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小麦

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小麦

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小麦
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小麦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小麦侵染叶锈菌后ATG8基因的表达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2年6 月14 日

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小麦

侵染叶锈菌后ATG8基因的表达

摘要:以小麦稳定表达的微管蛋白基因(Tubulin) 作为对照, 利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Sem i-QRT-PCR)技术, 对与抗叶锈病有关的小麦(T riticum aestivum L. ) ATG8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叶锈菌诱导不同时间后,ATG8基因在小麦品种5389叶片中的表达量基本不变;在小麦品种洛夫林10叶片中表达量出现变化,在接种后16h ATG8基因表达量开始上升,在48h有所下降,之后又被诱导表达。研究表明, 用半定量RT-PCR 技术研究小麦基因表达, 具有特异性高、操作简便和可靠性强的优点。

关键词: 小麦; ATG8基因; 表达;微管蛋白基因; 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Express ion Analys is of Wheat ATG8 Gene by Sem i-QRT-PCR

Abstract:The stable expression of wheat microtubule protein (Tubulin) as control, using semi-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technique (Semi-QRT-PCR) , and the wheat leaf rust resistance (T riticum aestivum L. ) ATG8 gene expression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af rust induced at different times, the ATG8 gene expression in the wheat varieties 5389 leaves basically unchanged; in the wheat varieties Lovrin 10 leaves changed, after vaccination at 16h ATG8 gene expression level began to rise, at 48h declined ,after be induced to express again.The results show that semi-quantitative RT-PCR gene expression in wheat technology, with high specificity, simple operation and reliability advantages.

Key words: wheat; ATG8 gene; expression; microtubule protein gene; semi-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目录

1引言 (1)

2 材料和方法 (1)

2.1 试验材料 (1)

2.2 处理方法 (2)

2.2.1 小麦幼苗的培养与处理 (2)

2.2.2 总RNA 提取与完整性检测 (2)

2.2.3 第一链cDNA 的合成 (2)

2.2.4 Semi-QRT-PCR (2)

3 结果与分析 (3)

3.1 ATG8基因PCR循环退火温度的确定 (3)

3.2半定量RT-PCR循环数的确定 (4)

3.3叶锈菌诱导下小麦Tubulin基因和ATG8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 (4)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5)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引言

细胞自噬现象(autophagy)是真核生物所特有的,最早于 1962年在显微镜下被发现,是细胞内的物质受自身溶酶体降解过程的统称。自噬作用发生后,细胞质中开始形成30一900nm的双层膜泡状结构,包裹着细胞器与细胞质,随后自噬小泡与溶酶体结合,自噬小泡中的物质在酸性环境下被降解。细胞内的物质主要有两种降解的途径,一种是通过蛋白酶体被降解,,另一种就是通过自噬的作用,蛋白酶体主要负责降解胞内的短寿命蛋白,而自噬负责长寿命蛋白和细胞器的降解再循环利用(Farre。tal,2004)。细胞自噬参与动植物体中的多种生理活动,例如细胞生长发育、细胞免疫、组织分化和对环境适应等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细胞自噬的过程在进化上十分保守,从酵母、果蝇到脊椎动物和人都可以找到参与自噬作用的同源基因。对细胞自噬现象的研究最早是在酵母中进行的。到目前为止己经发现了20余个参与自噬过程的基因,其中近一半的基因在果蝇、线虫、哺乳动物等多细胞物种中都十分保守。2003年,Klions玲将这些自噬相关基因统一命名为ATG基因(AuTophaGy 一related),用来代表自噬相关基因和相对应的蛋白质。

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试验手段的日臻完善,尤其是酵母自噬突变株的产生,使得对自噬分子基础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ATG8编码的蛋白是自噬降解途径中的核心蛋白。通过化学合成或剔除ATG8能抑制自体吞噬[1],从而阻止ROS积累和细胞死亡。这揭示了自体吞噬在细胞死亡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机制[1,2]。

半定量逆转录多聚合酶链式反应( 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探讨基因转录水平的有效手段[3],Northern 杂交是研究基因在转录水平表达的常规方法, 一般以稳定表达的18 s rRNA 作为对照[4]。Tubulin 是植物中的一个稳定表达的“持家基因”, 在研究大麦和大豆基因转录水平中, 尤其在RT-PCR 中常用它作为对照[5]。半定量RT-PCR 方法以特异性高、操作简便和可靠性强的优点, 与传统的Northern blot 法比较, 它具有灵敏、简捷、特异性高等优点, 因此在检测基因的表达水平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研究基因表达方面有逐渐取代Northern 杂交的趋势。

为了更深入研究小麦ATG8基因的抗叶锈病机制。本研究利用半定量RT-PCR 方法, 以小麦Tubulin基因作为内参, 对小麦ATG8基因在各个不同时段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本试验以抗(洛夫林10)、感(5389)不同的两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品种为材料,与叶锈菌(Puccinia recondite f.sp.tritici)小种260分别组成不亲和和亲和组合。根据植物ATG8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设计PCR引物M99974 和M99973。

2.2 处理方法

2.2.1 小麦幼苗的培养与处理

将小麦种子播于直径15cm盛有培养土的花盆中,培养于人工培养室,昼夜温度为25℃/20℃,日光型镝灯照射,光照强度为400W/m2,光照周期为14h/d。

在幼苗生长7天后(第一片真叶完全展开时),用毛笔蘸取叶锈菌小种260,均匀涂于叶表,再向叶面均匀喷雾,然后将幼苗置于保湿箱中黑暗保湿16小时,保湿后将幼苗移入培养室内继续培养。

在接种后不同时间(0、8、16、24、36、48、72、96、120h ) 用液氮速冻的方式采集两片小麦叶片并放入-80℃冰箱冷冻保存;小麦的叶片取自温室培养的人工接种叶锈菌260的“小麦品种洛夫林10”和“5389”材料。

2.2.2 总RNA 提取与完整性检测

总RNA的提取是RT- PCR反应中关键的第一步, 因为RNA提取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面cDNA的合成和PCR的扩增。因此所提的总RNA 要求纯度高、完整性好并达到一定的浓度。其中在提取过程中要严格防止RNA酶的污染, 并设法抑制其活性, 这是试验成败的关键[6]。

