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文献综述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文献综述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文献综述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文献综述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写作、课题申请和发现新论题等方面具有广阔地应用空间。文献综述具有清晰厘定学术问题,驱散研究迷雾的作用。设定研究论题、进行文献搜集和分析整理,并按照一定的学术规范实施是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步骤。合格的文献综述要求做到遵守一定写作规范和学术伦理。

1 问题提出的背景。

全球化已然成为当今的时代现实,而信息技术在让全球化成为日常化的同时更加尖锐地显现了自身。

将媒介是人的延伸这样的麦克卢汉式的断言表述为人是信息网络中技术的人,或许更贴切。转瞬间,人类就从对技术的欢欣鼓舞转变为对技术的愁眉不展了。可是,爆炸性的信息冗余并非就是一件值得欢喜的事。它往往比因缺乏信息更容易使人处于世界的边缘。人需要在成为一个具有批判眼光、自主观点以及检视素养的人才不至于受限于自己经验,或像傻瓜一样被丢弃为宅居者。所以,韦恩等人在《研究是一门艺术》中指出:各个阶层的人都在做研究,政府、机关、行业与企业投入大量经费开展研究,从实验室到大海深处,从洞穴到外层空间都在进行着研究,研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而且,只有“能确实地做研究或评价他人研究的人”,才能分享到可信赖的信息。

世界一体化对于中国高校(研究机构)而言,意味着被纳入全球机制,并以国际标准衡量高校的人才培养、学术生产与思想贡献。也

正因为如此,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制定发展战略,实施研究型计划,思考中国对世界的学术贡献。从研究生到专家学者,从政府机关到行业单位以及各级大大小小的研讨会议都在鼓励研究,倡导学术。这一潮流直接带来的后果是大量研究成果的出现和研究方法的空前强调。中国的论文产量已跃居第二,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学术贡献率远远匹配不了生产量。即是说,中国学术遭遇到了严重的问题困境。

如何用西方学术规范表达中国问题成为制约中国人文社科国际化的一个关键因素,这种学术合法性也被学者认为是“中国社会科学家最根本的困境”.

突破这种困境的出路,在我们看来关键在于“做出文献综述的‘谱系图',才能进一步发现、聚焦自己拟研究的‘问题’. ”

因为,文献综述是“为某一目的而收集、分析信息(资料)的系统过程”,包括分析与收集信息的方法,苏联心理学家巴普洛夫认为它是研究中“头等重要的任务”.

在这种背景下,学者们越来越重视综述文献的重要性,每年文献综述、研究综述、会议综述等综述类文章都数以万计。例如,我们以综述作为篇名在中国期刊网进行检索,就发现从上世纪90 年代起,每年均以超过一千篇的数量递增。不仅如此,综述类文章还常常是高引用率和高下载量的文章。可当我们检索有关指导或阐述文献综述的写作方法时,却不无惊诧地发现这方面的论文寥寥无几。虽然有很多关于学术论文写作的文章,但却极少有涉及文献综述写法的。同时,指导人们怎样做研究综述性研究的着作也极少见。

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学术论文,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及如何进行写作的问题,以期对这方面的不足有所弥补。

2 文献综述及其在论文写作中的意义。

文献综述在科学研究和学术论文写作中处于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地位,它既是进入学术门径的基本技能与素养,同时也能反映出研究者的学术影响与学术地位。相反,一位不会写作文献综述的学者,或者一篇没有文献综述的论文通常都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没有文献综述的学位论文,更会引发人们的质疑。文献综述是一种规范的、系统性的研究训练,也是推动创新的关键方法。就像莱布尼兹总结的学术原则所说的那样,“研究旁人的创造发明方法是成为成功的创造者的前提”. 人们总是在前人思考过的地方,才会发现重新思考的空间。

“文献综述”,英文称为survey、synthesis、overview、review. 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 与研究综述(research synthesis)、研究述评(research review)、及元分析(meta-analysis)这些称呼尽管互有指涉与交叉,但通常被认为是以往研究结果、方法、理论等所做的独立研究、点评并以此构建相关主题的严格的研究活动。

是在对某个事先设定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分析、综合和思考。迈克尔认为文献综述是“列出与你的研究计划相关的历史研究,并解释你的论文是如何建构并超越过往研究的。”

劳伦斯和布伦达对文献综述的定义是:“文献综述是一种书面论争。它依据对研究课题现有知识的全面理解,建立一个合理的逻辑论证;通过论证,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论点,回答研究问题。”

可见,选择研究论题,在搜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组织与考量,在分析、综合、思考的思维活动中揭示发展趋势以及做出科学评价的不断循环过程就是文献综述的过程。文献综述基于不同的对象和重点具有不同的划分,比如说基本文献综述和高级文献综述之分,定量与定性研究文献综述之别以及理论文献综述与研究报告之归类等,但其基本旨趣并无根本不同。

文献综述首先是对主要学术观点和富有影响的理论方法的整理,而不是单纯地进行背景描述(backupground description); 其次是研究者就设定的研究论题与目标依自己的眼光、学识和兴趣对现有的文献进行评价和分析; 再次是对该研究的未来提出建议或展望,以凸显出将要进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文献综述相当于研究论题的历史地图,撰写综述就是勾画出研究论题相关性的代表性成果,并对此作出评述以给予其相对客观公正的坐标,借此建立自己的问题框架体系进而显明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所带来的意义。

文献综述的目的与作用何在呢?首先,对课题涉及的相关成果,包括思路、方法、观点等具体问题作总结,绘制研究问题的路线图以突显实施的研究计划在问题域中的位置与价值或给读者呈现较为清晰的研究历程,提供启发其进行新的研究可能;其次,在关联问题上作了分析和评价,拓展了对研究的深刻认识显示对研究问题的熟悉

和计划实施的可能性;最后,文献综述建立了某一问题的研究框架,使人获得研究计划的原创性所在以及发掘新的研究方法、思路的必要。总之,文献综述是在学术问题与学术传统中发现出新的研究可能,并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去证实如何从可能变为现实以及由此带来的贡献。另外,文献综述在申请学位论文、申请基金项目、撰写研究计划或资助申请、描述或阐释研究现状、寻找研究方法和新课题、寻求科研伙伴以及满足个人的研究兴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实用价值。

