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流-电压变换电路.

电流-电压变换电路.

电流-电压变换电路.
电流-电压变换电路.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

一.实验目的

掌握工业控制中标准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的电流/电压变换器的设计与调试。二.实验原理

在工业控制中各类传感器常输出标准电流信号4~20mA,为此,常要先将其转换成±10V ;的电压信号,以便送给各类设备进行处理。这种转换电路以4mA 为满量程的0%对应-10V ;12mA 为50%对应0V ;20mA 为100%对应+10V。参考电路见图3-20-1所示。

O

图3-20-1 电流/电压变换电路

图中A 1运放采用差动输入,其转换电压用电阻R 1两端接电流环两端,阻值用500Ω,可由二只1K Ω电阻并联实现。这样输入电流4mA 对应电压2V ,输入

电流20mA 对应电压10V 。A 1设计增益为1,对应输出电压为-2V~-10V。故要求电阻R 2,R 3,R 4和R 5+RW 阻值相等。这里选R 2=R3=R4=10KΩ;选R

5=9.1K?,R W1=2KΩ。R w1是用于调整由于电阻元件不对称造成的误差,使输出电压对应在-2V~-10V。变化范围为-2-(-10)=8V. 而最终输出应为-10V~+10V,变化范围10V-(-10V=20V,故A 2级增益为20V/8V=2.5倍,又输入电流为12mA 时,A 1输出电压为-12mA×0.5mA=-6V. 此时要求A 2输出为0V 。故在A 2反相输入端加入一个+6V的直流电压,使 A2输出为0。A 2运放采用反相加法器,增益为2.5倍。取R 6=R7=10K?,R 9=22K?,R W2=5K?,R 8=R6//R7//R9=4K?,取标称值R 8=3.9K?。

反相加法器引入电压为6V ,通过稳压管经电阻分压取得。稳压管可选稳定电压介于6~8V间的系列。这里取6V2,稳定电压为6.2V 。工作电流定在5mA 左右。电位器电流控制在1~2mA左右。这里I RW3=6.2V/2K=3.1mA。则有(12V-VZ )/R10=IZ +IRW3 故

R 10=

12V V Z 126. 2

==0. 71K ?

I Z +I RW 35+3. 1

取标称值R 10=750?. 式中12V 为电路工作电压。

R W2用于设置改变增益或变换的斜率(4mA为-10V ,20mA 为+10,通过调整R W2使变换电路输出满足设计要求。三.设计任务

1.预习要求

熟悉有关运放的各类应用电路,按设计要求写出设计过程和调试过程及步骤。2.设计要求

(1)基本要求

将标准电流环输出电流4mA~20mA转换为标准电压±10V 。12mA 对应0V 。试设计实现这一要求的电流/电压转换电路,误差控制在5%以内,电路工作电源取±12V 或±15V。

(2)提高要求

设计一电压/电流变换电路,±10V 对应20mA ,0V 对应12mA ,-10V 对应

4mA ,可查询或参考其他有关资料。

四.调试步骤

1.根据原理自拟调试步骤。建议逐级调试,直至最后输出达到指标要求。2.拟定5~10个测试点,取点应均匀,作出电流电压变换特性曲线。五.实验报告要求

1.设计好的电路图 2.调试步骤 3.关系曲线

4.最终完成的电路图六.思考题

1. A 1运放构成差动输入,若将同相端与反相端对调,可行吗?若行,试给出相应的变

换电路

2.按本实验方式设计一个电压/电流变换电路,将±10V 电压转换成4~20mA 的电流信

号。

七.仪器与器件

1.仪器

双踪示波器 1台多路稳压电源 1台数字万用表 1块实验板 1块 2.器件OP07 2只 6V2 1只 5K 多圈电位器 1只 2 K多圈电位器 2只电阻、导线若干

微控设计网

微控技术论坛

主题:基于模拟前端信号处理与控制技术的专业论坛, 网站.

基于模拟前端信号处理与控制技术的专业论坛、网站.

电压和电流互感器原理及结构

电压互感器: 工作原理: 其工作原理与变压器相同,基本结构也是铁心和原、副绕组。特点是容量很小且比较恒定,正常运行时接近于空载状态。 电压互感器本身的阻抗很小,一旦副边发生短路,电流将急剧增长而烧毁线圈。为此,电压互感器的原边接有熔断器,副边可靠接地,以免原、副边绝缘损毁时,副边出现对地高电位而造成人身和设备事故。 测量用电压互感器一般都做成单相双线圈结构,其原边电压为被测电压(如电力系统的线电压),可以单相使用,也可以用两台接成V-V形作三相使用。实验室用的电压互感器往往是原边多抽头的,以适应测量不同电压的需要。供保护接地用电压互感器还带有一个第三线圈,称三线圈电压互感器。三相的第三线圈接成开口三角形,开口三角形的两引出端与接地保护继电器的电压线圈联接。 正常运行时,电力系统的三相电压对称,第三线圈上的三相感应电动势之和为零。一旦发生单相接地时,中性点出现位移,开口三角的端子间就会出现零序电压使继电器动作,从而对电力系统起保护作用。

上图中两个尖尖一个接电压,一个接地,就形成了一次绕组,类似变压器,再有二次绕组接出来即可以。对于三个单相的电压互感器来说,每一相一端都接地,就形成了三相星型连接方式,这个接地就是PT的一次接地,即工作接地,主要作用是将中性点电位统一拉到地电位。使对地相对电压能准确统一的测量。 二次绕组必须接地,是安全接地,即:为防止高低电压绕组间绝缘击穿造成设备和人身事故,二次侧必须接地。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为了获得理想的电压源,在网络中串入非线性补偿电感线圈L;为抗干扰,减少互感器开口三角形绕组的不平衡电压,提高零序保护装置的灵敏度,增设一个高频阻断线圈L’,为了抑制谐振的产生,常在互感器二次侧接入D阻尼器。

