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造船技术主要差距与应对措施

中国造船技术主要差距与应对措施

中国造船技术主要差距与应对措施
中国造船技术主要差距与应对措施

中国造船技术主要差距与应对措施

2014-08-20 16:43:13

来源:航运交易公报编辑:国际船舶网我有话要说

自2010年以来,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项指标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造船行业飞速崛起,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但与世界先进造船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造船是劳动、技术、信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在全球市场一体化的今天,各国造船企业在技术、性能、质量和服务等范围内展开了全方位的角逐。中国造船行业虽然在“量”

上领先,然如何从“量变”到“质变”,并针对与国外造船技术主要差距采取应对措施,真正从造船大国迈向造船强国很值得研究。

主要差距

设计开发能力不足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引进100多项船舶和船用设备设计制造技术,但多数造船企业并未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中国船型设计开发能力仍显不足。

设计技术落后。船舶设计软件(产品库求购供应)大多依赖国外引进,造船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归属国外造船强国;自主设计船舶往往用钢量偏高,经济指标偏低,生产设计深化程度约为发达国家的50%~60%,设计差错率则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在所造船舶中,自主开发产品不多,大多船舶的原始设计来自国外,特别在高新技术船舶方面,仍未摆脱依赖船东或国外设计院所的被动局面。

船型开发薄弱。由于核心技术缺乏和对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不足,不少造船企业技术力量主要为应付生产任务,处于“先合同后设计,边设计边建造”和“来料加工”的被动局面,极少技术储备和技术开发。已开发的内河标准船型,主要考虑船闸通过率,而对航道水深利用率、码头岸线使用率和船舶载货量考虑较少,船东造船热情不高。

自主设计萎缩。能够自主设计和开发建造国际船舶16大类中的6类,有8类能够建造但只能购买设计。一些民营造船企业根本未设设计开发部门,靠拿他人的设计图造船,市场适应力更差。

精度控制技术薄弱

目前,日韩造船企业几乎达到分段100%无余量上船台,除艉柱分段外,所有分段精度控制成功率为80%~95%,大合拢间隙基本控制在5±3mm,最大为12mm。中国在精度控制技术方面与先进造船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部分造船企业分段造船大合拢间隙有时高

达20~50mm。专家评价,中国造船企业在精度造船和综合管理水平方面要比日韩造船企业落后10年以上。

在造船模式方面,中国造船行业的整体水平大致处于国外上世纪90年代中期水平,由传统的“分段制造”向“分道建造”过渡阶段,而日韩造船企业已经处于壳舾涂一体化的“集成制造”阶段。在钢材利用率方面,日韩等国造船企业对原材料的利用率超过90%,中国为85%~88%。在区域涂装(产品库求购供应)技术方面,中国船舶涂装工时消耗率为0.85h/m2,日本则为0.25h /m2,油漆(产品库求购供应)材料消耗是日本的1.24倍。在区域舾装(产品库求购供应)技术方面,日韩的预舾装率已达95%左右,中国只有70%。

造船生产效率低下

中国造船行业生产效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有资料表明,造船行业生产效率约为发达国家的1/7~1/10,若按人均产值或人均产量对比,仅为发达国家的1/20或更低些。有研究资料指出,目前9家大型造船企业的造船水平与国外的差距约为14年。在人均年造船吨位、人均年产值和生产效率3项指标上,造船企业与国外先进造船企业相差5~7倍。据测算,如果日本生产效率为1,韩国为2/3,中国则只有1/7~1/5。中国在分段建造过程中尚未做到跟踪补涂,分段二次除锈比例达60%~80%,甚至达100%,涂料(产品库求购供应)消耗系数达1.9~2.0。而日韩造船企业普遍采用机械化钢板预处理、分段制造过程中跟踪补涂方式,分段二次除绣面积在20%以下,涂料消耗系数仅为1.2~1.5。中国造船企业的大量浪费、重复施工和返工,使工时浪费达55%,实际工时约为日本造船企业的8~10倍。

信息集成技术欠缺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大型造船企业在推进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的实体化应用上取得重要进展,节省人工50%,缩短工期20%。韩国造船行业采用TRIBON系统,使设计周期缩短25%,建造周期缩短10%。中国造船行业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施CASIS、CADIS、CMI-S的3C工程,为中国造船行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打下技术和思想基础。但由于条件限制和发展局限性,中国信息集成技术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缺乏标准体系。技术、管理和工作标准体系的缺乏,造成各造船企业制定的实用标准有局限性,影响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发展。

设计与生产脱节。设计院所和造船企业的脱节以及传统习惯的影响,造成诸多重复劳动和错误的出现,并行协调(设计院所与造船企业,造船企业内部生产部门之间)不够顺畅,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跟不上形势要求。

加大设计开发创新

造船企业可以通过投资和并购欧美、日韩大型造船企业和船舶设计院所来迅速掌握海工装备、高技术船舶、配套设备等领域的先进技术。船型开发应服务于船东和造船企业的实际需求,加大对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力度。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应建立设计资质管理机制,对船舶研发机构“扶优汰劣”。造船企业可以建立扶持基金,拓展高端船舶产品的研发空间。

建立行业规范标准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造船行业遭遇1000多起涉外贸易纠纷,在这些案件的仲裁中,中国造船企业95%败诉。究其原因除了以伦敦作为海外主要仲裁地和缺乏合同意识外,最主要是中国造船行业缺乏规范的行业标准,而日韩造船企业鲜有此类麻烦,其做法值得借鉴。2002年,日本成立旨在提高日本造船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智库组织“造船产业竞争战略会议”,旗下拥有日本船舶标准协会、日本造船工业会、日本舶用工业协会和日本舶用机关整备协会等30多家外围团体,负责制订日本造船行业的竞争战略及船舶标准,参与应对及处理WTO、OECD等国际组织中涉及日本及第三国的造船纠纷,研究韩国、中国造船行业发展动态。中国应建立造船行业标准体系,包括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应统一代码和接口标准,建立和充实相关数据库,实现造船行业内部、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在信息资源共享,信息集成能自动更改设计错误,自动无缝抽取有关信息生成物料清单以供后续工序或管理软件应用。

