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识教育课程一览表类别课程名称课程内容备注人文类中国文明史

通识教育课程一览表类别课程名称课程内容备注人文类中国文明史

通识教育课程一览表类别课程名称课程内容备注人文类中国文明史
通识教育课程一览表类别课程名称课程内容备注人文类中国文明史

通识教育课程一览表

中国教育部学科分类

中国教育部学科分类

030106 诉讼法学 030107 经济法学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109 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030110 军事法学 0302 政治学 030201 政治学理论 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 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30204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30206 国际政治 030207 国际关系 030208 外交学 0303 社会学 030301 社会学 030302 人口学 030303 人类学 030304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 0304 民族学 030401 民族学 03040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史 030405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305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04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04 教育学 0401 教育学 040101 教育学原理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040103 教育史 040104 比较教育学 040105 学前教育学 040106 高等教育学 040107 成人教育学

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 040109 特殊教育学 040110 教育技术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0402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040201 基础心理学 0402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40203 应用心理学 0403 体育学 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 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医学学位)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 05 文学 0501 中国语言文学 050101 文艺学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 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 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 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 050206 印度语言文学 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050208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050209 欧洲语言文学 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3 新闻传播学 050301 新闻学 050302 传播学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 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中形成了一部深厚的教育史。我国古代以四书五经为教育内容;近代引进西方先进思想,中国的教育步入近代化轨道;当今教育愈加完善,但仍存在着许多弊端;展望中国教育前景,在社会的呼吁和教育学专家的努力下进行教育革新。高考制度亟待革新,学生学习需要民主自由,高校教育需要进一步改革。 关键字:中国教育制度发展现状弊端改革方向教育民主 一、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一书中曾指出:“教育的发生就根植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它是帮助人经营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自有人生,便有教育。因为自有人生,便有实际生活的需要。”原始人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在学习制作工具的经验和技术,传递经验中产生了原始教育。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条件成熟;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专门的管理人员,政治条件具备;文字不断产生,文化积累增加,文化条件形成。在这个背景下,学校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场所产生。 西周官学制度产生,国学和乡学作为两种主要的学校形式。当时以六艺为教育内容,《礼记·王制》记载:“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当时教育管理的特点是学在官府政治上实行分封制,等级制度森严;思想上强调以礼治国。这些决定了西周统治者对教育的高度

重视和垄断,形成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封建官学教育在汉代正式确立。汉代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太学确立,以四书五经为教学内容。与此同时以儒家“人学”为理论基础形成中国教育思想,此后经过一代代儒学家的改造和发挥,融合其他学派的教育思想,发展成中国独特的教育学思想体系。提出以“修身为本”的主题思想,追求人格境界,即个人与家庭、国家、社会的和谐,注重教导人自觉修养人格,强调理性自觉原则。采用以学习和修养为基础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由“教事”至“穷理”安排合理的顺序,及师生共同研讨。 封建教育制度和思想在大一统制度的影响下,形成教育的国家化、政治化和伦理化的传统特色造成了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的权威主义的教育传统,存在着弊端,禁锢了学生的思想自由和创造性。 近代以来我国的教育发生重大转变,先是从欧美输入,后又学习苏联。洋务教育开始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中国教育开始近代化进程。“五四运动”后,在中共的领导下,教育开启新的历程,为革命培养了先进人才。在输入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学后,我国教育界人士创编了自己的教育学,先后出现了蔡元培、陶行知等著名教育家,为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蔡元培提出教育独立的思想,他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所以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于人类文化上能进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

教育学60强-2017中国大学教育学排名-考研必备

本科专业目录中教育学包括教育学、体育学等2个学科类,共有9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教育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 3.61%,授予的教育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2.50%,教育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1.40%。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37078名博士生导师中,有662名是教育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1.79%。教育学是比较小的学科。 在本科专业分类中,心理学属于理学,而在研究生专业分类中,心理学属于教育学。为了使两者统一,本评价的教育学排名含心理学类的各本科专业的得分。 2017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名单 排名等级校名 1 A++ 北京师范大学 2 A++ 华东师范大学 3 A++ 华南师范大学 4 A+ 浙江大学 5 A+ 北京体育大学 6 A+ 南京师范大学 7 A 西南大学 8 A 华中师范大学 9 A 上海体育学院 10 A 东北师范大学 11 A 成都体育学院 12 A 武汉体育学院 13 A 湖南师范大学 14 A 浙江师范大学 15 A 首都师范大学 16 A 西北师范大学 17 A 上海师范大学 18 B+ 首都体育学院 19 B+ 陕西师范大学 20 B+ 辽宁师范大学 21 B+ 福建师范大学 22 B+ 苏州大学 23 B+ 天津师范大学 24 B+ 曲阜师范大学 25 B+ 山东师范大学 26 B+ 广州大学 27 B+ 江西师范大学 28 B+ 天津体育学院

