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习题集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习题集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习题集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习题集

《汽车发动机原理》

习题集

第1章发动机的性能

一、解释术语

1、指示热效率

2、压缩比

3、燃油消耗率

4、平均有效压力

5、有效燃料消耗率

6、升功率

7、有效扭矩

8、平均指示压力

9、示功图

二、选择题

1、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A、定容加热循环

B、等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

D、多变加热循环

2、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A、不吸热不放热

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

D、又吸热又放热

3、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

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4、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A、定容加热循环

B、定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

D、多变加热循环

5、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压缩过程中,工质()

A、不吸热不放热

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

D、又吸热又放热

6、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

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

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7、表示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

A、有效热效率

B、混合热效率

C、指示热效率

D、实际热效率

8、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

A、定容过程

B、加热过程

C、定压过程

D、绝热过程

9、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

A、绝热过程

B、吸热过程

C、放热过程

D、多变过程

10、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

A、绝热过程

B、吸热过程

C、放热过程

D、多变过程

11、通常认为,低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A、定容加热循环

B、定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

D、多变加热循环

12、汽油机实际循环近似于下列理论循环的()

A、混合加热循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压加热循环

D、卡诺循环

13、汽油机常用的压缩比范围为()

A、4 ~7

B、7 ~11

C、11 ~15

D、15 ~22

14、车用柴油机实际循环近似于下列理论循环的()

A、混合加热循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压加热循环

D、卡诺循环

15、非增压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缸内压力最低出现在()

A、做功行程结束

B、排气行程终了

C、压缩行程初期

D、进气行程中期

16、自然吸气柴油机的压缩比范围为()

A、8 ~16

B、10 ~18

C、12 ~20

D、14 ~22

17、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设燃烧是加热过程,其假设前提是()

A、温度不变

B、工质不变

C、压力不变

D、容积不变

三、填空题

1、P-V图上曲线所包围的面积表示工质完成一个循环所做的有用功,该图称为____________。

2、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复杂的_______________过程。

3、四冲程发动机的四个冲程为:进气冲程、_________________、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四冲

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由进气、压缩、燃烧、_____________、和排气五个过程组成。

4、一个实际循环中,工质对活塞所做的有用功称为_________________。

5、升功率用来衡量发动机________________利用的有效程度。

6、同样排量的两种汽油机,其功率大小可能并不相同,说明强化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

衡量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 。

7、具有相同标定功率的两种柴油机,如果其干质量不同,说明材料利用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

不同,衡量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 。

四、判断题

1、比质量是指发动机的干质量与所给出的标定功率之比。[ ]

2、升功率是指发动机的标定功率与其质量之比。[ ]

五、简答题

1、解释发动机的指示指标和有效指标的联系和区别。

2、什么是发动机的机械损失?它由哪些损失组成?

3、发动机的指示指标有何作用?

六、综述题

1、简述机械损失的组成及影响机械损失的因素。

2、讨论发动机实际循环和理论循环的差异。

七、计算题

1、测量得到某柴油机的有效功率P e=130 (kW ),每小时消耗柴油量B=35 (kg / h),求该柴油机的有效燃料消耗率b e。

2、某汽油机在转速n=5000 (r / min)时,测量出其有效功率P e=120 (kW ),求该汽油机的有效扭矩T eq。

第2章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一、解释术语

1、配气相位

2、气门重叠

3、充气效率

4、可变技术

5、残余废气系数

二、选择题

1、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是指()

A、进气过程

B、排气过程

C、进排气过程

D、气门开启时期

2、发动机的换气损失是指()

A、进气损失

B、排气损失

C、进排气损失

D、机械损失

3、为了评价发动机进、排气过程中所消耗的有用功,引入的参数是()

A、泵气损失

B、传热损失

C、流动损失

D、机械损失

4、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中存在气门叠开现象的原因是()

A、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早开

B、进气门晚关和排气门早开

C、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晚关

D、进气门晚关和排气门晚关

5、充量系数用于评价发动机实际换气过程完善程度,它的物理意义是反映()

A、机械效率

B、流动效率

C、换气效率

D、容积效率

6、为了利用气流的运动惯性,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以后,才关闭气门。

从上止点到气门完全关闭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A、排气提前角

B、进气提前角

C、排气迟闭角

D、进气迟闭角

7、在发动机超临界排气阶段,排气流动速度()

A、低于音速

B、等于音速

C、高于音速

D、亚音速

8、为了增加流通面积,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前,就开启气门。

从气门开始打开到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A、排气提前角

B、进气提前角

C、排气迟闭角

D、进气迟闭角

9、在发动机强制排气阶段,排气流动速度()

A、低于音速

B、等于音速

C、高于音速

D、和音速无关

10、为了利用气流的运动惯性,在活塞运动到下止点以后,才关闭气门。

从下止点到气门完全关闭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A、排气提前角

B、进气提前角

C、排气迟闭角

D、进气迟闭角

11、发动机实际换气过程完善程度的评价参数有()。

A、机械效率

B、热效率

C、进气马赫数

D、充量系数

12、从发动机是能量转换装置角度,发动机换气过程完善程度的评价参数也包括()

A、燃烧损失

B、传热损失

C、换气损失

D、机械损失

三、填空题

1、评价发动机换气过程的指标主要是和。

2、进气损失与排气损失之和称为,排气损失包括和

3、一般将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分作自由排气、___________、进气和气门叠开四个阶段。

将进、排气门开关角度以及相对上、下止点的位置画出所得到的图称为____________。

4、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进、排气门开、闭的四个角度中,_________________ 对充量系数的影响最大。

四、判断题

1、在进、排气门开、闭的四个定时中,排气提前角对充量系数的影响最大。[ ]

2、从排气门打开到气缸压力接近排气管压力的这个时期,称为强制排气阶段。[ ]

3、在超临界排气期间,排出的废气量由缸内和排气管内的压力差来决定。[ ]

4、排气终了时,排气管内废气压力高,说明残余废气密度大,残余废气系数上升。[ ]

5、充量系数总是小于1的。[ ]

6、发动机进气终了的温度T a低于进气状态温度T s 。[ ]

五、简答题

1、用什么参数评价发动机换气过程所消耗的功?为什么?

2、从哪些方面评价发动机换气过程的完善程度?为什么?

3、何谓气门叠开?增压发动机为何可以有较大的气门叠开角?

4、引起工质进气终了温度T a高于进气状态温度T s的原因是什么?

5、分析发动机进、排气门提前开启和迟后关闭的原因。

2、泵气损失的含义是什么?与换气损失有何不同?

六、综述题

1、充气效率的定义是什么?试述影响发动机充气效率的主要因素。

七、分析题

1、提高充气效率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2、请讨论减少换气损失的措施。

第3章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一、解释术语

1、燃烧速度

2、火焰速度

3、汽油机滞燃期

4、着火延迟

5、过量空气系数

6、空燃比

二、选择题

1、汽油机爆震燃烧的根本原因是远端混合气()

A、被过热表面点燃

B、因温度过高自燃

C、受火焰传播燃烧

D、由已燃气体点燃

2、汽油机出现表面点火的原因中包括()

A、压力过高

B、清除水垢

C、浓度过高

D、积炭过多

3、提高汽油机的压缩比,要相应提高所使用汽油的()

A、热值

B、点火能量

C、辛烷值

D、馏程

4、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是()

A、温度传播过程

B、压力传播过程

C、热量传播过程

D、火焰传播过程

5、汽油机的燃烧过程人为地分为()

A、5个阶段

B、4个阶段

C、3个阶段

D、2个阶段

6、汽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中,为便于燃料蒸汽向空气扩散混合,采用的措施是()

A、加热

B、雾化

C、蒸发

D、加压

7、属于汽油机燃烧特点的是下面列出的()

A、空气过量

B、有时缺氧

C、扩散燃烧

D、混合气不均匀

8、汽油机的火焰速度是()

A、燃烧速度

B、火焰锋面移动速度

C、扩散速度

D、气流运动速度

9、提高压缩比使汽油机的爆震倾向加大,为此,可采取的措施有()

