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填空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填空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填空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填空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填空题及答案1

1、学校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2、各国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类型,比较典型的是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制学制。

3、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即“壬寅学制”(亦称《钦定学堂章程》);1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成为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的分水岭。

5、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郎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

6、《学记》是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其中的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循序渐进、长善救失、藏息相辅、师严而道尊等思想,至今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7、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古代教育家的杰出代表。

8、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苏格拉底教学法,亦称“产婆术”,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9、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的教育。

10、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雄辩术原理》(又译《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11、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是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和第一人,他于1632年出版了其代表作《大教学论》,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

12、规范教育学的形成,以德国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的出版为标志;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对规范教育学的发展则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3、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但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的是赫尔巴特。

14、赫尔巴特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后又发展为五段教学法,即“预备、提示、联系、系统、方法”。

15、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认为教学是手段,教育是目的,二者是统一的。他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16、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17、杜威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立者,是现代教育理论的首要代表。

18、杜威在师生关系方面,主张儿童中心,在教学上他倡导“做中学”,提倡活动课程,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目的与活动的统一、智慧与探究的统一,形成了以儿童中心、活动课程、做中学为特色的教学思想。

19、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其代表作《教学与发展》中,以一般发展为出发点,提出了“高难度教学”、“高速度教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和“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五大教学原则。

20、生产力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直接和最终决定因素。

21、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华勒。早在1932年,他就在其《教育社会学》一书中使用了“学校文化”一词。

22、学校文化是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三部分构成的。56、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华勒。早在1932年,他就在其《教育社会学》一书中使用了“学校文化”一词。

23、学校文化是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三部分构成的。

24、有的学者把学校观念文化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一是认知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价值成分,四是理想成分。

25、观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学校组织发展的精神动力。

26、学校文化的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

27、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动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

28、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29、关于人的身心到底是怎样发展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典型的观点有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二因素论。

30、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73、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其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是由后天的环境决定的。环境决定论的典型言论是:

“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一个由我支配的环境,我可以保证,无论这些儿童的祖先如何,我都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为任何一种人,或者是政治家、军人、律师,亦或是乞丐、盗贼。”(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31、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吴伟士和德国的施太伦。其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施太伦曾假设遗传是长,环境是宽,发展就是长乘宽。

32、影响人和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

33、遗传素质会随着环境的改变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而改变。“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就说明了这一点。

34、遗传素质仅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身心发展的现实性。(《伤仲永》的例子)

35、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6、关于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个体本位论,二是社会本位论。

37、个体本位论的代表人物在中国有孟子,在西方有卢梭和裴斯泰洛齐等。

38、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在中国有荀子,在西方有柏拉图、康德和许多现代社会学家。

39、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0、通知指出:素质教育“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41、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

41、教师职业经历了(非专业化兼职教师)、(非专业化专职教师)到(专业化专职教师)三个阶段。

42、教师要具备的专业素养有:专业知识素养、专业能力素养。

43、课程计划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构成。

4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批改课外辅导、教学评价。

45、说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语言说服主要包括讲解、报告、谈话、讨论、指导阅读等。

46、文字表述形式的班级管理计划一般包括(标题)、(内容)和(落款)三个组成部分。

47、内容,即计划的正文,包括(班级基本情况分析)、(指导相思)和(奋斗目标)、(具体工作安排)。

48、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也就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建设班集体并通过班集体教育学生)是班主任的基本工作;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学习和生活指导,召开班会,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49、教育科学研究过程包括(研究的构思与设计、研究的组织与实施、成果的分析与总结)三大环节。

50、根据研究的目的,可分(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和综合研究)。

51、教育科学的研究过程包括(研究的构思与设计、研究的组织与实施、成果的分析与总结)

52、教育科学研究的组织实施包括(研究条件的控制)、(操作定义的执行)、(研究过程的监控和调整)、(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填空题及答案2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10-10-11

浏览次数:31

[大] [中] [小]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

2、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3、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双轨制学制主要存在于19世纪的欧洲国家。单轨制学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分支制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由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

5、古代学校教育包括奴隶社会的教育和封建社会的教育。

6、世界上最早的学校产生于中国、埃及、印度等东方文明古国。

7、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其典型特征是“学在官府”和“政教合一”;春秋战国时私学大兴;在汉代,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和《五经》则成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

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1905年,清政府才下令废除科举,兴办学堂。

8、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9、在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10、古代希腊的教育是西方教育的源泉,其中古代雅典教育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古代斯巴达教育注重军事教育。

11、欧洲中世纪教育类型有:教会学校、骑士教育、宫廷学校。

12、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三个层次。

13、世俗教育主要是通过骑士教育和宫廷学校进行的。骑士教育是一种结合宗教精神与尚武精神于一体的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

14、现代学校教育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

15、学习化社会是社会的所有组织都能使其成员获得学习与发展机会的社会,是终身教育实现的基本条件。

16、终身教育是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

17、全民教育是指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18、教育技术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变化。

19、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0、孔子特别重视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在教育内容上,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授的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在教学上,他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学行兼顾、博约结合、学以致用、以身作则等教育教学原则。

21、柏拉图是欧洲教育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里。(第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2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的代表有意大利的维多里诺、尼德兰的伊拉斯谟、法国的拉伯雷和蒙田等人。

