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抽测(一)+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抽测(一)+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抽测(一)+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抽测(一)+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抽测(一)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今世界,文明冲突、宗教冲突的危险正在加剧,各国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都在寻求人类文明免于毁灭之道。1993年,美国芝加哥世界宗教大会通过了《世界伦理宣言》;1997年,联合国科教组织成立了“普遍伦理计划”,孔汉思继而起草了《人的责任之世界宣言》。在这些跨文化的对话中,我们认为儒家思想对化解宗教间的冲突、促进世界和谐会有一定帮助。

首先,儒家的“恕道”是人类文明和谐相处的“金律”。恕道就是仁道或者是仁的实现之道,它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价值。《世界伦理宣言》指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是通用于生活的所有领域——家庭与社区、种族、国家与宗教的不可取消的、无条件的规范”又被称“金律”。“金律”就是孔子的恕道。文明冲突、宗教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强势文明或宗教借助国家强权不顾他国人民的意愿,强行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等,即“己所欲,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对治此种症结的良药。

其次,“和而不同”是实现人类不同文明和谐共存的良方。和同之辨是中国哲学的古老辩题,孔子明确提出“和而不同”并赋予和同之辨以价值意义和人文精神。“和而不同”告诉我们,世界上不同事物的并存是必然的,合理的,世界因不同事物的存在而充满生机和活力,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事物了,这种事物也不能存在了,世界也就枯寂了,对世界和平的最大挑战不是因为文明与宗教的多样性,而是文明或宗教背后强烈的“求同”而不“存异”的独断主义或排他主义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己所愿,可施于人”这种根深蒂固的理念的支配下必然导致政治的单边主义乃至强权政治,走向文化帝国主义或曰文化殖民主义。

站在和而不同的角度审视,文化普遍主义不仅是危险的,而且是不道德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如果世界完全附和了某一种文明,就是陷全人类于不义。任何一种经人类伟大的心灵创造的、并经过长期历史演进证明能与时俱进的文明或文化,都具有内在、不可代替的价值。这些文化或文明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现着人类某一特定区域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体现着人类的尊严、良知和价值。对伟大文化的持守,既是人类文化发展之必然,也是人类道德所应然。当然,和而不同决不意味着文化部落主义,更不等同于固步自封,相反,和而不同是一开放、生生不息的文化观念。这一观念是人类不同文明、不同宗教实现和平共存之良方。

最后,“共育并行”是人类不同文明的最高理境。推己及人的“恕道”,“和而不同”的处世之法是人类文明多样存在之保障,而人类多样文明的共育并存,充量发展,才应是人类不同文明实体的共同追求。这就是儒家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摘编自《文明冲突与化解之道》,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儒家的恕道是人类文明和谐相处的“金律”,它适用于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

B.“和而不同”是实现人类不同文明和谐共存的良方,在于它的求同存异。

C.“和而不同”也是一种开放的文化观念,主张和而不同,绝不意味着固步自封。

D.“共育并行”是人类不同文明的最高理境,是人类多样文明存在的保障。

日前,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讨论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编制中医药发展规划,标志着中医药发展已列入国家发展战略。

毋庸讳言,多年以来中医药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和尴尬。首先,中医药是个有机的整体,中药质量是中医疗效的重要保障。药材不地道、药力达不到,中医疗效必然受影响。其次,中医药管理“令出多门”。现行的中医药管理体制中,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管理监督难以到位。

眼下,中医药终于迎来了最好的发展契机,不仅有自下而上的举国期待,期待中医药能够一扫颓势,解民众看病之难,更有自上而下的国家扶持。有战略规划,有法律护航,可以说,中医药正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

(摘编自《人口导报》2016年2月29日)材料二:

近百年来,中医的发展出现了危机。从历史环境中看,伴随着新文化运动,中国的传统

文化遭到了猛烈的抨击,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中医药学也不可避免地遭到前所未有的批判。

从现实的情况看,离开了中国传统人文文化教育和传播,中医药执业人员单纯学习中医诊断、方剂、药性,终究难成为一代中医名家(即使一时出名,也后劲不足)。中药难以保持和发展地道药材与传统炮制方法,与中医药相关的产品、包括中医药文化产品也难以形成良好持久的市场氛围。离开文、史、哲等文化的滋养,中医理论也难以得到健康持续发展。现代中医院校完全按照西方科学模式进行构建,用所谓的现代科技来研究中医药。中医院校一版又一版的教材也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语言表达也越来越“标准化”“客观化”,而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很多课程,也越来越被边缘化。

(摘编自《中国医药报》总第3187期)材料三:

虽然近年来中医在海外的传播以及地位的提升,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观。但现实状况远比数据呈现的要复杂、微妙得多。

与隋唐、两宋时期中医作为整体对外传播不一样,如今中医作为医疗手段在海外的存在,扛起大梁的仅仅是针灸。在很多西方人眼里,针灸几乎是中医的代名词。以现代西医的科学标准来衡量,中医理论属于“前科学”体系,这也是中医相对于西医弱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国际上,中医通行的表述是“传统中国医学”,这似乎无形中给中医贴上了与现代科学“对立”的标签。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中医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被视为主流医学对中医的认可也显得不那么有底气。因为她所使用的化学合成手段完全是现代科学,与中医理论毫无关系。某种程度上说,中医理论作为“文化他者”的身份并没有改变。

(摘编自《走向海外,孤独的“文化他者”》)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中药质量是影响中医疗效的重要因素。药材不地道,疗效势必不理想。

B.中医的危机从根本上说是中医药高等院校没有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

C.“传统中国医学”是国际对中医的通行表述,这仿佛就把中医放到与现代科学对立的位置。D.近年来中医在海外的影响力逐渐加强,但弱势和次要的地位并未改变,现实情况并不乐观。8.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医药学、中医理论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文、史、哲等文化的滋养,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B.中医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在历史上也曾有过比较强的影响力,所以为了重振传统文化,我国第一次把中医药纳入了国家战略发展的范围。

C.在现代西医科学标准之下,中医药学属于“前科学”体系,故而“传统中国医学”这一表述,包含着中医背离现代科学的偏见。

D.因为所使用的合成手段与中医理论毫无关系,屠呦呦虽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却并不能完全体现主流医学对中医的认可,中医理论作为“文化他者”的身份必然会一直持续下去。

