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语文上册《穷人》教案部编版.doc

六年级语文上册《穷人》教案部编版.doc

六年级语文上册《穷人》教案部编版.doc
六年级语文上册《穷人》教案部编版.doc

六年级语文上册《穷人》教案部编版

课题穷人课型讲读课文授课

2 课时时间

1.正确读写“溅、熄”等 16 个生字,正确认读“搁板、魁梧、勉强、蜷缩”等

词语。

教学

目标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领悟作者通过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尝试描写渔夫的心理

活动;进一步感受桑娜和渔夫善良的品质。

教学 1.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重点

2. 读懂桑娜的心理活动,感受桑娜善良的品质。

教学

难点领悟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 1. 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目标

2. 梳理文章记叙顺序,感知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具

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在以前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学过许多有关穷人的课

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你们记得哪些穷人的故通过回忆以前学

事?这些课文,一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穷过的课文,给学生造

人生活的悲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穷人向往自由,追求成认知上的共鸣,激导入

美好境界的高尚品德。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强()

分钟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穷人》。(板烈兴趣。

书:穷人)【出示课件 1:课题】

这篇小说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

我们来看一下关于它的介绍资料。【出示课件 2】

列夫·托尔斯泰: 19 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

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

新课教学(

)分钟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接下来咱们看这篇课文写的是穷人的什么美德呢?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这是一篇篇幅很

1. 出示初读要求:【出示课件 3、4】长的课文,在具体研

读准每一个字,生字随时查字典弄清字形;读好每究语言文字、体会语一个词,新词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读通每一句话,难句内涵时,一般不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逐词逐句的去朗读、反馈初读情况。去品评,但是全程教

3. 检查朗读朗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点评。学又不能出现盲区。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故事因此安排这样一个通

1. 谈话启发:这个故事,篇幅比较长,但思路比较清读全文、扫清字词障晰,你们能不能事情的发展变化,简要地概括主要内容碍的环节,不仅很好呢?请默读梳理,形成文字。的避免了盲区,而且

2. 学生自学:为下面的整体感知作(1)教师巡视,排疑解难,提示方法:先将课文划分为了铺垫。

几个部分,并归纳每个部分的内容。

(2)同桌商议,互相修正补充。

3.班级交流:根据需要,指名 2--3 人交流,适度点评。

【出示课件 5】

第一部分( 1--2 自然段):是事情的发生,讲渔夫的妻新课程标准倡导体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出海归验和感悟,注重语文来。的人文性,但并不意第二部分( 3--11 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部分,讲桑娜味着不要工具性,并出门去探望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她已经死去,就抱回不意味着不要训练概了两个遗孤。括能力,而概括能力第三部分( 12--27 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讲渔夫出恰恰应该在长课文的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教学中予以关注。因回来抚养,夫妻的想法不谋而合。此,本环节特意安排

四、三读课文,初步扫描人物这样一项训练,这对

1. 过渡谈话:我们了解了故事的大体内容,我们就可以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认识有关的人物了。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呢?是十分有必要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桑娜渔夫

五、引导读文,了解故事起因

1.我们先看第一段。课文一开始就让我们看到一个什么

画面?通过语言描述,( 海边上的小屋里,女主人公桑娜正在补破帆。 ) 想象画面把学生带入2.指点:从地上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没有熄,搁小说描写的情境中。板上放着食具这些简单的摆设,温暖而舒适的小屋,可

以知道这是一个穷苦的但还勉强可以维持生活的渔夫的

家庭,也可以看出女主人的勤劳。

(板书:温暖而舒适勤劳)

3.从没有熄灭的炉火和没有擦净的食具告诉我们,桑娜

一边补着破帆,一边在做什么? ( 对,她分明在等着自己

的丈夫。 )

4.课文中哪一个词语写出了桑娜此刻恐惧的心理?( 心

惊肉跳 )

释:“心惊肉跳”。

介绍这个小屋的摆设,读时基本上是平静的,读到哪儿

语调开始转换?

( 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天气的恶劣使桑娜恐惧极了,所以课文上的“寒风呼

啸”“海浪拍击”“又黑又冷”更加重语气。

全班齐读。

指导:“心惊肉跳”一字一拍,却尾语调放低,好像不

敢想。

男生读第一节最后两句。

5.桑娜焦急地等待着丈夫,夜深了。你们看,第二节写遵循新课程标准了几层意思? ( 三层 )关于“逐步培养学生【出示课件 6】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第一层:深夜不见丈夫归来。阅读的能力,提倡多第二层:沉思:插叙从丈夫想到生活的贫穷。角度、有创意阅读”第三层:倾听风声,祈求上帝保佑。的理念,第一课时安6.指导朗读排了学习课文的第一第一层:焦急。“十下,十一下”,重音,每一下都打部分,旨在通过阅

在桑娜的心上。读,初步了解人物的

第二层:沉思,是插叙,读得平静些。性格特征。

第三层:焦急地祈求。

7.朗读桑娜沉思的内容和桑娜说的话。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辨字组词。

娜()贱()息()林()

挪()溅()熄()淋()

遭()莓()虚()傲()

糟()霉()虑()熬()

二、选词填空。

抱怨埋怨

1. 你没做好只能怪自己不争气,不能()别人。

2. 我()小明睡过了头,没能搭上清早的班车。

安静平静

3.老师说:“班会就要开始,请大家()。”

