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单元测试-2.圆 西师大版(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单元测试-2.圆 西师大版(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单元测试-2.圆 西师大版(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单元测试-2.圆 西师大版(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2.圆

一、单选题

1.一个环形,内圆半径是3分米,外圆半径是5分米,这个环形的面积多少?列式正确的是()。

A. 3.14×(5×2-3×2) ,3.14×52-3.14×32

B. 3.14×(5×2-3×2), 3.14×(52-32)

C. 3.14÷52-3.14×32,3.14×(52-32)

2.圆的半径扩大4倍,这个圆的面积扩大()

A. 8

B. 12

C. 16

3.当d=4时,求这个圆的面积的正确算式是()

A. 3.14×4×4

B. 3.14×(4÷2)×4

C. 3.14×(4÷2)×(4÷2)

4.小圆和大圆的半径比是2:3,那么小圆和大圆的面积比是()

A. 2:3

B. 4:9

C. 无法判断

二、判断题

5.判断.

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面积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

6.判断对错.

整圆的面积比半圆的面积大.

7.判断正误.

圆A的半径是圆B的半径的3倍.那么,圆A的面积是圆B面积的6倍.

三、填空题

8.在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板上剪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分米。

9.求图中涂色部分的面积.(单位:cm).

(1)

面积________

(2)

面积________

10.一个圆环,内半径是10厘米,管壁厚度是1厘米,这个环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11. 一个圆的周长是12.56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____.

12.在草地上用一根长1.6米的绳子一头拴在木桩上,另一头拴住小羊(接头处不计),小羊能吃到草的面积最大是________平方米?

四、解答题

13.量一量,估一估.

找一个圆形物体,量出有关数据,并求出圆形表面的面积.

14.如图,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求圆的面积。

五、应用题

15.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面积.

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3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6.大圆的半径是10厘米,小圆的半径是8厘米.那么环形的面积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环形的面积为外圆的面积减去内圆的面积,即52×3.14-32×3.14=3.14×(52-32),

故选:C

2.【答案】C

【解析】【解答】因为,圆的面积S×πr2,半径扩大4倍后,面积是S×π×16πr2,面积扩大16倍。

【分析】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圆的半径扩大几倍,它的面积就扩大这个数的平方倍,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d表示直径,应该先除以2求出半径,正确的列式是:3.14×(4÷2)×(4÷2)。

故答案为:C

【分析】圆面积公式:S=πr2,要先根据直径求出半径再列式求面积。

4.【答案】B

【解析】【解答】大圆半径为R,小圆半径为r,S大=π,S小=π,

S小:S大=π :π =:,所以:=4:9。

【分析】要求小圆和大圆的面积比,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分别用公式表示出来,圆的面积与半径之间的关系,面积比即是半径平方的比。

二、判断题

5.【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设原来圆的半径为r,则直径为2r,

圆的面积为:πr2,

圆的面积为:(2r)2π=4πr2,

面积扩大到原来的:4πr2÷πr2=4.

答:周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面积则扩大到原来的4倍.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6.【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不知道圆的半径长短,无法确定整圆的面积和半圆面积的大小,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圆的面积大小与圆的半径长短有关,知道圆的半径、直径或周长才能计算圆面积。

7.【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设圆B的半径是1,圆A的半径是3,

圆A的面积:π×32=9π;

圆B的面积:π×12=π;

9π÷π=9,圆A的面积是圆B面积的9倍,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圆面积公式:S=πr2,设出两个圆半径的长度,然后根据圆面积公式计算出两个圆面积,用除法求出圆A面积是圆B面积的几倍即可.

三、填空题

8.【答案】0.1256

【解析】【解答】圆的半径:4÷2=2(厘米);

圆的面积:

3.14×22

=3.14×4

=12.56(平方厘米)

12.56平方厘米=0.1256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0.1256【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在一个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圆,长方形的宽是圆的直径,先用直径÷2=半径,要求圆的面积,用公式:S=πr2,据此列式解答.

9.【答案】(1)15.7

(2)235.5

【解析】【解答】(1)3.14×(32-22)

=3.14×(9-4)

=3.14×5

=15.7(cm2)

(2)3.14×(102-52)

=3.14×(100-25)

=3.14×75

=235.5(cm2)

故答案为:15.7;235.5.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已知外圆的半径和内圆的半径,求圆环的面积,用公式:S=π(R2-r2),据此列式计算.

10.【答案】65.94

【解析】【解答】解:10+1=11(厘米)

3.14×(112-102)

=3.14×21

=65.94(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65.94

【分析】圆环面积公式:S=π(R2-r2),根据圆环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11.【答案】12.56平方厘米

【解析】【解答】解:12.56÷3.14÷2=2(厘米),

3.14×22=12.56(平方厘米),

答:圆的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12.56平方厘米.

【分析】根据周长公式,先求出这个圆的半径,再利用圆的面积公式即可解答问题.此题考查了圆的周长=2πr,圆的面积=πr2的计算应用,要熟记公式.

12.【答案】8.0384

【解析】【解答】解:3.14×1.62=8.0384(平方米)

故答案为:8.0384.

【分析】此题是圆面积公式的实际应用,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把数据代入它们的公式进行解答.

四、解答题

13.【答案】水壶底部,量d得直径为6cm,则水壶底部的面积约为28.26cm2:

【解析】【分析】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14.【答案】解:S=πr2

=3.14×8

=25.12(平方厘米)

答:圆的面积是25.12平方厘米.

【解析】【分析】观察图形可知,正方形的边长是圆的半径,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圆的面积公式:S=πr2,据此列式解答.

