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练习题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练习题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练习题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练习题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测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K-39 Mn-55 S-32 Na-23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原子核是 ( ) A .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 .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 .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 .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 A .Si B .Fe C .Al D .Hg

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 .电子数不同 4.对于K 和

K +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属于同一种元素

B .属于同一种粒子

C .核外电子数相同

D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5.既能表示宏观含义,又能表示微观含义的符号是

( )

A.2N

B.Fe

C.2H 2O

D.2SO 2

6.20l0年4月5日,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第117号新元素,填补了第116号和118号元素之间的空缺。推测该元素为117号元素的依据是 ( ) A .中子数 B .质子数 C .电子数 D 中子数和质子数

7. 根据右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的中子数为16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 g

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8. 分别表示X 、Y 、Z 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 ( ) 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前后的变化 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物都是单质

B.分子之间有间隔的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一个Z 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

9.意大利科学家最近合成子一种新型氧分子,其化学式为O 4 。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 ) A.O 4是一种化合物 B.O 4是由O 2 组成的混合物 C. 一个O 4分子是由两个O 2 分子构成的 D.O 4是一种单质

10.重水的主要作用是在核反应堆中做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重氢原子核电荷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2。下来说法正确的是 ( )

A.重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

B.重氢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

C. 重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D.重氢离子核内有2个质子

11.

A.认识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B 、元素与人体健康 人体缺铁——易引起贫血 人体缺碘——易造成甲状腺肿大 C.得、失电子 D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镁原子——易失电子 氧原子——易得电子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于火箭燃料 二氧化碳性质稳定——可用保存食品

12.某物质中只含有二种元素,则该物质 ( )

A .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不是单质 C .不可能是混合物 D .不可能是化合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65分)

13、(1)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用语:

①2个氯原子 , ②铵根离子______, ③碳酸根离子 , ④2个钠离子 ,⑤ 3个水分子 , ⑥氢氧化钠 。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6分):

氢气___ , 一氧化二氮 , 氯化镁(2/1) , 氧化铁(3/2) , 氢氧化钙(2/1)_______ 。

14.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值“2”所代表的意义,并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 .Mg 2+

B .H 2O

C .2CO

D .2H +

(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2)表示离子个数的是

(3)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

(4) 表示一个分子中某原子个数的是 15.请指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①2N 2

, ②3Mg 2+

。 16.指出下列符号中“2”所表示的意义:

姓名 日期

①2CO2;。

②2 Cl ;③Mg2+。

17.现有①氧气、⑧氨气(NH3)、③氯化钠(NaCl)、④二氧化硫四种物质,从各种不同的角度都可以找出与众不同的一种物质,请你根据要求填空(只需填序号)。

(1)从常温下物质的存在状态判断,与众不同的物质是_______;

(2)从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判断,与众不同的物质是_______;

(3)从物质的分类判断,与众不同的物质是。

18.“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但是在某些娱乐场所,还有人服用俗称摇头丸的毒品。该毒品能使人手舞足蹈,呈癫狂状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有一种“摇头丸”的化学式为C12H x O2N,相对分子质量为209。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由种元素组成,它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氢原子个,含原子个。

19.美国《科学》杂质每年评选一种在研究上取得突出进展的分子(Molecule of the year), 人们称“明星分子”。其中,1992年评选出由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简单分子,该分子在控制人体血压、肠胃,大脑学习方面具有特殊生理功能。请写出这种简单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其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0.A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A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

变成________离子(填阳、阴),属_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B元素的离子结构示

意图为:,该离子带______个单位正电荷,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总共有_______个电子;B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_。

21.下面是部分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仔细观察、分析,然后回答问题: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⑴上述粒子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阳离子的

是,属于阴离子的是,属于原子的是。

⑵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有。

⑶⑥的单质化学式为。

2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6分)

(1)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与氧气:

(2)磷在空气中燃烧:

(3)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制氧气:

23.在下列物质中:①高锰酸钾(KMnO4)②氯化钾(KCl) ③二氧化硫④空气

⑤食盐水⑥液氧⑦过氧化氢(H2O2)

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含有氧元素的有____________ ,不是纯净物的是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

23.将右列与左列对应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⑴纯净物A.由同种元素组成⑴---()

⑵混合物B.由不同种物质组成⑵---()

⑶化合物C.分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原子⑶---()

⑷单质D.由一种物质组成⑷---()

⑸氧化物E.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⑸---()

24.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你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11 N 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29.95

(1)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氟的最外层有电子。

(2)上表中,金属元素有种。

(3)将上表中错误的元素符号更正:,。

(4)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 ,核内中子数为____ ,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13

九年级化学全册物质的组成与构成专题练习(无答案)

一、物质的微观构成——分子、原子、离子 【交流讨论】1.列举常见物质说出它们的微粒构成 2.谈谈你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比较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和联系? 【学以致用】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②分子大、原子小 ③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离子之间没有 ④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⑤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⑥分子、原子、离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⑤⑥ 2.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 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3)A和B两种粒子的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二、物质的宏观组成——元素 【交流讨论】1.列举常见物质,说说它们的元素组成,谈谈你对元素的认识。 2.元素与原子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学以致用】 1.科学家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据此推断,当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化后,结果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它一定是放射了( )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该原子的原子核 2.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种原子的总称 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量完全相同 C.元素种类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不同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网络图】构建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间的网络图 三、化学用语【写一写】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1)氮铜铝 2个氧原子; (2)氯离子钠离子 2个镁离子铁离子; (3)水二氧化碳氧气 2个氢气分子; 【说一说】下列化学化学用语的含义: H 2H H+ 2H2 H2O 【学以致用】 1.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水分子——2H2O B.氯化铝——AlCl C.两个氯原子——Cl2 D.正二价的铜元素——Cu2+ 2.学习化学知识后,观察物质世界就要从化学视角看。下列对打火机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A.从组成上看: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从结构上看:1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 C.从变化上看:丁烷完全燃烧只生成水 D.从性质上看:丁烷具有可燃性 【课堂检测】 1.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25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2.如图是氯元素的原子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氯原子第一电子层有7个电子 B.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C.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氯与铝形成物质的化学式为AlCl2 3.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A.O2—2个氧原子 B.Ca2+—钙离子 C.P2O5—五氧化二磷 D.2H2O—2个水分子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不变 B.带电的微粒都称为离子 C.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5.瘦肉精被认为是肉制品业的“三聚氰胺”,属食品行业的违禁药品,瘦肉精 的化学式为C12H19ON2Cl3。则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瘦肉精由五种元素组成 B.一个瘦肉精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分子 C.瘦肉精由37个原子构成 D.瘦肉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讲义及答案)

①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 、 (1) 宏观 物质由 组成,以水(H 2O )为例: 水由 和 组成。 (2) 微观 物质由 或 或 直接构成。 1.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铁由 构成。 ②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以水(H 2O )为例: 水由 构成; 水分子由 和 构成; 1 个水分子由 和 构成。 ③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以氯化钠(NaCl )为例: 氯化钠由 和 构成。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讲义) 一、知识点睛 、 2. 化学用语中数字的意义 (1) 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 表示 ,如 2N 、3CO 2、4Na +。 (2) 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表示 ,如 O 2、H 2O 。 (3) 化学符号右上角的数字 表示 ,如 O 2 、NH 4+。 (4) 化学符号正上方的数字 表示 ,如 。 三类,以铁(Fe )为例:

3. 相对原子质量 (1) 相对原子质量 + (2) 相对原子质量 A r = 原子实际质量 = m 实 m 标 4. 粒子结构示意图 (1) 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判断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 (2) 粒子结构示意图中: 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碳12原子质量的1 12