29 B+ 安徽师范大学 30 B+ 南京大学 31 B+ 河北大学 32 B+ 吉林大学 33 B+ 沈阳师范大学 34 B+ 河南大学 35 B+ 湖北大学 36 B+ 宁波大学 37 B+ 山西大学 38 B 广西师范大学 39 B 河北师范大学 40 B 温州大学 41 B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2 B 西安交通大学 43 B 广州体育学院 44 B 杭州师范学院 45 B 扬州大学 46 B 集美大学 47 B 深圳大学 48 B 聊城大学 49 B 北京理工大学 50 B 武汉理工大学 51 B 暨南大学 52 B 兰州大学 53 B 徐州师范大学 54 B 西安体育学院 55 B 山西师范大学 56 B 南通大学 57 B 北京联合大学 58 B 鲁东大学 59 B 淮阴师范学院 60 B 西华师范大学

中国教育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一向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国家制定了多种法律,从不同角度保障人人受教育的权利,其中特别强调少数民族、儿童、妇女和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经过50年的努力,中国的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九年义务教育正在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全国已有91%人口的地区普及了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形式多样的成人教育和民族教育也得到很大发展;初步形成了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体系。国际教育交流和合作也得到广泛开展。 中国1986年开始实施义务教育法,2006年对该法进行了全面修订。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实施以来,中国义务教育事业在很多方面取得新进展,已进入全面普及和巩固提高阶段。 一、中国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行政体制 中国实行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在现阶段,基础教育以地方政府办学为主;高等教育以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办学的体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实行在政府统筹管理下,主要依靠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学和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 中国教育部是管理中国教育事业的最高行政机构,负责贯彻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教育工作的具体政策,统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协调全国各部门有关教育的工作,统一部署和指导教育体制的改革。 1978年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和10多项教育行政法规。教育部在职权范围内发布了200多项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 文献标识码:A 一、高等教育取得的巨大发展 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的时期。短短六年多的时间,高等教育取得巨大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规模急剧扩大。首先,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在1998年的时候,我们全国的在校研究生只有19.8万人,但是,到了去年年底,总数已经达到了81.99万人。其中,16.5万多博士生,65万多硕士生。今年,大概又招收了31万左右,减去今年已经毕业的20万,现在,我们在校的研究生,应该是90万出头。再加上20万的在读硕士、博士在职研究生,这样,我国现有研究生的总数大概是110万人左右。但是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还不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研究生教育规模最大的是美国,他们大约有210万左右的研究生。 第二块,针对普通高等学校里的本专科教育而言,到去年年底,全国的普通高等学校由1998年的1020所增长到了1731所。前些日子新发布的统计数字是1778所。在这些普通高等学校就读的学生数量增长得非常快,由1998年的340.7万人增长到去年年底的1333.5万人,今年计划招生475万人,但实际上要大大地突破,可能达到了550万人左右。这样,减去今年毕业338万的本专科生,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里的本专科生大概有1500万人左右。去年年底的统计数字中,有773.8万是本科生,595.7万是专科生,在校本科生多于专科生,但是在专科

招生方面,也就是高职高专的学生招生数已经超过了本科生。去年,我们招收447万学生,其中210万是本科生,237万是专科生。但是,由于本科学制长于专科,所以目前还是本科生多于专科生。 第三大块是成人高等教育。我国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有505所,目前在整个成人高等教育学校里就读的本专科生大概是419万人。实际上,在这505所高校里就读的学生并不多,他们大多数是在普通高等学校的成人教育学院或者继续教育学院、函授教育学院就读,其人数大概是300万人左右。 第四大块是2000年以后出现的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产生缘于国家大规模扩招以后教育经费的不足。在扩招后,国家对教育的拨款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没有跟上扩招的幅度,甚至在有些地方扩招了多少,生均经费就相应地减少了多少。为了弥补扩招以后经费不足的问题,首先从浙江、江苏等省开始,一些本科院校创办了民营机制的独立学院。所谓的机制在当时就一条:高收费!大概每位学生13000元到18000元之间,这样,除独立学院能够独立运转以外,相当一些部分补充了母校的运转。通过这个办法,解决了部分办学经费的不足。现在教育部也承认了这个现实,并且加以规范。要求独立学院不仅有一块牌子,而且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校舍、独立的教学设施、相对独立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管理队伍、独立的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等。总的一点就是独立颁发文凭,不许再用母校的文凭。 从某种意义上说,尤其对民办院校来说,干了一二十年,最后才熬成一个本科院校,但是,独立学院从它一成立就是本科院校,具有了竞

