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比例尺》,教学设计

人教版,《比例尺》,教学设计

人教版,《比例尺》,教学设计
人教版,《比例尺》,教学设计

人教版,《比例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二册第48页~~50页

比例的应用--《比例尺》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能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难点:在设未知数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时,长度单位的使用;

教学关键:体验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

比例尺知识比较枯燥,也比较抽象,尽管教材对比例尺这一部分的知识进行了改动,但不易让学生直观的理解,与实际生活较远,所以在教学时必须将这部分知识进行改动。

2.学生分析:学生对化简比、比例的知识已经掌握了,但是对比例尺的概念比较生疏,而且这部分知识也比较抽象,不易理解。

3.创新点:利用情景导入、试画教室平面图进行自主研究学习、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紧联系在一起是本节课的创新点。

德育点:抓住热爱祖国的情感选择祖国的版图、国旗、地图进行相应的爱国主义教育。

知识结构图:

教具的选择:

课前测量教室地面的长和宽,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同学们,昨天老师请大家自己动手测量我们教室的长和宽(长8m,宽6m),现在老师想请大家当一回设计师,利用手中的材料,画出我们教室的平面图,有信心当好这个设计师吗?(要把教室的平面图画在纸上,你有这么大的纸吗?那怎么办?随便在纸上画一个长方形,这一定是教室的平面图吗?)

二、探索交流

在这之前请同学们先读一下学习要求

1、师:好!谁来读一下学习要求?

(电脑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确定图上的长和宽;

(2)计算图上的长和实际的长的比是多少,图上的宽和实际的宽的比是多少;

(3)作出平面图;(画图笔)

2、汇报。

师:同学们的杰作都完成了,我们看一看,(有没有相同的?这几幅相同,我们选择其中一幅。)黑板上贴出的图为什么有大有小呢?咱们先请这几位小设计师说说自己是怎样设计的。”(展示)

(学生汇报设计思路)

师:请这幅图的设计师说一说你是怎们确定图上的长和宽的?

图上的长和实际长的比是多少?

图上的宽和实际宽的比是多少?

……

3、揭示比例尺的意义。

师:看了你们的杰作,老师知道大家非常聪明!(指着图上距离)这些都是在图上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图上距离。(指着实际距离)这些都是实际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实际距离。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存在着一种倍数的关系,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比例尺。

师:现在你知道什么叫做比例尺吗?比例尺是谁与谁的比?

板书: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

师:让学生4号说一说你刚才画的教室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表示什么?

4、比例尺的分类

导入:理解了比例尺的含义,那么比例尺有哪些类型呢?(这是老师搜集的一些图片)

出示几组数值比例尺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出示线段比例尺然后引出线段比例尺。

请同学们想一想;图上1厘米代表的是实际距离多少呢?

师:也就是说线段比例尺可以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如何改写呢?。

(独立解决,小组交流,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cm︰10m=1cm︰1000cm=1︰1000)

做这类题目,你觉得同学们应该注意什么?或者说你要提醒大家什么?

5、学习不同的比例尺。

是不是所有的比例尺都是实际距离比图上距离大呢?(课件出示课本上的零件图)

图中的2︰1表示什么?

师: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这种放大比例尺。比如手表零件、手机零件、电脑芯片要把它画在图纸上,就要用到放大比例尺。

◆观察这些比例尺,有什么共同点?(生:引出缩小比例尺的前项为1,扩大比例尺后项为1。)

为了计算方便,我们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6、教学:(电脑出示)

我们认识了比例尺,那么比例尺在实际中有哪些应用呢?

