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通论研究型

汉语通论研究型

汉语通论研究型
汉语通论研究型

《汉语通论》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研究型)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课程学时:51学时(周3学时)

课程编号:53832101

课程学分:3学分

一、课程说明

本大纲服务于师范类研究型。

汉语通论是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两部分。古代汉语的教学,要求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文言文,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古汉语常用词。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古籍和从事小学文言文教学的能力。现代汉语的教学,了解汉语发展脉络,掌握现代汉语的理论体系框架、基本概念及其联系,运用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深入分析具体语言事实,从而提高认识、分析和解决语言现象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古代汉语:

绪论(1课时)

讲解古代汉语的概念、性质。提出古代汉语学习的内容、目的和要求。介绍学习方法。

第一单元(3课时)

文选《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

古汉语通论古汉语工具书

第一节查检工具书的方法

第二节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介绍

熟读文选,掌握重点词汇和语法现象,背诵重点篇目。掌握查检

工具书的方法,了解熟悉所介绍各部工具书的性质、内容等,熟悉常用工具书的编纂体例。

第二单元(5课时)

文选《冯谖客孟尝君》、《触龙说赵太后》

古代汉语通论文字

第一节汉字的产生和形体演变

汉字的形体结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第二节古书中的用字现象

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繁简字

熟读文选,掌握重点词汇和语法现象,背诵重点篇目;了解汉字产生的途径和汉字体系形成的时代;熟悉分析汉字形体结构的“六书”理论,掌握因形求义的基本方法;熟悉汉字形体演变的发展线索和规律;熟悉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和通假字的特点,掌握辨识常见古书用字现象的方法。

第三单元(5课时)

文选《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季氏将伐颛臾》、《大同》

古代汉语通论词汇

第一节古代汉语词汇演变与构成

一、古代汉语词汇的变化发展情况

二、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

第二节古代汉语词义的演变

一、词义的演变

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第三节同义词和同源词

熟读文选,掌握重点词汇和语法现象,背诵重点篇目;了解古今汉语词汇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了解古代汉语单纯词和合成词的结构特点及其与词义的关系;熟悉常见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方式;掌握正确分析词的本义和引伸义的方法;掌握分析同义词、同源词的方法。

第四单元(4课时)

文选《寡人之于国也》、《许行》

古代汉语通论古代汉语虚词和实词

第一节虚词:介词、连词、助词

第二节实词:数量词、代词、副词

第三节词类活用和特殊动宾关系

熟读文选,掌握重点词汇和语法现象,背诵重点篇目;了解古代汉语虚词的分类以及各类虚词的一般语法特点,掌握常用虚词的主要功能;了解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实词在用法上的差别,重点掌握名词活用、形容词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

第五单元(5课时)

文选《小国寡民》、《北冥有鱼》、

古代汉语通论古代汉语句法

第一节古代汉语语序

第二节古代汉语特殊句式

第三节句子成分的省略

第四节惯用句式

熟读文选,掌握重点词汇和语法现象,背诵重点篇目;了解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句法结构上的差异,重点掌握古代汉语被动句式、判断句式等特殊句型结构,重点掌握古代汉语倒装句、宾语前置等特殊语序,熟悉古代汉语句子成分省略的一般规律和古代汉语凝固结构。

第六单元(3课时)

文选《氓》、《哀郢》、《山居秋暝》、《赠孟浩然》、《登高》、《水调歌头?中秋》、《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古代汉语知识音韵及诗词格律

第一节音韵学概述

第二节上古音说略

第三节中古音说略

第四节诗词格律

熟读文选,掌握重点词汇和语法现象,背诵重点篇目,分析所选律诗的平仄和拗救;了解音韵学的基本概念、中古音语音系统、上古音语音系统和反切注音法;了解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熟悉近体诗的格律特点及四种基本格式;理解掌握“平仄”、“粘”、“对”、“拗”、“救”的特点;了解词调、词牌、词谱知识,熟悉词的用韵、平仄和对仗;

第七单元(1课时)

古代汉语知识古代汉语修辞

学习古代汉语修辞的意义,理解掌握古汉语所特有的几种修辞方式。

现代汉语:

绪论(1学时)

明确现代汉语共同语的性质、历史必然性与发展前景。通过语言基本职能的讲授,使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作用和意义,特别是对思维训练的作用和意义。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教学内容:

(一)语言:语言的定义、职能、结构

(二)汉语:国际国内地位、简史、分期

(三)现代汉语:概念、形成、规范化

(四)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重点:语言的职能、现代汉语的概念

第一章语音(8学时)

系统讲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音位系统,使学生具备分析和研究普通话乃至方言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使学生受到系统论方法、形式逻辑常用方法特别是演绎推理等方法的训练。(语流音变、语调和朗

读、语音规范化问题不讲,由教师口语课讲)

教学内容:

第一节语音概说

(一)语音及语音的三大性质

(二)语音的基本单位:单位确立的原则、音素、音位、音节(三)记音符号

重点:语音的社会性质、元音与辅音的区别

第二节音位学说简介

(一)音位的概念

(二)音位变体

(三)音位与音素的对比

(四)音位间的对立关系

(五)非音色音位

重点:音位变体、音位与音素的对比

第三节现代汉语辅音音位系统

(一)声母与辅音音位以及辅音

(二)零声母:性质与书写

(三)辅音音位的变体:描写方法、典型变体、非典型变体

(四)现代汉语辅音音位辨正

重点:辅音音位的变体:描写方法、典型变体

第四节现代汉语元音音位系统

(一)韵母与元音音位

(二)单元音音位及其条件变体、单韵母

(三)复元音音位与复韵母:性质、结构、分类

(四)儿化及其音位问题

重点:单元音音位及其条件变体难点:复元音音位的性质

第五节现代汉语声调音位系统

(一)声调的性质:自然性质、社会性质

(二)调值、调类、调型、调名、调号

(三)现代汉语的声调音位系统

(四)轻声的音位问题

(五)声调辨正

重点:调值

难点:声调的性质

第六节现代汉语音位的组合

(一)现代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层次概念、音节分析

(二)现代汉语声韵调配合规律

第三章词汇(5学时)

掌握语素、词这两个基本概念,系统掌握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特别是词义系统。使学生学会在系统中把握概念、组织知识的方法,对活的辩证法有所体会。(词典和字典自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词汇

(二)语素:概念、分类

(三)词:概念、和语素及词组的区别、对立面互渗律

(四)词的结构

重点:语素、词的判定难点:词的结构分析

第二节词义系统

(一)什么是词义?