A、减小喷油提前角

B、减小点火提前角

C、加大喷油提前角

D、加大点火提前角

10、评价速燃期的重要指标中有()

A、温度升高率

B、最大压力出现时刻

C、最高温度

D、压力升高时刻

11、下列措施中,不能够消除汽油机爆震的是()

A、增大点火提前角

B、推迟点火提前角

C、加强冷却

D、选用高牌号的汽油

1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中对理论空燃比进行反馈控制的是()

A、空气流量传感器

B、压力调节器

C、电源电压

D、氧传感器

13、汽油机的不规则燃烧包括()

A、爆燃

B、早燃

C、自燃

D、燃烧的循环变动

14、早燃发生在火花塞点火()

A、之后出现

B、同时出现

C、之前出现

D、不规则时出现

15、汽油机用功率混合比的混合气工作时,燃烧速度最快,功率也最大。

功率混合比是指混合气的过量空气系数 a为()

A、0.75 ~0.85

B、0.85 ~0.95

C、0.95 ~1.05

D、1.05 ~1.15

16、下列汽油机燃烧室中,属于分层给气燃烧室的是()

A、多球形燃烧室

B、火球高压缩比燃烧室

C、浴盆形燃烧室

D、德士古燃烧系统TCCS燃烧室

17、从改善各缸混合气分配的均匀性考虑,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宜采用()

A、单点喷射

B、同时喷射

C、分组喷射

D、顺序喷射

18、评价速燃期的重要指标中,衡量发动机工作平稳性的是()

A、温度升高率

B、压力升高率

C、最高温度

D、最大压力

19、单位时间内燃烧的混合气数量是汽油机的()

A、火焰速度

B、点火速度

C、燃烧速度

D、运动速度

20一般说来,提高汽油机的压缩比,要相应提高所使用汽油的()

A、热值

B、点火能量

C、辛烷值

D、馏程

21、汽油的辛烷值反映其()

A、着火性能

B、抗爆性能

C、安全性能

D、点火性能

22、对于汽油,化学当量的空燃比A / F为()

A、15.7

B、14.1

C、14.8

D、13.9

23、1kg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称为燃料的()

A、放热率

B、高热值

C、低热值

D、热值

三、填空题

1、根据汽油机燃烧过程中气缸压力变化的特点,可以将汽油机燃烧过程分为、

和三个阶段。

2、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方式可以分为和两种。

3、压缩比是发动机热效率的重要因素。但高压缩比会给汽油机增加的趋势。

4、汽油机燃烧室基本要求是、、

和。

5、对液态燃料,其混合气形成过程包括两个基本阶段:和。

6、燃油的雾化是指燃油被粉碎分散为的过程。

7、发动机转速增加时,应该相应地____________点火提前角。

8、在汽油机上调节负荷是通过改变节气门开度来调节进入气缸_______________的多少。负荷

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调节。

9、汽油机负荷减小时,气缸内的温度、压力降低,爆燃倾向_________________。

10、汽油机的点火提前角是指从发出电火花到______________间的曲轴转角。

11、表示汽油抗爆性的指标是。

四、判断题

1、汽油机在怠速工作时,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都变差。[ ]

2、汽油机着火不受混合气浓度的影响,只要点火能量足够高,就能保证着火。[ ]

3、火花塞电极的间隙与点火能量没有关系。[ ]

4、凡是能使燃烧室温度和压力升高以及促使积炭等炽热点形成的一切因素,

都能使表面点火倾向加大。[ ]

5、分层给气燃烧主要是为了解决汽油机经济性和排气污染问题。[ ]

6、国产汽油是以辛烷值来标号的。[ ]

7、催化裂化汽油的抗爆性能好,常用作高级汽油。[ ]

8、汽油是挥发性好而又易自燃的燃料。[ ]

五、简答题

1、什么是汽油机的正常燃烧过程?

2、爆震燃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试述混合气浓度对汽油机燃烧的影响。

4、汽油机燃烧室设计时一般应注意哪几个原则?

六、综述题

1、请说明汽油机不规则燃烧的原因。

2、试述点火提前角对汽油机燃烧的影响?

3、为什么柴油机的压缩比通常比汽油机高?

4、为何汽油机在低负荷运转时的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均会下降?

七、分析题

1、汽油机发生爆燃时有何外部特征?产生爆燃的机理是什么?影响爆燃的因素有哪些?

第4章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一、解释术语

1、喷油泵速度特性

2、供油提前角

3、喷油提前角

4、滞燃期*

5、喷油延迟

6、缓燃期

7、喷油规律

8、着火方式

二、选择题

1、柱塞式喷油泵的速度特性是()

A、油泵喷油量随转速升高而增加

B、油泵喷油量随转速升高而减少

C、油泵喷油量随负荷加大而增加

D、油泵喷油量随负荷加大而减少

2、使用柱塞式喷油泵的柴油机发生“飞车”的根本原因是()

A、油泵喷油量随转速升高而增加

B、油泵喷油量随转速升高而减少

C、油泵喷油量随负荷加大而增加

D、油泵喷油量随负荷加大而减少

3、使用柱塞式喷油泵的柴油机出现不正常喷射的各种原因中包括()

A、高压油管过短

B、油管壁面过厚

C、喷油压力过高

D、发动机转速过高

4、柴油机间接喷射式燃烧室类型中包括下面列出的()

A、半开式燃烧室

B、开式燃烧室

C、统一室燃烧室

D、预燃室燃烧室

5、传统柴油机的喷油时刻与供油时刻的关系是()

A、同步

B、提前

C、滞后

D、没有联系

6、表示柴油机的供油始点用()

A、喷油提前角

B、供油提前角

C、雾化提前角

D、着火提前角

7、评价速燃期的重要指标中有()

A、温度升高率

B、最大压力

C、最高温度

D、压力升高时刻

8、柴油机的理想喷油规律是()

A、均匀喷油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D、先快后慢再快

9、属于柴油机燃烧特点的是下面列出的()

A、缺氧

B、空气过量

C、火焰传播

D、混合气预先形成

10、柴油机扩散燃烧时,与燃料燃烧和燃料向空气扩散同步进行的现象是燃料()

A、喷射

B、凝结

C、蒸发

D、雾化

11、球形油膜燃烧室属于柴油机()

A、涡流式燃烧室

B、预燃室燃烧室

C、间接喷射式燃烧室

D、直接喷射式燃烧室

12、柴油机的燃烧方式包括()

A、层流火焰传播

B、紊流火焰传播

C、扩散燃烧

D、不规则燃烧

13、合理的喷油速率在喷射初期应()

A、较大

B、较小

C、不变

D、视情况而定

14、下列四个时期对柴油机压力升高率有明显影响的是()

A、滞燃期

B、速燃期

C、缓燃期

D、后燃期

15、下列四种燃烧室对喷射系统要求最高的是()

A、开式燃烧室

B、半开式燃烧室

C、涡流室燃烧室

D、预燃室燃烧室

16、下列四种燃烧室面容比最大的是()

A、开式燃烧室

B、半开式燃烧室

C、涡流室燃烧室

D、预燃室燃烧室

17、评价速燃期的重要指标中,衡量发动机动力性的是()

A、温度升高率

B、压力升高率

C、最高温度

D、最大压力

18、柴油的十六烷值反映其()

A、着火性能

B、抗爆性能

C、安全性能

D、点火性能

19、极其细小油滴群的燃烧,可以看作是()

A、预混燃烧

B、扩散燃烧

C、喷雾燃烧

D、混合燃烧

20、颗粒粗大的油滴的燃烧,应该看作是()

A、预混燃烧

B、扩散燃烧

C、喷雾燃烧

D、混合燃烧

21、评价柴油自燃性的指标是()

A、十六烷值

B、粘度

C、馏程

D、凝点

22、–20号柴油适用的最低温度是()

