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物理测井》复习题汇总-只涉及部分主要内容,重难点及部分考点详见平时课堂讲授

《地球物理测井》复习题汇总-只涉及部分主要内容,重难点及部分考点详见平时课堂讲授

《地球物理测井》复习题汇总-只涉及部分主要内容,重难点及部分考点详见平时课堂讲授
《地球物理测井》复习题汇总-只涉及部分主要内容,重难点及部分考点详见平时课堂讲授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期末考试试卷样题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期末考试试卷样题 一、填空题(15分) 1、误差的来源主要分为、、。 2、中误差是衡量精度的主要指标之一,中误差越,精度越。极限误差是指。 3、在平坦地区相同观测条件下测得两段观测高差及水准路线的长分别为: h 1=10.125米,s 1 =3.8公里,h 2 =-8.375米,s 2 =4.5公里,那么h 1 的精度比h 2 的精 度______,h 2的权比h 1 的权______。 4、间接平差中误差方程的个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所选参数的个数等于 _______________。 5、在条件平差中,条件方程的个数等于。 6、平面控制网按间接平差法平差时通常选择________________为未知参数,高程控制网按间接平差法平差时通常选择________________为未知参数。 7、点位方差与坐标系,总是等于。

二、 水准测量中若要求每公里观测高差中误差不超过10mm ,水准路线全长高差 中误差不超过20mm,则该水准路线长度不应超过多少公里?(5分) 三、已知观测向量()L L L T =1 2的协方差阵为D L =--?? ?? ?3112,若有观测值函数 Y 1=2L 1,Y 2=L 1+L 2,则σy y 12等于?(5分)

四、观测向量L L L T =()1 2的权阵为P L =--()31 14 ,若有函数X L L =+12, 则函数X 与观测向量L 的互协因数阵Q XL 等于什么? (5分) 五、对某长度进行同精度独立观测,已知一次观测中误差为2mm ,设4次观测值平均值的权为2。试求:(1)单位权中误差0σ;(2)一次观测值的权;(3)若使平均值的权等于8,应观测多少次? (9分)

第八章重难点复习题

第八章习题 第一节渣相的作用与形成 填空: 1. 熔渣对于焊接、合金熔炼过程的主要作用有、和。熔渣也有不利的作用,如强氧化性熔渣可以使液态金属,可以侵蚀炉衬;密度大或熔点过高的熔渣易残留在金属中形成。 2. 熔渣是多种化合物构成的复杂混合物,按其成分可分为型、 型和型熔渣三类。型熔渣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一般用于低碳钢、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 3. 药皮焊条电弧焊时的熔渣来源于焊条药皮中的造渣剂。酸性焊条药皮中主要采用盐或盐作为造渣剂,药皮中含有的少量碳酸盐除了的作用之外与药皮中的有机物作用相同,是用来。 4. 碱性焊条又称为焊条,药皮中不含具有造气功能的有机物而含大量的和一定数量的,前者在加热分解过程中形成或熔渣并放出保护气体,后者除了造渣作用之外,还能减少液态金属中的含量。 5. 焊剂按分类可以分为熔炼焊剂与非熔炼焊剂两大类。熔炼焊剂是将一定比例的各种配料放在炉内,然后经过、、而制成的。非熔炼焊剂的组成与相似,按不同又分为粘结焊剂与烧结焊剂。 6. 钢铁熔炼熔渣的主要成分为各种金属的和少量。采用碱性炉熔炼所形成的熔渣中含量较多,而酸性炉熔炼所形成的熔渣中含量较多,两类熔炼炉对应的熔渣中FeO与MnO的含量相差。 7. 有色金属熔炼中熔渣主要来源于用于除气、脱氧或而添加的,如铝合金精炼时采用多种混合成的低熔点的熔剂。

第二节渣体结构及碱度 一、填空 1. 按照熔渣的理论的观点,液态熔渣是由状态化合物和 状态化合物的分子所组成,而离子理论的观点认为液态熔渣是由 和组成的溶液。 2. 复合化合物就是和生成的盐。氧化物的复合是一个 反应,当温度升高时渣中自由氧化物的浓度。 3. 熔渣的离子理论认为液态熔渣是由和组成的 溶液, 4. 离子在熔渣中的分布、聚集和相互作用取决于它的综合矩, 综合矩的计算表达式为。当温度升高时,离子的半径,综合矩,但它们之间的大小顺序。离子的综合矩越大,说明它的静电场,与异号离子结合的相互引力。 5. 熔渣的碱度定义为熔渣中的氧化物与氧化物浓度的比值。若比值为酸性渣,比值为碱性渣。 6. 离子理论把液态熔渣中各种氧化物所对应的的浓度之和定义为碱度,酸性渣与碱性渣的碱度临界值为。 7. 一般情况下熔渣中的氧化物容易生成自由氧离子,其对应的碱度系数,而氧化物容易捕获熔渣中的自由氧离子,生成复杂阴离子,其对应的碱度系数。 二、多项选择 1. 焊接熔渣中常见的酸性氧化物包括: a) TiO2;b) FeO ;c) MnO ;d) SiO2 2. 焊接熔渣中常见的碱性氧化物包括: a) MgO ;b) ZrO ;c) CaO ;d) CaO·SiO2 3. 综合矩最大的正离子是: a) Mn3+; b) Ti4+; c) Si4+; d) Fe2+