将采集的幼叶液氮研磨,参照Trizol 试剂盒(购自Invitrogen 公司) 说明书提取RNA 。

RNA完整性的检测:在1%普通琼脂糖凝胶上分离总RNA , 根据分离条带的完整性和亮度估计其纯度和含量,如果含有比较完整的28S rRNA和18S rRNA条带,且28S rRNA条带亮度约是18S rRNA条带亮度的2倍,则说明获得的总RNA质量较好[7][8]。

2.2.3 第一链cDNA 的合成

取等量不同时间段的总RNA ,用MM-LV 反转录酶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反转录PCR 体系6μL RNA,6μL RNase free ddH2O,Oligo dT 18 μL,70 ℃、5min ,冰上冷却,再加入5μL dNTP(2.5mmol/L)(购自Wol sen 公司) ,5 μL RT 缓冲液, RNase in2 hibitor(购自TaKaRa) 1μL ,MM2LV 反转录酶(购自Promega)1μL,42 ℃反应1h ,RT 产物于-20 ℃下保存。

2.2.4 Semi-QRT-PCR

小麦Tubulin基因扩增

根据小麦Tubulin基因序列, 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 正向引物5ˊ-CTGAGAAACGGCTACCACAT-3ˊ,反向引物5ˊ-CCCAAGGTCCAACTACGAG-3ˊ。

PCR 扩增采用10uL 反应体系, 分别加入等量的cDNA (0.5 uL ) 模板, PCR 缓冲液(10 mmo l?L的T ris2HCl, pH 8. 5~9. 0, 50 mmo l?L 的KCl,0. 1% 的T riton2100)

1 uL ,dNTP 1 uL, 5’和3’端Tubulin基因特异引物各0.5 uL ,Taq DNA 聚合酶0.

2 uL,蒸馏水6.

3 uL。反应在Perk in2Elmer9600 热循环仪上进行。

反应程序: 94 ℃预变性3m in, 94 ℃变性30 s, 55 ℃退火30 s, 72 ℃延伸1min, 25个循环; 72 ℃延伸5min。取等体积的PCR 产物加上样缓冲液经1% 琼脂糖凝胶电泳, EB 染色, 紫外灯观察照相。

小麦ATG8基因扩增

根据已克隆的小麦ATG8基因序列, 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ATG8上游引物: 5′- GCGTCGACATGGCCAAGACTTGCTTC -3′,下游引物: 5′- CCGCTCGAGACACTTTCGGCTCTGCC - 3′,引物由上海生工公司合成。PCR 扩增加样量同上。

反应程序: 94 ℃预变性3m in, 94 ℃变性30 s, 57 ℃退火30 s, 72 ℃延伸1min ,32个循环; 72 ℃延伸10min。取等体积的PCR 产物加上样缓冲液经1% 琼脂糖凝胶电泳, EB染色, 紫外灯观察照相。

3 结果与分析

3.1 ATG8基因PCR循环退火温度的确定

以cDNA 为模板,设置不同循环退火温度,用引物M99974 和M99973进行PCR 扩增。

94 ℃ 3 min , 94 ℃ 30 s ,循环退火温度依次为50.0、52.8、55.5、62.0、63.8℃ 30s,72 ℃延伸1min,32个循环;72 ℃ 10 min ,电泳检测。

图1:不同循环退火温度下ATG8基因的PCR结果

Figure 1: Different cyclic annealing temperature ATG8 gene PCR results.

Marker 50.0 52.8 55.5 62.0 63.8 ℃

注:循环退火温度在52.8 ℃时出现杂带,在62.0 ℃时条带太亮,最终选择循环退火温度为57 ℃。

Note: The cycle annealing temperature of 52.8 ° C on a hybrid with bands ,at 62.0 ℃ too bright, the final choice of the cycle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was 57 ° C.

3.2 半定量RT-PCR 循环数的确定

半定量RT-PCR 是通过调整每个反转录产物即PCR 模板的量使内标基因产量一致, 来确定PCR 过程中模板的用量,以确保不同批次反转录的cDNA 的量相同。cDNA 量相同,即可通过PCR 扩增结果判断该目的基因在不同胁迫时间表达量的差异。在PCR 扩增对数期,模板量与扩增产量成正比,而在PCR 扩增后期其产量将不随模板量增加而增加[9]。因此,需要做ATG8基因和内标基因不同循环数的PCR ,在对数期内选择半定量RT-PCR 的循环数。选择目的基因和内标基因的循环数分别为 32 和25 。

3.3 叶锈菌诱导下小麦Tubulin 基因和ATG8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

图2a :亲和组合(5389X260)ATG8基因扩增结果

Figure 2a: the combination of (5389X260) ATG8

gene amplification results

0 8 16 24 36 48 72 96 120(

h )

图2b :亲和组合(洛夫林10X260)ATG8基因扩增结果

Figure 2b: the combination (Lovrin 10X260) ATG8 gene amplification results

0 8 16 24 36 48 72 96 120(h )

用半定量RT-PCR 方法对小麦ATG8基因进行表达分析,从图2a 和图2b 可以看出, 小麦ATG8基因和Tubulin 基因分别得到与预期片段大小一致的特异性扩增产物。Tubulin 基因在叶锈菌诱导后不同时间的叶片中扩增条带亮度基本相同。以此为对照, 分析了叶片中

小麦ATG8基因在叶锈菌诱导后不同时间的表达变化。

从试验结果分析,发现在叶锈菌诱导不同时间后,ATG8基因在小麦品种5389叶片中的表达量基本不变;在小麦品种洛夫林10叶片中表达量出现变化,在接种后16h ATG8基因表达量开始上升,在48h有所下降,之后又被诱导表达。本试验进一步验证了以小麦Tubulin基因作为对照, 利用半定量RT-PCR 方法研究小麦基因表达的可行性。