五、应用题

15.【答案】解:

答:圆形花坛的面积是28.26平方米。

【解析】【分析】圆面积公式:S=πr2,由此根据圆面积公式计算面积即可。

16.【答案】解:3.14×(102﹣82)=3.14×(100﹣64)

=3.14×36

=113.04(平方厘米)

答:圆环的面积是113.04平方厘米

【解析】【分析】根据环形面积公式:环形面积=外圆面积﹣内圆面积,把数据代入公式进行解答.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5.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

一、单选题

1.一种零件长0.6毫米,画在一幅图上长6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A. 1:10

B. 10:1

C. 1:100

D. 100:1

2.把一个正方形接2:1的比例放大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较,()。

A. 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

B. 周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

C. 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D. 周长缩小到原来的

3.如图,北京在石家庄的()方向上。

A. 北偏东30°

B. 北偏东60°

C. 南偏西30°

D. 南偏西60°

4.(2013·江苏扬州)在学校的平面图上,图书馆在体育馆的南偏西方向,那么体育馆在图书馆的( )方向。

A. 北偏东

B. 南偏东

C. 南偏西

D. 北偏西

二、判断题

5.比例尺是一个比,它的后项不可能是1。

6.判断对错.

在绘制图纸时,比例尺不一样,图的大小也不一样.

7.比例尺100: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00倍.

三、填空题

8.图形在平移和旋转后,________发生了变化,________不变。图形在放大与缩小后,________发生了变化,________不变。

9.一幅图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10.学校在家的东偏南30°的方向上,距离是1000米,那么家在学校的____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____米。

11.学校准备出一张环保知识的手抄报,要将这幅画按1∶2复印出来放在手抄报上,应该调到________%。

四、解答题

12.一位足球运动员在练习射门时,教练记录了他每次射中的球在球门平面图上的位置,以守门员站立的位置为观测点,请根据下面的描述,在球门平面图上标出射入球门的足球的位置

①第一个球在守门员北偏东30°方向150厘米处;

②第二个球在守门员北偏西45°方向200厘米处;

③第三个球在守门员北偏东60°方向250厘米处.

13.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场所的位置。

①小丽家在广场北偏西20°方向600米处。

②小彬家在广场西偏南45°方向1200米处。

③柳柳家在广场南偏东30°方向900米处。

④军军在广场东偏北50°方向1500米处。

五、综合题

14.按要求回答问题

(1)按1:2的比画出直角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使其直角顶点在(13,7)处.(2)将直角三角形绕A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15.看图回答

(1)小老鼠向________走________米,再向________走________米,到达科技城。

(2)小狐狸向________走________米,再向________走________米,到达景山公园。

(3)小狐狸家在书店的________面,科技城在景山公园的________面。

(4)________家离书店比较近。

六、应用题

16.一个长方形游乐场长90米,宽80米,如果把它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画的一张图纸上,图上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解答】因为0.6毫米=0.06厘米,

则6厘米:0.06厘米=100:1;

答: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100:1.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点:比例尺.

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比例尺的意义,解答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已知,依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即可求得这张图纸的比例尺.

2.【答案】B

【解析】【解答】把一个正方形接2:1的比例放大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较,周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

故答案为:B.

【分析】把一个正方形接2:1的比例放大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较,边长扩大了2倍,所以周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据此解答.

3.【答案】B

【解析】【解答】解:以石家庄为观测点,北京在石家庄的北偏东60°或东偏北30°方向上。

故答案为:B。

【分析】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先确定观测点,然后根据图上的方向和夹角的度数确定位置即可。

4.【答案】A

【解析】【解答】图书馆在体育馆的南偏西30 °方向,那么体育馆在图书馆的北偏东30 °方向.

故选:A.

【分析】本题考点: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位置相对性的掌握情况,画图更容易解答.

根据位置的相对性可知,它们的方向相反,角度相等,距离相等,据此解答.

二、判断题

【解析】【解答】因为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所以比例尺的前项为1,后项也可以为1;所以比例尺是一个比,它的后项不可能是1这句话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的前项为1,后项也可以为1,据此判断.

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比例尺不一样,说明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关系不同,那么画出的图大小也不一样,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不一样,就表示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关系不一样,由此判断即可.

7.【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比例尺100: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00倍.

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100:1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100:1,即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00倍,据此解答即可.此题考查了比例尺的定义,要注意比例尺有时会放大原距离,有时会缩小原距离.

三、填空题

8.【答案】位置;形状;大小;形状

【解析】【解答】根据平移和旋转,放缩的性质填空。

【分析】此题考察平移和旋转,放缩的性质填空。

9.【答案】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可知: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故答案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比。

【分析】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据此即可解答此题。

10.【答案】西偏北30°;1000

【解析】【解答】解:学校在家的东偏南30°的方向上,距离是1000米,那么家在学校的西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是1000米。

故答案为:西偏北30°;1000。【分析】东与西是相对的,南与北是相对的,所以,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东偏南30°的方向上,那么另一个物体在这个物体的西偏北30°的方向上;两个物体间的距离是不变的。

【解析】【解答】(2-1)÷2=50%。

【分析】此题考察放大与缩小,指新图形与原图形的比。把新图形看成1,则原图形是2,则

新图形比原图形多(2-1)÷2=50%。

四、解答题

12.【答案】解: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本题以守门员位置为观测点,因此以守门员位置为中心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绘制方向标,根据叙述,先确定观测方向,再用量角器以南北方向线为0刻度线量出度数,然后画出射线,最后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厘米在射线上测量出具体长度并标注出三个球的位置即可。

13.【答案】解:600÷300=2(厘米),1200÷300=4(厘米),900÷300=3(厘米),1500÷300=5(厘米),

如图:

【解析】【分析】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300米,先确定图上距离,然后根据图上的方向和夹角的度数确定位置即可。

五、综合题

14.【答案】(1)解:据分析画图如下:

(2)解:据分析画图如下:

【解析】【分析】(1)画出按1:2缩小后的图形,只要先数出原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各有几个格,然后分别除以2,求出缩小后的三角形的直角边,然后画出即可;(2)根据旋转的特征,直角三角形绕直角顶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点A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此题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图形旋转注意四要素:原位置、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15.【答案】(1)西;30;南;20

(2)北;25;东;45

(3)南;西

(4)小老鼠

【解析】【解答】(1)小老鼠向西走30米,再向南走20米,到达科技城。

(2)小狐狸向北走25米,再向东走45米,到达景山公园。

(3)小狐狸家在书店的南面,科技城在景山公园的西面。

(4)小老鼠家离书店比较近。

故答案为:(1)西;30;南;20;(2)北;25;东;45;(3)南;西;(4)小老鼠.

