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热水器智能控制器的设计 (汇编语言)

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热水器智能控制器的设计 (汇编语言)

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热水器智能控制器的设计 (汇编语言)
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热水器智能控制器的设计 (汇编语言)

摘要

太阳能热水器以其诸多的优点受到人们的欢迎。本文结合实际太阳能热水器的具体应用,在介绍太阳能、传感器、单片机的特点基础上,详细描述了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案。这里根据太阳能热水器对控制器的要求与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DS12887的太阳能热水器智能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给出了系统硬件设计及软件实现方法。

全文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描述太阳能的利用和前景发展状况。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描述太阳能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第三部分包括第三、四章硬件设计及电路原理和软件设计,分别介绍了传感器的特点及应用、一般的太阳能热水器及循环系统、单片机发展和原理,这也是此款太阳能热水器的理论基础和必要前提。

关键词:太阳能热水器;传感器; 模糊控制; 实时时钟;单片机

1绪论

1.1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概况及市场竞争分析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年产量约为世界各国之和,已有一百多家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厂。但是与之配套的太阳能热水器控制器却一直处在研究与开发阶段。这种控制器只具有温度和液位显示功能,而且为分段显示,温度显示误差为10%,水位显示误差为25%。这种显示器(还称不上控制器)不具有温度控制功能,当由于天气原因而光强不足时,就会给热水器用户带来不便;即使热水器具有辅助加热功能,由于加热时间不能控制而产生过烧,从而浪费大量的电能。本文设计的太阳能热水器控制器以80C51单片机为检测控制核心,采用DS12887 实时时钟,不仅实现了时间、温度和水位三种参数实时显示和FUZZY控制功能,而且具有时间设定、温度设定与控制功能。温度控制采用模糊控制,控制器可以根据天气情况利用辅助加热装置使蓄水箱内的水温在设定时间达到预先设定的温度,从而达到24小时供应热水的目的。太阳能热水器是太阳能利用中最常见的一种装置,经济效益明显,正在迅速的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器能够将太阳辐射能转换热能,供生产和生活使用。他主要由平板集热器、蓄水器和连接管道等部件组成,可分循环式、直流式和闷晒式。

此款热水器包括主、从两大系统:主系统的特点是在晴好的天气利用太阳光能为热水器加热;从系统相当于电热水器,它在无光照的情况下利用电辅助加热。它充分利用太阳能的丰富的免费的资源的优势,同时考虑到在阴天及夜间无法利用太阳能的缺点,充分发挥太阳能热水器和电热水器的各自优势,这是世面上大部分热水器所不能比拟的。

1.2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及意义

众所周知,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没有污染的巨大能源。随着世界上煤、油、气的储量日益减少,能源危机已日益增长,环境污染的危机已威胁着生态平衡,太阳能开发利用的课题已提到人类的面前。有人预测:二十一世纪太阳能将由辅助能源上升为主要能源。但由于太阳能的分散性、季节性和地区性又给太阳能利用带来重重困难,有些技术难点尚未突破,产品造价偏高(如光电池)。因而尚未被人们大规模的使用。

在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中,太阳能热水器是技术上比较成熟、造价比较低廉的产品,同时给人民提供不耗能源、保护环境、绝对安全的热水而受到人们的欢迎。

太阳能热水器是以太阳能光热转换,利用温室效应和虹吸原理使水加热的装置,此装置分为两个不同的概念:

1.太阳能热水工程系统,这种系统由太阳能集热器、储水箱管线、补

水箱组成不同形式的热水系统,包括自然循环式、定温放水式等等,可构成提供热水10吨到100吨的装置,大多提供集体单位使用。

2.太阳能热水器是指将上述各种不见组装成一个小系统,提供家庭或需要产热水1吨以下的单位使用,此种装置算为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或系统)均以其采光面积作为计量单位,一般1平方米光面积可产热水100升,采光面积每种型号不同,一般在1.5~2.0平方米。

国内外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量增长如此之快,其根本原因是:能源问题、环保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太阳能热水器是节能、环保产品,故受到广泛重视,发展极快,预计今后每年将以15%~20%的速度发展。

2太阳能热水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排气管

不锈钢保温水箱

图2-1系统结构图

图2-1为系统设计的结构图,该图的系统控制原理图如下图2-2:

T3

T2

F 3

热集

水热太阳光

F1

箱器

T1

D

自来水

F2

图2-2 系统控制原理图

注释:T1:热水箱的温度传感器

T2:循环水管中的温度传感器

T3:集热器中的温度传感器

F1:循环水阀门

F2:冷水阀门

F3:热水阀门

此款热水器利用微机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控制功能:晨水加热控制、温水循环控制、冷水集热控制、水箱加热控制。

2.3 主要芯片的结构与特点

1.主要技术特点

DS12887/DS12C887 具有下列主要技术特点:

(1) 具有完备的时钟、闹钟及到2100年的日历功能,可选择12小时制或24小时制计时,有AM和PM、星期、夏令时间操作,闰年自动补偿等功能。

(2) 具有可编程选择的周期性中断方式和多频率输出的方波发生器功能。

(3) DS12887内部有14个时钟控制寄存器,包括10个时标寄存器,4个状态寄存器和114bit作掉电保护用的低功耗RAM。

(4) 由于该芯片具有多种周期中断速率时钟中断功能,因此可以满足

各种不同的待机要求,最长可达24小时,使用非常方便。

(5) 时标可选择二进制或BCD码表示。

(6) 工作电压: + 4. 5~5. 5V、工作电流:7~15mA。

(7) 工作温度范围:0~70°C。

2.3.2 80C51单片机结构特点

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与发展已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没有微型计算机,人们的工作生活的质量都受到很大的损失。单片微型计算机是微型计算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独特的结构与性能,越来越普及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以下主要介绍80C51单片机,它与微型计算机的区别是什么,单片机发展概况;它的特点和应用,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大家对单片微型计算机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一、单片机的组成

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它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各种功能部件: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定时器/计数器、和各种输入/输出(I/O)接口(如并行I/O口、串行I/O口和A/D 转换器)等。他们之间相互连接图如2-6图,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

图2-6 单片机结构框图

二、80C51单片机的引脚描述及片外总线结构

1.芯片的引脚描述

CHMOS制造工艺的80C51单片机采用40引脚的双列直插封装(DIP方式),在单片机的40条引脚中有2条专用于主电源的引脚,2条外接晶体的引脚,4条控制与其它电源复用的引脚,32条输入/输出(I/O)引脚。

下面按其引脚功能为四部分叙述这40条引脚功能。

(1)电源引脚VCC和VSS。其中:VCC(40脚)接+5V电压。

VSS(20脚)接地。

(2)接晶体引脚XTAL1和XTAL2。

XTAL1(19脚)接外部晶体的一个引脚。在单片机内部,它是一个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这个放大器构成了片内振荡器。当采用外部振荡器时,对CHMOS单片机,此引脚作为驱动端。XTAL2(18脚)接外部晶体的另一端。在单片机内部,接至上述振荡器的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采用外部振荡器时,对CHMOS单片机,该引脚悬浮。

