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化学总复习题(附答案但不完全)

环境化学总复习题(附答案但不完全)

环境化学总复习题(附答案但不完全)
环境化学总复习题(附答案但不完全)

《环境化学》总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80%-90%。

2、污染物的性质和环境化学行为取决于它们的化学性质和在环境中的迁移。

3、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主要有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式。

4、人为污染源可分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生活。

二、选择题

1、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C

A热岛效应 B温室效应 C土壤的盐碱化 D噪声

2、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A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3、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B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三、问答题

1、环境中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

2、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

一、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光离解反应方程式

(1)NO2 + hν NO + O·

(2)HNO2 + hν HO· + NO 或HNO2 + hν H· + NO2

(3)HNO3 + hν HO· + NO2

(4)H2CO + hν H· + HCO·或 H2CO + hν H2 + CO

2、大气中的NO2可以转化为HNO

3、N2O5和N2O3。

3、碳氢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参与者。

4、乙烯在大气中与O3的的反应机理如下:

O3 + CH2 == CH2 H2CO+H2COO

CH2(O3)CH2

5、大气颗粒物的去除与颗粒物的粒度和_化学性质_有关,去除方式有干沉降和湿沉降。

6、制冷剂氯氟烃破坏臭氧层的反应机制是:

CFmCln + hv CFmCln-1 + Cl·

Cl· + O3 O2 + ClO·

ClO· +O O2 + Cl

7、当今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几个环境问题_温室效应_、_臭氧层破坏_、_光化学烟雾_等是由大气污染所

引起的。

8、许多大气污染事件都与逆温现象有关,逆温可分为_辐射逆温_、_平流逆温_、_融雪逆温和地形逆温_。

9、SO2的催化氧化速度与_催化剂_、_温度_和_浓度和PH离子强度_有关。

10、大气中最重要的自由基为_HO·_。

11、燃烧过程中NO的生成量主要与_燃烧温度_和_空燃比_有关。

12、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有_CO2_、_CH4_、_CO_、_氟氯烃_。

13、CFC-11的分子式为_CFCl3_和_CF2ClBr_。

14、大气的扩散能力主要受_风_和_湍流_的影响。

15、按污染成因分,气溶胶可分为_一次气溶胶_和_二次气溶胶_。

16、根据温度垂直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_中间层_、热层和逃逸层。

17、伦敦烟雾事件是由_SO2_和_颗粒物_引起的。

18、大气中CH4主要来自_有机物的厌氧发酵_、_动物的呼吸作用_、_原油及天然气的泄漏_的排放。

19、富集因子法可以推断气溶胶污染源,如(EF)地壳>10,则表示待查元素i________。

20、降水中主要阴离子有_SO42-_、_NO3-_、_Cl-_、_HCO3-_。

二、选择题

1、由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在迁移过程中受到ABCD的影响。

A风 B湍流 C天气形式 D地理地势

2、大气中HO自由基的来源有ACD的光离解。

A O3

B H2CO

C H2O2

D HNO2

3、烷烃与大气中的HO自由基发生氢原子摘除反应,生成B。

A RO

B R自由基

C H2O

D HO2

4、酸雨是指pHC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降水。

A <6.0

B <7.0

C <5.6

D <5.0

5、辐射一定时间产生的A量可以衡量光化学烟雾的严重程度。

A O3

B NO2

C 碳氢化合物

D SO2

6、大气逆温现象主要出现在D。

A 寒冷的夜间

B 多云的冬季

C 寒冷而晴朗的冬天

D 寒冷而晴朗的夜间

7、大气中还原态气体(如H2S)主要被C氧化。

A O2

B OH

C O3 D高价金属离子

8、SO2的液相氧化有多种途径,其中B的效果最好。

A O3氧化

B 催化氧化

C H2O2氧化

D 非催化氧化

9、气溶胶中粒径D m的颗粒,称为飘尘。

A >10

B <5

C >15

D <10

三、问答题

1、试述酸雨的主要成分、成因及危害,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

主要成分:酸雨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以硫酸为主

成因:酸雨的形成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包括污染物迁移过程、成云成雨过程以及在这些过程中发生的均相或非均相化学反应等;