【分析】观察图可知,此题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规定方向的,根据方向和距离描述路线即可.

六、应用题

16.【答案】解:90米=9000厘米,80米=8000厘米,则9000× =9(厘米)

8000× =8(厘米)

答:图上的长和宽各是9厘米、8厘米

【解析】【分析】要求图上的长和宽,根据“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代入数值进行解答即可.

(完整版)圆六年级上数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圆>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30分) 1.(4分)通过_________并且_________都在_________的线段叫做直径. 2.(4分)当π取3.14时,16π=_________,48π=_________. 3.(4分)圆的对称轴有_________条,半圆形的对称轴有_________条. 4.(2分)画圆时,圆规两脚张开的距离是圆的_________. 5.(2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_________倍. 6.(4分)一个圆的直径是3分米,它的周长是_________,面积是_________. 7.(2分)用一条长9.42分米的铁丝围成的圆的面积是_________. 8.(4分)甲圆半径是2厘米,乙圆的半径是5厘米,甲圆周长和乙圆周长的比是_________,乙圆面积与甲圆面积的比是_________. 9.(2分)在一个周长是28厘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_________. 10.(2分)一个半圆的半径是10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_____. 二、判断.(对的在横线里画“√”,错的画“×”)(8分) 11.(2分)两个半圆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圆._________. 12.(2分)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面积也扩大3倍._________. 13.(2分)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面积最大的是正方形._________. 14.(2分)圆周率表示圆的直径与周长的比率._________.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5.(2分)π是() A.有限小数B.循环小数C.无限循环小数D.无限不循环小数 16.(2分)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它们的面积比是() A.1:1 B.157:2 C.π:4 17.(2分)已知圆的半径是r,计算它的周长,正确的算式为() A. πr+r B. πr+2r C. πr D.πr+2r 四、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12分)18.(6分)求图形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单位:cm)

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要点 第一:数的认识 1、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号不能省略,正数和负数可以用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以前学的: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互质数。第二:数的运算和解决问题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a×c-b×c=(a-b)×c ; 其它:a―b―c=a-(b+c); a-(b-c)=a-b+c =a+c-b ; a÷b÷c=a÷(b×c); a÷b×c=a×c÷b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1、画线段图: (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 (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测试卷

作品编号:4862354798562348112533 学校:兽古上山市名扬镇装载小学* 教师:葛蝇给* 班级:朱雀捌班* 第1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卷面(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识技能(65分)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3分) 1.3 5 + 3 5+ 3 5 =()×()=() 2.15个4 5 的和是(); 3 10 的 1 3 是()。 3. 5 12 时=()分 3 8 t=()kg 3 5 m2=()dm2 4.2 5 t的 3 4 是()t;比8m多 3 4 是()m。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3 4 m,它的表面积是()m2,体积是() m3。 6.一台播种机每小时播种9 20 公顷,照这样计算,0.4小时可播种 ()公顷。 7.从3 4 t水泥中运走 2 3 ,还剩下()t;从 3 4 t水泥中运走 2 3 t, 还剩下()t。 8.在里填上“>”“<”或“=”。

9.学校合唱队有80名队员,舞蹈队队员比合唱队队员少3 5 ,学校舞 蹈队有()名队员。 10.菲菲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5,第二天看了30页,第三天从第()页看起。 二、我会判。(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24 25 ×26表示26个 24 25 相乘。() 2. 1kg的3 4 和3kg的 1 4 一样重。() 3.一个数乘假分数,积一定大于这个数。() 4.5 9 - 5 9 × 5 7 =0× 5 7 =0 () 5.乙的年龄是甲的3 4 ,丙的年龄是乙的 1 3 ,甲的年龄最大。() 三、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下面的算式结果大于1的是()。 2.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3.养鸡场养公鸡420只,养的母鸡的只数比公鸡多3 7 。母鸡比公鸡多 几只?正确的列式是()。 4.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用去3 4 m,第二根用去 3 4 ,剩下的铁丝 相比,()。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无法比较 5.一个班的人数增加1 5 后,又减少 1 5 ,现在这个班的人数()。 A.比原来多 B.比原来少 C.和原来一样多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套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211 + 211 +211 +211 =211 ×( ) = ( ) 2.56 米的110 是( )米;120吨的23 的45 是( )吨。 3.34 时=( )分 710 千克=( )克 45 时=( )分 34 千克=( )克 4.一桶油重8千克,25 桶油重( )千克,算式是( )。 5.“柳树棵数的310 相当于柏树棵数”是把( )的棵数看作单位“1”。 310 对应的是( )的棵数。 6.学校买来新书120本,其中的23 分给五年级。这里是把( )的本数看作单位“1”,求五年级分到多少本,列式是( )。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一个数乘假分数,积一定大于这个数。 ( ) 2.12的56 与20的13 相等。 ( ) 3.一根长12米的钢管,截去了14 ,就是短了14 米。 ( ) 4. 34 吨的215 是110 吨。 ( ) 5.两个分数相乘,积一定小于1。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34 乘它的13 ,是( )。 A. 14 B.316 C. 13