23、卢梭是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其教育代表作《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

24、瑞士平民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者的首要职责在于塑造完整的、富有修改特征的人。

25、进入近代,国家教育的思想与民主教育的思想都在发展,这在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思想中得到了集中体现。一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另一方面,他主张的又是绅士教育,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代表作《教育漫话》之中。

26、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必须把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并付诸行动,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27、1939年,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出版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的《教育学》,其主要特点是重视智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肯定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对我国的教育学体系产生过重大影响。

28、教育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构成了以普通教育学为基础,以分支学科为支持的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

29、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了许多影响广泛,并对教育实践产生重大指导意义的教育理论,主要有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赞可夫的实验教育教学论体系、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30、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其代表作《教育过程》中强调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出了早期学习和发现学习的理论。

31、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教学应该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教育评价为调控手段,形成了完整的掌握学习理论体系。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填空题及答案3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10-10-11

浏览次数:28

[大] [中] [小]

32、人力资本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33、观念文化,也叫精神文化,包括办学指导思想、教育观、道德观、价值观、思维方式、校风、行为习惯等。

34、规范文化主要有三种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

35、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学校环境文化,二是设施文化。

36、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理想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

37、教育的历史继承性是指每一时代的教育都与以往教育有着传承与接续的关系。

38、党的十六大报告深刻指出,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39、教育管理现代化,指教育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教育组织合理化,调控方法理性化。

40、身体的发展包括肌体的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两部分:肌体的发育指有机体的骨骼、肌肉、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肌体的生长和身高体重的增加;体质的增强指肌体生理功能的增强,如力量、速度、灵敏、耐力、韧性、健康状况的增强等。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指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方面的发展;意向发展指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

其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是由人的本能决定的,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只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遗传决定论的典型言论是:“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41、遗传是上的代将种系特征传递给下一代的活动。通过遗传而获得上一代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类型的特征等,叫做遗传素质。遗传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42、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提出“成熟势力说”,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决定作用。

43、所谓环境,是指围绕在人们周围并对人的生存和生活发生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44、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45、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的总要求,它规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46、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二者的区别在于,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总要求,而培养目标则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具体要求;二者的联系在于,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47、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内容包括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及实现的基本途径等。

48、教育目的的作用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49、分工和私有制是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50、2001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3年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51、1997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通

52、“愉快教育”、“和谐教育”、“成功教育”、“主体性教育”等,为素质教育的兴起奠定了实践基础。

53、(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本要素。

54、1966年10月,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设》的决议。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将教师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的类别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是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

55、教师的角色:(1)教师的一般角色:传道者、授业/解惑者、榜样、管理者、朋友。(2)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56、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主要体现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中。

57、普通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是: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58、(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突发性事件面前,在很短的时间内灵活、巧妙地处理问题的能力。

59、(《未成年人保护法》)对青少年享有的权利作了规定。主要权利有:1.受教育权:(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学习权)、(公正评价权)。2.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

60、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61、中小学生的身份从我国颁布的《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中体现出来。

62、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他认为,学生的成长完全仰仗(教师)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宰)作用。

63、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杜威)。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的成长,所以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整个过程都要围绕着儿童转。

64、(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业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

65、课程的类型㈠按课程的设计形式,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㈡按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㈢根据课程的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㈣根据课程的制定者,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划分。例如按课程的呈现状态,将课程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按课程的综合程度划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按课程内容的呈现形式,将课程划分为知识课程和经验课程;等等。

66、(社会)、(知识)和(学生)是制约学生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67、我国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朱熹)。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著作(《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之中。

68、美国学者(博比特)对系统课程理论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1918年,他出版了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拉尔夫*泰勒)对课程理论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他1914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公认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填空题及答案4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10-10-11

浏览次数:30

[大] [中] [小]

69、编制课程的四个基本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

70、现代比较有影响的课程理论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和(社会改造课程理论)。

71、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主张课程的基本内容应是人类文化中最具学术性的知识,课程的设置原则是学科知识自身的逻辑体系。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学者(布鲁纳)和课程论专家(施瓦布)等。

72、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主张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动机和需要)、(能力和态度)为基础来编制课程。具体又分三个流派,即以(卢梭)为代表的(自然主义课程论)、以(杜威)为代表的(儿童经验主义课程论)、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课程论)。

73、社会改造课程理论主张把课程的重点放在现实社会问题、社会改造、社会活动计划及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上,应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学者(布莱梅尔德)和巴西学者(弗莱雷)等

74、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

75、课程设计主要涉及(课程计划)、(学科课程)和(教材)三个层面。

76、(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课程计划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构成。课程计划制定的依据是(教育目的)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

77、课程标准,亦即(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78、义务教育阶段首次颁布了17个学科的的18种课程标准,高中阶段首次颁布了15个课程标准。大致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部分。

79、教科书的编排通常采取(直线式)和(螺旋式)两种。

80、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特别应该关注(教师)、(学生)、(教学过程)三种课程资源。

81、(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82、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第一,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第二,交流与合作。第三,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第四,教师的培训。第五,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

83、目标评价模式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课程原理”可概括为四个步骤或阶段: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根据目标评价课程内容。

