纪实手段对客观现实的反映。”③由上可见,有关纪录片的定义尽管林林总总,但正如纪录片大师伊文思所说:“真实是纪录电影的生命。”中外学者对于纪录片“真实性”本质的强调则是基本一致的。 二、纪录片的真实性 真实,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它要求现实生活的存在方式和本质意义通过创作者的创作活动,体现在作品之中。基于这一认识,其创作理念从根本上似可理解为“真实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纪录片的历史就是一部关于真实观念的理解史,真实问题永远与纪录片联系、缠绕在一起,无法分离。”④北京电影学院黄式宪教授认为:纪录片有一个独特的空间,不可能拟虚现实,是不可能造假的。传媒大学教授任远也对纪录片的真实性给予了具体的诠释,他认为:非虚构是纪录片的最后一道防线,不能再退了。纪录守望者段锦川说,做纪录片的人都有共同的初衷,就是找到一种能够表现真实世界的做法,也是想表现真实世界的冲动。这些对纪录片真实性的诠释,反映出人们拍摄纪录片实际上是在做一件想说真话想去寻找真实的事情。 实际上,纪录片纪实手法的运用使纪录片的“真实”更深层的含义变成为“事实所体现的价值”而并非事实本身。吕新雨认为,正是“价值”二字,使纪录片脱离了同样具有纪实特性的新闻片而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中我们可以理解为,纪实虽不等同于真实,但纪实必以真实为基点;纪实是记录真实的手 段,而真正地体现纪录片的“真实”,是其内容的可信度,进而以一种艺术形式展现纪录片的真实,使其内容易于被人们接受,喜闻乐见,则是一部纪录片制作成功的标志。 同样,“如果说纪录片追求一种真实的境界,那么真实并不仅仅是指客观现实的真实,也是创作者和观众主观感受的真实,因为纪录片实际上是对生活的一种转译,是创作者把他对生活的解读告诉观众。”⑤这种真实来自于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方式和表现方式,同时也受制于客观现实、摄影镜头和受众。那么,这种基于对“真实性”的理想追求的纪录片在实际拍摄中又是如何逼近真实的呢? 三、纪录片如何做到真实性 纪录片是真实地记录生活,不是对生活的原样照搬,而怎样艺术地构建一部纪录片,创作者们都会经过反复斟酌、准备和构思;同时作为一种以纪实为基础的艺术,纪录片又有着极大的随机性,这就使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若要完美艺术地体现真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真实效果。 一般来说,客观真实的事件的存在是粗糙的,如何将这样客观存在的事件转化为艺术品,那就需要叙述主体用眼睛去发现美,用心去触摸对象,用心去思考,通过艺术形式去构建。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客观真实事件的艺术升华过程,实现创作者各自的艺术追求与人生理念,从而使纪录片具有思想的品格,使纪录片风格多样。反之,如果纪录片创作的目的是为了求真而真,是客观素材的堆积,那么其对于受众来说就没有吸引力可言,也没有给人以美的感受、以思想的启迪可言,更何谈存在的必要。 实际上,在纪录片创作中体现主体意识是纪录片的灵魂。我们怎样在“拟客观”的真实中获得“彼岸存在”的真实 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 ■常启云肖邓华 61