9.阻碍中医药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3分)

王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

..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衍年十四,时在京师,造仆射

A.总角尝造.山涛造:拜访,到……去

B.衍自说少不豫.事豫:参与

C.向若不祖.尚浮虚祖:祖先

D.戮力以匡.天下匡:正,纠正

1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目而送之.曰句读之.不知

B.而.衍幼年无屈下之色吾尝跂而.望矣

C.谓其.党孔苌曰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D.戮力以.匡天下作《师说》以.贻之。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衍/为陈祸败之由/云计不在己勒甚悦之/与语移日

B.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衍/为陈祸败之由/云计不在己勒/甚悦之/与语移日

C.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衍为陈祸败之由/云计不在己勒/甚悦之/与语移日

D.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衍为陈祸败之由/云计不在己/勒甚悦之/与语移日

1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总角,指古代未成年的人扎在头顶两旁的发髻,此处借指童年时期。同样“黄发垂髫”中的“黄发”是指小孩刚出生时的头发,所以“黄发”也有指童年的意思。

B.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的死为“薨”,称皇帝的死为“崩”。

C.尊号,指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此处“劝勒称尊号”指劝石勒即帝位。

D.三公,国君手下负责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王衍神貌情态清明秀美,风度姿态庄重优雅,山涛见了他之后说“何物老妪,生宁馨儿”,还说他可能“误天下苍生”。

B.王衍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却很自负,常自比子贡。他善发玄言,终日清谈《老》《庄》,常常口中雌黄,朝野之人对此不以为然。

C.西晋大臣杨骏想把女儿嫁给王衍,王衍以和他结亲为耻,于是假装疯癫使自己躲过了这桩他不愿意的婚事。

D.东海王司马越死后,众人推举王衍为元帅;但他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不能承担重任并找种种借口推脱,后来被石勒杀害。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祜名德贵重,而衍幼年无屈下之色,众咸异之。(3分)

(2)累居显职,后进之士,莫不景慕放效。(3分)

(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韩愈《师说》)(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6~17题。

晚秋夜坐

王绩

园亭物候奇,舒啸乐无为。

芰荷高出岸,杨柳下欹池。

蝉噪黏远举,鱼惊钩暂移。

萧萧怀抱足,何藉世人知。

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是总写,引出后面对园亭的景物的描写,一个“奇”字写出了园亭中物候的特点。

B.颔联重在写景,对池中的荷花和池边的杨柳进行了描写,表现了园亭中的生机勃勃。

C.诗歌为作者晚坐园中、观赏着园中景致有感而作,前三联写景,最后一联议论抒情。

D.诗歌标题点明写作时间是晚秋,但园中物候却非晚秋,这是让作者感到“奇”的地方。17.诗歌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子曰:“▲ ,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2)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8)塞上长城空自许,▲ 。(陆游《书愤》)

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滕王阁盛会上,面对众多前辈,王勃挥笔疾书,转瞬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句立现笔端,如朝阳喷薄而出

....。

B.各级党政领导要正确对待新闻监督,不要求全责备

....记者,而要秉持开放的态度与他们交朋友,为新闻监督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

C.马帮在茶马古道上已出现了上千年,在中国大西南的土地上,一代代的赶马人用他们特有

的方式走过了山高水低

....,走过了春夏秋冬。

D.一年内,习主席与普京总统共举行了五次双边会谈。如此频密的高层接触,在双方对外关

系中并不多见,在国际上也属凤毛麟角

....。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3分)

A.许多例子都证明城市发展需要空间腾挪,成都地铁建设通过地下资源有效避开了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拓展了蓉城发展的空间。

B.评选和朗诵有关成都的最美诗词,借诗歌增添城市名片的魅力,“成都诗词大会”无疑将让成都“诗歌之城”的美名再度远扬。

C.会议强调,要强化大局意识,加强区域联动,形成协调配合、行动一致、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切实营造群防群治的良好社会氛围。

D.机动车驾驶人数量的迅猛增长,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不文明驾驶问题,建立与中国机动车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交通秩序成为了当务之急。

21.下列有关《论语十二章》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譬如为山……进,吾往也。”这一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性,进退的责任在自己而不在别人的道理。

B.“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 指“大道”,亦可代表孔子学说中的“仁”的境界。这句话反映了孔子一生对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的执著追求。

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主张重义轻利。通过分析君子和小人在义利取舍上的本质区别,强调“义”在为人处世上的重要性,从而勉励人们趋善去恶,完善德行。D.“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更加具体地说明了克己复礼的原则和标准,也进一步说明“为仁由己”靠的是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修养程度。

2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

...的一项是(3分)

A.下.饮黄泉(向下)其曲中.规(合于)

金就砺.则利(磨刀石) 不如须臾

..之所学也(片刻)

B.金石可镂.(雕刻) 圣心备.焉(具备)

峥嵘岁月稠.(惆怅)风雨兴.焉(起)

C.而绝.江河(横渡) 故不积跬.步(半步)

驽.马十驾(劣马) 君子生.非异也(同“性”,资质、禀赋) D.假.舟楫者(凭借、利用) 声非加疾.也(快)

恰.同学少年(正当)不复挺.者(直)

23.下列有关《书愤》的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书愤》中“楼船”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

B.《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这在赤心为国的诗人是日夜为之痛心疾首的。

C.《书愤》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前半叙述早年决心收复失地的壮志雄心,后半感叹时不再来,壮志难酬。

D.《书愤》中“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尾联直抒胸臆。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

2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

(甲)心中怕的是(乙)未经过丧事,怕她料理不清,惹人耻笑。今见(丙)苦苦的说到这步田地,心中已活了几分,却又眼看着(乙)出神。那(乙)素日最喜揽事办,好卖弄才干,虽然当家妥当,也因未办过婚丧大事,恐人还不伏,巴不得遇见这事。今见(丙)如此一来,(乙)心中早已欢喜。先见(甲)不允,后见(丙)说的情真,(甲)有活动之意,便向(甲)道:“大哥哥说的这么恳切,太太就依了罢。”(甲)悄悄的道:“你可能么?”(乙)道:“有什么不能的。外面的大事已经大哥哥料理清了,不过是里头照管照管,便是我有不知道的,问问太太就是了。”(甲)见说的有理,便不作声。