芬克认为文献综述涵盖七项任务:选择研究论题、选择文献来源、选择检索词、拟定筛选标准与方法、进行综述、综合结果。

库珀概括为五个阶段:问题形成-数据收集或文献检索-数据评估-分析和解释-表述研究结果。

劳伦斯描述必经的六步骤:选择主题,文献搜索,展开论证,文献研究,文献批评,综述撰写。对于主题选择之后,需要借助一定的理论方法把问题具体化,并聚焦中心问题;文献搜索包括发现、查询、浏览、分析文献从而凝练主题;展开论证包括建立论证方案、论证过程、形成论断;文献研究包括归类、综合、分析收集的资料;文献批评是一个充满隐含推理、论证与反驳的过程; 综述撰写则是通过写作使问题明晰以便自己和他人理解的过程。

这些论述都启发了文献综述的写作思路。文献综述开始于研究问题实施之初,并在整个写作过程中随着材料的丰富和思维的改进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因此,文献综述既不是初期行为,更不是一次

性的工作,而是贯穿研究始终不断生成的研究活动,这是必须树立的对文献综述的意识。

3 文献综述的撰写。

3.1 问题的形成阶段。

从现实问题的兴趣出发,将之与相关学术领域或具体问题域相勾连然后细化该兴趣点,通过将日常生活图式借助特定的学科话语模式转化为学术科研形态,这是建立研究课题的一般途径。兴趣是从事学术科研工作很好的动力,如果在生活中短时间内未能形成比较具体的兴趣,被动进入某个论题的话,这时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帮助我们获得对某些问题的兴趣。比如说,请教领域内专家学者、博学之人,阅读专业学术刊物,参加相关学术会议与学术组织等等。这里说的“现实问题”并非单纯指社会现实问题,它也涵盖个人经历(比如说研究女性主义理论的多为女性)、学术积累和关注的内容(比如说优秀的历史学家总是那些爱好历史之人)等。而且,务必谨记,越具体的问题越是有可能成为研究对象和进行深入研究的价值。“具体”是说有具体的对象所指和明确的论题边界、明确地问题聚焦、鲜明地研究视角。

当然,问题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但也存在一些偶然因素和外在目的考量的现象。学术前沿与热点的激发、交叉学科的影响、特殊资料的占有以及奖学金、项目申报和职业前景的考量等,也时常是一种促发与诱因。问题形成过程中,综述者的决策和思想变化也会影响综述的效度,其中最关键的两个问题是:“变量定义里概念的广度

和在研究中搜索基本关系调节量使用的操作细节。”

但从根本上讲,学术问题的形成离不开大量文献资料的阅读、思考和分析论证,它是从学术史和问题域中诞生出来的,而不是灵光闪现。好的研究论题往往被认为是那些可让学者得以安身立命、长期耕耘的极具延展性的研究论题。

3.2 文献获取与阅读。

文献综述撰写之前,需要获取与研究论题相关且对研究起到参考作用的目标文献,即那些有价值的文献,所以对研究对象做严格限定和目标文献的仔细确定,是在海量信息中高效率工作的前提条件。这就涉及到文献检索的渠道范围和方法。人文社会科学获取文献资料的渠道分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正式渠道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数据库与期刊网、专业会议论文库等,非正式渠道包括个人联系(田野作业和民族志考察)、恳请邮件(外国很多期刊论文提供了写作者邮箱)、互联网搜索(谷歌图书与学术搜索)等。特别是一些着名数据库,像Web of Science、EBSCO、JSTOR、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Proquest DigitalDissertation、Periodicals Archive Online, 为论题提供了可靠的文献来源。教科书、以往学者的相关综述能为初次进行文献综述工作的人提供捷径。可更为重要的,还是要给自己树立一手资料(primary sources)的文献搜索目标。像原典着作、经典论文与书籍(即通常所说的初级原始资料、二级原始资料和三级原始资料)都属于一手资料。穷尽所有研究成果是综述者的追求,但遗漏却在所难免的,这个时候借助高水

平论文后面的参考文献则可以化解部分难点。这里,应该告诫研究者须“非常注意那些不可获取的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同时还要注意这些研究与已经检索到的研究的区别”.

“如果你埋首于毫无计划的数据搜索,可能会让自己陷于一堆书籍及论文中而失去方向。各式各样的原始资料可以把你带向任何地方”,这需要设定筛选原始资料的方法和合理的检索方法。任何一位想成为有经验的文献综述者都必须熟悉如何选定数据库,熟悉如何使用正确的语言和语法确定关键词、主题、标题,进而成功找出相关研究。依靠那些信誉良好的出版社、有名望的学者、权威期刊和数据库等更容易让我们得到有价值的文献而免于被大量无用的低质量文献弄的焦头烂额。熟悉相关数据库的检索语法(比如布尔逻辑运算法则),采用关键词搜索还是主题搜索,具备相关的图书管理学知识,或上相关课程以及与管理员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等则会让研究者在检索时受益匪浅。

互联网时代,我们也必须了解如何在个人工作电脑上进行信息分类和存储。缺乏管理的文献资料,会让人不知所措。因此,对检索的文献进行条目存档是很有必要的。条目包括作者、题名、时间、刊号以及参考页码等。下载一些像EndNote, Citation 之类的软件便可轻松解决。

接着就是阅读文献,尽量对每一篇文献进行编码、做一个读书笔记,记录其中的重要结论、研究方法和启示,还包括批判性或建设性的评价为后来进行综合和文献撰写奠定基础。具体说来,“在阅读

每一篇文献时,需要考虑哪些是该文献所没有回答的问题,研究可能存在哪些方法上的问题,所提出的对未来研究的建议是什么”.