2.( )的倒数一定大于1。 A.真分数 B.假分数 C.任何数 3.两位同学踢毽,小明踢了130下,小强踢的是小明的,求两人一共踢了多少下,列式是( )。 A.130×13 +130 B.130×13 C.130+13 4. 13 公顷=( )平方米。 A.5000 B.500 C.50 5. 45 ×a>45 ,那么a 可能是下面的( )。 A. B. C.或 四、在○里填上“>”“<”或“=”。 ×○ ×○ ○× ×○ ×○ ×○× 五、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 ×45= ×5= ×= ×= 1×= 18×= ×= ×= 13×= 0××= 2.计算下列各题。 33× ×24 × 50×× ×28× ×× 六、看图列式计算。

六年级上册《圆》单元测试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 1、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倍多一些,这个倍数是一个固定的数,叫作,用字母表示,计算时一般取它的近似值. 2、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4、照图操作画出的圆的周长是厘米,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5、将一个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它的周长就扩大到原来的倍,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倍.(π取3.14) 6、用一根25.12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7、如图所示,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涂色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π取3.14)

8、如图所示,将一个圆沿半径剪开后得到若干个小扇形,把这些小扇形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如果这个长方形的宽是8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圆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判断题 9、火眼金睛 (1)两个端点都在圆上的线段中,直径是最长的.() (2)两个圆相比,周长小的圆的面积一定小.() (3)如果圆的半径等于2分米,那么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4)直径是20厘米的圆的周长与两个半径是10厘米的圆的周长之和相等.() (5)左图的周长是r .() 三、选择题 10、决定圆的大小的是(). A.圆周率 B.圆心 C.半径 11、所有的车轮都做成圆形是利用了圆的()的特性.

A.曲线图形 B.美观 C.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12、求车轮滚动一周所行的路程,就是求车轮的(). A.半径 B.直径 C.周长 13、下面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等边三角形 B.圆 C.正方形 14、如右图所示,从甲地到乙地有a、b两条路线可以走,比较这两条路线的长度,(). A.路线a长 B.同样长 C.路线b长 四、简答题 15、完成下表 圆的半径圆的直径圆的周长圆的面积 2cm 2dm 18.84m 78.5cm2 16、计算图中涂色部分的面积.(单位:cm)

六年级下册西师版数学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西师版数学全册教案 百分数的意义 第1 课时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页例,课堂活动第1 题及练习一1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知道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在学生探究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使学生感受百分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学具:学生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1)学生汇报 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 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找到了吗?在什么地方找到的? (2)人们在生活中为什么这么喜欢用百分数呢?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研究。(揭示课题)你想了解百分数的哪些知识?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理解百分数的具体含义 (1)出示麻辣烫火锅配料成分,根据百分数信息分析麻辣原因。 辣椒占45%,花椒占38%,其他成分占17%。 教师:知道火锅为什么这么麻?这么辣吗? (2)分析:辣椒占45%表示的意义。 分母100 表示什么?45 呢?45%是什么数与什么数比较的结果? (3)花椒占38%,其他成分占17%的意义又该怎样理解? 小结:如果把火锅配料的成分看做是100 份,辣椒占了其中的45 份,花椒占了38 份,其他成分仅仅占了17 份,难怪它又麻又辣!2结合身边的实例分析,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出示某市学生近视率的信息。 (1)说一说其中每个百分数表示的意义。 (2)体会百分数的优点,观察比较这组数据,你能发现什么? (3)情感目标教育渗透。看到这组数据,你有什么感想?想对同学们说什么?3抽象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刚才我们了解了每一个具体的百分数的含义,那么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百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吗?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三、拓展应用,促进发展1招聘“学校新闻小记者”的活动教师:寻找百分数信息,说百分数的意义,谈自己的感想。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单元测试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单元 测试卷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3单元测试卷 班别: 姓名: 得分: 一、填空。 1、( )的 35 是27;48的 5 12 是( )。 2、比80米多 12 是( )米;300吨比( )吨少 1 6 。 3、 和( )互为倒数,( )的倒数是它本身。 4、( )∶( )= 37 =9÷( )=( ) 35 5、18∶36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18∶36的比值是( )。 6、“红花朵数的 2 3 等于黄花的朵数”是把( )的朵数看作单 位“1”,关系式是( )。 7、甲数和乙数的比是4∶5,则甲数是乙数的 ( ) ( ) ,乙数是甲 乙两数和的 ( ) ( ) 。 8、在○里填上><或= 56 ÷ 13 ○ 56 × 13 49 ○ 49 ÷ 27 710 × 52 ○ 710 ÷ 52 9、 34 ×( )= 34 ÷( )= 3 4 +( )=1 10、用4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接口处不计),这个三角形 三条边的长度比是3∶4∶5,最长的边是( )厘米。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

1、4米长的钢管,剪下 1 4 米后,还剩下3米。 ( ) 2、20千克减少110 后再增加 1 10 ,结果还是10千克。 ( ) 3、松树的棵数比柏树多15 ,柏树的棵数就比松树少 1 5 。 ( ) 4、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小于1。 ( ) 5、一桶油用去它的 1 5 后,剩下的比用去的多。 ( ) 三、对号入座。 1、一个比的比值是 7 8 ,如果把它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3倍,这 时的比值是( )。 A 、78 B 、724 C 、21 8 2、李冬坐在教室的第二列第四行,用数对(2,4)来表示,王华坐在第六列第一行,可以用( )来表示。 A 、(1,6 ) B 、(6,1) C 、(0,6) 3、下面各组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 A 、和2 B 、18 和 78 C 、43 和 1 3 4、有30本故事书,连环画是故事书的,连环画有 (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单元测试题以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单元测试题以及答 案 https://www.doczj.com/doc/2614515922.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圆的半径扩大3倍,直径扩大倍,周长扩大倍,面积扩大倍 2、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3cm和5cm,它们的直径的比是,周长的比是,面积的比是。 3、一个圆的直径是6dm,那么它的半径是,周长是,面积是 4、圆的半径是4cm,它的直径是,周长是,面积是 5、一个圆的周长是18.84m,它的半径是,直径是,面积是 6、一个圆的面积是50.24cm2,它的半径是,直径 是,周长是 7、在一张长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面积是,周长是。 8、一个环形的外圆直径是10cm,内圆直径是8cm,它的面积 cm2。 9、在一个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