4.南湖()得像一面镜子。

宁可也与其不如

5. 渔夫和妻子()自己多受些苦,()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

6. 桑娜觉得()看着西蒙的孩子活活饿死,()自己多受些苦,把他们抱回来。

三、按要求写句子。

1.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缩句)

2.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改为陈述句)

3.桑娜的家里很穷。桑娜决定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家抚养。(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

这两个句子合成一句话。)

【答案】

一、小娜挪动低贱飞溅休息熄灭树林淋湿遭遇糟糕草莓发霉虚心考虑骄傲煎熬

二、 1. 埋怨 2. 抱怨 3. 安静 4. 平静 5. 宁可也 6. 与其不如

三、 1. 孩子睡着。 2. 同死人待在一起是不行的。 3. 尽管桑娜的家里很穷,但是她还是决定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家抚养。

教学目标

教具准备

导入()分钟

第二课时

1.通过批注品味文中语句,从桑娜夫妇的心理和言行神态中感受渔夫和桑娜

的美好心灵,并做出评价。

2.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环境描写以及心理描写对表达人物品质所起的作用,体会省略号的不同用法。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内容

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穷人》这篇课文,谁能用学生说课文的主简单的话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要内容,目的是为了(学生说完后,教师引导学生领悟抓住主要人物、与上节课的教学衔主要事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然后再让大接,快速进入到本节家都说一说)课的学习过程中去。

2. 随着故事的发展,文中的一个个情节也在感动着

我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这节课

我们先来学习第二部分(3—11 自然段)。

新课教学(

)分钟二、抓住重点,感悟桑娜品质

1.这一部分中有哪些场景令你感动呢?请看阅读提

示。

【出示课件 8】

阅读提示: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文中的哪些场景令你感动?你感动于什么?在

你认为重要的地方用一两个词语或简练的句子写出

自己的感受或由此想到的内容。

2.学生汇报:桑娜一家的生活是这么穷,而且自己

已经有了五个孩子,还要主动收养西蒙的孩子,这

件事很令人感动。

3.接下来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描述,走进桑娜和渔夫

的内心地界,去感受他们那高尚而美好的心灵。

(1)“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心里是—

—” 从课文中找出最能体现桑娜从邻居家抱回孩子

后的心情的词语。(忐忑不安)

(2)师过渡:这段话省略号特别多,从这五个省略

号中,我们感受到桑娜的思绪混乱与不安,感受到了

桑娜的内心矛盾。这就是忐忑不安。那谁能把桑娜忐

忑不安的心理读出来呢?

【出示课件 9】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

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

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3)指名朗读( 3— 4 人)注意读好省略号,并说

一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桑娜善良)

①同学们,你们从“嗯,揍我一顿也好!”感受到

了什么?你能用“宁可也”来说一说吗?

以此问题放手让

学生阅读批注,学生

在充分自学的基础

上,把目光集中在桑

娜和渔夫的表现上

(即文中的重点段

落),此时教师及时

抓住学生生成的资

源,引导学生品味文

字,感受桑娜的善

良,进而在多种形式

的朗读中,尤其是在

把课文中相关语段重

组朗读的过程中,引

导学生将理解课文内

容,感受人物品质,

体会表达方法无痕地

结合起来,真正做到

了阅读教学所提倡的

得意、得情、得法。

②“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板书:非

不可)

“非这样做不可”就是什么意思?(一定要这样做)

为什么桑娜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呢?(如果不这样做,西蒙的两个孩子会死的)她真是太善良了。(板书:善良)

(4)小结:说得真好,善良的本能促使桑娜在生活如此困窘的情况下,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桑娜宁可挨揍,也要抱回那两个孩子;桑娜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5)请大家好好读读这段话,读出桑娜的美好品质。谁能通过朗读把桑娜的善良读出来呢?(读好重点词)指名朗读( 2—3 人)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再一次感受桑娜的善良。

(6)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来谈谈桑娜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充满爱心、乐于助人、勤劳善良(板书:乐于助人)

三、细品对话,体会渔夫心灵

1.提出学习要求:用较快的速度朗读课文第12 自然段至课文结尾处。思考 : 渔夫具有什么品质 ?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出来的 ?把有感受的句子画下来 , 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想法。

2.小组成员互相交流。

3.教师点拨、指导。

(1)桑娜的丈夫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渔夫很善良)从哪里体会到的 ?把相关的课文读出来吧!

(2)生读: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

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给学生提出问题:桑娜的丈夫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在刚才分析桑娜的美好品质的基础上,学生一定也能从渔夫的言行上看出渔夫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

来。”

(3)问:“熬”是什么意思?(忍受,耐苦支持)

能给“熬”换个词吗?(挨、忍、)

你读懂了什么?(生活的不易和态度的决断)

将来会更苦,他想到了吗?(肯定想到了,但

他宁可以后自己苦点,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

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

①这个决定是轻易做出来的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的?