A、20℃

B、15℃

C、–20℃

D、–15℃

三、填空题

1、油束的几何特性可用三个参数描述,即、油束宽度和。

2、柴油机燃烧过程是否完善,取决于、

和三者的合理配合。

3、柴油机燃烧室基本要求是、、

和。

4、柴油机燃烧过程包括、速燃期、和。

5、对液态燃料,其混合气形成过程包括两个基本阶段:和。

6、燃烧放热规律三要素是、和。

7、燃油的雾化是指燃油被粉碎分散为细小液滴的过程。

8、现代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的基本控制量是循环供油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9、柴油机内不均匀的混合气是在高温、高压下多点_______________着火燃烧的。

10、喷油泵的速度特性是油量控制机构位置固定,_____________随喷油泵转速变化的关系。

11、喷油泵速度特性的校正有正校正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

12、喷油器有孔式喷油器和__________________喷油器两类。

13、柴油机喷射过程是指从喷油泵开始供油直至喷油器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14、柴油机喷射过程分为喷射延迟、________________、喷射结束三个阶段。

15、柴油机应在_____________前开始喷油。

16、为了避免出现不正常喷射现象,应尽可能地缩短的长度。

17、柴油机不可能形成均匀的混合气,必须在>1的条件下工作。

18、柴油机负荷调节是通过改变实现。调节负荷时,进入气缸的空气

量基本不变,变化。这种负荷调节方式称为。

19、喷油泵的主要作用是按照发动机发火顺序,、___________地向各缸喷油器

周期性地供给高压燃油。

20、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方式可以分为和两种。

21、汽油和柴油的牌号分别根据和来确定。

四、判断题

1、柴油机缸内的不均匀混合气是在高温、高压下多点自燃着火燃烧的。[ ]

2、柴油机一般用压力升高率代表发动机工作粗暴的程度。[ ]

3、在柴油机中,燃料成分在燃烧室空间的分布是均匀的。[ ]

4、孔式喷油器主要用于分隔式燃烧室。[ ]

5、为了控制压力升高率,应增加着火延迟期内准备好的可燃混合气的量。[ ]

6、开式燃烧室中混合气的形成主要是靠强烈的空气运动。[ ]

7、柴油是以其凝点来标号的。[ ]

8、柴油是挥发性好而又易自燃的燃料。[ ]

五、简答题

1、柴油机燃烧室结构形式的要求是什么?

2、为什么柴油机的压缩比通常比汽油机高?

3、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分成哪几个阶段?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4、何谓喷油泵的速度特性?对车用柴油机性能有何影响?

5、燃料燃烧有哪些基本形式?各有何特点?

六、综述题

1、请说明柴油机不正常喷射的原因和防止措施。

2、何谓柴油机的着火延迟期(滞燃期)?它对燃烧过程有何影响?影响滞燃期的主要因素是

什么?

3、试述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特点和方式。

4、何谓供油提前角?其大小对柴油机性能有何影响?

第5章发动机的特性及试验

一、解释术语

1、速度特性

2、负荷特性

3、发动机特性

4、调整特性

5、发动机工况

二、选择题

1、发动机的工况变化取决于其所带动的工作机械的()

A、转矩情况

B、运转情况

C、速度情况

D、传动情况

2、发动机的外特性是一种()

A、负荷特性

B、速度特性

C、调整特性

D、万有特性

3、汽车发动机的工况变化范围在转速、功率坐标图上是()

A、一个点

B、一条直线

C、一条曲线

D、一个平面

4、按运行工况特点分类,汽车发动机的工况属于()

A、点工况型

B、线工况型

C、面工况型

D、体工况型

5、发动机的外特性曲线有()

A、4条

B、3条

C、2条

D、1条

6、在发动机试验装置中,发动机试验台架的基本设备()

A、发动机

B、试验台

C、测功机

D、测量系统

7、万有特性是把发动机的性能参数看作是工况参数的()

A、一元函数

B、二元函数

C、三元函数

D、四元函数

8、万有特性图中,最内层的区域是()

A、功率最高区域

B、油耗最小区域

C、转矩最大区域

D、转速最小区域

三、填空题

1、测功机的作用是①;②。

2、发动机的运行状况(工况)可以用其发出的功率和表示。

3、汽油机节气门部分开启时所测得的速度特性称。

4、发动机稳定工作必须满足的条件是相等。

5、发动机的负荷特性是指发动机________________不变,其性能指标随负荷变化的关系。

6、车用发动机的工况特点是转速和________________都在宽广的范围内独立变化。

7、汽车发动机的速度特性是指发动机不变,其

性能指标随转速变化的关系。

8、非电控车用柴油机一般都装有。

四、判断题

1、只有当发动机转矩大于工作机械转矩时,两者才能在一定转速下稳定工作。[ ]

2、两极式调速器不仅在最高和最低转速时起调速作用,在中间转速也起调速作用。[ ]

3、由于车用发动机的功率和转速独立地在很大范围内变化,故其工况是面工况。[ ]

4、万有特性图中,最内层的区域是最经济区域。[ ]

5、由于柴油机没有节气门,所以柴油机没有外特性。[ ]

6、只要两台发动机的转矩储备系数和最大功率时转速相同,则它们克服阻力

的潜力也相同。[ ]

7、发动机的外特性代表其最高的动力性能。[ ]

8、车用发动机常以12h 功率作为标定功率的。[ ]

五、简答题

1、发动机的特性有那些类型?

2、为什么柴油机要安装调速器?

3、发动机带动工作机械时,其稳定工作的条件是什么?

六、综述题

1、何谓汽油机的速度特性?当汽油机转速由低到高时其功率曲线和油耗曲线如何变化?

第6章发动机排放及其控制技术

一、解释术语

1、废气再循环(EGR)

2、排气后处理

二、选择题

1、发动机排放的未完全燃烧的烃类物质是一种有害污染物,代表符号是()

A、HO

B、OH

C、HC

D、CH

2、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主要有害污染物质是()

A、CO、HC、NO X

B、CO2、H

C、NO X

C、SO2、HC、NO X

D、SO2、Pb、P

3、对于汽油机而言,随着空燃比A / F的增加,NO X的浓度()

A、逐渐增加

B、不变

C、逐渐减少

D、逐渐增加然后减少

4、对于柴油机而言,随着空燃比A / F的增加,NO X的浓度()

A、逐渐增加

B、不变

C、逐渐减少

D、逐渐增加然后减少

5、从化学当量角度看,CO的生成原因中,主要是()

A、氧气充足

B、氧气不足

C、温度偏高

D、温度偏低

6、发动机排放的未燃烃HC,除了来自于废气外,还可能来源于()

A、排气系统

B、进气系统

C、冷却系统

D、燃料系统

7、采用进气温度控制系统可降低的排放物主要是()

A、CO和HC

B、HC和NO X

C、CO和NO X

D、排气微粒

8、下列措施中,对降低NO X没有作用的是()

A、进气温度控制

B、氧化催化转换器

C、三元催化转换器

D、废气再循环

9、三元催化转换器要求的空燃比范围是()

A、小于理论空燃比

B、小于并接近理论空燃比

C、大于理论空燃比

D、大于并接近理论空燃比

10、柴油机排放的突出问题是()

A、CO

B、HC

C、NO X

D、排气微粒

11、对于汽油机而言,随着空燃比A/F的增加,CO的浓度逐渐()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先增加后减少

三、填空题

1、CO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的不完全燃烧产物。

2、为减少NO X的排放量,可采用。

3、NO X发生在与燃烧反应相伴的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

4、为同时减少CO、HC和NO X的排放量可采用。

5、缝隙效应易产生_______________。

6、发动机排气净化可分为机内净化和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7、为减少CO和HC的排放量可采用_______________转换器。

8、发动机的噪声主要有气体动力噪声、机械噪声、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9、三元催化转换器要求的空燃比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理论空燃比。

四、判断题

1、降低燃烧室的面容比可减少NO X的排放。[ ]

2、在高温与富氧环境中易生成排气微粒。[ ]

3、减少点火提前角对降低NO X和HC均有利。[ ]

4、汽油机生成的碳烟微粒比柴油机多。[ ]

5、柴油机生成的碳烟微粒比汽油机多。[ ]

五、简答题

1、影响汽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影响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第7章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技术简介