例1:在比例尺是1 ∶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学生自主解决,集体订正。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等不及要表现一下了吧,我们先来看一看这几个题目:

1、下面是比例尺的打“√”,不是的打“×”。

(1)图上的长和实际的长的比是1︰20。()

(2)图上的长和宽的比为1︰4。()

(3)图上宽和实际的宽的比为1︰2m 。 ( )

(4)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为5︰1。 ( )

2、我来填一填:

1)比例尺1:4500表示图上1cm 相当于实际距离( )m 。

2)图上距离3cm 表示实际距离180km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3)

改成数值比例尺是()

3、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上海到杭州的距离是3.4厘米。计算一下,上海到杭州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看到这幅图,你都能想到什么?布置作业:设计学校的平面图。 板书设计:

0 40 80 120米

附材料1

人人争当小小设计师

我们教室地面长8米,宽6米。请你们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将教室占地的平面图画在这张白纸上,并填表。

设计者:

比例尺的教学设计

比例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且知道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 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简易建筑图纸。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今天,老师要测试一下同学们的反应能力,你们准备好了 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单位转换”) 2、学生集体回答。(个别难题,教师引导计算,并且提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注意学生的鼓励表扬) 3、创设情境 (1)师:今天我们班的两位同学产生了一场争论,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2)学生情景表演。(师播放动画) (3)通过刚才的观看,你们会支持哪一位同学呢?你有什么办法把操场画进本子吗? 生: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 (4)教师:你的想法很对,那你打算在本子上用多长的距离表示操场的长80米,用多长的距离表示操场的宽60米? 生1:用8厘米表示80米,用6厘米表示60米。(板书) (5)其他同学认为他说的对吗?我们一起来表扬他。 4、师:现在,在我们的黑板上出现了两组量,这两组量中,哪组是我们画在图上的距离?(8厘米和6厘米)哪组是实际生活中的距离?(80米和60米) 5、小结:我们把画在图上的距离叫图上距离,把实际生活中的距离叫实际距离。(板书) 6、师:当我们用8厘米表示80米时,实际上把80米缩小了多少倍?(自由回答)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比是多少? (引导:比的前项和后项单位要统一,再划成最简整数比) 板书:8cm:80m=8cm:8000cm=1:1000 7、继续引导,并板书:6cm:60m=6cm:6000cm=1:1000 8、师:这里的1:1000说明我们用图上距离1cm表示了实际距离多少厘米?(1000厘米) 9、小结:像这种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叫比例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比例尺。(板书:比例尺) (二)探索发现 1、揭示比例尺的意义。(课件播放)

比例尺教学反思

《比例尺》是六年级人教版第四单元比例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以及比例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例尺这一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离实际生活较远,不易让学生直观的理解。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产生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学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和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上课伊始,呈现了两个同学画的教室平面图,让学生讨论哪一幅画得合理,从而初步体会“只有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都相等,画的图才比较合理。”。然后又呈现了一幅画得合理而且标有比例尺的平面图,为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提供了支撑,并体会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在探究新知这一环节中,我考虑到比例尺的概念和怎样求比例尺这一部分知识较简单,况且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自学能力,课前安排学生自学教材21页和22页上面的内容以及搜集了比例尺,学生在汇报搜集到的比例尺时直接板书在黑板上然后看着比例尺来说一说比例尺的意义。学生基本都能根据比例尺说出它所表示的意义,但是可能由于没有把意义板书出来的缘故,有部分学生对于单位的换算不是很清楚,导致之后在做题时后进生容易把单位是厘米还是米(或者千米)弄错。 在概括比例尺公式的这一环节,在学生的自学单上让学生先尝试去求比例尺,课堂上再让学生来汇报。在学生汇报完之后我急于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没有及时的对比例尺的关系式进行强化加深,导致部分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对如何求比例尺也不是很清楚,课堂氛围开始沉闷。有了以上的铺垫教学,在已知比例尺、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或是已知比例尺、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时,就简单多了。用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我选取书本22页试一试的第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有些学生根据理解这个比例尺的意义(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34000000厘米)来解决问题,也有部分同学根据前一课《比例的应用》来解决问题。用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这个问题,我选取的是教材第21页左下

2015新北师大版《比例尺》教学设计

比例尺(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21页《比例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学会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 3.能运用所学的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教学方法】引导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一只蜗牛从上海爬到北京只用了2分钟?为什么? 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要用到把一些实际的物体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一定的倍数画在图纸上。这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知识——比例尺。 二、探究新知 1.淘气和笑笑分别根据右面的信息画 了图,他们画得合理吗?为什么?与 同伴交流。 2.什么叫比例尺?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副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3.认识数值比例尺1∶10000 比例尺1∶10000所表示的意义是“图上1cm表示实际100m”。10000cm=100m 强调:(1)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 (2)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

