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中铁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研究

系别:经济管理系

学科专业:财务管理

姓名:李军

指导教师:孙维峰

运城学院

2015年5月

中铁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而形成的企业债权,是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应收账款的增长在为企业产品扩大销路的同时,其不合理的账款增多的风险性也大大增加。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对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的研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中国中铁是一个较大的企业集团,其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选取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为对照,通过搜集2011-2013年财务报表,以样本分析为切入点,在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上被忽视的控制点上,提炼出客户信用风险评级、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不合理账款准备比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四个主要风险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中铁应收账款存在一些问题,并指出可通过建立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体系、强化企业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完善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管理策略等方法来提高其应收账款管理,以便为中国中铁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国中铁应收账款风险管理

Research of China railway group accounts receivable risk

management

Abstract:Accounts receivable is refers to the enterprise in the normal business activities, for selling goods, providing labor services and form of creditor's rights of enterprise, is the enterprise important current assets. The growth of accounts receivable in expanding market for the enterprise products at the same time, its unreasonable also greatly increase the risk of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accounts. Therefor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o strengthen the risk management of accounts receivable research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China railway group is a large enterprise group, its accounts receivable risk management is the key point of this study. This article selects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receivables for reference, by collecting 2011-2013 financial statements, in sample analysis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on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risk management ignored the control points of extracting customer credit risk rating, unreasonable proportion of accounts receivable account for revenue, account receivable ratio and accounts receivable turnover rate of the four major risk factors were analyz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 some problems in the China railway group accounts receivable,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enterprise accounts receivable risk prevention system can be built, strengthen enterprise accounts receivable internal control, perfect the enterprise accounts receivable recovery methods such as management strategy to improve its 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hina railway group accounts receivable risk management and the theory basis.

Key words:China railway group Accounts receivable Risk management

目录

引言 (1)

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2)

1.1选题背景 (2)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2)

2中铁应收账款的分析 (3)

2.1中铁应收账款的现状分析 (3)

2.1.1结构分析 (3)

2.1.2账龄分析 (3)

2.1.3应收账款增长速度分析 (4)

2.2与我国建筑企业应收账款对比分析 (4)

2.2.1建筑企业应收账款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4)

2.2.2建筑企业应收账款的应收账款质量分析 (5)

2.2.3建筑企业应收账款的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6)

3中铁应收账款的特点及消极影响 (7)

3.1中铁应收账款的特点 (7)

3.1.1应收账款总量过大且持续上涨 (7)

3.1.2关键客户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大 (7)

3.1.3现金流呈恶化趋势 (7)

3.2中铁巨额应收账款的消极影响 (8)

3.2.1加速现金流出,影响资金周转率 (8)

3.2.2虚增经营成果,增加成本压力 (8)

3.2.3形成潜在坏账损失 (8)

4 对中铁应收账款管理的建议 (8)

4.1建立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体系 (8)

4.1.1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 (8)

4.1.2加强客户的信用管理体系 (9)

4.1.3明确账务管理的相关责任 (9)

4.2强化企业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 (9)

4.2.1加强单位内部监督审计 (9)

4.2.2及时进行应收账款的账款跟踪管理 (10)

4.3完善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管理策略 (10)

4.3.1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 (10)

4.3.2借助司法程序维护相关权益 (10)

4.3.3及时处理坏账准备 (11)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引言

随着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中铁的信用销售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公司通过赊销、分期付款等方式,对扩大产品的销售、增强竞争力、提升企业业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中铁信用经济的不断发展,应收账款规模也急剧上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中铁的正常经营管理产生消极影响。建筑施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受建设工程投资及其项目建设过程管理的复杂性和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建筑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常年居高不下。建筑市场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企业的资金实力、信用状况对业务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影响。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对应收账款风险的有效防范、规避,不仅涉及到农民工这个弱势群体权益保障,也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适时加强对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分析鉴别,强化其管控力度对当代企业的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本文对中国中铁和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做出对比分析,并提出建立健全应收账款风险防范管理机制,有效地规避风险、控制风险,是管理者必须重视、认真分析研究的重要课题。