(二)语素义和词义

(三)多义词和同音词

(四)同义词及其辨析

(五)反义词

重点及难点:语素义和词义、同义词辨析

第三节构成系统

(一)关于按性质作用标准给整个词汇系统分类

(二)关于按来源标准给整个词汇系统分类

(三)关于按语法定性标准给一般词汇的分类

(四)关于按交际范围标准给一般词汇分类

重点:熟语的特点;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的比较

第四章语法(8学时)

这是整个课程的重点。要求教给学生完整的逻辑严密的现代汉语语法系统,使学生分析、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并且具备进一步学习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能力;应充分发挥“学习语法就是做思维的体操”这一特点,全面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

教学内容:

第一节语法概说

(一)什么是语法?

(二)语法的特点

(三)语法意义与语法形式

(四)语法单位

第二节词类(上)

(一)现代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

(二)实词:各小类指要、实词的中层分类、实词的运用

重点:现代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实词的运用

第三节词类(下)

(一)介词:概念、功能、运用

(二)连词:概念、运用

(三)助词:分类、结构助词

(四)语气词

(五)词类总论:虚、实的辩证法;词类与词性;词的兼类

重点:结构助词、容易造成混淆的词类的区别、词类判断

第四节词组的结构关系分类

(一)复合词组:主谓词组、述宾词组、中补词组、偏正词组、联合词组、兼语词组、连贯词组

(二)派生词组:一般实词与特殊实词组成的、实词与虚词组成的

重点:复合词组

第五节词组的其他标准分类

(一)以结构层次为标准的分类

(二)以结构功能为标准的分类

(三)以义项数量为标准的分类

(四)以固定性为标准的分类

重点:层次分析法的概念、程序

第六节句子结构分析(上)

(一)句子特有的成分

(二)句子特有的现象

(三)句型概说

(四)单句句型:非主谓句、主谓句

(五)单句结构常见的语病

(六)实词:各小类指要、实词的中层分类、实词的运用

重点:单句句型、语病种类

难点:几种特殊单句句型、病句修改

第七节句子结构分析(下)

(一)复句:开放复句、封闭复句

(二)多重复句结构的分析

(三)复句结构中常见的语病

重点和难点:复句的判断、多重复句结构的分析

第八节句子功能分析

(一)句类

(二)基本句类概述

(三)口气与语气

(四)口气分析举例

(五)语气词与口气

重点:口气分析举例

第五章现代汉字(3学时)

在从理论上获得对现代汉字的性质和特点、造字法和用字法、字形系统以及现代汉字的前景的理性认识的同时,理论的思辩能力得到锻炼;并能提高现代汉字的使用水平。

教学内容:

第一节汉字的性质与特点

(一)汉字表义还是表音论

(二)汉字在世界文字系统中的位置——汉字的性质

(三)汉字的特点

重点:汉字的性质

第二节现代汉字的造字法和用字法

(一)现代汉字的造字法

(二)形声字简论

(三)现代汉字的用字法

第三节现代汉字的形体和汉字编码

(一)现代汉字的字形:笔画、笔顺、独体字、偏旁、部首、部件、部位、合体字

(二)汉字的形体

(三)汉字输入领域和输入方式

(四)汉字编码研制和选用标准的分析

第四节现代汉字的状况、整理与使用(一)现代汉字的现状

(二)汉字的整理与标准化

(三)正确使用汉字

第五节标点符号

(一)标点符号概说

(二)标点符号的性质和作用

四、考核方式

考试:笔试

五、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六、本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本课程由文选和古代汉语知识两部分组成。教学中要以文选部分的为纲,古代汉语知识部分为目,两部分的讲授要穿插进行,相互配合,相互印证。

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为学生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古代汉语课平时训练占有重要地位,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任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编制单项或综合练习,指导学生训练。训练要配套,形式要多样,内容要富于启发性。

注重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避免课程间内容的重复,本课程不讲授修辞部分。

七、教材与参考书

使用教材: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版。

胡裕树《现代汉语》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参考书目:

1.郭锡良,《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许嘉璐,《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3.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

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5.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6.王力,《汉语音韵学》,中华书局,1956年版。

7.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8.赵振铎,《训诂学纲要》,巴蜀书社2003年新1版。

9.李左丰,《文言实词》,语文出版社,1994年版。

10.中科院语言研究所古汉语研究室,《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商

务印书馆2000年版。

教学大纲编写者:文科教研室

执笔人:杨军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优选稿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重点:所有 古代汉语同现代汉语一样,也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但古今汉语的代词体系仍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古代汉语有两类比较特别的代词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一类是无定代词“或”和“莫”,另一类是辅助性代词“者”和“所”。 第二,古汉语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都使用了许多与今天完全不同的形式,比如同是第一人称代词,古汉语不但有“我”,还有“吾”、“余”、“朕”、“卬”等;与现代汉语指示代词“这”相当的,不但有“此”,还有“是”、“斯”、“兹”等。 第三,古代汉语人称代词体系不完备,第三人称代词发育不全。严格来说,先秦汉语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的职务是由指示代词“其”和“之”来承担的。 (一)人称代词 (1)“吾”“我”“予”(余)都属於第一人称。例如: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同上) 在上古汉语里,“我”和“予”(余)可以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吾”可以用作主语、定语,但一般不用作宾语。《庄子·齐物论》“今者吾丧我”(如今我忘记了自身),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能换成“今者我丧吾”或“今者吾丧吾”。但是这只是位置的关系;如果在否定句里,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却又可以用“吾”字了。例如: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第一人称代词还有“朕”,先秦一般人都可以用,如: 皋陶曰:“朕言惠。”(《尚书·皋陶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楚辞·离骚》) 用乍朕皇考大仲尊簋。(大簋) “朕”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为皇帝专称,一般人不能使用。 (2)“女”(汝)“尔”“若”“而”“乃”都属於第二人称。例如: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 往之女家。(孟子·滕文公下) 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汉书·项羽传) 第二人称代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女(汝)、尔、若”,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另一类是“而”和“乃”,一般只作定语,偶尔可作主语,但绝不作宾语(连否定句的宾语都不能)。 另外,第二人称的“女(汝)”注意跟男女之“女”区别。“尔”还可以作指示代词和语气词;“若”还可以作动词(像)、指示代词、假设连词等;“而”可以作名词(胡须)、连词;“乃”可以作副词,这些都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区别。 (3)“其”和“之”同属第三人称,“其”字略等於现代汉语“他的”“她的”“它的”;“之”字略等於现代汉语的“他”“她”“它”。这种“其”用作定语,“之”用作宾语。例如: 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孟子·公孙丑上) 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汉字的构造 教案