(3)比例尺的前项,一般应化简成“1”。如果写成分数的形式,分子也应化简成“1”。 在学校的东北方向400m 处,有一个社区活动中心。先算一算,再在笑笑的图中标出来。(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400m=40000cm 40000÷10000=4(cm ) 实际400m 就要在图上画4cm 。 4.认识线段比例尺。 比例尺不仅可以写成数值比例尺,还可以用线段来表示一幅图的比例尺。你能说说图中线段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 图中线段比例尺意思是: 图上1cm 表示实际距离90km 。 90km =9000000cm 图上1cm 表示实际距离9000000cm 数字比例尺1:9000000 三、新知应用 1.学校一幢教学楼长42m ,宽9m 。在纸上画出教学 楼的示意图,并和同伴交流你是如何画的。 2.说说下面两幅图的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1)比例尺 1:9000000 意义:图上1cm 表示实际距离9000000cm ,也就是90km 。 (2) 意义:图上1cm 表示实际距离5000000cm ,也就是50km 。 3.北京到广州的实际距离大约是1920km ,在一幅地图上量得这两地间的距离是20cm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1920km =192000000cm 20:192000000=1:9600000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9600000。 四、小结:比例尺有数字比例尺、线段比例尺。 【板书设计】 比例尺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副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数值比例尺 1∶10000 线段比例尺 【课后反思】 0 90km 比例尺 比例尺 0 50km 100km 0 90km 比例尺

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且知道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 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简易建筑图纸。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今天,老师要测试一下同学们的反应能力,你们准备好了 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单位转换”) 2、学生集体回答。(个别难题,教师引导计算,并且提问学生:你 是怎么想的注意学生的鼓励表扬) 3、创设情境 (1)师:今天我们班的两位同学产生了一场争论,你们想知道是 怎么回事吗 (2)学生情景表演。(师播放动画) (3)通过刚才的观看,你们会支持哪一位同学呢你有什么办法把 操场画进本子吗 生: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 (4)教师:你的想法很对,那你打算在本子上用多长的距离表示 操场的长80 米,用多长的距离表示操场的宽60 米 生1:用8 厘米表示80 米,用6 厘米表示60 米。(板书) 5)其他同学认为他说的对吗我们一起来表扬他 4、师:现在,在我们的黑板上出现了两组量,这两组量中,哪组是我们画在图 上的距离(8 厘米和6 厘米)哪组是实际生活中的距离(80米和60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 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立意与表现方式及手法。难点:怎么理解美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不同肌理的石头、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引导阶段: 1、教师活动: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背景音乐,观看祖国壮丽山河的实景图片,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一起欣赏毛主席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 2、教师活动:快速画出中国版画的轮廓线。提出讨论:这样的图形作为歌颂祖国山川美景的图画可以吗?说说你的观点。 3、教师总结: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符号化的形象很难传递出深厚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就需要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点明课题。 发展阶段: 1、教师和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教师介绍尺寸、绘画技巧,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观察分析: (1)从构图角度分析:近景、中景、远景分别是什么? (2)从色彩角度分析:画中怎样体现出季节、时间段的? (3)图画中的形象分别具有哪些象征意义?

(4)画家们是通过怎样的视角表现如此宏大的场景的,换种表现视角行不行?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几块不同质地的石头,找几位同学触摸之后对其质感进行评价,以便更好的理解画家对山石肌理感的表现。(1)自然山石的幻化——“抱石皴”法。 (2)红日的霞光对画面整体气氛的烘托作用。 学生思考、体验“肌理”的含义。 3、多媒体展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在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结合本课欣赏的作品,谈谈自己对美术是一种创造美的艺术的理解。 教学反思 1、《江山如此多娇》这幅作品到底美在哪? 2、今后欣赏美术作品从哪几方面着眼? 第二课美术是个大家族