84、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它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85、CIPP评价模式包括四个步骤: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86、CSE是美国加利福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评价研究中心的简称。CSE评价模式包括四个步骤:需要评定;方案计划;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87、2001年6 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已于2001年9月在全国38个国家级分类实验区开始了实验和实施。2003年3月,教育部又出台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并于2004年秋季启动高中新课程。

88、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

89、高中课改要求建立(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学分制管理制度),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提供制度保障。

90、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91、义务教育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指定性内容和非指定性内容)两部分。指定性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非指定性内容是由各地区和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的内容。

92、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93、普通高中学制三年,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程构成,并通过(学分)来描述学生的章程修习状况。

94、国家规定高中学生三年中必须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在选修课程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计达到122学分方可毕业。

9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高中课程的八大领域之一,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方面内容。

96、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97、早在大约公元前6世纪,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这是最早的关于教学过程的思想。后来,儒家思孟学派在《礼记?中庸》中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理论。古罗马的教育家昆体良在《论演说家的教育》中,提出了“模仿、理论、练习”的学习过程理论。系统的教学过程理论是在近代出现的。夸美纽斯提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先去运用他们的感觉,然后去运用记忆,再后去运用理解,最后才去运用判断。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第一个试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他根据对兴趣和注意的分析,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四阶段说”,他的学生席

勒又将“明了”他为“预备”和“提示”两个阶段,构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五段教学法。19世纪末,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依据学生在“做中学”的认识发展过程,提出了教学过程的五个阶段: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在什么地方;作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推断哪一种假设能解决问题;经过检验来修正假设、获得结论。它被简明地概括为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五步,也有人把它叫做五步教学法。

98、教育史上对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系问题,最典型的是(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之争。形式教育论形成于17世纪,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实质教育是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出现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是其主要代表。

99、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①引起学习动机②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③巩固知识④运用知识⑤检查知识

100、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101、我国目前中学教学原则主要有: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等

102、直观性原则是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的。

103、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这是“启发”一词的来源。《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第多惠斯的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填空题及答案5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10-10-11

浏览次数:33

[大] [中] [小]

104、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夸美纽斯提出了教与学的“巩固性原则”;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

105、朱熹把孔子的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才”这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

106、孔子不仅强调“学思”结合,还强调“学以致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指出:空洞的毫无根据的理论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理论不能脱离实际,事实不能离开思想。

107、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108、讲授法的具体方式有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

109、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

110、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道尔顿制和特朗普制。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于道尔顿中学创建的;特朗普制是由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提出的。

111、班级授课制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12、课的类型根据教学任务划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按使用的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复习课、自学课、讨论课、作业课等。

113、综合课的结构一般包括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

114、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115、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根据评价对象可分为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可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

116、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是以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等发展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117、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等。其中测验法是学生学业成绩成绩评价的基本方法。测验有口试、笔试、操作测验等方法,其中笔试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

118、根据测验题目的性质,可将测验分为论文式测验、客观性测验、问题情境测验和标准化测验。

119、衡量测验题目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

120、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式主要有考查和考试。考查的方式主要有: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书面测验等。常用的记分法有百分制和等级制两种。等级制记分法包括文字等级记分法和数字等级记分法。

121、德育由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构成。

122、1995年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规定了我国中学的德育目标。

123、德育的途径有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和社会实践、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校园环境建设等。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124、赫尔巴特指出行为训练是学生品德形成的根本方法,杜威认定“教育即生活“,陶行知则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

125、实际锻炼法主要包括常规训练和实践训练。

126、德育模式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等的有机组合方式。当代影响较大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等。认知模式重知,体谅模式重情,社会模仿模式重行。认知模式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社会模仿式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创立新的认知—行为主义学说。

127、17世纪捷克教育学(夸美纽斯)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并在其(《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128、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29、班级管理的原则离要有(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自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189、学生评价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对学生发展的操行评定)。

130、班会一般有三类(常规班会)、(生活会)和(主题班会)。

131、班会具(集体性)、(自主性)和(针对性)。

132、题班会的主要形式有:(主题报告会)、(主题汇报会)、(主题讨论会)、(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评会)、(主题竞赛)、(主题晚会)等。

133、班主任与家长的通讯联系方式主要有:(书信联系)、(《学生手册》)或(《学校家庭联系手册》联系)、(电话联系)、(网络联系)。

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学填空题精选100题及答案_

教育学填空题精选100题及答案 填空题: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广义的教育包括_家庭教育_ 、_社会教育_ 和_学校教育_。《孟子》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这里的庠、序、学、校是学校名称。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产生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和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产生于1902 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和1904 年的《奏定学堂章程》。 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中国古代学校的“六艺”教育包括 “礼”“乐”“射”“御”“书”“数” 。 中国古代的“礼”、“乐”、“射”、“御”、“书”、“数”统称为六艺。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四书。 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大教学论》。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大教学论》。 法国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卢梭,其代表作是《爱弥尔》。

