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的设计作业

图的设计作业

图的设计作业
图的设计作业

课程设计题目和内容

一. 图的基本操作的实现

1)自选存储结构,输入含n个顶点(用字符表示顶点)和

e 条边的图G;

(2)求每个顶点的度,输出结果;

(3)指定任意顶点x为初始顶点,对图G作DFS遍历,输出DFS 顶点序列(提示:使用一个栈实现DFS);

(4)指定任意顶点x为初始顶点,对图G作BFS遍历,输出BFS 顶点序列(提示:使用一个队列实现BFS);

(5)输入顶点x,查找图G:若存在含x的顶点,则删除该结点及与之相关连的边,并作DFS遍历(执行操作3);否则输出信息“无x”;

(6)判断图G是否是连通图,输出信息“YES”/“NO”;

(7)如果选用的存储结构是邻接矩阵,则用邻接矩阵的信息生成图G的邻接表,即复制图G,然再执行操作(2);反之亦然。

二. 程序中所采用的数据结构及存储结构的说明

1 邻接矩阵:适用于图中边或弧的数目比较多的情况,压缩存储方式结构。

邻接矩阵是表示顶点之间相邻关系的矩阵。若图有n个顶点,则邻接矩阵是一个n*n阶的方阵,结构唯一。邻接矩阵A的元素规定为:用邻接矩阵存储网时只需要将矩阵中的1换为相应的权值,将0用一个不可能存在的权值代替即可。当图用邻接矩阵表示后图的某些操作的实现是很方便的,如求某一顶点v i的第一邻接点,只需在第i行找到第1个非零元即可。若求某一顶点v i的度,对于无向图来说,只须统计第i行的非零元个数或第i 列的非零元个数(无向图的邻接矩阵是对称的);当图中顶点数确定,插入一条边(v i,v j)只须将矩阵中第i 行j列和第j行i列的元素分别改为1或相应的权值;插入一条弧i,v j>只须将矩阵中第i行j列的元素改为1或相应的权值即可。

2 邻接表:一种链式存储结构

在邻接表中对图的每个顶点建立一个单链表,第i个单链表中包含第i个顶点的所有邻接点,每一个单链表包含两种结点,头结点和表结点。

在图的邻接表中,可以比较方便地查找一个顶点的边(出边)或邻接点(出边邻接点),这只要首先从表头向量中取出对应的表头指针,然后从表头指针出发进行查找即可。

邻接表则是以一数组(结构体数组)的元素作为头指针,

后面链接和它相邻的结点.

3 邻接矩阵表示法与邻接表表示法的比较:

1)邻接矩阵是唯一的,邻接表不唯一;

2)存储稀疏图用邻接表,存储稠密图用邻接矩阵;

3)求无向图顶点的度都容易,求有向图顶点的度邻接矩阵较方便;

4)判断是否是图中的边,邻接矩阵容易,邻接表最坏时间为O(n);

5)求边数e,邻接矩阵耗时为O(n^2),与e无关,邻接表的耗时

三. 算法的设计思想

1 邻接矩阵存储图的基本思路:

图用邻接矩阵表示后图的某些操作的实现是很方便的,如求某一顶点v i的第一邻接点,只需在第i行找到第1个非零元即可。若求某一顶点v i的度,对于无向图来说,只须统计第i行的非零元个数或第i列的非零元个数(无向图的邻接矩阵是对称的);对于有向图来说,第i行

的非零元个数为该顶点的出度,第i列的非零元个数为该顶点的入度,两者相加为该顶点的度。当图中顶点数确定,插入一条边(v i,v j)只须将矩阵中第i行j列和第j行i列的元素分别改为1或相应的权值;插入一条弧i,v j>只须将矩阵中第i行j列的元素改为1或相应的权值即可。

2 邻接表存储图的基本思路:

若无向图中有n个顶点e条边,则邻接表需要n个头结点和2e个表结点。在边稀疏的情况下,采用邻接表比采用邻接矩阵节省存储空间。

在无向图的邻接表中,顶点v i的度恰好为第i个链表中的表结点数。

若有向图中有n个顶点e条弧,则邻接表需要n个头结点和e个表结点。在有向图的邻接表中,第i个链表中的结点数为顶点v i的出度。为求顶点v i的入度,需要遍历整个邻接表,在所有链表中其邻接点域的值为i的结点个数为顶点v i的入度。在邻接表中,容易找到任意一顶点的第一邻接点和下一个邻接点,但要判断任意两个顶点v i和v j之间是否有边相连,则须搜索第i或j个链表,因此,不及邻接矩阵方便。

3 深度优先遍历图的基本思路是:

(1)访问图中的指定起始点v0;

(2)从v0出发,访问一个与v0邻接的顶点w1后,再从w1出发,访问与w1邻接的且未访问的顶点w2。然后从w2出发,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找不到未被访问的顶点为止。

(3)回退到尚有未被访问过的邻接点的顶点,从该顶点出发,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所有被访问过的顶点的邻接点都已访问为止。

4 广度优先遍历是图的实现思路是:

(1)访问图中的指定起始点v0;