高中物理必修2全套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2教案 第一章抛体运动 第一节什么是抛体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曲线运动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的性质 2.知道曲线运动的条件,会确定轨迹弯曲方向与受力方向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体验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的区别 2.体验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及它的速度方向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领会曲线运动的奇妙与和谐,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1.什么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方向的判定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难点】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探究学习】 1、曲线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方向。 3、曲线运动的条件: (1)时,物体做曲线运动。(2)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共线时,运动轨迹是___________ (3)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且合力为定值,运动为_________运动。(4)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共线,且合力不为定值,运动为___________运动。 4、曲线运动的性质: (1)曲线运动中运动的方向时刻_______ (变、不变),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是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指向运动轨迹凹下的一侧。 (2)曲线运动一定是________ 运动,一定具有_________ 。

【课堂实录】 【引入新课】 生活中有很多运动情况,我们学习过各种直线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我们知道这几种运动的共同特点是物体运动方向不变。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几组图片中的物体有什么特点(展示图片) 再看两个演示 第一, 自由释放一只较小的粉笔头 第二, 平行抛出一只相同大小的粉笔头 两只粉笔头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 学生交流讨论。 结论:前者是直线运动,后者是曲线运动 在实际生活普遍发生的是曲线运动,那么什么是曲线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新课讲解 一、曲线运动 1. 定义:运动的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2. 举出曲线运动在生活中的实例。 问题: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速度的方向呢? 引出下一问题。 二、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看图片:撑开带有水滴的雨伞绕柄旋转。 问题:水滴沿什么方向飞出? 学生思考 结论:雨滴沿飞出时在那点的切线方向飞出。 如果球直线上的某处A 点的瞬时速度,可在离A 点不远处取一B 点,求AB 点的平均速度来近似表示A 点的瞬时速度,时间取得越短,这种近似越精确,如时间趋近于零,那么AB 见的平均速度即为A 点的瞬时速度。 结论: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完整word版)测量平差经典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最优估计量应具有的性质为 、 和 最优估计量主要针对观测值中仅含 误差而言。 2、间接平差中,未知参数的选取要求满足 、 。 3已知条件平差的法方程为024322421 =?? ? ???+??????? ?????k k ,则PV V T = ,μ= , 1k p = ,2k p = 。 4、已知某平差问题,观测值个数为79,必要观测量个数为35,则按间接平差进行求解时,误差方程式个数为 ,法方程式个数为 。 5、已知某平差问题观测值个数为50,必要观测量个数为22,若选6个独立参数按具有参数的 条件平差进行求解,则函数模型个数为 ,联系数法方程式的个数为 ;若在22个独立参数的基础上,又选了4个非独立参数按具有条件的参数平差进行求解,则函数模型个数为 ,联系数法方程式的个数为 。 6、条件平差中条件方程的个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所选参数的个数等于_______________。 7、已知真误差向量1 ??n 及其权阵P ,则单位权中误差公式为 ,当权阵P 为 此 公式变为中误差公式。 二、计算题(每题2分,共20分) 1、条件平差的法方程等价于: A 、0=+W K Q K B 、0=+W Q K W C 、0=+W P K W D 、0=+W P K K 答:______ 2、水准测量中,10km 观测高差值权为8,则5km 高差之权为: A 、2 B 、4 C 、8 D 、16 答:______ 3、已知?? ????=?3112P ,则2 L p 为: A 、2 B 、3 C 、25 D 、3 5 答:______ 4、间接平差中,L Q ?为: A 、T A AN 1 - B 、A N A T 1 - C 、T A AN P 11--- D 、A N A P T 11--- 答:______ 5、观测条件是指: A)产生观测误差的几个主要因素:仪器,观测者,外界条件等的综合 B)测量时的几个基本操作:仪器的对中,整平,照准,度盘配置,读数等要素的综合 C)测量时的外界环境:温度,湿度,气压,大气折光……等因素的综合. D)观测时的天气状况与观测点地理状况诸因素的综合 答:______ 6、已知观测向量() L L L T =1 2的协方差阵为D L =--?? ? ? ?3112,若有观测值函数Y 1=2L 1, Y 2=L 1+L 2,则 σ y y 12等于? (A)1/4 (B)2 (C)1/2 (D)4 答:_____ 7、已知观测向量() L L L T =12的权阵P L =--?? ?? ?2113,单位权方差σ0 2 5=,则观测值L 1 的 方差σ L 1 2等于: (A)0.4 (B)2.5 (C)3 (D) 25 3 答:____ 8、已知测角网如下图,观测了各三角形的内角,判断下列结果,选出正确答案。 A B C D A)应列出4个条件方程, B)应列出5个线性方程 学号:

十六_遗传与进化重难点及课后复习题答案[1]

第十六章遗传与进化 本章要求 1.了解物种进化方式; 2.掌握物种的概念及其形成方式; 3.了解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和原理; 第一节遗传多态性 一个群体中各种变异类型的比数可以长期保持不变,呈现所谓平衡型(或稳定)多态现象;也可以是一种类型在取代另一种类型的过程中所呈现的多态现象,这里各种变异类型的比数逐渐发生变化,因此称为过渡型(不稳定)多态现象。 一、研究遗传多态性的途径 近交衰退(inbreeding depression):有亲缘关系的亲本进行交配,可使原本是杂交繁殖的生物增加纯合性,从而提高基因的稳定性,但往往伴同出现后代减少、后代弱小或后代不育的现象。 等位基因酶(allozyme):如果某个座位的两个等位基因只使蛋白质的凝胶电泳特性发生轻微变化,且仍能执行相同功能,我们就把这两个等位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称为等位基因酶。 染色体物质的排列往往因染色体结构变异如倒位,以为等表现出多态性: 倒位:染色体结构变异的一种。染色体上两个断裂点间的断片,倒转180o后又重新连接。倒位降低了群体中遗传变异的频率,此外,倒位还降低了杂合体适合度,因为倒位杂合体产生的一部分不具活力的交换配子。 异位: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片段断裂后错误链接;以为也降低群体中遗传变异的频率,因为异位杂合体是半不育的,产生的配子中有50%无生活力。 二、群体保持遗传多态性的方式 等位基因酶的分析表明,在一个异交得动物或植物群体中存在高比例等位基因杂合性。群体可能通过3种基本途径产生并保持这种多态性,既过度多态性(transient polymorphism),平衡多态性(balanced polymorphism)和中性突变随机漂变(neutral mutation random drift)。 这里主要阐述中性突变—遗传漂变:这一理论,基于两种假设既①规定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能够产生所谓选择中性突变(selectively neutral mutation);②中性基因在基因库中随机漂变。这一理论追早由S.Wright提出,后来又得到日本群体遗传学家M.Kimura的发展。 三、适应规范(adaptive norm) 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对齐所处的自然环境是有一定的适应性的,而这类均有适应性的表型都是由各种个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重难点(精心集合直接打印)

高中物理必修2全册复习 一、 第五章 曲线运动 (一)、知识网络 (二)重点内容讲解 1、物体的运动轨迹不是直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条件可从两个角度来理解:(1)从运动学角度来理解;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2)从动力学角度来理解: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沿曲线的切线方向,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曲线运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为了简化解题过程引入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一个复杂的运动可根据运动的实际效果按正交分解或按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分解。合运动与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它们具有独立性和等时性的特点。运动的合成是运动分解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等四边形定则。 2、平抛运动 平抛运动具有水平初速度且只受重力作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是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将复杂运动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其运动规律为:(1)水平方向:a x =0,v x =v 0,x= v 0t 。 (2)竖直方向:a y =g ,v y =gt ,y= gt 2 /2。 (3)合运动:a=g ,2 2y x t v v v +=,22y x s +=。v t 与v 0方向夹角为θ,tan θ= gt/ v 0,s 与x 方向夹角为 曲线运动