酸雨的危害:

a.使水体酸化,造成江河湖泊的生态环境紊乱;

b.使森林大片死亡。酸雨侵入树叶气孔,妨碍植物的呼吸;

c.造成土壤矿物质元素流失,导致土壤贫瘠化,使农作物大面积减产;

d.使土壤的有毒金属溶解出来,一方面影响植物生长,另一方面造成有毒金属迁移;

e.腐蚀建筑物、文物等。

2、写出光化学烟雾的链反应机制。

3、为什么排放到大气中的CFCs能破坏臭氧层,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

3、试述大气中CO2等气体浓度上升,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

CO2起单向过滤器作用,可吸收地面辐射出的红外光,把能量截留于大气中,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即温室效应。

4、试比较伦敦烟雾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区别。

项目伦敦型洛杉矶型

概况较早(1873年),已多次出现较晚(1946年),发生光化学反应

污染物颗粒物、SO2、硫酸雾等碳氢化合物、NO X、O3、PAN、醛类

燃料煤汽油、煤油、石油

季节冬夏、秋

气温低(4℃以下)高(24℃以上)

湿度高低

日光弱强

臭氧浓度低高

出现时间白天夜间连续白天

毒性

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严重时导

致死亡

对眼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O3等氧化剂

有强氧化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死

亡。

6、说明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机理。

第三章水环境化学

一、填空

1、天然水中的总碱度= HCO3- +2 CO32- + [OH-] — H+

2、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有表面吸附、离子交换吸附和专属吸附

3、有机污染物一般通过挥发、吸附、水解、光解和生物富集和降解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4、环境中某一重金属的毒性与其_游离金属浓度_、_配合作用_和_化学性质_有关。

5、当水体pH处于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汞的甲基化产物是_CH3Hg+_。

6、_总氮_、_总磷_和_溶解氧_常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的指标。

7、水体的自净作用可分为_物理自净_、_化学自净__和_生物自净_.

8、碳水化合物生化水解的最终产物为_葡萄糖_,在氧气充足时,能进一步分解为_CO2、水_。

9、影响胶体微粒聚沉的因素有粒度、浓度、温度、水体pH及流动状况,带相反电荷颗粒间的相互作用。

10、适用于水体颗粒物对污染物吸附的等温式有_F型_、__L型_两种方程。其中_ L型_可求饱和吸附量

11、有机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常用__Kow__表示。

二、选择题

1、海水中Hg2+主要以___C____的形式存在。

A Hg(OH)2, HgCl2

B HgCl2, HgCl3-

C HgCl42-

D HgCl3-, HgCl42-

2、一般情况下,当水体DO___B___时,鱼类会死亡。

A >8.0mg/L

B <4.0 mg/L

C >0

D >4.0 mg/L

3、当前最简单,也较流行的是将金属划分为溶解态和颗粒态,溶解态是能通过__C___um孔径滤膜的部分。

A 0.54

B 0.22

C 0.45

D 0.50

4、河水中阴、阳离子的含量顺序为___B___。

A Na+>Mg2+>Ca2+ HCO3->SO42->Cl-

B Ca2+>Na+>Mg2+ HCO3->SO42->Cl-

C Na+>Ca2+>Mg2+ Cl->HCO3->SO42-

D Na+>Mg2+>Ca2+ Cl->SO42->HCO3-

5、下列各种形态的汞化物,毒性最大的是___A___。

A Hg(CH3)2

B HgO

C Hg

D Hg2Cl2

6、影响水环境中颗粒物吸附作用的因素有 BCD 。

A 溶解氧含量

B 颗粒物粒度

C 温度

D pH

三、问答题

1、重金属污染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水体中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因素。

毒性取决于游离或水合金属离子浓度,而非重金属总浓度;大部分稳定金属配合物及其与胶体颗粒结合态毒性较低(除脂溶性金属配合物外);进入水体后,迅速转入沉积物中。

2、某冶炼厂含铅废水经处理后排入河水中,测得排污口附近河水中铅的含量为0.4~0.5mg/L,而在下游

500米处河水中铅含量仅为3~4μg/L,请解释其原因。

3、试述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途径。

一、分配作用(吸附):Lambert研究了农药在土壤-水间的分配,认为当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5-40%围其分配系数与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含量成正比。Karickhoff研究了芳烃和氯代烃在水中沉积物中的吸着现象,发现当颗粒物大小一致时其分配系数与有机质的含量成正相关;即,沉积物对非离子有机物的吸附等温线为直线关系。