各种电压电流采样电路设计

常用采样电路设计方案比较 配电网静态同步补偿器(DSTATCOM)系统总体硬件结构框图如图2-1所示。由图2-1可知DSTATCOM的系统硬件大致可以分成三部分,即主电路部分、控制 电路部分、以及介于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之间的检测与驱动电路。其中采样电路包括3路交流电压、6路交流电流、2路直流电压和2路直流电流、电网电压同步信号。3路交流电压采样电路即采样电网三相电压信号;6路交流电流采样电路分别为电网侧三相电流和补偿侧三相电流的电流采样信号;2路直流电压和2路直流电流的采样电路DSTATCOM的桥式换流电路的直流侧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电网电压 同步信号采样电路即电网电压同步信号。 信号调 理 TMS320 LF2407A DSP 键盘显示 电路电压电流信号驱动电路保护电路 控制电路检测与驱动 电路主电路 图2-1 DSTATCOM系统总体硬件结构框图 1.1常用电网电压同步采样电路及其特点 1.1.1 常用电网电压采样电路 1 从D-STATCOM的工作原理可知,当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矢量与电网电压矢 量幅值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时,连接电抗器内没有电流流动,而D-STATCOM 工作在感性或容性状态都可由调节以上两矢量的夹角来进行控制,因此,逆变 器输出的电压矢量的幅值及方向的调节都是以电网电压的幅值和方向作为参考的,因此,系统电压与电网电压的同步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图2-2 同步信号产生电路1 从图2-2所示同步电路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由电阻、电容组成的RC滤波环节,为减小系统与电网的相位误差,该滤波环节的时间常数应远小于系统 的输出频率,即该误差可忽略不计。其中R5=1K,C4=15pF,则时间常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运放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运放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运放电压电流转换电路1、 0-5V/0-10mA的V/I变换电路 图1是由运放和阻容等元件组成的V/I变换电路,能将0—5V的直流电压信号线性地转换成0-10mA的电流信号,A1是比较器.A3是电压跟随器,构成负反馈回路,输入电压Vi与反馈电压Vf比较,在比较器A1的输出端得到输出电压VL,V1控制运放A1的输出电压V2,从而改变晶体管T1的输出电流IL而输出电流IL又影响反馈电压Vf,达到跟踪输入电压Vi的目的。输出电流IL的大小可通过下式计算:IL=Vf/(Rw+R7),由于负反馈的作用使Vi=Vf,因此IL=Vi/(Rw+R7),当Rw+R7取值为500Ω时,可实现0-5V/0-10mA的V/I转换,如果所选用器件的性能参数比较稳定,运故A1、A2的放大倍数较大,那么这种电路的转换精度,一般能够达到较高的要求。 2、 0-10V/0-10mA的V/I变换电路 图2中Vf是输出电流IL流过电阻Rf产生的反馈电压,即V1与V2两点之间的电压差,此信号经电阻R3、R4加到运放A1的两个输入端Vp与Vn,反馈电压Vf=V1-V2,对于运放A1,有VN=Vp;Vp=V1/(R2+R3)×R2,VN=V2+(Vi- V2)×R4/(R1+R4),所以V1/(R2+R3)×R2=V2+(Vi-V2)×R4/(R1+R4),依据Vf=V1-V2及上式可推导出: 若式中R1=R2=100kΩ,R1=R4=20kΩ,则有:Vf×R1=Vi×R4, 得出:Vf=R4/R1×Vi=1/5Vi,如果忽略流过反馈回路R3、R4的电流,则有:IL=Vf/Rf=Vi/5Rf,由此可以看出.当运放的开环增益足够大时,输出电流IL与输入电压Vi满足线性关系,而且关系式中只与反馈电阻Rf的阻值有关.显然,当Rf=200Ω时,此电路能实现0-10v/0-10mA的V/I变换。 3、 1-5V/4-20mA的V/I变换电路 在图3中.输入电压Vi是叠加在基准电压VB(VB=10V)上,从运放A1的反向输入VN端输入的,晶体管T1、T2组成复合管,作为射极跟踪器,起到降低T1基极电流的作用(即忽略反馈电流I2),使得IL≈I1,而运放A1满足VN≈Vp,如果电路图中R1=R2=R,R4=R5=kR,则有如下表达式:

几种常见的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由运放组成的V-I、I-V转换电路 1、0-5V/0-10mA的V/I变换电路 图1是由运放和阻容等元件组成的V/I变换电路,能将0—5V的直流电压信号线性地转换成0-10mA的电流信号,A1是比较器,A3是电压跟随器,构成负反馈回路,输入电压Vi与反馈电压Vf比较,在比较器A1的输出端得到输出电压V1,V1控制运放A2的输出电压V2,从而改变晶体管T1的输出电流IL而输出电流IL又影响反馈电压Vf,达到跟踪输入电压Vi的目的。输出电流IL的大小可通过下式计算:IL=Vf/(Rw+R7),由于负反馈的作用使Vi=Vf,因此IL=Vi/(Rw+R7),当Rw+R7取值为500Ω时,可实现0-5V/0-10mA 的V/I转换,如果所选用器件的性能参数比较稳定,故运放A1、A2的放大倍数较大,那么这种电路的转换精度,一般能够达到较高的要求。 2、0-10V/0-10mA的V/I变换电路 图2中Vf是输出电流IL流过电阻Rf产生的反馈电压,即V1与V2两点之间的电压差,此信号经电阻R3、R4加到运放A1的两个输入端Vp与Vn,反馈电压Vf=V1-V2,对于运放A1,有VN=Vp;Vp=V1/(R2+R3)×R2,VN=V2+(Vi-V2)×R4/(R1+R4),所以V1/(R2+R3)×R2=V2+(Vi-V2)×R4/(R1+R4),依据Vf=V1-V2及上式可推导出: 若式中R1=R2=100kΩ,R1=R4=20kΩ,则有:Vf×R1=Vi×R4,得出:Vf=R4/R1×Vi=1/5Vi,如果忽略流过反馈回路R3、R4的电流,则有:IL=Vf/Rf=Vi/5Rf,由此可以看出.当运放的开环增益足够大时,输出电流IL与输入电压Vi满足线性关系,而且关系式中只与反馈电阻Rf的阻值有关.显然,当Rf=200Ω时,此电路能实现0-10v/0-10mA的V/I变换。 3、1-5V/4-20mA的V/I变换电路 在图3中.输入电压Vi是叠加在基准电压VB(VB=10V)上,从运放A1的反向输入VN 端输入的,晶体管T1、T2组成复合管,作为射极跟踪器,起到降低T1基极电流的作用(即