4 讨论

同时本研究证明了Tubulin基因在小麦不同组织中表达稳定, 可以作为小麦基因表达研究的对照。半定量RT-PCR 是目前研究基因转录水平的有效手段, 可用来检测基因表达及其变化状况, 并可进行定量分析, 与传统的Northern 杂交相比较, 具有特异性高、操作简便、可靠性强的优点。在植物基因表达研究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万平等[10]以微管蛋白基因(Tubulin) 为对照, 利用半定量RT-PCR,研究发现小麦锌指蛋白基因(Taz F) 属于组成型表达基因。王维平等[11]以水稻肌动蛋白基因(Actin) 为对照, 利用半定量RT-PCR 研究, 发现水稻R CO I 1基因的表达受茉莉酸甲酯(MeJA ) 的诱导。同时半定量RT-PCR 方法在病原体检测、转基因的安全检测及肿瘤的研究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

运用半定量RT-PCR 方法研究小麦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 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总RNA 和cDNA 的质量。只有在总RNA 未被降解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其中mRNA 的完整性和随后反转录的cDNA 质量, 从而真实反映基因的表达。

(2) 总RNA的定量。在反转录之前, 作为起始模板各个样品中的总RNA 量要一样, cDNA 量和电泳PCR 产物量也要一样, 才能保证PCR 扩增产物能真实反映基因表达的实际情况。

(3) 引物的设计。要根据基因的非保守序列设计引物, 以保证扩增的特异性。

(4) PCR 循环数的确定。PCR 扩增产物的量与循环数之间有一线性关系。前期的扩增产物量随循环数的递增而成比例增加。随着DNA 聚合酶活性的下降和溶液中反应底物的消耗, 扩增产物将达到一个平台。半定量分析的循环数应确定在成比例的线性关系范围内。表达丰度不同的基因半定量分析的PCR 循环数亦不同。

参考文献:

[1] Li Yu*, Fengyi Wan*, Sudeshna Dutta , Sarah Welsh*, ZhiHua Liu, Eric Freundt*, Eric H. Baehrecke, and Michael Lenardo*.Autophagic programmed cell death by selectivecatalase degradation [J].PNAS,

2006, 13:4952-4957.

[2] Ohsumi, Y. Nat. Rev. Mol [J]. Cell Biol, 2000, 2:211–216.

[3] Cottrez F, Auriault C, Apron A, et al. Quantitative PCR: validation of the use of multispecific internal control [J].Nucleic A cida Res ,1994, 22(1): 2712- 2713.

[4] N IU J SH (牛吉山) , YU L (于玲) ,MA ZH Q (马正强) , et al. Mo lecular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serine?th reonine p ro tein k inase gene from T riticum aestivum [J ]. A cta B otanica S inica (植物学报) , 2002, 44 (3) : 325- 328 (in Ch inese).

[5] HAL TERMAN DA ,W E I F,W ISE R P. Powdery m ildew 2induced M la mRNA s are alternatively sp liced and contain multip le up stream open reading frames[J ]. P lant P hy siology , 2003, 131 (2) : 558- 567.

[6]高海波,张拴林,陈燕红.半定量RT- PCR在基因表达方面的应用.科研综述2008,2:4-37.

[7] 谷守芹,解灵君,范永山.植物组织总RNA提取的常用方法及优化策略.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8(2).

[8] 张晓娟,张林生,杨颖.水分胁迫下小麦类脱水素基因表达的半定量RT2PCR分析.西北植物学报.2007,27 (11):2158 – 2162.

[9] 陈名红,陈毅坚,叶艳青等. 用半定量RT-PCR 法分析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贵州农业科学. 2009,37(8) : 28-30.

[10] WAN P (万平) ,L IN G L J (令利军) , ZHOU W J (周文娟) , et al. Cloning, sequence and exp ression analysis of a zine finger p ro tein gene

in wheat[J ]. A cta Genetica S inica (遗传学报) , 2004, 31 (9) : 895- 900 (in Ch inese).

[11] WAN GW P (王维平) , CAO KM (曹凯鸣) ,WAN G X P (王喜萍). Cloning and exp ression analysis of a RCO I1 gene homo logue from rice

[J ]. J ou rnal of Fud an U niversity (N atural Science) (复旦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43 (2) : 206- 209 (in Ch inese).

[12] WAN G L Y (王梁燕) ,HON G Q H (洪奇华) , ZHAN G Y ZH (张耀洲). Real2time quantiative PCR and its app lications[J ]. Ch inese J ou r2 nal of Cell B iology (细胞生物学杂志) , 2004, 26 (1) : 62- 67 (in Ch inese).

高中生物科学家及其实验总结

高中生物科学家及其实验总结 (1)19世纪30年代,德国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2)1543年,比利时维萨里发表巨著《人体构造》揭示人体器官水平的结构法国比夏指出器官是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 (3)1665年,英国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木栓组织并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称为——细胞 (4)荷兰著名磨镜技师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耐格里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上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发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5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英国的桑格经过10年努力,终于在1953年测得牛胰岛素全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6)19 65年我国科学家完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全部合成 (7)19世纪末,欧文顿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8)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生物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模型)(9)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10)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通过实验证明,胃液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11)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显微镜观察,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 (12)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某些物质 (13)德国化学家毕希纳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 (14)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的结晶,并且通过化学实验证实脲酶是蛋白质 (15)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word完整版)必修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 了解安全措施。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沾在皮肤上,用水冲净然后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过滤和蒸发 实验1—1 粗盐的提纯

注意事项: (1)一贴,二低,三靠。 (2)蒸馏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2.物质除杂与检验 1.原则:杂转纯、杂变沉、化为气、溶剂分。 2.注意: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呈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用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4)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8)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 (9)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③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