(选自《红楼梦》第十三回)甲乙丙分别是哪三个人物?甲是▲,乙是▲,丙是▲。

25.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不准确

...的一项是(3分)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者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洋洋,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自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A.人有了错误要勇于改正。B.勇于改过的人可以重用。

C.借他人炫耀自己不可取。D.指出别人的缺点要委婉。

四、写作(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称得上“中国骄傲”的,可以是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可以是培育杂交水稻优良品种的袁隆平,可以是创作新的亚运会100米纪录的“飞人”苏炳添,可以是化名“兰小草”给急需帮助的孤儿寡母捐款的王珏,可以是长城,可以是京剧,可以是高铁……这些人和物都是今天中国形象中宝贵的符号,他们(它们)代表的是爱国情怀、传统美德、文化自信、技术进步……

在你心目中,哪些人或物称得上“中国骄傲”?请选择一个(种),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以“我心目中的中国骄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不得抄袭、套作。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3分)D(原文为“推己及人的‘恕道’,‘和而不同’处世之法是人类文明多样存在之

保障”,曲解文义)

2.(3分)C(A“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背景”错,无中生有,应是“以世界跨文化对话为

背景”B应是三个方面D“儒家经典”应为“现实背景”)

3.(3分)B (不是“可能”,是“必然”)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

4. ①姚庄在茶路上,有着悠久的饮茶传统;②姚庄有适合泡茶的地下甘泉;③长期喝茶让姚庄的人长寿;④茶的静适合姚庄人乐观、恬静、心胸博大的性格。(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大意对即可得分。)

5.选取乡村茶屋的典型场景,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及动作描写,(写出任意二点得2分)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茶屋的热闹和忙碌。(2分)

6.①表达了作者对充满水气的姚庄的优美景物的喜爱。②表现作者对姚庄悠久的茶文化传统的弘扬。③表明作者对姚庄人热情好客的赞赏。④流露出作者对姚庄人安居乐业、博大安静的生活方式的赞许。⑤体现了作者对姚庄美好未来的期盼和祝愿。(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大意对即可得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9分)

7.(3分)B(以偏概全,中医的危机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8.(3分)A(B.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说中医药发展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的理由。C.偷换概念,

曲解文义,属于“前科学”体系的是“中医理论”;另外,“‘传统中国医学'这一表述,包含着中医背离现代科学的偏见”,不合文意。D. “会一直”说法绝对,原文是某种程度上说,中医理论作为“文化他者”的身份并没有改变)

9.(3分)①国家战略规划的长期缺位;②中药质量参差不齐;③传统语境文化的淡化,中医

院校不重视传统文化的系统教育;④人们思想观念上对中医药的偏见,国际影响力不够。

评分建议:每点1分,答出其中的任意3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23分)

10.(3分)C( 祖:效法)

11.(3分)D( D.连词,表目的,来A.代词,王衍/宾语前置的标志;B.却/表修饰; C.代

词,他的/那些)

12.(3分)D

13.(3分)A(“黄发”指老人)

14.(3分)B(“朝野之人对此不以为然”错)

15.(1)(3分)羊祜的名望德行尊贵显赫,而王衍小小年纪却毫无屈从卑下的神色,众人都

认为他非同寻常。

评分建议:每句1分。

(2)(3分)(王衍)历居显要官职,后进的士人入朝为官,没有不把王衍作为榜样。

评分建议:每句1分。

(3)(2分)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比不上圣人也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评分建议:每句1分;见错扣分,扣满2分为止。

(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

16.(3分)C(“前三联写景”分析有误,首联是议论,不是写景)

17.(4分)①对园亭幽居的自得其乐、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满足;②不求为世人所知的隐逸超

然、旷达之情。

评分建议:每点2分,只翻译或脱离内容答情感等,不得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8.(8分)(1)知者不惑;(2)学而不思则罔;(3)三军可夺帅也;(4)士不可以不弘毅;(5)君子生非异也;(6)契阔谈讌;(7)犹且从师而问焉;(8)镜中衰鬓已先斑。

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9.(3分)A(喷薄而出:形容水喷涌而出或太阳初升时涌上地平线的景象。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语法功能用错,不能带宾语。由高水低:指意外发生的不幸事情(多指死亡)。望文生义。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不合语境,不能用来形容“高层接触”。)

20.(3分) B (A.成分残缺。应在“地下资源”的前后加上“对……的利用”。C.并列语

序不当。应为“各司其职、协调配合、行动一致”。D.不合逻辑。“机动车驾驶人数量的迅猛增长”与“不文明驾驶问题”不存在因果关系。)

21.(3分)A(“积累的重要性”不对,而应该是“说明不可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

22.(3分)B

23.(3分)D(不是直抒胸臆而是用典)

24.(3分)甲是王夫人;乙是王熙凤;丙是贾珍。

25.(3分)D

四、写作(60分)