纪录片拍摄技巧

纪录片的拍摄技巧 在我们生活中,纪录片是很常见的,那么怎么制作纪录片呢?传媒配音网给大 家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在制作一部记录片之前,摄像师必须要了解这部纪录片所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只要先确定了所要表达的中心,我们才可以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要表现这个主题需要哪些内容,拍摄时要突出哪些重点,只有知道了这些我们心中有数,才能去等待细节、发现细节,才能去“挑”真正需要的细节,才能更明确的去寻找和主题相关的材料。纪录片最重要的是细节,只有让细节更多、更生动细节是纪录片的灵魂,一部纪录片给人最深印象的,往往就是那些细节,一个好的细节,效果远远超过一大堆平淡的镜头。而一部纪录片要有更多、更生动的细节,关键就在摄像师。在纪录片拍摄中,很多摄像师常常感到细节很难拍到,也很难拍好,细节拍摄确实很难,但只要你认真去拍,就一定会拍到更多、更生动的细节。 那么我们如何去寻找细节呢,只有细心的去发现,我们才能把握住细节,细节的拍摄需要等,更需要发现,一个摄像师必须要有发现细节的能力。要发现细节,就要求摄像师要时刻观察,也要勤动脑筋,因为很多细节就在摄像师的身边。这些细节主要有两种,一种存在于拍摄对象的生活环境中,它往往是一个很细小的东西,但却能生动地表达主题,经过特写拍摄后,它往往会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像《日子》中两只小狗状的热水袋、两位老人靠在一起的两头白发,另一种则存在于拍摄对象的日常生活中,它一般经常会出现,但你如果不留意就不会去拍,像《日子》中老太凝视老伴的眼神,两位老人坐在一起时偶尔拉着的手。要注意拍细节之后的细节,细节之后,往往还会有细节,甚至更好的细节,摄像师在拍好一个细节后,最好再拍一段,一个更生动的细节,也许就在这时被你拍到了。《日子》中,笔者在老伯老太吃饭时拍到了老伯给老太夹菜的细节,但笔者没有关机,在7、8秒钟后,又拍到老太给老伯夹菜的镜头,这两个连续的细节,生动表现了两位老人的恩爱,而另一次,笔者拍到了老伯给老太弹灰尘的细节。 一般细节的发现,纪录片作者运用主观镜头观照被写事物,主观镜头虽是基于作者本人的视角,但首先要符合受众的观赏心理,简单地说就是要满足受众探究的需求,合理地替代观众的眼睛,这才是成功的视觉引导,比如在《走进南沙》前期拍摄中,画面中的小艇剧烈地摇曳、海水沿面扑向镜头、晕船呕吐的痛苦的表情,这些是摆拍所不能达到的,画面充分展现了南中国海的“凶险”。这以细节被展现出来了,能有如此强烈感染力的镜头段落,这是拍摄之前所没有想到的。这段运动构图的长镜头为纪录片增色许多,它把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融为一体,构建了真正的完美。这总细节往往能触动观众的共鸣。 纪录片走上商业化道路 纪录片走商业化道路,在国际上早已形成气候。欧洲的一些商业电视台通常 设有专门的纪录片频道,或者有专门的纪录片播出时间,而且大多是黄金时间段。纪录片不像新闻节目制作纪录片收回成本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但是随着时间的

纪录片一定是真实的吗

纪录片就是与真实相关的节目形态,它给观众以真实感。 常雨辰 怎样认识纪录片的本质?纪录片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纪录片就是与真实相关的节目形态,它给观众以真实感,这个观点对吗?老师在课上说过,关于纪录片是什么?也很多争论,对纪录片概念、范围的争论就像人们给新闻、电视下定义一样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这个观点是无所谓对错的,总之,借用高中学的哲学的一句话: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关于纪录片的定义也是变化发展的,这个观点也就是给纪录片作了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定义。 许多人对此冥思苦想,难觅要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作为旁观者,作为一名大三的外专业学生,能够很轻松的学习这门课,相比很多看似忙碌的同学,我觉得我自己也很充实。虽然我没有什么基础,也没有特别的学习目的,但是一个学期的学习下来,当我再看一些纪录片的时候,会多了一些思考,更会从一种艺术的角度去欣赏。 大千世界广袤无垠,变化无穷,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所包含的信息又是如何地丰富多彩,以至于任何媒介都不能完全涵盖;同时每一个人也无法亲身体验其内容,不得不依靠媒介来观察和感受。很显然,我们认识的世界并不是“世界本身”,而是由文化讯息构成的世界。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由各种现代化大众传媒,特别是视听结合的电子传媒——电视造就的形象化虚拟环境当中。我们必须借助一种较为出色的工具透过重重遮蔽着的形象丛林来认识物质世界或找寻“理想”世界,思考生活,展示人生,记载历史(生活即历史),延伸我们的思维触角和存在方式。从而透过别人的甚至自己的镜头来审视自己和他人的生活,沟通心灵。介于电视剧、综艺节目之间的电视纪录片以其独树一帜的形式和鲜明的特点沟通屏幕世界和现实生活,与人们的认识心理和文化参照动机相契合,成为实现上述目标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形象化工具,一种用以记录历史、记录社会生活、观察世界的出色的工具。 纪录片要求“真实再现真人真事”,真人真事可以再现,但不一定真实:言为心声,当镜头对准你时,你的一举一动是否出于你真实本意的自然流露,其中肯定有几分即兴表演成分,有时候还有导演的指导,就像《阮奶奶征婚》,导演为了让纪录片能拍下去,进行了一些人为的干涉,但最后事实证明,这部纪录片很成功。 “人不能两次跨入同一条河流”,完全等同于现实的真实是不可能的。因此所谓纪录片“无我境界”、“客观真实”根本不存在。“纪实”是一个相对概念,取决于创作者实际介入