【参考】高中地理比例尺教案

高中地理比例尺教案; 第一、说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本课的设计理念是: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第二、说教材: 《比例尺》一课是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的主要内容主要是教学比例尺的认识。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因此可以把它理解为比的应用。但另一方面,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是成比例的,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都可以列出比例式来求解。因此,教材把比例尺安排在比例教学之后教学。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比例尺,知道比例尺有两种形式-----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学会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本节知识为第一个例题。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比例尺,知道比例尺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基于以上认识,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难点: 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第1 页共1 页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发展学生能力,我课前准备了:一些比例尺不同的地图或本校、本地的平面图。 第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尝试法。对于应用比例尺相关计算时,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法。 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 第四、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五大块。 第一大块:导入激趣 上课开始,教师给学生出示一把装在套中的尺子。问学生这可能是比例尺吗?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此时,教师诡秘的笑笑,说,学完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了,这样给学生造成悬念,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接着借助成语:以___xx__当___xx__。让学生填空,学生可以天马行空,任意填写,这样和后面的比例尺不谋而合,为后面学习做好准备,为学生在意义建构和后面的计算做好思想方法上的准备。 第二大块:感受比例尺 在这一大块我安排了画画比比、再画再比两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画画比比 此处我设计情境:全市体育教学能手评选要在我们龙山小学举行。要求把我们龙山小学的操场平面图绘制出来。我们学校操场长100米,宽80米。我们该怎么办?这里,我是不做任何要求,让学生感觉无从下手,逼着学生去思考该怎么画?怎么画操场才能不变形? 这里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学生乐学、爱学、主动学。 最后让学生把操场平面图画在练习本上。 照样子画操场是同学们在美术课上再熟悉不过的举动,但以此为本节新授内容的开始,让学生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了比例尺。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例尺》教学反思1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比例尺 1 教学反思 本节《比例尺》教学我在设计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这样一节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得出一下教学反思,供大家讨论: 在引入阶段,我选取了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典型的感知材料(中国地图和国旗的平面图),让学生观察这些平面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进而抓住比例尺的特性:图形的大小可以随意改变,但形状不能改变。 在推导概念之前,我力求将“猜想与估算”的教学引入课堂,首先让学生猜测购买“两幅住房平面图”中的哪一套面积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考查学生考虑问题是否全面,当学生对购买决策有争议时,我又及时的给他们一个带有比例尺的平面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起学生们对比例尺的注意,及时发现往往针对平面图的大小不能准确的判断实际图形的大小,平面图形的大小与比例尺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引起学生对学习比例尺的好奇心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进一步有侧重点的确定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在认识、研究、推导、归纳“比例尺”概念时,让学生试着画一画教室地面的平面图,亲身体验设计师的感觉,并且提供给学生一个学习资料,让学生自己亲自感受到画图的标准,在汇报交流时,恰当的传授知识,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总结出比例尺的定义,认识缩小比例尺,针对学生们得到的很多结论,我将他们的作品一一展示给同学们看, (1)9厘米:9米=9:900=1:100 6厘米:6米=6:600=1:100 (2)6厘米:9米=6:900=1:150 4厘米:6米=4:600=1:150 (3)3厘米:9米=3:900=1:300 2厘米:6米=2:600=1:300 (4)18厘米:9米=18:900=1:50 2厘米:6米=12:600=1:50 让学生抓住1:100、1:300、1:50…….进一步认识比例尺有大有小,在讨论1:6000000时,让学生们进一步认识比例尺的意义,但这一环节我认为课堂上还应该展开讨论,让学生打开思路,

人教版小学美术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课教案 【篇一: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课魔幻的颜色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 三个颜色(间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对水彩颜色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指导一 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 1、师:同学们。你们用过水彩吗?谁能说说水彩颜料有什作用?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回答 2、师:水彩不但能帮我们画画,还能帮我们和更多的颜色交朋友呢! 二、发展阶段 1、认识三原色: a. 出示定义。 问:在这么多颜色当申,怎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哪几种颜色是原色?请大家先记住这么一句话: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原色。(师 贴出定义)。 b.观看电脑课件。 师:哪几种颜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下面大家来看一组画面。听 听颜色自己的声音。(师击键,播放设计制作好的电脑课件,一段拟 人卡通画面)。师:看了动画镜头,知道几种什么色在说话? (让学生回答,说出红、黄、蓝。) 师:这三种色都说了句什么? (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