26.参见作文评分细则

2020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最新】20xx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命题审题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 ) A.偌大nuó踯躅zhízhú商榷qiè猗郁yī B.裨益bì訾詈zì lì蜕变tuì蕈菌xùn C.咀咒zǔ敛裾jù肄业yì相勖xù D.弥除 mǐ赍钱jī椽笔chuán 磐石pán 2.下列加点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道芷阳间行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D. 交广市鲑珍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能极夫游之乐也其孰能讥之乎 B. 相与枕藉乎舟中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夫人之相与不知老之将至 4.下列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秋以为期 B.高余冠之岌岌兮 C.客有吹洞箫者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国家没有制定统一的价值评估标准,致使坊间对夜明珠的认定具有极大的主观性,这也使得许多人造宝石充斥市场,________。 ②广大民族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把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 ________的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京寻宅子尔。”询仁云:“舍人既来,谁不愿赁宅,何必预寻?”元泽答曰:“大人之意不然,须与司马君实④相近者。每在家中云: ‘择邻必须司马十二,此人居家事事可法,欲令儿曹有所观效焉。’” 王荆公知制诰,丁母忧,已五十矣,哀毁过甚,不宿于家,以藁秸为荐,就厅上寝于地。是时,潘夙公所善,方知荆南,遣人下书金陵。急足⑤至,升厅,见一人席地坐,露头瘦损,愕以为老兵也,呼院子⑥令送书入宅。公遽取书,就铺上拆以读。急足怒:“舍人⑦书而院子自拆可乎?”喧呼怒叫。左右曰:“此即舍人也。”急足皇恐趋出,且曰:“好舍人,好舍人!” 陈秀公罢相,以镇江军节度使判扬州。其先茔在润州,而镇江即本镇也。每岁十月旦、寒食,诏许两往镇江展省,两州迎送,旌旗舳舰,官吏锦绣,相属于道,今古一时之盛也。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街告,于舟中喝道不绝,人皆叹之。荆公闻其来,以二人肩鼠尾轿迎于江上。秀公鼓旗舰舳正喝道,荆公忽于芦苇间驻车以俟。秀公令就岸,大舟回旋久之,乃能泊而相见。秀公大惭。其归也,令罢舟中喝道。 【注】①〔王荆公〕即王安石。②〔吴国夫人〕王安石妻子。③〔王元泽〕王雱,王安石之子,字元泽。④〔司马君实〕司马光,字君实。因排行十二,又称司马十二。⑤〔急足〕急行传递书信的人,属递铺管辖,日行一百里。⑥〔院子〕旧时称仆役。⑦〔舍人〕官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欲令儿曹有所观效焉效:学习 B.方知荆南 知:主持 C.相属于道属:嘱托 D.秀公令就岸 就:靠近 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 B.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 C.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 D.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安石夫人用乐晕锦给爱女作嫁妆,王安石并不知情,但受到了皇帝的严厉批评。

江苏省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

高一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9分) (一)论述类文本(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外比较品三国 顾钧 《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有一段极为精彩的描写: 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 这就是著名的“长坂桥张飞退曹兵”,在中国文学史上恐怕是独一无二的大手笔。但如果我们放眼西方文学,则不难在荷马史诗中找到一个非常接近的例子: 一连三次,卓越的阿基琉斯隔着壕沟啸喊,一连三次,特洛伊人和著名的盟军部众吓得惊散;其间,他们中十二个最好的勇士即刻毙命,扑身自己的战车和矛尖。阿开亚人从飞舞的枪械下拖出帕特罗克洛斯,将其放躺在尸架上,亲密的伙伴们围站他的身边,哭得悲哀,捷足的阿基琉斯和他们同在,热泪滚滚,看着他所信赖的伴友尸躺架面,挺着被锋利的铜枪豁裂的躯干。(《伊利亚特》第十八卷) 阿基琉斯是《伊利亚特》的主角,得知自己的亲密战友帕特罗克洛斯捐躯的消息,他怒不可遏,发誓要把尸体从敌人的包围中夺回。他的三声“啸喊”完全可以媲美张飞的三次“厉声大喝”。如果从被喊声吓死的人数来看,他的一打十二个无名勇士显然超过了一个夏侯杰。但张飞的表现更具有戏剧性,他的三声大喝每次都有变化,特别是最后一声,仔细品味“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感觉张飞有点心虚。阿基琉斯是女神的儿子,刀枪不入(当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 “厚德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历来是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道德状况是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志,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没有道德,哪来和谐?儒家“厚德载物”思想的当下价值毋庸置疑。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通俗地说,厚德载物,就是地的本性是顺天而动的,人应效法地,以厚德宽容待人。所谓“厚德”即“大德”、“高德”,即最高尚的道德。所谓“载物”之“物”,不仅专指万物,而且首先指一切人。“厚稳载物”,即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做人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要胸怀宽广,气度宏大,既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厚德载物”有利于培养现代道德人格,保证人生价值的实现。儒家追求“厚德”的君子人格,儒家君子人格所具备的道德品质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现代理想人格依然寄托着人们的期待和追求,它要求人们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道德操守,要正确处理义利关系,要有承担责任与苦难的勇气,等等。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而且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特别是人的道德品行。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进取心、自信心等品质。 “厚德载物”督促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促进个人幸福。儒家强调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理性重视人的现实生活的精神维度,主张向内寻求生命的根据和快乐的泉源。儒家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如正义、诚实、信任、宽厚等等,已构成人们恒久的道德情怀,使人有尊严地生活。现实社会中,物质生活提高后,人的幸福感并不一定增加,人们领悟到生活不只是为满足物质享乐而忙碌,还应有精神追求的乐趣。“厚德载物”思想能够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使人克制人欲、减轻自私自利之心,爱他人、爱社会、爱人类、爱万物。道德高尚、胸怀博大的人才能得到最快的发展和感受人生的幸福。 “厚德载物”的人文特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厚德载物”作为一种博大的精神素养,它是播种和谐的种子。“厚德”强调个人内在道德修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其独特的意义。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现实中,如果我们注重自我修养,在人际互动中约束个人行为,减少人际摩擦,化解人际中的紧张与冲突,自然有利于形成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在当今多元化、多样性的社会中,“求同存异、包容共济”,对于调节各种关系和矛盾,使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商品经济的发展强化了人们的竞争意识,但这并不排除道德领域中的宽容、宽厚。儒家“厚德载物”思想,对于培养现代公民的良好品行,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 12月21日) 1.关于“厚德载物”,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厚德载物”作为最高道德境界,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有着深远的影响。 B.“厚德载物”,是说人是顺天而动的,应效法大地,用“大德”、“高激”宽容待人。 C.“厚德载物”,就是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不仅德泽万物,而且首先要德泽一切人。 D.“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做人既要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2.关于“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厚德载物”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有利于现代道德人格的培养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B.“厚德载物”作为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智力因素方面的重要内容,要求现代人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道德操守等。 C.“厚德载物”能培养现代人的仁爱之心,促使他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使他们道德高尚、胸怀博大,得到发展和感受人生的幸福。 D.“厚德载物”有利于引导现代人加强自我修养,规范个人行为,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其独特的意义。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厚德载物”中的“物”,应该包括“人”和“物”两方面的内容,而且应该首先包括社会的“人”。 B.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必定是道德品行高尚的人,因为人的道德品行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高度。 C.儒家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构成了人们恒久的道德情怀,他们的精神境界是后人无法企及的。 D.在当今社会中,“求同存异、包容共济”,是调节各种关系和矛盾、强化人们竞争意识的重要因素。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