提高制造业水平

从提升造船效益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出发,中国船舶配套企业需重视造船装备水平的提升,重点依托中国市场需求,推进关键船舶配套设备、海工装备专用系统和设备以及特种材料的制造,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舶配套设备自有品牌,加快发展船舶关键设备和材料的制造水平,提高高端造船装备的攻关技术。鼓励船舶配套企业的兼并重组,改变“多而散、小而弱”的行业格局,提升船舶配套行业整体竞争力。

中国造船史模拟题

考试样卷 武汉理工大学考试试题纸(开卷) 课程名称专业班级公选中国造船史 一、填空(30) 1.古代中国对造船业及航海业发展的主要贡献有:、、。 2.中国最早的独木舟出现的下限年代距今为年。 3.、和是吴国(春秋)代表性的战船。 4.明代关于船的文献、专著有:、、、、。 5.顾凯之“洛神赋图”中船舶反映的主要技术特点有、。 6.秦代的三大水利工程是:、和。 7.车轮舟的首制者为时代的。 8.晚清对中国民族造船工业具有重要的影响三位人物是:、、;最早的造船厂有、。 9.考古出土的唐代著名船舶是、和。 10.《明史》及其它明代文献记的郑和宝船长、宽分别为m 、m 。采用的船型为。 二、名词解释(30) 1.隋唐大运河 2.宝船 3.福船 4.舟牧 5.木石锚 6.梗水木 7.桅夹 8.楼船 三、简述(30) 1.郑和下西洋时间、背景、意义与船舶。 2.请翻译下面一段文字,并说明这段文字论述了船舶的什么性能? “三百斛曰(舟周)。,貂也;貂,短也。短而广,安不倾危者也。” 3.中西帆的比较 四、问答(10)

单项选择题 1. 吴国(春秋)代表性的战船是()。(0分) A.余皇船 B.大翼战船 C.五牙舰 2. 中国最早的独木舟出现的下限年代距今为()。(0分) A.5000千年 B.9000千年 C.8000千年 恭喜您,您答对了! 3. 中国最早“船检官员”称为()。(0分) A.少府 B.舟牧 C.将作大匠 恭喜您,您答对了! 4. 中国车轮舟最早出现的年代和代表人物是()。(0分) A.晋,卢循

C.南宋,杨幺 恭喜您,您答对了! 5. 古代中国对世界造船业及航海业发展的四大主要贡献是()。(0分) A.水密舱,指南针,硬帆,橹 B.水密舱,垂直舵,指南针,车轮舟 恭喜您,您答对了! 6. 《明史》及其它明代文献记的郑和宝船长、宽分别为()。(0分) A.四十四丈四尺,十八丈 B.十八丈四尺,四十四尺 恭喜您,您答对了! 7. 明代关于船的文献是()。(0分) A.龙江船厂志 B.南船记 C.武经总要 恭喜您,您答对了! 8. 中国风帆出现的下限年代为()。(0分) A.西周 B.战国 C.汉 您的这道题回答错误! 本题答案:C 9. 福州船政局的创办者是()。(0分) A.林则徐 B.左宗棠

《中国造船史》教学大纲

《中国造船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1.中文名称:中国造船史 2.英文名称:History of shipbuilding China 3.课程号:00340010-0 二、学时 总学时36学时其中:授课36学时实验0学时,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和录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考核方式 考查 四、适用专业 全校所有专业 五、课程简介 “中国造船史”系统的讲述了从上古到现代将近八千年的中国船舶发展的历史,介绍了筏、独木舟、殷商的木板船、春秋的大翼战船、汉代的楼船、隋朝的五牙舰、唐代的车船、宋代的海船和郑和宝船等船型特征,除此之外,还介绍了汉代的船舶属具的发展过程,明清的海禁使中国的造船业从高峰跌落下来和清末的洋务运动给船舶工业带来的生机,以及对传播西方自然科学和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船舶工业的曲折发展和新世纪跃居成为世界造船大国的历程。 六、本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本课程是工科课程中具有传统文化背景的课程,属于工程学科中的专业技术史学范畴,是工程学与史学、考古学相结合的跨学科课程;本课程是为培养学生开拓视野、提高文化素质、增强工科学生的文化底蕴所设置的跨学科的一门课程。借助多种媒体手段,和考古学的研究成果,由直观到抽象、由表及里,加深对历史观点和文献的理解。通过本课程学习,了解我国船舶技术发展史;了解中国古代既是造船古国,又是航海大国,我们的祖先不但有“四大发明”,而且在造船技术和航海等方面同样有许多发明创造,不但当时推进了世界造船业的发展,而且至今仍产生着深远影响;同时还要了解“闭关锁国”所带来危害,落后就要挨打。“改革开放”发展才是硬道理;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造船业所走过的艰难历程,现已跃居于当代世界造船大国行列,进而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及爱岗敬业精神,使学生从业务素质到政治思想素质都得到提高。 七、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1内容: 绪论

国际技术贸易(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国际技术贸易》期末复习大纲 (请和本学期大纲对照,答案供参考,红色答案来自答疑系统) 本复习大纲适用于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所列题目为期末考试的出题范围。 本次期末考试题型分为五种: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 简答题;论述题(分值约为10%;10%;20%;30%;30%)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技术市场是()A.有时间、有地点的实体市场B.集多种功能、按行业分割的市场结构C.超级市场D.临时建立的市场 2.硬件技术是指()A.机器、设备、仪器B.与软件技术一起引进的有形物 C.高技术产品D.作为软件技术实施手段的有形物 3.国际技术贸易合同名称的写法应该是()A.合同B.关于ⅹⅹ专利技术实施许可合同 C.许可协议D.协议 4.技术咨询的成果的实施由负责()A.委托方B.双方 C.受托方D.第三方 5.商务谈判的核心问题是()A.技术条件B.技术使用费 C.产品的种类D.保证与索赔 6.国际技术贸易合同的形式应该是 A.任何形式B.一般书面形式 C.口头形式D.正式书面形式 7.工业产权技术是指()A.受工业产权法保护的技术B.受民法保护的技术 C.受版权法保护的技术D.没有专门法律保护的技术 8.商标权的保护期可以续展次()A.1次B.3次 C.5次D.无数次 9.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当事人一般称呼是()A.买方卖方B.委托方受托方 C.许可方被许可方D.出让方受让方 10.专利申请许可合同签订的时间是()A.专利申请之前B.专利申请日确定之后 C.专利被批准之后D.专利申请之后