信息技术填空题及答案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填空题及答 案

第一章 1.信息技术是扩展人们、协助人们进行的一类技术。【器官功能、信息处理】 2. 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是采用技术(包括激光技术)。【电子】 3. 集成电路的英语缩写是。【IC】 4. 电子器件的发展经历了 , 和集成电路三个阶段。【电子管、晶体管】 5. 集成电路可分为小规模、_、_、超大规模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中规模、大规模】 6. 集成电路按功能可分为数字集成电路和集成电路。【模拟】 7. 一个独立的集成电路成品,我们通常称它为_。【芯片】 8. 有线载波通信利用_分割原理,实现在有线信道上的多路_。【频率、复用】 9. 微波是一种具有极高_的电磁波。【频率】 10. 第一代移动通信采用的是模拟技术,第二代采用的是_技术。【数字】 11. 新一代计算机主要着眼于计算机的_化。【智能化】 12. 所谓信息化就是工业社会向_社会前进的过程。【信息化】 13. 通信系统按传输媒介可分为有线通信和_。【无线通信】 14. 通信系统按传送类型可分为模拟通信和_。【数字通信】 15. 我国目前使用的数字蜂窝技术体制有GSM和_。【CDMA】 16. 带符号的整数,其符号位用_表示正数,用_表示负数。【0,1】

第二章 1、为了克服主存储器速度比CPU慢得多的缺点,CPU中增加了数据快存和___指令_____快存两个高速存储器。 2、AGP总线标准是一种可自由扩展的_图形____总线结构。 3、PC机的CPU在运行BIOS中的自举程序时需要首先从_ CMOS芯片_中读取访问外存储器顺序的信息。 4、PC机硬件在逻辑上主要由CPU、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与_系统总线__等类主要部件组成。 5、运算器是执行__算术___和___逻辑_____运算的部件。 6、优盘、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计算机外设都可以使用__USB______接口与计算机相连。 7、目前在银行、证券等领域里用于打印票据的打印机通常是_针式打印机 _________。 8、Cache是介于__ CPU和内存___之间的一种可高速存取信息的芯片,是CPU 和RAM的桥梁。 9、以"存储程序"的概念为基础的各类计算机统称为_冯.诺依曼计算机___ 。 10、“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存放在主板上只读存储器中的一组机器语言程序,具有启动计算机工作、诊断计算机故障、控制低级输入/输出操作的功能,它的英文缩写是_BIOS _______。 11、微型计算机又称个人计算机 ____,简称__ PC ___。微型计算机的种类型很多,主成两类:__台式机____和__便携机___。

最新精品教育学试题及答案(50道填空)

1.教育学是研究()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及其规律) 2.教育现象包括()和()(教育社会现象、认识现象) 3.教育的方针政策市()的体现。(人们主观意志) 4.教育规律是()的高度概括,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是指有些教育经验不一定符合规律 (教育经验) 5.我国的()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传说是战国末年的()所作,比西方古罗马昆体 良()还早300年。(学记,乐正克,论演说家的教育) 6.1632年,著名的()国的教育家()出版了(),它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 题的专著。(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7.广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8.狭义教育既是(),有时可以作为()的同义词使用。(学校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是()、()、()。(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古代社会教育包括()和(),学校始建于()社会,古代教育的内容是()、()、()、 ()、()和()。欧洲奴隶社会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和(),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体系是()和()。教会培养教师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四学:()()()()。骑士教育培养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礼、乐、射、御、书、数;斯巴达,雅典; 骑士,教会;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马、游泳、投枪、击 剑、打猎、下棋、吟诗) 1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 12.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 (质量规格标准,总的要求) 13.教育目的既是教育目的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14.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基础可能,社会条件,教育与劳动相结 合) 15.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决定的,教育目的就是要 促使人的本性本能的高度发展,成为健全发展的人,代表人物是()()等人。(卢梭, 洛克) 16.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除社会需要以 外无其他目的,代表人物是()和()。(赫尔巴特,涂尔干) 17.马克思主义认为,确立教育目的应根据()和()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需要, 人的自身发展) 18.美育的任务是()。(是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能力,培养学生 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19.美育的途径是()。(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通 过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20.智育的任务是想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培养(),发展学生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技巧智力) 21.普通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他承担着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和()的双重任务。(为 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军) 22.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 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学填空题、选择题汇总

教育学填空题、选择题汇总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2) 一、填空题 (2) (一)试题库填空题(99道) (2) (二)吴版填空题(10道) (8) 二、选择题 (9) (一)单选题(69道) (9) (二)多选题(14道) (14) 第二章教育的功能 (17) 一、填空题 (17) (一)试题库填空题(道) (17) 二、选择题 (20) (一)单选题(道) (21) (一)多选题(道)......................................................................................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教育目的.. (25) 一、填空题 (25) (一)试题库填空题(道) (25) 二、选择题 (27) (一)单选题(道) (27) (一)多选题(道) (29) 第四章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 (31) 一、填空题 (31) (一)试题库填空题(道) (31) 二、选择题 (32) (一)单选题(道) (32) (一)多选题(道) (32) 第五章教师 (32) 一、填空题 (32) (一)试题库填空题(道) (32) 二、选择题 (36) (一)单选题(道) (36) (一)多选题(道) (38) 第七章课程 (39) 一、填空题 (39) (一)试题库填空题(道) (39) 二、选择题 (42) (一)单选题(道) (42) (一)多选题(道) (45)