思考不同文献之间如何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特别是它们与个人正在进行的研究主题之间的联系,用连贯性思维和逻辑顺序表述文献综述。阅读文献就是要在阅读中找出难题、提出论证和寻找出论点的证据。

3.3 文献论证与评估。

阅读文献之后,接下来的工作不是立刻投入到文献综述的撰写,而是开展文献的评估和论证。文献综述的作用是寻求研究成立的合法性依据,从以往研究中发现学术传统与有用的方法论,通过批判以往权威研究---这个假想敌而凸显出本研究的意义。该目的的达成建基于扎实地文献评估和论证过程。通过设定一定的标准衡量文献的价值和关联性、研究的合理性、阅读收获和方法的恰切性,并力求把综述者主观因素的干扰成分降到最低。分析研究进展、文献对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的有用性,并制定论证方案是必须的。论证方案是文献-论题-逻辑-方法-理论组成的路线图,也是要解决一堆乱七八糟的材料如何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个棘手的问题。论证是逻辑地呈现论据并推导出意图结论的思维过程。对此,文献综述中,常用“两类论证建立论证方案。第一类论证是发现式论证,讨论并解释有关研究对象的已有知识。发现式论证就是呈现于你的研究兴趣相关的现有知识。……论证的第二种类型是支持式论证。支持式论证以发现式论证为基础,对发现式论证中通过资料整合而获得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评

论,并解决研究问题。这一论证的结果就是你论文的主题陈述”.

方案的实施完全依据扎实的文献作为事实根据,通过令人信服的推理得出结论或前瞻性意见。不管论证的过程提供了多少文献,或多么高质量的文献,也不管使用了什么高明的论证方法,其论证过程必须在逻辑上能证实研究的结论。文献综述的价值不只在于文献本身的价值,更在于综述者对文献的加工处理是否准确客观、自我阐释论证、告知以及发现问题与规律上。论证解决的是以什么线索来安排文献的,这个关键问题。这也是避免蜻蜓点水式的姿态性综述和堆砌材料的惯常毛病的有用方式。

文献评估是对搜集的文献加以阐释、解读,并探求这些文献中的结论是如何成功解答问题的。文献评估包括作者论点与阐释是什么,该研究的重要性何在,作者要得出什么,解决的方法是什么,问题详细度是否与重要性匹配,有没有对论点和论据做核实,是否客观对待观点的不一致性,参考文献是否密切相关,你从中获取了什么,你如何评价该研究,它与你的研究有何相关联性,是否揭示了论题的最新进展、最新态势,以及可能的研究方向等方面。“综”是对文献资料进行的综合分析、归纳分类、加工整理,使材料围绕某个论题的逻辑化、精确化;“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学术的、深入地、系统性理论阐述。文献评估就是“述”,它是上升到发现新研究和只有通过新研究才能解答的问题的高度的必然要求。文献评估要遵循从前提到命题的合理性原则,不能断裂逻辑规则的链条以保障结论的有效性。有效地批判性评估可以窥视文献与正在进行的研

究见解的粘合点,准确定位文献价值,厘定概念范畴,揭示研究的问题所在,层次清晰地论证出研究目标和研究价值。

3.4 文献综述的撰写。

在完成文献搜集、分类管理、阅读分析、方案制定以及论证性思考之后,便自然进入到撰写环节。综述撰写从设想最终模式起步,通过不断地写作和修改才能完成。在撰写中,综述者要意识到该过程是“先通过写作弄清自己想要说什么,然后再通过写作弄清应该如何说”,才能“促进他人理解自己”

和自己的研究结论。

写作的开始阶段,首先建构一个纲要,然后写一部分初步的草稿。综述者一是切忌“把研究中的每篇文献或每个概念、数据都视为同等重要”,否则,那样写出来的论文“甚至变成四不像,那绝对不是一篇好的论文”;二是切忌“使用作者原话”,除非不这样就无法表述。否则,就必须“使用自己的语言(研究课题的语言),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将原文的思想表述出来”,舍此无他。

文献综述是基于某一论题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的评述性论文,其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稍有差异。

通常说来,文献综述包含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四部分。前言主要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相关概念和综述范围,扼要说明研究现状或争论焦点,给人以基本轮廓。主题是综述的主体,无固定模式、格式。可按问题史综述,可按问题横向关系综述,也可进行比较综述或以理论带动。但不管哪种方式都是科学性、客观性、系统性和个

人独创性的研究呈现。总结是研究结论,包括发现、前瞻与建议。参考文献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其他研究者提供深入探讨有关问题的指向。因此,内容务必准确无误且有典范性又不宜过多。

文献综述是规范的研究论文。它讲求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论据充分合理、结论令人信服又能给人以教益。综述者须研究遵循学术规范,操用特定的学术话语,从学术问题生成学术问题。既不要把文献综述写出报告文件,也不要把文献综述写成了演讲稿或材料汇编。

4 文献综述的规范。

4.1 堆砌材料而不批评评述。

文献综述是建立在他人的研究成果之上的,文献观点和自己观点就需格外小心区分,明确其他研究者的文献在文献综述中只是作为论据和评述的对象出现的。也就是说,综述者的研究论题、理论思路和论证逻辑完全是属于自己的思考、发现。如果认识不到这个问题,就会想当然地认为文献综述就是把相关研究成果综合一下,让阅读者去发现其中的蛛丝马迹。那么,就很容易把文献综述写成材料单或其他研究者的众声喧哗。放弃评判的权力,模糊了综述者与其他研究者之间的界限,就会被材料带到被动境地。这样带来的后果要么是直接转译、摘抄他人文字,要么是通篇充斥“有学者指出”、“某某人认为”、“某某论文或着作写到”, 诸如此类的文字。综述者应该明白文献综述“重点是利用文献的一些观点和研究成果为所讨

论的问题服务,而不是强调到底是哪些人干了什么事情,得出什么结论”.

止步于文献而没有建设性观点,不对文献的未来可能研究做探讨,是只有“综”而没有“述”的文献汇编,不属于文献综述范畴。

4.2 对他人文献的随意化处理。

文献综述是对人耐心、细心、判断力、思维以及写作的全面考验,是一件苦差事,也是衡量学术能力很好的试金石。有些投机取巧,自以为聪明之徒很容易犯了随意挪用他人文献内容而不做标注,任意下断言而不给出论据支撑或不进行论证阐释的毛病。更有甚至,完全利用他人的文献综述内容,以为这种方法很讨巧。其实,这样做的危险在于会把述者带入一个远离已经设定的研究论题的方向之外,或者严重伤害文献综述的逻辑顺利,最终会让个人研究论题流产,由此引发版权与学术道德的讨伐也是可能的。

4.3 文献资料的主观化处理。

文献综述是基于事实之上的科研学术活动,对其他研究者成果的评判必须是基于学术的公正、客观认识,要避免不负责任地主观化断言。尽量避免个人利益考量,不要因为与研究者有师承、学统关系或学术争论就奉承或棒杀; 不能不指向论点而情绪化地指向作者本人,也不要因为学者个人问题就一概否定其学术成就;不能因为地域、时间问题而选择性批评研究者;也不能为了综述结论的需要而人为性地取舍文献,甚至过分夸大自己研究的意义,陈述一些莫须有的价值。对他人研究成果保持一种尊重,以平等开放、谦卑有礼的态