c. 得出定义:我们知道,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红、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因为 是三种颜色,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 2、认识三间色: a.观看幻灯,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 b.演示色轮,出示三色轮,分析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 问: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让学生细致观察后回答。) 师小结:用色块表示。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d.做实验: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三个公式。 师演示:为了证实三原色相加是否产生了橙、绿、紫,先从红、黄两 杯色水中各倒一部分渗合,大家看看渗合后变成什么色?(师边说边做)。生:橙色。 让学生上台继续进行黄、蓝相加,蓝、红相加,分别变为绿和紫的 色水实验。 师小结:通过色水实验,我们进一步证实了这三个公式是正确的。说 明了三原色相加会产生新的颜色橙、绿、紫。 e. 得出定义。 师:通过刚才的讲解、实验。我们发现这三种色里面,不管哪」种色,都是由两种原色相加产生的。根据这点,我们也给间色下定义。 生:(答) 师贴出间色定义 (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 3、做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这个游戏是这样:黑板上三个公式,每个公式都少了一、两种颜色。 师把这三个公式上少了的颜色,以击鼓传色的形式在同学间传开, 鼓声停止时色块稳谁芋另、;那位同学就把手中的色块放在黑板上三 个公式申适当位置。 老师击鼓,为了公平可让同学用红领巾蒙住眼晴。

赛课教案(比例尺)

比例尺 【教学目标】 1.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有关信息,求出一幅图的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并会用比例尺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应用比例尺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 比例尺的意义。 2. 正确描述各种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直尺、方格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设疑。 课件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和国旗的平面图。再依次点击,出现一组大小不同的地图平面图和国旗平面图。 教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教师:我们可以把地图和国旗画在纸上,同样也可以把我们的住房缩小后画在纸上,这是几天前,老师在售房中心看房时,一位售楼先生给我推荐了两套住房(课件出示),可是他只给看了一下图纸,我买房的标准是想要面积大一些,我想请同学们帮帮我这个忙,好吗? 学生1:建议购买第二套。 学生2:建议购买第一套。 学生3:我也同意购买第一套,第一套的住房前面标有比例尺,而且它的比例尺大。 学生4:不同意,第二套大,应该购买第二套。 2.揭示课题。 教师:看来同学们的意见不统一了,目前还不能帮老师确定到底购买那一套住房。那么,住房平面图与实际的房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比例尺) 二、探究新知 1.自学例1,初步感知比例尺的意义 “老师想考验一下大家,看看你们的学习能力如何,有信心吗?”学生们跃跃欲试。“现在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自学例1,并回答以下问题。”同时我用多媒体出示了自学提示的问题。 一间会议室长12m ,宽9m 。 (1 )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会议室的示意图吗? ①学生独立在方格纸上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②展示学生作品,同时让学生说出想法。 学生1 :如果用 1 个方格的边长表示3m 。长要画 4 格,宽画2 格。 学生2 :如果用 1 个方格的边长表示2m 。长要画…… 学生2 :如果用 1 个方格的边长表示1m 。长要画……

《比例尺》教学案例评析与反思

学与教的统一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比例尺》教学案例评析与反思 保康县寺坪小学姜琼嫣 【教学背景】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 活动经验。 【分析研究】 当前,我们在大力提倡、推广、普及“生本教育”、“生本课堂”,许多老师认为:我把学生“充分地”放在主体地位,那么老师就没有事可做了啊,老师就纯粹当成了“看客”。这样的课堂是否就是高效的呢?其实不然,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个“统一”应是有机的、高度的。高效的数学课堂不能脱离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样也不能脱离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面以《比例尺》的几个教学片断为例,来看看在教学中“学”与“教”的有机统一。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在教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沟通了比和比例尺的联系,还介绍了线段比例尺,把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联系起来,使学生加深对比例尺的理解。 学情分析 《比例尺》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比,比的名称,化简比以及长度单位间的转换、倍数关系等知识。本节课要让学生理解比例尺不是一把真正意义上的尺子,是一个日常生活中极其重要的工具,所以在这节课中有一个重要的目标是让学生看懂比例尺,理解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比例尺知识比较枯燥,也比较抽象,与学生实际生活不大沾边,所