定量分析方法重点整理

v1.0 可编辑可修改 1、公共管理: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公共管理研究的内容:①公共组织的结构、功能、环境和运行机制;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央与地方的关系;③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与作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④公共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⑤公共管理中的规划、计划与决策、监督与控制,公共项目评估,行政立法、司法和执法;⑥公共信息管理和咨询服务;⑦财政管理、教育管理、科技管理和文化管理。 2、定量分析方法的主要内容 系统模型与系统分析、线性回归预测分析、社会调查程序与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线性回归预测分析、马尔可夫预测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最优化方法(线性规划、运输问题、动态规划、资源分配问题)、评价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对策论、风险型决策与多目标决策、管理系统模拟、排队论、系统动力学方法、网络计划方法 3、为什么在系统分析中广泛使用系统模型而不是真实系统进行分析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研究方法,一般有实验法和模型法。实验法是通过对客观事物本身直接进行科学实验来进行研究的,因此局限性比较大。公共管理问题大多是难以通过实验法直接进行研究,广泛使用系统模型还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考虑:①系统开发的需要只能通过建造模型来对系统或体制的性能进行预测;②经济上的考虑对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直接进行实验,成本十分昂贵;③安全性、稳定性上的考虑对有些问题通过直接实验进行分析,往往缺乏安全性和稳定性,甚至根本不允许;④时间上的考虑使用系统模型很快就可得到分析结果;⑤系统模型容易操作,分析结果易于理解 4、系统分析的要点和步骤 要点(1)任务的对象是什么即要干什么(what); (2)这个任务何以需要即为什么这样干(why); (3)它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即何时干(when); (4)使用的场所在哪里即在何处干(where); (5)是以谁为对象的系统即谁来干(who); (6)怎样才能解决问题即如何干(how)。步骤 (1)明确问题与确定目标。当一个有待研究分析的问题确定以后,首先要对问题进行系统的合乎逻辑的阐述,其目的在于确定目标,说明问题的重点与范围,以便进行分析研究。 (2)搜集资料,探索可行方案。在问题明确以后,就要拟定解决问题的大纲和决定分析方法,然后依据已搜集的有关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行方案。 (3)建立模型。为便于对各种可行方案进行分析,应建立各种模型,借助模型预测每一方案可能产生的结果,并根据其结果定性或定量分析各方案的优劣与价值。(4)综合评价。利用模型和其他资料所获得的结果,对各种方案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显示出每一种方案的利弊得失和效益成本,同时考虑到各种有关因素,如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环境等,以获得对所有可行方案的综合评价和结论。(5)检验与核实。 5、简述霍尔三维结构与切克兰德“调查学习”模式之间的区别。 1)霍尔三维结构将系统的整个管理过程分为前后紧密相连的六个阶段和七个步骤,并同时考虑到为完成这些阶段和步骤的工作所需的各种专业管理知识。三维结构由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组成。霍尔三维结构适用于良结构系统,即偏重工程、机理明显的物理型的硬系统。2)切克兰德“调查学习”模式的核心不是寻求“最优化”,而是“调查、比较”或者说是“学习”,从模型和现状比较中,学习改善现存系统的途径,其目的是求得可行的满意解。适用于不良结构系统,偏重社会、机理尚不清楚的生物型的软系统。3)处理对象不同:前者为技术系统、人造系统,后者为有人参与的系统;4)处理的问题不同:前者为明确、良结构,后者为不明确,不良结构;5)处理的方法不同:前者为定量模型,定量方法,后者采用概念模型,定性方法;6)价值观不同:前者为一元的,要求优化,有明确的好结果(系统)出现,后者为多元的,满意解,系统有好的变化或者从中学到了某些东西。 6、定性分析的方法:目标--手段分析法、因果分析法、KJ 分析法 7、社会调查的含义: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来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机器发展规律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基本原则①客观性原则,核心是实事求是,这是社会调查

关于高级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归纳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1 实验设计的一般程序: 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原理;选择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步骤; 预测实验结果;观察收集数据;分析推理得出结论。 2 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 ⑴单一变量原则 ①自变量与因变量 自变量是实验中由实验者操纵的因素或条件,而因变量是指由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结果,二者之间是前因后果的关系。实验的目的就在于获得和解释前因与后果。 例:关于“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实验中,“低温(冰块)、适温(37℃)、高温(沸水)就是实验变量,而这些变量引起的实验变化结果就是反应变量。该实验旨在获得和解释温度变化(自变量)与酶的活性(因变量)的因果关系。 ②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无关变量是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外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现象的因素或条件。由无关变量引起的变化结果就叫额外变量。它们之间也是前因后果的关系。但它们的存在对实验与反应变量的获得起干扰作用。 例如:“唾液淀粉酶实验”中,除实验变量(温度)外,试管的洁净程度、唾液的新鲜程度、淀粉浓度、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就属于无关变量。实验变量,或称自变量,指实验假设中涉及的给定的研究因素。反应变量,或称因变量,指实验变量所引起产生的结果或结论。而其他对反应变量有影响的因素称之为无关变量,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强调: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确定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这就是单一变量原则,它是处理实验中的复杂关系的准则之一。

⑵对照性原则对照实验是指除所控因素外其它条件与被对照实验完全相等的实验。 ①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是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如,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的实验中,实验组滴加了唾液淀粉酶液,而对照组只加了等量的蒸馏水,起空白对照。 ②条件对照 条件对照是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或不是所要研究的处理因素。即虽给对照组施以部分实验因素,但不是所研究的实验处理因素; 这种对照方法是指不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的对象都作不同条件的处理,目的是通过得出两种相对立的结论,以验证实验结论的正确性。 例,“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实验,其实验设计方案是: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显然,乙组为条件对照。该实验既设置了条件对照,又设置了空白对照, 通过比较、对照,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③自身对照 自身对照是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则是典型的自身对照。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④相互对照 相互对照是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如“植物激素与向光性向重力性实验”和“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所采用的都是相互对照,较好地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数据分析中常用的10种图表及制作过程

数据分析中常用得10种图表 1折线图 折线图可以显示随时间(根据常用比例设置)而变化得连续数据,因此非常适用于显示在相等时间间隔下数据得趋势。 表1家用电器前半年销售量 月份冰箱电视电脑平均销售量合计 1月68 45 139 84 252 2月33 66 166 88 265 3月43 79 160 94 282 4月61 18 115 65 194 5月29 19 78 42 126 6月22 49 118 63 189 图1 数点折线图 图2堆积折线图