浅谈中国大学教育问题

中国文化期末论文 题目:中国大学教育思考 ——中国为什么没有独立发展出自己的大学? 系别:文学与传媒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张沁晓 学号:141011215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中西大学教育制度、观念和目的的思考,尝试回答中国为什么没有独立发展自己的大学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反思。 [关键词] 中国大学教育,制度,目的 目录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3) 二、研究现状综述 (3) 三、原因探讨 (4) (一)中西方大学课堂教育制度的对比 (4) (二)中西方大学教育观念对比 (4) (三)中西方大学教育目的的不同 (5) 四、调查报告浅析 (6) 五、中国大学教育仍存在的问题 (6) 六、建议举措 (7) 七、反思与不足 (9) 注释与参考文献 (10)

历来,中国从来不缺乏对教育倾注无限热情的人,大师、学者、作家,不一而足,办学的历史也由来已久,从唐代的书院,至宋代、明代,私塾、书院规模达2000余家。但是,为什么中国没有独立发展出自己的大学?今天,我们几乎完全摒弃过去几百年的学院制度,使用的是几乎沿用西方欧美地区大学的教育制度。这又是为什么呢?即使模仿西方教学制度,我国目前的大学教育制度是否成功呢?为何仍有人感叹,当今中国仍然没有真正的大学? 从古时周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到今天的人文、理工,经历了朝代的更替,也经历了西方思潮的冲刷。然而,今天,中国的大学教育仍旧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目前大学的概念,是指通过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中国这样的教育机关数量越来越多,质量是否越来越高还有待进一步考察。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目前,中国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院校也越来越多。4月7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大学生在校人数达到3700万,全世界第一。全国各类高校达到了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分析了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数目上的发展情况。很明显,目前大学生已不是什么稀罕物种,但人数并不代表质量。 目前,我国的大学和学院数目在在全国相互融合发展的全球化大环境下,越来越多人选择出国留学。另外,有项数据显示: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国内高考报名人数逐年减少;而出国留学的人数却不断激增。都是上大学,国内国外到底有啥不一样?都说国外教育质量高,可见,国内外高等教育仍有一定的差距对中国大学教育问题——中国为什么没有独立发展出自己的大学的思考,有助于认清中国大学教育现状,并以此调整教育的目标、方向,从而做出良好的有利于国民素质发展,有利于我国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决策。 二、研究现状综述 目前,对中国大学教育的研究不计其数,总体而言,有以下几类,一类是针对大学教育体制的研究,如大学教育的治理、思政教育的体制改革等,第二类是从参与身份的角度对学生、教师、大学校长及管理者等的专题研究;第三类则是对大学存在的一些问题的研究,如创业现状、就业情况等的研究。但对“中国为

教育部学科分类代码表

教育部学科分类代码表 (人文社科类) (GB/T13745—92) 630 管理学 630.10 管理思想史 630.15 管理理论 630.1510 管理哲学 630.1520 组织理论 630.1530 行为科学 630.1540 决策理论 630.1550 系统管理理论 630.1599 管理理论其他学科 630.20 管理心理学 630.25 管理计量学 630.30 部门经济管理 630.35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630.3510 科学社会学 630.3520 科技政策学 630.3530 科学心理学 630.3540 科学计量学 630.3550 科技管理学 630.3599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其他学科 630.40 企业管理 630.4010 生产管理 630.4015 经营管理 630.4020 财务管理 630.4025 成本管理 630.4030 劳动人事管理 630.4035 技术管理 630.4040 营销管理 630.4045 物资管理 630.4050 设备管理 630.4055 质量管理 630.4099 企业管理其他学科 630.45 行政管理 630.50 管理工程 630.5010 生产系统管理 630.5015 研究与开发管理 630.5020 质量控制与可靠性管理 630.5025 物流系统管理 630.5030 战略管理 630.5035 决策分析 630.5040 决策支持系统 630.5045 管理信息系统