11.合同附件和合同正文的地位和效力是()A.地位相同,效力不同B.地位不同,效力相同 C.地位相同,效力相同D.地位不同,效力不同 12.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标记应是()A.可区别性标记B.可视性标记 C.可听性标记D.可感知性标记 13.为科学实验目的,未经权利人允许实施专利技术,法律是否视为侵权行为()A.视为侵权行为B.不视为侵权行为 C.视情况而定D.视给专利权人造成的后果 14.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使用的知识是()A.专利技术知识B.保密技术知识 C.普通技术知识D.技术理论知识 15.技术文件交付多采用的运输方式是()A.邮政运输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D.海洋运输 16.在知识体系中,与技术知识关系最密切的知识是()A.文学知识B.科学知识 C.理论知识D.艺术知识 17.当前国际技术市场上的主导力量是()A.经济组织B.公司 C.自然人D.跨国公司 18.合同“序文”说明的关键内容是()A.许可方拟转让的技术 B.被许可方希望获得技术的愿望 C.双方为实现合同目标所持的态度 D.许可方权利的真实性、有权许可并能获得出口许可 19.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许可方应是()A.技术发明人B.技术发明人所在单位 C.专利权人D.专利申请人 20.最能反映技术转让效果的指标是()A.技术资料的质量B.技术服务、技术指导的质量 C.合同产品的质量D.保密措施的严密程度 21、技术使用费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A.被许可方B.许可方 C.中介公司D.代理公司 22、对在被许可方国家未设机构的许可方征税的方式是() A..由支付技术使用费的被许可方交纳 B..由许可方直接交纳 C.由税务机构向许可方收取 D.由支付使用费的被许可方代税务机构扣缴23.国际技术贸易合同适用法律首先是()A.国内法B.国际法 C.国际公约D.国际惯例 24.当事人提交仲裁必须有()

收入差距理论

1.标题: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现状评判与政策选择 作者:湖南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喻国良 时间:2008-10-28 0:00:00 来源:《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40期 正文: 一、收入差距的概念及类型 收入差距(本文指居民个人收入差距)是历史上任何国家都存在的、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一个国家只要不是在全国范围内按照统一的标准实行单一的平均分配方式,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就必然存在差距,只不过不同的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制度(特别是收入分配制度)、经济体制、经济政策(特别是收人分配政策)等因素不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的大小程度、形成原因以及解决办法等不尽相同而已。 研究和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首先必须从理论上弄清楚收入差距这一基本概念,界定收入差距的内涵和外延,研究收入差距的具体类型。什么是收入差距?对于这一基本概念,至今尚未有明确的解释,笔者认为:收入差距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或同一地区、同一行业内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按照同一货币单位或实物指标所表示的人均收入的数量差别,包括收入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两种。收入绝对差距是指以同一货币单位或实物指标表示的人均收入绝对数的差距,它可以衡量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富裕程度。而收入相对差距是指以同一货币单位或实物指标表示的人均收入比值、比重或以相对份额表示的收入差距,是社会成员之间人均收入的相对比重的差别,是衡量收入差距大小的主要指标。收入相对差距指标主要有国际上通用的基尼系数和人均收入比值等。我们通常所说的收入差距,实际上是指收入相对差距,因为收入相对差距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大小程度,而收入绝对差距则不具备这一功能。对于收入差距,我们可以而且应当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研究。 1.合法正常收入差距和非法非正常收入差距。这是根据收入差距的性质和形成原因进行区分的。根据收入的性质和来源不同,所有社会成员的各种收入都可以区分为合法正常收人和非法非正常收入两类,由此也可以把收入差距区分为合法正常收入差距和非正常收入差距。合法正常收入是指在执行法律制度框架内通过合法、正常的途经而获得的各种收入,包括工资收入、合法经营性收入以及各种生产要素收入等。合法正常收入差距是由合法正常收入所形成的差距,由于不同社会成员受教育程度、工作能力以及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等因素不同,获得的收入就会有多有少,因而必然导致收入的差距,只要社会成员的各种收入都是合法正常的,收入差距即使较大也是合法正常的。非法非正常收入是指违反现行法律制度规

中国造船厂造船实力榜前十名(个人所做排名仅供参考)

中国造船厂造船实力榜前十名(个人所做排名仅供参考)

中国造船厂造船实力榜前十名(个人所做排名,欢迎不同意见): 1、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2004年,公司的完工总量位居中国各船厂之首。2005年,成为中国第一家年造船总量突破200万载重吨的船厂。2006年造船完工总量又达到了历史性的311.5万载重吨,接近于2000年的全国造船总量,不仅是我国率先超越300万载重吨大关的船厂,而且,还是我国唯一一家年造船总量和手持订单双双进入世界十强行列的造船企业,在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史上又矗立起了一座丰碑,被誉为“中国第一船厂”。 爱你需要太多理由吗? 2、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大连造船厂):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大型船舶出口基地和国家重点保军企业。建国以来先后建造各类船舶2700 余艘,其中舰船43 个型号818 艘,被誉为“海军舰艇的摇篮”。八十年代初,在国内船厂中率先打入国际船舶市场,产品远销欧、美、亚16 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创造了中国造船史上的三十多个第一。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最大规模的现代化船舶总装企业