图3百分比堆积折线图 2柱型图 柱状图主要用来表示各组数据之间得差别。主要有二维柱形图、三维柱形图、圆柱图、圆锥图与棱锥图。 图4二维圆柱图 3堆积柱形图 堆积柱形图不仅可以显示同类别中每种数据得大小还可以显示总量得大小。 图5堆积柱形图

图6百分比堆积柱形图 百分比堆积柱形图主要用于比较类别柱上每个数值占总数得百分比,该图得目得就是强调每个数据系列得比例。 4线-柱图 图7线-柱图 这种类型得图不仅可以显示出同类别得比较,更可以显示出平均销售量得趋势情况。 5两轴线-柱图 月份工资收 入(元) 其她收入 (元) 工资占其她收入得百分 比 1月5850 12000 48、75% 2月5840 15000 38、93% 3月4450 20000 22、25%

4月6500 10000 65、00% 5月5200 18000 28、89% 6月5500 30000 18、33% 图8两轴线-柱图 操作步骤:01 绘制成一样得柱形图,如下表所示: 图1 操作步骤02: 左键单击要更改得数据,划红线部分所示,单击右键选择【设置数据系列格式】,打开盖对话框,将【系列选项】中得【系统绘制在】更改为“次坐标轴”,得到图4得展示结果。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方法总结

[系统图示] [19个教材实验分类汇总]

第1讲扎牢实验基础——4大类教材实验汇总让你“以不变应万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一 显微观察类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 列表比较六个显微观察类实验(填表) 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 1.观察类实验操作流程 直接观察类应选有颜色的材料;染色观察类应选取无色的材料 ①滴水或染液→取材→盖片

②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细胞分裂) ①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②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始终用低倍镜 依据原理和所观察到的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 2.盐酸在实验中的应用 -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 1.列表比较五个鉴定类实验(填表) 2.熟记常用化学药品及作用(填表)

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 1.鉴定类实验的操作流程 | 应选取无色且富含被鉴定物质的材料 | 制备组织样液或制片 ? ? 根据实验原理和要求,准确添加所需的鉴定试剂 ? ? 对应实验目的进行准确描述,并做出肯定结论 2.关于颜色反应的实验归纳总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三模拟调查类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 1.列表比较几种调查类实验(填表) 2.模拟尿糖检测实验的原理(填空) (1)葡萄糖试纸是一种酶试纸,由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某种无色的化合物固定于滤纸上制成的。 (2)当尿液滴加到酶试纸上时,尿液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氧,氧可以将滤纸上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的化合物,使试纸呈现特定的颜色,再与标准比色卡相比对,即可知道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 1.调查类实验一般操作流程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知识点总结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知识点总结 1.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1.1.1 化学实验安全 A. 常见危险化学品 爆炸品:KClO3 KMnO4 KNO3 易燃气体:H2 CH4 CO 易燃液体:酒精乙醚苯汽油等自燃物品:白磷P4 遇湿易燃物品:Na Na2O2 氧化剂:KMnO4 KClO3 剧毒品:KCN 砷的化合物腐蚀品:浓H2SO4,浓NaOH,HNO3 1.1.2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A.过滤和蒸发(例如:粗盐的提纯) 过滤时注意事项:一贴(滤纸与漏斗内壁紧贴)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溶液边缘低于滤纸边缘),三靠(上面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蒸发操作步骤:1.放置酒精灯 2.固定铁圈位置 3.加上蒸发皿4.加热搅拌 5.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检验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的方 法:Na2SO4+BaCl2=BaSO4↓+2NaCl 在滤液中加入NaOH的目的:除去粗盐中混有的Ca2+,Mg2+主要是除掉Mg2+ 除掉Mg2+化学方程式:MgCl2+2NaOH=Mg(OH)2↓+2NaCl 在滤液中加入Na2CO3的目的:除去粗盐中混有的Ca2+,Mg2+

主要是除掉Ca2+ 除掉Ca2+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检验SO42-离子为什么加盐酸酸化? 解答:溶液中的CO32-,SO32-等离子,与Ba2+反应生成BaCO3,BaSO3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但它们溶于盐酸,而BaSO4不溶于盐酸中,加入盐酸可以消除CO32-,SO32-等离子的干扰.同时,溶液中的Ag+离子与Cl- 反应生成AgCl 也是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加入盐酸可消除Ag+ 离子的干扰.另外,SO32-能被强氧化性的硝酸氧化成SO42-离子,所以先用硝酸酸化是不妥当的. 问题探讨:能否将NaCl 中含有的CaCl2,MgCl2,Na2SO4等一一除去?写出实验步骤和操作. 解答:实验步骤,试剂与反应如下: ① 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除去硫酸根离子.注意:引入新的杂质BaCl2) Na2SO4+BaCl2=BaSO4↓+2NaCl ② 向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除去镁离子.但有引入一种新的杂质NaOH) MgCl2+2NaOH=Mg(OH)2↓+2NaCl ③ 向滤液中加入Na2CO3,过滤(除去钙离子和引入的新杂质钡离子.同时又引入新的杂质Na2CO3) ④ 向滤液中加入稍过量的盐酸(除去OH-和CO32-离子) ⑤ 蒸发结晶.