电压电流互感器培训教材

互感器 一.互感器的作用: 1.与电气仪表和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配合测量电力系统高电压回路的电 流、电压、电能等参数; 2.隔离高电压,保障工作人员与设备安全; 3.互感器二次测额定值统一,有利于二次设备标准化。 4.有利于使用低压、低截面电缆完成测量保护功能 二.互感器的分类: 1.从测量内容分为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 2.使用环境分为户内型和户外型; 3.使用对象分为仪表用和保护用; 4.其它分类:绝缘、结构、原理等方面的分类。 电压互感器 目前,在电力系统中广泛采用的电压互感器,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电磁式和电容式两种 一.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1.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工作原理: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变压器相 同,分析过程与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相似。其 原理电路和相量图如图所示,其特点是: (1)一次绕组与被测电路并联,二次绕组与 测量仪表和保护装置的电压线圈并联; (2)容量很小,类似一台小容量变压器,但 结构上要求有较高的安全系数; (3)二次侧负荷比较恒定,测量仪表和保护 装置的电压线圈阻抗很大,正常情况下,电 压互感器近于开路(空载)状态运行。

2.电压互感器的误差: 由于电压互感器存在励磁电流和内阻抗,使折算到一次侧的二次电压与一次电压在数值和相位上都有差异,即测量结果有两种误差—电压误差和相位差。 (1)电压误差fu:为二次电压测量值U2乘上额定互感比KU所得的一次电压近似值与一次电压实际值U1之差相对于I1的百分数。 (2)相位差δu:为旋转180°的二次电压相量-U2与一次电压相量U1 之间的夹角。由于角度很小,所以用“分”表示。 (3)影响误差的运行工况是一次电压U1、二次负荷I2和功率因数COSφ2,当I2增加时,fu线性增大, δu也相应变化(一般也线性增大)。fu能引起所有测量仪表和继电器产生误差, δu只对功率型测量仪表和继电器及反映相位的保护装置有影响。 3.电压互感器的分类: (1)按安装地点分:①户内式,多为35kV及以下;②户外式,多为35kV 以上。 (2)按相数分:①单相式,可制成任意电压级;②三相式,一般只有20kV 以下电压级。 (3)按绕组数分:①双绕组式,只有35kV及以下电压级;②三绕组式,任意电压级均有。它除供给测量仪表和继电器的二次绕组外,还有一个辅助绕组(或称剩余电压绕组),用来接入监视电网绝缘的仪表和保护接地继电器。(4)按绝缘分:①干式,只适用于6kV以下空气干燥的户内;②浇注式,适用于3~35kV户内;③油浸式,又分普通式和串级式,3~35kV均制成普通式,110kV及以上则制成串级式;④气体式,用SF6绝缘。 所谓普通式就是二次绕组与一次绕组完全相互耦合,与普通变压器一样。 所谓串级式就是,一次绕组由匝数相等的几个绕组元件串联而成,最下面一个元件接地,二次绕组只与最下面一个元件耦合。 4.电压互感器型式很多,在结构上主要由一次绕组、二次绕组、铁芯、绝 缘、支持件等几个部分组成。举例如下:左 为JCC-220型串级式电 压互感器的原理接线 图,右图为其外形图。 互感器的铁芯和绕组装 在充满油的瓷箱中。一 次绕组2 由匝数相等的 四个元件组成,分别套 在两个铁芯的上、下铁 柱上,并按磁通相加方 向顺序串联,接于相与 地之间,每个铁芯上的

常用电流和电压采样电路

2常用采样电路设计方案比较 配电网静态同步补偿器(DSTATCOM )系统总体硬件结构框图如图2-1所示。由图2-1可知DSTATCOM 的系统硬件大致可以分成三部分,即主电路部分、控制电路部分、以及介于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之间的检测与驱动电路。其中采样电路包括3路交流电压、6路交流电流、2路直流电压和2路直流电流、电网电压同步信号。3路交流电压采样电路即采样电网三相电压信号;6路交流电流采样电路分别为电网侧三相电流和补偿侧三相电流的电流采样信号;2路直流电压和2路直流电流的采样电路DSTATCOM 的桥式换流电路的直流侧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电网电压同步信号采样电路即电网电压同步信号。 图2-1 DSTATCOM 系统总体硬件结构框图 2.2.11 常用电网电压同步采样电路及其特点 .1 常用电网电压采样电路1 从D-STATCOM 的工作原理可知,当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矢量与电网电压矢量幅值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时,连接电抗器内没有电流流动,而D-STATCOM 工作在感性或容性状态都可由调节以上两矢量的夹角来进行控制,因此,逆变器输出的电压矢量的幅值及方向的调节都是以电网电压的幅值和方向作为参考的,因此,系统电压与电网电压的同步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图2-2 同步信号产生电路1 从图2-2所示同步电路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由电阻、电容组成的RC 滤波环节,为减小系统与电网的相位误差,该滤波环节的时间常数应远小于系统的输出频率,即该误差可忽略不计。其中R 5=1K Ω,5pF,则时间常数错误!未 因此符合设计要求;第二部分由电压比较器LM311构成, 实现过零比较;第三部分为上拉箝位电路,之后再经过两个非门,以增强驱动能力,满足TMS320LF2407的输入信号要求。 C 4=1找到引用源。<