度进行学术定格是作为一个研究人员的基本道德素养,谋篇行文犹如为人处世,要遵守学术伦理还要不断体悟修德。倘若如此,述者便超越了利害得失,并最终发现尊重他人及其研究,也是最有益于自身的。

文献综述开始于研究之处,贯穿与研究始终,讲究研究论题与文献之间的无数次打磨,历经深思熟虑之后的反复修改而最终成型的研究论文。它富有逻辑而不是文献的串联,它富有理论而不是不同对象和话语的任意夹杂,它研究结论的得出是建基于事实基础之上的科研推理,而不是想当然地主观评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文献综述对于研究开展的意义不可小觑,需要严格的学术训练方能达成。而能否写出高质量研究综述的根本,在我们看来在于是否把研究作为研究来对待。

学术论文

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导读:本文是关于论文文献综述范文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刑法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一、有许多学者认为我国现行仲裁法中的“其它财产权益纠纷”的规定应当更加明确化。谭兵在《中国仲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一书中认为:调整中国现行仲裁范围的主要思路是明确、统一、扩大和规范。对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中的“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应有更加明确的解释。其认为“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解释,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首先,“财产权益争议”一词,是指交付仲裁的事项应是与财产有关的事项,与财产无关的争议则不可以仲裁。其次,对“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中的“财产权益”的范围,存在着界定不清的情况。为有利于仲裁实践,建议在修改仲裁法前,司法机关及时对“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作出统一的司法解释。 二、现行的仲裁实践中所通用的有关“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界定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仲裁制度本身的发展。许多的学者建议将更多的民事纠纷纳入到仲裁中来。 乔欣、李莉在《争议可仲裁性研究》一文中提到破产程序中的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纠纷具有可仲裁性。认为争议的可仲裁性不因破产而改变,仲裁协议仍可执行,裁决所确定的权益可作为破产财产或破产债权向法院申报。同时还认为应将因侵权行为产生的争

议纳入到仲裁。其认为:民事权利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侵权行为也是一个开放型的概念。由侵权行为而产生的争议,当事人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争议不涉及财产权益,但涉及的权利内容是当事人可以自由处分或可以和解的,这样的争议应具有可仲裁性。 同时,很多学者建议将知识产权中的更多纠纷纳入到仲裁中来。郑书前、宋新宇在《论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之可仲裁性》一文中谈到:目前我国有关法律只规定了“著作权合同纠纷”可以申请仲裁。但对于其他的知识产权纠纷如专利权、商标权有关的纠纷并未规定其可以提请仲裁。仲裁方式在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方面和其他方式相比有其独到的优势。如果不充分利用这种优势,会造成知识产权保护的成本增加、资源浪费。其认为:长远的考虑是在对《仲裁法》进行修改时扩充仲裁的受案范围,明确规定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一部分事项可以仲裁;鉴于《仲裁法》的修改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以及立法者对修改时机会合理把握,目前可先由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明确任命法院在对仲裁裁决进行司法审查时,不得将裁决事项时知识产权纠纷作为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情形而裁定撤销或不予执行该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仲裁裁决,应当执行该裁决结果,这是可采取的权宜之计。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国家对于民商事案件可仲裁性的态度将变的更为开放,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被仲裁机制所扩充容纳,承认其具有可仲裁性将在我们的意料之中。马明虎在《论我国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一文中谈到,承认更多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符合世界仲裁立法的发展趋势。其认为:按照我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格式

政法与历史学院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内容及格式要求 一、内容要求 文献综述是在研究选题确定后并在大量搜集、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相关课题或相关领域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的综合性介绍,目的是理清本课题已有的研究基础及尚存的研究空间,它既可以给研究者在充分借鉴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深化本课题的研究指明方向,还可以帮助读者(或论文审阅者)明确本研究的新意所在。因此,写好文献综述,对于课题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综述的结构一般由下列成份构成: 1、标题。文献综述的标题一般多是在论文选题的标题后加“研究综述”或“文献综述”字样。 2、提要或前言。此部分一般不用专设标题,而是直接作为整个文献综述的开篇部分。内容是简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果本课题涉及到较前沿的理论,还应对该理论进行简要介绍;最后要介绍研究者搜集的资料范围及资料来源,其中要讲清查阅了哪些主要著作、在网络中查询了哪些资料库(如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并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搜索(如通过输入“关键词”或“作者名”或“文章名”进行搜索,一般用精确匹配),共搜索到的相关论文的篇目数量多少,对自己有直接参考价值的论文有多少等信息。 3、正文。这是文献综述的核心部分。应在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对自己搜集到的有用资料进行系统介绍。撰写此部分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点:其一、对已有成果要分类介绍,各类之间用小标题区分。以下是常见的分类线索:按时空分类(如:本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与国内研究现状);按本课题所涉及的不同子课题分类;按已有成果中的不同观点进行分类,等等。其二、既要有概括的介绍,又要有重点介绍。根据自己的分类,对各类研究先做概括介绍,然后对此类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重点介绍。重点介绍时要求要点明作者名、文献名及其具体观点。无论是概括介绍还是重点介绍的文献资料均要求将文献来源在参考文献中反映出来,但不要求一一对应。