(2)从v0出发,依次访问v0的未被访问的邻接点w1,w2,w3,…,w n。然后依次访问w1,w2,w3,…,w n的未被访问的邻接点。

(3)重复上面的第二步,直到所有顶点的邻接点都已访问为止。

四. 程序清单

#include

#include

#define NULL 0

#define maxsize 10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

}dnode;

typedef struct

{int vex;

dnode *first;

}Node;

typedef struct

{

Node arry[maxsize];

int num;

}graph;

int visit[maxsize];

graph creat()//创建邻接表{

graph a;

dnode *p;

int i,x,y,e;

printf("输入顶点数和边数(以空格分割):"); scanf("%d%d",&a.num,&e);

for(i=1;i<=a.num;i++)

{

a.arry[i].first=NULL;

a.arry[i].vex=i;

}

for(i=1;i<=e;i++)

{

printf("输入第%d个顶点的边:",i);

scanf("%d%d",&x,&y);

p=(dnode*)malloc(sizeof(dnode));

p->data=y;

p->next=a.arry[x].first;

a.arry[x].first=p;

p=(dnode*)malloc(sizeof(dnode));

p->data=x;

p->next=a.arry[y].first ;

a.arry[y].first=p;

}

return a;

}

void copy(graph b,int v[][maxsize])//邻接矩阵与邻接表转换

{

int i,j;

dnode *p;

for(i=1;i<=b.num;i++)

for(j=1;j<=b.num;j++)

v[i][j]=0;

for(i=1;i<=b.num;i++)

{

p=(dnode*)malloc(sizeof(dnode));

p=b.arry[i].first;

while(p)

{

v[i][p->data]=1;

p=p->next ;

}

}

for(i=1;i<=b.num;i++)

{

for(j=1;j<=b.num;j++)

printf("%d ",v[i][j]);

printf("\n");

}

}

void vexdu(graph a)//求度数

{

dnode *p;

int i,count;

for(i=1;i<=a.num;i++)

{

p=a.arry[i].first;

count=0;

while(p)

{

count++;

p=p->next ;

}

printf("%d 的度数:%d\n",a.arry[i].vex,count); }

}

void clr()

{

int i;

for(i=1;i<=maxsize;i++)

visit[i]=0;

}

void dfs(graph a,int v)

{

dnode *p;

if(a.arry[v].vex!=0)

printf(" %d",a.arry[v].vex); visit[v]=1;

p=a.arry[v].first ;

while(p)

{

if(!visit[p->data])

dfs(a,p->data );

p=p->next;

}

}

void find1(graph a)

int v;

clr();

printf("输入开始搜索节点:"); scanf("%d",&v);

dfs(a,v);

printf("\n");

}

void find2(graph a)

{

int x,i;

dnode *p,*q;

clr();

printf("输入要查找删除的点:"); scanf("%d",&x);

for(i=1;i<=a.num;i++)

if(a.arry[i].vex==x)break;

if(i>a.num)

{

printf("没找到!\n");

return;

}

else

{

printf("找到!\n");

q=p=a.arry[i].first ;

a.arry[i].vex=0;

if(p->data==x)p=p->next;

else

while(p)

{

if(p->data==x)

{

q->next=p->next;

break;

}

q=p;

p=p->next;

}

}

dfs(a,x);

printf("\n");

}

void find3(graph a)

{

int i;

clr();

dfs(a,1);

for(i=1;i

if(visit[i]==0)

{

printf("此图不是连通的。\n"); return ;

}

printf("此图不是连通的。\n"); return;

}

void find4(graph a)

{

int v[maxsize][maxsize];

copy(a,v);

}

void main()

{

graph h;

h=creat(); vexdu(h); find1(h); find2(h); find3(h); find4(h);

}

五. 运行结果

电气原理图设计规范

电气原理图设计规范 目录 ●电器原理图及其构成●设计制图的一般规则●电原理图的幅面及其格式●简图的绘制步骤●电原理图设计的基本要求●电路图的组成要素●元器件的标注方法●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图纸的更改●文件名及图号编号规则●对电原理图的审核 电器原理图及其构成 电器电路图有原理图、方框图、元件装配以及符号标记图等: ●原理图 电器原理图是用来表明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各电器元件间的作用,一般由主电路、控制执行电路、检测与保护电路、配电电路等几大部分组成。这种图,由于它直接体现了电子电路与电气结构以及其相互间的逻辑关系,所以一般用在设计、分析电路中。分析电路时,通过识别图纸上所画各种电路元件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就可以了解电路的实际工作时情况。 电原理图又可分为整机原理图,单元部分电路原理图,整机原理图是指所有电路集合在一起的分部电路图。 ●方框图(框图) 方框图是一种用方框和连线来表示电路工作原理和构成概况的电路图。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也是一种原理图,不过在这种图纸中,除了方框和连线,几乎就没有别的符号了。它和上面的原理图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原理图上具体地绘制了电路的全部的元器件和它们的连接方式,而方框图只是简朴地将电路按照功能划分为几个部分,将每一个部分描绘成一个方框,在方框中加上简朴的文字说明,在方框间用连线(有时用带箭头的连线)说明各个方框之间的关系。所以方框图只能用来体现电路的大致工作原理,而原理图除了具体地表明电路的工作原理之外,还可以用来作为采集元件、制作电路的依据。 ●元件装配以及符号标记图 它是为了进行电路装配而采用的一种图纸,图上的符号往往是电路元件的实物的形状图。这种电路图一般是供原理和实物对照时使用的。印刷电路板是在一块绝缘板上先覆上一层金属箔,再将电路不需要的金属箔腐蚀掉,剩下的部分金属箔作为电路元器件之间的连接线,然后将电路中的元器件安装在这块绝缘板上,利用板上剩余的导电金属箔作为元器件之间导电的连线,完成电路的连接。元器件装配图和原理图中大不一样。它主要考虑所有元件的分布和连接是否合理,要考虑元件体积、散热、抗干扰、抗耦合等等诸多因素,综合这些因素设计出来的印刷电路板,从外观看很难和原理图完全一致。 ● 电器原理图幅面及其格式