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电流电压转换电路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①将4mA~20mA的电流信号转换成±10V的电压信号,以便送入计算机进行处理。 这种转换电路以4mA为满量程的0%对应-10V,12mA为50%对应0V,20mA为 100%对应+10V。 ②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电路所需的正负直流电源(±12V)。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在工业控制中各类传感器常输出标准电流信号4~20mA为此,常要先将其转换成+10v 或—10v的电压信号,以便送给各类设备进行处理。这里转换电路以4mA为满量程的0%对 应-10V,12mA为50%对应0V,20mA为100%对应+10V。 方案一 、。

方案二 方案二所示的是由单个运放构成的电流/电压转换电路。由于运放本身的输入偏置电流不为零,因此会产生转换误差。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1、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电路所需的正负直流 电源(±12V)。 其流程图为: 直流电源电路图如下:

原理分析: (1)电源变压器。 其电路图如下: 由于要产生±12V的电压,所以在选择变压器时变压后副边电压应大于24V,由现有的器材可选变压后副边电压为30V的变压器。 (2)整流电路。 其电路图如下:

①原理分析: 桥式整流电路巧妙地利用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四个二极管分为两组,根据变压器副边电压的极性分别导通,将变压器副边电压的正极性端与负载电阻的上端相连,负极性端与负载电阻的下端相连,使负载上始终可以得到一个单方向的脉动电压。 整流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即负载电阻上的直流电压VL)VL定义为整流输出电压vL 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即 设变压器副边线圈的输出电压为,整流二极管是理想的。则根据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波形,在vi 的正半周,vL = v2 ,且vL的重复周期为p ,所以

几个常用的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几个常用的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I/V转换电路设计 1、在实际应用中,对于不存在共模干扰的电流输入信号,可以直接利用一个精密的线绕电阻,实现电流/电压的变换,若精密电阻R1+Rw=500Ω,可实现0-10mA/0-5V的I/V变换,若精密电阻R1+Rw=250Ω,可实现4-20mA/1-5V的I/V变换。图中R,C组成低通滤波器,抑制高频干扰,Rw用于调整输出的电压范围,电流输入端加一稳压二极管。 电路图如下所示: 输出电压为: Vo=Ii?(R1+Rw)(Rw可以调节输出电压范围) 缺点是:输出电压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使得输入电流与输出电压之间没有固定的比例关系。 优点是:电路简单,适用于负载变化不大的场合, 2、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I/V转换电路 原理: 先将输入电流经过一个电阻(高精度、热稳定性好)使其产生一个电压,在将电压经过一个电压跟随器(或放大器),将输入、输出隔离开来,使其负载不能影响电流在电阻上产生的电压。然后经一个电压跟随器(或放大器)输出。C1滤除高频干扰,应为pf级电容。

电路图如下所示: 输出电压为: Vo=Ii?R4?(1+(R3+Rw) R1 ) 注释:通过调节Rw可以调节放大倍数。 优点:负载不影响转换关系,但输入电压受提供芯片电压的影响即有输出电压上限值。 要求:电流输入信号Ii是从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端输入的,因此要求选用具有较高共模抑制比的运算放大器,例如,OP-07、OP-27等。R4为高精度、热稳定性较好的电阻。 V/I转换电路设计 原理: 1、V I 变换电路的基本原理: 最简单的VI变换电路就是一只电阻,根据欧姆定律:Io=Ui R ,如果保证电阻不变,输出电流与输入电压成正比。但是,我们很快发现这样的电路无法实用,一方面接入负载后,由于不可避免负载电阻的存在,式中的R发生了变化,输出电流也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需要输入

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的作用、原理及两者区别

电流互感器作用及工作原理_电压互感器的作用及工作原理_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区别 电力系统为了传输电能,往往采用交流电压、大电流回路把电力送往用户,无法用仪表进行直接测量。互感器的作用,就是将交流电压和大电流按比例降到可以用仪表直接测量的数值,便于仪表直接测量,同时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提供电源,所以说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在电力系统中起到了非常的大的作用,而本文要介绍的就是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的区别以及如何使用电压互感器测量交流电路线电压。 电流互感器作用及工作原理 电流互感器的主要所用是用来将交流电路中的大电流转换为一定比例的小电流(我国标准为5安倍),以供测量和继电保护只之用。大家应该知道在发电、变电、输电、配电过程中由于用电设备的不同,电流往往从几十安到几万安都有,而且这些电路还可能伴随高压。那么为了能够对这些线路的电路进行监控、测量,同时又要解决高压、高电流带来的危险,这时就需要用到电流互感器了。有些人可能见过电工用的钳形表,这是一种用来测量交流电流的设备,它那个“钳”便是穿心式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可用它扩大交流电流表的量程。在使用时,它的原线圈应与待测电流的负载线路相串联,副边线圈则与电流表串接成闭合回路,如图中右边的电路图所示。 电流互感器的原线圈是用粗导线绕成,其匝数只有一匝或几匝,因而它的阻抗极小。原线圈串接在待测电路中时,它两端的电压降极小。副线圈的匝数虽多,但在正常情况下,它的电动势E2并不高,大约只有几伏。 由于I1/I2=K i(Ki称为变流比)所以I1=K i*I2