(3)控制或与其他电源复用引脚RST/VPD、ALE/PROG、PSEN和EA/VPP。ST/VPD(9脚):当振荡器运行时,在此引脚上出现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推荐在此引脚与VSS引脚接一个约8.2K的下拉电阻,与VCC引脚之间连接一个约10uf的电容,以保证可靠地复位。

(4)VCC掉电期间,此引脚可接上备用电源,以保持内部RAM的数据不丢失。当VCC主电源下掉到低于规定的电平,而VPD在其规定的电压范围内,VPD就向内部RAM提供备用电源。

(5)ALE/PROG(30脚):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ALE(允许地址锁存)的输出用于锁存地址的低位字节。即使不访问外部存储器,ALE端仍以不变的频率周期性地出现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1/6。因此,它可用作对外输出的时钟,或用于定时目的。然而要注意的是,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ALE端可以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8个LS型的TTL输入电路。对于EPROM型的单片机,在EPROM编程期间,此引脚用于输入编程脉冲(PROG)。

(6)RSEN(29脚):此脚的输出是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写选通信号。在从外部程序存储器取令(或常数)期间,每个机器周期两次PESN有效。但在此期间,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PSEN信号将不出现,PSEN同样可以驱动(吸收或输出)8个LS型的TTL输入。

(7)EA/VPP:当EA端保持高电平时,访问内部程序存储器,但在PC(程序计数器)值超过0FFFH时,将自动转向执行外部程序存储器内的程序,当EA保持低电平时,则只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对于常用的80C51来说,无内部程序存储器,所以EA脚必须常接地,这样才能只选择外部程序存储器。对于EPROM型单片机,在EPROM编程期间,此引脚也用于施加21伏的编程电源(VPP)。输入/输出I/O引脚P0、P1、P2、P3共32根。

a)P0口(39脚~32脚):是双向8位三态I/O口,外接存储器时,与

地址总线的低8位及数据总线复用,能以吸收电流的方式驱动8个LSTTL 负载。

b)P1口(1脚~8脚):是8位准双向I/O口由于这种接口输出没有高阻状态,输入也不能琐存,故不是真正的I/O口。门口能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LSTTL负载,对8052、8032,P1.0引脚的第二功能为T2定时/计数器的外部输入,P1.1引脚的第二功能为T2EX捕捉、重装触发,即T2的外部控制端。对EPROM编程和程序验证时,它的接收低8位地址。

c)P2口(21脚~28脚):是8位准双向I/O口。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它可以作为扩展电路高8位地址总线送出高8位地址,在对EPROM编程和程序验证期间,它的接收高8位地址。P2可以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LSTTL负载。

d)P3口(10脚~17脚):是8位准双向I/O口,在80c51中,这8个引脚还用于专门功能,是复用双功能口,P3能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LSTTL负载。作为第一功能用时,就作为普通的I/O口用,功能和操作方法与P1口相同。

2.3.3 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主要特性及测温原理

一线式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是DS1820的更新换代产品(由美国DA IIAS公司生产)。它具有体积小,分辨率高,转换快等优点。由于每片DS18B20 含有唯一的硅串行数, 所以在一条总线上可以挂接多达248≈ 218×1014

只DS18B20,再加上DS18B20 独特的单线总线结构,决定了DS18B20 特别适

合于大型的多路温度实时测控系统的温度检测。温度实时测控集装箱的设计, 在实现测控系统的温度检测方面就较好地利用了DS18B20 的独到

特点,使系统得到了极大的简化。

一、DS18B20的特性

(1) 独特的单线接口方式。DS18B20 在I/O处理器连接时,仅需要一个I/O 口即可实现微处理器同DS18B20的双向通讯。

(2) DS18B20支持组网功能,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在唯一的单线上,实现多点测温。

(3) DS18B20 的测温范围为: - 55℃~+125℃,在-10℃~+ 85℃时, 其精度为+ 015℃。

(4) DS18B20的测温结果的数字量位数从9~12位,可编程进行选择。

(5) DS18B20内含寄生电源,器件既可以由单线总线供电,也可用外部的电源(310V~515V )供电。

3太阳能热水器硬件设计

3.1.太阳能控制器硬件结构

根据控制要求,采用80C51单片机的智能控制器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由于本系统运算量不是很大,没有太多的中间数据需要处理、保存,因此不再外扩数据存储器。仅使用80C51 内部RAM已完全能够满足要求。系统的硬件接口电路包括:控制器实时时钟接口电路,蓄水箱温度和水位检测接口电路、设定键和串行显示接口电路、看门狗和复位接口电路以及继电器输出接口电路等。

图3-1 太阳能控制器硬件结构图

3.2. 控制器实时时钟接口电路

为实现热水器24小时供应热水的目的,控制器必须有一个实时时钟来为系统提供准确的基准时间;在软件设计上则要实时地读出当前时间,同

设定时间比较,以决定系统工作状态。本系统采用美国DALLA S半导体公司最新推出的时钟芯片DS12887,该芯片采用CMOS 技术,把时钟芯片所需的晶振和电池以及相关的电路集成到芯片内部,并与MC146818管脚完全兼容。DS12887芯片具有微功耗、外围接口简单、精度高,工作稳定可靠等优点。它与80C51单片机的接口电路见下图3-2。

8

+5V

5.1K

+5V

1K

C

图3-2 DS12887与单片机接口电路

模式选择脚MOT接地,选择IN TEL时序。DS12887 的高位地址用80C51 的P2.4 选择,则时钟芯片的高8位地址为EFH,而其低8 位地址则由芯片内部各单元的地址来决定(00H~80H),DS12887 的中断输出端IRQ 接上拉电阻,同80C51中断线IN TO相连,为单片机提供中断信号。SQW端口编程为2Hz方波输出,经二分频后,驱动两个LED发光二极管作为时钟的秒闪烁显示。

3.3.水位检测和温度检测接口电路

蓄水箱水位和温度检测部分是实现温度智能控制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检测出水位和温度,才能通过软件计算提前开始辅助加热的预加热时间。要实现辅助加热提前时间的精确计算,最好是采用连续液位传感器,

但考虑系统成本,本设计仍采用分段式液位传感器(通过软件来提高精度),在水位显示上也仍采用分段显示。水位检测部分的硬件连接如图3所示。

图3-3 水位监测及显示接口电路

检测原理如下:当水箱中无水时,8个非门均由1M欧姆电阻上拉成高电平,所以图中各“非”门(CD4069) 输出均为低电平,LED1~ LED8 均不亮。当水位高于“非”门1 的输入探针时,由于水的导电作用,使“非”门1 的输入变为低电平,所以其输出变为高电平,LED点亮,依此类推。随着水位的上升,各“非”门输出相继为高电平,LED依次点亮。这里要注意的是上拉电阻不能选择太小,因为水的电阻在100k8 左右,所以上拉电阻选择太小的话,将在水位升高时,无法把“非”门输入端拉成低电平。实验表明,上拉电阻选择在500k~1M欧姆左右能很好地满足电路的工作要求。为了使80C51 随时能够读出当前的水位情况,这里选用74L S244 作为状态输入缓冲器。蓄水箱温度检测电路采用DS18B20芯片使其换成脉冲信号,送到80C51的I/O 口(编程为计数器工作模式),通过测量输出脉冲频率的大小来换算成水温高低信号。

