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课例分析

英语课例分析

英语课例分析

教学课例: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宠物的世界。

2.认知动物名称及其典型特征。

3.了解动物间的差别。

教学内容:

1 . 词汇:

Four skills: pet, parrot, rabbit, hold, feed, carrot

Three skills: lap

2.词组:bring sb. sth be more polite swim around

on one's lap hold sth in one's hand feed sb sth

teach sb to do sth

3.句型:I like watching it swim around .

I want to teach it to speak .

教学重点:

1.To be able to identify names of animals and typical features.

2 Master the new words .

技能目标:在创设的情景中,熟练运用所学句型进行模拟。

情感目标:通过生动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协作精神。学习策略:资源策略--注意通过音像资料丰富自己的学习。

交际策略:善于抓住英语交际的机会。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

1. 班上的值日生作一个daily report。并根据学生的表达情况,赠送动物照。

2. 教师走下讲台,拿起赠送给学生的动物照问:Do you know the animals ? What are they ? Do you like animals ? What animals do you know ? If you like an animal very much, you can keep it as a pet in your flat . What animal do you want to keep as a pet ?

3. 请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尽量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表扬。

(点评:学生值日报告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表现欲,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的表达情况,赠送动物照,采用激励的手段,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另一方面自然引出本课新单词。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在课堂上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Step 2 呈现

1. 利用多媒体PowerPoint 制作的课件,呈现一个动物园,激励学生自己观看,找出cat 、dog rabbit 、goldfish 、mouse 、parrot 、lion、tiger 、elephant 。

2.教师用以下语言和学生就图片进行交流,与学生展开以下对话。

(1)T: what is it ?

S: It is a rabbit .

T: Do you like it ?

S: Yes, I like it very much .

T: Why do you like it ?

S: Because it is lovely .It has two long ears . Tt often jumps and runs here and there .I

can feed it carrots when it is hungry .That will be interesting .

(2). T: what's this ?

S: It's a parrot .

T: Why do you like it ?

S: It can speak and sing like a person .That's wonderful ! I feel happy when it is with

me .And I can teach it to speak .

(3). T: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mouse ?

S: Oh,it is small and soft .I can hold it in my hand .Maybe some people don't like it ,but I

think it is smart and lovely.

(4).T: I like goldfish very much ,and you ?

S: I like watching it swim around .Its tail is so beautiful when it is swimming .How happy and free it is in water .

(5) T; Girls usually like cats ,but one of my friends doesn't

S: Why?

T: It often likes to sleep on her lap ,so she can't do anything .

(点评: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是参与者、帮助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丰富多彩动物图片激起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在呈现过程中,不仅学习了新的单词和词组,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动物的特征进行呈现,为下面开展的活动进行语言和信息的铺垫。)

Step 3 活动

1.给学生解释93页A部分的情景,请学生猜测动物的名称并完成填写任务。

2.请学生独立完成93页B部分练习。请六位学生开展下面的活动:

(1)每人朗读一句搭配好的句子。

(2)合上课本重复刚才朗读的句子。

(3)用肢体语言演示所读句子中出现的动作。

3.四人小组活动。老师告诉学生:If you can own a pet ,what will you choose ?Why?Please discuss this with your partners and make a report about it 。根据学生的程度,现时完成笔头报告。

4.展示报告内容,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做报告。

(点评:这一任务的完成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学生的配对和小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用肢体语言演示所读句子中出现的动作,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不同动物的不同特征。通过小组活动这一环节,让学生进行笔头练习,既要结合学过的内容,又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度。这样就可以从单纯的对话练习过渡到语篇练习,也就促使学生考虑如何在较短时间内用更多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为以后的写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加强了团队协作精神。)

Step 4 呈现

1.教师说:Eddie also has a pet —Hobo .Listen to their conversation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 :Is Hobo a good pet ?

播放课本92页的漫画录音,请学生听后阐述自己的观点。

2.再次播放录音,学生跟读。

(点评:这一环节中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训练了学生听的能力,请学生听后阐述自己的观点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并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Step 5 作业

以“宠物”为题写一篇短文

教学反思: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让学生把握本课时需要把握的教学内容,同时,让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整个教学活动。教师在设计这堂课时,从 daily report开始就为新课的导入作了精心设计。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层层深入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利用已获的知识,合理地整合新旧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思维与使用英语的能力。然而,在教学中我发现个别学生自控力欠缺,学习主动性不够。他们是在被动倾听而不是在主动表现。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他们与大部分学生的差距将越拉越大。所以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全身心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应该是我在今后教学中要注重的。

总评:本课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手段组织教学,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直观性和生动性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在

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较理想地实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任务性教学的理念;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交际服务,把它作为沟通、交流、获得信息的工具。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判断一堂课的教学的有效性主要看其是否达成传授者所预定的教学目标,判断学习者是否能够掌握既定的教学目标并能达到一定程度的运用。为达成这些目标通常要巧妙地设计课堂活动, 让学生这些主体完全投入到学习中,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始终围绕学生展开,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1)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平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2)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根据活动内容的特点设计情景化、角色化的活动形式,使学生真切、自然、轻松地实践语言活动。(3)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活动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语言能力,难度适中;合理安排活动时间、任务分配;指令简练、清晰,以保活动的顺利完成。(4)全面考虑学生的年龄、知识和时代特点,使活动具备趣味性、多样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5)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活动和语言实践结合起来,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二、在巧妙设计的活动中看有效互动