由此可见,通过负载的电流就等于副边线圈所测得的电流与变流比K i之乘积。如果电流表同一只专用的电流互感器配套使用,则这安培表的刻度就可按大电流电路中的电流值标出。电流互感器次级电流最大值,通常设计为标准值5A。不同的电流的电路所配用的电流互感器是不同的,其变流比有10/5、20/5、30/5、50/5、75/5、100/5等等。 为了安全起见,电流互感器副线圈的一端和铁壳必须接地。 电流互感器规格型号识别方法 电流互感器的型号是由2~4位拼音字母及数字组成。通常能表示出电流互感器的线圈型式、绝缘种类、导体的材料及使用场所等。横线后面的数字表示绝缘结构的电压等级(4级)。电流互感器型号中字母的含义如下: L:在第一位,表示电流互感器;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模拟 电路课程设计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3.20电流/电压转换电路 一. 实验目的 掌握工业控制中标准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的电流/电压变换器的设计与调试。 二. 实验原理 在工业控制中各类传感器常输出标准电流信号4~20mA ,为此,常要先将其转换成±10V ;的电压信号,以便送给各类设备进行处理。这种转换电路以4mA 为满量程的0%对应-10V ;12mA 为50%对应0V ;20mA 为100%对应+10V 。参考电路见图3-20-1所示。 图中A 1运放采用差动输入,其转换电压用电阻R 1两端接电流环两端,阻值用500Ω,可由二只1K Ω电阻并联实现。这样输入电流4mA 对应电压2V ,输入电流20mA 对应电压10V 。A 1设计增益为1,对应输出电压为-2V~-10V 。故要求电阻R 2,R 3,R 4和R 5+R W 阻值相等。这里选R 2=R 3=R 4=10K Ω;选R 5=9.1KΩ,R W1=2K Ω。R w1是用于调整由于电阻元件不对称造成的误差,使输出电压对应在-2V~-10V 。变化范围为-2-(-10)=8V. 而最终输出应为-10V~+10V ,变化范围10V-(-10V)=20V ,故A 2级增益为20V/8V=2.5倍,又输入电流为12mA 时,A 1输出电压为-12mA×0.5mA=-6V.此时要求A 2输出为0V 。故在A 2反相输入端加入一个+6V 的直流电压,使?A 2输出为0。A 2运放采用反相加法器,增益为2.5倍。取R 6=R 7=10KΩ,R 9=22KΩ,R W2=5KΩ,R 8=R 6//R 7//R 9=4KΩ,取标称值R 8=3.9KΩ。 反相加法器引入电压为6V ,通过稳压管经电阻分压取得。稳压管可选稳定电压介于6~8V 间的系列。这里取6V2,稳定电压为6.2V 。工作电流定在5mA 左右。电位器电流控制在1~2mA 左右。这里I RW3=6.2V/2K=3.1mA 。 则有 (12V-VZ )/R 10=I Z +I RW3 故 ΩK 71.0=1 .3+52.612=I +I V V 12=R 3RW Z Z 10 取标称值R 10=750Ω.式中12V 为电路工作电压。

电流信号转电压信号方法大全

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的方法 由于应用和原理的不同,电流信号的输出,如传感器变送器输出的4~20mA,需要变换成电压以利于后续驱动或采集。对于不同的电流信号,考虑功率问题,有的需要先经过电流互感器将大电流变小,否则大电流容易在电阻上产生过大的功率。 下面介绍几种I/V变换的实现方法。 分压器方法 利用如图1分压电路,将电流通入电阻。在电阻上采样出电压信号。其中,可以使用电位器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这种方法最简单,但需要考虑功率和放大倍数的选择问题。 利用如图1分压电路,将电流通入电阻。在电阻上采样出电压信号。其中,可以使用电位器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这种方法最简单,但需要考虑功率和放大倍数的选择问题。 霍尔传感器方法 使用霍尔效应,在元件两端通过电流I,并在元件垂直方向上施加磁感应强度B的磁场,即会输出电压。由下面的公式获得线性关系。

其中,RH为霍尔常数,I为输入电流,B为磁感应强度,d为霍尔元件厚度。 这种方法多用于对电流的测量,虽然也可以实现转换,但是精度有限。 积分电路方法 电压可以看作是电流的积分,利用如图电路有: 为保证精度,选取运放时尽量找输入阻抗大的。该电路常用于PID调节,积分电路成熟且放大倍数和精度较好。但要注意这种电路输出电压和输入电流的相位是相反的。 运放直接搭接的方法(跨阻放大器) 充分利用运放“虚短”和“虚断”的概念,将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如图电路

电流通过电阻,在电阻上产生压降,建立起电压和电流的关系为 这种方法避免了运放输入失调电压和输入偏置电流和失调电流影响带来的积分误差。也避免了电容的漏电流带来的误差。但未获得稳定的高精度放大,对电阻和运放的精度要求较高。 三极管方法 三极管同样具有放大能力,但应用上多采用运放。电路如图 下面以实际的例子叙述整个实现过程。 尝试将一个0~5A信号转换为0~5V信号。最简单的是加一个1欧的电阻,但这样发热功率过大,所以需要采用电流互感器将原先的电流变小。按照一般互感器指标是输入0~10A信号,变比为200:1,即0~5A的信号变为0~25mA。下面采用运放直接搭接的方法实现转换。考虑到相位的问题,对电路作了改进。利用50欧电阻在正端产生 的电压与负端相等的条件,并利用运放的放大功能,实现最终要求的。如图。另外,用集成运放OP27为的是得到更高的运算精度;50欧的电阻是前端互感器带负载要求。

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作用区别

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的区别 电流互感器的作用: 电流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很重要的一个一次设备,其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而制造的.它的一次线圈匝数很少,通常采用单匝线圈,即一根铜棒或一根铜排.二次线圈主要接测量仪表或继电器的线圈.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不能开路运行,当二次侧开路时,一次侧的电流主要用于激磁,这样会在二次侧感应出很高的电压,从而危及二次设备和人身的安全,也会造成电流互感器烧毁. 其主要作用是:1、将很大的一次电流转变为标准的5安培;2、为测量装置和继电保护的线圈提供电流;3、对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进行隔离。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在作用原理上的区别主要区别是正常运行时工作状态大不相同,主要表现为: 1)电流互感器二次可以短路,但是不得开路;电压互感器二次可以开路,但是不得短路 2)对于二次侧的负荷来说,电压互感器的一次内阻抗较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大可以认为电压互感器是一个电压源;而电流互感器的一次却内阻很大,以至可以认为是一个内阻无穷大的电流源。 3)电压互感器正常工作时的磁通密度接近饱和值,故障时候磁通密度下降;电流互感器正常工作时磁通密度很低,而短路时由于一次侧短路电流变得很大,使磁通密度大大增加,有时甚至远远超过饱和值. 4)电压互感器是用来测量电网高电压的特殊变压器,它能将高电压按规定比例转换为较低的电压后,再连接到仪表上去测量。电压互感器,原边电压无论是多少伏,而副边电压一般均规定为100伏,以供给电压表、功率表及千瓦小时表和继电器的电压线圈所需要的电压。把大电流按规定比例转换为小电流的电气设备,称为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副边的电流一般规定为5安或1安,以供给电流表、功率表、千瓦小时表和继电器的电流线圈电流。