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选题背景

据相关金融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企业应收账款规模占流动资金的一半左右,发达国家的逾期应收账款不足10%,而我国却高达50%,由此可见对应收账款的追讨不力已成为我国企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建筑施工企业的情况尤甚,平均都在60% 以上。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行业中,为了抢占施工市场,众多企业为承揽项目争相采用赊销方式,致使企业应收账款的规模急剧增加。而建设单位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的现象屡屡发生,导致施工单位资金周转困难。近年来,国内一些上市公司频繁出现资金匮乏甚至“资金链断裂”的财务事件,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应收账款的风险是指由于市场相关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赊销企业应收账款坏账损失、资金成本和管理成本等风险的增加。建筑企业的应收账款主要包括应收工程款、应收材料款以及质保金等。增强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意识,及时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

与企业账面利润相比,其现金流量更能反应其经营成果的好坏。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中,现代企业现金流量在经营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充足的现金流量。作为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收账款的周转顺畅与否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与企业的资金周转和资产运行质量息息相关。

建筑企业指主要从事房屋建筑、铁路、公路、桥梁等基础建设的工程施工企业。建筑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其固有的特点,公司的发展受整体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较大,特别是国有大型建筑公司的运营一定程度上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若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或者我国经济整体增长速度放缓,公司未能及时对此合理预测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则公司的经营业绩存在下滑风险,其应收账款的回收难度也会相应增大。本文所选取的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是建筑施工企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工程承包商之一,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主要集中于工程建设领域,其应收账款管理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基本能代表建筑施工行业的现状,因此对该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2中铁应收账款的分析

2.1中铁应收账款的现状分析

2.1.1结构分析

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经营活动中重要的一项流动资产,在回收之前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若成为坏账,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中铁961亿元的应收账款金额让其位居国内上市公司之首,成为当时铁道部的“头号债主”。2011年年报显示,中铁应收账款占其流动资产的26.8 %,占资产总额的20.6%。截至到2013年12月底,应收账款余额为1,230.89 亿元,同比增长21.09%。

与此同时,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公司有息负债余额为1,843.42亿元,同比增长12.96%。公司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为84.59%,较2012年的84%上升了0.59个百分点。自2011年以来,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长期为负,2011年曾一度高达-243亿元。虽逐年缩小,但截至2013年底,经营现金流仍没有明显改善。官方解释其应收账款增长的主要原因是:①未到期的质保金增加;②应收工程款的增加。但将其解释为经营规模的快速增长,经营跨度增大难免未能令人信服。

2.1.2账龄分析

受统计数据搜集的时效性不足,本文整理到截止2013年底应收账款账龄,如下表1所示:

表1 2013年中铁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 单位:千元 账龄

年末数

年初数 金额

比例 (%) 坏账 准备 账面价值 金额 比例 (%) 坏账 准备 账面价值 1年以内

85,704,803 69 (412,055) 85,292,748 68,316,389 67 (305,936) 68,010,453 1至2年

20,151,210 16 (384,761) 19,766,449 18,201,544 17 (376,080) 17,852,464 2至3年

10,485,521 8 (325,741) 10,159,780 9,958,439 10 (274,883) 9,683,556 3至4年

5,662,499 5 (379,226) 5,283,273 3,329,741 3 (332,098) 2,997,643 4至5年

1,773,325 1 (192,601) 1,580,724 1,930,859 2 (155,818) 1,775,041 5年以上

1,483,911 1 (477,378) 1,006,533 1,129,087 1 (449,168) 679,919 合计 125,261,269 100 (2,171,762) 123,089,507 102,866,059 100 (1,893,983) 100,972,076 数据来源:中国中铁2013年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摘要

从应收账款账龄统计表得出,中铁应收账款在一年以内的比例由年初的67%增加到69%。从账龄结构分析来看,公司应收账款的账龄大部分在一年以内,具

有较好的流动性。由于本公司的国内客户主要是国有铁路局,账龄基本在 3 年以内,这些客户经营状况比较稳定且受政府支持有较高的信用,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违约可能性较小。按照行业惯例,客户一般要求预留 5%-10% 的工程质保金,在项目竣工验收后,正常运行后1-2 年的质保期结束后1-6个月内支付。另一方面,合同中通常约定在两到三年内分期付工程款,使得本公司 2-3年的应收账款占有相当比例。从这些角度分析,公司的应收账款账龄分布符合铁路基建行业特征。即便如此,中国中铁的坏账准备也由2011年中的6.69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28.79 亿元,之后上升到 2013年的 34.30亿元。巨额应收账款的存在加剧应收账款周转率低和坏账发生的风险。