电路原理图设计规范

C 电路原理图设计规范 Hardware

Revision List

一、Purpose/ 目的 本规范规定了公司硬件电路原理图的设计流程和设计原则,主要的目的是为电路原理图设计者提供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约定。 提高原理图的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提高原理图的可读性,可维护性,为PCB Layout做好基础。 二、Scope/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研发部硬件人员使用Altium Designer 工具绘制电路原理图,亦可作为其他工具参考规范。 三、Glossary/ 名词解释 图幅 网络标号 网络表 标称值 元器件库 图形符号 四、Necessary Equipment/ 必须文件 设计需求分析。 系统方案说明。 主要零件的datasheet,参考设计,注意事项。 产品机构图(可选) 五、Procedure/ 流程规范细则 确定图纸尺寸、标题规范 根据实际需要,电路的复杂程度选择图纸尺寸,常用的图纸尺寸有A2,A3,A4. 每个图纸可根据实际情况分为纵向和横向排版,一般选用横向。 在选用图纸时,应该能准确清晰的表达该区域电路的完整功能。 标题栏规范 项目名称宋体三号 图纸名称宋体四号 版次宋体四号 页数/页码宋体四号 设计人员宋体四号 分页规范 当同一块PCB上的电路原理图,由于内容太多,无法在同一张图纸上画完,这时需分多页绘制原理图,分页绘制的原理图,在结构属性上各页之间是同级平等的,相互可以拼接成一张图。分页绘制的首要规则是同一个子功能单元电路必须绘制在同一页上。

当分页绘制时,要注意此时网络标号和项目代号是全局变量,不同网络不能用相同的网络标号,即此时网络标号和项目代号在总图中是唯一的,不得有重复。 元器件标识规范 元器件标注的基本信息,即是显示在原理图上的信息,应包括元器件的编号和标称值。 其中元器件的编号一般根据元器件种类以不同的英文字母表示,后面加注流水编号。注意:元器件编号要连续,中间不要间断,不要出现重复。 标称值规范 标称值是器件的电器特性的必要描述,标称值的标注原则是能准确反映该器件的特征,只要选用了满足该参数的同类器件,就可以保证正常的电气性能,不会因为其它未标明的参数改变而造成原理图错误或导致电路故障。 电阻类 ≤1ohm 以小数表示,而不以毫欧表示0RXX,例如0R47,0R033 ;包含小数表示为XRX,例如4R7,4R99,49R9 ;包含小数表示为XKX,例如4K7,4K99,49K9 ;包含小数表示为XMX,例如4M7,2M2

电路原理图设计规范

xxxx交通技术有限公司——原理图设计规范 目录 一、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原理图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1、器件选型:..................................错误!未定义书签。(1)、功能适合性:.........................错误!未定义书签。(2)、开发延续性:.........................错误!未定义书签。(3)、焊接可靠性:.........................错误!未定义书签。(4)、布线方便性:.........................错误!未定义书签。(5)、器件通用性:.........................错误!未定义书签。(6)、采购便捷性:.........................错误!未定义书签。(7)、性价比的考虑.........................错误!未定义书签。 2、原理图封装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1)、管脚指定:...........................错误!未定义书签。(2)、管脚命名:...........................错误!未定义书签。(3)、封装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4)、PCB封装:............................错误!未定义书签。(5)、器件属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3、原理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1)、功能模块的划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原理图设计规范(修订) V10

上海XXXX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原理图设计及评审规范 V1.0 拟制: 审查: 核准:

一.原理图格式: 原理图设计格式基本要求 : 清晰,准确,规范,易读.具体要求如下: 1.1 各功能块布局要合理,整份原理图需布局均衡.避免有些地方很 挤,而有些地方又很松,同 PCB 设计同等道理 . 1.2 尽量将各功能部分模块化(如步进电机驱动、直流电机驱动,PG 电机驱动,开关电源等), 以便于同类机型资源共享 , 各功能模块界线需清晰 . 1.3 接插口(如电源输入,输出负载接口,采样接口等)尽量分布在图 纸的四周围 , 示意出实际接口外形及每一接脚的功能 . 1.4 可调元件(如电位器 ), 切换开关等对应的功能需标识清楚。1.5 每一部件(如 TUNER,IC 等)电源的去耦电阻 / 电容需置于对应 脚的就近处 . 1.6 滤波器件(如高 / 低频滤波电容 , 电感)需置于作用部位的就 近处 . 1.7 重要的控制或信号线需标明流向及用文字标明功能 . 1.8 CPU 为整机的控制中心,接口线最多 . 故 CPU 周边需留多一些 空间进行布线及相关标注 , 而不致于显得过分拥挤 . 1.9 CPU 的设置二极管需于旁边做一表格进行对应设置的说明 . 1.10 重要器件(如接插座 ,IC, TUNER 等)外框用粗体线(统一 0.5mm). 1.11 用于标识的文字类型需统一 , 文字高度可分为几种(重要器件

如接插座、IC、TUNER 等可用大些的字 , 其它可统一用小些的 ). 1.12 元件标号照公司要求按功能块进行标识 . 1.13 元件参数 / 数值务求准确标识 . 特别留意功率电阻一定需标 明功率值 , 高耐压的滤波电容需标明耐压值 . 1.14 每张原理图都需有公司的标准图框 , 并标明对应图纸的功能 , 文件名 , 制图人名/ 确认人名 , 日期 , 版本号 . 1.15 设计初始阶段工程师完成原理图设计并自我审查合格后 , 需 提交给项目主管进行再审核 , 直到合格后才能开始进行 PCB 设计 . 二.原理图的设计规划: 2.原理图设计前的方案确认的基本原则: 2.1 需符合产品执行的标准与法规 包括国标,行规,企业标准,与客户的合同,技术协议等. 2.2 详细理解设计需求,从需求中整理出电路功能模块和性能指标要 求。一般包括:精度/功能/功率/成本/强度/机构设计合理等考虑因素. 2.3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设计原则:

硬件电路板设计规范标准

0目录 0目录 (2) 1概述 (4) 1.1适用范围 (4) 1.2参考标准或资料 (4) 1.3目的 (5) 2PCB设计任务的受理和计划 (5) 2.1PCB设计任务的受理 (5) 2.2理解设计要求并制定设计计划 (6) 3规范内容 (6) 3.1基本术语定义 (6) 3.2PCB板材要求: (7) 3.3元件库制作要求 (8) 3.3.1原理图元件库管理规范: (8) 3.3.2PCB封装库管理规范 (9) 3.4原理图绘制规范 (11) 3.5PCB设计前的准备 (12) 3.5.1创建网络表 (12) 3.5.2创建PCB板 (13) 3.6布局规范 (13) 3.6.1布局操作的基本原则 (13) 3.6.2热设计要求 (14) 3.6.3基本布局具体要求 (16) 3.7布线要求 (24) 3.7.1布线基本要求 (27) 3.7.2安规要求 (30)

3.8丝印要求 (32) 3.9可测试性要求 (33) 3.10PCB成板要求 (34) 3.10.1成板尺寸、外形要求 (34) 3.10.2固定孔、安装孔、过孔要求 (36) 4PCB存档文件 (37)

1概述 1.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设计的所有印制电路板(简称PCB); 规范之前的相关标准、规范的内容如与本规范的规定相抵触的,以本规范为准。 1.2 参考标准或资料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4588.3—88 《印制电路板设计和使用》 Q/DKBA-Y001-1999《印制电路板CAD工艺设计规范》 《PCB工艺设计规范》 IEC60194 <<印制板设计、制造与组装术语与定义>> (Printed Circuit Board design manufacture and assembly-terms and definitions) IPC—A—600F <<印制板的验收条件>> (Acceptably of printed board) IEC60950 安规标准 GB/T 4677.16-1988 印制板一般检验方法

原理图设计规范手册

XXXXXXXXXX电气有限公司 原理图设计规范手册 文件编号:AMN-Q01-2014 编写:日期:2014-02-11 审核:日期:2014-02-11

批准:日期:2014-02-11 2014年02月10发布2014年2月10日实施 二次回路接线 二次回路接线图包括原理图、平面布置图、屏背面安装接线图、端子排和小母线布置图。二次接线的原理接线图分为归总式原理图和展开式原理图。 二次回路的最大特点是其设备、原件的动作严格按照设计的先后顺序进行,其逻辑性很强,所以读原理图时只需按一定规律进行,便会显得条理清楚,易懂易记。 设计的方法遵循(六先六后): ⑴“先一次,后二次”; ⑵“先交流,后直流”; ⑶“先电源,后接线”; ⑷“先线圈,后触点”; ⑸“先上后下”; ⑹“先左后右” 1.1二次设备的选择 二次回路保护设备的选择