第八章教学 (48) 一、填空题 (48) (一)试题库填空题(道) (48) 二、选择题 (56) (一)单选题(道) (56) (一)多选题(道) (63) 第九章德育 (67) 一、填空题 (67) (一)试题库填空题(道) (67) 二、选择题 (70) (一)单选题(道) (70) (一)多选题(道) (72)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填空题 (一)试题库填空题(99道) 试题库填空题(99道) 1.狭义的教育认识形态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对()进行专门的分析研究、并通过规范的()清晰表达的教育认识. 1.确定的教育问题语言文字或其他类型的符号 2.夸美纽斯是()(国家或地区)宗教改革家,一生写了大量的教育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这本书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2.捷克大教学论 3.制度教育学是在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法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从另一个方面开辟了教育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视角,其代表人物是()、A.瓦斯凯、M.洛布罗等人。 3. F.乌里 4.文化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上要有()、斯普朗格、利特等人。 4.狄尔泰 5.德国哲学家()在教育学的创立问题上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过教育学,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课程。而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5.康德赫尔巴特 6.法国思想家卢梭于1762年出版了(),深刻地表达了卢梭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是反封建的理性革命声音在教育领域的表达。 6.爱弥儿 7.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是典型的“美国版”的教育学,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克伯屈等人。 7.杜威

最新《比较教育学》练习题库及答案(DOC)

《比较教育学》练习题库及答案本科 一、填空题 1.比较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分因素分析时代、借鉴时代、社会科学方法时代几个发展阶段。 2.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是联系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本体性原则。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主要有建立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重视普及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4. 贝雷迪的“比较四步法”包括_描述__、解释、_并列__、比较四个阶段。 5. 比较教育研究常用的方法有_调查法_、_分析法__、比较法、_文献法__。 6. 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是:广阔的胸怀、强健的身体和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和 公共的精神;世界中的日本人 7. 1974年3月,日本国会通过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两部法律,这是规范日本战后教育形态的根本性大法。 8. 法国的“郎之万-瓦隆计划”首次提出了教育民主化的思想和以儿童为中心的改革。 9. 法国的大学分阶段组织教学,第一阶段是基础课,两年,授予_大学普通学习文凭__文凭;第二阶段是专门化,两 年,第一年授予_学士_学位,第二年即本科毕业,授予的学位称_硕士_。 10. 法国的高等教育主要与三类机构实施,分别是大学、大学校和短期高等教育机构。 11. 法国的初中学制4年,分为方向指导阶段;观察阶段。 12._职业技术教育__被视为德国教育的“第二根支柱”。 13. 在德国,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前都经过入学成熟检查,这是一种体格健康和心智发展的检查,经检查被认为明显不合格者将被录取入学校附设幼儿园。 14. 在实施《俄罗斯联邦高等教育多层次结构暂行条例》的过程中,高等教育的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革。高等教育将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不完全高等教育、第二层次为基础高等教育、第三层次为专业(或完全)高等教育、第四层次为研究生教育。 15. 目前,承担俄罗斯师范教育的教育机构有三类,分别是综合大学教育系、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中等师范学校。 16. _《1944年教育法》或《巴特勒法案》__的颁布为战后英国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总的法律框架,英国自此确立了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组成的现代公共教育体系。 17. 英国私立性质的独立学校系统包括:私立幼儿园;预备学校和公学 18. 英国大学由古典大学、近代大学、城市大学、新大学这几种类型的学校组成。 19.美国高等教育基本上是围绕着教学;科研;服务三大任务进行的。 20. 学区是美国管理学校的最基本的教育行政单位,它又包括_基层学区__和_中间学区两种。 二、单项选择: 1.贝雷迪认为,真正的比较研究开始于( C ) A.描述 B.解释 C.并列 D.比较 2.属于“社会科学方法时代”的代表人物是( C )

信息技术测试题及答案

《“提升工程”(2014)--远程培训项目》评测试卷 考生姓名:交卷时间:2015-04-16 09:33考试成绩:94考试结果:合格 判断题(大题总分19分,每题1分,共19小题) 1.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能有有效的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现象相结合。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A 解析: 2.资源要保证按时接收,按时分类整理,并进行保存和应用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A 解析: 3.FLV格式的视频在PPT中播放时需要插入控件,并且只能在本台电脑上使用。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A 解析:

4.在课程的复习巩固阶段,为了使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本课时的知识点,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现知识点,让学生完成对照练习即可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B 解析: 5.小组合作学习应基于合作探究进行,不属于自主探究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B 解析: 6.根据整合的深度,可以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划分为完善型和创新型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A 解析: 7.教学评价结束之后,整个课时的教学的教学活动也就随之结束。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B 解析: 8.在网络学习空间中,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调和利用一系列强有力的、内嵌的支架工具和模板来展开学习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A 解析: 9.将LAMS应用于网络课程学习时,设计者只需要考虑学习活动序列的内容即可。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B 解析: 10.在ipad的APP store中只可购买应用程序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B 解析: 11.设备操作复杂,对学生而言也容易造成干扰,不应该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A. 正确

教育与教育学填空题大全

教育与教育学填空题大全 Last updated at 10:00 am on 25th December 2020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 2.《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3.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4.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5.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分支制学制。 6.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即《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颁布并正式实施了“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1922年颁布实施了“壬戌学制”即现在的“六三三”学制,沿用至今。 7.中国早在四千多年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8.西周就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典型特征:“学在官府”和“政教合一”。 9.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 10.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11.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 12.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北宋的程颢、程颐和南宋的朱熹) 13.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模式。 14.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兴学堂。