电压频率与频率电压转换电路

电压频率与频率电压 转换电路 2011年8月24日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一、设计方案 (3) (一)、电压频率转换电路 (3) 1.基于555定时器的电压频率转换: (3) 2.基于LM331的电压频率转换: (4) (二)、频率电压转换电路 (5) 1.基于LM2907的频率电压转换: (5) 2.基于LM331的频率电压转换 (5) 二、主体电路设计 (8) 三、电路安装 (9) (一)、电压频率转换电路 (9) (二)、频率电压转换电路 (10) 四、系统调试: (10) (一)VFC: (10) (二)FVC: (11) 1

摘要: 本系统利用了LM331的原理及性能设计了频率电压以及电压频率转换电路,实现了0Hz--10kHz频率与0—10V电压的相互转换,电路简单,转换结果线性度好。 关键字:LM331 频率电压转换滤波 Abstract: The system uses the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 of LM331 to design the frequency-to-voltage and the voltage-to- frequency conversion circuits, realizes the frequency of 0Hz--10kHz and the voltage of 0 - 10V’s transformation , the circuits are simple and result have good linearity. Key-word: LM331 frequency voltage transformation filter 2

电压电流互感器准确等级

电压电流互感器准确等 级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电压、电流互感器准确等级根据电流互感器在额定工作条件下所产生的变比误差规定了准确等级。准确级是指在规定的二次负荷变化范围内,一次电流为额定值时的最大电流误差的百分值。国产电流互感器的准确等级有:0.01;0.02; 0.05;0.1;0.2;0.5;1;3;10级。按照国家标准《电流互感器》 GB1208-75规定,电力系统用电流互感器的误差限值。 带S的是特殊电流互感器,要求在1%-120%负荷范围内精度足够高,一般取5个负荷点测量其误差小于规定的范围;0.1级以上电流互感器,主要用于实验室进行精密测量,或者作为标准,用来校验低等级的互感器,也可以与标准仪表配合,用来校验仪表,所以叫做标准电流互感器;在工业上,0.2级和0.5级互感器用来连接电器测量仪表,要求误差20%-120%负荷范围内精度足够高,一般取4个负荷点测量其误差小于规定的范围(误差包括比差和角差,因为电流是矢量,故要求大小和相角差),而3.0级及以下等级互感器主要用于连接某些继电保护装置和控制设备,如5P,10P的电流互感器一般用于接继电器保护用,即要求在短路电流下复合误差小于一定的值,5P即小于5%,10P即小于10%;标有B(或D)级的电流互感器,用来接差动保护和距离保护装置。所以电流互感器根据用途规定了不同的准确度,也就是不同电流范围内的误差精度。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按其功能特性分级如下: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按用途分为稳态保护用(P)和暂态保护用(TP)

P级:准确限值规定为稳态对称一次电流下的复合误差,无剩磁限值。 5P20表示在加20倍额定电流的情况下,误差小等于5% 暂态保护用电流互感器准确级分为TPX、TPY、TPZ三个级别。 TPS 级:低漏磁电流互感器,其性能由二次励磁特性和匝数比误差限值规定。无剩磁限值。 TPX级:准确限值规定为在指定的暂态工作循环中的峰值瞬时误差。无剩磁限值。TPX级电流互感器环形铁芯中不带气隙,在额定电流和负载下,其电流误差不大于±0.5% TPY级:准确限值规定为在指定的暂态工作循环中的峰值瞬时误差。剩磁不超过饱和磁通的10%。级电流互感器铁芯带有小气隙,气隙长度约为磁路平均长度的0.05%,由于气隙使铁芯不易饱和,有利于直流分量的快速衰减,在额定负荷下允许最大电流误差为±1%。 TPZ级:准确限值规定了为在指定的二次回路时间常数下,具有最大直流偏移的单次通电时的峰值瞬时交流分量误差。无直流分量误差限值要求,剩磁通实际上可以忽略。TPZ级电流互感器铁芯心有较大气隙,气隙长度约为磁路平均长度的0.1%,由于铁芯气隙较大,一般不易饱和,特别适合于有快速重合闸(无电流时间间隙不大于0.3s)线路上使用。 测量用单相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标准准确级为:0.1,0.2,0.5,1.0,3.0,5.0; 保护用电压互感器的标准准确级为:3P和6P,电压误差分别是3%和6%。

几个常用的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I/V转换电路设计1、在实际应用中,对于不存在共模干扰的电流输入信号,可以直接利用一个精密的线绕电阻,实现电流/电压的变换,若精密电阻R1+Rw=500Ω,可实现0-10mA/0-5V的I/V变换,若精密电阻R1+Rw=250Ω,可实现4-20mA/1-5V的I/V变换。图中R,C组成低通滤波器,抑制高频干扰,Rw用于调整输出的电压范围,电流输入端加一稳压二极管。 电路图如下所示: 输出电压为: Vo=Ii?(R1+Rw)(Rw可以调节输出电压范围) 缺点是:输出电压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使得输入电流与输出电压之间没有固定的比例关系。 优点是:电路简单,适用于负载变化不大的场合, 2、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I/V转换电路 原理: 先将输入电流经过一个电阻(高精度、热稳定性好)使其产生一个电压,在将电压经过一个电压跟随器(或放大器),将输入、输出隔离开来,使其负载不能影响电流在电阻上产生的电压。然后经一个电压跟随器(或放大器)输出。C1滤除高频干扰,应为pf级电容。 电路图如下所示:

输出电压为: Vo=Ii?R4?(1+(R3+Rw) R1 ) 注释:通过调节Rw可以调节放大倍数。 优点:负载不影响转换关系,但输入电压受提供芯片电压的影响即有输出电压上限值。 要求:电流输入信号Ii是从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端输入的,因此要求选用具有较高共模抑制比的运算放大器,例如,OP-07、OP-27等。R4为高精度、热稳定性较好的电阻。 V/I转换电路设计 原理: 1、V I 变换电路的基本原理: 最简单的VI变换电路就是一只电阻,根据欧姆定律:Io=Ui R ,如果保证电阻不变,输出电流与输入电压成正比。但是,我们很快发现这样的电路无法实用,一方面接入负载后,由于不可避免负载电阻的存在,式中的R发生了变化,输出电流也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需要输入信号提供相应的电流,在某些场合无法满足这种需要。 1 、基于运算放大器的基本VI变换电路为了保证负载电阻不影响电压/电流的变换关系,需要对电路进行调整,如图1是基于运算放大器的基本VI变换电路。利用运算放大器的“虚短”概念可知U-=U+=0;因此流过Ri的电流: Ii=Ui R

电压、电流互感器准确等级

电压、电流互感器准确等级 根据电流互感器在额定工作条件下所产生的变比误差规定了准确等级。准确级是指在规定的二次负荷变化范围内,一次电流为额定值时的最大电流误差的百分值。国产电流互感器的准确等级有:0.01;0.02;0.05;0.1;0.2;0.5;1;3;10级。按照国家标准《电流互感器》GB1208-75规定,电力系统用电流互感器的误差限值。 带S的是特殊电流互感器,要求在1%-120%负荷范围内精度足够高,一般取5个负荷点测量其误差小于规定的范围;0.1级以上电流互感器,主要用于实验室进行精密测量,或者作为标准,用来校验低等级的互感器,也可以与标准仪表配合,用来校验仪表,所以叫做标准电流互感器;在工业上,0.2级和0.5级互感器用来连接电器测量仪表,要求误差20%-120%负荷范围内精度足够高,一般取4个负荷点测量其误差小于规定的范围(误差包括比差和角差,因为电流是矢量,故要求大小和相角差),而3.0级及以下等级互感器主要用于连接某些继电保护装置和控制设备,如5P,10P的电流互感器一般用于接继电器保护用,即要求在短路电流下复合误差小于一定的值,5P即小于5%,10P即小于10%;标有B(或D)级的电流互感器,用来接差动保护和距离保护装置。所以电流互感器根据用途规定了不同的准确度,也就是不同电流范围内的误差精度。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按其功能特性分级如下: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按用途分为稳态保护用(P)和暂态保护用(TP) P级:准确限值规定为稳态对称一次电流下的复合误差,无剩磁限值。5P20表示在加20倍额定电流的情况下,误差小等于5% 暂态保护用电流互感器准确级分为TPX、TPY、TPZ三个级别。 TPS 级:低漏磁电流互感器,其性能由二次励磁特性和匝数比误差限值规定。无剩磁限值。TPX级:准确限值规定为在指定的暂态工作循环中的峰值瞬时误差。无剩磁限值。TPX级电流互感器环形铁芯中不带气隙,在额定电流和负载下,其电流误差不大于±0.5% TPY级:准确限值规定为在指定的暂态工作循环中的峰值瞬时误差。剩磁不超过饱和磁通的10%。级电流互感器铁芯带有小气隙,气隙长度约为磁路平均长度的0.05%,由于气隙使铁芯不易饱和,有利于直流分量的快速衰减,在额定负荷下允许最大电流误差为±1%。TPZ级:准确限值规定了为在指定的二次回路时间常数下,具有最大直流偏移的单次通电时的峰值瞬时交流分量误差。无直流分量误差限值要求,剩磁通实际上可以忽略。TPZ级电流互感器铁芯心有较大气隙,气隙长度约为磁路平均长度的0.1%,由于铁芯气隙较大,一般不易饱和,特别适合于有快速重合闸(无电流时间间隙不大于0.3s)线路上使用。 测量用单相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标准准确级为:0.1,0.2,0.5,1.0,3.0,5.0; 保护用电压互感器的标准准确级为:3P和6P,电压误差分别是3%和6%。

电流-电压变换电路.

电流/电压转换电路 一.实验目的 掌握工业控制中标准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的电流/电压变换器的设计与调试。二.实验原理 在工业控制中各类传感器常输出标准电流信号4~20mA,为此,常要先将其转换成±10V ;的电压信号,以便送给各类设备进行处理。这种转换电路以4mA 为满量程的0%对应-10V ;12mA 为50%对应0V ;20mA 为100%对应+10V。参考电路见图3-20-1所示。 O 图3-20-1 电流/电压变换电路 图中A 1运放采用差动输入,其转换电压用电阻R 1两端接电流环两端,阻值用500Ω,可由二只1K Ω电阻并联实现。这样输入电流4mA 对应电压2V ,输入