1.1.1熔断器的配置 ⑴控制和保护回路熔断器的配置 Ⅰ.同一安装单位的控制、保护和自动装置一般合用一组熔断器。 Ⅱ.当一个安装单位内只有一台断路器时(如35kV或110kV出线),只装一组熔断器。 Ⅲ.当一个安装单位有几台断路器时(如三绕组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各侧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分别装设熔断器。 Ⅳ.对其公用的保护回路,应根据主系统运行方式决定接于电源侧断路器的熔断器上或另行设置熔断器。 Ⅴ.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和自动灭磁装置的控制回路一般合用一组熔断器。Ⅵ.两个及以上安装单位的公用保护和自动装置回路(如母线保护等),应装设单独的熔断器。 ⑵信号回路熔断器的配置 Ⅰ.每个安装单位的信号回路(包括隔离开关的位置信号、事故和预告信号、指挥信号等)一般用一组熔断器。 Ⅱ.公用的信号回路(如中央信号等)应装设单独的熔断器。 Ⅲ.厂用电源和母线设备信号回路一般分别装设公用的熔断器。 Ⅳ.闪光小母线的分支线上,一般不装设熔断器。 Ⅴ.信号回路用的熔断器均应加以监视,一般用隔离开关的位置指示器进行监视,也可以用继电器或信号灯来监视。 1.1.2熔断器的选择 ⑴控制、信号和保护回路熔断器的选择

原理图和PCB的设计规范

一.PCB设计规范 1、元器件封装设计 元件封装的选用应与元件实物外形轮廓,引脚间距,通孔直径等相符合。元件外框丝印统一标准。 插装元件管脚与通孔公差相配合(通孔直径大于元件管脚直径8-20mil),考虑公差可适当增加。建立元件封装时应将孔径单位换算为英制(mil),并使孔径满足序列化要求。插装元件的孔径形成序列化,40mil以上按5mil递加,即40mil,45mil,50mil……,40mil以下按4mil递减,即36mil,32mil,28mil……。 2、PCB外形要求 1)PCB板边角需设计成(R=1.0-2.0MM)的圆角。 2)金手指的设计要求,除了插入边按要求设计成倒角以外,插板两侧边也应设计成(1-1.5)X45度的倒角或(R1-1.5)的圆角,以利于插入。 1.布局 布局是PCB设计中很关键的环节,布局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布通率,性能的好坏,设计的时间以及产品的外观。在布局阶段,要求项目组相关人员要紧密配合,仔细斟酌,积极沟通协调,找到最佳方案。 器件转入PCB后一般都集中在原点处,为布局方便,按合适的间距先把 所有的元器件散开。 2)综合考虑PCB的性能和加工效率选择合适的贴装工艺。贴装工艺的优先顺序为: 元件面单面贴装→元件面贴→插混装(元件面插装,焊接面贴装一次波峰成形); 元件面双面贴装→元件面插贴混装→焊接面贴装。 1.布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遵照“先固后移,先大后小,先难后易”的布局原则,即有固定位 置,重要的单元电路,核心元器件应当优先布局。

2.布局中应该参考原理图,根据重要(关键)信号流向安排主要元器 件的布局。 3.布局应尽量满足以下要求:总的连线尽可能短,关键信号线最短, 过孔尽可能少;高电压,大电流信号与低电压,小电流弱信号完全分开; 模拟与数字信号分开。 4.在满足电器性能的前提下按照均匀分布,重心平衡,美观整齐的标 准优化布局。 5.如有特殊布局要求,应和相关部门沟通后确定。 2.布局应满足的生产工艺和装配要求 为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可测试性,保持良好的可维护性,在布局时应尽量满足以下要求: 元器件安全间距(如果器件的焊盘超出器件外框,则间距指的是焊盘之 间的间距)。 1.小的分立器件之间的间距一般为0.5mm,最小为0.3mm,相邻器件 的高度相差较大时,应尽可能加大间距到0.5mm以上。如和IC (BGA),连接器,接插件,钽电容之间等。 2.IC、连接器、接插件和周围器件的间距最好保持在1.0mm以上, 最少为0.5mm,并注意限高区和禁止摆放区的器件布局。 3.安装孔的禁布区内无元器件。如下表所示 4.高压部分,金属壳体器件和金属件的布局应在空间上保证与其它 器件的距离满足安规要求。

项目施工图设计规范标准

前言 在室设计工作的过程中,施工图的绘制是表达设计者设计意图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设计者与各相关专业之间交流的标准化语言,是控制施工现场能否充分正确理解消化并实施设计理念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一个设计团队的设计管理水平是否专业的一个重要标准。专业化、标准化的施工图操作流程规不但可以帮助设计者深化设计容,完善构思想法,同时面对大型公共设计项目及大量的设计定单行之有效的施工图规与管理亦可帮助设计团队在保持设计品质及提高工作效率方面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本书是以制图标准为基础,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书写而成。书中容更贴近于实际工程,对于图样画法的基础与理论读者可参见相关专业书籍。书中除涉及施工图构成的一些基本元素外,还对施工图的前期规划,绘制过程中的深化设计,以及施工图纸如何与施工现场衔接,和后期竣工图文件归档均作了一定的描述。此外书中还针对计算机绘图方式与制图标准的结合作了具体的描述,特别是模型空间与布局空间相互转换的绘图方法不但方便平面图的修改,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在保证图纸的一致性以及图层管理,比例输出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书中所附光盘图纸均含标准图层。符号在布局空间按1:1比例绘制,所制成的标准图按图幅规格在布局空间可直接调用。图例也分别在模型空间与布局空间按比例绘制,均可直接调用。写此书的目的一方面的对于以往学习工作过程中积累的关于室设计施工图方面的知识经验作一次较详尽的梳理,另一方面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把自己一些浅薄的认知以书面的形式与同道做一个交流,希望大家批评指正,以期引起专家同道对室设计专业制图更深层次的关注。