3.5 键盘和显示接口电路的设计

时 钟 3.5.1 键盘电路

下图为80C51单片机P1口构成的中断方式4*4键盘电路。P1.0-P1.3为行线,P1.4-P1.7为列线,行线与4输入与门74HC21的一组输入端相连,输出端与外部中断INT1相连。16个键号Ki (I=0-15)次序如图中标注。

INT1 74HC21

10K*4 VCC

P1.0 A B C D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80C51

图3-4 80C51 P1口构成的4*4中断方式键盘

行列式键盘处理程序较为复杂,当有键按下时74HC21输出端出现低电平请求中断;在中断服务程序中要再次确认是否真有键按下,真有键按下时,再查出是哪个键按下,把该键的键号送入堆栈保护,等待键释放后再将键号弹出A 中。该键盘输入处理程序的出口状态是键号在A 中。设计中断程序时,先在主程序中将中断系统初始化,并开中断。在试验演示中通常开中断都设置循环等待。

3.5.3 显示接口电路的设计

键盘和显示电路是人机交互的重要手段。控制键是用户干预系统运行的唯一接口,也是用户比较关心的问题。为了实现控制器对时间与温度的设定及显示功能,串行显示电路采用串入并出芯片74LS164驱动4位数码管实现时间与温度的静态显示。

该电路只使用80C51的3个端口,配接4片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74LS164 与1片三端可调稳压器LM317T 。其中74LS164 的引脚Q0~Q7为8位并行输出复

位、

端;引脚A、B 为串行输入端;引脚CL K为时钟脉冲输入端,在CLK 脉冲的上升沿作用下实现移位,在CLK = 0 、清除端MR=1时,74LS164保持原来数据状态;MR=0 时,74LS164输出清零,其显示电路如3.5.3图。

图3-5 串行口扩展的4位LED显示电路

其工作过程如下:80C51的串行口设定在方式0移位寄存器状态下,串行数据由P3.0发送,移位时钟由P3.1 送出。在移位时钟的作用下,串行口发送缓冲器的数据一位一位地移入74LS164中。4片74LS164 串级扩展为4个8 位并行输出口,分别连接到4个LED显示器的段选端作静态显示。需要指出的是,由于74LS164 无并行输出控制端,因而在串行输入过程中,其输出端的状态会不断变化,造成不应显示的字段仍有较暗的亮度,影响了显示的效果。以往的做法是在74LS164 的输出端加接4片锁存器或三态门,使移位寄存器串行输入数据时其输出端的变化不反映到LED上,待串行输入结束后再打开锁存器或三态门,将稳定的显示数据送给LED。

3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4.1 主程序设计

热水器不论在什么样的天气里,都能够在设定的时间向用户提供设定温度的热水,从而给用户带来便利。当控制器在设定的时间使水温达到设定温度时,将通过声光报警提醒用户。

根据这一要求,控制器软件设计采用模块化结构,包括主程序、键盘中断子程序、DS12887更新周期结束中断子程序、LED显示子程序和提前加热时间计算子程序等。系统主程序主要完成温度和水位的检测以及进行辅助加热时间预算和一些初始化功能。在主程序中采用了查表方法进行辅助加热提前量预算。系统主程序流程图如图4所示。

图4-1 系统程序流程图

对于温度和时间设定,每次设定结束后,就将设定值存入DS12887 的非易失性RAM中,下次开机时进行读取。这样作至少有两个优点:一是系统

在不进行设定时,就认定该设定值和先前一次一样,解决了每次开机总要从头设定的问题,另一个是若系统在运行中间停电而再次来电时,可以不用重新设定,就能按原设定值对温度进行控制,增强了控制器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对提前加热时间的计算,则是系统能否实现预定功能的重要一环。因为系统采用分段式水位检测,若采用能量守恒的方法对提前加热时间进行预算,也同样得不到精确的结果。为了避开繁琐的计算过程,本系统中采用了模糊控制思想,使用了如下一些控制语句:

IF 水位高AND 温度差大THEN 加热时间长

IF 水位适中AND 温度差适中THEN 加热时间适中

IF 水位低AND 温度差低THEN 加热时间少

4.2显示子程序

分析表明,移位寄存器74LS164仅有串入并出作用没有译码功能。因此,在编写显示驱动程序之前,首先需要计算列写出与本电路对应的LED段选码,然后由80C51的P3.0口送入74LS164的串行输入端,再并行输出到LED 的段选端。需要指出的是,上面显示电路采用TOS28106BHK型号的共阳极LED 显示器,根据PCB印制线路板的连线方便,其LED的8个段选端与74LS164的并行输出口即8根段选线的连接没有遵照通常的规律,而是如图3-5所示的段排列为7、6、4、2、1、9、10、5,相应的段选码也要重新计算,如显示字符0的段选码为11H,显示字符1的段选码为D7H等。另外,这种稳定的静态显示方式也省去了CPU的动态扫描过程,此为上述电路的又一特点。电路中设计了4位LED显示器,其功能为:左首位为百位数或标志位,左二位为十位数,左三位为个位数,左四位为小数点后的十分位数。据此,给出如图4-3

所示的显示子程序框图。

结束语

该控制器和以往显示仪相比具有性能价格比高、温度控制与显示精度高、使用方便和性能稳定等优点。单片机控制系统具有低价、智能的优势,能够根据需求的不同而作相应的调整,更加个性化。同时,使用单片机控制系统能够节约能源,保护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

该热水器具备以下特点:

1.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操作维护简便。

2.热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需要运输,节省燃料。

3.无污染,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任何影响。

4.热水产量受季节、地区纬度、采热面积、采热器类型、环境温度、供水温度、风速、日照实际等因素影响较大。

5.该系统加装减压阀后可与锅炉配套使用,解决冬季用水。

6.不用考虑玻璃盖的防冻装置。

参考文献

[ 1 ] 刘福才、刘丰、刘立伟 AVR单片机在太阳能热水器智能控制器中的应用。微计算机信息, 1999, 4。

[ 2 ] 王长胤、文军单片单板机原理及应用[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3。

[ 3 ] 向奇汝多功能温度控制器[J ]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1999 [ 4 ] Tom Fox Build the Intelligent Thermometer [ J ]。Computer & Electronics。 January, 1983。

[4] 何立民单片机中、高级教程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 1999

[5] 郭廷玮太阳能利用和前景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6

[6]万福君、潘松峰单片机原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1 [7] 潘永雄、沙河、刘向河电子线路CAD实用教程

西安电子科技出版社2001

[8] 何克忠、李伟计算机控制系统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9] 周政新电子设计自动化实践与训练中国民航出版社 1998

[10]丁志刚、李刚民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0 [11]王福瑞单片微机测控系统设计大全[M] .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

[12]金伟正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电子技术应用,2000

[13]王建萍串行LED显示驱动器及应用电子技术应用 1996

主程序:

ORG 000H

JMP START

START: Curtemp EQU 10H ;Curtemp存储地址

Pretemp EQU 11H ;Pretemp存储地址

MOV TMOD, #53H

LCALL InitDS12887 ;初始化DS12887时钟芯片

SETB EA ;开CPU中断

LCALL ReadTempandTime ;读温度时间设定值

LCALL ReadWaterandPosition;读水位高度

CLR C ;C清零

SUB Curtemp,pretemp

JC Offheat

Heatcontinue:

LCALL FUZZY ;预算提前加热时间

LCALL DELAY

LCALL Heat

SJMP $

OffHeat:CLR P2.1

RETI

Heat: SETB P2.1

LCALL DELAY

CLR C

LCALL ReadTemp

MOV A, Curtemp

ADD A, #2H

SUB A, Pretemp

JNC KeepTemp

JMP Heatcontinue

LCALL KeeptempCON

RETI

InitDS12887:

SETB P2。1

MOV DPTR, #0BH ;初始化DS12887B寄存器

MOV A, #22H ;置DS12887 24小时模式

MOVX @DPTR, A ;允许报警中断禁止其它中断 MOV DPTR, #0AH ;初始化DS12887 A寄存器 MOVX A, #20H ;时钟频率52.628KHZ,禁止

SQW

MOV DPTR, #00H ;初始化时钟

MOV A, #00H

MOVX @DPTR, A ;秒

MOV DPTR, #02H ;分

MOV @DPTR, A

MOV DPTR, #04H ;时

MOV A, #12H

MOV @DPTR, A

RETI

ReadTempandTime:

LCALL ReadTemp

LCALL ReadTime

RETI

ORG 0013H

JMP KeyBoardINT

KeyBoardINT:

LED显示子程序:

DISI:

SETB P1.7 ;灭显示

MOV R0, #SBCD

MOV A, @R0 ;取出要显示的数

ADD A, #2DH ;加上偏移量

MOVC A , @A+PC ;查表取出段选码

MOV SBUF, A ;送出显示

DL1:

JNB TI, DL1 ;输出完否?

CLR TI ;完,清中断标志

INC R0

MOV A, @R0

ADD A, #21H

MOVC A, @A + PC

ANL A, #OEFH ;个位加小数点

MOV SBUF, A

DL2:

JNB TI, D L2

CLR TI

INC R0

MOV A, @R0

ADD A, #13H

MOVC A, @A+PC

MOV SBUF, A

DL3:

JNB TI, DL3

CLR TI

MOV A, #0FFH

MOV SBUF, A

DL4:

JNB TI, DL4

CLR TI

CLR P1.7 ;亮显示

RET

SEGTAB:

DB 11H,0D7H,32H

DB 92H,0D4H,98H

DB 18H,0D3H,10H,0D0H

键盘输入主程序:

MOV P1, #0FH ;键盘初始化,P1.0~P1.3置输入

方式,P1.4~P1.7为0状态MOV IE, #84H ;开CPU中断,开INT1中断

SJMP $ ;中断等待

中断服务程序:

ORG 0013 ;INT1中断入口地址

LJMP IO51K16 ;从中断入口转移键盘处理程序

IO51K16

IO51K16: CALL D10MS ;延时10秒

LCALL KEYIN ;调键输入检查子程序

JNZ LKOUT ;有键输入,转查键号

RETI ;无键输入,中断返回

LKOUT: MOV R2, #0EFH ;首列扫描字写如R2

MOV R4, #00H ;首列偏移值如R4

CONU: MOV P1, R2 ;列扫描字写入列线中

MOV A, P1 ;读入P1口状态到A中

JB ACC.0,LONE ;检查第0行是否为0状态,不为

温度控制器的设计与制作共13页

温度控制器的设计与制作 一、功能要求 设计并制作一个温度控制器,用于自动接通或断开室内的电加热设备,从而使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要求,并能实时显示室内温度。当室内温度大于等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器断 ?时,控制器接通电加热设备。 开电加热设备;当室内温度比设定温度小2C 控温范围:0~51C? 控温精度:≤1C? 二、硬件系统设计 1.硬件系统由七部分组成,即单片机及看门狗电路、温度检测电路、控制输出电路、键盘电路、显示电路、设置温度储存电路及电源电路。 (1)单片机及看门狗电路 根据设计所需的单片机的内部资源(程序存储器的容量、数据存储器的容量及I/O口数量),选择AT89C51-24PC较合适。为了防止程序跑飞,导致温度失控,进而引起可怕的后果,本设计加入了硬件看门狗电路IMP813L,如果它的WDI脚不处于浮空状态,在1.6秒内WDI不被触发(即没有检测到上什沿或下降沿),就说明程序已经跑飞,看门狗输出端WDO将输出低电平到手动复位端,使复位输出端RST发出复位信号,使单片机可靠复位,即程序重新开始执行。(注:如果选用AT89S51,由于其内部已具有看门狗电路,就不需外加IMP813L) (2)温度检测电路 温度传感器采用AD590,它实际上是一个与绝对温度成正比的电流源,它的工作电压为4~30V,感测的温度范围为-550C~+1500C,具有良好的线性输出,其输出电流与温度成正比,即1μA/K。因此在00C时的输出电流为273.2μA,在1000C时输出电流为373.2μA。温度传感器将温度的变化转变为电流信号,通过电阻后转变电压信号,经过运算放大器JRC4558运算处理,处理后得到的模拟电压信号传输给A/D转换部分。A/D转换器选用ADC0804,它是用CMOS集成工艺制成的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芯片,分辨率8位,转换时间100μs,基准电压0~5V,输入模拟电压0~5V。 (3)控制输出电路 控制信号由单片机的P1.4引脚输出,经过光耦TLP521-1隔离后,经三极管C8550直接驱动继电器WJ108-1C-05VDC,如果所接的电加热设备的功率≤2KW,则可利用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直接控制加热设备,如果加热设备的功率>2KW,可以继电器控制接触器,由接触器直接控制加热设备。 (4)键盘电路 键盘共有四个按键,分别是S1(设置)、S2(+)、S3(-)、S4(储存)。通过键盘来设置室内应达到的温度,键盘采用中断方式控制。 (5)显示电路 显示电路由两位E10501_AR数码管组成,由两片74LS164驱动,实现静态显示,74LS164所需的串行数据和时钟由单片机的P3.0和P3.1提供。对于学过“串行口”知识的班级,实习时,可以采用串行口工作于方式0,即同步移位寄存器的输出方式,通过串行口输出显示数据(实时温度值或设置温度值);对于没学过“串行口”知识的班级,实习时,可以采用模拟串行口的输出方式,实现显示数据的串行输出。 (6)设置温度存储电路 为了防止设定温度在电源断电后丢失,此设计加入了储存电路,储存器选用具有I2C总线功能的AT24C01或FM24C01均可。每次通过键盘设置的室内设定温度都通过储存器储存起来,即使是电源断电,储存器存储的设定温度也不丢失,在电源来电后,单片机自动将设