教案: 古汉语通论:(五)汉字的构造 教师:国际学院张艳梅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 课程类型及性质:基础必修课 教授对象:对外汉语专业一年级学生 授课内容:古汉语通论:(五)汉字的构造 所需学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汉字构造的基本方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各自的特点。 2、掌握形声字的结构方式,能辨别归类。 3、通过学习汉字的构造,加强对汉字音形义关系的认识,提高认识汉字、运用汉字、教学汉字的能力。 教学方法及手段: 讲授(●)演示(●)练习()讨论(●)其它(演出练习) 是否使用多媒体(是) 教学过程 一、导入(1’)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 悠悠中华五千年,汉民族自古至今一直用汉字记录汉语,表达思想。 它不仅记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而且它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它以独特的构造,独特的字形结构体现了汉民族认识事物的特定思维和审美情趣。 教留学生汉字,传播汉字文化,首先教师自己必须了解汉字。 二、六书说(1’) 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 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造字方法);转注、假借(用字方法)。 三、造字法(16’) (一)象形 象形字可分两类: 1、独体象形:用整个字去描摹物体的外形,让人一看便知道它代表的物体。如:日、 月、山、水、川、泉、石、木、竹、禾、雨、人、女、子、目、耳、口、刀、舟、门、户、车、牛、羊、虫等。

(女) 2、合体象形:用一个符号去描摹物体的外形,用另一个符号作陪衬,以示它所代表的 物体,把两个符号合成一个字。如眉、胃、页、须、瓜、果、州等。 讨论: (人)(羊) (燕)(目) (二)指事 指事字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抽象符号构成的,一类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以变化构成的。 1、抽象符号:如上、中、下、纠、缀、一、二、三、四等。 2、象形字变更:在象形字上加抽象符号,或减符号,或把字翻转,用来表示抽象概 念或比较复杂的意思。如亦(腋)、本、末、朱、刃、母、亦、曰、甘、血、乌、片、叵、司等。 (女、母)画一个跪坐交手的妇女,这是“女”(象形);“女”字加两点,表示这是哺乳婴儿的妇女,是一个母亲的形象,“母”(指事)。 象形字和指事字都是独体字。 讨论: 乌、叵、司 (三)会意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通论(一)——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的定义: 汉语词类的划分古今基本一致,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动词、形容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词类的基本功能古今也基本一致。但是,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类语法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与兼类不同,兼类是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句法功能,这些功能是经常的而不是临时的。而活用则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离开了这种语境该功能不复存在。 词类活用的类型: 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即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活用。具体而言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名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以及做状语。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使宾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意思,它用一种动宾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使结构显得简练。在上古兼语结构很罕见。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凡是由意动词构成的句式都是以主谓词组做宾语的句式。可变换为“以……为……”或“把……看作……”。二者的区别在于使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发生了变化,意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没有发生变化而主语主观上认为它发生了变化或者对待的方式有所改变。 第一节词类活用的鉴别 鉴别一个词是不是活用成另一类词,可以从语义和句法两个方面来考察。通常词类活用会伴随词汇意义的改变。如果一个词语按照平常的意义解释不通时就要考虑是否为词类活用。另外,语法特征尤其重要:比如词语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跟那些词语组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结构等。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活用为动词。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两个名词连用,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偏正关系,则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或用为动词,一般是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遂王天下。(《韩非子·五蠹》)(王天下:统治天下。) 擅爵人,赦死罪。(贾谊《治安策》)(爵人:拿爵位给人。) 面山而居。(《列子·汤问》) 有时后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子房前。(《史记·留侯世家》) 2、名词、形容词在“所”字后。“所”是个辅助性代词,经常放在动词前面,构成“所”字词组,指代一定的对象,故“所”后的名词、形容词要活用为动词。如: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所罾:网到的(鱼)。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盗跖》) 所高:推崇的(人)。 非博士所职。《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职,所负责的。) 3、名词、形容词在能愿动词后。能愿动词修饰的是动词,所以当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时,活用为动词。如: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古汉语通论(十二)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 所字 重点:所有 古代汉语同现代汉语一样,也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但古今汉语的代词体系仍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古代汉语有两类比较特别的代词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一类是无定代词“或”和“莫”,另一类是辅助性代词“者”和“所”。 第二,古汉语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都使用了许多与今天完全不同的形式,比如同是第一人称代词,古汉语不但有“我”,还有“吾”、“余”、“朕”、“卬”等;与现代汉语指示代词“这”相当的,不但有“此”,还有“是”、“斯”、“兹”等。 第三,古代汉语人称代词体系不完备,第三人称代词发育不全。严格来说,先秦汉语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的职务是由指示代词“其”和“之”来承担的。 (一)人称代词 (1)“吾”“我”“予”(余)都属於第一人称。例如:

第二人称。例如: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 往之女家。(孟子·滕文公下) 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汉书·项羽传) 第二人称代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女(汝)、尔、若”,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另一类是“而”和“乃”,一般只作定语,偶尔可作主语,但绝不作宾语(连否定句的宾语都不能)。 另外,第二人称的“女(汝)”注意跟男女之“女”区别。“尔”还可以作指示代词和语气词;“若”还可以作动词(像)、指示代词、假设连词等;“而”可以作名词(胡须)、连词;“乃”可以作副词,这些都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区别。 (3)“其”和“之”同属第三人称,“其”字略等於现代汉语“他的”“她的”“它的”;“之”字略等於现代汉语的“他”“她”“它”。这种“其”用作定语,“之”用作宾语。例如: 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孟子·公孙丑上)

古代汉语通论知识整理.