和大型船舶出口基地企业,在国内最先开发建造了30 万吨超大型油轮和FPSO 等海洋工程产品,在国际造船界和航运界享有盛名,连续多年在国内船厂中排名第一,被国外媒体称为中国造船业“猛追日、韩的旗舰”和“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船厂”,在2004 年国外权威杂志对世界大型船厂最新排名中,跻身第七位。大连船舶重工是中国最早建造10 万吨以上大型船舶的船厂,建国以来,先后为国内外船东建造各种类船舶2700 艘,从五十年代中国第一艘万吨轮,七十年代第一艘导弹驱逐舰、八十年代中国第一艘出口船,直到九十年代中国第一艘VLCC ,大连船舶重工不仅是创造了中国造船史上60 多个“第一”,更给快速发展的中国造船业带来了无数荣耀。依靠现代化基础设施和雄厚的技术力量作为保证,大连船舶重先后开发和设计建造了代表中国造船能力的30 万吨超大型油轮(VLCC )、代表中国造船技术水平的4668TEU 集装箱船和代表中国造船管理水平的23 万吨浮式生产储油船(FPS0 )等标志性产品,以及 2.8 万吨多用途集装箱“梦幻型”系列船、 4.4 万吨成品油轮“中国大连型”系列船、具有当代世界先进

中国造船业现状及风险分析

上海海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造船业的风险及问题分析 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年级金融11 学生姓名丁金超 学号 201111041032 二〇一四年六月

中国造船业的风险及问题分析 摘要: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极大地刺激了国内外航运及造船市场,中国各大船厂在生产和经营方面都呈现出一片喜人景象:手持订单可观,生产任务饱满。但是,现实中也存在诸多让人不太满意的方面。本文结合对我国造船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风险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中国造船业现状问题对策 前言:造船业是一个具有高风险、高投资、低回报的行业,但却是现阶段经济国际化不可或缺的产物。由于船只是国家之间隔海沟通的桥梁,是国际贸易物质运输的主要物,因此船舶不可或缺,同样造船业国际竞争也相当激烈。在世界造船业的竞争中,风险与机遇并存,而且我国造船业还存在一些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一、我国造船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一)人民币升值等汇率方面的风险: 要说风险,首先必须得提的就是汇率风险。一方面,我国船用配套产品目前有近60%从国外进口,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造船企业海外采购成本。但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将变相提高我国船舶产品的出口价格,对我国造船业的低价竞争战略产生不利影响,削弱我国造船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国内承建的船舶很多都是出口的,以美元承接新船的订单,我国造船企业手持订单量饱满,而人民币升值则是形势所趋,汇率的细微变化就会带来上千万乃至上亿元人民币的损失。积极采取措施化解可能的汇率风险是我国造船企业平稳发展的当务之急。订单造船企业可在造船合同中附加“汇率波动协议”,要求国外进口船东共担汇率风险带来的损失;或是要求船东直接以人民币付款,以此来规避汇率风险。 图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图 如上图1所示,自从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原先8.27一路升升停停直至

中国造船产业现状发展分析

第11卷 第8期 中 国 水 运 Vol.11 No.8 2011年 8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August 2011 收稿日期:2011-06-05 作者简介:刘 全(1978-),男,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工程师,硕士,从事港航工程专业 设计工作。 中国造船产业现状发展分析 刘 全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海分院,上海 200439) 摘 要:文中从国内外造船产业现状入手,从造船企业生产能力、造船市场需求、市场价格走势等方面分析了中国造船产业的现状与特点,对未来船舶制造行业发展的整体环境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造船;产业;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U6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1)08-0037-03 2009年6月9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家发改委牵头,工信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等单位参与制定《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期为2009~2011年)。规划指出加快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必须采取积极的支持措施,稳定造船订单,化解经营风险,确保产业平稳较快发展;控制新增造船能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大型企业综合实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加快自主创新,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造船市场状况及趋势分析 克拉克松统计数据表明(图1),全球手持船舶订单量自2008年10月份开始出现回落,全球新接船舶订单量自2007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下调,而造船完工量呈现持续增长之势。得益于世界经济持续好转,造船市场逐渐复苏,2010年上半年全球新船订单量达到1,218万修正总吨(CGT),同比激增223%,已超过2009年全年1194万CGT 的订单总量。其中,我国承接订单502万CGT,韩国463万CGT,分别占全球新船订单总量的41.2%和38%,中、韩两国接单量占80%左右。此外,日本新接订单50万CGT,占4.1%。 图1 全球三大造船指标变动情况(1996-2009) 据统计,2010年1-9月全球累计成交新船1130艘、8764.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42%。2010年10月份,全球新船交付量继续走低,新船交付量延续回落趋势。全球新船交付613万DWT,同比下降了44%。图2显示,中、韩、日手持订单同比继续下降,10月底手持订单分别为1.90亿DWT、1.57亿DWT 和0.87亿DWT,继续同比回落8%、 10%和25%。 图2 三大造船国订单变动情况(1996-2010) 图3反映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液化气船的克拉克松新船价格综合指数,2008年9月190点为历史最高位。2010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回暖及成本推动的影响,克拉克松新船价格综合指数止跌回升,从年初136点,上升至2011年初的142点,上升了6点。 图3 克拉克松新船价格指数变动情况(1980.10-2010.10) 目前,船价仍处于底部,船厂毛利率仍偏低。经历了大幅下跌之后,船价已经跌到了2004年的位置。虽然2010年上半年船价在钢材价格底位、订单逐渐恢复的情况下有小幅上升,但我们认为在产能逐步释放、订单维持相对低位等因素影响下,目前的船价仍只能在底部盘整,无法趋势性上涨。 我国船舶工业造船产量在世界船舶工业中所占份额由2000年的6%提高到2009年的30.4%。造船业高速发展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中国对铁矿石等原料的巨大需求,导致散装货船供不应求;二是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原油进口国,

中国造船厂造船实力榜前十名(个人所做排名仅供参考)