2.1.3应收账款增长速度分析

10000000

20000000

30000000

40000000

50000000

60000000

2011年2012年2013年应收账款额营业收入额

图1 中铁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增长对比图 单位:万元

受国内铁建业务“回暖”的影响,公司大额订单增多,其应收账款额随业务规模扩大呈逐年增长趋势。2011-2013三年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9,634,480.00万元、10,097,200.00万元和12,309,000.00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0.9 %、21% 和22 %。2012年末应收账款余额较2011年末增长4.8%,2013年末应收账款较 2012年末增长21.9 %。报告期内各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大,周转速度较慢除部分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内宏观调控的影响外,一定程度上是由公司业务特点、经营模式、信用政策以及客户的结算方式等因素决定的,需引起警惕。

2.2与我国建筑企业应收账款对比分析

2.2.1建筑企业应收账款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的样本选取范围确定为 2012-2013年 A 股上市应收账款排名前十的大型公司,在应收账款排名前十的大型企业中,建筑业占据了一半。其中排名前三的企业全部为建筑业。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为突出代表性和对比性,为了

对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进行有力分析, 通过同花顺股票软件、腾讯财经网等渠道, 笔者搜集了近三年来国内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由于大型基建特别是铁路建设的市场准入门槛、技术要求较高等限制,本文以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两家旗鼓相当的铁路建筑骨干企业为例,以 2011-2013年经审计公布的公开财务数据为基础进行财务分析。

表2 应收账款的样本选取

证券代码证券名称

2013年应收

账款(亿元)

2012年应收账

款(亿元)

所属行业

601390.SH 中国中铁1231 1010 建筑业

601186.SH 中国铁建878 717 建筑业

601668.SH 中国建筑836 812 建筑业

600028.SH 中国石化685 814 采掘业

601857.SH 中国石油640 645 采掘业

601800.SH 中国交建587 523 建筑业

601618.SH 中国中冶526 469 建筑业

601766.SH 中国南车341 266 制造业

601299.SH 中国北车304 218 制造业

000157.SZ 中联重科278 189 制造业

数据来源:同花顺股票软件

表3中铁和中铁建2011-2013营业利润对比表单位:万元时间2011 2012 2013

中国铁建992,957.00 1,068,820.00 1,288,340,00

中国中铁902,441,00 974,549,00 1,236,070,00

数据来源:腾讯财经

作为铁路建设的两家骨干企业,两家公司实力旗鼓相当,在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政策支持和待遇平分秋色。从营业利润数据来说,两家企业差异不大,二者之间的分析还需其他数据和财务分析方法来挖掘差异,发现问题。

2.2.2建筑企业应收账款的应收账款质量分析

一般而言,若企业应收账款额增幅过快,超过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时,说明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大部分属于赊销。这表明公司资金利用效率不高,存在潜在的财务安全隐患。此外,应收账款的过度增长不仅会增加公司日常运营压力,也会加剧资金坏账准备的风险,进而增加企业账款管理难度。鉴于单纯从应收账款角度进行简单对比有失偏颇,本段将分别从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多方面来对比分析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从而发现相关问题。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总额

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总额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总额

表4中铁应收账款质量分析表

时间2011年2012年2013年应收账款周转率(%) 5.17 4.89 4.99

流动资产周转率(%) 1.40 1.22 1.19

固定资产周转率(%)14.47 14.36 15.57

总资产周转率(%) 1.07 0.95 0.95

数据来源:摘自2011-2013年中铁腾讯财经数据

表5中铁建应收账款质量分析表

时间2011年2012年2013年应收账款周转率(%)7.69 7.19 7.36

流动资产周转率(%) 1.40 1.25 1.32

固定资产周转率(%)12.28 12.48 14.74

总资产周转率(%) 1.18 1.07 1.14

数据来源:摘自2011-2013年中铁建腾讯财经数据

从固定资产周转率来看,中国中铁要略好于中国铁建,这一定程度上受中铁营业收入略高所致。从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来看,作为铁路建设的两家领军企业没有明显差别。从应收账款周转率比较来看,中国铁建稍高7%的数据表现要好于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应收账款周转率在2012年后加快明显,这对企业发展是较为有利的,而中国中铁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三年保持5%左右,数据分析说明中铁需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在应收账款方面管理有待加强。

2.2.3建筑企业应收账款的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首先,企业片面强调竞争,风险防控意识不强。在国企改革深化的大背景下,不少国有企业考核往往热衷于追求规模和短期业绩,相关负责人只重视账面利润,忽视了被客户拖欠的应收账款资金能否及时收回的问题。此外,受建筑国有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在事先未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深入评估的前提下,采用赊销策略去抢占市场,使应收账款风险加大。