630.5060 部门管理工程 630.5099 管理工程其他学科 630.55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630.5510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630.5520 人才学 630.5599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其他学科 630.60 未来学 630.6010 理论预测学 630.6020 预测评价学 630.6030 技术评估学 630.6040 全球未来学 630.6099 未来学其他学科 630.99 管理学其他学科 710 马克思主义 710.10 马、恩、列、斯思想研究 710.20 毛泽东思想研究 710.30 马克思主义思想史 710.40 科学社会主义 710.50 社会主义运动史(包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710.60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710.99 马克思主义其他学科 720 哲学 720.10 马克思主义哲学 720.1010 辩证唯物主义 720.1020 历史唯物主义 720.1030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720.1099 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他学科 720.15 自然辩证法(亦称科学技术哲学) 720.1510 自然观 720.1520 科学哲学 720.1530 技术哲学 720.1540 专门自然科学哲学(包括人工智能哲学、数学哲学、物理哲学等) 720.1599 自然辩证法其他学科 720.20 中国哲学史 720.2010 先秦哲学 720.2020 秦汉哲学 720.2030 魏晋南北朝哲学 720.2040 隋唐五代哲学 720.2050 宋元明清哲学 720.2060 中国近代哲学 720.2070 中国现代哲学 720.2080 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思想 720.2099 中国哲学史其他学科 720.25 东方哲学史 720.2510 印度哲学 720.2520 伊斯兰哲学 720.2530 日本哲学 720.2599 东方哲学史其他学科 720.30 西方哲学史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及其未来郑永年中国高等教育在量上有很大的成就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及其未来 郑永年 中国高等教育在量上有很大的成就,这些大家都很清楚,所以本次讲座主要谈一些批评。 对高等教育的批评主要是从上世纪90年代高教改革以后开始的,尤其是1998年扩招以后。现在的状况是,高等教育不仅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培养不出世界一流的大师,更严重的是,高等教育已经开始拖累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浪费着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才。高等教育的成败必将影响到中国未来社会经济甚至政治发展的方方面面,甚至影响到中国文明的进程。 现在整个社会有一个共识,就是高教要改革,没有改革就没有希望,但是关于高等教育究竟怎样改革却没有共识。这么多年,高教改革措施不少,但却有“越改越坏”的趋势,很多人对高教改革已经失去了信心,觉得“既然越改越坏,那不如不改”。 实质上,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不能单从高等教育本身来看。因为高等教育只是中国整个社会政治经济体系的一部分,高教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是其他制度的一个衍生。因此,如果不能从总体制度出发,就会既找不到高等教育问题的症结,更难以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对高等教育改革的评价及其改革的建议,需要区分三类不同性质的问题。 第一类是发展性的问题,表现为教育本身的种种不足,如师资力量不足、教育和科研经费不足等;第二类是体制性问题,表现为资源的配置、激励机制、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方式等;第三类是政策观念问题,表现为混淆高教改革和一般的社会经济改革,以经济改革的方式推进高教改革,将市场化作为高教改革的方向和手段。政策观念问题经常导致改革观念的错误导向,政策的错误导向进一步使高教改革误入歧途,改革越多,问题越重。 这三类问题都会影响到中国高等教育的表现,但是它们需要不同的诊治方法。基于中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以及中国社会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从长远来看,第一类问题不会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这类问题不具有本质性,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发展得以解决。相比较而言,后两类问题更加严重,是体制性和方向性的问题。增加投入可以逐步解决第一类问题,但是不能解决后两类问题,所以后两类问题应该成为我们评价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切入点。 一、高等教育体制问题及改革方向 一般从三个方面来评价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包括体制、人才(产品)和知识创新。体制的治理过程、人才培养过程和知识创新过程构成了高等教育三个有机的方面。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高教和其所依赖的官僚体系之间的关系,即高校和外部的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二是高教内部的管理体制。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过去建立的苏联式的高等教育体系经历了很多改革,但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并没有重大的突破。