一、解释术语

1、增压度

2、增压比

二、选择题

1、表示发动机增压后使功率得到提高程度的概念是()

A、增功度

B、增功比

C、增压度

D、增压比

2、发动机采用增压措施的目的是()

A、减少供油

B、提高功率

C、提高转速

D、减少噪声

3、废气涡轮增压器中,涡轮机的作用是()

A、压缩空气

B、增加进气

C、快速排气

D、利用废气能量

4、废气涡轮增压器中,压气机的作用是()

A、快速进气

B、增加进气

C、快速排气

D、增加排气

5、发动机采用增压后易出现()

A、机械负荷下降和热负荷上升

B、机械负荷上升和热负荷下降

C、机械负荷和热负荷均下降

D、机械负荷和热负荷均上升

6、恒压增压系统宜采用()

A、低增压

B、中增压

C、高增压

D、视情况而定

7、下列几种增压系统中,增压后油耗反而增加的是()

A、废气涡轮增压

B、气波增压

C、机械增压

D、复合式增压

8、脉冲增压系统宜采用()

A、低增压

B、中增压

C、高增压

D、视情况而定

9、离心式压气机的进气道截面是()

A、逐渐收敛

B、逐渐扩大

C、不变

D、视情况而定

10、径流式涡轮机的进气涡壳截面是()

A、逐渐收敛

B、逐渐扩大

C、不变

D、视情况而定

三、填空题

1、增压是将空气压缩并供入气缸,用以提高空气_____________,增加进气量的一项措施。

2、在发动机中应用最普遍、最有效的是_________________增压系统。

3、在低负荷区,由于涡轮增压器的能量转换不好,所以增压柴油机的_____________没有明显

改善。

4、涡轮增压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轴流式涡轮两类。

5、废气能量利用的两种基本形式是恒压增压系统和_________________系统。

6、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联合工作时,没有机械联系,它们是通过__________来传递能量的。

四、判断题

1、增压对发动机的噪声污染有改善作用。[ ]

2、增压对发动机的排气污染有改善作用。[ ]

3、选用增压器时,应使发动机的特定工况点落在压气机特性曲线的高效率区。[ ]

4、增压器的涡轮机是一种将发动机的废气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动力装置。[ ]

5、与恒压增压系统相比,脉冲增压系统的加速性能较好。[ ]

6、在低增压时宜采用恒压增压系统,而在高增压时宜采用脉冲增压系统。[ ]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封皮一页上用已经设置好的宋体四号来填写各个项目。) 计算机软件综合 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系: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专业名称: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科目: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 题目:******* 系统 学生姓名:(小组所有成员的学号、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7年9月—2018年1月

目录 1引言 (4) 1.1编写目的 (4) 1.2背景说明 (4) 2 需求分析 (4) 2.1系统总体目标 (4) 2.2 系统功能 (4) 2.3数据需求 (4) 2.3数据流图 (5) 3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5) 3.1系统E-R模型 (5) 3.2模块E-R模型 (5) 4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5) 4.1 逻辑结构设计 (5) 4.2物理结构设计 (6) 5 安全性设计 (6) 5.1 身份验证模式 (6) 5.2 登陆管理 (6) 5.3 权限管理 (6) 6 源代码及其实现 (7)

5.1 系统开发技术 (7) 5.2 模块1设计及其实现 (7) 5.3 模块2设计及其实现 (7) 7 总结 (7) 6.1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7) 6.2 建议 (7) 8 参考文献 (7)

题目(三号,黑体,居中) 说明:一组只写一份报告,即下面内容,自己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每个人写一份《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附在后面。 1引言 1.1编写目的 1.2背景说明 1.系统名称:公交查询系统 2.该项目的提出者:************ 3.开发者:********** ********* 4.运行该软件的单位:公交公司及广大乘客 2需求分析 2.1系统总体目标 2.2 系统功能 详细阐述系统的用户类型及其所属主要功能 2.3数据需求 根据系统功能整理出出系统中和数据相关的信息,要列出数据的详细信息。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论略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论略.txt举得起放得下叫举重,举得起放不下叫负重。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底气。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人生三难题:思,相思,单相思。本文由小时只了了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论略 徐兆仁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北京 100872) [摘要] 对于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的认识, 中外学者观点各异. 这些看法可以最终划分为两类, 即历史学学科属性的科学说与非科学说.自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唯物史观以来,历史学的研究就开始在科学的轨道上不断进步.但是,决不能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革命的,批判的,发展的;同时也不能误解和歪曲这个理论.加大对于唯物史观研究的力度,深度和广度,正是对历史学学科性质"非科学说"的有力回应. [关键词] 历史学;学科性质;科学说;非科学说 [中图分类号] D641;K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5)05-0007-07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 这个问题是研究者们基于把握历史知识的特性, 规范历史研究的程序与方法, 判断历史研究的可信性和真实度等思考而提出来的. 历史学学科性质问题无疑是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过程中, 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成为推动历史学学术观点创新, 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的关键所在. 一切科学,包括了自然史和人类史.第二种是指研究社会现象的诸学科,即社会科学,泛指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的研究各种社会历史现象的诸学科. 在这种用法中,有时包括了哲学在内,有时则不包括哲学.第三种即通常意义上使用的, 专指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的历史学. 断定历史学是科学的根据有二: 其一是它的研究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 历史学研究的对象——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现象, 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 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历史运动事实和过程——作为历史存在,是客观实在的东西,它不以历史认识者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具有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 其二是它所承担的任务. 历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历史研究是一种旨在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特殊规律的认识活动. 根据上述两条, 历史学就具有了一般科学所具有的科学性. "科学"说还包括以下几种不同的界定: 第一,一般"科学" 说.史学是一门反思的科学, 是对各种具体历史研究及其内在规律进行探索的科学. 2005 年第 5 期(总第 77 期) 7 一,关于历史学学科性质的主要观点 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上,中外学者观点各异,流派纷呈;有些观点甚至长期对峙,难以统一.现择要撷取影响广泛的几种成说,以便论述: 1. "科学"说唯物史观认为, 历史是过去在客观上存在的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过程, 是在历史研究者主体之外的客观存在. 历史学的使命就在于科学地揭示客观存在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 "历史科学"有三种用法:第一种是马克思,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考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提出的科学概念, 泛指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第二,特殊"科学"说.史学是一门具有特殊性, 综合性, 整体性和真实性等显著且重要特征的具体的和实证的科学. 第三, "整合学"说.史学是一门以科学性为基础的内在地融合了实证性,抽象性,价值性,艺术性的整合学. "非科学"说 2. 科学研究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得到基本材料,然后进行归纳,判断,推理得出假设,再重新回到实际中反复检验而得出结论的过程. 历史学研究是不具备这些要素的,尤其是不可能检验的.在历史中材料也并不

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报告书(新)

《网络安全技术》精品课程2008~2009年度项目建设情况报告书 《网络安全技术》课程建设项目组 二00九年十月

目录 一、项目年度建设规划概述 (1) 二、项目落实情况概述及取得效果 (5) 1、课程目标 (5) 2、课程内容与结构 (6) 3、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7) 4、课程团队 (8) 5、课程研究 (9) 6、课程资源 (10) 7、课程考核 (11) 8、课程效果 (12) 9、课程管理 (12) 三、项目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13) 四、下一步建设措施 (14)

一、项目年度建设规划概述 1、课程目标 (1)建设目标 以职业岗位综合能力为课程目标,体现应用型高技能网络安全人才的职业特点。 (2)建设内容与措施 通过对用人单位访谈和毕业生调查,根据专业发展的不同需求,适时地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目标,与合作企业一起修订教学大纲和实训大纲,使之更加贴近就业岗位技能需求。 (3)建设经费 计划投入0.35万元。 2、课程内容与结构 (1)建设目标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对遴选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序化,基于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将教学与实际工作过程紧密结合起来。 (2)建设内容与措施 ①确定职业岗位; ②明确工作任务; ③分解专项能力; ④遴选课程内容; ⑤设计学习情境。 (3)建设经费 计划投入0.35万元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3、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 (1)建设目标 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将教研教改成果推广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不断改革创新,推出适应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培养创新、创业型专业人才的教学机制;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外实训机会,实现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