15.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16.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17.古希腊的教育是西方教育的源泉,其城邦国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则成为两类不同教育的典型代表。 统治阶级和谐教育 斯巴达,军事< 雅典,民族政治< 军事教育政治家培养 18.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教区学校。 19.骑士教育是一种融宗教精神和尚武精神于一体的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宫廷学校是设在宫廷之内专门为王族子弟提供教育的学校。 20.现代学校教育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 21.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民教育体系建立的主要措施: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实施义务教育、重视教育立法。 22.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的根本标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3.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郎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 24.实现终身教育基本条件:学习化社会的建立。 25.世界教育改革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和教育技术现代化。 26.教育多元化表现为: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管理模式多元化、教学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等。 27.教育是研究教员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

教育学填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个小题1分,共20分。) 1谢费勒曾把教育的定义区分为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性,一一。 2――是界定教育的起点,人的一一是教育的落脚点;。 3人和动物“教育”的本质区别是一一。 4依据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可分为原始形态、古代社会教育和。 5社会教育具有对象的全民性、地点的广泛性、——、时间的终生性、形式的开放性。 6 “学在官府”体现着古代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一一性、一一性。 7我国最早的学校称一一。 8教育学研究一一和一一,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9普通教育学基本上可以包括包括一一和一一。 10苏格拉底问答分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一一。 11西方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一一。 12主张教师中心论的教育家是 --- 。 13 ---- 把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内容,着眼于所有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掌握水平。 14――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和教育制度改革方向。 15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具体着一一和一一二重表现。 16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反作用也具有一一. 17第三次技术革命要求教育与之相适应,一一,一一向大众化发展。 18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了一一理论。 19 ------ 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 2017、18世纪以后,出现了职业科学家以及专门的科研究机构,这被称为 --- 。 20信息技术的核心是一一和一一。 21传统教学观和新的教学观根据分歧是一一。 22 ______ 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23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 ---------- 和一一 23――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不断发生变化过程。 24――人的发展依靠外在力量,包括环境的剌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与训练。 25人的发展有所谓的关键期这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一。 26教育要循序渐进是体现了人身心发展的 ------- 。 27――决定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 28——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9――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30――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性状态向现实状态转变的决定因素。 31影响个身心发展的四大因素一一、一一、 ------- 32少年期又称——或——。 33生理方面成熟的标志是——,心理成熟的标志是——。 34 “帮少年起飞”是一一阶段的教育。 35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教育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一一。 36建立我教育目的理论基础是一一,现实依据是一一。。 37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经是——。

教育学练习题答案.doc

教育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 A. 教学程序 B.教学步骤 C.教学组织形式 D.教学阶段 2.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 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3.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 ,这是学生对()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A. 民主型 B. 放任自流型 C. 仁慈专断型 D. 强硬专断型 4. 小学教育目的是衡量小学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这反映了小学教育目的的() A. 教育作用 B. 评价作用 C. 导向作用 D. 激励作用 5. 最早在理论上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A. 杜威 B. 赫尔巴特 C. 孔子 D. 夸美纽斯 6.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 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7.()是对某种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 8.()是学校情境中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堂,学生大 多是无意接受隐含于环境中的经验。 A. 隐性课程 B.学科课程 C.显性课程 D.活动课程 9.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A.《学记》B.《师说》C.《论语》D.《春秋》 10.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 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 这种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B. 读书法 C. 文献法 D. 行动研究法 11. 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2. “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 商代 B. 夏代 C. 西周 D. 东周 13. 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A. 社会生产力 B. 文化传统 C. 社会制度 D. 科技水平 14.()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A. 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教学目标 D.培养目标 15.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A.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 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信息技术选择题含答案

5610106 1、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使用是第(D)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标志。 A.三 B.二 C.一 D.四 2、设“8名同学选1名寝室长”与“32名同学选1名班长”这两个事件的信息熵分别为X和Y,每个同学当选的概率相同。则X与Y在数值上的关系为(D) A.X=Y B.X>Y C.不能确定 D.X