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2020届九年级语文新课结束考试试题

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2020届九年级新课结束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鈡分值:150分) 一(24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4题。(9分) 世界上只有汉字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表意文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nèihán和审美意蕴,是中华文明最灿烂的guībǎo之一。但汉字又是最难书写的文字,每一个字都需要不断记忆,反复练习才能形成书写能力()依靠键盘等输入工具书写,减少了手写汉字的机会,也就降低了正确书写的能力。即使未来几代人汉字书写能力持续普遍下降,文明传承的品质也会形成缺损。尽管汉字书写目前还不至于出现需要拯救的危机,但对书写能力下降的qūshì应该及早jǐngju é。 1.根据拼音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在文中()处应填的标点符号是▲。(1分) 3.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1分) ▲▲▲ 4.如皋初中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汉字书写的重要性和提高同学们的汉字书写水平,邀请了如皋书法家沈正老师为全体初三学生3月20日在报告厅做一个“汉字与中国文化”的专题讲座,请你为初三学生会拟写一则通知。(3分)

▲▲▲ 5.2020年两会中,环境保护,治理雾霾成了十大热点问题之一,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举办了以“美丽中国,绿色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7分) (1)同学们在活动中搜集到如下资料,请根据材料概括雾霾严重污染的原因。(3分) ①2020年11月26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今年入冬以来首次寒潮天气。地面由干冷空气控制,随着冷高压进入东部海上,其势力逐渐减弱,中东部大部地区转受变性高压控制,大气层结稳定,地面风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②近二十年来,我国每亿元GDP产生的排放一直呈下降趋势,但燃煤、用油的数量以及排放大户钢铁、水泥业的增长却大大超出预期,导致污染排放总量持续上升。以煤炭为例,发达国家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普遍已降到30%以下,而我国迄今仍在70%的高位徘徊,几乎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一半。 ③“秸秆焚烧并非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从全国而言,其产生的PM2.5不到PM2.5总量的5%。但由于秸秆是在1、2天时间内集中焚烧,在污染最重的一天,秸秆焚烧产生的PM2.5可能占当天空气中PM2.5量的30%、40%。”国家环境保护城市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冯银厂说。 ▲▲▲ (2)某同学回老家途中看到有一个老人在路边焚烧秸秆,他决定上前劝阻,如果你就是那位同学,你会怎样说?(2分) ▲▲▲ (3)某同学在微博上写下了心目中“美丽中国”的样子。他写了上句,请你根据语意,续写下句。(要求: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2分) 上句:在蓝天白云下自由呼吸 ▲▲▲ 6.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8分)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江苏省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测试试卷

江苏省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调研测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 (2017高一上·泉港月考) 下列词语或成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杀戮涣然冰释趋之若骛微言大义 B . 脉搏再接再励美轮美奂张皇失措 C . 宣泄食不果腹额手称庆饮鸩止渴 D . 追朔旁征博引谈笑风生一筹莫展 2.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蔡明上了2013年春晚,当被问到“你会放弃它吗?”蔡明连说不一定。她透露蛇年春晚准备了四个小品,只有《想跳就跳》勉强过关,其余三个则差强人意,被直接毙掉。 B . 近日,上海黄浦江水面出现2000多头死猪。事情发生后,供水企业加强了水质监测。人们在关心水质污染的同时,也已经开始调查这起事件的始作俑者。 C . 两会成为思想碰撞的平台:既有领导干部们高屋建瓴的深谋远虑,也有来自最基层的代表委员的心声;既有专家学者的权威观点,也有平头百姓的一得之见。 D . 在今年“两会”的讨论会上,一位农民代表“抢”到了会议的最后一个发言机会。因为他要代表农民说几句话,这是他处心积虑准备的建议,怎么舍得放弃不提? 3. (2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个性化定制”旅行方案的出行方式日趋受到欢迎,尤其这种能够“玩出创意”“玩出个性” 的方式,对于年轻消费者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B . 据国家卫生部调查显示,农村有 37%应就诊病人没有就诊,65%应住院病人没有住院。老百姓看病难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除根治药价虚高这一首要顽疾外,还需要加大全方位监管力度。 C . 菲律宾发生地震后,中国国家旅游局表示,出于中国游客人身安全的考虑,建议民众近期避免前往菲律宾受灾地区旅游。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数学试题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 数学期初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ABC 中,4a =,b =30A ?=,则B 等于( ) . A. 60?或120? B. 30? C. 60? D. 30?或150? 2. 已知0a b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 A. 22a b < B. 2a ab < C. 11a b < D. 1b a < 3. 等差数列{}n a 中,若34567450a a a a a ++++=,则前9项和9S =( ) A. 1620 B. 810 C. 900 D. 675 4. 已知不等式210ax bx --≥的解集是11,23??--???? ,则不等式20x bx a --<的解集是( ) A. ()(),32,-∞-?-+∞ B. ()3,2-- C. ()(),23,-∞+∞ D. ()2,3 5. 已知△ABC 三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 c a a b b c +++=1,则B 的大小为( ) A. 30 B. 60 C. 120 D. 150 6. 若0,0x y >>且 191x y +=,则x y +的最小值是( ) A. 6 B. 12 C. 24 D. 16 7.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意思是: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则塔的顶层共有灯: A. 281盏 B. 9盏 C. 6盏 D. 3盏 8. 已知命题:“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210424a a a ++=,则11S 为定值”为真命题,由于印刷问题,括号处的数模糊不清,可推得括号内的数为( )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新课标】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 科举制度的取消对中国现代化造成的困难在于,原有的形成社会精英的方式由此而发生突然的断裂。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曾经由科举制度给社会提供的内聚力量,在其后几十年中一直都没有恢复过来。科举制度的取消既然产生如此多的消极后果,这是否可以得出一个保守倒退的结论,即中国根本不应该进行以科举制为核心的教育体制改革?显然不应得出这样的结论。变革不适应于时代要求的旧制度,毕竟是历史的大趋势。但采取什么方法,使制度改革可以取得真正的效果,则应是改革者考虑的最为关键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传统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个以士绅为主体的精英阶级。科举制所造成的社会流动性,使中国的农村社会存在着独立于城市的文化系统,这一文化系统是由士绅地主、宗族组织与相应的宗族学校私塾构成的。 在传统科举制度下,农村士绅通过科举所拥有的士绅身份,是保持其在农村中的精英地位的基础。他们正是借助这一身份与地位,获得社会的尊重,并成为农村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主导者与组织者。正如张仲礼先生所指出的,“士绅作为一个居于领袖地位和享有各种特权的社会集团,也承担了若干社会职责。他们视自己的家乡福利增进与利益保护为己任。在政府官员面前,他们代表了本地的利益,他们承担了诸如公益活动、排解纠纷、组织修路筑桥、开河建堤等公共工程,此外,还组织地方治安,征税,弘扬儒学,兴建学校等农村社会生活的各项工作。”在这一文化系统中,由于宗族所拥有的相当数量的学田、义田、义学的存在,相当一部分同族子弟不分贫富均可以通过就读于本族的宗族学校,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并成为农村的准文化人。据一些国外学者统计,近代以前,中国南方农村不少地区的识字率比20世纪20、30年代更高,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可以从这种农村精英文化系统所维持的文化生态平衡得到解释。 由于这一农村文化系统的存在,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主性。这是因为,传统农村士绅起到了国家与农村社会的中介作用。他们一方面代表官府向农民征税,另一方面又利用他们的特殊身份地位,而对官府保持自己的影响力。这就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农村地方利益的代言人。然而,由于科举的废止,对于农村士绅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此后中国农村中不再存在一个稳定的士绅阶级来充任农村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态环境的组织者与调节者。另一方面,学堂则成为跻身政界的唯一出路,而学堂均在省城和京城,又由于城市集中着财富、名位、权力这些社会稀缺资源的巨大优势,这样,自民国以来,就出现了大批农村知识青年源源不断地被城市吸纳并脱离农村的“无根化”过程。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来社会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与此同时,由于农村文化人缺乏再生机制,农村文化生态从而持续退化与空洞化。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基层的权力结构发生什么变化?正如美国学者杜赞奇所指出的,“到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政权落入另一类型的人物之手。他们大多希望从政治和村公职中捞到物质利益,村公职不再是赢得公众尊敬的场所而为人所追求。”“传统村庄领袖不断被赢利型经纪人所取代,村民们称其为‘土豪’、‘无赖’或‘恶霸’。这些人无所不在,影响极坏。……进入民国之后,随着国家政权的内卷化,土豪劣绅乘机窃取各种公职,成为乡村政权的主流。”可以说,民国初年以后,主宰农村命运的,正是这样一些没有文化、甚至只有反文化的社会阶层。 科举制度的取消,实际上只是中国农村文化生态失衡的开始,农村智力资源向城市的单向流动,此后数十年从来没有中止过。除了那些心存田园浪漫情怀而下乡过几天“悠然见南山”悠闲日子的