14、一个圆的半径6分米,如果半径减少2分米,周长减少 分米,面积减少了 二、判断 1、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2、当圆的半径等于2分米时,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周长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也一定相等. ( ) 4、同一个圆的直径一定是半径的2倍。() 5、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直径是最长的一条。() 6、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7、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8、圆的半径都相等。()

16、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圆,面积最大,面积最小 17、在一个边长是5分米的正方形铁皮中间剪去一个半径是2分米的圆片后,剩下平方分米的铁皮 三、选一选。 1、圆周率π()3.14。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2、下面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等腰三角形 B、正方形 C、圆 3、一个圆的周长是31.4分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分米2。 A、314 B、78.5 C、15.7 4、一个半圆,半径是r,它的周长是()。 A、πr + 2r B、πr π C、 4

最新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例1、2,练习——第1~4题。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推导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主题图,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新的一学期开始了,看看愉快的数学之旅又将带我们到哪些新的站点呢?请同学们观察主题图。(多媒体出示主题图) 教师:认真观察,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观察回答) 你们能根据主题图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这些问题你们能试着列出算式吗?它们都是些什么算式? (老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关的连加算式或分数乘法算式) 这些算式中的数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有的是加法算式,有的是乘法算式,但这些数都与分数有关。 揭示课题: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数乘法。 [评析:新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通过主题图既调动学生开学学习的积极性,又在主题图的信息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教师又注意引导学生在众多信息中注意搜索与分数乘法相关的信息,为本课时教学作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感知分数乘法的意义。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课件展示,并配上声音:每人吃5个饼,4人共吃多少个饼? 学生列式:5+5+5+55×4 教师:表示什么意思呢?4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5的4倍是多少? (2)分数乘法的意义。 课件展示例1的情境图:每人吃15个饼,4人吃多少个饼? 学生尝试列式:15+15+15+1515×4或 4×15 教师:表示什么意思呢?与整数乘法的意思相同吗?(4个15是多少;15的4倍是多少?) 2.利用意义探索计算法则。 (1)教师:15×4该怎样算呢?自己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全班汇报,说说你得多少,怎样想的?指名学生回答,得出: 4表示4个15相加,4个15就是45。 15× (2)试一试。 2=3×14= 45×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全册新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卷全册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shēn qūyùn cáng jìng mì xī liú ()()()() qí yì jiāo xiǎo màn yóu qīn wěn ()()()()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 邀()俏()侠()巷() 遨()峭()陕()卷() 冠()瀑()俯()庞() 寇()爆()府()宠() 三、在()里选出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4分) 1.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 sǎn sàn ),唯有你依然如旧. 2.它们有时几个吧,散(sǎn sàn)聚在两棵大树下面. 3.你吟诵这一首首小诗,要邀我与你唱和( hé hè huò)吗? 4.当我们一行( xíng háng )中的一位年轻女同志从树下经过时,一只小猴子竟恶(ěèwù)作剧地撒(sā sǎ)起尿来. 5.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 zā zhā)进泥土和岩层. 6.山路还有更巧妙的办法,它在河床上垫一排大卵石,从水底下一个猛子扎(zā zhā)过去. 四、把下列词语按照要求写下来.(8分) 清爽凝望恩赐精致宁静恩泽清脆永久 柔软喧闹嘶哑短暂坚硬注视凉爽精美 近义词: ()——()()——() ()——()()——() 反义词: ()——()()——()

()——()()——() 五、照样子,根据拼音写出不同的词语,再分别造句.(4分) 例:yōu jìng (幽静)这片竹林里很少有人来,十分幽静. (幽径)我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1.qīng jié () () 2.qīng cuì () () 六、根据课文原文填空.(6分) 1.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 ),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 )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听见时间的( ). 2.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的草茎变为()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 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 )地前进着.它不断地(),终于走出一条路.我目光跟着它的脚步,它走着,走着,一 路上遇到不少同伴,互相打着招呼.我真想也跟它们()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 七、根据要求改写句子.(4分) 1.改为反问句:我愿意牵着你的手,一起到草虫的村落里去散散步. 2.改为陈述句: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3.缩写句子: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 4.扩写句子(至少扩两处):他走出来. 八、下列句子分别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在句子后面的()里.并仿写两个不同的句子,在后 面()里注明自己使用的修辞手法. (5分) 1.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课题 分数乘整数 备课 执教 设计 理念 通过主题图引入,从整数乘法的意义过渡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然后通过意义探索计算方法,从而掌握计算方法。最后由学生自己总结计算法则。 学习 目标 知识与 能力 能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过程与 方法 能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推导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情景图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法和学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练习 教学流程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化修改 一、欣赏主题图,激趣引入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看看愉快的数学之旅又将带我们到哪儿呢?(出示主题图) 认真观察,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并列出算式吗? 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板书。 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呢? 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 感知分数的意义。 (1) 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出示:每人吃5个饼,4人吃多少个? 师:表示什么意思呢/ (2) 分数乘法的意义 (把5个饼变成1 5 个),问:现在4人吃多少 个饼? 学生观察后回答 有加法和乘法算式,算式中有分数。 生列式:5+5+5+5 5 x 4 生尝试列式 15 +15 +15 +15