4.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中: ①He ②O2③BaCl2④Cu ⑤NO2⑥Au ⑦K2SO4⑧H2O2 (1)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填序号,下同);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3)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5.写出下列化学用语中“2”表示的意义。 (1)2H (2)Cl2 (3)CO2 (4)Mg2+ (5)SO42- (6) 6.按照下列要求书写化学用语。 (1)2 个氯离子 (2)亚铁离子 (3)2 个硅原子 (4)3 个氮分子 (5)氧化铝中铝元素为+3 价 7.已知一种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其核电荷数为77, 则该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差() A.38 B.77 C.115 D.269 8.甲、乙两原子质量比为2:3,若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则 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9 B.18 C.24 D.27 9.已知碳、氧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2、16,若m 个碳原子 和n 个氧原子的质量相等,则m 和n 的大小关系为()A.m>n B.m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一)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本题共30分) 1.某婴儿配方奶粉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表中的“钙、磷、铁、锌”应理解为 ( ) 营养成分钙磷铁锌 含量(mg/100g) 600 520 6~11 3~7 A.金属 B.非金属 C.元素 D.分子 2.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Ο”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 3.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金属元素的原子是 ( ) 4.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 A.质子数B.电子层数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5.石英钟、电子表使用石英晶体代替传统钟表中的摆和游丝,提高了钟表计时的精确度。已知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02),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2 B.+3 C.+4 D.+6 6.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薮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 A.50 B.86 C.136 D.222 7.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B.②⑦C.③④D.②⑥⑦ 8.我国科学家发现用含硒(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的硒元素为+4价,氧元素为-2价,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 ( ) A.Na2SeO3 B.Na2SeO4 C.NaSeO2 D.Na2SeO2 9.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H3COOOH)是一种杀菌能力较强的消毒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 ( ) A.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氧气分子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D.其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10.在2S03和3S02中正确的说法是 ( ) A.分子个数相同 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C.氧原子个数相同 D.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2 11.下列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 A.硫化氢H2S B.氯化钾ClK C.高锰酸钾KMnO4 D.五氧化二磷P2O5 12.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 ( ) A.O2 B.2H C.N D.Fe 13.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碘元素,它们按碘的化合价的顺序排列:①KI ②I2③HIO ④X ⑤NaIO4。则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 ( )

如何描述[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专题辅导 不分版本

如何描述[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冯革成 一. 理顺关系 即理顺物质(指纯净物,下同)、元素、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这是正确描述物质组成和构成的提前。下图较好的概括了物质、元素、分子、原子和离子之间的关系。 物质 元素 宏观概念: 讲种类,不讲个数 微观概念: 分子 原子 离子 讲种类、也讲个数 组成 构成 得电子 得、失电子 构成 质子数 相同 构成 构成 由图可知: 1.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2.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有些物质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的,如水、蔗糖等;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铁、氖气、碳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直接构成的,如氯化钠、氯化钾等。 4.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5. 原子和离子之间可以通过得失电子相互转化。 6. 物质、元素属于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分子、原子和离子属于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二. 掌握方法 1. 物质组成的描述 从宏观角度看,物质的组成应用元素来描述,说明该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如: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铁由铁元素组成。值得注意的是: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如不能说“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二个氧元素组成的。” 2. 物质构成的描述 从微观角度看,物质的构成应用分子、原子或离子来描述,说明物质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如: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值得注意的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其形成过程先由原子构成分子,再由分子构成物质,不能直接说该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不能说“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只能说“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3. 分子构成的描述 从微观角度看,分子的构成只能用原子来描述,说明该分子是由哪些原子构成的。如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值得注意的是:分子、原子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在描述分子的构成时,要注意将个数与个数相对应,即当指明分子的个数时,构成分子的原子也必须指明个数;当未指明分子个数时,构成分子的原子也不指明个数。如:可以说“氮分子由氮原子构成”、“1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但不能说“1个氮分子由氮原子构成”、“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讲义)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讲义) 一、知识点睛 1.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1)宏观 物质由_______组成,以水(H2O)为例: 水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2)微观 物质由_______或_______或_______直接构成。 ①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三类,以铁(Fe)为例: 铁由__________构成。 ②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以水(H2O)为例: 水由__________构成; 水分子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 1个水分子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构成。 ③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以氯化钠(NaCl)为例: 氯化钠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 2.化学用语中数字的意义 (1)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2N、3CO2、4Na+。 (2)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O2、H2O。 (3)化学符号右上角的数字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O2-、NH4+。 (4)化学符号正上方的数字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 3.相对原子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