中国教育部十二大学科划分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 (1997年颁布) 一、《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核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范围划分的依据。同时,学位授予单位按本目录中各学科、专业所归属的学科门类,授予相应的学位。培养研究生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参照本目录制订培养研究生的规划,进行招生和培养工作。 二、本目录是在1990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原目录)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反复论证修订的。修订的主要原则是∶科学、规范、拓宽;修订的目标是:逐步规范和理顺一级学科,拓宽和调整二级学科。 本目录与原目录相比,有如下变化∶增加了管理学学科门类,授予学位的学科门类增加到12个;一级学科由原来的72个增加到89个,二级学科(学科、专业)由原来的654种调整为386种。各学科门类的学科、专业设置情况是∶哲学,1个一级学科,8种学科、专业;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16种学科、专业;法学,5个一级学科,31种学科、专业;教育学,3个一级学科,17种学科、专业;文学,4个一级学科,29种学科、专业;历史学,1个一级学科,8种学科、专业;理学,12个一级学科,50种学科、专业;工学,32个一级学科,113种学科、专业;农学,8个一级学科,27种学科、专业;医学,8个一级学科,54种学科、专业;军事学,8个一级学科,19种学科、专业;管理学,5个一级学科,14种学科、专业。 三、本目录中有16个二级学科带"(含∶)",括号中的内容是对二级学科所包含内容的强调或补充,其学位授权和研究生培养除医学门类中有关学科按括号中的内容进行外,其它学科均按二级学科进行。"科学技术史(分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其学位授权点的审核、授权和研究生培养按括号中限定的学科范围进行。 四、本目录中部分学科、专业注明可授不同学科门类的学位,此类学科、专业授予学位的学科门类由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决定。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①汉代独尊儒术,在京师设立太学,在郡国设立学官,后渐立学校。隋唐时期,科举制形成,逐渐取代与门阀等级制相适应的选举制,并与学校相关联。唐代在京城设国子监,统辖各学,在各地设郡县学校。宋代书院勃兴,元代广建社学。到明代,学校体制大体已备。清因明制,以科举取士为正途,而科举必由学校。其规制悬学校之名而导以仕进之路。②学校乃教化所从出,以纳民于轨物,在王朝统治体系中地位极崇,作用至大。 ——摘编自桑兵《历史的本色:晚清民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材料二③西方近代分科观念在中国社会的广泛传播,④促使中国学人在反思传统学术思想体系弊端的同时,纷纷提出近代中国新的学术分科方案。⑤民国初年,教育部公布《大学令》和《大学规程》,将大学分为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简称“七科之学”),正式取消经学科。大学文科分为文学、历史学等4门,理科分为数学、理论物理学、化学等9门,法科分为法律学、政治学、经济学3门,商科分为银行学、保险学等6门,医科分为医学、药学2门,农科分为农学、农艺化学等4门,工科分为土木工学、机械工学、造船学等11门。 材料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有关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发展文教事业的基本方针,也是改革教育的基本依据。⑥一方面,政府对旧教育体制进行改造,制定改造旧教育的方针政策,接管、整顿旧学校,收回教育主权。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对包括教育界在内的知识分子采取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努力争取和团结知识分子。在实际教育建设过程中,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确立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没有完全得到执行,⑦突出表现为全面学习苏联教育,并大量派遣留学生赴苏联学习。应当指出,在学习苏联教育经验过程中,存在生搬硬套、结合中国国情不够的弊病。⑧通过对高等学校院系、中等专业学校的调整,对课程、教材及学制的改革,新中国教育事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材料一叙述了从汉至清中国教育的相关情况,其中①叙述了汉代至清代教育的发展情况,即都重视学校教育;②指出了学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材料二叙述的是民国政府对大学的改制情况,其中③④⑤分别从西学的传入、近代中国学人的反思及政府政策三方面分析了近代中国大学分科的原因。材料三叙述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其中⑥阐述了新中国对旧教育体制的改造情况;⑦反映了苏联教育体制对新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⑧阐述了新中国教育体制变革的内容及影响。三则材料阐述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情况,凸显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问题设置】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七科之学”确立的原因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 第1页共1页

对中国大学教育制度的看法的总结

课题项目:您对中国大学教育制度的看法 课题成员:22——28号 ( 课题分组:教师组学生组社团组网络论坛组家长组 课题统计结果: 一、教师组: 1、大学教育制度有缺陷,持批评态度。如⑴课堂教授知识与社会脱节,很多专业设置不科学⑵扩招现象导致大学生数量剧增,教育质量下降⑶个别学生为了增加就业机会挤破脑袋入党 2、持中立态度,认为是国家现状造成的,主张从老师和学生方面改进。如在教学方式上根据老师的特点和专业知识,同学应积极上进,主动规划未来,在就业问题上不要眼高手低。 3、认为存在问题,但批判无用,因为大环境改变较难,应从自我找原因,学生应充分准备,积极主动,老师在方向上给予指导 二、学生组: 1、理论知识太过老化,过时,尤其是经济类专业方面;忙于扩建扩招,忽视了教学水平的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系曹德乐09级) 2、师资力量弱、专业信息传递慢、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教育模式单一化、教学方式老套、忽视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人力资源管理系黎明09级) 3、知识脱离实际、社会实践能力差、师资力量弱、结合实际培养人才(人力资源管理系李琳09级) 4、太过于重视考试成绩、老师改卷应公平、课程设计应多联系实际、学校应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人力资源管理系王雪09级) 5、应试教育缺乏实践性、理论脱离现实、知识更新慢、讲课课件落伍、教师专业程度不够、一师多职现象(人力资源管理系许明超09级) 6、大学教育融合了中西教育思想,现阶段是适应社会的;教育体制的僵化和改革的不彻底导致教育的畸形发展(行政管理赵晓霞09级) 7、重理论、轻实践、与实际脱轨;教师专业能力下降;扩招导致教学质量