α,tan α= gt/ 2v 0。 平抛运动中飞行时间仅由抛出点与落地点的竖直高度来决定,即g h t 2= ,与v 0无关。水平射程s= v 0g h 2。 3、匀速圆周运动、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几个物理量、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正确理解并掌握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频率、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的概念及物理意义,并掌握相关公式。 圆周运动与其他知识相结合时,关键找出向心力,再利用向心力公式F=mv 2/r=mr ω2 列式求解。向心力可以由某一个力来提供,也可以由某个力的分力提供,还可以由合外力来提供,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合外力即为向心力,始终指向圆心,其大小不变,作用是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在非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般不指向圆心,各力沿半径方向的分量的合力指向圆心,此合力提供向心力,大小和方向均发生变化;与半径垂直的各分力的合力改变速度大小,在中学阶段不做研究。 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应结合受力分析,找准圆心的位置,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列方程求解,要注意绳类的约束条件为v 临=gR ,杆类的约束条件为v 临=0。 2. 平抛运动的规律 [例2]小球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为v 1,阻力不计,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以水平初速度v 0方向为x 轴正向,以竖直向下方向为y 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 (1) 小球在空中飞行时间t (2) 抛出点离地面高度h (3) 水平射程x (4) 小球的位移s (5) 落地时速度v 1的方向,反向延长线与x 轴交点坐标x 是多少? [思路分析](1)如图在着地点速度v 1可分解为水平方向速度v 0和竖直方向分速度v y , 而v y =gt 则v 12=v 02+v y 2=v 02+(gt)2 可求 t=g v v 2 021- (2)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 h=gt 2 /2= 2g ·21g 2 021v v -= g v v 220 21- (3)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x=v 0t= g v v v 2 210- (4)位移大小s=22h x += g v v v v 2324 1402120+- 位移s 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的正切值 tan θ=x h =02 0212v v v - (5)落地时速度v 1方向的反方向延长线与x 轴交点坐标x 1=x/2=v 0 g v v 22 21-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大全 包括重难点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一基础易错盘点 易错点1 链接“认识数级与数位顺序表” 【错例】判断:从数位顺序表中可以看出最高的数位是亿位,最低的数位是个位。(√) 【错因】没有掌握数位顺序表的特征,忽略了数位顺序表中的省略号。 【改正】× 【反思】因为受到所学知识的限制,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数位顺序表,只是数位排列的一部分,将来还要学习更高的数位和更低的数位。 易错点2 链接“认识数级与数位顺序表” 【错例】判断:50786542中的两个“5”表示的意义相同。(√) 【错因】此题错在没有理解每个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改正】× 【反思】不同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因此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易错点3写作:写数时漏写0 【错例】四千三百万零二十写作:4300020 【错因】此题错在数的中间少写了一个0。 【改正】四千三百万零二十写作:43000020 【反思】写数时,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要写0占位。最高位是千万位的数一定是八位数。 易错点4 链接“亿以内数的读法” 【错例】2003400读作:二百万零三千四百 【错因】此题错在没有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 【改正】2003400读作:二百万三千四百 【反思】亿以内的数,每级中间有0时,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有0时,一个也不读。2003400中2后面的两个0都是万级末尾的0,不用读出来。 易错点5 链接“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错例】4056000>40056000 【错因】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时,忽略了数的位数,直接从最高位比起了。【改正】4056000<40056000 【反思】在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时,首先比较数的位数,位数多的数大;在位数相同的情况下,才要从高位逐位比起。 易错点6 链接“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 【错例】34590000≈3459万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试卷A(答案)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偶然误差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系作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在大小和符号上都表现出偶然性。即从单个误差看,该误差的大小和符号没有规律性,但就大量误差的总体而言,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2、函数模型线性化 ——在各种平差模型中,所列出的条件方程或观测方程,有的是线性形式,有的是非线性形式。在进行平差计算时,必须首先把非线性形式的函数方程按台劳公式展开,取至一次项,转换成线性方程。这一转换过程,称之为函数模型的线性化。 3、点位误差椭圆 ——以点位差的极大值方向为横轴X 轴方向,以位差的极值F E 、分别为椭圆的长、短半轴,这样形成的一条椭圆曲线,即为点位误差椭圆。 4、协方差传播律 ——用来阐述观测值的函数的中误差与观测值的中误差之间的运算规律的数学公式。如 0K KL Z +=,若观测向量的协方差阵为LL D ,则按协方差传播律,应有T LL ZZ K KD D =。 5、权 ——表示各观测值方差之间比例关系的数字特征,220 i i P σσ=。 二、判断正误(只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参考答案:X √X √X X X √√X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参考答案:CCDCC 四.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 参考答案:1. 6个 2. 13个 3.1/n 4. 0.4 5. 0) () () () (432 00 2 0=''+?+?+-''+ -''- W y S X X x S Y Y C AC A C C AC A C ρρ,其中 AB A C A C X X Y Y W αββ-++--=''4300arctan 五、问答题(每题4分,共12分) 1. 几何模型的必要元素与什么有关?必要元素数就是必要观测数吗?为什么? 答:⑴几何模型的必要元素与决定该模型的内在几何规律有关;(1分) ⑵必要元素数就是必要观测数;(1分) ⑶几何模型的内在规律决定了要确定该模型,所必须具备的几何要素,称为必要元素,必要元素的个数,称为必要元素数。实际工程中为了确定该几何模型,所必须观测的要素个数,称为必要观测数,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汇总重点题型新人教版