最新人教版小学美术画精选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美术画精选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好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美术画精选教案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四个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分小组读等不同的朗读形式,能够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本课生字. 3.找、读、了解反义词的意思,能够记住古诗中的反义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插图和学习课文,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四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想象法、自主识字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想象画面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由地学文识字. 1.通过朗读、看图完成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 2.自主识字,交流识记方法,重点字教师给予适时的点拨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联系生活实际,以此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四、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教师请学生猜字谜:空山之中一亩田.(谜底是“画”字) 2.教师再请学生猜谜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谜底还是“画”) 3.导语:刚才我们猜的谜语,就是一位古代诗人以画作为谜底写的一首诗.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这首诗. 【设计意图】以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自学字词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的会认字. (2)请学生对照课文中的拼音,给会认字表中的会认字标好拼音. (3)课件出示会认字,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4)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导认字,交流方法. (1)课件出示:“远、近、还”,请学生说一说这三个字的共同点,认识“辶”.

大比例尺测图细则

目录 1一般规定1 2图根控制测量4 3测绘方法6 4地物测绘10 5地貌测绘13 6 内业编绘主要技术要求14 7 地形图整饰及检查16 1一般规定 1.1地形图的测图比例尺应根据设计阶段和设计需求并按表1.1选用。 注:<1)初步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阶段一般搜集已有地形图,也可采用数字摄影测量、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重新测图; <2)各设计阶段的地形图亦可根据项目需要的测图比例尺进行施测。 1.2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选用应符合表1.2的规定。 注:<1)一个测区内同一比例尺地形图宜采用相同基本等高距。当基本等高距不能显示地貌特征时,可加绘半距等高线; <2)根据用图需要,在平坦地区和建筑区也可以不绘等高线,只用高程注记点表示; 1.3地形测量的基本精度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形图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应符合表 1.3-1的规定; 注:在树林、隐蔽地区可按上表放宽0.5倍,特殊困难地区可放宽 1.0倍。 2 等高<深)线插求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应符合表 1.3-2的规定; 注:<1)H d为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

人教版比例尺教案案例(第一课时)

比例尺应用 教学内容:比例尺应用 教学设计意图: 《比例尺》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中的一节。它是学生学完“比”、“正反比例关系”后安排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有关地图、工程图纸的计算的基础。比例尺在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学好它也很有现实意义。六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于各种图形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讲解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学生有感性认识,同时也会有兴趣的。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节课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这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处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在整堂课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独立思考的开放空间,尊重每一个学生,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为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机会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创新学习的成功喜悦。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理解了比例尺的意义,学会了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独立发展的空间,既有情感的体验、交流,又能培养学生搜集、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学会解决问题的办法。

练习题的设计富有生活气息,洋溢着童趣,这种有效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更加理解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从而达到用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目的。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的理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3、理解比例尺的书写特征。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教学方法:自学 、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地图。(挂图) (1)学生观察地图,找到图中标注的比例尺。 (2)教师说 明比例尺的作用。 (3)引出课题,并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及自学要求 Page 4 比例尺1:500000000

《比例尺》教学反思二

《比例尺》教学反思二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比例尺》教学反思二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比例尺》教学反思二《比例尺》一课是比例的应用第一课时,以比、比例为知识基础。本课时我预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在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三大板块:一:设疑: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但是在大小不同的两张中国地图上(出示两张中国地图),这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不一样的,这是为什么呢?有什么奥密吗?二、学习探索中国地图。请学生量出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并求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交流得出所求的比是1:41880000,为什么这几个比是一样的?再得出在同一幅图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一定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三、求比例尺和利用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拓展题:上海到北京的距离是105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的距离是4厘米,广州到北京的距离是5880千米,在这幅地图上的距离是多少千米?这题可以依据比例尺一定写出比例计算。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

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一节课下来,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在处理一个生成环节的时候,学生讨论得尤为激励:在第三环节计算图上距离时,如果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绘制两个城市的距离,与刚才这幅1:41880000的地图上比较,有什么不同?有学生说:图上距离会短一些,有学生说图上距离会长一些,这时教师适当地点拨:数据比较大,你能否举一个例子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于是,学生讲出