3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论文文献综述

3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论文文献综述山东科技大学 工商管理硕士, MBA,学位论文 文献综述 硕士生姓名研究方向导师姓名、职称副导师姓名、职称 山东科技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制表 1、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及对文献的评述 1.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 1. 1发展动态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也是一种管理技术,它通过规则的细化和系统化,运用标准化、数据化、程序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企业持续.协同、精确、高效运行。精细化管理的范围包括组织管理的各个单元和环节,涉及组织的所有过程和人员,其实施基础是流程化、标准化、全员化。 精细化管理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科学管理。20世纪初,美国学者泰勒等人以研究工厂内部生产管理为頃点,以提高生产效率为U标,提出了生产组织科学化和生产程序标准化方面的科学管理理论。第二阶段,丰田生产方式。20世纪40年代,在大野耐一主持下开始实行多品种、少批量的丰田生产方式,其U的在与彻底杜绝企业内部各种浪费,以提高生产效率。第三阶段,中国式的精细化管理:改革开放以来,以海尔集团为代表的众多企业,通过对国外先进管理模式的吸收与实践,并经过一些优秀管理专家的总结、提炼。U前,正在形成符合中国国请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1. 1.2国外研究现状: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勒等人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问 题是如何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强调工作步骤和工作方法的标准化、定量化;强调对工人的培训和训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管理方法大量涌现出来,并逐渐形成了科学管理体系。1957年,美国杜邦公司组建了山数学家、工程师、管理人员共同组成的综合技术管理小组,在兰徳公司的配合下,结合工厂的生产实践,提出了关键线路法,它是一种运用网络图制定生产计划的方法。19世纪50年代日本企业最早开始使用精益生产方式。日本企业丰田在学习了福特的汽车生产和管理方法的基础上,从避免浪费为出发点,设法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所有无用的动作和无用的材料。日本企业以精益化改革为动力,切实改进了产品的生产质量,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随后美国学习了日本丰田生产方式,由 James P. Womack等人撰写了《改造世界的机器》书中对日本新的生产方式进行了 命名:精益生产。1996年James P. Womack和Daniel Jones —本书《精益思想》问世,精益生产方式由经验变为理论。 1. 1.3国内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部分有先进童识的企业开始学习和引进国外管理理念,但由于受计划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经营和管理的理念尚未形成。改革开放以后,在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和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国外先进管理理念进行有选择的借鉴和吸收。随着国内企业管理水平的日益提升,部分国内企业开始对国外先进管理理念进行创造性地运用,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企业实际的管理方法,从粗放式管理模式逐渐转向精细化管理模式。如海尔集团的山“U标系统、日清控制系统、有效激励机制”三个基本框架构成的OEC模式,就是国内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典型。国内学者温徳

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怎么写

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怎么写?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二、学写综述,有以下好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 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三、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

撰写综述性论文提纲

怎样撰写综述性论文提纲(09.7.11)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陶建生本科毕业专题要求撰写论文,这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1.综述性论文的含义与特点 综述性论文是作者针对某一方面的专题,对某一时期内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或技术的研究成果、发展水平以及科技动态等信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选择、提炼,并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实用文体。 一般综述性论文可以是述而不评,即只对文献的观点、数据、事实等作客观的分析和介绍,在文章中不加作者本人的见解和评论,作者的倾向性只能潜在地反映在对他人的观点、材料的取舍和引用上。 2. 综述性论文的作用 2.1综述性论文可为科研人员研究课题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2.2综述性论文能帮助人们有效地进行知识更新 2.3 综述性论文后所附的参考书目可为读者提供已确定课题的参考文献线索 2.4撰写综述性论文能培养收集材料、综合分析的能力。 3.综述性论文的类型 根据写作的目的,通常可分以下4种: ①简介式综述:按内容特点分别综合介绍原文献所论述的事实、数据、论点等,一般不加评述。 ②动态性综述:就是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发展动态,按照其自身的发展阶段,由远及近地介绍其主要进展。 ③成就性综述:就是将有关文献汇集分类,把某一方面或某一项目有关的

各种内容从原始文献中摘出,不管时序先后,分门别类地进行叙述。 ④争鸣性综述:就是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学术观点上存在的分歧,进行分类归纳和综合,按不同见解分别叙述。 根据写作的形式,通常可分以下3种: ①专题性综述这类综述的目的是对一定时期内围绕某一专题的论文加以汇集和解释。 ②回顾性综述主要是分析某一课题的发展概况,可按年代顺序进行组织。 ③现状综述这是较常见的科技综述类型,其主要目的是对某一发展领域的新知识、新情况迅速进行收集、整理而写成的综述。 4.综述性论文的结构 综述性论文基本由前言(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四大部分组成。 4.1 前言(引言):简要介绍所综述的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4.2 正文:是综述的主体部分,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 4.3 结论:结论是综述的结束语。一般包括研究的结论,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存在的分歧,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等,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4.4 参考文献:注明作者所引用的资料。 5.综述性论文的写作步骤 5.1 选题这是文献综述的关键,选题要有明确的目的,一般选题都是近年进展较大而切合实际将要的课题。文献以近3—5年学术性期刊的论文为主。 5.2收集和阅读文献主题确定后,就要有针对性地广泛收集文献资料,

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如何写

中国网络大学 CHINESE NETWORK UNIVERSITY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如何写 院系名称:网络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123456789 指导老师: 中国网络大学教务处制 2015年11月20日

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如何写 开题报告如何写: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论文名称 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⑵ 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五)论文写作的目标 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 确定论文写作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六)论文的基本内容 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写作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 (七)论文写作的方法 具体的写作方法可从下面选定: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 (八)论文写作的步骤

论文文献综述格式

学校图标名称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年级班级: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标题 XXXXXXXXXXXXXX——文献综述 (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1.5倍行距) (空一行) (空两格)摘要(黑体小四号字):具体内容(楷体小四号字不加粗,1.5倍行距) (空两格)关键词(黑体小四号字):**;**;** (3~5个,楷体小四号字不加粗,1.5倍行距) (空一行) 注意:整个文献综述正文中,凡是数字和字母,一律用TimesNewRoman字体,包括标题。 (空两格)引言(宋体四号字加粗) 引言内容(宋体小四号字不加粗,1.5倍行距) 1.XXXXXX(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字加粗,1.5倍行距,顶格) 1.1XXXXXX(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加粗,1.5倍行距,顶格) 1.1.1XXXXX(三级标题仿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顶格) (空两格)正文内容(宋体小四号字不加粗1.5倍行距)、 如出现图的话,可以参考下列格式 表1 (5号宋体)标题(居中,(5号宋体) (空两格)注:XX(宋体小五号字)(对表格没有需要说明解释的,这项可以不写。) (顶线和底线均为1.5磅,或者加粗) 全文的表格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编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表序必须连续。