教师编考试教育学章节填空题汇总

1、教育学是研究,揭示的一门社会科学。 2、是教育研究的核心。 3、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 4、孔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著作。关于教育对象的主张:。 教育目的:。教育内容:。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是:。 5、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1),指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关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提出。 (3)——启发诱导原则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原则“当其可之谓时”体现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即原则 6、“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是的名言。 苏格拉底在教学方面的最大贡献是首创了,其步骤包括讽刺、助产、归纳和定义,这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 7、柏拉图著作: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其观点是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渊源。卢梭曾盛赞是“最好的一部教育著作”。 6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师生关系: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著作《政治学》 7 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教法的著作。是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最高成就。 8. 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其代表著作为《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9. 标志着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教育学之父是。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10. 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人,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 11. 是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科学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学之父是。 12 杜威著作教育的本质教育目的新三中心论 13. 《爱弥儿》提出教育 14《林哈德与葛笃德》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15 《教育漫话》白板说、绅士教育 16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17蔡元培办学原则:美育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是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万世师表 18 被视为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 19苏霍姆林斯基著作有。其理论核心是; 20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三个目标领域, 21巴班斯基著作,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教育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就是脱节就是出现在(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心理起源说得代表人物就是( )。 A、孟禄 B、杜威 C、利托尔诺 D、斯宾塞 3、原始社会末期,担负教育年轻一代主要任务得就是( )。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区教育 D、社会教育 4、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就是( )。 A、夸美纽斯得《大教学论》 B、柏拉图得《理想国》 C、斯宾塞得《教育论》 D、昆体良得《雄辩术原理》 5、实用主义教育学得代表人物就是( )。 A、昆体良 B、杜威 C、赞科夫 D、赫尔巴特 6、前苏联凯洛夫主编得,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得教育专著就是( )。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教育学》 7、1632年出版得《大教学论》得作者就是( )。 A、布鲁纳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夸美纽斯 8、在整个中世纪,占主导地位得教育机构就是( )。 A、城市学校 B、堂区学校 C、主教学校 D、教会学校 9、西周得官学已有较完备得制度,主要分两类两级:一类就是国学,一类就是( )。 A、府学 B、内学 C、乡学 D、藩学 10、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得教育代表作就是( )。 A、《普通教育学》 B、《教学与发展》 C、《人得教育》 D、《教育过程》 11、教育得质得规定性就是指( )。 A、教育就是一种阶级现象 B、教育就是一种上层建筑 C、教育就是人才培养活动 D、教育属于生产力得范畴 12、教育得最根本职能就是( )。 A、传播文化 B、生产功能 C、培养人才 D、社会服务 13、教育得发展与政治经济得发展并不同步这就是教育得( )。 A、能动性 B、可控性 C、超前性 D、相对独立性 1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15、从教育有史以来,除( )之外教育都就是具有阶级性得特征。 A、原始教育 B、西周教育 C、近代教育 D、现代教育 16、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得内容就是礼、乐、射、御、书、数,世称( )。 A、六艺 B、六学 C、六识 D、六经 17、西方古代以其雄辩与与青年智者得问答法著名得教育家就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漠克里特 18、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得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得教育思想得就是( )。 A、《理想国》 B、《政治学》

2017-初中信息技术选择题及答案

信息技术客观题 卷Ⅰ(选择题(共80小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0分) 1. 以下观点哪个是正确的:() A. 安装杀毒软件后,计算机不会中毒。 B. 杀毒软件可以杀掉所有的病毒。 C. 杀毒软件需要定期升级更新。 D. 杀毒软件是“傻瓜”软件,不需要做任何设置。 2. 计算机中负责进行各种运算处理的部件是() A. 控制器 B. 主板 C. 运算器 D. 输入输出设备 3. 以下文件扩展名,均属于“声音”文件的是:() A. . mid . wav . mp4 . htm B. . mid . mp3 . wma . wav C. . ppt . mp3 . wmv . xls D. . doc . mp3 . wav . mid 4. 对于裸机来说,首先必须安装的软件应该是() A. 操作系统 B. 应用软件 C. 文字处理软件 D. 数据库软件 5. 家用摄像机拍摄后的视频文件有可能是以下哪种文件类型( ) A. . jpg B. . mp4 C. . exe D. . zip 6. 按照下面的流程图运行,描述正确的是: A. 以两轮中间为中心,小车向右转1秒。 B. 以两轮中间为中心,小车向左转1秒。 C. 以左轮为中心,小车向右转1秒。 D. 以右轮为中心,小车向左转1秒。 7.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叫()。 A. ANIAC B. ANAC C. ENAC D. ENIAC 8. 文件的类型由文件的( )来决定。 A. 内容 B. 存储位置 C. 扩展名 D. 主文件名 9. 下面设备中,哪个是输入设备() A. 音箱 B. 打印机 C. 显示器 D. 手写板 10. 计算机病毒感染后,会对计算机系统造成各种各样的损害,这属于计算机病毒的:() A. 恶性 B. 破坏性 C. 无知性 D. 潜伏性 11. “美图秀秀”中“美容”里“磨皮”的原理是:()

自己整理 教育学填空题简单题汇总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l.“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教育的功能。 2.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文法、、辩证法、、几何、天文、音乐。 3. 近代产生的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是正规教育即_________教育的主要标志。 4.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叫。 5.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 6.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 7.教育的根本特征,教育的实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的社会活动。 8.在欧洲中世纪出现两种类型的教育,即学校和教育。 9.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是时称为。 10.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 11.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属于教育,这是的教育。 12.狭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它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13.学校教育制度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制度。 14.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 _______的科学。 15.教育具有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和影响的功能。 16.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和绅士教育的主张。 17.进入20世纪以后,、工业现代化、成为世纪三股最强大的潮流。 18.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民主化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干预和管理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 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苏格拉底问答法的三个步骤是什么? (1)第一步:讽刺(2)第二步:定义(3)第三步:助产术 3.近代教育的四大变化是什么?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政治经济直接制约教育的和方向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权、受教育权和教育。 3.学校文化可以分解为如下四种基本成分,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