基于PLC的锅炉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基于PLC的锅炉温度控制系统 作者姓名xxx 专业自动化 指导教师姓名xxx 专业技术职务讲师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绪论 (3) 1.1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3)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3项目研究内容 (4) 第二章 PLC和组态软件基础 (5) 2.1可编程控制器基础 (5) 2.1.1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和应用 (5) 2.1.2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可编程控制器的分类及特点 (7) 2.2组态软件的基础 (8) 2.2.1组态的定义 (8) 2.2.2组态王软件的特点 (8) 2.2.3组态王软件仿真的基本方法 (8) 第三章 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9) 3.1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9) 3.1.1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9) 3.1.2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9) 3.1.3 PLC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 (10) 3.2 PLC的选型和硬件配置 (11) 3.2.1 PLC型号的选择 (11) 3.2.2 S7-200CPU的选择 (12) 3.2.3 EM235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 (12) 3.2.4 热电式传感器 (12) 3.2.5 可控硅加热装置简介 (12) 3.3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和电气连接图 (13) 3.4 PLC控制器的设计 (14) 3.4.1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14)

3.4.2 PID控制及参数整定 (14) 第四章 PLC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16) 4.1 PLC程序设计的方法 (16) 4.2 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 概述 (17) 4.2.1 STEP7--Micro/WIN 简单介绍 (17) 4.2.2 计算机与PLC的通信 (18) 4.3 程序设计 (18) 4.3.1程序设计思路 (18) 4.3.2 PID指令向导 (19) 4.3.3 控制程序及分析 (25) 第五章组态画面的设计 (29) 5.1组态变量的建立及设备连接 (29) 5.1.1新建项目 (29) 5.2创建组态画面 (33) 5.2.1新建主画面 (33) 5.2.2新建PID参数设定窗口 (34) 5.2.3新建数据报表 (34) 5.2.4新建实时曲线 (35) 5.2.5新建历史曲线 (35) 5.2.6新建报警窗口 (36) 第六章系统测试 (37) 6.1启动组态王 (37) 6.2实时曲线观察 (38) 6.3分析历史趋势曲线 (38) 6.4查看数据报表 (40) 6.5系统稳定性测试 (42) 结束语 (43) 参考文献 (44) 致谢 (45)

单片机课程设计大纲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设计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编号:E1010020 课程设计学分:2.0 课程设计周(时)数:2周课程设计授课单位:测控技术及仪器指导方式: 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课程设计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张毅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单片机教程》,蔡惟铮编,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 服务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服务课程编号:T1010020 服务课程讲课学时:40 服务课程学分:2.5 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了解并掌握单片机的原理、结构、指令、运行模式、功能模块及应用开发方法。 2.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汇编语言的设计和调试。 4. 掌握C-51语言的设计和调试。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1.掌握各种进制数的特点及其转换方法。 2.掌握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的特点,详细了解MCS-51单片机的各种资源。 3.了解单片机的指令系统、指令格式及其意义。 4.理解中断的基本概念,了解单片机的中断响应。 5.掌握存储器的分类,熟练掌握存储器的扩展。 6.了解单片机的接口技术及其串行通讯方式。 7.编写课程设计报告,掌握汇编语言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设计题目: 1.交通灯控制系统 实验目的:(1)学习输出口的使用方法;(2)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3)交通灯的控制规律 实验要求:设计并且制作交通灯控制系统,编制控制系统监控软件;交通灯控制软件,要求以单片机为核心,P1口输出口接三只发光二极管(红绿黄), 编写程序,使发光二极管按交通灯的控制规律点亮。 思考问题:改变延时常数,使发光二极管闪亮时间改变。红绿灯不允许同时点亮,红绿灯交换时黄灯闪烁,考虑车流量情况,改变交通灯指挥状况,单路 口/多路口情况,寻求最佳交通流量。

单片机课程设计(温度控制系统)

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题目: 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姓名: 学院: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2015年5月31日 摘要: (3) 一、系统设计 (3) 1.1 项目概要 (3) 1.2设计任务和要求: (4) 二、硬件设计 (4) 2.1 硬件设计概要 (4) 2.2 信息处理模块 (4) 2.3 温度采集模块 (5) 2.3.1传感器DS18b20简介 (5) 2.3.2实验模拟电路图 (7) 2.3.3程序流程图 (6) 2.4控制调节模块 (9) 2.4.1升温调节系统 (9) 2.4.2温度上下限调节系统 (8) 2.43报警电路系统 (9) 2.5显示模块 (12) 三、两周实习总结 (13) 四、参考文献 (13) 五、附录 (15)

5.1原理图 (15) 摘要: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温度是常用的测量被控因素。本设计是基于51单片机控制,将DS18B20温度传感器实时温度转化,并通过1602液晶对温度实行实时显示,并通过加热片(PWM波,改变其占空比)加热与步进电机降温逐次逼近的方式,将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通过按键调节温度报警区域,实现对温度在0℃-99℃控制的自动化。实验结果表明此结构完全可行,温度偏差可达0.1℃以内。 关键字:AT89C51单片机;温控;DS18b20 一、系统设计 1.1 项目概要 温度控制系统无论是工业生产过程,还是日常生活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过低或过高的温度环境不仅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对机器和工作人员的寿命产生严重影响,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财产损失,给生活生产带来许多利的因素,基于AT89C51的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与传统的温度控制相比具有操作方便、价价格便宜、精确度高和开展容易等优点,因此市场前景好。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日历时钟设计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端口定义--- sbit ACC_7=ACC^7; sbit RST1=P2^5; sbit IO=P2^6; sbit SCLK=P2^7; sbit k1=P3^2; sbit k2=P3^3; sbit k3=P2^2; sbit k4=P2^3; //uchar wei[]={0xfe,0xfd,0xfb,0xf7,0xef,0xdf,0xbf,0x7f}; // 数码的位选,左到右 uchar tab_1302[7]={45,50,11,19,1,1,15}; uchar tab_time[8]={0,0,10,0,0,10,0,0}; //时间 uchar tab_day[8]={0,0,10,0,0,10,0,0,}; //年月日 uchar tab_num[]={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0xbf}; //0 1 2 3 4 5 6 7 8 9 - {"0123456789-"} ////////////=============函数声明============//////////////// void display_time(); void delayms(uint); void display_day(); void ds1302(); //获取DS1302的时间 void ds1302_init(); //DS1302的初始化 void write1302(uchar,uchar); //指定地址向DS1302写数据 uchar read1302(uchar); //指定地址向DS1302读数据 void ds1302(); void int0_init(); /////////=======中断初始化=======/////////// void int0_init() { EX0=1;

温度控制器的设计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要求及电路说明 (3) 1.1课程设计要求与技术指标 (3) 1.2课程设计电路说明 (4) 第二章课程设计及结果分析 (6) 2.1课程设计思想 (6) 2.2课程设计问题及解决办法 (6) 2.3调试结果分析 (7) 第三章课程设计方案特点及体会 (8) 3.1 课程设计方案特点 (8) 3.2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9) 参考文献 (9) 附录 (9)

第一章课程设计要求及电路说明 1.1课程设计要求与技术指标 温度控制器的设计 设计要求与技术指标: 1、设计要求 (1)设计一个温度控制器电路; (2)根据性能指标,计算元件参数,选好元件,设计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3)撰写设计报告。 2、技术指标 温度测量范围0—99℃,精度误差为0.1℃;LED数码管直读显示;温度报警指示灯。