成功设计的课堂活动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合作型的活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例如针对课文主题进行的讨论和辩论等,这种合作型的活动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技能,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气氛,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舞,把学生当作朋友和知己,多一些理解、鼓励、宽容,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或交际出现障碍时,教师应采取宽容态度,可以说:“It

doesn't matter. Try it again.”“No hurry. Take your time.”“You must be OK next time.”等,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勇于挑战, 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探索热情就会更高涨,合作的欲望就会更强,课堂就会更加生气勃勃。适时适当的激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合作型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a. 陈述式。要求合作小组内的每个成员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陈述个人观点,每个学生要先复述前者的表达,然后完成相关表达。

b. 讨论式。合作小组根据教师提出的话题或问题展开讨论,讨论可根据课文的教学目标组织进行,也可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层次的讨论,这样的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c. 表演式。小组成员运用新、旧语言知识,就某一话题发挥想象,通过创设情景、自编对话、进行角色扮演。

d. 探索式。先提供给各小组一些词汇、短语或图片,让学生据此作出反应,在交流反馈后,再组织学习新的语言材料。

2.情景化的活动情景是交流活动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尽量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让学生易于融入活动,有事可做,有话可说。3. 趣味化的活动活动只有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索,创新。所以,课堂活动应力求趣味性。

4. 生活化的活动“教育即生活”,意味着教育应保持生活的素材、样态,弥漫着生活的气息,彰显着生活的色彩。让学生在一个简约的、生活化的课堂中,学到直观的、有真实感的知识。

5. 益智型的活动以经常动脑来开发学生的智力是最有效的途径,而以活动的形式动脑效果更好。如碰到一些难的题目时,我就让他们开动脑筋,看谁想得快,谁能讲明白其中的蹊跷,谁能讲清楚解题思路。这样,学生们积极动脑,大胆猜测,兴致很高。通过活动,既实现了教学目标,又提高了学生的推理能力、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综观上述种种活动,都体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好的互动。这种有效的互动式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及动手能力,教会了学生怎样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实现了教学效益的最优化,更验证了教师设计活动的成功。

引言

阅读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英语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交际需求和认识发展水平着重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了实现英语阅读教学目标,我们有必要对阅读课的教学策略进行学习和探讨。

牛津高中英语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是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那么,如何借助这些课文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水平呢?经过教学实践和不断尝试,笔者发现:不同阅读活动阶段,必须采用不同阅读教学策略,以求不同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策略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果英语老师能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渗透英语阅读策略的训练,使得学生逐步地从“了解策略----掌握策略----熟练运用策略”地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必定能大大的提高,从而提高英语成绩。笔者认为把阅读策略的训练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能改变英语教学中一些耗时,费力,低效的尴尬和无奈,提高教学效果;能帮助学生实现“学读”到“会读”再到“乐读”的转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具体过程

高中英语课本中的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把阅读策略训练渗透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可改变纯粹的,集中式的策略训练让学生产生的乏味,无趣的感觉,提高学习效率。下面,我以一节阅读课的阅读任务设计为例,介绍我是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阅读策略训练的。

课题:Give a man a fish(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十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阅读课文,深刻理解。使学生了解世界性贫穷问题以及解决此问题的长远方法,学生还要了解食物援助和发展援助解决贫困问题。并能完成有关课文内容的练习。本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完成有关阅读练习,训练学生的略读,找读,词意猜测,推理判断等阅读策略。

教学方法:语篇整体阅读教学法

一、在导入阶段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

首先,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导入阶段可借助多媒体,用图片、动画、音乐、电影等形式调动激发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例如在本文阅读前,我就播放了非洲饥荒的场景和一些图片,这样既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又极大地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其次,就阅读材料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发其阅读兴趣。

导入后,我这样设计了阅读任务----读前讨论题:

Many people donate money to people suffering from poverty, disease and hunger. Is it enough?

学生看过flash和图片之后,就会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即将阅读的材料感兴趣了,阅读课才能顺利进行下去。

二、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有层次地推进

第一次阅读:略读法。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文,寻找Part A问题的答案:

1. When was Live Aid held?

2. How many people has the WFP helped since it was established?

3. What is the saying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通过略读,学生了解文章大意,对课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这项任务。第二次阅读:找读法,猜测词意法,推理判断法

1.要求学生先看P4,C1中的问答题,然后指导学生用找读法阅读全文,了解重点细节并能分清文章中的事实与观点,并完成练习。通过这样的练习训练,学生知道如何找到重点细节。

2.利用Multiple choice练习训练学生的词意猜测和推理判断策略

根据教学要求,又设计了几个Multiple choice来帮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1)In countries where there are too many unemployed people, which help would they receive from WFP?(推断题)

-----牛津高中英语《M3U2 Project Revision》课例分析

徐州市第七中学厉广海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模块三第二单元Project复习课。

二、课例描述

本课例的背景:

2007年秋季入学起根据学校的教学工作要求,我负责指导杭晓玲老师的教学工作。杭老师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2007年在英国培训归国后就职于我校。她年轻漂亮,聪慧好学,谦谨上进,深受学生喜爱。

根据师徒结对子要求,我经常和杭老师一起探讨教学。2008年3月26日下午第六节课我和姚吕蒙老师一起在高一(7)班听了本课。具体的课堂教学实录如下:

[导入]

1.复习引入阶段

[教师]:We have know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aracters.As you kn ow, we can devide this passage into four parts.Now,what’s the main idea of e ach part?