其次,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严。企业内部对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没有严格的制度监督和约束,或有章不循,往往流于形式。企业应收账款常年居高不下,对相关负责人未实行责任追究制,导致企业存在诸多财务问题。具体包括:催促债务人还款不及时、没有提取相应的坏账准备,账龄老化却监管不力,存在应收账款长期挂账不消现象。

最后,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存在缺陷。当前企业大多采取职工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激励方式。为了提高个人或部门业绩,销售人员往往只关心与销售任务相关的经济效益,使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对常期积压的应收账款,企业未能

建立有效的激励惩防机制,约束相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对应收账款的追讨不力客观上导致应收账款大量拖欠。

3中铁应收账款的特点及消极影响

3.1中铁应收账款的特点

3.1.1应收账款总量过大且持续上涨

由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建筑行业内部不规范的竞争,施工企业相互间包括系统内部单位在承揽工程过程中竞相压低标价,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应收账款恶化。中国中铁作为铁路基建的大型建筑类国企,与其他的一般生产企业相比突出特点:对大客户依赖程度高,信用风险比较集中。受中国铁路总公司负债率长久居高不下的现实,加之地方债务的影响,施工单位往往得垫付资金才能顺利完成项目施工,使应收账款总量过大且持续上涨。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若公司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收回账款,对公司经营发展本身将造成巨大的损失。

3.1.2关键客户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大

公司与主要客户保持长期的良好关系,以中国中铁为代表的“食铁族”受业主的依赖性大。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的原因在于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下属单位是公司业务承包的首要业主,且短期内不会改变。受2011年“七二三温州动车追尾事件”的影响,铁路建设资金筹集困难重重,铁路宏观经济的不景气,使包括中铁在内上市公司赚的大多是“白条利润”,该问题在2013年依然存在。在上市公司的财务安全价值体系里,应收账款指标和企业业绩密不可分。它是上市公司的利润命脉,同期的应收账款增长率明显高于收入增长率。迫于安全性的考虑,其净利润难免被侵蚀。

3.1.3现金流呈恶化趋势

由于公司主营业务是大型施工项目的建设,施工项目周期和验收时间长等客观因素,导致公司销售回款时间相对较长。近年公司业务发展较快,仅依靠自身积累难以满足其资金需求。公司应收账款回笼慢、存货占用较多资金,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工程项目的建设,导致公司流动资金紧张,现金流呈恶化趋势,存在无法承接一些标的大、付款周期长的营运风险。中铁自身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对利率变化比较敏感,靠债务投资的方式来解决铁路建设投资的问题,易导致企业的“血液”流通不畅,引发财务危机。

3.2中铁巨额应收账款的消极影响

3.2.1加速现金流出,影响资金周转率

应收账款急剧增长的后果是企业现金流的持续恶化,应收款项的回收不利加重了企业经营资金调度的压力。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企业通过银行贷款或发行相关票据、债券来补充流动资金,导致融资风险加大,加重企业负担。同时,不断增加的应收款项若不能及时收回,会使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被长期占用,资金流和账面利润的不同步极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降低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从而增加企业的营运风险,导致企业效益下降。

3.2.2虚增经营成果,增加成本压力

根据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增加应收账款的同时,也会相应增加销售收入和营业利润。这表面上是增强了企业的获利能力,但这种获利没有实际的现金流入做支持后盾,只是一种账面利润,极易造成“虚假繁荣”,虚增企业经营成果。如果控制不当,企业利润将会被大量的呆账、坏账吞噬,为满足生产及经营需求,导致企业融资总量增加,加大企业的资金成本压力。

3.2.3形成潜在坏账损失

一般而言,应收账款逾期拖欠时间越长,其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就越高。据相关部门统计,企业逾期应收账款在一年以上的追账成功率不到一半,过高的逾期应收账款迫切要求企业对应收账款的账龄进行针对性分析,切实了解企业应收账款的质量和周转情况,对加强款项的回收、减少坏账的损失意义重大。