高中生物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总结 1.模型方法。(必修一、P54)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等。 ⑴以事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⑵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t 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t。(必修三、P65) 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①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②提出合理的假设。③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④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2. 提出假说(必修一、P66) 提出假说:莫得成分和结构的初步阐明,最初都是先根据现象和有关知识,提出假说,而不是通过实验观察直接证实的。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同事还需要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假说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3. 控制变量(必修一、P79) 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认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 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上述实验中只有反应条件是改变的,其余因素(如反应物的性质和浓度)都没有变化。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对照实验中,出来要观察的变量外,其他变量都应当始终保持相同。 4. 对比实验(必修一、P93) 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对比试验也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5. 同位素标记法(必修一、P102) 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会改变。科学家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用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这种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

高一化学《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在复习拓宽的基础上又介绍一种新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萃取。本节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物质检验的知识,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 2.教学重点的分析与确定: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让学生讨论一些实验问题来初步体会化学研究的方法。初中化学已经介绍了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的洗涤、天平的使用等基本操作,也介绍了过滤、蒸发等分离操作。本节选择粗盐提纯这一涉及基本操作较多的典型实验,复习实验原理和步骤,使学生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离子检验等基本操作。进而继续学习蒸馏和萃取等新的分离方法,使学生的实验技能进一步提高。基于以上观点: 教学重点: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3.教学难点的分析与确定: 从三维目标的层面上来看,掌握化学实验方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能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的方案,并在初步掌握溶解、过滤的基础上学习蒸馏、萃取的操作,可以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并可为选修课《实验化学》中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基于以上观点: 教学难点: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蒸馏、萃取的操作,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二、学生分析 1.学生有一定知识基础,学习较为主动,有学习动机和兴趣,能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良好的交流与合作,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与要求,积极关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发表个人见解,能按要求正确操作,能够倾听、协作、分享。 2.学生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接触到一些实验知识,本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对初中已有的有关实验知识的拓宽和提升。初中学生实验过程中已经涉及一些实验安全问题、分离的方法。已经初步了解了粗盐提纯的方法,蒸馏的简易装置。在本章中要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巩固粗盐提纯的操作,掌握蒸馏的实验室正规的装置和规范的操作,学习新的分离提纯的方法——萃取,还要了解有关离子的验检。可以看到第一节中学生学习的重点是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在分离提纯的学习过程中纯盐提纯有关的操作学生比较熟悉,其学习的难度不大。但对于课本中提到的提纯后溶液依然存在的杂质如何设计简单的实验进行分离提纯,对

定量分析方法重点整理

定量分析方法重点 整理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公共管理: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公共管理研究的内容:①公共组织的结构、功能、环境和运行机制; 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央与地方的关系;③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与作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④公共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⑤公共管理中的规划、计划与决策、监督与控制,公共项目评估,行政立法、司法和执法;⑥公共信息管理和咨询服务;⑦财政管理、教育管理、科技管理和文化管理。 2、定量分析方法的主要内容 系统模型与系统分析、线性回归预测分析、社会调查程序与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线性回归预测分析、马尔可夫预测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最优化方法(线性规划、运输问题、动态规划、资源分配问题)、评价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对策论、风险型决策与多目标决策、管理系统模拟、排队论、系统动力学方法、网络计划方法 3、为什么在系统分析中广泛使用系统模型而不是真实系统进行分析?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研究方法,一般有实验法和模型法。实验法是通过对客观事物本身直接进行科学实验来进行研究的,因此局限性比较大。公共管理问题大多是难以通过实验法直接进行研究,广泛使用系统模型还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考虑:①系统开发的需要只能通过建造模型来对系统或体制的性能进行预测;②经济上的考虑对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直接进行实验,成本十分昂贵;③安全性、稳定性上的考虑对有些问题通过直接实验进行分析,往往缺乏安全性和稳定性,甚至根本不允许;④时间上的考虑使用系统模型很快就可得到分析结果;⑤系统模型容易操作,分析结果易于理解 4、系统分析的要点和步骤 要点(1)任务的对象是什么即要干什么(what); (2)这个任务何以需要即为什么这样干(why); (3)它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即何时干(when); (4)使用的场所在哪里即在何处干(where); (5)是以谁为对象的系统即谁来干(who); (6)怎样才能解决问题即如何干(how)。步骤 (1)明确问题与确定目标。当一个有待研究分析的问题确定以后,首先要对问题进行系统的合乎逻辑的阐述,其目的在于确定目标,说明问题的重点与范围,以便进行分析研究。 (2)搜集资料,探索可行方案。在问题明确以后,就要拟定解决问题的大纲和决定分析方法,然后依据已搜集的有关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行方案。 (3)建立模型。为便于对各种可行方案进行分析,应建立各种模型,借助模型预测每一方案可能产生的结果,并根据其结果定性或定量分析各方案的优劣与价值。(4)综合评价。利用模型和其他资料所获得的结果,对各种方案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显示出每一种方案的利弊得失和效益成本,同时考虑到各种有关因素,如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环境等,以获得对所有可行方案的综合评价和结论。(5)检验与核实。 5、简述霍尔三维结构与切克兰德“调查学习”模式之间的区别。 1)霍尔三维结构将系统的整个管理过程分为前后紧密相连的六个阶段和七个步骤,并同时考虑到为完成这些阶段和步骤的工作所需的各种专业管理知识。三维结构由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组成。霍尔三维结构适用于良结构系统,即偏重工程、机理明显的物理型的硬系统。2)切克兰德“调查学习”模式的核心不是寻求“最优化”,而是“调查、比较”或者说是“学习”,从模型和现状比较中,学习改善现存系统的途径,其目的是求得可行的满意解。适用于不良结构系统,偏重社会、机理尚不清楚的生物型的软系统。3)处理对象不同:前者为技术系统、人造系统,后者为有人参与的系统;4)处理的问题不同:前者为明确、良结构,后者为不明确,不良结构;5)处理的方法不同:前者为定量模型,定量方法,后者采用概念模型,定性方法;6)价值观不同:前者为一元的,要求优化,有明确的好结果(系统)出现,后者为多元的,满意解,系统有好的变化或者从中学到了某些东西。

高中生物实验题的解题技巧

高中生物实验题的解题技巧 一纵观全题,审清题意 实验题的逻辑性是很强的,题目中的每一个条件,每一个步骤,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遇到实验题时,通读全题,仔细分析题目的每一个条件、问题,把握好题目前后的相关性,对题意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找出解题的方向。 二确定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中的结论是不确定的,有多种可能,而验证性实验是在已知实验结论的前提下,对其加以证实,即结论只有一个。在大多数情况下,出现“探究”一词的为探究性实验,出现“验证”一词的为验证性实验。但判断此类题目的依据不能只看是否有“探究”或“验证”这两个名词,应以题目的具体含义为准。 三认真分析实验用具及材料 认真分析实验用具及材料是解答实验题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实验用具及材料可以帮助你们准确地安排实验步骤。有些实验的操作方法可能有多种,而不同的方法需要不同的用具及材料。所以在选择实验方法时,应以题目给出的用具及材料为准。另外,题目给出的实验用具及材料,可能会依据实验的具体操作需要从中选择使用。但题目没有给出的用具和材料,在实验操作步骤中不能出现。 四遵守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 这是对照实验中的一个重要事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处理,只