中国造船厂造船实力榜前十名(个人所做排名,欢迎不同意见): 1、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2004年,公司的完工总量位居中国各船厂之首。2005年,成为中国第一家年造船总量突破200万载重吨的船厂。2006年造船完工总量又达到了历史性的311.5万载重吨,接近于2000年的全国造船总量,不仅是我国率先超越300万载重吨大关的船厂,而且,还是我国唯一一家年造船总量和手持订单双双进入世界十强行列的造船企业,在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史上又矗立起了一座丰碑,被誉为“中国第一船厂”。 爱你需要太多理由吗? 2、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大连造船厂):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大型船舶出口基地和国家重点保军企业。建国以来先后建造各类船舶2700 余艘,其中舰船43 个型号818 艘,被誉为“海军舰艇的摇篮”。八十年代初,在国内船厂中率先打入国际船舶市场,产品远销欧、美、亚16 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创造了中国造船史上的三十多个第一。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最大规模的现代化船舶总装企业和大型船舶出口基地企业,在国内最先开发建造了30 万吨超大型油轮和FPSO 等海洋工程产品,在国际造船界和航运界享有盛名,连续多年在国内船厂中排名第一,被国外媒体称为中国造船业“猛追日、韩的旗舰”和“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船厂”,在2004 年国外权威杂志对世界大型船厂最新排名中,跻身第七位。大连船舶重工是中国最早建造10 万吨以上大型船舶的船厂,建国以来,先后为国内外船东建造各种类船舶2700 艘,从五十年代中国第一艘万吨轮,七十年代第一艘导弹驱逐舰、八十年代中国第一艘出口船,直到九十年代中国第一艘VLCC ,大连船舶重工不仅是创造了中国造船史上60 多个“第一”,更给快速发展的中国造船业带来了无数荣耀。依靠现代化基础设施和雄厚的技术力量作为保证,大连船舶重先后开发和设计建造了代表中国造船能力的30 万吨超大型油轮(VLCC )、代表中国造船技术水平的4668TEU 集装箱船和代表中国造船管理水平的23 万吨浮式生产储油船(FPS0 )等标志性产品,以及2.8 万吨多用途集装箱“梦幻型”系列船、4.4 万吨成品油轮“中国大连型”系列船、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RO — RO12300 吨现代化滚装船等。目前,大连船舶重工30 万吨超大型油轮(VLCC) 、11 万吨成品油轮已形成了规模化、系列化、批量化生产,这为降低成本,缩短船舶建造期创造了条件。所服务的船东分布在丹麦、挪威、伊朗、比利时、希腊、美国、德国、智利、日本、新加坡、巴基斯坦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在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国内用户的船队重,也越来越多地拥有了新船重工建造的船舶。 3、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1995年12月29日,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正式动工兴建,她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与日本川崎重工株式会社两大公司最大的合作项目。10年来,南通中远川崎产品链完成了大灵便型散货轮——第五代集装箱船——30万吨超大油轮——5000车位汽车滚装船——10000TEU集装箱船的五大跨越;10年来,南通中远川崎的主要造船指标连破国内纪录,造船工期不断缩短,经济效益连年增长;10年来,南通中远川崎锻造了一支成熟的研发设计队伍,成就了一个精干务实的管理团队;10年来,南通中远川崎屹立在风云际会的造船市场,无论是接单选择还是成本控制,不管是安全生产还是质量保障,交出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10年来,所有南通中远川崎的造船人,奋发图强,在建造世界一流船舶的同时,矢志不渝地建设世界一流船厂。南通中远川崎作为国内第一家大型造船合资企业,经过这10年的运作,已形成鲜明的自身特色,并与国内外同行不断交流与沟通,互相取长补短共同促进了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与进步。南通中远川崎的崛起,犹如在中国造船界树起了一根标杆,立起了一面镜子,其示范效应和对比效应,无疑是中国造船久远的福音。截止2005年12月,公司共交付各类船舶35艘,其中大灵便型散货轮28艘,5400TEU集装箱船2艘,30万吨VLCC 3艘,5000PCC汽车滚装船2艘,船东遍布欧亚两洲,海外船东订船占70%。促进和推动了民族造船工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在国际造

中国造船史期末论文

秦汉时期造船业的迅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计算机103 余翔摘要: 《山海经》曾记载“番禺始作舟”,说是皇帝的曾孙名叫番禺的首先发明 了造船。不过也有人认为番禺是地名,指的是住在番禺地区的人民首先发明造 船术,时间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在广东曾经出土过汉代的独木舟,方法是“火烧制舟法”,还是比较原始的技术,但已经能够看出早期先民们对利用水 域的强烈需求。 经过了动乱的春秋和战国,中国历史迎来了第一个大统一的时代——秦汉 时期。而在中国这几千年的造船史中,无论从文献记载还是从出土文物来看,秦 汉时期的造船事业都是足以使人惊叹的。各种不同用途的船型,车船,船橹,船舵,帆布的发明以及锚的使用,无一不是在造船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文章中讲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关键词:秦汉时期、造船业、政治、军事、文化、军事、原因 在科技不太发达的古代,在没有汽车、飞机、火车的年代里,船舶不论是在人们出行,还是在货物运输,抑或在战争的取胜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自第一个古人发现用手臂挎住浮在水面的树木上就能漂向对岸,到如今百万吨大货轮在全世界的各大港口来回穿梭。期间,船舶的发展经历了无数的艰辛与坎坷。在中国的历史上造船业的发展历程也是异常曲折,甚至出现过倒退现象,但是庆幸的是也出现了多次高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造船高峰出现的时间便是中国第一次的大统一时代——秦汉时期。中国历史经历了五百多年的战乱与分裂,终于又一次实现了统一。这次大统一给造船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1.地理方面