[学生]:The first part tells us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t he main idea of the second part is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haracters,the third part is the for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aracters,the fourth part tells us pronunci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s.

[教师]:Okay,good,thank you.Who can recite the first paragraph of the tex t?

[学生]:The Chinese language differs from many western languages in that it uses characters which have meanings and can stand alone as words….

[教师]:Excellent,thank you.

……

[点评]:复习课以复述和背诵课文开始,创造了有利于学生展示才艺的平台。及时巩固了课文,又使学生沉浸于优美的语篇之中,从流利性(fluency)和准确性(accuracy)两个维度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及时的评价使学生的付出得到肯定,体验了成功,顺利引入复习课。

2.核心词汇用法复习

[教师]:We dealt with some key language items last class.Who can lead u s to go over the key ones?And 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most important one s?

[学生]:I think we should master the usages of the words opposite,direct,v ery.The word opposite can be an adjective,adverb,….

[板书]:老师板书学生列出的词汇,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发言。

[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分析讨论

[师生互动]: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点评]:采用分组教学,回忆、讨论、梳理核心词汇的用法,气氛热烈,记忆深刻。使同学们查漏补缺,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得以发展,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些词的用法。

[当堂训练]

1.教学案

[学生活动]:作答教学案中的一、二两大题练习。时间约10分钟。

[教师活动]:确认学生完成后,核对答案。给学生时间提出问题,共同参与讨论和解答。

[教师]:Who knows how to emphasize an element in a sentence?

[学生]:It +be+ the emphasized word or phrase +a clause introduced by t hat or who.

[教师评价]:A good job,thanks.

[板书]:Tom took away my book in the classroom yesterday.

(1) (2) (3) (4)

[教师]:Please change the sentence into the emphasized sentences.

[生生互动]:学生分组讨论。

[汇报结果]:

[学生甲]:(1)It was Tom who/that took my book in the classroom yesterda y.

[学生乙]:(2)It was my book that Tom took away in the classroom yesterd ay.

[学生丙]:(3)It was in the classroom that Tom took away my book yesterd ay.

[学生丁]:(4)It was yesterday that Tom took away my book in the classroo m.

[教师]:根据我们的讨论成果,你们已经掌握了强调句的用法。那么强调句的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如何变化呢?

......

[点评]: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如何解决是关键;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去建构知识,去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来。

2.处理English Weekly

Firstly, check the answers to the multiple choice and the cloze exercises i n English Weekly.Then get the students to raise some questions.

[学生甲]:It (all)depends.

[学生乙]:combine…with…

[学生丙]:turn out (to be) & prove (to be)

[学生丁]:lie in ,be up to standard

[教师]:给大家五分钟后,请同学们来帮助他们解答以上问题。一要讲述这些语言点的用法,二要剖析题目,三要翻译知识点所在的句子。

[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分析讨论。

[教师]:进行总结和述评。

[点评]:这个活动通过课前练习的剖析,尤其是选做的完形填空材料与学生水平相当,有利于学生参与合作,把课堂英语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课堂交流讨论,不仅能运用所学语言,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共享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学习运用语言的机会,从而达到提高其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课后作业]

在课堂教学案练习中的强调句的讲练基础上,进一步拓展:

not…until在强调句中的用法。

[点评]:课后研究题的设计,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述评]这节课杭老师能够利用我校积极倡导的“教学案+1+1”模式和学习杜郎口中学课改精神组织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教师充当设计师和引导者

的角色。逐步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对所遇到的学习困难,让学生合作、交流,共同建构知识以期达到目标要求,是一节成功的复习课。

三、几点思考

1.有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不仅要重视结论,更要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要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提供课堂参与的足够机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究的时空,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本课中,杭老师通过分组教学,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课堂效益实现最大化。

2.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教学成功、实现有效教学的先决条件。新课程理念强调要建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地起到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上每一节课时都要认真洗课,精心备课标、备教材、特别是备学生,真正用教材教才能达到目标。

3.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把每一间教室变成课改实验室。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师生、生生在互动中得以共同成长,师生教学相长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是运用“教学案+1+1”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本节复习课大容量、快节奏,实现了有效教学。不足之处是对教材的挖掘和教学资源利用还不够,处理方法不是特别恰当,今后还要再接再厉。

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改革在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由初中阶段的听说领先转为读写领先。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而且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新课程标准倡导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和任务型教学,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化与交际化。这是高中英语课改面临的新课题,是新课程、新教材、新学生对我们每一位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全新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