【出示课件 10】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

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

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说明渔夫

感到问题很难办。“搔搔后脑勺”说明他正在认真

考虑,形象地说明渔夫觉得问题严重。“嗯,你看

怎么办?”这是渔夫在征求妻子的意见。“得把他

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这是渔夫做出

的初步决定。但最终做出了决定。这段话细致地描

写了渔夫做出决定前后思考的过程,说明他与妻子

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

高尚的心。)

教师小结旨在再②透过渔夫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既让我们

一次强调养育孩子要看到了渔夫淳朴的形象,又让我们感受到他同样善

付出的艰辛,从而使良的品质。(板书:神态、言行)

学生体会到渔夫乐于4.小结:这段话虽不长,但写出了渔夫的心理变

助人的高尚品质。化,抚养孩子成人这不是简单的接济、施舍,这是

多么艰难而漫长的路啊。这期间,要消耗他多少精

力、体力乃至生命。为了帮助别人,他宁愿牺牲这

一切,从这里我们看出了渔夫的心地善良,同时他

也非常勤劳。(板书:心地善良)

三、总结全文,回顾写作方法

1.穷人的心是相通的。课文结尾写道:“你瞧,他

们在这里了。”你们想象一下,桑娜拉开帐子后又

会怎样呢?(生说)再读读这个结尾,你觉得怎么

样?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2. 学生总结:给人更多想象的空间,令人回味。托

伸尔斯泰真不愧是伟大的作家!

()

分钟 3. 通过学习课文,你们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呢?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4. 总结:我们在今后描写人物的时候,要学习本文

中的一些写法,如环境描写、神态描写、语言和心

理活动描写、正侧面描写等,全方位塑造人物形

象。

桑娜:温暖而舒适——勤劳

板书穷人非不可——善良乐于助人

内容

渔夫:神态、言行——心地善良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特点,写出这样的两个词语。

1.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2.孩子的呼吸均匀而平静,睡得正香甜。

课堂最后的环节让学生明确文章的写法,要他们清楚描写人物要运用多种方法,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

二、下列句子中省略号起什么作用?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

①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②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③表示语意的跳跃。④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1.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

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2.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3.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4. 我嘛缝缝补补()

三、读句子,回答问题。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样做”是指 ____________。“非这样做不可”反映了桑娜 ____________的品质。

2.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这个句子是 ______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

【答案】

一、坚定而执着光荣而伟大

二、1.①2. ②3. ③ 4. ④

三、 1. 把邻居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家抚养。心地善良 2. 环境衬托

教学反思

《穷人》是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一、抓住核心问题,实现长文短教

这篇文章篇幅较长,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长文短教”,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如果像以往的教学那样,按课文顺序串讲串问,结果肯定耗时低效。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要抓住开放的思维空间、牵一问而动全篇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在反复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核心问题:“文中的哪些场景令你感动?你感动于什么?”以此问题放手让学生阅读批注,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汇报时自然把目光集中在桑娜和渔夫的表现上(即文中的重点段落),此时教师及时抓住学

生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品味文字,感受桑娜的善良,进而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尤其是在把课文中相关语段重组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将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品质,体会表达方法无痕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阅读教学所提倡的得意、得情、得法。

二、注重读中领悟,学习表达方法

“读”是学生与文本间实现心灵对话与沟通的最有力桥梁,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让学生充分的品读、感悟。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非常想构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在广阔的空间里自由飞扬。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文本,注重以读为主,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带动学生,努力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读中品味语言,读中领悟方法。要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理解内容,而且悟到以上写法,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便是读。

文中桑娜的心理活动描写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层次:

1.在学生自学自悟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引导他们体会桑娜当时的复杂心情,感受她的善良品质;

2.借助课件,从省略号句子的正确朗读中,体会省略号对表现桑娜复杂内心活动所起的作用;

3.结合上文对桑娜家庭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描写,通过对相关句段的重组朗读,进一步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

这样的教学过程,读的目的性很明确,符合学生结合人物心理活动描写,感悟人物品质的习惯与规律,遵循了在联系中读懂文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把感受人物品质与学习表达方法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读进去”又“读出来”,阅读教学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性。

当然,由于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有限,教学中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我虽然有意识地进行了读的训练,但学生读得还不够充分、畅快,源自教师对读的指导方法还有待提高。此外,及时捕捉课堂生成资源,进行有目的的引导,教师语言还不够准确精炼。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真正实现以学定教、以学导教的最佳境界。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

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

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

这篇课文多年来一直被选入小学课本,不仅因为文中人物善良的品质感动着我们,课文在

刻画人物时突出的写作技法也非常值得学习,如:课文具体描写了桑娜抱回西蒙两个孩子后忐

忑不安的心理,让人品味到其复杂而多元的内心矛盾,看到了穷人美好的心灵;又如:

文中对桑娜家庭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精心描写,对凸现人物品质起到了很好的铺垫和衬托作用;

再如:渔夫回家后,侧重描写了渔夫与桑娜对话时的语言、神态描写,使一个淳朴善良的渔

夫形象跃然纸上。

【作者介绍】

列夫·托尔斯泰( 1828- 1910), 19 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

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 1840 年入喀山大学, 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 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1854~1855 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1855 年 11 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 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

1860~ 1861 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

普鲁东。 1863~ 1899 年多部优秀的作品问世。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 1910 年 10 月从家中出走, 11 月 7 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 82 岁。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马灯一种可以手提的、能防风雨的煤油灯,骑马夜行时能挂在马身上,因此而得名。沿

海地区大部分用于船上,也有 ' 船灯 ' 的叫法,尤其是有风有雨的天气,真是渔民的照明利

器!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波涛()的狂风()的小屋

()的海风()的神情()的天气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

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二)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 ”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快去 ! 别等他们醒来。”

1.解释词语。

(1)忐忑不安:

(2)自作自受:

2.通过第一段文字中桑娜的 _______和________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文字细致描写了渔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

三、内容梳理。

《穷人》这篇文章是 ____国作家 __________写的。文章记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 __________统治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

____________________美好品质。

思维创新大拓展

四、如果桑娜和渔夫站在了你的面前,你会对他们说什么呢?