师:表示什么意思呢?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 2、 利用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计算方法 (1) 师:1 5 ×4该怎样算?在练习本上试 一试。 全班汇报,说说你得多少?怎样想的?指名回答,得出: 15 ×4表示4个1 5 ,由加法得出得45 . (2) 试一试 生练习,师巡视,集体订正,并说说怎样想的 (3) 口算,师即时板书。 (4) 议一议:这些分数乘法有什么特点? 怎样算? 3、 教学例2 (1) 出示:3 8 ×2. 师:这个乘法会算吗?先自己试一试。 师巡视,发现学生的不同的约分方法,抽生板书。 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师强调:最好先约分,再相乘 (2) 练习,抽生板书 (3) 学生再次小结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反馈提高 1、 课堂活动第一题,生独立完成,集体订 正。 2、 练习一的1~2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1 5 ×4 生回答 生练习后说说怎样想的 生:分数乘整数 用整数与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学生尝试 全班交流,说说在计算结果中遇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 学生再次小结计算方法 生独立完成 作业设计 练习一3~6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单元测试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单元 测试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六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测试 一、填空:20 1、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倍,它是一个()小数。 2、要画一个直径是8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厘米。 3、小圆直径等于大圆半径,小圆周长是大圆周长的(),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倍。 4、一只桶底的外直径是3分米,给它加上一道铁箍,铁箍的接头处有2厘米,这道铁箍长()分米。 5、一块长方形铁皮的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把它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面积是()。 6、一个半径是5厘米的半圆形,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7、用一根长9.42分米的铁丝弯成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面积是()。 8、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倍,它的面积扩大()倍。 9、一个圆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这个圆的()。把圆沿着它的半径r成若干等份并剪开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这个图形的长用字母表示是(),宽是圆的(),用字母表示是() 二、判断14 1、圆的周长是它的半径的2∏倍。() 2、半圆的面积正好等于圆面积的一半。() 3、两个直径相等的圆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4、周长相等的正方形、长方形和圆中,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5、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 6、圆的直径都是半径的2倍。() 7、一个圆的半径缩小5倍,它的周长和面积都缩小5倍。 三、求下列各圆的周长和面积8 1、r=1.2分米 2、 d=2厘米 四、求下图的周长和面积:16 五、应用题:42 1、把一根长1.884米的铁丝弯成3个铁圈,每个铁圈的半径是多少厘 米? 2、建一个周长是62.8米的圆形花坛,求这个花坛占地多少平方米? 2

六年级数学上册一到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上册一到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 29分,1空1分 ) 1、( ):5=159=27÷( )=( )填小数=( )%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 ,边长与周长的比是( ):( ),边长与面积的比是 ( ):( )。 3、 8比5多( )%,12比15少( )%。 4、 小圆半径6厘米,大圆半径8厘米。大圆和小圆半径的比是( );直径的比是 ( );周长的比是( );面积的比是( )。 5、某班女生比男生多4 1,那么女生比男生多的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 ),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比是( ):( );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 ( )。 6、 35分=( )时 200 7吨=( )千克 41公顷=( )平方米 7、六年级有6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两名同学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 ( )场。 8、一台碾米机6 5小时碾米127吨,1小时可碾米( )吨,碾1吨米要( )小时。 9、一个圆的半径6分米,如果半径减少2分米,周长减少( )分米。 10、如右图,小红和小王分别从A 、B 处出发,沿半圆走到C 、D 。小红所走的半径是10米, 她走过的路程是( )米; 小红与小王所走过的路程相差( )米。 BA CD 二、选择. (5分) 1、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那么两圆的面积比是( )。 A 、1:6 B 、2:3 C 、4:9 2、有100克含糖15%的糖水,如果再放入50克水,那么糖水含糖( )。 A. 7.5% B. 10% C. 约11.5% D. 15% 3、一根铁丝正好围成一个直径8分米的圆,如果围成正方形,它的边长是( ) A 、25.12分米 B 、12.56分米 C 、6.28分米 D 、3.14分米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一、PK 擂台赛,我能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141×7 和 7×141它们的 相同, 不同. 2.87吨= 千克 52 小时= 分 4 3日= 小时 25 13 千米= 米 3.2的倒数是 ,8 3的倒数是 ,1.3的倒数 是 . 4.把=?3113119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 , . 5.雨天占晴天天数的7 2.把 天天数看作单位“1”, 天 天数是它的7 2. 6.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 .a :b (b ≠0)其中“:”叫做 ,这个比的前项是 ,后项是 . 7.0.3 : 1的前项扩大10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1也应该 ,这是根据 性质. 8.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它们底边长的比是7:8,它们高的比是 . 9.已知右图是一个直角梯形, A B ∠C 是∠D 的3 2,∠B 是∠C 的2倍,∠B 是 度. D C 10.六(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是 ,男生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 二、我是公正小法官,能准确判断是与非。(5分) 1.2米铁丝,用去3 2或用去3 2米,剩下的一样长. ( ) 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 3.0和1都没有倒数. ( ) 4.把一个数平均分成n 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这个数乘n 1. 5.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比是5 : 6 : 7,周长 是54分米,这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15分米,18分米,21分米. ( ) 三、快乐ABC ,我选得又快又准。(每题2分,共10分)

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1.从学校走到电影院,甲用8分钟,乙用9分钟,甲和乙每分钟行的路程比是( ) A .8:9 B .9:8 C .8:9 1 2.2 1=÷B A (A 、B 都不为0),A B . ( ) A .> B .< C .= 3.一个数乘5 4,积是3 2,这个数是多少?列式是: ( ) A .5432÷ B .3 254? C .3 254÷ 4.60的5 2相当于80的:( ) A .8 3 B .10 3 C .4 1 5.比41的54 少6 1的数是:( ) A .20 1 B .30 1 C .40 1 四、仔细又认真,我是计算小能手。(共38分) 1.直接计算(每小题2分,共12分) 10 9180÷ 1411 7 ÷ 0.813 16÷ 2.化简下列各比.(每题2分,共8分) 4 3:81 24:48 2.8:0.7 1:0.25 3.计算各题,能简便运算的写出主要过程.(每小题3分,共12分) 36×(9 16 14 1++) (24 1 413 1- +)×24 2 11523253÷+? [1-(8 34 1+)]÷4 1 4.列式计算(每小题3分,共6分) (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8 5,一个因数是15,求另一 个因数多少? (2)3 2加上4 1除以4 3的商,所得的和乘4 1,积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我能行。(共27分) 1.只列式不计算(6分) 少先队大队部买回360本儿童读物,其中科技书占4 1,文艺书占3 2,其余是连环画.