华北电力大学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2012-- 2013年度第一学期) 名称:电子技术综合实验 题目: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院系: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电气1112 学号: 学生姓名:张三 指导教师:赵东 设计周数:1周 成绩: 日期:2014 年1 月17 日

任务书 (1) 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3) 二、设计框图及电路系统概述 (4) 三、各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案及原理说明、参数计算 (5) 四、调试过程及结果分析 (6) 五、设计、安装及调试中的体会 (7) 参考文献 (8) 附录(设计流程图、程序、表格、数据等) (9)

《电子技术》综合实验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目的 1.1综合实验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巩固、深化和扩展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初步的专业技能,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增强实际工程训练。 1.2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综合实验的主要内容、步骤和方法。 1.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协作工作能力。 1.4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其基本工程素质。 2.要求 2.1 能够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要求,综合运用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独立完成一个设计课题。 2.2根据课题需要选择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图表等有关文献资料。要求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课程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培养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3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掌握合理选用的原则。 2.4学会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技能,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利用“观察、判断、实验、再判断”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2.5学会撰写综合实验总结报告。 2.6通过综合实验,逐步形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树立一定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从现有条件出发,力争少损坏元件。 2.7在综合实验过程中,要做到爱护公物、遵守纪律、团结协作、注意安全。 二、主要内容 共有8个既有学习价值又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的设计课题,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其中之一。 1.移位寄存器型彩灯控制器 2.智力竞赛抢答器 3.电子拔河游戏机 4.交通信号灯控制器 5.数字电子钟 6.电子密码锁 7.电子秒表 8.数字电子钟(硬件)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人事管理系统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人事管理系统 系计算机系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动画方向)(2)班 学生姓名贾秋洪 学号20082358069 指导教师姜青山 2010 年6 月18 日 1.课程题目 人事管理系统设计 2.概述 2.1本课题的来源 A公司是一家以寿险营销为目的的寿险公司,公司员工众多业务流量大,为了方便管理,我制作了一个人事管理系统。主要

通过员工基本信息录入、修改、查询、删除以及员工考勤等方面来对员工综合考评。以便对员工发放工资进行合理分配。这样能提高领导的人事管理水平还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实现人事管理系统的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并且适合一般人群使用。 企业人事管理是相对企业内部员工的管理。集人员、考勤、工资、员工培训、系统功能等于一体的大型管理系统,为公司在人事管理等方面提供极大的方便。本软件是以中小型企业为背景而设计开发的,界面美观、使用方便。本系统主要以人员管理、考勤管理、统计分析管理、工资核算等,是企业人事管理必不可缺的好帮手。 2.2本课题目的、实现功能与预期成果 2.2.1目的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人事管理系统不少。但是,对于A公司来说,不需要大型的数据库系统。只需要一个操作方便,功能实用,能满足本中心对数据的管理及需求的系统。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于开发一个功能实用、操作方便,简单明了的人事管理系统。 2.2.2实现功能 能够录入人事的基本资料,在操作上能够完成诸如添加、修改、删除、按各种条件进行查询、新用户的设置及密码修改等方

面的工作,基本满足人事日常业务的需要。 2.2.3预期成果 所做出的人事管理系统能让A公司管理层在操作简单的前提下并有效的提高对该公司的人事管理,并通过该系统提高员工的能力。尽量使本系统做到是一个科学化、信息化、简单使用的人事管理系统。 3.系统分析 3.1系统调研 正式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之前进行调研是非常必要的,必要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的调查,明确用户需求,保证开发的新系统的功能与用户的要求相吻合,避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新系统的开发却失败的悲剧发生。 3.2可行性分析概述 可行性分析是在A公司的要求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新系统的开发从社会、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新系统的开发工作可行、不可行、需要修改、追加投资、暂缓开发、分步实施等方案和结论,最后完成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一般可定义为:可行性分析是在建设的前期对工程项目的一种考察和鉴定,对拟议中的项目进行全面与综合的技术、经济能力的调查,判断它是否可行。 可行性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后答案

第一章 1简述发动机的实际工作循环过程。 答: 2画出四冲程发动机实际循环的示功图,它与理论示功图有什么不同?说明指示功的概念和意义。 理论循环中假设工质比热容是定值,而实际气体随温度等因素影响会变大,而且实际循环中还存在泄露损失.换气损失燃烧损失等,这些损失的存在,会导致实际循环放热率低于理论循环。指示功时指气缸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得到的有用功Wi,指示功Wi反映了发动机气缸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所获得的有用功的数量。 4什么是发动机的指示指标?主要有哪些? 答:以工质对活塞所作之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称为指示性能指标。它主要有:指示功和平均指示压力.指示功率.指示热效率和指示燃油消耗率。 5什么是发动机的有效指标?主要有哪些? 答:以曲轴输出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称为有效性能指标。主要有:1)发动机动力性指标,包括有效功和有效功率.有效转矩.平均有效压力.转速n和活塞平均速度;2)发动机经济性指标,包括有效热效率.有效燃油消耗率;3)发动机强化指标,包括升功率PL.比质量me。强化系数PmeCm. 第二章

1为什么发动机进气门迟后关闭.排气门提前开启?提前与迟后的角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进气门迟后关闭是为了充分利用高速气流的动能,从而实现在下止点后继续充气,增加进气量。排气门提前开启是由于配气机构惯性力的限制,若在活塞到下止点时才打开排气门,则在排气门开启的初期,开度极小,废弃不能通畅流出,缸内压力来不及下降,在活塞向上回行时形成较大的反压力,增加排气行程所消耗的功。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同样的自由排气时间所相当的曲轴转角增大,为使气缸内废气及时排出,应加大排气提前角。 2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时如何界定的? 答:1)自由排气阶段:从排气门打开到气缸压力接近于排气管内压力的这个时期。 强制排气阶段:废气是由活塞上行强制推出的这个时期。 进气过程:进气门开启到关闭这段时期。 气门重叠和燃烧室扫气:由于排气门迟后关闭和进气门提前开启,所以进.排气门同时

浅论维柯的历史科学观

浅论维柯的历史科学观

浅谈维柯的历史科学观 把维柯的历史哲学看作人类历史意识臻欲成熟的一个标志,无论就历史本体为对象的思辩历史哲学而言,或是对作为本世纪历史思想新特征的分析历史哲学来说都是适宜的。在维柯学说中真正触动20世纪历史思想的是他对历史学本质的理解和其独特的方法论。 一 在西方古代和中世纪,历史学不仅不被视为一门科学,而且恰恰是于科学对立的;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与笛卡儿历史怀疑主义的严峻挑战,都刺激了历史学家对传统史学进行改造。维柯的学说活动与17世纪揭示历史规律创建科学历史学的尝试进紧密相连。维柯承认“科学所要研究的是普遍和永恒的东西。”①1问题不在于论证历史学不是一门科学,而在于它能否被改造成为一门科学。维柯从知识真理判断依据方面入手,关于真理标准的理论是在同司哥特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维柯提出了一个新的真理标准—创造标准,即真理与被创造的事物是同一的可以互相转换。判断我们对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质,就看我们能否创造出该事物。维柯认识到既然人可以认识自己创造的世界,那么只要我们把历史的主题和对象从个别事件及人物扩大到人类历史的整体,扩大到作为人类创造物的各种制度,从个人心理扩大到群体心理,人类就可以以一个参与者,而不是一个观察者去认识历史了。 种对历史题材的近代意义上的理解有助于维柯发现历史的普遍性质,而这种普遍性质正是他的新科学赖以建立的基石。维柯认为各民族都有独立的文明起源。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是为更加基本的人的本性的一致性所决定的。既然存在这种人的本性的一致性,人的行为动机就不可能完全受偶然性支配,人类社会的变化也不可能是完全随意和变化无常的。通过对人的共同意识和共同本性的揭示,维柯发现了由此生发出来的有规律可循的历史,这就是隐藏在公开事件下面的一部“理想的永恒的历史”,一个世界各民族都必须经历的共同历程。由于认识到历史这种普遍和永恒的性质,维柯改变了自己早期的看法。②2所以在《新科学》中,他几乎完全修改了早期作品中的知识等级制度,将历史学赋予了崇高的地位,从而达到了他的历史学科学改造的目标。 1维柯:《新科学》第三版,第163节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2维柯:《新科学研究》第7页剑桥大学出版社1975年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效果