(2)相对原子质量A r =12112原子实际质量碳原子质量的=m m 实标 4. 粒子结构示意图 (1)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判断 质子数_____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 质子数_____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 质子数_____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 (2)粒子结构示意图中: _______________(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 ________________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5. 元素周期表 (1)每一格 明确每一格各个部位代表的含义(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 (2)元素的排列规律 横行(周期):___________相同,原子序数(核电荷数)递增,最外层电 子数递增; 纵行(族):_____________相同,电子层数递增。 二、精讲精练 1. 从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五氧化二磷是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氢气是由______构成的,氢分子是由_______构成的,1个氢分子是由 ______________构成的。 (3)氯化钾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 2. 下列关于物质组成与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硫分子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C .氧气和二氧化碳中都含有氧元素 D .五氧化二磷由磷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3.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两种物质组成的 B .二氧化碳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C .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D .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4.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中: ①He ②O 2 ③BaCl 2 ④Cu ⑤NO 2 ⑥Au ⑦K 2SO 4 ⑧H 2O 2 (1)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 1.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 A.B.C.D. 【答案】D 【解析】 A、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6=核外电子数6,为原子,错误; B、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错误; C、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10=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错误; D、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正确。故选B。 2.2017年5月9日,中科院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原子序数中文名称元素符号 113鉨Nh 115镆Mc 117Ts 118Og A.四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B.“Nh”可表示鉨单质 C.Og是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 D.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5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由题中信息可知,117号元素带有“石字旁”,118号元素带有“气字头”,都不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B、“Nh”可表示鉨单质,正确; C、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氧元素,错误; D、镆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15,错误。 故选B。

3.硒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尊称为“生命的火种”,享有“长寿元素”、“抗癌之王”、“心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等美誉。如图为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B.硒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 C.硒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3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答案】C 【解析】 A、由硒元素的名称汉字偏旁“石”字可知,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 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硒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正确。故选C。 点睛:以钠为例: 4.从下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 【答案】A 【解析】

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

一、选择题 1.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干冰B.碳酸钠C.金刚石D.铜 2.超导材料为具有零电阻及反磁性的物质,以Y2O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可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 x,假设在研磨烧结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无变化,则x的值为( ) A.12 B.13 C.15 D.26 3.在反应A+3B=2C+2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11,已知1.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1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 A.2:1 B.3:4 C.12:11 D.1:1 4.臭氧(O3)主要分布在离地面l0km一50km的高空,形成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臭氧属于( ) A.混合物B.单质C.化合物D.稀有气体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NaCl的水溶液,不可能得到的生成物是( ) A.KNO3 B.C12 C.H2 D.NaOH 6.下列硫的单质和化合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S B.SO2C.H2S D.H2SO4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 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 C.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l:2 8.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榨取果汁B.米酿成醋C.消化食物D.剩饭变馊 9.在生产生活中常用到下列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碘酒B.不锈钢C.干冰D.牙膏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11.在反应CuO +H2 Cu +H2O 中,作还原剂的是( ) A、CuO B、H2 C、Cu D、H2O 1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你认为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铝用于制造电线和电缆 B、氧气用于炼钢 C、氢气用来冶炼金属 D、氯化钠用来制纯碱 13.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加热时不同沸点的物质分别气化、冷凝、分离后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由此可以判定石油属于() A、化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混合物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新)