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汉语字典辞书编排的方法有三种: 1、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的是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的几十年内,有按照注音字母排列的。如杨树达《词诠》。在古代,大多是按平水韵106韵排列。如阮元主编的《经籍纂诂》。缺点:查字方便,但不明字音或读音不准时,就难以找到要查找的字。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把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为序。同一部 首的,笔画少的在前,笔画多的在后。缺点:字归属哪一部,多少画,不容易确定。 3、按编码排列。把汉字按照一定的原则,编出号码,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缺点:字 角的归类要靠死记,如不常用,容易忘记。 二、汉语字典辞书注音方法 1、直音法:直接用同音字注音,如:“篙”,音“高” 2、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 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 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读若:读音像,如琎,读若津;叶韵:通过临时改读字音, 以求韵文和谐的注音方法。叶同协,意思是和谐。如《诗经。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 可方思。朱熹:“方,叶甫妄反。”) 二、常用字典辞书及其使用方法

韵,入声17韵,共106韵。 三、《说文解字》的体例、价值和说文四家 《说文解字》的体例: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收字9395个,另有重文1163个。 《说文解字》的价值:1、确定了“六书”理论;2、按照“六书”原则,创立了汉字部首,制定了按部首编排字数的体例;3、保留了小篆,便于从字形说明本意,并为释读甲金骨文提供了依据;4、保留了先秦词义和汉代训诂资料;5、保留了古音资料;6、记载了丰富的古代文化资料。 说文四家: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使用字典或辞书时注意:1,看序和出版年月;2、细读凡例;3、注意书后有没有勘误、附

古汉语通论(四)

古汉语通论(四)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汉语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在汉字未产生以前,远古汉语的词可能还有更原始的意义,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今天我们所能谈的只是上古文献史料所能证明的本义。了解这种本义,对我们阅读古书有很大的帮助。 一个词往往不只具有一个意义。当它们有两个以上的意义的时候,其中应该有一个是本义(注:有些词的本义已经消失,如"试"字。详见古汉语通论(五)163页。),另外还有一个或一些引申义。所谓引申义,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举例来说,"向"字的本义是"向北的窗户"(《说文》:"向,北出牖也"),《诗经·豳风·七月》:"塞向墐户"。(塞好朝北的窗子,用泥涂好柴门。)由朝北的窗户这个本义,引申为"朝着"或"对着"。又如"道"字,它的本义是"路",《诗经·秦风·蒹葭》:"道阻且长"。引申为达到道德标准的途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又引申为正当的手段,《论语·里仁》:"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等等。 词义的引申和词义的更替应该区别开来。词义的更替是指某词在产生新的意义的时候同时排斥了旧的意义,例如"脚"字的本义是"小腿"(《说文》:"脚,胫也"),后来"脚"字变为指"足",也就不再指小腿了。词义的引申是指某词产生了新的意义以后,并不排除原始意义。例如"道"字虽然产生了一些新义,但是路的意义一直保存到现代汉语里。这类情况很多,也最重要。一方面,这增强了语言的稳固性,使语言不至於面目全非;另一方面,这使语言丰富化了。 清代的文字学家如段玉裁、朱骏声等,都非常重视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因为这种研究方法对於彻底了解词义是一种以简驭繁的科学方法。试看段玉裁对"理"字的解释(注: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玉部。): 战国策:"郑人谓玉之未理者为璞",是理为剖析也。玉虽至坚而治之得其理,以成器不难,谓之理。凡天下一事一物,必推其情至于无憾,而后即安,是之谓天理,是之谓善治,此引申之义也。戴先生(指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曰:"理者,察之而几微,必区以别之名也,是故谓之分理。在物之质曰肌理,曰腠理,曰文理。得其分则有条而不紊,谓之条理。"郑(玄)注乐记曰:"理者分也。"许叔重(慎)曰:"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古人之言天理何谓也?曰:"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天理云者,言乎自然之分理也。自然之分理,以我之情,絜人之情,而无不得其平是也。" 这样抓住本义去说明各种引申义,就会处处都通,而且令人明白:虽然一个词有许多意义,但是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着的,而且往往是环绕着一个中心。比如:朝拜、朝廷、朝向的"朝"就都是从朝见的"朝"引申出来的。也有的是一环套一环,几个引申义同本义之间的距离有远近之分。仍以"朝"字为例,它的本义是早晨的意思(《说文》:"朝,旦也"),引申为朝见,由朝见再引申为朝廷,由朝廷又引申为朝代。 近的引申义很容易令人意识到;例如长短的"长"引申为长久的"长",尊长的"长"引申为首长的"长"。远的引申义就不容易令人意识到,例如长短的"长"引申为首长的"长",不但意义远了,连读音都改变了。其实长短的"长"和滋长的"长",意义还是相当近的,因为草木滋长(zhǎng)是越来越长(cháng)了。然后滋长的"长"引申为长幼的"长",再引申为首长的"长"。本书在讲常用词的时候,近的引申义不另立一义,较远的引申义则另立一义,以便学习。 文字学家凭什么辨别本义呢?主要是凭字形。分析字形,能说明字的本义,从而有助於了解词的本义。许慎的《说文》主要是凭字形来说明字的本义。现在有了甲骨文和金文,在字形的辨认上又有所补充。试就上文所举的"向、道、理、长"四个字加以讨论。《说文》:"向,北出牖也,从宀(mián),从口"(注:楷书"向"字的宀变为了。)。诗曰:'塞向瑾户。'"宀"表示房子,房子开一个口,就是窗。但是,甲骨文比篆文更能说明问题。"向"字在甲骨文