参考答案

一、汹涌肆虐温馨猛烈严肃恶劣

二、 1. (1)心神不定。( 2)自己做错了事,自己要承担后果。 2. 神态语言桑娜的担心和忧虑。 3. 神态动作语言 4. 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三、俄列夫·托尔斯泰桑娜和渔夫收养两个孤儿沙俄心地善良助人为乐四、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豆腐(fu) 衣裳(shang) 稍(shāo)微 陈(chén)列 毛毯(tǎn) 马蹄(tí) 点缀(zhuì) 幽(yōu)雅 笨拙(zhuō) 单薄(bó) 模糊(hu) 恍(huǎng)然 喜鹊(què) 鸣蝉(chán) 二、易写错的字 陈:右边是“东”。 腐:是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缀:右边前三个“又”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薄: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德:右边中间有一横。 三、会写词语 绿毯 陈旧 衣裳 彩虹 马蹄 奶豆腐 微笑 线条 柔美 惊叹 回味 乐趣 目的地 洒脱 热乎乎 礼貌 拘束 举杯 感人 会心 点缀 幽雅 伏案 笨拙 单薄 妩媚 模糊 花苞 衣襟 恍然 愁怨 宅院 浑浊 参差 眼帘 照耀 文思 梦想 迷蒙 愁怨 顺心 平淡 建德江 喜鹊 鸣蝉 稻花 日暮 翻墨 水如天 茅店 社林 旷野 卷地风 四、多音字 曲?????qǔ(歌曲)qū(弯曲) 奇?????jī(奇数) qí(奇耻大辱) 薄???? ?bó(单薄)báo(薄饼)bò(薄荷) 糊? ????hú(糊涂)hù(糊弄) 转? ????zhuàn(转圈)zhuǎn (转变) 卷? ????juǎn (卷尺)juàn(试卷)

五、形近字 ?????陈(陈旧)阵(阵地) ?????裳(衣裳) 赏(欣赏) ?????腐(腐烂) 瘸(瘸腿) ?????稍(稍微) 捎(捎信) ?????微(微笑)徽(徽章) ?????缀(点缀)啜(啜泣) ?????幽(幽暗)函(书函) ?????薄(单薄)簿(账簿) ?????糊(糊涂)蝴(蝴蝶) ?????鹊(喜鹊)鹃(杜鹃) ?????蝉(金蝉脱壳)弹(子弹) 六、近义词 清鲜—新鲜 静寂—静谧 羞涩—羞怯 拘束—拘谨 渲染—衬托 朦胧—迷蒙 轻灵—轻快 单薄—薄弱 妩媚—娇媚 愁怨—愁闷 日暮—黄昏 黑云—乌云 吹散—吹开 孕育—养育 摇曳—摇摆 凝视—凝望 欢迎—迎接 顾影自怜—孤芳自赏 七、反义词 明朗—灰暗 舒服—难受 静寂—热闹 可爱—讨厌 迂回—径直 拘束—大方 雪白—漆黑 潇洒—拘谨 朦胧—清晰 笨拙—灵巧 参差—整齐 单薄—厚实 妩媚—素雅 坠落—升腾 开放—封闭 欢迎—送行 热乎乎—冷冰冰 断断续续—接连不断 硕大无朋—微乎其微 八、词语搭配 (清鲜)的空气 (明朗)的天空 (无边)的绿毯 (白色)的大花 (奇丽)的小诗 (明如玻璃)的带子 (静寂)的草原 (好客)的主人 (尖尖)的帽子 (会心)的微笑 (响亮)的歌声 (羞涩)的鄂温克姑娘 (星星般)的小花 (淡淡)的甜香 (幽雅)的甜香 (参差)的绿 (小小)的花苞 (解不开)的愁怨 (半树)银妆 (一片)莹白 (三棵)白丁香

部编版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全册)

部编版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 本组概括 本组教材是由我上学了和识字1、2、3、4、5组成。我上学了用四幅图,帮助学生热爱祖国,了解学习常规。“识字”属于象形字归类识字:《天地人》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金木水火土》展示了儿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口耳目》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口、耳、目、手”等人体器官以及“站、坐、行、卧”的具体要求;《日月水火》展示了“日、月、水、火、山、石、田、禾”这些象形字的特点;《对韵歌》用对子的形式展示了一些自然事物,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组内容在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养成浓厚的识字兴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了解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2.会认本单元40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并学会在口头表达中运用;认识10种基本笔画。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金木水火土》《对韵歌》。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并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2.能够根据汉字的直观性、象形性等特点或借助图画识字。 3.能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 1.能发现探究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并以此来识记汉字 2.能从生活中认识汉字 五、课时分配 我上学了 2——3课时 天地人 1——2课时 金木水火土 2课时 口耳目 2课时 日月水火 2课时 对韵歌 2课时 口语交际:你说我做 1课时 语文园地一 2课时 快乐读书吧 1课时 我上学了