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2020届中考英语二模试题(无答案)

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2020届中考英语二模试题(无答案) 第1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l分,满分l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顼,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 )1. Mike never tells a lie. _________ honest boy he is! A. What a B. How an C. What an D. How ( )2. The students didn’t find much _________ about the topic on that website. A. message B. story C. article D. information ( )3. ---May I use your mobile phone? ---Sorry, I haven’t found _______ yet. I’m afraid I’ll have to buy ________ in the shop. A. that; it B. one; it C. it; one D. that; one ( )4. We will build another new Great Green Wall _______ the northern part of China. A. through B. among C. across D. between ( )5. Nowadays, blogs are ___________Wechat among young people. A. as popular as B. not so popular as C. n ot popular than D. much more popular than ( )6. There’s little news about Malaysia Airlines flight 370 at present, _________? A. is there B. isn’t there C. is it D. isn’t ( )7. ---________I take photos here? ---No, you _________. Look at the sign. It says “No photos”. A. May; mustn’t B. Must; mustn’t C. Can; may not D. May; may not ( )8. ________ I have free time, I seldom chat online. A. If B. Since C. When D. Unless ( )9. ---_________ is it from your school to the nearest park? ---Only 5 minutes on foot. A. How long B. How often C. How much D. How far ( )10. Mary _______ have lunch at home. But now she _________ it at school. A. used to; is used to having B. was used to ; used to having C. used to; used to have D. used to; is used to have ( )11. Mr Wu_________ French for several years. But now he teaches us English. A. has taught B. had taught C. teaches D. taught ( )12. There are some new words in the article. To understand them better, Millie has to ________in a dictionary. A. look for them B. look them over C. look them up D. look after them ( )13. —Do you know __________ this afternoon? —I’m not sure, but I’ll tell you as soon as she________. A. how Betty will arrive; will start B. how will Betty arrive; starts C. what time Betty will arrive; starts D. what time will Betty arrive; will start ( )14. ---_________more information about travelling in Shanghai,surf the internet. ---OK.I will.Thank you. A. Get B. Getting C.To get D. Got

江苏省南京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江苏省南京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9高三下·舟山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囿(yóu)于交通和科学手段,加之沧海桑田山河陵替,古人流传下来的遗产难免精芜(wú)混杂,真伪混淆,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生活的需要。 B . 例如带有褒义的词语不能用于贬义,常用于口语的词语不大和书面语搀(chān)和,庄重的文章钻进轻佻(tiāo)或者诙谐的字眼就会破坏全文的格调。 C . 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这些叱咤(zhà)风云、彪柄千秋的历史巨人的另一面:他们在腥风血雨中的生死恋情,戎马倥(kōng)偬中的短暂团聚,心心相印的缱绻以及浓郁的舐犊亲情。 D . 他的事迹感染了无数青年人:毕生忘我工作、博览群书,努力从一切文明成果中汲(jí)取养分;时常颠沛流离、贫病交加,可苦难却让他更加笃(dǔ)定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终身。 2. (2分)(2018·江苏模拟)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诗经》所言风物,皆百姓日常所闻所见,与生活_________。因为熟悉,才能信手拈来,水到渠成。《采葛》中,葛可用于织布,萧可用于祭祀,而艾的用途更为_________。相思之人将款款深情_________在这几株寻常、柔韧的植物上,正如沈德潜《说诗晬语》所说:“事难显陈,理难言罄,每托物连类以形之。郁情欲舒……其言浅,其情深也。” A . 休戚相关广泛寄寓 B . 休戚相关广阔寄托 C . 息息相关广泛寄托 D . 息息相关广阔寄寓 3. (2分) (2017高二上·黔南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他入伍七年来,亲手抓捕犯罪分子12名。如今他已是一名老队员,虽然浑身遍体鳞伤,但每次训练和战斗都有他的身影。