化学复习(三)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一、几个概念: 1、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判断几类原子是否为同一种元素的唯一 标准:质子数是否相同。 元素的化合价:钾钠银氢+1,钙镁钡锌+2,氧-2,铝+3,亚铁+2,铁+3价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2、 分子(分子由原子构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即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分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气体等(稀有气体除外) (1) 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2) 元素质量比的相关计算 (3) 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元素质量的计算) (4) 化合价的相关计算(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 化学式中右下脚数字的表示意义:该分子中原子的个数。 3、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即在化学变化中不变的粒子。 (1) 原子的构成: (2) 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 (3) 相对原子质量 (4) 有原子构成的物质:稀有气体、金属、固体非金属(S 、P 、C 等),化学式只用元素符号表示。 4、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只有一层则为2)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一般无电子得失,不形成离子。 此结构称为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2)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一般为金属元素,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带正电,形成阳离子。 (3)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化学变化中得到失去电子,带负电,形成阴离子。 (4)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NaCl 等。 (5) 离子符号: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表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例:写出下列离子的离子符号: 镁离子 钠离子 铝离子 铁离子 亚铁离子 氧离子 碳酸根离子 硫酸根离子 硝酸根离子 氢氧根离子 氨根离子 元素是宏观概念: 讲种类,不讲个数 原子、分子、离子是微观概念: 讲种类、也讲个数 构成 二、掌握方法 1.物质组成的描述 从宏观角度看,物质的组成应用元素来描述,说明该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如:水由氢元素和 氧元素组成,铁由铁元素组成。值得注意的是: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如不能说“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二个氧元素组成的。” 2.物质构成的描述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

第四单元测试卷 综合Ⅰ试题化学部分 (满分7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计30分。) 1.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从新分配,不需兴建水利工程 B.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 C.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2.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做法不能节约用水的是( ) 3.水是生命之源,以下生活中的“水”能看成纯净物的是 ( ) A .矿泉水 B .结冰的海水 C .自来水 D .结冰的蒸馏水 4.下列现象与空气的水蒸气无关的是( ) A. 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 B .夏天打开冰箱时,冒白气 C .寒冷冬季,清晨的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D .放置在空气的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膜 5.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 .在水中加入明矾可将硬水变为软水 C .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无益 D .雨水是天然的纯净物 6.小明同学对泥水进行过滤后发现液体仍然混浊,下列解释有误的是( ) A. 仪器不洁净 B .液面超过的滤纸的边缘 C .滤纸破损 D 7.右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它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色素、部分臭味 B .它能把硬水转化成软水 C .它要求水从下进,从上出是为了操作方便 D .它可以杀灭所有的细菌和吸收有毒重金属 8.下列变化中都生成水,其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 .氢气+氧化铜 铜+水 B .氧气+氢气 水 C .碳酸 水+二氧化碳 D .酒精+氧气 水+二氧化碳 9.保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 A .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 B .水分子 C .氧元素和氢元素 D .氢原子和氧原子 10.近来有研究报告称,除去“普通水”里含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大增强。对此的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除去氧气后的水就不再含有氧元素了 B .“普通水”含有氧分子 C .“普通水”含有氮分子 D .氮气和氧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 高温 点燃 点燃

初中化学物质组成和结构

物质的组成结构1.元素 具有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叫做元素。 (1)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见个数。 (2)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核电荷数)不同。 (3)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2. 分子、原子 分子:是的最小粒子。 (1)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性质不同。 (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分子的构成:由原子构成,其中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 子构成化合物分子。 (4)分子的性质:分子很小;分子在;分子间有间隔。 (5)分子与物质的变化: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物质在发生 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 (1)原子的结构: 其中:核电荷数= = 整个原子电性 决定着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着元素的性质。 (2)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原子分。 (3)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4)物质、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分子 物质原子 (5)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表示原子核;“+”表示原子核带正电;弧线表示电子层; 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如碳原子 元素Si Fe Na K Mg H 质量分数48.60% 26.30% 7.73% 4.75% 3.45% 2.74% 2.47% 2.00% 0.76%