1.2课程设计电路说明 1.2.1系统单元电路组成 温度计电路设计总体设计方框图如图1所示,控制器采用单片机AT89S51,温度传感器采用DS18B20,用3位LED数码管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 1.2.2设计电路说明 主控制器:CPU是整个控制部分的核心,由STC89C52芯片连同附加电路构成的单片机最小系统作为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 显示电路:显示电路采用4个共阳LED数码管,用于显示温度计的数值。报警电路:报警电路由蜂鸣器和三极管组成,当测量温度超过设计的温度时,该电路就会发出报警。 温度传感器:主要由DS18B20芯片组成,用于温度的采集。 时钟振荡:时钟振荡电路由晶振和电容组成,为STC89C52芯片提供稳定的时钟频率。

第二章课程设计及结果分析 2.1课程设计 2.1.1设计方案论证与比较 显示电路方案 方案一:采用数码管动态显示 使用一个七段LED数码管,采用动态显示的方法来显示各项指标,此方法价格成本低,而且自己也比较熟悉,实验室也常备有此元件。 方案二:采用LCD液晶显示 采用1602 LCD液晶显示,此方案显示内容相对丰富,且布线较为简单。 综合上述原因,采用方案一,使用数码管作为显示电路。 测温电路方案 方案一:采用模拟温度传感器测温 由于本设计是测温电路,可以使用热敏电阻之类的器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在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A/D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这种设计需要用到A/D转换电路,感温电路比较麻烦。 方案二: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 经过查询相关的资料,发现在单片机电路设计中,大多数都是使用传感器,所以可以采用一只温度传感器DS18B20,此传感器,可以很容易直接读取被测温度值,进行转换,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综合考虑,很容易看出,采用方案二,电路比较简单,软件设计也比较简单,故采用了方案二。 2.1.2设计总体方案 根据上述方案比较,结合题目要可以将系统分为主控模块,显示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和报警模块,其框图如下:

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题目 1.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秒表 本设计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采用常用电子器件设计,一个电源开关,两个按键,三位数码管显示,打开电源开关后显示8,每秒循环左移一位,即□□8—>□8□—>8□□—>□□8—>…,按A键开始计时,实时显示所经历的时间,按B键停止计时并显示从开始到当前时刻的时间,要求精确到0.1秒,量程为0~99.9秒。 要求按键输入采用中断方式,按键A接INT0,按键B接INT1。 2.智能电动百叶窗 本设计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采用常用电子器件设计,一个电源开关,用一台直流电机控制百叶窗叶片的旋转(正转/反转),用一个光敏电阻传感器测量室内光强度,并用两位数码管显示测量结果,设置三个按键:手动/自动切换、手动正转和手动反转,用一个发光二极管显示手动/自动状态,自动状态时二极管亮。 设置两个极限位置保护行程开关,用于保护百叶窗叶片:当正转到极限位置压下行程开关时,电机停止正转,但还可以反转;当反转到极限位置压下行程开关时,电机停止反转,但还可以正转。 按键输入采用中断方式,按键中断请求信号接INT0. 单片机根据设定光强S1和S2(S2 > S1)和实测光强P控制电机M的动作:当P<=S1时,控制M正转以增加进光量; 当P>S2时,控制M反转以减少进光量; 当S1S+1时,控制R断开电加热回路; 当S-1

单片机最小系统课程设计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绪论 . (1) 1.1 单片机的概述 (1) 1.2 单片机的基本结构 (1) 第2章单片机最小系统介绍 (4) 2.1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介绍 (4) 2.2电路设计方案 (4) 第3章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硬件设计 (7) 3.1硬件原理图 (7) 3.2系统各组成模块介绍 (8) 3.2.1 振荡电路 (8) 3.2.2 电源电路 (7) 3.2.3 程序下载电路 (9) 3.2.4 外存储电路 (10) 3.2.5 数码管显示电路和矩阵键盘电路 (11) 3.2.6 液晶显示电路 (12) 3.2.7 复位电路 (13) 第4章安装与调试 (15) 4.1调试方法和结果 (15) 4.1.1电源部分安装调试 (15) 4.1.2 STC89C52单片机最小化系统主控制部分安装调试 (15) 4.1.3 程序下载部分电路安装调试 (16) 4.1.4 外存储电路调试 (16) 4.1.5 数码管显示电路和键盘电路调试 (16) 总结和体会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附录 (20)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闹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闹钟设计 摘要 本设计以AT89C51芯片为核心,辅以必要的外围电路,设计了一个结构简单,功能齐全的电子时钟,它由5V直流电源供电。 关键词:单片机;led;闹钟;定时器 Abstract This design, adopting AT89C51 chip as the core part with some necessary peripheral circuits, is a simple electronic clock which uses 5V DC as the power supply. Keywords:single chip machine ,in fixed time machine, alarm clock,LED 1 引言 1.1设计目的 此次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先修课程《单片机原理与系统设计》之后,为加强对学生系统设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开设的综合设计训练环节。本课程设计应结合《单片机原理与系统设计》课程的基础理论,重点强调实际应用技能训练,包括单片机系统设计的软件和硬件两部分。其课程设计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应用单片机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各主要环节的设计、调试方法,初步掌握并具备应用单片机进行设备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设计要求 结合单片机知识,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利用七段LED数码管实现计时、校时及闹钟功能。 1.3设计方法 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外加晶振电路,使用8个七段数码管显示,LED 采用动态扫描,用74ls245芯片作为驱动电路。通过四个独立按键对时间进行定时、校时,从而实现闹钟提醒功能。 2 设计方案及原理 2.1设计方案 选AT89C51单片机作为系统核心,辅助外部产生时钟信号的晶振电路,再加上四个独立按键作为输入信号,使用8个七段数码管显示时间,芯片74ls245为数码管段选线的驱动,最后用蜂鸣器实现闹铃功能。使用单片机的定时器T0计时时间为50ms,计时20次作为1s的时间基准。第一部分,12MHz的晶振连接至单片机的时钟信号输入端;第二部分,四个独立按键加上四个上拉电阻连接至单片机

温度控制器课程设计要点

郑州科技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温度控制器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15年12月31日

郑州科技学院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 14级通信工程班级 2班学号姓名 一、设计题目温度控制器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1、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两个加热丝同时通电加热,指示灯发光; 2、当水温高于设定温度时,两根加热丝都不通电,指示灯熄灭; 3、根据上述要求选定设计方案,画出系统框图,并写出详细的设计过程; 4、利用Multisim软件画出一套完整的设计电路图,并列出所有的元件清单; 5、安装调试并按规定格式写出课程设计报告书. 三、参考文献 [1]吴友宇.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2~55. [2]孙梅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5~28. [3]徐国华.电子技能实训教程[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13 ~15. [4]陈杰,黄鸿.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2~25. [5]翟玉文等.电子设计与实践[M].北京: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11~13. [6]万嘉若,林康运.电子线路基础[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7 ~29. 四、设计时间 2015 年12月21 日至2015 年12 月31 日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本设计是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使用寿命长、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等优点的温度控制电路。本文设计了一种温度控制器电路,该系统采用模拟技术进行温度的采集与控制。主要由电源模块,温度采集模块,继电器模块组成。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很多传统的东西都被成本更低、功能更多、使用更方便的电子产品所替代,本课程设计是一个以温度传感器采用LM35的环境温度简易测控系统,用于替代传统的低精度、不易读数的温度计。但系统预留了足够的扩展空间,并提供了简单的扩展方式供参考,实际使用中可根据需要改成多路转换,既可以增加湿度等测控对象,也能减少外界因素对系统的干扰。 首先温度传感器把温度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通过放大器变成电压信号,然后送入两个反向输入的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较器电路,让电位器来改变温度范围的取值,最后信号送入比较器电路,通过比较来判断控制电路是否需要工作。此方案是采用传统的模拟控制方法,选用模拟电路,用电位器设定给定值,反馈的温度值与给定的温度值比较后,决定是否加热。 关键词:温度传感器比较器继电器