图2 标题(5号宋体、居中) (空两格)注:XX (宋体小五号字)(对图没有需要说明解释的,这项可以不写。) 注:毕业论文(设计)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插图应与正文呼应,不得与正文脱节。全文插图统一编序,不得重复或跳缺。由于若干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 b. c. ……表序。途中各种代号的意义,以图注形式写在图题下方,或写在图的一侧。图应在描纸或洁白纸上用墨绘成,或用计算机绘图,电气图或机械图应符合相应的国际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为四号字粗体居中,具体参考文献是五号字楷体,靠左对齐,阿拉伯数字标引序号(行距1.5倍) 示例如下: [1]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J]. 期刊或杂志等名称,年份,卷(期数):页码. [2]刘凡丰.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 . 高等教育研究,2003,5(1):18-19. 没有卷的就直接写2003(1)(本条为期刊杂志著录格式) [3]谭丙煜.怎样撰写科学论文[M].2版.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5-6.(本条为中文 图书著录格式) [4]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2:页码.(本条为硕士、博士论 文著录格式) [5]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N].人民日报,2005-06-12.(本条为报纸著录格式) [6]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C]// 作者姓名.论文集名称.城市:出版单位(社),年代:页 码.(本条为论文集著录格式) [7]外国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M].译者(名字),译.城市:出版单位,年代:页码.(本 条为原著翻译中文的著录格式,多个译者可写为:***,***,***,等译.) 010 20 30 40 50 60 70 80 百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指导及综述模板(格式)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指导 为了促使学生熟悉更多的专业文献资料,进一步强化学生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提高对文献资料的归纳、分析、综合运用能力及独立开展科研活动的能力,现对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中文献综述的写作提出一些指导,供教员和学生参考。 一、文献综述的概念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地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文献综述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的,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主要为专题性综述。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文献综述主要用以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除综述题目外,其内容一般包含前言、主题、总结、参考文献四个部分,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文献的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硕士研究生应该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第七章硕士研究生文献综述的撰写 7.1 文献综述的概念及作用 一、文献综述的概念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程度,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做出较详细的综述,并提供参考文献。作者一般不在其中发表个人见解和建议,也不做任何评论,只是客观概括地反映事实。 二、文献综述的作用 文献综述在于高度浓缩了几十篇甚至上百篇散乱无序的同类文献之成果与存在问题或争论焦点,对其进行了归纳整理,使之达到了条理化和系统化的程度。它不仅为科研工作者完成科研工作的前期劳动节省了用于查阅分折文献的大量宝贵时间,而且还非常有助于科研人员借鉴他人成果、把握主攻方向以及领导者进行科学决策。 三、学写文献综述的意义 1、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2、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3、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4、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

文献综述型论文

论板形理论与板形控制技术的发展 xsc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型0842安徽省马鞍山市邮编243000 摘要:板形控制是冷轧板带加工的核心控制技术之一,是决定冷轧板带产品外形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作为轧钢领域内的一项高新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地应用和研究,时至今日,有关冷轧版形控制和机型方面的研究仍然在不断完善和提高。我国对于板形控制的实践研究起步较晚,直到1988年,宝钢的2030mm 四棍CVC板带冷连轧机组投产,才标志着冷轧板带新型板形控制轧机在我国开始应用。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钢产量的大幅提高,各大钢铁公司纷纷投资新建冷轧板带项目,不少民企也涉足这个行列。因此,有必要对板形控制技术的最新理论和其发展前景做一个归纳和整理,对一些发展中的误区给予纠正。 关键词:板形控制理论,应用,国内外差距,发展前景 The theory of plate shap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hape control xsc Industrial&commercial college,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ng0842 Maanshan City,Anhui Province,Postal Code243000. Abstract:Profile and flatness control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key control technology in the cold rolled strip production.It has huge effect on the shape quality.As a high-tech in iron and steel domain,it is widely applicated and researched around the word.Up to now,it is still improved and perfected.In our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plate shape theory is late beginning.Untill1988,the cvc4-h cold continuous rolling mills was putted into use in Bao https://www.doczj.com/doc/2410798894.html,e into the21st century,the output of stelll is large increased and many iron and steel company invest in cold rolled strip project,even some private enterprises.So,it’s necessary to give a induction-arrangement of the theory of plate shap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hape control. Key words:shape control theory,application,gaps between home and abroad,prospect for the development 板形是板带钢产品重要的质量指标。是决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厚度自动控制系统的日趋完善、板带钢长度方向上厚度精度的提高以及市场对板形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板形控制技术已成为板带材生产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各国轧钢行业研究的又一热点问题。对于基本的板形控制理论,板形基础理论主要包括:①辊系变形理论(包括轧辊的弹性变形和热变形);②轧制过程中的金属变形理论和张应力分布理论;③轧后带材的板形判别理论。这三项内容中,辊系变形的计算已经较为成熟,尤其是弹性变形部分,目前的计算精度已达到实用程度,板形的判别理论,需要由金属变形模型提供带材的应力分布,然后以此来判断带材是否失稳,并计算产生浪形的大小。轧制过程中金属的变形行为是板形理论研究的关键内容,加之塑性变形过程的物理和几何非线性性质及边界条件的复杂性,使这部分研究内容又成了难点和薄弱环节。 1.板形控制理论和其发展 论文第一作者:xsc,1989.11.5,男,本科。 E-mail:xxxxxxxxxxxxxx

论文 文献综述模板

广告英语语言特色探析 摘要:广告英语作文一种应用语言,已经逐渐从普通英语语言中独立出来,发展为一种具有创新、精炼、生动、活泼等风格的非规范化的专用语言,它不仅在词语的运用‘句型的谋划上巧妙精细,在修辞的运用上也颇为讲究,从而产生独特的宣传效果,有效地影响受众对产品的态度,以达到推销产品的目的。 关键词:广告英语;词汇特色;句法特征;修辞手法 广告即“广而告之”,它是广告主有计划的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体向公众传播信息,以推销商品、劳务、宣传各种启事或观念的信息传播手段。广告除了有帮助消费者认识商品的作用外,还有诱发消费者感情,引起购买欲望、促进消费行动的心理功能,并能给消费者以美感享受的美学功能。 中国加入WTO后,中西方贸易的日益频繁,大量的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市场,同时大量的中国商品也出口到国外市场,市场的竞争使广告的使用更加频繁,广告大战几乎趋于白热化,忧郁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因而成了许多国家推销商品的广告语言,形成了广告英语这一比较特殊的英语文体,它也成为一种具有很高商业价值的实用文体。广告英语作为这种应用语言,受多门学科的诸多影响,使其具有独特的语言特征,从英语语言学角度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它在选词撒会难过具有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法三个方面,这些语言特点使广告词丰富多彩,引人入胜,说服力强。修辞手法的运用也别具一格,如语意双关、文字游戏等,使人感到幽默中见智慧,平淡中显新奇。广告语言在形式上极具鲜明特点,或行文平整,对仗押韵,或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或一鸣惊人、耳目一新,有耐人寻味、久久不忘之效。广告是一门浓缩的、综合的、商业性的艺术。做为一种应用语言,广告英语已成为一种独立的语体,广告英语作为一个独立体系已成为一个语言表达的重要方面,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研究广告英语的语言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人通过收集大量的有关广告英语方面的文献资料,在探析英语语言在广告词中的有关资料中,通过本人的总结得出:多数资料主要从广告英语的词汇特色,句法特征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广告英语作为一种应用语言与普通英语的区别,并慎重对待英汉广告语在遣词造句方面存在的差别。对此问题的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首先,一则绝妙的广告是设计者匠心独运,精心雕琢的心血之作,它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一字传神。它在有限的空间、时间、篇幅内