和学校实力下降(汉语言文学李颖09级) 8、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学校去行政化、加大学术腐败整治力度、注重因材施教、不能盲目扩招(人力资源管理系张道方09级) 9、扩招导致专业多余、大学生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大学去行政化、“官僚制度浓”、高考状元纷纷不在大陆上学(人力资源管理系09级) 10、理论与实际脱节、大学存在对贫困生的不公平现象、学费过高(人力资源管理系上官单强09级) 11、过于注重理论、不重视个人的发展、学生虚度光阴、大学教育过于追求全面化(人力资源管理系李义名09级) 12、专业与就业针对性不强(信息与计算科学吴圆圆10级) 13、对学生管理太放松(信息与计算科学王亚丽10级) 14、大学课堂讲授内容太多,缺少交流、给了学生更多的自我展示机会,课余生活也精彩(信息与计算科学张晴10级) 15、对学生管理太松,容易让人迷茫;能彰显大学风采;感觉上不上大学一样,枯燥无味、关系难处理(信息与计算科学赵晓威10级) 16、相对自由,利于培养自立精神;管理过于宽松、教育质量低(机械自动化乔浩10级) 17、重理轻文;盲目跟风开设专业,师资力量弱;重理论,轻实践;扩招导致教学质量降低(国际贸易与经济谢瑞聪10级) 18、各校之间师资力量不公平;图书馆资源很少利用;自习教室难找;老师教学方法传统老套(英语教育井莹10级) 19、知识内容太老,课件更新慢;老师与同学交流少;个别校级公修课无聊;老师讲授方式照本宣科,方式单一(英语教育毛质航10级) 20、老师不会主动关心爱护同学、有些课程无趣;教师水平不高(英语教育宋亚楠10级) 21、教育应该多元化、实践性应强、中国大学开放性不够、文化氛围不浓(翻译专业李新亚10级) 22、教育应民主化,除专业课外应是自己感兴趣的课;学生不必每节课都到(翻译专业姜宁10级)

教育部《学科分类与代码》分类查询

教育部《学科分类与代码》分类查询(摘录) 一、使用说明 本标准仅对一、二、三级学科进行分类。一级学科用三位数字表示,二、三级学科分别用两位数字表示,一、二级学科中间用点隔开,代码结构为XXX·XXXX,例如570·2520,其中570为一级学科,570.25为二级学科,570.2520为三级学科。 二、教育部学科分类与代码(部分) 760 艺术学 760.10 艺术心理学 760.15 音乐 760.1510 音乐学(包括音乐史、音乐美学等) 760.1520 作曲与作曲理论 760.1530 音乐表演艺术 760.1599 音乐其他学科 760.20 戏剧 760.2010 戏剧史 760.2020 戏剧理论 760.2099 戏剧其他学科 760.25 戏曲 760.2510 戏曲史 760.2520 戏曲理论 760.2530 戏曲表演 760.2599 戏曲其他学科 760.30 舞蹈 760.3010 舞蹈史 760.3020 舞蹈理论 760.3030 舞蹈编导 760.3040 舞蹈表演 760.3099 舞蹈其他学科 760.35 电影 760.3510 电影史 760.3520 电影理论 760.3530 电影艺术 760.3599 电影其他学科 760.40 广播电视文艺 760.45 美术 760.4510 美术史 760.4520 美术理论 760.4530 绘画艺术 760.4540 雕塑艺术