2020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熨.(yùn)帖慰藉.(jiè)遏.(è)制拜谒.(jié) B.遒.(qiú)劲隽.(jùn)永绮.(qí)丽横亘.(gèn) C.绽.(zhàn)开邂.(xiè)逅佛龛.(kān) 迥.(jiǒng)异 D.发酵.(xiào)静谧.(mì)恪.(kè)守雾霭.(ái) 2.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矫揉造作白璧无瑕目不暇接全神贯注 B.好高鹜远声名狼藉恼羞成怒明珠暗投 C.虚无缥缈趋之若骛风烛

残年仓皇失措 D.扑塑迷离淋漓尽致不绝 如缕谈笑风声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与常规的计算机相比,生物计算机具有密集度高的突出 优点。______用DNA分子制成生物电子元件,将比硅芯片 上的电子元件要小得多,______可小到几十亿分之一米。 ________,生物芯片本身具有天然独特的立体化结构,其密 度要比平面型硅集成电路高10万倍。 A.由于甚至所以B.只是也许可见 C.如果甚至而且D.虽然也许然而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上个赛季失利之后,他们就卧薪尝胆 ....,发愤图强,终于在这个赛季重新夺回了“新明月”杯。 B.春节过后,他就一直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经过 三个多月的休养生息 ....,今天,他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训练。

C.新时期的创业需要大智大勇,仅凭匹夫之勇 ....,是不能搞出任何名堂来的。 D.“新新快餐屋”自开业以来,天天门庭若市 ....,生意十分红火。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夜幕早已笼罩了大地,大嫂坐在床边,一边用清脆悦耳的嗓音哼着嘹亮的眠歌,一边用手轻轻地拍着怀里 的孩子。 B.近日,两场太阳风暴接踵刮至地球,它们会给通信、民航和电力等行业造成不利影响。 C.路的一旁,是些杨柳,还有是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如法桐、樱花、落叶松等等。 D.这届体育节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以青年体 育爱好者为主。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死水》是闻一多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作者所倡导的“新格律诗”代表作之一;郑愁予的《错误》则深受

江苏省姜堰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江苏省姜堰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 .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B . 数罟不入洿池 C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 .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 (2分) (2019高一下·深圳期中) 下列划线的词语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组为() A . ①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②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B . ①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②暮去朝来颜色故 C . ①铁骑突出刀枪鸣②凄凄不似向前声 D . ①因为长句,歌以赠之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3. (2分) (2018高二上·哈尔滨开学考) 从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加下划线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羝乳乃得归(名作动)②毕礼而归之(使动)③留军壁邺 ④坐客乃西顾而叹(名作状)⑤已却秦存赵(使动)⑥剑斩虞常已 ⑦或移坐更近之(形做动)⑧ 归璧于赵(使动)⑨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⑩反欲斗两主(使动)?公子自骄而功之 ?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形作动)?盖马伶耻出李伶下 A . ①?/②③⑤⑩/④⑥/⑦⑧?/⑨? B . ①③/②⑤⑧⑩/④⑥/⑦?/⑨??

C . ①?/②⑤⑧⑩/③④⑥/⑦?/⑨? D . ①③/②⑤⑩/④⑥/⑦⑧?/⑨?? 4. (2分) (2019高二上·金华期中)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 . 洎牧以谗诛 B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 . 夫晋,何厌之有 D . 而又何羡乎? 5. (2分)选出与例句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A . 因求假暂归。 B .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C .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 .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6. (2分)下列加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将贷子三百金贷:借给 B .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活:使……活下来 C . 鲋鱼来!子何为者邪为:为了 D . 周顾视车辙中顾:回头 7. (2分) (2016高三上·平阴期中) 多义词辨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修①余独好修以为常美好②孙子膑脚,《兵法》修列编纂③茂林修竹长、高 B . 谢①多谢后世人告诫②乃令张良留谢辞谢③阿母谢媒人谢绝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如皋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数学试题

江苏省如皋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高一数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A ={}10,,B ={} 12 =x x ,则A B 的子集个数为( ) A. 2 B. 4 C. 8 D.16 2.若幂函数( ) 22 23 1m m y m m x --=--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则实数m 的值为( ) A .2m = B .1m =- C .1m =-或2 D .2m =-或1 3.已经,7 2log ,5 1log ,515 273 1 ==?? ? ??=c b a 则( ) A. c b a << B.c a b << C. a c b << D.a b c << 4. 240tan 750sin +的值是( ) A. 233 B.2 3 C.321+ D .321+- 5.我国著名数学家华岁庚先生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休.”在数学的学习和研究中,常用函数的图象来研究函数的性质,也常用函数的解析式来琢磨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如函数2 3()1x f x x = -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6.不等式[)π2,0,01sin 2∈≥-x x ]的解集为( ) A.??????6, 0π B.??????4,0π C.??????ππ,6 D.?? ? ???65,6ππ 7.若函数22 4(1) ()42(1)x a x f x x ax a x ?+≤?=?-+>?? 在R 上单调,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2019-2020学年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学年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命题审题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 ) A.偌大nuó 踯躅zhízhú 商榷qiè 猗郁y ī B.裨益bì 訾詈zì lì 蜕变tuì 蕈菌 xùn C.咀咒zǔ敛裾jù 肄业yì 相勖 xù D.弥除 mǐ赍钱jī椽笔chuán 磐石 pán 2.下列加点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道芷阳间行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D. 交广市鲑珍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能极夫游之乐也其孰能讥之乎 B. 相与枕藉乎舟中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夫人之相与不知老之将至 4.下列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秋以为期 B.高余冠之岌岌兮 C.客有吹洞箫者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国家没有制定统一的价值评估标准,致使坊间对夜明珠的认定具有极大的主观性,这也使得许多人造宝石充斥市场,________。