古代汉语_所字结构_再认识

语 言应用研究 odern chinese M 21 XIANDAI YUWEN 2008.08 “所”在文言文中的使用频率很高,而用法又十分复杂,甚至连其词性的归属也众说纷纭。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所,伐木声,从斤户声。诗曰:伐木所所。”可见“所”字的本义应该是一个象声词,指伐木的声音,只是作为这种词性的“所”我们接触的比较少,大家并不熟悉。语法学家对于“所”字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其作为虚词的使用上,在起结构作用时,该如何认定。在中国第一部语法著作《马氏文通》中,马建忠认为“所”是一个“接读代字”并指出“接读代字者乃所以为读之记也”[1];杨树达先生认为“所”应是“被动助词”[2];杨伯峻先生则将其解释为“小品词”[3];王力先生曾将“所”字定为“动词前附号”后来又修改了自己的意见,认为它应是“指示代词的一种”[4]。这种说法后来被广泛采用,郭锡良先生在这种说法的基础上将“所”表述为“辅助性指示代词”[5]。综合来看,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各自侧重的语言事实不同,有的甚至是仅限于语言中的个别用例。虽然在“所”的词性表述上有着一定的分歧,但是有一点是绝大多数人都认可的,那就是“所”字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它必须和其它的词或词组相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才能够充当句子成分,也就是说充当句子成分的,不是“所”字本身,而是以它为中心的整个结构。 “所字结构”充当句子成分时,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不能将其拆分,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名词,可以承担名词所承担的一切语法功能。“所字结构”根据与“所”字结合的核心词的词类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别:“所+动”结构和“所+介”结构。每一种类别中又有着不同的类型变化,每一种类型中“所”的作用和体现的意义又是各不相同的,它们在一起共同组成了“所字结构”的语法功能。可见,“所字结构”的用法和意义十分灵活。 一、“所+动”结构 “所+动”结构是“所字结构”中最为常见,也是最基本的结构类型,它的基本形式是“所”字加在动词(多为及物动词)、动词词组或活用作动词的形容词和名词前面。其中的“所”字是指示代词,指代后面动词所涉及的对象或宾语。具体来说,这种形式有以下几种类型变化:(一)所+名+动 这是“所+动”结构中的最基本类型,在这种类型中,“所”将其后的动宾词组转换为了一个名词性的偏正词组,并强调、指示了中心词。例如: (1)举所佩玉玦以示者三。(《史记·项羽本纪》)其中的“所佩玉玦”就是一个“所+名+动”形式的“所字结构”,动宾词组“佩玉玦”与“所”结合后变为了一个名词性的偏正词组“佩戴的玉玦”。这里的偏正词组已经不同于一般的名词性偏正词组,因为“所”在其中起了强调指示的作用,强调并指示了这个中心词,引起大家的注意。而一般的偏正词组没有这样的作用。有时候为了使这种偏正关系更加明确,还可以在动词和名词之间加上连词“之”,在译为现代汉语时就相当于加入了一个助词“的”。例如: (2)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所居之官”就是在“所居官”的基础上加入“之”使关系更为明确,在翻译时我们可以译为“担任的官职”。 (二)所+动 这种结构类型可以看作是第一种类型的省略式,动词所修饰的中心词没有出现,“所”直接加在动词的前面,形成了一个名词性短语,充当主语或宾语,用来指代人、事、物等,相当于“(所)……的(人、事、物),我们在翻译时应补充出所指代的内容。例如: (3)婉贞挥刀直斫,所当无不披靡。(《清稗类钞·冯婉贞》) (4)皇上有所询问。(梁启超《谭嗣同》) 例(3)中的“所当”和例(4)中的“所询问”后面都没有出现动词所修饰的中心词,但在理解时要补充出省略的内容,“所当”就是“抵挡的(人)”,而“所询问”则是“询问的(事情)”。这样理解,我们就能知道例(3)中的“所字结构”充当的是主语,而例(4)中的“所字结构”则作为了句子的宾语。 (三)所+形容词 当一个形容词与“所”字结合之后。这个形容词就临时活用为一个及物动词,整个结构仍然作为一个名词性词组出现,充当主语、谓语或宾语,指代的是人、事、物等。例如: (5)凡御者之所贵,马体安于身,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尽速致远。(韩非子《喻老》) (6)辨明礼仪,人之所长,而猱猿之所短也。(《管 古代汉语“所字结构”再认识 □张 杨 摘 要:“所”字是古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用法较为复杂的指示性代词,作为虚词,它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通常情况下用在动词、介词或是短语之前,组成“所字结构”,通过这个结构来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或定语。 关键词:古代汉语 所字结构 结构类型

古代汉语通论讲义(郭锡良)

通论! 古汉语的词序 一、词序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 词序:也叫语序,是指语言中词语结合的先后次序。 汉语不靠词形变化表达语法意义,词序在表达语句含义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打你。你打我。 打你、我。你、我打。 古汉语的正常语序:主语+状语+谓语+宾语+补语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战国策·赵策》)二、谓语前置 所谓“谓语前置”,是指为突出或强调谓语,而将主语和谓语的语序倒装。这既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语法现象。 (一)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而把谓语提前 1、谓语具有询问的意义 谁欤?哭者。(《礼记·檀弓下》) 少顷,东郭牙至,管子曰:“子邪?言伐莒者。”(《吕览·重言》) 2、谓语具有赞叹或惋惜的意义 美哉!室。(《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仁夫公子重耳!(《礼记!·檀公下》) 惜乎!子不遇时。(《史记·李将军列传》) 展矣君子。(《诗·邶风·雄风》) 3、谓语具有斥责和不满的意义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久矣,夷狄之为患也。(《史记·匈奴列传》) 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战国策·赵策》) 4、谓语具有祈求和命令的意义 助哉!夫子。(《史记·周本纪》) 来,尸虫!(柳宗元《骂尸虫文》) (二)为了押韵而把主语挪后 桃之夭夭,灼灼其花。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周南·关雎》) 三、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中,谓语后面的宾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可以提到谓语的前面,这种现象叫做“宾语前置”。 汉语的基本词序:主语——谓语——宾语 宾语前置的语序:主语——宾语——谓语 宾语前置一般受到一定的语法条件的限制。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1、语法条件a.句子是疑问句 b.宾语是疑问代词 古汉语中的常见疑问代词:谁、孰、奚、曷、胡、何、安、焉、恶等