二、挥发作用:许多有机物,特别是卤代脂肪烃和芳香烃,都具有挥发性,从水中挥发到大气中后,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加速,如CH2Cl2等。挥发作用是指有机物质从溶解态转向气态的过程。挥发速率与有毒物的性质和水体特征有关。

三、水解作用:1.水解作用是有机物与水之间最重要的反应。在反应中,化合物的官能团X-和水中的OH-发生交换:影响水解速率的因素在任一水溶液中,总有H2O、H+和OH-,所以有机物的水解速率是其中性水解(H2O)、酸催化水解(H+)和碱催化水解(OH-)的速率之和。

四、光解作用:光解作用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机物分解过程,因为它不可逆的改变了有机物的分子结构。污染物的光解速率依赖于许多化学和环境因素,其中主要取决于太的辐射。光解过程一般可分为三类: a.直接光解 b.光敏化反应 c.光氧化反应

五、生物降解作用:生物降解是引起有机污染物分解的最重要的环境过程之一。水环境中有机物的生物降解,依赖于微生物通过酶催化反应分解有机物。微生物降解的特点:微生物个体微小,比表面大,代速度快。微生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代类型多样。微生物的降解酶,微生物能合成各种降解酶,酶具有专一性,对环境中的污染物,可通过其灵活的代控制机制而降解转化之。微生物繁殖快,易变异,适应性强。

4、试述水体中汞甲基化的途径及影响因素,写出有关反应式。

5、试解释用BOD5、COD Cr评价水环境质量时会掩盖有毒有害有机物污染的风险。

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

一、填空

1、土壤具有缓和其酸碱度发生激烈变化的能力,它可以保持土壤反应的相对稳定,称土壤的缓冲性能。

2、土壤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其中固相可分为_土壤矿物质_、_土壤有机质_,两者占土壤总量的

_91%-100%_。

3、在旱地土壤中,镉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CdCO3_。

3、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过程与重金属的_种类及其存在形态_及土壤的类型、_施肥_、_植物种类和生长发育期__有关。

4、土壤对农药的吸附作用可分为_静电吸附_、_离子交换吸附_和_专属吸附_。

5、土壤中有多种无机氨,其中NH4+和_NO3-_是植物摄取的主要形式。

6、土壤中的大部分是有机氮,约占总氮的_90_%,有机氮能变成无机氮的过程叫做_矿化过程_。

7、土壤中砷以三价或五价状态存在,其存在形态可分为可溶性砷、吸附、代换态砷及难溶态砷,可溶态砷主要为________和_______,一般占总砷的5~10%。

8、土壤中铬是以__CdCO3______、__Cd3(PO4)2______、___Cd(OH)2_____、___Cd______四种形态存在。

9、土壤中农药的残留量受到__土壤水分含量______、____土壤紧密度__、吸附及生物、化学降解等诸多

因素的影响。

10、土壤中存在着由土壤动物、_土壤微生物_和__细菌__组成的生物群体。

11、土壤淹水条件下,镉的迁移能力_增强__。

12、土壤及沉积物(底泥)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adsorption)包括_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_阴

离子交换吸附作用。

13、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主要通过扩散和质体流动两个过程。

二、选择题

1、以下 ABCD 因素可以诱发重金属从沉积物中释放出来?

A 盐度升高

B pH降低

C 增加水中配合剂的含量

D 改变氧化还原条件。

2、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有 ABC 。

A 树脂

B 腐殖酸

C 腐黑物

D 矿物质

3、腐植质胶体是非晶态的无定形物质,有巨大的比表面,其围为___A_____。

A 350-900m2/g

B 650-800m2/g

C 100-200m2/g

D 15-30m2/g

4、在土壤中,下列离子 C 的交换吸附能力最强。

A Ca2+

B Na+

C Fe3+

D H+

三、问答题

1、什么是土壤污染?如何判别?农药等污染物进入土壤后是怎样自净的?

2、进入土壤的农药是怎样迁移转化的?

3、举例说明影响土壤中农药残留量的因素。

4、有机磷农药在环境中的主要转化途径。举例说明其原理。

第五章生物体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