3.原子团

几种常见的原子团:NO3、SO4、OH、CO3、NH4 4.离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由于带电情况不同所以分为阴阳离子。 (2)离子与原子的联系:原子得到电子→,原子失去电子→; 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离子符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注意数字在前,电性在后。如:Ca2+、Al3+、Cl-、O2- 5.同素异形体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具有不同性质的单质;如白磷跟红磷。 相关考题: 1.某药品说明书上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这里的碘、锌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离子 2.“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水 B.液氧 C.氧化汞 D.二氧化碳 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氢气 B.铁、氧气 C.氯化钠、铜 D. 5.右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B. C.该粒子是阳离子 D. 构 6.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 A.50 B.86 C.136 D.222 7.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 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B.②⑦C.③④D.②⑥⑦ 8.下列物质中直接由离子组成的是() A 石墨 B 二氧化碳 C 氯化钠 D 硫酸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培优训练题】 1.(全国复赛题)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俗称“热冰”,结构见下图)。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在弱电场下,水分子的排列从无序转变为有序 B.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 C.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D.“热冰”中水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2. 3.(山西中考题改编)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从微观角度你获得的一 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所示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粒 子是____________(填“分子”“原 子”或“离子”),该反应的微观过 程是:①氢分子和氧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创新题】 4.“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试根据以下材料,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简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滴水里大约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完成。 材料二近代著名化学家道尔顿在著作中说:“一切物质都是由数量巨大的,极微小的粒子(原子)构成,这些粒子间通过引力相互结合,我们不能创造原子,不能分裂原子,我们能实现的变化,无非是把原先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开,或原先分开的原子结合起来。” (1)材料一说明。 (2)有人对道尔顿观点做了如下修正,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①“一切物质”应该为“有的物质” ②“变化”只指“化学变化”而不能指其他变化 ③不能“创造”或“分裂”原子应指明不能用化学变化的方法“创造”或“分裂”原子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中考复习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构成和分类

中考复习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构成和分类 【探究目标】 1、理解元素的涵义,知道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描述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2、知道物质的简单分类,能据此区分一些常见物质。 3、正确描述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含义、区别与联系。 4、准确描述原子构成,认识常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探索导航】 〖活动一〗基础知识回顾 要求:(1)浏览教材并填写下面知识网络 (2)想一想,对于基础知识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元素 元素分类及在自然界存在状态 据元素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 和 。 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按质量分数的由大到小)依次为: 物质的简单分类 (1)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与联系 (2)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单质 单质 单 质 物 物 混合物 物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 氧化物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CH 4 C 2H 5OH CH 3OH CH 3COOH

4、原子的结构 ①每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1 质子

质子②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 ③决定种类。 原子核中子 原 子①质量约等于(或)质量的1/1836。 ②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 ③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活动二〗、重点疑点讨论 1、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吗?请举例说明。 2、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吗? 3、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或2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吗? 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吗? 4、分子能否保持物质的所有性质? 只有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吗? 5、分子一定比原子大吗? 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吗? 6、任何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吗?怎样理解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活动三〗、解题方法指导 1,现有C、H、O、Na、Cu、S六种元素,从中选出相关元素组成下列类别物质的化学式:(每一类各写两例) ?单质_____________ ?酸_____________ ?碱_____________ ?盐_____________ ?氧化物____________?有机物_____________ 2、构成氧气的分子和构成液氧的分子具有( ) A、相同的性质 B、不同的性质 C、相同化学性质 D、不同化学性质 3、钾的相对原子质量较氩的相对原子质量小1,而核电荷数大1,由此可推断,一个钾原子和一个氩原子所含中子数的关系是( ) A、钾的中子数比氩的中子数少1个 B、钾的中子数比氩的中子数少2个 C、钾的中子数等于氩的中子数 D、钾的中子数比氩的中子数多1个 4、下列关于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纯净物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B、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C、任何一种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D、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5、2005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实现了多人多天的太空飞行,发射神舟号的火箭中的燃料是偏二甲基肼[(CH3)2N-NH2]],氧化剂N2O4,发射时反应可写为 (CH3)2N-(NH)2+2N2O4点燃 3N2↑+2CO2↑+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偏二甲基肼中原子个数比为C:H:N=1:4:1 B、参加反应的物质中只含有 C、H、N、O四种元素 C、在宇宙中(失重条件下)比地球还难做过滤实验