760.4599 美术其他学科 760.50 工艺美术 760.5010 工艺美术史 760.5020 工艺美术理论 760.5030 环境艺术 760.5099 工艺美术其他学科 760.55 书法 760.5510 书法史 760.5520 书法理论 760.5599 书法其他学科 760.60 摄影 760.6010 摄影史 760.6020 摄影理论 760.6099 摄影其他学科 760.99 艺术学其他学科 520 计算机科学技术 520.10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520.1010 自动机理论 520.1020 可计算性理论 520.1030 计算机可靠性理论 520.1040 算法理论 520.1050 数据结构 520.1060 数据安全与计算机安全 520.1099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学科其他学科520.20 人工智能 520.2010 人工智能理论 520.2020 自然语言处理 520.2030 机器翻译 520.2040 模式识别 520.2050 计算机感知 520.2060 计算机神经网络 520.2070 知识工程(包括专家系统) 520.2099 人工智能其他学科 520.30 计算机系统结构 520.3010 计算机系统设计 520.3020 并行处理 520.3030 分布式处理系统 520.3040 计算机网络 520.3050 计算机运行测试与性能评价 520.3099 计算机系统结构其他学科 520.40 计算机软件 520.4010 软件理论

中国教育发展概况

中国教育发展概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一向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国家制定了多种法律,从不同角度保障人人受教育的权利,其中特别强调少数民族、儿童、妇女和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经过50年的努力,中国的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方政府办学为主;高等教育以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办学的体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实行在政府统筹管理下,主要依靠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学和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

中国教育部是管理中国教育事业的最高行政机构,负责贯彻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教育工作的具体政策,统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协调全国各部门有关教育的工作,统一部署和指导教育体制的改革。 1978年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 多 自1978年以来,教育经费逐年增加。1998年全国教育投入2949.06亿元,其中政府投资2032.45亿元,1565.59亿元属于严格的国家预算拨款。

二、中国的教育体系 中国教育体系由四部分组成,即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 业生升学率达到94.3%。初中阶段义务教育也有一定的发展。 1999年全国共有普通初中6.44万所,招生数2183.44万人;在校生5811.65万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8.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50%。1999年全国共有普通高中1.41

万所,招生数396.32万人,在校生1049.71万人。1998年职业中学10074所,招生217.6万人,在校生541.6万人。 1999年全国共有为聋哑、弱智等残疾儿童举办的特殊教育学校达1520所,在校生37.16万人,比上年增加1.32万人。半数以上的适龄残疾儿童均能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全 年 1999年普通中专学校达到3962所,在校生515.50万人。普通中专招生科类结构有所变化,财经、体育、艺术类呈增长趋,工科类呈下降趋势。1999年全国职业高中学校达8317所,招生数160.38万人,在校生443.84万人。1999年全国技工学校达到4098所,招生数51.55万人,在校生156.05万人。

浅谈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浅谈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摘要:“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是科学泰斗钱学森先生生前多次提出的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钱老的疑问,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 关键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现状问题。 正文 著名学者薛涌在他的著作《谁的大学》中这样说到:“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下,走的其实就是中国职业足球过去10年所走过的路:地方政府和企业向足球大输血,以为钱可以换来水平。结果把队员养得肥肥的,其收入动辄上百万。”并且预言:“不仅‘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运动20年后会成为笑柄,而且那时的中国高等教育将面临更为严重的危机。在最坏的情况下,中国大学的经营可能如同近10年来已经声名狼藉的中国职业足球,只追求投入,不注重产出,教育成本飞涨而教育水平下降。” 虽然说薛涌的言辞可能过于激烈,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弊端渐现。年轻人才缺乏、经费不足、人文教育匮乏、开放性不够、评审制度不健全、行政管理官本位等各种弊病长期腐蚀着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 此外中国高等教育协会秘书长张晋峰2004年8月1日召开的中美职业教育高级论坛讲话指出,中国高等教育近五年发展迅速,但在投资、师资、理念等五方面仍存在问题。 张晋峰介绍,在一九九八年到二00三年的五年中,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激增。大学本科及专科在校生人数由三百四十一万增长为一千一百余万,在校研究生及在职攻读硕士、博士人数增至八十万,其中研究生人数增长了约四十五万。 同时,张晋峰还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在五方面尚存不足。其一、当前中国高