(完整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上)语文讲义 1、《草原》 生字 毯【】( )陈【】( ) 裳【】( )虹【】( ) 蹄【】( )腐【】( ) 羞【】( )涩【】( ) 微【】( ) 成语积累 1、一片碧绿,十分广阔。() 2、颜色青翠,似乎在流动,富有生机。() 3、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 多音字 好【】( )【】( ) 勒【】( )【】( ) 裳【】( )【】( ) 解析课文 1.本课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作家。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代表作剧本《茶馆》、《龙须沟》,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 2.文章选自《内蒙风光》。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3.中心思想: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4.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 2、《丁香结》

生字 缀【】( )幽【】( ) 雅【】( )案【】( ) 拙【】( )薄【】( ) 糊【】( )恍【】( ) 成语积累 1、形容枯燥,一点兴趣和意味也没有。() 多音字 糊【】( )【】( ) 【】( ) 几【】( )【】( ) 解析课文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小哲等。中共党员,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1.自读课文,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赋予了丁香怎样的情感? 作者从长环境:城里街旁、宅院里、城外校园等。颜色:白色、紫色。气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形状:“十字小白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赋予丁香灵动优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的情感。 2.默读1至3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了哪里的丁香花? 作者写了城里、城外、斗室外以及雨中的丁香。 3.古人对丁香寄寓着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作者引用的古人的诗句,引用它有什么作用?“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两句诗中把花蕾丛生的丁香,喻人愁心不解,丁香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作者引用古诗句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优美。 4.什么是丁香结?它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要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 “丁香结”的本义是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象征意义是人生中不顺心的事(愁怨)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二是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课文主题 作者描写了城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园里、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态,表达自己对丁香的喜爱赞美之情,由物及情,最后写到丁香结是每个人一辈子中都有的不顺心

2018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优质教案(表格式)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人教新教材(部编版) 语文配套教案表格式 各单元内容如下: 识字一:1.春夏秋冬 2.姓氏歌 3.小青蛙 4.猜字谜语文园地一 课文一:1.吃水不忘挖井人 2.我多想去看看 3.一个接一个 4.四个太阳语文园地二 5.小公鸡和小鸭子 6.树和喜鹊 7.怎么都快乐语文园地三 8.静夜思 9.夜色 10.端午粽 11.彩虹语文园地四 识字二:5.动物儿歌 6.古对今 7.操场上 8.人之初语文园地五 课文二:12.古诗二首 13.荷叶圆圆 14.要下雨了语文园地六15.《文具的家》 16.《一分钟》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18.《小猴子下山》语文园地七 19.《棉花姑娘》 20.《咕咚》 21.《小壁虎借尾巴》语文园地八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3)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第2 / 5页 (4)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3(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 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题》带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学期 期末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48分) 1.汉字起跑线.(7分) 那yí wàng wú jì()的cǎo yuán()每天都有不一样的风情.有时是jīng yíng()的,因为点缀了露珠;有时是dān bó()的,因为狂风在sìnüè();有时是柔美的,因为陪衬着cǎi hóng()……这叫人jīng tàn( )的美景,都是大自然的恩赐. 2.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轰鸣幽雅肃静威风凛凛热血沸腾 B.澄碧瘦削妩媚技高一筹忘乎所以 C.咆哮陵乱慷慨斩钉截铁排山倒海 D.恍然抵御疙瘩张冠李戴字正腔圆 3.用“然”字组词,填入下面句子中的括号里.(5分) (1)我正要凝视他们时,( )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 (2)( )不出我所料,他终究还是来了. (3)怎么?雨衣上( )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 (4)但是,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 )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5)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 )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4.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生:A生疏;B.具有生命力;C.果实没有成熟;D.产生,发生. (1)经常锻炼身体的人,很少会生.病. () (2)这是个生.柿子. () (3)今天我又学会了八个生.字. () (4)燕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 5.根据提示或要求填空.(9分)

(1)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4分) 焦()不安抑()顿挫囫囵()枣()炙人口(2),视死忽如归.(1分) (3)鲁迅先生对敌人决不屈服,对人们鞠躬尽瘁,我想起他的一句名言“ .”(2分) (4)老师请你用名言警句布置教室的墙壁,你会选“”这一句.(2分) 6.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月亮穿过微云.(把句子写得更具体更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怎能不爱护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只有一只脚,停落时不得不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1)通过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我知道了我国是一个__________的国度,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________》.我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古代的伟大诗人,还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他国家的伟大诗人. (2)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农村少年闰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鲁迅先生. 我还知道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成为知音的故事以及热爱音乐、同情穷苦人民的音乐家______________. 8.语言应用.(5分) 英国诗人莫瑞是一个木匠的儿子.有一次,他遇到一个贵族子弟,这个傲慢的家伙想借机嘲笑诗人,于是他高声问道:“阁下的父亲是不是个木匠?”诗人答道:“是的.”贵族子弟挖苦说:“那他为什么没有把你培养成木匠?” 请你帮诗人莫瑞写几句话来反击贵族子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22分)