古汉语通论(二十七)赋的构成

古汉语通论(二十七) 赋的构成 (一)赋与诗骚的区别 赋是文体的一种。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然赋也者,受命於诗人,拓宇於楚辞也。”这是说,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的。《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 古人把赋与诗(《诗经》)骚(《楚辞》)分开,主要是从思想内容来看的。譬如骚之所以有别於诗,是因为骚没有诗那样纯正,而有诡异谲怪等类的内容(刘勰《文心雕龙·辩骚》);赋之所以异於骚,是因为赋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而“骚则长於言幽怨之情”(清程廷祚《骚赋论上》)。 “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这是说赋的主要特点在於铺陈事物。王逸、陆机、刘勰、程廷祚等都曾指出这一点。从汉赋到唐宋的赋都是如此,可以说这特点贯串了整个赋史。例如扬雄《解嘲》就是铺陈许多故事来为自己的“为官之拓落”辩解,江淹《别赋》就是用许多典故来铺陈各种离愁别绪。铺陈事物最典型的作品是汉代那些描写京殿和苑囿的赋。例如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其内容就是细腻夸张地描写上林苑的水势、山形、虫鱼、鸟兽、草木、珠玉、宫馆等景物和皇帝在苑中进行田猎、宴乐等情况,可以说极尽其铺陈夸张之能事。试举其中一小段: 於是乎蛟龙赤螭,(gèng) (měng)渐离,鰅(rǒng)鰫 (qián)魠(tuō),禺禺魼(qū)鳎(tǎ),揵鳍掉尾,振鳞奋翼,潜处乎深岩。鱼鳖欢声,万物众夥。明月珠子,的皪江靡,蜀石黄碝(ruǎn),水玉磊呵,磷磷烂烂,采色澔汗,藂积乎其中。鷫鹄鸨,驾鹅属玉,交精旋目,烦鹜庸渠,箴疵鵁卢,群浮乎其上。泛淫泛滥,随风澹淡,与波摇荡,奄薄水渚,唼(喋)菁藻,咀嚼菱藕。为了夸张上林苑水中东西多,不论什么虫鱼、珠玉和水禽,只要想得到的,都把它铺陈出来。我们读汉赋,不要把这种夸张的描写都看成实有其事。刘勰在《文心雕龙·夸饰》中批评说:“相如凭风,诡滥愈甚。”实际上这并不是司马相如个人的缺点,而是汉赋的共同特色。这种描写苑囿和京殿(如班固《两都赋》)的赋,与诗骚不同是很明显的。 从形式上看,诗骚和赋都是押韵的,这是三者的共同点。但是一般的说:诗以四言为主;骚一般是六言,或加兮字成为七言;赋则字数不拘,但多数以四言六言为主。典型的汉赋多夹杂散文句式,诗、骚则基本上没有散句。诗、骚在句与句之间,特别是段与段之间,偏重内在的联系,极少用连结的词语。例如上册文选《诗经》中的《关雎》《桃夭》《七月》,《楚辞》中的《山鬼》《国殇》《哀郢》等都没有用连结的词语。而赋则与散文一致,多用连结的词语。例如扬雄《解嘲》,很多地方用“故”“是故”“是以”“然而”“然则”“若 夫”“且”“虽”“遂”等词语来连结上下文;江淹《别赋》用“况”“复”“故”“至若”“乃有”“又有”“傥有”“是以”“虽”等连结的词语;苏轼《前赤壁赋》用“於是”“况”“盖将”“则”“且夫”“苟”“虽”等连结的词语。总的来说,赋与骚的差别是不大的。至於所谓骚体赋(如贾谊《吊屈原赋》),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第一课汉字的结构与演变 一、汉字的性质 根据记录语言的主要角度或主要方式、手段的不同,可以将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大类:拼音文字和构意文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汉字属于构意文字,一般也称为表意文字。 表意文字发展的初期,通过描摹事物形体的外部特点或轮廓来构形的字为数很多。例如“門”,就是早期的象形字。 在发展过程中,由主要描摹事物的外形轮廓来反映词义,发展为用图形或符号的组合来反映词义。这就是汉字中的指事字、会意字。例甲骨文: 指事字:上下刃亦朱 会意字:莫吹啓祝折 构意手段的最高阶段是用义符和声符拼合的方式构造字形。这就是汉字中的形声字。 例:皇煌簧惶蝗江河湖 汉语中的词绝大多数都是多义的,其中有一个义项与记录这个词的字形最为贴切,可以直接解释字形构造的理念,我们这把个义项称为本义。是现有的书面语言材料中可以追溯的最早词义。 二、汉字的结构 需要掌握传统文字学的“六书”,要先掌握一个概念“造意”(见书P9) (一)象形 象形是一种通过勾勒事物的轮廓来构拟字型的造字方法 例: 人大女又目耳口齒 日月草木水戈户門 牛羊犬豕馬鹿弓矢 大凡用象形字记录的词,多是表示具体实物的名词,但有少数例外,它所表示的是这种实物所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还有一种称为“合体象形”(P10) (二)指事 指事是用形体简单的符号记录词义,或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加抽象指事符或区别符号以构成新字。所谓指事,含有表明事物、指明事物的意思。许慎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从结构上看,大多数指事字都是在一个象形字上增加指事性或区别性的笔画构成的,早汉字结构中,指事字是为数最少的。 (三)会意 会意是根据事物间的某种关系而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来构成新字的造字方法。许慎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两种类型: 1、形合会意字:通过部件的象物性的组合来表示新意构成新字。字中构件摆放的位置往往也成为区别构意的手段,不能随意摆放。例:从,牧,莫,舂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 1、关于《墨子》的注本中,清代孙诒让的《墨子间诂》最为详备 2、古代汉语中的否定性无定代词是莫 3、上古韵部中以塞音[P]、[t]、[k]作为韵尾的韵属于入声韵;[m]、[n]、[g]属于阳声韵 4、清代学者钱大昕在《十驾齐养新录》中提出古无轻唇音和古无舌上音的说法 5、近代语音以《中原音韵》为代表 6、三平调是专门针对仄仄仄平平的句式而言的 7、从韵在句中的位置来看,句尾韵是最普遍的形式 8、《尔雅》属于“十三经” 9、从中古汉语四声到现代汉语普通话四声的演变规律是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和入派四声。 10、中古音是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由于《切韵》失传,我们现在考察的中古音的依据主要是《唐韵》(这句话是错的考判断题) 11、对于上古韵部的研究,其材料是《诗经》入韵字、上古其他韵文入韵字和谐声系统,其研究方法是系聊法。 二、填空题 1、清代学者钱大昕在《十驾齐养新录》提出来古无轻唇音和古无舌上音的观点。 2、《毛诗正义.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XXXXXXXXXX乐土乐土爱得我所XXX[疏]XXXXXX中“贯”事也是毛亨的注,笺 云之后是郑玄的注,圆圈之后“贯,古乱反”是陆德明的注音,[疏]字以下是孔颖达的注。 3、没有韵尾或以元音作韵尾的韵称之为阴声韵;以鼻音[m]、[n]、[g]作为韵尾的韵称之为阳声韵;以塞音[P]、[t]、[k]作为韵尾的韵属于入 声韵。 4、朱熹在《诗经集注》一书中没有认识到语音的发展演变,而是为了说明《诗经》押韵和谐,主观的临时的改变某字的读音以求押韵,这种做法 称之为叶韵。 5、古书备注中见到“屯,音肫(zhun)”的注解,这是采用了直音的注音方法,而“东,德红切”,则是采用了反切的注音方式。 6、《十三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周礼》、《仪礼》、《论语》、《孝经》、《尔雅》、《孟 子》。 7、在校勘中,古籍因传抄、刻印而误加上的文字在校勘术语中被称为衍文;专指古书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的术语是脱文。 8、“恶”主要用作形容词,意为“丑恶”,读e,但当用作动词表示“厌恶”时,则改为wu。这种改变一个字的原来读音以区别意义或词性的作法, 称作破读。 三、解释字义及说明用法题 解释字义题:(太多而杂乱了全是老师讲过的文章得复习课本) 说明用法题:(以下是去年考的5个) 1、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充足。 2、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贵;以…..为贱 3、射之,豕人立而啼。 名词作状语,表比喻,像人一样 4、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 名词用作动词,杀 5、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酒。 通假字,通“早” 四、翻译(前两年考的) 1、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徙,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物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它们的价值)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你把它们放在一起等同看待,这是搅乱天下罢了。 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要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 3、且夫我当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赌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再说我曾经听说有人说孔子的学问少,认为伯夷的义气轻,刚开始我不相信,如今我目睹了您的浩瀚远闻,无边无际。我不是来到您的门前,就危险了。 4、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 声相闻,民之老死不相往来。 百姓认为他们的饮食很甜美,服装很漂亮,居住很安定,民俗淳朴欢乐。邻国之间可以相互望见,能听到鸡犬声。(两国居民)到老死都不相往来。 5、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言辞有很多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是非的界线,不可不分辩清楚,这是圣人需要特别慎重对待的问题。虽然这样,那末靠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慎重呢?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 5、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暮春时节,春服已经穿好,我会同五六个青年,六七个少年,到沂水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来。 6、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全)