1.建设了协作与分工明确的专业教学团队 在线开放精品课程建设实现了学习资源的共享,教学资源的更新和维护、创建互动、讨论组等大量问题,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与分工合作,改革了传统教育教师单打独斗的弊端,有助于不同教学与学习理念的拓展与传播。 2.转变了学习者的学习方式 在资源共享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网络平台下,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反生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的“教”的被弱化,学习者的“学”的主体作用被强化。利用“贴心大学”平台提供的速课课件,学习者可以提前进行课程预习,利用教学课件、课程录像、教学视频或微课等进行学习或者课后的巩固复习。“贴心大学”交互平台也为学习者提供一种交互学习模式,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交互平台及时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沟通,贴心大学提供的一种在线学习、交互学习的新模式。一用网络平台,学习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学习的限制,提供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个人学习情况,随时随地自主的安排学习。 3.推动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在网络平台上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完善的教学资源和拓展资源学习区、互动交流区、实践实训区和评价考核区等,利用在线开放教学网络平台,教师可以有效地实施多元化的交互式和应用性教学,促进学生的主体学习、主动学习。 4.推动了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考核内容利用“贴心大学”平台提供,包括资源利用情况、交互情况、答疑情况、作业提交、综合考试等,在线开放课程还能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轨迹,学习情况及学习效果,并生成基于学生学习行为的反馈数据。所以,资源共享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促进了教与学评价体制的变革。 5.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内容及实践环节涉及教学等多学科内容,相关学科之间紧密相关。在精品在线开放网络平台建设中可以实现学科间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扩大优质教学资源的受益面。

华北电力大学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电子密码锁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报告 ( 2013 -- 2014 年度第 1 学期) 名称:综合实验 题目:电子密码锁 院系: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1周 日期:2012年1 月14 日

一、课程设计(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锁是人们生活中的常用物品。本题要求用电子器件设计制作一个密码锁,使之在输入正确的代码时,输出开锁信号以推动机构动作,并用红灯亮、绿灯灭表示关锁,而绿灯亮、红灯灭表示开锁。 1.在锁的控制电路中存储一个可修改的8421BCD码作为密码,当输入代码和锁的密码相等时,进入开锁状态使锁打开。 2.从第一次密码输入之后的5秒内若未将所打开,则电路进入自锁状态,使之无法再打开,并由扬声器发出持续20秒的报警信号。 二、设计(实验)正文 1.电子密码锁的原理框图如图6.1 图6.1 电子密码锁的原理框图 2.设计思路 (1)该题的主要任务是产生一个开锁信号,而开锁信号的形成条件是输入代码和已设置的密码相同。实现这种功能的电路构思有多种。比如:用2片8位数据锁存器或2片4 位寄存器,一片存入开锁的代码,另一片存入密码,通过比较的方法判断,若二者相等,则形成开锁信号。 (2)在产生开锁信号后,要求输出声、光信号。其中音响的产生可以由开锁信号去触发一个音响电路。其中的光信号可以用开锁信号点亮LED指示灯。 (3)用按钮开关的第一个动作信号触发一个5S的定时器,若在5秒内未将锁打开,则电路进入自锁状态,使之无法再打开,并由扬声器发出持续20秒的报警信号。

3.具体方案 1)密码修改与储存电路: 该题的主要任务是产生一个开锁信号,而开锁信号的形成条件是输入代码和已设置的密码相同。利用74LS148实现编码,用两个相同的74LS148,非常易于操作,底下的电路用于设置密码,上面的用来输入密码。 2)比较电路 利用74LS85比较器进行比较,是一个重要的枢纽环节,前面的密码输入正确时,A=B 时可令后面的绿灯亮,红灯灭,还可以决定后面的计时电路工作与否。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作者: ————————————————————————————————日期: ?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 目的: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型实验教学环节,旨在使学生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训练,进一步掌握设计开发软件的方法与技术,学会数据的组织方法,提高软件开发的实际能力,培养创造性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以下目标: 1.深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进一步加深对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的了解,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开发实践中,并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软件工具的使用。 2. 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不仅是一次软件工程实践的模拟训练,同时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积累经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开拓创新”能力 大力提倡和鼓励在开发过程中使用新方法、新技术,激励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拓思路,设计新算法、新创意,培养创造性的工程设计能力; 要求:学生组成开发小组(2~4人),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并完成一个规模适度的软件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软件设计为中心,独立完成从需求分析到软件测试的开发过程。 二、设计步骤安排 1.确定课题 由教师命题并给出各课题的具体需求,学生根据课题涉及的知识领域及自己对该领域的熟悉程度和对该课题的兴趣,选择课题,经教师调整审定后确定; 2. 需求分析 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这是系统开发的重要阶段。主要工作是: 分析确定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性能,并从经济上、技术上进行可行性分析,建立“需求分析模型”确定开发计划。 3. 软件设计 具体工作是:对系统的分析模型进行修改、细化,进行系统的结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数据管理部件设计(若系统涉及到数据库,要对数据库结构进行设计) 4. 编码与测试 根据项目的应用领域及语言的特点,选择编程语言进行编码,要求给出程序的详细注释(包括模块名、模块功能、中间过程的功能及变量说明); 由开发小组进行除验收测试以外的测试工作(包括单元测试、组装测试与系统(确认)测试)。所有测试过程都要求采用综合测试策略,先进行静态分析,再进行动态测试。要求制定测试计划、记录测试过程与结果、保留测试用例、写出测试报告。 5. 验收测试 由教师组织验收测试的实施,内容包括:系统能否正确运行,实际系统与设计方案是否一致,是否实现了需求所确定的功能与性能,系统设计有无特色,算法有无创新,系统结构是否合理、新颖,系统界面是否友好、美观,操作是否简单,使用是否方便。6.总结和整理课程设计报告

【精选】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和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发生着重大影响,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作为一门科学性的理论它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透彻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这些都将让我们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努力去提高自身的能力,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深层次地认识了哲学,对真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如何来确定所谓的正确认识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说到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它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不把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不能简单地认为“有用就是真理”。比如,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提倡以“礼”治国、“伦理政治”思想;重视教育,并且创造“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注重道德、礼教、仁义,要求自觉遵从真和善;思想上善于辨证思维,这些都证明儒家思想的先进性,是值得推崇的思想。但它也有消极的一面:不重视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学习;不重视逻辑,一味重视经验,叫做“经验理性”;强调个人服从群体,道德和责任标准压制了人的创造性,成为历史前进的阻力。这就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儒家思想在当时很实用,但它确实不是一成不变的完全正确的,也就不是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虽然在很多时候每个人关于同一客体都表明了不同的观点,但这并不能说明每个人都拥有真理,因为真理只有一个。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表现

在线精品课程建设方案详细

... 《网络营销》 在线开放性精品课程项目建设方案 商贸管理学院 二 0 一七年十二月 目录 一、课程建设思路与目标 (1) (一)建设思路 (1) 1. 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1)

2.课程建设的现实条件 (1) (二)建设目标 (1) 1.课程建设的特色 (1) 2.建设目标 (2) 二、课程建设的内容 (4) (一)建设内容与进度 (4) (二)教学主要内容 (5) (三)建设具体措施 (5) 四、建设预期效果、验收要点 (9) (一)预期目标 (9) (二)验收要点 (9) 五、经费使用说明 (11) (一)建设资金总预算 (12) (二)建设资金使用明细 (12) 六、保障措施 (13) (一)组织保障 (13) (二)资金保障 (13) (三)制度保障 (13)