根据考古和地理研究可知,作为珠江三角洲核心地带的广州周边的自然环境,在建城的2000多年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秦汉时期的这一地区水域面积远比现在广大,包括南沙、番禺,甚至芳村等区域的成陆过程还在不断进行中. 漫长的海岸线,广阔的水域,使得我们的祖先进行水上,海上活动以及发展水上交通有了极大的便利,提供了基础的条件.并且,为了出行的方便,舟船无疑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方式.因此水道就起到了今天的“高速公路”的作用。 2.政治方面 “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统一全国,中国形成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然而面对刚刚平息的六国,急需中央对其加强统治。这就需要有力的交通工具,鉴于地形的原因,舟船当然成为首选。秦始皇在位期间有四次海巡。第一次海巡是秦始皇二十八年,依《大戴礼.保傅》,“封泰山而禅梁甫”,即“封禅”之说。第二次、第三次分别是秦始皇二十九年和三十二年。第四次是秦始皇三十七年,有记载“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几九疑山,浮江下,观籍柯,渡海者,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1】到了汉朝政治虽然相对前朝较为稳定,但是皇帝巡游依然频繁。汉武帝即位后从公元前110年春到公元前89 年春期间进行了七次大规模的海巡。皇帝海巡虽然有些是为了寻求长生不老药,但是在政治方面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其在促进造船业发展方面的贡献更是功在千秋。 在外交上,中国主要的对象便是日本(当时称倭国)。在日本出土的“汉倭奴国王金印”以及史书记载都可证明。“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2】。“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 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3】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六月倭女王遣大夫难升米等朝献,魏明帝于同年十二月诏封“亲魏倭王”并赐以金印紫绶。【4】这些记载讲的就是中日的这段历史。 因为政治、外交的需要,政府便会大力发展造船业。无论是在海上,还是在内陆船舶的发展都是相当迅速的,特别是和日本的交往,更要能在海上乘风破浪的高质量舟船,才可以安全地横渡东海。 3.经济方面:

中国造船技术主要差距与应对措施

中国造船技术主要差距与应对措施 2014-08-20 16:43:13 来源:航运交易公报编辑:国际船舶网我有话要说 自2010年以来,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项指标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造船行业飞速崛起,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但与世界先进造船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造船是劳动、技术、信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在全球市场一体化的今天,各国造船企业在技术、性能、质量和服务等范围内展开了全方位的角逐。中国造船行业虽然在“量” 上领先,然如何从“量变”到“质变”,并针对与国外造船技术主要差距采取应对措施,真正从造船大国迈向造船强国很值得研究。 主要差距 设计开发能力不足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引进100多项船舶和船用设备设计制造技术,但多数造船企业并未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中国船型设计开发能力仍显不足。 设计技术落后。船舶设计软件(产品库求购供应)大多依赖国外引进,造船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归属国外造船强国;自主设计船舶往往用钢量偏高,经济指标偏低,生产设计深化程度约为发达国家的50%~60%,设计差错率则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在所造船舶中,自主开发产品不多,大多船舶的原始设计来自国外,特别在高新技术船舶方面,仍未摆脱依赖船东或国外设计院所的被动局面。 船型开发薄弱。由于核心技术缺乏和对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不足,不少造船企业技术力量主要为应付生产任务,处于“先合同后设计,边设计边建造”和“来料加工”的被动局面,极少技术储备和技术开发。已开发的内河标准船型,主要考虑船闸通过率,而对航道水深利用率、码头岸线使用率和船舶载货量考虑较少,船东造船热情不高。 自主设计萎缩。能够自主设计和开发建造国际船舶16大类中的6类,有8类能够建造但只能购买设计。一些民营造船企业根本未设设计开发部门,靠拿他人的设计图造船,市场适应力更差。 精度控制技术薄弱 目前,日韩造船企业几乎达到分段100%无余量上船台,除艉柱分段外,所有分段精度控制成功率为80%~95%,大合拢间隙基本控制在5±3mm,最大为12mm。中国在精度控制技术方面与先进造船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部分造船企业分段造船大合拢间隙有时高

国际技术差距理论

技术差距理论 技术差距理论(Technological Gap Theory) [编辑] 技术差距理论概述 技术差距理论(Technological Gap Theory),又称技术差距模型(Technological Gap Model)是把技术作为独立于劳动和资本的第三种生产要素,探讨技术差距或技术变动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理论。由于技术变动包含了时间因素,技术差距理论被看成是对H-O理论的动态扩展。 技术差距理论产生于1961年,代表人物为美国学者M.V.波斯纳(Michael V. Posner)他在《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了国际贸易的技术差距模型。该理论认为,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生产要素,并且实际的科技水准一直在提高,但是在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准不一样,这种技术上的差距可以使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技术上的比较优势,从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随著技术被进口国的模仿,这种比较优势消失,由此引起的贸易也就结束了。 技术差距论认为,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工业品贸易,有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是以技术差距的存在为基础进行的。通过引入模仿时滞(Imitation Lag)的概念来解释国家之间发生贸易的可能性。在创新国(Innovation Country)和模仿国(Imitation Country)的两国模型中,创新国一种新产品成功后,在模仿国掌握这种技术之前,具有技术领先优势,可以向模仿国出口这种技术领先的产品。随着专利权的转让、技术合作、对外投资或国际贸易的发展,创新国的领先技术流传到国外,模仿国开始利用自己的低劳动成本优势,自行生产这种商品并减少进口。创新国逐渐失去该产品的出口市场,因技术差距而产生的国际贸易量逐渐缩小,最终被模仿国掌握,技术差距消失,以技术差距为基础的贸易也随之消失。创新国逐渐失去该产品的出口市场,因技术差距而产生的国际贸易量逐渐缩小,最终被模仿国掌握,技术差距消失,以技术差距为基础的贸易也随之消失。 1963年,哥·登·道格拉斯(Gordon Douglas)运用模仿时滞的概念,解释了美国电影业的出口模式。即一旦某个国家在给定产品上处於技术领先的优势,该国将在相关产品上继续保持这种技术领先的优势。1966年,盖·瑞·胡佛鲍尔(G..C.Hufbauer)利用模仿时滞的概念,解释了合成材料产业的贸易模式。即一个国家在合成材料出口市场的份额,可以用该国的模仿时滞和市场规模来解释。当他按照各国的模仿时滞对国家进行排序时发现,模仿时滞短的国家最新引进新合成材料技术,并开始生产和模仿时滞长的国家出口,随着技术的传播,模仿时滞长的国家也逐步开始生产这种合成材料,并逐步取代模仿时滞短的国家的出口地位。对技术差距理论的经验研究,支援了技术差距论的观点,即技术是解释国家贸易模式的最重要的因素。 [编辑] 技术差距理论的前提