古代汉语通论 一、古汉语常用工具书 (一)工具书: 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为人们迅速提供某方面基本知识或数据线索,专供查阅的特定类型的图书。 (二)工具书的编排方式: 1、按义序排列 2、按部首、笔划排列 3、按号码排列 4、按音序排列 关于字典和词典 ⑴字典:《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字典》《新华字典》 ⑵词(辞)典:《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三)古代的注音方法: 1、譬况法用打比方的办法,通过描写性、说明性的叙述来指示发音。 《公羊传》:《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东汉何休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齐人语也,见伐者为主,读伐短之。齐人语也。 譬况法注音或对声音长短进行说明,或描写其发音部位,或描写其发音方法,但都不是正式的注音方法。 2、读若法(也叫“读如”)用一个和被注字读音相近的字来注音。 《礼记·少仪》:祭祀之美,齐齐皇皇。郑玄注:“皇,读如归往之往”。 读若法仍是比况被释字的读音,只求近似,所标的音仍不十分准确。 “读若、读如”也用于破假借字,如《礼记》: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3、直音法汉代末年始用直音法注音。指用同音字注音,常见格式“某音某,某音某某之某,某音某某”。 盅,音古;毕,音必;畔,音叛。贯掼,关去。梧,从木吾声。 局限性:⑴无同音字,如“蹭、糗、欸”。 ⑵同音字比较生僻,注之无意义。如“然”的同音字“燃、蚺、髯”。 4、反切注音某某切,唐以前称“某某反(或翻)”。利用汉语双声、迭韵原理,用两个字注另一个字的音,反切上字与所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红,胡笼切;毛,莫袍切;送,苏弄切;东,德红切 从东汉末年到1918年注音字母公布,反切法一直被作为汉字注音的主要方法。 5、注音字母中国第一套法定的汉字形式的标注汉字的拼音字母,又称国音字母、注音符号、注音字符。1913年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 1918~1958年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一直通行,对统一汉字读音,推广国语,普及拼音知识有很大贡献。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曾把注音字母改名为注音符号。后台湾改称为国音符号。 6、汉语拼音方案 (四)工具书使用注意事项: 1、先看序和出版年月,对编纂经过、使用范围和材料收集的起讫点有大致的认识。 2、细读凡例,熟悉使用方法。 3、注意书后补遗、勘误、附录之类。 (五)工具书分类 1、释义为主的工具书 ⑴《尔雅》——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尔,通“迩”,近。 作者不详,从春秋时期到汉代初年,经师们为解说经典,多人收集典籍训诂注释,递相增益而成。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精选所字精选

古汉语通论(十二)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所字 重点:所有 古代汉语同现代汉语一样,也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但古今汉语的代词体系仍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古代汉语有两类比较特别的代词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一类是无定代词“或”和“莫”,另一类是辅助性代词“者”和“所”。 第二,古汉语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都使用了许多与今天完全不同的形式,比如同是第一人称代词,古汉语不但有“我”,还有“吾”、“余”、“朕”、“卬”等;与现代汉语指示代词“这”相当的,不但有“此”,还有“是”、“斯”、“兹”等。 第三,古代汉语人称代词体系不完备,第三人称代词发育不全。严格来说,先秦汉语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的职务是由指示代词“其”和“之”来承担的。 (一)人称代词 (1)“吾”“我”“予”(余)都属於第一人称。例如: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同上) 在上古汉语里,“我”和“予”(余)可以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吾”可以用作主语、定语,但一般不用作宾语。《庄子·齐物论》“今者吾丧我”(如今我忘记了自身),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能换成“今者我丧吾”或“今者吾丧吾”。但是这只是位置的关系;如果在否定句里,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却又可以用“吾”字了。例如: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第一人称代词还有“朕”,先秦一般人都可以用,如: 皋陶曰:“朕言惠。”(《尚书·皋陶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楚辞·离骚》) 用乍朕皇考大仲尊簋。(大簋) “朕”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为皇帝专称,一般人不能使用。 (2)“女”(汝)“尔”“若”“而”“乃”都属於第二人称。例如: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 往之女家。(孟子·滕文公下) 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汉书·项羽传) 第二人称代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女(汝)、尔、若”,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另一类是“而”和“乃”,一般只作定语,偶尔可作主语,但绝不作宾语(连否定句的宾语都不能)。 另外,第二人称的“女(汝)”注意跟男女之“女”区别。“尔”还可以作指示代词和语气词;“若”还可以作动词(像)、指示代词、假设连词等;“而”可以作名词(胡须)、连词;“乃”可以作副词,这些都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区别。 (3)“其”和“之”同属第三人称,“其”字略等於现代汉语“他的”“她的”“它的”;“之”字略等於现代汉语的“他”“她”“它”。这种“其”用作定语,“之”用作宾语。例如: 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孟子·公孙丑上) 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古代汉语通论【精华版】