2018年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套

入学教育 教材解读:儿童离开家庭,离开幼儿园,进入学校学习,角色发生了转换,对自我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也面临对新环境的心理适应。编排入学教育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入学教育以儿童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儿童走进学校生活,凸显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内容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3 部分。 3 部分有着较强的逻辑关系:从“我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到“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转换,再到“我爱学语文”学科的定位,将情感熏陶、习惯养成与语言学习进行了有机整合。 第一部分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材以蝴蝶页开篇,整幅画面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为背景,展现了各民族小朋友,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欢快地团聚在一起的情景。 第二部分以“我是小学生”为主题,开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旅程。通过听读儿歌《上学歌》,体验“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喜悦与自豪,同时又让儿童有一个鲜明的角色转换意识,知道从今天起,将要从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走向更有规律、有计划的小学学习生活了,明白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以“我爱学语文”为主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一些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激发儿童学语文的兴趣。让他们知道读书、写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执笔方法;以听、讲儿童喜爱的经典故事为切入口,通过观察插图,感受讲故事的乐趣,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自己的国家、民族、,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教学重点:儿歌《上学歌》 教学难点:儿歌《上学歌》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你是哪个国家的人?你长大后干什么?同桌讨论后教师指名说。同学们要实现理想,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很多同学都喜欢学校,学校就是一个乐园。播放《上学歌》让孩子们一起跟着唱。然后初步地认识语文书。

一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学期备课

潍坊高新双语集团学期课程纲要 时间:2018年9月校区:东风校区年级:一学科工作室:语文主备教师:一年级语文教研组 一、课标目标分析 (一)课程总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写话 1.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二)学期总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3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 5.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爱护图书。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6年级名言警句

2020年统编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 名言警句 一年级上册 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4.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二年级上册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3.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6.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7.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8.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9.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10.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11.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12.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13.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1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王勃15.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16.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17.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18.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19.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20.轻诺必寡信。——《老子》 21.失信不立。——《左传》 22.小信成则大信立。——《韩非子》 23.弟子规(节选)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24.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三年级上册 1.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2.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3.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4.人心齐,泰山移。 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7.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8.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9.爱人若爱起身。——《墨子》 10.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 11.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 12.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法国]罗丹 四年级上册 1.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札记》 3.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充 4.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 5.立了秋,把扇丢。 6.二月八,乱穿衣。 7.下雨少,秋霜早。 8.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9.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10.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1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2.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13.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1春夏秋冬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下册教材课文目录 (2)【最新版】

最的现象,哪怕一两句也要写上,写得荒诞一点,不合常规也行,但必须要写下去,目的是为了习惯的养成,终止了,就前功尽弃了。 4.超越课堂,走进社会生活。 要孩子懂得: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还要在广阔的天地中,引导孩子睁开惊奇的眼睛面对世界,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去逛书店、旅游、看展览、做采访、搞调查、看焦点访谈;讨论下岗分流、西部开发、腐败现象、庸俗文化……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懂得我们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变的信息社会中,感受人世间的爱与恨,美与丑。 5. 写好作文。 作文是需要灵性的,是需要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世界各国的学校都非常重视,例如美国从小学开始,写作就是孩子们的必修课,到博士毕业都是如此。 那么怎么样才能写好作文呢?我们提供建议如下: 一、能说出就能写出。 我口表我心,我手写我口,就能打消孩子对写作文的距离感和畏惧感。说的时候就是“话”,把它写在纸上就是“文”,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大人有大人的想法和说法,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和说法,不同的人都有各自的想法和说法,所以每个人写出的文章都不一样,这就是写作的秘诀。 二、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写。 所谓作文就是让真挚的思想感情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要给与过多的约束和限制,不要给予太多的标准,不能把大人自以为是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强加在他们头上,最需要的是宽容。忠实自己的心灵和生活,是打开作文大门的第一把钥匙。要多用短句子,多用白话,多用具体事例,少用概括性句子,多采用描述性语言。做人要直,作文要曲。 三、模仿中创新。 人类能借助模仿而飞快地学习。特别是孩子,他们非常善于在模仿中学习,如果不许模仿,他们一定举步维艰。刚开始的所谓临摹,可以以记人家的结构为主,犹如偷学了几招花拳绣腿,当然,临摹“结构”学的是招式,偷的

2018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语文教案一年级上学期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 本组概括 本组教材是由我上学了和识字1、2、3、4、5组成。我上学了用四幅图,帮助学生热爱祖国,了解学习常规。“识字”属于象形字归类识字:《天地人》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金木水火土》展示了儿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口耳目》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口、耳、目、手”等人体器官以及“站、坐、行、卧”的具体要求;《日月水火》展示了“日、月、水、火、山、石、田、禾”这些象形字的特点;《对韵歌》用对子的形式展示了一些自然事物,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组内容在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养成浓厚的识字兴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了解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2.会认本单元40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并学会在口头表达中运用;认识10种基本笔画。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金木水火土》《对韵歌》。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并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2.能够根据汉字的直观性、象形性等特点或借助图画识字。 3.能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 1.能发现探究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并以此来识记汉字 2.能从生活中认识汉字 五、课时分配 我上学了 2——3课时 天地人 1——2课时 金木水火土 2课时 口耳目 2课时 日月水火 2课时 对韵歌 2课时 口语交际:你说我做 1课时 语文园地一 2课时 快乐读书吧 1课时 我上学了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同步教案