在线开放性精品课程项目建设方案---《网络营销》 一、课程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建设思路 1.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和学习平台 在世界范围迅速兴起,拓展了教学时空,增强了教学吸引力,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正在促进教学内容、方法、模式 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发生变革,给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线精品开放课是适应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通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手段,面向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优质课程资源。 2.课程建设的现实条件 《网络营销》课程已于 2017 年开始进行了教学资源库建设,经过积累,目 前已有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建设在线精品课程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保证。 (二)建设目标 1.课程建设的特色 《网络营销》课程是基于项目实践过程,结合市场、行业需求而开发的课程, 在上海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本课程主要依托校内教师、学生评价,同时结合校外专家评价,目前的评价效果较好。 (1)校外专家、行业专家评价●教师的职称结构合理、师资力量强,教材建设体现了工学结合,把实际工 作融入教学过程中。有完善的教学试验基地,毕业学生素质好,综合能力强,工 作适应性强。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珠海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 适用专业: 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制订时间:2017年6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制

目录 1 《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 《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模板) 3 《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设计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计算机综合应用课程设计 课程学时:32学时 课程学分:2.0 适用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检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主干课程完成之后,为了加深和巩固学生对前两年所学理论和应用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的问题的能力而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 通过本环节学生能够充分把前两年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到实际的编程实践中,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到的理论。通过实现一个中等规模的应用软件,提高利用计算机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顺利毕业、进入社会打好基础;通过对程序的规范编写,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风格,包括程序结构形式,行文格式和程序正文格式等;并培养学生的上机调试能力。 三、课程设计方式 1、课程设计题目的选定 采用指导教师提供参考题目与学生自主命题相结合的办法选定课程设计题目。要求不多于4个人一个小组,不得重复,所涉及数据库的基本表至少在5张表以上,在尽量满足数据库设计原则的前提下,允许适当冗余以提高检索的速度。其中学生自主命题需要指导教师严格的审核,看是否满足课程要求,检查是否为重复课题。 2、课程设计任务的完成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1.研究理论循环的目的是什么?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相比,主要作了哪些简化? 答:目的:1.用简单的公式来阐明内燃机工作过程中各基本热力参数间的关系,明确提高以理论循环热效率为代表的经济性和以平均有效压力为代表的动力性的基本途径 2.确定循环热效率的理论极限,以判断实际内燃机经济性和工作过程进行的完善程度以及改进潜力 3.有利于分析比较发动机不同循环方式的经济性和动力性 简化:1.以空气为工质,并视为理想气体,在整个循环中工质的比热容等物理参数为常数,均不随压力、温度等状态参数而变化 2.将燃烧过程简化为由外界无数个高温热源向工质进行的等容、等压或混合加热过程,将排气过程即工质的放热视为等容放热过程 3.把压缩和膨胀过程简化成理想的绝热等熵过程,忽略工质与外界的热交换及其泄露等的影响4.换气过程简化为在上、下止点瞬间开和关,无节流损失,缸内压力不变的流入流出过程。 2.简述发动机的实际工作循环过程。 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由进气、压缩、燃烧、膨胀、排气组成3.排气终了温度偏高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有流动阻力,排气压力>大气压力,克服阻力做功,阻力增大排气压力增大,废气温度升高。负荷增大Tr增大;n升高Tr增大,∈+,膨胀比增大,Tr减小。 4.发动机的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相比存在哪些损失?试述各种损失

形成的原因。 答:1.传热损失,实际循环中缸套内壁面、活塞顶面、气缸盖底面以及活塞环、气门、喷油器等与缸内工质直接接触的表面始终与工质发生着热交换 2.换气损失,实际循环中,排气门在膨胀行程接近下止点前提前开启造成自由排气损失、强制排气的活塞推出功损失和自然吸气行程的吸气功损失 3.燃烧损失,实际循环中着火燃烧总要持续一段时间,不存在理想等容燃烧,造成时间损失,同时由于供油不及时、混合气准备不充分、燃烧后期氧不足造成后燃损失以及不完全燃烧损失 4.涡流和节流损失实际循环中活塞的高速运动使工质在气缸产生涡流造成压力损失。分隔式燃烧室,工质在主副燃烧室之间流进、流出引起节流损失 5.泄露损失活塞环处的泄漏无法避免 5.提高发动机实际工作循环效率的基本途径是什么?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减少工质比热容、燃烧不完全及热分解、传热损失、提前排气等带来的损失。措施:提高压缩比、稀释混合气等 6.为什么柴油机的热效率要显著高于汽油机? 柴油机拥有更高的压缩比, 7.什么是发动机的指示指标?主要有哪些? 以工质在气缸内对活塞做功为基础,评定发动机实际工作循环质量的

史学概论310页第九章,历史的可知性和历史学的科学性

我们在第一编和第二编探讨了历史学的本体论和从本体论-社会历史观转化而来的方法论。这些都是历史研究者对历史本身和历史研究方法的认识。这些认识对不对呢?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呢?历史学是否能够成为揭示客观真理的科学呢?这些问题要通过史学认识论来回答。 什么是史学认识论呢?我们在绪论第四节说到,史学认识论是关于人们的历史认识的性质和特点的观点或理论。这是一个简单概括的说法。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说,史学认识论是人们对于历史学的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认识的反思,或者说,是人们对历史学的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认识的认识。 第九章作为第三编历史学的认识论的第一章,我们将主要探讨人们能不能认识历史的真相?历史学能不能成为揭示客观真理的科学?或者说,怎样才能使历史学成为揭示客观真理的科学? 由于历史学的研究对象都是以往发生过的人物、事件和过程,它们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重现。因此,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它们发生时的真实面貌,只能根据它们遗留下的各种遗物、遗迹去认识,而且由于每个历史认识者的立场和思想观点不同,即使根据同样的历史资料去认识同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也常常会得出不同的认识。所以,人们对于历史的本来面目或者其客观的真实面貌是否能够探测到,甚至它们本身是否存在,往往发生怀疑,由历史真相是否能够被认识的问题,还进而产生了历史学是否能够或应该成为揭示客观真理的科学的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上,历史客观主义和历史相对主义的史学认识论做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但是都不能令人信服。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史学认识论,克服了历史客观主义和历史相对主义的史学认识论的偏颇,提供了科学的答案。第九章主要就探讨这些问题。 历史客观主义,一种机械唯物主义的史学认识论。它主张历史研究者排除自我,保持纯客观的不偏不倚立场,切忌带着这样那样的理论、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完全让史料说话,让史实说话,有的还主张史学即史料学。兰克和兰克学派是主张这种史学认识论的突出代表。实践唯物主义的史学认识论认为,任何研究者都不可能不带着某种立场、观点研究历史;任何史料、史实都不可能自己说话,都是研究者在说话,是研究者对史料、史实的解读,而且一切解读都总是渗透着解读者的立场、观点的。 第一节,历史真相的可知性 一、历史客观主义和历史相对主义的偏颇 1.历史客观主义,19世纪的西方史学界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兰克学派,它在史学认识论上倡导历史客观主义,承认客观上存在着真实的历史,而历史学家的任务就是弄清历史事实的真相,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来写历史;认为历史学家只要保持一种超然物外、不偏不倚的客观态度,研究历史时排除自我的好恶情感,不要让自己的政治或宗教观点影响自己对史料的选择和解释,保持不偏不倚的纯客观态度把史料考证和解读清楚,就能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主张写历史要公正客观,要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写历史,这本是正确的。但宣称历史研究中能够排除自我的思想政治观点和立场,持所谓不偏不倚的纯客观态度,这便流于虚伪,因为这是根本无法做到的。实际上,兰克本人及其学派的史学研究实践本身,就证明了这种主张的虚伪性。他的史学著作宣扬神秘主义的宿命论,认为整个历史都是上帝的神意的体现,他还支持普鲁士王室统一德国,反对革命。兰克及其学派的史学著述由于充满政治偏见受到不少西方史学家的严厉批评。伊格尔斯也指出:在离开学派的史学著述中,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制定和执行政策的精英人物身上。贵族式的偏见支配着历史研究。大众的历史,日常生活史和人民文化史都没有历史价值。兰克一再声称,研究历史不能带有任何先入之见,也不能带有任何借鉴往史、教育当代的现实目的;不能按照自己的好恶对历史人物加以褒贬,只能让史料说话,做客观叙述,如实直书。可能他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有这方面的主观愿望。然而,