第五章曲线运动知识汇总(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2 曲线速度方向:沿轨迹 (1) 方向 运动运动条件:合外力与速度方向(2) 运动的合合运动:物体的实际运动 成和分解运算法测:(3) 运动性质: (4) 曲线运动 平具有水平初速度 抛运动特点 运只受(4) 作用 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v x=v0,x= v0t 运动规律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v y=gt,y=1/2gt2 合运动:v=(6) ,s=(7) 线公式: (8) =(9) 速物理意义:描述物体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 度 线物关系 理角 v= 曲运量速公式:ω=(10) =(11) (13) 线度物理意义:描述物体(12)的快慢 运实 动周公式:T=(14) 例期物理意义:描述物体沿圆周运动的快慢 圆向心公式:a=(15) =(16) 周加速 = (17) 运度物理意义:描述(18) 变化的快慢 动向心力公式:a=(19) =(20) F n=ma n =(21) 匀速定义:(22) 处处相等的圆周运动 圆周特点:线速度大小(23)方向 运动 两个模型(绳和杆) 竖直面内绳模型中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v min=(25) 的圆周运动临界条件绳模型中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v min=(26) 火车转弯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车过拱桥 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 离心现象 核心归纳整合 一、小船渡河问题和速度关联问题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是解决曲线运动问题的有效方法,关键是找准合运动和分运动,认清物体的实际运动为合运动,其参与的运动为分运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1.小船渡河问题:处理小船渡河问题的方法是沿流水方向和垂直水流方向将小船 的实际运动(合运动)进行分解,如图甲,然后根据两个方向的运动(分运动)规律解决有关问题,设河宽为d,水速为v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2。 甲 (1)渡河时间:根据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时性关系可得:t=d/(v2sinθ),与水速v1无关。当θ=90。,即船头垂直河对岸时,渡河时间最短,t min=d/v2. (2)渡河航程:渡河航程由实际运动的方向决定,当v1v2时,船不能垂直河岸过河, 最短航程可由图丙所示方法确定,最短航程 2 1 sin x v d v d = = θ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乙 (3)船渡河问题规律总结: ○1船头指向垂直河岸时,航行所用时间最短,最短时间为t min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d/v2。○2在v1v2时,船不能垂直渡河。 ○4渡河时间与河水流速v1无关。 2.速度关联问题:速度关联问题主要是指由绳子、杆一端所连接的物体的运动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关键是分清哪个是合运动,哪个是分运动。 方法总结: (1)找合速度:连接点(包括绳端、杆端或其端点所连接的物体)的实际运动是合运动。 注意:沿绳或杆方向的运动一般不是合运动,只有与实际运动方向相同时才是合运动。(2)分解运动:将各端点的合速度沿绳或杆的方向及与绳或杆垂直的方向分解。 (3)关联:合速度在沿绳或杆方向的分速度与绳端或杆端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等。 【典例1】已知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1=4m/s,现让船渡过某条河,假设这条河的两岸是理想的平行线,河宽为d=100m,水流速度为v2=3m/s,方向与河岸平行。 (1)欲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航向怎样?最短时间是多少?船发生的位移有多大? (2)欲使船以最小位移渡河,航向又怎样?渡河所用时间是多少? (3)若水流速度为v2=5m/s,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1=4m/s不变,船能否垂直河岸渡河?

四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汇总

四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 汇总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 亿以内数的认识 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重点: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及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难点:数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方法 第2课时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改写及求近似数 重点:掌握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方法及多位数的改写 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求非整万数的近似数 2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和亿以上数的认识 重点:建立自然数的概念,会读写亿以上的数 难点:多位数的改写 3 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 重点:正确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难点:借助计算器探索计算的规律 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重点:理解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单位换算难点:体会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1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及角的度量 重点:认识线段、直线、射线及角的度量

难点: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及线段、直线、射线的区别和联系 2 角的分类及画角 重点:角的分类 难点:用量角器画角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1课时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重点: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用竖式计算时积的定位 第2课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重点: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的简便写法 难点:因数中间有0的竖式的写法 第3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重点: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难点: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第4课时总价、路程问题 重点:理解“单价×数量=总价”和“速度×时间=路程”两个关系式的含义难点:灵活运用总价、路程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 平行于垂直 重点: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难点:掌握画垂线和画长方形的方法 2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测量平差超级经典试卷含答案汇总