目录 识字 1 春夏秋冬 (3) 2 姓氏歌 (6) 3 小青蛙 (9) 4 猜字谜 (12) 课文 1 吃水不忘挖井人 (15) 2 我多想去看看 (17) 3 一个接一个 (19) 4 四个太阳 (22) 5 小公鸡和小鸭子 (24) 6 树和喜鹊 (28) 7 怎么都快乐 (30) 8 静夜思 (33) 9 夜色 (36) 10 端午粽 (38) 11 彩虹 (41) 识字 5 动物儿歌 (45) 6 古对今 (47) 7 操场上 (49) 8 人之初 (51) 课文 12 古诗二首 (53) 13 荷叶圆圆 (57) 14 要下雨了 (60) 15 文具的家 (62) 16 一分钟 (64) 17 动物王国开大会 (67) 18 小猴子下山 (70) 19 棉花姑娘 (73) 20 咕咚 (76) 21 小壁虎借尾巴 (79)

1 春夏秋冬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0人。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他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大部分同学对语文的兴趣较浓,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能主动学习。低段的学习重点是识字写字,从课外书的阅读情况看,孩子们的识字量还不错,但需要继续加强写字习惯的培养,尤其是笔顺的正确把握,书写姿势的养成,及看完整的字、词、句再书写的习惯。班中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什么上课的意识,听课习惯比较欠缺,也不能自觉完成作业。这些孩子纪律涣散,往往比较自私、娇气,卫生、学习等都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常规方面还要继续加强。另外,学生整体来说不够静心,这一点在做题时尤为突出,往往不看题目就动笔做题。这个坏习惯需要花时间好好改正。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八个专题,分为八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八组之后有五篇选读课文。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四、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能按顺序熟练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认识并初步掌握大写字母。 3.初步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550个,会写其中的250个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顺序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5.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初步掌握识字方法。 (三)阅读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我上学了 单元说明 儿童离开家庭,离开幼儿园,进入学校学习,角色发生了转换,对自我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也面临对新环境的心理适应。编排入学教育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入学教育以儿童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儿童走进学校生活,凸显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内容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3部分。3部分有着较强的逻辑关系:从“我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到“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转换,再到“我爱学语文”学科的定位,将情感熏陶、习惯养成与语言学习进行了有机整合。 第一部分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材以蝴蝶页开篇,整幅画面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为背景,展现了各民族小朋友,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欢快地团聚在一起的情景。 第二部分以“我是小学生”为主题,开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旅程。通过听读儿歌《上学歌》,体验“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喜悦与自豪,同时又让儿童有一个鲜明的角色转换意识,知道从今天起,将要从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走向更有规律、有计划的小学学习生活了,明白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以“我爱学语文”为主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一些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激发儿童学语文的兴趣。让他们知道读书、写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执笔方法;以听、讲儿童喜爱的经典故事为切入口,通过观察插图,感受讲故事的乐趣,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我上学了 1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 1. 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 我是中国人 1 民族的国家。 2. 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我 1. 听读儿歌,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体会与家庭 上 我是小学生 2 生活、幼儿园生活的不同。 学 2. 认识老师、同学,感受同学间的友爱,参观校了园,初步树立小学生的角色意识。 1. 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初步体会正确 我爱学语文 2 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2. 通过听故事、讲故事,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合计 5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全册写字练习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全册写字练习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检查人__________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 lǜ tǎn xiàn tiáo róu měi jīng tàn huí wèi lèqù sǎ tuōlì rúzǐsūn (绿毯)(线条)(柔美)(惊叹)(回味)(乐趣)(洒脱)(例如)(子孙) mù dì dìyī shang cǎi hóng mǎ tírèhūhū lǐ mào jū shùjī dìmáo wū (目的地) (衣裳)(彩虹)(马蹄)(热乎乎)(礼貌)(拘束)(基地)(茅屋) jǔ bēi gǎn rén huìxīn wēixiào zháiyuàn yōu yǎfú àn mù dǔxiǎn yào (举杯) (感人)(会心)(微笑)(宅院)(幽雅)(伏案)(目睹)(险要) hún zhuóbèn zhuōyǎn lián cēn cīdān bózhào yào wén sīmèng xiǎng (浑浊)(笨拙)(眼帘)(参差)(单薄)(照耀)(文思)(梦想) mí méng