目录 一、图纸幅面规格 二、符号的设置 三、材质图例的设置 四、尺寸标注与文字标注的设置 五、线型与笔宽的设置 六、电脑图层的设置 七、比例的设置 八、图面构图的设置 九、施工图编制的顺序 十、图表 十一、平、立、剖面图及节点大样图的绘制及相关标准十二、施工图在各设计阶段应注意的事项 十三、施工图与现场深化设计 十四、施工图的归档与分类 十五、关于布局空间与模型空间在实际绘图中的应用十六、施工图工程实例 宾馆类:天骄宾馆 办公空间:商务部会议室 文化空间:哈工程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 住宅样板间:某住宅项目

施工图深化合同

室内装饰工程设计施工图深化设计合同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发包人(甲方): 承包人(乙方): 合同编号: 签订日期:

发包人(甲方): 承包人(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本合同依据下列文件签订 1.1 《中国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条 例》。 1.2 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法规和规章。 1.3 建设工程批准文件。 1.4 甲方提交的基础资料及文件。 第二条本合同设计项目的概况 2.1 项目名称: 2.2 项目范围: 2.3 深化设计建筑面积:平方米 2.4 深化设计费取费标准:元(人民币)元/平方米 2.5 深化设计费用:元(人民币),经双方友好协商,深化设计费用:元(人民币)含税 第三条委托内容 委托乙方承担本项目中的初步施工图、施工图设计部分深化工作,不包括:效果图制作、建筑结构、建筑外观、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强弱电)、消防、人防、燃气、智能、园林等施工图,不包含设计现场施工阶段配合及施工阶段的修改图纸。 施工图设计服务内容 3.1-1 应提供的设计成果:平面图、墙体定位平面图、地面铺砌图、天花图、立面图(展开立面图)、节点大样详图、定制家具详图; 平面图包括家具布置具体位置,以及家具编号,墙体定位平面图根据甲方最后认同之建筑师或结构工程师之电子文件所绘制,须包括主要房间、区域之尺寸标准;地面铺砌图包括

所需地面装修材料、图案、地面高差、以及完工后地面

高度;天花图包括所有天花造型、材料以及初步灯光位置;立面图包括墙壁的高度、装饰材料、图案、固定装饰造型、以及固定家具等工程规格的关键数据;节点大样详图包括图案放样图,地面特殊处理,天花造型详图,墙面造型详图,柱、门、室内楼梯、扶手、栏杆以及特殊的设计处理。定制家具详图包括需定制的家具的平面、立面、剖面及节点大样详图。 3.2-2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周期约为:月至月,施工图出图计划表见合同附件一,如缩短时间或增加时间需由双方协商。此阶段由业主提供审图意见修改完毕后为合同结束,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修改,不在此次合同范围内。 第四条本合同深化设计费暂定为元人民币,甲方有责任按本合同约定按时支付深化施工图设计费,深化设计费支付进度详见下表: 4.1此费用含3次以内出差及现场配合费用,差旅一切费用由甲方负责,乙方出差人数共计不超过四人次,共计不超过八天,超出范围则另行协商。

Candence原理图库设计指南

原理图库设计 一,工具及库文件目录结构 目前公司EDA库是基于Cadence设计平台,Cadence提供Part Developer库开发工具供大家建原理图库使用。 Cadence 的元件库必具备如下文件目录结构为: Library----------cell----------view(包括Sym_1,Entity,Chips,Part-table) Sym_1:存放元件符号 Entity:存放元件端口的高层语言描述 Chips:存放元件的物理封装说明和属性 Part-table:存放元件的附加属性,用于构造企业特定部件 我们可以通过定义或修改上述几个文件的内容来创建和修改一个元件库,但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创建元件库则更直观可靠一些。 二,原理图库建库参考标准 1,Q/ZX 04.104.1电路原理图设计规范-Cadence元器件原理图库建库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元件库的分类基本要求和划分规则,元器件原理图符号单元命名基本要求和规则,元器件原理图符号单元图形绘制基本要求和规则。 2,Q/ZX 04.125 EDA模块设计规范 此标准规定了全公司基于Cadence设计平台的EDA模块库的设计标准。 3,Q/ZX 73.1151 EDA库管理办法 此标准规定了公司统一的基于Cadence设计平台的元器件原理图库,封装库,仿真库和相应PCBA DFM评审辅助软件V ALOR的VPL库及相应的元器件资料的管理办法。从此标准中我们可以知道VPL建库流程,建库过程的各项职责以及VPL库的验证,维护等管理办法。4,Q/ZX 73.1161 EDA模块库管理办法 此标准规定了全公司基于Cadence设计平台的EDA模块库的管理办法。 三,原理图库建库step by step 第一步,建库准备 在打开或新建的Project Manager中,如图示,打开Part Developer。