等教育整体水平离社会发展目标的差距仍较大。其二、高等教育投资不足,限制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以二00二年为例,中国高等教育所需经费二千五百亿,国家投资一千二百亿,资金缺口近一半。其三、高校教师人数、质量仍不满足要求。一方面尚缺至少三十万合格高校教师,另一方面新教师占教师总数近半、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当前中国学生和教师的比例总体超过二十比一,国际理想比例约为十四比一。其四、大批新建高校教学质量有隐忧。目前全国一千六百余所高校中,一九九八年后新建高校超过总数一半。其五、部分高校办学思想及理念与时代要求差距大。 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梁慧星先生也表达了对中国高等教育现状的忧虑和思考,他认为: 中国高等教育的结症在应试教育,是人所共知。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应试教育不仅没有纠正,反而愈演愈烈。应试教育导致两个恶果:一是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创造力;二是培养的学生不符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标准。 因为应试教育,使许许多多优秀人才,被培养、造就成了没有个性、没有思想、没有创造性的中等之才,就像工业生产线上产出的同一规格、同一型号、同一品质的物质产品。举个例子: 伴随着高考临近,各地学子紧张备考。5日上午,网络上广为传播的湖北孝感“吊瓶班”照片令人唏嘘,照片中,同学们在教室一边打吊针一边认真备考。跟帖中,类似“世界奇观,中国制造”、“范进,你后继有人了”的评论反复被顶。针对网友的批评,发布照片的同学在其微博中叫屈,表示发布这张照片只是出于好玩,并呼吁“不要扭曲我们想上大学的心”。 无数学子为大学梦秉烛夜读,现今高等教育制度却备受苛责,改革筚路蓝缕。5月3日,中国青年报以《北大清华再争状元就没有希望》为题,报道了由多位知名教育界人士参与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会上诸位嘉宾的言论在微博上广为传播。其中,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的“北大等大学正培养利己主义者”,截至5月6日下午,以这一观点为话题的微博数高达20万多条。“头条新闻”发表的相关微博,被转发近15000次,评论9000多条,引发舆论对高等教育现状的反思。

教育部学科门类及代码标准

教育部学科门类及代码标准 01哲学 0101 哲学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010102 中国哲学 010103 外国哲学 010104 逻辑学 010105 伦理学 010106 美学 010107 宗教学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02 经济学 0201 理论经济学 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102 经济思想史 020103 经济史 020104 西方经济学020105 世界经济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202 应用经济学 020201 国民经济学 020202 区域经济学 020203 财政学(含∶税收学) 020204 金融学(含∶保险学)020205 产业经济学 020206 国际贸易学 020207 劳动经济学 020208 统计学 020209 数量经济学 020210 国防经济 03 法学 0301 法学 030101 法学理论 030102 法律史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30104 刑法学 030105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 03010 6 诉讼法学 030107 经济法学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109 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030110 军事法学 0302 政治学 030201 政治学理论 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 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30204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302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030206 国际政治 030207 国际关系 030208 外交学 0303 社会学 030301 社会学 030302 人口学 030303 人类学 030304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 0304 民族学 030401 民族学 03040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史 030405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04 教育学 0401 教育学 040101 教育学原理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040103 教育史 040104 比较教育学 040105 学前教育学 040106 高等教育学 040107 成人教育学 040108 职业技术教育学 040109 特殊教育学 040110 教育技术学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一、奴隶社会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领主贵族政治,并垄断文化教育,即“学在官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学内容,也都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担着社会上层建筑的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是鲜明的。此乃教育价值的转折。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春秋时期,我国奴隶制崩溃而转向封建制,经济、政治的大变化,也变化在教育上。为旧经济旧政治服务的受贵族垄断的“学在官府”的教育走向没落.春秋战国周天子权威尽失,列国纷争,旧的传统秩序完全被打乱,原来的官学教育体制也崩溃了。此时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形成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阶层。当时各国统治者为求生存和扩张,极力网罗和重用贤士。而学术和教育活动又是被统治者发现并重用的基础,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孔子是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他实行有教无类,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尤其是《学记》,更是儒家教育理论的力作。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的孟子、荀子,各有学术特色。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教育剧变的时代。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立场上,各抒己见,相互辩驳,相互争鸣,而又相互吸收、补充,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使得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构成了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最为丰富多彩的一页。教育价值呈现多维度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 三、秦汉的教育 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文化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至少已延续了4000多年。在整个古代,文化教育可以说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将教育视为治国安邦之本,更是中国的一贯传统。秦代推崇法家学说,以暴力和苛政统一思想,焚书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结果迅速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王朝覆灭。汉初去秦苛政,推行道家的无为而治,虽有效地恢复了经济和民间学术文化,但不利于建立强有力的****统治。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学校,行选士,确立起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意识形态,也成为此后延续两千余年的文教政策。 四、魏晋南北朝的教育 魏晋南北朝近400年,是我国历史上处于分裂和长期战乱的时期。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官学时兴时废,教育总的来说是不景气的。由于当时社会上佛、道、玄学盛行文学、史学、自然科学发达,儒学不振,退居次要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士人流徙迁移,致使汉代“乡举里选”为主的察举制度难以实行。这一时期豪强地主垄断政权,形成了势力强大的门阀世族集团。这个集团的内部要分配政治权力,这就必须对选士制度进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