古代汉语 一、绪论 1、什么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大致分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一个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二、文字 1、汉字的性质: 文字学家主要凭字形来辨别本义,这是因为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意义有密切的关系,分析字形有助于对本义的了解。 2、六书:关于汉字形体构造的传统说法。六书是六艺之一。一般于六书的名称采用许慎《说文解字·叙》的,于次序则采用班固《汉书·艺文志》的。六书依次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并不能产生新字)。 A、象形:把事物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构成一个字,如日、月、山、火、夕、鸟、鱼、鹿、羊、自。 B、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如上、下、本、末、亦、刃。末、朱、兀、寸、甘、刃、旦。 C、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 结合,如武、信、及、从、休、步、逐、斗、莫、牧、采、出、 D、形声: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如江、河、沐。杞、问、物、里、过、发 E、转注:说法不一。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后代的争论:江声(部首,凡某之属皆从某);戴震(互训:转相为注,互相为训);朱骏声改变了定义和例字(引申:体不改造,引意相受;令长是也)。 F、假借: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以令长为例。如“令”本为“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 3、古今字的性质: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了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前一个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如“责”,其“债务”等意义已经为“债”所替代,但“责任”等意义担任着,故而两者为古今字。 4、古今字的特点 (1)各个时代一般使用的汉字一直在五六千个左右。汉字增多的原因有三: A、因社会发展需要而不断产生新字。 B、逐渐衰亡的字仍然保存在字典中。 C、上古汉字“兼职”现象多,后代不断分化(古今字)。例如一个“辟”字就兼有后代的避、辟、僻、嬖、譬等字的意义。 a词义的引申。①弟悌②责债 ①弟,弟弟。又读ti\,敬爱兄长。后作悌。 ②责,债的本字。引申为责求、责备、责任等,为与引申义相区别,另造债字表其本义。 b用字的假借①说悦②莫暮 ①说,本为言说的说,后来表借义为喜悦字,后来另造悦字来表其借义。 ②莫,本为日暮,因借为否定性无定代词,故另造暮字表其本义。 5、异体字的性质:由于时间或地域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形成了形体结构相差较大,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如睹覩。 6、异体字的特点: A、会意字与形声字之差。如:泪淚。

古汉语通论(二十)古代文化常识(二)

古汉语通论(二十)古代文化常识(二)地理,职官,科举(一)地理 历代地方区域的划分,各有不同。有时候,同一个区域名称,而涵义大有区别。有些名称则是上古所没有的。现在举出一些例子来加以说明。 州--相传尧时禹平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又相传舜时分为十二州,即除了九州外,又从冀州分出并州、幽州,从青州分出营州。这样,疆域的大小是一样的,只是州的大小稍有不同罢了。到了汉代,中国的疆土更大了,於是增加了一个交州,一个朔方。后来朔方并入并州,改雍州为凉州,梁州为益州。东汉时代,共有十三州,即:司隶(直辖州)、豫州、兗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益州、荆州、交州。晋初分为十九州,和东汉十三州比较,增加六州。(1)把梁州分为雍、凉、秦三州;(2)把益州分为梁、益、宁三州;(3)把幽州分为幽、平两州;(4)把交州分为交、广两州。 从汉到南北朝末,州基本上是监察区(注: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分全国为十几个监察区,称为州或部。每州置刺史(后或称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后来刺史都掌兵权,不是单纯的监察官了。),有时也是行政区。不过从南北朝起,州的范围渐渐地缩小了。在唐代,全国共有三百多个州,是行政区,宋元所谓州,则与唐代基本上一致。明清改州为府,所以有“兗州府”、“扬州府”等名称,只留少数直隶州直辖於省,散州隶属於府。 郡--郡是行政区域。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著名的有陇西、颍川、南阳、邯郸、钜鹿、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河东、上党、太原、代郡、雁门、云中、琅琊、汉中、巴郡、蜀郡、长沙、黔中。后来又增加桂林、象郡、南海、闽中,共为四十郡。此后历代都有郡,但是区域变小了。直到隋代才取消了郡。唐代州郡迭改,都是行政区域。宋废郡。 国--国是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等於郡,所以“郡国”连称。 道--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略相当於汉代的州。贞观年间,分全国为十道:(1)关内道,即古雍州;(2)河南道,即古豫兗青徐四州;(3)河东道,即古冀州;(4)河北道,即古幽冀二州(注:冀州共出现两次,表示是冀州的一部分。下仿此。这些说法根据郑樵《通志》卷四十《地理略》。);(5)山南道,即古荆梁二州;(6)陇右道,即古雍梁二州;(7)淮南道,即古扬州;(8)江南道,即古扬州的南部(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9)剑南道,即古梁州(剑阁以南);(10)岭南道,即古扬州的南部。开元年间,又分为十五道,这是从关内道分出一个京畿(治长安),从河南道分出一个都畿(治洛阳),再把山南分为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把江南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 路--宋代的路最初是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分的区域,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最初分全国为十五路,后来分为十八路、二十三路(注:此外还有少数特为军事而设的路,不领民事。)。和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例如福建路、广东路、广西路、湖南路、湖北路、陕西路、河北路等,都和今天的省名相同,区域也大致相当(注:广东路又称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