(完整版)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口腔正畸学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方案 (口腔医学专业) 系部口腔医学系年级2016级 编写赵明君 二〇一七年六月

《口腔正畸学》课程建设方案 目录 前言: (1) 一、指导思想 (1) 二、课程定位 (1) 三、课程建设目标及思路 (2) 四、课程的建设方法 (3) 五、课程体系 (4) 六、课程资源 (5) 七、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6) 八、课程的教学效果 (7) 九、课程的课程考核 (7)

前言 课程建设是职业教育教学基本建设中最具基础性的核心工作,其水平、质量和成果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全力实现国家级示范学校创建目标,把改革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并结合我校专业实际情况,将口腔正畸学的课程进行建设,特制订本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口腔正畸学是具有特色的课程,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特别是专业课程要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课程设置合理,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辐射作用。 二、课程定位 大专院校的口腔正畸学课程设置必须以从事医疗行业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口腔行业发展对正畸学人才质量的需求为依据,以行业发展趋势为指导。 《口腔正畸学》课程是我校口腔医学专业的考查课,与本专业其它课程如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等联系密切。口腔正畸学课程的开设,使学生不仅掌握正畸学的理论知识,更主要的是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与实践、来真正熟悉和理解所学的正畸操作技能。

华北电力大学实验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超外差收音机安装与调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 电子器件图书。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万用表。 2.学习并掌握超外差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3.了解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调试方法。

4.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 接技术。 二、实验原理图 三、元器件清单 元件型号数量位号元件型号数量位号 三极管9013 2只V6、V7 电阻56Ω1只R5 三极管9014 1只V5 电阻100KΩ2只R7、R10 三极管9018 4只V1、V2、V3、V4 电阻120KΩ1只R1 发光二极管红色1只LED 瓷片电容103 1只C2 磁棒及线圈4x8x80mm 1套T1 瓷片电容C1、C4、C5 振荡线圈TF10(红色)1只T2 瓷片电容223 7只C6、C7、C10 中频变压器TF10(黄色)1只T3 瓷片电容C11 中频变压器TF10(白色)1只T4 电解电容 4.7uF 2只C3、C8 中频变压器TF10(绿色)1只T5 电解电容100uF 3只C12、C13、C9 输入变压器蓝色1只T6 双联电容CBM-223PF 1只CA 扬声器0.5W 8Ω1只BL 耳机插座?3.5mm 1只CK 电位器10KΩ1只RP 装配说明书1分 电阻51Ω1只R8 机壳上盖1个 电阻100Ω2只R13、R15 机壳下盖1个 电阻120Ω2只R12、R14 刻度面板1块 电阻150Ω1只R3 调谐拨盘1只 电阻220Ω1只R11 电位器拨盘1只 电阻510Ω1只R16 磁棒支架1只

《软件工程综合课程设计》评分标准(参考)

《软件工程综合课程设计》评分标准(参考) 说明:按照学校发布的课程设计评分页中的8个评分项,根据《软件工程综合课程设计》实际,分解学校评分项为若干评分子项,并按评分等级记分(见下表),力求做到课程设计评分的精细化、一致行和可比性。各子项分数合计成各项分数,各项分数合计成本次课程设计成绩。 评分等级与记分对照表 1、课程设计中的创造性成果(10分) 1)课题具有国内或国际领先(4分) 2)具有自主创新的算法或应用最新的研究成果(专利)(3分) 3)使用最新的开发工具、技术平台和运行环境(3分) 2、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程度(20分) 1)提供了较好的涵盖了需求、可行性和概要设计等的方案(5分) 2)在设计和实现中应用了软件工程的原理或方法(5分) 3)技术路线(开发工具、运行环境等)合理可行(5分) 4)提供了可行的测试计划(5分) 3、课程设计完成情况(20分) 1)按模板格式和内容提交完整的课程设计文档(5分) 2)提供了较完整的数据字典(数据库表)(4分)

3)完成了系统主要功能的UI设计或实现(4分)4)提供了较完整的测试用例(4分) 4)按时提交课程设计文档(3分) 4、课程设计动手能力(15分) 1)数据库表设计合理满足需求(5分) 2)UI设计一致美观、程序代码清晰规范(5分) 3)考虑系统出错与异常情况(5分) 5、文字表达(5分) 1)阐述问题准确完整(3分) 2)文档文字通顺流畅(2分) 6、学习态度(5分) 1)态度端正、认真负责(3分) 2)及时响应指导老师的通知和任务安排(2分)7、规范要求(15分) 1)文档段落格式规范一致(3分) 2)标题和正文字体大小一致(3分) 3)图形和表格格式规范(4分) 8、课程设计论文的质量(10分) 1)文档摘要和目录完整准确(2分) 2)参考文献完整正确且被引用(2分) 3)段落和层次结构合理、处理逻辑清晰(3分)4)表述准确、内容通畅、结论正确(3分)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本总结

汽车发动机原理 一、发动机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比较 1.实际工质的影响 理论循环中假设工质比热容是定值,而实际气体比热是随温度上升而增大的,且燃烧后生成CO2、H2O等气体,这些多原子气体的比热又大于空气,这些原因导致循环的最高温度降低。加之循环还存在泄漏,使工质数量减少。实际工质影响引起的损失如图中Wk所示。这些影响使得发动机实际循环效率比理论循环低。 2.换气损失 为了使循环重复进行,必须更换工质,由此而消耗的功率为换气损失。如图中Wr所示。其中,因工质流动时需要克服进、排气系统阻力所消耗的功,成为泵气损失,如图中曲线rab’r 包围的面积所示。因排气门在下止点提前开启而产生的损失,如图中面积W所示。 3.燃烧损失 (1)非瞬时燃烧损失和补燃损失。实际循环中燃料燃烧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喷油或点火在上止点前,并且燃烧还会延续到膨胀行程,由此形成非瞬时燃烧损失和补燃损失. (2)不完全燃烧损失。实际循环中会有部分燃料、空气混合不良,部分燃料由于缺氧产生不完全燃烧损失。 (3)在高温下,如不考虑化学不平衡过程,燃料与氧的燃烧化学反应在每一瞬间都处在化学动平衡状态,如2H2O=2H2+O2等,由左向右反应为高温热分解,吸收热量。但在膨胀后期及排气温度较低时,以上各反应向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上述过程使燃烧放热的总时间拉长,实质上是降低了循环等容度而降低了热效率。 (4)传热损失。实际循环中,汽缸壁和工质之间始终存在着热交换,使压缩、膨胀线均脱离理论循环的绝热压缩、膨胀线而造成的损失。 (5)缸内流动损失。指压缩及燃烧膨胀过程中,由于缸内气流所形成的损失。体现为,在压缩过程中,多消耗压缩功;燃烧膨胀过程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克服气流阻力,使作用于活塞上做功的压力减小。 二、充量系数 衡量不同发动机动力性能和进气过程完善程度的重要指标;定义为每缸每循环实际吸入气缸的新鲜空气质量与进气状态下计算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空气质量的比值。 影响因素: 1.进气门关闭时缸内压力Pa 2.进气门关闭时缸内气体温度Ta 3.残余废气系数 4.进排气相位角 5.压缩比 6.进气状状态 提高发动机充量系数的措施 1.降低进气系统阻力 发动机的进气系统是由空气滤清器、进气管、进气道和进气门所组成。减少各段通路对气流的阻力可有效提高充量系数。(1)减少进气门处的流动损失1)进气马赫数M 不超过0.5受气门大小、形状、升程规律、进气相位等因素影响2)减少气门处的流动损失增大气门相对通过面积,提高气门处流量系数以及合理的配气相位是限制M值、提高充量系数的主要方法。增大进气门直径可以扩大气流通路面积;增加气门数目;改进配气凸轮型线,适当增加气门升程,在惯性力容许条件下,使气门开闭尽可能快;改善气门处流体动力性能。(2)减少进气道、进气管和空气滤清器的阻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