电流20mA 对应电压10V 。A 1设计增益为1,对应输出电压为-2V~-10V。故要求电阻R 2,R 3,R 4和R 5+RW 阻值相等。这里选R 2=R3=R4=10KΩ;选R 5=9.1K?,R W1=2KΩ。R w1是用于调整由于电阻元件不对称造成的误差,使输出电压对应在-2V~-10V。变化范围为-2-(-10)=8V. 而最终输出应为-10V~+10V,变化范围10V-(-10V=20V,故A 2级增益为20V/8V=2.5倍,又输入电流为12mA 时,A 1输出电压为-12mA×0.5mA=-6V. 此时要求A 2输出为0V 。故在A 2反相输入端加入一个+6V的直流电压,使 A2输出为0。A 2运放采用反相加法器,增益为2.5倍。取R 6=R7=10K?,R 9=22K?,R W2=5K?,R 8=R6//R7//R9=4K?,取标称值R 8=3.9K?。 反相加法器引入电压为6V ,通过稳压管经电阻分压取得。稳压管可选稳定电压介于6~8V间的系列。这里取6V2,稳定电压为6.2V 。工作电流定在5mA 左右。电位器电流控制在1~2mA左右。这里I RW3=6.2V/2K=3.1mA。则有(12V-VZ )/R10=IZ +IRW3 故 R 10= 12V V Z 126. 2 ==0. 71K ? I Z +I RW 35+3. 1 取标称值R 10=750?. 式中12V 为电路工作电压。 R W2用于设置改变增益或变换的斜率(4mA为-10V ,20mA 为+10,通过调整R W2使变换电路输出满足设计要求。三.设计任务 1.预习要求 熟悉有关运放的各类应用电路,按设计要求写出设计过程和调试过程及步骤。2.设计要求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

————————————————————————————————作者:————————————————————————————————日期:

电力系统中的二次设备——继电保护及全自动装置等绝大多数是根据发生故障时电增大、电压降低的特点而工作的,这些电气一般都是通过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副圈加到二次设备上.故在此将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加以说明。 一、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式 在继电保护装置中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主要有四种:三相完全星形接线方式;两相完全星形接线方式;两相差接线方式;两相继电器式接线方式。 1.三相完全星形接线方式 三相星形接线方式的电流保护装置对各故障(如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短路并地、单相接地短路)都能使保护装置起动,足切除故障的要求,而且具有相同的灵敏度如图2-l。 当发生三相短路时,各相都有短路电讯即A相?DA,B相?BD,C相?DC.反应到电流互感器二次例的短路电流分别为?a、?b、?c,它们分别流径A相、B相、C相继电器的线圈,使三只继电器(如图2一1中的a、b、c)动作.当发生A、B两相短路时A、B两相分别有短路电流?DA、?DB,它们流径电流互感器后,反应到其二次测分别为?a、?b,又分别将电流继电器a、b起动,去切除故障.当发生出接地故障好,则A相继电器a起动,切除故障。

电流互感器接成三相完全星形接线方式,适用于大电流接地系统的线路继电保护装置5变压器的保护装置。 1.两相不完全星形接线方式 此种接线是用两只电流互感器与两只电流继电器在A、C两相上对应连接起来。此种接线方式只适用于小电流接地系统中的线路继电保护装置,如6~35KV的线路保护均应采用此种接线方式。 此种接线方式,对各种相间短路故障均能满足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但是此种接线方式不能反应B相接地短路电流,(因B相未装电流互感器和继电器)所以对B相起不到保护作用,故只适用小电流接地系统。 由于此种接线方式较三相完全星形接线方式少了三分之一的设备,节约了投资,又可提高供电可靠性,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不完全星形接线方式不装电流互感器的一根规定为B相。如果在变电站或发电厂出线断路器的电流保护使用的电流互感器两相装的不统一,则当发生不同地点又不相同的两点接他故障时,会造成保护装置的拒动而越级掉闸,如图2-3所示。 3.两相三继电器式接线方式、两相三继电器式接线方式如图2-4所示。

V-I变换电路与I-V变换电路设计报告

V-I变换电路与I-V变换 电路设计报告 组员:张迪 2009332205200004 李镇宇 2009221105200110 程剑 2009221105200041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设计一个4-20ma 电流环。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常常采用4-20毫安电流环作为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而我们常见的传感器输出信号是电压型的,试设计一个电路来实现如下要求: 基本要求: 1、 将0-5V 的模拟电压信号线性转变成4-20毫安的电流,即输入 0伏时输出4毫安,输入5V 时,输出20毫安。其间呈线性变化。精度达到3%。 2、 将传感器来的4-20mA 的电流,转换到0-5V 的电压信号,精度达 到3% 发挥部分: 1、 由于传感器输出的一般来说是毫伏级的电压信号,为了适应不同的传感器,请设计电路满足当输入信号在0毫伏到250毫伏变化时,输出电流在4毫安到20毫安线性变化,精度达到1% 二.设计思路和参数运算: 该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电压转电流;一是电流转电压。 电压转电流: 基于运算放大器的基本VI 变换电路可以保证负载电阻不影响电压电流的变换关系。在同相输入端与输出端加以电压跟随器,以实现共地输出的V/I 变换。其电路如图所示: 相应计算公式为: 由IC2为电压跟随器则: 由运算放大器“虚断”可知: 2 34 P O I P U U U U R R --= 11 2 N O U U R R =

利用运算放大器的“虚短”概念可知: Un=Up 在实际运用中可R1=R2=R3=R4=R,整理上两式,分别得: 因此有: 再利用运算放大器的“虚断”概念可知:流过负载电阻RL的电流IL与流过Re 电阻的电流相等。即有: 因此只要保证Re不变,可见负载电流与输入电压Ui成正比,就能实现了共地输出的VI变换。 该电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一般运算放大器的输出能力有限,很难满足毫安级别以上的电压电流变换,只适用于微安级别以及微安一下的电压到电流的变换。因此需要对运算放大器进行扩流输出。我们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在运放的后面加上三极管用来放大电流。 电流转电压: 同样的,我们采用运放来隔离该电路的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 下面是电路原理图: 经对图中电路分析,可知流过反馈电阻Rf的电流为: (Vo-VN)/Rf=VN/R1+(VN-Vf)/R5 由此,可推出输出电压Vo的表达式: Vo=(1+Rf/R1+Rf/R5)×VN-(R4/R5)×Vf 由于VN≈Vp=Ii×R4,上式中的VN即可用Ii×R4替换,若R4=200Ω,R1=18kΩ,Rf=7.14kΩ,R5=43kΩ,并调整Vf≈7.53V,输出电压Vo的表达式可写成如下的形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