教育知识与能力填空题测试

第一模块 1.教育的概念: 2.狭义的教育指() 3.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 4.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 5.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6.关于教育的起源说,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的起源学说是 (),其代表人物有哪些( ) 7、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的是()起源说。代表人物是() 8、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的方法论基础是() 9、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有() 10、原始社会的教育()(有或无)阶级性。与()相结合。 11、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那个朝代() 12、西周以后出现了国学和乡学,其中六艺教育以()为中心,六艺有哪几门课程构成() 13、斯巴达教育重视培养的对象是()教育的内容几乎全是() 14、雅典教育培养的是() 15、四书指的是() 16、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特点() 17、在欧洲封建社会出现的两种教育体系是() 18、在欧洲奴隶社会出现的著名的两种教育体系是() 19、教会教育的是的是培养(),教育的内容是() 20、最早实现义务教育的是哪个国家() 21、教育学发展的四个形态() 22、中国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是(),世界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是() 23、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是谁提出的() 24、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出现在那个年代() 25、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的是( ) 26、论说家的教育是()的作品,又被翻译为雄辩术原理。 27、学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化名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明了教育和()的关系。 28、西方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是() 29、产婆术是谁提出的(),又称为助产术。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供复习用) 2007-06-15 17:56 填空: 1、教育学是研究()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及其规律) 2、教育现象包括()和()(教育社会现象、认识现象) 3、教育的方针政策是()的体现。(人们主观意志) 4、教育规律是()的高度概括,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甚至有些教育经验不一定符合规律。(教育经验) 5、我国的(《》)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传说是战国末年的( )所作,比西方古罗马昆体良(《》)还早300年。(《学记》、乐正克、《论演说家的教育》) 6、1632年,著名的()国教育家()出版了(《》),它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7、广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8、狭义教育既是()有时可以作为()的同义语使用。(学校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即是()、()、()。(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 10、古代社会教育包括()和()。学校始建于()社会,古代教育的内容是()、()、()、()、()、()。欧洲奴隶社会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和()。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体系是()和();教会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四学()、()、()、()。骑士教育培养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礼、乐、射、御、书、数;斯巴达、雅典;骑士、教会;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1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遗传、环境、教育)12.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__。(质量规格标准、总的要求) 13.教育目的既是教育目的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__。(归宿) 14. 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__和___;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___,__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基础、可能;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5.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是由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决定的,教育目的就是要促使人的本性、本能的高度发展,成为健全发展的人,其代表人物是___、等人。(卢梭、洛克) 16.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除社会需要以外无其它目的,其代表人物有___和__。(赫尔巴特、涂尔干)17.马克思主义认为确立教育目的应根据___和__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需要、人的自身发展) 18.体育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人本主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___。(田径、体操、球类、

信息技术填空题及答案

1.信息技术是扩展人们、协助人们进行的一类技术。【器官功能、信息处理】 2. 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是采用技术(包括激光技术)。【电子】 3. 集成电路的英语缩写是。【IC】 4. 电子器件的发展经历了, 和集成电路三个阶段。【电子管、晶体管】 5. 集成电路可分为小规模、_、_、超大规模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中规模、大规模】 6. 集成电路按功能可分为数字集成电路和集成电路。【模拟】 7. 一个独立的集成电路成品,我们通常称它为_。【芯片】 8. 有线载波通信利用_分割原理,实现在有线信道上的多路_。【频率、复用】 9. 微波是一种具有极高_的电磁波。【频率】 10. 第一代移动通信采用的是模拟技术,第二代采用的是_技术。【数字】 11. 新一代计算机主要着眼于计算机的_化。【智能化】 12. 所谓信息化就是工业社会向_社会前进的过程。【信息化】 13. 通信系统按传输媒介可分为有线通信和_。【无线通信】 14. 通信系统按传送类型可分为模拟通信和_。【数字通信】 15. 我国目前使用的数字蜂窝技术体制有GSM和_。【CDMA】 16. 带符号的整数,其符号位用_表示正数,用_表示负数。【0,1】 第二章 1、为了克服主存储器速度比CPU慢得多的缺点,CPU中增加了数据快存和___指令_____快存两个高速存储器。 2、AGP总线标准是一种可自由扩展的_图形____总线结构。 3、PC机的CPU在运行BIOS中的自举程序时需要首先从_ CMOS芯片_中读取访问外存储器顺序的信息。 4、PC机硬件在逻辑上主要由CPU、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与_系统总线__等类主要部件组成。 5、运算器是执行__算术___和___逻辑_____运算的部件。 6、优盘、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计算机外设都可以使用__USB______接口与计算机相连。 7、目前在银行、证券等领域里用于打印票据的打印机通常是_针式打印机_________。 8、Cache是介于__ CPU和内存___之间的一种可高速存取信息的芯片,是CPU和RAM的桥梁。 9、以"存储程序"的概念为基础的各类计算机统称为_冯.诺依曼计算机___ 。 10、“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存放在主板上只读存储器中的一组机器语言程序,具有启动计算机工作、诊断计算机故障、控制低级输入/输出操作的功能,它的英文缩写是_BIOS _______。 11、微型计算机又称个人计算机 ____,简称__ PC ___。微型计算机的种类型很多,主成两类:__台式机____和__便携机___。 12、一种可以写入信息、也可以对写入的信息进行擦除和改写的CD光盘称为_CD-RW __光盘。 13、由于在计算机主板的ROM中固化了_ BIOS或基本I/O系统__,所以计算机加电启动时,操作系统才能完成"自举"的过程。 14、计算机使用的显示器主要有两类:CRT显示器和__LCD___。 15、如果按通信方式分类,总线可分为__并行总线 ___和_串行总线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