Concept_HDL原理图设计002

第七章Concept HDL原理图设计 本章主要介绍Concept HDL原理图设计设计流程、用户界面以及编辑环境,学习如何使用Concept HDL软件来进行原理图设计,并以一些实际例子来给大家讲解如何进行一个项目的原理图设计,在讲解的过程中会对原理图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些设计技巧以及一些习惯性的设置等做专门批注。 一、原理图设计的基础 在进行原理图设计之前,必须学习一下原理图设计的一些基本规范和原理图设计的基本流程。根据每个公司的要求不一样,原理图设计的规范和流程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在此给大家讲解一下基本规范和典型的原理图设计流程。 原理图设计的基本要求是:规范性、可读性、美观性。 1、原理图设计的规范 ■图幅的使用要统一 对于一个项目的原理图设计,顶层图、分页图使用多大的图幅要统一。在进行原理图设计之前,要选好图幅,如:A2、A3、A4等。每个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图幅设计成一定的格式然后做成原理图库,以便原理图设计者使用从而保证统一性。 ■各功能布局的统一性 在一页原理图中,各个功能布局要注意统一性。如:电源一般在左上角,核心芯片在中间,时钟一般在右下角等。 ■网络命名统一 1)电源和地的命名统一。如:3V3(3.3V的电源)、2V5(2.5V的电源)、5V(5V的电源)、GND(地平面)、PGND(保护地)等。 2)差分信号命名统一。如:用P来代替+,用N来代替-。 3)全局网名统一用“\G”来表示。 4)总线的命名统一用“”来表示。 5)低有效信号统一用“_N”来表示。 6)数据类信号用DATA来表示,时钟类信号用CLK来表示,地址类信号用ADDR来表示等。 ■网名、位号、属性等的字体要大小适中,便于阅读 ■元件的摆放整齐有序、布局合理 2、原理图设计的流程 进行一个项目的原理图设计,主要分为3个阶段。 ■设计前准备阶段 此阶段主要是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总体方案的设计、元件的选型、库的设计及将其添加到项目中。 ■设计阶段 在准备工作都完成之后,就进入设计阶段开始设计工作。这阶段主要包括:新建一个项目、Concept HDL的初始化的设置和原理图的绘制。 ■设计后输出阶段 完成了设计之后,要对原理图进行仔细的检查、打包原理图、导出物料表以

十强房地产精装修施工图的深化设计管理办法

武汉王家墩中央商务区建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精装修施工图深化设计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精装修施工图深化设计管理,促进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有效控制工程成本,保障项目开发进度及品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建设项目精装修工程的施工图深化设计。在工程招标阶段,应将本深化设计管理办法作为招标文件之附件与招标文件一同发放给各精装修投标单位,且各精装修投标单位需承诺在中标之后严格依照此办法进行深化设计管理工作。 第三条公司所有建设项目的精装修施工图深化设计成果需经公司相关部门进行联合评审,确认后方可使用。 第二章精装修施工图深化设计概念 第四条“精装修深化设计”是指在业主或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基础上,在精装修工程完成招标后,按合同约定或工程需要,由中标施工单位或供应商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原精装修图纸进行细化、优化的深化设计图纸,精装修施工深化设计图是对原图纸进行补充、完善及调整,原则上不改变原装修图纸的设计效果、使用功能及成本造价。精装修施工图深化设计根据不同设计深度可分为二个层面: (1)已有施工图但不完备,如节点大样图只给出所用饰面材料而未给出具体做法等,由精装修施工单位完成补充设计。 (2)设计图纸已达到施工图要求,但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需继续施工细化,主要体现在精装修施工方面,如天花综合排版深化图、木作及石材等建

筑装饰材料排版深化图、家具制作安装深化图、水电空调等安装专业定位深化设计图等。 第三章精装修施工图深化设计目标 第五条通过对施工图的继续深化,对具体的构造方式、工艺做法和工序安排进行优化调整,使深化设计后的施工图完全具备可实施性,满足精装修工程尺寸的精确性、装饰效果及使用功能的合理性。通过深化设计对施工招标图中未能表达详细的工艺性节点、剖面进行优化补充,对工程量清单中未包括的施工内容进行补漏拾遗,准确调整施工预算。通过深化设计对施工图纸的补充、完善及优化,进一步明确精装修与土建、幕墙、消防、强弱电等其它专业的施工界面,明确彼此可能交叉施工的内容,为各专业顺利配合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第四章精装修施工图深化设计的作用 第六条精装修深化设计作为设计与施工之间的介质,立足于协调配合其他专业,保证本专业施工的可实施性、成本的可控性,同时保障设计创意的最终实现。深化设计工作强调提前发现问题,反映问题,并提出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法。在发现问题及反映问题的过程中,深化设计提出合理的建议,提交建设单位参考,协助建设单位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加快推进项目的进度。 第五章精装修施工图深化设计的主要内容 第七条综合天花龙骨、吊顶的排版深化图 根据现场实测后确定的深化图尺寸,出具顶面的布置图、灯具定位图、消防喷淋、检修孔、空调风口定位图等,并考虑吊筋、龙骨间距,洞口加强,转角抗裂,收边节点,灯具及空调布置冲突等。 第八条水电空调点位深化图