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

第一课美术概说 主讲:xx 单位:xxxx 中心学校 1.教学方法:讲解,2.欣赏 3.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懂得美术的概念。 (2)通过各种图画的展示和讲解,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分类,并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和现代设计的概念和分类。 4.教学难点、重点: 难点:美术的作用。 重点:绘画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xx 问好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是美术课,那么到底什么是美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 共同来初略讨论学习的问题--美术概说(板书课题) 三)新授: 美术的概念: 展示小型雕塑一个,绘画作品一幅。讲解美术的概念,着重强调“物质材

料”、“造型手段”、“空间”、“审美价值”。、美术的分类 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现代设计 、绘画: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表现手段,创造艺术形象。(绘画的分类略加讲解。) 展示作品或图片资料若干,(由于缺乏美术教学挂图及相关的幻灯片,所以应找些较大的图片,如单幅单页画、挂历中的画页等,同时应选用较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另外,展示一部分自己的原作,如《女同学头像》、《临“太阳很足的晌午”》、《藏族妇人》,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感受,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老师。讲解绘画的概念,同时强调绘画的作用: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 现代绘画《钢水汗水》:反映了我国当代钢铁工人的社会生活,“钢水的产量和工人的汗水是成正比的”。表达了对钢铁工人的一种敬仰敬佩之情,从刻画细微的画面中,我们似乎听见有人在说:“工人兄弟们,你们辛苦了!”、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雕塑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圆雕、浮雕。 举例:茶陵一中进校门处的雕塑(圆雕)。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的雕像(浮雕)。 C、工艺美术:指实用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 分类:A、日用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等) B、XX工艺(XX雕塑、装饰绘画) D、建筑艺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结构方式、内外空间组织、装饰、色彩等各方面的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公共建筑: 分类:民用建筑: 纪念性建筑:

一、比例尺大小比较及影响

《世界地理》重难点知识归纳 一、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及影响 (1)比例尺是个分式,比例尺的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反之比例尺愈大。 (2)在地图上:如果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所画地区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愈详细;比例尺越小,所画地区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愈简略。 如果表示的实际范围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之,图幅画积越小。 (3)比例尺扩大一倍,图幅将扩大比例尺倍数的平方。 二、大洋的分界 一般把经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东经20。经线作为大西洋与印度洋的分界线;把通过塔斯马尼亚岛东经146。经线作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分界线。 把通过南美洲南端合恩南角西经67。经线作为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分界线。 三、世界人种、宗教的分布 黄种入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国境内;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中国的汉族、日本的大和族都是黄种人;欧洲许多民族都是白种人,非洲南部的许多民族都是黑种人。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 五、五种陆地地形的比较 (1)非洲有四条主要河流:尼罗河、刚果河(扎伊尔河)、尼日尔河和赞比西河。 尼罗河全长6600多千M,正源白尼罗河源于东非高原,另一河源青尼罗河从埃塞饿比亚高原向西北流,两条河流在苏丹汇集向北流人地中海。白尼罗河水量年变化小,青尼罗河水量变化大。 刚果河(扎伊尔河)发源于南非高原,穿过刚果盆地西流,注人大西洋,流域内为赤道多雨区,支流多,

水量大,多急流瀑布,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之一。 尼日尔河与赞比西河也都源自赤道多雨区,水量都很大。 (2)东非裂谷带谷底有成串的狭长湖泊。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仅次于苏必利尔湖。坦噶尼喀湖为世界第二深湖,仅次于北亚的贝加尔湖。 九、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比较 (1)气候、植被带的分布:澳大利亚大陆地处热带和亚热带。降水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内陆作半环状递减,植物带也相应呈半环状分布,由沿海的森林带向内陆逐渐过渡为草原带、沙漠带。 (2)形成原因:①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大部分地区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控制,炎热干燥。②南部和西南部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属地中海气候。③北部夏季来自赤道的西北风带来丰富的水源,降水多,为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制,成为干季。④东南沿海一带,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比较湿润,东北部常年吹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并受地形抬升,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最南端和塔斯马尼亚岛常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⑤西部沿海受副热带高压带和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控制,加上西澳大利寒流的影响干燥少雨。中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东南信风受大分水岭的阻挡来自大陆,形成干燥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