温度测控仪设计-毕业设计

温度测控仪设计 学生:XXX 指导教师:XXX 容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温度测量仪的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先对该测量仪进行概括性介绍,然后介绍该测量仪在硬件设计上的主要器件:“Pt100热电阻”、AT89C51单片机和LCD显示器以及描述测量仪的总体结构原理。在本设计中,是以铂电阻PT100作为温度传感器,采用恒流测温的方法,通过单片机进行控制,用放大器、A/D 转换器进行温度信号的采集。总体来说,该设计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温度 Pt100热电阻 AT89C51单片机 LCD显示器

Design of and control instrument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the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measuring instrument, including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Be the first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measuring instrument, and then describes the hardware design of the measuring instrument's main device: "Pt100 thermal resistance", AT89C51 microcontroller and LCD display, and describe the principle of measuring the overall structure. In this design, as is the PT100 platinum resistance temperature sensor,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using constant current method, through the microcontroller to control, amplifier, A/D converter for temperature signal acquisition. Overall, the design is feasible. Keywords:temperature Pt100 thermal resistance AT89C51 microcontroller LCD monitor .

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汇总(全)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题目汇总 说明:为便于同学提前探讨开发思路,特将本课程设计的可选题目发给大家。 每个同学可以在以下题目中选一题要求:课程设计考核内容包括:源程序;设计报告文档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设计内容:1、用LCD液晶作为显示设备(30分) 2、可以分别设定小时,分钟和秒,复位后时间为:00: 00:00 (30 分) 3、能实现日期的设置,年、月、日(30分) 4、其他创新内容(10分)如:闹钟功能;显示星期;整点音乐报时等。 图示: 2010-04-09 MON 11:06:42 基于单片机的交通灯显示系统(一) 设计内容:1、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均有红、黄、绿三种信号灯;(30 分) 2、带紧急制动按钮,按钮按下,所有方向亮红灯;再次按下,恢复正常显 示(20分) 3、夜间模式按钮按下,所有方向显示黄灯闪烁(20分) 4、实时提醒绿灯亮的剩余时间(30分)图示: 基于单片机的交通灯显示系统(二) 设计内容:1、东西干道和南北干道的通行分左行、右行、直行,其中左行、右行固定15秒;直行固定30秒(40分) 2、信号灯分绿灯(3种)、红灯、黄灯,每次绿灯换红灯时,黄灯亮3秒 钟。(30分) 3、东西干道和南北干道交替控制,每次干道绿灯交替时,有 3 秒钟所有干道的交通灯都是黄灯闪烁3秒钟,提示已经进入路口的车辆迅速通过。(30分)

4、其他创新内容。(10分) 图示: 四、基于单片机的波形发生器设计 设计内容:1、设计一款能产生3种以上波形的波形发生器(30分) 2、设计波形选择按钮(采用3个独立按键)(10分) 3、点阵显示波形图案(20分) 4、能同时输出两种波形(30分) 5、显示频率(10分) 图示: 五、基于单片机的LED点阵广告牌设计 设计内容:1、能显示不同字符、图形的LED点阵广告牌(30分) 2、用独立按键控制不同字符的切换效果(如闪烁、静止、平移)(30 分) 3、可通过串口从电脑下载更新需要显示的字符(30分) 4、其他创新功能(10分) 图示:略 六、基于单片机的篮球计分器设计 设计内容:1、设计LCD显示篮球比分牌(30分) 2、通过加分按钮可以给A队或B队加分(20分) 3、设计对调功能,A队和B队分数互换,意味着中场交换场地。(20 分) 4、显示比赛倒计时功能(20分) 5、创新内容:如显示第几小节(10分) 显示: A 083: B 079 4th Period 10:25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报告(LCD显示)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电子时钟(LCD显示) 1、设计要求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时钟,在LCD显示器上显示当前的时间: 使用字符型LCD显示器显示当前时间。显示格式为“时时:分分:秒秒”。用3个功能键操作来设置当前时间。功能键K1~K4功能下。 K1—设置小时。 K2—设置分钟。 K3—设置秒。 程序执行后工作指示灯LED发光,表示程序开始执行,LCD显示“23:59:00”,然后开始计时。 2、工作原理 本课题难点在于键盘的指令输入,由于每个按键都具有相应的一种功能,程序中有较多的循环结构用以判断按键是否按下,以及判断按键是否抬起,以及LCD显示器的初始化。 3、参考电路 硬件设计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硬件电路原理图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电子时钟(LCD显示) 1、设计要求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时钟,在LCD显示器上显示当前的时间: 使用字符型LCD显示器显示当前时间。显示格式为“时时:分分:秒秒”。用3个功能键操作来设置当前时间。功能键K1~K4功能下。 K1—设置小时。 K2—设置分钟。 K3—设置秒。 程序执行后工作指示灯LED发光,表示程序开始执行,LCD显示“23:59:00”,然后开始计时。 2、工作原理 本课题难点在于键盘的指令输入,由于每个按键都具有相应的一种功能,程序中有较多的循环结构用以判断按键是否按下,以及判断按键是否抬起,以及LCD显示器的初始化。 3、参考电路 硬件设计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硬件电路原理图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报告

一、设计要求与目的 1)设计要求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时钟,在LCD显示器上显示当前的时间。 2)、使用字符型LCD显示器显示当前时间。显示格式为“时时:分分:秒秒”。3)、用3个功能键操作来设置当前时间。 4)、熟悉掌握proteus编成软件以及keil软件的使用 二、本设计原理 本设计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通过时钟程序的编写,并在LCD显示器上显示出来。该编程的核心在于定时器中断及循环往复判断是否有按键操作,并对每个按键的操作在LCD显示器上作出相应的反应。由于LCD显示器每八位对应一个字符,故把秒、分、时的个位和十位分开表示。 该课题中有三个控制开关KM1、KM2、KM3分别控制时、分、秒的调整,时间按递增的方式调整,每点一次按钮则相应的时间个位加以,且时间调整不干扰其他为调整时间的显示。 三、硬件设计原理(电路) 硬件电路原理图

模电课设—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 1.原理电路的设计 (11) 1.1总体方案设计 (11) 1.1.1简单原理叙述 (11) 1.1.2设计方案选择 (11) 1.2单元电路的设计 (33) 1.2.1温度信号的采集与转化单元——温度传感器 (33) 1.2.2电压信号的处理单元——运算放大器 (44) 1.2.3电压表征温度单元 (55) 1.2.4电压控制单元——迟滞比较器 (66) 1.2.5驱动单元——继电器 (88) 1.2.6 制冷部分——Tec半导体制冷片 (99) 1.3完整电路图 (1010) 2.仿真结果分析 (1111) 3 实物展示 (1313) 3.1 实物焊接效果图 (1313) 3.2 实物性能测试数据 (1414) 3.2.1制冷测试 (1414) 3.2.2制热测试 (1818) 3.3.3性能测试数据分析 (2020) 4总结、收获与体会 (2121) 附录一元件清单 (2222) 附录二参考文献. (2323)