纪录片拍摄策划书讲课稿

纪录片拍摄策划书

三、拍摄内容 拍摄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拍摄建筑,另一部分拍摄壁画。 四、拍摄地点 芮城县永乐宫 五、拍摄时间 20XX年11月~~~~12月中旬 六、合作方式 由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拍摄组与当地电视台组成联合拍摄组。 七、拍摄设备 数字设备(DP800)一台,磁带两盘。 编导阐述

纪录片《神经病人》

浅谈纪录片《神经病人》

————————————————————————————————作者:————————————————————————————————日期: 2

浅谈纪录片《神经病人》 摘要:敢作敢为,正义直言,不畏权威,言辞犀利,透析真相,真理捍卫者是许多人对美国著名纪录片导演迈克尔·摩尔的一个总体评价。在纪录片《神经病人》中,他的这些特点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以作者对摩尔及其作品的感悟为切入点,对影片中的叙事方式、剪辑方式、音乐音效、解说对白等内容加以分析研究,深入剖析摩尔及其纪录片《神经病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医保叙事剪辑声效解说 一、影片的叙事方式 由于影片单人的叙事方式,影片中凡是所涉及的采访都是由迈克尔·摩尔自己作为采访人去实现的。由于摩尔在影片中介入方式的不同,其采访方式也就不同了。 (一)、首先是倾听者的方式介入。这是在影片中导演运用最多的一个角色。这也是纪录片这一独特媒体形式的特性所决定了的。于是通过他的镜头,我们看到了“有人两只被锯断的手指被标上了价格,最后不得不选择便宜的一只无名指,而将中指埋在了俄勒冈州的坟墓中”。迈克·摩尔善于做一个倾听者,这比导演自己站在镜头前说更具有可信度。 (二)、其次是质疑者的方式介入。当我们被影片前面那些让人不可思议的案例刺激到时,导演及时地抛出了一大堆“为什么”!这些问题吸引了观众,引起了共鸣,让观众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充满了期待。譬如,为什么关塔那摩关押的恐怖分子可以享受那些“911”志愿者英雄们都不能享受到的医疗待遇?对于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来说,质疑远比指责更有力量。 (三)、再次是以影像记录方式介入。影片中运用了许多过去几十年和近年来有关医疗保险的珍贵影像,文字,录音资料来证明政府曾经为全民免费医保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后来的不了了之。从尼克松,到希拉里,克林顿,再到小布什,让大家看看这些人是如何被保险公司收买,并用这些本来可以救人的钱为自己牟利。 (四)、另外是行动者的方式介入。有了影片前面的诸多案例和疑问,无论是导演还是观众都渴望去寻访调查原因。这不仅仅是应和观众的观影需要,也是体现影片价值所在的关键。为了寻找出原因,他带着观众到国外去看,去听那些实行“公费医疗”国家人怎么说。于是他们来到了加拿大,英国,法国和古巴。在这些国家的亲身体验让Moore几乎快要崩溃了。观众们的情绪也随之调动,疑问,渴望答案的声音越来越多。 (五)、最后是思想者的方式介入。在大量的事实面前导演和观众失望,悲伤了,甚至是绝望了。可是不管怎么样,他们总希望他们所听到的会是最真诚的