九年级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复习(例题、习题附标准答案)

初三化学(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前预习】 1.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是在不停地。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在固体、液体中微粒间的距离,在气体物质中,微粒间的距离,所以物质比较容易被压缩, 物质不易被压缩。 【课堂练习】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蔗糖放到水中不见了,说明蔗糖以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了水中 B.从远处就能闻到香醋的气味,是因为醋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 C.湿衣服晒干了,说明衣服上的水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 D.水结冰后,冰中微粒间的距离比液态水中微粒间的距离小 4.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微粒的质量发生变化B、微粒的大小发生变化 C、微粒间的空隙发生变化 D、微粒处在静止还是运动状态 5.纯净物是由(相同的、不同的)微粒构成的,不同种微粒构成的物质是。 6.水受热蒸发和水通电分解分别发生了变化和变化。水受热蒸发时,构成水的微粒(发生、没有发生)变化,水通电分解时,构成水的微粒(发生、没有发生)变化。 【课后测试】 一、填空题 8.把固体碘密封在一根约长10cm的玻璃管内,用酒精灯微热有固体碘的一端,可观察到的现象为,这是因为。 9.应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⑴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所得混合物的体积(大于、等于、小于)100mL, 由此可说明; ⑵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这是因为; ⑶在盛有50mL水的试管里,加入一小颗高锰酸钾晶体,观察到溶液 , 这是由于 ; ⑷在夏季,充足气的自行车胎在行驶过程中容易爆胎,这是因为

。 10.用微粒的观点说明:物体固、液、气三态的密度不同。 三、简答题 11.如右图,做氨分子运动实验时,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 (1)用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棉花上,可观察到的 滤纸条酚酞试剂棉花现象 是。 (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3)某同学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的颜色没有改变,而试管口的棉花却变色了,发生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1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配制1:2体积比的酒精溶液时,分工为:甲同学量取50mL酒精,乙同学量取100mL水,丙同学将两份液体充分混合并量出所得液体的体积为146mL。对此,甲同学认为可能有人少量了液体,乙同学认为可能在读数时有误差,丙同学则认为三人用的量筒可能有质量问题。 对此,你的评价是: 四、探究题 13.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 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如图),哪一 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请你再举出可以用 这种原因解释的一个实例来。 11课时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 【课前预习】?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和。如金刚石由(填分子、原子、离子,下同)构成的,氯化钠由构成的,水是由构成的。 2.关于液态氧与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②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③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④它们是不同的两种物质 A.①③ B.②④ C. ①④D.①②④ 3.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C.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课堂练习】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因为固体物质分子间的空隙较小,所以水结成冰后,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小了() (2)氯化钠是由氯原子和钠原子构成的() (3)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 (4)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5.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练习题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测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K-39 Mn-55 S-32 Na-23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原子核是 ( ) A .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 .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 .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 .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 A .Si B .Fe C .Al D .Hg 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 .电子数不同 4.对于K 和 K +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属于同一种元素 B .属于同一种粒子 C .核外电子数相同 D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5.既能表示宏观含义,又能表示微观含义的符号是 ( ) A.2N B.Fe C.2H 2O D.2SO 2 6.20l0年4月5日,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第117号新元素,填补了第116号和118号元素之间的空缺。推测该元素为117号元素的依据是 ( ) A .中子数 B .质子数 C .电子数 D 中子数和质子数 7. 根据右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的中子数为16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 g 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8. 分别表示X 、Y 、Z 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 ( ) 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前后的变化 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物都是单质 B.分子之间有间隔的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一个Z 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 9.意大利科学家最近合成子一种新型氧分子,其化学式为O 4 。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 ) A.O 4是一种化合物 B.O 4是由O 2 组成的混合物 C. 一个O 4分子是由两个O 2 分子构成的 D.O 4是一种单质 10.重水的主要作用是在核反应堆中做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重氢原子核电荷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2。下来说法正确的是 ( ) A.重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 B.重氢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 C. 重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D.重氢离子核内有2个质子 11. A.认识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B 、元素与人体健康 人体缺铁——易引起贫血 人体缺碘——易造成甲状腺肿大 C.得、失电子 D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镁原子——易失电子 氧原子——易得电子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于火箭燃料 二氧化碳性质稳定——可用保存食品 12.某物质中只含有二种元素,则该物质 ( ) A .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不是单质 C .不可能是混合物 D .不可能是化合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65分) 13、(1)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用语: ①2个氯原子 , ②铵根离子______, ③碳酸根离子 , ④2个钠离子 ,⑤ 3个水分子 , ⑥氢氧化钠 。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6分): 氢气___ , 一氧化二氮 , 氯化镁(2/1) , 氧化铁(3/2) , 氢氧化钙(2/1)_______ 。 14.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值“2”所代表的意义,并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 .Mg 2+ B .H 2O C .2CO D .2H + (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2)表示离子个数的是 (3)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 (4) 表示一个分子中某原子个数的是 15.请指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①2N 2 , ②3Mg 2+ 。 16.指出下列符号中“2”所表示的意义: 姓名 日期