《比例尺》教学案例与反思--于继红

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 ~《比例尺》教学案例与反思 于继红 多少年来,我们的课堂教学,由于教材方面的影响,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学生不感兴趣,致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知识的学习过程,缺少生活的气息,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之共识。那么,如何用“活”教材,让数学走进生活呢?本人以“比例尺”一课为例,愿就其中的两个片断,谈一些想法。 片断一: 师:同学们看,这是老师画的我们班的教室平面图,谁能够从图上找到自己的座位? 生1:我的座位在这里。 生2:这是我的座位。 师:你能告诉大家图上的讲桌和最后一排桌在哪里吗? 生:这是我们的讲桌,这是最后一排桌。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米尺、卷尺等测量工具,想请几位同学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量出讲桌到最后一排桌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组织学生测量,然后汇报测量结果) 生1:我用米尺量出了讲桌到最后一排桌的图上距离是30厘米。 生2:我们选用的测量工具是卷尺,量出讲桌到最后一排桌的实际距离是

3米。 师:根据同学们测量的结果,你能自己算出讲桌到最后一排桌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几比几吗?试试看。(组织学生计算,教师巡回指导)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算的?最后结果是多少? 生:我是这样算的,先把3米化成300厘米,再用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最后结果是1:10 生:……师:1:10这个比,我们叫它是这幅图的比例尺。(生小声说)师:哪位同学告诉老师,什么叫比例尺? 生: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片断二: 师: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如何根据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同学们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吗? 生:我还不很明白。 师:××同学还不很明白,老师想请班长帮助他,班长从自己的座位起要走几米路,才能帮助××同学呢?这就需要知道两个人座位之间的图上距离,现在请××同学到前面来,量出你和班长座位之间的图上距离。 生:(量后回答)我和班长座位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0厘米。 师:根据图上距离是20厘米,比例尺是1:10,怎样求出班长要走几米路才能帮助这位同学呢?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做,班长帮助××同学做。 反思: 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发展不只是知识技能,还包括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诸多方面,这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才能够实现。我们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设

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

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第一课美术概说 课型:单一型 1.教学方法:讲解,2.欣赏 3.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懂得美术的概念。 (2)通过各种图画的展示和讲解,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分类,并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和现代设计的概念和分类。 4.教学难点、重点: 难点:美术的作用。 重点:绘画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是美术课,那么到底什么是美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来初略讨论学习的问题--美术概说(板书课题) 三)新授: 美术的概念: 展示小型雕塑一个,绘画作品一幅。讲解美术的概念,着重强调“物质材料”、“造型手段”、“空间”、“审美价值”。 、美术的分类 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现代设计 、绘画: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表现手段,创造艺术形象。(绘画的分类略加讲解。)

展示作品或图片资料若干,(由于缺乏美术教学挂图及相关的幻灯片,所以应找些较大的图片,如单幅单页画、挂历中的画页等,同时应选用较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另外,展示一部分自己的原作,如《女同学头像》、《临“太阳很足的晌午”》、《藏族妇人》,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感受,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老师。讲解绘画的概念,同时强调绘画的作用: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 现代绘画《钢水汗水》:反映了我国当代钢铁工人的社会生活,“钢水的产量和工人的汗水是成正比的”。表达了对钢铁工人的一种敬仰敬佩之情,从刻画细微的画面中,我们似乎听见有人在说:“工人兄弟们,你们辛苦了!”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雕塑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圆雕、浮雕。 举例:茶陵一中进校门处的雕塑(圆雕)。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的雕像(浮雕)。 C、工艺美术:指实用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 分类:A、日用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等) B、陈设工艺(象牙雕塑、装饰绘画) D、建筑艺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结构方式、内外空间组织、装饰、色彩等各方面的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公共建筑: 分类:民用建筑: 纪念性建筑: 、现代设计: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艺术。、美术的社会作用 美术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具有三大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 (组织同学们以讨论的方式,谈谈对美术及美术的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总结学生的发言: 美术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建筑、商业、工业等领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