纪录片是否要完全真实

纪录片不一定要完全真实 对于纪录片真实性的鉴定,就犹如不同的人看《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而我的观点是:纪录片不一定要完全真实。我在这里提到的完全真实是指没有摆拍,没有编排。我认为纪录片中可以存在重现,摆拍。 有种对纪录片的定义是:一切真实记录社会和自然事物的非虚构的电影片或电视片都是纪录片。对于非虚构的电影片或电视片就可能存在编排和摆拍。 我的想法在国外和少数中国导演那里可以得到些许的认可。 在国外,纪录片是很受欢迎的,甚至纪录片的频道需要付费。就拿众所周知的美国的Discovery探索频道为例,美国的Discovery探索频道于1985年开播,是世界上发行最广的电视品牌,目前到达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亿零6百多万家庭,以35种不同语言播出节目。 美国的Discovery探索频道的很多纪录片就是摆拍,重现的。Discovery有一档栏目叫重案夜现场,这个栏目并不是完全跟拍警方的破案过程,而是进行情景再现的,以摆拍,采访的方式进行重述。在这个节目里事件是真实的,专家的口述是真实的,而犯罪现场的以及犯罪证据,甚至犯罪过程的还原都是情景再现的,除了重案夜现场,历史零时差,与恐龙共舞特别篇等等都是情景再现的方式。情景再现即编排和摆拍。

黑格尔曾经说过:真实不是别的,而是缓慢的成熟过程。我觉得这句话,对于中国的纪录片仍然是很实用的。在我们国家,为什么人们不喜欢看纪录片?我想很大原因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纪录片很多是不成熟的,但是有些导演的纪录片是很招人喜欢的,比如张以庆导演的影片《英和白》《幼儿园》《周周的世界》,冷冶夫的《伴》《油菜花开》等等,那么他们的影片是否是完全真实的呢? 冷冶夫在接受采访时说,他的《油菜花开》:“基本全部是摆拍,因为它是一种实验纪录片,国外翻译过来是“真实电影”,这种纪录片除了载体好以外,它的故事也好。我在主流媒体做的都是纪实风格的纪录片,很多人看不到我的另一面,所以我今天斗胆地放了这样一部片子”。当记者问到:“那您觉得摆拍还叫纪录片吗?”冷冶夫答道:“其实国际上往往把有没有这件事作为纪录片的鉴定。写剧本拍摄,那属于虚构的故事片,如果有这么件事,不管你怎么弄,它都是属于非虚构类的。国外对纪录片的分类特别粗,你也可以看到,包括国外那些Discovery节目几乎都用了情景再现的方式。” 我个人喜欢看《油菜花开》这样的纪录片,首先它的镜头很美,假如是跟拍,想必一定没有这么美的镜头;其次选材更容易,事件的结局知道,就更容易分析这件事件,就更容易找到切入点,在接下来编排摆拍时就更容易制造氛围,从而达到教育感化等效果,如果从开始就跟拍的纪录片,不一定能准确料定时间的结局,就不容易分析事件。 张以庆导演的纪录片一直以选材新颖,立意深刻著称,他肯花大