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宏观组成(1)

1、分子和原子: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有些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如:1个氧分子(O 2)是由 多数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如:1个二氧化碳分子(CO 2)是由 3、注意:水是由水 构成的, 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 1个水分子是由 和 构成的。 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汞是由 4、用分子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 化学变化: 。 如:水蒸发时水分子的 变大,但水分子 ,故为 变化,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 分子就变成了 和 ,故为 变化。 再如,加热红色的氧化汞粉末时, 会分解成 和 ,每 个 结合成 个 ,许多 聚集成 。 5、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 分裂变成 , 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 的 。如:水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6、从微观角度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区别: 纯净物 ,混合物由 如: 又如图: 7、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8、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 和原子核是由 和 两种粒子构成的。 9、由于原子核内的质子带__________________,中子____________,原子核带的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 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________,核外的电子数______________。 10、在原子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不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有的原子不一定有中子,质子数也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九年级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原子核是 ( ) A .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 .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 .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 .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 A .硅 B .铁 C .铝 D .汞 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 .电子数不同 4.对于K 和K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属于同一种元素 B .属于同一种粒子 C .核外电子数相同 D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5.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其原子的 ( ) A .核外电子数 B .核电荷数 C .最外层电子数 D .中子数 6.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 D. 7 .环境监测部门常采用五氧化二碘(化学式为I 2O 5来测定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五氧化二碘 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 .-5 B .+2 C .+3 D .+5 8.某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 .NO B .NO 2 C .N 2O 5 D .N 2O 9.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 A .一定是单质 B .一定是纯净物 C .不可能是混合物 D .不可能是化合物 10.目前世界上已证明”达菲”(分子式为C 16H 31N 2PO 8)是治疗禽流感的唯一良方,其生产原材 料是作为中国传统香料和中药的八角中所含的一种重要成分莽草酸(分子式为C 7H 10O 5),据统计,全球 90%有八角产于中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莽草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4 B.一个“达菲”分子中含有5种元素的58个原子 C.莽草酸分子中C 、H 、O 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7:10:5 D.莽草酸和“达菲”分子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5:8 二、填空题(共7小题,共36分) 11.(5分)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但是在某些娱乐场所,还有人服用俗称摇头丸的毒品。该毒品能使人手舞足蹈,呈癫狂状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和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