《测量平差基础》期末试卷 本卷共4页 第1页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测量平差就是在 多余观测 基础上,依据 一定的 原则,对观测值进行合理的调整,即分别给以适当的 改正数 ,使矛盾消除,从而得到一组最可靠的结果,并进行 精度评估 。 2、条件平差中,条件方程式的选取要求满足 、 。 3已知条件平差的法方程为024322421=?? ? ???+????????????k k ,则PV V T = ,μ= , 1k p = ,2 k p = 。 4、已知某平差问题,观测值个数为79,必要观测量个数为35,则按条件平差进行求 解时,条件方程式个数为 ,法方程式个数为 。 5、已知某平差问题观测值个数为50,必要观测量个数为22,若选6个独立参数按具有参数的条件平差进行求解,则函数模型个数为 ,联系数法方程式的个数为 ;若在22个独立参数的基础上,又选了4个非独立参数按具有条件的参数平差进行求解,则函数模型个数为 ,联系数法方程式的个数为 。 6、间接平差中误差方程的个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所选参数的个数等于

《测量平差基础》期末试卷 本卷共4页 第2页 _______________。 7、已知真误差向量1 ??n 及其权阵P ,则单位权中误差公式为 ,当权阵P 为 此公式变为中误差公式。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观测条件是指: A)产生观测误差的几个主要因素:仪器,观测者,外界条件等的综合 B)测量时的几个基本操作:仪器的对中,整平,照准,度盘配置,读数等要素的综合 C)测量时的外界环境:温度,湿度,气压,大气折光……等因素的综合. D)观测时的天气状况与观测点地理状 况诸因素的综合 答:_____ 2、已知观测向量() L L L T =1 2的协方差阵 为D L =--?? ? ? ? 3112,若有观测值函数Y 1=2L 1, Y 2=L 1+L 2,则σy y 12 等于? (A)1/4 (B)2

系解复习题 重难点

一、骨学 简答: 1 试述颅底内面观各孔裂的名称及通过的结构。 2 胸椎椎骨的特征? 3 为什么说骨是器官? 名词解释: 翼点、尺神经沟、锥隆起、界线、颅囟 重点: 1 颅底孔裂 2 肱骨上端、股骨上端结构 3 鼻旁窦 难点: 1 眶的交通 2 翼腭窝、翼腭孔 3 椎骨 4 筛骨、颞骨、蝶骨 二、关节学 简答: 1 试述肩关节的构成、构造和运动。 2 试述髋关节的构成、构造和运动。 3 试述膝关节的构成、构造和运动。 4 试述颞下颌关节特点和运动。 5 试述椎骨间的连接。 名词解释: 椎间盘、Chopart 关节、半月板、覆膜 重点: 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 膝关节、踝关节、椎间关节 难点: 椎骨间连接 三、肌学 简答: 1 试述肌的形态、结构及其辅助装置。 2 试述膈肌的起始、孔裂和通过的结构。 3 试述肩关节的肌肉名称及起止点。 名词解释: 斜角肌间隙、白线、腹股沟管、海氏三角、 三角胸肌间沟、三边孔、四边孔、股管、骨间肌、蚓状肌、股三角、收肌管、梨状肌上孔、血管腔隙重点: 膈肌、面肌、腹壁肌、咀嚼肌、胸肌、背肌 难点: 手肌的分群、神经支配和功能 四、内脏学总论

五、消化系统 简答: 1 试述咽的分部。 2 试述食管的狭窄。 3 试述十二指肠的分部。 4 试述阑尾的位置和体表投影。 5 何谓内痔、外痔、混合痔? 6 试述胆汁的产生与排出途径。 名词解释: 牙式、Vater壶腹、Oddi括约肌、Treitz韧带、 McBurney点、肛管、第一肝门、第二肝门、 Glisson系统、Calot三角、十二指肠大乳头 重点: 1 十二指肠分部 2 结肠的特征 3 直肠与肛管的区别 4 肝脏的结构和功能 5 肝脏的血液供应 难点: 肝脏的结构和功能、Glisson系统、肝段 六、呼吸系统 简答: 1 试述鼻旁窦及其开口 2 试述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 名词解释: 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易出血区、弹性圆锥、 气管隆嵴、声门、声带、肺门、肺根、纵隔、 支气管肺段、胸膜、胸腔、胸膜腔、肺韧带 重点: 1 气管及支气管的组成,分支。 2 肺的结构和形态。 3 胸膜和纵膈的形态与结构。 难点: 胸腔与胸膜腔区别、肺段 七、泌尿系统 1 试述肾的位置和毗邻。 2 试述输尿管的分部和狭窄的部位。 3 名词解释:膀胱三角、肾柱 重点: 1 肾的被膜。 2 输尿管的狭窄部。 3 膀胱三角 4 肾区 难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重难点突破练习