②广大民族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把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________的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③虽然华尔街对苹果在上个季度的业绩给出“表现平平”或者是“失望”的评价,但苹果仍是美国最盈利的公司,其他竞争对手难以________。 A.鱼目混珠息息相关望其项背 B.鱼龙混杂息息相关望尘莫及 C.鱼目混珠休戚相关望尘莫及 D.鱼龙混杂休戚相关望其项背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日的四川大学以江河奔涌之势不断推陈出新,极大地推动了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学科群。 B.为了梦想,我们常常急于向前赶路,但或许我们也应该不时驻足回望,等一等父母日渐蹒跚的脚步,就像我们小时候,他们等我们那样。 C.金秋八月,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政法机关的专家学者参加了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法律实施”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法律实施论坛。 D.《中华好诗词》《写在墓碑上的人生》这些节目内容充实,不仅直指人心,引领社会风气,更触摸到了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情结。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散文的“形”主要指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 。。。。。。 ①所以古人常有“传神”“神韵”等说法 ②没有了它,一篇散文就散了架,也就支撑不起来 ③而散文的“神”主要指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绪、主题、意蕴、发展线索等 ④如同兼具形体和精神才能成为活生生的人一样,好的散文也应该“形”“神”兼备 ⑤可以说,“神”是散文的主心骨 ⑥好像一个人的精神等内在的东西,你只有经过细细琢磨才能感受到 A. ②①③⑤④⑥ B. ③⑥⑤①④② C. ③⑥⑤②①④ D. ②①③⑥⑤④

江苏省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南京市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卷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填涂在答题纸的指定区域。每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空格里或横线上。考试结束,请将答题纸交回。 一、(12分) 1.下面是某位同学的听课记录,请按要求完成题目。(4分) ①学习语文,要仔细揣摩教科书的编写意图。②必修二教材呈现出强浓厚的人文气息,“珍爱生命”“和平的祈祷”,每个专题都围绕以特定的人文主题为中心组材。③“殒落与升华”“后人之鉴”这些板块也是如此。④同时,非常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板块文体相对单一,比如“永恒的瞬间”集中选应用文,“永远新的旧故事”则选小说。⑤从文体特点入手,依“体”而学,细细品位,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 (1)请找出并改正上面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 ①“▲”改为“▲”②“▲”改为“▲” (2)上面文段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并修改。(2分) 第▲句,改为:▲ 2.名著阅读(4分) 下图分别是《红楼梦》《三国演义》的插图,任选一幅,指出所描绘的故事,并概述情节。 甲乙 (1)选:▲,故事:▲(1分) (2)情节:▲(3分)3.仿照示例,趣解汉字。(4分) 示例一企:企业少了人才,必然停滞不前。

忌:▲ 示例二使:“人”一旦做了“吏”,往往爱使唤别人。 悟:▲ 二、(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严寒持续了好几个星期,鸟儿很快地死去了。田间与灌木篱下,横陈着田凫、椋鸟、画眉等数不清的腐鸟的血衣,鸟儿的肉已被隐秘的老饕吃净了。 突然间,一个清晨,变化出现了。风刮到了南方,海上飘来了温暖和慰藉.。午后,太阳露出了几星光亮,鸽子开始不间断地缓慢而笨拙.地发出咕咕的叫声。这声音显得有些吃力,仿佛还没有从严冬的打击下缓过气来。黄昏时,从河床的蔷薇棘丛中,开始传出野鸟微弱的啼鸣。 当大地还散落着厚厚的一层鸟的尸体的时候,它们怎么会突然歌唱起来呢?从夜色中浮起的隐约而清越的声音,使人惊讶。当大地仍在束缚中时,那小小的清越之声已经在柔弱的空气中呼唤春天了。它们的啼鸣,虽然含糊,若断若续,却把明快而萌发的声音抛向苍穹.。 冬天离去了。一个新的春天的世界。田地间响起斑鸠的叫声。在不能进入的荆棘丛底,每一个夜晚以及每一个清晨,都会闪动出鸟儿的啼鸣。 它从哪儿来呀?那歌声?在这么长的严酷之后,鸟儿们怎么会这么快就复生?它活泼,像泉水,从那里,春天慢慢滴落又喷涌而出。新生活在鸟儿们喉中凝成悦耳的声音。它开辟了银色的通道,为着新鲜的春日,一路潺潺而行。 (选自[英]劳伦斯《鸟啼》)4.给加点的汉字注音。(3分) ①慰藉.(▲)②笨拙.(▲)③苍穹.(▲) 5.第一节描写的画面富有视觉冲击力,哪些词语(或短语)的运用具有这样的效果?(3分) 答:▲ 6. “它活泼,像泉水,从那里,春天慢慢滴落又喷涌而出”一句写得形象而生动,请简要分析。(3分) 答:▲ 7.选文部分写出了鸟啼声怎样的变化?描写这样的变化有什么作用?(4分) 答:▲ 三、(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一)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高一(创新班)上学期阶段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9-2020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考试 数学试题(创新班) 一、单选题 1.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已知23a =,611a =,则7S 等于( ). A .13 B .35 C .49 D .63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有21613{511 a a d a a d =+==+=,解得1a 1,d 2==,所以 7172149S a d =+=. 【考点】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 【易错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 在解有关等差数列的问题时可以考虑化归为1a 和d 等基本量,通过建立方程(组)获得解.即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1(1)n a a n d =+-及前n 项和公式11()(1) 22 n n n a a n n S na d +-= =+,共涉及五个量1,,,,n n a d n a S ,知其中三个就能求另外两个,即知三求二,多利用方程组的思想,体现 了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注意要弄准它们的值.运用方程的思想解等差数列是常见题型,解决此类问题需要抓住基本量1a 、d ,掌握好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解方程三个环节,常通过“设而不求,整体代入”来简化运算. 2.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m n αα‖‖则m n ‖ B .若,,αγβγ⊥⊥则α β‖ C .若,,m m αβ‖‖则αβ‖ D .若,,m n αα⊥⊥则m n ‖ 【答案】D 【解析】【详解】 A 项,,m n 可能相交或异面,当时,存在,,故A 项错误; B 项,αβ,可能相交或垂直,当 时,存在,,故B 项错误; C 项,αβ,可能相交或垂直,当 时,存在 , ,故C 项错误; D 项,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故D 项正确,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线,面关系的理解以及对空间的想象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