mó hu huālěi yījīn huǎng rán chóu yuàn shùn xīn píng dàn (迷蒙)(模糊)(花蕾)(衣襟)(恍然)(愁怨)(顺心)(平淡) rì kòu fèn zhàn shǒu liúdàn quán shén guàn zhùzhǎn dīng jiétiě (日寇)(奋战)(手榴弹)(全神贯注)(斩钉截铁) xuán yárè xuè fèi téng pān dēng jū gāo lín xià fěn shēn suì gǔbīng gùn (悬崖)(热血沸腾)(攀登)(居高临下)(粉身碎骨)(冰棍) shān jiàn báo zi yì lìtiào wàng xǐ yuèzhuàng lièháo mài yù ding jì qì (山涧)(雹子)(屹立)(眺望)(喜悦)(壮烈)(豪迈)(预定)(祭器) bù qūjīng tiān dòng dì zhèng fǔwài bīn huì jíjǔ sang bào fājù lí (不屈)(惊天动地)(政府)(外宾)(汇集)(沮丧)(爆发)(距离) pái shān dǎo hǎi jiù wèi xuān gào xióng wěi sù jìng qí zhì yǔ diào (排山倒海) (就位) (宣告)(雄伟)(肃静)(旗帜)(语调) wán bì jiǎn yuèzhì fú tǎn kèyī zhìwàng hūsuǒyǐxīn mǎn yìzú (完毕)(检阅)(制服)(坦克)(一致)忘乎所以)(心满意足) gāo cháo cìxùwēi fēng lǐn lǐn gē da pí juàn dāi tóu dāi nǎo shēn yín (高潮) (次序) (威风凛凛) (疙瘩) (疲倦)(呆头呆脑)(呻吟) bié chū xīn cái jì gāo yī chóu xiàng píduòjiǎo dà bù liú xīng tuí rán (别出心裁)(技高一筹)(橡皮)(跺脚)(大步流星)(颓然) fā dálǐlùn lèi sìcāi cèqǐyuán shì dàng yǎng qìtí gōng bào lù wú yí (发达)(理论)(类似)(猜测)(起源)(适当)(氧气)(提供)(暴露无遗) néng yuán zhòu yèshén mìguān cèpāi shè bān diǎn kū wěi gān zào chōu ti (能源)(昼夜)(神秘)(观测)(拍摄)(斑点)(枯萎)(干燥)(抽屉) cí chǎng shā mò dǐ yùyīn sù kǎo chá péi yǎng páo xiào niàn niàn yǒu cí (磁场)(沙漠)(抵御)(因素)(考察)(培养)(咆哮)(念念有词) jīng huāng sǎng zi 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 yōng dài shāyǎdǎng yuán (惊慌)(嗓子)(跌跌撞撞)(拥戴)(沙哑)(党员) fèi huàtūn mòměng rán yúfūxiōng yǒng péng pài fēng bào hōng míng (废话)(吞没)(猛然) (渔夫)(汹涌澎湃) (风暴) (轰鸣) xīn jīng ròu tiào chén sībào yuàn qīng tīng tàn wàng zhào gù kùn nan yīn lěng yú wǎng (心惊肉跳)(沉思)(抱怨) (倾听)(探望)(照顾)(困难)(阴冷)(渔网)zì zuò zì shòu shī lín lín zāo gāo yōu lǜhòu nǎo sháo (自作自受)(湿淋淋)(糟糕)(忧虑)(后脑勺) huóshēng shēng tái xiǎn cǎo ping gān zhe pùbùzēng jiāfèng xì (活生生)(苔藓)(草坪)(甘蔗)(瀑布)(增加)(缝隙) ruǎn mián mián yàn yǔnóng zuòwùjìn liàng dǒu peng qíng kuàng xiùzi (软绵绵)(谚语)(农作物)(尽量)(斗篷)(情况)(袖子) wǎlán yīguìyùbào xuān nào zhēgài jiǎng zuòjiàng yóu dòu yǐn (瓦蓝)(衣柜)(预报)(喧闹)(遮盖)(讲座)(酱油)(逗引) zuǐchún lóu tījīng yíng yáo lán zhuàng guān héǎi zīyuán (嘴唇)(楼梯)(晶莹)(摇篮)(壮观)(和蔼)(资源) yǒu xiàn kuàng chǎn wúsīkāng kǎi jiézhìkūjiégòng xiàn (有限)(矿产)(无私)(慷慨)(节制)(枯竭)(贡献) huǐhuài làn yòng shēng tài shèxiǎng lìrújīdìmùdǔzǐsūn (毁坏)(滥用)(生态)(设想)(例如)(基地)(目睹)(子孙) xuān nào cāi cèpǔxiěgāng qín yōu jìng duàn duàn xùxùmáo wū (喧闹)(猜测)(谱写)(钢琴)(幽静)(断断续续)(茅屋) zhúguāng shīmíng chún shúqīng yōu qín jiàn jǐng xiàng táo zuì (烛光)(失明)(纯熟)(清幽)(琴键)(景象)(陶醉) yīwàng wújìjiājǐng zhèng zhòng gòng pǐn jìpǐn jiǎng jiu pàn wàng (一望无际)(家景)(郑重)(供品)(祭品)(讲究)(盼望) chúfang zhān mào xiàng quān cìwei líng lìjīng lìcháo xùn (厨房)(毡帽)(项圈)(刺猬)(伶俐)(经历)(潮汛) yùgào yān wùhūn chén cuòzōng chéng bìdàng yang jiěsàn tuìsuō (预告)(烟雾)(昏沉)(错综)(澄碧)(荡漾)(解散)(退缩) shòu xuēfúdòng shùn jiān níng shìzhòu rán líng luàn dǒu rán huǎng rán (瘦削)(浮动)(瞬间)(凝视)(骤然)(凌乱)(陡然)(恍然)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全 册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识字1 《春夏秋冬》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霜、吹、落”等8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春、风、冬”等7个生字。 2.学生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了解四个季节的自然现象。 3.培养学生能够与伙伴学习、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四个季节的自然现象。 【教学准备】 生词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 生:四个,春、夏、秋、冬。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及其相应的自然现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谜底。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霜、吹、落、降、飘、游、池、入”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春、风、冬、雪、花、飞、入”,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习课文。 (一)认识春、夏、秋、冬。 1、同学们看图说出相应季节。 2、谁能说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现象? (教师可引导提示,最终说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出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图 师:谁能用三个字形容一下图上的内容?(教师适当的语言和动作提示)生: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学生齐读、男女生读。 (二)看图学习。 1.出示课本第3页的图 师:在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草、花、鱼、鸟? 师:能不能形容一下你发现的草、花、鱼、鸟?比如什么样的草?什么颜色的花?会做什么的鱼、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