造船史

1.中式帆装的组成、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与西式帆的比较。 2.中国造船与航海四大发明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对世界造船和航海的影响。 3.郑和下西洋,海权与国家的发展。 4.评点古代中式船的结构及工艺特点。 1中华文明是黄土内陆文明的说法为什么不对? 答:河姆渡和萧山跨湖桥都属于海洋文化遗址文明、文化、新石器时代 2怎么理解有段石锛对中国及亚太舟船历史的影响? 答:石锛磨制石器的一种。长方形,单面刃,有的石锛上端有“段”(即磨去一块),称“有段石锛”。装上木柄可用作砍伐、刨土。是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1)可以伐木,为造船提供材料;(2)提高了生产力(3)为造船提供了工具 3独木舟在我国出现的年代、特点及意义。 答:最迟不晚于8000年前,以一段木头制成,解决了浸泡水寒之苦 4我国出土的新石器时代舟文化器物。 答:河姆渡桨,跨湖桥独木舟 5中国最早的船检官员 答:公元前10世纪的舟牧 6古文字与舟船文化的关系。 答:甲骨文属于象形文字,从甲骨文中可以看出古代传文化的发展。也可看出古代船的外观及使用方式。如甲骨文中“舟”字,可看出所表征的舟,是由纵向和横向构件组合成的。由甲骨文中的“般”,可看出一个人持桨或蒿使船旋转移动。 7中国舟船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年代、意义。 答:船尾舵东汉水密舱壁晋代义熙年间车轮舟晋代义熙十三年指南针公元前4世纪到3世纪 8中国人早期的渡水工具有哪能些? 答:葫芦,皮囊,筏子,皮船 9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科学思想的奠定时期? 从世界范围来看,基本所有文明的文化根基都是在这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因此有学者称这一时期为“轴心时代”.从中国历史来讲,时至春秋战国,我们在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已经有了很深的积淀,又适逢社会产生了较深刻的变革,所以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对以往思想文化进行了总结,同时又根据我们的文化传统以及当时的社会情况做出了许多自己的发挥创造.我们后世的思想基本没有超出他们的思想范围,所以说春秋战国时期奠定了中国文化的根基. 10对中国舟船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先秦时期典型的船舶。 春秋时的冶铁技术已有所发展。铁制工具的出现则进一步推动了生产,手工业的分工更加细密,木工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我国古代的建筑工匠公输氏名般,即春秋时鲁国人鲁班,为传统造船技术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用途上来看,有民用和军用的船舶,也有河湖船舶和航海船舶。 11邛沟、泛舟之役、 答:泛舟之役:公元前647年秦用船运粮给晋 12秦代有三大水利工程与造船业 答: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13秦皇巡海的意义及对造船业的影响 答:显示了当时船舶的发达,对造船业有这巨大的推动作用

国际技术贸易试题及答案

国际技术贸易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知识产权是一种( )的权利。 A.无形 B.非排他性 C.公有 D.非独占性 2.技术对一国经济增长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国技术进口至今已有( D )多年的历史。 A.80 B.70 C. 60 D.50 3.“丰田”、“海尔”是( C )商标。 A.证明 B.等级 C.制造 D.文字 4.商务谈判的中心是对( )进行磋商。 A.质量 B.价格 C.利润 D.知识产权保护 5.委托方和受托方,这种称呼主要用于( B )。 A.权利的转让 B.技术业务与技术咨询业务及相关合同 C.工业产权技术的许可合同 D.专有技术转让合同 6.专利权是以技术发明为( B )。 A.前提 B.对象 C.目标 D.基础 7.商标权是一种( A ) A.专用权 B.地域权 C.使用权 D.合法权 8.下列哪一类技术是我国禁止出口的技术( )。 A.我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和专有技术 B.在国际上具有首创或者领先水平的技术 C.对外承担不出口义务的引进技术 D.出口后将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不利影响的技术 9.里程碑式的支付方式也就是( B )。 A.一次性支付的总付方式 B.分期支付的总付方式 C.提成支付方式 D.入门费与提成支付相结合的方式 10.制造单位的技术人员应该全面熟悉供方提供的( A )。 A.技术资料 B.科技报告 C.信息 D.专利号 11.许可方和被许可方,这种提法多适用于( )。 A.权利的转让 B.技术与咨询服务及相关合同 C.工业产权技术的许可合同 D.专有技术转让合同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在1985年5月24日由( A )颁布执行。 A.国务院 B.经贸部 C.外经贸部 D.海关总署 13.我国( A )年正式成为《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成员国。 A.1985 B.1899 C.1949 D.2001 14.由于国际技术贸易的特殊性,询价不能采取( B )。 A.口头形式 B.询价书 C.承诺形式 D.合同形式 15.《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B )年生效。 A.1994 B.1995 C.2001 D.2002 16.如合同中规定:“本合同适用于德国法。”则本合同属于( A )。

中国造船厂名录

天津造船厂 天津塘沽船厂 天津大沽船业有限责任公司 利凯(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市东丽区俊华船舶厂 天津新港造船厂 天津中船重工 天津市奥伦帕克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天津吉尔曼船舶有限公司 天津市五洲船舶有限公司 天津海润公司 山海关船厂 天津船舶工业公司 天津新港船厂 天津新河船厂 天津新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新河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市玻璃钢造船厂 中船重工天津新港船厂 天津市中舟船舶工贸有限公司 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中钢海洋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天津豪钢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德赛船舶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市杨柳青船厂 天津修船技术研究所 天津市安洋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华云自控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船舶工业物华北公司 津港集团公司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大沽船业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福海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天津市塘沽海门机电设备维修厂 天津正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杨柳青船厂 天津裕新实业有限公司 中港集团天津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枫叶游艇有限公司 天津天泰游艇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天津天成工贸有限公司 天津开发区丹帮企业有限公司天津市吉尔曼船舶有限公司 天津市华康液压机械厂 天津新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市宝洪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天津市斯莱顿电子有限公司 中钢海洋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天津市环亚船用热交换器厂 天津市翱翔船用工贸有限公司 天津新港公司 天津新港船厂 天海国际船务代理公司 天津造船公司 天津市塘沽船舶航标机械修造厂 天津市津南区昌盛修船厂 天津市泉振船务有限公司 天津市鹏伟船务修理有限公司 天津市东丽区俊华船舶修造厂 天津市东丽区津东船舶修配厂 天津市滨港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港保税区新海联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明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塘沽源兴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同鑫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同方海洋工程设备维修有限公司 天津市塘沽区意胜船舶设备安装维修服务有限公司 天津市塘沽区环渤海服务有限公司 天津开发区利工船务有限公司 渤海石油修船公司 天津市塘船舶航修厂 天津市冀海船厂 天津索耐科技公司 天津市船厂外轮航修部 天津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渤海石油重工有限公司 天津中远船务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海通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新港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塘沽区新海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塘沽区海口船厂 天津开发区长丰科技工贸有限公司 天津市塘沽利港机电修理厂 天津市滨海修船有限公司 天津开发区景泰船舶航修有限公司