能有一项条件不同,其他条件要相同且适宜。 五时刻注意题目给出的条件 题目给出的条件是解答实验题的重要依据,所以一定要把握好。在解答每一个小题时都应该谨慎小心,防止漏用、误用每一个条件。尤其是实验题的条件都比较长,可能有的同学在做到最后几个小题时把前面给出的条件忘记了,所以,此时重读题干,就很有必要了。 六实验步骤中的常用词语 在书写实验步骤时,一定要注意一些常用词语的使用。如分组实验时要编号,加试剂时要注意用到“相同”“等量”“平均”等,这样能保证实验步骤的严密性。 七实验步骤中的最后一步 如果所用的实验材料为有生命的物质,在完成实验装置的操作后,最后一步可以这样解答,“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记入……”这一句话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当然,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稍作变动。 八注意实验结果及实验结论的合理性 实验结果也就是一种实验现象,而实验结论是根据实验结果推出来的,二者不可混淆。做题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问得是实验结果还是实验结论,二者要分开来答.验证性实验的结论只有一个,而探究性的实验需要讨论,但并不是把所有的可能结论全部答出来,还要注意其合理性。 观察类实验

初中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总结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药品的取用规则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1、试管 (1)用途: a、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b、溶解少量固体 c、收集少量气体 (2)注意事项: 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b、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在铁架台上(短时间加热也可用试管夹夹持). 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d、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沸腾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2、试管夹 (1)用途:夹持试管 (2)注意事项:①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1/3处(防止杂质落入试管) ②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 3、玻璃棒 (1)用途:搅拌、引流(过滤或转移液体). (2)注意事项:①搅拌不要碰撞容器壁②用后及时擦洗干净 4、酒精灯 (1)用途: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2)注意事项: ①使用时先将灯放稳,灯帽取下直立在灯的右侧,以防止滚动和便于取用. ②使用前检查并调整灯芯(保证更好地燃烧,火焰保持较高的的温度). ③灯体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3(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酒精太少,容器酒精蒸气混入空气易引起爆炸). ④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⑤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⑥应用外焰加热(外焰温度最高). ⑦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熄.(防止将火焰沿着灯颈吹入灯) ⑧用完后,立即盖上灯帽(防止酒精挥发使灯芯水含量相对变多而不易点燃). ⑨不要碰倒酒精灯,若有酒精洒到桌面并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或撒沙土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以免火势蔓延. 5、胶头滴管、滴瓶 (1)用途:①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②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药品. (2)注意事项: ①先排空再吸液; ②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 ③吸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能胶头在下或平放;(防止液体被沾污,或腐蚀胶头)

定量分析方法 重点整理

1、公共管理: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公共管理研究的内容:①公共组织的结构、功能、环境和运行机制;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央与地方的关系;③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与作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④公共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⑤公共管理中的规划、计划与决策、监督与控制,公共项目评估,行政立法、司法和执法;⑥公共信息管理和咨询服务;⑦财政管理、教育管理、科技管理和文化管理。 2、定量分析方法的主要内容 系统模型与系统分析、线性回归预测分析、社会调查程序与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线性回归预测分析、马尔可夫预测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最优化方法(线性规划、运输问题、动态规划、资源分配问题)、评价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对策论、风险型决策与多目标决策、管理系统模拟、排队论、系统动力学方法、网络计划方法 3、为什么在系统分析中广泛使用系统模型而不是真实系统进行分析?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研究方法,一般有实验法和模型法。实验法是通过对客观事物本身直接进行科学实验来进行研究的,因此局限性比较大。公共管理问题大多是难以通过实验法直接进行研究,广泛使用系统模型还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考虑:①系统开发的需要只能通过建造模型来对系统或体制的性能进行预测;②经济上的考虑对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直接进行实验,成本十分昂贵;③安全性、稳定性上的考虑对有些问题通过直接实验进行分析,往往缺乏安全性和稳定性,甚至根本不允许;④时间上的考虑使用系统模型很快就可得到分析结果;⑤系统模型容易操作,分析结果易于理解 4、系统分析的要点和步骤 要点(1)任务的对象是什么?即要干什么(what);(2)这个任务何以需要?即为什么这样干(why);(3)它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即何时干(when);(4)使用的场所在哪里?即在何处干(where);(5)是以谁为对象的系统?即谁来干(who);(6)怎样才能解决问题?即如何干(how)。步骤(1)明确问题与确定目标。当一个有待研究分析的问题确定以后,首先要对问题进行系统的合乎逻辑的阐述,其目的在于确定目标,说明问题的重点与范围,以便进行分析研究。(2)搜集资料,探索可行方案。在问题明确以后,就要拟定解决问题的大纲和决定分析方法,然后依据已搜集的有关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行方案。(3)建立模型。为便于对各种可行方案进行分析,应建立各种模型,借助模型预测每一方案可能产生的结果,并根据其结果定性或定量分析各方案的优劣与价值。(4)综合评价。利用模型和其他资料所获得的结果,对各种方案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显示出每一种方案的利弊得失和效益成本,同时考虑到各种有关因素,如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环境等,以获得对所有可行方案的综合评价和结论。(5)检验与核实。 5、简述霍尔三维结构与切克兰德“调查学习”模式之间的区别。 1)霍尔三维结构将系统的整个管理过程分为前后紧密相连的六个阶段和七个步骤,并同时考虑到为完成这些阶段和步骤的工作所需的各种专业管理知识。三维结构由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组成。霍尔三维结构适用于良结构系统,即偏重工程、机理明显的物理型的硬系统。2)切克兰德“调查学习”模式的核心不是寻求“最优化”,而是“调查、比较”或者说是“学习”,从模型和现状比较中,学习改善现存系统的途径,其目的是求得可行的满意解。适用于不良结构系统,偏重社会、机理尚不清楚的生物型的软系统。3)处理对象不同:前者为技术系统、人造系统,后者为有人参与的系统;4)处理的问题不同:前者为明确、良结构,后者为不明确,不良结构;5)处理的方法不同:前者为定量模型,定量方法,后者采用概念模型,定性方法;6)价值观不同:前者为一元的,要求优化,有明确的好结果(系统)出现,后者为多元的,满意解,系统有好的变化或者从中学到了某些东西。 6、定性分析的方法:目标--手段分析法、因果分析法、KJ 分析法 7、社会调查的含义: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来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机器发展规律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基本原则①客观性原则,核心是实事求是,这是社会调查的立足点和出发点;②实证性原则,要求社会调查的结论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观点,都必须有真实、可靠的疏忽和资料做支持;③系统性原则,要求对社会现象要进行系统、综合的分析和研究。 8、预测分析的一般步骤①明确预测目标;②收集、整理资料和数据;③建立预测模型;④模型参数估计;⑤模型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方案专题 知识归纳