摘要 本课程设计以温度传感器LM35、运算放大器UA741、NE5532P及电压比较器LM339 N为电路系统的主要组成元件,扩展适当的接口电路,制作一个温度控制系统,通过室温的变化和改变设定的温度,来改变电压传感器上两个输入端电压的大小,通过三极管开关电路控制继电器的通断,来控制Tec制冷片的工作。这样循环往复执行这样一个周期性的动作,从而把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学会查询文献资料,撰写论文的方法,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和实验成品。 关键词:温度;测量;控制。

Abstract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to a temperature sensor LM35, an operational amplifier UA741,NE5532P and a voltage comparator LM339N circuit system of the main components. Extending the appropriate interface circuit, make a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By changing the temperature changes and set the temperature to change the size of the two input ends of the voltage on the voltage sensor, an audion tube switch circuit to control the on-off relay to control Tec cooling piece work. This cycle of performing such a periodic motion, thus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in a certain range. Learn to query the literature, writing papers, and submitted to the curriculum design report and experimental products. Key words: temperature ; measure ;control

温度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摘要 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对温度的检测及控制时常显得极其重要。因此,对数字显示温度计的设计有着实际意义和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一种利用单片机实现对温度只能控制及显示方案。本毕业设计主要研究的是对高精度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继而实现对对象的测温。测温系数主要包括供电电源,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电路,LED显示电路,蜂鸣报警电路,继电器控制,按键电路,单片机主板电路。高精度数字温度计的测温过程,由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所测对象的温度,并将温度传输到单片机,最终由液晶显示器显示温度值。该数字温度计测温范围在-55℃~+125℃,精度误差在±0.5℃以内,然后通过LED数码管直接显示出温度值。数字温度计完全可代替传统的水银温度计,可以在家庭以及工业中都可以应用,实用价值很高。 关键词:单片机:ds18b20:LED显示:数字温度. Abstract In our daily life and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detection and control of the temperature, the digital thermometer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programmer which use a microcontroller to achieve and display the right temperature by intelligent control .This programmer mainly consists by temperature control sensors, MCU, LED display modules circuit. The main aim of this thesis is to design high-precision digital thermometer and then realize the objec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includes power supply, data acquisition circuit, buzzer alarm circuit, keypad circuit, board with a microcontroller circuit is the key to the whole system. The temperature process of high-precision digital thermometer, from collect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object by the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and the temperature transmit ted to the microcontroller, and ultimately display temperature by the LED. The digital thermometer requires the high degree is positive 125and the low degree is negative 55, the error is less than 0.5, LED can read the number. This digital thermometer could

单片机课程设计_排队叫号系统设计

单片机系统 课程设计 成绩评定表 设计课题排队叫号系统设计 学院名称: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地点: 设计时间: 指导教师意见: 成绩: 签名:年月日

单片机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排队叫号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地点: 课程设计时间: 单片机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题目 课题性质工程设计课题来源选题指导教师 主要内容(参数) 利用排队叫号系统,实现以下功能: 1、取票:顾客取一张号票吗,上面有号码、等候人数、时间等 2、休息等待:持号票在休息区休息并留意显示屏音箱叫号 3、按键叫号:工作人员办完一笔业务后按下叫号器上的下一位按钮 4、前去办理:叫号时根据显示屏音箱的信息到指定位置享受一对一的服务。 任务要求(进度) 第1-2天:熟悉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查阅技术资料,确定设计方案。 第3-4天:按照确定的方案设计单元电路。要求画出单元电路图,元件及元件参数选择要有依据,各单元电路的设计要有详细论述。 第5-6天:软件设计,编写程序。 第7-8天:实验室调试。 第9-10天: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要求内容完整、图表清晰、文理流畅、格式规范、方案合理、设计正确,篇幅不少于6000字。 主要参考资料[1] 康万新.毕业设计指导及案例剖析—应用电子技术方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杨连国.医院智能排队叫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东南大学,2006. [3] 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审查意见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基于单片机电子闹钟的设计

西南石油大学 单片机课程设计 学院: 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年级: 通信工程2013级 姓名: 王昕铃 学号: 课题:基于单片机的定时闹钟设计 指导老师: 邓魁 日期: 2016 年 6月 30日 前言 20世纪末,电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其推动下,现代电子产品几乎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来越快。时间对人们来说总是那么宝贵,工作的忙碌性和繁杂性容易使人忘记当前的时间。忘记了要做的事情,当事情不是很重要的时候,这种遗忘无伤大雅。但是,一旦重要事情,一时的耽误可能酿成大祸。例如,许多火灾都是由于人们一时忘记了关闭煤气或是忘记充电时间。所以有必要制作一个定时系统。随时提醒这些容易忘记时间的人。而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定时启闭电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因此,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人性化的事物。传统的时钟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现代的时钟不仅需要模拟电路技术和数字电路技术而且更需要单片机技术,增加数字钟的功能。利用软件编程尽量做到硬件电路简单稳定,减小电磁干扰和其他环境干扰,减小因元器件精度不够引起的误差,但是数字钟还是可以改进和提高如选用更精密的元器件。但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已经具有

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数字钟通过数字电路实现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广泛用于个人家庭、车站、码头办公室等公共场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远远超过老式钟表。 多功能数字钟的应用非常普遍。由单片机作为数字钟的核心控制器,通过它的时钟信号进行实现计时功能,将其时间数据经单片机输出,利用显示器显示出来。通过键盘可以进行校时、定时等功能。输出设备显示器可以用液晶显示技术和数码管来显示技术。 本系统利用单片机实现具有计时、校时等功能的数字时钟,是以单片机AT89C51为核心元件同时采用LED数码管显示器动态显示“时”、“分”、“秒”的现代计时装置。另外具有校时功能,秒表功能,和定时器功能,利用单片机实现的数字时钟具有编程灵活,便于功能的扩充等优点。 摘要 单片机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以其极高的性能价格比,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应用很广、发展很快。而51单片机是各单片机中最为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本设计以AT89C51芯片为核心,辅以必要的外围电路,设计了一个结构简单,功能齐全的电子时钟,它由5V直流电源供电。在硬件方面,除了CPU外,使用八个七段LED数码管来进行显示,LED采用的是动态扫描显示,使用74LS245芯片进行驱动。通过LED能够较为准确地显示时、分、秒。四个简单的按键实现对时间的调整。软件方面采用C语言编程。整个电子钟系统能完成时间的显示、调时、校时和三组定时闹钟的功能。 选用单片机最小系统应用程序,添加比较程序、时间调整程序及蜂鸣程序,通过时间比较程序触发蜂鸣,实现闹钟功能,完成设计所需求的软件环境。介绍并使用Keil单片机模拟调试软件,测试程序的可行性并用Proteus进行仿真。 关键词:单片机,定时器,中断,闹钟,LE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