4 对中铁应收账款管理的建议

4.1建立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体系

4.1.1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

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制定定时定点的应收账款对账机制,避免因双方财务处理上的差异造成潜在的呆坏账。受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影响,中铁在海外拥有大量基建业务,利用信息化平台,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有效的财务风险监控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高效的财务管理系统会给企业的运作带来极大的推动力。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上下级之间要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单位可按照每10 天一次将调查工作的开展情况、工作进度、发现的主要问题,以及调查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逐一汇总,在“摸清情况、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内外部、主客观方面的原因,经单位统一研究提出解决的问题及建议。结合实际

情况,加强对员工资金风险管控意识的培训,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规范应收账款管理的相关措施。

4.1.2加强客户的信用管理体系

随着信用管理技术的提高和企业管理者观念的转变,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成为企业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对业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要求其对新开发的客户必须上网查询对方营业执照年检情况是否正常,全面掌握客户的经营范围、资金、信用、经营状况等信息,防止因首次合作产生的信用风险;通过对客户的相关财务及非财务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建立统一的内部资料数据库,得出客户的偿债能力,详细掌握客户的还款情况,对客户进行相应的信用分析和信用等级评估。注重市场调研、项目前景分析和业主信用调查,强化前期防范工作。完善机制,提升客户的信用资料采集系统分析;优化管理控制程序,提升信息管理水平。随着公司业务量的增加,应收账款金额逐年增加。为此,企业应特别指定审计稽核部门每月对逾期应收账款的催收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降低企业应收账款经营风险,提升市场竞争力。

4.1.3明确账务管理的相关责任

公司应成立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专项审计调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组织领导应收账款管理专项调查工作,明确账务管理的相关责任,对于应收账款所报数据不真实,发现重要问题隐瞒不报的,要严肃追究报送单位主管领导的责任,做好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工作。对逾期三个月以上且预计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应收账款,责令经办人员暂停业务或部门经理停职并专职进行催收工作,停职期间薪酬降级发放;对收回合同违约金达一定比例者,全额返还扣减薪酬,对超比例收回违约金者,按超额部分给予奖励;造成应收账款坏账的责任人员,则需按规定给予相应的处分。此种奖优惩怠的严格做法可使货币时间价值渗透到企业每一位员工的意识中,加快账款回收步伐,提升企业资金有效利用率与价值创造能力。

4.2强化企业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

4.2.1加强单位内部监督审计

有效的内控体系是防范风险的有力盾牌,制定适应企业现阶段发展的内部控制体系,实行逐级负责制,强化问责制督导,高质量的完成审计调查工作。单位调查采取全面自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专门人员加强对所属单位审计调查的指导。公司应建立由审计部门牵头,物资、财务等部门配合组成的专项审计调查组对重点项目进行抽查。在总结已有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经验并广泛征求意

见的基础上,加强企业财务的管理、规范企业经济行为。建立由财务管理部门组织的单位自查工作,不定时在公司范围内启动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健全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企业需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实际,以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为手段,以内控缺陷整改为措施,加强基础管理、健全规章制度、规范业务流程,有效防范公司管理、运营过程中的风险。

4.2.2及时进行应收账款的账款跟踪管理

对于应收账款的账款跟踪,财务部门需建立应收账款管理信息系统。公司财务部定期对赊销客户进行密切监督,从赊销过程开始到应收账款到期日,相关业务人员需定期对客户进行持续跟踪监督,确保客户能正常支付账款,从而降低客户逾期账款发生率。与此同时,财务人员应每周与业务人员核对应收账款余额,督促相关人员提早收款,每个季度末向存在应收账款的客户发放对账单,进行债权确认。

合同管理是应收账款管理的重中之重。为避免因合同条款不明确造成应收账款增加,企业应有针对性的完善《合同管理办法》,并针对购销业务“量身定制”合同范本。强化合同管理,提升验收及付款控制力;严格监督考核,提升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执行力。

4.3完善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管理策略

4.3.1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

完善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管理策略,财务人员需认真完成调查数据填报、审核、抽查及汇总工作,确保企业应收账款调查工作按时完成。要确保上报调查报告及相关表格数据的真实、完整性。为加速资金回笼,企业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客户提出的除支票、银行承兑汇票以外的支付方式,如信用证、商业承兑汇票等流通性较差的票据。收到此类票据后,财务人员需精算其带来的隐性成本,选择优化方案与银行合作,将其转换为流通性较强的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换票成本则会在签订合同时通过定价的方式合理转嫁给客户。此种与客户、银行三方绑定授信的付款方式既缓解了客户资金压力,又保证了公司账款的及时回收。