纪录片真实性与非真实性的辩证统一

纪录片真实性与非真实性的辩证统一\ 傅秀政(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真实性,是纪录片赖以生存的基础,真实性同时包含着非真实性的问题。真正纯粹意义上的真实性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能达到。纪录片要实现其社会功能,践行“真善美”的记录原则,则篮须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方式。艺术表现方式的运用虽有碍客观记录的原则,却在一定程度的弥补了纪录片非真实性——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辩证的统一了纪录片的真实性与非真实性,丰富了纪录片的艺术性与可视性,促进了纪录片的发展。辩证的看待纪录片的真实性,成为纪录片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关键词:纪录片真实性表现方式社会功能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自1922年罗伯特·弗拉哈迪拍摄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之后,纪录片走进了人类的生活。发展至今,各种拍摄技法和辅助拍摄设备被广泛运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然而,伴随着这种发展而来的,还有诸如情景再现、扮演、搬演、动画模拟,甚至虚构在内的各种表现方式的越来越频繁的运用。于是,关于纪录片的真实性的探讨之声此起彼伏。诸如追随苏联电影导演吉加·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论”者,则反对大肆运用这些有碍真实记录的表现手法,同时也有提倡林达·威廉姆斯的“新纪录电影”概念者,则赞成积极采用虚构手段,更好的表达真实。所谓真实,已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一、纪录片的真实性纪录片的真实性是指在第一现场或被摄主体本真面貌的情况下,记录者采用真实时空记录的事或人,通过后期制作再现给受众,让受众感受事件再现的真实过程,承认其纪录片的真实性,从而实现纪录片的社会功能,这是纪录片得以存在和继续发展的前提。 (一)社会功能每一种真正的艺术都要完成一种社会功能。它旨在唤起观众、听众或读者的感情或行动。为达此目的,艺术作品不仅需要依靠诱人的语言、声音或线条结构,而且需要感情和形式以外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作者的服务对象:某个统治者、君主、社区、阶级、国家、教会、政党等等。?一部优秀的作品总在更广阔的背景上探讨个人和社会的问题,使我们更好的理解自己和别人,激励我们“去改变我们的生活”,迫使我们审视自己并对自己做出判断。纪录片东南传播2013年第2期(总第102期)《北方的纳努克》表现的是昂加瓦dell 人们近乎原始的生活状态,揭示了主人公与自然抗争的精神,而《俺爹俺娘》则是表达生活中蕴藏在深处的亲情,至于《我的祖国》系列片,则是表现中国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日本的纪录片制作者小川绅介就常强调,纪录片是一种精神,它是靠真实的眼光和勇气建立起来的力量,来带动社会中更多的人来思考和改变现状。i2,}t对于虚构故事片电影的消遣与娱乐性来说,纪录片以它真人真事的特殊内容,能给受众更大的震撼,在观看它,思考它的时候,受众也会无意识的将记录的内容潜移默化到自己的环境,从而对放映内容的态度也显得更加谨慎。为了实现纪录片的社会功能,发挥它的精神力量,我们必须在各种表现方式的帮助下,尽可能的还原某些不可再现的历史画面,同时也借助制片团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提高纪录片艺术性的同时营造一种“真实”的气氛,冲击受众的感官,引发其思考的意识。(二)美学价值真善美是任何一门艺术都必须遵循的艺术原则。“真”是艺术得以存在的前提,“善”是艺术符合当时当地准则的表现,是艺术被发展延续的条件,“美”是在“真”与“善”的基础上,经过创作者艺术手段修饰产生的结果,它给观众带来愉悦的享受。真善美,三者既独立,又关联,是相互统一体。纪录片中的“真”主要表现为所叙事物的真人真事与真情实感;纪录片中的“善”主要表现为刨作者通过记录真人真事,或揭露社会中存在的弊端与问题,引发人们思考并改变现状;或讲述一个动人故事,弘扬一种时代精神,促进社会道德完善与精神文明建设,又或单纯的记录一种习俗、语言的变迁、历史文化等等;纪录片中的“美”则主要表现为画面语言美。画面语言包括构图、色彩、用光、影调、同期声、音乐、解说等。

张冠男. 浅谈关于纪录片真实性问题[J]. 才智, 2009, (33).