期末知识盘点+重难点突破 一、大数的认识 (1) 900606000是( )位数,9在( )位上,表示( ),左边的6在( )位上,右边的6在( )位上,两个6表示的数相差( )。这个数读作( )。 (2)在5和3之间添( )个0,就成为五十亿零三。 (3)一千零一十万二千写作(). (4)把4个“6”和3个“0”组成七位数,一个零也不读出来的数写作(),读作()。 二、公顷和平方千米 (1)边长是( )米的正方形的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2)一个占地5公顷的长方形苗圃,宽是100米,它的长是( )米。 (3)单位转换 5平方千米=( )公顷9000公顷=( )平方千米25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30000平方米=( )公顷68公顷=( )平方米20平方千米=( )平方米 (4)埃及最大的金字塔的占地面积约是5( )。 (5)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约是5000( )。 (6)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建筑面积约为8( )。 三、角的度量 1、判断 (1) 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比直角大。( ) (2) 大于90°的角叫做钝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 2、写出下面用三角尺拼出的角的度数。 ( ) ( ) ( )图3.1 图3.2 3、看图计算 (1)以上图3.1中,已知∠1=65°,那么∠2=( ),∠3=( ),∠4=( )。 (2)以上图3.2中,已知∠1=30°,那么∠2=( ),∠3=( ),∠4=( )。 4、一条射线绕其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是()度,称为()角。 四、乘除法 1、列式计算 379 ×67 = 708 ×35 = 561 ×28 = 552 ÷ 18=224 ÷ 56= 336 ÷ 14= 2、商场运来一批蔬菜,其中菜心有4筐,每筐50千克,白菜比菜心多200千克,比油麦菜少200千克,那么油麦菜有()千克。 3、四年级422人去秋游,租赁的车每辆限载50人,那么最少需要租()辆这样的车。

测量平差复习题及答案

测量平差复习题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测量平差复习题及答案 一、综合题 1.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中误差分别为cm m5.4 465 . 300±及 cm m5.4 894 . 660±,试说明这两段距离的真误差是否相等他们的精度是否相等 答:它们的真误差不一定相等;相对精度不相等,后者高于前者。2.已知观测值向量 ?? ? ? ? ? = 2 1 21L L L 的权阵为 ? ? ? ? ? ? ? ? = 3 2 3 1 3 1 3 2 LL P ,现有函数 2 1 L L X+ =, 1 3L Y=,求观测值的权 1 L P, 2 L P,观测值的协因数阵 XY Q。 答: 1 2/3 L P=; 2 2/3 L P=;3 XY Q= 3.在下图所示三角网中,A.B为已知点,4 1 ~P P为待定点,已知3 2 P P边的边长和方位角分别为0S和0α,今测得角度14 2 1 , , ,L L L 和边长 2 1 ,S S,若按条件平差法对该网进行平差: (1)共有多少个条件方程各类条件方程各有多少个 (2)试列出除图形条件和方位角条件外的其它条件方程(非线性条件方程不要求线性化)

答:(1)14216,6,10n t r =+=== ,所以图形条件:4个;极条件:2个;边长条件:2个;基线条件:1个;方位角条件:1个 (2)四边形14ABPP 的极条件(以1P 为极): 34131 241314 ????sin()sin sin 1????sin sin sin()L L L L L L L L +??=+ 四边形1234PP P P 的极条件(以4P 为极): 101168 91167????sin()sin sin 1????sin sin sin() L L L L L L L L +??=+ 边长条件(1?AB S S - ):1 23434??????sin()sin() AB S S L L L L L = +++ 边长条件(12 ??S S - ):112 1314867???sin ?????sin()sin sin() S L S L L L L L ?= ++ 基线条件(0AB S S - ): 02 101191011?????sin()sin() S S L L L L L =+++ 4.A .B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测出了AB .BC 及AC 的距离,得到4个独立观测值,m L 010.2001=,m L 050.3002=,m L 070.3003=, m L 090.5004=,若令100米量距的权为单位权,试按条件平差法确定A .C 之间各段距离的平差值L ?。 答:?[200.0147,300.0635,300.0635,500.0782]T L = 5.在某航测像片上,有一块矩形稻田。为了确定该稻田的面积,现用卡 规量测了该矩形的长为cm L 501=,方差为2 2136.0cm =σ,宽为cm L 302=,方