船舶行业实力排行榜

船舶行业实力排行榜 晒晒各船厂本科生见习期工资待遇情况~~~~~~ 声明:(1)以下各厂待遇情况,均属lz口头询问汇总,如有不实、不详,不全的,请大家纠错、改正、补充。 (2)lz心脏不好,大家轻点儿拍~~~~~~ (3)谢绝人肉,lz是一个低调的船人…… (4)此贴纯属抛砖引玉之作。 昨天的帖子《“直播” 大连版……《南方集团》招聘会~~~~》

(https://www.doczj.com/doc/2714661676.html,/bbs/thread-116022-1-1.html)已告一段落,现为大家汇总了各厂见习期的工资待 遇情况,lz上课背着老师到处询的,实属不易,请喜欢的船人,使劲顶,lz受得了 ~~~~~~~~~~~~~~~~~~~~我是邪恶的分割线 ~~~~~~~~~~~~~~~~~~~~~~~~~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1.外高桥,2500(税后),(不实,请高手指正) 2.沪东,3100(税前),(不实,请高手指正) 3.江南,3000—3400(税前),五险一金,第二年转正4500,3人空调寝,水电费自付,免费午餐一顿。 4.澄西,到手工资2100—2200,3人寝带卫生间,转正后据说有半年和年终奖金,金额不详,免费午饭一顿。 5.龙穴,3300(税前),住宿补贴200,员工要交住宿费,200左右,供免费早餐,见习期半年。 6.广远,2800(税前),在新厂区有30+5(饭)/day 。 7.广船国际,2500(税前),二室一厅的套间,估计是4人寝。 8.熔盛,3000(税前) 9.黄埔,2700(税后),2人间,一年见习,转正后技术部3500,生产4500…… 10.青岛北海,2000(税前),二室一厅4人间,,免费午餐。 11.上船,2500(税前),一年见习,第一年,有崇明岛宿舍和市区的宿舍(后者只为毕业生免费提供一年,一年后有500补助/月),免费三餐。 12.天津新港,2000(税前),2人间,自己租房有500/月住房补助, 13.福建东南 14.舟山中远,2000多每月。 15武汉青山,2800(税前),转正后4000—5000,员工宿舍+住房补贴 16.中海,5100(税前) 传统就业单位: 1. 研究所:701,702,708,719等

船舶简史

船舶简史 intex商城/ 2011-06-29 [大] [中] [小] 船舶从史前刳木为舟起,经历了独木舟和木板船时代到现在的充气船,1879年世界上第一艘钢船问世后,又开始了以钢船为主的时代.船舶的推进也由19世纪的依靠人力,畜力 和风力(即撑篙,划桨,摇橹,拉纤和风帆)发展到使用机器驱动(见船舶动力装置) 1807年,美国的R.富尔顿建成第一艘采用明轮推进的蒸汽机船"克莱蒙脱(Clerment)"号,时速约8公里/小时。 1839年,第一艘装有螺旋桨推进器的蒸汽机船"阿基米德(Archimedes)"号问世,主机功率为58.8千瓦.这种推进器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因而被迅速推广。 1868年,中国第一艘载重600吨,功率为288千瓦的蒸汽机兵船"惠吉"号建造成功。 1894 年,英国的C.A.帕森斯用他发明的反动式汽轮机作为主机安装在快艇"透平尼亚(Turbinia)"号上,在泰晤士河上试航成功,航速达60公里/小时以上,早期汽轮机船的汽轮机与螺旋桨是同转速的,约在1910年出现了齿轮减速,电力传动减速和液力传动减速装置,在这以后,船舶汽轮机都采用减速传动方式。 1902~1903年在法国建造了一艘柴油机海峡小船。1903年,在俄国建造的柴油机船"万达尔(Βандал)"号下水.20世纪中叶,柴油机动力装置遂成为运输船舶的主要动力装置. 英国在1947年首先将航空用的燃气轮机改型安装在海岸快艇"加特利克(Cartaric)" 号上,以代替原来的汽油机,其主机功率为1837千瓦,转速为3600转/分,经齿轮减速箱和轴系驱动螺旋桨.这种装置的单位重量仅为2.08千克/千瓦,远比其他装置轻巧.60年代先后出现了用燃气轮机蒸汽轮机联合动力装置(见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装置)的大,中型水面军舰.当代海军力量较强的国家,在大,中型船舰中,除功率很大的采用汽轮机动力装置外,几乎都采用燃气轮机动力装置.在民用船舶中,燃气轮机因效率比柴油机低,用得很少。 原子能的发现和利用又为船舶动力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1954 年,美国建造的核潜艇"鹦鹉螺(Nautitlus)"号下水,功率为11025千瓦,航速为33公里/小时.1959年苏联建成了核动力破冰船"列宁(Ленин)"号,功率为32340千瓦.同年,美国核动力商船"萨瓦纳(Savannah)"号下水,功率为14700千瓦.现有的核动力装置都是采用压水型反应堆汽轮机动力装置,主要用在潜水艇和航空母舰上,而在民用船舶中由于经济上的原因没有得到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