六年级上册数学 圆 单元测试卷 (内含3套)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圆单元测试卷(一)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分数:____ 一、填空题(22分) 1、圆的直径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2、小圆的半径是2分米,大圆的半径是6分米,小圆和大圆的周长之比是(),大圆和小圆的面积之比是()。 3、画一个周长是25.12厘米的圆,应该把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定为()。它的面积是()。 4、在一张长20厘米,宽16厘米的纸片上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厘米,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5、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直径是40厘米的圆,现在把它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在(),面积是()。 6、一个时钟的时针长5厘米,这个时针的尖端一昼夜走了()厘米。 7、一辆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是60厘米,车轮每分钟转100周,这辆自行车每小时行()千米。 8、一只直径为50厘米的木桶外面要加一条铁箍,铁箍的接头处为2厘米,这条铁箍的长度为()。 9、半径是1.5厘米的半圆形求它的周长,列式是()。 10、在面积是10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面积是()。 11、一个半径是6分米的圆,如果半径减少2分米,周长减少()分米。 二、判断题。(8分) (1)r=3.14。( ) (2)圆的半径扩大4倍,圆的周长也扩大4倍。() (3)如果两个圆的周长相等,那么这两个圆的半径和直径的长度也一定分别相等。() (4)周长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一定相等。() (5)大圆的圆周率一定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6)、用三根一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圆的面积最大。()(7)、两端在圆上的线段,直径最长。() (8)、车轮滚动一周所行的路程就是这个车轮的周长。() 三、选择题。(10分) 1、下面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正方形 B、圆 C、等腰三角形 2、一个钟表的分针长10cm,从2时走到3时,分针走过了()cm。 A、31.4 B、62.8 C、125.6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升学模拟试题.

1 / 3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升学模拟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填空。(24分) 1.据统计四川省平均每年接待游客一亿一千五百六十万人次,写作(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 2.( )既是偶数,又是最小的合数;36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3.一个足球队胜一场得分记为“+3”分,那么负一场记为“( )”“分。 4.某产品,不合格与合格的个数比是1︰9,产品的合格率是( )。 5.把一根长8米的竹竿,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长( )。 6、用一根62.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是( ),面积是 ( ),这个圆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面积是( )。 7. 9吨的 23是( )吨,( )米的2 3 是20米。 8. 400米 =( )千米 1 8 吨=( )千克 2时40分=( )时 9、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6厘米,面积是15平方厘米,这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是( )厘米。 10. 把一个圆柱体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体底面半径是0.5分米,圆柱体的高是( )分米。 11.一堆同样的圆木,最下一排是8根,往上每排依次少1根,最上面一排是3根,这堆圆木共有( )根。 12.右图是学校图书室购买的新书情况统计图。 ①、科学书占总数的( )%。 ②、已经购买的故事书有300本, 则购买的这批新书一共有( )本。 其中科学科学书有( )本,文学书比故事书多( )本。 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5分) 1.要反映病人每时刻体温变化情况,应选择扇形统计图。 ( ) 2.平行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 ( ) 3.甲数比乙数多16 ,则乙数是甲数的6 7 。 ( ) 4.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 5.圆锥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 ) 二、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里。(5分) 1.若510a b =,那么( )。 A .a ∶b =2∶1 B .a 是b 的1 2 C .b 是a 的5倍 2.两个正方体棱长比是2︰1,它们的表面积之比是( )。 A .2︰1 B .4︰1 C .8︰1 3.甲是一个质数,乙是一个合数,它们的和是11,甲、乙两个数的积最大是( )。 A .24 B .18 C .30 4.在总价单价 =数量这个等式中,( )成反比例。 A .单价与数量 B .总价与数量 C .总价与单价 5.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的比是( )。 A . 1:2π B . 1:π C.2:π 四、计算。(36分) 1.口算。(8分) 100-34= 5.5×100= 0.36+0.04= 49 ×5×18= 24÷38= 710×5 14= 1÷25%= 4.5×5÷4.5×5= 2.求未知数x 。(6分) (1)(2x -1)÷3 =12 (2)38∶x = 1 12 ∶6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1)2.54×12.5×8 (2)1375+450÷18×25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全册