4.3.2借助司法程序维护相关权益

长期以来,受经济体制下铁道部(现中国铁路总公司)下属地方铁路局政企不分影响,加之建筑施工买方市场的事实,企业为承揽项目不得不接受业主的苛刻条件,克扣、拖欠工程单位工程款项的现象屡见不鲜。应收账款常年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法制意识淡薄造成的。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通过法律维权,借助法律途径来减少款项的拖欠和坏账产生,这是有效解决应收账款风险的途

径。建立健全与驻地司法机关的互动机制,规范健全相关的法律事务部门,建立更广范围的“大监督”体系。明确仲裁机构,防止双方发生争议时产生的不确定因素,加大胜诉机会。无论金额大小,只要发生一笔交易,公司都要求必须签订纸质版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加盖双方合同章。考虑到企业长远的利益,定期与业主沟通必不可少,与客户维护良好关系的同时,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自觉纳入法制轨道。

4.3.3及时处理坏账准备

谨慎性即稳健性原则作为会计核算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颇具影响力的会计评估性原则。企业应该严格遵循会计谨慎性原则,切实了解企业应收账款的质量和周转情况,加强应收款项的回收、减少坏账的损失。积极建立弥补损失的坏账准备金体系,健全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的相关制度,加强对应收款项的风险识别管理,减少企业利用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调节利润的嫌疑;加快资金的营运周转,降低应收款项的坏账风险。一旦发现确实无法收回的呆、坏账,应立刻采取相应措施,通过折让、抵押等方式降低客户的付款压力,增加款项回收机率、最大程度上减少公司损失。

结束语

应收账款风险作为较难管理的一种风险,对管理者存在诸多挑战,因此对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对中国中铁应收账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作为一种时刻存在的风险,需要管理者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构建和完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体系。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能够间接扩大企业实际市场份额,减少企业存货水平、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从而强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以及地位,实现可持续化的长久经营理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激烈的商业竞争将不可避免的成为常态化趋势。建筑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系统性工程,需切实加强应收账款的科学管理,使风险分散化,从源头上来减少企业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

由于时间比较仓促加之一些客观因素,使得本文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如对案例企业的调查分析度不够,对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建议不够全面等。当然我还需进一步学习提高来帮助认识,在以后的学习研究中继续努力,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马雪锋.浅议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监督[J]. 现代商业,2013(1):230-231.

[2]吴晓鹏.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成因与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5):126-127.

[3]陆咏梅.浅谈应收账款风险的成因及其控制[J].中国农业会计,2014(2):10-11.

[4]王欣然.我国建筑行业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J]. 商业经济,2011(10):65-66.

[5]王颖.国内建筑业风险管理现状分析及策略选择[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5):119-122.

[6]李军.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风险控制[J]. 现代商业,2013(5):231-232.

[7]朱文婷.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研究 [D].华中科技大学. 2007.

[8]刘江元.浅谈应收账款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0(9):82-83.

[9]杜永生.加强我国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0(10):114.

[10]李卫星.中国铁建和中国中铁财务分析比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11]李如新.浅析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风险防范[J].会计之友,2012(8):50-51.

[12]龙润.改善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对策探讨[J].金融经济,2008(22):176-177.

[13]李宁.浅谈应收账款风险的成因及其控制[J].中国集体经济,2009(30):152-153.

致谢

衷心感谢运城学院经济管理系的黄解宇老师、张志刚老师、杨勇老师、李吉续老师、娇丽会老师、柴菁敏等老师在大学学习中的培养和指导。同时,感谢辅导员王锐老师在本科四年的关怀和帮助。在论文完成之际,在此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孙维峰老师,本文是在孙老师多次细心指导、学院主要负责人监督、同学相互提点、朋友广泛收集资料及自己多次修改下完成的,感谢老师的耐心指导,同学朋友的热心帮助。特别是孙老师从开题报告开始,主动多次联系我们认真细致完成一稿、二稿、三稿等的写作修改,孙老师严谨、细致、耐心负责的态度使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论文的写作,力求文章具体完美、精益求精。在孙老师认真负责的引导下,让我认识到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它是人生态度和素养的体现。

最后还要感谢答辩组的各位老师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指导自己,为我的论文提出很多中肯的意见。通过此次论文的写作,让我熟悉了计算机的操作,深刻了解到企业应收账款结构的复杂性、变动性问题,更让学习财务管理专业的我体会到对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不断在此类似的问题上再做深层次的研究探讨,为企业的财务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