人 文 论 坛 165 INTELLIGENCE 浅谈关于纪录片真实性问题 大连软件职业学院 张冠男 摘 要:纪录片以自己特殊的视角和方法观察、描述、记录这个世界。纪录片工作者,以各自不同的策略,在执着地追求着纪录片的真实。纪录片的真实,一种是影像本身的真实,一种是观众对影片主题感受的真实。影像的真实是画面展示什么,而反馈的真实是我们如何操作。 关键词:纪录片 北方的纳努克 解说词 一、什么是纪录片 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才是纪录片。那么相对宽泛的定义划分是: 1、旁白、解说加画面的“主观式”纪录片。 2、由采访构成的“采访式”纪录片。 3、既无旁白也无解说和采访的“纯观察”纪录片。 4、由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互动构成的“反射式“纪录片”。 记录片既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同时,也是一种“方法”。作为一种方法,它从来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东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种方法都在不断地在发展、变化着。纪录片作为一种“理念”,它永远以自己特殊的视角和方法观察、描述、记录这个世界。它既有对那些社会的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关注,也有对我们今天飞速发展和变迁的社会和文化的记录与关注。纪录片“理念”的核心,在于它永远维护“非虚构事件”的真实性,拍摄者与被拍摄对象永远在“平等”之上进行平视的对等的交流。 二、真实的层次1、当时的真实感 在我国所有电视台播放的纪录片中反复出现的画面,比如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的入城式、突破长江占领南京总统府的纪录片都是事后补拍的,这肯定是受到当时苏联专家的观点的影响。 在纪录片的开山祖师弗拉哈迪的名作《北方的纳努克》中,囿于当时在摄影上的技术条件,为了采光的需要,特意造了个一半的冰屋,让主人公在室外的刺骨严寒中睡眠。但是没有电影方面常识的普通观众,包括今天的观众,会看得很真实。 对真实和虚构采取过于简单化的两分法,是我们在思考关于纪录电影的真实问题时遇到的根本困难。选择并不是在两个完全分离的关于真实和虚构的 体制之间进行,而是存在于为接近相对真实而采取的虚构策略中。纪录片不是故事片,也不应该混同于故事片。但是纪录片能够而且应该采用一切虚构手段和策略已达到真实。 2、历史的真实感 今人回首过去使用的是经过历史沉淀与过滤的眼睛,正如我们看待过去的一些带有时代印记的虚假的纪录片仍然能够获得关于当时社会现实的认识,不过,那些令过去时代的人们激动不已的东西常常只会令今人哑然失笑,或者藉此发现过去的人们未曾发现的有趣味的东西,谓之史料价值。在这个意义上,文字、照片、影像,莫不如是。我们的视角需要放在时间的长河里来衡量。 3、表层的真实 影像呈现的内容本身没有弄虚作假,但是这就够了吗?尽管许多人都没有达到,并且在理论上存在争论。在此引用一段似乎不着边际的话,“如果历史学家成功的忘却了他的个人生活,那他就会由此而达不到更高的客观性”。可见主观上过于追求客观,反而会走向极端,走向真实的反面,历史学如此,纪录片亦然。 三、纪录片趋近真实的手段1、解说词应该忌用吗? 关于纪录片中是否应该使用解说词,在电影史上历来存在分歧,当然许多大作家为纪录片撰写解说词,比如欧内斯特?海明威为《西班牙的土地》撰写并解说。包括弗拉哈迪、格里尔逊(后者可称是前者的学生)体制内的拥护者。 反对派的代表就是李芬斯塔尔 《意志的胜利》反对使用解说词。 不得不承认的是,电影史上许多经典纪录片充斥着解说词。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创作者需要不需要把自己的理念加诸观众。以格里尔逊为代表的英国纪录片运动使纪录影片作者把问题及其涵义 以富有教益的形式加以戏剧化,进而给人们带来希望,他们让公民的眼睛从天涯海角转到眼前发生的事情上来,他们有一句发人深省的口号:我们首先是宣传员,其次才是影片摄制者。艺术是一把锤子,而不是一面镜子。可以明显的看出他们深刻的受到《战舰波将金号》的影响。 2、音乐应该忌用吗? 从无声片到有声片,从《纳努克》“主题歌”的流行 到《意志的胜利》虽然拒绝解说词,莱尼把解说者视同“影片之敌”但是其瓦格纳式的配乐,不是一样在对观众进行潜在诱导吗? 3、采访应该忌用吗? 出于对电视台对采访的滥用的反感,作为一种反拨,有些研究者提出纪录片应该忌用采访。其实纪录片史上爱用采访的作者和作品甚多,其代表就是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 4、纪录片有创作技巧吗?其限度在哪里呢? 在《圣皮埃特罗战役》里使用了声画对位的技巧,应该承认意念是非常高超,效果也是非常惊人的,而且声音和画面本身绝对真实,他是将阵亡士兵战斗前的录音与成为尸体后装麻袋的镜头一起放映。厉害吧?但是我想,至少这种手法应该慎用! 四、结论我认为,纪录片的实质就是“纪录”不管是作为一种表达手段还是作为一种观点表达的途径,它要的就是纪录的质感,纪录的质量和纪录的感觉。参考文献: [1] 吕新雨:《当代中国的电视纪录片运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2] 陈刚:《这样创作记录片》,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