高中生物实验设计专题 一、高考生物实验考试大纲 (1)能独立完成所列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备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二、生物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分析 实验能力是“教案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就是能使用恰当的方法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此能力要求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二是能对实验现象、实验结果作出正确的解释和分析。 实验能力也是高考“考试说明”要求学生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此能力要求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独立实验的能力(大纲规定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即理解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掌握实验的步骤、控制实验条件、使用有关仪器、安全问题处理;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常规实验非常规做法。二是能根据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用理、化、生三科实验中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实验所占比分为30%(基本不变,也可能在25%左右)。 实验设计是较高的能力要求,除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所设计的实验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还应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要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必须改变过去“背实验”的方法,亲自动手做实验,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弄清实验的原理,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以此来验证或探究某一结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实验能力的提高,促进科学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才能真正对实验的知识、内容进行举一反三。 1.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1.1 实验名称是关于一个什么内容的实验。 1.2 实验目的要探究或者验证的某一事实。 1.3 实验原理进行实验依据的科学道理。 1.4 实验对象进行实验的主要对象。 1.5 实验条件根据实验原理确定仪器和设备;要细心思考实验的全过程。 1.6 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采用的方法及必需(最佳)操作程序。每一步骤都必须是科学的;能急时对仪器、步骤进行有效矫正。 1.7 实验测量与记录对实验过程及结果应有科学的测量手段与准确客观的记录。 1.8 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能够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并分析导致的原因。 1.9 实验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描述并给出一个科学的结论。 2.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科学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是指实验目的要明确,实验原理要正确,实验材料和实验手段的选择要恰当,整个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不能偏离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基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课程标准: 本章为高中必修模块的开篇第一章,从实验入手,重点介绍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包括化学实验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检验等,让学生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另外,在做化学实验时,取用的药品都是可以称量的,但分子、原子、离子等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是难以称量的,为此,引入“物质的量”这一基本物理量,可将一定数目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与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 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单位是摩尔。物质的量及其由此导出的其它物理量如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是中学化学的计算核心,也是进行定量实验的计算依据。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 ; 教学目标: 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2.通过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使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探究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树立实验安全意识,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有关伤害的事件 非常多,你知道哪些哪些与化学 有关请你说出来与同学们共同 交流,并加以预防。 学生思考、讨论。 有一个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对化学实验,尤其要注意实验安 全,在初中化学学习中,你学习 了哪些实验安全问题对你有什 么启示 教师应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以 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回顾、讨论交流,让一个学生 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 新 知 ~ 学习 \ 新~ 知学 习~ 投影 有关一些典型的伤害实例和违 规实验操作所发生的伤害。 通过血的事实,告诉学生实验安 全的重要性。 学生观看,感受颇深。 归纳整理 % 化学实验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学生总结,交流,相互补充。 ? 思考交流 : 思考交流 要做到实验安全,你认为应注意 哪些问题 学生思考、交流、整理,相互补充, 达成共识。 " 偶发事件的处理 练一练1.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 实验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水 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 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 上硼酸溶液 C.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上着火时, 可用水将其扑灭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 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 慢慢加入浓硫酸 对于危险品,都有特殊的标志, 你知道哪些请说出来与同学们 共享。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相互补充,达成共识。 … 板书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 1.实验安全应注意的问题 ⑴遵守实验室规则 ⑵了解安全措施 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 巩固练习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手接触药品

(整理)分析方法验证及确认管理规程.

!@#!#制药有限责任公司GMP文件 1 目的 明确分析方法的验证和确认的管理制度,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化验室对化学药品的无聊,中间产品,中间过程控制和产品的理化分析方法的验证和确认;清洁验证方法的验证。 3 责任者 质量管理部检验人员、QA人员、化验中心主任、质量管理部负责人。 4 内容 4.1 分析方法验证及确认工作职责分工 化验中心负责验证或确认方案的起草、验证或确认工作具体实施以及报告的填写。化验中心主任或其指定人员负责验证或确认方案、报告的审核,组织验证或确认工作的实施,对验证或确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QA负责验证或确认方案、报告的审核,监督确认工作实施,对确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监督落实。确保分析方法验证或确认程序达到符合性要求,程序被遵照执行,并且方法的预定用途被有效的且以文件记录的数据所支持。 质量管理部负责人负责验证或确认方案及报告的审核批准。 4.2分析方法验证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是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检验方法进行验证: ●采用新的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需变更的;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其他法定标准未收载的检验方法; ●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验证的检验方法。 需验证的分析项目有:鉴别试验、杂质定量检查或限度检查、原料药或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以及制剂中其他成分(如防腐剂等)的测定,药品溶出度、释放度等检査中的溶出量、含量均匀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物理项目的检测如粒径分布、旋光度、熔点和硬度,其要求与其它检验项目有所不同,通常进行分析方法验证应有不同要求。 外观、崩解时限、密度、重量、pH值、硫酸盐、灰分、装量不需要进行方法验证。 不同的检验项目需要的验证不同,见下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