【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复习(附经典题型及答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复习 (附经典题型及答案) (请家长们按照要求监督孩子认真复习;加油!冲刺!) 一、单位换算。(要求:熟练背诵、运用) 长度: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千米=1000米 面积: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体积: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重量: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二、常用公式及相关题型。(要求:熟练背诵、运用)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 例:一段公路;甲车8小时行完;乙车6小时行完;甲乙两车 从公路两端同时出发;几小时相遇?一段公路为单位“1”;甲车速度=1÷8=18 乙车速度=1÷6=16 1÷(18 +16 )=247 (小时)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合修时间=合修总量÷合修效率 合挖时间=合挖总量÷合挖效率 合做时间=合做总量÷合做效率 例:一段公路;甲队单独5天修完;乙队6天修完;甲乙两队合修;几天完成?一段公路为 单位“1”;甲队效率=1÷5=15 乙车速度=1÷6=16 合修时间=合修总量÷合修效率=1÷(15 +16 )=3011 (小时) 一堆零件;师傅单独10小时做完;徒弟15小时做完;两人合作;几小时做完?一堆零件为 单位“1”。师傅工作效率1÷10=110 乙车速度=1÷15=115 合做时间=合做总量÷合做效率=1÷(110 +115 )=6(小时) 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图形计算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周长=边长×4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面积=底×高÷2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圆周长=πd 或2πr 直径=周长÷π 半径=周长÷π÷2 圆面积=πr 2 S 环=π(R 2-r 2) 各种常见分率计算:出勤率=出勤人数÷总人数×100% 及格率=及格人数÷总人数×100%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种子总数×100% 菜籽出油率=菜油重量÷菜籽重量×100% 死亡率=死亡数÷总数×100% 成活率=成活数÷总数×100% 优秀率=优秀人数÷总人数×100% 含糖率=糖的重量÷糖水重量×100% 含盐率=盐的重量÷盐水重量×100%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重、难点梳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重、难点梳理 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5.1 追寻守恒量 教学要求: 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 2、知道自然界中能的形式多样性及其转化。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能量的概念几乎是与人类对能量守恒的认识同步发展起来的,能量的概念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个守恒量。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关系。“机械能守恒”这个词学生并不陌生,但是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它的认识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自己阅读教材,提出一些问题。 教学难点: 让学生建立守恒的观点,教师除了演示斜面的实验以外,还可以演示滚摆实验和单摆实验,同时说明:在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物体好像“记得”自己初始的高度,即某一量是守恒的。 教学疑点: 能量为何守恒,如何守恒的 易错点:

能量转化不是能量消失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伽利略斜面实验; 2、重要的思想方法:守恒的思想。 5.2 功 教学要求: 1、理解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要素; 2、知道功是标量,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 lcosα,并能进行有关分析和计算; 3、理解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 4、通过实例说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教学重点: 1、理解功的概念; 2、掌握功的计算。 教学难点: 1、对正、负功的理解; 2、总功的计算。 教学疑点: 1、公式W=F l cosα并不是普遍适用的,它只适用于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恒力做功; 2、公式中各字母正负取值:F、l均取正值,W的正负取决于cosα的正负;

3、l的确切含义:本教材中指出l是物体位移的大小,因为高中阶段研究的是质点。物体的位移与“受力作用的质点”的位移是一致的; 4、功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运动形式无关。 易错点: 1、参考系问题:位移l是相对于参考系的。对不同的参考系,同一过程中算出的功也会不同,为了避免这种“不确定性”,一般中学物理约定,计算功都以地面为参考系,而不随便取其它物体为参考系。 2、α角含义和取值范围:α角是“力方向和位移方向”夹角可结合教材中问题与练习第1题来提醒学生。 3、F、l同时性。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题目:例题,书后习题:1、 2、 3、4; 2、重要思想方法: ①W=F lcosα公式:一种分解力:垂直位移方向和平行位移方向分解 W=(F cosα)l,第二种分解位移:沿力方向和垂直力方向分解W=F(lcosα)。 ②总功求解:一种是求合力W=F合lcosα,一种是求各个力做的功 W=W1+W2+…… 5.3 功率 教学要求: 1、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的定义及定义式;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重难点突破卷1.docx

期末总复习 重难点突破卷1几何图形的联系与区别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17分) 1.一根拉紧的线,绷紧的弦,都可以看作();手电筒或太阳射出的光线都可以看作()。 2.()有两个端点;()没有端点。 3.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4.()形和()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5. 图中有()个三角形,()个平行四边形,()个梯形。 6. 上图中线段有()条,直线有()条,射线有()条。 7.我们学过的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锐角<()<()<()<()。

二、我会辨。(每题2分,共6分) 1.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2.从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过两点可以画一条射线。()3.将一张圆形纸对折3次后,可以得到30°的角。()三、我会选。(每题3分,共9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B.直角梯形只有一个直角 C.在同一平面内,没有两条直线既不相交也不平行 2.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条。 A.1B.2C.无数 3.如下图,关于线段AB和线段CD,说法正确的是()。 A.AB平行于CD B.AB不平行于CD C.AB垂直于CD 四、按要求解决。(共32分) 1.给每个钟面画上时针。(每题3分,共6分) (1)时针与分针形成直角。

(2)时针与分针形成钝角。 2.互相垂直的画“⊥”,互相平行的画“∥”。(6分) 3.下面哪些图形是梯形?画出每个梯形的高,并标出上底、下底、腰和高。(12分) 4.把符合要求的图形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8分)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有四个直角的四边形。()(2)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3)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4)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