论文文献综述与参考文献--模版

1文献综述(一级标题,黑体三号加粗,居中) 1.1热油管道材料简介(二级标题,黑体四号) 自第一套轧机由美国轧机公司在Bulter成功建成后,美丽的故事们应该多样化的生 活………… 表23 辽宁石油化工--(表标题,宋体小四,加粗,居中,三线表)学生种类1998年1999年2000年 本科生100 150 300 硕士研究生20 60 100 博士研究生—— 5 12 点。表格可按全文统一编序,表格序号必须连续。表格允许下页接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表中各栏应注明量和相应的单位。表内数字须上下对齐。相邻栏内的数字或者内容相同,不能用“同上”、“同左”和其它类似用词,应一一重新标注。表格应写在离正文首次出现处的近处,不应过分超前或拖后。) 1.1.1热油管道钢质成分(三级标题,黑体小四) 23X1+32X2+45X3=380 (2.1)(公式书写说明:公式应另起一行,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右对齐),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按全文统一编序号,公式序号必须连续。)

1.1.2 热油管道钢质性能 1.2 支持辊辊形技术 图23 北京科技大学校徽 (图像书写说明:毕业设计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插图应与正文呼应,不得与正文脱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图23)和图题(北京科技大学校徽),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洁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 1.3 工作辊辊形的特点 E /V (S C E ) lg[i/(A ?cm -2 )] 图2 2024铝合金在不同浓度氯化镧海水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

综述类论文格式要求

综述类论文格式要求 一、基本内容组成及排版要求 综述性小论文写作锻炼要求字数一般在1000-1500字,文章内容应层次分明,文字简练,推理严谨。主要由以下5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1. 题目; 2.作者; 3.摘要; 4.正文; 5. 参考文献; 综述一律用A4标准纸打印输出,题目用宋体小三,其他内容用宋体小四,行距为1.5倍,以力求整洁、清晰、美观。 二、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文后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列出的文献,应当是作者亲自阅读或引用过的,不应转录他人文后的文献。在写资料的出处时,一定要亲自每篇核实,不要出现任何的差错。指导者与评阅者理应进行核实查对,以保证其真实、可靠。所引用的文献,应是公开刊物,内部刊物一般不引用。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的顺序列出,列在正文之后。本着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撰写论文、凡学位论文中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详细列出有关文献的名称、作者、年份、出版单位等。特别在引用别人的科研成果时,应在引用处加以说明,严禁论文抄袭现象的发生。在正文中,应用文献资料论述某个观点时,应在所应用段落或句子的右上角,用方括弧进行角注,并用阿拉伯数字注明资料的出处。正文中每应用一次文献资料,角注时应用1,2,3……阿拉伯数字按先后次序分别排序。如:××××××[1];××××××[2];……。如应用两篇或两篇以上文献资料论述同一个观点时,应在所应用段落或句子的右上角方括弧中用以下方法注明,如:××××××[4,5];×××××[6-8]。 正文中进行角注的数字序号应与文后参考文献表中所列出的文献资料序号相对应。 如: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等 [1] 郭宏, 王熊, 刘宗林. 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究 [C].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会议论文集.北京: 高教出版社,

论文写作格式要求及文献综述内容

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1.题目、摘要、关键词等:一般不宜超过20字。摘要应概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一般不宜超过200字。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专有名词或词组,限3-8个。中图分类号应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为准。 (1)标题(包括副标题) 准确得体;简短精炼;便于检索;容易认读;不滥用副标题。 (2)论文摘要 摘要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摘要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3)关键词的问题 须执行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2002年8月22日发出的《关于在学术论文中规范关键词选择的决定(试行)》。即:一、每篇学术论文必须列出不少于4个关键词。二、关键词顺序选择:第1个关键词列出该文主要工作或内容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第2个关键词列出该文研究得到的成果名称或文内若干个成果的总类别名称;第3个关键词列出该文在得到上述成果或结论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具体名称;第4个关键词列出在前3个关键词中没有出现的,但被该文作为研究对象的事或物质的名称。如有需要,第5、第6个关键词作者认为有利于检索和文献利用的其他关键词。关键词一要注意专指性,不得选择泛指性共用概念的词作为关键词;二要注意纯英文词不能作为中文关键词。 2、基金资助项目:是指国家或省级政府主管部门或基金组织资助的项目,应在文章首页用脚注注明基金类别及资助项目编号,一般不宜超过两项。 3、正文及图表。正文用简体字,编排要规范。图、表与正文中的说明要有明显的对应和一致。推荐使用三线表,文中图须做成黑白平面图,务必清晰。若稿件中含有数学公式、表格、曲线图及其它图表,请用计算机制作相关内容,并务必保证其中的符号、数字、文字、图线清晰、规范,以便本刊排录时直接按原样扫描。涉及图表较多文章建议正文部分双栏排列,图表根据情况可跨栏排列,文章中如有计量单位,须采用国际标准。 4、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即在引文后按引文出现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在同一文章中被反复引用时,只用同一序号标识;参考文献须是实引,即在正文中引用处用右上标形式标出。 5、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引言”二字省略,顺序号从正文开始用“1”开始标注。按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的规定,科技论文的章、条、条、条的划分、编号和排列均应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写,即一级标题的编号为1,2……;二级标题编号为1.1,1.2……2.1,2.2……;三级标题的编号为1.1.1,1.1.2……,如此等等,目前我刊暂实施至第三级。 插图下方居中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上方应居中注明表序和表名。