原理图设计规范(1)

原理图设计规范

目录 目录-------------------------------------------------------------------------------------------------------------2第1章硬件原理图设计规范--------------------------------------------------------------------------------------3 1.1目的-----------------------------------------------------------------------------------------------------------3 1.2基本原则-----------------------------------------------------------------------------------------------------3 1.2.1原理图设计前的方案确定和基本原则-------------------------------------------------------3 1.2.2确定核心CPU-------------------------------------------------------------------------------------3 1.2.3参考成功案例--------------------------------------------------------------------------------------3 1.2.4对外围器件选型-----------------------------------------------------------------------------------4 1.2.5设计外围电路--------------------------------------------------------------------------------------4 1.3版面设计-----------------------------------------------------------------------------------------------------5 1.3.1图幅--------------------------------------------------------------------------------------------------5 1.4元件符号及参数设置标准-------------------------------------------------------------------------------6 1.4.1常用元件位号命名规则--------------------------------------------------------------------------6 1.5元件符号-----------------------------------------------------------------------------------------------------6 1.5.1电阻参数描述--------------------------------------------------------------------------------------6 1.5.2电容参数描述--------------------------------------------------------------------------------------8 1.5.3电感、磁珠参数描述-----------------------------------------------------------------------------9 1.5.4二极管---------------------------------------------------------------------------------------------10 1.5.5三极管及场效应管------------------------------------------------------------------------------10 1.5.6其它器件------------------------------------------------------------------------------------------10 1.6元件选择---------------------------------------------------------------------------------------------------10 1.6.1元件库选取---------------------------------------------------------------------------------------10 1.6.2元件放置要点------------------------------------------------------------------------------------12 1.7多张原理图------------------------------------------------------------------------------------------------13 1.8版面布局---------------------------------------------------------------------------------------------------13 1.8.1网络标号命名------------------------------------------------------------------------------------16 1.8.2总线式原理图画法------------------------------------------------------------------------------17 1.8.3CPU画法标准------------------------------------------------------------------------------------17 1.8.4其他------------------------------------------------------------------------------------------------18 1.9注意---------------------------------------------------------------------------------------------------------19 1.10复杂电路设计技巧-------------------------------------------------------------------------------------20 1.11原理图检查-----------------------------------------------------------------------------------------------21 1、原理检查:-------------------------------------------------------------------------------------------21 2、BOM检查:-----------------------------------------------------------------------------------------21 1.12原理图评审:---------------------------------------------------------------------------------------------21

硬件电路板设计规范

硬件电路板设计规范(总36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0目录 0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标准或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2PCB设计任务的受理和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PCB设计任务的受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理解设计要求并制定设计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3规范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本术语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PCB板材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元件库制作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理图元件库管理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PCB封装库管理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理图绘制规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PCB设计前的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创建网络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创建PCB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布局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布局操作的基本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热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本布局具体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布线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布线基本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丝印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可测试性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PCB成板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图深化设计要求标准

施工设计提交成果 Deliverables of Construction Drawings 灯光照明 Lighting 对于灯光照明专业施工图设计深度标准及技术深度文件现规定如下: The design depth and technical scope of special lighting working drawing are specified as follows: 一.各区域,各房间的照度计算书及灯具选型、灯位布置; I.Illumination calculation sheet and type selection and positioning of lights each in room in all areas; 二.照明控制系统中所采用设备的说明书; II.I nstructions of equipment used in the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三.灯具资料表(用EXCEL表格做出,格式如下,第一行内容为示范); III.Data sheet of lighting (in EXCEL, with the format as follows; contents in the first row are filled in as an example);

四. 对施工图纸的要求如下: IV. Requirements for Construction Drawings 用于设计方案阶段的一套完整的图纸至少应包括封面、图纸目录、工程设计说明及图例、设备材料清单、系统图、平面图。 A complete set of drawings used in the design stage shall at least include the cover, drawing content, engineering design instructions and graphic symbols, list of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system diagram, and plan view. 用于施工阶段的图纸至少应包括封面、图纸目录、工程设计说明及图例、设备材料清单、系统图、平面图及设备的安装大样图。 A complete set of drawings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stage shall at least include the cover, drawing content, engineering design instructions and graphic symbols, list of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system diagram, plan view, and the detail drawing of equipment installation. 照明专业图纸范围如下: Scope of drawings for lighting is as follows: 必须包括封面、图纸目录、工程设计说明及图例、设备材料清单、系统图、平面图、机房设备布置图、安装大样图。安装详图根据项目情况,应由设计师根据项目的可实现性和各专业分项工程的配合决定绘图深度,设计出满足项目需求的可实施的拓展性安装详图。 It shall include the cover sheet, drawing content, engineering design instructions and graphic symbols, list of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system diagram, plan view, layout of equipment in equipment room, and detail drawing of equipment installation. Feasible and extendable detail drawing fo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shall b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project situations by the designer who shall decide the depth of drawing according to the project feasibility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all subdivisional works of each discipline to satisfy the project requirements. 4.1封面Cover 封面应包含项目名称、图纸性质(初步设计、施工图、竣工图等)、公司名称、日期。 -可编辑修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