第一单元(位置)测试卷 一、直接写出得数。 12.5 ×80=180×6=7.73+2.07=12-0.9= 500÷5=42×5=8.97+1.03=120-25×4= 1+1=2-1=1+ 1 =2+1=3―1=1―1= 4833510344267 二、填空题。 1、小明坐在教室的第 4 列第 3 行,用( 4,3)表示,小星坐在第 2 列第 5 行, 用(,)来表示,用(6,1)表示的同学坐在第()列第()行。 2、张明和李平在教室里的位置可以用点(3, 6)和点( 4,5)表示,(3,6) 中的 3 表示第 3 列,则 6 表示(),(4,7)表示王兵坐在第()列第()行。 3、如下图:△的位置为( 2, 3),则◆的位置可以表示为(,),★的位置记 为(,)。 4、如下图:A 点用数对表示为( 1,1), B 点用数对表示为(,),C点用数对 表示为(,),三角形 ABC是()三角形。 三、选择题。 1 、如图,如果点 a 的位置表示为( 1,3),则点 b 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A 、(4,4)B、(4,5)C、(5,4)D、(3,3) 2 、如图,如果将△ ABC向右平移 2 格,则顶点 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A 、(5,1) B 、(1,3) C 、(7,1) D 、(3,1) 3、科学课,聪聪坐在实验室的第 3 列第 2 行,用数对( 3,2)表示,明明坐在 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A、(3,3) B、(4,3) C、(3,2) D、(4,1) 4 、如果 A 点用数对表示为( 1,5),B 点用数对表示为( 1,1),C 点用数对表示 为( 3,1),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三角形。 A 、锐角B、钝角C、直角D、等腰 四、解决问题。 1 、先写出三角形ABC各个 顶点的位置,再画出 三角形 ABC向下平移 4 个 单位后的图形△ A′B′C′, 然后写出所得图形顶点的 位置。 A′(,) B′(,) C′(,)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单元测试试题以及答案(3套题)

六年级上册圆的单元测试试题 一、填空题。 1、用圆规画一个周长为31.4厘米的圆,那么圆规两脚张开的距离是()厘米。 2、把一个半径为8厘米的圆形纸片沿半径剪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如下图),长方形的长是()厘米,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厘米。 3、大圆的直径是小圆半径的3倍,则小圆直径和大圆直径比是(),周长比是(),大圆面积和小圆面积比是()。 4、看下图填空:正方形的周长是()cm;圆的周长是()cm;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5、一个边长是20cm的正方形,里面有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cm,面积是()平方厘米。 6、在一张长方形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纸长12厘米,宽8厘米,圆的直径应选()厘米.

7、在一个长是8厘米,宽是3.5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半圆,这个半圆的周长是()分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8、在一个周长是78.5厘米的的圆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9、在数,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10、一个圆的周长是62.8米,半径增加2米后,面积增加了()平方米。 二、判断题。 1、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 2、半径是2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两个半圆的周长相同,则这两个半圆的面积一定相等。() 4、一个圆的直径扩大3倍,则周长和面积都扩大9倍。() 5、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半圆的面积是圆面积的一半。() 三、选择题。 1.用油漆在一块大标语牌上均匀地涂出下面三种标点符号:句号、逗号、问号。已知大圆半径为R,小圆半径为r,且R=2r,那么()用的油漆最多。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检测试题 全册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位置测试卷 六()班姓名:成绩: 一、直接写得数。(每小题2分,共20分) 2.5×40= 18×6= 1.73+2.07= 10-0.9= 400÷4= 1 2+1 2= 2 3- 1 3= 1 5+ 1 4= 3 4- 1 2= 1 6- 1 7= 二、想一想,填一填。(每空2分,共22分) 1、小军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4行,用(3,4)表示,小红坐在第1列第6行,用(,)来表示,用(5,2)表示的同学坐在第()列第()行。 2、刘强和王兵在教室里的位置可以用点(4,1)和点(2,7)表示, (4,1)中的4表示第4列,则1表示(), (2,7)表明王兵坐在第()列第()行。 3、如下图苹果的位置为(2,3),则梨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西瓜的位置记为(,)。 4、如下图:A点用数对表示为(1,1),B点用数对表示为(,), C点用数对表示为(,),三角形ABC是()三角形。 3题图4题图 三、对号入座。(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8分) 1、如下图:如果点X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Y的位置可以表示为()。A、(4,4) B、(4,5) C、(5,4) D、(3,3) 2、如图:如果将△ABC向左平移2格,则顶点A'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A、(5,1) B、(1,1) C、(7,1) D、(3,3) 1题图2题图 3、音乐课,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A、(5,2) B、(4,3) C、(3,2) D、(4,1) 4、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1,5),B点用数对表示数(1,1),C点用数对表示为(3,1),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三角形。 A、锐角 B、钝角 C、直角 D、等腰 四、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共50分)(1至3题12分,4题14分)

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西师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西师版 西师版六年级第11册数学导学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课题:分数乘法 总课时: 4课时 分课时:第1课时 学习目标: 一、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二、能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先约分后计算的道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三、借助分数加法计算知识和整数乘法知识,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 一、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二、运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解题。 过程设计: 一、读书自学,自主探究: 1.把9+9+9+9改写成乘法算式。 2.说一说8×5表示什么?并总结整数乘法的意义。 3.计算下列各题。 92+92+92+9 2 71+71+71+71+71 4.小结: (1)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同分母分数相加,只要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5.导入新课。 二、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1.课件出示例1. 每人吃51 个饼,4人共吃多少个饼?(分组合作,探讨) ①“5 1 个”是什么意思? ②“求4人共吃多少个饼?”可以怎样解答? ③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④探索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2.课件出示例2. ①说一说8 3 ×2的结果。 ②想一想:什么时候约分?怎样约分比较好? 3.①说一说,分数乘整数怎样算?

②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三、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讨论后,汇报自己的想法。 1.参照加法算式,发现的计算方法: 51+51+51+51=51111+++=541?=54 由此得到: 51×4=541?=5 4并由此归结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 分数乘整数计算时应注意: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约分;也可以先约分,然后再计算。 四、清理过关,效果检测: 1.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①61+61+61+61+61 =( ) ×( ) ②152+152+152+152 =( ) ×( ) 2.计算下列各题。 7 2 ×4 5×111 3×103 152×4 92×3 10×5 2 207×12 154×10 3.解决问题。 ①一堆煤,每天用去154 吨,5天用去多少吨? ②一种大豆每千克含油25 4 千克,50千克这种大豆含油多少千克? 课后反思: 课题:分数乘法 总课时:4课时 分课时:第2课时 学习目标: 一、理解整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答方法。 二、进一步熟练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三、体会分数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一、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答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