综述性论文模板

综述类论文模板 文题 作者姓名 (单位科室,省市邮编) 摘要:即文中的内容提要,指用最扼要的文字概括说明研究概况、 200-300 字以内。 目的及意义。字数一般在关键词:一篇文章一般选3-8 个关键词。关键词之间用“;”隔开,最后一个词末不加标点。 英文文题/作者名(例如:JIANG1 Hong ,WANG Xiaohai 2 )//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2010,10(1):5. Abstract:.... Author ’ s address: 除了介词和连词之外,每个字母的首字母均大写,按照“科室,单位名 称,地区名及邮编,中国( China)”的顺序翻译。 Key words: 各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前言:阐明综述该选题的目的、意义,包括有关概念的界定、目前存在的问题或对主要问题争论 的焦点、本文综述的范围、必要性等。字数一般限制在 200-300 字左右。 1中心部分:中心部分是综述论文的主体,无固定的写作格式,一般按照提纲分成不同层 次的小标题进行讨论。以每个小标题为主线,将相关文献的结果和观点归纳和综合在一起。 然后分别以文献为基础,围绕每个标题进行论述。书写时应注意:( 1)层次清晰(2)论述有理有据( 3)对文献进行归纳( 4)文献引用准确、客观。在针对现状的基础上可提出作者 个人的见解、建议。 2小结:是对综述的中心内容进行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述评价,提出自 己的缺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对有争议的学术观点,小结时用词应恰如其 分、留有余地,避免偏激。 参考文献:。 ①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综述以文献为基础,因此,参考文献应力求新、全面、有权威性文献引用准确,尽量避免间接引用,以3-5 年以内的为主。 ②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内部刊物、内部资料和网上的文章一般不列入参考文献。 ③正确标引参考文献,多次引用统一著者的同一文献,只需编 1 个首次引用时的序号,若每次引文的页码不相同时,将页码置于“[] ”外(当“ [] ”在行文中时,则页码置于“[] ”的上角标处),但在最后“参考文献”中不用再标注页码范围。 示例:孙玉文等[4]15-17 ......孙玉文等[4]55认为 ......根据文献[4]101-105 ...... [1]孙玉文 . 汉语变调构词研究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④按规范格式著录。 ( Ⅰ ) 专著。 [ 序号 ]作者名(3位以上的作者,只写 3 个人的名字,后加“,等”).文章题目[ 文献类型 ]. 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 (Ⅱ)专著析出文献。[ 标引顺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篇)名[文献类型标志 ].析出其他责任者// 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页码. 示例: [1] 白书农 .植物开花研究 [M] // 李承森 .植物科学进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46-163. ( Ⅲ ) 书籍。 [ 序号 ]主编姓名(3位以上的作者,只写 3 个人的名字,后加“,等”). 书名[M].版次(第 1 版可省略) . 出版地:出版社,年:起止页码。 (Ⅳ)报纸。 [ 序号 ]作者名.题名[文献类型].连续出版物的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页码 [ 引用日期 ]. 获取和访问路径.

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 附件八:宋体五号空一行 参考文献黑体三号,居中 空一行 A.连续出版物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B.专著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3]刘国钧,郑如斯.中国书的故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115. C.会议论文集 [序号]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供选择项: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6]孙品一.编辑特征[A].见:中国科学.编辑学论文集(2)[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D.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A].见(英文用In):专著责任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2]罗云.科学探讨[A].见:白春华.21世纪科学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E.学位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7]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F.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9]冯西桥.核反应堆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G.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11]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 H.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I.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次. [13]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J.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电子文献地址用文字表述),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 [21]姚伯元.毕业设计规范化管理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EB/OL].:中国高等教育网教学研究,2005-2-2: 宋体五号附:参考文献著录中的文献类别代码 普通图书:M 会议录:C 汇编:G 报纸:N 期刊:J 学位论文:D 报告:R 标准:S 专利:P 数据库:DB 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 52

文献综述类文章的

文献综述 一、综述类论文的概念 ?综述类论文是一种特殊的理论文体,是针对某一研究理论,综合介绍、分析、评述该领域国内外研究新成果、发展新趋势,并标明作者自己的观点,做出该研究领域的发展预测,提出建设性意见的论文。 ?综述论文是作者针对某一研究专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评论的理论性文章。 二、综述类论文的特征与写作要求 ?综述类论文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综”和“述”。 ?“综”就是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逻辑性。?“述”是指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 二、综述类论文的特征与写作要求 ?如何做好“综”? ?1.搜集文献应尽量齐全。只有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才能做到综合分析。 ?学年论文中至少要综合20篇文章。 ?2.引用文献要具有科学性和代表性。为了使引文具有科学性和代表性,一般要求引用作者的原意,不能随意更改。 ?3.文章引文必须注明出处。 如何做好“述”? ?1.综述类论文虽然不要求在研究内容上有创新,但不能只是将各种文献有关的理论和观点简要地汇总陈述一遍,而必须有作者的观点和看法,即评论。要求围绕主题对文献的各种观点比较分析,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评论,然后再找出该领域特定时期内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二、综述类论文的特征与写作要求 ?2.评述必须实事求是,不能贬低别人以抬高自己。 ?3.综述应该有扼要的归纳和总结。归纳和概括出该研究领域的各种观点,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三、综述类论文的结构安排 ?1.从关系上,在逻辑上由远到近,先引用关系较远的文章,再引用关系比较密切的文章。?在引用时要注意向读者分析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 ?2.从时间上,先陈述时间比较久远的,然后陈述时间比较近的文献。 ?同一标题下必须遵循又远及近的原则。不同标题下可有不同。 ?3.从空间上,如果做国内外研究的综述,在同一篇文章内,每一个标题下都应遵循同样的逻辑,要么都先陈述国内的文献,要么都先陈述国外的文献。 文献综述应解决的基本问题 ?(1) 近几年已经做了哪些工作? 现在正在做着什么? (2) 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 怎样解决的? 还有什么问题? (3) 这些没有解决的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关键是什么? (4) 已经得出了哪些结论? 这些结论可靠吗? (5) 已有的研究工作有什么经验和教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